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议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住宅设计中的运用

浅议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住宅设计中的运用

浅议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住宅设计中的运用
浅议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住宅设计中的运用

浅议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住宅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生产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筑行业也是如此,建筑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融入先

进的生态建筑理念,不仅能够减少对有限资源的消耗,还助于人们健康快乐的生活。生态建筑不仅要做到遵循自然,还要做到个性化,独具一格。如果建筑中能

够切实有效的融入这个设计理念,将会节约大量的有限资源,因此对生态建筑的

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主要对生态建筑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进行分析,旨

在提升我国生态建筑的建设水平。

关键词:生态建筑理论;建筑住宅;设计

1、生态建筑设计原理

1.1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

众所周知,建设项目的开发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如果在建设项目

的使用过程中自然环境不受保护,环境会继续被破坏和污染,结果只会加速人们

生活环境的恶化。因此,在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必须关注在利用自然生

态环境方面,一方面可以降低建筑本身的能耗,另一方面对保护自然生态环境非

常重要。例如,在建筑设计中,充分利用阳光,减少室内照明设备的使用;考虑

使用水池和喷水系统来降低室内温度,减少室内制冷设备的使用;考虑在建筑设

计中留置通风口,以促进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的循环等。

1.2充分考虑建筑的节能

从建筑设计的功能要求出发,在所有功能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材料的

使用,减少建筑能源材料的浪费,强调建筑功能和结构的设计。不能够过分的追

求建筑的豪华、新奇、气魄、突出,以及所谓的“史无前例”。对于为了增加建筑

的创造感性空间而必须增加的构造材料部分,应最大程度的进行节制,使其不能

超过“必要消耗之能量物质”。在建筑设计中人性化艺术的表现应尽可能使用人造

和天然材料。因此,生态建筑设计应遵循最小材料使用和能源设计、施工和维护

的原则。

1.3为使用者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生态建筑的另一个重点是为用户提供更健康、更舒适的生活环境,体现对人

的关怀,加强用户与自然生态环境的沟通。(1)生态建筑必须具备完善的功能,以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需要。(2)生态建筑设计必须注重建筑照明的设计、通风设计和温湿度的有效控制等,为用户提供更高质量、清洁、舒适的生活

环境和工作环境。

1.4新技术的有效利用

减低建筑的能耗、采用与环境相适应的的材料和采取无污染的工程施工措施:采用能够循环利用和无污染的材料;高效节约的使用能源和能源的循环使用;采

用降低对生态环境压力的先进施工方法。在生态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对应方法是:

在设计中冲刺利用日照强度,通过日照强度来自动的调节建筑室内的照明和蓄热

系统;充分利用二次能源;充分利用室内水压、水温、排热回收以及建筑的节水

系统;材料应选用耐久性强、易于回收再利用的材料;提倡在生态建筑设计中使

用经无害加工处理的再生材料;在使用自然材料时应注重其使用强度不能破坏自

然生态的再生系统;提倡建筑的工厂化生产,减少建筑工程现场作业量,提高材

料使用效率和工程施工效率;设计中还应注重建筑的后期保养、修缮和更新。

多层住宅建筑设计任务书

多层住宅建筑设计任务书 一、教学要求 1.目的:①在上学期户型设计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多层居住建筑设计原理和方法,通过该次设计能达到系统巩固并扩大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使理论联系实际;②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能独立解决有关住宅工程的建筑设计问题,并能表现出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创造性,从而提高设计、绘图、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走上工作岗位,适应我国安居工程建设的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础。 2.要求:学生应严格按照指导老师的安排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本次设计。先经过老师讲课辅导、答疑以后,学生自行进行设计,完成主要工作以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再进行答疑、审图后,每位学生必须将全部设计图纸加上封面装订成册。 二、设计条件 本设计为上学期户型设计的延续,设计条件同户型设计地形图。 三、设计要求 本次设计在学生单元式多层住宅户型设计方案基础上继续完善平、立、剖及效果图的全套方案。 1.平面设计要求同单元式多层住宅户型设计任务书。户型设计在顺应市场的同时还要能够导引市场需求,指导人们的新生活、新思维。平面设计应充分考虑日照、通风、采光、节能等问题。在平面布置方面注意避开市场的常规思维,在实用和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出奇、出新。 2.设计灵活,有新意,体现多层住宅发展趋势。宜采用现代建筑风格为主流的形式,线条流畅,富有诗意和个性; 3.结构类型:自定(砖混或框架)。 4.房间面积、功能及组成满足住宅设计规范要求。 5.充分考虑环境设计,合理组织建筑组团。 四、设计内容 1、总平面图: 1:500 要求:画出准确的屋顶平面并注明层数,注明各建筑出入口的性质和位置;画出详细的室外环境布置(包括道路、广场、绿化、小品等),正确表现建筑环境与道路的交接关系;注指北针。 2、每幢住宅各层平面图 1:200 要求:应注明各房间名称(禁用编号表示);首层平面图应表现局部室外环境,画剖切标志;各层平面均应表面标高,同层中有高差变化时亦须注明。 A、一层平面图: 包括用地环境设计,室内家具、卫生设备布置 B、每二层平面图: 包括室内家具、卫生设备布置 3、每幢立面图: 1:200 要求:不少于两个,至少一个应看到主入口,制图要求区分粗细线来表达建筑立面各部分的关系。 4、每幢剖面图: 1:200 要求:一个,应选在具有代表性之处,应注明室内外、各楼地面及檐口标高。 5. 每幢单元放大平面图1:50 6、透视图:

浅析住宅建筑设计中的生态住宅设计 张萍萍

浅析住宅建筑设计中的生态住宅设计张萍萍 发表时间:2017-12-11T11:04:04.08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作者:张萍萍 [导读] 摘要: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决定了人们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在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的今天,人们不断注重物质生活,也加强了对精神以及健康等方面的追求。 深圳华侨城文化旅游科技有限公司 518053 摘要: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决定了人们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在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的今天,人们不断注重物质生活,也加强了对精神以及健康等方面的追求。传统的住宅建筑设计,将重点更多的放在了功能性的体现上,忽视了建筑与环境之间的联系,在保护环境的理念下,生态住宅设计已经成为了建筑行业应重点研究的领域,提高建筑与环境的相融性,实现对环境的保护。 关键词:住宅建筑设计;生态住宅设计 引言: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度不断增加,生态住宅的理念得以提出,这必将成为我国现代住宅发展的趋势。住宅建筑工程与人们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其设计效果如何在根本上决定了后期用户生活质量,而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以及生态环境持续发展理念下,必须要对住宅建筑进行相应的生态设计,实现生态建筑建设,在保证其结构功能实现的基础上,提高其生态建设效果,为人们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一、生态住宅概述 生态住宅即将整个住宅建筑看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并通过合理的设计对建筑内外空间存在的各种物态因素进行整合,使得所有物质、能源均可以在住宅系统内部进行有效的循环,将整个住宅环境建设成为一个低能耗、高效率、无污染等生态平衡环境。在对生态住宅建筑进行设计时,需要从设计、建设、使用以及废弃整个过程出发,确保工程施工的高效节能,合理选择绿色、低耗建材,并积极将可再生材料应用到工程建设中。在住宅建筑废弃后可以实现对各项材料的回收利用,降低能耗的同时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设计时将绿色生态理念贯彻到整个居住环境中,将人、环境与建筑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根本性的目的就是在整个设计、建设以及使用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真正落实可持续发展观。 二、生态住宅设计原则 2.1以人为本 人是生态住宅建筑中生活的主体,因此生态住宅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到人们对于住宅建筑的需求和感受,如明亮温暖、舒适宽敞,确保住户的健康和安全。同时,生态住宅设计应符合人们的审美,采用多样化的设计手法,美化住宅建筑,优化周围生活环境,尊重自然生态环境机制,实现良好的生态住宅设计效果。 2.2理论联系实际 生态住宅是满足人们需求和时代发展的一种新型住宅,在设计生态住宅建筑时,应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住宅建筑当地的经济、社会、文化、地质特征、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多方面内容,结合住宅建筑施工设计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坚持绿色、生态的设计理念。 2.3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真正含义不只是重视保持自然生态环境,而且追求人类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一种平衡,实现大自然和人类的和谐相处,生态住宅设计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一方面,应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当地的各种能源和资源,在保护生态住宅周围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合理规划住宅设计,实现自然生态环境和各种资源的最大利用率,设计符合人们生活习惯、发展需求的住宅建筑。另一方面,基于当地的地形地貌和环境特征,在设计生态住宅建筑之前,全面了解该区域的地质、植被、气候、水文、土壤、空气等多方面信息,优化和改进住宅设计。最后,生态住宅设计应考虑到各种不同性质的建筑材料对于周围自然环境的影响,尽量采用绿色节能型建筑材料,避免对水源、空气等造成破坏,节约建筑材料,获得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建筑工程生态住宅设计措施 3.1建筑布局规划设计 对于住宅建筑工程来说,在不同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因素影响下,最终生态设计的方向不同,因此在对工程进行整体布局规划设计时,需要根据各项因素来做好规划设计。 (1)场地选择 以我国西南地区为例,地理环境多以山地居多,在选择建筑工程建设场地时,一般为“依山傍水”不但可以提供新鲜的空气,达到减轻湿热的目的,同时在冬季还可以利用山体来阻挡冷风的影响,可以有效调节室内气候。对于山地环境建筑工程,应尽量选择南向破位置,可以为住宅提供充足的光照,削弱冬季北向来风。 (2)布局形式 主要包括线网式、主轴式、层台式以及主从式,进行设计时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来确定布局形式,不同形式所适应的环境不同。例如线网式多应用于地形限制大地区,此种设计方式将各住宅单元之间保护相互独立,并利用道路将其进行串联,可以满足日日常生活中对交通的要求。 (3)布局规划 在对住宅建筑进行整体布局规划时,需要合理确定住宅朝向与日照间距,同时要确保通风的有效性。这就决定了在设计时,大多以当地风环境为设计要素,通过风玫瑰图等来确定夏季主导风向与风频率,利用相反风向频率进行叠加计算得出夏季最高风频率方位,并将计算结果与利于冬季光照正南北方向进行结合,最终来确定布局方案。其中,对于山地环境住宅建筑光照效果与风环境有一定联系,设计时需要确保两者之间的协调性,综合分析不同坡向与坡度对日照阴影造成的影响。 3.2住宅建筑户型设计 (1)单元拼接与组合 对于高层住宅建筑工程来说,根据单元拼接方式不同可以变更为多种平面形式,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并将各单元结构形成遮挡来

现代生态型住宅建筑设计的思考

现代生态型住宅建筑设计的思考 本文结合了本人多年的工作经验针对目前生态住宅建筑设计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及要点探讨,根据实践经验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供同行参考。 标签生态建筑;设计;环境;文化;特色 1 生态型住宅建筑的基本特征分析 生态型住宅的环境要有洁净的空气、水源与土壤,不受到不良自然环境的危害,也不易遭受自然灾害的侵袭,基本特征如下: ⑴建筑物要尽量保持和开辟绿地,在建筑物周围种植树木防风、遮荫,改善景观,保持生态平衡。重视室内空气质量,保持新风在室内的流动。重视人文景观的保护,建筑物附近有价值的古代文化或建筑遗址应予保留并妥善安置。 ⑵建筑物的资源、能源和其他消耗至最低程度。建筑物应该充分有效地使用水、能源、材料和其他资源。尽量利用清洁能源(如地热与太阳能、水能、生能和风能),保护与改善自然环境。在满足人们的健康、舒适、安全使用的情况下降低消耗、节省资源。 ⑶建筑物应有合理的朝向布局,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建筑物的形体布置合理,应减小建筑物的体形系数,以减少采暖与制冷能耗,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应该采用高效保温隔热构造,并具有良好的自然采风系统以及充分的自然通风条件;建筑物内的房间设置、布局恰当,既满足使用舒适度,又节省能源。 因此,现代生态型建筑是资源和能源有效利用、保护环境、亲和自然、舒适、健康、安全的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建筑。 2 生态型住宅建筑设计要点 生态一般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型建筑应该处理好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它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小环境(即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好的光环境、声环境及具有长效多适的灵活开敞的空间等);又要保护好周围的大环境自然环境。同时对自然界的索取要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要小。这主要指对自然资源的少费多用(包括节约土地,在能源和材料的选择上,贯彻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以及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生资源等原则)。又要减少排放和妥善处理有害废弃物(包括固体垃圾、污水、有害气体)以及减少光污染、声污染等等。对小环境的保护则体现在从建筑物的建造、使用,直至寿命终结后的全过程,建筑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①以人为本,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在设计中强调以人为本,决不是“人类中心论”。建筑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健康、无害、

关于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的要点分析

关于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的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16-10-26T09:36:36.893Z 来源:《低碳地产》2016年12期作者:叶印文[导读] 【摘要】高层住宅建筑,作为一座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因其高度大、容量高等优点,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成为城市建筑发展的主流趋势。同时,对于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对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的要点进行分析。广州伯盛建筑设计事务所广东广州 510620 【摘要】高层住宅建筑,作为一座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因其高度大、容量高等优点,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成为城市建筑发展的主流趋势。同时,对于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对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的要点进行分析。【关键词】高层建筑;住宅建筑;建筑设计; 1.高层住宅建筑设计原则 (1) 建筑设计的统一性。高层建筑设计不再单纯建筑单体的规划设计,而是以一定规模的小区作为前提,小区的规划设计首先以人为本,同时营造更优美的室外环境。要求功能合理,让居住者能在其中方便、安全、卫生、舒适地生活。住宅内部房间齐全,动静分开,洁污分离;主要居住的房间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各种设施齐全,能满足节能的要求;(2) 建筑细节的合理性。未来的住宅标准将有很大的提高,细微之处将得到重视。节点细部设计在于整体布局合理,功能性强,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同时细部设计、节点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任何设计的尺寸、体量都应从人的生理学考虑,作为主体人感受到外部环境的舒适程度,可以直接衡量设计的好与坏,千万不能忽视细节的小问题,一切从人的需求考虑是获取成功的关键; (3) 建筑空间的舒适性。现在,人们对住房的要求不仅是“住得下”,而且要“住得好”,这就是说人们对住房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住宅要方便、舒适、自由、美观。对室内采光、日照、通风、采暖、景观等因素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需要现代、接近自然,要有时代感,体现自由、体现家庭的亲切感。 2.实际案例分析 2.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建设项目用地由北至南,点式与双拼相结合的布置七栋高层住宅楼,用地面积为33671.0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 134509.42平方米,其中地上: 107436.29 平方米;地下: 24967.79 平方米,地下一层车库层高为3.9 米,住宅首层层高4.45米,标准层层高2.9米,容积率3.19,建筑密度28.21%,绿地率32.25%。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 2.2 规划建筑设计概念及构思 (1)设计理念。 在尊重控规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充满浓郁现代人文气息,飘洒着现代化,智能化,配套设施完善及富有人情味的生态型健康居住小区。 (2)布局构思原则 1) 以点式与并列式相结合的布置方式,在中心设置花园,景观水池,有效地提高土地使用价值;2) 注重社区居住性的整体感,安全感和邻里交往,在开放空间,公共绿地等处开辟多种自然轻松的交往空间,建构和谐而有文化内涵的社区氛围。 (3) 景观设计原则 1) 小区沿街景观绿化带,由建筑物退缩用地红线形成,有效的缓冲了城市干道对居住区的负面影响。使道路与建筑,车与人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 2) 中心绿化在半地下室顶板上,以人工水景为主,并以其为中心向四周发散,小区内部建筑以园林路连接,形成许多景观节点,使景观形成多种变化和转换。 (4)人车分流的交通结构系统 本项目在入口处均设置进入地下车库的出入口,机动车辆不直接进入小区,因此地面上基本没有机动车辆,很好的做到人车分流原则。 2.3 总体规划布局 (1) 总体布局 1) 在满足控制相关指标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布局,建筑物南面退缩用地红线大于5 米;2) 建筑采用点式与双拼相结合的布置,空间有收有放。在主干道侧设置小区入口,次干道设置车辆出入口,机动车在入口处就近进入地下车库,园区内人行为主,形成人车分流系统; 3)在符合日照,消防间距等条件下,布置高容积率,有效减少建筑占地面积,扩大绿化空间,为使用者提供优良公共开敞空间。 (2) 功能分区 1) 住宅布置在地块周边,点式与并列式相结合,空间统一协调; 2) 设置沿街商铺,为小区配套相关生活设施,并适当提高土地使用价值。 (3) 交通结构系统 1) 小区内全为环形人行道,行人由干道进入入户路进入建筑单体,小区内人行道紧急时可作消防车道;2) 机动车系统与人行系统分流,车辆由城市干道利用地下车库坡道进入地下车库。除消防车及救护车外,所有车辆均不直接进入小区内部,行人感觉安全可靠。 (4)景观结构系统 1) 在尊重自然地貌基础上,综合建筑的布局与空间轴线,并用半圆形及带状等绿地布局,同时将组团中心绿地,宅间绿地结合使之为一整体;2) 景观带在设计时,强调空间形体特征,针对不同空间采用不对称环境设计手法,通过多样的种植,多样的雕塑,景观小品,丰富绿化景观系统。 (5) 功能分区 1) 住宅布置在地块周边,点式与并列式相结合,空间统一协调;2) 设置沿街商铺,为小区配套相关生活设施,并适当提高土地使用价值。 (6)交通结构系统 1) 小区内全为环形人行道,行人由干道进入入户路进入建筑单体,小区内人行道紧急时可作消防车道;2) 机动车系统与人行系统流,车辆由城市干道利用地下车库坡道进入地下车库。

浅谈住宅建筑设计的合理性与实用性

浅谈住宅建筑设计的合理性与实用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人们对住宅的设计要求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当前在住宅设计时加快了向实用型和舒适型的转变,而且住宅的品位也得以提高。特别是当前住宅设计中科技含量的增加,有效的确保了住宅建筑设计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标签:住宅建筑;设计;创新;舒适度 1 增强住宅设计的创新观念 1.1 居住功能多元化 过去我国住宅建设在设计时对生存功能更为注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当前住宅已不再仅仅是一个生存空间,其也是一个发展空间和享受空间,开始向发展功能和享受功能进行转变。当前住宅建筑在具备基本生存条件的同时,还能提高读书学习、艺术培养、健身娱乐等空间,具备能够使住户感觉到舒适享受的条件和设施,居住功能更加多元化。 1.2 住宅设计要有超前性和弹性 当前在对普遍住宅建筑进行设计时,需要严格按照国家小康型示范小区设计导则进行,而且需要在设计过程中要在住宅的套型、功能、环境和配套设施上具有一定的超前性,需要预留出能够对住宅空间进行适当调整和改造的空间。 1.3 居住空间设计多样化 在当前住宅建筑设计过程中,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当前对复式、跃式及错层等住宅模式的需求增加,所以在设计时需要加强三维空间的设计,而且针对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确保所设计的空间能够具有更舒适性、合理性和实用性。 1.4 住宅设计的科技应用集成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新技术开始在住宅设计中进行应用,而且科技应用开始向集成化的方向发展,这有效的提高了住宅设计的科技含量。 1.5 住宅设计走向信息化 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为了能够更好的与时代的潮流相适应,设计人员则需要对技术信息尽可能多的进行掌握,这样才能确保所设计出来的住宅具有较强的创新价值。 1.6 住宅设计要求精品化

房建课程设计单元式多层住宅楼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任务书孙凤明、王首一、侯万钧 2012年9月 题目:单元式多层住宅建筑设计 (一)目的要求: 配合理论教学内容,进行初步设计实践。通过课程设计阶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建筑设计原理和已学知识,培养学生在设计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基本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二)设计条件: l、建设地点:北方某多层小区内住宅楼基地 2、面积指标及户型:一梯两户,每户三室两厅或两室两厅、一卫、一厨。每户建筑面积90平方米,可又下调5%的浮动。 3、辅助房间: 厨房——设洗池、案台、炉灶、橱柜,必须在图上体现出洗、切、炒过程所需设备。 卫生间——1套,其面积自定。在卫生间内需图示出设置坐便器、淋浴或盆浴、盥洗等设施。 4、其它设施: 双阳台(生活阳台和辅助阳台均按l00%计算建筑面积),不必设置垃圾道及储物间。 5、层数及层高: 六层、层高2.80米(顶层由于有设备管线可稍高些,但最多不超过3米)。 6、结构: 框架或砖混结构任选。若使用砖混结构外墙为240mm,但山墙部分应做到370mm,并做外墙保温。 7、设计要求:, 套型恰当、使用方便、经济合理。

(三)设计时间安排: 本题目分两步完成: 第一步完成草图设计:一草时间为两天左右,二草l天。 第二步完成设计:时间为2~3天。具体次序自行安排,但周四必须完成一半以上,教师检查。 周二下午3:30交正图。建筑馆101室。 (四)设计内容及深度: 本题目分两步完成:第一步完成方案草图设计(可徒手单线绘制),第二步完成设计(方案草图设计,最好经教师改图后,再行上板设计,至少同学之间应相互检查)。 1.首层平面图(设计为两个单元)、标准层单元平面图,楼顶层平面各一,比例l:l 00。 (1)确定各房间的形状、尺寸及位置,表示固定设备及主要家具布置,标注房间面积。 (2)确定门窗大小、位置(按比例绘制,不标注尺寸),表示门的开启方式和方向。 (3)画出楼梯、阳台等。 (4)标注两道外部尺寸(总尺寸和轴线尺寸)和必要的内部尺寸。 (5)标注剖切符号,注写图名和比例。 2.剖面图:沿建筑长轴、短轴各一,比例l:100。 (1)确定各主要部分的高度和分层情况,以及主要构件的相互关系。 (2)表示出楼梯的踏步、平台以及固定设备。 (3)标注室内外地面标高、各层楼面标高、屋面标高,标注两道外部尺寸(即建筑总高度及各层层高)。 (4)注写图名和比例。 3.立面图(2个单元总立面):建筑入口立面,比例1:l 00。 (1)表示出门窗、阳台、雨蓬等构配件的形式和位置。 (2)注写图名和比例。 4.各节点详图:比例1:5~l:10

多层住宅建筑设计浅谈 任宁颐

多层住宅建筑设计浅谈任宁颐 发表时间:2018-05-18T17:06:46.32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作者:任宁颐 [导读] 摘要:多层住宅建筑由于受到技术经济条件的制约,既不能象公共建筑那样运用强烈对比和突出建筑个性的手法,也不能象低层住宅那样高低错落、富于变化。 武汉建工科研设计有限公司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多层住宅建筑由于受到技术经济条件的制约,既不能象公共建筑那样运用强烈对比和突出建筑个性的手法,也不能象低层住宅那样高低错落、富于变化。为此,多层建筑在对外观的设计上要求时非常高的,一定要注意艺术的处理,避免千篇一律、样式呆板,缺乏建筑的美观功能及欣赏功能。 关键词:多层住宅设计;住宅建筑;设计理念 1多层住宅建筑的设计理念 1.1住宅建筑舒适性设计 现在的住户越来越看重的是住房在居住时的舒适性,他们对于住宅的要求主要包括了景观、采暖、通风、日照、室内采光、美观、自由、舒适、方便等多方面的因素,特别是对于地区的多层住宅建筑,由于的气候早中晚温差大,冬天较为寒冷,所以人们会更加多地去关注住宅的采暖、日照、通风等方面的综合因素。因此,不仅要具有当下的时代感,还要体现出家庭、自由的那份温馨、舒适感。 1.2住宅建筑细部处理设计 要在整体布局相对合理、功能性比较齐全的基础上再进行的。细部的设计更加看重房屋的深刻文化内涵,体现出房屋主人的某种特殊风格。任何一个设计的体量、尺寸都应当从人生理和心理学的角度去考虑。所以在设计过程当中千万不能够忽视一些很细小的细节问题,从人的需求方面考虑才是获取成功的最大关键所在。 1.3住宅建筑统一性设计 设计是以规模性的小区为前提来进行相应的小区规划和设计。那么,在进行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时,就不光要考虑到室内的结构设计和功能安排,还要综合考虑到室外优美环境的营造,室内外功能的合理搭配。以做到让我们的居住者在其中能够更加舒适、卫生、安全的生活。 2多层住宅的体形 由于经济要求和层数的限制常使得多层住宅的体形基本雷同,这是造成千篇一律的主要原因。一般可在以下两个方面注意体形的处理:群体组合时,在大片的条式住宅中适当安排一些点式住宅,可形成垂直与水平的方向对比,以求体形的变化;另一方面,在条形和点式住宅的单体设计中也应注意自身的体形比例。一般认为,条式住宅的长高比小于2:1时水平趋势不明显而显得笨拙;长高比大于4:1时则显得过于扁平。点式住宅的高宽比小于1.5:l时竖向感不明显而显得墩低。设计时应避免采用不利的体形比例。此外,住宅可通过不同的体形组合方式寻求变化,例如前后错落、方向对比、层数不同的组合和锯齿形组合等。 3立面设计中的主要方式 (1)水平构图一般是利用凹廊、带形窗、檐口、遮阳板、阳台、窗台、圈梁等构配件形成水平线条,给人以安定、宁静的感觉。其中外廊和带形窗是水平构图中的经典结构,可以在其阴影中形成强烈的明暗、虚实对比,同时也可有效的与水平形体进行协调和谐处理,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效果。 (2)垂直构图可以在视觉上改善水平向过长的条式住宅的单调感,也可以使条式住宅的水平向体形的立面形式在方向对比上显得更为活泼。 (3)网格图一般是将水平线条和垂直线条组合在一起,分别采用水平向遮阳板和垂直向遮阳板或者水平向的梁一级垂直向的框架柱形成。另外网格构图还可以通过水平向连续的阳台和竖向的阳台隔板来进行。 (4)对于立面设计中的最后一种方式散点构图,是将一些单调的构图因素做成有结构有规律的变化,使其形成一个美观的图案。 4多层住宅的平面布置 按照多层住宅所处场地条件和委托方要求的不同,多层住宅的平面布置也可采用不同方式来进行布置,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使用需求,一般是按交通廊的形式来布置。 交通廊,即户外交通通道,包括楼梯及一系列水平通道,主要通过这些通道来进入户内。多层住宅中,主要组合层次为:套型――单元――幢,套型是户内组合的不同形式而形成的,而单元,是指一部楼梯服务的户数,如果服务两户,则称为一梯两户,服务三户,称为一梯三户,服务四户,称为一梯四户,以此类推,通过增设水平通道,可增加楼梯的服务户数。但楼梯服务过多的户数,往往不利于紧急状态下人员的疏散,因此应更多的应用一梯两户或一梯三户的单元式住宅,这种布置形式也称为梯间式。 一梯两户,主要通过休息平台两侧进入户内,这种平面布置形式,能够确保每户均有两个朝向,既能方便地组织通风,也可方便地进行室内交通组织,并且每户都不易受打扰,较为安静,这种布置形式时,楼梯可布置于任意方向。一梯三户,能够更好的利用楼梯,同时每户也能够有较为好的朝向,当然为避免其中一户朝向较差,在设计时,应尽量将其布置在每一幢的尽端,使侧面墙能够开窗,从而保证每户都有两个朝向。梯间式住宅,在空间组合上一般有“南梯北厨”和“北梯北厨”两种形式。“南梯北厨”,即将单元出入口与楼梯布置于南侧,而将套型内部厨房布置于北侧,以形成节约建设用地的“小面宽、大进深”的住宅形态;“北梯北厨”,则是将单元出入口与楼梯布置于北侧,而在南侧布置主卧室、起居室,而在北侧布置次卧室、书房、餐厅等,从而形成利于采光通风的“大面宽、小进深”的住宅形态。 5色彩的选择与设计 对住宅建筑的设计也经常采用不同的立面色彩作为区分标志。群体性较强的多层住宅区对于色彩的要求则更加明显,如果整体的基调运用的不好,则会显得整个建筑群杂乱无章。对于色彩的选择与运用,住宅建筑的窗户、阳台、楼梯间以及檐口等处可选用不同的色彩与立面基调形成对比。需要注意的是,同一个立面以及一些比较突出的位置上要尽量避免采用过多的色相,防止产生色彩的紊乱。另外,在进行住宅里面色彩基调选择的时候,要注意与当地的气候和自然环境相适应,南方炎热一般以高明度或中等明度的浅淡的冷色或中性色为主,这样的基调可以给人以清凉的感觉,而北方寒冷,一般以暖色调或中性色调为立面基调,给人以温暖和富有生气的感觉。

关于生态住宅建筑设计的分析

关于生态住宅建筑设计的分析 发表时间:2019-09-11T16:46:38.36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作者:王炯炜 [导读] 摘要:随着生活品质的逐渐提升,人们对住宅建筑的功能、质量等方面的需求不断提升。 身份证号码:32031119870414XXXX 摘要:随着生活品质的逐渐提升,人们对住宅建筑的功能、质量等方面的需求不断提升。在实际的住宅建筑设计中,合理的将生态住宅设计引入,促使住宅建筑能够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实现住宅建筑能够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处,既满足人们对住宅建筑基本功能的需求,又能构建良好的居住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本文主要分析了生态住宅建筑的设计原则以及设计要点,希望能为生态住宅建筑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生态;住宅建筑;建筑设计 引言: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在购买住宅建筑时,越来越关注生态住宅设计。虽然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历史发展,但是也给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生态住宅设计是我国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使人、住宅建筑和自然环境协调统一,为人们构建一个绿色、生态、舒适的生活环境。 一、生态住宅的涵义 生态住宅在国际上亦被称为绿色住宅、生态住宅、可持续发展住宅。它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意在寻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即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是一个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各种资源的利用最有效,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可大大降低因自然灾害、生态环境破坏或暂时失衡等影响而产生的各种风险,有利于提高小区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系统。同时,绿色生态住宅立足于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两大课题,所关注的不仅是节约不可再生能源和利用可再生洁净能源,还涉及节约资源(如建材、水等)、减少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及材料的可降解和循环使用等。它的实际释义为:消耗最少的地球资源与能源,产生最少废弃物的住宅和居住小区,其本质可概括为“健康舒适、高效清洁、和谐优美”三大特点。 二、生态住宅建筑设计的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 人毕竟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主体,追求高效节约不能以降低生活质量、牺牲人的健康和舒适性为代价。在以往设计的一些住宅建筑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服务于经济落后地区的,其室内舒适度较低。随着人民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这种低标准的“生态”住宅很难再有所发展。 2、因地制宜原则 生态建筑非常强调的一点是因地制宜,绝不能照搬盲从。气候的差异也使得不同地区的生态设计策略大相径庭。建筑设计应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及其它地域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被动式集热和制冷,从而减少因采光、通风、供暖、空调所导致的能耗和污染。 3、生态化原则 要保护自然,遵守节地原则,适度开发土地资源,合理规划项目用地,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采用科学的建筑体系,以提高建筑的有效使用面积和耐久年限,限期淘汰粘土实心砖等建材,对建筑废弃物进行无害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建筑室外使用透水性铺装,以保持地下水资源平衡,对自然材料的使用不得破坏其自然再生系统。尽量使用可重复利用材料和再生材料,节约不可再生资源和短缺资源,多使用地域性的自然建材及当地建筑产品。 三、生态住宅建筑的设计要点 1、日照与采光设计 太阳辐射是影响居室热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影响住户心理感受的重要因素。常规的日照分析方法还无法有效解决复杂建筑的自遮挡问题和互遮挡问题。自遮挡是指由于建筑物的外形设计,特别是凸凹变化的外形,而引起的建筑实际接受的日照减少的问题;相应地,互遮挡则是指由于建筑或建筑群布局过于复杂而导致建筑物间相互影响其的日照效果。因此,要想较好地在住宅区规划设计阶段解决建筑采光、日照问题,应根据当地地理与气象条件,通过计算机模拟地球公转,根据太阳高度角、建筑布局以及单体构造的相对关系来进行采光分析,考察互遮挡与自遮挡的状况,检验是否满足日照和遮阳的要求。 2、住宅区风环境设计 建筑物布局不合理,会导致住区局部气候恶化。高层建筑由于单体设计和群体布局不当而导致强风卷刮物体撞碎玻璃的报道屡见不鲜。很多事例提醒规划师和建筑师,风环境和再生风环境问题已不容忽视。然而,可能是对室外风环境的预测不够重视或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当建筑师们在对建筑住宅区进行规划时,更为常见的做法是过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建筑平面的功能布置、美观设计及空间利用上,而很少(或仪仅凭经验)考虑高层、高密度建筑群中气流流动情况对人的影响。事实上,良好的室外风环境,不仅意味着在冬季风速太大时不会在住区内出现人们举步维艰的情况,还应该在炎热夏季有利于室内自然通风(即避免在过多的地方形成旋涡和死角)。从这一点上来说,在规划设计中仅仅考虑对盛行风简单设置屏障的做法显然是不够的。万科未来森林设计者在设计中,为了让屋顶景观带上的树种能否抵抗狂风暴雨,树的生长的高度不能超过1.5米,使用了专门的加固技术,经过风洞试验,可以抗12级的台风。 3、防止“热岛”现象的出现 生态建筑周围的热环境既与气流的流动有关,又和周围的辐射系统有密切的联系。生态建筑受材料、布局、绿化面积等的影响,在建筑周围可能有“热岛”现象的出现。因此,科学的设计、绿化布局、水景设计,都可以降低“热岛”效应,营造良好、舒适的生活环境。尤其需要指出,生态住区的建设不仅仅是增加绿化面积,如果在绿化区只种植花草,没有和水景设施、保持良好通风等结合在一起,那么绿化改善热环境的作用也未能发挥出来,并且在浇灌草地上浪费了很多资金。绿化植物与水景设置的选择,要和住宅区的热环境设计相结合,除了供人们欣赏外,最重要的是充分发挥出降低“热岛”作用,从而改善住宅区的内外环境。在设计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人和绿色分离开来的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同时更不能满足生态建筑的设计要求。 譬如,万科未来森林的设计,浮在屋顶的森林部分,是使用白色无缝的拼接技术,塑造起伏的表面,形成浮游感。另外,建筑主体还使用了稍微有反光作用的材料,让整栋建筑物的外观看起来与天空是融为一体。未来森林小区的容积率本来就只有3.0,加上一个大鱼公园

单元式多层住宅设计说明书

单元式多层住宅设计说明书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土木工程系 支飞鹤 一、设计依据 1、设计任务书; 2、市区计划与经济委员会计经《关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新建单 元住宅楼的立项批复》 3、市国土规划局的土地使用权属变更审批表; 4、场地红线图; 5、依据国家和地方现行有关的标准规范: 《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2005 《住宅建筑门窗应用技术规范》DBJ01-79-2004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 二、设计概述 1、建筑的主要特征:

2、使用功能特点: 设计内容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单元住宅楼,是民用建筑,其空间尺寸和门洞、栏杆的高度、走道、楼梯、踏步的宽度,家具尺 寸及建筑内部使用空间的尺度都与人体尺度及人体活动所需要的空 间尺寸直接或间接有关,并且需要满足居民的休闲娱乐的需要,因此 休闲健身场地必不可少。 3、 1)功能分区 动静分区、干湿分区和洁污分区 2)平面布局 此建筑主要采用矩形格局,但必要地方有凹进,主要是为了采光和通风要求。为了满足防火和日照要求,查找相关规范可以得出相应 的日照间距和防火间距范围,则为了满足以后规划的要求以及本着不 浪费土地的原则,拟设计建筑离北面的六层住宅楼为17m,离西边道 路中线为。建筑西面有道路,北面设计出一条道路,所以交通不叫便 利。建筑占地面积为,为两单元四户。东面和西面分别有休闲场地和 健身场地,丰富了居民的业余生活。 本建筑都为中户型型:户型一,主卧* ,次卧3*3..6m2和*,卫生间* ,卫生间外室* m2 ,厨房*,厨房外室* m2 ,客厅* m2,餐厅* m2,总面积。户型二,主卧* ,次卧3*3..6m2和*,卫生间* ,卫生 间外室* m2 ,厨房*,客厅* m2,餐厅* m2,总面积。卫生间外室 可设有盥洗设备,此外,还有利于卫生间的隐蔽,满足了视觉上的 享受。

多层住宅建筑设计,记住几个窍门!

多层住宅建筑设计,记住几个窍门!楼层划分 住宅按层数划分 ①低层住宅为1F~3F;②多层住宅为4F~6F;③中高层住宅为7F~9F; ④高层住宅为≥10F。 楼梯及电梯 ①1-6层住宅(无电梯住宅不应超过六层) 顶层为跃层住宅时,六层部分不计层数。其顶层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不超过16m时,可不设电梯。 ②7-11层住宅(7层及7层以上的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以上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 超过六层的塔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如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时可不设。·电梯不应与卧室、起居室紧邻布置,受条件限制需要紧邻布置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隔音和减震措施。

③12-18层住宅(十二层及以上的高层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其中宜配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 ④18层以上住宅 18层以上(不含)单元式住宅,需设置两个安全出口,每个疏散口有独立的前室并有独立的防烟楼梯间。剪刀楼梯就多用于18层以上的住宅,在同一楼梯间里设置了两个楼梯,具有两条垂直方向疏散通道的功能。 住宅间距 应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综合考虑采光、通风、消防、防震、管线埋设、避免视线干扰等要求确定。 1.住宅朝向 在住宅建筑评价指标体系中有:“平均每套良好朝向的卧室、起居室面积以多者为优。”其中良好朝向是指南向和东南向,东向为次好朝向。 住宅类不能有纯北向套型设计规范要求:住宅立项的项目,不能出现纯北向的套型(即一套住宅里面的客厅、卧室等主要居室空间,不能全部朝北,至少有一个朝向南、东或西,并满足当地的日照要求)2.日照间距 日照间距,指前后两排或者几排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规定的时日获得所需日照量而保持的一定间隔距离。

关于生态住宅建筑设计探析

关于生态住宅建筑设计探析 发表时间:2018-10-26T16:24:32.96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5期作者:丁晓春 [导读] 水体、土地、绿化、动植物、能源等,也涉及住宅区的人文环境、经济系统和社会环境。培育生态住宅概念主要是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在住宅建设与发展中始终以生态问题为中心,在环保、绿化、安居、道路管网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与管理,使住宅区生态环境处于良性循环状态之中。 丁晓春 北京炎黄联合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生态住宅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遵循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即综合系统效率最优原则,设计、组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质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系统内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染,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这里的环境不仅涉及住宅区的自然环境,如空气、水体、土地、绿化、动植物、能源等,也涉及住宅区的人文环境、经济系统和社会环境。培育生态住宅概念主要是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在住宅建设与发展中始终以生态问题为中心,在环保、绿化、安居、道路管网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与管理,使住宅区生态环境处于良性循环状态之中。 关键词:住宅设计;生态设计;探讨 1 生态住宅小区的特点与功能 1.1 生态住宅小区的特点 生态住宅小区不仅要着重体现舒适度、健康状况外,还应该注意生态效益,为居住者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协调好彼此的关系,其中主要特点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1.1 提高绿化度 所谓的环境绿化不仅仅是种花种草那么简单,环境绿化是通过生态学的原理并且与建筑学、美学、生物工程学、地理学、水资源等学科合理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对小区环境进行科学的规划,妥善处理生态与人居的平衡关系,充分利用好绿地建设。 1.1.2 节约土地资源 建筑单位要高度重视建筑材料的选择,使用绿色建筑材料可以节约土地,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创造出无限的价值,把更多的生态环境留给后人,造福社会。 1.1.3 节约水资源 水资源不仅是普通住宅在建筑设计中所要考虑的内容,更是生态住宅不可忽视的问题。目前我国水资源还不是很丰富,俗话说“:水是生命的源泉”,关于雨水和水资源的收集以及再生利用,远远赶不上西方国家和发达国家。据相关专家预测,全球水危机会在 2025 年爆发,无论是人民还是建筑单位都要做到未雨绸缪,不要等到预测成真的那天后悔莫及。 1.1.4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建筑单位应该把生态理念引入到建筑住宅设计当中,因为不同的生态系统都有属于各自的结构特征和相应的方式方法,正常情况和状态下,生态循环系统和生态能源都应该具有稳定性。例如:充分利用太阳光和热能,在进行设计时采用具有节能功能的灯具,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这样不仅降低了工程成本,又能开发出更多的生态利益。 1.1.5 垃圾分类处理 虽然垃圾分类处理不是住宅建设的相关内容,但垃圾分类可以产生再生资源利用,也是绿色环保、物力管理的工作范畴。 1.2 生态住宅建筑设计的作用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不仅可以保持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循环性、多样性,还可以调节当地居住环境的气候,而且把污染物降到最低,其中主要体现在一下两个方面: 1.2.1 保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主要内容含盖了生物物种、遗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因此,设计生态住宅建筑既能保证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又能保证自然生态的连续性,减少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生物物种分散,改造现有的居住环境,同时为生态生物提供最佳生存和繁殖环境。 1.2.2 调节气候,减少污染物 在建筑设计生态住宅小区的时候应该充分利用好墙面、窗台、阳台等空间,适当的种植一些对环境有益的花草树木等绿色植物。这样可以通过自然条件吸收二氧化碳和甲醛等危害物质,很大程度上净化空气,自动调节室内的温湿度,改善气候;还可以大量减少城市的噪音,吸入尘土的作用,为人民居住创造出更加舒适的环境。换句话说,建筑设计生态住宅小区的绿化程度越高,就越能提高生态环境,还有利于提升住宅小区的设计美感。 2 生态住宅建筑设计措施 2.1住区风环境设计 建筑物布局不合理。会导致住区局部气候恶化。规划师和建筑师已经认识到风环境和再生风环境问题已不容忽视。然而,可能是对室外风环境的预测不够重视或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当建筑师们在对建筑住区进行规划时,更为常见的做法是过多地把设计重点集中在建筑平面的功能布置、美观设计及空间利用上,而很少或仅仅凭经验考虑高层、高密度建筑群中气流流动情况对人的影响。 2.2自然通风 在住宅建筑中,自然通风是最经济和有效的环境调节手段,而建筑物的平面布局、立面设计与三维空间布置等,都对自然通风的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充分考虑这一影响而进行建筑设计能有效地解决住宅中热舒适性和空气质量问题,而且在不增加住户投资的情况下,就能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居室环境。 2.3防止“热岛”现象的出现 生态建筑周围的热环境既与气流的流动有关,又和周围的辐射系统有密切的联系。生态建筑受材料、布局、绿化面积等的影响,在建筑周围可能有“热岛”现象的出现。因此,科学的设计、绿化布局、水景设计,都可以降低“热岛”效应,营造良好、舒适的生活环境。尤其

浅谈多层砌体结构住宅设计

·433· 建筑设计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年7月下 浅谈多层砌体结构住宅设计 郭 文 (德州市新湖风景区设施维护所) 【摘要】针对实际工程多层砖混结构住宅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浅谈 多层 砌体 住宅 设计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结构无论从理论还是施工技术都有长足发展。建筑物结构形成越来越多,使用的材料也越来越丰富,其中砌体结构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多层住宅建筑中,用砌体内外承重墙和钢筋混凝土楼板组成的混合结构房屋占主导地位。砌体结构有其自身优点,如耐久性好、耐火性好、便于就地取材、施工技术要求低、造价低廉等;但其也有缺点,如强度低,整体性能和延性差,自重大,砌筑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等。为充分发挥其优势,砌体结构在材料和结构构造方式上进行了很多的探讨,取得了一些新进展,如采用配筋砌体、组合砌体和预应力砌体等新的结构形式,可以克服材料的性能不足,改善砌体结构的受力性能;采用空心称重砌块,降低结构自重;进行墙体材料改革,发展非烧结材料,利用工业废料,减少对农田的占用。 在商品房住宅小区设计中,大部分建筑采用了砌体结构。由于用户对房屋使用功能要求的多样化,使得建筑平面布置和立面造型都较为复杂,增加了设计难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总高度和层数接近规范限值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7.1.2条规定“房屋的总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或檐口的高度,半地下室从地下室内地面算起,全地下室和嵌固条件好的半地下室应允许从室外地面算起;对带阁楼的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的1/2高度处。”城镇中小区内多数住宅楼均采用一层为车库,顶层带阁楼或是坡屋面的形式。这样房屋的总高度和层数就会接近或超过规范规定的极限值。这时,横墙内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层高的2倍,即一般不宜超过5.4米;纵墙内的构造柱一般不超过3.9米(外纵墙)和4.2米(内纵墙),即大致每开间均应设置一根构造柱,如此要求是十分必要的,实验证明墙段的宽高比超过2时,构造柱的约束作用会降低。 二、纵向布置较弱 随着住宅商品化,使得砌体住宅楼的客厅面积增大,由于业主使用要求不同,大房间内不设置纵墙或只设置较短的墙段,便于其以后用隔断自由分割。众所周知,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性能主要取决于砌体墙,而水平方向地震作用分为两个方向,房屋的纵向相对于横向比较弱,在地震作用下率先产生裂缝,严重者会出现倾斜、错动、倒塌等现象,进而使房屋遭到破坏。所以在拿到建筑专业的条件图后,结构设计人员要先思考分析,务必要和建筑设计人员沟通,尽量做到纵、横墙的布置均匀对称,沿平面内宜对齐,沿竖向应上下连续,同时一轴线上的窗间墙宽度宜均匀。 多层砖混住宅一般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由于内纵墙体少,因而房屋该方向空间刚度和整体性均较差,拉震能力低。当纵墙不能贯通布置时,可在纵横墙交界处采取加强措施,如在纵、横墙交接处增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并适当加强构造配筋或者可以在纵横墙交接处每隔一定高度放置水平拉结构筋如2ф6@500,以加强房屋整体性,防止纵、横墙交界处在地震力的作用下被拉开。另外,构造柱与墙体必须依靠楼层上下楼盖圈梁的拉结才能成为一个整体。构造柱作为一种竖向构件,一般沿墙截面不变,配筋也少有变化。因此,在各楼层柱高处必须有圈梁作为锚固点,以形成上下和左右墙段的约束作用。楼盖圈梁在多层结构中很难准确计算,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如增强拉接,提高结构的整体性,抵御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加强楼板与墙体的连接等。 三、墙体上下不连续 住宅楼底层平面局部内收或外伸,形成上下层墙体不连续,或底层作为汽车库、小商店以致外墙的门洞间墙宽度较小时,底部应采用框架—抗震结构体系。6、7度且总层数不超过五层的底层框架之间的砌体震墙,但应计入砌体墙对框架的附加轴力和附加剪力;其余情况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抗震墙。底层框架—抗震墙房屋,应允许采用嵌砌于框架之间的砌体抗震墙,但应计入砌体墙对框架的附加轴力和附加剪力;其余情况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抗震墙。底层框架—抗震墙房屋的纵横两个方向,第二层与底层侧向刚度的比值,6、7度时不应大于2.5,8度时不应大于2.0,且均不应小于1.0。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房屋的纵横两个方向,底层与底部第二层侧向刚度应接近,第三层与底部第二层侧向刚度的比值,6、7度时不应大于2.0,8度时不应大于1.5,且均不应小于1.0。 底部抗震墙的布置宜均匀对称,避免由于水平地震作用下扭转导致破坏;抗震横墙间距应满足规范要求;同时调整底部大片剪力墙的布置形式和开洞方式,当墙体较宽时可考虑开设一些洞口,以减少该大墙片的刚度。钢筋混凝土抗震墙周边应设置由梁(或暗梁)和边框柱(或框架柱、暗柱)组成边框;各墙段的高宽比不宜大于2。底层框架—抗震墙的纵、横地震剪力设计值应乘以增大系数,以提高底层或底部两层结构的安全度,满足规范对于薄弱部位应采取必要措施的要求。其值应根据第二层与底层的侧向刚度比值的大小在1.2—1.5范围内选用。对于采用嵌砌于框架之间的普通砖砌抗震墙,墙厚不应小于240mm ,砌筑用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10的要求,且施工时应先砌墙后浇筑框架的施工方案。 四、异形楼板的配筋 现代住宅为了保证空间的整体性和使用灵活性,有时上下墙体不能对齐,有时建筑要求在某些房间中不能布置梁,这样就会产生一些“L ”形,“刀把”形的异形板。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及屋盖具有整体性好、水平刚度大的优点,是较理想的抗震构件。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及屋盖对平面上墙体对齐的要求也可予以适当放宽。异形楼板的配筋可以采用双层双向拉通配筋,也可以采用分离式配筋。实践证明,分离式配筋虽较双层双向拉通配筋的用筋量有所减少,但在异形板内凹的阴角处板面应力集中情况突出,容易出现贯穿裂缝。所以,要在这些部位的板面根据计算布设双向钢筋网片以覆盖板面应力集中区域,板底和其他板面支座处按常规配筋,板厚基本按1/45来考虑。 以上为本人在砖混结构住宅小区设计中总结的四方面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供同行参考。广大同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相应处理方法,不足之处请多批评指正。 (上接440页) 式中——窗孔a 的余压,Pa ;——窗孔b 的余压,Pa ; 、——窗孔a 和b 的空气动力系数; h ——窗孔a 和b 之间的高差,m 。3.结语 掌握了自然通风利用方式,可在建筑设计中灵活运用,合理组织建筑通风。根据风压原理,通过选择建筑朝向、设计门窗洞口等方法,创造住宅自然通风的先决条件;利用楼梯间的热效应, 组织建筑内部的自然通风,最终实现良好的室内通风效果。 图2.3-1 风压热压同时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