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业-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实验-自动控制原理-深圳大学

作业-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实验-自动控制原理-深圳大学

作业-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实验-自动控制原理-深圳大学
作业-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实验-自动控制原理-深圳大学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自动控制原理

实验项目名称: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实验学院:机电

专业:自动化

指导教师:

报告人:学号:班级:

实验时间: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

教务部制

实验一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构成典型线性环节的模拟电路。

2.研究阻、容参数对典型线性环节阶跃响应的影响。

3.学习典型线性环节阶跃响应的测量方法,并学会由阶跃响应曲线计算典型环节的

传递函数。

4.

二、实验内容

1.完成比例环节的电路模拟实验,并研究参数变化对其阶跃特性的影响。

2.完成积分环节的电路模拟实验,并研究参数变化对其阶跃特性的影响。

3.完成比例积分环节电路模拟实验,并研究参数变化对其阶跃特性的影响。

4.完成比例微分环节电路模拟实验,并研究参数变化对其阶跃特性的影响。

5.完成惯性环节电路模拟实验,并研究参数变化对其阶跃特性的影响。

6.完成比例积分微分环节电路模拟实验,并研究参数变化对其阶跃特性的影响。

7.

三、实验仪器

1.ZY17AutoC12BB自动控制原理实验箱。

2.双踪低频慢扫示波器。

3.数字万用表。

4.

四、实验原理

1.比例环节

下载后图可变大

图1.1.2

图1.1.1`

比例环节的阶跃响应图

比例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

K s U s U I O =。

比例环节的方块图、阶跃响应及模拟电路图分别如图1.1.1、图1.1.2和图1.1.3所示。 其中0

12R R R K +=

,试验参数取R 2=200K ,R 1=100K ,R 0=100K ,R=10K 或100K 。

2. 积分环节

积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

TS

s U s U I O 1=。积分环节的方块图、阶跃响应及模拟电路

图分别如图1.2.1、图 1.2.2和图1.2.3所示。其中()110C R R T +=,试验参数取R 0=100K 可调,R 1=100K ,C 1=1uF ,R=10K 或100K 。

图1.2.2

图1.2.1` 积分环节的阶跃响应图

图1.1.3

3. 比例积分环节

比例积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

TS

K s U s U I O 1+

=

比例积分环节的方块图、阶跃响应及模拟电路图分别如图1.3.1、图1.3.2和图1.3.3

所示。 其中0

12R R R K +=

,()110C R R T +=试验参数取R 0=100K 可调,R 1=100K ,

R 2=200K ,C 1=1uF ,R=10K 或100K 。

图1.3.3

4. 比例微分环节

比例微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

()??? ?

?

+=TS K s U s U I O 11

比例环节的阶跃响应图

图1.3.1 图1.3.2

图1.2.3

比例微分环节的方块图、阶跃响应及模拟电路图分别如图1.4.1、图1.4.2和图1.4.3所示。 其中0

132R R R R K ++=

,13

232C R R R R T +=

,试验参数取R 0=10K 可调,R 1=10K ,

R 2=10K ,R 3=10K ,R 4=200Ω,C 1=1uF ,R=10K 或100K 。

对应理想的和实际的比例微分环节的阶跃响应图分别如图1.4.2a 和1.4.2b 所示。

图1.4.3

5. 惯性环节

惯性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

1

+=

TS K s U s U I O

惯性环节的方块图、阶跃响应及模拟电路图分别如图1.5.1、图1.5.2和图1.5.3所示。 其中0

12R R R K +=

,12C R T =试验参数取R 0=100K 可调,R 1=100K ,R 2=200K ,

C 1=1uF ,R=10K 或100K 。

下载后图可变大

6. 比例积分微分(PID )环节

比例积分微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

S T TS

K s U

s U d P I

O ++

=1

下载后图可

变大

比例积分微分环节的方块图、阶跃响应及模拟电路图分别如图1.6.1、图1.6.2和图1.6.3所示。 其中0

1R R K P =

,()101C R R T I +=,20

132C R R R R T D +=

试验参数取R 0=100K 可调,

R 1=100K ,R 2=100K ,R 3=10K ,R 4=1K ,C 1=1uF ,C 2=10uF ,R=10K 或100K 。

对应理想的和实际的比例积分微分环节的阶跃响应图分别如图1.6.2a 和图1.6.2b 所示。

五、 实验步骤

1.

熟悉实验仪器,按照实验原理设计并连接各种典型环节(比例环节、积分环节、比例

积分环节、比例微分环节、比例积分微分环节以及惯性环节)的模拟电路。按照实验

图1.6.2a

图1.6.2b

原理,此实验中比例环节可使用运放单元(一)、(二);积分环节可使用运放单元(一)、

(二);比例积分环节可使用运放单元(一)、(二);比例微分环节可使用运放单元(二)、

(三);惯性环节可使用运放单元(一)、(二);比例积分微分环节可使用运放单元(三)、

(六)及元器件单元。

2.利用实验仪器完成各典型环节模拟电路的阶跃特性测试,并研究参数变化对典型环节

阶跃特性的影响。

(1)同时按下电源单元中的按键开关S001,S002,再按下S003,调节可调电位器W001,

使T006(-12V-----+12V)输出电压为+1V,形成单位阶跃信号电路,然后将

S001,S002再次按下关闭电源。

(2)按照图 1.1.3(比例环节)连接好电路,按下电路中所用到的运放单元的按键开

关。

(3)用导线将连接好的模拟电路的输入端与T006相连接,电路的输出端与示波器相

连接。

(4)同时按下按键开关S001,S002时,用示波器观测输出端的阶跃响应曲线,并将结

(开闭按键开关S001和S002可以重复该实验以及以后所有的实验)

果记录下来。

3、分别按照图1.2.3(积分环节)、图1.3.3(比例积分环节)、图1.4.3(比例微分环节)、

图 1.5.3(惯性环节)、图 1.6.3(比例微分积分环节)连接电路图,重复步骤(2)、

(3)、(4).

4、分析实验结果,完成实验报告。

六、实验报告

(一)、画出惯性环节、积分环节、比例微分环节的模拟电路图,并画出惯

性环节、积分环节、比例微分环节的响应曲线。

(1)惯性环节:

模拟电路图:

其中RO=100K R=10K T=200.0us U=5.00V

响应曲线:

(2)积分环节

模拟电路图:

R0=0 R1=100K R=10K

响应曲线:

(3)比例积分环节

模拟电路图:

其中R=0K

响应曲线:其中T=100.0ms Rise(1)=60.00ms

(4)比例微分环节

模拟电路图:

其中R0=0K R1=10K R2=10K R3=10K T=500.0ms C=13.3μF UO=1V 相应如下:

(5)惯性环节

模拟电路图:

各数据大小如图

响应如下:

(6)比例积分微分(PID)环节

模拟电路图:

响应如下:

(二)、由阶跃响应曲线计算出惯性环节、积分环节的传递函数,并与由电路计算的结果相比较,分析其差别。

七、实验思考题

1、用运放模拟典型环节时,其传递函数是在哪两个假设条件下近似导出的?

解:(1)假定运放具有理想特性,即满足“虚短”“虚断”特性

(2)运放的静态量为零,个输入量、输出量和反馈量都可以用瞬时值表示其动态变化。

2、在什么条件下,惯性环节可以近似的视为积分环节?

解:T>>1时,G(k)=K/TS,视为积分环节.1>>T时,G(k)=K,视为比例环节.

3、如何根据阶跃响应的波形,确定积分环节和惯性关节的时间常数?

解:用示波器的“时标”开关测出过渡过程时间t(即98%UO时的时间),由公式T = t/4计算时间常数

八、实验心得:

通过这次试验,加深了我对构成典型线性环节的模拟电路的理解。懂得了阻、容参数对典型线性环节阶跃响应的影响。学习了典型线性环节阶跃响应的测量方法,并学会由阶跃响应曲线计算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下载- 深圳大学

实验四系统的频率特性分析 一实验目的 了解系统或环节的频率特性的测定方法; 学习和理解频率特性与系统性能的关系。 二实验任务与要求 测量系统和环节的频率特性。 根据所测得的数据正确绘出对象的幅频和相频特性图。 三实验原理 1被测系统的方块图及原理:见图5-1 图4-1 被测系统方块图 系统(或环节)的频率特性G(jω)是一个复变量,可以表示出角频率ω为参数的幅值和相角: (4-1) 图4-1 所示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为: (4-2)采用对数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表示,则式(4-2)表示为: (4-3) (4-4)将频率特性测试内信号发生器产生的超低频正弦信号的频率从低到高变化,并施加于被测系统的输入端[r(t)],然后分别测量相应的反馈信号[b(t)]和误差信号[e(t)]的对数幅值和相位。频率特性测试数据经相关器运算后在显示器中显示。 根据式(4-3)和式(4-4)分别计算出各个频率下的开环对数幅值和相位,在半对数坐标纸上做出实验曲线;开环对数幅频曲线和相频曲线。 根据实验开环对数幅频曲线画出开环对数幅频曲线的渐近线,再根据渐近线的斜率和转角频确定频率特性(或传递函数)。所确定的频率特性(或传递函数)的正确性可以由测量的相频曲线来检验,对最小相位系统而言,实际测量所得的相频曲线必须与由确定的频率特性(或传递函数)所协的理论相频曲线在一定程度上相符。如果测量所得的相位在高频(相对于转角频率)时不等于-90°(q-p)[式中p和q分别表示传递函数分子和分母的阶次],那么,频率特性(或传递函数)必定是一个非最小相位系统的频率特性。

2 被测系统的模拟电路图:见图4-2, 图4-3。 2.1 惯性环节的频率特性测定 惯性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15.01 += S S G 模拟电路图如下: 图4-2 被测惯性环节的模拟电路图 r(t)取不同频率和幅值的正弦信号,观察c(t)波形,不失真稳定情况下测定r(t),c(t)的幅值和相位。 2.2 二阶系统的开环、闭环的频率特性测定 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5.0(10 += S s S G 单位反馈系统的模拟电路图为: 图4-3 被测二阶系统的模拟电路图 r(t)取不同频率和幅值的正弦信号,观察c(t),e(t)波形,不失真稳定情况下测定r(t),c(t),e(t)的幅值和相位。 四 实验设备与器件 1) 西安唐都科教仪器公司TDN-AC/ACS+系统一套; 2) 计算机一台; 3) 短路块,连线,探头若干。

典型环节地模拟研究实验报告材料

第三章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 3.1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 3.1.1典型环节的模拟研究 一. 实验目的 1. 了解和掌握各典型环节模拟电路的构成方法、传递函数表达式及输出时域函数表达 式 2. 观察和分析各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了解各项电路参数对典型环节动态特性的 影响 二.典型环节的结构图及传递函数 方 框 图 传递函数 比例 (P ) K (S) U (S) U (S)G i O == 积分 (I ) TS 1(S)U (S)U (S)G i O == 比例积分 (PI ) )TS 11(K (S)U (S)U (S)G i O +== 比例微分 (PD ) )TS 1(K (S) U (S) U (S)G i O +== 惯性环节 (T ) TS 1K (S)U (S)U (S)G i O += = 比例积分微分(PID ) S T K S T K K (S)U (S)U (S)G d p i p p i O ++ == 三.实验容及步骤 观察和分析各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了解各项电路参数对典型环节动态特性的影响.。 改变被测环节的各项电路参数,画出模拟电路图,阶跃响应曲线,观测结果,填入实验报告 运行LABACT 程序,选择自动控制菜单下的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下的典型环节的模拟研究中的相应实验项目,就会弹出虚拟示波器的界面,点击开始即可使用本实验机配套的虚拟示波器(B3)单元的CH1测孔测量波形。具体用法参见用户手册中的示波器部分。

1).观察比例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 典型比例环节模拟电路如图3-1-1所示。 图3-1-1 典型比例环节模拟电路 传递函数:0 1(S) (S)(S)R R K K U U G i O = == ; 单位阶跃响应: K )t (U = 实验步骤:注:‘S ST ’用短路套短接! (1)将函数发生器(B5)所产生的周期性矩形波信号(OUT ),作为系统的信号输入(Ui ); 该信号为零输出时,将自动对模拟电路锁零。 ① 在显示与功能选择(D1)单元中,通过波形选择按键选中‘矩形波’(矩形波指示灯亮)。 ② 量程选择开关S2置下档,调节“设定电位器1”,使之矩形波宽度>1秒(D1单元左显示)。 ③ 调节B5单元的“矩形波调幅”电位器使矩形波输出电压= 4V (D1单元右显示)。 (2)构造模拟电路:按图3-1-1安置短路套及测孔联线,表如下。 (b )测孔联线 (3)运行、观察、记录: 打开虚拟示波器的界面,点击开始,按下信号发生器(B1)阶跃信号按钮(0→+4V 阶跃),观测A5B 输出端(Uo )的实际响应曲线Uo (t )见图3-1-2。示波器的截图详见虚 拟示波器的使用。 图3-1-2 比例环节阶跃响应曲线图 图3-1-3 惯性环节阶跃响应曲 线 实验报告要求:按下表改变图3-1-1所示的被测系统比例系数,观测结果,填入实验报告。

1 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控制理论(乙) 指导老师: 韦巍老师的助教 成绩: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 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 实验类型: 控制理论实验 同组学生姓名: 无 第一次课 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 一、实验目的 1.1熟悉THBDC-2型实验平台及“THBDC-2”软件的使用; 1.2熟悉各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特性及其电路模拟; 1.3测量各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并了解参数变化对其动态特性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 2.1设计并组建各典型环节的模拟电路; 2.2测量各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并研究参数变化对其输出响应的影响。 三、实验原理 自控系统是由比例、积分、微分、惯性等环节按一定的关系组建而成。熟悉这些典型环节的结构及其对阶跃输入的响应,将对系统的设计和分析十分有益。 本实验中的典型环节都是以运放为核心元件构成,其原理框图如图3-1所 示。图中Z 1和Z 2表示由R 、C 构成的复数阻抗。 图3-1 3.1 积分环节 积分环节的输出量与其输入量对时间的积分成正比。它的传递函数与方框图分别为: 设U i (S)为一单位阶跃信号,当积分系数为T 时的响应曲线如图3-2所示。 图3-2 3.2比例积分(PI)环节 比例积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与方框图分别为: )11(11)()()(21211212CS R R R CS R R R CS R CS R S U S U s G i O +=+=+== 其中T=R 2C ,K=R 2/R 1 设U i (S)为一单位阶跃信号,图3-3示出了比例系数(K)为1、积分系数为T 时的PI 输出响应曲线。 图 3-3 Ts S U S U s G i O 1 )()()(= =

深圳大学模拟电路必考期末试题(老师给的习题,但就是考试题)

第八章作业解答 8.3 差动放大电路如下图所示,已知V CC =V EE =12V ,R b =1k Ω,R c =12k Ω,R L =36k Ω,R e =11.3k Ω,R w =200Ω,6021==ββ,Ω='300b b r ,U BE =0.7V 。 (1)估算静态工作点Q (I BQ 、I CQ 、U CEQ ); (2)估算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 ud ; (3)估算差模输入电阻R id 和输出电阻R o 。 解:(1)静态时,U BQ ≈0,U EQ =-U BE =-0.7V , 由方程)(2)5.0(EE EQ e EQ w EQ V U R I R I --=?+?解得: mA I EQ 5.03 .1121.07.012≈?+-= mA I I EQ CQ 5.0≈≈ A I I CQ BQ μβ 3.8== V 7.67.0125.01212=+?-=-?-=EQ C CQ CEQ U R I U (2) k Ω47.35 .0266130026)1(=?+=++='EQ b b be I mV r r β 87.401 .06147.31)18//12(605.0)1()5.0//(-=?++-=?+++-=w be b L R r R R R A ββC ud (3) k Ω14.21)1.06147.31(2]5.0)1([2=?++?=?+++?=W be b id R r R R β k Ω242=?=C o R R 8.4 具有集电极调零电位器R w 的放大电路如下图所示,设电路参数完全对称,50=β,k Ωbe 8.2=r ,当R w 动端置于中点位置时,试计算:

典型环节的模拟研究自动控制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自动控制理论 学生: 学号: 专业班级:

2013年 12 月 20日 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学号:专业班级: 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实验成绩: 典型环节的模拟研究 一、实验要求: 1.了解和掌握各典型环节模拟电路的构成方法、传递函数表达式及输出时域函数表达式 2.观察和分析各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了解各项电路参数对典型环节动态特性的影响 二、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1.计算机一台(Windows XP操作系统) 2.AEDK-labACT自动控制理论教学实验系统一套 3.LabACT6_08软件一套 三、实验容和步骤: 选用虚拟示波器,只要运行LABACT 程序,选择自动控制菜单下的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下的典型环节的模拟研究中的相应实验项目,就会弹出虚拟示波器的界面,点击开始即可使用本实验机配套的虚拟示波器(B3)单元的CH1测孔测量波形。具体用法参见用户手册中的示波器部分。 1).观察比例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 典型比例环节模拟电路如图3-1-1所示。 图3-1-1 典型比例环节模拟电路 实验步骤:注:‘S ST’不能用“短路套”短接! (1)用信号发生器(B1)的‘阶跃信号输出’和‘幅度控制电位器’构造输入信号(Ui): B1单元中电位器的左边K3开关拨下(GND),右边K4开关拨下(0/+5V阶跃)。阶跃信号输出(B1的Y测孔)调整为4V(调节方法:按下信号发生器(B1)阶跃信号按钮,L9灯亮,调节电位器,用万用表测量Y测孔)。 (2)构造模拟电路:按图3-1-1安置短路套及测孔联线,表如下。 (a)安置短路套(b)测孔联线

实验一 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与数字仿真实验

实验一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与数字仿真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熟悉各种典型环节传递函数及其特性,掌握电路模拟和数字仿真研究方法。 二实验内容 1.设计各种典型环节的模拟电路。 2.编制获得各种典型环节阶跃特性的数字仿真程序。 3.完成各种典型环节模拟电路的阶跃特性测试,并研究参数变化对典型环节阶跃特性的影响。 4.运行所编制的程序,完成典型环节阶跃特性的数字仿真研究,并与电路模拟研究的结果作比较。 三实验步骤 1.熟悉实验设备,设计并连接各种典型环节的模拟电路; 2.利用实验设备完成各典型环节模拟电路的阶跃特性测试,并研究参数变化对典型环节阶跃特性的影响; 3.用MATLAB编写计算各典型环节阶跃特性的数字仿真研究,并与电路模拟测试结果作比较。分析实验结果,完成实验报告。 四实验结果 1.积分环节模拟电路、阶跃响应

仿真结果: 2.比例积分环节模拟电路、阶跃响应 仿真结果:

3.比例微分环节模拟电路、阶跃响应 仿真结果: 4.惯性环节模拟电路、阶跃响应

仿真结果: 5.实验结果分析: 积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G=1/Ts(T为积分时间常数),惯性环节的传递函数为G=1/(Ts+1)(T为惯性环节时间常数)。 当时间常数T趋近于无穷小,惯性环节可视为比例环节, 当时间常数T趋近于无穷大,惯性环节可视为积分环节。

实验二典型系统动态性能和稳定性分析的电路模拟与数 字仿真研究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和掌握动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2.研究典型系统参数对系统动态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 1.观测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测出其超调量和调节时间,并研究其参数变化对动态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 三实验步骤 1.熟悉实验设备,设计并连接由一个积分环节和一个惯性环节组成的二阶闭环系统的模拟电路; 2.利用实验设备观测该二阶系统模拟电路的阶跃特性,并测出其超调量和调节时间; 3.二阶系统模拟电路的参数观测参数对系统的动态性能的影响; 4.分析结果,完成实验报告。 四实验结果 典型二阶系统 仿真结果:1)过阻尼

深圳大学-高频电路_振幅调制器_实验报告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通信电子线路 实验项目名称:振幅调制器 学院:信息工程 专业:通信工程 指导教师:张金凤 报告人:高源学号:2011130315 班级: 3 实验时间:2013.5.29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2013.6.12 教务部制

实验板3(幅度调制电路单元) 三、实验基本原理 1. MC1496 简介 MC1496是一种四象限模拟相乘器,其内部电路以及用作振幅调制器时的外部连接如图5-1所示。 由图可见,电路中采用了以反极性方式连接的两组差分对(T1~T4),且这两组差分对的恒流源管(T5、T6)又组成了一个差分对,因而亦称为双差分对模拟相乘器。其典型用法是: ⑻、⑽脚间接一路输入(称为上输入v1), ⑴、⑷脚间接另一路输入(称为下输入v2),⑹、⑿脚分别经由集电极电阻Rc接到正电源+12V上,并从⑹、⑿脚间取输出vo。⑵、⑶脚间接负反馈电阻Rt。⑸脚到地之间接电阻RB,它决定了恒流源电流I7、I8的数值,典型值为6.8kO。⒁脚接负电源-8V。⑺、⑼、⑾、⒀脚悬空不用。由于两路输入v1、v2的极性皆可取正或负,因而称之为四象限模拟相乘器。可以证明: 因而,仅当上输入满足v1≤VT (26mV)时,方有: 才是真正的模拟相乘器。本实验即为此例。 图5-1 MC1496内部电路及外部连接

2.1496组成的调幅器 用MC1496模拟乘法器组成的振幅调幅器实验电路如图4-2 所示。 图中,与图5-1 相对应之处是:R8对应于Rt,R9对应于RB,R3、R10对应于RC。此外,W1用来调节⑴、⑷端之间的平衡,W2用来调节⑻、⑽端之间的平衡。此外,本实验亦利用W1在⑴、⑷端之间产生附加的直流电压,因而当IN2 端加入调制信号时即可产生AM 波。晶体管BG1为射极跟随器,以提高调制器的带负载能力。 图4-2 1496组成的调幅器实验电路

实验一--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院(系):能源与环境学院 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 姓名:周宇盛学号: 03010130 同组人员:王琪耀马晓飞 实验时间: 2012 年 10 月 23 日 实验名称: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THBDC-1型信号与系统·控制理论及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平台及上位机软件的使用; 2. 熟悉各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特性及其电路模拟; 3. 测量各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并了解参数变化对其动态特性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 1. THBDC-1型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平台; 2. PC机一台(含上位机软件)、数据采集卡、37针通信线1根、16芯数据排线、采接卡接口线; 三、实验内容 1. 设计并组建各典型环节的模拟电路; 2. 测量各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并研究参数变化对其输出响应的影响;

一、各典型环节电路图 1. 比例(P )环节 根据比例环节的方框图,选择实验台上的通用电路单元设计并组建相应的模拟电路,如下图所示。 图中后一个单元为反相器,其中R 0=200K 。 若比例系数K=1时,电路中的参数取:R 1=100K ,R 2=100K 。 若比例系数K=2时,电路中的参数取:R 1=100K ,R 2=200K 。 2. 积分(I )环节 根据积分环节的方框图,选择实验台上的通用电路单元设计并组建相应的模拟电路,如下图所示。 图中后一个单元为反相器,其中R 0=200K 。 若积分时间常数T=1S 时,电路中的参数取:R=100K ,C=10uF(T=RC=100K ×10uF=1); 若积分时间常数T=时,电路中的参数取:R=100K ,C=1uF(T=RC=100K ×1uF=; 3. 比例积分(PI)环节 根据比例积分环节的方框图,选择实验台上的通用电路单元设计并组建相应的模拟电路,如下图所示。 图中后一个单元为反相器,其中R 0=200K 。 若取比例系数K=1、积分时间常数T=1S 时,电路中的参数取:R 1=100K ,R 2=100K ,C=10uF(K= R 2/ R 1=1,T=R 1C=100K ×10uF=1); 若取比例系数K=1、积分时间常数T=时,电路中的参数取:R 1=100K ,R 2=100K ,C=1uF(K= R 2/ R 1=1,T=R 1C=100K ×1uF=。 -+ + R 1 R 2u i -+ + R 0 R 0 u o -+ + R C u i -+ + R 0 R 0 u o

作业-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实验-自动控制原理-深圳大学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自动控制原理 实验项目名称: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实验学院:机电 专业:自动化 指导教师: 报告人:学号:班级: 实验时间: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 教务部制

实验一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构成典型线性环节的模拟电路。 2.研究阻、容参数对典型线性环节阶跃响应的影响。 3.学习典型线性环节阶跃响应的测量方法,并学会由阶跃响应曲线计算典型环节的 传递函数。 4. 二、实验内容 1.完成比例环节的电路模拟实验,并研究参数变化对其阶跃特性的影响。 2.完成积分环节的电路模拟实验,并研究参数变化对其阶跃特性的影响。 3.完成比例积分环节电路模拟实验,并研究参数变化对其阶跃特性的影响。 4.完成比例微分环节电路模拟实验,并研究参数变化对其阶跃特性的影响。 5.完成惯性环节电路模拟实验,并研究参数变化对其阶跃特性的影响。 6.完成比例积分微分环节电路模拟实验,并研究参数变化对其阶跃特性的影响。 7. 三、实验仪器 1.ZY17AutoC12BB自动控制原理实验箱。 2.双踪低频慢扫示波器。 3.数字万用表。 4. 四、实验原理 1.比例环节

下载后图可变大 图1.1.2 图1.1.1` 比例环节的阶跃响应图

比例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 K s U s U I O =。 比例环节的方块图、阶跃响应及模拟电路图分别如图1.1.1、图1.1.2和图1.1.3所示。 其中0 12R R R K += ,试验参数取R 2=200K ,R 1=100K ,R 0=100K ,R=10K 或100K 。 2. 积分环节 积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 TS s U s U I O 1=。积分环节的方块图、阶跃响应及模拟电路 图分别如图1.2.1、图 1.2.2和图1.2.3所示。其中()110C R R T +=,试验参数取R 0=100K 可调,R 1=100K ,C 1=1uF ,R=10K 或100K 。 图1.2.2 图1.2.1` 积分环节的阶跃响应图 图1.1.3

实验报告1--典型环节的模拟研究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梁志甲学号:6101113153 专业班级:电气134 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实验成绩: 一、实验项目名称:典型环节的模拟研究 二、实验要求 1.了解和掌握各典型环节模拟电路的构成方法、传递函数表达式及输出时域函数表达式 2.观察和分析各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了解各项电路参数对典型环节动态特性的影响三、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1.计算机一台(Windows XP操作系统) 2.AEDK-labACT自动控制理论教学实验系统一套 3.LabACT6_08软件一套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1).观察比例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 典型比例环节模拟电路如图3-1-1所示。 图3-1-1 典型比例环节模拟电路 实验步骤:注:‘S ST’不能用“短路套”短接! (1)用信号发生器(B1)的‘阶跃信号输出’和‘幅度控制电位器’构造输入信号(Ui):B1单元中电位器的左边K3开关拨下(GND),右边K4开关拨下(0/+5V阶跃)。阶跃信号输出(B1的Y测孔)调整为4V(调节方法:按下信号发生器(B1)阶跃信号按钮,L9灯亮,调节电位器,用万用表测量Y测孔)。 (2)构造模拟电路:按图3-1-1安置短路套及测孔联线,表如下。 (a)安置短路套(b)测孔联线 (3)运行、观察、记录:(注:CH1选‘×1’档。时间量程选‘×1’档) ①打开虚拟示波器的界面,点击开始,按下信号发生器(B1)阶跃信号按钮(0→+4V阶跃),

用示波器观测A6输出端(Uo )的实际响应曲线Uo (t )。 ② 改变比例系数(改变运算模拟单元A1的反馈电阻R 1),重新观测结果,填入实验报告。 2).观察惯性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 典型惯性环节模拟电路如图3-1-4所示。 图3-1-4 典型惯性环节模拟电路 实验步骤: 注:‘S ST’不能用“短路套”短接! (1)用信号发生器(B1)的‘阶跃信号输出’ 和‘幅度控制电位器’构造输入信号(Ui ): B1单元中电位器的左边K3开关拨下(GND ),右边K4开关拨下(0/+5V 阶跃)。阶跃信号输出(B1的Y 测孔)调整为4V (调节方法:按下信号发生器(B1)阶跃信号按钮,L9灯亮,调节电位器,用万用表测量Y 测孔)。 (2)构造模拟电路:按图3-1-4安置短路套及测孔联线,表如下。 (b )测孔联线 (1’档) ① 打开虚拟示波器的界面,点击开始,用示波器观测A6输出端(Uo ),按下信号发生器(B1) 阶跃信号按钮时(0→+4V 阶跃),等待完整波形出来后,移动虚拟示波器横游标到4V (输入)×0.632处,,得到与惯性的曲线的交点,再移动虚拟示波器两根纵游标,从阶跃开始到曲线的交点,量得惯性环节模拟电路时间常数T 。A6输出端(Uo )的实际响应曲线Uo (t )。 ② 改变时间常数及比例系数(分别改变运算模拟单元 A1的反馈电阻R1和反馈电容C ),重 新观测结果,填入实验报告。 3).观察积分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 典型积分环节模拟电路如图3-1-5所示。 图3-1-5 典型积分环节模拟电路 实验步骤:注:‘S ST ’用短路套短接! (1)为了避免积分饱和,将函数发生器(B5)所产生的周期性矩形波信号(OUT ),代替信号发生

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

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

装 订 线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_________控制理论(甲)实验_______指导老师:_____ 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_________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______实验类型:________________同组学生姓名: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接线图 四、实验设备 五、实验步骤 六、实验数据记录 七 、 实 验 数 据 分 析 八、实验结果或结论 一、实验目的 1.熟悉THBDC-2型 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平台及“THBDC-2”软件的使用; 2.熟悉各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特性及其电路模拟; 3.测量各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并了解参数变化对其动态特性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自控系统是由比例、积分、微分、惯性等环节按一定的关系组建而成。要对系统的设计和分析,必须熟悉这些典型环节的结构及其对阶跃输入的响应。 本实验中的典型环节都是以运放 专业: __

P .3 实验名称: 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 姓名: 装 订 线为核心元件构成,原理图如左图 图中Z 1和Z 2表示由R 、C 构成的复数阻抗。 1. 积分环节(I ) 积分环节的输出量与其输入量对时间的积分成正比。它的传递函数与方框图分别为: 设U i (S)为一单位阶跃信号,当积分系 数为T 时的响应曲线如右图所示。 2. 比例微分环节(PD ) 比例微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与方框图分 别为: )1()1()(1 1 2 CS R R R TS K s G +=+= 其中C R T R R K D 1 12,/== 设U i (S)为一单位阶跃信号,右图示出了比例系数(K)为2、微分系数为T D 时PD 的输出响应曲线。 Ts S U S U s G i O 1 )()()(= =

最新深圳大学数字电路试题B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数字电路试题B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用公式法将下列函数化简为最简与或式(每小题5分,共10分) F^(A AB ABC)(A B C) 二A(A B C) =AB AC F 2 二A B AC B C =AB (A B)C 二AB ABC 二AB C 参考评分说明:每小题完全正确给6分,结果错误但部分正确的,每对一步给一分。 (每小题6分,共12分)、用卡诺图法将下列函数化简为最简或与式 F1(A,B,C^i.l M (0,1,2,5) 八m(3,4,6,7) 0 0 1 0 1 0 1 1 F1(A, B,C)二AC BC F'A, B,C)二AC BC =(A C)(B C) F2(A, B,C,D)八m(0,1,2,3,6,7,11,15)

参考评分说明:每小题结果完全正确给6分,每小题卡诺图正确给3分,结果错误但

部分正确的,每对一步给一分。 三、利用卡诺图法将下列函数化简为最简与或式。(每小题6分,共12分) F, (A, B, C, D) = ABC BCD AD AB CD F;(A,B,C, D)二ABC BCD AD AB CD = ABC BCD AD AB ACD 画F,(A, B,C,D)的卡诺图如下: F,(代B,C,D =AC ABD A BD F,(A, B,C,D =AC ABD ABD F2(A,B,C,D)八m(3,5,6,7,10) 、d 0,1,2,4,8 F2(A, B,C,D) =A BD 参考评分说明:每小题结果正确给6分,每小题卡诺图正确给3分,结果错误但部分 正确的,每对一步给一分。 四、用与非门设计一个四变量的多数表决电路,当输入变量有3个或3个以上为1时输出为1,输入为其它状态时输出为0。( 15分) 解:设A,B,C,D表示输入逻辑变量,丫表示投票结果输出,其真值表如下:

新版深圳大学电子信息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考研是一项小火慢炖的工程,切不可操之过急,得是一步一个脚印,像走长征那样走下来。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几乎从来没有在12点之前睡去过。也从来也没有过睡到自然醒的惬意生活,我总是想着可能就因为这一时的懒惰,一切都不同了。所以,我非常谨小慎微,以至于有时会陷入自我纠结中,像是强迫症那样。 如今想来,这些都是不应该的,首先在心态上尽量保持一个轻松的状态,不要给自己过大的压力。虽然考研是如此的重要,但它并不能给我们的人生下一个定论。所以在看待这个问题上不可过于极端,把自己逼到一个退无可退的地步。 而在备考复习方面呢,好多学弟学妹们都在问我备考需要准备什么,在我看来考研大工程,里面的内容实在实在是太多了。首先当你下定决心准备备考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知识准备、心理准备、学习习惯做好学习计划,学习计划要细致到每日、每周、每日都要规划好,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另外,复试备考计划融合在初试复习中。在进入复习之后,自己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我们的计划。总之,定好计划之后,一定要坚持下去。 最近我花费了一些时间,整理了我的一些考研经验供大家参考。 篇幅比较长,希望大家能够有耐心读完,文章结尾处会附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 深圳大学电子信息的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939)电子系统综合 先介绍一下英语 现在就可以开始背单词了,识记为主(看着单词能想到其中文章即可,不需

要能拼写)从前期复习到考试前每天坚持两到四篇阅读(至少也得一篇)11月到考试前一天背20篇英语范文(能默写的程度)。 那些我不熟悉的单词就整理到单词卡上,这个方法也是我跟网上经验贴学的,共整理了两本,每本50页左右,正面写英语单词,背面写汉语意思。然后这两本单词卡就陪我度过了接下来的厕所时光,说实话整理完后除了上厕所拿着看看外还真的没专门抽出空来继续专门学单词。按理说,单词应该一直背到最后,如果到了阅读里的单词都认识,写作基本的词都会写的地步后期可以不用看单词了,当然基础太差的还是自动归档到按理说的类别里吧。 阅读就一个技巧,做真题、做真题、做真题,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常规阅读就40分,加之新题型、完型填空、翻译都算是阅读的一种,总之除了作文基本都是阅读,所以得阅读者得天下啊。阅读靠做真题完全可以提升很大水平,当然每个人做真题以及研究真题的方法不一样,自然达到的效果不一样,这里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对于阅读,首先要做题并校对,思考答案为何与你的选择不同,并把阅读中不懂的单词进行记录并按照上面提及的方法对单词进行识记。第二遍:做题,并翻译全文(可口头翻译),有利于对文章更深入的理解。 在开始做题的时候,并思考出题者出每道题的意图、思考出题人的陷阱设置。第三遍时应能做到明白出题人对每个选项是如何设置陷阱的,每个选项的错误是属于什么类型的错误以及出题人为什么要这样出题。一篇阅读做三遍并不是一次就把这三遍做完。打个比方,我先按照上面提及的第一遍的方法把阅读从99年到07年先做一遍,再按照上面提及的第二遍方法把阅读从99年到07年再做一遍,再用第三遍的方法再做一遍。如此三遍,你的阅读经过几个月的定有巨大提

实验1-典型环节的模拟研究

实验一 典型环节的模拟研究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搭建典型环节模拟电路,熟悉并掌握自动控制综合实验台的使用方法。 2.了解并掌握各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及其特性,观察和分析各典型环节的响应曲线,掌握电路模拟研究方法。 二.实验内容 1.搭建各种典型环节的模拟电路,观测并记录各种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 2.调节模拟电路参数,研究参数变化对典型环节阶跃响应的影响。 三.实验步骤 在实验中观测实验结果时,可选用普通示波器。 1.观察比例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 实验中所用到的功能区域: 阶跃信号、示波器、实验电路A1、实验电路A2。 注: a.掌握示波器的使用、标定和测量。 b.搭建阶跃信号的电路,用示波器观察波形。 c.了解运算放大器的引脚定义。 典型比例环节模拟电路如图1-1-1所示,比例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0() () i U s K U s 图1-1-1典型比例环节模拟电路 实验步骤: (1) 设置阶跃信号源: A .将阶跃信号区的“0~1V ”端子与实验电路A1的“Ui ”端子相连接 B .按压阶跃信号开关按钮就可以在“0~1V ”端子产生阶跃信号。 C. 用示波器通道CH2观察。 (2) 搭建典型比例环节模拟电路: A .将实验电路A1的“OUT1”端子与实验电路A2的“IN ”端子相连接; B .按照图1-1-1拨动阶跃信号开关按钮: (3) 连接示波器: 将实验电路A2的“Uo ”与示波器通道CH1相连接。 (4) 输入阶跃信号,通过示波器观测输出阶跃响应曲线并进行记录。

2.观察积分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 实验中所用到的功能区域: 阶跃信号、示波器、实验电路A1、实验电路A2。 典型积分环节模拟电路如图1-1-2所示,积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0()1 ()i U s U s TS = 图1-1-2典型积分环节模拟电路 同上1实验步骤 3.观察比例积分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 实验中所用到的功能区域: 阶跃信号、示波器、实验电路A3、实验电路A5。 典型比例积分环节模拟电路如图1-1-3所示,比例积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0()1 ()i U s K U s TS =+ 图1-1-3典型比例积分环节模拟电路 同上1实验步骤 4.观察微分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 实验中所用到的功能区域: 阶跃信号、示波器、实验电路A1、实验电路A2。 典型微分环节模拟电路如图1-1-4所示,微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0() () i U s TS U s =

实验一 控制系统典型环节的模拟实验

实验一控制系统典型环节的模拟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控制系统中各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及其参数的测定方法。 2、测量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了解参数变化对环节输出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 1、对表一所示各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设计相应的模拟电路(参见表二)

2、测试各典型环节在单位阶跃信号作用下的输出响应。 3、改变各典型环节的相关参数,观测对输出响应的影响。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观测比例、积分、比例积分、比例微分和惯性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 ①准备:使运放处于工作状态。 将信号发生器单元U1的ST端与+5V端用“短路块”短接,使模拟电路中的场效应管(3DJ6)夹断,这时运放处于工作状态。 ②阶跃信号的产生: 电路可采用图1-1所示电路,它由“阶跃信号单元”(U3)及“给定单元”(U4)组成。 具体线路形成:在U3单元中,将H1与+5V端用1号实验导线连接,H2端用1号实验导线接至U4单元的X端;在U4单元中,将Z端和GND端用1号实验导线连接,最后由插座的Y 端输出信号。 以后实验若再用阶跃信号时,方法同上,不再赘述。 实验步骤: ①按表二中的各典型环节的模拟电路图将线接好(先接比例)。(PID先不接) ②将模拟电路输入端(U i)与阶跃信号的输出端Y相连接;模拟电路的输出端(Uo)接至示

波器。 ③按下按钮(或松开按钮)SP时,用示波器观测输出端的实际响应曲线Uo(t),且将结果记下。改变比例参数,重新观测结果。 ④同理得积分、比例积分、比例微分和惯性环节的实际响应曲线,它们的理想曲线和实际响应曲线参见表三。 2、观察PID环节的响应曲线。 实验步骤: ①将U1单元的周期性方波信号(U1 单元的ST端改为与S端用短路块短接,S11波段开关置于“方波”档,“OUT”端的输出电压即为方波信号电压,信号周期由波段开关S11和电位器W11调节,信号幅值由电位器W12调节。以信号幅值小、信号周期较长比较适宜)。 ②参照表二中的PID模拟电路图,按相关参数要求将PID电路连接好。 ③将①中产生的周期性方波信号加到PID环节的输入端(U i),用示波器观测PID输出端(Uo),改变电路参数,重新观察并记录。 四、实验思考题: 1、为什么PI和PID在阶跃信号作用下,输出的终值为一常量? 2、为什么PD和PID在单位阶跃信号作用下,在t=0时的输出为一有限值?

深大计算机基础模拟题

《计算机基础》模拟试题二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80分) (C) 1、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ENIAC,于在美国诞生。 A.1942年 B.1951年 C.1946 D.1949年 (D) 2、IBM公司的“深蓝”计算机曾经与世界象棋大师进行比赛并获得胜利,“深蓝”体现了计算机___方面的应用。 A. 科学计算 B. 数据处理 C. 辅助设计 D. 人工智能 (A) 3、将175转换成十六进制,结果为______。 A. AFH B. 10FH C. D0H D. 98H (B) 4、如果(73)X=(3B)16,则X为______。 A. 2 B. 8 C. 10 D. 16 (B) 5、数据处理的基本单位是______。 A. 位 B. 字节 C. 字 D. 双字 (C) 6、假设某计算机的字长为8位,则十进制数(-100)10的反码表示为______。 A. 11100100 B. 10011100 C. 10011011 D. 10011001 (A) 7、已知[X]补=10111010,求X(真值)______。 A. -1000110 B. -1000101 C. 1000100 D. 1000110 (B) 8、某计算机字长为32位,用4个字节表示一个浮点数(如下图),其中尾数部分用定点小数表示,则尾数部分可表示的最大数值为______。 阶符阶码尾符尾数 阶码部分尾数部分 31 30 24 23 22 0 A. 1 B. 1-2-23 C. 1-2-24 D. 1-2-22 (C) 9、已知字母“m”的ASCII码为6DH,则字母“p”的ASCII码是______ A. 68H B. 69H C. 70H D. 71H (C) 10、汉字“往”的区位码是4589,其国标码是______。 A. CDF9H B. C5F9H C. 4D79H D. 65A9H (B) 11、一个汉字的编码为B5BCH,它可能是______。 A. 国标码 B. 机内码 C. 区位码 D. ASCII码 (B) 12、根据冯.诺依曼机的基本特点,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 采用存储程序方式,计算机能自动逐条取指令并运行。

典型环节的模拟研究报告实验报告

第三章自动控制原理实验 3.1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 3.1.1典型环节的模拟研究 .实验目的 1. 了解和掌握各典型环节模拟电路的构成方法、传递函数表达式及输出时域函数表达式 2. 观察和分析各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了解各项电路参数对典型环节动态特性的影响 .典型环节的结构图及传递函数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观察和分析各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了解各项电路参数对典型环节动态特性的影 响.。 改变被测环节的各项电路参数,画出模拟电路图,阶跃响应曲线,观测结果,填入实验 报告 运行LABACT程序,选择自动控制菜单下的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下的典型环节的模拟研究中的相应实验项目,就会弹出虚拟示波器的界面,点击开始即可使用本实验机配套的虚拟 示波器(B3)单元的CH1测孔测量波形。具体用法参见用户手册中的示波器部分。

——0 dtnn 传递函数: 模块号跨接座号 1A5S4, S12 2B5‘ S-ST' 1信号输入(Ui)B5 (OUT T A5 ( H1) 2示波器联接A6 (OUT T B3 ( CH1) 3X 1档B5 (OUT T B3 (CH2) +4V 阶 1).观察比例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 典型比例环节模拟电路如图3-1-1所示。 图3-1-1 典型比例环节模拟电路 单位阶跃响应:U(t)=K R o 实验步骤:注:‘ S ST'用短路套短接! (1)将函数发生器(B5)所产生的周期性矩形波信号(OUT,作为系统的信号输入(Ui); 该信号为零输出时,将自动对模拟电路锁零。 ①在显示与功能选择(D1)单元中,通过波形选择按键选中’矩形波’(矩形波指示灯亮)。 ②量程选择开关S2置下档,调节“设定电位器1”,使之矩形波宽度〉1秒(D1单元左 显示)。 ③调节B5单元的“矩形波调幅”电位器使矩形波输出电压=4V (D1单元右显示) (2)构造模拟电路:按图3-1-1安置短路套及测孔联线,表如下。 跃),观测A5B输出端(Uo)的实际响应曲线Uo (t )见图3-1-2。示波器的截图详见虚拟示 波器的使用。 实验报告要求:按下表改变图3-1-1所示的被测系统比例系数,观测结果,填入实验报告。 R0 R1 输入Ui 比例系数K 计算值测量值 200K 100K 4V 0.5 0.51 200K 4V 1 1.02 同期住矩爪谀信号 B5 OUT 一 ?C0K (a)安置短路套 (3)运行、观察、记录: 打开虚拟示波器的界面,点击 (b)测孔联线 开始,按下信号发生器(B1)阶跃信号按钮

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_________控制理论(甲)实验_______指导老师:_____ 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_________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______实验类型:________________同组学生: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接线图 四、实验设备 五、实验步骤 六、实验数据记录 七、实验数据分析 八、实验结果或结论 一、实验目的 1.熟悉THBDC-2型 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平台及“THBDC-2”软件的使用; 2.熟悉各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特性及其电路模拟; 3.测量各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并了解参数变化对其动态特性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自控系统是由比例、积分、微分、惯性等环节按一定的关系组建而成。要对系统的设计和分析,必须熟悉这些典型环节的结构及其对阶跃输入的响应。 本实验中的典型环节都是以运放为核心元件构成,原理图如左图 图中Z 1和Z 2表示由R 、C 构成的复数阻抗。 1. 积分环节(I ) 积分环节的输出量与其输入量对时间的积分成正比。它的传递函数与方框图分别为: 设U i (S)为一单位阶跃信号,当积分系 数为T 时的响应曲线如右图所示。 2. 比例微分环节(PD ) 比例微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与方框图分别为: )1()1()(11 2 CS R R R TS K s G +=+= 其中C R T R R K D 112,/== 设U i (S)为一单位阶跃信号,右图示出了比例系数(K)为2、微分系数为T D 时PD 的输出响应曲线。 专业: __ Ts S U S U s G i O 1 )()()(==

深圳大学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期末模拟题精彩试题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试题(A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80分) 评分标准:每小题选对得1分,选错倒扣0.25分,不选得0分。 1、由Commodore公司研发的世界上第一台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是_____。 A.Action Media 750 B.Amiga C.CD-I D.Macintosh 2、多媒体个人计算机标准MPC3.0发布于_____年。 A.2000 B.1995 C.1993 D.1990 3、媒体有两种含义:即表示信息的载体和_____。 A.表达信息的实体 B.存储信息的实体 C.传输信息的实体 D.显示信息的实体 4、_____是指用户接触信息的感觉形式,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 A.感觉媒体 B.表示媒体 C.显示媒体 D.传输媒体 5、是表现和获取信息的物理设备,如键盘、鼠标器和显示器等。 A.感觉媒体 B.表示媒体 C.显示媒体 D.传输媒体 6、人类视觉可以从外部世界获取左右的信息。 A.5% B.10% C.20% D.80% 7、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性有_____。 ⑴多样性 ⑵集成性 ⑶交互性 ⑷实时性 A.⑴⑵⑶ B.⑴⑵⑷ C.⑵⑶⑷ D.⑴⑵⑶⑷ 8、多媒体系统的层次结构有五层,_____是直接用来控制和管理多媒体硬件,并完成设备的各种操作。 A.多媒体应用软件 B.多媒体开发工具 C.多媒体操作系统 D.多媒体驱动程序 9、计算机主机与显示器之间的接口电路是。 A.网卡 B.音频卡 C.显示卡 D.视频压缩卡 10、_____不能用于网上传送实时影像。 A.数码相机 B.计算机摄像机 C.数字摄像头 D.网络摄像机 11、多媒体软件可分为_____。 A.多媒体系统软件、多媒体应用软件 B.多媒体系统软件、多媒体操作系统、多媒体编言 C.多媒体系统软件、多媒体支持软件、多媒体应用软件 D.多媒体操作系统、多媒体支持软件、多媒体著作工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