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团聚体中氮素分布特征分析研究

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团聚体中氮素分布特征分析研究

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团聚体中氮素分布特征分析研究
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团聚体中氮素分布特征分析研究

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团聚体中氮素分布

特征研究

1 立题依据

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结构最基本的单元,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对土壤的许多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都有着重要影响。土壤氮是最易耗竭和限制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之一。林地长期持续的生产力来自于土壤营养的持续供应

不同植被条件下的土壤环境不同,土壤结构和土壤养分含量也不同,因此系统研究岷江上游山地森林-干旱河谷区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团聚体中氮素分布将为探索和研究该区域土壤特征提供理论依据。同时结合土壤环境,揭示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团聚体氮素的特征,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土壤环境状况,对当地实现土壤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氮素是地球上生物的重要生源要素,长期以来人类一直从生物圈生态发展和满足人类食物需求的角度加以研究和利用,但是为了提供足够的氮素,人工是施加的氮素也对农田生态系统等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合理的利用氮素是现代农业的必要手段<刘雪琴等,2006;刘宏斌,2006;杨玉慧,2006),因此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农业面源污染与氮素流失的研究一直是热点问题<黄满湘,2003)。现在人们开始着眼于林地草地土壤氮素的各种研究,土壤氮素在林地草地植被恢复起着中重要作用<李裕元等,2009)。

2.1土壤团聚体

土壤团聚体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化学过程,详细的机理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文倩,2004)。纵观过去70a的研究结果,团聚体的形成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Elliott(1998>认为大团聚体首先形成,小团聚体再形成于大团聚体内部的有机质颗粒周围;或当有机质分解,大团聚体破碎后直接形成小团聚体。

Tisdall(1994>和Lades(1991>认为大团聚体是微团聚体形成后在根

系和菌丝的缠绕作用下形成的。可见,土壤颗粒的团聚是生命和非生命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即有机无机复合体是团聚体形成的基础)。土壤团聚体是土壤功能的重要指标,其稳定性是土壤生态系统的综合参数,是土壤对径流和侵蚀敏感性的有效指示因子。目前对于土壤团聚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黄土高原、西南土石山区及川中丘陵区等区域,对于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区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及其稳定性研究较少。郑子成等(2018>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中养分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均以> 2 mm 粒径为主,0.5-0.25mm 粒径团聚体含量最少,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钾在团聚体中的分布存在一定差异。何淑勤等<2018)研究了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的分布及中其有机碳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的分布均以> 2.00 mm团聚体为主, 其它依次为0.5~1,1~ 2, < 0.25和0.25~0.5 mm粒径的团聚体。在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初期,土壤>10mm粒级的团聚体含量在0~20 和20~40 cm 层次均较高,含量为331.4~525.6 g/ kg。随植被恢复年限增加,10~7、7~5、5~3、3~2、2~1 mm 粒级的团聚体绝对含量下降差异不明显<安韶山等,2008)。植被恢复后土壤有机质提高,促进了团聚体的形成,并提高了团聚体的稳定性<彭新华等,2003;王清奎等,2005),同时团聚体稳定性是土壤的基本性质,反映了土壤肥力的高低<石辉,2006)。

2.2土壤团聚体中的氮素

土壤中的氮包括有机态和无机态两大类,其中90%以上是有机态氮,无机态氮含量不到10%<郭群召,2004)。根据对作物的有效性,土壤中的有机氮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植物难以利用甚至无效的氮,含量高达80%,他们很稳定,难以被微生物分解。另一类是对植物有效的有机氮,这类氮存在于土壤中死的或活的生物体中,或刚从生物体中游离出来尚未被矿化,主要有蛋白质、核酸、氨基酸、酰胺和氨基糖,它们极容易被矿化,是土壤有效氮的主要来源。土壤中的无机氮包括NO3-、NO2-和NH4+,NH4+又包括交换态和固定态,其中不能被植物直接利用的固定态的NH4+约占无机氮的50%以上。所以,植物可以直接利用的NO3-、交换态NH4+和极少量的小分子有机态氮,仅占全氮的1%左右(张金波等,2004>。氮是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生命元素,是构成生命物质—蛋白质的主要成分,缺氮往往使植株生长速率变慢,植株变弱,茎杆细小,叶片小而黄,产量和品质降。植株吸收的氮素主要来自土壤和肥料,其中约有50%来自土壤的氮素,某条件下甚至达70%以上。氮素是作物需求量最大、必不可缺少的矿质元素,也是作物生产重的限制因子<王西娜,2008)。旱地分期施用氮肥可以一定量的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 施氮水平对小麦植株氮素吸收、利用和籽粒产量、品质形成有很大的影响<王渭玲,1996。周筑南,2004)。玉M秸秆肥配施化肥对土壤氮素的调节也有重要作用,同时在培养条件下,土壤中亚硝态氮主要来源于土壤硝化过程,且高浓度的亚硝态氮能在土壤中长

时间累积<颜丽等,1992)。我国13种主要土壤中硝态氮的“S”形曲线方程模拟得出,土壤最大硝化作用速率(Kmax>以黄绵土最高,其次是红油土,以砖红壤为最小。硝态氮累积达到最大需要的时间(t>以水稻土为最长,其次是砖红壤和棕壤,以燥红土和淤灌土最

小。亚硝态氮的峰值浓度以褐土最高,其次是淤灌土;黑土、黄壤和棕壤在培养过程中几乎未检测到亚硝态氮<鲍俊丹,2009)。为了提供足够的氮素,人工是施加的氮素也对农田生态系统等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合理的利用氮素是现代农业的必要手段<刘雪琴等,2006;刘宏斌,2006;杨玉慧,2006)同时,氮素存在循环。这一循环是开放的,它与大气和水体等外界环境进行着复杂的交换<朱兆良,1992)。

3 研究目标及内容

3.1研究目标

本研究以岷江上游山地森林干旱河谷区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为对象,开展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团聚体中全氮及碱解氮的分布特征研究,弄清不同植被条件及不同土层土壤土各粒级团聚体中全氮及碱解氮含量的影响,以期为了解该区域的生态系统土壤特征及对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等方面提供一定依据。

3.2 研究内容

<1)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各粒级团聚体中全氮的分布特征

<2)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各粒级团聚体中碱解氮的分布特征

<2)不同植被条件及不同土层对各粒级团聚体中全氮及碱解氮分布的影响

4 研究方案

4.1 研究区简况

研究区域位于四川省西部理县干旱河谷的典型地带杂谷脑河支流,是典型的岷江上游山地森林/干旱河谷区域。该地区属于典型的高山峡谷区,地质结构属龙门山断裂带中段,平均海拔2700m,是川西平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气候具有明显干湿季、日温差大,属于山地季风气候,由于受西风急流南支、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共同影响,加上复杂的地形、地貌和海拔高差,导致水热重组,垂直气候带明显具有典型的干旱河谷气候。土壤以旱生灌木草丛植被下发育的山地燥褐土为主,pH值7.4~8.4。由于当地的山地燥褐土土体中常夹着大量岩石硝屑和游离碳酸钙,粗粉粒比重达51.22%~57.90%,土壤结构不良,结构紧实致密,故通气透水和蓄水肥性较差,使植物很难定居,进而加速生态环境的更加恶化。植被以旱生灌丛为主,为适应干燥环境。植物呈现丛生、根深、叶小、具刺、被毛、低矮或匍匐的性状,植物体部分或全部卷曲、肉质化、分泌挥发油等荒漠化半荒漠化特征,主要建群种有白刺花(Sophoradavidiana>、虎榛子(Ostryopsis davidiana>、铁杆蒿(Artemisiagmelinii>、川甘亚菊(Ajania potaninii>、光果莸(Caryopteristangutica>等。沿河谷逆流而上,植被类型分布出现:乔木林-高灌木-矮灌木-半灌木-丘状矮小半灌木-半灌木-矮灌

木-高灌木-乔木林。从两侧谷坡垂直往上,植被带谱也很清晰。由于受海拔高度的影响,理县干旱河谷区由低到高形成明显而完整的垂直植被带谱。

4.2样品的采集

基于对研究区海拔、坡度、坡位、坡向、植被类型及土地利用方式等因素的调查,分别选择最具代表性区域,在每一个样地内按“S形”布5点,分别采集0~10cm,10~20cm土层约2kg混合土样,装入硬质饭盒中带回实验室,自然风干后用来测定团聚体组成、数量及稳定性。另外,利用环刀和铝盒采集土壤,带回实验室以便测定土壤容重、总孔隙度、饱和含水量、毛管持水量等。

4.3 测定的工程及方法

4.3.1土壤团聚体

土壤团聚体采用沙维诺夫法分级<干筛法)<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主编,1978),即将自然风干的土壤除去植物残体及小石块后,称取500 g放置在最大孔径土壤筛<5 mm)上面,套筛下面土壤筛孔径依次为2、1 、0.5和0.25 mm,底层放置底盒,以备收取<0.25 mm团聚体。将盛土套筛放在干筛振荡机上振荡 5 min后,从上至下依次取样,称重,求得团聚体组成。

4.3.2全氮

称取风干土样<0.25mm)约1.0g<含氮约1mg左右),放入干燥的50ml开氏瓶中,加入1.1g混合催化剂<硫酸钾100g,硫酸铜10g及硒1g,分别研磨成粉,再混合均匀。)注入3ml浓硫酸,摇匀,盖

上小漏斗,放在电炉上,开始用小火徐徐加热,待泡沫消失,再提高温度<注意防止作用过猛),然后微沸消煮,当消煮液呈灰白色时,可加高温度,待完全变成灰白稍带绿色时,再继续消煮1h。消煮时温度以硫酸在瓶内回流的高度约在瓶颈的1/3处为好。消煮完毕前,需仔细观察消煮液中及瓶壁是否还存在黑色小颗粒,如有,应适当延长消煮时间,待炭粒全部消失为止;取下开氏瓶,冷却。然后用凯氏定氮仪测定消解液中的氮素。公式:

w

式中:w

m为土样质量

4.3.3碱解氮

碱解氮测定用碱解一扩散法(鲁如坤,1999>;称取风干土(过1mm筛>2.00克,均匀铺在扩散皿外室,水平的轻轻旋转扩散皿,使样品铺平。在扩散皿的内室中加入2%的H3B03指示剂 2m1,然后在皿的外室边缘上涂上碱性胶液,盖上毛玻璃,旋转至完全粘合。再慢慢转开毛玻璃的一边,使扩散皿露出一条小缝,从毛玻璃狭缝处迅速加入10m1 1 mol·L-1的Na0H溶液,立即盖严,用橡皮筋圈紧。随后放入40士1℃恒温箱中,碱解扩散24士0.5小时后取出<可以观察到内室应为蓝色),内室吸收液中的NH3用0.005M或

0.0025M H2S04滴定,终点由蓝绿色转变至红紫色,记下所用去的标准酸量<毫升)。同时进行空白实验。并做土壤含水量。公式:

碱解氮

式中:N为H2SO4标准溶液的浓度;V为样品测定时用去H2SO4标准溶液的体积

4.4技术路线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技术路线图

5、预期研究结果

<1)探明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各粒级团聚体中全氮、碱解氮的分布特征

<2)阐明不同植被条件下、不同土层对土壤各粒级团聚体中全氮、碱解氮分布的影响

6、时间安排

2018.04-2018.05 查阅相关文献

2018.05-2018.07 采样及室内分析

2018.07-2018.12 整理数据撰写论文

7参考文献

[1]Berendse F,Implications of increased litter production for plantbiodiversity[J]. Trend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1999, 14(1>: 4-5.

[2]Burton J, Chen C, Xu Z H, GhadiriH. Soluble organic nitrogen pools in adjacent nativeand plantation forests of subtropicalAustralia[J].So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2007, 39(11>: 2723-2734.

[3]Christensen B T,Olesen J E.Nitrogen mineralization potential oforganomineral size separates from soils with annual strawincorporation[J].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1998,49:25-36.

[4]Elliott E T,Coleman D C Let the soil work for US[J].Ecological Bulletins,1988,39:23-32.

[5]Fisdall J M Possible role of soil microorganisrrks in aggregation insod[J].Plant soil,1994,117:145-153.

[6]Oades J M,Waters AG.Aggregate hierarchy in soils[J].Auscrahia Journal of soil Science,1991,29:815-828.

[7]安韶山,张扬,郑粉莉.黄土丘陵区土壤团聚体分形特征及其对

植被恢复的响应[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8,6(2>:66-70.

[8]鲍俊丹.土壤氮素硝化过程中亚硝态氮的累积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9]陈晓飞,宁书菊,魏道智,等.氮素营养水平对水稻幼苗氮代谢的影

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3>: 571-575.

[10]崔远来,李远华,吕国安,等.不同水肥条件下水稻氮素运移与转

化规律研究[J].水科学进展,2004,15:280-285.

[11]戴全厚,刘国彬,薛萐,等.侵蚀环境退耕撂荒地水稳性团聚体演

变特征及土壤养分效应[J].水土保持学报,2007,21(2>:61-64. [12]郭群召.氮及土壤氮素矿化对烘抄因生长及品质的影响[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04.

[13]何淑勤,郑子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的分布及其有

机碳含量的变化[J].水土保持通报,2018,3<1):8-10.

[14]黄满湘,章申,张国梁.模拟人工降雨条件下对北京农田氮素流失

的研究[J].地理学报,2003,58(1>:147~15.

[15]巨晓棠,刘学军,张福锁.尿素与DCD和有机物料配施条件下氮素

的转化和去向[J].中国农业科学,2002,35:181-186.

[16]李贵桐,赵紫娟,黄元仿,李保国.秸秆还田对土壤氮素转化的影

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2,8:162-167.

[17]李阳兵,魏朝富,谢德体,等.岩溶山区植被破坏前后土壤团聚体

稳定性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0>:232-2341.

[18]李裕元,绍明安,陈洪松,等.水蚀风蚀交错带植被恢复对土壤有

机质和氮素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09,23<5):11-29.

[19]刘宏斌,李志宏,张云贵,等.北京平原农区地下水硝态氮污染状

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土壤学报,2006,43(3>:405-412.

[20]刘毅,李世清,李生秀.黄土高原不同类型土壤团聚体中氮库分布

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7,40(2>:304-313.

[21]鲁如坤.土壤农业化学分析.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M].1999:106-185.

[1]马成泽,何方.不同肥料配合施用对土壤氮素盈亏分布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3.20(2>:133-139.

22]彭新华,张斌,赵其国.红壤侵蚀裸地植被恢复及土壤有机碳对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3,23<10):2177-2183. [23]石辉.转移矩阵法评价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J].水土保持通报,2006,26<3):92-95.

[24]王清奎,汪思龙.土壤团聚体形成与稳定机制及影响因素[J].土壤通报,2005,36<3):416-421.

[25]王渭玲.旱地分期施用氮肥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6,14<2):41-44.

[26]王西娜.西北旱地残留氮的作物利用及覆盖土壤有机氮研究[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27]文倩,关欣.土壤团聚体形成的研究进展[J].干旱区研究,2004,21<4):435-438.

[28]颜丽,张伯泉.玉M秸秆肥配施化肥对土壤氮素的调节作用[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2,23(Z09>:17-22.

[29]杨玉惠,张仁陟.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施氮对土壤硝态氮分布与累积的影响[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6,12(6>:102-107.

[30]宇万太,沈善敏,张璐,等.黑土开垦后水稳性团聚体与土壤养分的关系[J].应用生态学报, 2004,15(12>:2287-2291.

[31]袁可能.植物营养元素的土壤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

社,1983:21-76.

[32]詹风,刘雪琴,孟涛,等.氮素对农田生态系统的污染现状及对策[J].陕西农业科学,2006,(1>:45-65.

[33]张金波,宋长春.土壤氮素转化研究进展[J].吉林农业科

学,2004,29(1>:38-43,46.

[34]郑子成,何淑勤,王永东,等.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中养分的分布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2018,24<3):171-174. [35]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主编.土壤理化分析[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514-518.

[36]朱兆良.我国农业生态系统中氮素的循环和平衡[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288-303.

恢复植被办法

精心整理 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呼和陶勒盖 呼和扎和小队街巷硬化工程 草原植被恢复方案 一、 1、 2、 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呼和陶勒盖呼和扎和小队街巷硬化工程,全长24.369公里,拌合站占用草地约20亩,取土场占地约3亩,工程完工后,应采取草原植被恢复工程。

精心整理 二、生态影响 1、生态影响分析 该工程拌合站场地内原主要植被为锦鸡儿、针矛、沙蒿及部分草本植物,生态环境质量较差,土地风化严重,植被退化。项目施 2、 人员的防火意识教育,要重视草原防火工作;注意卫生,控制 扬尘、上垃圾和建筑垃圾对周边草场的污染。 (3)施工结束 对临时占用草原采取植被恢复措施和相应的绿化,以减少风化沙发面积,降低项目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 总之,项目建设要严格按照环评文件要求实施,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文明施工,尽量少破坏原生植被。 三、植被恢复及绿化措施 1、管理措施 通过工程建设单位自身教育宣传,增强广大员工自觉维护草原生态环境的意识,同时通过草原监理机构的有效监管,可以做到草 原生态环境维护和工程建设的“双赢”。通过有效合理的使用工程用地,减少临时建筑用地,保护好生态环境,竣工后实施有效的生物 恢复,采取生态措施恢复植被。 (1)项目建设单位要严格按照自治区农牧业厅、环保局的有关意见和批复实施,及时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 (2)在工程建设中要合理安排各项工艺,尽量减少工程占地。 (3)在各项工程建设中,要合理安排临时用地,禁止乱堆乱放,禁止车辆在草原上随意行驶,减少破坏草原的面积。 (4)在施工期要加强草原保护措施的管理,加快生态系统的建设速度,充分发挥林草体系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净化大气的生态 环境综合效益。 .

森林植被破坏的原因调查

森林植被破坏的原因调查 据调查,目前破坏森林植被环境的破坏原因和形式有: 1、毁林开荒种地。在气候、雨水、空气、土地等农业生产自然资源中,许多农民只对土地这一有形的自然资源情有独钟,而对气候、雨水、空气等无形的自然公共资源(生态产品)因无法占有而不予保护。在生产经营中意识不到林下多样的物种资源的潜在商机,而这些珍贵的野生物种都是大自然在特定的生态产品作用下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由于这些物种的开发滞后,被消除饥饿和贫困的人们渐渐蚕食,几十年甚至千百年沉积进化而来的野生物种被拓荒者一夜之间铲除。农民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长期沿袭着开荒种地的原始农耕模式,他们眼里只有种粮预防饥饿和养畜赚钱、树木可以用来生火做饭,只能意识到树砍了可以开荒种地,钻了“两山到户”、“林权制度改革”的空子,破坏了原始森林植被种植单一树种,违背了生物多样性竞相生长的自然规律,抑制了树木生长速度和出现了更多的病虫害,于是云贵高原在冬季随处可见荒芜的凄凉景象。 2、开荒把地盘。通过自己的劳动付出,毁林翻地,将集体林地占为己有,甚至等着国家或集体使用时索取补偿。 3、发展畜牧业造成森林草山的破坏。西部地区目前的牛羊生产绝大部分还停留在放牧式饲养上,对矮杆植物和草山造成破坏。在牧草枯寂的季节,牧羊人在山林中寻找一些可用于喂羊的树木,砍倒树木以叶子喂羊。 4、盗伐木材。由于利益的驱使,不法分子铤而走险,盗伐木材卖钱。 5、砍伐薪柴。当地农民砍柴烧炭、烤烟、做饭。农民对薪柴的砍伐由于无需支付费用,只需简单体力劳动就行,无需技术、资金投入。如在云南等地农民经济收入和县乡财政收入主要依靠烟草产业,烟草烘烤对薪柴的需求量大。

中国植被分布规律

中国植被分布规律 (一)中国植被的水平分布规律1、纬向变化规律我国东南半部是季风区,发育着各种类型的中生性森林,由于自北而南的热量递增,明显地依次更替着下列森林带:寒温带针叶林带,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雨林带和赤道雨林带。 2。经向变化规律由于我国东临太平洋,因而夏季东南季风的强弱决定着降水的多少。自东南往西北,距海愈远,东南季风力量愈弱,降水愈少,所以植被按东南一西北近乎经度方向按下列规律更替:(1)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或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区,(2)温带草原地区,在这地区内由东向西随着干燥度的递增,依次出现森林草甸草原带,典型草原带,荒漠草原带;(3)温带与暖温带荒漠地区,从东到西按水分状况可分为东阿拉善一西鄂尔多斯草原化荒漠,中亚东部荒漠和中亚西部荒漠。3。我国植被水平分布的几个特点(1)由于青藏高原的存在,迫使高原面上的西风环流向南北两侧分流,其北支急流加强了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使其具有荒漠气候,故在北纬35”一50。之间形成了广阔的温带荒漠,成为世界上纬度最北的荒漠。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反气旋使草原向东南方向扩展,直达欧亚草原区的最南界,而且华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也偏向干旱性。(2)由于冬半年寒潮向南侵入低纬地区,因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季雨林出现一定数量的落叶成分,同时热

带植被也向南退到北回归线以南的南海沿岸一线。(3)滇南和藏南的东喜马拉雅山地的热带山地植被向北挺进可达北纬29”,其原因是青藏高原隆起后,夏季强大湿热的西南季风受东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脉阻挡,产生大量降雨,为热带雨林发育创造条件。同时由于青藏高原的屏障作用,使寒潮不能到达藏南也是重要原因之一。(4)我国亚热带地区面积广阔,南北延伸纬度达12。。夏季在强盛的太平洋东南季风影响下,炎热多雨,发育着广阔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而在欧亚大陆的其它同纬度地区则为亚热带荒漠和稀树草原,或夏千冬湿的地中海硬叶常绿林和灌丛。(二)中国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的规律性1、我国湿润区的山地植被带谱结构和特征(1)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的系列特点决定于山地所处的纬度,带谱的结构从北向南趋于复杂,层次增多。(2)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的各个垂直带的海拔高度位置随纬度带由北向南而相应升高。(3)每一个纬度地带的山地植被垂直带谱中,都具有本地带特有的山地植被类型,反映了水平气候地带的特征。(4)在旱季显著的山地,同一垂直带谱内阴坡与阳坡的森林植被类型有较大差别;而在较湿润和旱季不明显的山地,阴阳坡的森林类型差别不大。2、我国干旱区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结构和待征(1)从东到西,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强,山地植被的基带由:草甸草原荒漠草原—温带荒漠。(2)从东到西,山地森林带的位置由基带上升到中山带,这是与山地湿润带在干旱地区的上移相关的植被地理分布现象。(3)草原带位置也由东向西升高,在草原地区,它们是基带;到了荒漠地区的!妇

矿山生态环境破坏与生态修复

矿山生态环境破坏与生态修复 人口、环境、资源问题是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主要问题。实现三者的协调、均衡、和谐发展是当务之急。从某种角度来,区域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子集,而矿山生态环境问题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或枢纽,因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一定区域的生态环境系统扰动最大、破坏力最强。运用资源经济学、恢复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对矿山生态环境进行探讨,对一定区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修复矿区土地的生产力、维护生态系统健康对区域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矿藏的不可移动性,以致矿山开采长期占用、破坏、污染土地,改变了区域水系结构,破坏了动植物区系,引发一系列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全球环境与发展面临的焦点问题之一。我国矿区土地复垦工作起步较晚,土地复垦率较低,迫切要求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复垦技术,提高土地复垦率和生产潜力。本文将在系统分析矿山开采生态环境效应的基础上,总结适合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的典型技术,以期推动全国土地复垦工作的进一步发展。1.矿山开采的生态环境效应(一)诱发地质灾害。由于地下采空,地面及边坡开挖影响了山体、斜坡的稳定,往往导致地面塌陷、开裂、崩塌和滑坡等频繁发生。而矿山排放的废渣堆积在山坡或沟谷,废石与泥土混合堆放,使废石的摩擦力减小,透水性变小而出现渍水,在暴雨下也极易诱发泥石流。(二)水文地质条件发生变化与水质污染。矿区塌陷、裂缝与矿井疏干排水,使矿山开采地段的储水构造发生变化,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井泉干涸,形成大面积的疏干漏斗;地表径流的变更,使水源枯竭,水利设施丧失原有功能,直接影响农作物耕种。同时,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矿坑水、废石淋滤水等,一般较少达到工业废水排放标准,严重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繁衍与人畜生活饮用。(三)土壤退化与污染由于表土被清除采矿后留下的通常是新土或矿渣,加上大型采矿设备的重压,往往使土壤坚硬、板结,有机质、养分与水分缺乏。而地面塌陷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土壤裂隙产生。土壤中的营养元素也随着裂隙、地表径流流入采空区或洼地,造成许多地方土壤养分短缺,土壤承载力下降。矿山固体废渣(煤矸石等)经雨水冲刷、淋溶,极易将其中的有毒有害成分 2 渗入土壤中,造成土壤的酸碱污染(主要是强酸性污染)、有机毒物污染与

04森林植被恢复费项目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一)全县基本情况 1、自然条件 纳雍县位于贵州西北部、毕节地区中南部,是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原的过渡 地带,地处东经104°55′40″— 105°38′,04北″纬26°30′16″— 27°05之′间54。″北 抵毕节市,东北邻大方县,东南接织金县,南毗六枝特区,西与赫章、水城县 接壤。国土总面积2448 平方公里。 县内最高海拔2476.4 米,最低海拔1052 米,相对高差1424.4 米。山地面 积占 57.8% ( 25 度以上的陡坡面积超过70% ),丘陵面积占36%,山间坝地占 6.2% 。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喀斯特面积占68.8% 。 县内河流属长江水系乌江流域的上游,主要河流有六仲河、三岔河,是乌江一级支流。河流总长545.7 公里,积水面积1776 平方公里,流域面积632 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8.1% ;其中:三岔河积水面积672 平方公里,流域 面积 301 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2.5% 。 气候属北亚热带低纬度高海拔温凉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 — 14℃,年均日照时数1486.4 小时,大于10 ℃年积温4062℃,无霜期226— 267 天,年平均降雨量1226 毫米,相对湿度81% 。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水热同季、暖 湿共节的特点。灾害性天气有低温、冰雹、洪涝、干旱等。 主要岩性为石灰岩、白云岩、砂岩、页岩、泥岩、粘土岩、玄武岩等,其中砂岩、页岩、泥岩、粘土岩、玄武岩等非可溶性岩类占全县面积的30% ,碳酸盐岩可溶性岩类的面积占70%。成土母岩多以砂岩、页岩、碳酸岩、玄武岩 为主,形成的土壤主要有黄壤、黄棕壤、石灰土、紫色土。

生态环境问题之植被破坏

生态环境类问题之植被破坏分析模板 湿地问题 一、湿地的功能与效益: 1、调节气候、涵养水源 2、保持水体、净化污染 3、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 4、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5、具有观光旅游、教育与科研价值 二、湿地成因分析 区域一、我国东北地区、俄罗斯西伯利亚平原区、加拿大北部 1、纬度位置高、地处湿润地区、水分蒸发弱 2、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3、地下有冻土层,阻滞地表水下渗 4、冰凌洪水泛滥,地表易积水 区域二、青藏高原地区东部 1、青藏高原东部地处湿润地区,降水丰富 2、海拔高,水分蒸发弱 3、高原环境有冻土发育,水分下渗受阻 4、地势相对平坦,排水不畅

三、湿地破坏的成因: 1、湿地的盲目开垦与改造 2湿地污染加剧,生物多样性破坏严重 3、水土流失和泥沙淤积严重 4.湿地保护管理体制不完善 5、生物资源利用过度,湿地生态失去平衡 四、措施总结 1、加强湿地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建立湿地保护和合理利 用示范区,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2、退耕还湖、还滩、还泽,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 3、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 赤潮问题 一,分布地区:珠江口、杭州湾和渤海 二,成因分析:自然原因:1、春夏季温暖,风和日丽,光照充足 2、洋流较慢,水温较高 3、封闭的海湾 人为原因:1、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工农业废水排 放量大 2、海水中氮磷含量过剩,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严重

三:措施总结: 1加强工农业和生活污水处理 2、控制海水养殖中饵料和排泄物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 3、控制生物入侵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问题 一:森林的效应 1、经济效应:提供木材与林产品;是造纸与化工原料;是 动植物栖息地,有珍贵药材 2、生态环境效益: (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气)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净)净化空气; (美)美化环境;降低噪音 (物)繁衍物种,维护生物的多样性 (沙)防风固沙 (尘)吸烟除尘,过滤空气 二、不同地区森林的生态功能差异 湿润地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 干旱半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沿海地区:防止海风、海浪侵袭 城市地区: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

森林植被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绿色的流失丧失了我们的根本 1998年全国特大洪灾,历时3个多月,受灾人口2.23亿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551亿元。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年均增加约1万平方公里,年流失土壤50亿吨,相当于全国耕地刮去1厘米表土,全国减少湖泊500多个、水域面积约2790万亩、水库和山塘总库容达200亿立方米…… 由于森林环境和植被的破坏,特别是在坡度较大的山区毁林开荒,已使全球地表裸露面不断扩大。土壤因缺乏吸附源而降低了对雨、雪、风蚀的抵抗力,从而导致土壤退化和沙漠化、水土流失的现象日益严重。据估计,全世界每年有(250~260)×108t表土流失,其中我国占20%,印度占15%,前苏联占9%。全球陆地1/3左右的土地已沙漠化,并仍以(6×104)km2/a的速度扩大。过度的土壤流失不仅使土层瘠薄和土壤肥力损失,而且对水利工程、交通运输等也造成了严重影响。 一、森林环境与水土流失 (一)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水是人类生命之源,土是人类生存之本。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由于山区地形起伏,为降水汇流、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提供了动力学条件。因此,在山区不合理地利用和开发土地,破坏植被,必然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 据1990年遥感普查结果,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67×104)km2,占国土总面积的38.2%。据推算,每年水土流失的土壤至少在(50

×108)t以上。据不完全统计,40年来因水土流失已减少耕地(266.7×104)hm2,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约100亿元。目前全国人均耕地比新中国建立初期减少了一半,有1/3的省份人均耕地已降到不足0.067hm2。 水土流失不仅造成土地资源的破坏,导致农业生产环境恶化,生态平衡失调,而且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l.由于水土流失,加之山区毁林开荒,水旱灾情加剧。江河、湖泊因泥沙淤积,降低了行洪、蓄洪和滞洪能力,造成了小洪水、高水位、大灾害的后果,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目前,黄河中下游河段平均年淤积10cm,淤积的泥沙达(4×108)t。黄河已成为一条悬河。洞庭湖的淤积速度也很快,加之不合理的围垦,湖面在逐步缩小,这将给当地和长江中下游带来严重的影响。由于淤积,全国损失的水库、山塘库容累计达(200×108)m3,相当于淤废库容108m3的大型水库200座,直接经济损失达100亿元。 2.由于水土流失,使坡耕地日益瘠薄,加剧了干旱的发展,粮食生产低而不稳,甚至绝产。统计资料表明,全国多年平均受旱面积为(1960×104)hm2,受灾面积约(667×104)hm2,受灾率达34.4%,且大部分在水土流失严重区,这更加剧了粮食和能源等基本生活资料的紧缺。 3.由于水土流失,造成航道、港口淤积,致使航运里程和泊船吨位急剧降低。另外,山体滑塌、泥石流等灾害时有发生。

微专题三 植被类型及分布

微专题三植被类型及分布 [核心知识必备 ] 1.植被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要素影响 气候气候对植被 ①热量:决定了植物的种类、生长速度、生长量,热 量条件的不同使得自然植被呈现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 域分异。 ②光照:影响喜光、喜阴植物的生长,喜光植物向阳 一侧生长好。 ③降水:同一纬度,降水从沿海到内陆减少,植被呈 现出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同一地点,降水 多的年份树木生长好,年轮宽 植被对气候 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森林茂密的地区,空气湿 度大,气温日较差小

地貌地貌对植被 ①山地阳坡和阴坡植被不同,马尾松生长在阳坡,而 冷杉生长在阴坡。 ②海拔不同,水热组合不同,因此山区植被呈现垂直 分异特征。 ③受地形的阻挡,山脉两侧植被截然不同,如安第斯 山脉南部大陆西岸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东岸为温带荒 漠和草原;天山北坡有森林,南坡则没有 植被对地貌 一方面加快岩石的风化过程,改变地貌形态;另一方 面又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保护了原始地表形态 水文水文对生物 水文条件影响生物(动物和植物)的数量、种类(如水域 中渔业资源的种类) 植被对水文 植被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影响水循环,减小河 流含沙量,降低径流量的变化幅度 土壤土壤对植被 土壤肥力、水分含量、特性等影响植被生长,如茶树 耐酸怯碱,喜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 植被对土壤 植被生长可以改变土壤的性质,如大豆可以固氮、亚 热带气候利于有机质的分解,导致土壤有机酸含量增 加,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形成 2.将“植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归纳整理,系统掌握——知识结构法 [实例应用提升] 1.如图为一摄影爱好者在公园拍摄的景观照片,图中常绿灌木外围采用了防寒措

中国植被分布规律

中国植被分布规律 植被地理分布主要决定于热量和降水量,水热结合导致植被沿纬度地带性分布。从沿海向内陆随着降水量变化而使植被沿经度地带性更替。海拔的离度变化形成了植被的垂直地带性。这三方面的结合决定了一个地区植被的基本特点。 (一)中国植被的水平分布规律 1.纬向变化规律我国东南半部是季风区,发育着各种类型的中生性森林,由于自北而南的热量递增,明显地依次更替着下列森林带:寒温带针叶林带,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雨林带和赤道雨林带。 2。经向变化规律由于我国东临太平洋,因而夏季东南季风的强弱决定着降水的多少。自东南往西北,距海愈远,东南季风力量愈弱,降水愈少,所以植被按东南一西北近乎经度方向按下列规律更替: (1)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或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区, (2)温带草原地区,在这地区内由东向西随着干燥度的递增,依次出现森林草甸草原带,典型草原带,荒漠草原带; (3)温带与暖温带荒漠地区,从东到西按水分状况可分为东阿拉善一西鄂尔多斯草原化荒漠,中亚东部荒漠和中亚西部荒漠。 3。我国植被水平分布的几个特点 (1)由于青藏高原的存在,迫使高原面上的西风环流向南北两侧分流,其北支急流加强了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使其具有荒漠气候,故在北纬35”一50。之间形成了广阔的温带荒漠,

成为世界上纬度最北的荒漠。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反气旋使草原向东南方向扩展,直达欧亚草原区的最南界,而且华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也偏向干旱性。 (2)由于冬半年寒潮向南侵入低纬地区,因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季雨林出现一定数量的落叶成分,同时热带植被也向南退到北回归线以南的南海沿岸一线。 (3)滇南和藏南的东喜马拉雅山地的热带山地植被向北挺进可达北纬29”,其原因是青藏高原隆起后,夏季强大湿热的西南季风受东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脉阻挡,产生大量降雨,为热带雨林发育创造条件。同时由于青藏高原的屏障作用,使寒潮不能到达藏南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4)我国亚热带地区面积广阔,南北延伸纬度达12。。夏季在强盛的太平洋东南季风影响下,炎热多雨,发育着广阔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而在欧亚大陆的其它同纬度地区则为亚热带荒漠和稀树草原,或夏千冬湿的地中海硬叶常绿林和灌丛。 (二)中国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的规律性 1.我国湿润区的山地植被带谱结构和特征 (1)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的系列特点决定于山地所处的纬度,带谱的结构从北向南趋于复杂,层次增多。 (2)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的各个垂直带的海拔高度位置随纬度带由北向南而相应升高。 (3)每一个纬度地带的山地植被垂直带谱中,都具有本地带特有的山地植被类型,反映了水平气候地带的特征。 (4)在旱季显著的山地,同一垂直带谱内阴坡与阳坡的森林植被类型有较大差别;而在较湿润和旱季不明显的山地,阴阳坡的森林类型差别不大。 2.我国干旱区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结构和待征 (1)从东到西,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强,山地植被的基带由: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温带荒漠。 (2)从东到西,山地森林带的位置由基带上升到中山带,这是与山地湿润带在干旱地区的上移相关的植被地理分布现象。 (3)草原带位置也由东向西升高,在草原地区,它们是基带;到了荒漠地区的!妇地则成为第二垂直寸告。 (4)在干旱地区,气候愈干旱,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结构愈趋于简化。 (5)干旱地区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的坡向性十分显著,而在湿润区由于湿度条件较一致,不同

森林植被异地恢复方案

森林植被异地恢复方案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附件5森林植被异地恢复方案 1 异地森林植被恢复方法 项目拟长期占用征用林地森林植被的恢复采取异地植树造林方法。根据《森林法》及有关法规的规定,用地单位应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用于异地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 1.1森林植被恢复原则 异地植树造林主要目的是恢复森林植被,使项目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质量不因项目建设而下降。为此,异地植树造林应遵循以下原则: (1)适地适树原则。根据当地的气候特征,优先选择表土层厚、有机质含量较高等自然条件优越的一类造林地,确保造林成活以及树木的速生及优质高产。 (2)林地权属清楚,无山界林权纠纷的原则。造林地段原则上布局于林地权属清楚、无山界林权纠纷的被征占用林地单位的宜林用地内。 (3)造林地块布局要符合林业主管部门和被征占用林地单位要求,并与当地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相协调。 (4)造林地相对集中连片的原则。 1.4造林林种的确定和造林树种的选择 根据拟占用征用的林地类型,确定异地造林林种为用材林、防护林和经济林。 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结合当地的实际需要,确定造林树种分别为尾叶按、巨尾按、马尾松、杉木和油茶。 1.5速生按异地造林技术要点 (1)造林地清理 不全面砍山,主要采用带状方式清除杂草、杂灌。 (2)整地

采用穴状或块状整地。挖明坎,规格为50x40x40cm。整地挖穴时间为秋冬季或定植前3个月。 (3)种苗 采用扦插苗造林,要求苗高大于20cm的Ⅰ级苗。 (4)造林密度 造林密度为1667株/hm2,株行距2x3m。 (5)基肥 定植前一个月放足基肥,以磷肥或复合肥为主。磷肥为磷酸钙或钙镁磷肥,每穴 0.5kg;或复合肥每穴0.5kg。如有条件,农家肥作基肥更好。 (6)定植时间和方法 3~4月份造林最宜,选择阴雨天或土壤湿润时进行。采用植苗方式造林,随起随造,选择在早春雨后或雨季造林。苗木在定植前剥去塑料袋,将苗木垂直放入穴内并回土压实,再在穴面回一层松土并略高于穴面,种植深度比原根际深2~3cm,浇足定根水或放保水剂。定植后要及时检查成活率,若成活率低于85%时应在一个月内选择健壮的Ⅰ级苗补植,以确保每亩株数达到原来设计的密度。 (7)抚育 定植后连续抚育3年,每年2次,第一次2~4月,第二次8~9月,抚育时结合施肥。每一株施按树专用复合肥0.5kg。采用穴状抚育,即围蔸一圈,砍杂、除草及松土。 (8)管护 主要包括病虫害防治及护林防火等。常见的病害有猝倒病、青枯病等,常见的虫害有白蚁、金龟子类等。在作业设计和施工时应充分考虑到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并相应采取各种预防保护措施。同时采取积极措施做好护林防火工作,要加强宣传教育,建立与建全护林队伍,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讲义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第七节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学习目标:1.能结合图片等相关资料,识别主要的植被类型。2.了解掌握主要植被的分布、生长特征。(重点) 3.理解主要植被与所在区域自然环境的关系。(重难点) 一、世界主要植被类型 1.热带植被 (1)热带雨林 ①分布:主要分布在南北纬10°之间的亚马孙河流域、 刚果盆地和东南亚地区。 ②特征:植物种类丰富,植物群落结构复杂,四季常绿。 (2)热带稀树草原(又称萨瓦纳) ①分布:主要分布在热带较干燥的地区。 ②特征:散生在草原中的旱生乔木多为矮生、多分枝,具有大而扁平的伞形树冠。 2.亚热带植被 (1)常绿阔叶林 ①分布: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东岸。 ②特征:森林植被,四季常绿。 (2)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①分布:地中海气候区。 ②特征:由硬叶的常绿乔木和灌木组成,叶坚硬革质,叶面常被茸毛或退化成刺,树皮粗糙。 (3)荒漠植被:植被十分稀疏,植物种类极少。 3.温带植被 (1)落叶阔叶林:乔木组成的森林植被类型,具有明显的季相变化。 (2)针叶林(又叫泰加林) ①分布: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部。

②特征:单一树种构成,立木端直,树冠呈尖塔状,群落结构比较简单。 (3)温带草原 ①分布: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非洲均有分布。 ②特征:低矮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或旱生小半灌木组成。 4.寒带植被 (1)分布:极地地区、寒温带、温带山地和高原高山地区 (2)特征:由灌木、苔藓、地衣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组成。 二、植被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1.自然环境对植被的影响 (1)决定某地区植被类型的根本因素:水分和热量及二者的配合状况。 (2)太阳辐射:热量由赤道向两极有规律减少,形成了全球陆地植被基本格局。 (3)水分条件:水分条件差异也是造成不同区域植被类型差异的主要原因。2.植被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影响大气:影响大气的组成成分,增加大气湿度,调节局地气候。 (2)影响土壤:增加土壤腐殖质,改变土壤的物理及化学性质。 (3)影响环境:植被经过长期作用能使区域地理环境朝着一定方向改变。 (1)植被就是指植物。() (2)人工植被与天然植被的自然特征完全相同。() (3)所有森林中,热带雨林的垂直结构最丰富。() (4)针叶林中的针叶叶片特征主要是抗寒冷。() (5)我国新疆的典型植被是() A.温带森林B.温带草原 C.温带荒漠D.亚寒带针叶林 [提示](1)×植被是指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 (2)×人工植被的种类较天然植被的种类少。 (3)√热带雨林树木高大茂密,种类丰富,垂直结构丰富。 (4)×针叶林中针叶叶片可以抗寒抗旱。 (5)C[新疆深居内陆、气候干旱、以温带荒漠为主。]

第十章 植物群落类型与分布

第十章植物群落类型与分布 陆地植物群落的垂直分布 如在潮湿热带地区,随着海拔的升高逐渐更替出现热带雨林→山地雨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寒温带暗针叶林→高山灌丛、高山草甸。 我国的植被分区 原则:是分地理地带性和植被地带性,尤其是水平地带性作为基础,并结合考虑非地带性规律。 ①寒温带针叶林区域:大兴安岭北部山地、用材基地。 ②温带针阔混交林区域:垂直分布带较明显,木材重要基地。 ③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地带性植被为落叶阔叶林。 ④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植被区,占全国总面积的1/4左右。 ⑤热带季雨林、雨林区域:是我国森林类型中植被种类最为丰富的类型。广东分布于湛江、化 州、高州和阳江一线以南。 ⑥温带草原区域:是欧亚草原区域的一部分。 ⑦温带荒漠区域:本区内有一系列巨大山系,如天山、昆仑山等。 ⑧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区域:发育着以山地森林垂直带为代表的植被。 第二节自然植被的群落类型 一、植物群落分类 分类方法: ①按外貌分类:以优势植物的生活型(生长型)作为分类基础。 森林、矮疏林、密灌丛、草地、稀树干草原、灌木稀树干草原、树丛、稀树草地、草甸、干草原、草甸性草原、真草原、灌木干草原、草本沼泽、木本沼泽、荒原 缺点:把生态学关系差异很大的群落混淆在一起。 ②按结构分类:忽视生态特征,没注意群落与环境的统一 ③按植物区系分类:注意植物生态、生活型和地理型 ④按优势度分类:以优势树种的生态学特征作为基础 ⑤按生态分类:主要以植物群落分布的生态条件或环境状况作为分类基础. ⑥按外貌——生态分类:以群落主要层优势种的外貌(群落的结构特征)、生态特征(生活型) 和生态学指标(生态环境)为划分原则。 ⑦按演替分类:强调演替在植物群落分类上的重要性。 (二)中国的植物群落分类 以群落本身的综合特征作为分类依据 1.中国的植物群落分类系统 主要分类单位分三级:植被型(高级单位)、群系(中级单位)和群丛(基本单位)。每一等级之上和之下又各设一个辅助单位和补充单位。高级单位的分类依据侧重于外貌、结构和生态地理特征,中级和中级以下的单位则侧重于种类组成。其系统如下: 植被型组:如草地

保护植被措施

保护植被措施 植被对于我们人类的生存乃至地球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它们为我们提供了食物、氧气等,提供我们生存的条件。以下是给大家整理的资料,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保护植被措施我国的环境管理政策核心是采取防范措施和加强环境管理,办求不产生或少产生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一、主要措施1、将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和年度计划,在经济发展中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严格对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的生产主体工程与防治污染设施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产使用)。现在,全国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和“三同时”执行率都达到95%以上。 3、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使环境管理沿着法制化和规范化轨道发展。 4、健全环境管理机构。从中央到省、市、县四级政府建立了环境管理机构,这些机构依法行使环境管理权力。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大中型企业也建立了相应的环境管理机构,管理本行业和本企业的环境问题。 二、在环境经济政策方面,主要包括资金投入和税收优惠政策 1、企业将防治污染所需资金纳入固定资产投资计划。

2、列入国家重点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的项目,国家给予资金支持;城市政府将城市维护费用于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国家征收的排污费用于污染防治。 3、国家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所得税优惠:对利用废水、废气、废渣等废弃物作为原料进行生产的,在5年内减征或免征所得税; ;;投资方向税优惠:建设污水处理厂、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其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实行零税率; ;;增值税优惠:对以煤矸石、粉煤灰和其他废渣为原料生产的建材产品,以及利用废液、废渣提炼黄金、白银等免征增值税; ;;建筑税优惠:建设污染源治理项目,在可以申请优惠贷款的同时,该项目免交建筑税; ;;关税优惠:对城市污水和造纸废水部分处理设备等实行进口商品暂定税率,享受关税优惠; ;;消费税优惠:对生产、销售达到低污染排放限值标准的小轿车、越野车和小客车减征30%的消费税。 ;;农业特产税优惠: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而产出的农业特产收入,在10年内免征农业特产税。 三、实施环境技术政策的目的在于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1、工业企业在进行技术改造时,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清洁生产工艺,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 2、按照环保法律有关规定,对企业浪费能源和资源、严重污染

(新教材)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讲义:第5章 第1节植被 Word版含答案

第一节 植被 学习目标:1.能结合图片等相关资料,识别主要的植被类型。2.了解掌握主要植被的分布、生长特征。(重点)3.理解主要植被与所在区域自然环境的关系。(重难点) 一、植被与环境 1.植被含义: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称为植被。 2.植被分类??? 天然植被:森林、草原、荒漠等天然形成的植被人工植被:经济林、人工草场等人工栽培 和经营管理的植被 3.与环境的关系 (1)植物生长过程中,改造其生长的土壤、水分等环境条件。 (2)稳定植被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 (3)天然植被按类型有规律地分布,具有适应当地环境的特征。 二、森林 1.热带雨林 (1)分布: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 (2)特征:全年旺盛生长;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常见茎花、板根等现象。 2.常绿阔叶林 (1)分布: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纬度较低的地区。

(2)特征: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叶,秋冬季落叶。 4.亚寒带针叶林 (1)分布: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亚寒带地区。 (2)特征:针叶林以松、杉类植物为主,叶片为针状;以抗寒抗旱。 5.红树林 (1)分布:热带和亚热带淤泥深厚的潮间带,多见于海湾或河口地区。 (2)植物特征??? 具有支柱根和板状根具有很强再生能力的呼吸根种子可“胎生”发育可排盐分的腺体 三、草原与荒漠 1.草原 (1)热带 草原??? 分布:热带雨林一带的南北两侧特点:湿季生长旺盛,草原葱绿;干季草类枯黄 (2)温带草原:夏绿冬枯,植被高度较热带草原低。 2.荒漠:分布于气候干旱地区,以旱生的灌木为主,具有忍耐长期干旱的形态和结构。 (1)植被就是指植物。 ( ) (2)人工植被与天然植被的自然特征完全相同。 ( ) (3)所有森林中,热带雨林的垂直结构最丰富。 ( ) (4)针叶林中的针叶叶片特征主要是抗寒冷。 ( ) (5)我国新疆的典型植被是( ) A .温带森林 B .温带草原 C .温带荒漠 D .亚寒带针叶林 提示:(1)× 植被是指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 (2)× 人工植被的种类较天然植被的种类少。 (3)√ 热带雨林树木高大茂密、种类丰富、垂直结构丰富。 (4)× 针叶林中针叶叶片可以抗寒抗旱。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2课后作业提升 2.2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课后作业提升4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基础演练】 下图为“我国自然灾害脆弱性(即灾情区域差异)划分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地形区,属于自然灾害“重度脆弱”地区的是() A.青藏高原B.华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D.塔里木盆地 2.广东、江苏两省属于自然灾害“轻度脆弱”地区,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地形地貌与气候B.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密度 C.国家政策与交通D.经济发展水平与抗灾能力 陕西省安塞是一个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科学工作者对这一地区水土流失的研究发现,自然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只占目前总水土流失量的9.6%,而人为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要占到90.4%。据此完成3~4题。

3.整个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A.史前以自然因素为主,现代以人为因素为主 B.史前及现代都以自然因素为主 C.史前及现代都以人为因素为主 D.史前以人为因素为主,现代以自然因素为主 4.黄土高原地区轮荒制度盛行的结果是() ①稳定和提高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②土地表土流失,土壤肥力衰竭③林草植被遭破坏,林草种源能再生④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是防治荒漠化的重要对策和措施。据此完成5~6题。 5.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方式不同,下列各项中合理的是() A.农作区——减少水井数量 B.草原牧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 C.干旱地区——减少水井数量 D.农作区——推广节水农业,防治土壤盐碱化 6.绿洲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正确做法是() A.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封沙育草,保持、恢复、发展天然灌草植被 B.绿洲前沿地带建立农田防护林网

中国植被的分布与气候地形的关系

从气候的角度论述我国植被分布规律 摘要:中国地域广阔、山体众多,是世界上植被类型最丰富的国家。在大尺度的宏观范围内,中国的植被的分布规律遵循纬向地带性、经向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的规律,还受到地形,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本综述结合气候,地形等因素,论述我国植被的分布特点。 关键词:植被分布,气候,地形 我国位于欧亚大陆东南部季风气候区,幅员辽阔,地形结构特别复杂,具有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湿润到极端干旱的不同气候带(区)。同时,我国西北位于世界最大的陆地——欧亚大陆的腹地,东南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西南有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这样的地理配置使我国气候类型多样,气候与环境的显著特点呈现出高度的不稳定性,而由此导致的我国植被分布既有水平地带性分布,又有垂直地带性分布,还受到气候等因素的很大的影响[1]。 从广东湛江北上至黑龙江省最北端的漠河,从南到北,沿着纬度方向有规律地更替的是纬向地带性植被分布。因为随着纬度的增加,温度会降低,平均纬度每增加1度,温度会下降0.5℃~0.6℃。由于温度随纬度增加而逐渐下降就使南方热带和亚热带植物种类因无法适应低温而不能分布到纬度较高的区域,这样就在从南到北的方向,由于温度的不同,便形成了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暖温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温带气候。在不同的气候带下就发育着不同的植被类型。 但是从上海到达新疆的乌鲁木齐,却穿越了东部的森林区、中西部的草原区和西部的荒漠区。也就是说,从东部至西部你经历了中国的湿润区、半湿润区和干旱区3个气候类型。 1 中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 1.1 中国植被经向地带性分布 我国东南部和东部濒临太平洋,而西北部则处于欧亚大陆的腹地,像新疆的首府乌鲁木齐,东到太平洋3500多千米,西离大西洋6900多千米,北距北冰洋3400多千米,南至印度洋约2500千米。再加上四周被高山包围;北有阿尔泰山、西有准噶尔界山、南有昆仑山、东有北山等,使上空大气环流中的水汽又很难到达新疆上空,因此形成了东西地区水分巨大的不同。导致水分从我国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深入的过程中,降水越来越少,夏季温度越来越高,大陆性气候越来越强,从而使植被发生了变化。这种以水分条件为主导因素,引起植被分布由沿海向内陆发生更替的分布格式称为植被的经向地带性。 1.2 中国植被水平地带性分布 植被分布的水平地带性在我国表现得十分明显。地带性植被是指能够最充分地反映一个地区气候特点的植被。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广阔的欧亚大陆东南部的太平洋西岸,西北部深入大陆腹地。冬季盛行着大陆来的极地气团或北冰洋气团,常形成寒潮由北向南运行。侵入我国的寒流大致有三条主要路线;第一条是由西伯利亚西北部出发,向南由新疆或蒙古侵入河西走廊进入我国内地;贯穿中国大陆;第二条是由西伯利亚东部向南经过我国东北、内蒙古到达华北平原,遇到泰山阻挡后分为两支,其中一支由山东半岛北部入渤海,另一支在大陆南进时又受大别山和桐柏山的阻碍,再次分为二股气流危害我国南方地区;第三条是由西伯利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 地理环境与植被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地理环境与植被 一、知识构建: 二、影响植物分布最重要的条件是气候,因为气候条件决定了植物所得的热量、光照和水分的数量。 热量是决定植物分布的重要因素。从赤道到两极,热量分布是不均匀的,这就为在地面上形成各种不同的植物带奠定了基础;同样道理,在高山地区,从山麓到山顶,热量分布也不均匀,所以也为高山地区形成垂直分布的植物带奠定了基础。 光照是绿色植物生活的必要条件。只有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绿色植物才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有些植物需要充足的阳光才能生长得好,这叫做喜光植物,例如马尾松。有些植物只需要少量的阳光就能生长得好,这叫做喜阴植物,例如冷杉。热带雨林中的藤本植物尽量地向上生长,以争取太阳光,这是植物争取生活条件的一种表现。 在植物的生活中,水的作用是很大的。根从土壤中吸取了水分,水分又从叶子上蒸腾

掉。提供营养的无机盐类,只有成为水溶液才能从土壤中输入植物体内。虽然在潮湿地区和干旱地区都有植物生长,但是植物的个体形态,随着水分供应情况而大有差别,例如,在沼泽地上生长的植物,通常具有柔嫩、硕大而鲜绿的叶子,但是根部系统并不发达。在沙漠地区生长的植物,叶子很小,有的叶面上还覆盖着薄薄的蜡层,或者是叶子变成了细刺;有的植物具有非常发达的根系,以便从土壤的深处或广大面积的土壤中吸收水分。 由于植物生长对周围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因此它对其生长的环境往往有明显的指示作用。比如,铁芒萁的生长反映了红壤等酸性土壤环境,而碱蓬的生长则反映了盐碱性的土壤环境;骆驼刺的生长反映了干旱环境,芦苇的生长则反映了水湿环境。可见,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植物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许多自然带的名称用植物分布类型的名称来表示,如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等,原因即在此。 三、植被破坏的影响 1.从整体性角度看植被破坏给干旱、半干旱地区带来的影响 植被减少→调节气候的功能减弱→气候变得更加干旱(大陆性增强,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增大,降水变少,极端天气多现)→风化、风力作用增强→沙尘暴多发,加剧土地沙漠化→地表多沙质堆积物,土壤变得贫瘠甚至欠发育→生态环境恶化,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 2.“植被破坏”对自然环境影响 a.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易发生水旱灾害;含沙量增大。 b.动物:栖息地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c.气候:降水减少,气候变干;昼夜温差和年温差增大;灾害性天气增多。 d.土壤:土壤侵蚀加剧,土壤肥力下降。 e.整个地理环境:生态环境恶化,生态平衡遭受破坏。 四、植被(自然带)差异的原因 自然带的表现主要是植被、土壤类型,其差异主要靠结合气候类型来识记,但形成原因分析则与区域白然环境都相关,形成原因的分析通常为: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差异、地形起伏→水热差异→植被、土壤差异;②积温→温度带,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干湿状况。五、植被丰富原因 不同植被需要不同的水热条件,植被丰富,说明水热资源丰富且差异大,导致水热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跨纬度广→热量差异大;跨海陆广→水分差异大;地形起伏大→垂直方向上水热差异大;生物生存空间广、森林、湿地面积广;受人类活动影响小等; 专题训练: 1.(2018年海南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如图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

自然植物群落的类型及中国植被的分布

第十章 自然植物群落的类型及中国植被的分布 第一节 自然植物群落的主要类型和分布 世界上不同的地带生长着不同类型的植物群落。它们的分布,决定于群落所在的生态环境和历史原因,但是气候常在其中起着主导的作用。因此,大多数类型的植物群落在分布上是有地带性的。以下将分别叙述世界植物群落的基本类型和他们的分布。 一、常雨林和红雨林 这两类群落都出现在潮湿的地带。 常雨林又称为潮湿热带雨林,分布在终年湿润多雨的热带(年雨量在2000毫米以上,分配均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常雨林分布在南美亚马孙河流域和赤道非洲的西部,其他如中美的东部,印度西南沿海,中印半岛的西部,我国的台湾南部、海南岛,以及许多热带岛屿上,也都有出现。常雨林分布在雨量最充沛、热量最丰富,热、水与光的常年分配最均匀的地带;相应地,常雨林就成为陆地上最茂盛的植物群落。在常雨林里,植物种类很多,每公顷的地面上可以出现二、三百种以上的树种(也有种类较少的情况)。树木的分枝少, 树 冠小,树身高挺,有些树种在树干下部 产生许多板状跟、像护墙一样围绕着高 大的树身。由于乔木的高度不等,因此 常雨林的树冠常参差不齐。成层结构很 发达,乔木层多至4~5层,下面还有灌 木层和草本层。藤本植物纠缠交错,如 棕榈科的省藤属(Calamus )缠绕茎长可 达300米,附生真蕨类和附生的兰科植 物最为常见(图10-1)。这些附生植物 大量出现,种类也很多。除附生的藻类 和藓类外,还经常出现附生的蕨类和有 花植物,尤其是附生植物不但生在枝干 上,还生在叶上,似乎形成特殊的空中 花园。常雨林中所有植物都是常绿的, 终年生长,轮流开花。很多树木,例如 可可属(Theobroma )、木波罗属 (Artocarpus )、榕属(Ficus )以及柿属 (Diospyros )等的许多种,能在树干和 老茎上直接开花结实(图10-2)。常雨林中所有植物的芽都没有牙鳞。林内湿度很高,林下植物具有大而柔软的叶, 显示出湿性植物的特征;但上层乔木的 叶由于有时接触到晴朗炎热的天气,所以通常革质、坚硬、具光泽,带有旱生特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