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立交方案初步设计说明(1007)

立交方案初步设计说明(1007)

立交方案初步设计说明(1007)
立交方案初步设计说明(1007)

电子校-松牌路立交工程交通工程初步设计说明

一、概况

电子校—松牌路立交地处重庆市渝北区龙溪镇,是龙华大道与金龙路、松牌路相交形成的重要节点。龙华大道现状为双向六车道,中央分隔带宽1.5~2m。金龙路现状为双向四车道,无中央分隔带。两条道路在重庆电子工业学校处相交,交叉口现状为红绿灯控制的平交口。龙华大道继续向北延伸约300m与城市主干道松牌路相交。松牌路现状为双向六车道,中央分隔带宽2m,交叉口现状也为红绿灯控制的平面交叉口。两交叉口相距较近(仅有300m),相辅相成,紧密相依,所以在立交设计时将两个交叉口统筹考虑,以便更科学合理地组织交通,配置资源。

松牌路-电子校节点区位图

根据重庆市主城区快速路网规划,龙华大道南段与松牌路东段均属于快速路“四纵线”的一段。四纵线南起内环线,向北经李家湾立交、李家沱大桥、青龙咀立交、黄沙溪、嘉华大桥、李家坪、蚂蝗梁、华新分流路、龙华大道、松牌路、新牌坊、人和、赵家溪、悦来,最后接入绕城高速公路。“四纵线”跨越巴南、九龙坡、渝中、江北、渝北及北部新区,是主城核心区南北向的重要骨架,在城市路网中极为重要。华新分流路和龙华大道作为“四纵线”的一段,还是北部片区内部一条重要的南北向干道,承担了片区内部大量的交通转换功能,不仅是渝中、江北、渝北与北部新区进行交通联系的主要干道,同时对分流建新南、北路的交通压力也具有相当大的作用。而松牌路是沙坪坝区及大石坝片区去往机场的主要道路,直行交通量也比较大。

立交东南700m接华新分流道直通渝中区,西南1km邻松树桥立交与主城二横线衔接,东北0.9km邻新牌坊立交到江北机场,西北往冉家坝组团、花园新村组团、北部高新区,是重庆市道路网络中的重要节点。随着嘉华大桥工程的竣工通车,该项目所在的交叉口南北方向的交通量大大增加。根据交通量预测,到2010年,松牌路交叉口高峰小时的进入交通总量将达到6621pcu/h,电子校交叉口高峰小时的进入交通总量将达到4774pcu/h,而现状平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约为3500 pcu/h,远远不能满足交通量增长的需要。目前两个交叉口都已成为渝北区的交通堵点,特别是在上下班的高峰时段。因此必须对原有的平面交叉口进行改造,以满足交通量增长的需求。

二、设计依据

1、电子校—松牌路立交工程方案设计说明

2、电子校—松牌路立交工程方案平面设计图

三、设计标准和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

3、《民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5、《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74-94)

6、《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7、道路交通信号灯安装规范(GB14886—2007)

四、主要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龙华大道:城市快速路,双向六车道

松牌路:城市主干道,双向六车道

金龙路:城市次干道,双向四车道

2、计算行车速度:

立交范围内龙华大道:50km/h;松牌路:40km/h;

金龙路:40km/h;匝道:30km/h

3、平曲线最小半径:龙华大道:500m;松牌路:300m;匝道:31m

4、最小停车视距:龙华大道:70m;松牌路:60m;金龙路:40m;匝道:30m;

5、最大纵坡:龙华大道:5.5%;松牌路:6.0%;金龙路:2.6%;匝道:6.0%;

6、最小竖曲线半径:

龙华大道:凸曲线:1200m;凹曲线:1000m;

松牌路:凸曲线:800m;凹曲线:800m;

金龙路:凸曲线:1500m;无凹曲线;

匝道:凸曲线:900m;凹曲线:500m;

7、桥梁、地通道净空高度:主线:5.0m ;匝道:4.5m;

8、设计荷载:车辆荷载:城-A级;人群荷载 4.0KN/m2;

9、地震设防标准:按7度构造设防。

10、规划标准路幅

龙华大道规划标准路幅为44m,双向六车道,具体分配如下:

8.5m(人行道)+12.0m(车行道)+3.0m(中央分隔带)

+12.0m(车行道)+8.5m(人行道)=44m

松牌路主线规划标准路幅为54m,双向六车道,具体分配如下:

13.5m(人行道)+12.0m(车行道)+3.0m(中央分隔带)

+12.0m(车行道)+13.5m(人行道)=54m

金龙路规划标准路幅为32m,双向四车道,具体分配如下:

8.0m(人行道)+8.0m(车行道)+ 8.0m(车行道)+8.0m(人行道)=32m

五、道路工程设计

1、方案构思

电子校及松牌路立交均为快速路“四纵线”上的重要节点,其节点形式应为主要方向连续流,次要方向间断流。龙华大道现状高峰小时单向最大交通量为1910pcu/h;松牌路现状高峰小时单向最大交通量为1905pcu/h;金龙路现状高峰小时单向交通量为1035pcu/h,而其它方向的交通量相对较少。

根据流量流向预测,到2025年,进入松牌路交叉口的总流量为10552pcu/h,进入电子校交叉口的总流量为7727pcu/h。其中在松牌路交叉口东西方向直行交通量为3692pcu/h,南北方向直行交通量为2759pcu/h,左转交通总量1908pcu/h,右转交通总量2193pcu/h;在电子校交叉口东西方向直行交通量为1301 pcu/h,南北方向直行交通量为3796 pcu/h,左转交通总量1484pcu/h,右转交通总量1166 pcu/h。因此确定其节点形式为龙华大道直行上跨金龙路,松牌路直行下穿龙华大道,同时解决部分主要左转车流。

表5:电子校-松牌路节点形式表

2、立交平面设计

现状松牌路交叉口比相交道路均高,交叉口西侧和南侧地势较平,东侧和北侧地势较低。电子校交叉口位于渝北区较为繁华的餐饮和商业地段,龙华大道南段和金龙路东段两侧多为餐饮门面,用于餐饮停车和人行。现状龙华大道以交叉口处为最低,两延伸方向均为上坡,金龙路坡度较为平缓。松牌路和龙华大道的道路两侧已建高层建筑较多。通过对交叉口交通流进行实地观察与分析,龙华大道和松牌路的直行交通流量较大;松树桥往龙华大道立交方向和新牌坊往龙华大道方向的两个左转车流量较大。

3、电子校-松牌路立交方案

通过交通流的分析及立交周边诸多限制条件和规划要求,方案力求做到结合好地形、规划控制、拆迁占地少,施工方便,造型美观,同时又能满足交通功能。

电子校节点:龙华大道主线采用双向两车道上跨金龙路路口,上跨桥全长360m(其中桥跨部分长168.1m),在松牌路路口前下地;金龙路路口采用信号灯控制的渠化平面交叉口,拓宽进口宽度,设置四个右转专用车道,同时在高架桥下设置南北方向的两个回头匝道;交叉口人行过街采用斑马线加信号灯控制的方式。龙华大道上跨桥采用双向四车道,桥宽17m,两侧辅道各宽7.5m,需占用两侧人行道宽度,因此对两侧的餐饮及停车有一定影响。

松牌路节点:松牌路主线采用双向四车道车行地道形式下穿现状交叉口,下穿道包括两端引道全长295m(其中地通道长68.5m);利用龙华大道北段地势较低的特点增设一个高架回头匝道,以解决龙华大道向松树桥和新牌坊向龙华大道这两个主要左转车流,另两个次要左转车流则利用电子校立交高架桥下的回头匝道解决;拓宽松牌路辅道进口宽度,设置四个右转专用车道,松牌路交叉口只解决龙华大道直行和四个右转的车流通行。松牌路交叉口通过一座H型人行天桥解决交叉口范围内的人流通行。

由于停车港距松牌路交叉口较远,松牌路上配合停车港布置2座人行天桥,龙华大道上配合停车港布置1座人行天桥,龙华大道延伸段上配合停车港布置1座人行地道。

4、立交纵断面设计

在满足设计规范的前提下,尽可能与周边地块协调,上跨桥及下穿地通道满足净高要求,避免起伏过多,以增加行车安全和舒适度。

立交所处位置为城市建成核心区,周边已有建筑及沿线出入口对立交平面布置约束较大,公交停车港及过街天桥设置较为困难。为减小对周边已有建筑的影响及减少立交范围现有出入口的安全隐患,对立交范围的路段采取限速措施,所以推荐方案的立交范围内龙华大道和松牌路计算行车速度采用50Km/h和40Km/h。龙华大道上跨桥的最小坡长为140m,松牌路车行地道的最小坡长为120m,满足设计时速对应的最小坡长。如此有诸多好处,主要是:一、尽可能减小对已建街区的压缩,降低对临近建筑的影响;二、满足进出公交停车港或沿线出入口的车流与进出辅道的车流的最小交织长度,减少安全隐患;三、减少高架桥和地通道长度,节省工程费用。

5、立交横断面设计

(1)主线路幅宽度

龙华大道道路标准横断面按44.0m设计,松牌路道路标准横断面按43.0m设计,双向六车道,具体如下:

8.5m(人行道)+12.0m(三车道)+3.0/2.0m(中央分隔带)+12.0m(三车道)+8.5m(人行道)=44.0/43.0m

龙华大道主线双向两车道上跨桥标准横断面按9.5m设计,标准路幅为:

0.5(防撞护栏)+4.25(车道)+4.25(车道)+0.5(防撞护栏)=9.5m

车行地通道标准横断面按20m设计,双向四车道,其标准路幅为:

0.5(检修道)+0.5(路缘带)+6.75(两车道)+0.5(路缘带)+1.6(中央分隔带)+0.5(路缘带)+6.75(两车道)+0.5(路缘带)+0.5(检修道)=18.1m

金龙路标准横断面为32m,双向四车道,其标准路幅为:

8.0(人行道)+8.0(两车道)+ 8.0(两车道)+8.0(人行道)=32m

(2)匝道路幅宽度

龙华大道和松牌路辅道及高架回头匝道宽度按7.5m设计,单向两车道,其标准路幅为:

0.25(路缘带)+7.0(两车道)+0.25(路缘带)=7.5m

右转匝道标准断面宽度设计如下:

单向单车道匝道:总宽7.0m,净宽6.0m;

6、路面设计

结合重庆地区石材较丰富等特点,路面采用三层组合的沥青砼结构。道路路面横坡为1.5%。

7、公交系统

根据规划、停靠位置的合理性以及平面可利用空间,在立交范围内对称设置了3组划线式停车港,1个港湾式公交停车港。

8、人行系统

电子校交叉口采用斑马线加信号灯控制的方式;松牌路交叉口采用1座互通H型人行天桥解决人行过街;在龙华大道回头匝道处配合停车港设置1座人行地通道;配合立交范围内另3组停车港分别设置3座人行天桥。

9、绿化设计

为体现重庆的直辖市面貌,美化市容,可利用立交桥范围内的中央分隔带、交通渠化岛、桥下空间进行景观绿化,并作适当园林小品,为市民创造一个良好的城市空间。

10、结构工程设计

车行地通道位于松牌路上,下穿龙华大道,全长68.5m。车行地道采用两跨等跨径闭合箱形断面,每跨的净跨径为8.75m,结构净高5.3m。地通道采用明挖施工。

荷载:顶板覆土厚度≤2.0m,活载按城-A级汽车荷载考虑。

车行地通道的净宽为2x8.75m,顶板的厚度为0.9m,底板的厚度为

1.0m,侧墙宽0.8m,中墙宽0.6m,

六、排水工程设计

结合立交改造,对工程范围内原有的合流排水管进行分流改造。保留部分原有合流排水管作为雨水管道,新建污水管道,确保工程范围内雨污水分流;受立交改造影响,需要废弃并重建原有排水管道。

雨水管道的改造充分考虑该流域地形特点,保持原有雨水系统和立交雨水系统排水畅通;污水管道的改造与污水三级管网规划相吻合。

七、交通工程设计

1、交通工程设计

交通工程设施是保障管理交通安全、畅通、有序、低公害的基本设施。为了保障道路安全、畅通、有序,又要使车辆行人进出提供一定的方便,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正确、可靠、适时地提供交通信息,同时结合沿线周边环境对道路沿线进行了各行其道,人车分离,安全防护等工程设计。

2、道路交通标志

交通标志设计根据国标GB5768-199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进行。

设置交通标志旨在通过对驾驶员适时、准确的诱导,充分发挥其舒

适、安全的效能。本区域交通标志设计主要以不熟悉重庆市区道路网系统的驾驶员为基本使用对象,通过适时、适量地提供交通信息,使驾驶员能够正确选择路线及方向,顺利、快捷地抵达目的地。同时,还通过禁令、警告、指示等标志来进行交通管制和保证行车安全,使道路发挥最大的作用。

交通标志版面布置以驾驶员在计算行车速度∨=60km/h行驶时能及时准确辨认标志内容,并使交通标志版面布设美观、醒目。设计范围内各类型标志统一布局,前后协调,并考虑了已建成的周边道路标志设置情况,使之形成一个整体系统。

设计交通标志的种类:分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指路标志、诱导标志五大类。

(1)交通标志的几何尺寸大小:

警告、禁令、指示标志:悬臂支撑方式,三角形标志边长:130cm;圆形标志直径:120cm;单立柱支撑方式,三角形标志边长:110cm;圆形标志:直径:100cm,正方形标志边长:100cm。

指路标志:标志板面大小按汉字35cm~40cm高度及间隔、行距等的规定来计算确定标志版面的大小,标志版面内容采用中文和拼音对应标识,中文在上,拼音在下。

(2)标志的支撑安装方式:根据车道数、路宽、道路净空、标志组合以及标志设置处的具体地形等情况,确定安装方式。本次设计标志的支撑安装方式有:单柱式、单悬臂、双悬臂式。标志的支撑结构设计按26.7m/s计算风荷载。

(3)标志的结构:标志板材料,采用LF2-M铝合金板,指路标志板厚2.0mm,铝合金板应符合《铝合金热塑板》(GB3193-32)的规定。

(4)标志板上的文字、图形、颜色、符号和边框应符合国标GB5768-1999的规定。指路标志为蓝底白字白图案。

(5)反光材料:标志板上的反光材料采用3M全棱镜钻石级(一级)反光膜。

(6)杆件防腐:立柱?>165的杆件表面喷铝或热浸锌加喷象牙色漆处理,?≤165的杆件进行热浸锌处理,表面加喷象牙色漆处理。

交通标志安装位置和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可作调整。

标志设计如图:J-1-1,标志版面布置图:J-4-1~4-4,标志杆结构布置图:J-5-1~5-7,标志汇总表:表1-1~1-6。

3、道路交通标线

交通标线的作用是管制和引导交通,标线应能确保车流分道行驶,导流交通行驶方向,指引车辆在汇合和分流前驶入正确的车道,加强行驶纪律和秩序,减少事故。标线应保证在白天和晚上都具有视线诱导功能,并应做到车道分界清晰,线向清楚,轮廓分明。标线布设主要依据《GB5768-1999》的规定,使之与交通标志有机结合,合理诱导交通流。

(1)道路交通标线具体布设原则:

①各路段同向行车道间设置白色车行道分界线和边缘线;

②在边缘线边设置双向反光道钉;

③在需要的地方设置导向白色箭头,文字标记等;

④道路中心线为黄色标线;

(2)交通标线的种类和布设

交通标线的种类主要是:分道线、中心线、边缘线、导流标线、导向箭头、划线式公交停靠站标线,路面文字标记等。

(3)交通标线材料:采用掺有玻璃珠的热熔涂料,膜厚1.8毫米(硬化干燥时)以上。具体要求:车道分配视路幅宽度而定,详见设计图。

①道路车道分界线线宽15厘米,主线采用划6-空9进行施划,即划线长6米,空9米。匝道采用划2空4进行施划。

②出入口和道路渠化标线根据道路的具体状况按国标GB5768-1999要求进行施划。

③主线和匝道地面箭头采用6米。

④车行道边缘为白色实线,线宽15厘米。

⑤地面箭头、文字标识视车流导向布置。

4、道路突起路标

为了提高标线的夜间视认性,以及重庆雾大、降雨量大,车道边缘线上布设双面突起反光道钉(突起路标),车道边缘线每10m一颗。在匝道上,在隧道内每5m一颗。

在跨线桥、隧道、匝道下坡路段设置警示振荡标线。

5、防撞桶和诱导设施

在立交匝道驶入端设置防撞桶和诱导设施以策诱导驾驶员视线以及减缓交通事故的伤害程度。

标线设计如图:J-2-1,标线版面布置图:J-6-1~6-5,道路路面标识布置图:J-7-1,标线汇总表:表2-1~2-2。

6、红绿灯信号控制

在平面交叉口为向车辆和行人发出通行、停止或停靠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动态信息,在电子校-松牌路立交设计了1处红绿灯信号控制装置(含人行过街信号灯)。

信号灯设计如图:J-3-1,信号灯杆结构布置图:J-3-2~3-3,信号灯设施工程量清单:表3-1。

7、交通电视监控系统

(1)为了及时直观的了解主要交叉口和路段的运行状况,同时对交通秩序和事故等信息给以确认处理,设置了2套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2)新建路段,全线预留1孔公安交通管理专用线缆管道。

(3)所建监控图像应接入交警渝北支队监控中心。

(4)监控点的具体设置位置由公安交警总队根据交通管理的需要,视道路情况确定。

(5)外场设备应设有防雷接地及工作接地,接地电阻宜小于4Ω。

监控设计如图:J-2-1,监控秆子结构图:J-3-4~3-5,监控设备概算:表3-2。

八、设计图、表

1、交通设施布置设计

见道路交通标志布置图:J-1-1;

见道路交通标线布置图:J-2-1;

见道路交通信号灯布置图及灯杆结构图:J-3-1~3-3;

见道路交通监控布置图及监控秆子结构图:J-3-4~3-5。

2、道路交通标志设计

见道路交通标志版面图:J-4-1~4-4;

见交通标志杆结构图:J-5-1~5-7;

3、交通标线及路面标识设计

见道路交通车道标线版面布置图:J-6-1~6-5;

见路面标识尺寸图:J-7-1;

4、设施汇总表

道路交通标志工程量设施一览表:1-1~1-6;

道路交通标线工程量设施一览表:2-1~2-2;

道路交通信号灯设施工程量表:3-1;

道路交通监控设备一览表:3-2;

道路交通设施工程量汇总表:表4;

九、工程概算

人民币:1070742

大写:壹佰零柒万零柒佰肆拾贰元整

软件开发-项目初步设计规格说明书

1引言 (2) 1.1编写目的 (2) 1.2背景 (2) 1.3定义 (2) 1.4参考资料 (2) 2总体设计 (3) 2.1需求规定 (3) 2.2运行环境 (3) 2.3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3) 2.4结构 (3) 2.5功能器求与程序的关系 (3) 2.6人工处理过程 (3) 2.7尚未问决的问题 (3) 3接口设计 (4) 3.1用户接口 (4) 3.2外部接口 (4) 3.3内部接口 (4) 4运行设计 (4) 4.1运行模块组合 (4) 4.2运行控制 (4) 4.3运行时间 (4) 5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4) 5.1逻辑结构设计要点 (4) 5.2物理结构设计要点 (5) 5.3数据结构与程序的关系 .......................................................... 错误!未定义书签。6系统出错处理设计 (5) 6.1出错信息 (5) 6.2补救措施 (5) 6.3系统维护设计 (5)

项目初步设计规格说明书 1引言 1.1编写目的 使用ERP管理架构,对医药公司各部门进行管理。 1.2背景 a.待开发的软件系统的名称: b.提出者: 开发者: 用户: 计算机中心: c.该软件系统同其他系统或其他机构的基本的相互来往关系:根据本系统内部的各职 能部门的要求,方便快捷的实现同其他机构软件有机连接,使资源最大化利用。 1.3定义 提示: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英文缩写的原词组。如: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 GSP:Good Supplying Practice《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HR:Human Resourses人力资源技术 OA:Office Autoation办公自动化 IM:Inventory Management库存管理 EIP:Enterprise Information partal企业信息门户 1.4参考资料 有关的参考文件: 本文件中各处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 1.实训教学PPT及相关ERP项目文档; 2.软件开发标准按照机房配置统一标准。

市政道路初步设计说明书(范文)

工程设计证书编号:A222000384 工程编号: 龙湖区龙祥街道夏桂埔社区 “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工程 初步设计 二○一八年十一月

目录 1 设计说明书 (1) 1.1 概述 (1) 1.1.1 任务依据 (1) 1.1.2 设计标准 (1) 1.1.3 工程概况 (1) 1.1.4 项目研究过程 (2) 1.1.5 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 (2) 1.1.6 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2) 1.2 功能定位 (2) 1.2.1 规划情况 (2) 1.2.2 交通量预测 (2) 1.2.3 工程建设意义 (2) 1.3 建设条件 (3) 1.3.1 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3) 1.3.2 工程地质条件 (5) 1.3.3 交通设施现状与规划 (6) 1.3.4 沿线环境敏感区(点)分布及对项目建设的影响 (7) 1.3.5 项目区域内铁路、水运、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对项目的影响 (7) 1.3.6 沿线市政管线的现状与规划 (7) 1.3.7 各项(地质、地震、环保、水保等)专项评价、评估结论对项目的影响 .. 7 1.3.8 有关部门对重大问题的意见,沿线居民的要求或建议 (7) 1.3.9 其他 (7) 1.4 工程设计 (7) 1.4.1 设计原则 (7) 1.4.2 设计依据 (8) 1.4.3 技术标准与设计技术指标 (9) 1.4.4 平面和纵断面设计 (9) 1.4.5 横断面设计 (10) 1.4.6 路基、路面结构设计 (11) 1.4.7 道路附属工程设计 (14) 1.4.8 桥梁、隧道及涵洞设计 (14) 1.4.9 排水工程 (14) 1.4.10 沿线环境保护设施 (15) 1.4.11 近远期结合实施方案 (20) 1.4.12 新技术应用情况及下阶段需要进行的试验研究项目 (20) 1.4.13 设计配合及存在问题与建议 (21) 2 工程概算 (21) 2.1 工程概况 (21) 2.2 编制依据 (21) 2.2.1 工程项目及工程量: (21)

玻璃棉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DOC 42页)

8000t/y玻璃棉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 玻璃棉生产线设计所 二○○四年七月二十九日

投标说明 我公司拥有在玻璃棉企业工作10年的工艺技术人员,电气工程设计师,玻璃棉企业生产管理人员。具有丰富的企业技术服务的经验,设计过两条玻璃棉10000t/y生产线.具有丰富的设计经验。能够设计4000t/y-10000t/y玻璃棉生产线。可以根据投资者的需要完成玻璃棉生产线的总包设计或分项设计。 设计内容: 1.基建总体布置 2.生产线工艺设计 3.生产线设备设计 4.电气控制设计 5.生产机构配置 6.生产操作培训

8000t/y玻璃棉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概述 离心喷吹法(简称离心法)生产玻璃棉的工艺是法国圣哥本公司于1956年发明的,也称Tel法。这项技术工艺先进,单机产量高,可连续制造毡、板等各种制品,可以全面实施自动控制技术,能耗低,仅是火焰法工艺的1/3-1/4,因此,离心法问世不久就为各国所采用。现在用离心法生产的玻璃棉产品占世界玻璃棉总产量的80%以上。 我国60年代开始研究离心棉生产技术,对所用玻璃组成、离心机结构、成纤技术、制品加工设备、固化炉等进行了全面研究,并在1982年、1983年分别建成一条3t/d火焰窑试生产线,一条1.2t/d全电熔窑试生产线。为了加快技术进步,1987年以后从日本、美国、意大利等国引进了部分技术装备。到90年代末,我国玻璃棉装备生产能力达到近10万吨,生产技术也达到国际水平。 从产量规模上看,美国自1967年离心喷吹法进入工业化生产以后,玻璃棉产量直线上升,年产量目前达120余万吨,居世界首位,其中,欧文斯·科宁、约翰斯·曼维尔等都是著名的大公司;法国圣哥本公司的Tel技术,目前已在世界22个国家建立了32个工厂,近80条生产线,在一条生产线上最多装8台离心机,其中,奥日郎日玻璃棉工厂年产量就在10万吨以上;日本有7家公司生产玻璃棉制品,其中有4家采用离心喷吹法,其余3家

工程初步设计范文

工程初步设计

第四章结构 1.设计说明书 1.1工程概况: 1.1.1公安局业务技术用房位于吉林省辽源市白泉镇东交大街以北、规划路以东、溢洪道以西。 1.1.2总建筑面积:㎡。 1.1.3建筑物长58.3m,宽为16.64m,局部十三层:长为45.60m,宽为13.90m。 1.1.4本工程地主体十二层、局部十三层。 1.1.5建筑总高度为45.9m。 1.1.6建筑物各层层高:一层 3.6m,二、三层层高 4.5 m,四至十二层层高3.6 m,局部十三层层高3 m。 1.1.7主要柱网尺寸:7.2×5.7 m、7.2× 2.5m、7.2×8.1 m。。 1.1.8 本工程图纸中所标注标高均为相对标高,±0.000设在一层室内地面面层,假定其绝对标高为249.20m。 1.2设计依据 1.2.1使用年限:50年。 1.2.2自然条件: 1.2.2.1风、雪荷载见下表:

1.2.2.2抗震设防的有关参数见下表: 1.2.3工程地质勘查报告:河南省地矿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于 6月27日提交的《公安局业务技术用房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2.4建设单位提出的结构设计要求: 各类建筑物应按建筑的规模、功能与用途结合工程地质情况确定基础形式与地上结构形式,结构形式的确定以满足建筑物的功能要求和当地规划要求为原则,力求结构形式简单、节省投资。 1.2.5法律、法规、标准: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 )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 )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 )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 (TGT137- )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 )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3- )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1.3建筑分类等级: 1.4主要荷载取值: 设计使用活荷载: 办公、会议室: 2KN/m2走廊、楼梯间、会客休息区: 2.5KN/m2行政服务大厅: 3KN/m2

道路工程初步设计说明

1 项目地理位置图 2 概述 2.1 设计依据 10、国家有关政策、交通部及建设部有关公路与城市道路建设的现行标准、规范和规程。 2.2 工程内容简介 2.2.1 工程位置、范围、规模 1、工程位置 Xxx路位于综合产业区西南部,工程起点与xxx相交,终点与xxxx相交,沿线分别与3#路、4#路相交。 2、工程建设范围 根据设计委托书,本工程建设范围包括: (1)道路工程; (2)管网工程; (3)照明工程; 3、工程规模 道路全长5000米,设计速度:40km/h,红线宽度30米。 新建机动车道面积xxxx平方米。 2.2.2 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 根据本项目可研报告的批复意见,我院在初步设计过程中认真执行相关批复意见,积极与建设单位配合并沟通,优化设计方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踏勘并开始外业测量工作,落实了可研报告的批复意见。 2.2.3 测设经过及设计过程简述 根据规划要求,多次进行汇报。并对道路横断面形式、道路结构等进行多方案比较,并进行了方案论证,确定了最终设计方案。此基础上形成了结论性意见。 2.2.4 工程分期建设的计划安排 2010年1月~2010年4月,完成勘察、设计工作; 2010年5月底前,完成征地、拆迁等前期准备工作; 2010年5月开工建设; 2010年5月~2010年8月,完成道路、管网工程的主体施工;2010年8月~2010年10月,完成道路面层施工;完成交通工程施工。 2010年10月建成通车,施工总工期6个月。 具体实施计划,以上级主管部门最后审批意见为准。 2.3 工程场地自然条件 2.3.1 道路现状 拟建地区内,现有骨架路网。 2.3.2 现状交通量及技术标准 根据目前的建设状况,大部分地块尚处在规划阶段,区域内路网还没有形成,现阶段交通主要为xx路沿线与xx沿线产生的交通,随着综合产业区一批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区内交通量将呈几何性增长。 2.3.3 自然条件 1、气候特征 xxx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海岸,地处北半球的中纬度。xxx三面环海,一面连接陆地,形成依山傍水的自然地理环境。本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并具有海洋影响的特点。其主要特征是冬夏风向明显交替,影响整个气候的变化。冬季主要受蒙古及西伯利亚冷高压的控制,多为偏北季风,气温较低,降水少。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控制,盛行东南季风,气温较高,降雨多。春、秋两季则为过渡性变化气候。在季风气候的基础上并受海洋影响的情况下,本区气候总的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空气湿润,降水集中,风力较大。 2、气温、降水、风向 历年年平均温度10.08oС,极端最高温度36.7oС,极端最低温度-25.1oС。 历年年平均总降水量470.9mm;年平均蒸发量1866.5mm。 历年年平均风速4.4-5.4m/s;历年最大风速25m/s;全年最多风向SE、N;最大积雪厚度18cm;土壤标准冻结深度0.7米,最大冻结深度1.01米。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本市基本风压0.50kN/m2,基本雪压0.30kN/m2。 2.3.4 工程地质资料 1、地形、地貌 千山余脉沿境内由东北向西南延伸渐缓,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东北部低山重叠,山峰连绵,河流湍急,谷地狭窄;西北部及西南部丘陵低缓,溪流短小,谷地开阔;沿海岛屿坨礁密布,亦有开阔的海积平原;中部复州河、岚崮河中下游流域,有小范围的平原分

初步设计说明书

机场变电站至桑海、盘龙山线路工程综合部分施工图设计 第一卷第全册 总说明书(架空部分) 江西信能电力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2010年03月南昌

签署页批准: 审核: 校核: 设计:

施工图设计卷册目录 第一卷第全册总说明书及附图(架空部分)第二卷第一册平断面图及杆塔位明细表 第三卷第一册机电施工说明书及附图 第三卷第二册机场变至桑海变地埋电缆部分第四卷第全册机场变至盘龙山地埋电缆部分第五卷第全册机电施工说明书及附图 第六卷第一册铁塔施工图说明书及附图 第六卷第二册

目录 1 总述 (1) 2主要技术经济特性 (1) 3 对初步设计审查意见执行情况 (2) 4 线路路径及进出线情况 (2) 5 气象条件 (3) 6 导线和地线 (3) 7绝缘子串和金具 (5) 8 绝缘配合、防雷和接地 (6) 9 导线对地和交叉跨越距离 (7) 10 杆塔与基础 (8) 11 对邻近弱电设施的影响与防护 (9)

1 总述 1.1 设计依据 本工程评审会议纪要(暂缺) 1.2 概述 本工程包括机场变~桑海变,机场变—盘龙山变2条110KV送电线路;分为架空、地埋电缆2个部分分别进行设计,本说明为机场变—桑海变110KV线路架空部分说明书,机场变~桑海变电缆部分见卷册363-T003S-A0203,长度为2.7958km,机场变~盘龙山110kV 送电线路(全为地埋电缆)部分见卷册363-T003S-A0202,长度为2.7463km。 1.3设计范围及说明 本工程线路全长13.554 km,其中架空部分长10.758km,地埋电缆部分长2.796 km。桑海变电站构架至5#塔采用双回路共塔设计(与备用至桑海变间隔的线路共塔),5号至41号分支塔部分为单回路设计。41号至机场变为地埋电缆。地埋电缆部份见另册。 架空部分导线采用LGJ-240/30钢芯铝绞线,地线一根采用JL/LB14-50/30良导体,一根为OPGW通讯光缆。 1.4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及建成期限 建设单位:昌北国际机场集团公司 运行单位:南昌供电公司 施工单位:待定 2主要技术经济特性 2.1主要技术经济一览表

某道路初步设计说明doc

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黄源大桥是连接万载县双桥镇黄源村与河岭村的枢纽工程,是2007年我省公路建设车购税计划(农村公路渡口改造、渡改桥)重点项目。本桥位于锦江上游,河面宽约110米,测时水深约1.8米。黄源渡口南岸为河岭村,渡口北岸为黄源村,为两岸居民来往的主要交通途径,严重影响当地群众的生活,也严重制约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他们迫切要求改善交通,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该项目的建成,将意味着撤销黄源渡口,对于解决两岸村民的生活、生产的极度不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双桥镇黄源村、河岭村与周边乡镇、乡村的联系,城乡结合规模的进一步扩展必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本项目建设十分必要,是双桥镇黄源村的民心工程,是两岸百姓的民心工程。 二、设计依据和规范 1. 2007年我省公路建设车购税计划(农村公路渡口改造、渡改桥) 2.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3.交通部部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4.交通部部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5.交通部部颁《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6.交通部部颁《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l一2005) 7.黄源大桥工可批复意见 三、采用技术标准 1.设计荷载:公路Ⅱ级 2.桥面宽度:0.50米安全带+6米行车道+0.50米安全带 3.设计洪水频率:1/50 4.桥下通航等级:无 5.设计速度:20km/h 6.引道工程: 公路等级:四级公路 设计速度:20km/h 路面:6米宽、水泥混凝土路面 路基宽度:7m 四、地形、地貌、地质 1、地形、地貌条件 本场地地貌属于冲积阶地,场地较平坦。场地周围为菜地和农田。 2、地层结构与工程地质特征 根据区域地质调查资料表明,本场地区域上部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洪积层,下部为三叠系上统安源群砂岩。 本次勘察揭露的地层由细砂层、砾砂层、砂岩组成。现根据其野外特征将场地各地层的分布及特征描述如下: ①细砂层(Q4al):ZK4有揭露。浅黄色,含有少量泥质,饱和,松散状 态。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 a0 ]为70kPa。揭露厚度0.8m。 ②砾砂层(Q4al):各孔均有揭露。黄色,砾卵含量占40%左右,粒径0.3~5 厘米,最大者在10厘米以上,呈亚圆状态,以石英岩为主,饱和,中密状

初步设计说明

1.总说明 1.1 设计依据 1.1.1甲方提供的星星村改造工程项目设计任务委托书; 1.1.2 台州市建设用地规划要求〔台路规要字(2003)011号〕; 1.1.3台州市建设规划局文件——台建规[2003]360号《关于星星村改造详细规划 的批复》; 1.1.4甲方提供的地形图等原始资料; 1.1.5 当地自然气象和地质条件; 1.1.6 国家有关设计规范、规定。 1.2设计范围 设计范围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强弱电、通风专业的技术规划设计。本次设计不包括小区环境、建筑内部装修、燃气设计。 1.3 设计规模及性质 本项目位于台州市解放南路与二号路交汇区域,是台州椒江区城市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规划用地为12.08公顷,项目涵盖了原居民还建住宅、幼儿园及用于商业开发的商住楼等内容,结合邻近的山体、广场、住宅区、办公楼、酒店构成一个相对独立又与整个片区融为一体的城市新区。总建筑面积283738.61平方米,其中地下室面积50420.00平方米。地上6-18层,地下一层,多层建筑高度18.6米,小高层建筑高度35.8米,高层建筑高度55.4米。1.4 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 1.4.1 在设计中认真贯彻国家政策和相关的法令、法规; 1.4.2 严格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满足消防车道、防火分区要求, 采用自动喷淋系统和自动防排烟系统,提高安全和经济性; 1.4.3引入无障碍设计,在商场主要出入口及有电梯住宅一层 住户大堂入口处设有供残疾人使用的坡道。 1.4.4 以山为源、以人为本;星星村是“城中村”旧城改造项目,其 环境的市场价值在于相邻白云山的存在,以山为源是其特色和卖点,也是延续城市地域景观特色的重要手段。本设计尽可能多的表现山体和其自然景观,在社区开发中采用山色渗透的手法,为人们提供观山、亲山、近山、游山的机会和可能。 1.5 主要数据和技术经济 建筑总平面主要数据详见表1.5-1。 表1.5-1 主要数据和技术经济指标

年产20万吨乙二醇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

年产20万吨乙二醇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2) 1.1项目概况 (12) 1.2设计依据 (12) 1.3设计原则 (12) 1.4产品规模及方案 (13) 1.4.1项目规模 (13) 1.4.2产品方案 (13) 1.5原料来源 (14) 1.6辅助设计软件 (14) 第二章技术经济 (16) 2.1 工程概况 (16) 2.2 设计依据 (16) 2.3主要经济数据 (16) 2.4表格 (16) 第三章总图运输 (18) 3.1设计依据 (18) 3.1.1.设计法规和标准、规 (18) 3.2设计围 (20) 3.3厂区概况 (20) 3. 3.1厂址位置 (20) 3. 3.2厂址交通条件 (21) 3.3.3 环境治理条件 (24) 3.3.4 产业基础条件 (25) 3. 3.5 公用工程条件 (25) 3.3.6 人力资源条件 (26) 3.4总平面布置 (27) 3.4.1总平面布置的一般要求 (28)

3.4.2 总平面布置的要求 (31) 3.4.3 厂区总体布局概述 (32) 3.4.4 总平面布置的各项技术指标 (32) 3.4.5 工艺装置的布置 (33) 3.4.6 辅助生产及公用工程设施 (33) 3.4.7 仓储设施的布置 (33) 3.4.8 运输设施的布置 (34) 3.4.9 生产管理及生活服务的设施 (34) 3.5 场运输设计 (36) 3.5.1 厂运输设计要求 (36) 3.5.2 本厂运输设计 (37) 第四章化工工艺及系统 (38) 4.1项目背景 (38) 4.2生产工艺的选择 (40) 4.2.1工艺方案的比较 (40) 4.2.2工艺方案的确定 (41) 4.3工艺简要流程图: (42) 4.3.1环氧乙烷生产 (42) 4.3.2乙二醇生产 (43) 4.4工艺路线简介 (43) 4.4.1环氧乙烷生产工段 (43) 4.4.2二氧化碳吸收工段 (49) 4.4.3乙二醇生产工段 (53) 4.4.4乙二醇精制工段 (63) 4.4.5乙二醇生产全流程 (65) 4.5催化剂的选择 (65) 4.5.1银催化剂的选择 (65) 4.5.2负载型双核桥联配合物催化剂 (66) 4.5.3碳酸乙烯酯水解催化剂 (66)

道路初步设计说明完整范文

初步设计说明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区位条件 江山市贺村镇距江山市区10公里,浙赣铁路、205国道、46省道穿境而过,是江山市重要的工业基地、浙西商贸重镇。全镇总面积82.3平方公里,辖4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常住人口5.2万人,外来人口2.1万人。2002年11月被衢州市确定为四个经济强镇之一, 2005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镇。贺村镇作为经济强镇,通过几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建材水泥、竹木加工、机电、纺织服装、食品与饲料加工、文体用品等6个主导产业,经济实力在江山市行政区划调整过后的19个乡镇中排名首位。2005年全镇生产总值实现8.7亿元,比上年增45.7%,其中工业增加值7.3亿元,比上年增5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2亿元,比上年增55.2%,其中工业投入5.8亿元,比上年增55%;地方财政收入达3239.69万元,比上年增56%。农民人均收入约5000元。 江山市贺村镇木材深加工基地三期工程选址在贺村镇丰益村银碓山,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贺村镇城镇总体规划的要求。贺村镇木材深加工基地三期工程建在新205国道边,背靠浙赣铁路,交通条件良好;基地远离居民区,不影响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周围环境适合项目的建设。基地与贺村镇区紧邻,道路、给水、排水、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均已经敷设到区块,可以方便地与贺村镇基础设施网络衔接,也为基地三期的开发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配套设施条件。 二、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项目所在地属丘陵平原地,从土壤资源来看,以黄色粘土为主,地层、地质条件好,坡度平缓,适宜项目建设。 2、气候气象 贺村镇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受地形影响,兼盆地气候的某些特色。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梅雨季节雨量集中。年均气温17.7度,年平均降雨量1658毫米,年无霜期255天,宜于农业生产。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主要灾害性天气有低温和寒流,梅雨及台风。 3、工程地质 沿线地址情况良好,基本属第三期黄土地区。 三、设计内容 本次项目内容为江山市贺村镇木材深加工基地三期一号路、二号路、三号路基础设施工程设计。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道路工程设计 2、给排水工程设计 3、交通工程设计 4、电力、电信工程设计

一级公路初步设计路面说明

5.6路面设计 5.6.1设计依据及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2002年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H20-20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F80/1-20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003-86。 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 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2011。 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 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推荐性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 1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路桥用水性沥青基防水涂料》JT/T535-2015。 1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E60-2008。 1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微表处和稀将封层技术指南》 JTG/TF40-02-2005。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混凝土节水保湿养护膜》JG/T188-2010。 1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 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 5.6.2设计标准 1)公路等级:一级公路。 2)设计行车速度:设计时速60km/h。 3)公路自然区划: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区划,V2四川盆地中湿区。 4)标准轴载:双轮组单轴载100kN 为标准轴载,以BZZ-100表示。 5)沥青路面设计年限:15年。 5.6.3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 沥青路面:执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中8.0.1“设计理论与方法”的规定;执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磨光值的技术要求”“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质量要求”“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技术要求及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检验技术要求”“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要求”的规定。 基层、底基层:执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

项目实施方案(初步设计)编写大纲

实施方案(初步设计)编写大纲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建设背景 从区域发展及企业自身发展角度简要阐明项目提出的的主要依据及理由。 1.2建设规模及产品(或经营)方案 如种植项目之种植面积、作物种类、产量等;畜禽养殖项目之畜(禽)舍面积,养殖种类,畜禽存栏数、出栏数等;加工项目之车间面积,年生产能力等;流通类项目之库容、配送能力等。 1.3项目建设目标和任务 预期实现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1.4项目设计依据和设计范围 第二章工艺设计 2.1工艺技术方案 2.1.1项目工艺技术选择的原则或路线 2.1.2项目工艺技术方案 2.1.3工艺流程说明 包括工艺流程框图、各工艺环节的技术参数或说明。 2.1.4工艺技术可靠性和可得性 阐述所选工艺技术的先进性、成熟性、可靠性及经济实用性。 2.2设备方案

221 设备选型 根据项目类别、工艺技术要求、建设标准选择配置相应的仪器设备,阐述拟选工艺设备和附属配套设备的依据和理由。 2.2.2设备清单 编制仪器设备清单,将已有和新增分别列表;仪器设备清单内容包括设备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及主要技术参数说明等。 2.2.3设备来源 第三章建筑、结构设计 3.1设计依据及设计要求 3.2设计范围 3.3设计内容及主要建筑(构筑物)清单 3.4总图布置及主要技术指标 第四章给排水、采暖及通风设计 4.1给排水、采暖及通风设计方案 4.2给排水、采暖及通风建设内容 第五章电气设计 5.1电气设计方案 含供电、电力、照明、防雷接地设计等。 5.2电气设施设备建设内容 第六章农业生产措施及基础设施设计 6.1基础设施设计

含田间工程、育秧大棚、网室、附属工程设计等。 6.2机械选型说明 含田间耕作机械等选型说明。 第七章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设计 7.1环境影响 说明并分析项目建设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 7.2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措施 对于有污染的项目,要提出具体处理技术方案及措施,污染物处 理后能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 农产品加工项目要对有可能发生威胁人身、生产设施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描述。 第八章工程概算和资金筹措方案 8.1投资概算 8.1.1投资概算内容 包括概算说明和总投资概算表、单项工程投资概算表、仪器设备投资概算表的编制。 8.1.2投资概算编制说明 要分别对总投资概算、单项工程投资概算表和仪器设备投资概算表中的工程量核定、建筑工程的结构类型(仪器设备指规格)、单价(或单位工程造价)及各种税费费率的取值依据和理由做逐一说明。 8.1.3编制投资概算表

初步设计说明书范本

初步设计说明书本

工程设计责任人

附件 1 市***[201*]***号《关于***工程项目立项的批复》; 2市人民政府渝府(201*)***号文,关于《关于***工程设计方案的批复》; 3 市规划局渝规建审(201*)***字第***号文,《市建设工程方案设计审查意见通知书》; 4 市公安局消防局建筑工程消防设计的审核意见书,(201*)渝公消(建方)字第***号文,《关于同意***工程设计方案消防设计的审核意见》; 5 市园林事业管理局重园建方(201*)***号文,《关于***工程设计(方案)配套绿地的意见》; 6 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

设计说明书 1概况 1.1工程概况 表1.1 工程概况表 建筑主体结构合理使用年限***年 1.2 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1.2.1市***委员会,[200*]***5号《关于***工程项目立项的批复》;1.2.2市人民政府,(200*)***号文,《***工程设计方案的批复》; 1.2.3市规划局,重规建审(200*)***字第***号文,《市建设工程方案设计审查意见通知书》; 1.2.4 市规划局***年***月下达的本工程现状规划红线地形图;

1.2.5 市公安局消防局建筑工程消防设计的审核意见书,(200*)渝公消(建方)字第***号文,《关于***工程方案消防设计的审核意见》; 1.2.6 市园林事业管理局重园建方(200*)***号文,《关于***工程(方案)配套绿地的意见》; 1.2.7 市人民防空委员会***年***月***日下发的修建防空地下室设置意见书; 1.2.8 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准书渝(*)环准[201*]*号; 1.2.9 顾客提供的设计委托书、本阶段的设计要求及各种有关设计的基础资料和双方会商纪要; 1.2.10 顾客提供的由***单位***年***月编制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2.11 有关部门批准并经顾客确认的由***院编制的本工程方案设计文件; 1.2.12 顾客与我院签定的《建筑工程设计合同》; 1.2.13 与本工程设计有关的国家和地方现行法规、规、规程、标准; 1.3 建设场地概况 1.3.1项目区位:位于市奉节中心城区。 1.3.2工程所在地区气象条件: 气象台装置位置:北纬29 0 35‘;东经106 0 28‘。温度:年平均温度18.3℃;极端最高温度44.0℃;极端最低温度-1.8℃。降雨量:历年平均降雨量1081.7mm;最大小时降雨量65mm。湿度:历年平均相对湿度79%;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76%;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81.3%。风向:全年主导风向北风;最大风速28.4m/s;冬季风向C频率36%,北向频率15%;夏季风向C频率31%,北向频率10%。历年平均风速2.2m/s。基本风压

最新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pdf

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1 设计说明书 1.1概述 1.1.1 道路地理位置图 示出道路在地区交通网络中的关系及沿线主要建筑物的概略位置。 1.1.2设计依据 设计委托书、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设计)的批复意见、相关评审报告、规划、地形等相关资料。 1.1.3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设计)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 如技术标准、规模有重大变化,应予以论证并履行报批手续。 1.1.4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1.1.5测设经过及设计过程简述 1.1.6需要说明的其它事项 1.2 现状评价及沿线自然地理情况 1.1.1道路现状评价 1.2.2现状交通量及技术评价 交通量、车辆组成、路口交通流量与流向特征及路口、路段饱和度等。 1.2.3沿线基本情况 沿线(控制性)建筑、河流、铁路及地上、地下管线情况。 1.2.4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 如河流设计水位、流速、地下水位、气温、降雨、日照、蒸发量、主导风向、风速等。 1.2.5工程场地自然条件 1.3 工程概况 1.2.1工程地点、范围及规模 1.3.2建设期限、分期修建计划 1.3.3规划简况 着重阐述设计道路、立交在规划路网中的性质、功能、位置、走向,相交道 路的性质、功能。 1.3.4远期交通流量流向的分析,设计小时交通量的确定,荷载等级的确定。 1.3.5主要交叉路口渠化处理方式 如选用立交,需阐明其必要性及选型依据。 1.3.6工程修建的意义 对道路路网的影响,缓减干扰提高车速和服务水平的程度。根据以上内容,

阐明工程修建的意义。 1.4 工程设计 1.4.1方案设计思路 1 对规划思路及各项指标进行说明,阐述对规划的理解,分析项目实施的意义。 2 提出主要技术难点与关键技术问题。 3 结合规划提出优化或更改思路,阐述合理性。 1.4.2技术标准与设计技术指标 1 列表说明各方案主要技术指标,包括道路等级、设计年限、设计车速、标 准路幅宽度、最小平曲线半径、最大纵坡、最大坡长、最小坡长、凹曲线凸曲线 半径、停车视距、最小净空、交织段长度、设计荷载、抗震设防标准等。对以上 指标与规范要求进行对比分析。 2 对设计年限、设计荷载、最小净空、抗震等级结合规范进行说明。 3 对因条件限制不满足规范要求的所有非强制性技术指标需特别说明。 1.4.3道路平面设计 1 提出平面布置控制因素,包括用地、道路、管线、轨道、隧道、桥梁、文物、其它构筑物、以及工程费用控制等,分析主要控制因素。 2 阐述各方案平面布置情况,结合以上控制因素进行分析,论证各方案设计合理性。 1.4.4道路纵断面设计 1 提出纵断面布置控制因素,包括坡度、控制标高、坡长、挖填土方、排水、等,分析主要控制因素。 2 阐述各方案纵断面布置情况,结合以上控制因素进行分析,论证各方案设计合理性。 1.4.5方案比选 列表对方案的交通功能、占地、工程费用、景观效果、近远期结合情况、技 术要求、工期、拆迁与施工组织等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推荐方案。 1.4.6道路路幅分配 说明道路总宽度以及车行道、人行道、非机动车道、路缘带、中央分隔(绿化)、人行道绿化带宽度分配。结合规划及交通分析论证路幅分配合理性。(结合综合管网布置确定路幅分配) 1.4.7道路路基、路面设计 1 说明道路边坡坡率以及支挡构筑物、桥梁、隧道的确定情况,结合现状地形与地勘分段说明其设计合理性。 2 提出特殊路基处理措施。

项目初步设计任务书(综合).docx

` 项目初步设计任务书(综合) 第一章项目概况及设计围 一、项目位置 二、用地规划 三、设计围 第二章设计依据和相关基础资料 1 、规划局地块设计条件通知书 2 、已批准的方案设计文件。 3 、市规划局所提设计条件红拨图 4 、项目周边道路及雨污水设计图 5 、市政综合管网图、给水、排水、天然气、电力、电信接驳口资料 6 、地质初堪报告 7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市政府相关条例、规定 8 、国家、地方现行设计规、图集 9 、设计合同 10、初步设计任务书 第三章初步设计文件深度要求及其过程控制要求 一、初步设计文件深度要求 1 、设计成果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国建设部批准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2008 年版) 2 、必须满足甲方对项目要求的设计深度和标准 二、初步设计文件的容要求 1 、设计总说明。 2 、总平面图:包括说明书、设计图纸。 3 、建筑部分:设计说明书和设计图纸。 4 、结构部分:设计说明书、结构方案及布置图、基础方案及布置图、钢筋混凝土用量估算、 计算书。 5 、建筑电气部分: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电气设备表、计算书。 6 、给水排水部分: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设备表、计算书。 7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部分: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设备表、计算书。 三、初步设计过程控制要求 1 、初步设计过程中按照各个专业相互间提交设计中间成果的时间点作为阶段控制节点,设

计过程中与甲方及相关设计管理人员保持沟通。 2 、设计成果提交:应在正式出图前一周,以非正式的白图形式提交甲方审查,与甲方进 行充分沟通,作出必要的修改并经甲方认可后才能正式出图。 第四章总图专业 一、总平面 1 、设计规模及组成 ( 1)、建设工程项目方案综合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及建筑工程项目建筑面积明细表(详下表) 综合技术指标 一、项目总用地面积 二、项目净用地面积 三、规划总建筑面积 (一)、地上建筑面积 1、居住建筑面积 其中:住宅建筑面积 公寓建筑面积 2、酒店建筑面积 其中:客房建筑面积 酒店配套建筑面积 3、办公建筑面积 4、商业建筑面积 5、配套设施建筑面积 (二)、地下建筑面积 1、地下商业建筑面积 2、地下停车库建筑面积 3、地下设备用房建筑面积 4、人防建筑面积 5、地下建筑层数 四、居住户(套)数 1、住宅户(套)数 1)、 22 的户(套)数M < 建筑面积

市政工程初步设计编制深度

[资料]市政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A 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1 设计说明书 1.1概述 1.1.1 道路地理位置图 示出道路在地区交通网络中的关系及沿线主要建筑物的概略位置。 1.1.2设计依据 设计委托书、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设计)的批复意见、相关评审报告、规划、地形等相关资料。 1.1.3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设计)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 如技术标准、规模有重大变化,应予以论证并履行报批手续。 1.1.4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1.1.5测设经过及设计过程简述 1.1.6需要说明的其它事项 1.2 现状评价及沿线自然地理情况 1.1.1道路现状评价 1.2.2现状交通量及技术评价 交通量、车辆组成、路口交通流量与流向特征及路口、路段饱和度等。 1.2.3沿线基本情况 沿线(控制性)建筑、河流、铁路及地上、地下管线情况。 1.2.4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 如河流设计水位、流速、地下水位、气温、降雨、日照、蒸发量、主导风向、风速等。 1.2.5工程场地自然条件 1.3 工程概况 1.2.1工程地点、范围及规模 1.3.2建设期限、分期修建计划 1.3.3规划简况

着重阐述设计道路、立交在规划路网中的性质、功能、位置、走向,相交道路的性质、功能。 1.3.4远期交通流量流向的分析,设计小时交通量的确定,荷载等级的确定。 1.3.5主要交叉路口渠化处理方式 如选用立交,需阐明其必要性及选型依据。 1.3.6工程修建的意义 对道路路网的影响,缓减干扰提高车速和服务水平的程度。根据以上内容,阐明工程修建的意义。 1.4 工程设计 1.4.1方案设计思路 1 对规划思路及各项指标进行说明,阐述对规划的理解,分析项目实施的意义。 2 提出主要技术难点与关键技术问题。 3 结合规划提出优化或更改思路,阐述合理性。 1.4.2技术标准与设计技术指标 1 列表说明各方案主要技术指标,包括道路等级、设计年限、设计车速、标准路幅宽度、最小平曲线半径、最大纵坡、最大坡长、最小坡长、凹曲线凸曲线半径、停车视距、最小净空、交织段长度、设计荷载、抗震设防标准等。对以上指标与规范要求进行对比分析。 2 对设计年限、设计荷载、最小净空、抗震等级结合规范进行说明。 3 对因条件限制不满足规范要求的所有非强制性技术指标需特别说明。 1.4.3道路平面设计 1 提出平面布置控制因素,包括用地、道路、管线、轨道、隧道、桥梁、文物、其它构筑物、以及工程费用控制等,分析主要控制因素。 2 阐述各方案平面布置情况,结合以上控制因素进行分析,论证各方案设计合理性。 1.4.4道路纵断面设计 1 提出纵断面布置控制因素,包括坡度、控制标高、坡长、挖填土方、排水、等,分析主要控制因素。 2 阐述各方案纵断面布置情况,结合以上控制因素进行分析,论证各方案设计合理性。 1.4.5方案比选 列表对方案的交通功能、占地、工程费用、景观效果、近远期结合情况、技术要求、工期、拆迁与施工组织等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推荐方案。

项目初步设计及其具体内容

项目初步设计及其具体内容(范例) 一.项目初步设计封面: 封面要求如下: 项目名称: 主管部门: 建设单位(章): 项目负责人: 项目监管责任人:(一般为厅相关业务单位负责人) 项目法人代表及联系电话: 建设地点: 建设期限: 编写单位(章)、人员及联系电话: 编写时间: 二.格式及要求: 第一章总论 包括项目建设背景、目标和任务,设计依据,设计范围等。 第二章总平面布置 包括项目总图布置和总图主要技术指标等。 第三章设计内容 (即:主要建设内容) 第四章工艺设计

1、工艺技术方案 (1)拟建项目工艺技术选择的原则或路线。 (2)拟建项目工艺技术方案。 (3)编制工艺流程框图、各工艺环节的技术参数或说明。 (4)阐述所选工艺技术的先进性、成熟性、可靠性及经济实用性。 2、设备方案: 根据项目类别、工艺技术要求、建设标准,选择配置相应的仪器设备,阐述拟选工艺设备和附属配套设备的依据和理由,并编制仪器设备清单,将已有和新增分别列表;仪器设备清单内容包括设备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及主要技术参数说明等。 第五章建筑、结构设计 (含设计依据及设计要求、设计范围、设计内容等)。 第六章给排水、采暖及通风设计。 第七章电气设计 含供电、电力、照明、防雷接地设计等。 第八章农业生产措施及基础设施设计 含田间工程、育秧大棚、网室、附属工程设计及田间耕作机械选型说明。 第九章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设计。 1、对于有污染的项目,要提出具体处理技术方案及措施,污染物处理后能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 2、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和加工项目要对有可能发生威胁人身、生

产设施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描述。 第十章工程概算和资金筹措方案。 1、投资估算 (1)投资估算内容。包括估算说明和总投资估算表、单项工程投资估算表、仪器设备投资估算表的编制。 (2)投资估算编制说明。要分别对总投资估算、单项工程投资估算表和仪器设备投资估算表中的工程量核定、建筑工程的结构类型(仪器设备指规格)、单价(或单位工程造价)及各种税费费率的取值依据和理由做逐一说明。 (3)编制投资估算表。 1)总投资估算表:按工程建设费、工程建设其他费、预备费三项合计为项目建设总投资(或称固定资产总投资)。 2)单项工程投资估算表:按项目具体建设内容凡单独设计、单独施工、独立发挥作用的单体工程(如独立建设的科研实验楼、库房、晒场、温室、渠系、打井等),均应编制单项工程投资估算表。土建工程、田间工程、配套工程等估算内容包括工程名称、单位、工程数量、单价、合价。 3)仪器设备投资估算表。根据仪器设备清单编制仪器设备投资估算表,按实验室仪器设备、农机具、其他设备(主要指通用设备、家具及其他设备)分列。仪器设备估算内容包括设备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单价、合价。 (4)投资估算依据。

2×660MW烟气脱硫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

2×660MW烟气脱硫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

FGD068C–A0101-003-CR00 华能九台电厂一期1号、2号机组 (2×660MW)烟气脱硫工程初步设计阶段 第一卷初步设计说明书 第三章工艺部分 北京博奇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2007年12月

目录 1.概述 (1) 1.1 系统构成 (1) 1.2 工艺系统设计原则 (1) 2.设计基础数据 (3) 3.装置性能 (8) 4.工艺系统描述 (11) 4.1 工艺描述 (11) 4.2 系统描述 (12) 4.3 机械装置描述 (22) 5.运行和维护说明 (28) 5.1 正常运行程序 (28) 5.2 启动和停运方式 (30) 5.3 变负荷运行说明 (35) 5.4 装置和设备保护措施 (36) 5.5 系统检修维护 (37) 6. 相关图纸和文件 (52) 6.1工艺部分附表 (52) 6.2工艺附图 (52)

1.概述 1.1 系统构成 华能九台电厂一期1号、2号机组(2×660MW)烟气脱硫工程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工艺。烟气脱硫系统(FGD)处理烟气量为电厂#1和#2机组(2×660MW)在BMCR工况下100%的烟气量,FGD系统由以下子系统组成: (1)吸收塔系统 (2)烟气系统 (3)石膏脱水系统(包括真空皮带脱水系统和石膏库) (4)石灰石制备系统(包括石灰石接收和储存系统、石灰石磨制系统及石灰石浆液制备和供给系统) (5)公用系统(包括工艺水系统、杂用气和仪用压缩空气系统) (6)排放系统 (7)废水处理系统 1.2 工艺系统设计原则 FGD工艺系统主要由石灰石浆液制备系统、烟气系统、SO2吸收系统、排空系统、石膏脱水系统、工艺水系统、废水处理系统、杂用和仪用压缩空气系统等组成。工艺系统设计原则包括: (1)脱硫工艺采用湿式石灰石—石膏法,脱硫系统的设备配置按照收到基硫0.25%考虑。 (2)脱硫装置采用一炉一塔,每套脱硫装置的烟气处理能力为一台锅炉脱硫设计煤种100%BMCR工况时的烟气量,石灰石浆液制备和石膏脱水系统容量按2X660MW机组统一规划,本期2X660MW机组的石灰石浆液制备和石膏脱水系统,脱硫效率按不小于93%设计。 (3)脱硫系统设置100%烟气旁路,以保证脱硫装置在任何情况下不影响发电机组的安全运行。 (4)吸收剂制浆方式采用厂外来石灰石块(石灰石粒度小于20mm),在电厂脱硫岛内吸收剂制备车间采用湿式磨机制成浆液。 (5)脱硫副产品—石膏脱水后含湿量<10%,考虑全部综合利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