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应力管桩技术地的要求

预应力管桩技术地的要求

预应力管桩技术地的要求
预应力管桩技术地的要求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要求

一、适用范围: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成都万科所有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招投标及现场安装指导。

本标准规定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术语、原材料、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本标准适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二、依据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除另有注明外,本工程须符合设计、图纸和相关国家、地方及行业标准,主要包括但不限于: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2年版;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 22:2005),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建筑地基与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图集)》(03SG409);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13476)

《先张法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51/5070-2010),四川省标准。三、术语及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先张法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

采用离心方式成型的先张法预应力高强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80)环形截面桩(代号PHC,以下简称管桩)。

3.2 管桩基础

由管桩和连接桩顶的承台共同组成的建(构)筑物基础。

3.3 填芯混凝土

灌填在管桩内腔的混凝土。

3.4 静载荷试验桩

通过静载荷试验取得承载力等相关参数的试桩。

3.5 送桩

基桩沉桩过程中借助送桩器将桩端送至满足设计要求深度的施工措施。

3.6 锤击沉桩法

利用打桩设备的锤击能量将桩沉入土(岩)层的施工方法。

3.7 静压沉桩法

利用静压设备将桩沉入土(岩)层的施工方法。

3.8 收锤标准

将桩端沉至设计要求时终止锤击的施工控制条件。

四、管桩尺寸

4.1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常用规格(表1)

(注:根据需要,也可以生产其他规格的管桩,但应符合《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13476中的相关规定。)

4.2管桩的结构形状和基本尺寸应符合图1和表2的规定。

4.3管桩的长度应包括桩身和接头。

五、原材料及制作工艺

5.1 原材料

5.1.1水泥

5.1.1.1水泥强度等级不得低于42.5,优先采用硅酸盐水泥,其次普通硅酸盐水泥,其质量要求应符合GB175《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的规定。

5.1.1.2水泥进厂时,应有质量保证书或产品合格证。

5.1.1.3水泥存放应按厂家、品种、强度等级、批号分别贮存并加以标明,水泥贮存期不得超过三个月,过期或对质量有怀疑时应进行水泥质量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得使用。

5.1.2细骨料

5.1.2.1宜采用天然硬质中粗砂,细度模数宜为2.5~3.2,其质量应符合GB/T14684《建筑用砂》的规定。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含泥量应小于1%,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时含泥量应小于2%。

5.1.2.2不得使用未经淡化的海砂。若采用淡化的海砂,混凝土中的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0.06%。

5.1.3粗骨料

5.1.3.1应采用碎石,其最大粒径不大于25mm,且不得超过钢筋净距的3/4,其质量应符合GB/T14685《建筑用卵石、碎石》的规定。

5.1.3.2碎石必须经过筛洗后才能使用;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含泥量应小于0.5%,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时含泥量应小于1%。

5.1.3.3碎石的岩体抗压强度宜大于所配混凝土强度的1.5倍。

5.1.4水

5.1.4.1混凝土拌和用水不得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和硬化的有害杂质和油质。其质量应符合JGJ63《混凝土拌和用水》的规定。

5.1.4.2不得使用海水。

5.1.5外加剂

5.1.5.1质量应符合GB8076《混凝土外加剂》的规定;不得采用含有氯盐或有害物的外加剂。

5.1.5.2选用外加剂应经过试验验证后确定。

5.1.6掺合料

5.1.

6.1掺合料宜采用硅砂粉、矿渣微粉、粉煤灰或硅灰等,硅砂粉的质量应符合

JC/T950-2005 中表1 的有关规定,矿渣微粉的质量不低于GB/T18046-2008 表1 中S95 级的有关规定,粉煤灰的质量不低于GB/T1596-2005 中Ⅱ级F类的有关规定,硅灰的质量应符合GB/T18736-2002中表1的有关规定。

5.1.

6.2当采用其他品种的掺合料时,应通过试验鉴定,确认符合管桩混凝土质量要求时,

方可使用。

5.1.7钢材

5.1.7.1预应力钢筋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其质量应符合GB/T5223.3中低松弛螺旋槽钢棒的规定,且抗拉强度不小于1420MPa,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不小于1280MPa,断后延长率应大于GB/5223.3—2005表3中延性35级的规定要求。

5.1.7.2螺旋筋采用冷拔低碳钢丝、低碳钢热轧圆盘条,其质量应分别符合JGJ19《冷拔钢丝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与施工规程》、GB/T701《低碳钢热轧圆盘条》的规定。

5.1.7.3端部锚固钢筋宜采用低碳钢热轧圆盘条或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其质量应分别符合GB/T701《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1499《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的规定。管桩端部锚固钢筋设置应按照结构设计图确定。

5.1.7.4钢材进厂必须提供钢材质保书,进厂后必须按规定进行抽样检验,严禁使用未经检验或不合格的钢材。

5.1.7.5钢材必须按品种、型号、规格和产地分别堆放,并有明显标记。

5.1.7.6端板性能应符合JC/T947 的规定,材质应采用Q235B,其厚度应不小于表2 的规定。桩套箍材质的性能应符合GB/T700中Q235的规定。

表2 端板最小厚度

5.2 混凝土制备

5.2.1混凝土配合比

5.2.1.1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用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60,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用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80。

5.2.1.2离心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参见JGJ5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经试配确定。

5.2.1.3混凝土坍落度一般控制在3cm~7cm。

5.2.2混凝土原材料计量

5.2.2.1原材料计量应采用计量精度高、性能稳定可靠的电子控制设备。

5.2.2.2原材料计量允许偏差:

a)水泥、掺合料≤1%;

b)粗、细骨料≤2%;

c)水、外加剂≤1%。

5.2.3混凝土搅拌

5.2.3.1必须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混凝土搅拌最短时间应符合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混合料的搅拌应充分均匀,掺加掺合料时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混凝土搅拌制度应经试验确定。

5.2.3.2严格按照配料单及测定的砂、石含水率进行调整配料。

5.2.3.3混凝土搅拌完毕,因设备原因或停电不能出料,当时间超过30min,则该盘混凝土不得使用;对掺加磨细掺合料的新拌混凝土,其控制时间可经试验后调正。

5.2.3.4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应符合GB5016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的规定。

5.3 钢筋骨架制作

5.3.1预应力主筋加工

5.3.1.1主筋应清除油污,不应有局部弯曲,端面应平整,不得有飞边,不同厂家、不同型号规格的钢筋不得混合使用。

5.3.1.2同根管桩中钢筋下料长度的相对差值不得大于L/5000(L为桩长,以mm计)。

5.3.1.3主筋镦头宜采用热镦工艺,钢筋镦头强度不得低于该材料标准强度的90%。

5.3.1.4预应力主筋沿管桩断面园周分布均匀配置,最小配筋率不低于0.4%,并不得少于六根,主筋净距不应小于30mm。

5.3.2骨架制作

5.3.2.1螺旋筋的直径不应小于表3的规定。管桩两端2000mm范围内螺旋筋的螺距为45mm,其余部分螺旋筋的螺距为80mm。螺距允许偏差为±5mm。

表3 螺旋筋直径

5.3.2.2钢筋骨架采用滚焊机成型,预应力主筋和螺旋筋焊接点的强度损失不得大于该材料标准强度的5%。

5.3.2.3钢筋骨架成型后,各部分尺寸应符合如下要求:

a)预应力主筋间距偏差不得超过±5mm;

b)螺旋筋的螺距偏差,两端处不得超过±5mm,中间部份不得超过10mm;

c)主筋中心半径与设计标准偏差不得超过±2mm。

5.3.2.4钢筋骨架吊运时要求平直,避免变形。

5.3.2.5钢筋骨架堆放时,严禁从高处抛下,并不得将骨架在地面拖拉,以免骨架变形或损坏;同时应按不同规格分别整齐堆放。

5.4 桩接头制作

5.4.1桩接头应严格按照设计图制作。钢套箍与端头板焊接的焊缝在内侧,所有焊缝应牢固饱满,不得带有夹渣等焊接缺陷。

5.4.2若需设置锚固筋,则锚固筋应按设计图纸要求选用并均匀垂直分布,端头焊缝周边饱满牢固。

5.4.3端头板的宽度不得小于管桩规定的壁厚;端头板制作要符合以下规定:

a)主筋孔和螺纹孔的相对位置必须准确;

b)钢板厚度、材质与坡口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5.5 成型工艺

5.5.1装、合模

5.5.1.1装模前上、下半模须清理干净,脱模剂应涂刷均匀,张拉板、锚固板应逐个清理干净,并在接触部位涂上机油。

5.5.1.2张拉螺栓长度应与张拉板、锚固板的厚度相匹配,防止螺栓过长或过短;禁止使用螺纹损坏的螺栓。

5.5.1.3张拉螺栓应对称均匀上紧,防止桩端倾斜和保证安全。

5.5.1.4钢筋骨架入模须找正,钢套箍入模时两端应放置平顺,不得发生凹陷或翘起现象,做到钢套箍与钢模紧贴,以防漏浆。

5.5.1.5合模时应保证上、下钢模合缝口干净无杂物,并采取必要的防止漏浆的措施,上模要对准轻放,不要碰撞钢套箍。

5.5.2布料

5.5.2.1布料时,桩模温度不宜超过45℃。

5.5.2.2布料要求均匀,宜先铺两端部位,后铺中间部位,保证两端有足够的混凝土。

5.5.2.3布料宜采用布料机。

5.5.3张拉预应力钢筋

5.5.3.1管桩的张拉力应计算后确定;并宜采用应力和伸长值双控来确保预应力的控制。5.5.3.2张拉的机具设备及仪表,应由专人妥善保管使用,并应定期维护和校验。

注:新购置的张拉机具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校验。

5.5.3.3当生产过程中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重新校验张拉设备:

a)张拉时,预应力钢筋连续断裂等异常情况;

b)千斤顶漏油;

c)压力表指针不能退回零点;

d)千斤顶更换压力表。

5.5.4离心成型

5.5.4.1离心成型分为四阶段:低速、低中速、中速、高速。低速为新拌混凝土混合料通过钢模的翻转,使其恢复良好的流动性;低中速为布料阶段,使新拌混凝土料均匀分布于模壁;中速是过渡阶段,使之继续均匀布料及克服离心力突增,减少内外分层,提高管桩的密实性和抗渗性;高速离心为重要的密实阶段。各企业具体的离心制度(转速与时间)应根据管桩的品种、规格等经试验确定,以获得最佳的密实效果。

5.5.4.2由混凝土搅拌开始至离心完毕应在50min内完成。

5.5.4.3离心成型中,应确保钢模和离心机平稳、正常运转,不得有跳动、窜动等异常现象。

5.5.4.4离心成型后,应将余浆倒尽。

5.5.5常压蒸汽养护

5.5.5.1管桩蒸养的介质应采用饱和水蒸汽。

5.5.5.2蒸汽养护分为静停、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

5.5.5.3静停一般控制在1h~2h,升温速度一般控制在20℃/h~25℃/h,恒温温度一般控制在70℃±5℃,使混凝土达到规定脱模强度;降温需缓慢进行。

注:对掺加掺合料的管桩的养护制度在试验基础上另行调正。

5.5.5.4蒸汽养护制度应根据管桩品种、规格、不同的原材料、不同季节等经试验确定。5.5.5.5池(坑)内上下温度要基本一致。养护坑较深时宜采用蒸汽定向循环养护工艺。

5.5.6脱模

5.5.

6.1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脱模强度不得低于35MPa,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脱模强度不得低于40MPa。

5.5.

6.2预应力放张顺序,应采取对称、交错张放方法。

5.5.

6.3脱模场地要求松软平整,保证脱模时桩不受损伤。

5.5.7压蒸养护

5.5.7.1压蒸养护的介质应采用饱和水蒸汽。

5.5.7.2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经蒸汽养护,脱模后即可进入压蒸釜进行压蒸养护。

5.5.7.3压蒸养护制度根据管桩的规格、原材料、季节等经试验确定。

5.5.7.4压蒸养护恒压时蒸汽压力控制在0.9MPa~1.0MPa,相应温度在180℃左右。

5.5.7.5当釜内压力降至釜外大气压一致时,排除余气后才能打开釜门;当釜外温度较低或釜外风速较大时,禁止将桩立即运出釜外降温,避免因温差过大降温速率过快而引起温差裂缝。

5.5.8自然养护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脱模后在成品堆场上需继续进行保湿养护,以保证混凝土表面润湿,防止产生收缩裂缝,确保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出厂时强度等级不低于C60。

六、产品检验及要求

6.1 产品验收

6.1.1产品检验依据国标GB13476《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外观质量、尺寸偏差、抗弯性能等的检验;尺寸偏差应符合附表1:管桩尺寸允许偏差值的规定,外观质量应符合附表2:外观质量要求的规定。

6.1.2产品检验后按检验的产品等级在桩身按标准规定标明标志。

6.1.3混凝土保护层

外径300mm管桩预应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25mm,其余规格管桩预应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40mm。

(注:用于特殊要求环境下的管桩,保护层厚度应符合相关标准或规程的要求。)

6.2 贮存要求

6.2.1堆放场地坚实平整。

6.2.2产品堆放时,最下层宜按GB13476《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要求的两支点位置放在垫木上,垫木支承点在同一水平面和同一垂线上,并用合格木楔固定,以防滚滑。

6.2.3贮存产品应标明合格印章及制造厂、产品商标、管桩标记、品种、规格、生产日期或编号等内容。

6.2.4产品应按品种、规格、型号分别堆放,堆放层数不宜超过下表:

注:堆放时,长桩不得置于短桩的上方。

6.2.5产品装卸、起吊应轻放轻起,严禁抛掷、碰撞、滚落。

6.3 前期及质量要求

6.3.1 前期要求

6.3.1.1 PC桩、PHC桩必须符合GB13476—92标准;

6.3.1.2 打桩设备、机具选择应符合规范要求及工期要求,并请根据施工技术和经验选择锤号。

6.3.2 质量要求

6.3.2.1 预应力钢棒在张拉时张拉力和伸长值均应满足设计要求。

6.3.2.2 检验和评定混凝土等级的龄期应符合下列规定:

a)采用蒸压养护工艺为出釜后1天。

b)采用其他养护工艺为28天。

6.3.2.3 管桩混凝土重度不应小于26KN/m3。

6.3.2.4 管桩各部位尺寸偏差及检查方法应符合附录1:管桩的尺寸允许偏差值。

6.3.2.5 管桩外观质量要求应符合附录2:管桩的外观质量要求。

6.3.2.6 工程常用管桩桩身抗裂弯矩及极限弯矩的允许至可参照附录3:管桩抗裂弯矩、极

限弯矩。

6.3.2.7 管桩标识应符合下列规定:

a)标识采用制造厂的厂名或产品注册商标,并喷标在管桩表面距端头1000~1500mm 处;

b)永久标识内容包括桩类型、规格型号(直径、壁厚、长度)、制造日期、桩的编号(桩长单位为米);

c)临时标识为管桩标记(不包括标准编号)、制造日期或管桩编号,其位置略低于永久标志。

6.3.2.8 管桩产品合格证书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

a)合格证编号、产品等级、产品数量

b)管桩品种、规格、型号、长度及壁厚;

c)管桩编号;

d)混凝土抗压强度;

e)外观质量、尺寸误差;

f)抗弯性能;

g)制造厂厂名、制造日期、出厂日期;

h)检验员签名或盖章(或检验员证书编号)。

七、施工阶段要求

7.1 试桩及打桩

7.1.1 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及国家规范、标准(JGJ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进行施工;

7.1.2 工程施工前应根据地质情况选取3根桩作试打桩,试桩检测需满足《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相关数据应及时反馈给监理和甲方;

7.1.3 凡桩距等于或小于2.5D及承台下桩数多于9根的,均应采取跳打方式施工;

7.1.4 管桩施工时应严格控制桩顶实际标高。高于指定标高的,由施工单位负责截桩,并及时将截下来的桩头清出施工现场;低于设计标高的,由施工单位负责接桩;具体桩承台及桩顶标高相对关系按桩基施工图纸进行。

7.1.5 施工前场地应进行适当平整,以满足施工要求为准,相关费用包含到投标报价中;

7.1.6 桩基检测时,应按照检测单位要求及时完成检测桩号的锯桩、凿平和磨光等;

7.1.7 对地质条件影响而造成断桩(碎桩)、偏桩、斜桩、桩管破损等技术处理,费用和相关损失由施工方负责,投标单位在综合单价中予以考虑。

7.1.8 由于桩基偏位超出规范导致承台加大,增加费用由桩基施工单位承担,桩基偏位在规范以内是否需加大承台需经过设计变更审批。

7.1.9 接桩统一采用焊接接桩法。每根桩须对照地质勘察资料预计总长,选用合理的桩节组合,以使接桩次数尽量少。

7.1.10 施工过程中可能对周边建筑物产生影响,投标单位应根据经验作出判断,并采取措施,桩基施工导致的周边建筑的损伤责任及相关费用由桩基施工单位承担。

7.2 施工要求

7.2.1 桩基施工单位应执行成都市有关安全文明的规定,若因安全文明问题引起的罚款、投诉等由桩基施工单位承担。

7.2.2 场地试验桩及检测:

按不小于设计桩数的1%,且不小于三根进行验桩施工。目的是静压载检测数据反馈设计,以验证场地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一般是在基坑开挖完成后开始进行上述试验桩的施工。如基坑深度较浅,可考虑试验桩完成后再进行开挖。

7.2.3 工程桩施工:

a.工艺流程

测量定位→桩机就位→底桩就位、对中和调直→锤击沉桩→接桩→锤击→进入持力层→复打→检测→裁桩→总包施工

b.具体施工过程

1)进场材料:管桩进场时先检查相关资料是否齐全合格;

2)桩的堆放:按不同规格型号分层堆放,堆放层数不宜超过4层,堆放位置应考虑施工方便;

3)桩位的确定:打桩前通过轴线控制点进行桩位的确定,同时考虑到打桩过程中挤土效应,必须在每根桩施打前进行桩位校核,打桩后桩允许偏差(见附录4:管桩桩位的允许偏差)

4)引孔

打桩过程的挤土和土方隆起,在粘土层、粉质粘土层和含碎石粘土层等属微膨胀土质中表现特别明显,在卵石层表现不明显。土方的隆起还将造成管桩隆起,桩尖悬空。为减少隆起和挤土效应,必须在管桩施工前进行引孔取土、引孔取土孔直径选择为φ500为480,φ400为380,深度按土层厚度的1/2~2/3进行取土。

引孔质量控制:

①引孔前对桩位进行复核;

②钻头定位后对钻杆垂直度进行核正。

成品保护:引孔后及时清理洞口周边浮土并采取遮盖措施。

5)打桩顺序和打桩施工

对于密集群桩,从中间往四周或两个方向施打,对基础标高不一的桩,宜先深后浅,对不同规格的φ400,φ500桩宜先打φ500的后再φ400,先长后短,应避免按着一个方向进行,使土体一边挤压,造成入土深度不一,土体挤密程度不均匀,导致不均匀沉降;管桩就位前,应在桩身分划1米线标记,以便观察桩的入土深度及每米沉桩锤击数,锤击沉桩应采

取重锤轻击,同时特别注意保证锤身垂直度,每根桩宜连续施打一次完成。

6)桩身垂直度控制

打桩前桩机将桩吊起对好桩位,对好桩位后调整桩身垂直度,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桩长的0.5%,调整垂直度应在桩的2个90°角的不同方向用吊线或15m外用经纬仪进行观测调整,开始沉桩时桩锤、桩帽、桩身中心线要一致,桩顶不是太平的,应用厚纸板垫平。

7)桩的焊接

分桩尖和桩连接焊接。焊接前,必须检查材料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焊工必须持证上岗,焊条必须干燥,严禁在潮湿环境中进行焊接。焊接前用钢丝刷或砂轮机将接触面杂物清除干净,桩连接在桩身校正检查合格后在圆周用2个焊工对称点焊4~6点,施焊固定后,对称分层、连续施焊,焊接接头宜错开,焊缝应连续饱满,不得有弧坑、裂纹,电弧擦伤,表面夹渣、气孔缺陷,焊接标准符合二级焊缝要求,按不小于20%的比例进行超声波探伤,焊缝焊好检查后自然冷却8~10mm后才能沉桩,严禁用水冷却或焊好后就沉桩。桩尖焊接应在连续满焊、焊透,焊肢高度大于接角二块钢板最小厚度,所有有焊缝必须经现场监理检查或探伤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

8)收锤标准

收锤以贯入度控制为主,地勘资料所反映持力层深度控制为辅,连续锤击3阵,每阵10锤贯入度不大于试验确定贯入度标准(中风化泥岩一般是小于3cm,具体以试桩确定)。

9)桩尖封底

对持力层为中风化泥岩的,应在第一次打完后立即浇筑1m高的C30微膨胀防水砼对桩尖进行封堵,以避免管内积水渗漏浸泡桩底中风化泥岩,造成泥岩承载力下降。

10)复打和贯入度控制

每根桩打完后和复打前必须立即进行桩顶标高测量,以此判断桩身是否有上涌,以及上涌高度,复打时必须打完上涌高度并且贯入度合格,测量桩顶标高应由分包单位、总包单位、监理单位各自进行,以此判断测量准确性,尽量减少复打次数,以降低复打对桩身损坏程度。

11)场地排水

应在场地周边设置排水沟使场地排水通畅,分包单位应做好引孔及管桩上口防水措施。

12)安全

打桩前,应对邻近施工范围内的原有建筑物、地下管线等进行检查,对有影响的工程,应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或隔振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

打桩机行走道路必须平整、坚实,必要时宜铺设建渣,经压路机碾压密实。场地四周

应挖排水沟以利排水,保证移动桩机时的安全。

在施工前应先全面检查机械,发现有问题时及时解决,检查后要进行试运转,严禁带病作业。机械操作必须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要求,由专人操作,并加强机械的维护保养,保证机械各项设备和部件、零件的正常使用。

吊装就位时,起吊要慢,拉住溜绳,防止桩头冲击桩架,撞坏桩身;加强检查,发现不安全情况,及时处理。

在打桩过程中遇有地坪隆起或下陷时,应随时对机架及路轨调平或垫平。

机械司机,在施工操作时要集中精力,服从指挥信号,不得随便离开岗位,并经常注意机械运转情况,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纠正。要防止机械倾斜、倾倒,桩锤不工作时,突然下落等事故的发生。

施工现场的一切电源、电路的安装和拆除必须由持证电工操作;电器必须严格接地、接零和使用漏电保护器。

7.3 工程验收要求:

7.3.1 验收是建立在专业和法定检测基础上达到设计要求和相应的国家规范要求;

7.3.2 施工期间必须有相应的技术保证措施和技术力量,以足以保证在检测和申请政府部门进行验收时,能够做到一次性验收成功,否则将会遭到相应的违约处罚;

7.3.3 对于甲方委托的第三方检测单位的检测结果具有合法性,若施工方对此有任何疑问可申报有关仲裁部门,但不得影响工期。

附录附表1

附表2:外观质量要求

附录3:常用管桩抗裂弯矩、极限弯矩

附录4 管桩桩位的允许偏差

预应力管桩技术要求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要求 一、适用范围: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成都万科所有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招投标及现场安装指导。 本标准规定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术语、原材料、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本标准适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二、依据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除另有注明外,本工程须符合设计、图纸和相关国家、地方及行业标准,主要包括但不限于: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2年版;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 22:2005),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建筑地基与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图集)》(03SG409);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13476) 《先张法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51/5070-2010),四川省标准。三、术语及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先张法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 采用离心方式成型的先张法预应力高强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80)环形截面桩(代号PHC,以下简称管桩)。 3.2 管桩基础

预应力管桩技术规范 (2)

预应力管桩技术要求 1. 总则 1.1适用规范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4)《施工质量标准强制性条文及其实施》 1.2 预应力管桩的质量和施工应符合设计和本规范的要求,如果本规范与国家相应规范不一致,以最严格的执行。 2. 材料 2.1预制钢筋混凝土桩:规格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并有 出厂合格证。 2.2投标方在投标时需明确桩的来源业主、业主代表、设计和监理单位有权去 制造厂实地考察确认。若所提供制造商的产品不能满足设计施工要求时,则应由中标施工单位另选制造商,直道甲方、业主代表、设计、监理满意为止。 2.3施工方所提供的预应力管桩的制造商一旦被选用,则应充分考虑桩的供应 与运输能力,不能以任何借口而影响桩的供应和影响施工进度。 2.4管桩的供应与验收,应在控制现场未下车前提供产品合格证书后,方可进 场。 2.5焊条(接桩用):型号、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3. 施工机具: 3.1 2.3.1承包商应选用液压静力压桩机或柴油锤打桩机,打桩机的台数应 根据工期要求配备。 3.2 2.3.2对于采用的液压静力压桩机,其能够提供的最大压力不得低于

3200kN。同时考虑本地质条件可能含有流砂层和卵石层,部分桩需要穿 透流砂层或卵石层后才能进入持力层(强风化层),承包方应具备适当 增加配重的潜力,其费用包括在报价中。 3.3 2.3.3承包商应在进场时提供桩机的最近一次的、在有效期内的检测报 告原件,并随设备留置现场直到试桩工作结束。 3.4 2.3.4柴油锤打桩机的锤体重量、柴油机规格应根据桩基情况按有关规 范要求选用。 3.5 2.3.5应配备符合要求的、一定量的电焊机、全站议、经纬仪、水准仪 等辅助机具。 4. 测量放样 4.1桩基的轴线和标高均要求采用全站议和水准仪进行放样,放样后的轴线 和标高应请业主代表和监理单位进行复核批准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桩基的轴线和高程的控制桩,应设置在不受打桩影响的地点,并应妥善 加以保护。 4.2根据轴线放出桩位线,用木橛或钢筋头钉好桩位,并用白灰作标志,以 便于施打。 4.3要选择和确定打桩机进出路线和打桩顺序,制定施工方案,作好技术交 底。 5工程量的计算 5.1桩的计算长度为从现有地面算起的桩的入土深度(不含桩点长度) 5.2桩的计算长度为从设计地面标高±0.00以下-1.0m算起,为桩的入土 深度。 5.3桩的计算长度为从桩设计顶标高算起的有效桩长。(不含桩尖)条件为 每一个承台的一根桩为试桩,桩长按实计算。 5.4所有断桩、无效桩、偏台桩及由此而引发的费用由施工单位负责。 5.5由于施工单位的施工不一致而引发的设计桩基承台的变化,所增加的费 用由施工单位负责。 5.6现暂定桩的有效桩长为14m/根,施工单位应根据地质勘察报告的地质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交底范文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交底 一、打桩前应完成下列准备工作: 1.认真检查打桩设备各部分的性能,以保证正常运作; 2.除按本规程第3章检查所用管桩桩身质量外,尚应检查管桩的生 产日期和蒸养的PC桩应不小于28d的龄期方可施打; 3.根据施工图绘制整个工程的桩位编号图; 4.由专职测量人员分批或全部测定标出场地上的桩位,其偏差不得 大于20mm; 5.在桩身上划出以米为单位的长度标记,并按从下至上的顺序标明 桩的长度,以便观察桩的入土深度及记录每米沉桩锤击数。 二、顺序应综合考虑下列原则后确定: 1. 根据桩的密集程度及周围(构)筑物的关系。 A、桩较密集且距周围建(构)筑物较远、施工场地较开阔时,宜从中间向四周进行; B 、若桩较密集、场地狭长、两端距建(构)筑物较远时,宜从 中间向两端进行; C、桩较密集且一侧靠近建(构)筑物时,宜从毗邻建(构) 筑物的一侧开始由近及远地进行。 2.根据桩的入土深度,直先长后短。 A、据管桩的规格,宜先大后小。 B、据高层建筑塔楼(高层)与裙房(低层)的关系,宜先高后低。 三、桩的施打应符合下列规定:

1.第一节管桩起吊就位插入地面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0.5%,并 宜用长条水准尺或其他测量仪器校正;必要时,宜拔出重插。2.管桩施打过程中,桩锤、桩帽和桩身的中心线应重合。当桩身倾 斜率超过0.8%时,应找出原因并设法纠正;当桩尖进入硬土层后,严禁用移动桩架等强行回扳的方法纠偏。 3.在较厚的粘土、粉质粘土层中施打管桩,不宜采用大流水打桩施 工法,宜将每根桩一次性连续打到底,尽量减少中间休歇时间,且尽可能避免在接近设计深度时进行接桩。 4.桩数多于30根的群桩基础应从中心位置向外施打,承台边缘桩 宜待承台内其他打完并重新测定桩位后再插桩施打。 5.打桩时应由专职记录员及时准确地填写管桩施工记录表,并经当 班监理人员(或建设单位代表)验证签名方可作为有效施工记录。 6.4.4焊接接桩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管桩需要接长时,其入土部分桩段的桩头宜高出地面0.5~ 1.0m. 2.下节桩的桩头处宜设导向箍以方便上节桩就位。接桩时上下节 桩段应保持顺直,错位偏差不宜大于2mm. 3.管桩对接前,上下端板表面应用铁刷子清刷干净,坡口处应刷 至露出金属光泽。 4.焊接时宜先在坡口圆周上对称点焊4~6点,待上下桩节固定后

预制桩施工技术规范

预制桩施工技术规 范 1

钢筋混凝土静压桩施工工艺标准 1 适用范围 本施工工艺标准适用于普通混凝土预制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静压施工的础工程。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要求 2.1.1混凝土预制桩的质量要求 2.1.2 表面平整(方桩)密实、掉角的深度不应该超过10mm,且局部窝和掉角的总面积不得超过桩表面面积的0.5%,并不得过分集中。 2.1.3 方桩深度不得大于20mm、宽度不得大于0.2mm横向裂缝长度不得超过边长的一半、(管桩不超过直径的1/2)。预应力管桩,不得有环缝和纵向裂纹。 2.1.4 桩的混凝土强度必须大于设计强度。 2.1.5 桩的材料(含其它半成品)进场后,应按规格、品种、牌号堆放,抽样检验,,检验结果与合格证相符者方可使用,未经进货检验或未 经检验合格的物资不得投入使用。 2.1.6 方桩允许偏差值 方桩允许偏差值

2.1.7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允许偏差值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允许偏差值 2.2 主要工机具 2.2.1机械设备 WJY型、ZYJ型或YZY型(1200~ KN)全液压静力压桩机、轮胎式起重机、运输载重汽车、电焊机 ZYJ系列液压静力压桩机主要技术参数 2.2.2主要工具 钢丝绳吊索、卡环、撬杠、砂浴锅、铁盘、长柄勺、浇灌壶、扁铲、台秤、温度计 3

2. 3 作业条件 2.3.1 静压桩施工现场三通一平,处理静压桩地基场地上面障碍物,清理:整平时要有雨水排出沟渠,附近有建筑物的要挖隔震沟,预先充分了解桩场地,清理防碍:桩的高空和地下障碍物。 2.3.2 静压桩场地整平用压路机碾压平整,并在地表铺10~20cm厚石子使地基承载力达到0.2 Mpa ~0.3Mpa。 2.3.3 控制点的设置应尽可能远离施工现场,以减少施工土体扰动对基准点的影响。 2.3.4 施工现场的轴线、水准控制点、桩基布点必须经常检查,妥善保护,设控制点和水准点的数量不应少于2个。 2.3.5测量放线使用的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钢盘尺、线锤应计量检查合格,多次使用应为同一计量器具 2.3.6 桩位布点与验收:按基础纵横交点和设计图的尺寸确定桩位,用小方木桩入并在上面用小圆钉做中心套样桩箍,然后在样箍的外侧撒石灰,以示桩位标记。测量误差±10mm。 2.3.7 按总图设置的水、电、汽管线不应与桩相互影响,特别是供水、汽管线和地下电缆要防止桩土体隆起的破坏作用。 2.4 作业人员 2.4.1 施工作业人员必须在上岗前进行岗位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4

预应力管桩施工工艺及方法

预应力管桩施工工艺及方法 1.1.1概述 本工程采用φ500-125-AB型预应力管桩,桩身抗裂弯矩144KN·m,桩身有效长度为9m、12m,管桩间距1000mm。 1.1.2工艺流程 1.1.3施工方法 测量定位放线:认真复核设计图纸及设计院交桩点位,必要时将坐标控制点、水准控制点按标准设置要求布设在施工现场,标准控制点数量满足施工需要及测量点间互相复核的需要即可,然后依据设计图纸精确算出尺寸关系或各桩位坐标,对桩位进行精确测放。 采用电子全站仪或经纬仪等测量工具建立建筑平面测量控制网,或者直接采用坐标定位方式放出桩位,并进行闭合测量程序进行复核;同时利用水准仪对场地标高进行抄平,然后反映到送桩器上,显示出送桩深度,做好桩顶标高控制工作。 桩位放出后,在中心采用30cm长Ф8钢筋或者竹筷插入土中,根据需要做好标识:钢筋(或竹筷)端头系上红布条或点上白灰,然后画出桩外皮轮廓线的圆周,便于对位、插桩。 1.1.4桩机就位 在对施工场地内的表层土质试压后,确保承载力满足静压机械施工及移动过程中不至于出现沉陷,对局部软土层可采用事先换填处理或采用整块钢板铺垫作业。

桩机进场后,检查各部件及仪表是否灵敏有效,确保设备运转安全、正常后,按照打桩顺序,移动调整桩机对位、调平、调直。 1.1.5管桩的验收、堆放、吊运及插桩 (1)管桩的进场验收 管桩进场后,按照《先张法预应力砼管桩》(GB13476-2009)的国家标准或各地区的地方标准对管桩的外观、桩径、长度、壁厚、桩身弯曲度、桩端头板的平整度、桩身强度以及桩身上的材料标识等按规范进行验收,并审查产品合格证明文件,把好材料进场验收关。根据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等级将不符合要求的管桩清退出场。 (2)管桩的堆放 现场管桩堆放场地应平整,采用软垫(木垫) 按二点法做相应支垫,且支撑点大致在同一水平面上,见下图。当管桩在场地内堆放时,不宜超过4层;当在桩位附近准备施工时宜单层放置,且必须设支垫。管桩堆放要按照不同型号、规格分类堆放,以免调运施工过程中发生差错。 管桩在现场堆放后,需要二次倒运时,易采用吊机及平板车配合操作。如场地条件不具备时,采用拖拽的方式,需要采用滚木或者对桩头端头板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以免在硬化地面上滑动时磨损套箍及端头板。 二点支垫示意图 (3)管桩吊运及插桩 单根管桩吊运时可采用两头勾吊法,竖起时可采用单点法,见下图。管桩起吊运输过

静压管桩施工技术标准

静压管桩施工技术标准 一、检查标准 1、压桩过程中应检查压力、桩垂直度、接桩间歇时间、桩的连接质量及压入深度。重要工程应对电焊接桩的接头做10%的探伤检查。对承受反力的结构应加强观测。 2、施工结束后,应做桩的承载力及桩体质量检验。 3、锚杆静压桩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二、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

1、PHC管桩静压法施工流程 2、施工操作要点 2.1、测量定位放线 认真复核设计图纸及设计院交桩点位,必要时将坐标控制点、水准控制点按标准设置要求布设在施工现场,标准控制点数量满足施工需要及测量点间互相复核的需要即可,然后依据设计图纸精确算出尺寸关系或各桩位坐标,对桩位进行精确测放。 2.2、采用电子全站仪等测量工具建立建筑平面测量控制网放出桩位,并进行闭合测量程序进行复核;同时利用水准仪对场地标高进行抄平,然后反映到送桩器上,显示出送桩深度,做好桩顶标高控制工作。 2.3、桩位放出后,在中心采用30cm长钢管插入土中,根据需要做好标识:拔出钢管,孔洞中灌入白灰,然后画出桩外皮轮廓线的圆周,便于对位、插桩。 2.4、为防止挤土效应及移动桩机时的碾压破坏,针对单桩、独立承台以及大面积筏板基础的群桩制定不同的放线方案。当桩数比较少时,采用坐标随时复测;针对大面积群桩,在场地平整度较高的情况

下,采用网格进行控制,并在端头桩位延长线上埋设控制桩,以便复核。 2.5、桩机进场后,检查各部件及仪表是否灵敏有效,确保设备运转安全、正常后,按照打桩顺序,移动调整桩机对位、调平、调直。2.6、管桩的验收、堆放、吊运及插桩 2.7、管桩的进场验收 管桩进场后,应按照《先张法预应力砼管桩》(GB13476-1999)的国家标准或各地区的地方标准对管桩的外观、桩径、长度、壁厚、桩身弯曲度、桩端头板的平整度、桩身强度以及桩身上的材料标识等按规范进行验收,并审查产品合格证明文件,把好材料进场验收关。根据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等级将不符合要求的管桩清退出场。 2.8、管桩的堆放 现场管桩堆放场地应平整,采用软垫(木垫) 按二点法做相应支垫,且支撑点大致在同一水平面上,见图。当管桩在场地内堆放时,不宜超过4层;当在桩位附近准备施工时宜单层放置,且必须设支垫。管桩堆放要按照不同型号、规格分类堆放,以免调运施工过程中发生差错。 管桩在现场堆放后,需要二次倒运时,宜采用吊机及平板车配合操作。如场地条件不具备时,采用拖拽的方式,需要采用滚木或者对桩头端头板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以免在硬化地面上滑动时磨损套箍及端头板。

预制桩施工技术交底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打桩 1 施工准备 1.1 材料及主要机具: 1.1.1 预制钢筋混凝土桩:规格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并有出厂合格证。 1.1.2 焊条(接桩用):型号、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一般宜用E4303牌号。 1.1.3 钢板(接桩用):材质、规格符合设计要求,宜用低碳钢。 1.1.4 主要机具有:柴油打桩机、电焊机、桩帽、运桩小车。索具、钢丝绳、钢垫板或槽钢,以及木折尺等。 1.2 作业条件: 1.2.1 桩基的轴线和标高均已测定完毕,并经过检查办了预检手续。桩基的轴线和高程的控制桩,应设置在不受打桩影响的地点,并应妥善加以保护。 1.2.2 处理完高空和地下的障碍物。如影响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使用或安全时,应会同有关单位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 1.2.3 根据轴线放出桩位线,用木橛或钢筋头钉好桩位,并用白灰作标志,以便于施打。 1.2.4 场地应碾压平整,排水畅通,保证桩机的移动和稳定垂直。 1.2.5 打试验桩。施工前必须打试验桩,其数量木少于2根。确定贯入度并校验打桩设备、施工工艺以及技术措施是否适宜。 1.2.6 要选择和确定打桩机进出路线和打桩顺序,制定施工方案,作好技术交底。 2 操作工艺 2.1 工艺流程: 就桩桩机→起吊预制桩→稳桩→打桩→接桩→送桩→ 中间检查验收→移桩机至下一个桩位 2.2 就位桩机:打桩机就位时,应对准桩位,保证垂直稳定,在施工中不发生倾斜、移动。 2.3 起吊预制桩:先拴好吊桩用的钢丝绳和索具,然后应用索具捆住桩上端吊环附近处,一般不宜超过30cm,再起动机器起吊预制桩,使桩尖垂直对准桩位中心,缓缓放下插入土中,位置要准确;再在桩顶扣好桩帽或桩箍,即可除去索具。

预应力管桩验收规范

预应力管桩验收规范 预应力管桩验收规范有哪些?预应力管桩验收规范如何遵守呢?想要知道答案嘛,下面是我们梳理的有关预应力管桩验收规范的相关内容,基本情况如下: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是体现当代混凝土技术进步与混凝土制品高 新工艺水平的一种预制混凝土桩。 竖向抗压承载力。管桩按其桩径来说,一般属于中等直径桩。在 施工结束后对其承载力进行检验时,采用静载荷(慢速维持荷载法)试 验方法进行检验还是比较方便的,在多数情况下可以利用静压桩机作 为反力装置。建议验收时按下列几点执行: 受检桩的最大加载值由设计单位书面提出;受检桩的数量按相关 规定执行。试验方法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 经检验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即可判定该主控项目不合格 (即不允许出现负偏差)。 主控项目出现不合格项时,由设计单位提出处理方案,经施工单 位实施后,再进行二次验收。 桩身质量。管桩是工厂生产的产品,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管 桩运达现场后,购货方代表和监理工程师要按检验批进行验收。这里 所讲的“桩身质量”,是指桩施工结束(入土)后的桩身质量。此时的 桩身质量可能存在抱裂、压爆、局部磕损或缺损、环向或纵向裂缝、

接头焊接质量问题等等。管桩的有些桩身质量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就被发现(如抱裂、磕损或吊装不当引起的裂缝等),得到及时处理。桩在入土后虽然看不见,但从压桩时压力与贯入度的变化(结合地质条件分析),压桩完成后土塞的高度,管内积水等情况,现场施工人员和监理工程师对桩身质量也可作判断。如果采用低应变法进行桩身质量检测,如前所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适用的可能。现在笔者推荐一种新的检测方法:孔内数字电视检测法。该法采用孔内电视摄像仪进行探测,能对管(孔)中出现的缺陷进行定性和定量判定,具有检测方便快捷、检测结果直观的特点。该方法解决了其它方法不能定量、对缺陷性质难以判定的问题,是桩身质量检测手段的一大进步。 当检测手段能够对桩身质量作出定量判定时,笔者建议对管桩桩身质量的验收标准作如下规定:经检验,桩身存在下列缺陷时,应判定为不合格桩:裂缝环状闭合且上段与下段已发生错位的断桩;环状裂缝已达周长的1/2及以上的裂缝;局部破损面大于50cm2的桩;纵向裂缝最大宽度大于等于lmm,长度大于等于20cm。

预应力管桩技术规范

预应力管桩技术要求 1. 总则1.1适用规范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乙2002) (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4)《施工质量标准强制性条文及其实施》 1.2预应力管桩的质量和施工应符合设计和本规范的要求,如果本规范与国家相应规范不一致,以最严格的执行。 2. 材料 2.1预制钢筋混凝土桩:规格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并有出厂合格 证。 2.2投标方在投标时需明确桩的来源业主、业主代表、设计和监理单位有权去制造厂实 地考察确认。若所提供制造商的产品不能满足设计施工要求时,则应由中标施工单位另选制造商,直道甲方、业主代表、设计、监理满意为止。 2.3施工方所提供的预应力管桩的制造商一旦被选用,则应充分考虑桩的供应与运输能 力,不能以任何借口而影响桩的供应和影响施工进度。 2.4管桩的供应与验收,应在控制现场未下车前提供产品合格证书后,方可进场。 2.5焊条(接桩用):型号、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3. 施工机具: 3.1 2.3.1承包商应选用液压静力压桩机或柴油锤打桩机,打桩机的台数应根据工期 要求配备。 3.2 2.3.2对于采用的液压静力压桩机,其能够提供的最大压力不得低于 3200kN。同时考虑本地质条件可能含有流砂层和卵石层,部分桩需要穿透流砂 层或卵石层后才能进入持力层(强风化层),承包方应具备适当增加配重的潜

力,其费用包括在报价中。 3.3 2.3.3承包商应在进场时提供桩机的最近一次的、在有效期内的检测报 告原件,并随设备留置现场直到试桩工作结束。 3.4 2.3.4柴油锤打桩机的锤体重量、柴油机规格应根据桩基情况按有关规范要求选 用。 3.5 2.3.5应配备符合要求的、一定量的电焊机、全站议、经纬仪、水准仪等辅助机 具。 4. 测量放样 4.1桩基的轴线和标高均要求采用全站议和水准仪进行放样,放样后的轴线 和标高应请业主代表和监理单位进行复核批准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桩基的轴线和高程的控制桩,应设置在不受打桩影响的地点,并应妥善加以保 护。 4.2根据轴线放出桩位线,用木撅或钢筋头钉好桩位,并用白灰作标志,以便于施 打。 4.3要选择和确定打桩机进出路线和打桩顺序,制定施工方案,作好技术交底。 5 工程量的计算 5.1桩的计算长度为从现有地面算起的桩的入土深度(不含桩点长度) 5.2 桩的计算长度为从设计地面标高土0.00以下—1.0m算起,为桩的入土深度。 5.3桩的计算长度为从桩设计顶标高算起的有效桩长。(不含桩尖)条件为 每一个承台的一根桩为试桩,桩长按实计算。 5.4 所有断桩、无效桩、偏台桩及由此而引发的费用由施工单位负责。 5.5由于施工单位的施工不一致而引发的设计桩基承台的变化,所增加的费用由施工 单位负责。 5.6现暂定桩的有效桩长为14m/根,施工单位应根据地质勘察报告的地质 情况进行打桩。 5.7允许在厂内不同的地区内打四根试桩,试桩长度不控制,仅控制单桩的承载力。 5.8所有工程桩,在施工时,均为双控,即按桩的承载力与桩的长度同时控制。 5.9 在正常情况下,施工时不允许超深选桩。当配桩已送到设计标高,但桩的承载力 未能达到设计要求时,应即刻进行接桩处理。费用由甲方支付,如施工单位未

PHC预应力管桩

第二章预应力管桩 一、工艺流程 本压桩工程施工流程为:测放桩位→桩机就位→吊桩定位→压桩→灌注封底砼→接桩→送桩→终压稳定→移机 二、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压桩工艺 (1)、定位:压桩机就位,管桩吊入压桩机的夹桩器内夹紧,以确保桩的正确定位; (2)、校正桩的垂直度:利用桩机的油压系统调校水平度,使桩机平台处于水平状态,在互相垂直的方向上同时使用铅吊锤吊线测量桩的垂直度,达到要求方可施压管桩; (3)、压桩:夹桩器夹紧桩身,启动压桩油缸,使桩慢慢压入土中。在压桩时,如进入含卵石砾砂层应当加快压桩速度,以保证桩尖有一定的穿透能力; 本工程送桩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桩顶被压至地面需送桩时,应测出桩的垂直度并检查桩头质量,合格后立即送桩,压送作业应连续进行; (4)、接(驳)桩 ○1采用焊接接桩法:管桩的接长可采用桩端头板沿圆周坡口槽焊接,下节桩桩头须设导向箍上下节桩段偏差不宜大于2mm.焊接前应先确认管桩接头是否合格, 上下端板应清理干净, 坡口处应刷至露出金属光泽,油污铁锈清除干净.焊接前先在坡口圆周对称点焊4~6点,待上接头的焊缝宜为三层, 每层焊缝的接头应错开,焊缝厚度6mm,(抗拔桩焊缝厚度8mm)焊缝须饱满,不得出现夹渣或气孔等缺陷,焊条选

用E43XX(Q235)、E50XX(Q345) 焊条。施焊完毕须自然冷却8分钟后方可后方可继续施打(压)。严禁用水冷却或焊好后立即沉桩。 ○2下节桩施工压后露出地面0.5~1.0m时即可接桩,并注意避免桩尖在砂层中进行接桩。接桩时,上下桩节中心偏差≤2mm,节点弯曲矢高不得大于桩长的0.1%,且不得大于20mm; ○3本工程的管桩单桩长度为13~30m不等,各桩施工前应根据地质资料,预估桩长,合理选择桩节,尽可能减少接桩的次数,同时避免浪费。 (5)、终压稳定:当桩端进入持力层,压力达到终压值要求时,应保持终压值的压力,适当稳压; (6)、施工时必须对每根桩做好一切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桩的节数、每节长度、静压终压值、复压次数、每次时间等,并将有关资料整理成册,及时提交有关部门检查及验收; (7)、遇下列情况之一应暂停压桩作业,并及时与设计、监理等研究处理: ①压力表读数骤变或读数与地质报告中的土层性质明显不符; ②桩难穿越具有软弱下卧层的硬夹层; ③实际桩长与设计桩长相差较大; ④桩入土深度小于5m; ⑤桩身混凝土出现裂缝或破碎; ⑥土中桩身出现破裂声等异常现象; ⑦桩头混凝土剥落、破裂; ⑧桩身突然倾斜、跑位; ⑨夹持机构打滑或压桩机下陷;

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广东省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的《广清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第A09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图》; 2、广东省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的《工程地质勘测及补勘报告》和现场调查;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J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G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5、本公司ISO9001-2000版质量体系标准和程序文件的要求; 6、当地地质、水文资料; 7、广清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第A09合同段《施工承包合同》; 8、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公路桥涵施工行业技术标准; 9、《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图集)》(03SG409); 10、《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二、工程概况及工程数量 1.工程概况:本合同段软土主要为第四系河漫滩相或沼泽相淤泥、淤泥质土、泥炭土,这类软土分布于平原区、河流谷地和山间洼地,多具含水量高,孔隙比大、高压缩性和低力学强度等特点。由于本项目为改扩建工程,存在新老路堤拼接的问题,考虑到新老地基软土的固结程度不同,新老路基的沉降差可能会较大在设计时采取相应了措施。针对软土分布状况和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结合路基工程对变形的要求,软基处理采用静压管桩、直接预压、砂垫层堆载预压、清淤换填等方法进行处理。 2.工程数量:K55+516.87-K59+290工程数量见下表 地基处理段落处理长度处理平均宽度面积处理方案根数总长备注

三、静压管桩的设计及指标控制 (1)设计参数 1、管桩类型:采用管桩型号C80-PHC-A300,先张法薄壁预应力高强砼管桩。 2、管桩布置:新建和扩宽部分,管桩间距为2.4m,现有道路边坡宽度范围内的管桩的间距稍微大一些,为2.6m。桩间距主要按等边四边形布置,详见管桩布置图(图1)。 3、托板及褥垫设计:托(盖)板砼强度C25,30cm砂垫层与30cm级配碎石垫层,垫层中设两层土工格栅,土工格栅采用45-45型双向聚酯焊接土工格栅。 (3)指标控制:根据业主及设计院对预应力管桩施工原则来控制。 1、管桩施工原则上按压桩力及管桩长度双指标控制,管桩桩底穿过软弱层后,可不再按管桩长度控制,只要压桩力达到1.5倍设计单桩承载力,即可停止压桩,无须再复核桩长是否满足要求,且桩底不必深入持力层2.0m; 2、管桩施工时,如果出现桩长超过设计桩长或者短于3.0m的情况,则停止该桩及邻近管桩施工,重新复核地质资料,查明原因并由四方讨论下一步的施工方案。 3、淤泥埋深铰浅的,必须穿透淤泥层,如达到极限力仍然未穿透软弱层,则立即通知监理、设计和业主。

【建筑工程管理】桩基工程预应力管桩技术标范本

柳桥·长安酒店(暂名) 桩基工程 技 术 标

电子工业岩土基础工程公司 二○一一年五月二十四日 目录 1、工程概况 2、施工部署及现场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3、施工进度网络编制及保证措施 4、施工总平面布置 5、劳动力配备计划 6、现场投入主要机械设备及检测仪器 7、主要材料、构配件供应计划 8、主要分部分项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9、质量保证体系及控制要点 10、安全保证体系及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要点 11、民工工资发放安排及控制措施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概述 1.1 工程名称:柳桥·长安华府(暂名)桩基工程 1.2 建设地点:海宁市长安镇、开元路南侧、修川路西侧地块、三里塘港东侧为界 1.3 建设单位:海宁柳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1.4 本项目由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图书管桩基工程组成,基础为桩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选自《钻孔灌注桩》图集号2004浙G23),桩身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 35商砼,按桩基平面布置图,经过统计、计算,各建(构)筑物主要桩基设计参数及工作量详见表1-5。 表1-4 经统计,800钻孔灌注桩桩数226为根,大概工程量8249米,600钻孔灌注桩桩数297为根,大概工程量5940米,600型管桩为254根7620延长米,500型管桩为290根5800延长米。本文将以上述统计表数量为依据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编写,施工时以正式施工图为准。 2 工程目标 2.1 质量目标 我们将严格按国家及浙江省施工质量规范、施工技术标准并结合我公司ISO-9001:2000质量保证体系程序,实行创优目标管理,确保基础验收达到:优良。 2.2 施工进度目标 我公司将成立桩基工程项目部,将派遣有经验的项目经理、施工经理组成项目部,作好各方面协调工作,确保桩基工程施工在60日历天内完成。 2.3 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交底大全

(可附页)编号:

(可附页)编号:

(可附页)编号: 管桩焊接要求: ①PHC管桩焊接采用CQ气体保护焊接。焊接前,要清除桩接头处的泥渣、除锈,表面应清洁干净,露出金属光泽; ②PHC管桩下节沉至离地面0.5?1.0m时,先在下节桩桩头上扣上一个驳桩导向箍夹具,然后吊起上节桩,放入夹具内就位。 ③接桩时上下节桩段应保持对直,错位偏差不宜大于2mm上下节桩对准后用经纬仪找 上节桩的垂直度,符合要求以后,用钢丝刷清除桩接头处的泥土等脏物。 ④用电焊枪在接缝剖口四周均匀对称电焊4-6点,待上下接桩固定后拆除夹具再分层施 焊,施焊应对称进行。 ⑤上下节桩接头处如有间隙,采用斜铁片垫实并与桩焊接牢固。PHC t桩接头按要求进 行分三层焊接,内层焊渣必须清理干净后方可施焊外一层,焊缝应连续、饱满,且根部必须 焊透。 ⑥焊缝焊好后,焊工应敲掉焊缝表面的焊渣进行自检,不合格的部分应及时补焊,经专 检员和监理确认后才能进行施打,并且作好电焊隐蔽记录。 ⑦焊接接头应在自然冷却后才可继续沉桩,冷却时间不宜少于8mi n,严禁用水冷却或 焊接后立即沉桩。 ⑧所有焊工必须持证上岗,随时接受业主和监理的监督检查。 管桩焊接质量标准 预制混凝土管桩焊接质量要求要达到焊缝质量标准要求。其检查项目及允许偏差见下 5送桩 焊接完成后,让焊缝冷却8-10min后应立即施打,中途不得人为停锤。在送桩之前,

(可附页)编号: 应预先算好送桩深度,并选择合适的送桩器,在送桩器上作明显标志。送桩杆与桩身应在同一中心线上,送桩杆上的桩帽与桩周围间隙控制在5?10mm之间,送桩杆与桩之间垫有一定 厚度的平整弹性垫。送桩时要做好锤击数、锤跳高度、贯入度等原始记录。用水准仪控制桩顶设计标高的偏差。桩位偏差、桩顶标高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6停锤标准 管桩停锤标准应符合以下原则: ⑴桩顶达到设计标高即可停锤,以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为主进行控制。 ⑵桩顶未达到设计标高,但最后三阵贯入度小于3cm/10击时,可通过跟桩检测,判断单桩承载力是否达到设计要求,从而确定是否可以停锤,并总结经验作为类似情况的收锤标准。 具体收锤标准应根据地质情况、桩入土深度、单桩承载力、桩的规格和锤的大小等因素综 合确定。 7施工记录 施工记录是打桩全过程的真实写照。打桩或送桩时应按有关标准详细记载每根桩的桩号、 操作时间、每米锤击数、总锤击数、落锤高度、入土深度、最后10击的贯入度、桩的平面位移 和倾斜、锤型落距等原始记录,同时还应记录打桩过程中发生的异常情况。施工文件材料质量要符合《火电机组达标考核标准(2001年版)》及甲方的有关档案管理办法。

预应力管桩施工工艺简介详解

2.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应用现状 2.1预应力管桩概述 在国外,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已有40多年的历史,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亦约有30多年的历史。20世纪60年代,铁道部北京丰台桥梁厂曾少量生产过直径D=400mm的钢筋混凝土离心管桩,60年代末,开始研制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C桩),1987年交通部第三航务工程局从日本全套引进预应力高强度混土管桩(PHC桩)生产线。由此,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建筑市场发展的需求,我国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生产技术和应用领域有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是在近十年中得到了快速发展,管桩行业近20多年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时期:①研制开发期(20世纪80年代后期);推广应用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前期);调整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快速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目前正健康地继续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为其基地,由南向北、由东向西,沿海沿江沿湖,向内地地区发展。 2.1.1发展现状 我国管桩行业的发展,产品规格和产量都达到世界前列,成绩显著,主要体现如下: (1)布局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从珠江三角洲向长江三角洲、由南向北、由东向西、沿海沿江沿湖,向内陆软土地区发展。近十年来,PHC桩首先在珠江三角洲得到广泛的推广,与此同时在长江三角洲尤其是浙江、上海、江苏等地区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到2012年全国管桩生产厂达到500多家,目前全国已有25个省市自治区(不包括港澳台)生产管桩,广东、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天津、云南、湖北、北京、山东、安徽、河北、海南、四川、河南、广西、辽宁、黑龙江、吉林、湖南、江西、陕西、甘肃、山西、内蒙等。2012年全国管桩年产量约1.8亿米。 (2)产品结构、规格目前生产的管桩产品结构合理、规格齐全,能满足市场需求。 根据国标GBl3476按外径可生产中300~1000九种规格:按管桩的抗弯性能或混凝土有效预压应力可分为A、AB、B、C型四种;按长度可生产7~15米九种规格;按混凝土强度等级可分为C60的PC桩和C80的PHC桩。此外生产厂还可根据用户要求(800mm、1000 mm、1200 mm桩径长度可生产16~30m),生产特殊规格的产品,满足市场的需要。 (3)生产技术

(技术规范标准)预制桩施工技术规范

钢筋混凝土静压桩施工工艺标准 1 适用范围 本施工工艺标准适用于普通混凝土预制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静压施工的础工程。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要求 2.1.1混凝土预制桩的质量要求 2.1.2 表面平整(方桩)密实、掉角的深度不应该超过10mm,且局部窝和掉角的总面积不得超过桩表面面积的0.5%,并不得过分集中。 2.1.3 方桩深度不得大于20mm、宽度不得大于0.2mm横向裂缝长度不得超过边长的一半、(管桩不超过直径的1/2)。预应力管桩,不得有环缝和纵向裂纹。 2.1.4 桩的混凝土强度必须大于设计强度。 2.1.5 桩的材料(含其它半成品)进场后,应按规格、品种、牌号堆放,抽样检验,,检验结果与合格证相符者方可使用,未经进货检验或未经检验合格的物资不得投入使用。 2.1.6 方桩允许偏差值 方桩允许偏差值 2.1.7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允许偏差值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允许偏差值 2.2 主要工机具 2.2.1机械设备

WJY型、ZYJ型或YZY型(1200~2000KN)全液压静力压桩机、轮胎式起重机、运输载重汽车、电焊机 ZYJ系列液压静力压桩机主要技术参数 2.2.2主要工具 钢丝绳吊索、卡环、撬杠、砂浴锅、铁盘、长柄勺、浇灌壶、扁铲、台秤、温度计 2. 3 作业条件 2.3.1 静压桩施工现场三通一平,处理静压桩地基场地上面障碍物,清理:整平时要有雨水排出沟渠,附近有建筑物的要挖隔震沟,预先充分了解桩场地,清理防碍:桩的高空和地下障碍物。 2.3.2 静压桩场地整平用压路机碾压平整,并在地表铺10~20cm厚石子使地基承载力达到0.2 Mpa ~0.3Mpa。 2.3.3 控制点的设置应尽可能远离施工现场,以减少施工土体扰动对基准点的影响。 2.3.4 施工现场的轴线、水准控制点、桩基布点必须经常检查,妥善保护,设控制点和水准点的数量不应少于2个。 2.3.5测量放线使用的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钢盘尺、线锤应计量检查合格,多次使用应为同一计量器具 2.3.6 桩位布点与验收:按基础纵横交点和设计图的尺寸确定桩位,用小方木桩入并在上面用小圆钉做中心套样桩箍,然后在样箍的外侧撒石灰,以示桩位标记。测量误差±10mm。 2.3.7 按总图设置的水、电、汽管线不应与桩相互影响,特别是供水、汽管线和地下电缆要防止桩土体隆起的破坏作用。 2.4 作业人员 2.4.1 施工作业人员必须在上岗前进行岗位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2.4.2 施工作业人员施工前,必须充分了解地质资料、施工图纸和设计说明以及有关资料.必须熟知桩规范、质量评定标准、施工程序、验收标准以及组织分工等。 2.4.3 施工作业人员应按国家规定的时间内容进行体格检查,必须持有健康检查合格证、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患者不得参加桩作业。 3 施工工艺 3.1 工艺流程: 测量桩位 桩机就位 吊桩插桩 桩身对中 静压沉桩

锤击预应力管桩施工工艺标准

锤击预应力管桩施工工艺标准

锤击预应力管桩施工工艺标准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锤击打预应力管桩工程。 2 引用标准术语 2.1 引用标准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 DBJ/T15-22-98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CJ79-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 2.2 术语 管桩——本规程所称的管桩,是指采用离心成型的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包括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代号PC桩)和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代号PHC桩)两大类。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是指离心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C80且不低于C60的桩;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是指离心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80的桩。 管桩基础——由打入(岩)层中的管桩和连接于桩顶的承台共同组成的建(构)筑物基础。 锤击贯入法——利用打桩设备的锤击能量将桩沉入(岩)层的施工方法。 填芯混凝土——灌填在管桩顶部内腔的混凝土。 送桩——打桩过程中,借助送桩器将桩顶沉至地面以下的工

序。 收锤标准——将桩端打至预定深度附近时终止锤击的控制条件。 3 施工准备 3.1 材料及主要机具: 3.1.1 材料:预应力管桩、电焊条结422 3.1.2 柴油锤或蒸汽锤打桩机、气割工具、索具、撬棍、钢丝刷、锯桩器等施工用具。 3.2 作业条件: 3.2.1 桩基的轴线和标高均已测定完毕,并经过检查办了预检手续。桩基的轴线和高程的控制桩,应设置在不受打桩影响的地点,并应妥善加以保护。 3.2.2 处理完高空和地下的障碍物。如影响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使用或安全时,应会同有关单位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 3.2.3 根据轴线放出桩位线,用木橛或钢筋头钉好桩位,并用白灰作标志,以便于施打。 3.2.4 场地应碾压平整,排水畅通,保证桩机的移动和稳定垂直。 3.2.5 打试验桩。施工前必须打试验桩,其数量不少于2根。确定贯入度并校验打桩设备、施工工艺以及技术措施是否适宜。 3.2.6 要选择和确定打桩机进出路线和打桩顺序,制定施工方案,作好技术交底。

预应力管桩技术规范

预应力管桩技术规范

预应力管桩技术要求 1. 总则 1.1适用规范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4)《施工质量标准强制性条文及其实施》 1.2 预应力管桩的质量和施工应符合设计和本规范的要求,如果本规范与国家相应规范不一致,以最严格的执行。 2. 材料 2.1预制钢筋混凝土桩:规格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并有 出厂合格证。 2.2投标方在投标时需明确桩的来源业主、业主代表、设计和监理单位有权去 制造厂实地考察确认。若所提供制造商的产品不能满足设计施工要求时,则应由中标施工单位另选制造商,直道甲方、业主代表、设计、监理满意为止。 2.3施工方所提供的预应力管桩的制造商一旦被选用,则应充分考虑桩的供应 与运输能力,不能以任何借口而影响桩的供应和影响施工进度。 2.4管桩的供应与验收,应在控制现场未下车前提供产品合格证书后,方可进 场。 2.5焊条(接桩用):型号、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3. 施工机具: 3.1 2.3.1承包商应选用液压静力压桩机或柴油锤打桩机,打桩机的台数应 根据工期要求配备。

3.2 2.3.2对于采用的液压静力压桩机,其能够提供的最大压力不得低于 3200kN。同时考虑本地质条件可能含有流砂层和卵石层,部分桩需要 穿透流砂层或卵石层后才能进入持力层(强风化层),承包方应具备适 当增加配重的潜力,其费用包括在报价中。 3.3 2.3.3承包商应在进场时提供桩机的最近一次的、在有效期内的检测报 告原件,并随设备留置现场直到试桩工作结束。 3.4 2.3.4柴油锤打桩机的锤体重量、柴油机规格应根据桩基情况按有关规 范要求选用。 3.5 2.3.5应配备符合要求的、一定量的电焊机、全站议、经纬仪、水准仪 等辅助机具。 4. 测量放样 4.1桩基的轴线和标高均要求采用全站议和水准仪进行放样,放样后的轴 线和标高应请业主代表和监理单位进行复核批准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工 作。桩基的轴线和高程的控制桩,应设置在不受打桩影响的地点,并 应妥善加以保护。 4.2根据轴线放出桩位线,用木橛或钢筋头钉好桩位,并用白灰作标志, 以便于施打。 4.3要选择和确定打桩机进出路线和打桩顺序,制定施工方案,作好技术 交底。 5工程量的计算 5.1桩的计算长度为从现有地面算起的桩的入土深度(不含桩点长度) 5.2桩的计算长度为从设计地面标高±0.00以下-1.0m算起,为桩的入土 深度。 5.3桩的计算长度为从桩设计顶标高算起的有效桩长。(不含桩尖)条件为 每一个承台的一根桩为试桩,桩长按实计算。 5.4所有断桩、无效桩、偏台桩及由此而引发的费用由施工单位负责。 5.5由于施工单位的施工不一致而引发的设计桩基承台的变化,所增加的 费用由施工单位负责。

预应力管桩技术要求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要求 一、适用围: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万科所有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招投标及现场安装指导。 本标准规定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术语、原材料、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本标准适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二、依据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除另有注明外,本工程须符合设计、图纸和相关国家、地方及行业标准,主要包括但不限于: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2年版;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中华人民国行业标准; ?《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 22:2005),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GB50497-2009); ?《建筑桩基技术规》(JGJ94-94); ?《建筑地基与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2-2002);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图集)》(03SG409);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02);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JGJ106-2003); ?《先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13476) ?《先法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51/5070-2010),省标准。 三、术语及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先法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 采用离心方式成型的先法预应力高强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80)环形截面桩(代号PHC,以下简称管桩)。 3.2 管桩基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