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支持向量机个人心得

支持向量机个人心得

支持向量机个人心得
支持向量机个人心得

一、如下公式:

输入x向量,输出f(x)。

x向量可以理解为一幅图片,向量元素为图片像素。

f(x)可以取值整数或负数,它表示对输入图片的归类,不是正类就是负类。

输入一幅图片,输出该图片的所属类别,是正类还是负类。

二、公式中的w、b是怎么确定的?

1、为了使分类明显,须让分类距离尽可能大。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如果f(x)的值太接近于0,则很难被分类。如f(x) = 0.00001,那它很容易被分为负类。

2、为了让分类距离尽可能大,对w、b的取值应该能达到以下效果。

同时,分类距离最小值2/||W||要尽可能大。

三、分类距离最小值为什么等于2/||W||?

1、首先要理解超平面,什么叫超平面呢?

对于二维超平面,f(x) = w1*x1 + b,其实它是一条直线。

对于三维超平面,f(x) = w1 * x1 + w * x2 + b,其实它是一个平面。

对于四维超平面呢?

表达式为f(x) = w1 * x1 + w2 * x2 + w3 * x3 + b,这我可不知道是什么?但这就是四

维超平面。

对于n - 1维超平面来说,

表达式为。

2、如果f(x)= +b=0,我们可以利用它来分类。

如上图,f(x)= +b=0就是分类超平面。在这个平面的一边为正类,则另外一

边为负类。

任何一个N维点(x1,x2,x3,…,xn)到这个平面的距离等于f(x)/||w||,这是可以证明的,回想空间中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设直线方程为:,

则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这里的就是向量的2-范数,所以几何间隔可以看作是

输入样本到分类超平面的距离。

空间中点到直线的距离是属于三维超平面,

可见就是f(x)/||w||的三维形式。

3、既然任何一点到分类面的距离为f(x) / ||w||,所以正类的点到分类面的距离大于等于

1/||w||,负类的点到分类面的距离也大于等于1/||w||。所以分类距离大于等于2/||w||。

四、那怎么保证以下条件呢?

同时,分类距离最小值2/||W||要尽可能大。

其实上面条件等效于以下拉格朗日函数求最值:

(1)

其中,ai>0为拉格朗日系数,现在的问题是关于w和b求L的最小值。

把式(1)分别对w和b求偏微分并令其等于0,

(2)

可见,如果满足,则可以让f(x)分类比较明显。

五、W已经确定,那么f(x)也可以确定

代入,并经过SGN运算,得到

(3)。

六、到这里,式(3)好像还没办法求得,因为到底ai*等于什么?

我们把式(2)代入拉格朗日函数式(1),得到

约束条件是:

求得ai,使得Q(a)为最大值。

七、至此,可以构建分类模型。

图1

以上就是的数学模型。

的x = [i1,i2,…,id],xi是一个向量对应一个训练样本。

输入一幅图片x = [i1,i2,…,id],就可以对应输出Y值。Y值为1或-1。

八、似乎到七,所有的工作已经完成,但其实未完,因为式(3)对于线性不可分的数据无能为力,怎么办呢?

可以通过一个适当的非线性函数φ,将数据由原始特征空间映射到一个新的特征空间,然后在新空间中寻求最优判定超平面。

这是怎么理解呢?

见图1,

可知,f(x)最终的表达式是线性的,

f(i1,i2,…,id) = c1 * i1 + c2 * i2 + … + cn * id + c0

[i1、i2、…id]是输入向量。

这表达式在某种场合是无法分类的。

譬如以下例子,

我们把横轴上端点a和b之间红色部分里的所有点定为正类,两边的黑色部分里的点定为负类。试问能找到一个线性函数把两类正确分开么?不能,因为二维空间里的线性函数就是指直线,显然找不到符合条件的直线。

但我们可以找到一条曲线,例如下面这一条:

显然通过点在这条曲线的上方还是下方就可以判断点所属的类别(你在横轴上随便找一点,算算这一点的函数值,会发现负类的点函数值一定比0大,而正类的一定比0小)。这条曲线就是我们熟知的二次曲线,它的函数表达式可以写为:

回到f(i1,i2,…,id) = c1 * i1 + c2 * i2 + … + cn * id + c0表达式,

如果能把该表达式弄成非线性表达式的话,则可以让原来不能分类的数据变得可以分类。核函数就有这个功能,把图1改成图2模型,见下

对应表达式是:

(4)

K(xi,x)就是核函数,

仔细观察发现,图1最终产生的表达式不包含输入变量的高次方运算,

而图2最终产生的表达式就包含输入变量的高次方运算,也就是式(4)最终产生的表达式是非线性的。这是由于K(xi,x)中包含了输入变量和自身相乘的运算。

九、至此,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了,任何样本数据都可以被正确分类了。

但其实还有个问题:虽然理论上可通过非线性映射得到线性可分的数据,但如何获得这样的映射,且避免过拟合,仍存在问题。所以更实际的策略是允许一定误差。通常引入松弛变量ε,放松约束。这时问题描述改为下面的形式

这样的分类器称为线性软间隔支持向量分类机。转化为拉格朗日乘子待定问题

其KKT条件为

(17)得到

(18)

只要确定 ,便可解出w,b.

将上述条件代入L中,得到新的优化问题:

同样地引入核函数,把这个软间隔SVM的训练表示为一个高维空间上的二次规划问题

(完整word版)支持向量机(SVM)原理及应用概述分析

支持向量机(SVM )原理及应用 一、SVM 的产生与发展 自1995年Vapnik (瓦普尼克)在统计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SVM 作为模式识别的新方法之后,SVM 一直倍受关注。同年,Vapnik 和Cortes 提出软间隔(soft margin)SVM ,通过引进松弛变量i ξ度量数据i x 的误分类(分类出现错误时i ξ大于0),同时在目标函数中增加一个分量用来惩罚非零松弛变量(即代价函数),SVM 的寻优过程即是大的分隔间距和小的误差补偿之间的平衡过程;1996年,Vapnik 等人又提出支持向量回归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SVR)的方法用于解决拟合问题。SVR 同SVM 的出发点都是寻找最优超平面(注:一维空间为点;二维空间为线;三维空间为面;高维空间为超平面。),但SVR 的目的不是找到两种数据的分割平面,而是找到能准确预测数据分布的平面,两者最终都转换为最优化问题的求解;1998年,Weston 等人根据SVM 原理提出了用于解决多类分类的SVM 方法(Multi-Class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Multi-SVM),通过将多类分类转化成二类分类,将SVM 应用于多分类问题的判断:此外,在SVM 算法的基本框架下,研究者针对不同的方面提出了很多相关的改进算法。例如,Suykens 提出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 ,LS —SVM)算法,Joachims 等人提出的SVM-1ight ,张学工提出的中心支持向量机 (Central Support Vector Machine ,CSVM),Scholkoph 和Smola 基于二次规划提出的v-SVM 等。此后,台湾大学林智仁(Lin Chih-Jen)教授等对SVM 的典型应用进行总结,并设计开发出较为完善的SVM 工具包,也就是LIBSVM(A Library for Support Vector Machines)。LIBSVM 是一个通用的SVM 软件包,可以解决分类、回归以及分布估计等问题。 二、支持向量机原理 SVM 方法是20世纪90年代初Vapnik 等人根据统计学习理论提出的一种新的机器学习方法,它以结构风险最小化原则为理论基础,通过适当地选择函数子集及该子集中的判别函数,使学习机器的实际风险达到最小,保证了通过有限训练样本得到的小误差分类器,对独立测试集的测试误差仍然较小。 支持向量机的基本思想:首先,在线性可分情况下,在原空间寻找两类样本的最优分类超平面。在线性不可分的情况下,加入了松弛变量进行分析,通过使用非线性映射将低维输

支持向量机原理及应用(DOC)

支持向量机简介 摘要:支持向量机方法是建立在统计学习理论的VC 维理论和结构风险最小原理基础上的,根据有限的样本信息在模型的复杂性(即对特定训练样本的学习精度)和学习能力(即无错误地识别任意样本的能力)之间寻求最佳折衷,以求获得最好的推广能力 。我们通常希望分类的过程是一个机器学习的过程。这些数据点是n 维实空间中的点。我们希望能够把这些点通过一个n-1维的超平面分开。通常这个被称为线性分类器。有很多分类器都符合这个要求。但是我们还希望找到分类最佳的平面,即使得属于两个不同类的数据点间隔最大的那个面,该面亦称为最大间隔超平面。如果我们能够找到这个面,那么这个分类器就称为最大间隔分类器。 关键字:VC 理论 结构风险最小原则 学习能力 1、SVM 的产生与发展 自1995年Vapnik 在统计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SVM 作为模式识别的新方法之后,SVM 一直倍受关注。同年,Vapnik 和Cortes 提出软间隔(soft margin)SVM ,通过引进松弛变量i ξ度量数据i x 的误分类(分类出现错误时i ξ大于0),同时在目标函数中增加一个分量用来惩罚非零松弛变量(即代价函数),SVM 的寻优过程即是大的分隔间距和小的误差补偿之间的平衡过程;1996年,Vapnik 等人又提出支持向量回归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SVR)的方法用于解决拟合问题。SVR 同SVM 的出发点都是寻找最优超平面,但SVR 的目的不是找到两种数据的分割平面,而是找到能准确预测数据分布的平面,两者最终都转换为最优化问题的求解;1998年,Weston 等人根据SVM 原理提出了用于解

支持向量机(SVM)算法推导及其分类的算法实现

支持向量机算法推导及其分类的算法实现 摘要:本文从线性分类问题开始逐步的叙述支持向量机思想的形成,并提供相应的推导过程。简述核函数的概念,以及kernel在SVM算法中的核心地位。介绍松弛变量引入的SVM算法原因,提出软间隔线性分类法。概括SVM分别在一对一和一对多分类问题中应用。基于SVM在一对多问题中的不足,提出SVM 的改进版本DAG SVM。 Abstract:This article begins with a linear classification problem, Gradually discuss formation of SVM, and their derivation. Description the concept of kernel function, and the core position in SVM algorithm. Describes the reasons for the introduction of slack variables, and propose soft-margin linear classification. Summary the application of SVM in one-to-one and one-to-many linear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SVM shortage in one-to-many problems, an improved version which called DAG SVM was put forward. 关键字:SVM、线性分类、核函数、松弛变量、DAG SVM 1. SVM的简介 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是Cortes和Vapnik于1995年首先提出的,它在解决小样本、非线性及高维模式识别中表现出许多特有的优势,并能够推广应用到函数拟合等其他机器学习问题中。支持向量机方法是建立在统计学习理论的VC 维理论和结构风险最小原理基础上的,根据有限的样本信息在模型的复杂性(即对特定训练样本的学习精度,Accuracy)和学习能力(即无错误地识别任意样本的能力)之间寻求最佳折衷,以期获得最好的推广能力。 对于SVM的基本特点,小样本,并不是样本的绝对数量少,而是与问题的复杂度比起来,SVM算法要求的样本数是相对比较少的。非线性,是指SVM擅长处理样本数据线性不可分的情况,主要通过松弛变量和核函数实现,是SVM 的精髓。高维模式识别是指样本维数很高,通过SVM建立的分类器却很简洁,只包含落在边界上的支持向量。

支持向量机(SVM)原理及应用概述

东北大学 研究生考试试卷 考试科目:信号处理的统计分析方法 课程编号: 09601513 阅卷人: 刘晓志 考试日期: 2012年11月07日 姓名:赵亚楠 学号: 1001236 注意事项 1.考前研究生将上述项目填写清楚.

2.字迹要清楚,保持卷面清洁. 3.交卷时请将本试卷和题签一起上交. 4.课程考试后二周内授课教师完成评卷工作,公共课成绩单与试卷交 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专业课成绩单与试卷交各学院,各学院把成 绩单交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 东北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 支持向量机(SVM)原理及应用 目录 一、SVM的产生与发展 (3) 二、支持向量机相关理论 (4) (一)统计学习理论基础 (4) (二)SVM原理 (4) 1.最优分类面和广义最优分类面 (5) 2.SVM的非线性映射 (7)

3.核函数 (8) 三、支持向量机的应用研究现状 (9) (一)人脸检测、验证和识别 (10) (二)说话人/语音识别 (10) (三)文字/手写体识别 (11) (四)图像处理 (11) (五)其他应用研究 (12) 四、结论和讨论 (12) 支持向量机(SVM )原理及应用 一、SVM 的产生与发展 自1995年Vapnik 在统计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SVM 作为模式识别的新方法之后,SVM 一直倍受关注。同年,Vapnik 和Cortes 提出软间隔(soft margin)SVM ,通过引进松弛变量i ξ度量数据i x 的误分类(分类出现错误时i ξ大于0),同时在目 标函数中增加一个分量用来惩罚非零松弛变量(即代价函数),SVM 的寻优过程即

支持向量机(SVM)原理及

支持向量机(SVM)原理及应用概述

支持向量机(SVM )原理及应用 一、SVM 的产生与发展 自1995年Vapnik (瓦普尼克)在统计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SVM 作为模式识别的新方法之后,SVM 一直倍受关注。同年,Vapnik 和Cortes 提出软间隔(soft margin)SVM ,通过引进松弛变量i ξ度量数据i x 的误分类(分类出现错误时i ξ大于0),同时在目标函数中增加一个分量用来惩罚非零松弛变量(即代价函数),SVM 的寻优过程即是大的分隔间距和小的误差补偿之间的平衡过程;1996年,Vapnik 等人又提出支持向量回归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SVR)的方法用于解决拟合问题。SVR 同SVM 的出发点都是寻找最优超平面(注:一维空间为点;二维空间为线;三维空间为面;高维空间为超平面。),但SVR 的目的不是找到两种数据的分割平面,而是找到能准确预测数据分布的平面,两者最终都转换为最优化问题的求解;1998年,Weston 等人根据SVM 原理提出了用于解决多类分类的SVM 方法(Multi-Class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Multi-SVM),通过将多类分类转化成二类分类,将SVM 应用于多分类问题的判断:此外,在SVM 算法的基本框架下,研究者针对不同的方面提出了很多相关的改进算法。例如,Suykens 提出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 ,LS —SVM)算法,Joachims 等人提出的SVM-1ight ,张学工提出的中心支持向量机 (Central Support Vector Machine ,CSVM),Scholkoph 和Smola 基于二次规划提出的v-SVM 等。此后,台湾大学林智仁(Lin Chih-Jen)教授等对SVM 的典型应用进行总结,并设计开发出较为完善的SVM 工具包,也就是LIBSVM(A Library for Support Vector Machines)。LIBSVM 是一个通用的SVM 软件包,可以解决分类、回归以及分布估计等问题。 二、支持向量机原理 SVM 方法是20世纪90年代初Vapnik 等人根据统计学习理论提出的一种新的机器学习方 法,它以结构风险最小化原则为理论基础,通过适当地选择函数子集及该子集中的判别函数,使学习机器的实际风险达到最小,保证了通过有限训练样本得到的小误差分类器,对独立测试集的测试误差仍然较小。 支持向量机的基本思想:首先,在线性可分情况下,在原空间寻找两类样本的最优分类超平面。在线性不可分的情况下,加入了松弛变量进行分析,通过使用非线性映射将低维输

20.ENVI4.3 支持向量机分类原理、操作及实例分析

ENVI4.3 支持向量机分类原理、操作及实例分析 一、支持向量机算法介绍 1.支持向量机算法的理论背景 支持向量机分类(Support Vector Machine或SVM)是一种建立在统计学习理论(Statistical Learning Theory或SLT)基础上的机器学习方法。 与传统统计学相比,统计学习理论(SLT)是一种专门研究小样本情况下及其学习规律的理论。该理论是建立在一套较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的,为解决有限样本学习问题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框架。它能将许多现有方法纳入其中,有望帮助解决许多原来难以解决的问题,如神经网络结构选择问题、局部极小点问题等;同时,在这一理论基础上发展了一种新的通用学习方法——支持向量机(SVM),已初步表现出很多优于已有方法的性能。一些学者认为,SLT和SVM正在成为继神经网络研究之后新的研究热点,并将推动机器学习理论和技术的重大发展。 支持向量机方法是建立在统计学习理论的VC维(VC Dimension)理论和结构风险最小原理基础上的,根据有限的样本信息在模型的复杂性(即对特定训练样本的学习精度)和学习能力(即无错误地识别任意样本的能力)之间寻求最佳折衷,以期获得最好的推广能力。 支持向量机的几个主要优点有: (1)它是专门针对有限样本情况的,其目标是得到现有信息下的最优解而不仅仅是样本数趋于无穷大时的最优值; (2)算法最终将转化成为一个二次型寻优问题,从理论上说,得到的将是全局最优点,解决了在神经网络方法中无法避免的局部极值问题; (3)算法将实际问题通过非线性变换转换到高维的特征空间(Feature Space),在高维空间中构造线性判别函数来实现原空间中的非线性判别函数,特殊性质能保证机器有较 好的推广能力,同时它巧妙地解决了维数问题,其算法复杂度与样本维数无关; 2.支持向量机算法简介 通过学习算法,SVM可以自动寻找那些对分类有较大区分能力的支持向量,由此构造出分类器,可以将类与类之间的间隔最大化,因而有较好的推广性和较高的分类准确率。 最优分类面(超平面)和支持向量

模式识别-支持向量机

计算机模式识别报告 支持向量机 一、SVM的介绍 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是Corinna Cortes和Vap nik[8]等于1995年首先提出的,它在解决小样本、非线性及高维模式识别中表现出许多特有的优势,并能够推广应用到函数拟合等其他机器学习问题中。 支持向量机方法是建立在统计学习理论的VC 维理论和结构风险最小 原理基础上的,根据有限的样本信息在模型的复杂性(即对特定训练样本的学习精度)和学习能力(即无错误地识别任意样本的能力)之间寻求最佳折衷,以期获得最好的推广能力。 我们通常希望分类的过程是一个机器学习的过程。这些数据点是n维实空间中的点。我们希望能够把这些点通过一个n-1维的超平面分开。通常这个被称为线性分类器。有很多分类器都符合这个要求。但是我们还希望找到分类最佳的平面,即使得属于两个不同类的数据点间隔最大的那个面,该面亦称为最大间隔超平面。如果我们能够找到这个面,那么这个分类器就称为最大间隔分类器。 支持向量机将向量映射到一个更高维的空间里,在这个空间里建立有一个最大间隔超平面。在分开数据的超平面的两边建有两个互相平行的超平面。建立方向合适的分隔超平面使两个与之平行的超平面间的距离最大化。其假定为,平行超平面间的距离或差距越大,分类器的总误差越小。一个极好的指南是C.J.C Burges的《模式识别支持向量机指南》。 所谓支持向量是指那些在间隔区边缘的训练样本点。这里的“机(ma chine,机器)”实际上是一个算法。在机器学习领域,常把一些算法看做是一个机器。 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与神经网络类似,都是学习型的机制,但与神经网络不同的是SVM使用的是数学方法和优化技术。 支持向量机是由Vapnik领导的AT&TBell实验室研究小组在1963年提出的一种新的非常有潜力的分类技术,SVM是一种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模式识别方法,主要应用于模式识别领域。由于当时这些研究尚不十分完善,在解决模式识别问题中往往趋于保守,且数学上比较艰涩,这些研究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直到90年代,统计学习理论 (Statistical Learni

支持向量机原理--【入门新手不可错过】

支持向量机 1简介 支持向量机基本上是最好的有监督学习算法了。最开始接触SVM是去年暑假的时候,老师要求交《统计学习理论》的报告,那时去网上下了一份入门教程,里面讲的很通俗,当时只是大致了解了一些相关概念。这次斯坦福提供的学习材料,让我重新学习了一些SVM知识。我看很多正统的讲法都是从VC维理论和结构风险最小原理出发,然后引出SVM什么的,还有些资料上来就讲分类超平面什么的。这份材料从前几节讲的logistic回归出发,引出了SVM,既揭示了模型间的联系,也让人觉得过渡更自然。 2重新审视logistic回归 Logistic回归目的是从特征学习出一个0/1分类模型,而这个模型是将特性的线性组合作为自变量,由于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负无穷到正无穷。因此,使用logistic函数(或称作sigmoid 函数)将自变量映射到(0,1)上,映射后的值被认为是属于y=1的概率。 形式化表示就是 假设函数 其中x是n维特征向量,函数g就是logistic函数。 的图像是 可以看到,将无穷映射到了(0,1)。 而假设函数就是特征属于y=1的概率。

当我们要判别一个新来的特征属于哪个类时,只需求,若大于0.5就是y=1的类,反之属于y=0类。 再审视一下,发现只和有关,>0,那么,g(z)只不过是用来映 射,真实的类别决定权还在。还有当时,=1,反之=0。如果我们只从 出发,希望模型达到的目标无非就是让训练数据中y=1的特征,而是y=0的特征 。Logistic回归就是要学习得到,使得正例的特征远大于0,负例的特征远小于0,强调在全部训练实例上达到这个目标。 图形化表示如下: 中间那条线是,logistic回顾强调所有点尽可能地远离中间那条线。学习出的结果也就 中间那条线。考虑上面3个点A、B和C。从图中我们可以确定A是×类别的,然而C我们是不太确定的,B还算能够确定。这样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我们更应该关心靠近中间分割线的点,让他们尽可能地远离中间线,而不是在所有点上达到最优。因为那样的话,要使得一部分点靠近中间线来换取另外一部分点更加远离中间线。我想这就是支持向量机的思路和logistic回归的不同点,一个考虑局部(不关心已经确定远离的点),一个考虑全局(已经远离的点可能通过调整中间线使其能够更加远离)。这是我的个人直观理解。 3形式化表示 我们这次使用的结果标签是y=-1,y=1,替换在logistic回归中使用的y=0和y=1。同时将替换成w和b。以前的,其中认为。现在我们替换 为b,后面替换为(即)。这样,我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