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5课《黄河颂》教学设计

2021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5课《黄河颂》教学设计

2021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5课《黄河颂》教学设计
2021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5课《黄河颂》教学设计

《黄河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歌词,揣摩课文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体会歌词磅礴气势。

2.多角度了解黄河,感受诗中的黄河形象,体会其精神内涵。

3.领悟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激发学生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

体会黄河精神的内涵,领悟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教学时数】1课时

【课前预习】

1.朗读诗歌。

2.指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①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诵读小组,黄河文化研究小组,地理黄河研究小组,黄河历史研究小组。诵读小组。分组朗读的形式;朗诵的技巧(重点词语、句子及诗歌每部分的处理方式)探讨;创新朗读的效果等。

地理黄河研究。黄河发源,地理特点,黄河形貌风采。文化黄河研究。黄河流域文化现象;诗词中的黄河;文人墨客笔下黄河寄予怎样的情感。历史黄河研究。历史上的黄河流域的故事及精神,抗战时的黄河。

③进行专题研究,并形成报告(文字、课件等)。

④准备课堂上的汇报,小组内汇报有分工,争取发动全员力量去展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播放《保卫黄河》的大合唱曲。请你说说这个曲子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这首曲子就是由冼星海作词、光未然作曲的《黄河大合唱》的第七乐章《保卫黄河》。(幻灯:《黄河大合唱》)这首曲子曾经鼓励着华夏儿女顽

强斗争,催人奋进。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其中的第二乐章《黄河颂》部分。

(板书:黄河颂光未然)

(一)朗诵展示1.为了更好的了解黄河,课前老师布置了“黄河”研究性学习的分组任务,各小组选择了自己的研究题目,从诵读黄河、地理黄河、历史黄河、文化黄河几个方面展开了研究性学习,并且带着问题用自己的探究成果来解读这首歌词。

2.朗诵小组的同学愿意为大家朗读一下这首歌词吗?

(二)美读探究

1. 整部《黄河大合唱》都是以黄河为背景,以黄河为写作对象来创作的。在保卫黄河这一部分中描写黄河的是哪些句子?读一读。单个学生读:我站在高山之巅——劈成南北两面

2.组织学生评价,如果满意,读出了什么样的气势。如果不满意,你觉得应该怎样读。

3.刚才我们朗读了描写黄河这部分,到底怎么读能读出黄河的特点?朗诵组的同学能利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问题吗?从字词句、朗读技巧方面指导。

4.还有哪个组的研究能帮助大家读好这一段?地理黄河组

5.看了这些图片和视频,确实非常震撼。我们在朗读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把这样的气势体现出来?大家再读一遍。(全班齐读第一部分)

6.我们的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一方面拓展我们的知识面,学会从多角度去探究知识,另一方面,要学会用自己的研究结果来解决问题。大家做得非常出色。

二、深读黄河

1.本诗题目为《黄河颂》。“颂”是什么意思?

颂扬,歌颂,赞扬。以颂扬为目的的诗文。

2.文中有没有表现“颂”的提示性、标志性的语言或句子?“啊!黄河!”开启了歌颂的篇章。

3.一名同学朗读这部分。其他同学考虑,作者是通过哪几个方面来歌颂黄河的。找到关键词。摇篮、屏障、臂膀(板书:摇篮、屏障、臂膀)

4.作者为什么选取这三个关键词来赞美黄河?哪个小组觉得可以用自己的研究成果来解释这个问题吗?

①称其为“摇篮”意味着什么?(文化黄河小组汇报)起源摇篮补充:

中华民族发源地之一:在远古,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远胜于江南,中国最早的人类足迹、最早的新石器文明就出现在黄河流域,炎帝和黄帝也让我们骄傲的宣称自己为炎黄子孙。自远古时起,黄河流域即为都城所在。三皇五帝的传说,就未远离此域。从夏朝开始迄今4000多年,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建都的时间延绵3000多年,也上演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在黄河中下游发现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和“山顶洞人”,山西襄汾丁村发现“ 丁村人”,内蒙古萨拉乌苏河与宁夏水洞沟发现“河套人”。这说明我们的祖先早在几十万年前就在这里劳动、生息,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文化。夏、商两代王朝又是在黄河下游发展起来的。文明摇篮补充: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直在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全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发展最早的地区,青铜冶炼、四大发明都产生于黄河流域。不必说甲骨文、从诗经到唐诗、宋词等大量文学经典、文化典籍,甚至影响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文化也从这里走来。

总结:孕育了炎黄子孙,所以我们称之为母亲河。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

老师补充国人的黄河故乡情结。黄河与故乡、祖国这些名词、情感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现在我们深情的称她为“ 母亲河”,这是华夏子孙对黄河的最深情的告白。黄河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的精神故乡。

写下《乡愁》的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当我死时》这首诗中有这样的句子:教师朗读诗歌。(情境渲染)这是游子对母亲最深情的呼唤。②谢谢你们从“摇篮”这一角度进行了完美地解读。为什么称其为民族的“屏障”?军事作用补充:黄河特殊的地理位置:黄河流经甘、陕、晋等9个省,其流经区域已达我祖国腹地,黄河若失,半壁河山尽失,且古往今来黄河、长江都是我国天堑,属于自然的战略要地,故而对于中华民族有极为重要的保卫作用。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历史上曾经是抵御金戈铁马的天然防线。从战国七国争雄之始,为了保卫黄河南岸的疆土,护守中原地区,决黄河就成为战争手段。黄河在历史上的几次改道也大都与战争相关。抗日战争时期,黄河更是一度成为阻止敌寇南下的阻碍,但是决河也使千里沃野一度成为荒凉的“黄泛区”。教师质疑:孟子曾说“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力”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固然可作为军事屏障,但是中华民族真正的防御力量源自哪里?

教师补充:这样的屏障就是我们的臂膀。黄河英雄补充:

黄河的磅礴之气,奔涌不可阻挡的英雄之势也孕育了一方英勇

的儿女。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易水悲歌的义士荆柯,廉颇、李牧的浴血疆场,陈胜、吴广、黄巾军、黄巢等揭竿而起,辛弃疾、岳飞等将领以不屈不挠之

势在黄河流域谱写了一幕幕悲壮雄壮的历史。黄河用她的宽厚、热烈、执著影响了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民。也使得这里在历史的舞台上英雄辈出,主宰着风云变幻。写作背景补充:作者写作这首诗的时候正值1939年抗日战争,他随军转战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看到了黄河流域抗日军民不屈的斗争,写下了著名的《黄河大合唱》组诗。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进行了演出,立即引起巨大,反响,随即很快唱响全国,成为抗日歌曲的“主旋律”和时代的最强音,激励了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浴血奋战,用他们的生命捍卫了我们民族的尊严。在这首诗歌中,记录了我们的祖先在黄河岸边繁衍生息、劳作抗争的劳动号子;回顾了中华民族的斗争历史;也激励中华儿女面对敌寇要奋起抗争,保家卫国;号召全国人民团结一心进行斗争,并预言了胜利必将属于我们。拟人修辞与黄河精神:这里通过臂膀,实际是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如此巨人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正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5.老师追问: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伟大坚强的黄河精神。

6.继续追问:现代社会是和平社会,这种黄河精神的意义还存在吗?

7.总结黄河精神:黄河伟大的坚强精神,黄河子孙伟大坚强的精神,才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不仅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也是中国人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板书:伟大、坚强)

8.教师补充:现在黄河精神主要是指“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的精神。正是这些精神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力量。

9.全班齐读2-5诗节。

三、课堂总结1.除了刚才我们研究的这部分之外,歌词前面还有一小段文字,这是“朗诵词”。提示了歌词的内容,或者说概括了诗歌的内容。是歌曲的引子,引起下面的歌词。把全诗望黄河、赞黄河、颂黄河的脉络提炼出来了。(板书:望黄河、赞黄河、颂黄河)2.下面我们师生合作,用声音的形式对歌词进行再创作,把我们今天的学习成果用声音再现。(师生合作,配乐朗诵本诗。结束本课。)

五、板书

黄河颂望黄河摇篮屏障臂膀

光未然

赞黄河伟大坚强

颂黄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