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男人心理健康的八大标准

男人心理健康的八大标准

男人心理健康的八大标准
男人心理健康的八大标准

男人心理健康的八大标准

健康不仅仅包括身体的健康,也包括心理的健康。心理健康其实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当事人能够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具有生命的活力,并能发挥本身的能力和潜力。专家分析,男性心理健康标准的核心是:凡对一切有益于心理健康的事件或活动作出积极反应的人,其心理便是健康的。心理学界认为,完全符合心理健康标准的人是不存在的,但心理健康却永远是人们努力的方向。作为支撑家庭与社会主体的男性,心理健康的标准有以下几方面:

一、了解自己。有一个人永远跟我们生活在一起,这个人就是我们自己——自我。孔老夫子说过:“知己者明,知人者智。”我们只有了解自己,接受自己,才有可能是幸福的,是健康的。了解自己的长处,我们会清楚自己的发展方向;了解自己的缺陷,我们才会少犯错误,避免去做一些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二、面对现实。我们可能没有出生在一个富贵的家庭;我们的工作可能也不尽如人意;我们的爱人可能也不精明能干、体贴入微;我们的孩子可能也不聪明伶俐、顺从听话;我们也可能正在遭遇着挫折和磨难……。但是,我们只有先正视这一切,接受这一切,在此基础上,才有改变的可能性。只有认清现实,接受现实,脚踏实地,我们才能有更大的收获。

三、善与人处。人生活在由他人构成的社会中,就像鱼生活在水中一样,离开了他人,离开他人的帮助和关怀,人将无法生存。有心理学家统计,人生80%左右的烦恼都与自己的人际环境有关。对别人吹毛求疵,动辄向他人发火,侵犯他人的利益,不注意人际交往的分寸,都将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烦恼。

四、承担责任。除了襁褓中的婴儿之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和工作。少年要尊重父母,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成年人要承担家庭和社会的重担,在工作中获得谋生的手段并得到承认和乐趣。所以,失业给成人的打击不仅是经济上,而且是心理上的,它会使人丧失价值感,带来心理危机。能够勇敢地承担责任、从工作中得到乐趣的人,才是真正成熟、健康的人。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说:“劳动一日,方得一夜安寝;勤劳一生,可得幸福的长眠”。而逃避责任、逃避工作只能使人感到烦躁和悔恨。

五、控制情绪。情绪在心理健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心理健康者经常能保持愉快、开朗、自信和满意的心情,善于从生活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反之,经常性的抑郁、愤怒、焦躁、嫉妒等则是心理不健康的标志。当一个人心理十分健康时,他的情绪表达恰如其份,仪态大方,既不拘谨也不放肆。

六、塑造人格。人格是人所有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就是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养出健全的人格。有一则印度谚语说: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人格,

人格决定命运。我们的性格和命运正是由我们自己每时每刻的行动自我雕塑而成。

七、有家有业。家和事业是成年男性责任与压力的源头。家是爱的港湾,家庭的和睦与事业的成功绝非水火不容,它们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家和万事兴”,无力“齐家”,恐怕也无力“平天下”。在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时,男人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健康的心态。

八、取之有道。“君子好财,取之有道。”一方面要光明正大增加收入,另一方面也可说是以健康心态对待自己的私欲。在嫉妒和眼红之外,以一颗平常心对待花花世界里的诱惑。不贪污受贿,不巧取豪夺,克己守本,老天总是会把机会给那些勤奋的人的。

有效沟通六部曲

职场如江湖,进入职场,就是进入一个人、事、物纷繁交杂的江湖。初入职场的新人,只是江湖中的菜鸟,如何运筹帷幄,如何明哲保身,如何规避矛盾,都是职场新人的必修课。而上好这门必修课的秘诀在于沟通,有效的沟通。

与不同的人沟通,得到认可,获得好评,方能成就口碑;在不同的事中沟通,斡旋协调,多方共赢,方能成就事业;沟通不

同的物,高校周密,合理安排,方能成就理想。如何实现有效沟通,是职场江湖的通行证,拥有这份通行证,是职场新人晋升的起点和前进的动力。如何获得这份通行证,且看职场沟通六部曲。

一、一个目标。

沟通不是漫无目的的闲聊,也不是若无其事的倾诉,更不是图穷匕现的争斗。沟通是为了一个特定的目标,把思想、信息、情感等在个人之间传递,并达成共识的过程。沟通的唯一目标就是共识,也就是达成双方或者多方共同认可的协议。有了共识,才能成为沟通,没有共识,不能称之为沟通。

因此,职场新人进行沟通的时候,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并尽可能促成目标的实现,取得共识。

二、二个维度

沟通不是一个人的自言自语,沟通有两个维度。一为信息的发送者,一为信息的接受者,双方你来我往,角色互相转换,信息反复传递。这两个维度应该是平等的,任何一方都必须有充分的“沟通权”;这两个维度应该是融洽的,任何一方都有权提出自己的“沟通”意见;这两个维度应该还是互动的,在信息的不断传递和磋商中,达成一致的共识。

职场新人切记,沟通不是洗耳恭听,无声无息,也不是口若悬河,夸夸其谈。沟通始终是两个维度之间平等、融洽的互动交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和定位,掌握好沟通的维度和尺度是沟通成功的关键。

三、三个对象

职场沟通对象中,不外乎上司,同事和下属。

三种不同对象,有不同的沟通技巧。

(1)与上司沟通。

首先,要有明确的角色意识,尊重上司的权威,勿伤上司的自尊。

其次,要要了解这个上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而制定针对性的策略。面对固执型上司,沟通的时候注意暗示策略,决不可以强硬的语气铺陈自己的观点,而应采取隐讳的暗示、诱导的方式说服上司,达成共识。面对完美型上司,沟通的时候要注意圆满策略,要尽可能把事情做的圆满,尽可能少出现差错,让上司无话可说,从而形成共识。面对内向型上司,要注意细节策略,沟通的时候注意上司的言语动作的细节,学会察言观色,从而促成共识。①尊重而不吹棒

再次,恪守一定的沟通法则。如请示而不依赖,即不能事事请示,遇事没有主见,该请示汇报的必须请示汇报,但决不要依赖、等待;主动而不越权,即对工作要积极主动,敢于直言,善于提出自己的意见。不能唯唯喏喏,四平八稳。

(2)与同事沟通

同事是工作中的伙伴,也是沟通的重要对象。工作时同事间难免会有争执与磨擦,若处理不当,可能会扩大事端,引发更多

的问题;若处理得当,便能化火爆的争执为冷静的沟通,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与同事沟通,首先要明确定位。同事之间更多是一种利益上的结合,与同事沟通的时候,一定要从多方面权衡,充分维护各自的利益。倘若沟通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与同事发生了矛盾,则应该冷静协调,以期化干戈为玉帛。

①当同事愤怒时

不要以愤怒回报,但也不用妥协。对你自己的意见要坚持,并表明你希望先冷静下来,再讨论问题所在。之后询问他生气的原因,但最好不要长篇大论、东拉西扯。如果他后悔自己的一时失态,立即表示你毫不介意。

②当同事冷漠时

不要有任何臆测,你可以不经意似地问他“怎么了?”如果他不理会,不妨以友善态度表示你想协助他。

③当同事不合作时

切勿一味地指责对方或表示不满,最好找个时间两人好好谈。若对方因工作繁多、无法配合,则可另再安排时间或找他人帮忙;但若是纯粹的不合作,则更需多花时间沟通,寻求问题的症结及解决的办法。

(3)与下属沟通

职场新人自己就是自己的下属。当获得晋升,对下属进行管辖的时候,想想当初自己是如何与上司沟通的,就会知道如何与下属沟通。

四、四个途径

(1)听

沟通过程中,听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如何倾听,是一门学问。听有五个层次:其一是“听而不闻”:如同耳边风,有听没有到,完全没听进去;其二是“敷衍了事”:嗯……喔……好好……哎……略有反应其实是心不在焉;其三是“选择的听”:只听合自己的意思或口味的,与自己意思相左的一概自动消音过滤掉;其四是“专注的听”:即“主动式”、“回应式”的聆听,以能复述对方的话表示确实听到;其五是“同理心的倾听”:同理心的倾听的出发点是为了“了解”而非为了“反应”,也就是透过交流去了解别人的观念、感受。

高效的倾听就是“同理心的倾听”,要求做到“五到”:即“耳到”,“口到”,“手到”,“眼到”,“心到”。

职场新人遇到沟通不畅的问题,往往是由所处不同的立场、环境所造成的。因此,为了达成良好的沟通,必须培养同理心,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真正了解对方的感受,这样沟通起来就会更顺畅。

(2)说

说是沟通的最主要的方式,在沟通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说除了语言上要求清晰宏亮,富有逻辑性之外,还要注意一些非语言的因素,也就是“演”。

(3)演

所谓“演”,就是沟通的非语言因素,主要包括:

①使用声音:语音与语调、语速、强调;

②使用面部与双手:露出微笑;礼貌握手;

③使用眼睛:声音与视觉协调一致;

④使用身体:身体姿势、身体距离。

非语言沟通方面,应遵循SOFTEN原则:

S——微笑(Smile)

O——准备注意聆听的姿态(Open Posture)

F——身体前倾(Forward Lean)

T——音调(Tone)

E——目光交流(Eye Communication)

N——点头(Nod)

(4)写

“写”也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对于初入职场,还不善言辞的职场新人而言,通过“写”也可以实现有效的沟通。“写”的沟通方式是通过文字来传递信息,可以精心组织语言,选择适合的材料,运用事例、类比、比较等方法,高效传递信息。“写”

还可以锻炼思维能力,建议初涉职场的新人可多采用这种沟通方式。

五、五个方法

如何快速锻炼职场沟通能力,是每一个职场新人都应关注的重要问题。

1.开列职场沟通情境和沟通对象清单

(1)你都在哪些情境中与人沟通,比如工作单位、工作餐厅、同事聚会以及日常的各种与同事打交道的情境。

(2)你都需要与哪些人沟通,比如客户同事、领导等。开列清单的目的是使自己清楚自己的沟通范围和对象,以便全面地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

2.评价自己的沟通状况

①沟通感到愉快的情境;

②沟通感到有心理压力的情境;

③最愿意和最不愿意与谁保持沟通;

④是否经常与多数人保持愉快的沟通;

⑤是否与同事或客户保持经常性联系;

⑥是否经常给跟自己工作有关的人写信或打电话。

客观、认真地回答上述问题,有助于了解自己在哪些情境中、与哪些人的沟通状况较为理想,在哪些情境中、与哪些人的沟通需要着力改善。

3.评价自己的沟通方式

在这一步中,主要问自己如下三个问题:

①通常情况下,自己是主动与别人沟通还是被动沟通;

②在与别人沟通时,自己的注意力是否集中;

③在表达自己的意图时,信息是否充分。

4.制订、执行沟通计划。

通过前几个步骤,发现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从而确定在哪些方面重点改进。比如,沟通范围狭窄,则需要扩大沟通范围;忽略了与友人的联系,则需写信、打电话;沟通主动性不够,则需要积极主动地与人沟通等等。把这些制成一个循序渐进的沟通计划,然后把自己的计划付诸行动,体现有具体的小事中。

5.对计划进行监督。

这一步至关重要。一旦监督不力,可能就会功亏一篑。最好是自己对自己进行监督,比如用日记、图表记载自己的发展状况,并评价与分析自己的感受。

六、六个原则

1.真诚

真诚是沟通的基石。不拐弯抹角,不迂回缠绕,不带偏见武断,才能自然地沟通,消除隔阂,建立彼此良好的关系。

2.自信

只有充满自信,才能再沟通过程中充满魅力,感染别人,也才能够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达成共识。

3.友善

友善,就是要求能够从他人的立场看事情,从对方的角度想问题。以友善的态度与人沟通,能够让对方心情愉快,常常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4.赞美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竞争的激烈,人与人之间也越来越难以相处。要想让别人对你敞开心扉,就要首先使他相信你的真诚。而几句适度的赞美,能像润滑剂一样使对方产生亲和心理,同时也体现了你的胸襟宽广,气度非凡,使别人愿意同你交往,为交际沟通提供前提。丘吉尔说:“你要别人具有怎样的优点,你就要怎样地去赞美别人,真诚的赞美可以使对方按照你的意图去行事。”

5.尊重

沟通的主体都是平等的,尊重也是必要的。只有互相尊重,沟通才能顺利进行。任何的不平等,都可能导致沟通的戛然而止。

6.互动

沟通是互动,不是一言堂,更不是大杂烩。恪守互动原则,可以深度聆听对方真正想表达的信息,达到彼此的共识。

如何和小人相处

工作中小人作风的同事是阻碍你成功的暗礁,如果你不能事先发现这些暗礁并及时避开它们,那么你的事业之舟很可能会触礁,轻则抛锚、搁浅,重则被撞翻、撞沉。所以,和这种小人作风的同事搞好关系十分重要。

现实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人”,如果不处理好与“小人”之间的关系,那么你就会吃亏,你的事业的发展就会受到阻碍。也许有人会问:那么究竟“小人”都是什么样的呢?应该怎样与他们相处呢?

其实单从外表上看,“小人”没有特别的样子,他们脸上没写上“小人”两字,但“小人”可以从其行为上分辨出来。

大体上说,“小人”就是做人不守正道,常以邪恶的手段来达到个人目的的人,他们的言行有以下特点:

喜欢造谣生事。他们造谣生事都别有企图,并不单纯是以造谣生事为乐。

喜欢挑拨离间。为了某种目的,他们可以用离间法挑拨同事间的感情,使他们不合,而自己从中渔利。

喜欢拍马奉承。这种人虽不一定是小人,但由于他们很容易受上司所宠,而在上司面前说别人的坏话。

喜欢阳奉阴违。这种行为代表他们这种人的行事风格,因此对你也可能表里不一,这也是小人行径的一种。

喜欢“骑墙”。谁得势就依附谁,谁失势就抛弃谁。

喜欢踩着别人的鲜血前进。也就是利用你为其开路,而对你的牺牲他们是毫不在乎的。

喜欢落井下石。只要有人跌跤,他们就会在背后再狠狠地踹上一脚。

喜欢找替死鬼。明明自己有错却死不承认,硬要找个人来背“黑锅”。

事实上,“小人”的特色并不只这些,但总而言之,凡是不讲法、不讲情义、不讲道德的人都带有“小人”的作风。

认识到了“小人”的这些作风以后,我们就该考虑如何与他们处理关系了,那么,究竟该如何妥善处理和“小人”的关系?

以下几个原则可供参考。

不得罪他们。俗话说:“宁得罪十个君子,不得罪一个小人。”一般来说,“小人”比“君子”敏感,心里也较为自卑,因此你不要在言语上刺激他们,也不要在利益上得罪他们,尤其不要为了“正义”而不顾一切去揭发他们,那只会害了你自己。自古以来,君子常常斗不过小人,因此小人为恶,你不必去管,让有力量的人去处理吧。

保持距离。别和小人们过度亲近,保持平淡的同事关系就可以了,但也不要太过于疏远,好像不把他们放在眼里似的,否则他们会这样想:“你有什么了不起?”这时你就有可能要倒霉了。

小心说话。说些“今天天气很好”的话就可以了,如果在他面前谈别人的隐私,谈某人的不是,或是发某些牢骚不平,那么这些话绝对会变成他们兴风作浪和整你时的资料。

不要有利益瓜葛。小人常成群结党,形成势力,你千万不要想靠他们来获得利益,因为你一旦得到利益,他们必会要求相当的回报,甚至粘着你不放,要想脱身都不可能。

吃些小亏无妨。“小人”有时也会因无心之过而伤害了你,如果是小亏,就算了,因为你找他们不但讨不到公道,反而会结下更大的仇,你以后可能会因此而吃更大的亏,所以还是暂时原谅他们吧!

运用以上原则就可以游刃有余地与具有各种小人作风的同事平安相处了吗?不一定,但只要你不违反以上原则,在与小人相处时就不会受太大的伤害。

说话的三条底线:一、力图说真话;二、不能说真话,则保持沉默;三、无权保持沉默而不得不说假话时,不应伤害他人。

一官之廉,十吏效之,百民随之。一官之腐,百吏必从之,千民必附之。官廉首要的是不贪、不腐、不昏,民廉首要的是不贿、不媚、不借官光,不趋炎附势。

心理健康有关概念

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是我们在认识他人时经常出现的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我们经常听人说的“长沙妹子不可交,面如桃花心似刀”,东北姑娘“宁可饿着,也要靓着”,实际上都是“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我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和某个群体中的每一成员都进行深入的交往,而只能与其中的一部分成员交往,因此,我们只能“由部分推知全部”,由我们所接触到的部分,去推知这个群体的“全体”。 刻板印象一经形成,就很难改变,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考虑到刻板印象的影响,例如,市场调查公司在招聘入户调查的访员时,一般都应该选择女性,而不应该选择男性,因为在人们心目中,女性一般来说比较善良、较少攻击性、力量也比较单薄,因而入户访问对主人的威胁较小;而男性,尤其是身强力壮的男性如果要求登门访问,则很容易被拒绝,因为他们更容易使人联想到一系列与暴力、攻击有关的事物,使人们增强防卫心理。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居住在同一个地区、从事同一种职业、属于同一个种族的人总会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因此,刻板印象一般说来都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心理健康(正常心理状态)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 与社会保持同步。 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在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从而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肖汉仕教授认为:心理健康的基本含义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与心理健康相对应的是心理亚健康以及心理病态。心理健康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含义,衡量标准也有所不同。 心理亚健康是指在环境影响下由遗传和先天条件所决定的心理特征(如性格、喜好、情感、智力、承受力等等)造成的健康问题,是介于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脑力疲劳、情感障碍、思维紊乱、恐慌、焦虑、自卑以及神经质、冷漠、孤独、轻率,甚至产生自杀念头等。 心理疾病,是一种病,是指一个人由于精神上的紧张,干扰,而使自己思维上、情感上和行为上,发生了偏离社会生活规范轨道的现象。心理和行为上偏离社会生活规范程度越厉害,心理疾病也就愈严重。 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等。

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马斯洛和密特曼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 1.有充分的安全感。 2.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当的评价。 3.生活理想和目标切合实际。 4.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5.能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和和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保持良好人际关系。 8.适度的情绪发展与控制。 9.在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10.在社会规范的前提下,恰当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二)斯柯特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 1.一般的适应能力适应性;灵活性;把握环境的能力;适应和对付变化多端的世界的能力;阐明目的,并完成目的的能力;成功的行为;顺利改变行为的能力。 2.自我满足的能力生殖性欲(获得性感高潮的能力);适度满足个人需要;对日常生活感到乐趣;行为的自然性;放松片刻的感觉。 3.人际间各种角色的扮演完成个人社会角色;行为与角色一致;社会关系适应;行为受社会的赞同;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参与社会活动;利用切合实际的帮助;托付他人;社会责任;稳定的职业;工作和爱的能力。 4.智慧能力知觉的准确性;心理功能的有效性;认知的适当;机智;合理性;接触现实;解决问题的能力;智力;对人类经验的广泛了解和深刻的理解。 5.对他人的积极态度利他主义;关心他人;信任;喜欢他人;待人热情;与人亲密的能力;情感移入。 6.创造性对社会的贡献;主动精神。

7.自主性情感的独立性;同一性;自力更生;一定的超然。 8.完全成熟自我实现;个人成长;人生哲学的形成;在相反力量之间得以均衡;成熟的而不是自相矛盾的动机;自我利用;具备把握冲动、能量和冲突的综合能力;保持一致性;完整的复杂层次;成熟。 9.对自己的有利态度控制感;任务完成的满足;自我接受,自我认可;自尊;面对困难,解决问题充满信心;积极的自我形象;自由和自决感;摆脱了自卑感;幸福感。 10.情绪与动机的控制对挫折的耐受性;把握焦虑的能力;道德;勇气;自制力;对紧张的抵抗;道义;良心;自我的力量;诚实;清廉正直。 (三)心理健康七标准论 1.智力正常 智力是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各种认识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总和,它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正常的智力水平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一般地讲,智商在130以上,为超常;智商在90以上,为正常;智商在70—89间,为亚中常;智商在70以下,为智力落后。智力落后的人较难适应社会生活,很难完成学习或工作任务。衡量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水平要与同龄人的智力水平相比较,及早发现和防止智力的畸形发展。例如,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过于敏感或迟滞、知觉出现幻觉、思维出现妄想等,都是智力不正常的表现。 2.情绪适中 情绪适中是指情绪是由适当的原因所引起;情绪的持续时间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情绪活动的主流是愉快的、欢乐的、稳定的。有人认为,快乐表示心理健康如同体温表示身体健康一样的准确。一个人的情绪适中,就会使整个心身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对一切充满信心和希望。 3.意志健全

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的标准

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定义心理健 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产、生活上能与其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或配合。那么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怎样的定义?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一起来看看。 心理健康是指精神、活动正常、心理素质好。大多与遗传(基因)相关。既能过着平平淡淡的日子,也能经受各种事件的发生。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产、生活上能与其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或配合。 心理健康标准的定义从一般来说,心理健康的人都能够善待自己,善待他人,适应环境,情绪正常,人格和谐。心理健康的人并非没有痛苦和烦恼,而是他们能适时地从痛苦和烦恼中解脱出来,积极地寻求改变不利现状的新途径。他们能够深切领悟人生冲突的严峻性和不可回避性,也能深刻体察人性的阴阳善恶。他们是那些能够自由、适度地表达、展现自己个性的人,并且和环境和谐地相处。他们善于不断地学习,利用各种资源,不断地充实自己。他们也会享受美好人生,同时也明白知足常乐的道理。他们不会去钻牛角尖,而是善于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心理健康的人都拥有一个美好的生活。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整体健康水

平有重要意义。 人们掌握了人的健康标准,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某个或某几个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就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水平。如果发现自己的心理状态严重地偏离心理健康标准,就要及时地求医,以便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 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被公认为是“最经典的标准”: (1)充分的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 (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4)与现实的环境保持接触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 (9)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作恰当的满足 (10)在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1)

一、心理概述 1、心理的实质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的、能动的反映。人的心理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 (1)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2)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人脑只是人的心理产生的前提,提供了人的心理产生的可能性,而要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还必须依赖于客观现实。因此,心理的产生必须具备脑与客观现实两个条件。 (3)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主观性是指一定的个人或主体对客观现实带有主体自身特 点的反映。对同样的客观现实,不同的人,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条件下,往往反映各不相同。 能动性是指一定的个人或主体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自觉、积极、主动的。它集中体现了人的心理(即意识)的主要特点。人有意识,能自觉确立目的,制定计划,调节行动,克服内部、外部的困难,达到改造自然和社会的目的。 2、人的心理现象 人的情绪和心理变化等统称为人的心理现象,通常分成两个方面,即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1)心理过程(心理活动的动态过程,主要反映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 人的心理活动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消失的过程。人们在活动的时候,通常各种感官认识外部世界事物,通过头脑的活动思考着事物的因果关系,并伴随着喜、怒、哀、乐等情感体验。按性质可分为三个方面,即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情、意。 人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是统一的心理过程的三个不同方面,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认识过程是引起人的情感与行动目标的基础,情感对人的认识活动与意志行动起着动力或阻力的作用;意志品质如何,又反过来对人的认识、情感和目标的实现起着巨大的影响作用。 (2)个性心理(一个人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一个人整体精神面貌的反映,由个性倾向与个性心理特征组成。)人在认识客观事物和改造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不仅有认识、情感、意志各种心理过程,还会表现出每个人特有的心理特点,这些不同的特点,就构成了人们心理上的差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点,就叫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能力与性格(性格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一个人的性格一旦形成,就会稳定地贯穿在他的全部行为活动中,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一个人的性格特点,预测他在某种情境中的表现。性格表现着一个人的品质、道德行为和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考试卷(85分)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考试(85分) (一) 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 1. 从产生行为动机的心理需要来看,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包括()、合群需要和自我肯定需要。(B) (A) 自我实现需要 (B) 本能需要 (C) 情感需要 (D) 利益需要 2. 长寿学者胡兰夫德指出:一切对人不利的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和夭折的是(A) (A) 不良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 (B) 身体的疾病 (C) 睡眠的质量 (D) 习惯的好环 3. 心理不健康与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不能等同,说明(A) (A) 心理健康标准的相对性 (B) 心理健康标准的绝对性 (C) 心理健康标准的整体性 (D) 心理健康标准的局部性 4. 当人受到挫折后,通过想象自己达到了目的或获得了成就的方式属于心理防御机制的哪一种表现?(C) (A) 补偿 (B) 分离 (C) 幻想 (D) 升华 5. 心理现象分为(A) (A) 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 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C) 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 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 6. 下面哪句话是正确的(C ) (A) 心理问题是完全能够解决的 (B) 心理健康就是没有心理疾病 (C) 心理疾病就像感冒、发烧一样,随时都可能发生 (D) 心理疾病的康复是很快的 7. 吸烟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中不包括(A) (A) 自制力变差 (B) 注意力涣散 (C) 记忆力减退 (D) 反应迟钝 8. (B)主张顺应自然、为所当为,协调欲望和压抑之间的相互拮抗关系。 (A) 行为疗法 (B) 森田疗法 (C) 生物反馈疗法

(D) 认知疗法 9.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首先遇到的人际关系是(A) (A) 父母 (B) 同学 (C) 师生 (D) 同事 10. (A)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A) 挫折 (B) 书本 (C) 金钱 (D) 努力 11. “悲喜交加”,“百感交集”是人的情绪和情感的(A)的表现 (A) 复杂性和矛盾性 (B) 稳定性 (C) 可变性 (D) 生理性 12. 自卑心理的表现不包括(A) (A) 常采用炫耀、夸张甚至戏剧性的手法来引人注意 (B) 大脑皮层长期处于抑制状态 (C) 做事缺乏信心,没有自信 (D) 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和欢乐 13. 一触即发、暴跳如雷,是(B)的典型特征 (A) 迟钝型 (B) 暴躁型 (C) 迁怒型 (D) 转移型 14. 心理防御机制的理论是(A)于19世纪末提出来的 (A) 弗洛伊德 (B) 罗素 (C) 马克思 (D) 赫尔巴特 15. 有的人游刃有余,人际关系和谐;有的人到处碰壁,人际关系紧张的原因是(A) (A) 沟通能力的强弱 (B) 人缘的好坏 (C) 人品的好坏 (D) 朋友的多少 16. 我国心理学工作者认为智力是一种综合的认识能力,其中(C)是智力的核心。 (A) 观察力 (B) 想象力 (C) 抽象思维能力 (D) 创造力 17. 系统脱敏法的理论基础是(B) (A) 社会交换论 (B) 行为主义

浅谈对心理健康概念的理解

浅谈对心理健康概念的理解 心理是否健康一般采用量表测量,其标准不是固定不变的。心理健康标准随着时代变迁、文化背景变化而变化。 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一些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的不断增多,自杀、凶杀等一些反常或恶性事件不时见诸报端。 人们不禁要问一一现在的大学生怎么了? 黑龙江大学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崔建华教授说,目前的中国大学生看起来有喜有忧。喜的是,他们已有了很强的独立性和自我经营、学习、发展的能力。忧的是,他们的心理状况与整个社会大背景下国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社会上各种各样的风气不断影响着原本清纯的大学校园,校园已不是一片净土,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十分集中和突出。 据哈尔滨工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裴秋宇老师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综合起 来大体可以分成两大类: 一类是一般性的成长心理问题,有心理障碍倾向但并不严重,这是大学生心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另一类则是出现了程度不等的心理障碍。 成长心理问题主要包括:环境改变与心理适应的问题,学习心理调试不当而出现的心理问题,情绪控制、自我认知、人格发展、意志品质锻造能力的相对较弱而造成的人际交往、恋爱、性心理等方面出现心理与行为的偏差。专家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存在有着诸多原因,其中人际交往排在首位,但是性与恋爱所造成的危害却最严重。 首先在人际交往上,现在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上的娇生惯养和学习上的一帆风顺,使他们很少经受挫折锻炼,独立的生活能力较差,大学生活与梦想上的落差,以及同学生活上的差异,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稳定。其次在性与恋爱上,开放的校园使性与恋爱成为大学生活的重要话题,一些学生难以把握住自己,一旦出现问题可能走向极端。第三在学习上,由于从紧张的高考中脱颖而出,许多大学生到了大学就想放松一把,而昔日的高材生走到一起,一些学生没有了往昔的优势,学习压力增大。据调查,理科生的学习压力与文科学生相比较为突出。第四是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给在校大学生带来新的压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也并无明显界限,而是一个连续化的过程,如将正常比作白色,将不正常比作黑色,那么在白色与黑色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缓冲区域一一灰色区,世间大多数人都散落在这一区域内。这说明,对多数大学生而言,在人生的发展过程中面临心理问题是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应积极加以矫正。与此同时,个体灰色区域也是存在的,大学生应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及时进行自我调整。 人的健康状态的活动是一个发展的问题,当一个人产生了某种心理障碍并不意味着永远保持或行将加重。在心理上形成心理冲突是非常正常的,而且是可以自行解决的。二是整体协调性。把握心理健康的标准,应以心理活动为本考察其内外关系的整体协调性。从心理过程看,健康的人的心理活动是一个完整统一的协调体,这种整体协调保证了个体在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的高度准确性和有效性。事实表明,认识是健康心理结构的起点,意志行为是人格面貌的归宿,情感是认识与意志之间的中介因素。从心理结构的几个方面看,一旦它们不能符合规律地进行协调运作时,就可能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困扰或问题。从个性角度看,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必答题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答案: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概括说有:智力正常、 情绪稳定、意志正常、适应良好、自我意识和人际 关系良好、有健康的人格。 2.什么是兴趣?它有什么作用? 答案:兴趣是人们将注意力集中于某一对象,并伴有 喜欢、愉悦的情感体验。它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 作用主要有:定向、动力、支持和偏倾等。 3.人和环境究竟是谁改造谁? 答案:人和环境之间是一种由不平衡---平衡--- 不平衡---平衡的循环关系。首先是环境改造人,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人再改造环境。 4.什么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包括几个方面? 答案: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和自己周围事物 关系的认识,也是人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 自我,是自我意识的核心,是人格心理学中弗洛 伊德的术语,指个体意识到自己身心特征的统合体。 自我意识,从内容上来说,包括三方面:生理的自 我;心理的自我;社会的自我。从形式上来说包括 三方面: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 5.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答案: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环境适应、 学习问题、人际关系、性格与情绪、恋爱与性心理 问题、神经症等方面的问题困扰。 6.逃考和考试作弊的心理根源是什么? 答案:逃考和考试作弊的心理根源是:自信心不足,对自已感到失望;来自家长和自我的心理负担过重; 考试准备不足;对道德的认识与行为脱节。 7.你的一位朋友帮你介绍了一份工作,这个工作很对 你的专业,同事也很热情.更主要的具有一份你满意 的月薪.你会如何感激你的朋友呢? 答案:主要自由发挥. (表达感谢要具体,一定要讲 出来对方的帮助对你有什么意义,在感谢别人时, 诚恳的态度是很重要的。感谢要发自内心,要不卑 不亢。友谊和爱的付出应该得到真诚的感谢,这 感谢既不是低三下四,也不是奉承。) 8.《武汉晚报》曾报道,一位女孩在母亲的陪同下前来征婚,她长得很漂亮,气质也不错,是武汉著名高校经济学硕士。她母亲郑重提出:“千万元资产者,方可与我女儿见面。”女孩最终按照母亲的条件选择了一个富翁,不过对方年龄比她大20岁,对方的女儿也有17岁。 你认为此事反映了什么样的心理问题? 答案:(主要自由发挥)大学生努力追求较好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质并没有错,但是不能把这样的追求当成全部 的生活内容。而通过“傍富”来改变命运改变生活的方式更是盲目的。为此他指出,这既反映如今青年人那急功名利,浮躁的心理,同时也反映出社会上“金融钱财” 和“个人名利”观念严重影响了学生正确读书的观念,也反映了社会上教育、道德、人生观等所存在的问题。9.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伤熊事件曾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你认为刘海洋存在什么样的心理缺陷? 答案:(主要是自由发挥)从心理学上分析,刘海洋可能存在认知上的缺陷,实际上也就是人格上的不健全,缺少成长氛围及心理抚慰往往容易走上犯罪。 10.自杀,对于我们来说好像是一个虚无飘渺的话题。很少有人会认为自己在现有的正常状况下会选择自杀来得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但是实际上,自杀是一个对大学生健康成长构成破坏性威胁的问题。近年来,大学生中自杀死亡的人数呈上升趋势,其危害与后果极为严重。该问题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请问为预防大学生自杀事件的再次发生,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答案:(主要是自由发挥) 11.朋友介绍一位漂亮的女孩给你认识,她拉了一手好大提琴,请适度赞美她. 答案:主要自由发挥. (赞美就是称赞或表扬,它和 " 溜须拍马"有本质的不同:溜须拍马的口气和表情能让人感到虚伪和肉麻,甚至有些突兀和不自在。赞美则是一种诚恳的自然的情感流露。而且当你赞美别人时,你同时也会有一种愉悦感。要知道当人的物质生活被满足之后,最渴望的就是精神上的满足--被了解,被接纳,被赏识和被赞美。恰到好处的赞美也是拉近心理距离的妙方之一。 赞美,不论是结交新朋友或对待老朋友,都需要释放爱心。如果人人都掌握了微笑和赞美,那么一个家庭、一个集体、一个办公室、一个宿舍,都会变得充满阳光和温情。) 12. 北京某大学女学生奚某因涉嫌盗窃同学宝来汽车被海 淀检察院起诉到法院,这是近年来本市最大一起大学生盗窃案。犯罪嫌疑人平时与一同学不和,且一向看不惯其平素处处炫耀自己有钱、目中无人的做派。某日,她利用学校上课收作业的时机,趁同学不备将其上衣兜内的车钥匙偷走,随后将其放在校内停车场的白色宝来1.8T型轿车偷走,同时偷走车内现金人民币10000元,美元2100元。请你分析从这个女大学生身上反映出的心理问题。 答案:嫉妒心理导致的心理问题。(自由发挥) 抢答题 1 请在我的叙述中抢答出这是那个名词的概念: 它是以持 久的情绪低落,且持续两周以上为主要症状的情感性精

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的概念 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一、健康概念的演进 (1)健康的生命观。 (2)健康的疾病观。 心理健康是衡量个体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在适应环境过程中的心理体验与行为模式的状态和水平。 心理健康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心理健康,仅指正常心理下的心理状态和水平。 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不仅包括正常心理,还包括异常心理状态,是所有心理状态健康状况的统称。 三、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世界卫生组织WH0的心理健康标准: 1.具有健康心理,人格完整;自我感觉良好;情绪稳定,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有较好的自控力,能保持心理平衡;自尊、自爱、自信、且有自知自明。 2.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并能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受别人的欢迎和信任。 3.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脚踏实地,不断进取,有理想和有事业上的追求。 (二)国外学者的心理健康标准介绍: 在国外曾对心理健康标准作出了定义的学者有: 马斯洛和迈特尔曼;奥尔波特;斯考特;弗罗姆等。 (三)国内学者的心理健康标准介绍: 在我国曾对心理健康标准作出了定义的学者有: 黄坚厚;严和锓;王效道;王极盛;王希永;李百珍;黄珉珉;郑日昌;林崇德;樊富珉;沃建中等。 四、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解 综合国内外有关文献,目前研究者确定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可以归类如下: 1、统计学标准。

2、社会规范标准。 3、主观经验标准。 4、生活适应标准。 5、心理成熟标准。 6、生理学标准。 在界定心理健康标准时要充分考虑以下问题: 心理健康标准是多维的。 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可分为不同的等级,是一个从健康到不健康的连续体。 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与一个人是否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不是一回事。 心理健康是一个文化的、发展的概念。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结合我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经验,将心理健康的标准界定如下:(一)心理健康的总体标准 1、智力发展正常。 2、情绪稳定乐观。 3、意志品质健全。 4、行为协调且适龄。 5、人际关系和谐。 6、人格完整独立。 (二)心理健康的基础性标准 1、有充分的个体安全感 2、有恰如其分的愉快感 3、有与事实相符的满意感 4、有适度的情绪发泄与控制 5、相对和谐稳定的个性 6、有把握事物的基本能力 7、有积极稳定的环境接触 8、有符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三)升华性心理健康标准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含义及标准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含义及标准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国内外不少专家都有过对心理健康的含义研究的论述。傅连 璋强调健康的含义应包括以下因素:身体各部分发育正常,功能 健康,没有疾病;体质坚强,对疾病有高度的抵制力,并能刻苦 耐劳,担负各种艰巨繁重的任务,经受各种自然环境的考验;精 力充沛,能经常保持有较高的效率;意志坚定,情绪正常,精神 愉快。1946年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WFMH)从四个方面对心 理健康进行界定: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 交往中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 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1989年(WHO)将健康定义为:身 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尔曼提出的被认为是经典 的标准 充分的自我安全感;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恰当估计自己的 能力;生活理想切合现实;与现实环境能保持良好的接触;能保 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善于从经验中学习;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 系;能适度地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在符合团体要求的前提下, 能做有限度的个人发挥;在不违反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满 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二)马建青主编的《心理卫生学》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 智力正常;善于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具有较强的意 志品质;人际关系和谐;能够适应和改造现实环境;保持人格的 完整与健康;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见解,根据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年龄特 征、心理特征和社会角色特征,可以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般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11智力正常 智力正常是大学学习、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大学生胜 任学习任务、适应周围环境变化需要的心理保证,因此是大学生 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智力是指一个人认识能力与活动能力所达 到的水平,是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与注意力等 多种能力的综合体,包括从经验中学习或推理的能力、获得和保 持知识的能力、迅速而又成功地对新情境做出反应的能力、运用 推理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一般来说,经过高考选拔的大学 生的智力是正常的,因而衡量大学生的智力关键在于看大学生的 智力是否正常、充分地发挥了效能。大学生充分发挥智力效能的 标准是: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探索兴趣;智力结构中各要素

心理健康标准教案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の标准 赵青 教学目标 本节课の总体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心理健康の概念与标准,让学生理解心理健康对成长の意义,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对待心理问题,消除对心理健康认识の误区。 教学重点 (1)对心理健康含义の正确认识。 (2)消除对心理健康认识の误区。 (3)了解心理健康对于成长の意义。 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心理健康问题,正确对待心理问题。 (2)懂得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变化の过程。 教学准备 1课时 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 一、引入 (3)案例分析《中专生沉迷电子游戏捅死两位老人》 (4)讨论与分享: (5) 1.看完这则新闻,你の心情怎么样? (6) 2.王恒超一步步滑向犯罪深渊の原因是什么? (7) 3.假如你是王恒超の朋友,在他欠下巨额赌债却仍然沉迷于电子游戏时,你可能给他什么样の帮助? (8) 4.假如你觉得无法帮助他摆脱对游戏の痴迷,你可能建议他寻求什么样の帮助? 二、中职学生心理发展の特征 (一)自我意识迅速发展 (二)情感内容丰富多彩,情绪有明显の两极性 (三)抽象思维能力有了更多の概括性 (四)自尊心强,意志品质较为薄弱 三、中职生心理健康の定义: (1)无心理疾病。 (2)具有一定积极发展の心理状态。 四、中职学生心理健康の标准 (一)智力正常,善于学习 (二)了解自我,接纳自我,完善自我 (三)乐于与人交往,人际关系和谐 (四)性别角色分化,性心理与身体同步发展 (五)社会适应良好,勇于迎接挑战 (六)情绪积极稳定

(七)人格结构完整 五、自测练习:测测你の心理是否健康? 指导语:以下题目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の心理健康程度,使你更清楚の认识自己。请你根据自己の实际情况,在选项A、是,B、无法确定,C、不是,中选出和自己最接近の选项,填到后面括号内。 1.心情总是闷闷不乐,情绪善变。() 2.老是担心门没锁好,电源可能有问题,因而多次检查,甚至走了好远还拐回来看看。() 3.虽未曾患过恶性疾病,却一直担心会不会染上什么严重の病。() 4.容易脸红,害怕站在高处,害怕当众发言。() 5.由于关心呼吸和心脏跳动の情况而难以入睡。() 6.每天总是多次洗手,认为公用电话不洁,而不敢使用。() 7.总是担心"这样做是否顺利?",以致无法放手去做。() 8.有些奇怪の观念总是出现在脑海,明知这些念头很无聊,却又无法摆脱。() 9.离开家门时,如果不从某只脚开始走,心里总是不安。改变床附近の东西就无法入睡。() 10.尽管四周の人在欢乐の取闹,自己却觉着没有什么意思。() 11.外界の东西犹如影子一般朦胧,见到の东西无法清晰の回忆出来。() 12.总觉着父母或亲友最近对自己太冷漠,或者不知为什么总是很反感或产生强烈の孤独感。() 13.心中无端の产生"这个世界正趋灭亡,新の世界即将开始"の感觉。() 14.总觉着有人在注意、凝视自己或追赶自己。() 15.有时会产生被人左右或事不由己の感觉。() 16.常自言自语或暗自发笑。() 17.虽然没人却总觉着有声音,晚上睡觉时总觉着有人进入了房间。() 18.遭遇失败或与同学不和谐时,会很敏感の觉着"我被人嘲笑"。() 19.当自己の权利受到侵害时拼死力争。() 20.当东西丢掉时,便不由自主の想到"大概是某某偷去の",当受到老师の批评时,立即会想到"一定是某某告密の"。() 【评分标准】 是: 2 分无法确定: 1 分不是:0 分 结果统计: 1 ~11题作为A类你の总分是: 12~17题作为B类你の总分是: 18~20题作为C类你の总分是: 结果分析: A类和B类の得分都在:4 分以下:心理非常健康,神经也非常正常;5~7 分之间:你の心理健康情况一般,可算是一个很正常の人;8~10 分之间:表明你の神经有些疲倦,你最好是设法减轻学习の压力,进行娱乐以调节生活而放松精神; A类得分在11 分以上:可能会有神经衰弱の倾向,你需要关心一下自己の健康了; B类得分在11 分以上:那你就有预防精神分裂の必要了,最好是请心理辅导老师进行辅导,早些预防; C类得分在4 分以上:就有强烈の妄想倾向,最好是尽早の请老师进行辅导。 六、布置作业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划书标准范本

编号:QC/RE-KA360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划书标准 范本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the implementation plan is put forward.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consider the expenses and choose the appropriate way to achieve good results. (实施方案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划书标准范本 使用指南:本方案文件适合在前期的研究中,通过对落实计划的设想和构思,形成有效的方案,并对拟建方案所取得的资源等阶段成果进行分析总结,形成方法经验来指导未来同类事项的进行。文件可用word任意修改,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编辑。 【篇一】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有效地为广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服务,我校心理咨询中心20xx年度将把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新生心理普查、心理卫生保健课和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月等工作落到实处,力争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因此,我校心理咨询中心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并结合我校学生目前的心理健康实际情况,制定

20xx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具体内容如下: 一、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制度建设和场地建设。 1、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各项规章制度。 2、建立个别咨询、团体咨询、网络咨询和危机干预等各项工作流程图。 3、购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情绪调节、沙盘游戏等设备。 二、完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工作. 1、继续在全校大一学生范围内开设《大学生心理卫生保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开设公选课。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平时作业(含标准答案)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平时作业(含答案)

————————————————————————————————作者:————————————————————————————————日期:

ID号姓名考室座号成绩 说明:①请将本作业题目用A4纸打印出来,并用手工书写完成(答案用打印、复印的,作业成绩以0分计); ②请在现场集中考试结束后,将本作业随同考卷一并提交; ③课程的作业成绩与考试成绩均要取得60分以上,该课程的综合成绩方能取得合格。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 1、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我们的情感状态和心智状态,也就是我们的所感所思。心理健康也不仅仅是指没有心理问题或没有心理病。一个心智健康的人不会随意夸大也不会任意低估自己的能力,他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都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 2、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人事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3、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指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心理状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和作用等)。 4、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是指通过言语或动作,以含蓄的方式,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情感、意志以及行为产生影响。受暗示者的心态改变时下意识的,其受影响的过程是不自觉的。 5.健康 健康是指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6.学习动机: 所谓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学生学习行为、维持学习行为,并使学习行为趋向一定的目标的内在心理历程的动力。 7.气质 气质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动力特征。 8.咨询 心理咨询室借助于一中特殊的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通过言语、文字及其他信息传递方式,就咨询对象的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供帮助、启发和指导的过程。 二、判断正误(每题2分,共36分) (×)1、心理健康的统计学标准提供了心理特征的量化资料,比较客观,便于分析比较,操作简便易行,统计结果一目了然,也是最科学的。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

第五节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 第一单元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46)曾认定心理健康的标志是:“①身体、智力、情绪十 分协调;②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③有幸福感;④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本书把心理健康定义为: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形式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和人格相对稳定的状态。 第二单元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评估心理健康的三标准 许又新(1988)提出心理健康可以用三类标准(或从三个维度)去衡量,即体验标准、操作标准、发展标准。他同时指出,不能孤立地只考虑某一类标准,要把三类标准联系起来综合地加以考察和衡量。 第一,体验标准是指以个人的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的状况,主要包括是否有良好的心情和恰当的自我评价,等等。 第二,操作标准是指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验等方法考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效应,其核心是效率,主要包括个人心理活动的效率和个人的社会效率或社会功能。例如,工作及学习效率高低、人际关系和谐与否,等等。 第三,发展标准着重对人的个体心理发展状况进行纵向考察与分析。 衡量心理是否健康时,要把这三种标准联系起来综合考察。 二、心理健康水平的十标准 郭念锋于1986年在《临床心理学概论》一书中提出评估心理健康水平的十个标准。(一)心理活动强度 心理活动强度是指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在遭遇精神打击时,不同的人对于同 类精神刺激、反应各不相同。这表明,不同人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力不同。抵抗力差的人往往反应强烈,并容易遗留下后患,可以因为一次精神刺激而导致反应性精神障码或癔症;而抵抗力强的人,虽有反应,但不强烈,不会致病。这种抵抗力,或者说心理活动强度,主要和人的认识水平有关。一个人对外部事件有充分理智的认识时,就可以相对地减弱刺激的强度。另外,人的生活经验、固有的性格特征、当时所处的环境条件以及神经系统的类型,也会影响到这种抵抗能力。 (二)心理活动耐受力 前面说的是对突然的强大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这种慢性的、长期的精神刺激,可以使耐受力差的人处在痛苦之中,在经历一段时间后,便在这种慢性精神折磨下出现心理异常,个性改变,精神不振,甚至产生严重躯体疾病。但是,也有人虽然被这些不良刺激缠绕,日常也体验到某种程度的痛苦,但最终不会在精神上出现严重问题,有的人甚至把不断克服这种精神苦恼当作强者的象征,作为检验自身生存价值的指标。有的人甚至可以在别人无法忍受的逆境中做出光辉成绩。我们把长期经受精神刺激的能力看作衡量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称为心理活动耐受力。 (三)周期节律性 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效率上都有着自己内在的节律性,如人的注意力水平,就有一种自然的起伏。不只是注意状态,人的所有心理过程都有节律性。一般可以用心理活动的效率

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那么什么是人的心理健康呢? 人的生理健康是有标准的,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是有标准的。不过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及人的生理健康的标准具体与客观。 国外学者们对心理健康的标准作了一些表述。 英格里士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作良好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而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丰富情况。不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 麦灵格尔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仅是要有效率,也不仅是要能有满足之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 而是需要三者具备。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 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 马斯乐认为心理健康的人要具备下列品质: ( l)对现实具有有效率的知觉; (2)具有自发而不流俗的思想; (3)既能悦纳本身, 也能悦纳他人; (4)在环境中能保持独立,欣赏宁静。 (5)注意哲学与道德的理论; (6)对于平常事物,甚至每天的例行工作,能经常保持兴趣; (7)能与少数人建立深厚的感情,具有助人为乐的精神; (8)具有民主态度,创造性的观念和幽默感; (9)能经受欢乐与受伤的体验。 二、心理健康的内涵 我们认为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间关系适应、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 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的定义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健康有很大的意义。人们掌握了人的健康标准,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某个或某几个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就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水平。如果发现自己的心理状态严重地偏离心理健康标准,就要及时地求医,以便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 心理健康包括: 1、智力正常 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国际疾病分类体系,把智力发育不全或阻滞视为一种心理障碍和变态行为。 2、善于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心理健康者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生活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更重要的是情绪稳定性好。 3、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 健康的意志有如下特点:目的明确合理,自觉性高;善于分析情况,意志果断;意志坚韧,有毅力,心理承受能力强;自制力好,既有现实目标的坚定性,又能克制干扰目标实现的愿

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范文

第一节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对自身认识的深化,人们对健康概念的认识不断丰富和完善。在现代社会中,健康不仅指生理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三者的和谐统一构成了健康的基础。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动态的,不同年龄、不同社会文化、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标准。 一、健康的概念 健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过去,人们对健康的理解强调的是身体没有缺陷和疾病,即大部分人会认为“身体没病就是健康”。但是,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认识逐渐加深,人类对健康的认识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一)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简称WHO)成立时,在宪章中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乃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日臻完满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1977年恩格尔(Engel)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著名的论文,在该论文中他提出了一个基本的假设:健康和疾病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即生物—心理—社会模式(biopsychosocial model) Engel, G.L. The need for a new medical model: A challenge for biomedicine. Science, 1977, 196, pp.129-136。这立即在医学和健康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

响,导致由单纯生物医学模式转向了当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与此相一致,1989年WHO又将健康的定义修改为:“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缺陷和疾病,而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WHO还提出了健康的十条标准: 第一,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工作和生活而不感到疲劳和紧张; 第二,态度积极,勇于承担责任,不论事情大小都不挑剔; 第三,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第四,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应变能力强; 第五,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 第六,体重得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 第七,眼睛炯炯有神,善于观察,眼睑不发炎; 第八,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牙齿和牙龈颜色正常; 第九,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第十,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协调。 (二)对健康定义的理解

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七个方面

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七个方面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这是由于人的心理健康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也由于人的社会生活和人的遗传素质是多样的。另外,衡量人的心理状态,还应考虑到社会背景和个体差异等方面。心理健康的标准应包括情绪、智能、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内容等。总结以上的论述,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标准包含如下七个方面: 1、智力正常 智力以思维为核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认识力等。它是衡量人的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心理健康的人,智力水准虽然有所不同,但智力应是正常的。正常的智力是人们从事生活、学习、工作和劳动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2、情绪乐观并能自控 心理健康的人心胸开朗,情绪稳定和乐观,常向光明看,不往“黑暗处”钻,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对未来充满希望,遇到麻烦能自行解脱。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情绪的自控能力很强。心理健康的人在通常情况下,其内部心理结构总是趋于平衡和协调的。既有适度的情绪表现,又不为情绪所左右而言行失调。人具有自控情绪能力,即表明其中枢神经系统运行正常,身心各方面处于协调状态,不论遇到什么事总能适度地控制自己的喜怒哀乐,既不会得意忘形,也不会悲极轻生。有人认为,用情绪来表示心理健康就像用体温来表示身体健康一样准确。3、意志健全 意志是自觉确定目的,支配自己克服困难去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健全的主要标志是行为的自觉性、果断性和意志的顽强性。心理健康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有明确的目的,能坚定地运用切实有效的方法解决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不优柔寡断,裹足不前,也不轻举妄动,草率行事。意志顽强的人,能较长时间保持专注和控制行动去实现某一既定目标,不屈不挠,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4、反应适度 人对事物的认识和反应存在着个体差异,有的人反应敏捷迅速,有的人反应模糊迟缓,但这种差异是有一定限度的。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是反应适度,而不是反应的异常兴奋或异常淡漠。 5、自我意识明确 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它反映了个人对自己的态度。个人是在与现实环境的相互关系中,在个人的实践活动中来认识自我、确立自我形象的。心理健康的人,有明确的自我意识,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有自知之明;能把“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有机地统一起来,“理想的我”总能在“现实的我”中得到体现,能根据自己的认识和评价来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使个体和环境保持平衡。 6、人际关系和谐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理健康的人,在社会和集体中总是善于和他人交往,并能和多数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是心理健康者与外界正常交往的结果,是个体对自己和对他人以及两者之间关系正确认识和评价的结果。心理健康的人,在和他人交往中,能接纳自我,并接纳他人,对集体具有一种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情感,在与人相处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