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第八章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第八章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第八章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第八章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第一节艺术真实

一、认识与艺术真实

文学作为认识活动

二、艺术真实的基本特征

主观性

内蕴性

假定性

诗艺性

《西游记》

唐僧(现实形象)与孙悟空、猪八戒以及神仙、妖魔(非现实形象)的结合

?使艺术真实

?成为艺术技巧创造的

?真实,即诗艺的真实。

三、艺术概括

艺术概括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对个别或特殊的事物加以独特处理,在主体与客体统一的基础上,创造出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普遍性的艺术形象。《追忆似水年华》和《人间喜剧》

?普鲁斯特通过自己的感觉表现客体世界的《追忆似水年华》

?巴尔扎克表现人类社会生活的活生生的横断面的《人间喜剧》

屠格涅夫谈艺术概括

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

坚持艺术概括原则,反对“类型化”与“自然主义”的文学主张。

?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

第二节情感评价

一、情感评价的文学意义

认识与情感

情感评价是文学创造的本质属性

二、情感评价作为“诗意的裁判”

“诗意的裁判”

情感评价作为“诗意的裁判”的内涵

三、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

人文关怀

人文与历史

第三节形式创造

一、文学与艺术形式

钱谷融

我们接触到一篇作品的形式,自然也就接触到了它的内容,而我们要知道一篇作品的全盘内容,也非接受它的整个形式不可。

——钱谷融:《形式与内容》

二、形式创造的基本内涵

黑格尔

内容和完全适合内容的形式达到独立完整的统一,因而形成一种自由的整体,这就是艺术的中心。

——黑格尔:《美学》

三、形式美问题

“有意味的形式”理论

中国传统戏曲的脸谱

思考问题

1.怎样理解“真、善、美”及其统一是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在文学创造中“真、善、美”与“艺术真实”、“情感评价”、“形式创造”是什么关系?

2.艺术真实有哪些主要特征?说明艺术真实区别于生活真实及科学真实的原理。

3.诠释艺术概括的价值意义并对下面一段话作出评述:

“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鲁迅语)

4.怎样理解情感评价的文学意义。

5.阐明情感评价的高尚品格及功利取向与文学尚“善”的审美价值追求之关系;诠释情感评价的诚挚情态及艺术呈示之含义。

6.为什么说人文关怀是“善”的终极价值体现?谈谈对文学作品的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之间关系的理解。

7.为什么说形式创造对文学审美价值的实现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

8.阐释“内容形式化”“形式内容化”的审美创造内涵。

9.谈谈你对“有意味的形式”这一概念的见解。

10.有人说文学作品是不可转译的(包括各民族语言及古今文之间),你认为有道理吗?为什么?

浅谈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浅谈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儿童文学是一种有机的审美性的结构,所以它是很注重审美性的。总的来说,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纯真。也就是说相信和认可生命中美好善良这一点,对世界上的人和物都抱有一 种乐观积极的态度。 2.稚拙。我理解为是一种天真无邪的童趣,也就是说总是抱着很简单的思想看待事 物,不会把事情想得那么的复杂,时常给人一种活泼可爱的感觉。 3.欢愉。顾名思义就是让人觉得开心快乐,给人一种发自内心的轻松的愉悦感。 4.变幻。个人理解为是一种不合乎常理的变化,如魔法,变身,飞天等等。但是这 种变幻却让人接受和向往。 5.质朴。我觉得在儿童文学中可以表现在内容和语言两个方面。也就是说它所描写 的事情是我们日常生活常见的,没什么惊天动地的场面,还有,就是它所用的语 言并不十分华丽,就是一些简单文字的组合,总的来说就是平时,朴素的语言。 下面,我就以儿童文学的代表作《小红帽》为例,浅谈一下它所表现出来的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1.质朴:我们都知道小红帽的故事很简单,就是讲述小红帽在给外婆送糕点的 路上被大灰狼欺骗了,最后在猎人的帮助摆脱了大灰狼的故事。就从这个故 事描写的内容来看,就体现出了儿童文学质朴的文学特质。因为在我们日常 的生活中,小朋友在回家或者去玩的路上遇到动物的事情是很正常的,所以 觉得故事很朴素。另外,故事的语言都很平实,就是用一些简单的陈述句来 组成一个故事,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去思考每个词所表达的意思,只要一看就 会明白它在讲什么。 2.纯真:小红帽在去奶奶家的路上遇到大灰狼,大灰狼跟她说话,小红帽她一 点也不觉得害怕,还礼貌地跟大灰狼回答了大灰狼所有的问题。在途中,大 灰狼故意延长时间叫小红帽欣赏路边的花朵,不要一直顾着往前走。小红帽 她看到森林的花真的很美,于是就走到了森林的深处去摘花了,她根本没想 到大灰狼会去吃掉她奶奶,她心里还想着摘一朵花送给奶奶让奶奶高兴高 兴。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小红帽她很纯真,相信大灰狼也是善良的人。 3.稚拙:当大灰狼把小红帽的奶奶吃进肚子里去,并且大灰狼假冒为小红帽的 奶奶时,小红帽她到了奶奶家,看到奶奶躺在床上,她没有害怕,还问:“哎 呀,奶奶,怎么你的耳朵这么大?怎么你的耳朵那么大?你的嘴巴大得吓人 啊?”这些话,我们现在看会觉得她很幼稚,人的耳朵,嘴巴,眼睛和狼的 一点都不像,况且小红帽她经常见奶奶,她是会记得奶奶的样子的。但是她 还是把大灰狼当成奶奶来谈话,所以我觉得这里表现出了稚拙的美学特质。 4.欢愉:在《小红帽》里,我觉得让人欢愉的场面有三个。第一,就是小红帽 在森林里摘花的场面,会让我想到森林里遍地开满各种野花,小鸟在叽叽喳 喳唱歌的情景,会让人觉得心旷神怡;第二,就是大灰狼把奶奶和小红帽吃 进肚子里的时候,我会很担忧小红。,但是后来猎人的出现以及他把小红帽 和奶奶就出来并且把大灰狼的皮剥掉时,读者们都会感受到一种愉悦,因为 小红帽脱离了险境;第三,就是又有一只大灰狼想吃掉小红帽的时候,小红 帽的奶奶叫小红帽在水槽里灌满香肠味的水,最后大灰狼因为闻到香味就从

基于儿童文学特征的审美教育

摘要 毕加索说,每一个儿童都是艺术家。审美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儿童文学的本质是供儿童审美的文学,文学文本只有通过审美化教学,才能顺应文学的审美本性和儿童的审美天性。因此,应以审美的视角教学和阅读儿童文学作品。把审美视角作为儿童文学作品教学的基点,儿童在大量接触感性的语文材料、参加感性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语文,才能达成儿童精神成长与语言发展的双重目标。 关键词:儿童文学审美教育文学特征

目录 总论 (4) 一、儿童文学的审美特征 (5) (一)仁爱的“人性美” (5) (二)荒诞的“趣味美” (6) (三)想象的“自由美” (6) 二、基于儿童文学审美特征的审美培养 (7) (一)以人性美培养学生“爱”的审美情感 (7) (二)以趣味美培养学生“快乐”的审美情趣 (9) (三)以自由美培养学生“想象”的审美能力 (10) 参考文献 (12)

基于儿童文学特征的审美教育 总论 现行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中80%以上的课文属于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儿童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品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是现代社会为满足儿童的独特精神需求和成长需要而为儿童创作和提供的特殊文学品种。“儿童文学”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儿童文学”仅指幼儿文学和儿童文学,广义的儿童文学则包括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和少年文学。儿童文学作品阅读在培育学生的品性、涵养孩子的情趣、丰富孩子的情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孩子在求真、向善、尚美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从这个意义上说儿童文学守护着儿童的精神成长, 这是儿童文学作品最重要的价值, 也是儿童文学作品教学最重要的价值取向。儿童文学以儿童为本位,贴近儿童的生活和心理,表达儿童的情感和愿望,关注儿童心灵世界,具有儿童乐于体验,能够接受的审美情趣。同一般文学一样,儿童文学活动(儿童文学创作一儿童文学作品一儿童文学欣赏)主要是一种审美的精神活动,所以审美是儿童文学的本质。审美教育就是(施教者)按照一定时代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选择和利用适当的审美媒介,引发(受教者)审美经验(感受、体验乃至操作),以培养、陶冶审美能力和审美境界的活动或过程。” 审美教育作为基础,不能取代,就在于它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并

文学概论模拟试卷三答案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文学概论》模拟试卷三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 100 分,答题时间为 90 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关于文学理论研究的方法论体系,以下正确的表述是(A)。 [A]主要有一般方法、特殊方法和个别方法 [B]特殊方法指的是唯物辩证法 [C]一般方法有很强的实践性 [D]个别方法有很强的针对性,不能被其它的方法所取代。 2、关于世界文学,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D)。 [A]当今世界文学越来越趋向于表达共同话题 [B]民族文学向世界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不断融合的过程 [C]文学的民族化和世界化是矛盾的过程 [D]文学的世界化是民族文学发展的趋势 3、文学审美愉悦功能的类型主要有(C)。 [A]陶冶型、说教型、研究型 [B]快乐型、说教型、研究型 [C]陶冶型、闲适型、快乐型 [D]快乐型、闲适型、研究型 4、关于语言与文学的关系,以下不正确的表述是(C)。 [A]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 [B]语言是文学作品的物质载体 [C]语言是文学话语系统中纵深的层次 [D]文学是用语言塑造艺术形象的艺术门类 5、正式的文学创作过程开始于(C)。 [A]前创作阶段 [B]文学形象的酝酿构思 [C]创作动机的萌发 [D]语言的表达与锤炼

第八章 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

第八章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 价值:是指事物对人与社会的有用性或积极意义。 文学创造的价值:是指在作品创造过程中,作家通过对特定社会生活的艺术表现和评价,创造出一定的文学价值。文学价值越大,对人与社会的影响越大。 文学价值是一个包含多层次、多方面价值内容的、相互联系的系统。 文学的价值系统:认识价值→真 伦理价值→善文学作品 审美价值→美 文学的主导价值:是指文学活动的多样性价值追求中,总有一种占主导地位。 例:文学社小说、新月派诗歌、问题剧 一、文学的真实 (名词解释)文学真实:是指作家通过合乎艺术规律的方式,将社会的真实状况、人生的真正面目、作家的真情实感等表现出来。(反映真实、表现真情、追求真理。)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 1、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 A)假定的真实 P155(艺术真实的外部特征。) 生活真实:现实层面、真人真事艺术真实:观念层面、想象人物与事件B)内蕴的真实 P153(艺术真实的内在要求。) 透过现象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与规律“深入事物的灵魂” 能指——所指语言符号——内在意义 2、对客体世界的反映具有主观性和诗艺性 A)主观的真实 P156 文学创造客体的“主体化”心理真实:心理时间、意识流(补充)B)诗艺性:运用艺术手段和艺术技巧创造的艺术“真实”,能够使其价值取向得到理想的表现,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二、文学的伦理与情感 伦理与情感是文学的核心要素 伦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其处理规范。 情感:人对外在事物的态度、评价。 恩格斯:“诗意的裁判”——表明文学对于是非、善恶的价值判断。

文学体现善的价值追求(重点) 1)高尚的品格 P163 文学中蕴含着对美好事物、美好情操、美好生活和美好理想的守望与追求,以及对丑恶、腐朽和阴暗事物的反思与鞭挞。(表现“主旋律”) 2)人文关怀 P167 是指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它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生存状态及其命运、幸福相联系。有益于“世道人心”。 情感的表现方式 P165(了解) 诚挚的情态;真情实意;真诚、真挚。“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 三、美的创造 (名词解释)审美理想 P170(重点) 美的理想,是指审美主体在长期社会实践和审美活动中形成的、由个人审美经验和人格境界所肯定的、融合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的关于美的理想观念或范型。 1、审美理想的特征 P171 A)以观念形式存在的最高典范 B)直观形象与理性观念的结合 C)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统一 文学形式的升华 1、化丑为美与美丽地描写悲哀 以形式美“过滤”丑的、悲哀的内容材料 现代主义艺术、法国象征主义诗歌、荒诞派 2、文学形式之美 艺术形式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形式主义美学 (重点)(提出者、内容、评价)“有意味的形式”——英国文艺批评家克莱夫·贝尔提出他指出,作品的各部分、各因素之间以独特的方式组合起来的“形式”是“有意味”的,它主宰者作品,能够唤起人们的审美情感。虽然克莱夫·贝尔提出的是一种否定艺术与主题思想、现实人生和社会功能相联系的形式主义理论,然而这一理论对艺术形式的审美特征的揭示,对于我们认识形式美的问题还是有借鉴意义的。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等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主要有: 1、充满稚气的童真美。 童趣是表现童真的最佳形式。童趣在儿童文学作品中,既表现在形象的刻画上,又贯穿在作品的情节中,还融注于语言的运用上。 2、形象刻画的单纯美。 以单纯的文学形象,积极乐观的主题引导儿童正确地认识人生、社会和世界,以帮助儿童树立自信乐观的人生信念。这就铸成了儿童文学形象刻画单纯美的艺术品格。 3、情节推动的动态美。 儿童文学作品的情节要与儿童活泼好动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相吻合,儿童文学情节的动态美,往往呈现出一种单纯的、活泼的、连续的动态推进形式,且情节推进的速度较快。 4、画面展示的明朗美。 鲜亮明朗,富于色彩,是儿童文学的又一美学特征。儿童文学画面的明朗美,主要依赖于作者在运用语言时,对词汇色彩的把握。儿童文学作家通过对作品中不同角色颜色的描摹和因时空变化对场景所引起的明暗效果的描述,把词汇的潜在功能发挥到最大限度,向小读者奉献色彩亮丽、动静分明、声色和谐的艺术图景。 5、驰骋想象的奇异美。 想象是儿童的天赋和本能。想象的奇异美在儿童文学的艺术表现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⑴就作品的内容而言,它可以引导孩子们在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过程中,使对立的双方造成强烈的反差。⑵就作品的形式而言,想象的奇异美可以促成儿童文学不同体裁独特的审美品格。诗歌、小说、童话、寓言……都因想象的介入而异彩纷呈。⑶就作品的魅力而言,想象的奇异美大大提升了儿童文学的艺术品位。由于想象的奇异美,使儿童文学具有了独特的荒诞性,这种荒诞性造成了儿童文学离奇的情节和无穷的趣味,使小孩乃至成人捧腹不已。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吸引力,它们所产生的久远的艺术生命力,无时不在证明着其较高的艺术品位。

文学的创作过程

文学的创作过程 一、创作的必要条件 (一)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生活素材和广博的生活知识 1.有多样的生活兴趣,广泛地了解生活。 2.对所写的生活内容?烂熟于心?。 3.在开阔生活视野的同时,对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做深入的体察。 4.依靠直接经验的同时,还要掌握大量的间接经验,做到知识广博。 (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审美观、艺术观 1.世界观是对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也叫宇宙观。世界观影响着作家基本的创作原则和创作道路。 2.审美观和艺术观是对艺术的本质、特征、价值和使命的基本看法,它直接影响作家的审美个性、艺术趣味和创作质量。 (三)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和熟练的艺术技巧 1.艺术修养是作家进行艺术创造所必需的艺术气质、素养与才能。 获得艺术修养的途径:⑴开发自己的艺术禀赋。 ⑵汲取前人艺术杰作中的艺术营养来构建自己特殊的智能结构。 2.艺术技巧是熟练地运用创作手法与技术去创造活的形象,艺术地表现生活的能力。 作家要掌握文学作为语言艺术所独有的艺术表现技巧。因为艺术技巧是: ⑴使生活变成艺术的必要途径。 ⑵使艺术形象具有深厚意蕴的必要手段。 ⑶提高艺术表现力的重要条件。 丰厚的生活基础、正确的世界观和熟练的创作技巧,是文学创作不可或缺的条件。生活经验是创作的基础,世界观是创作的灵魂,艺术技巧是创作的手段,三者相辅相成。 二、创作过程 文学创作活动的过程,即艺术积累、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三个阶段。理论上三者有先后次序,但在实际创作过程中,三者并非截然分开,而是相互交错的。 (一)艺术积累(材料储备)阶段 艺术积累是作为创作主体的作家,用自己的全部生命和心灵去把握生活素材的实践活动。 陆文夫说:?不写小说的人观察生活,较多的着眼于事,人是作为事的参与者而存在的。小说作者较多的着眼于人,事是作为人的一种连续性表现而存在的。? 艺术积累应该把?人?当作第一目标。 作家进行艺术积累和情感酝酿的基本途径,是对生活的观察、记忆、感受与体验。 1.观察:用审美的眼光,去观看和审查创作对象。 ⑴观察要有广度。⑵观察要有深度。 罗丹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 2.记忆:把观察得来的信息、素材储存在头脑中。 ⑴艺术积累中的记忆,是经过作家筛选的印象。 ⑵记忆在艺术积累中,起酝酿、孕育、发酵的重要作用。 ⑶艺术积累中的记忆,不仅是外部材料的累积,更重要的是主体自身在观察中获得的情绪心境的聚积。《契诃夫手记》 3.感受:作家运用自己的感官去承受外物的刺激,从而产生属于艺术家自己的艺术感觉

文学概论考题

文学概论考题 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

文学概论_A 一、单选题 1.(4分)最早从理论上系统阐述游戏说的是德国哲学家(). ? A.康德 ? B.黑格尔 ? C.席勒 ? D.斯宾塞 答案A解析第三节文学作为活动第三节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 2.(4分)文学“四要素”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即宇宙、作品、艺术家与 ? A.文采 ? B.情感 ? C.观众 ? D.文化 答案C解析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第二节文学活动的构成 3.(4分)一般说来,在整个文学活动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是 ? A.文学积累 ? B.文学创作 ? C.文学鉴赏 ? D.文学批评 ? E. 答案B解析第七章文学创造过程第一节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 4.(4分)文学活动在人的生活活动中的位置是

? A.物质实践活动 ? B.精神活动 ? C.物质实践活动与精神活动的统一 ? D.复杂的多层次系统活动 ? E. 答案B解析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第一节活动与文学活动 5.(4分)“距离论”的提出者是 ? A.布洛 ? B.英加登 ? C.荣格 ? D.弗洛伊德 ? E. 答案A解析第十五章文学接受过程第一节文学接受的发生 6.(4分)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是 ? A.小说 ? B.诗歌 ? C.戏剧 ? D.散文 ? E. 答案B解析第九章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第二节文学作品的基本体裁7.(4分)“移情说”的提出者是 ? A.立普斯

? B.克罗齐 ? C.弗洛伊德 ? D.布洛 答案D解析第七章文学创造过程第二节文学创造的构思阶段 8.(4分)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这句名言是()所讲. ? A.席勒 ? B.莎士比亚 ? C.荣格 ? D.弗洛伊德 答案C解析第十三章文学风格第四节文学风格与文化 9.(4分)着名的“陌生化”概念提出的理论学派的是 ? A.俄国形式主义 ? B.新批评 ? C.接受美学 ? D.结构主义 答案A解析第十五章文学接受过程第二节文学接受的发展 10.(4分)从文学观念上说,“寓教于乐”应该属于 ? A.“表现”说 ? B.“实用”说 ? C.“再现”说 ? D.“客观”说 ? E.

第八章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第八章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第一节艺术真实 一、认识与艺术真实 文学作为认识活动 二、艺术真实的基本特征 主观性 内蕴性 假定性 诗艺性 《西游记》 唐僧(现实形象)与孙悟空、猪八戒以及神仙、妖魔(非现实形象)的结合 ?使艺术真实 ?成为艺术技巧创造的 ?真实,即诗艺的真实。 三、艺术概括 艺术概括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对个别或特殊的事物加以独特处理,在主体与客体统一的基础上,创造出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普遍性的艺术形象。《追忆似水年华》和《人间喜剧》 ?普鲁斯特通过自己的感觉表现客体世界的《追忆似水年华》 ?巴尔扎克表现人类社会生活的活生生的横断面的《人间喜剧》 屠格涅夫谈艺术概括 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 坚持艺术概括原则,反对“类型化”与“自然主义”的文学主张。 ?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 第二节情感评价 一、情感评价的文学意义 认识与情感 情感评价是文学创造的本质属性 二、情感评价作为“诗意的裁判” “诗意的裁判” 情感评价作为“诗意的裁判”的内涵 三、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 人文关怀

人文与历史 第三节形式创造 一、文学与艺术形式 钱谷融 我们接触到一篇作品的形式,自然也就接触到了它的内容,而我们要知道一篇作品的全盘内容,也非接受它的整个形式不可。 ——钱谷融:《形式与内容》 二、形式创造的基本内涵 黑格尔 内容和完全适合内容的形式达到独立完整的统一,因而形成一种自由的整体,这就是艺术的中心。 ——黑格尔:《美学》 三、形式美问题 “有意味的形式”理论 中国传统戏曲的脸谱 思考问题 1.怎样理解“真、善、美”及其统一是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在文学创造中“真、善、美”与“艺术真实”、“情感评价”、“形式创造”是什么关系? 2.艺术真实有哪些主要特征?说明艺术真实区别于生活真实及科学真实的原理。 3.诠释艺术概括的价值意义并对下面一段话作出评述: “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鲁迅语) 4.怎样理解情感评价的文学意义。 5.阐明情感评价的高尚品格及功利取向与文学尚“善”的审美价值追求之关系;诠释情感评价的诚挚情态及艺术呈示之含义。 6.为什么说人文关怀是“善”的终极价值体现?谈谈对文学作品的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之间关系的理解。 7.为什么说形式创造对文学审美价值的实现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 8.阐释“内容形式化”“形式内容化”的审美创造内涵。 9.谈谈你对“有意味的形式”这一概念的见解。 10.有人说文学作品是不可转译的(包括各民族语言及古今文之间),你认为有道理吗?为什么?

文学创造过程培训讲学

第七章文学创造过程 本章导航 第一节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 一、材料(信息)储备 二、艺术发现 三、创作动机 第二节文学创造的构思阶段 一、艺术构思及其心理机制 二、构思方式 第三节文学创造的物化阶段 一、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 二、语词提炼与技巧运用 三、即兴与推敲 一、文学创作发生的过程 所谓发生学研究,就是找出某种事物或现象发生的端点,以及作为端点,它的内在机制是什 么。 文学创造是以哪里为开端的呢?和常人一样处于某种社会生活中的作家为什么会突然冒出从事文学创造的念头呢?这是研究文学创造过程最先面临也必须最先回答的问题。 二、文学创作发生的材料 材料,是文学创造的第一要素,也是文学创造过程的第一起点。 文学创造的材料与一般物质生产的材料有很大不同。它不是独立于生产者(作家)之外的物 质,而是储备在他内心的精神现象,或者说是存在于作家记忆中的表象材料。准确地说,文 学创造材料是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 粗糙的刺激或信息。 三、积累素材 所谓积累素材或储备材料,归根到底,就是把许多似乎无用的刺激信息,收集并转化为长期 记忆中的因子,作为未来从事文学创造的材料。 具体说来,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主要可分为无意获取和有意获取、实践获取和书本获取几种。 四、艺术发现 艺术发现不是作家见到的一些骇人景象和怪诞传闻,这些东西之所以不是艺术发现,因为它 们本来就是生活中存在的事物。艺术发现是什么呢? 艺术发现是作家在社会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材料的基础上,依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 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感知。 五、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 (一)艺术发现是作家心灵的蓦然领悟。 (二)艺术发现是作家独特眼光和非凡观察力的凝合,体现着深层的心理内容。

儿童文学常识

儿童文学考点 1、儿童文学的概念: (1)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2)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3)儿童文学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作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4)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综上所述,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2、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既儿童文学的基本审美特征或艺术品性。 主要表现在纯真、稚拙、欢愉、变幻、质朴这几个方面。 3、儿童文学在美学特质方面,如何与成人文学相区别: (1)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是指那些对于成人文学而言,在儿童文学中表现得更为普遍、更为集中、更为典型的艺术品性。(2)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某些具体审美要素的构成具有共同性。 4、从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在小学教育中实施儿童文学的审美教育应该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直觉性原则、非功利性原则、情感性原则 5、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儿童文学为小学语文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教材资源(2)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 6、儿童文学与小学生素质培养: (1)儿童文学有助于指导小学生的人格养成(2)儿童文学有助于推动小学生的思维发展(3)儿童文学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创造精神(4)儿童文学有助于小学校园文化的建设 第六章童话寓言 1、童话概念: 童话是文学中一种特殊艺术形态的题材。它是以奇异的幻想、极度的夸张、多彩的象征色调构成的一种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虚幻故事。童话是儿童文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文学样式。童话的一切虚幻都依附于生活的土壤。 2、童话的文学特征: (一)传统童话的文学特征:(1).固定的叙事程式(2).鲜明的主题(二)现代童话的文学特征:(1).日常生活进入幻想世界(2).个性化、多样化的趣味和风格(3).儿童与成人共享童年梦想 3、童话的主要表现手法:拟人、夸张、颠倒、象征。 4、童话的三种形象类型: (一)超人体童话形象(二)拟人体童话形象(三)常人体童话形象 5、寓言的概念: “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就是把深刻的哲理和教训寄托在简短、形象的故事里的一种文学样式。 6、寓言的特征: (一)寓意于言的教训性(二)连类比物的比喻性(三)犀利幽默的讥刺性(四)精练简洁的概括性 7、寓言与童话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寓言和童话都来自于民间,受到神话、传说的直接影响,同时又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相互渗透、借鉴与融合,所以二者从内容到形式存在不少相近之处。它们的故事情

文学理论教程第八章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第八章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第一节艺术真实 ?认识与艺术真实 ?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 ?艺术概括 认识与艺术真实 ?文学作为认识活动 文学是理解、反映和阐释对象世界的认识活动,旨在其蕴藉中创造认识与审美相统一的形象体系 作品“真实性”的品格:历史理性 “真”是文学的审美价值追求实现的基础,巴尔扎克论真实、别林斯基论真实 巴尔扎克论真实 “获得全世界闻名的不朽的成功的秘密在于真实”,不真实的作品“现在与将来都不会有任何价值”。 ——巴尔扎克 别林斯基论真实 “真正的艺术作品永远以真实、自然、正确和切实去感染读者”,这样的作品越是多读,“你和它之间的内在情意和联系也就越深入、实切而不可分割。” ——别林斯基 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 ?与生活真实不同 内蕴的真实 假定的真实 ?与科学真实不同

主观的真实 诗艺性 内蕴的真实 ?何谓内蕴的真实 以“历史理性”的眼光,透过生活真实的表层对社会生活的内蕴作出艺术的揭示和表现 社会生活内蕴的层次 真相事理层 历史文化层 哲学意味层 文本赏析 礁石 艾青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假定的真实 ?以假定性情境反映或表现社会生活的内蕴 ?浪漫型和象征型作品 把现实形象与幻想的非现实形象融会,如《西游记》、《变形记》 以虚拟形象世界取代现实的形象 ?现实型作品 艺术情境是虚构的、假定的,如《雷雨》 ?假定与“真”:真事理/真情感,如《牡丹亭》 《西游记》、《变形记》 ?唐僧(现实形象)与孙悟空、猪八戒以及神仙、妖魔(非现实形象)的结合 ?《变形记》主人公格里高里变成甲壳虫(非现实形象)与周围其他人

浅析儿童文学作品的美学特征

浅谈《银河铁道之夜》中的美学特征 本书作者宫泽贤治(1896-1933),生于日本东北地区岩手县花卷町(现为花卷市)富商家,却以家业为耻。曾担任过农业学校教师,任教四年即辞去公职,离家独居于花卷市郊外,过着普通农民生活,并致力于农村改革,亲自指导农民改良水稻栽培方法与改良土壤、肥料等。他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儿童文学创作,在日本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除《银河》之外,他还写下了诸如《风之又三郎》《渡过雪原》的童话作品和《不畏风雨》等日本国内知名诗作。 《银河铁道之夜》是宫泽贤治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它通过充满神奇与浪漫色彩的银河火车之旅和同样充满辛酸孤苦的现实生活以及主人公乔班尼(ジョバンニ)内心世界的体验给千千万万读者带来了复杂而深刻的印象感悟。 本书中的主人公乔班尼,由于父亲出门在外许久未归(或传进了监狱),母亲又卧病在床,不得不以瘦小的肩膀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于是就在课余时间打几份零工补贴家用。除此之外,他还因为困窘和弱势经常遭受同班同学的欺辱戏弄,只有一个要好的朋友——康帕内拉。康帕内拉的父亲与乔班尼的父亲是好友,两人的儿子也十分相善,乔班尼经常去康帕内拉家里去,看与银河有关的图书,一起玩有六节车厢的玩具火车,他也因此做了那个“银河火车之旅”的梦。在梦中,他乘着“不论哪都能去的”星际列车,在途中与他的朋友康帕内拉一起见识了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人事物,修女、捕鸟人、基督教青年、一对男孩女孩、芒草、森林、沙滩等等,最终他们都在天堂站前下车了,只剩下了乔班尼一个人。梦醒之后,乔班尼又得知了康帕内拉刚刚为救人掉进河里死去的事实,整个故事就在乔班尼奔跑回家的路上戛然而止了。 关于宫泽儿童文学中的美学观点,已有诸多前人做过研究与探讨。在此,鄙人单就本书中出现的美学特征做一下简述。 一、幻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银河铁道之夜》中关于科学世界的美好想象是始终存在的,基于孩童的天真与想象力而展开的银河列车之梦即是幻想性的表现,借由这股童真与想象力而触发的梦境奇幻神秘而不可思议,令人浮想联翩。如书中第六节《银河站》所描述的乔班尼乘上列车时的景象: “突然,乔万尼听到不知何处传来的不可思议的声音:“银河站,银河站到了!”同时,他的眼前豁然明亮,就像是将亿万只荧光乌贼的光芒一齐化为化石,然后将之沉于天空之中;又仿佛是某人将宝石公司为了不让价格下跌而囤积起来的钻石,一下子给

第八章 文学创作的价值追求

第八章文学创作的价值追求 一、名词解释 艺术真实:指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与诗艺性创造,达到对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艺术真实是一种审美意义上的真实。 艺术概括:就是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体现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之方法。 人文关怀:简单地说,就是对人的关怀。它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它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生存状态、独立人格及其命运、幸福相联系。它是“善”的终极价值体现。人文主义是文学的灵魂和存在的根据。 形式创造:是文学审美价值追求的最后完成,是一个内容形式化与形式内容化的互动过程。它体现为对艺术内容内在结构的组织和构成,又体现为运用语言材料及艺术手段(表层结构、体裁样式、韵律节奏、表现手法)生成内容并使之呈现的外在形态的创造。形式创造是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的,它是文学的真善美价值追求的最后完成,它的基本内涵是内容形式化和形式内容化。二者是一体化过程或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有意味的形式”:由英国文艺批评家克莱夫·贝尔在其著作《艺术》一书中提出,他说:“在各个不同的作品中,线条色彩以某种特殊方式组成某种形式或形式的关系,激发我们的审美感情。这种线、色的关系和组合,这些审美的感人的形式,我视之为有意味的形式。有意味的形式就是一切艺术的共同本质。”总起来说,形式之所以是“有意味”的,是因为它能唤起人们的审美情感。 审美理想:审美理想也称美的理想,是指审美主体在长期社会实践和审美活动中形成的、由个人审美经验和人格境界所肯定的、融合了特定历史文化传统的关于美的理想观念或范型。审美理想的形成深受文化传统、社会语境和阶级身份的影响,因此具有鲜明的民族和阶级特征;审美理想又与个体的秉性、经历和修养密切相关,因此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 “诗意的裁判”:是指对文学创造的评价,这一概念是由恩格斯在1883年12月致劳拉·拉法格的信中评价巴尔扎克时提出的,他说在巴尔扎克的作品里不仅“有1815年到1848年的法国历史”,还有他对这个历史的富有“诗意的裁判”。所谓“诗意的裁判”就是善与美的统一,它既是情感评价的价值品格内容的规定,也说明了情感评价的实现方式。

关于第八章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第八章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延伸阅读 1、列·斯托洛维奇:诠释艺术的多方面本性的审美价值论 2、卢那卡尔斯基:审美价值——真善美之合一 3、席勒:艺术真实是诗意的真实而有别于历史的真实 4、黑格尔:艺术的真实是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的协调一致 5、冈察洛夫:艺术真实和现实真实不是同一东西 6、卢卡契:文学创造中的人的主观性 7、高尔基:文学的真实是从同类许多事实中提出来的精粹 8、歌德:艺术的真正生命在对个别特殊事物的掌握和描述 9、丹纳:艺术的目的就是要把这个特殊表现得彰明较著 10、莫泊桑:艺术真实是运用诗艺创造出来的 11、迪伦马特:艺术的主观性 12、胡风:主观精神和客观真理的融合 13、阿恩海姆:艺术创造是主客体的相互作用 14、恩格斯论文学创造中的情感评价 15、列宁论托尔斯泰作品里情感评价的价值取向 16、中国古典诗学论情 17、罗宾·乔治·科林伍德:艺术是表现情感的 18、鲁迅论情感评价的品格及其社会功利性 19、童庆炳:历史理性与人文关怀之间的张力 基本概念 1.艺术真实:是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与诗意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 2.艺术概括:就是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体现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之方法。 3.情感评价:是文学的本质属性和文学创造的必然要求,它作为一定的价值取向,内隐着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宗教和审美等社会性需要与态度,以及由此诸多因素形成的对社会生活的心理体验和判断。 4.人文关怀: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它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生存状态及其命运、幸福相联系。 5.艺术形式:语言材料及各种艺术手段的有机结合,使艺术内容的组织,生成与呈示,使艺术文本的存在形态,是文学审美价值的实现方式。 思考问题 1.怎样理解“真、善、美”及其统一是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在文学创造中“真、善、美”与“艺术真实”、“情感评价”、“形式创造”是什么关系?

文学理论教程第七章 文学创造过程

第七章文学创造过程 第一节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 ?材料(信息)储备的主体性特征 ?艺术发现 ?创作动机 一、材料(信息)储备的主体性特征 ?文学材料的源泉——社会生活 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一、材料(信息)储备的主体性特征 ?文学材料的主体性特征 文学材料是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 意获得,因而具有主体性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粗糙的刺激或信息 一、材料(信息)储备的主体性特征 ?文学材料的形成 作家的记忆机制 外来刺激—神经兴奋模式—短期记忆—长期记忆因子 所谓积累素材或储备材料是作家把社会生活中的刺激、信息,收集并转化为长期记忆中的因子,以作为未来从事文学创造的材料一、材料(信息)储备的主体性特征 ?获取材料的途径 无意获取 有意获取 实践获取

书本获取 二、艺术发现 ?含义 作家被内在积累的材料所引发,并与主体当前由于某种“关注”而形成的心理趋向、优势兴奋中心相联系,突然间向外在事物、事件、现象的投射 ?表现 从习见的事物中看出新成分或新特征 从平凡的现象上察觉出潜藏的非凡意蕴 从平淡的旧形式间寻找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 二、艺术发现 ?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 作家心灵的蓦然领悟 作家独特眼光和非凡观察力的凝合,体现着深层的心理内容 外在事物的某一突出之点与作家个人内心体验的契合 以独特眼光在知觉中产生新创造物 二、艺术发现 ?艺术发现的地位和作用 文学创造活动发生的最早契机,使主体进入创造过程 对整个文学创造过程具有重要作用。没有艺术发现,作家创作不出独创性的文学作品,黑格尔论艺术发现 黑格尔论艺术发现 假如一个人能看出当前即显而易见的差别,譬如,能区别一枝笔与一头骆驼,我们不会说这人有了不起的聪明;同样,另一方面,一个人能比较两个近似的东西,如橡树与槐树,或寺院与教堂,而知其相似,我们也不能说他有很高的比较能力; 我们所要求的,是要能看出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 ——黑格尔:《小逻辑》 三、创作动机 ?含义 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对整个创作过程起支配作用的或隐或显的意图(或意念)

第8章 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

第8章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 一、求真的文学 (一)文学中的求真 1.“真”的含义 (1)文学创造首先是理解、反映和阐释对象世界的认识活动。 (2)认识活动的价值取向是以“理性”求“真知”。 (3)“真”乃是文学的审美价鱼追求的基础。 2.文学求真的特点 (1)文学对“真”的探求不同于自然科学,后者更注重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而文学则是通过语言来表现处于审美价值之中的人的世界。 (2)文学创造要求的“真实”是艺术真实。艺术真实既非生活真实亦非科学真实,而是主体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世界上去,经过艺术创造,与“善”、“美”共生并存的审美化的真实。 (二)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 1.与生活真实相比 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 (1)内蕴的真实 文学创造是在既有理智体察又有直觉把握的心理机制和思维活动中,透过生活真实的表层对社会生活的内蕴作出艺术的揭示和表现。 (2)假定的真实 如果说表现社会生活中某些本质性东西的价值取同是艺术真实的内在要求,那么艺术情境的假定性则是艺术真实的外部特征。 2.与科学真实不同,艺术真实对客体世界的反映具有主观性和诗艺性。 (1)主观的真实 文学创造是站在人的生命体验与审美感受以及对社会生活给予人文关怀的立场上,因而其对客体世界的认识、感悟与表现带有浓厚的主体性或主观性。 (2)诗艺性 文学按照主观化方式把握客体世界、以激发人们的审美情感为目的的价值取向,使它必然要讲究“诗艺”,即艺术手段和艺术技巧。运用艺术手段和艺术技巧创造的艺术真实,能够使其价值取向得到理想的表现,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三)真实的发掘与表现 通过个别来表现普遍和一般的手段是艺术概括,其所发掘和表现的普遍性能创造巨大的 艺术效应。 1.艺术概括的含义 艺术概括是指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的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体现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之方法。 2.艺术概括的具体规定

儿童文学常识

儿童文学常识

————————————————————————————————作者:————————————————————————————————日期:

儿童文学考点 1、儿童文学的概念: (1)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2)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3)儿童文学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作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4)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综上所述,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2、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既儿童文学的基本审美特征或艺术品性。 主要表现在纯真、稚拙、欢愉、变幻、质朴这几个方面。 3、儿童文学在美学特质方面,如何与成人文学相区别: (1)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是指那些对于成人文学而言,在儿童文学中表现得更为普遍、更为集中、更为典型的艺术品性。(2)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某些具体审美要素的构成具有共同性。 4、从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在小学教育中实施儿童文学的审美教育应该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直觉性原则、非功利性原则、情感性原则 5、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儿童文学为小学语文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教材资源(2)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 6、儿童文学与小学生素质培养: (1)儿童文学有助于指导小学生的人格养成(2)儿童文学有助于推动小学生的思维发展(3)儿童文学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创造精神(4)儿童文学有助于小学校园文化的建设 第六章童话寓言 1、童话概念: 童话是文学中一种特殊艺术形态的题材。它是以奇异的幻想、极度的夸张、多彩的象征色调构成的一种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虚幻故事。童话是儿童文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文学样式。童话的一切虚幻都依附于生活的土壤。 2、童话的文学特征: (一)传统童话的文学特征:(1).固定的叙事程式(2).鲜明的主题(二)现代童话的文学特征:(1).日常生活进入幻想世界(2).个性化、多样化的趣味和风格(3).儿童与成人共享童年梦想 3、童话的主要表现手法:拟人、夸张、颠倒、象征。 4、童话的三种形象类型: (一)超人体童话形象(二)拟人体童话形象(三)常人体童话形象 5、寓言的概念: “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就是把深刻的哲理和教训寄托在简短、形象的故事里的一种文学样式。 6、寓言的特征: (一)寓意于言的教训性(二)连类比物的比喻性(三)犀利幽默的讥刺性(四)精练简洁的概括性 7、寓言与童话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寓言和童话都来自于民间,受到神话、传说的直接影响,同时又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相互渗透、借鉴与融合,所以二者从内容到形式存在不少相近之处。它们的故事情

第七章 文学创造过程

第七章文学创造过程 一、发生阶段——关键词:材料、艺术发现、创作动机 二、构思阶段——关键词:艺术构思、心理机制 三、物化阶段——关键词:即兴、推敲 一、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 文学材料(素材-题材) P124 (名词解释)文学材料是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因而具有主体性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粗糙的刺激或信息。 材料的来源:“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的获取途径: P125 1)无意获取(自发接受):是指作家从小在社会生活和实践中所接收到的大量刺激。对于这些刺激,他虽然没有有意地记忆或着意地思索,但它们却作为连续不断的信息流悄悄地进入大脑,有些甚至会再长期记忆中扎根。 2)有意获取(自觉积累):是指作家出于某种理想冲动,或为了完成某一个创作任务,而围绕一个中心,并采用有意记忆(或笔记、摄影等)的方式,去有意接受刺激或积累信息的途径。例如,罗曼罗兰、纪德到十月革命后的苏联采访,巴金到朝鲜战场考察,都属此类。 相关的主体能力:感知、观察、记忆 (名词解释)艺术发现P127 :是作家在内心积累了相当多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无意识地依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领悟。 “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 相关主体能力:审美感知力、洞察力 (名词解释)创作动机:就是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它是由个体的内部需要或外在刺激所引发的。 动机的类型:1)主导动机—非主导动机;2)有意识动机—无意识动机 注意:创作动机的中途转换 P145 二、文学创造的构思阶段 从观念上解决,“写什么?”“怎么写?” (名词解释)艺术构思P130:就是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

学前儿童文学的特征

第二节学前儿童文学的特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和掌握学前儿童文学的文体和美学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论述学前儿童文学的文体和美学特征; 教学重点:理解学前儿童文学的文体和美学特征; 教学难点:1.理解“学前儿童文学是开启心智的启蒙文学,培养人文精神的情感文学”; 2.理解学前儿童文学的“稚拙美”。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儿童文学的概念和范围,儿童文学和文学存在一些共性(以语言文字为载体,通过生动的形象和丰富的情感来反映现实或情感心理),儿童文学还有一些自身的特征。那么,我们今天就来一起学习儿童文学的特征。 二、内容讲解 学前儿童文学自身的特点包含两大方面:文体特征和美学特征。

?文体特征包含四个方面: (一)学前儿童文学是开启心智的启蒙文学 幼儿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启蒙,为儿童今后的发展提供基础,所以学前儿童文学的宗旨也是启蒙。 启蒙对于学前儿童文学来说,主要就是通过文学作品让儿童认识自我、自然、生活和社会,获取知识,学习生活的基本规则和技能,初步培养儿童的语言、思维等能力。心智包括心理和智能两个方面,就是说不仅要培养智慧,也要注重对情感的培养。 (二)学前儿童文学是深入浅出的口语文学 由于幼儿的年龄特征,他们的接受能力有限,因而,我们必须要为他们选择一些简单、易懂、生动、有趣的文学作品。 具体的特点是: ①句式:多短句、少长句;多单句,少复句。 ②词语:多实词,少实词;多用形象生动的词语,少用抽象概括的词语。名词、动词多,介词、连词、助词少。 ③韵律:押韵,拟声词多,语气词。 《数星星》天上星,亮晶晶,好象许多小眼睛。 《小兔子》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