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二年级数学小括号的妙用

小学二年级数学小括号的妙用

小学二年级数学小括号的妙用
小学二年级数学小括号的妙用

小学二年级数学小括号的妙用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四册5页例2

设计理念:

1、教师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资源,让书本数学向生活数学转化。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感受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在知识的关键处(如小括号运用教学),安排小组交流,通过学生之间思维的相互碰撞,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增强合作意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2、学会使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并了解小括号的作用。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会使用小括号列的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同学们都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买过面包,今天老师和大家解决发生在买面包遇到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利用买面包场景。让学生自由说出从图中给出的信息,知道了什么?(出示买面包的课件)

师: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师:对呀,看他们买面包多有秩序,不挤不闹,排队购买,我们平时去超市排队吗?

师:现在,图上出现了这么些信息。(课件出示对话:“我一共做了54个面包。”“我们买了22个面包。”“我们买了8个面包。”)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解决什么问题?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提示:现在还剩多少面包?

2、小组讨论。

1)应该怎样解决现在还剩多少个面包?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级交流解决问题方法。

3、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4、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联系。

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还剩多少个面包?在解决问题的思路

上有什么不同。 5、提问:把分步解答的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怎么办?

学生自己尝试列综合算式。

1)54-8-22

2)能不能列成54-8+22?小组讨论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6、教师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括号”,在数学中我们一般用一 1)54-8=46(个) 46-22=24(个) 2)8+22=30(个) 54-30=24(个)

种小括号的形式来把这个算式写成两步式题。54-(22+8)=24(个),小括号象两扇门,把22和8这对好朋友关在一起,在计算时,我们就要先算小括号里的22+8=30,再算54-30=24。

三、巩固应用

1、巩固小括号的应用。

师:我们认识了新朋友小括号,你能来算一算吗?

(课件出示算式,一组一组出示。)

师:通过计算,你有什么想法吗?一个算式中,如果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小括号有时会改变运算顺序。

2、练习一的第2题

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

3、独立完成第3题,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请学生尝试解决第5题。

四、全课总结

请同学们说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1) 25-(5+15)=

25-5+15= (2) 25-15-9=

25-(15-9)= (3) 25-10+5= (25-10)+5=

小学数学四则运算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及去括号汇总

小学数学四则运算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及去括 号汇总 一、交换律: ①加法:A+B+C=A+C+B 例子:9+6+1=9+1+6 ②减法:A-B-C=A-C-B 例子:15-9-5=15-5-9 ③乘法:A×B×C=A×C×B例子:1×2×3=1×3×2 ④除法:A÷B÷C=A÷C÷B 例子:6÷2÷3=6÷3÷2 二、结合律: ①加法:A+B+C=A+(B+C)例子:6+9+1=6+(9+1) ②减法:A-B-C=A-(B+C)例子:15-1-4=15-(1+4) ③结合律:A×B×C=A×(B×C)例子:9×5×2=9×(5×2) ④结合律:A÷B÷C=A÷(B×C)例子:90÷5÷2=90÷(5×2) 三、分配律: ①乘法:A×(B+C)=A×B+A×C例子:5×(6+8)=5×6+5×8 A×B+A×C=A×(B+C)5×17+5×3=5×(17+3) A×(B-C)=A×B-A×C例子:5×(8-6)=5×8-5×6 A×B-A×C=A×(B-C)5×24-5×4=5×(24-4)②除法::(A+B)÷C=A÷C+B÷C 例子:(9+6)÷3=9÷3+6÷3

A÷C+B÷C=(A+B)÷C 例子:9÷3+6÷3=(9+6)÷3 (A-B)÷C=A÷C-B÷C 例子:(9-6)÷3=9÷3-6÷3 A÷C-B÷C=(A-B)÷C 例子:9÷3-6÷3=(9-6)÷3 四、去括号 ①只有“+”“-”算式里,括号在“+”后面,去括号后,括号里面所有符号不变: A+(B+C)=A+B+C 例子:9+(2+1)=9+2+1 A+(B-C)=A+B-C 例子:9+(2-1)=9+2-1 ②只有“+”“-”算式里,括号在“-”后面,去括号后,括号里面的所有符号变相反: A-(B-C)=A-B+C 例子:9-(5-1)=9-5+1 A-(B+C)=A-B-C 9-(1+8)=9-1-8 ③只有“×”“÷”算式里,括号在“×”后面,去括号后,括号里面的所有符号不变: A×(B×C)=A×B×C例子:3×(2×6)=3×2×6 A×(B÷C)=A×B÷C 3×(6÷2)=3×6÷2 ④只有“×”“÷”算式里,括号在“÷”后面,去括号后,括号里面的所有符号变相反: A÷(B×C)=A÷B÷C 例子:12÷(2×6)=12÷2÷6 A÷(B÷C)=A÷B×C12÷(6÷2)=12÷6×2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测试题完整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测 试题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专项训练 姓名()分数() 一、填一填,你能行! 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 )来量。 2、量一个物体长度,一般把尺的( )刻度对准物体左端。 3、1米=( )厘米 4、量比较长的物体,可以用( )做单位,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 )做单位。 5、在下面的(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小明身高120( )。黑板长4()。 操场跑道400( )。 手指宽1()。 6、在( )里填上“>”、“<”或“=”。 3米( )3厘米30厘米()29厘米 1米( )100厘米3米( )2米75厘米 7、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25米-8米=( )米40厘米+26厘米=( )厘米 30米+15米=( )米60厘米-16厘米=( )厘米 1米-12厘米=( )7厘米+8厘米=()厘米 30米+6米=( )米21米-4米=( )米 90厘米+10厘米=()厘米=( )米 二、正确的在(

)里画√,错误的在()里画×。 1、小明今年读二年级了,他的身高是128厘米。 ( ) 2、1米的绳子比100厘米的绳子长。( ) 3、画一条6厘米长的线段,从尺子的刻度1画到6。() 4、爸爸的身高有178米。( ) 5、图钉的长大约是1厘米。 ( ) 6、5厘米比2米长。 ( ) 7、一根电线杆高8厘米。 () 8、一本书厚3米。() 9、比38厘米短8米是30厘米。() 10、教室宽6米。() 三、做一做。 1、我估计我的铅笔盒长( )厘米,用尺量铅笔盒的长是()厘米。 2、请你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画一条比2厘米长比9厘米短的线段。 四、动脑筋。 1、一根绳子对折再对折后长2厘米,这根绳子全长( )厘米。 2、用一把25厘米长的直尺量1米长的纸条,需要量( )次。 3、游泳池长50米,小明游了一个来回,一共游了( )米。 五、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 ⑴3个点可以画( )条线段。 ⑵4个点可以画( )条线段。 六、解决问题。 七、1、爸爸今年42岁,小红今年比爸爸小24岁,20年以后爸爸比小红大多少岁? 八、2、红红拿12元钱买乒乓球和小皮球,如果两种球都要买到最多买几个球最少买几个球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 (内容:长度单位) 填一填。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试题3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试题3篇 【篇一】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试题 1、直接写出得数。 31+47= 720÷6= 900×5 46-18= 380+530= 680÷4= 16×6= 710-420= 810-490= 80÷5= 120×7= 340+270= 700-50×6= 420÷2×3= (74+26)×4= 100×2+3= 700-400+200= 180÷(3×3)= 2、填空。 (1)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后算()。 (2)差是590,减数是380,被减数是()。 (3)常用的时间单位有()。 (4)三角板有三个角,其中一个角是()角。 (5)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 (6)小玲早上7:00到校,11:00放学,她上午在校()小时。 3、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2)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 (3)时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

分。………………………………() (4)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4、用坚式计算,并验算。786+48295040-3827 1090×86125÷6 5、递等式计算。 2976+674-3259309×7÷3 1527-4048÷8418×6+3604 (582+6467)÷74180÷(119-115) 379×(207-199)7614-(2164+871) 6、在〇里填上>、349+768〇768+349 60分〇1小时 2612-943〇2612-843 3分〇300秒 540÷6〇540×6 5小时〇50分 7、列式计算。 (1)比5100少2895的数是多少? (2)629的4倍是多少? (3)一个数的9倍是7209,这个数是多少? (4)7除7016,商和余数各是多少? 8、应用题。 (1)学校修建围墙,第一天运来砖4560块,比第二天多运960块。两天共运来砖多少块? (2)玩具厂去年计划生产玩具熊猫6700只。实际上半年生产3976只,下半年生产4054只。超过计划多少只?

四年级数学上册 中括号一课一练 北师大版

中括号 ( 45分钟√100分) 一、引导记忆题(30分) 口算小博士。 420÷6= 48÷24= 550÷55= 630÷70= 900÷90= 340÷20= 720÷36= 400÷80= 50×70= 72×4= 二、运用练习题(70分) 1.填一填。(24分) 5 500 50 5000 =3× 4800240 480 2400=40÷ 2.想一想,算一算。(32分) 875÷(100-25×3) 27×[(263+37)÷50] 834÷[293-(138+16)] 46-(24+420÷70) 3.数学门诊(对的打“√”,错的打“×”并改正)。(14分) (1) 50-50×24÷80 =0×24÷80 要注意运 算顺序哟!

=0 ( ) 改正: (2) 5000÷[(432-332)×2] =5000÷(432-332)×2 =5000÷100×2 =50×2 =100 ( ) 改正: 参考答案 一、70 2 10 9 10 17 20 5 3500 288 二、1. 5 500 50 5000 = 3 × 15 150 1500 15000 4800 240 480 2400 = 40 ÷ 120 12 6 60 2.875÷(100-25×3) =875÷(100-75) =875÷25 =35 27×[(263+37)÷50] =27×[300÷50] =27×6 =162 834÷[293-(138+16)] =834÷[293-154]

=834÷139 =6 46-(24+420÷70) =46-(24+6) =46-30 =16 3.(1)×50-50×24÷80 =50-1200÷80 =50-15 =35 (2)×5000÷[(432-332)×2] =5000÷[100×2] =5000÷200 =25

小学五年级数学去括号练习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去括号练习题 精品文档 小学五年级数学去括号练习题 明确三点: 1、一般情况下,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是:有括号时,先算,没有括号时,先算,再算,只有同一级运算时,从左往右。 2、由于有的计算题具有它自身的特征,这时运用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过程简单,同时又不容易出错。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c=a+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c=a× 乘法分配律:×c=a×c+b×c 3、注意,对于同一个计算题,用简便方法计算,与不用简便方法计算得到的结果相同。我们可以用两种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对比,检验我们的计算是否正确。 一、变换位置 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同一级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带符号搬家。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a?b×c=a×c?b根据:加法交换律和乘法 交换律 1 / 7 精品文档

12.06,5.07,2.91773+174,7730.34,10.2,9.66 25×7×434?4?1.7102×7.3?5.1 125?2××3?7×3195,37,95 二(加括号 1、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加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号 里的运算原来是加还是加,是减还是减。但是在减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现在就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 根据加法结合律 a+b+c=a+,a+b-c=a +,a-b+c=a,, a-b-c= a- 1132+752+35874+295,952,383+81.06,19.72,20.28 2、当一个计算题只有乘除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乘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号 里的运算,原来是乘还是乘,是除还是除。但是在除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现在就要变为除;原来是除,现在就要变为乘。根据乘法结合律 a×b×c=a×, a×b?c=a×,a?b?c=a?, a?b×c=a?, 1.06× 2.5×417×0.6?0. 18.6?2.5?0.400?14×2 2 / 7 精品文档 三(去括号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填空题汇总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是测量长度的工具。 2.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作单位。 3.“厘米”可以用()表示;“米”可以用()表示。 4.1米=()厘米;1米-30厘米=();40cm+60cm=() 5.70厘米 7米 50m 50cm 2米200厘米 6.线段是()的;有()个端点;连接两点只能画()条线段。 7.从尺的刻度0开始画起;画到刻度()的地方就是3厘米;从尺的3cm开始画起;画到10cm的地方;就是()。 8.数学书长26();一棵大树高6();小明高1()32()。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9.笔算加法:(1)()对齐;(2)从()位加起;(3)如果个位相加满十;向()位进1。

10. 笔算减法:(1)()对齐;(2)从()位减起;(3)如果个位不够减;向()位退1;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 11.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差是()。 12.一个数减去();还得原数。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13.一个角有()个顶点和()条边。 14.角的大小跟两边()无关;跟两边()有关;角的两边张开越大;角就越()。 15.用放大镜观察一个角;放大镜里看到的角跟原来的角相比;()。 16.画角的方法:先画一个();再从这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出()条笔直的线;就形成一个角。 17.我们学过的角有()角、()角和()角;比直角小的角叫()角;比直角大的角叫()角。 18.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来比一比。 19.一个正方形有()条线段;有()个直角;一块三角板上有1个()角、2个()角。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 20.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法来计算。比如2+2+2=6可写成();读作();可用乘法口诀()来计算。

小学四年级数学《含括号的四则运算

小学四年级数学《含括号的四则运算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内容是有括号(主要是有中括号)的四则运算顺序,是在二年级学习的基础上学习的,对有关的四则运算顺序(包括有小括号的两步运算)有了初步的掌握。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数学《含括号的四则运算》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四年级数学《含括号的四则运算》教学设计一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四则运算和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学会正确计算。 2.通过学习,养成认真审题,规范书写,仔细计算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掌握含括号的四则运算。 三、教学设备: 幻灯片、小黑板。 四、教学过程: 复习准备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一张成人票需要24元,儿童票半价。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此问题。同桌两人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 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1)242424÷2242412481260(元)24÷2是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半价,所以用24÷2,前两个24是爸爸和妈妈的两张成人票的总价。两张成人票加上一张儿童票就是他们购买门票需要多少钱。

(2)24×224÷2481260(元)24×2是爸爸和妈妈两张成人票的总价,玲玲的儿童票用24÷2,再把三张门票的价钱加在一起就是总门票的价钱。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这两个综合算式都是没有括号的,而且算式中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学生总结运算顺序。 新课教学 1.(小黑板出示)先读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算出来。 120-144÷18+35(58+37)÷(64-45) (1)学生口述运算顺序,教师用框线图表示顺序。 (2)集体校对,说明注意点。 2.教学例1。 (1)把准备题 ①中的144改写成36×4的形式,引出例1,120-36×4÷18+35 (2)问这道题中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乘除法在一起,你认为应当怎样计算?(3)全班同学统练,一生板演,集体校对,讲评。 3.教学例2。 (1)把准备题②中的45改写成9×5的形式,引出例2,(58+37)÷(64一 9×5)(2)比较例2与准备题的异同,确定运算顺序。(3)独立完成并自我评价,指名让一名学生向全班作汇报。 4.练习“试一试”。(1)板书:1515-15×(94+54÷9) (2)同桌同学互相交流,并独立进行计算。 (3)用投影校对典型错例,归纳并作出鼓励性评价。 5.xx共同归纳小结。

四年级数学下册去括号专项练习

四年级下册去括号专项练习 540÷﹙30×15÷50﹚6×58-﹙174+89﹚﹙75+49﹚÷﹙75-44﹚25×﹙22+576÷32﹚ 180÷[36÷﹙12+6﹚]75×12+280÷3548×﹙32-17﹚÷30﹙564-18×24﹚÷12 490÷[210÷﹙750÷25﹚]576÷﹙33+15﹚﹙736÷16+27﹚×18 902-17×45 ﹙87+16﹚×﹙85-69﹚680+21×15-360[175-﹙49+26﹚]×23 972÷18+35×19 ﹙29+544÷34﹚×10226×﹙304-286﹚÷39756÷[4×﹙56-35﹚]﹙132+68﹚×﹙97-57﹚ 848-800÷16×1236+300÷12972÷﹙720-21×33﹚450÷[﹙15+10﹚×3] ﹙45+38-16﹚×24500-﹙240+38×6﹚[64-﹙87-42﹚]×15﹙7100-137-263﹚÷100 84÷[﹙8+6﹚×2]42×[169-﹙78+35﹚]72÷[960÷﹙245-165﹚] 540÷[﹙3+6﹚×2] [492-﹙238+192﹚]×26840÷40+40×402400÷[1200÷﹙600÷15﹚] 960-720÷8×9 520+22×﹙15+45﹚250+240÷8×5900÷[2×﹙320-290﹚]

160+740÷20-37 972-﹙270+31×9﹚600-﹙165+35×3﹚[196+﹙84-12﹚]×5 7100-137-263+300 72÷36+29×3320-50×4÷2512×﹙34+46﹚÷32﹙53+47﹚×﹙86-24﹚ 720+34×18-340﹙120-54﹚×﹙42+98﹚[203-﹙25+75﹚]×16 380÷[240÷﹙36÷3﹚] 120÷24-20÷4900÷﹙120-20×3﹚768÷[8×﹙76-68﹚] 130×[﹙600-235﹚÷73 115-15+20×3115-﹙15+20﹚×3﹙440-280﹚×﹙300-260﹚14×[﹙860-260﹚÷15] 32×18-540÷45﹙900-16×35﹚÷34840÷[15×﹙32-28﹚] 909-[36×﹙350÷14﹚] ﹙300+180÷5﹚×12600÷﹙30-10﹚+5490÷[210÷﹙360÷12﹚] 72÷[2×﹙105-87﹚] 240÷15×﹙351-347﹚480÷﹙60+10×2﹚640÷[140÷﹙630÷9﹚] [368-﹙132+129﹚]×34 675-600÷15×12720÷[﹙187+18﹚÷41]14×[﹙845-245﹚÷12] [668-﹙132+245﹚]÷97 12×[﹙76+57﹚÷19]840÷﹙320÷80﹚﹙28+32﹚×﹙90-40﹚

小学去括号运算练习题

小学去括号运算练习题 一、练一练 1、说说每道题应先算什么,再计算。 16×6-9 38+4×15 80-23×3 =□-□ = = =□ = = 2、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 50+50×7 40-7×4 15×3-25 =100×7 =28-40 =45 =700 =12 =20 3、比一比,算一算。 (1)32+3×20 (2)56-7×8 (3)17×3+20 = = = = = = 32+3-20 56÷7×8 17+3×20 = = = = = = 二、聪明屋 小明在计算30—□×2时,先算了减法,后算了乘法,得到的结果是50.你能帮助他算出正确的得数吗? 三、直接写出得数 80×3= 600÷15= 17×5= 58+45= 3×10= 60+70= 300÷20= 140-80=

36÷18= 54-17= 23× 3= 16×4= 四、填空 1.在混合算式里,如果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应先算(), 再算()。 2. 90减36乘2的积,差是多少?列式是()。 3.16乘5的积加28,和是多少?列式是()。 五、先画出每道题先算的部分,再计算。 14×28+65 200-17×7 78+22×34 六、脱式计算 16+32×4 72×2-123 35×4+24 480+30-155 72÷8×9 14+6×30 七、解决问题 1、商店里有笔记本、钢笔、文具盒和铅笔,每本笔记本5元,每支钢笔14元,每个文具盒8元,每支铅笔3元。请你列综合算式解答下列问题。 买5本笔记本和一个文具盒,应付多少元? 买1支钢笔和4支铅笔,应付多少元? 买2支钢笔,付出100元,应找回多少元?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课本解决问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书应用题练习4 姓名() 1.小勇捡了21个贝壳,小英捡了32个,小英比小勇多捡了多少个贝壳? 2.人工野鸭岛今年有53只野鸭,去年比今年少18只。去年有多少只? 3.一班有33让你参加学校运动会,二班参加的人数比一班多4人。二班有多少人参加?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参加? 4.育才小学有21名男教师,39名女教师。一共有多少名教师?蓝天小学有45名教师,比育才小学少多少名? 5.二(1)班有27幅画,二(2)班有36幅。两个班一共有多少幅画?已经贴好了41幅,还剩多少幅没贴好? 6.运走了18箱橘子,还剩下29箱橘子。一共收了多少箱橘子?还收了43箱柚子,橘子和柚子一共收了多少箱? 7.教育大楼高38米,文化大楼比教育大楼高13米。文化大楼高多少米?科技大楼比文化大楼还要高5米,科技大楼高多少米? 8.孵小鸭需要28天,孵小鸡比小鸭少用7天。 (1)孵小鸡要用多少天?(2)孵小鹅比孵小鸡多用9天,孵小鹅要用多少天? 9.海洋馆里有13条黄金神仙鱼,花面神仙鱼比黄金神仙鱼多9条,透红小丑鱼比黄金神仙鱼少8条。 (1)花面神仙鱼有多少条? (2)两种神仙鱼共有多少条? 二年级上册数学书应用题练习5 姓名() 1一套邮票共6枚,4套邮票有多少枚? 2.二年级举行摄影展览,如果每个班要选出5张照片,6个班一共要选多少张照片? 3.小明和伙伴们租了两条船,一条坐了4人,另一条坐了6人,一共有多少人? 4.小林家阳台上的地砖,横着看每行是6块,竖着看每列是4块,一共铺了多少块地砖? 5.刘奶奶家养了两种不同的鸡,一种有3只,另一种有6只,还养了3中不同的鸭子,每种有6只。 (1)六奶奶家养了多少只鸡? (2)刘奶奶家养了多少只鸭子?

最新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 全册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精品教案 全册 学期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41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41

【小学数学】四则运算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及去括号汇总!.doc

例题: 3X8 ÷2=3 ×(8 ÷2 )? 8 ÷2 ×3=8 ÷( 2 ×3 )? 一、交换律 ①加法 :A+B+C=A+C+B 例子 :9+6+1=9+1+6 ②减法 :A-B-C=A-C-B 例子 :15-9-5=15-5-9 ③乘法 :A × B× C=A× C×B 例子 :1 ×2×3=1×3×2 ④除法 :A ÷ B÷ C=A÷ C÷ B 例子 :6 ÷2÷3=6÷3÷2 二、结合律 ①加法 :A+B+C=A+(B+C) 例子 :6+9+1=6+(9+1) ②减法 :A-B-C=A-(B+C)

例子 :15-1-4=15-(1+4) ③结合律 :A × B× C=A× (B × C) 例子 :9 ×5×2=9×(5 ×2) ④结合律 :A ÷ B÷ C=A÷ (B × C) 例子 :90 ÷5÷2=90÷(5 ×2) 三、分配率 ①乘法 : A× (B+C)=A × B+A×C 例子 :5 ×(6+8)=5 ×6+5×8 A× B+A× C=A× (B+C) 例子 :5 ×17+5×3=5×(17+3) A× (B-C)=A × B-A×C 例子 :5 ×(8-6)=5 ×8-5 ×6 A× B-A× C=A× (B-C) 例子 :5 ×24-5×4=5×(24-4) ②除法 : (A+B) ÷ C=A÷ C+B÷ C

例子 :(9+6) ÷3=9÷3+6÷3 A÷ C+B÷ C=(A+B) ÷ C 例子 :9 ÷3+6÷3=(9+6) ÷3 (A-B) ÷ C=A÷ C-B÷C 例子 :(9-6)÷3=9÷3-6÷3 A÷ C-B÷ C=(A-B) ÷C 例子 :9 ÷3-6 ÷3=(9-6) ÷3 四、去括号 ①只有“ +”-”算“式里 , 括号在“ +后”面 , 去括号后 ,括号里面所有符号不变: A+(B+C)=A+B+C 例子 :9+(2+1)=9+2+1 A+(B-C)=A+B-C 例子 :9+(2-1)=9+2-1 ②只有“ +”-”算“式里 , 括号在“-”后面 , 去括号后 ,括号里面的所有符号 变相反 : A-(B-C)=A-B+C

2020秋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7.5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第四单元:混合运算 第4课时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认识中括号,以及中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自主探索的兴趣,获得发现数学结论的成功体验; 3、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资源: 情境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情境图:同学们,你们瞧!学校兴趣小组正在开展活动呢,你们知道有哪几个小组在活动吗?(生答:航模组、合唱组和美术组)仔细观察这幅图,说说你了解到了哪些相关小组的信息?(学生自由发言) 二、自主探究 1、提问:求“合唱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几倍”应该怎样列式解答呢?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教师巡视,指名用不同方法的学生板演。 3、汇报交流,同时指名学生说说想法: 方法一:先算出美术组的人数。 (8 + 6 )× 2

= 14 ×2 = 28(人) 84 ÷28 =3 方法二:列成综合算式84 ÷(8 + 6 )× 2 ┅┅ 用方法二的学生,要让他们按运算顺序说说每一步计算的实际意义。 4、设疑:84 ÷(8 + 6 )×2这个综合算式与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有什么矛盾吗?(学生自由发言) 5、说明:要先算出美术组的人数,就要改变算式中的运算顺序,这里光用小括号还不够,还要用到中括号。(板书:84 ÷[(8 + 6 )× 2 ])像这样的括号就是中括号(说明中括号的写法)。 6、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板书课题: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7、提问: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按怎样的顺序计算呢? 8、让学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尝试进行计算,师巡视指导。 9、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84÷[(8 + 6 )×2 ] = 84÷[14×2] = 84÷28 = 3 10、引导学生小结: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三、巩固反思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小学数学四则运算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及去括号汇总

小学数学四则运算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及去括号汇总 一、交换律: ①加法: A+B+ C= A+C+ B 例子:9+6+ 1 = 9+1 + 6 ②减法: A-B- C= A- C- B例子:15-9-5= 15- 5-9 ③乘法: A X B X=A X C X例子:1 x 2>=1 x 3X 2 ④除法: A宁B^=A- C宁例子:6 -2=6 宁3 -2 二、结合律: ① 加法: A+B+ C= A+(B+C)例子:6 + 9 + 1 = 6+(9+ 1)②减法: A-B-C= A-( B+C)例子:15- 1-4= 15-( 1+ 4)③结合律: A x B x=A x (B X C 例子:9x 5>=9x (5x2 ④结合律: A宁B^=A- (B xC 例子:90- 5^=90-(5x2 三、分配律: ① 乘法: A x (B+ C)= A X B A xe例子:5x(6+ 8)= 5x65x 8A x+A x(= A x (B+ C) 5x 1 + 5x35x( 17+ 3) A x (B-C)= A XB A xe例子:5x(8-6)= 5x8 5x 6A x-A x(= A x (B-C) 5x 2-5x = 5x(24-4)②除法:

:(A+ B)宁C A-C+ B宁C例子: (9+ 6)宁3 9-36-3A-+B-C( A+ B) -C例子:9-36-3( 9+ 6) -3(A- B) -C A-C—B-C例子: (9—6) -3 9-36-3A-—B-C( A—B) -C例子:9-36-3( 9 —6) -3 四、去括号 ① 只有“+ ”—“”算式里,括号在“+ ”后面,去括号后,括号里面所有符号不变: A+(B+ C)= A+B+ C 例子:9+(2+ 1)= 9 + 2+1A+( B—C)= A+ B —C例子:9+( 2—1)= 9+ 2—1②只有+” “”算式里,括号在—”后面,去括号后,括号里面的所有符号变相反: A—( B—C)= A —B + C例子:9—( 5—1)= 9 —5+ 1A—( B+ C)= A—B —C9-( 1 + 8)= 9—1—8③只有“X”算式里,括号在“>后面,去括号后,括号里面的所有符号不变: A X ( B X C = A X B X例子:3X(2X6 = 3X 2X 6(X-C = A X B- C(X-2 =3X6—2④只有“X”算式里,括号在后面,去括号后,括号里面的所有符号变相反: A-(B XC = A- B-例子:12-(2X0 = 12- 2-6AB-C = A- B X C12- (6-2 = 12-6X2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精品教案 全册 学期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教学设计】小学数学《去括号》精品教案

《去括号》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去括号的必要性,能运用运算律去括号。 2.总结去括号的法则,并能利用法则解决简单的问题。 3.探索和寻求去括号的法则与合理解释,形成分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提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愿望与能力。 4.通过组织教学,让学生体验只有用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态度才能学好数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括号前是负号时,去括号后,原括号里的各项符号都要改变。 教学难点:利用运算律去括号。 三、教学方法:探索,归纳,总结。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构思生活场景,体会去括号法则 问题:1、小明带了10元钱去商店购物,花了2元买文具盒,3元买铅 笔,他剩下的钱是多少? 2、如果他花了a元钱买文具盒,b元钱买铅笔,他剩下的钱是 多少?你是怎么想的?邮寄中表示方法? 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体会发现:10-(2+3)=10-2-3 10-(a+b)=10-a-b (二)讲授新课 1、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1).你还记得用火柴棒搭正方形时,小明是怎样计算火柴的根数的吗?

在这些图形中,第一个正方形用4根,每增加一个正方形就增加3根。那么搭x个正方形就需要火柴棒[4+3(x-1)]根。 (2).大家来试一试看,有没有其它的方法计算火柴根数。 把每一个正方形都看成是用4根火柴棒搭成的,然后再减多算的数,得到的代数式是4 x-(x-1)。 第一个正方形可以看成是3根火柴棒加1根火柴棒搭成的。此后每增加一个正方形就增加3根,那么搭x个正方形共需(3 x+1)根。 (3).引导学生思考。 以上几种计算火柴根数的办法,所得结果一样吗?鼓励学生猜想,并利用运算律去括号,比较运算结果。 4+3(x-1)= 4+3x-3=3x+1 4 x-(x-1)=4 x-x+1=3x+1 (4)10-(2+3)=10-2-3 10-(a+b)=10-a-b 4+3(x-1)= 4+3x-3=3x+1 4 x-(x-1)=4 x-x+1=3x+1 比较上述所得四个式子,总结去括号法则: 去括号法则: 1.括号前面是“+”号,去掉括号和“+”,括号里各项不变号。 2.括号前面是“-”号,去掉括号和“-”,括号里各项都变号。 a+(b-c)= a+b-ca-(b-c)= a-b+c 为了便于记忆,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完成下面的顺口溜: 去括号,看符号:是“+”号,不变号;是“-”号,全变号

二年级上册数学概念

二年级上册数学概念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厘米可以用“cm”表示。 2、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m”表示。 3、1米=100厘米 4、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尺子上的“厘米”就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 5、尺子的使用方法:把尺子的刻度0对准要测量物体的最左端,再看纸条的最右端对着尺子刻度的几。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2、100以内的数再读数和写数时,都要从高位起。读数时万位上是几就读几万;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都只读一个零,末尾的0不读。写数时,如果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没有,就用0占位,在那一位上写0。 3、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时,位数不同的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时,要从最高位比起,如果最高位上的数也相同,就一位一位依次按顺序往下比,比到哪一个数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近似数不止一个,一般把它写成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数。 4、不进位的加法: ①在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竖式进行计算时,个位与个位要对齐。 ②在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进行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 5、进位加法: ①在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进行计算时,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6、不退位减法: ①在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竖式进行计算时,相同位数要对齐。 7、退位减法 ①在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竖式进行计算时,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 8、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一到算式里,有小括号,就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没

四年级上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公开课教案

《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东城九年制学校张智奎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中括号,以及中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2. 让学生经历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自主探索的兴趣,获得发现数学结论的成功体验。 3.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中括号的作用是改变运算顺序。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快速说出下面算式中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多媒体展示 2、小结运算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3、总结:括号能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

二、新知探究 1、教学例3. 出示例题:计算:525÷[(81-56)×3] 师:认真观察例题,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可能的回答有:(1)有除号、减号和乘号。(2)不仅有小括号 还有一个方括号。 师引出课题,上节课我们学过了带有小括号的综合算式,这节 课我们学习带中括号的综合算式。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应该怎样计算?同桌说说这题的运算顺序,试着计算结果。 学生自主探究,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汇报自己的运算顺序和方法。 板书:525÷[(81-56)×3] =525÷[25×3] =525÷75 =7 2、总结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3、教学“练一练”。 (1)课件出示题目。 (2)改错 (3)学生独立计算,全班集体交流答案。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去括号法则

2.2.3 整式的加减-去括号 学习目标: 1、掌握去括号法则,并能运用去括号法则准确、熟练的去括号; 2、能利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难点: 1、去括号法则,准确应用法则将整式化简。 2、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变号容易产生错误。 一、自学质疑 引入:利用合并同类项可以把一个多项式化简,在实际问题中,往往列出的式子含有括号,那么该怎样化简呢? 阅读课本6567p -回答下列问题: 1. 本章引言中的问题(3): 在格尔木到拉萨路段,如果列车通过冻土地段要t 小时,那么它通过非冻土地段的时间为(t-0.5)小时,于是,冻土地段的路程为100t 千米,非冻土地段的路程为120(t-0.5)千米,因此,这段铁路 全长为 100120(0.5)t t +- 千米 ① 冻土地段与非冻土地段相差 100120(0.5)t t --千米 ② 要将上式①、②进行化简,我们首先考虑的是把括号去掉,下面我们一起探究去括号法则: (提示:用式子表示乘法分配律: ) (1)计算下列各式 = = = = (2)类比上述计算过程,计算下列各式: 6(2)a b ?- , 6(2)a b ?-+ , 6(2)a b -?-,6(2)a b -?-+ 通过上述计算过程,你能发现去括号时符号变化的规律吗? 归纳去括号的法则: 法则1: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 ; 法则2: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 ; 简记为: ,要变全都变 二、师生交流 范例学习 例4.化简下列各式: (1)82(5)a b a b ++-; 2(2)(53)3(2)a b a b --- )32(6-?)32(6+-?)32(6-?-) 32(6+-?-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及答案

角的初步认识》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每小题一、我会填。2分共24分) 1、一个角是由()个顶点和()条边组成的。))个直角,((2、一个三角板有)个角,其中有(个锐角。)角。)角,两个(3、红领巾上有一个( )对折可以得到直角。、拿一张纸,先上下对折,再4( 角) )角比直角小,( 、在我们学过的角中,5( 比直角大。6、写出下面角的各部分名称。 )( ()() 里打“√”,不是的打“×”。是角的在7、下面的图形中,( )

( ) ( ) ( ) ( ) 、数一数下面图形按要求填空。8 ()个钝角()个直角()个钝角()个角 9、下列各角中,( )是直角,( )是锐角,( )是钝角。 ①②③④⑤⑥ 二、我会连.12分

三、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4分) 1、直角是角中最大的角。() 2、三角板上的三个角中,最大的一个角是直角。() 3、直角比锐角大,但比钝角小。() 4、一个角的两条边越长,这个角就越大。() 5、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6、角的两条边张开得大角就大,角的两得边张开得小角就小())(、用一副三角尺拼出来的角一定是钝角。7. )

分(每小题5共20四、我会找。”)里画“√ 1、下面图形哪些是角?在下面的( ))()()(()(”)里画“√ 2、下面哪几个图形是直角?在它下面的( ()()()()()3、下面哪几个图形是锐角,在它下面的()里画“√” ()()()()()五、我会比。(用三角板上的角比比看:下面各题左右两个角,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在○里填上“>”“<”或“=”)(10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