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流行病学

职业流行病学

职业流行病学
职业流行病学

惠州市公共卫生执业医师流行病学第五章试题(5)

2017年惠州市公共卫生执业医师流行病学第五章试题(5) 41.某项队列研究得出的相对危险度为1.5,95%的可信限为1.1~2.8,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A.该暴露因素是危险因素 B.暴露组的发病危险是对照组的1.5倍 C.暴露组的发病危险比对照组高 D.暴露与疾病的关联为正关联 E.归因危险度为28% 42.在一项队列研究中,计算出某研究因素RR值的95%的可信区间为0.2~1.8,那么该研究因素可能为 A.危险因素 B.保护因素 C.混杂因素 D.无关因素 E.以上均不是 43.在一项队列研充中,计算出某研究因素RR值的95%的可信区间为2.2~4.8,那么该研究因素可能为 A.危险因素 B.保护因素 C.混杂因素 D.无关因素 E.以上均不是 44.在—项队列研究中,计算出某研究因素RR值的95%的可信区间为0.2~0.8,那么该研究因素可能为 A.危险因素 B.保护因素

C.混杂因素 D.无关因素 E.以上均不是 45.吸烟与肺癌关系的许多研究都是前瞻性队列研究,最初调查过吸烟情况的研究对象中有一部分后来失访了,这些失访者 A.应从研究中剔除出去 B.只在随机化试验中才影响结果 C.因为进入研究时存在选择偏性,可得出不正确的相对危险度估计值 D.其被随访到的那段时间应包括在暴露人年中 E.只有当这些失访者具有较高的肺癌危险度时,才会得出有偏差的相对危险度的估计值 46.最适合于在铀矿工人中研究暴露于氡气与患肺癌危险的研究方法是 A.临床试验 B.回顾性队列研究 C.前瞻性队列研究 D.干预性研究 E.横断面研究 47.评价妊娠早期病毒感染与儿童出生缺陷之间的关系,最适合的研究方法是 A.临床试验 B.回顾性队列研究 C.前赡性队列研究 D.病例对照研究 E.横断面研究 48.为了摸清某地居民肺结核的发病情况,相隔两年进行了两次调查,用调查发现的新发病例数来确定发病率。结果如下:与无痰培养阳性病例的家庭相比,有痰培养阳性病例的家庭中发生结核病的相对危险度是

流行病学调查计划

附件20 紧急流行病学调查方案 一、目的 (一)界定疫病发生情况,分析可能扩散范围,提出防控措施建议,提高突发动物疫情处臵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 (二)探寻病因及风险因素,分析疫情发展规律,预测疫病暴发或流行趋势,评估控制措施效果,提出政策措施建议。 二、范围 出现以下情况时,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组织本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根据本方案要求启动紧急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并及时填报紧急疫情调查表: (一)疑似或确认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情; (二)疑似或确认发生疯牛病、痒病、非洲猪瘟等外来动物疫病或新发病病例的; (三)疑似或确认发生牛瘟、牛肺疫等已消灭疫病; (四)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新城疫、布鲁氏菌病、结核病、蓝舌病等主要动物疫病发病率等流行特征出现异常变化;

(五)局部地区或养殖场(小区)较短时间内出现导致较大数量动物发病或不明原因死亡,且蔓延较快疫病的:(六)其他需要开展紧急流行病学调查的情形。 三、工作程序 (一)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疑似紧急疫情报告后,应立即核实信息,进行初步调查并按规定报告疫情。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本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现场调查。 (二)现场调查人员进一步核实情况后,参照相应紧急流行病学调查表,采集有关信息,填写调查表。 (三)现场调查人员应根据调查获取的信息,描述动物疫情现状(空间、时间和群间分布等),分析疫病来源,判断疫情发展趋势,提出控制措施建议,形成评估报告。怀疑疫情扩散时,应在高风险地区开展追踪调查。 (四)省级专家组要对现场调查人员形成的调查评估报告和结论进行审核。 (五)必要时,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及相关分中心要派出专家组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并组织开展经济损失和防控措施评估工作。 四、工作要求

流行病学总结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阐明流行和分布规律,探索病因、制定防制对策和措施并评价其效果,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目的的一门学科。 研究对象:人群;研究范围: 疾病与健康状况;研究任务: 探索病因;研究目的: 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 第二讲 病因与病因推断 一、.病因模型(多因论) (1)三角模式(triangle mode ) 流行病学三角(epidemiological triangle ) (2)轮状模型(wheel mode ) (3)病因因素模型 (4)病因网络(web of causation )模型 二.病因的定义 使人群发病概率即风险升高的因素,包括发病机理和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risk factor ):流行病学层次的病因。 三.病因的分类 必需病因(necessary factor of cause ):是指某疾病发生的必要因素,即缺乏该因素时疾病就不会发生。 促成病因(contributory factor of cause ):是指某因素的存在,可能导致某病产生的概率增加,但该病发生并非一定具有该因素。 四、.病因研究的基本方法 Mill 原则(如何提出假设) 1、求同法:相同事件之间找共同点 2、求异法:不同事件之间找不同点 3、共变法:因素出现频率波动时疾病频率或 强度也发生变化 4、类推法:疾病分布与病因已明的疾病的分布特征相似,推测两者有共同的病因 5、排除法:产生几个假设,逐一排除 五、病因推导原则 因素与疾病关联的形式: 统计学关联 虚假 描述性研究(查明分布) 形成假设(Mill 法则)分析性研究(检验假设)实验性研究(验证假设)病因推断(九条标准) 临床、病理实验等资料

流行病学》习题库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目前,流行病学的定义可以概括为: A. 研究非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 B. 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 C. 研究慢性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 D. 研究非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 E. 研究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 2. 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流行病学从基因水平认识疾病 B. 流行病学从细胞水平认识疾病 C. 流行病学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 D. 流行病学从个体水平认识疾病 E. 流行病学从分子水平认识疾病 二、多项选择题 1. 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 A. 流行病学以人群为研究对象,而临床医学一个体为研究对象 B. 流行病学研究以描述疾病和健康的分布为起点并分析决定分布的因素,而临床医学从 个体的症状、体征和各种理化检查入手以作出临床诊断 C. 流行病学以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为目的,而流床医学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D. 从学科特征上讲,流行病学具有宏观性,而临床医学属于微观范畴 E. 流行病学主要研究传染病的特征,而临床医学的重心在非传染病 三、名词解释 1.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四、简答题 1. 试述流行病学的学科特点 第二章疾病的分布 一、单项选择题 1. 进行感染性腹泻监测时应选择的疾病频率测量指标是 A. 发病率 B. 发病专率

C. 罹患率 D. 时点患病率 E. 期间患病率 2. 对于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采取针对病因的措施后,在评价其预防效果时应采用那些指 标最合适? A. 死亡率 B. 发病率 C. 患病率 D. 病死率 E. 罹患率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列那些疾病常用病死率 A. 关节炎 B. 消化道溃疡 C. 流行性出血热 D. 结核病 E. 心肌梗死 三、名词解释 1. PYLL 2. 爆发 四、简答题 1. 疾病分布呈现周期性的原因是什么?周期间隔时间长短取决于那些因素? 第三章描述性研究 一、单项选择题 1. 临床医生进行社区诊断时最常使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是: A. 个案调查 B. 典型调查 C. 现况研究 D. 生态学研究 E. 爆发调查 2. 对某大城市20-25岁妇女进行的一项现患研究发现:在服用口服避孕药者中,宫颈癌年 发病率为5/10万,而未服用者为2/10万。据此研究者认为:服用口服避孕药是引起宫颈

流行病学基本概念及调查研究方法

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及研究方法 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蓓 第一部分流行病学基本概念 一、流行病学的定义及其诠释 流行病学就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 研究对象:人群 研究内容:疾病、伤害、健康 研究任务及工作深度: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 研究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数理法 二、流行病学研究的特征 1、群体特征; 2、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 3、对比的特征; 4、概率统计的特征; 5、社会医学的特征; 6、预防为主的特征 三、常用疾病频率测量指标 1、发病指标:发病率、罹患率、续发率 2、死亡指标:死亡率、病死率、生存率 3、疾病负担指标:患病率、感染率、潜在减寿年数、伤残调整寿命年 四、疾病流行强度术语 1、散发; 2、爆发; 3、流行与大流行 五、流行病学中联系强度的概念及意义 1、相对危险度(RR值); 2、归因危险度(AR); 3、人群归因危险度(PAR); 4、比值比(OR值); 5、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 6、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 7、标准化死亡比(SMR) 第二部分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一、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就是一种独特的宏观方法,就是揉与了社会学与统计学的一种医学调查分析方法。它以医学知识为依据,利用观察与询问等手段来调查人群的疾病与健康状况,做出频率及分布的归纳、综合与分析,对结果给以恰当的解释,最后得出结论。就是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特点表现为:(1)从人群的各种分布现象入手,将分布作为研究一切健康问题的起点;(2)具有相当的社会学调查与分析的成分;(3)贯穿着卫生统计学的思路、观点与手段(包括大数量的观点、概率的观点、对比分析、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判断);(4)依靠严密的逻辑思维、医学生物学上的合理性与统计学上的可能解释性对流行病学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分类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类型见表1与表2。表1中就是按设计类型划分的、常用的各种流行病学方法,它们就是流行病学方法的主要部分与核心。表2就是按实际工作性质与任务划分流行病学方法的类别,并非方法学的分类,只就是表明在实际工作中的几种调研任务,这样划分便于了解与认识流行病学方法的全貌。这两方面的调研方法之间有密切联系与相互交织之处。例如,一次质量好的爆发调查中除横断面研究外,往往还可包含小规模的病例对照研究等。 表1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按设计类型分类) (4)探索性病例对照研究 (5)验证性病例对照研究 分析性研究(6)同时性队列研究 历史性队列研究 实验性研究(8)干预实验 理论性研究(9)流行病学模型研究表2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按工作性质分类) 病例(病家)调查 传染病 爆发调查 非传染病 现况调查 专题流行病学调查 动态观察 三、常用传统研究方法的特征与应用 (一)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就是利用已有的资料或特殊调查的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把疾病或健康状态或暴露因素的分布情况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真实地定量地展现出来。 描述性研究具有以下特点:(1)描述性研究收集的往往就是比较原始的或比较初级的资料,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分析后所得出的结论往往只能提供病因线索与可贵的研究方向;(2)描述性研究往往不需要设立对照组,仅对人群疾病或健康状态进行客观的反映,一般不涉及暴露

流行病学试题3

流行病学试题三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措施中属于二级预防的是 A、保健服务 B、婚前检查 C、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筛选 D、预防性卫生监督 E、经常性卫生监督 2、根据1974年加拿大政府发表的《加拿大人民健康的新前景》一文,判断下列哪项不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 A、不健康的行为因素和生活方式 B、环境因素 C、生物因素 D、民族的风俗习惯 E、现有卫生保健系统缺陷 3、下列论述那项是正确的 A、疾病监测属于描述性研究,而不属于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B、三级预防是针对疾病自然史的不同阶段而相应地采取不同的措施 C、一级预防只能消除或减少机体对病因的暴露,而不具备对机体提供特异性保护的措施 D、二级预防不包括临床诊断和临床治疗 E、三级预防只能提供对症治疗,而不能提供康复治疗 4、我国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监测系统是 A、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 B、出生缺陷监测系统 C、疾病监测点监测系统 D、医院内感染监测系统 E、流行性感冒监测系统 5、初级卫生保健的具体任务不包括 A、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B、疾病预防和保健服务 C、基本治疗 D、社区服务 E、发展疾病监测网络 6、有关混杂因素和混杂偏倚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混杂因素存在一定会产生混杂偏倚 B、混杂因素主要指年龄、性别、职业这些人口学特征因素 C、混杂偏倚引起的继发关联是典型的混杂偏倚类型,而引起的间接关联则不是混杂偏倚 D、在分析阶段控制混杂的方法多采用多元分析,不仅能分析暴露因素的效应,也能估计混杂因素的效应 E、暴露因素和混杂因素的概念是绝对的,有些因素只能是暴露因素,而另一些因素一定是混杂因素 7、个体水平的变异不可能来源于以下哪个方面 A、个体真值随时间改变 B、仪器标度或精密度差 C、抽样方式误差 D、环境因素改变 E、测量者记录误差 8、以下关于研究真实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A、研究的真实性反映了结果随机误差的大小 B、内部真实性高的研究结果结论外推具有普遍性 C、外部真实性回答了一个研究本身是否真实或有效 D、真实性的反面是研究误差,主要是系统误差 E、真实性好的研究能反映研究对象及目标人群的真实变异 9、暴露与疾病由于有共同的原因而产生的关联是 A、偶然关联 B、继发关联 C、间接因果关联 D、直接因果关联 E、统计学关联 10、某研究者对女性被动吸烟与乳腺癌的关系进行研究,随机选取现患乳腺癌患者300人(年龄40~65岁),同时在健康体检人群中选取同一年龄段并且职业相同的女性400名进行调查。采用这种方法选择样本人群的目的及方法是 A、控制年龄和职业的混杂偏倚,限制 B、控制年龄和职业的选择偏倚,限制 C、控制年龄和职业的混杂偏倚,匹配 D、控制年龄和职业的选择偏倚,匹配 E、方便调查,限制纳入标准 11、未采用盲法收集资料的临床药物疗效实验研究,最容易产生的偏倚是 A、选择偏倚 B、无差异错分偏倚 C、有差异错分偏倚 D、混杂偏倚 E、以上都是 12、决定传染病病人隔离期长短的主要依据是 A、传染期 B、临床症状期 C、恢复期 D、病原携带期 E、潜伏期 13、某年冬季,某地区居民因食用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而发生甲型肝炎流行,此毛蚶称为 A、传染源 B、储存宿主 C、传播因素 D、传播机制 E、病原携带者 14、确定对传染病接触者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的主要依据是该传染病的 A、传染期 B、潜伏期 C、临床症状期 D、恢复期 E、病原携带期 15、下列哪组疾病均可经水传播 A、伤寒、霍乱、钩虫病 B、血吸虫病、甲肝、钩端螺旋体病 C、伤寒、霍乱、出血热 D、霍乱、痢疾、斑疹伤寒 E、甲肝、戊肝、恙虫病 16、下列哪项不是传染源 A、病原携带者 B、传染病患者 C、受感染的动物 D、隐形感染者 E、有血吸虫尾蚴的钉螺 17、下列哪条不符合经空气传播的特点 A、具有冬春季节升高的现象 B、在未经免疫的人群中,发病呈周期性升高 C、在未经免疫预防的城市人群中,常在儿童期被感染 D、在交通不便的山区发病呈典型的周期性现象 E、易感者在人群中的比例是决定流行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18、传染病病人传染性最强的时期是 A、潜伏期 B、潜伏期末 C、临床症状期 D、症状消失期 E、恢复期 19、某地发生一起疾病暴发,有8人发病,全部送医院治疗,并对其排出物进行了彻底的消毒。至此,有人认为疫源地已经消灭,针对疫源地的措施可以结束,这种说法 A、正确,因为达到了疫源地消灭的条件 B、正确,因为传染源已经消除 C、错误,因为外界环境只进行消毒不行,还要进行灭菌 D、错误,易感接触者尚未度过最长潜伏期,还有可能出现新病例,形成新的疫源地 E、以上均不对 (20~23题共用备选答案) A、麻疹、水痘 B、结核、钩虫病 C、百日咳、流行性乙脑 D、伤寒、白喉 E、流感、麻疹 20、病人是唯一传染源的传染病是 21、恢复期仍能排除病原体的传染病是 22、传染期较长的疾病是 23、在潜伏期即已有较大传染性的疾病是 24、关于病因的具体所指,错误的是 A、包括宿主、环境和致病因素(动因) B、包括外围的远因和致病机制的近因 C、包括疾病的启动因素或病原体 D、包括生物、心理、社会因素 E、包括交错病因链中的直接和间接病因 25、病因网(络)模型的主要优点是 A、涉及的病因链较多且相互交错 B、设计的因素清晰具体且系统性强 C、没有确定必要病因的困难 D、没有确定充分病因的困难 E、涉及因素具体且可操作性强 26、静脉注射吸毒是艾滋病毒感染的 A、直接病因 B、间接病因 C、致病机的近因 D、必要病因 E、充分病因 27、假设演绎法中,推出的经验证据成立,则

第五章 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基本知识

第五章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基本知识 单项选择 1.关于流行病学,下面错误的说法是 A.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群 B.它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 C.它己深入临床医学的研究中 E.它只研究传染病 正确答案:D 2.一项病例对照研究,400 名病例中有暴露史者 200 例,而 400 名对照中有暴露史者 100 例, 有暴露史的发病率 A.0.7 B.0.5 C.0.4 D.无法计算 正确答案:D 3.某社区年均人口为 10 万,年内共死亡 150 人,其中 60 岁以上死亡 100 人,在全部死亡者 中,因肿瘤死亡的人数为 50 人,该社区肿瘤死亡率为 A.0.0017 B.0.3333 C.0.0033 D.0.0005 正确答案:D 4.某种疾病的病死率指 A.该病的死亡专率 B.该疾病的死亡结果 C.该病死亡在各种死亡中的比例 D.该病患者的死亡百分比 正确答案:D 5.在某地进行男性吸烟与膀胱癌关系的研究,资料如下:吸烟组膀胱癌发病率为 48.0/110 万, 不吸烟组膀胱癌发病率为 25.4/10 万。根据该资料,男性吸烟与否与膀胱癌的关系的相对 危险度是 A.48 B.48.0-25.4=22.6 C.48.0÷25.4=1.89 D.(48.0-25.4)÷48.0 正确答案:C 6.对于病因未明的疾病,现况研究的主要任务是 A.确定病因 B.验证病因 C.发现病因线索 D.进行病因推断 正确答案:C 7.下列哪一条是队列研究的缺点A.样本代表性差,易产生选择性偏倚 B.不能计算发病率 C.不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 D.暴露测量不可靠,易产生信息偏倚 正确答案:C 8.队列研究属于以下哪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A.描述性研究 B.分析性研究 C.实验性研究 D.理论性研究 正确答案:B 9.某人研究新生儿黄疸的病因,选择了 100 例确诊的病例,和同期医院没有黄疸的新生儿 100 例,然后调査产母的分娩卡片以及产前和产时各种情况。这种研究方法是 A.双向性队列研究 B.前瞻性研究 C.临床随访研究 D.病例对照研究 正确答案:D 10.用某种诊断方法判断为阳性的人中,实际有病的人所占的比例称 A.灵敏度 B.特异度 C.阳性预测值 D.阴性预测值 正确答案:C 11.研究人员测量了 100 例患者外周血的红细胞数,所得资料类型是 A.计数资料 B.计量资料 C.等级资料 D.二项分布资料 正确答案:B 12.医学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A.医学中的小概率事件 B.具有不确定的医学数据 C.动物和人的本质 D.各种类型的数据 正确答案:B 13.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有 A.描述性统计和统计学检验 B.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C.统计图表和统计报告 D.描述性统计和分析性统计 正确答案:B 14.统计学中的总体是指 A.根据硏究目的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 B.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卫生人才评价考试题库(卫生管理-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1对爆发性肝炎评价临床抢救效果时最恰当的指标是(D) A . 死亡率 B . 发病率 C . 患病率 D . 病死率 E . 罹患率 2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根本区别在于(C) A . 设立对照组 B . 不设立对照组 C . 是否人为控制研究的条件 D . 盲法 E . 统计学检验 3流行病学的定义可概括为(C) A . 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 B . 研究非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 C . 研究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 D . 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 E . 研究慢性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 4为提高诊断试验的灵敏度,对几个独立实验可(B) A . 串联使用 B . 并联使用 C . 先串联后并联使用 D . 要求每个实验假阳性率低 E . 要求每个实验特异度低 5抽样方法不包括(E) A . 随意抽样 B . 系统抽样 C . 分层抽样 D . 整群抽样 E . 单纯随机抽样 6关于调查表设计的原则,下列哪些是错误的(D) A . 项目排列先易后难 B . 尽量使用客观和定量的指标 C . 有关的项目一项不能少,无关的项目一项也不列 D . 措词尽可能使用专业术语 E . 措词要准确、通俗易懂 7个例调查的内容不包括(D) A . 核实诊断 B . 追查传染来源和可能的传播途径 C . 采取可行的、有效的防治措施 D . 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 E . 查明密切接触者,确定疫源地的范围 8发病率可用来(E) A描述疾病的分布B探讨发病的因素C评估预防措施的效果D提出病因假设E以上都是

流行病学调查方案.docx

附件 1 埃博拉出血热流行病学调查方案 为掌握埃博拉出血热病例的发病情况、暴露史、接触史等流行病学相关信息,做好密切接触者的排查,防范埃博拉出血热的蔓延和传播,特制订本方案。 一、调查目的 (一)发现病例的感染来源和暴露史; (二)发现病例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 (三)确定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二、调查对象 (一)留观病例 (二)疑似病例 (三)确诊病例 三、调查内容 埃博拉出血热流行病学调查按照附件《埃博拉出血热病例个案调查表》开展,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发病与就诊情况、临床表现、流行病学接触史、实验室检查、诊断与转归等。 (一)诊疗情况:通过查阅病历,询问病例、知情人和接诊医生等,获得病例的完整发病就诊经过。医疗机构负责收集病例的临床相 关信息。 (二)流行病学史:对病例发病前21天内的暴露情况开展调查,

主要调查其发病前接触类似病例、可疑动物和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等的相关情况。要对与病例在症状期时接触的人员进行排查,确定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相关管理工作按照《埃博 拉出血热病例密切接触者判定与管理方案》和《口岸埃博拉出血热疑 似病例转运及其密切接触者判定与管理方案》开展。 四、组织与实施 埃博拉出血热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由病例所在的辖区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 调查单位应迅速成立现场调查组,根据制定的调查计划,明确调查目的、调查组人员组成,确定成员的任务及职责。调查期间,调查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做好个人防护。 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疫情调查的组织及领导。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令后 , 尽快开展流行病学调 查工作,并将调查结果及时向同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市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根据需要为疫情发生地的流行 病学调查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 五、信息的上报与分析 (一)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完成初步调查后,要及时做好资料的保管和存档工作,并及时将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调查报告等资料逐级上报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二)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加强病例分析总结,为埃博拉出

卫生管理专业级流行病学试题A卷

卫生管理专业( 06级) 流行病学试题( A卷) 考试时间: 6月5日 年级: 专业: 姓名: 学号: 《中山大学授予学士学位工作细则》第六条: ”考试作弊不授予学士学位。” 一.单项选择题( 每道题目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题1分, 共20题) 1.某试验检测将实际有病的人正确地判断为病人的能力, 被称为: A.敏感度 B.特异度 C.阳性预测值 D.一致性 E. 约登指数 2.对某一筛检试验, 如何提高它的阳性预测值? A.增加筛检的频度 B.减少筛检的频度 C.选择在患病率较高的人群中实施筛检 D.同另外一种试验方法并联使用

E.选择在患病率较低的人群中实施筛检 3.在糖尿病的检出方案中, A试验血糖水平定为160mg/100ml, 而B试验定为130mg/100ml。这就意味着: A.A试验的灵敏度比B试验高 B.A试验的一致性B 试验高 C.A试验的假阳性率比B试验高 D.A试验的假阴性率比B试验高 E.A试验的阴性预测值比B试验高 4. 管理流行病学和卫生事业管理的研究对象是: A. 疾病和健康状况 B. 社区人群 C. 病人 D. 健康人群 E. 普通人群 5. 在利用医院门诊病例或住院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时, 由于入院率的不同而导致的偏倚是: A. 奈曼偏倚 B. 伯克森偏倚 C. 门诊病例-住院病例偏倚 D. 现患病例-新病例偏倚 E. 排除偏倚 6.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与前瞻性队列研究最主要的差别在于: A.有随机分组

B.有安慰剂对照 C.有盲法 D.有干预 E.暴露不同 7.随机分组最重要的作用是: A.控制选择偏倚 B.控制分类偏倚 C.控制混杂偏倚 D.控制信息偏倚 E.控制观察者偏倚 8.RCT中, 盲法的主要作用是: A.控制选择偏倚 B.控制回忆偏倚 C.控制混杂偏倚 D.控制观察者偏倚 E.控制失访偏倚 9.现场试验与临床试验的主要区别在于: A.分组的方法不同 B.研究的人群不同

(完整版)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 1. 疾病的三间分布包括:() A. 年龄、性别和种族 B. 职业、家庭和环境 C. 时间、地区和人群 D. 国家、地区和城乡 E. 家庭、社会、国家【答案】C 2. 构成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的三个条件:() A. 生活条件、经济条件、文化素养 B. 年龄、性别、职业 C. 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 D. 病情轻重、接触者的多少、疫源地是否经过消毒 E. 以上均是【答案】C 3. 某种新疗法可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可能会出现: A. 该病发病率将增加 B. 该病发病率将减少 C. 该病患病率将增加 D. 该病患病率将减少 E. 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都减少 【答案】C 4. 现况调查主要分析指标是:() A. 发病率 B. 病死率 C. 死亡率 D. 患病率 E. 罹患率 【答案】D 5. 慢性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主要意义取决于:() A. 职业和个人卫生习惯 B. 排菌时间的长短 C. 活动范围的大小 D. 携带病原体的多少 E. 排菌量的大小 【答案】A 6. 经空气传播的疾病的流行特征是:() A. 疾病的发生与季节有关,多见于冬春季 B. 传播广泛,发病率高 C. 在未经免疫的人群中,发病率呈周期性变化 D. 儿童多发 E. 以上都是 【答案】E 7.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人群的最大区别是:() A. 年龄不同 B. 性别不同

C. 目标人群不同 D. 干预措施不同 E. 观察指标不同【答案】D 8. 对头胎的孕妇进行随访观察,询问并记录她孕期的吸烟情况,而后研究分析吸烟史与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的联系,这种研究类型是:() A. 临床试验 B. 横断面研究 C. 病例对照研究 D .队列研究 E. 现况研究 【答案】D 9. 为探索新生儿黄疸的病因,研究者选择了100 例确诊为新生儿黄疸病例,同时选择了同期同医院确诊没有黄疸的新生儿100 例。然后查询产妇的分娩记录,了解分娩及产后的各种暴露情况,这种研究是:() A. 临床试验 B. 横断面研究 C. 病例对照研究 D. 队列研究 E. 现况研究 【答案】C 10. 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新病例的优点是:() A. 需要的样本较小 B. 保密性问题较少 C .可以减小回忆偏倚 D .费用较低 E. 便于发现病例 【答案】C 11. 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 A. 疾病 B. 病人 C. 健康人 D. 人群 E. 亚临床型病人 【答案】D 12. 某病的病死率指的是:() A. 每10 万人口的粗死亡率 B. 某病患者中的死亡百分比 C. 特殊原因引起的某病死亡率 D. 某病在所有死因中的比例 E. 任何疾病的死亡结局 【答案】B 13. 某种新疗法可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可能会出现:()

流行病学调查指导方案(试行)

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指处理方案 一、目的 2013年3月31日,国家卫生和生育委员会通报我国上海、安徽、江苏发生3例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主要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高热(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5-7天出现呼吸困难,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并死亡。目前已确诊7例病例,2人死亡,疫情还有进一步扩大可能。 虽然目前该病毒尚无人传人证据, 基于该病毒存在引起严重疾病的可能性,故应谨慎对待。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对于指导疫情的预防和控制至关重要,其主要目的是: 1、核实诊断,查找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2、确定和追踪密切接触者,进行分类管理,防止疾病的进一步传播。 3、掌握疫情波及范围和影响因素,为疫情的处理提供依据; 4、为进一步阐明疾病自然史、流行病学特征及规律提供研究线索。 二、工作内容 1、病例的个案调查 2、接触者追踪 3、资料管理和利用 三、工作程序和方法 (一)病例的个案调查 1、医院所在地的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或疑似病例)报告后,应于最短时间内派出流调人员对报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原则上每例病人至少由2名专业人员共同完成调查。 2、对病例进行个案调查时,尽可能由病人自己回答调查者所提的问题,对于不详或有可疑的地方可通过病人家属或医生等其他知情者补充或核实。如病人病情较重或死亡,无法直接调查时,应通过其亲友、同事或其他知情人了解情况,完成调查。 3、按照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个案调查表(附表1)进行个案调查,个案调查基本内容:病人的基本情况、临床表现、临床实验室检测结果,以及患者发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

1.疾病的三间分布包括:(D) A.年龄、性别和种族 B.职业、家庭和环境 C.国家、地区和城乡 D.时间、地区和人群 E.家庭、社会、国家 2.构成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的三个条件:(C) A.生活条件、经济条件、文化素养 B.年龄、性别、职业 C.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 D.病情轻重、接触者的多少、疫源地是否经过消毒 E.以上均是 3.某种新疗法可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可能会出现:(C) A.该病发病率将增加 B.该病发病率将减少 C.该病患病率将增加 D.该病患病率将减少 E.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都减少 4.现况调查主要分析指标是:(D) A.发病率 B.病死率 C.死亡率 D.患病率 E.罹患率 5.慢性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主要意义取决于:(A) A.职业和个人卫生习惯 B.排菌时间的长短

C.活动范围的大小 D.携带病原体的多少 E.排菌量的大小 6.经空气传播的疾病的流行特征是:(E) A.疾病的发生与季节有关,多见于冬春季 B.传播广泛,发病率高 C.在未经免疫的人群中,发病率呈周期性变化 D.儿童多发 E.以上都是 7.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人群的最大区别是:(D) A.年龄不同 B.性别不同 C.目标人群不同 D.干预措施不同 E.观察指标不同 8.对头胎的孕妇进行随访观察,询问并记录她孕期的吸烟情况,而后研究分析吸烟史与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的联系,这种研究类型是:(D) A.临床试验 B.横断面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队列研究 E.现况研究 9.为探索新生儿黄疸的病因,研究者选择了100例确诊为新生儿黄疸病例,同时选择了同期同医院确诊没有黄疸的新生儿100例。然后查询产妇的分娩记录,了解分娩及产后的各种暴露情况,这种研究是:(C)临床试验 B.横断面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1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 1、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C) A、时间分布、年龄分布和职业分布 B、人群分布、地区分布和季节分布 C、时间分布、人群分布、地区分布 D、短期波动、长期趋势和周期性 E、职业分布、年龄分布和性别分布 2.为了调查广州市初中生近视情况,将全市中学按照学校等级(省重点、市重点和 普通学校)分成好、中、差三层,每层抽出若干学校。将抽到的学校按年级分 成三层,每个年级抽取若干班,对抽到班级的全体学生进行调查和检查。这种 抽样方法称为:(E) A、系统抽样 B、整群抽样 C、分层抽样 D、单纯随机抽样 E、多级抽样 3.队列研究最常见的偏倚是(C) A、混杂偏倚 B、信息偏倚 C、失访偏倚 D、选择偏倚 E、入院率偏倚4.反映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有:(A) A、散发、流行和爆发 B、季节性、散发和周期性 C、长期趋势、短期波动和周期性 D、长期趋势、流行和爆发 E、散发、爆发和长期趋势 5.1940年4月,某地80人出席了在教堂举行的晚餐,第二天有46人出现了恶心、呕吐、腹泻和腹痛,体温正常,被诊断为胃肠炎。这个事件可以称为:(E) A、epidemic B、sporadic C、rapid fluctuation D、secular trend E、outbreak 6.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是指:(C) A、病因、宿主、环境 B、传染源、宿主、环境 C、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D、传染源、传播途径、传播机制 E、生物环境、物理环境、社会环境 7.某个(些)因素的存在掩盖或夸大了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的真实联系,称为:(C) A、信息偏倚B、失访偏倚C、混杂偏倚 D、选择偏倚 E、随机误差 8.在40岁以上的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中定期筛查血压、血脂,询问心绞痛病史,这属于:(B) A、一级预防措施 B、二级预防措施 C、三级预防措施 D、疾病诊断措施 E、疾病治疗措施 9.某县有10万人口,2001年12月31日登记的结核病人有400人,而2002年共发生结核300人。2002年因各种疾病死亡1000人,其中有60人死于肺结核。请问该 县2002年总死亡率为:(D) A、300/10万 B、60/1000 C、60/10万 D、1000/10万 E、资料不足,不能计算 10.根据上述资料,结核的病死率为:(C) A、60/300 B、60/400 C、60/700 D、60/1000 E、60/10万 11.在某病的高危人群中开展定点、定时的监测,称为:(C) A、主动监测 B、漏报调查 C、哨点监测 D、被动监测 E、以上都不是12.下列哪一个因素与病例对照研究样本大小估计无关?(B) A、研究因素在对照人群中的暴露率 B、研究疾病的发病率 C、希望达到的检验显著性水平 D、希望达到的检验把握度 E、该因素预期引起的相对危险度或比值比 13.胰岛素对治疗糖尿病有效,但不能治愈糖尿病,此时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C) A、糖尿病患病率减少B、糖尿病发病率减少

流行病学调查方案

附件1 埃博拉出血热流行病学调查方案 为掌握埃博拉出血热病例的发病情况、暴露史、接触史等流行病学相关信息,做好密切接触者的排查,防范埃博拉出血热的蔓延和传播,特制订本方案。 一、调查目的 (一)发现病例的感染来源和暴露史; (二)发现病例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 (三)确定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二、调查对象 (一)留观病例 (二)疑似病例 (三)确诊病例 三、调查内容 埃博拉出血热流行病学调查按照附件《埃博拉出血热病例个案调查表》开展,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发病与就诊情况、临床表现、流行病学接触史、实验室检查、诊断与转归等。 (一)诊疗情况:通过查阅病历,询问病例、知情人和接诊医生等,获得病例的完整发病就诊经过。医疗机构负责收集病例的临床相关信息。

(二)流行病学史:对病例发病前21天内的暴露情况开展调查,主要调查其发病前接触类似病例、可疑动物和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等的相关情况。要对与病例在症状期时接触的人员进行排查,确定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相关管理工作按照《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密切接触者判定与管理方案》和《口岸埃博拉出血热疑似病例转运及其密切接触者判定与管理方案》开展。 四、组织与实施 埃博拉出血热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由病例所在的辖区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 调查单位应迅速成立现场调查组,根据制定的调查计划,明确调查目的、调查组人员组成,确定成员的任务及职责。调查期间,调查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做好个人防护。 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疫情调查的组织及领导。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令后, 尽快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并将调查结果及时向同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市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根据需要为疫情发生地的流行 病学调查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 五、信息的上报与分析 (一)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完成初步调查后,要及时做好资料的保管和存档工作,并及时将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调查报告等资料逐级上报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中国流行病学调查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中国流行病学调查 篇一:流行病学调查计划 附件20 紧急流行病学调查方案 一、目的 (一)界定疫病发生情况,分析可能扩散范围,提出防控措施建议,提高突发动物疫情处臵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 (二)探寻病因及风险因素,分析疫情发展规律,预测疫病暴发或流行趋势,评估控制措施效果,提出政策措施建议。 二、范围 出现以下情况时,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组织本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根据本方案要求启动紧急流行病学调查 工作,并及时填报紧急疫情调查表: (一)疑似或确认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情; (二)疑似或确认发生疯牛病、痒病、非洲猪瘟等外来动物疫病或新发病病例的;

(三)疑似或确认发生牛瘟、牛肺疫等已消灭疫病; (四)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新城疫、布鲁氏菌病、结核病、蓝舌病等主要动物疫病发病率等流行特征出现异常变化; (五)局部地区或养殖场(小区)较短时间内出现导致较大数量动物发病或不明原因死亡,且蔓延较快疫病的:(六)其他需要开展紧急流行病学调查的情形。 三、工作程序 (一)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疑似紧急疫情报告后,应立即核实信息,进行初步调查并按规定报告疫情。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本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现场调查。 (二)现场调查人员进一步核实情况后,参照相应紧急流行病学调查表,采集有关信息,填写调查表。 (三)现场调查人员应根据调查获取的信息,描述动物疫情现状(空间、时间和群间分布等),分析疫病来源,判断疫情发展趋势,提出控制措施建议,形成评估报告。怀疑疫情扩散时,应在高风险地区开展追踪调查。 (四)省级专家组要对现场调查人员形成的调查评估报告和结论进行审核。 (五)必要时,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及相关分中心要派出专家组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并组织开展经济

第五章 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基本知识

第五章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基本知识 一、多选题 1流行病学的基本内涵有() A研究对象是人群 B只研究各种疾病 C重点是研究疾病、健康状态和事件的分布、影响和决定因素D落脚点是为预防和控制疾病 E为促进健康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2.以下哪些为分析性研究() A生态学研究 B横断面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社区干预试验 E队列研究(随访研究) 3.发病率常用于() A评价慢性病的控制效果 B.反映得病的风险 C.描述疾病的分布 D.探讨发病因素 E.提出病因假设 4.常见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有() A单纯随机抽样 B .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E.多阶段抽样 5.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主要有() A研究开始时已有一批可供选择的病例

B研究对象按发病与否分成病例组与对照组 C被研究因素的暴露状况是通过回顾获得的 D是由因到果的推理顺序 E经两组暴露率或暴露水平比较,分析暴露与疾病的联系 6.病例对照研究的主要缺点有() A更容易发生回忆偏倚 B病例不易获得 C选择合理的对照较困难 D工作量大 E不能计算发病率 7.关于实验性研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性研究属于前瞻性研究 B与观察性研究根本的不同之处是有人为干预措施 C一些研究因受实际条件所限,不能随机分组或设立平行的对照组D研究对象可以进行随机分组 E通常设有对照组 8.以下关于等级资料的描述,正确的有() A介于定量测量和定性观察之间的半定性观察结果 B通常有三个以上等级 C等级资料和计数资料可统称为分类变量 D等级资料是多分类资料 E阴性、阳性、强阳性为等级资料 9.描述变量值集中趋势的统计学指标包括() A变异系数B均数

第5章 流行病学基本知识

第五章流行病学基本知识 案例 小王是北京海淀区万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健康管理师,需要针对本社区老年(年龄≥60 岁)常见慢性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计划两年之内增加高血压、糖尿病等的建档率和随访干预覆盖率,五年之内减少因高血压、糖尿病发病和死亡等指标,那么他应该从什么地方开始动手呢? 一、基本概念 (一)流行病学的定义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和事件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如何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1.研究对象 2.研究内容 3.研究任务 2.研究内容 疾病 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非传染性疾病等 伤害 意外、残疾、智障、身心损害等 健康状态和事件 生理生化机能状态、疾病前状态、长寿等 (二)流行病学的研究任务 3.研究任务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 (三)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小王提出的问题 该小区人群一般人口学特征(如年龄、职业、婚姻状况、性别等)如何分布? 该小区人群常见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周围血管疾病、冠心病等)患病率如何? 影响这些慢性病患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如何进行干预? 社区中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远期心血管病(主要是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和死亡风险如何,怎样预测? 在进行12 个月的干预后,如何评价效果?

二、流行病学常用指标 (一)率和比 1.比例(proportion) 2.率(rate) (二)发病指标1.发病率(incidence rate)2.患病率(prevalence rate) (三)死亡指标1.死亡率(mortality rate)2.病死率(fatality rate)2.生存率(survival rate) (四)相对危险度1.相对危险度(RR)或率比2.比值比(OR) (五)归因危险度 1.归因危险度(AR)或率差(RD) 2.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 3.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 (一)率和比 比例(proportion) 率(rate) 1.比例(proportion) 是表示同一事物局部与总体之间数量上的比值,分子和分母的单位相同,且分子包含于分母之中。 构成比 反映事物静止状态内部构成成分占全体的比重。可以反映某种概率的数值。 发生频率比例 反映一定时间内,发生某种变化者占全体的比例,与动态的发生变化概率密切相关 100% 同一事物各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总数 事物内部某一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数构成比 构成比的特点 各组成部分构成比的总和为100%或1,其值在0~1 之间变动 某一部分构成比发生变化时,其它部分的构成比也相应地发生变化构成比的特点 各组成部分构成比的总和为100%或1,其值在0~1 之间变动某一部分构成比发生变化时,其它部分的构成比也相应地发生变化 2.率(rat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