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园林教案

园林教案

园林教案
园林教案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园林史精品课程教案

(环艺园林类专业适用)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课题组

2007年3月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教案专用纸

【教学内容】

教案一园林的概念及产生背景

一、园林的概念

园林是人类对生存环境的实践活动,是一个渐次扩展的概念。园林以物化的形式承载着风格、思想、理论、气质、形式,凝聚世界各民族对生存环境的认知历程与审美实践,按照艺术规律、美的尺度、造型,在过程中积淀其深层的物质精神构成,民族审美心理成其为本质力量,外化于造园的文化艺术,体现为造园特征。

通过讲述园林“园林”一词的来源与发展,使学生对“园林”,以及“Park”,“Garden”,“Landscape”的发展,区别与联系有较为直接的认识。

我国最早出现“园林”一词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在中国,人们普遍将“园”和“园林”当作一回事。

目前我国关于“园林”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其一,园林乃人们为弥补与自然环境的隔离而人工建造的“第二自然”。其二,园林是“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栽培,建筑布置,圃以禽鸟养蓄,从而构成一个以视觉景观之美为主的赏心悦目,畅情舒怀的游憩、居住环境”(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其三,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形(地段)之上,利用、改造和营造起来的,由山、物所构成的具有多种功能的大型综合艺术群体(游泳《园林史》)。

以上对园林的概念解释是狭隘的角度。从现代园林发展角度看,广义的园林早已发展成为更为宽泛且深远的现代景观、环境设计,不仅仅包括各类公园、城镇绿地系统、自然保护区等,还包括人类有形环境和无形环境的活动,集自然生态、生态恢复、风景与人文历史责任、科技、艺术于一体,为人类社会提供自然生态的、文明的生存环境。

二、园林形成的背景

总的来说,自然环境、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西方文化体系、阿拉伯文化体系及其融会发展是园林形成的背景。从共性视角来看,园林的形成离不开人类赖以生存自然环境、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精神需要等三大背景。

1:自然环境与自然造化

人类依附自然生存。自然为人类提供生存条件以及造园景观。自然美又是其地域特征,自然美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园林艺术共同追求的东西,人类经过自然崇拜一自然模拟与利用,到达自然超越阶段时,具有地域特征的本民族特色的园林也就完全形成了。

西方认为,自然本身只是一种素材,需要艺术家认为地提炼才有可能达到艺术效果。而中国传统则认为,自然和谐为美,自然本身就是艺术,中国讲求园林“源于自然该与自然”,借物喻心,把状写自然美的园林变成挥洒个人感情的天地。

不同民族在不同地域的园林活动,以不同的形式利用展示着自然和诉说着自身的认识和观念。自然造化形成的自然因子和自然物,成为园林形成要素是自然生态系统的必然。

2:社会历史发展

人类社会初期,生产力十分低下,原始农业村落出现,产生了原始的园林,随着社会的动荡,野蛮民族的入侵,文化的变迁,宗教改革,思想的解放、革命运动等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各个民族和地域的园林类型、风格也随之变化。

园林是时代发展、社会文明的标志,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而变化发展。

3:人们的精神需要

园林的形成离不开人们的精神追求,这种精神追求来自神话仙境,来自宗教信仰,来自文化艺术,来自田园生活,来自精神理想,来自对生存环境的深刻认识。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人类创造的一种人工环境,与大自然隔膜,精神心理抑郁,以兴造园林试图作为一种间接补偿,沉醉于园林所构成的理想生活环境中。成其为躲避现实、放浪形骸的最佳场所。

园林亦是人类生存自然环境关系纽带,是其依赖、改善、恢复的重要要素。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教案专用纸

【教学内容】

教案二园林的基本要素及性质功能

一、园林的基本要素

园林的基本要素主要有:自然,历史人文要素。建筑,山石,水体,艺术作品,动植物。

自然是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人是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自然的“普通公民”而非主人。自然是造园的第一要素。园林围绕建筑展开,“园林是建筑的延续”。

园林中的建筑与山石,是形态固定不变的实体,水体则是整体不动,局部流动的景观。

植物协调着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艺术作品常常是园林环境的序列中心。

动物作为造景要素,古代园林与动物相生相伴。当代,人们对其更具有生态、保护的双重责任。

二、园林的性质

园林性质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之分。

(一)自然属性

人是自然之子,是自然界的普通公民。古今中外,人们在自然生存进化中,认知自然,运用自然,发现其美,表现美、创造美、实现美、追求美的生存环境。园林中浓郁的林冠,鲜艳的花朵,明媚的水体,动人的鸣禽,峻秀的山石,优美的建筑及栩栩如生的雕像艺术等都是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的艺术景观。园因景胜,景以园异。园林景观千差万别,都改变不了其遵循自然规律运用艺术美的本质。

(二)社会属性

园林是供游憩、享乐的花园或别墅庭园,民众可享用的公共园林,满足社会全体居民游憩娱乐需要的公共场所。是有形环境和无形环境、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综合。园林的社会属性转化,必然影响到园林的表现形式、风格特点和功能等方面的变革。

由于自然条件和文化艺术的不同,各民族对园林美的认识由差异到共识。欧洲古典园林以规则、整齐、有序的景观为美;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以原始、纯朴、逼真的自然景观为美;而中国园林追求自然山水与精神艺术美的和谐统一,具有

诗情画意之美。信息时代,全球一体化,文化多元化,园林景观环境的自然生态、艺术文明、功能人文的综合,成为共识。

一、园林的功能

古今中外的园林,其功能主要有:狩猎(或称围猎)、游玩(或称游戏)、观赏、休憩、文娱、饮食、祭祀、集合、演说、主题性公园、纪念地、广场、城市绿地、环境及生态恢复等。

最初的功能和园林的起源密切相关。中国早期的园林“囿”,古埃及、古巴比伦时代的猎苑,都保留有人类采集渔猎时期的狩猎方式;当农业逐渐繁荣以后,中国秦汉宫苑、魏晋庄园和古希腊庭园、古波斯花园,除游憩、娱乐之外,还仍然保留有蔬菜、果树等经济植物的经营方式;另外,田猎在古代的宫苑中一直风行不辍。随着人类文化的日益丰富,自然生态环境变迁和园林社会属性的变革,园林类型越来越多,愈来愈理性化。功能亦不断消长变化而更加综合。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教案专用纸

【教学内容】

教案三园林史的概念及园林发展的四大历史阶段

一、园林史的概念

园林史是阐释园林的渊源、演变、发展的规律及其特征,论述物化为园林的外在形态、风格、体系,蕴涵着人类对于生存环境、社会哲学思想、观念、审美需求、政治影响、造园思想流派内在的认识,通过和运用历史的社会结构、经济组织、生产方式、科学技术积淀的造园实践方法与经验表现;论述人类生存有形环境、无形环境活动的现象分析的园林理论与实践,是人类生存环境活动的足迹、追求与体现,折射着人类创造理想生存环境的巨大努力,是文明的载体。为现代园林景观、环境建设提供历史借鉴、思想理论、分析方法、要素运用、传承警示与发展“走向真实必由之路”的依据。

二、园林发展的四大历史阶段

世界园林历史,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四大文明阶段。

(一)原始文明阶段

人类社会的原始文明大约持续了二百多万年。人类树巢而居,茹毛饮血,巢穴而居,采集渔猎。人类对大自然环境的被动适应状态,在生存演化过程中,人类被动植物的形态、色泽等外观特征所吸引并有了心灵感应,赋有生命意义,有了动植物崇拜。原始文明后期,人类农业和聚居的部落,园圃种植,鸟兽养殖。部落附近及房前屋届有了果园、菜圃、畜养鸟兽场所。逐渐满足了人们祭祀温饱需要,园林得到孕育,进入萌芽状态。

其园林萌芽状态的特点为:种植、养殖、观赏不分;为全体部落成员共管共享;主观为了祭祀崇拜和解决温饱问题,而客观有观赏功能。

(二) 农业文明阶段

距今大约1万年前,在亚洲和非洲的一些大河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地区,农业的长足发展,人类进入了以农耕为主的农业文明阶段,果园、菜圃、兽场亦分化为供生产为主的果蔬园圃和供观赏为主的花园、猎苑。伴随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城镇、国都和手工业、商业,使建筑技术不断提高,为大规模兴造园林提供了必要条件

自然地域、文化体系演化形成世界园林体系。文化体系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种族、宗教、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系统、历史地理和文化交流等,尤其以自然地域、种族、宗教文化、语言文字系统影响最大。世界园林体系划分为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和中国园林体系三大体系。

1.欧洲园林体系

欧洲园林,又称为西方园林。主要是以古埃及和古希腊园林为渊源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和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两大流派,以人工美的规则式园林和自然美的自然式园林为造园风格,思想理论、艺术造诣精湛独到。

欧洲园林覆盖面广,它以欧洲本土为中心,势力范围囊括欧洲、北美、南美、澳大利亚等四大洲,对南非、北非、西亚、东亚等地区的园林发展和当代亦产生了重要影响。

欧洲园林的两大流派都有自己明显的风格特征。规则式园林:气势恢宏,视线开阔,严谨对称,构图均衡,花坛、雕像、喷泉等装饰丰富,体现庄重典雅、雍容华贵的气势。

自然风景式园林取消了园林与自然之间的界线,将自然为主体引入到园林,排除人工痕迹,体现一种自然天成,返璞归真的艺术。

2.伊斯兰园林体系

伊斯兰园林,是以古巴比伦和古波斯园林为渊源,十字形庭园为典型布局方式,封闭建筑与特殊节水灌溉系统相结合,富有精美细密的建筑图案和装饰色彩的阿拉伯园林。

伊斯兰园林以幼发拉底、底格利斯两河流域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为中心,以阿拉伯世界为范围,横跨欧、亚、非三大洲,以印度、西班牙中世纪园林风格最为典型,对世界各国园林艺术风格的变迁有很大的影响力。

伊斯兰园林通常面积较小,建筑封闭,十字形的林阴路构成中轴线,全园分割成四区。园林中心,十字形道路交汇点布设水池,象征天堂。园中沟渠明暗交替,盘式涌泉滴水,又分出几何形小庭园,每个庭园的树木相同。彩色陶瓷马赛克图案在庭园装饰中广泛应用。

3.中国园林体系

中国园林尊崇与自然和谐为美的生态原则,属于山水风景式园林范畴,以非规则式园林为基本特征,园林建筑与山水环境有机融合,自然和谐,浑然一体,

涵蕴人伦教化、诗情画意的写意山水园林。

中国大陆三面环山、一面濒海的独特的地理环境,长期的中央集权、礼仪制度和农业本位文化,文明远远高于世界诸国文化,以泱泱大国自居,小视四方,中国园林自诞生以后,在自己特殊的国情和历史文化背景下自我发展。从其独到的创世纪说到三代时期的囿,秦汉时期的苑,魏晋六朝的自然山水园林,唐宋时代的全景式写意山水园林,最后达到明清时代浓缩自然山水,以小见大的高度象征性写意园林阶段。从明朝中期始,私家园林逐渐分化,先有江南园林脱颖而出,北方园林接踵其后,岭南园林增其华丽。三大区域园林相互影响,相互兼容,使中国园林的类型和风格不断拓展与深化,中国园林不像欧洲园林那样,风格剧烈复合变异,而是不断传承发展,以东方独有的文化及造园思想理论甚至影响西方。

中国园林特点主要有:

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山、水、植物乃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中国园林绝非一般地利用或者简单地模仿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惟其如此,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并伦理化、道德化,园林要素与之结合意蕴其中,尤为突出。

2).建筑美与自然美有机融合——与自然和谐为美中国园林建立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之上,“阴阳五行说”被誉为世界最早的生态学,建筑能够把地域自然与山、水、花木、鸟兽等造园要素有机地组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之中。突出彼此谐调、互相补充的积极的一面,限制彼此对立、互相排斥的消极的一面。把后者转化为前者,中轴对称的规整式构图于宫室寺观建筑,却天工人巧,为中国园林建筑的特殊形式。在园林总体上达到一种人工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为美”的哲理境界。

3)中国园林漾漾充溢着诗情画意;拥有着独具魅力的意境创造

中国园林影响了汉文化体系,也深深影响了日本。

佛教从我国传入日本,特别是汉化的禅宗传入日本后,与日本特色的神道教融合,形成了日本特色:追求精神上“净、空、无”的禅文化,成为突破中国园林形式的切人点。日本早期“枯山水,除选用砂、石之外,还含有小块地被植物或小型灌木,如修剪整齐的黄杨、杜鹃等。后期的“枯山水园”竭尽其简洁、纯净,无树无花,只有几尊自然天成的石块,满园耙出纹理的细砂,凝聚成一方禅

宗净土。“茶室庭园”则显示出极精致、极正式的氛围,中国的茶文化在日本发展为“茶道”,庭园布设精美的石制艺术品,主人石、客人石、刀挂石、石灯笼、石水钵等,逼真磊落,不带一点世俗尘埃,表达了日本人对“纯净、空寂、无极”境界的追求。

纵观日本园林的历史演进,日本园林受中国园林影响至远至深,尽管在某些方面有独特的造诣,甚至反过来影响中国园林,但它最终并没有脱离中国园林体系。

(三) 工业文明阶段

(四) 信息文明阶段

促进了公共园林、公共绿地、城市与生态景观的艺术发展,促进了人类任何“工程”与自然生存环境景观活动的艺术思考。

文化多元化,全球一体化的当代,人类环境建设与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理论思考,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深入人心。

园林是各门学科与文化艺术的综合。现代园林建设是一个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掌握园林规划设计知识,亦要掌握艺术学,动、植物学,生态学,自然地理学,文化学,美学,建筑学等多学科等专业知识。否则,对环境而言,非好即坏!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教案专用纸

【教学内容】

教案四园林史的现实意义

一、园林史的现实意义

一部人类园林史,记载人类对自我生存环境的内生自省的认知足迹。

古老中国以其与自然和谐为美的生态法则的博大和诗情画意,昂首世界前列。

西方内省历史的自我批判,走到了世界前沿。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从园林到现代景观、环境设计,同其它文化一样,是在传承、吸收、借鉴、融合的历史氛围里走到了今天。借鉴中外园林历史发展的基本经验与教训,继承弘扬人类的优秀园林文化,为我国环境园林活动提供科学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是亟待解决的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离开自然和人文的生态环境,就没有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就没有民族共同体的兴亡和延续!当我们享受着现代文明,回首之时却发现没有了历史,农业社会不会规划,历经工业社会警醒之后的文明社会却理应规划。环境建设理应是其自身的褒奖!“如果城市所实现的生活不是它自身的一种褒奖,那么为城市形成而付出的全部牺牲就将毫无代价。无论扩大的权力还是物质财富,都不能抵偿哪怕是一天丧失了的美、欢乐和亲情的享受”(《城市发展史》刘易斯·芒福德)。一个民族对自己的文化要有严格的自尊,愈严格愈自尊,自尊才能自立,自立才能自强!“参天之树必有老根,怀山之水必有共源”。其文化情怀和文化自尊,形成民族团队血缘的、地缘的“家乡”、“家园”。文化无需再争取什么优势文化,自身文化就是精神王牌!

园林在泛艺术的当今信息时代,已从属于环境设计,无论高等教育、高等职业的园林环境教育,专业思想意识的哺育都应是第一位的,他们的未来肩负着有形、无形环境保护、建设并留给后人的神圣不可推卸的责任,技能已退居其次。尊重学科特质,政治素质不能取代专业素质,技能标准不能教条地度量专业标准,否则“建设”可能就是破坏!历史是一面镜子。环境设计应根据自然生态、地域环境、历史文化、意义属性;综合历史意见、时代意见,才能得出相对正确的环境建设理论并指导实践;才能够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园制宜。现代是过去和未来的合金。园林、环境史论理论应是专业环境建设者具备的最基本素质。历史是不能重复的,未来是可以选择的!

观赏树木课程教案

1 观赏树木课程教案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观赏树木》是园林技术、园艺技术和园林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学好这门课对园林规划设计、绿化施工、园林养护管理等园林实践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该课程主要研究园林树木的分类、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态习性、园林用途、栽培要点等理论和实践知识。其中,掌握各种园林树木配置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园林树木在城市绿化重大作用,是本课程所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观赏树木》是园林和观赏园艺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本课程通过讲授观赏树木的分类、生态习性、观赏特性、城市园林树种选择及观赏树木配植等内容,使学生了解园林树木在城市绿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园林树木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观赏特性及植物群落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基本能够独立进行城市园林树种的选择、规划、配植应用等既具科学性又具艺术性的一系列专业技能,为城市园林绿化事业作贡献。三、课程的教学环节与教学方法: 五、使用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一)推荐教材 《观赏树木》.潘文明.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8 (二)推荐参考书目《园林树木学》.卓丽环,陈龙清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1 《园林树木学》.陈有民.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 《中国树木志》.郑万钧.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 目录 绪论................................................................................................................................................. ...... 2 第1章观赏树木的分类....................................................................................................................... 4 第2章观赏树木的园林特性 ............................................................................................................... 9 第3章观赏树木的习性..................................................................................................................... 19 第4章观赏树木的分布..................................................................................................................... 27 第5章观赏树木的园林应用............................................................................................................. 39 第6章观赏树木的配置..................................................................................................................... 42 第6章针叶观赏类.............................................................................................................................

《园林设计初步》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园林设计初步》 英文名称:Preliminary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sign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 学时:72 学分:4 适用对象:园艺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园林设计初步》是对园林设计基本技能与表现技法进行初级训练的基础性学科,是园林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 学习本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明确设计初步在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该课程教学任务主要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园林制图基本知识、园林素材表现、园林综合图表现,在此基础上能简单地进行园林初步设计。 二、课程的重难点 园林制图基本知识,园林组成要素的表现、效果图。 三、学时分配 理论教学48个学时,实践教学20个学时,机动课4个学时。 四、考试和考查 考试采用闭卷的方式,其中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主教材:赵建民主编《园林设计初步》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版 参考书: 1、石宏义主编《园林设计初步》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年版 2、董晓华主编《园林规划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六、说明 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将以室内作图及园林实地考察为主,来完成教学任务。 七、课程具体讲授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绪论 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1.要求掌握园林设计的涵义以及园林的发展简史和发展趋势 2.掌握园林规划设计的一般程序 本章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1.园林设计的涵义 2.园林规划设计的一般程序 思考题:试述园林规划设计的几个阶段及各阶段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园林规划设计

第二节园林与绿地 第三节中外园林发展概况 第四节园林规划设计的一般程序 第二章园林制图基本知识 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1.认识常用制图工具,并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 2.了解制图常规知识,并掌握绘图步骤与方法 本章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1.绘图工具及其使用 2.基本制图常规 思考题:1.设计制图常用的工具有哪些? 2.正确绘制园林绿地设计图纸,应掌握哪些基本知识? 3.绘制园林设计图纸的步骤有哪些? 第一节绘图工具及其使用 第二节基本制图常规 第三节绘图步骤与方法 第三章立体构成 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投影的基本知识 2.了解立体构成的组成要素,及在园林中的作用 本章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投影的基本知识 思考题:1.投影有哪些类型? 2.三面投影有哪些基本特征? 3.什么是点、线、面和空间?在园林中,常见的点、线、面有哪些?第一节投影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点与线 第三节面与体 第四节空间 第四章园林组成要素的表现 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园林组成要素的表现手法

园林树木学教案

园林树木学教案gardening trees science 课程编号:02009 总学时:54 实验学时:18 开课学期:4或6 学分:2.5 教案撰写人:刘慧民 开课专业:园林 内容简介 1d

园林树木学是一门以观赏植物为对象,研究其分类、形态、生态、种质资源繁殖与栽培、园林配植与应用的专业骨干课。是集观赏植物、园林艺术原理绿地规划设计等理论、园林苗圃、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等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是园林学科的重要分支。也是园林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园林树木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涉及了众多的学科领域,将这些学科领域的知识作为其理论基础,因此,园林树木学是一门独特的边缘学科。通过学习本门专业课,可为观赏植物的造景与配植、园林绿化与美化彩化奠定基础,本课程既含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应用科学的性质。 一、教学目的与课程性质任务 以形态识别为基础,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树木的形态与生态造景功能,以完成树种选择与搭配的任务,创造优美合理的园林植物景观,为园林综合设计打下基础。 二、主要内容、重点及深度 园林树木的应用分类、群落理论、树种规划、常见种类的造景功能、群落设计为本课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能熟练运用树种,进行植物景观设计。 三、教学要求与主要环节 课程教学中,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创造条件,提供各种参观实习的教学机会,识别常见园林树木,掌握其绿化功能,能熟练运用所学树种,创造园林植物景观。 四、改革思路与说明: 增加南方园林中的著名绿化树种,开阔学生专业视野,扩展学生毕业去向。 (一)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园林树木学陈有民林业出版社 2.黑龙江树木志周以良黑龙江科技出版社 3.植物造景苏雪痕林业出版社 4.观赏花木栽培任步钧黑龙江科技出版社 5.园林树木学卓丽环中国农业出版社 6.东北地区观赏树木图谱辽宁科技出版社 2d

最新园林工程课程教学大纲说课材料

园林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园林工程Landscape engineering 课程编码:1313137216 总学时数:70 课内实践时数:24 学分:4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园林教研室 适用专业:园林 适用对象:本科(四年) 一、课程的性质、类型、目的和任务 园林工程是园林专业的专业必修课,通过对园林工程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的掌握园林用地的竖向设计、土方、园林给排水、水景、园路、假山等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施工技术与艺术以及园林工程概、预算编制。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宜从三年级第六学期开设。园林工程是研究在园林中造景和园林施工技术与艺术的学科,研究的范畴包括工程原理、工程设计、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1]表示“了解”;[2]表示“理解”或“熟悉”;[3]表示“掌握”;△表示自学内容;○表示略讲内容; 绪论 园林工程的概念[2];园林工程的发展[1];我国古代园林工程方面的成就[1];我国园林工程与世界水平差距[1];园林工程课程内容[2] 重点:园林工程的发展 难点:我国古代园林工程方面的成就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具 教学方法:讲授法 作业:1.何为园林工程? 2.如何理解园林美学及园林艺术与园林工程的关系? 思考题:1.园林工程有哪些特点? 2.应该如何学习园林工程这门课程? 第一章园林用地的竖向设计 第一节竖向设计的有关知识 竖向设计的概念[1];园林用地的竖向设计[3];园林用地竖向设计的原则[3];园林用地竖向设计的内容[3] 重点:竖向设计的概念;园林用地的竖向设计 难点:园林用地竖向设计的原则;园林用地竖向设计的内容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具 教学方法:讲授法

园林植物分类基础教案

教案1(2学时):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目的:使学生掌握园林树木的定义和作用,了解我国的园林植物资源。 要求:教师要通过介绍园林树木在园林建设中的作用,进而使学生明确 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和意义,激发起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a. 园林树木的作用; b. 我国的园林植物资源 教 学进 程教学内容学时分配教学手段 第一节植物与园林植物45讲授、多媒体 一、植物的概念 5 二、植物分类学简史 5 二、园林植物的概念 5 三、园林植物的作用 3.1. 美学作用10 3.2. 生态作用10 3.3. 经济作用10 第二节我国的园林植物资源45讲授、多媒体 一、种类繁多15 二、特有、珍惜植物多10 三、类型丰富 5 四、品质优良、特色突出 5 五、中国园林植物对世界的贡献10 思考思考我国园林植物资源对园林建设的意义

教案2(8学时): 第二章植物形态学和解剖学基础 教学目的和要求目的:使学生熟练掌握园林树木学基本的形态学术语,并了解园林树木具重要分类学价值的形态结构特征。 要求:结合实际,利用校园树木向学生展示园林树木的营养器官及生殖 器官的的形态特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形态学术语,以期在今后的生活 实践中加以利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a. 营养器官形态学术语;b. 生殖器官形态学术语 教 学进 程教学内容学时分配教学手段 第一节植物的细胞和组织45讲授、多媒体 一、植物细胞的主要结构特点20 二、植物组织的类型25 第二节植物的营养器官135 一、植物的根45讲授、多媒体 1.1 根的结构25 1.2. 根的功能 5 1.3 根的变态15 二、植物的茎45讲授、多媒体 2.1 茎的结构20 2.2 茎的功能 5 2.3 茎的变态20 三、植物的叶45讲授、多媒体 3.1. 叶的结构15 3.2. 叶的类型25 3.3. 叶的变态 5 第二节植物的生殖器官180

园林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园林工程Landscape engineering 课程编码:16 总学时数:70 课内实践时数:24 学分:4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园林教研室 适用专业:园林 适用对象:本科(四年) 一、课程的性质、类型、目的和任务 园林工程是园林专业的专业必修课,通过对园林工程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的掌握园林用地的竖向设计、土方、园林给排水、水景、园路、假山等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施工技术与艺术以及园林工程概、预算编制。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宜从三年级第六学期开设。园林工程是研究在园林中造景和园林施工技术与艺术的学科,研究的范畴包括工程原理、工程设计、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1]表示“了解”;[2]表示“理解”或“熟悉”;[3]表示“掌握”;△表示自学内容;○表示略讲内容; 绪论 园林工程的概念[2];园林工程的发展[1];我国古代园林工程方面的成就[1];我国园林工程与世界水平差距[1];园林工程课程内容[2] 重点:园林工程的发展 难点:我国古代园林工程方面的成就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具 教学方法:讲授法 作业:1.何为园林工程? 2.如何理解园林美学及园林艺术与园林工程的关系? 思考题:1.园林工程有哪些特点?

2.应该如何学习园林工程这门课程? 第一章园林用地的竖向设计 第一节竖向设计的有关知识 竖向设计的概念[1];园林用地的竖向设计[3];园林用地竖向设计的原则[3];园林用地竖向设计的内容[3] 重点:竖向设计的概念;园林用地的竖向设计 难点:园林用地竖向设计的原则;园林用地竖向设计的内容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具 教学方法:讲授法 作业:1.竖向设计的概念? 2.如何理解园林用地的竖向设计? 思考题:1.园林用地竖向设计的原则? 2.园林用地竖向设计的内容? 第二节园林用地竖向设计的方法 等高线法[3] 重点:等高线法 难点:等高线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具 教学方法:讲授法 作业:1.等高线如何绘制? 2.如何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思考题:1.用等高线进行竖向设计有哪些特点? 2.应该如何学习等高线法描述场地地面? 第二节园林用地竖向设计的方法 断面法[3];模型法[3] 重点:断面法;模型法 难点:断面法;模型法

(完整版)园林景观设计教案.docx

《园林景观设计》课程教案首页 教师姓名授课对象主题或任务学习理念 职称 课程 园林景观设计总学时72 讲师 名称 授课 ●教室○实训室○企业 地点 第一章绪论 让学生初步了解园林景观设计,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 1. 了解有关园林景观设计的概念 4. 学习目标 学习内容 方法 学习程序2.对建筑园林景观设计这门课程产生兴趣 3.使学生建立学好新课程的信心 ○1. 了解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历程 ○2. 了解园林景观设计的功能 ○3. 了解景观设计与园林设计的区别 ○4. 掌握景观设计的分类与特征 ○5. ○6. ● 个案研究●小组讨论● 练习训练○ 演示模拟 ○ 项目导向○角色扮演○ 实验实训○ 任务驱动 1.准备阶段(导入、评价) 1.1 什么是景观 1.2 什么是景观规划与景观设计 1.3 1.4 1.5 2.陈述阶段(主体、评价) 2.1 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概念 2.2 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2.3景观设计的目的 2.4景观设计的分类及其特征 2.5 学习 活动 技术 手段 5. 6. ○1. 讲述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历程 ○2. 讲述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3.. 讲述园林景观设计的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 ○4. ○5. ○6 ●文本素材●图形 /图像素材○音频素材○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PPT● 实物展示○ 网络连接 3.训练阶段(主体、评价) 3.1 学生讨论园林与景观的区别 3.2学生讨论学习本课程的方法 3.3 3.4 3.5 4.成就阶段(结束、评价) 4.1了解园林景观设计的相关概念 4.2掌握园林景观设计的学习方法 学习 ●课堂作业○学习活动○短文写作○行为表现●学习成果 ○测验测试 评价 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

园林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园林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审定稿 《园林设计基础》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学习者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同时也可作为园林专业成人教育、高职高专教育和短期培训及相关技术人员参考用书。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园林设计基础》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由美术基础、园林制图和设计基础三部分组成。园林美术部分主要介绍美术作品鉴赏、素描、色彩,考虑到本层次学生美术基础的状况和后续专业课的需要,本部分从美术作品鉴赏入手,循序渐进地介绍素描、色彩,使学生对园林美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对园林美术的表现技法得到基本的训练。园林制图部分是从园林制图的基础知识讲起,分别介绍造园要素的表现手法、园林设计图和计算机辅助园林制图,使学生了解了园林制图的相关知识,掌握园林制图基本技能。设计基础这一部分主要讲述设计的理论和构成相关知识,为学生从基础课过渡到专业课做铺垫。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和分工 学习《园林设计基础》不仅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审美意识和造型能力、制图和识图能力,还为学习者以后进一步学习《园林设计》、《绿地规划》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习者重点掌握园林美术、制图和设计基础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体要求是:重点掌握素描、色彩的表现方法、园林设计图的制图方法和平面、立体、空间的构成方法;一般掌握造园要素的表现手法和设计的理论基础。对美术作品鉴赏和计算机辅助园林制图也应了解。 具体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重点掌握、一般掌握和基本了解,重点掌握内容是各章最基本的、最核心的内容,一般掌握内容在此基础上扩大一些。了解的内容是为了扩大学员的知识面而设置。 第二部分多媒体教材总体设计初步方案 一、学时和学分 本课程课内学时90,学分5。文字教材30万字。电视学时为14学时。学时分配见下表:章内容课内学时各章字数(万) 第一部分园林美术基础知识

园林树木学(III)实验教案

园林树木学实验 教案 课程名称:园林树木学(III) 课程性质: 适用专业:园林景观设计 实验/总学时: 48 使用教材:园林树木学 开课单位:园林专业 授课教师:李明银 授课班级:园林12级3班 开课时间: 02.09.2012 实验方式:分班

实验项目表 实验一园林植物形态术语的识别、观察与描绘实验二园林树木学物候期观察 实验三、树木春态识别 实验四、园林树木识别特征调查 实验五、成都植物园树木识别特征调查 实验六、园林树木学检索表的编制 实验七、园林树木移植 实验八、绵阳公园(校园)园林树种的调查 实验九、园林树木应用与配置调查 实验十、园林树木群落配置与设计调查分析

实验一园林植物形态术语的识别、观察与描绘 一、目的 1、掌握校园园林植物根、茎、叶、花、果、种子等概念与类型变化; 2、学习植物形态特征的描述。 3、用现场教学形式加强与理论教学的密切结合,使学生掌握分类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二、材料 香樟、天竺桂、悬铃木、榕树、腊梅、广玉兰、棕榈、紫薇、南天竹、紫藤、垂柳、雪松、园柏、刺柏、侧柏、柳杉、樱桃、樱花等的枝叶或花果。 三、观察内容 1、乔木、灌木、藤本,常绿、落叶; 2、直根系、须根系,定根、不定根; 3、总状分枝、合轴分枝、假二叉分枝; 4、单叶、羽状复叶、掌状复叶、单身复叶,叶序,脉序; 5、花及花序、花托、苞片; 6、单果(肉质果、干果)、聚合果、聚花果; 7、种子、种皮、胚、胚乳。 四、过程与步骤 1、老师带领学生在校园内现场,边走边介绍,植物科属名称、形态特征、术语表达,进行现场教学、现场辅导; 2、学生边框边记录变提问。 五、作业安排 每一学生分一园林树种进行植物形态特征的描述 六、思考题 1、园林植物根、茎、叶、花、果、种子等类型变化

园林景观设计教案培训资料

园林景观设计教案

《园林景观设计》课程 教案首页 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

◆授课内容 学习程序 1、准备阶段(课程导入) (1)新的学期,新开始(自我介绍一下,清点人数,稳定情绪。) (2) 介绍为什么开设这门课程? 调查:在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绿色建筑、屋顶绿化、景观建筑等一系列与建筑学紧密相连的景观设计地位突出。为保障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当前我国的相关法规要求配套建筑设计的景观设计必须完善,否则项目不予通过。因此,建筑学专业学习景观设计是非常必要的。 2、陈述阶段(教师主体、评价) 2.1 园林景观设计的相关概念 ●提出问题:那么,什么是景观呢?(列举实例)提出问题: 大家看下这幅图,结合之前的知识,说说里面有哪些内容? (三五个学生) 好,大家说的都很好!这幅图是古街巷,有小河,小桥,建筑,植物等元素。 可见景观与建筑密不可分。

●解决问题:通过以上的了解,我们是不是有些了解景观并 且清楚景观的重要性了? 1、景观(Landscape): 关于“景”、“观”两字,我国古代许慎(东汉)在《说文解字》中 解释:景“光也”,指日光,亮;观“谛视也”,意为仔细看。“景”是现实 中存在的客观事物,而“观”是人对“景”的各种感受与理解,“景”与“观” 实际上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景观设计(Landscape Architecture ): 是指在某一区域内创造一个具有形态、形式因素构成的较为独立 的,具有一定社会文化内涵及审美价值的景物和空间,从而为人创造安 全、健康和舒适环境的科学和艺术。 对应词有“造园”、“园林设计”、“风景园林”、“景观建筑”等。 3、景观设计与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的关系 景观设计景观设计是综合性的科学,主要内容是空间设计和管 理,对象是城市空间形态,侧重于对空间领域的开发和整治,即土地、 水、大气、动植物等景观资源与环境的综合利用与再创造。 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具体战略部署,既包括空间发展规划,又 提出问题: 大家看下这两幅 图,大家说一说图 中看到了什么,这 两幅图有什么直观 区别? (三五个学生) 景观设计是一个 与建筑设计息息相 关的课程。而园林 景观手绘是风景园 林景观设计的基本 语言。

园林树木学在学教案

教案(首页)

教案填写说明: ①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要求表明教材或参考文献的名称、作者、出版社和出版时间。 ②教学方法、手段指使用直观教具、挂图、板图、多媒体教学及双语教学等方法。 ③教学进程内容包括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和作业布置等。 ④板书设计可在教学进程中直接用横线、浪线等标示出来。 ⑤教后感是对本次教学过程中自我感觉成功的地方以及存在的不足和学生反馈的信息情况进行总结。 教案(课时备课) 课程名称:园林树木学课程类型:必修第 1 次课学时:2 上课日期:8月30日 1、教学内容(按章、节): ` 绪论 2、教学目的:了解园林树木学包含的范畴。掌握我国丰富的园林树木资源及其对世界园林事业的贡献。了解我国特有园林树木资源(科、属、种)。掌握我国在园林树木方面宝贵的科学遗产。 3、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目的意义、中国园林树木资源特点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4、主要参考资料: 《观赏树木学》陈植,中国林业出版社,1984年 《观赏树木学》熊济华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第6次印刷 2000~2010年:《林业研究》、《园艺学报》 5、教学进程: 绪论 一、基本概念 & 1.园林树木 2.园林树木学 3.木本植物 4.园林树木资源 二、园林树木在城市中的作用 1.美化功能 2.生态功能 3.经济功能 三、我国园林树木资源的特点 1.资源的特点

2.世界园林之母的由来 3.中国观赏植物资源对世界的影响 【复习思考题】 1.基本概念 [ 2.中国园林树木资源的特点 3.如何理解中国园林树木资源的特点 4. 中国世界“园林之母”给你留下什么思考 、 教案(课时备课) 课程名称:园林树木学课程类型:必修第2次课学时:2 上课日期:9月5日1、教学内容(按章、节): 绪论 | 2、教学目的: 掌握城市园林绿化现状与存在问题. 3、教学重点和难点: 城市园林绿化现状与存在问题、园林植物在城市应用的前景与开发建议。 4、主要参考资料: 《观赏树木学》陈植,中国林业出版社,1984年 《观赏树木学》熊济华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第6次印刷 2000~2010年:《林业研究》、《园艺学报》、《中国园林》 5、教学进程: 绪论 : 四、城市园林绿化现状与存在问题 1.我国城市园林植物应用取得的成就

《园林景观设计》课程标准

《园林景观设计》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制定依据 本标准依据《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对《园林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目标要求而制定。用于指导其课程教学与课程建设。 (二)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本课程主要介绍园林园林景观设计的方法与原理。针对不同类型地形的性质与特点,从生态学原理与审美学原理出发,提出园林景观的营造方法。从而为今后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并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与学生的顶岗实习作前期准备。 (三)课程设计思路 《园林景观设计》是园林景观设计学生的主要课程,是开启他们进入园林景观设计殿堂的关键。考虑到高职学生以技能为主,因此在尽量减少纯粹的理论知识讲授,而是以主要介绍园林景观设计的方法与原理关键知识点为基础,针对不同类型园林的性质与特点,从生态学原理与审美学原理出发,提出园林景观设计的营造方法。以专题讲座的形式,由教师布置题目,学生自主学习,查找资料并与大家分享,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植物景观配置的专业性质与专业要求的认识,为后 续的课程打下理论基础。 (四)课程内容选取的依据 以知识适度够用为原则,选取关键知识点,以达到让学生知道园林景观设计

是做什么的、该怎么做和以后会怎么做即可。更多的知识点将依靠后续的课程设置来逐渐讲授。本课程内容的分为两个模块,一个是园林景观设计设计原理,一个是园林景观设计方法。在园林景观设计概论模块,将选择园林景观设计的性质、后续发展方向以及园林景观设计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来讲授。而园林景观设计方法模块则选择几个关键的案例和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来讲授。 1. 学习情境中的知识点与现实密切相关学习情境中的知识点必须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学习领域课程设计基于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 学习型的知识点,基于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学习任务在包含前一个任务的基础上增加知识点,难度层层推进,有序实现教学目标。 3. 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4. 课程结构是静态的,教学载体是动态的、开放的 在确定课程内容时,各个载体包含的知识点是静态的,老师或学校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载体。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通过校企合作的任务驱动型项目活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专业技能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学生掌握植物景观配置基础技能,初步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课程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负责、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团队意识,及其重质量、守规范和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并通过理论、实训、实习相融合的教学方式,边讲边学、边学边做、做中学、学中做,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具有设计能力与创新设计知识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以适应市场对园林景观设计人才的需求。 (二)分目标 1. 知识目标 (1)知道园林景观设计的营造方法;

园林工程教学大纲

《园林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园林工程 英文名称:Landscape Engineering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72学时(其中理论54学时,实验18学时) 考核方式:考试;课程综合成绩=60%考试成绩+40%平时成绩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系统地讲授园林工程的设计原理与施工知识,使学生掌握园林工程设计与施工的理论与方法,具备工程设计与施工管理的能力。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园林工程》是园林专业的必修课,也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为园林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了解园林施工与管理知识的机会,能扩大园林专业学生的知识面,为以后从事园林管理工作打下基础。课程研究的中心是如何在综合发挥园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功能作用的前提下,处理园林中的工程设施与园林景观之间的矛盾,达到科学性、技术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课程教学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在园林工程设计与实践中自觉地把科学性、技术性和艺术性结合起来的意识,使学生既能掌握园林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技能,又具备将工程景观化的能力和技巧,并能将理论用之于分析、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总学时54学时,主要内容包括城市园林绿地中的竖向设计和土方计算、园林道路工程、水景工程和假山工程等相关知识。在教学中通过讲授园林工程的原理和技术,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土方计算与施工、园路、水景、假山设计与建造等技术,并通过实验环节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本课程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实验课设计、自学、答疑、期末考试;课堂理论讲授基本采取多媒体进行教学,增加信息量和直观性;实验课设计结合实景参观、调研,重点放在实际案例设计上,着重训练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教学内容及要求具体如下: 第一章绪论 使学生了解园林工程在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中的作用、发展及现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园林工程的概念 二、园林工程的特点

人教版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人教版《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理解本文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及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2、情感目标: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领略我国江南第宅园林建筑的风貌,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说明性文章的说明方法和结构2、难点:文章语言的特点。[教学法] 讲述和问答相结合[教学途径] 多媒体和黑板[教学时数] 两课时第一课时 一、导入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优美的园林图片并伴随一些轻音乐,让学生第一感受园林的美。[ 微软中国1] 其次,引入本文,对作者进行再次的介绍: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他曾在小学、中学、大学教过书,对语文教学的改革和教材的建设有重大贡献。 20 年代和30 年代是他创作道路上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他的作品很多,最有名的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出版有《叶圣陶全集》。本文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我们把它作为一篇说明文来学习。它不仅介绍苏州园林的特点,而 且文字生动、优美,从写作构思到语言运用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

习。二、整体把握 1、解决生僻字词在黑板上写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让学生朗诵出来[ 微软中国2] ,如 轩(xu a n)榭(xie )丘壑(he)嶙峋(lin xun)镂空(lou ) 蔷薇 ( qiang wei ) 2、解决难理解字词先提问学生,然后再一起进行解释,如 ①轩榭:轩,有窗户的廊子或小屋;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屋。 ②胸中有丘壑:意思是设计者和工匠师的胸怀中有山水风景的构思布局。 ③嶙峋:枯瘦的样子。 ④广漆:一种天然漆。由熟漆或生漆和桐油调制而成的,色泽棕黑。 [ 微软中国3] 3、听录音在标准的语音中感受文章的美 4 让学生通读课文 5、讨论和提问学生[ 微软中国4] ①同学们,通读完整篇课文后,你们觉得苏州园林的总 体特征是什么呢? ②在对苏州园林进行说明过程中,作者从哪几方面来进 行的? ③同学们复习课文后,你们觉得课文分成几大段? ④我们之前已经对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有过学习,有哪位

园林树木学与种植设计电子教案(上

《园林树木学与种植设计》(上) 绪论 第一节概述 植物景观是属于立体空间、时间空间和联想空间共同组成的五维空间的艺术范畴。 植物造景必须既讲科学性又讲艺术性。利用植物材料造景必须既要考虑植物本身的生长发育特性,又要考虑植物与生境及其他植物的生态关系。 种植设计概念:也称植物造景、景观种植或植物配植,是指在园林环境中进行自然景观的营造,即按照植物生态学原理、园林艺术构图和环境保护要求,进行合理配植,创造各种优美、实用的园林空间环境,以充分发挥园林综合功能和作用,尤其是生态效益,使人居自然环境得以改善。 凡适合于各种风景名胜区、休疗养胜地和城乡各类型园林绿地应用的木本植物,统称为园林树木; 以园林建设为宗旨,对园林树木的分类、习性、繁殖、栽培管理和应用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称为园林树木学。 第二节园林植物的功能 园林植物有防护功能、建造功能和艺术功能。 一、防护功能: 调节气温 增加湿度 制造氧气 二、建造功能 1、营构主体 植物就像盖房子用的建筑材料一样,因而也有人称园林植物为植物材料。 2.创造空间 所谓空间感,是指由地面、垂直面以及顶平面共同组成的,具有实在的或感应到的范围围合。

3、遮蔽败景 种植密林、高灌木或者高绿篱都可以遮蔽败景;还可以用绿篱遮蔽晚间汽车发出的眩光。 4、界限标志 三、艺术功能 (一)隐蔽园墙,拓展空间 (二)分隔联系,含蓄景深 (三)装点山水,衬托建筑 (四)渲染色彩,突出季相 (五)散发芬芳,招蜂引蝶 第三节种植设计基本原则 一、符合绿地的性质和功能要求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首先要从园林绿地的性质和主要功能出发。园林绿地功能很多,具体到某一绿地,总有其具体的主要功能。 二、园林艺术需要 1、总体艺术布局要协调 规则式园林植物种植多对植、列植,而在自然式园林绿地中则采用不对称的自然式种植,以充分表现植物材料的自然姿态。 2、全面考虑植物在观形、赏色、闻味、听声上的效果。 3、园林植物种植设计要从总体着眼。 三、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满足植物生态要求 ?按照园林绿地的功能和艺术要求来选择植物种类。 ?要满足植物的生态要求:一方面是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另一方面就是为植物正常生长创造合适的生态条件 四、要有合理的搭配和种植密度 在树木配植上,应兼顾速生树与长寿树;常绿树与落叶树;乔木与灌木;观叶树与观花树以及树木、花卉、草坪、地被的搭配。 五、全面考虑园林植物的季相变化和色、香、形的对比与和谐 第一章园林树木学概述

景观设计初步课程授课教案

景观设计初步课程授课教案

景观设计初步课程授课教案 了解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分类及用途 掌握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设计方法 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分类及设计方法 设计方法的掌握 教学方法及手段: 结合实操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景观设计初步》《景观设计》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在城市广场中设计建筑物和构筑物。 教学步骤设计 主要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建筑物与环境 关系讲授听讲 了解建筑物与 周边环境的关 案例欣赏 启发分析 学习、解析作 草图构思 启发构思 设计作品的能

)道路的首要功能是交通功能。道路在城市中承担交通运输和疏导功能,是城市肌体的“骨架”、“血管”和“脉络”。 )从城市结构看,道路空间是城市外部空间的主要构成部分,其结构“骨架”对城市布局形态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城市的功能区域往往通过道路来划分,沿街建筑一般也围绕道路来组织。在中国最早的城市建设文献《周礼·考工记》中就有“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由此可见道路不仅是控制城市结构的要素,还是规范城市等级的控制性指标。 )从生态环境看,道路绿地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绿量的增加与生态环境的贡献十分突出,道路两侧的绿地还可以形成动物的栖息地和迁徙廊道。另外,道路通过引入阳光、植物、土壤、风等自然元素影响城市的物理环境,街道即是建筑采光通风的通道,“巷道风”的良好组织可以明显改善城市的热岛效应。 )从景观设计看,道路是构成城市景观的重要因素。城市景观沿道路线性展开构成城市意象;在公园、风景旅游区中,道路是串联景点的主线,主要景点由道路组织并沿路展开;而街头广场绿地则是景观系统的节点和控制点,是景观发展的高潮。 道路的交通功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道路的类型和景观处理手段的选择,根据其结构特点可分为高速公路、快速通道、城市千道、居住区街道、园林大道、滨河路、园路、商业步行街等多种类型。不同的道路类型有不同的线形、路面结构、道路铺装、绿化和设施要求,在景观设计时都要充分考虑使用对象的运动特征和欣赏方式,植物配置、设施安排及小品设计等应采取不同的组合

四(2)班园林绿化知识进校园教案

园林绿化知识进校园”活动教案四(2)班拟写人:张怀荣 教学目的: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心,增强学生"校园是我家,绿化靠大家"的意识, 为学校的环境问题出谋献策, 培养主人翁意识; 让学生明确校园环保的重要性, 让他们自觉行动起来共创绿色校园。活动准备: 1、确定主持人和朗诵人员。 2、收集学校在创建“绿色学校”中所做的工作。 3、将自己对校园环境的看法及改进意见写成文字材料。 4、摘录有关环保的宣传标语, 诗歌。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绿色,是一种自然的色彩, 青山绿水好风光,无限生机尽在不言中, 首先请大家来欣赏歌曲《绿色的名字》,我们拥有同一个地球, 同一个校园, 我们拥有共同的环境。一个校园就

是一个家庭,我们一起成长, 共同创建。 《园林绿化知识进校园》主题班会活动现在开始! (二)、展示美丽的校园, 体味身在其中的幸福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来到阳长小学学习、生活已有四年。对呀,在这阳光明媚的日子里, 当你走在校园的中心道路上, 漫步于绿树成荫的操场旁,栖息于美丽花园中的瓷砖上,谈笑风生于校园中, 不知同学们对我们校园的环境印象如何? 有谁愿意学谈谈你对校园环境及校园文化的评价。许多同学都谈了自己对校园环境的不同看法,其中有好的方面, 当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目前, 我校正在积极创建“绿色校园” , 在这创建活动中, 学校做了不少工作, 例如: 1、要求学生认真做好校园环境卫生的打扫工作。 2、开展环保知识讲座,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办好以“环保”为主题的黑板报比赛, 让同学们认识环保的重要意义。 4、各班组织开好有关校园环境保护的班会课, 让每个学生都来保护环境, 让我们的校园更美。 是啊, 我校在努力营造优美的环境,构建绿色学习环境。要知道, 美丽的花草, 需要我们大家的呵护。 清洁、美丽的校园靠我们一起来建设。因为, 我们是学校的主人! 我们生活在如此美丽的校园中是多么的幸福。

园林规划设计教案汇编

绪论 一、几个有关的概念 学习园林规划设计,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园林;园林在我们生活中接触的很多:大到国家公园、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旅游景点、城市、城市公园等;小到庭院一角,广义上都可以称为园林;甚至整个地球(Erthscape P lanning)、国家、地区都可以看作一个园林。 园林是一门高超的空间和时间的综合性艺术。它一方面是现实的生活环境,要满足人们物质生活上的功能要求;另一方面又是反映意识形态、精神面貌的艺术,要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因此说明园林是人们为了满足一定的精神及物质生活的需要,在一定范围内,主要由山、水、植物、建筑(亭、廊、榭等)、园路、广场、动物等园林基本要素,根据一定的自然科学规律、艺术规律以及工程技术规律、经济技术条件等,利用自然、模仿自然而创造出来的既可观赏、又可游憩的理想的生态环境。 1.园林 (1)园林: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根据功能要求(精神及物质生活需要)、经济技术条件和艺术布局规律,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人工创造山水地貌,结合植物栽培和建筑、道路布局,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的环境。 (2)园林的内容:园林包括各类公园、花园、动物园、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休息疗养胜地等。其内容有蘩简之别、规模有大小之分。但都包含四个基本要素:山水地貌、道路广场、建筑小品和植物。因此,堆山、理水、植物配置和建筑营造便成为了园林建设的四项主要内容 (3)园林与社会的关系: 园林是一种社会物质财富,它的建设是利用并改造自然的过程;受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建设过程之中要涉及到很多的工程设计、施工及维护管理等诸多方面的技术问题,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可以说园林的建设、发展代表了一个地区、一个时代的经济与科技水平。 园林是一种艺术品,其风格与文化传统、历史条件、地理环境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也带有一定的阶级烙印。不同的国家、民族、历史时期和社会制度,园林的社会性质和服务对象也有所不同。从而世界上形成了不同形式和艺术风格的园林流派和艺术体系。园林的兴衰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园林与社会生活同步前进。

园林树木学在学教案

教案(首页) 教案填写说明:

①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要求表明教材或参考文献的名称、作者、出版社和出版时间。 ②教学方法、手段指使用直观教具、挂图、板图、多媒体教学及双语教学等方法。 ③教学进程内容包括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和作业布置等。 ④板书设计可在教学进程中直接用横线、浪线等标示出来。 ⑤教后感是对本次教学过程中自我感觉成功的地方以及存在的不足和学生反馈的信息情况进行总结。 教案(课时备课) 课程名称:园林树木学课程类型:必修第 1 次课学时:2 上课日期:8月30日 1、教学内容(按章、节): 绪论 2、教学目的:了解园林树木学包含的范畴。掌握我国丰富的园林树木资源及其对世界园林事业的贡献。了解我国特有园林树木资源(科、属、种)。掌握我国在园林树木方面宝贵的科学遗产。 3、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目的意义、中国园林树木资源特点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4、主要参考资料: 《观赏树木学》陈植,中国林业出版社,1984年 《观赏树木学》熊济华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第6次印刷 2000~2010年:《林业研究》、《园艺学报》 5、教学进程: 绪论 一、基本概念 1.园林树木 2.园林树木学 3.木本植物 4.园林树木资源 二、园林树木在城市中的作用 1.美化功能 2.生态功能 3.经济功能 三、我国园林树木资源的特点 1.资源的特点 2.世界园林之母的由来 3.中国观赏植物资源对世界的影响 【复习思考题】 1.基本概念 2.中国园林树木资源的特点 3.如何理解中国园林树木资源的特点 4. 中国世界“园林之母”给你留下什么思考

园林基础知识讲课教案

园林的解释 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园林包括庭园、宅园、小游园、花园、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随着园林学科的发展,还包括森林公园、广场、街道、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的游览区以及休养胜地。 园林,在中国古籍里根据不同的性质也称作园、囿、苑、园亭、庭园、园池、山池、池馆、别业、山庄等,美英各国则称之为Garden、Park、Landscape Garden。它们的性质、规模虽不完全一样,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创造这样一个环境的全过程(包括设计和施工在内)一般称之为“造园”,研究如何去创造这样一个环境的科学就是“造园学”。 园林建设与人们的审美观念、社会的科学技术水平相始终,它更多地凝聚了当时当地人们对正在或未来生存空间的一种向往,在当代,园林选址已不拘泥于名山大川、深宅大府,而广泛建置于街头、交通枢纽、住宅区、工业区以及大型建筑的屋顶,使用的材料也从传统的建筑用材与植物扩展到了水体、灯光、音响等综合性的技术手段 园林的名称 在历史上,游憩境域因内容和形式的不同用过不同的名称。中国殷周时期和西亚的亚述,以畜养禽兽供狩猎和游赏的境域称为囿和猎苑。中国秦汉时期供帝王游憩的境域称为苑或宫苑;属官署或私人的称为园、园池、宅园、别业等。“园林”一词,见于西晋以后诗文中,如西晋张翰《杂诗》有“暮春和气应,白日照园林”句;北魏杨玄之《洛阳伽蓝记》评述司农张伦的住宅时说:“园林山池之美,诸王莫及。”唐宋以后,“园林”一词的应用更加广泛,常用以泛指以上各种游憩境域。 园林的类别 根据不同的角度,园林可分为以下类别: 以历史来区分有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 以地域来区分有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 以规模来区分有森林园林、城市园林和庭园; 以功能来区分有综合园林、动物园、植物园、儿童公园和城市绿地等。 在古典园林中,中国园林有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西方古典园林有规则式园林与自然风致园。 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代还可以细分不同的类型。 现代公园的分类 由于各国的国情与观念的差异,公园的分类各有不同,难以形成定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