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质谱习题

质谱习题

质谱习题
质谱习题

质谱分析习题

一、简答题

1.以单聚焦质谱仪为例,说明组成仪器各个主要部分的作用及原理。

2.双聚焦质谱仪为什么能提高仪器的分辨率?

3.试述飞行时间质谱计的工作原理,它有什么特点?

4.比较电子轰击离子源、场致电离源及场解析电离源的特点。

5.试述化学电离源的工作原理。

6.有机化合物在电子轰击离子源中有可能产生哪些类型的离子?从这些离子的质谱峰中可以得到一些什么信息?

7.如何利用质谱信息来判断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判断分子式?

8.色谱与质谱联用后有什么突出特点?

9.如何实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10.试述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迫切性。

二、选择题

1.3,3-二甲基戊烷:受到电子流轰击后, 最容易断裂的键位是:()

A 1和4

B 2和3

C 5和6

D 2和3

2.在丁烷的质谱图中,M对(M+1)的比例

是()

A 100:1.1

B 100:2.2

C 100:3.3

D 100:4.4

3.下列化合物含C、H或O、N,试指出哪一种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为奇数?()

A C6H6

B C6H5NO2

C C4H2N6O

D C9H10O2

5.用质谱法分析无机材料时,宜采用下述哪一种或几种电离源?()

A 化学电离源

B 电子轰击源

C 高频火花源

D B或C

6.某化合物的质谱图上出现m/z31的强峰, 则该化合物不可能为()

A 醚

B 醇

C 胺

D 醚或醇

7.一种酯类(M=116),质谱图上在m/z 57(100%),m/z 29(27%)及m/z 43(27%)处均有离子峰,初步推测其可能结构如下,试问该化合物结构为()

A (CH3)2CHCOOC2H5

B CH3CH2COOCH2CH2CH3

C CH3(CH2)3COOCH3

D CH3COO(CH2)3CH3

8.按分子离子的稳定性排列下面的化合物次序应为()

A 苯> 共轭烯烃> 酮> 醇

B 苯> 酮> 共轭烯烃> 醇

C 共轭烯烃> 苯> 酮> 醇

D 苯> 共轭烯烃> 醇> 酮

9.化合物在质谱图上出现的主要强峰是()

A m/z 15

B m/z29

C m/z43

D m/z71

10.溴己烷经β均裂后,可产生的离子峰的最可能情况为:()

A m/z 93

B m/z 93和m/z 95

C m/z 71

D m/z 71和m/z 73

11.在C2H 5F 中,F对下述离子峰有贡献的是()

A M

B M+1

C M+2

D M 及M+2

12.某化合物的M S图上出现m/e 74的强峰,I R光谱在3400~3200c m-1有一宽峰,1700~1750c m -1有一强峰,则该化合物可能

是()

A R1-(CH2)3-COOCH3

B R1-(CH2)4-COOH

C R1-CH2(CH3)-CH2-CH-COOH

D B或C

13.在质谱图谱中若某烃化合物的(M+1)和M峰的强度比为24: 100,则在该烃中存在碳原子的个数为()。

A 2

B 8

C 22

D 46

14.在质谱图中,CH 3C 1的M+2峰的强度约为M峰的()。

A 1/3

B 1/ 2

C 1/4

D 相当

15.在裂解过程中,若优先消去中性分子如CO2,则裂解前后离子所带电子的奇-偶数()。

A 发生变化

B 不变

C 不确定

16.在裂解过程中,若优先消去游离基如OH,则裂解后离子所带电子的奇-偶数()。

A 发生变化

B 不变

C 不确定

17.某芳烃(M=134),质谱图上在m/z91处有一强峰,其结构可能为()。

18.在辛胺(C8H19N)的质谱图上,出现m/z30基峰的是()。

A 伯胺

B 仲胺

C 叔胺

19.下列化合物中,分子离子峰的质荷比为奇数的是()。

A C8H6N4

B C6H5NO 2

C C9H10O2

20.C、H和O的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离子的质荷比()。

A 为奇数

B 为偶数

C 由仪器的离子源所决定

D 由仪器的质量分析器决定

21.含C、H和N的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离子m/z的规则是()。

A 偶数个N原子数形成偶数m/z,奇数个N原子形成奇数m/z

B 偶数个N原子数形成奇数m/z,奇数个N原子形成偶数m/z

C 不管N原子数的奇偶都形成偶数m/z

D 不管N原子数的奇偶都形成奇数m/z

22.某含氮化合物的质谱图上,其分子离子峰m/z为265,则可提供的信息是()。

A 该化合物含奇数氮,相对分子质量为265

B 该化合物含偶数氮,相对分子质量为265

C 该化合物含偶数氮

D 不能确定含奇数或偶数氮

23.一个酯类(M=116),质谱图上在m/z57(100%),m/z29(27%)及m/z43(27 %)均有离子峰,可推测该化合物的结构式应是()。

A (CH3)2CHCOOC2H5

B CH3CH2COO(CH2)2CH3

C CH3(CH2)3COOCH3

24.在磁场强度保持恒定,而加速电压逐渐增加的质谱仪中,最先通过固定的收集器狭缝的是()。

A 质荷比最低的正离子

B 质量最高的负离子

C 质荷比最高的正离子

D 质量最低的负离子

25.在质谱图谱中,CH3Br的M+2峰的强度约为M峰的()。

A 1/3

B 1/ 2

C 相当

三、填空题

1.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4H8O2,M=88,质谱图上出现m/z 60的基峰。则该化合物最大可能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考虑到12C 和13C 的分布,乙烷可能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同位素分子的分子离子值m/z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丁苯质谱图上m/z134、m/z91和m/z92的峰分别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产生的峰。

4.对含有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氯原子的化合物,可能有的同位素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所对应的分子离子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除同位素离子峰外,如果存在分子离子峰,则其一定是m/z_________的峰,它是分子失去__________生成的,故其m/z是该化合物的________,它的相对强度与分子的结构及____________有关。

6.质谱仪的离子源种类很多,挥发性样品主要采用__________离子源。特别适合于分子量大、难挥发或热稳定性差的样品的分析的是_________离子源。工作过程中要引进一种反应气体获得准分子离子的离子源是

___________电离源。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中,既作为液相色谱和质谱仪之间的接口装置,同时又是电离装置的是_______电离源。

7.质谱图上出现质量数比相对分子质量大1或2的峰,即M+1和M+2峰,其相对丰度与化合物中元素的天然丰度成___________,这些峰是_________峰。预测在氯乙烷的分子离子峰附近,将出现两个强峰,其质荷比为________和_______,其强度比为_____。

8.分子离子峰的强度与化合物的结构有关,芳香烃及含有共扼双键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___________,这是因为含有_________体系;脂环化合物的分子离子也较稳定,这是因为要断裂_________才能生成碎片离子。长链脂肪醇化合物易________,不易生成分子离子峰。

9.饱和脂肪烃化合物裂解的特点是:(1)生成一系列____________________质量峰m/z,

_______,_________ ... ;(2) m/z =__________和m/z=___________峰最强;(3)裂解优先发生在支链处,优先失去__________________。

10.芳烃化合物的裂解特点是(1)____________峰强;(2)在一烷基苯中,基峰为m/z=

_____________,若位碳上被取代,基峰变为m/z=__________。m/z91峰失去一个乙炔分子而成m/z_________峰;(3)当烷基碳原子数等于或大于__________时,会发生一个氢原子的重排,生成m/z____________峰。

11.烯烃化合物的裂解特点是(1)有明显的一系列峰;(2)基峰_____________是由裂解形成_______________产生的。

12.脂肪醇化合物的裂解特点是(1)分子离子峰_______;(2)由于失去一分子________,并伴随失去一分子_________,生成M一___________和M一__________峰;(3)醇往往发生断裂,基团优先失去,伯醇生成峰;仲醇生成峰;叔醇生成峰。

13.酮类化合物的裂解特点是(1)分子离子峰;(2)特征是发生麦氏重排和断裂,断裂失去的概率较大;(3)芳香酮有较强的分子离子,基峰为。

14.酮类化合物的裂解特点是(1)分子离子峰;(2)发生重排。在C1一C3醛中,生成稳定的基峰,在高碳数直链醛中会形成;(3)芳香醛易生成m/z为105

的。

15.醚类化合物的裂解特点是(1)脂肪醚化合物分子离子峰;(2)易发生i断裂,(正电荷保留在氧原子上)形成一系列m/z= 和断裂形成一系列m/z=

等碎片离子峰;(3)较长烷基链的芳醚发生断裂生成和。

16.羧酸、酯、酰胺类化合物的裂解特点是(1)分子离子峰较;(2)发生断裂,羧酸的分子离子峰断裂生成m/z= 的碎片离子峰;酯的分子离子峰断裂生成碎片离子峰;酰胺的分子离子峰断裂生成m/z = 的_________碎片离子峰;(3)有

氢存在时,发生麦氏重排。

17.一种取代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0,质谱图上出现m/z120,92,91峰,m/z120为

__________峰,m/z92为峰,m/z91为峰,化合物为。

18.正辛醇的质谱图上出现一个m/z为偶数的峰m/z84,该离子为,失去的是

和。

19.一种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4H8O,写出与下面质谱峰相对应的离子和化合物的结构式。m/z72

为,m/z44为,m/z29为,化合物为。

20.化合物分子式为C2H5O,质谱图上出现m/z46 (61 %),45(100% ,31(5%)峰,其结构式为。一种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2,质谱图上出现m/z87,73,59(基峰),31等主要离子峰,其结构式为。

四、正误判断

1.质谱图中m/z最大的峰一定是分子离子峰。()

2.由C、H、O、N组成的有机化合物,N为奇数,M一定是奇数;N为偶数,M也为偶数。

()

3.在质谱仪中,各种离子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柱后被依次分离。()

4.由于产生了多电荷离子,使质荷比下降,所以可以利用常规的质谱检测器来分析大分子质量的化合物。()

5.在目前的各种质量分析器中,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量分析器具有最高的分辨率。

()

6.单聚焦磁场分离器由于只能进行能量聚焦不能进行方向聚焦所以分辨率较低。()

7.质谱图中不出现的离子是亚稳离子。()

8.在裂解过程中,同一前体离子总是失去较大基团的断裂过程占优势,称为最大烷基丢失原则。

()

9.当化合物分子中含有C=O基团,而且与这个基团相连的链上有氢原子,这种化合物的分子离子碎裂时,此氢原子可以转移到O原子上去,同时月键断裂。()

10.质谱分析是以基峰的m/z为标准(规定为零),计算出其他离子峰的m/z值。()

11.在化学电离源的质谱图中,最强峰通常是准分子离子峰。()

12.快原子电离源中不加热气化,特别适合于分子量大、难挥发或热稳定性差的样品分析,并能获得较强的准分子离子峰和较丰富的碎片离子信息。()

13.由于不能生成带正电荷的卤素离子,所以在质谱分析中是无法确定分子结构中是否有卤元素存在的。、()

14.LC一MS仪器中,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PCI)是最常见,所分析的化合物分子量一般小于1000。产生的碎片离子很少,主要是准分子离子。()

15.MS一MS联用仪器主要是为了提高质谱分析的灵敏度和分辨率。()

16.大气压化学电离源的采用使得质谱仪可以在常压下操作。()

17.贝农表的作用是帮助确定化合物的分子式。()

18.在标准质谱图中,醇类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很小或不出现。()

质谱分析习题解答

一、简答题

1.以单聚焦质谱仪为例,说明组成仪器各个主要部分的作用及原理

答:(1)真空系统,质谱仪的离子源、质量分析器、检测器必须处于高真空状态。(2)进样系统,将样品气化为蒸气送入质谱仪离子源中。样品在进样系统中被适当加热后转化为即转化为气体。(3)离子源,被分析的气体或蒸气进入离子源后通过电子轰击(电子轰击离子源)、化学电离(化学电离源)、场致电离(场致电离源)、场解析电离(场解吸电离源)或快离子轰击电离(快离子轰击电离源)等转化为碎片离子,然后进入(4)质量分析器,自离子源产生的离子束在加速电极电场作用下被加速获得一定的动能,再进入垂直于离子运动方向的均匀磁场中,由于受到磁场力的作用而改变运动方向作圆周运动,使不同质荷比的离子顺序到达检测器产生检测信号而得到质谱图。(5)离子检测器,通常以电子倍增管检测离子流。

2.双聚焦质谱仪为什么能提高仪器的分辨率?

:在双聚焦质谱仪中,同时采用电场和磁场组成的质量分析器,因而不仅可以实现方向聚焦,即将质荷比相同而入射方向不同的离子聚焦,而且可以实现速度聚焦,即将质荷比相同,而速度(能量)不同的离子聚焦。所以双聚焦质谱仪比单聚焦质谱仪(只能实现方向聚焦)具有更高的分辨率。

3.试述飞行时间质谱计的工作原理,它有什么特点?

答:飞行时间质谱计的工作原理很简单,仪器如下图所示:

如图所示,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的主要部分是一个既无电场也无磁场的离子漂移管。当离子在加速区得到动能()后,以速度进入自由空间(漂移区),则(T为离子飞过漂移区的时间,L为漂移区长度),可以看出,离子的漂移时间与其质荷比的平方根成正比,即离子的质荷比越大,则飞行时间越长,反之依然。

飞行时间质谱计的特点为:(1)工作原理简单。质量分析器既不需要磁场,又不需要场,只需要直线漂移空间,因此,仪器的机械结构较简单,增长漂移路程L就可以提高分辨本领。(2)快速。在约20ms时间内,就可以记录质量为0—200a.m.u.的离子。(3)要在短时间内快速记录微弱的离子流,只能采用高灵敏、低噪音的宽频带电子倍增管,因此仪器的电子部分要求高。(4)质量分析系统需处于脉冲工作状态,否则就无法确定离子的起始和到达时间,无法区分到达接受器的不同质量。

4.比较电子轰击离子源、场致电离源及场解析电离源的特点。

答:(1)电子轰击源,电子轰击的能量远高于普通化学键的键能,因此过剩的能量引起分子多个键的断裂,产生许多碎片离子,因而能够提供分子结构的一些重要的官能团信息,但对于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或极性大,难气化,热稳定性差的有机化合物,在加热和电子轰击下,分子易破碎,难以给出完整分子离子信息。(2)在场致电离源的质谱图上,分子离子峰很清楚,但碎片峰则较弱,因而对于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有利,但缺乏分子结构信息。(3)场解析电离源,电离原理与场致电离相同,解吸试样分子所需能量远低于气化所需能量,因而有机化合物不会发生热分解,即使热稳定性差的试样仍能得到很好的分子离子峰,分子中的C-C 键一般不会断裂,因而很少生成碎片离子。总之,场致电离和场解析电离源都是对电子轰击源的必要补充,使用复合离子源,则可同时获得完整分子和官能团信息。

5.试述化学电离源的工作原理.

答:化学电离源内充满一定压强的反应气体,如甲烷、异丁烷、氨气等,用高能量的电子(100eV)轰击反应气体使之电离,电离后的反应分子再与试样分子碰撞发生分子离子反应形成准分子离子QM+,和少数碎片离子。在CI谱图中,准分子离子峰往往是最强峰,便于从QM+推断相对分子质量,碎片峰较少,谱图简单,易于解释。

6.有机化合物在电子轰击离子源中有可能产生哪些类型的离子?从这些离子的质谱峰中可以得到一些什么信息?

答:(1)分子离子。从分子离子峰可以确定相对分子质量。(2)同位素离子峰。当有机化合物中含有S,Cl,Br 等元素时,在质谱图中会出现含有这些同位素的离子峰,同位素峰的强度比与同位素的丰度比相当,因而可以也来判断化合物中是否含有某些元素(通常采用M+2/M强度比)。(3)碎片离子峰。根据碎片离子峰可以和阐明分子的结构。另外尚有重排离子峰、两价离子峰、亚稳离子峰等都可以在确定化合物结构时得到应用。

7.如何利用质谱信息来判断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判断分子式?

答:利用分子离峰可以准确测定相对分子质量。

高分辨质谱仪可以准确测定分子离子或碎片离子的质荷比,故可利用元素的精确质量及丰度比计算元素组成。

8.色谱与质谱联用后有什么突出特点?

答:质谱法具有灵敏度高、定性能力强等特点。但进样要纯,才能发挥其特长。另一方面,进行定量分析又比较复杂。气相色谱法则具有分离效率高、定量分析简便的特点,但定性能力却较差。因此这两种方法若能联用,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其优点是:(1)气相色谱仪是质谱法的理想的“进样器”,试样经色谱分离后以纯物质形式进入质谱仪,就可充分发挥质谱法的特长。(2)质谱仪是气相色谱法的理想的“检测器”,色谱法所用的检测器如氢焰电离检测器、热导池检测器、电子捕获检测器都具有局限性。而质谱仪能检出几乎全部化合物,灵敏度又很高。

所以,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既发挥了色谱法的高分离能力,又发挥了质谱法的高鉴别能力。这种技术适用于作多组分混合物中未知组分的定性鉴定;可以判断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可以准确地测定未知组分的分子量;可以修正色谱分析的错误判断;可以鉴定出部分分离甚至末分离开的色谱峰等。因此日益受到重视,现在几乎全部先进的质谱仪器都具有进行联用的气相色谱仪,并配有计算机,使得计算、联机检索等变得快捷而准确。

9.如何实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答:实现GC-MS联用的关键是接口装置,起到传输试样,匹配两者工作气体的作用。

10.试述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迫切性.

答:生命过程中的化学是当前化学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之一。高极性、热不稳定、难挥发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和生物样品难以采用GC-MS进行分析。液相色谱虽然不受化合物沸点的限制,并能对热稳定性差的试样进行分离、分析,但由于其定性能力差,所以应用得到来极大的限制。这类化合物的分离分析成为分析化学家面临的重大挑战。开发液相色谱与有机质谱的联用技术是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二、选择题

B、D、B、

C、C、C、B、A、C、B、A、C、C、A、B、A、B、A、B、B、A、A、B、C、C

三、填空题

1.正丁酸

2.12CH312CH3、12CH313CH3、13CH313CH3;

m/z(M)、m/z31(M+1)、m/z32(M+2)。

3.分子失去一个电子, -开裂和麦氏重排

4.C12Cl35、C13Cl35、C12Cl37、C13Cl37。;M、M+1、M+2、M+3。

5.最大;一个电子;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强度;离子源的轰击能量

6.电子轰击;快原子轰击;化学;电喷雾

7.正比;同位素离子;64;66;3:1

8.强;二电子共扼;两个键;脱水

9.奇数;15;29;43...;43(C3 H7+);57(C4H9十);较大的烷基

10.分子离子;91(C7H7十);91+14n;65;3;92

11.m/z 41+14n(n=0,1,2,…)碎片离子;m/z41;[CH2=CHCH2]+

12.很弱或不存在;水;乙烯;18;46;:较大体积的;m/z31(CH2=O十H);m/z45(CH3CH2=O+H);m/z59[(CH3)2 C=O+H]

13.较强;;较大烷基;C6H5-C O十

14.较强;麦氏;CHO+;M一29;C6H5-C O十

15.较弱;45,59,73…,碎片离子峰(31+14n);;29,43,57,71;C6H5-O十H;CH2 =CHR

16.明显;;45;NH2-C O+;R1-C O+;44;HO-C O+;

17.分子离子;甲苯正离子;草嗡离子;正丙基苯

18.C4H9CH-C十H2;水;乙烯

19.分子离子;重排离子CH2=CH-O+H;HC O+:正丁醛

20.CH3OCH3;CH3CH2OCH2CH2CH2CH3

四、正误判断

?、√、?、√、√、?、√、√、√、?、√、√、?、√、?、?、√、√

感谢下载!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高中数学线面角与线线角例题、习题-学生

线面角与线线角专练(小练习一)【知识网络】 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1)范围:(0,]2π θ∈; (2)求法; 2、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1)定义:(2)范围:[0,90]o o ;(3)求法; 【典型例题】 例1:(1)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 A 、11AC AD ⊥ B 、11D C AB ⊥ C 、1AC 与DC 成45o 角 D 、11AC 与1B C 成60o 角 (2)在正方体AC 1中,过它的任意两条棱作平面,则能作得与A 1B 成300角的平面的个数为 ( ) A 、2个 B 、4个 C 、6个 D 、8个 (3)正六棱柱ABCDEF -A 1B 1C 1D 1E 1F 1底面边长是1,2则这个棱柱的侧 面对角线E 1D 与BC 1所成的角是 ( ) A .90o B .60o C .45o D .30o (4)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AB ⊥CD ,BC ⊥DA ,那么对角线AC 与BD 的位置关系是 。 (5)点AB 到平面α距离距离分别为12,20,若斜线AB 与α成030的角,则AB 的长等于__ ___. 例2:.如图:已知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AB =AC ,F 为棱BB 1上一点,BF ∶FB 1=2∶1,BF =BC =2a 。 (I )若D 为BC 的中点,E 为AD 上不同于 A 、D 的任意一点,证明EF ⊥FC 1; (II )试问:若AB =2a ,在线段AD 上的E 点能否使EF 与平面BB 1C 1C 成60°角,为什么?证明你的结论。 例3: 如图, 四棱锥P-ABCD 的底面是AB=2, BC =2的矩形, 侧面PAB 是等边三角形, 且侧面 PAB ⊥底面ABCD. (Ⅰ)证明:BC ⊥侧面PAB; (Ⅱ)证明: 侧面PAD ⊥侧面PAB; (Ⅲ)求侧棱PC 与底面ABCD 所成角的大小; A B C D P

质谱习题74847

质谱分析习题 一、简答题 1.以单聚焦质谱仪为例,说明组成仪器各个主要部分的作用及原理。 2.双聚焦质谱仪为什么能提高仪器的分辨率 3.试述飞行时间质谱计的工作原理,它有什么特点 4.比较电子轰击离子源、场致电离源及场解析电离源的特点。 5.试述化学电离源的工作原理。 6.有机化合物在电子轰击离子源中有可能产生哪些类型的离子从这些离子的质谱峰中可以得到一些什么信息 7.如何利用质谱信息来判断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判断分子式 8.色谱与质谱联用后有什么突出特点 9.如何实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10.试述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迫切性。 二、选择题 1.3,3-二甲基戊烷:受到电子流轰击后, 最容易断裂的键位 是: ( ) A 1和4 B 2和3 C 5和6 D 2和3 2.在丁烷的质谱图中,M对(M+1)的比例 是() A 100: B 100: C 100: D 100: 3.下列化合物含 C、H或O、N,试指出哪一种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为奇数( )

A C 6H 6 B C 6H 5NO 2 C C 4H 2N 6O D C 9H 10O 2 5.用质谱法分析无机材料时,宜采用下述哪一种或几种电离 源 ( ) A 化学电离源 B 电子轰击源 C 高频火花源 D B 或C 6.某化合物的质谱图上出现m /z 31的强峰, 则该化合物不可能 为 ( ) A 醚 B 醇 C 胺 D 醚或醇 7.一种酯类(M =116),质谱图上在m /z 57(100%),m /z 29(27%)及 m /z 43(27%)处均有离子峰,初步推测其可能结构如下,试问该化合物 结构为 ( ) A (CH 3)2CHCOOC 2H 5 B CH 3CH 2COOCH 2CH 2CH 3 C CH 3(CH 2)3COOCH 3 D CH 3COO(CH 2)3CH 3 8.按分子离子的稳定性排列下面的化合物次序应 为 ( ) A 苯 > 共轭烯烃 > 酮 > 醇 B 苯 > 酮 > 共轭烯烃 > 醇 C 共轭烯烃 > 苯 > 酮 > 醇 D 苯 > 共轭烯烃 > 醇 > 酮 9.化合物 在质谱图上出现的主要强峰是 ( ) A m/z 15 B m/z 29 C m/z 43 D m/z 71 10.溴己烷经均裂后,可产生的离子峰的最可能情况 为: ( )

线面角的计算方法

教师姓名 余永奇 学生姓名 洪 懿 上课时间 2014.11.15 辅导学科 数学 学生年级 高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线面角,二面角的计算方法(文科) 本次学生 课时计划 第(10)课时 共(60)课时 教学目标 线面角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线面角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线面角的计算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上次作业完成情况(%) 一.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并讲解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二.回顾上次课辅导内容 三.知识回顾,整体认识 1、本章知识回顾 (1)空间点、线、面间的位置关系; (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性质; (3)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 2、本章知识结构框图 (二)整合知识,发展思维 1、刻画平面的三个公理是立体几何公理体系的基石,是研究空间图形问题,进行逻辑推理的基础。 公理1——判定直线是否在平面内的依据; 公理2——提供确定平面最基本的依据; 公理3——判定两个平面交线位置的依据; 公理4——判定空间直线之间平行的依据。 2、空间问题解决的重要思想方法:化空间问题为平面问题; 3、空间平行、垂直之间的转化与联系: 平面(公理1、公理2、公理3、公理4) 空间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直线平行 直线与平面平行 平面与平面平行

4、观察和推理是认识世界的两种重要手段,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典型例题: 线面夹角的计算 例1(2014浙江高考文科20题)如图,在四棱锥A-BCDE中,平面ABC⊥平面BCDE,∠CDE=∠BED =90°,AB=CD=2, DE=BE=1,AC=2. (Ⅰ)证明:AC⊥平面BCDE; (Ⅱ)求直线AE与平面ABC所成的角的正切值. 例2(2013浙江,文20)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平面ABCD,AB=BC=2,AD=CD=7,PA =3,∠ABC=120°,G为线段PC上的点. (1)证明:BD⊥平面APC; (43 3 ) (2)若G为PC的中点,求DG与平面APC所成的角的正切值; (3)若G满足PC⊥平面BGD,求PG GC 的值.(3/2) 直线与直线垂直直线与平面垂直平面与平面垂直

质谱分析习题Word版

质谱分析习题 二、选择题 1.3,3-二甲基戊烷:受到电子流轰击后, 最容易断裂的键位 是: ( ) A 1和4 B 2和3 C 5和 6 D 2和3 2.在丁烷的质谱图中,M对(M+1)的比例 是() A 100:1.1 B 100:2.2 C 100:3.3 100:4.4 3.下列化合物含 C、H或O、N,试指出哪一种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为奇数?( ) A C6H6 B C6H5NO2 C C4H2N6O D C9H10O2 4.在下列化合物中, 何者不能发生麦氏重排? ( ) 答:没有γH的化合物 5.用质谱法分析无机材料时,宜采用下述哪一种或几种电离 源? () A 化学电离源 B 电子轰击源 C 高频火花源 D B或C 6.某化合物的质谱图上出现m/z31的强峰, 则该化合物不可能为( ) A 醚 B 醇C 胺 D 醚或醇 7.一种酯类(M=116),质谱图上在m/z 57(100%),m/z 29(27%)及m/z 43(27%)处均有离子峰,初步推测其可能结构如下,试问该化合物结构 为 ( )

A (CH3)2CHCOOC2H5 B CH3CH2COOCH2CH2CH3 C CH3(CH2)3COOCH3 D CH3COO(CH2)3CH3 8.按分子离子的稳定性排列下面的化合物次序应为 ( ) A苯 > 共轭烯烃 > 酮 > 醇

B 苯 > 酮 > 共轭烯烃 > 醇 C 共轭烯烃 > 苯 > 酮 > 醇 D 苯 > 共轭烯烃 > 醇 > 酮 9.化合物在质谱图上出现的主要强峰是() A m/z 15 B m/z 29 C m/z 43 D m/z 71 10.溴己烷经均裂后,可产生的离子峰的最可能情况 为: ( ) A m/z 93 B m/z 93和m/z 95 C m/z 71 D m/z 71和m/z 73 11.在C2H 5F 中,F对下述离子峰有贡献的是 ( ) A M B M+1 C M+2 D M及M+2 12.某化合物的M S图上出现m/e 74的强峰,R光谱在3400~ 3200c m-1有一宽峰,1700~1750c m-1有一强峰,则该化合物可能 是() A R1-(CH2)3-COOCH3 ??? B R1-(CH2)4-COOH C R1-CH(CH3)-CH2-CH2-COOH D B或C 13.在质谱图谱中若某烃化合物的(M+1)和M峰的强度比为24: 100,则在该烃中存在碳原子的个数为()。 A 2 B 8 C 22 D 46 14.在质谱图中,CH 3C 1的M+2峰的强度约为M峰的()。

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的一些题目.

B 1 D 1 A D C 1 B C A 1 线线角与线面角习题 新泰一中 闫辉 一、复习目标 1.理解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概念,并掌握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常用方法. 2.理解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概念,并掌握求线面角常用方法. 3.掌握求角的计算题步骤是“一作、二证、三计算”,思想方法是将空间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即“降维”的思想方法. 二、课前预习 1.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AD=BC=2, E 、F 分别为AB 、CD 的中点且EF=3,AD 、BC 所成的角为 . 2.如图,在长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 ,B 1C 和C 1D 与底面所成的角分别为60ο和45ο ,则异面直线B 1C 和C 1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 (A). 4 6 (B). 36 (C).62 (D).6 3 3.平面α与直线a 所成的角为 3 π ,则直线a 与平面α内所有直线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围是 . 4.如图,ABCD 是正方形,PD ⊥平面ABCD,PD=AD,则PA 与BD 所成的角的度数为 (A).30ο (B).45ο (C).60ο (D).90ο 5.有一个三角尺ABC,∠A=30ο, ∠C=90ο ,BC 是贴于桌面上, 当三角尺与桌面成45ο 角时,AB 边与桌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是 . 三、典型例题 例1.(96·全国) 如图,正方形ABCD 所在平面与正方形 ABEF 所在平面成60ο 角,求异面直线AD 与BF 所成角的余弦值. 备课说明:1.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常作出所成角的平面图形.作法有: ①平移法:在异面直线的一条上选择“特殊点”,作另一条直线平行线 或利用中位线.②补形法:把空间图形补成熟悉的几何体,其目的在于容 易发现两条异面直线的关系.2.解立几计算题要先作出所求的角,并要 有严格的推理论证过程,还要有合理的步骤. 例2.如图在正方体AC 1中, (1) 求BC 1与平面ACC 1A 1所成的角; (2) 求A 1B 1与平面A 1C 1B 所成的角. 备课说明: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关键是找直线在此平面上的射影,为此必须在这条直线上找一点作平面的垂线. 作垂线的方法常采用:①利用平面垂直的性质找平面的垂线.②点的射影在面内的特殊位置. A C B A D C 1D 1 A 1 B 1C B D B P C D A C B F E

质谱练习题

例1:未知物1的质谱图。 解:从图谱上看,该化合物的裂解碎片极少,说明应为具有高度稳定性结构的化合物,不易进一步被裂解。 例2、未知物2的质谱图。 解:该化合物为具有两个稳定结构单元的化合物,分子离子峰具有较为稳定的结构,易失去一个苯基形成m/z105的高度稳定的碎片。分子离子与m/z105碎片离子之间由较弱的键连接。例3、未知物3的质谱图。 解:该化合物的质谱峰很孤单,同位素峰丰度非常小,低质量端的峰没有伴随峰。示该化合物含有单同位素元素,分子中的氢很少。 例4:未知物4的质谱图。 解:髙质量端的质谱峰很弱,低质量端的质谱峰多而强。示为脂肪族化合物。 例5、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C8H16O,其质谱数据如下表,试确定其结构式

解:⑴ 不饱和度Ω=1+8+(-16/2)=1,即有一个双键(或一个饱和环); ⑵ 不存在烯烃特有的m/z41及41+14n系列峰(烯丙基的α断裂所得),因此双键可能为羰基所提供,而且没有m/z29(HC O+)的醛特征峰,所以可能是一个酮; ⑶ 根据碎片离子表,m/z为43、57、71、85的系列是C n H2n+1及C n H2n+1CO 离子,分别是C3H7+、CH3CO+,C4H9+、C2H5CO+,C5H11+、C3H7CO+及C6H13+、C4H9CO+离子; ⑷ 化学式中N原子数为0(偶数),所以m/z为偶数者为奇电子离子,即m/z86和58的离子一定是重排或消去反应所得,且消去反应不可能,所以是发生麦氏重排,羰基的γ位置上有H,而且有两个γ-H。m/z86来源于M-42(C3H6、丙稀),表明m/z86的离子是分子离子重排丢失丙稀所得; m/z58的重排离子是m/z86的离子经麦氏重排丢失质量为26的中性碎片(C2H4、乙烯)所产生,从以上信息及分析,可推断该化合物可能为: 由碎片裂解的一般规律加以证实: 例6、某化合物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其质谱图如下图,测得强度比M :(M+1):(M+2)=100 :8.9 :0.79 试确定其结构式。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专题线面角典型例题求法总结

线面角的求法 1.直接法 :平面的斜线与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角即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通常是解由斜线段,垂线段,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所组成的直角三角形,垂线段是其中最重要的元素,它可以起到联系各线段的作用。 例1 ( 如图1 )四面体ABCS 中,SA,SB,SC 两两垂直,∠SBA=45°, ∠SBC=60°, M 为 AB 的中点,求(1)BC 与平面SAB 所成的角。(2)SC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 B M H S C A 解:(1) ∵SC ⊥SB,SC ⊥SA, 图1 ∴SC ⊥平面SAB 故 SB 是斜线BC 在平面SAB 上的射影, ∴∠SBC 是直线BC 与平面SAB 所成的角为60°。 (2) 连结SM,CM ,则SM ⊥AB, 又∵SC ⊥AB,∴AB ⊥平面SCM, ∴面ABC ⊥面SCM 过S 作SH ⊥CM 于H, 则SH ⊥平面ABC ∴CH 即为 SC 在面ABC 内的射影。 ∠SCH 为SC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 sin ∠SCH=SH /SC ∴SC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7/7 (“垂线”是相对的,SC 是面 SAB 的垂线,又是面 ABC 的斜线. 作面的垂线常根据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其思路是:先找出与已知平面垂直的平面,然后一面内找出或作出交线的垂线,则得面的垂线。) 2. 利用公式sin θ=h /ι 其中θ是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h 是 垂线段的长,ι是斜线段的长,其中求出垂线段的长(即斜线上的点到面的距离)既是关键又是难点,为此可用三棱锥的体积自等来求垂线段的长。 例2 ( 如图2) 长方体ABCD-A 1B 1C 1D 1 , AB=3 ,BC=2, A 1A= 4 ,求AB 与面 AB 1C 1D 所成的角。 A 1 C 1 D 1 H 4 C B 1 23 B A D 解:设点 B 到AB 1C 1D 的距离为h ,∵V B ﹣AB 1C 1 =V A ﹣BB 1C 1 ∴1/3 S △AB 1C 1 ·h= 1/3 S △BB 1C 1 ·AB,易得h=12/5 ,

有机质谱解析

有机质谱解析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引言 质谱,即质量的谱图,物质的分子在高真空下,经物理作用或化学反应等途径形成带电粒子,某些带电粒了可进一步断裂。如用电子轰击有机化合物(M),使其产生离 子的过程如下: 每一离子的质量与所带电荷的比称为质荷比(m/z ,曾用m/e)。不同质荷比的离子经质量分离器一一分离后,由检测器测定每一离子的质荷比及相对强度,由此得出的谱图称为质谱 质谱分析中常用术语和缩写式如下: 游离基阳离子,奇电子离子(例如CH4) (全箭头) 电子对转移 钩)单个电子转移 α断裂αY ;与奇电子原子邻接原子的键断裂(不是它们间 的键断裂) “A”元素只有一种同位素的元素(氢也归入“A”元素)。 “A+1”元素某种元素,它只含有比最高丰度同位素高1amu 的同位素。 “A+2”元素某种元素,它含有比最高丰度同位素高2 amu的同位素。 A峰元素组成只含有最高丰度同位素的质谱峰。 A+1峰比A峰高一个质量单位的峰。 分子离子(M)失去一个电荷形成的离子,其质荷比相当于该分子的分子量。 碎片离子:分子或分子离子裂解产生的离子。包括正离子(A+)及游离基离子(A+.)。 同位素离子:元素组成中含有非最高天然丰度同位素的离子。 亚稳离子(m*)离子在质谱仪的无场漂移区中分解而形成的较低质量的离子。 质谱图上反应各离子的质荷比及丰度的峰被称为某离子峰。 基峰:谱图中丰度最高离子的峰 绝对丰度:每一离子的丰度占所有离子丰度总和的百分比,记作%∑。 相对丰度:每一离子与丰度最高离子的丰度百分比。

第二章谱图中的离子 第一节分子离子 分子离子(M+)是质谱图中最有价值的信息,它不但是测定化合物分子量的依据,而且可以推测化合物的分子式,用高分辨质谱可以直接测定化合物的分子式。 一、分子离子的形成 分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分子离子。一般来讲,从分子中失去的电子应该是分子中束缚最弱的电子,如双键或叁键的π电子,杂原子上的非键电子。失去电子的难易顺序为: 杂原子> C = C > C —C > C —H 易难 分子离子的丰度主要取决于其稳定性和分子电离所需要的能量。易失去电子的化合物,如环状化合物,双键化合物等,其分子离子稳定,分子离子峰较强;而长碳链烷烃,支链烷烃等正与此相反。有机化合物在质谱中的分子离子稳定度有如下次序:芳香环> 共轭烯> 烯>环状化合物> 羰基化合物> 醚>酯> 胺> 酸> 醇>高度分支的烃类。

(完整版):平面直角坐标系经典例题解析

【平面直角坐标系重点考点例析】 考点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特征 例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m,m-2)在第一象限内,则m的取值范围是.思路分析:根据第一象限的点的坐标,横坐标为正,纵坐标为正,可得出m的范围. 解:由第一象限点的坐标的特点可得: 20 m m > ? ? -> ? , 解得:m>2. 故答案为:m>2. 点评:此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的知识,属于基础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第一象限的点的坐标,横坐标为正,纵坐标为正. 例1 如果m是任意实数,则点P(m-4,m+1)一定不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思路分析:求出点P的纵坐标一定大于横坐标,然后根据各象限的点的坐标特征解答.解:∵(m+1)-(m-4)=m+1-m+4=5, ∴点P的纵坐标一定大于横坐标, ∵第四象限的点的横坐标是正数,纵坐标是负数, ∴第四象限的点的横坐标一定大于纵坐标, ∴点P一定不在第四象限.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例2 如图,矩形BCDE的各边分别平行于x轴或y轴,物体甲和物体乙分别由点A(2,0)同时出发,沿矩形BCDE的边作环绕运动,物体甲按逆时针方向以1个单位/秒匀速运动,物体乙按顺时针方向以2个单位/秒匀速运动,则两个物体运动后的第2012次相遇地点的坐标是() A.(2,0)B.(﹣1,1)C.(﹣2,1)D.(﹣1,﹣1) 分析:利用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由于矩形的边长为4和2,物体乙是物体甲的速度的2倍,求得每一次相遇的地点,找出规律即可解答. 解答:解:矩形的边长为4和2,因为物体乙是物体甲的速度的2倍,时间相同,物体甲与物体乙的路程比为1:2,由题意知: ①第一次相遇物体甲与物体乙行的路程和为12×1,物体甲行的路程为12×=4,物体乙行的路程为12×=8,在BC边相遇;

质谱复习题

第五章质谱分析 (一)选择题 1.在离子源中用电子轰击有机物,使它失去电子成为分子离子,最容易失去的电子是:A:电离电位小的电子 B:杂原子上的n电子 C:双键上的Л电子 σ电子 D:C-C键上的 σ电子。 E:C-H键上的 2.在质谱仪中,质量分析作用原理是: A:离子的质荷比(m / e),与轨迹曲线半径(R),磁场强度(H)和加速度电压(V)有定量的关系 B:固定H和V,(m / e)与R2成正比 C:固定R和V,m / e与H成正比 D:固定R和V,m / e与H2成正比 E:固定R和H,m / e与V成反比 3 在质谱图中,被称为基峰或标准峰的是: A:一定是分子离子峰 B:质荷比最大的峰 C:一定是奇电子离子峰 D:强度最小的离子峰 E:强度最大的离子 4分子离子峰的强度与化合物结构有关,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离子的分解活化能越高,则分子离子峰越强 B:分子离子热稳定性好,则分子离子峰越强 C:芳香烃及含双键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越强 D:同系化合物碳链越长,支链越多则分子离子峰越强 E:饱和醇类及胺分子离子峰弱 5下面五种化合物,分子离子峰最强的是: A:芳香烃B:共轭烯C:酰胺D:酯E:醇 6辨认分子离子峰,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A:是质量最大的峰 B:是丰度最大的峰 C:有些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不出现 D:分子离子峰现相邻离子峰质量≥14质量单位 E:不含氮或偶数氮的化合物,分子离子峰的质量数必为偶数 7 对烷的开裂规律,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A:产生一系列相差14质量单位的奇质量数的离子 B:直链烷烃质谱图上m / e 43或m / e 57峰的相对丰度最大 C:支链烷烃易发生β开裂 D:正碳离子的稳定性是

2016质谱习题标准答案

质谱分析习题解答 一、简答题 .以单聚焦质谱仪为例,说明组成仪器各个主要部分地作用及原理 答:()真空系统,质谱仪地离子源、质量分析器、检测器必须处于高真空状态.()进样系统,将样品气化为蒸气送入质谱仪离子源中.样品在进样系统中被适当加热后转化为即转化为气体.()离子源,被分析地气体或蒸气进入离子源后通过电子轰击(电子轰击离子源)、化学电离(化学电离源)、场致电离(场致电离源)、场解析电离(场解吸电离源)或快离子轰击电离(快离子轰击电离源)等转化为碎片离子,然后进入()质量分析器,自离子源产生地离子束在加速电极电场作用下被加速获得一定地动能,再进入垂直于离子运动方向地均匀磁场中,由于受到磁场力地作用而改变运动方向作圆周运动,使不同质荷比地离子顺序到达检测器产生检测信号而得到质谱图.()离子检测器,通常以电子倍增管检测离子流. .有机化合物在电子轰击离子源中有可能产生哪些类型地离子?从这些离子地质谱峰中可以得到一些什么信息? 答:()分子离子.从分子离子峰可以确定相对分子质量.()同位素离子峰.当有机化合物中含有等元素时,在质谱图中会出现含有这些同位素地离子峰,同位素峰地强度比与同位素地丰度比相当,因而可以也来判断化合物中是否含有某些元素(通常采用强度比).()碎片离子峰.根据碎片离子峰可以和阐明分子地结构.另外尚有重排离子峰、两价离子峰、亚稳离子峰等都可以在确定化合物结构时得到应用. .如何利用质谱信息来判断化合物地相对分子质量?判断分子式? 答:利用分子离峰可以准确测定相对分子质量. 高分辨质谱仪可以准确测定分子离子或碎片离子地质荷比,故可利用元素地精确质量及丰度比计算元素组成. 二、选择题 :、、、、、:、、、、、 :、、、、、:、、、、 三、填空题 .分子失去一个电子,开裂和麦氏重排

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知识点总结经典例题及解析高考题练习及答案第次补课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知识梳理】 一、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1、 直线与平面垂直 (1)定义:如果直线l 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l 与平面α互相垂直,记作l ⊥α,直线l 叫做平面α的垂线,平面α叫做直线l 的垂面。如图,直线与平面垂直时,它们唯一公共点P 叫做垂足。 (2)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结论:如果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记作.//a b b a αα? ?⊥?⊥? (3)性质定理: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即,//a b a b αα⊥⊥?. 由定义知: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任意直线。 2、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或者直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该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是直角;一条直线和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则此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是0 0的角。 3、 二面角的平面角 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如果记棱为l ,那么两个面分别为αβ、的二面角记作l αβ--.在二面角的棱上任取一点,以该点为垂足,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射线,则两射线所构成的角叫做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其作用是衡量二面角的大小;范围:0 0180θ≤≤. 二、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1、定义:一般地,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垂直. 2、判定: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简述为“线面垂直,则面面垂直”,记作 l l βαβα⊥? ?⊥??? . 3、性质: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记作l m m m l αβαββα⊥??=? ?⊥??? ?⊥? I . 【经典例题】 【例1】(2012浙江文)设l 是直线,a,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 ( ) A .若l ∥a,l ∥β,则a ∥β B .若l ∥a,l ⊥β,则a ⊥β C .若a ⊥β,l ⊥a,则l ⊥β D .若a ⊥β, l ∥a,则l ⊥β 【答案】B

质谱法习题集和答案解析

3 3 3 第四章、质谱法(122题) 一、选择题(共35题) 1. 2 分 已知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C 8H 0,在质谱图上出现 m /z 91的强峰,则该化合物可 能是: () 2. 2 分 下列化合物含 C 、H 或O N,试指出哪一种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为奇数 () (1) C 6H 6 (2) C 6 HNO (3) C 4 H 2N 6O ⑷ C 9H 0O 3. 2 分) 下列化合物中分子离子峰为奇数的是 () (1) C 6H 6 (2) C 6 H 5NO (3) C 6 H oQ S (4) C 6H N 2Q 4. 2 分 在溴己烷的质谱图中,观察到两个强度相等的离子峰,最大可能的是: () (1) m /z 为 15 和29 (2) m /z 为93 和15 (3) m /z 为 29 和95 (4) m /z 为95 和93 5. 2 分 在 C 2H5F 中,F 对下述离子峰 摩有贝献的是 () (1) M (2) M +1 (3) M +2 (4) M 及 M +2 6. 2 分 一个酯的质谱图有 m / z 74(70%)的强离子峰,下面所给结构中哪个与此观察值最为一致 () (1) CH 3CHCHCOOCH (2) (CH 3) 2CHCOOCH (3) CH 3CHCOOCCH (4) (1) 或(3) 7. 2 分) 某化合物分子式为 GHuO,质谱图上出现 m /z 59(基峰)m /z 31以及其它 弱峰m /z 73, m /z 87和m /z 102.则该化合物最大可能为 () (1) 二丙基醚 (2) 乙基丁基醚 (3) 正己醇 (4) 己醇-2 8. 2 分 某胺类化合物,分子离子峰其 M =129,其强度大的m /z 58(100%), m /z 100(40%),贝U 该化 (2) CH 3CH-C-NH 2 CH 合物可能为 (1) 4-氨基辛烷 (3) 4-氨基-3-甲基庚烷 9. 2 分 某胺类化合物,分子离子峰 (1) (CH 3 )2CHCHCHNH CH ( ⑵3- (4) (2) 氨基辛烷 或⑶ M +=87, m /z 30为基峰,则它最可能是 (

高中数学线面角与线线角例题习题

线面角与线线角 【知识网络】 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1)范围:(0, ]2 π θ∈; (2)求法; 2、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1)定义:(2)范围:[0,90]o o ;(3)求法; 3、一些常见模型中的角之间的关系。 【典型例题】 例1:(1)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 A 、11AC AD ⊥ B 、11D C AB ⊥ C 、1AC 与DC 成45o 角 D 、11AC 与1B C 成60o 角 答案:D 。解析:A 1C 1与AD 成45°,D 1C 1与AB 平行,AC 1与DC 所成角的正切为 2 2 。 (2)在正方体AC 1中,过它的任意两条棱作平面,则能作得与A 1B 成300角的平面的个数为 ( ) A 、2个 B 、4个 C 、6个 D 、8个 答案:B 。解析:平面A 1ACC 1,平面BB 1D 1D ,平面ABC 1D 1,平面A 1D 1CC 1。 (3)正六棱柱ABCDEF -A 1B 1C 1D 1E 1F 1底面边长是1,2则这个棱柱的侧 面对角线E 1D 与BC 1所成的角是 ( ) A .90o B .60o C .45o D .30o 答案:B 。解析将BC 1平移到E 1F 即可。 (4)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AB ⊥CD ,BC ⊥DA ,那么对角线AC 与BD 的位置关系是 。 答案:AC ⊥BD 。解析:过A 作AH ⊥平面BCD ,垂足为H ,因为CD ⊥AB ,BC ⊥AD ,所以CD ⊥BH ,BC ⊥DH ,故H 为△BCD 的垂心,从而BD ⊥CH ,可得BD ⊥AC 。 (5)点AB 到平面α距离距离分别为12,20,若斜线AB 与α成030的角,则AB 的长等于__ ___. 答案:16或64。解析:分A 、B 在平面α的同侧和异侧进行讨论。 例2:.如图:已知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AB =AC ,F 为棱BB 1上一点,BF ∶FB 1 =2∶1,BF =BC =2a 。 (I )若D 为BC 的中点,E 为AD 上不同于 A 、D 的任意一点,证明EF ⊥FC 1; (II )试问:若AB =2a ,在线段AD 上的E 点能否使EF 与平面BB 1C 1C 成60°角,为什么?证明你的结论。

质谱法习题集及答案

— 第四章、质谱法(122题) 一、选择题 ( 共35题 ) 1. 2 分 已知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C 8H 10,在质谱图上出现 m /z 91的强峰,则该化合物可 能是: ( ) (1)CH 3 C 2H 5 CH 3CH 3 CH 3 CH 3(2)(3) (4) 2. 2 分 ! 下列化合物含 C 、H 或O 、N ,试指出哪一种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为奇数( ) (1) C 6H 6 (2) C 6H 5NO 2 (3) C 4H 2N 6O (4) C 9H 10O 2 3. 2 分) 下列化合物中分子离子峰为奇数的是 ( ) (1) C 6H 6 (2) C 6H 5NO 2 (3) C 6H 10O 2S (4) C 6H 4N 2O 4 4. 2 分 在溴己烷的质谱图中,观察到两个强度相等的离子峰,最大可能的是:( ) (1) m /z 为 15 和 29 (2) m /z 为 93 和 15 : (3) m /z 为 29 和 95 (4) m /z 为 95 和 93 5. 2 分 在C 2H 5F 中, F 对下述离子峰有贡献的是 ( ) (1) M (2) M +1 (3) M +2 (4) M 及M +2 6. 2 分 一个酯的质谱图有m /z 74(70%)的强离子峰,下面所给结构中哪个与此观察值最为一致 ( ) (1) CH 3CH 2CH 2COOCH 3 (2) (CH 3)2CHCOOCH 3 。 (3) CH 3CH 2COOCH 2CH 3 (4) (1)或(3) 7. 2 分) 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 6H 14O, 质谱图上出现m /z 59(基峰)m /z 31以及其它 弱峰m /z 73, m /z 87和m /z 102. 则该化合物最大可能为 ( ) (1) 二丙基醚 (2) 乙基丁基醚 (3) 正己醇 (4) 己醇-2

一线三等角典型例题

“  一线三等角”模型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 一、“一线三等角”模型的提炼 例1、(2015 年山东·德州卷) (1)问题:如图1,在四边形ABCD 中,点P 为AB上一点,∠DPC=∠A=∠B=90°.求证:AD·BC=AP·BP. (2)探究:如图2,在四边形ABCD 中,点P 为AB上一点,当∠DPC=∠A=∠B=θ时,上述结论是否依然成立?说明理由. (3)应用:请利用(1)、(2)获得的经验解决问题:如图3,在△ABD 中,AB=6,AD=BD=5.点P 以每秒1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由点 A 出发,沿边AB 向点B 运动,且满足∠DPC=∠A.设点P 的运动时间为t(秒),当以D 为圆心,以DC 为半径的圆与A B相切,求t 的值. 变式1 ( 2012 年烟台) ( 1) 问题探究 如图6,分别以△ABC 的边AC 与边BC 为边,向△ABC 外作正方形ACD1E1 和正方形BCD2E2,过点C作直线KH 交直线AB 于点H,使∠AHK = ∠ACD1.作 D1M ⊥KH,D2N ⊥KH,垂足分别为点M、N.试探究线段D1M 与线段D2N 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 2) 拓展延伸 1如图7,若将“问题探究”中的正方形改为正三角形,过点 C 作直线K1H1 ,K2H2,分别交直线AB 于点H1、H2,使∠AH1K1 = ∠BH2K2 = ∠ACD1.作D1M ⊥K1H1,D2N⊥K2H2,垂足分别为点M、N. D1M = D2N 是否仍成立? 若成立,给出证明; 若不成立,说明理由. 2如图8,若将① 中的“正三角形”改为“正五边形”,其他条件不变.D1M = D2N 是否仍成立? ( 要求:在图8 中补全图形,注明字母,直接写出结论,不需证明)

质谱及综合谱图解析

质谱及综合谱图解析 1、在质谱中,一个化合物的M+和(M+2)+峰强度几乎相等,预示着它含有哪种元素( ) A. N B. O C. Br D. Cl 1、已知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4H8O。现已测得它的各种谱图如下,试确证其结构。

2、未知物为无色液体,沸点144℃,其四谱数据如下: 质谱: m/z M的含量% 114(M) 100 115(M+1) 7.7 116(M+2) 0.46 可能分子式:Beynon表 分子式M+1 M+2 C4H10O2 6.72 0.59 C6H14N27.47 0.24 C7H14O 7.83 0.47 C7H2N38.36 0.37 紫外光谱: EtOH λmax/nm εmax/L?mol-1?cm-1 275 12 红外和核磁:

3、某化合物,分子式C10H14O,能溶于NaOH,不能溶于NaHCO3,能使溴水褪色,该化合物的IR和1H NMR如下: IR:3250 cm-1有宽峰,830 cm-1有吸收 1H NMR:δ1.3(s,9H),δ4.9(s,1H),δ7.0(m,4H) 4、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8H10O,质谱得到m/z122(M+),IR在3600~3200 cm-1有强的宽峰,在3000 cm-1和750~700 cm-1处也有强的吸收,1H NMR显示:δ2.5(s,1H),δ2.7(t,2H),δ3.7(t,2H),δ7.5(m,5H),请推测其结构。 5、分子式为C9H10O的化合物有如下信号: 1H NMR:δ2.0(s,3H),δ3.75(s,2H),δ7.2(s,5H) IR:3100,3000,1720,740,700 cm-1和其他峰 试推断结构。

三角形中做辅助线的技巧及典型例题

三角形中做辅助线的技巧 口诀: 三角形 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线段和差及倍半,延长缩短可试验。 线段和差不等式,移到同一三角去。三角形中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 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等中线。 一、由角平分线想到的辅助线 口诀: 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角平分线具有两条性质:a 、对称性;b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对于有角平分线的辅助线的作法,一般有两种。 ①从角平分线上一点向两边作垂线; ②利用角平分线,构造对称图形(如作法是在一侧的长边上截取短边)。 通常情况下,出现了直角或是垂直等条件时,一般考虑作垂线;其它情况下考虑构造对称图形。至于选取哪种方法,要结合题目图形和已知条件。 与角有关的辅助线 (一)、截取构全等 如图1-1,∠AOC=∠BOC ,如取OE=OF ,并连接DE 、DF , 则有△OED ≌△OFD ,从而为我们证明线段、角相等创造 了条件。 例1. 如图1-2,AB//CD ,BE 平分∠BCD ,CE 平分 ∠BCD ,点E 在AD 上,求证:BC=AB+CD 。 例2. 已知:如图1-3,AB=2AC ,∠BAD=∠C AD ,D A=DB ,求证DC ⊥AC 例3. 已知:如图1-4,在△ABC 中,∠C=2∠B,AD 平分∠BAC ,求证:AB-AC=CD 图1-2 D B C

质谱介绍及质谱图的解析(来源小木虫)

质谱介绍及质谱图的解析(来源:小木虫)质谱法是将被测物质离子化,按离子的质荷比分离,测量各种离子谱峰的强度而实现分析目的的一种分析方法。质量是物质的固有特征之一,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质量谱——质谱,利用这一性质,可以进行定性分析(包括分子质量和相关结构信息);谱峰强度也与它代表的化合物含量有关,可以用于定量分析。 质谱仪一般由四部分组成:进样系统——按电离方式的需要,将样品送入离子源的适当部位;离子源——用来使样品分子电离生成离子,并使生成的离子会聚成有一定能量和几何形状的离子束;质量分析器——利用电磁场(包括磁场、磁场和电场的组合、高频电场、和高频脉冲电场等)的作用将来自离子源的离子束中不同质荷比的离子按空间位置,时间先后或运动轨道稳定与否等形式进行分离;检测器——用来接受、检测和记录被分离后的离子信号。一般情况下,进样系统将待测物在不破坏系统真空的情况下导入离子源(10-6~10-8mmHg),离子化后由质量分析器分离再检测;计算机系统对仪器进行控制、采集和处理数据,并可将质谱图与数据库中的谱图进行比较。 一、进样系统和接口技术 将样品导入质谱仪可分为直接进样和通过接口两种方式实现。 1. 直接进样 在室温和常压下,气态或液态样品可通过一个可调喷口装置以中性流的形式导入离子源。吸附在固体上或溶解在液体中的挥发性物质可通过顶空分析器进行富集,利用吸附柱捕集,再采用程序升温的方式使之解吸,经毛细管导入质谱仪。 对于固体样品,常用进样杆直接导入。将样品置于进样杆顶部的小坩埚中,通过在离子源附近的真空环境中加热的方式导入样品,或者可通过在离子化室中将样品从一可迅速加热的金属丝上解吸或者使用激光辅助解吸的方式进行。这种方法可与电子轰击电离、化学电离以及场电离结合,适用于热稳定性差或者难挥发物的分析。 目前质谱进样系统发展较快的是多种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接口技术,用以将色谱流出物导入质谱,经离子化后供质谱分析。主要技术包括各种喷雾技术(电喷雾,热喷雾和离子喷雾);传送装置(粒子束)和粒子诱导解吸(快原子轰击)等。

质谱法习题集包括答案解析 .docx

第四章、质谱法( 122 题) 一、选择题 ( 共 35 题 ) 1. 2 分 已知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C 8H 10 ,在质谱图上出现 m / z 91 的强峰,则该化合物可 能是: ( ) 2. 2 分 下列化合物含 C 、 H 或 O 、N ,试指出哪一种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为奇数 ( ) (1) C 6 H (2) C H NO (3) C H NO (4) C 9 H O 6 6 5 2 4 2 6 10 2 3. 2 分 ) 下列化合物中分子离子峰为奇数的是 ( ) (1) C 6 H (2) C H NO (3) C H OS (4) C 6 H N O 6 6 5 2 6 10 2 4 2 4 4. 2 分 在溴己烷的质谱图中,观察到两个强度相等的离子峰,最大可能的是: ( ) (1) / 为 15 和 29 (2) / 为 93 和 15 m z m z (3) m / z 为 29 和 95 (4) m / z 为 95 和 93 5. 2 分 在 C 2H 5F 中, F 对下述离子峰有贡献的是 ( ) (1) M (2) M +1 (3) M +2 (4) M 及 M +2 6. 2 分 一个酯的质谱图有 m / z 74(70%) 的强离子峰 , 下面所给结构中哪个与此观察值最为一致 ( ) (1) CH 3 CHCHCOOCH (2) (CH ) CHCOOCH 2 2 3 3 2 3 (3) CH 3 CH 2COOCH 2CH 3 (4) (1) 或 (3) 7. 2 分 ) 某化合物分子式为 C 6H 14O, 质谱图上出现 m / z 59( 基峰 ) m / z 31 以及其它 弱峰 m / z 73, m / z 87 和 m / z 102. 则该化合物最大可能为 ( ) (1) 二丙基醚 (2) 乙基丁基醚 (3) 正己醇 (4) 己醇 -2 8. 2 分 某胺类化合物 , 分子离子峰其 =129, 其强度大的 / 58(100%), / 100(40%), 则该化 M m z m z 合物可能为 ( ) (1) 4- 氨基辛烷 (2) 3- 氨基辛烷 (3) 4- 氨基 -3- 甲基庚烷 (4) (2) 或(3) 9. 2 分 某胺类化合物 , 分子离子峰 + =87, / 30 为基峰 , 则它最可能是 ( ) M m z (1) (CH 3) 2CHCH 2CH 2NH 2 CH 3 (2) CH 3CH 2-C-NH 2 CH CH 3 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