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建筑设计角度浅议居住区地下室空间的开发与利用_张维

从建筑设计角度浅议居住区地下室空间的开发与利用_张维

从建筑设计角度浅议居住区地下室空间的开发与利用_张维
从建筑设计角度浅议居住区地下室空间的开发与利用_张维

116

从建筑设计角度浅议居住区地下室空间的开发与利用

Discussion on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Underground Space in Residential Communities Design

撰文 张维 北京中联环建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随着地产开发市场和建筑设计市场不断追求精益化,对于一个建设项目的关注点已从一味追求品质或一味追求售价,开始向成本与综合收益上转移,地下室空间也逐渐从单纯的沉没成本变成开发商创造利润和控制成本的重要因素,从而地下室空间的开发与利用变得越来越重要。这里从建筑设计角度出发,以居住区为例,讨论地下室空间的开发与利用。

1地下室空间的开发原则

地下室空间的开发原则可以简单总结为四个字:少建、多卖。地下室空间与地上空间相比,建设成本高,销售价值低,所以绝大部分的居住区项目从成本角度出发都会要求尽量控制地下室规模,减少初期的成本投入。这些成本除土建成本外,一些省市还会包含地下室面积带来的土地出让金成本。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地下室空间虽然销售价值会低于地上空间,仍具有一定的销售价值,特别是地上销售单价较高的地区,如北京、上海,即使是以地上单价的一半或1/3进行销售,仍然高于其建设所需的土建成本,所以适当挖掘地下室空间的销售潜力是目前很多项目的研究重点。

2“少建”

关于地下室“少建”的问题,我们暂不考虑地下室的销售价值问题,只讨论如何最大化地降低开发商的成本付出。

2.1 优化楼座地下室层数,将非收益地下空间面积控制在最低

地下室面积可以简单分为两部分:单建地下停车库和楼座地下室。其中楼座地下室是开发商最不愿意面对的,为了降低其所产生的建设成本,有以下两方面问题需要控制:1)在结构合理的前提下,最小化楼座地下室面积;2)在结构合理的前提下,最小化楼座地下室挖深。

为了实现这两个目的,大量项目会考虑尽量将单建地下停车库与楼座地下室脱开进行设计,在停车数量要求较高的项目中,至少可以让楼座与周边的楼座脱开,并留够一定的施工距离,一般在3m以上,以满足楼座地下室可以与单建地下停车库不同期施工,并缓解基础对楼座地下室挖深的要求(图1,2)。

从成本角度,这种作法有以下三大优势。

(1)节省建设成本。常见的1层普通停车框架结构的单建地下停车库按3.6m层高、1.8m覆土和0.3m的室内外高差来计算,如果楼座地下室与单建地下停车库底板做成一平,那么楼座地下室的总层高将有5.7m,基本相当于两层标准层的层高。根据《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当设防烈度为7度或7度以上时,对于天然地基,高层建筑的基础埋深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2。推算下来,当建筑高度在75m以下时,楼座地下室总层高5.7m,从结构角度来看是偏浪费的。一旦楼座地下室与单建地下室脱开,两者的挖深可以独立考虑。但这种作法并不一定节省建设成本,因为在节省楼座地下室挖深的同时,会增加大量的挡土墙,所以对于建设成本的核算一定要通盘考虑。

(2)节省融资成本。这种作法可以缩短脱开部分楼座的施工周期,将销售节点提前,同时可以将单建地下停车库的建成节点置后,减少销售前期大量的成本投入与资金占压,从而大幅提前现金回流,大大降低融资成本。

(3)节省土地出让金。北京地区五环附近的土地出让金已经全面进入5万时代,楼座地下室如果要考虑销售,需要补交土地出入金,如果按地上单价的1/3计算,也是1万多元的单价,已经远高于建设成本带来的影响,所以在成本的考量上,土地出让金往往会比建设成本更让开发商感到压力,同时也让压缩地下空间面积的意义更加充分。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楼座地下室与单建地下停车库脱开设计都是最优选择,当楼座与单建地下停车库没有脱开,甚至楼座被单建地下停车库完全包围时,从建设成本角度上,适当放松楼座地下室底板挖深,与单建地下停车库底板做平反而成本较低。

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很多项目同样需要兼顾居住品质,单建地下停车库与楼座地下室之间使用通道连接,可以解决住户从车库入户的问题。

图1 某项目地下室平面示意图2 地下停车库与楼座地下室连接示意

设计与研究 Design & Research

117

根据不同的实际工程情况,楼座地下室与单建地下停车库可以存在不同的关系情况:情况一:单建地下停车库为1层,楼座地下室与单建地下停车库脱开,只做1层,地下室底板不同高,之间通过通道解决高差(图3);情况二:单建地下停车库为1层,楼座不做地下室(图4);情况三:单建地下停车库为1层,楼座地下室同样只做1层,但与单建地下室底板按一平设计,楼座下地下室可做两层,也可做1层(图5);情况四:楼座只和地下车库地下一层连接,不落到地下二层,单建车库地下室平面做退台(图6,7);情况五:楼座下地下室做大层高,控制地下空间面积,将非收益地下空间面积控制在最低,避免非可售空间土地出让金的缴纳(图8)。

2.2 优化单建地下停车库柱网和行车动线,控制车库单车位面积指标

由国标《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不难看出,小型车不同停车方式所占用的单车位及通车道所需尺寸,以垂直式后退停车所占用的停车面积最小。故一般情况下,独立地下车库都采用该种停车方式。该规范表4.1.5中垂直式后退停车最小停车位尺寸为:垂直通车道方向的长度为5.3m,平行通车道方向的宽度为2.4m,通车道宽度5.5m。

根据国家规范标准合理控制地下停车库的柱网将可有效地控制车库单车位面积指标,下面结合某实际工程项目对小柱网和大柱网单车

位面积进行比较分析。

图3 楼座地下室与单建地下停车库关系情况一图4 楼座地下室与单建地下停车库关系情况二

图5 楼座地下室与单建地下停车库关系情况三地下一层平面图地下二层平面图

图6 楼座地下室与单建地下停车库关系情况四

图7 楼座地下室与单建地下停车库关系情况四

图8 楼座地下室与单建地下停车库关系情况五

剖面示意剖面示意

剖面示意

剖面示意剖面示意平面示意

平面示意

118

方案一:如图9,选用5.5m×6.0m的小柱网,2车位/开间,可以减少梁高及柱截面,但同时会增加柱子及施工工时及模板工程量。小柱网每车位所占停车面积为:(3+6)×5.5/2=24.75m 2(包括停车位之间的车道面积)。

方案二:如图10,选用8.0m×8.0m的小柱网,6车位/开间,大柱网每车位所占停车面积为:(4+8+4)×8/6=21.33m 2(包括停车位之间的车道面积)。

通过以上两种方案比较可得:

(1)小柱网:单位停车面积为24.75m 2。大柱网:单位停车面积为21.33m 2,因此单从停车效率来说,大柱网要优于小柱网。

(2)极限柱网尺寸:按照标准小型车位2 400×5 300,可计算出车库柱网尺寸7.9m×7.9m或8.0m×8.0m较为合理,停车效率较高。

(3)车道两侧双侧停车,减少地下车行道,提高停车效率(图11,12)。

(4)子母车位与迷你车位的设置。在地下停车场局部很难布置普通标准停车位的地方,建议布置子母车位或者迷你车位,提高地下停车库停车率。

2.3 合理布置机房与人防,减少地下室总面积

合理布置机房位置,尽量减少机房面积。水泵房、消防水池局部降板增加层高,减少水箱和水池占地面积(图13,14)。

利用楼座下做人防设备机房,减少地库内人防面积,增加可售车位(图15)。

2.4 结合场地竖向,合理确定覆土厚度,控制地下室总体挖深

根据场地标高,调整地库布置,使覆土最小(图16)。可根据基地实际场地竖向设置地下室底板标高,减小地下室顶板覆土高度,降低结构施工成本(图17)。

地库设计按C形布局,不但可以为园林设计创造良好条件,也可以为外线设计预留条件,减小车库顶板覆土厚度(图18)。

图9 小柱网地下室平面示意图10 大柱网地下室平面示意图11 行车道单侧停车(效率较低)

图12 行车道两侧都停车(效率高)图13 机房平面示意图14 机房剖面示意

图15 楼座下布置人防设备机房示意

图16 地下车库布置与场地标高关系示意图17 地下车库布置与场地标高关系剖面示意图18 “C形”地库与建筑、景观关系示意

119

2.5 选择合理结构形式,控制单建地下停车库层高

单建地下室停车库一般选用框架式和无梁楼盖式两种。结合多年项目经验对两种结构形式进行比较分析。

(1)框架式(梁板式楼盖)优点:受力简单明确,材料用量低。

缺点:层高相对高,增加土方开挖量,增加基坑支护量,增加降水费用。

(2)无梁楼盖式

优点:地下室层高可减小,减少土方开挖量,降低基坑支护难度及工程量,减少降水费用,施工简单,净高相对较高,综合成本相对低。

缺点:材料用量增加。

在满足设备管线布置高度及停车库净高要求下,优化单建地下停车库层高,北京地区车库层高参考数值如下:普通车库框架结构层高3.6m,普通车库无梁楼盖层高3.5m,立体停车库层高4.5m。

3“多卖”

地下室“多卖”,不仅要挖掘地下室空间的销售潜力,还要考虑在寸土寸金的现状下如何最有效地利用地下室空间。

3.1 住宅首层户型下跃,地下空间以戊类库房形式捆绑销售

3.1.1 做法一

(1)地下室设为高层高,以戊类库房形式销售给客户,地下室底板与车库一平,用户可自行搭建为两层使用,增加溢价空间。

(2)大窗井节省通风采光,不设下沉小院,节省工程造价,减小未来漏水隐患。

(3)地下室酌情设置上下水,或完全交由用户自理(图19)。

3.1.2 做法二

(1)地下一层与首层为正常层高,以戊类库房形式销售给客户,地下二层作为设备用房或库房另行使用。

(2)利用地下室顶板厚土深度形成下沉小院赠送给客户(图20)

首层平面图首层平面图地下一层平面图地下一层平面图地下二层平面图

图19 住宅首层下跃做法一

剖面示意

图20 住宅首层下跃做法二

120

3.2 商业下跃,地下空间以商业形式形成销售

在用地内形成商业内街,地下则布置了下沉广场,使得原本单调的一层商业街形成兼有地下一层的小商圈,提升了商业质量;在用地地上指标紧张的情况下,将配套商业安置在地下,解放出更多的地上面积空间给其他功能(图21~23)。

3.3 拆分楼座地下室,形式小面积贮藏室,以戊类库房形式形成销售

拆分原则:1)尽量拆分划小;2)每个单元下拆分所得贮藏室数量不大于该单元住宅总户数(图24)。

3.4 最大化将配套公建功能设置在地下室,变相增加地上可售面积。

文体活动和部分市政设备用房尽可能设置在地下室(图25)。

3.5 车库内空间不能布置正常车位处布置子母车位和微型车位

考虑布置子母车位和微型车位,增加可售价值(图26)。

4 结论

随着建筑市场的成熟,对于建筑设计精益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地下室成本控制和利润挖掘的研究日趋重要。本文只是粗略列举了居住区地下室建筑设计的研究框架,其中每个细分子项都有着很大的研究空间,将会在日后的设计工作中不断完善。

图21 地下商业平面示意图22 地下商业剖面示意

图23 下沉商业广场效果图

图24 拆分楼座地下贮藏空间示意图25 地下配套公建功能设置示意图26 子母车位示意

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关系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关系 作者:薛静, 余翔, Xue Jing, Yu Xiang 作者单位:薛静,Xue Jing(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510660), 余翔,Yu Xiang(中国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四川,成都,610017) 刊名: 天然气与石油 英文刊名:NATURAL GAS AND OIL 年,卷(期):2010,28(2) 参考文献(11条) 1.许乙弘Art Deco的源与流 2002 2.张建华建筑设计 2007 3.张兵城市规划实践的分析理论 1998 4.谢文慧;邓卫城市经济学 1999 5.全国城市规划执业制度管理委员会城市规划原理 2006 6.徐建刚城市规划信息技术开发及应用/新世纪中国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丛书 2002 7.王爱华;夏有才城市规划新视角 2005 8.王祖华;蔡健;徐进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2008 9.同济大学;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城市环境保护 1982 10.许浩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技法 2005 11.日本建筑学会建筑与城市空间绿化规划 2006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窦志.赵敏试论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期刊论文]-建筑学报2002(10) 2.王民成.WANG Min-cheng浅析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的关系[期刊论文]-山西建筑2009,35(26) 3.高云.金长峰试论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期刊论文]-城市建设2010(9) 4.李冠.朱方位浅谈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关系[期刊论文]-科技信息2009(27) 5.冯丹.王东军浅谈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期刊论文]-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6) 6.彭碧.向德军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研究[期刊论文]-大科技·科技天地2010(9) 7.郑伟.王健浅议城市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期刊论文]-中华民居2010(11) 8.尹彦凤.李勇城市设计、城市规划一体论[期刊论文]-中国科技博览2010(25) 9.郑倩.Zheng Qian现代城市规划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分析[期刊论文]-价值工程2010,29(6) 10.冯志刚浅谈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期刊论文]-科技创新导报2008(8) 引证文献(1条) 1.胡术颖.叶崇福关于建筑设计与城市的综合探讨[期刊论文]-中华民居 2011(6)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2e11524870.html,/Periodical_trqysy201002016.aspx

建筑设计住宅小区如何做分析图

住宅小区如何做分析图 公司的分析图基本上全部被我霸占了,俨然成了分析图专业户呵呵,做了这么多次做一下总结以便后日有用。 小区分析图1.张数可多可少2.内容可繁可简要看是处于什么样的阶段和面对什么样的甲方。如果是方案竞标之类的就可以做的花哨一点,我们公司一般都是委托项目,所以分析图做的比较简单一些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些基本的项还是要有的,且在做的时候才发现真是做的越细越感觉自己知道的太少。 几轮下来按照作图的方便,分析图一般有以下几项(有时候排序会根据图面的效果)1. 人行流线分析图 2. 车行流线分析图 3. 消防分析图 4. 竖向分析图 5. 景观分析图 6. 日照分析图 7. 户型分布图具体内容如下:

1. 人行流线分析图。这个比较简单一般包括A小区出入口:一般为2~3个,不宜多这样方便管理且此出入口不包括消防用的紧急出入口紧急出入口平时是不开放的。B市政路为小区周围已建成的或者规划好的由政府来建设的道路(当然具体实施起来可由开发商跟政府共同协调建设)这个甲方提供的地形图上一般会有直接标出即可。C商业人行流线:如果有商业(一般在小区出入口附近或者沿街会有底层商业)要把商业人行流线表示出来。D小区内人行:一般画到入户即可不必太细示意图而已尽量好看美观,为了好看CAD导入PS一般会给个阴影+斜面和浮雕效果。 2. 车行流线分析图。一般包括A 区出入口。B车库出入口。C市政路。D平时车行流线,之所以要加上平时二字是因为此示意不包括一部分单独的消防流线 E地面停车区域。F地下车库范围

3. 消防分析图:A小区出入口。B紧急出入口(有的没有单独的此项) B市政路。C消防通道(一般为平时车行流线+紧急车行-部分平时车行)D消防登高面(高层必有)一般登高面所在边不小于住宅平面周长的1/4 且最好靠近楼梯。多层虽然不需要登高面――因不是很高,消防水枪能直接喷到但是消防车要可以到达(无台阶,路宽不小于4M) 4. 日照分析:这个一开始不太会最近才刚刚略懂呵呵A首先画出建筑的轮廓记住是建筑的外墙轮廓不算坡屋顶挑出的那一部分。自认为原因是北面建筑的采光遮挡不单单是因为南面建筑的屋顶还有早上和晚上墙面对两侧阳光的遮挡。B然后确定一个最低标高因为现在的住宅小区为了视觉效果和景观需要很少是地平面大平板了很多都是住宅入户标高不一样的有高差的就是在不同的标高不同的平台上建房子。确

浅谈大空间建筑暖通空调设计与节能

浅谈大空间建筑暖通空调设计与节能 发表时间:2018-06-11T12:19:06.14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6期作者:杨志炜 [导读] 在空间尺度方面,大空间建筑的空间尺度都很大,高度很高,外墙的面积和地板的面积都很大。 摘要: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节能减排的设计,不但可以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缓解电力紧张的问题,而且还可以保护环境。而现代的大空间建筑造型奇特,尺寸庞大,其耗能是可观的,因此对大空间建筑的暖通空调进行节能设计是具有一定的意义的。基于此,本文就从大空间建筑暖通空调设计与节能展开分析。 关键词:大空间建筑;暖通空调设计;节能 1、大空间建筑的特征 1.1在空间尺度方面,大空间建筑的空间尺度都很大,高度很高,外墙的面积和地板的面积都很大。由于高度很高,有些建筑高度差甚至达到百米以上,这样很容易造成温度差,同时外墙面积过大也会造成外界界面对室内空间的自然对流影响较大,冬季易在四周造成下降冷气流的影响。 1.2在居留区方面,大空间的建筑的大一般指俩方面,既高度和面积。一般的大型剧场、体育场馆的高度都在几十米左右,面积的单位都是万平方米。容纳的人数一般都是以万人作为单位的。虽然感觉人很密集,但是由于空间更大,所以相对于一般的建筑,大空间建筑的人均面积还是比较大的。因此,对于大空间而言,人均体积大,从卫生角度看是好的,可采用较小的换气次数。 1.3使用方面,大空间建筑一般都是综合性建筑,大都有多功能要求,如体育运动、杂技、音乐会、展示会等,因而要设置临时舞台、活动座椅等装备。不仅对空调带来多种环境要求,而且由于这些装备的存在也影响空调系统的设置。此外对空调系统的控制要求有相当的灵活性。这就使得应对空调系统负荷的分配以及冷热源的配置都作相应的考虑。 2、大空间建筑暖通空调设计难点 2.1高大空间建筑防火难度大,对采暖、通风和空调系统的要求更高。例如,大空间建筑往往需要在主体建筑或裙房内布置一些象燃油或燃汽锅炉房、自备发电机房、空调机房和汽车库等一些危险性较大的空间。这方面应在设计中有所体现。 2.2大空间建筑往往高度较大,这将加重采暖系统的垂向失调,同时由于系统水静压力较大,直接影响到室外管网的水力工况,其系统的形式及与室外管网的连接与多层建筑有较大差异。 2.3高大空间建筑设计往往需要有单独的热源,以满足空调、采暖、制冷、热水供应等方面的需求。由于用地紧张和其他一些原因,有些大空间建筑需要在地下室内或屋顶上设置锅炉房。从目前发展趋热来看,这种设计方式越来越多,这使得大空间建筑的热源设计变得更为复杂。 2.4大空间建筑的空调设计气流组织因温度梯度较大,需采用合理的送风方式。上送下回方式为从顶棚送风下部回风,现工程多采用可调节风量和射程的风口,提高冬季的送风风速;侧送下回方式送风口高度大多在3米左右,需要结合建筑装修设计布置风口位置以达到室内美观,同时需要精确的空调气流组织计算。 3、大空间建筑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要点 3.1合理选取设计参数 3.1.1室内温、湿度从节能的角度来确定其标准是节能的重要因素。空调系统能耗大小除与当地室外气象参数、建筑物的外围护结构及室内发热散湿量有关外,室内设计温、湿度标准也是直接影响负荷大小的重要因素。在保证生产工艺和人体健康的条件下,夏季将室内空气的设计温度每提高1℃,约可减少热负荷11.2%,节省量是极为可观的。同样,在夏季如将室内空气湿度由60%提高到70%,则可节约能量17%左右。 3.1.2新风量新风负荷占空调总负荷的20%~40%,对其标准值高低的取舍,与节能关系重大,不可忽视。引进新风主要是为了满足人员的卫生需求及部分工艺空调所需维持的室内外压差。而新风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空调的负载,从而影响空调系统的主机、冷却塔、水泵、风机盘管等的耗电。 3.1.3利用人体对热舒适性的环境有多个感觉参数的特性,减少对温度降低的需要。不同的环境参数组合可以得到相同的热舒适性效果,但不同的热湿环境参数组合空调系统的能耗是不相同的。例如在冬季,如果采用传统的空调方式,把整个室内的空气加热,通过空气实现人体与环境的热湿交换,就需要较高的空气温度,此时通过维护结构和加热新风的热损失都比较大。如果根据热湿环境的研究成果,改变传统的空调方式,增加辐射热,比如低温地板辐射采暖,此时所需要的空气温度降显著下降,一般可达到12~14 ℃,而传统方式一般在18~20 ℃,显然后者比前者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3.2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节能 像在体育馆、礼堂等大空间建筑是属于人员密集、设备散热量大的场所,过渡季节仍然需要空调降温。因此采用全空气低速风道双风机系统较为合理。室外进入的新风和部分回风混合后,经过滤、冷却或加热处理后送入比赛大厅。空调机组新风口、回风口、排风口分别配带电动风阀,根据室外新风焓值,调节3个阀门的开度,实现过渡季节全新风运行,以达到节能和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目的。 3.3有效利用室外新风量 对于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将室外新风量进行正确有效的利用是一个有效的节能方法。对于冬冷夏热的房间来说,室内空调系统的能源消耗随着室外新风量的增大而增加。对于新风量的取用,是根据空调放假的正压值来确定的。大空间建筑用途不同,对新风量的取用也有所差别。要达到新风量的最少取用,首要的措施就是禁止在空调房间内的吸烟活动。因此,很多具有空调系统的公共场合都禁止吸烟,也就是要减少新风量,减少空调能耗。 3.4选择有能量回收装置的空调器 在大空间建筑的工程设计中,经常由于空调房间某些工艺要求将空调系统设计成直流系统,其排风和室外新风之间的温差在冬夏季很大,而这部分排风又带有一些污染物,所以不能直接进入空调系统,此时应对排风进行显热回收。室内回风在排至室外以前,先和室外进

居住区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规划、建筑设计 一、工程概况 XX市北大花园住宅小区位于XX市新区,北临东风东路,西临纵贯七路,总用地面积约3.62公顷。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优美。 二、规划依据 1、XX省北大花园住宅小区总体设计招标文件; 2、XX省北大花园住宅小区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93; 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01;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2001年版); 6、《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1999(2003年版); 7、《商店建筑设计规范》 JGJ48-88; 8、《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25-2005; 9、《XX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寒冷地区)DBJ41/062—2005; 10、其它有关规范、规程。三、规划设计指导思想 1、建立“城市—社区—小区—院落—住栋—家庭”的尺度序列,把最小的生活单元—“家庭”融入城市范畴。站在城市的高度看待社区建设,创造与城市完美和谐的居住环境,使社区成为城市的组成部分,并为城市所接纳。 2、在小区这一尺度级上始终贯彻“道路—绿化—公建”作为社区建设三大要素的观点,为住宅建设先行开道,细致入微地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建设生机盎然的社区环境,最大限度地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3.突出环境设计的宗旨,以“绿化中的建筑”和“建筑中的绿化”两种手法营造小区中心,形成集中景区与庭院绿地,有效利用土地,突出小区的整体特色。 4. 居住区的主要功能就是满足人们日常的生活居住需求,因此在环境设计上要强调“以人为本”,以人的尺度,人的需求及人的活动为根本出发点,充分提供生活、居住、娱乐、等功能和服务设施,从而体现对人的细致关怀。 5、规划与单体设计相结合,创造一个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生活方便、利于管理、环境优美,具有时代精神的住宅小区。

地下车库坡道设计要点总结

地下车库的汽车坡道 地下车库的汽车坡道,是地下车库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地下车库室外和室内,地上与地下的竖向交通枢纽。合理布置地下汽车库坡道,做好汽车坡道设计,在整个地下车库设计中非常重要。 1. 总平面设计 地下车库在总平面中的位置,应以方便进出,与人行道严格分离,远离场地主干道为原则,汽车 坡道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出入口,以减小汽车噪声影响及夜晚汽车光线干扰。地下车库汽车 坡道的数量不少于两个,当停车数量少于100辆时可设计一个。当停车数量大于500辆时不应少于三个,如条件允许,小于100辆大于50辆最好也设进口出口两个汽车坡道。 2. 平面设计 汽车坡道按平面形式可分为直线坡道、曲线坡道、直线曲线混合坡道、螺旋坡道(二层以上) 等,见下图: 出入口汽车坡道最小净宽度,《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下简称《汽设规》)规定,小型车(如无特殊说明下均以小型车为例),单车行驶3.5m,双车行驶6.0m。《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下简称《汽防规》)规定,汽车坡道的疏散宽度单行 4.0m,双行7.0m。因此,汽车坡道最小宽度,取上限,单车道不小于4.0m,双车道约为9.0m为宜。曲线坡道还应满足小型车转弯半径不小于 6.0m的要求。通过计算得知,曲线坡道内径最小约为 4.0m,舒适内径约为5.5 ?6m。 平面设计中因曲线坡道对驾车司机视线有影响,所以应尽量多采用直线坡道,少采用曲线坡道。混合坡道中,直线和曲线相接部分一定要是相切的关系,不应有折线。 3. 剖面设计 小型车汽车坡道的最大坡度《汽设规》规定,直线坡道15%(1:6.67),曲线坡道12% (1:8.33)。 当汽车坡道的纵向坡度大于10%时,坡道上、下端均应设相当于正常坡道1/2的缓坡。缓坡 直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 3.6m,曲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 2.4m,且曲线半径不应小于 20m。大于10%的坡道设缓坡,是为了防止汽车的车头、车尾和车底擦地。缓坡坡度一定要保证是与它相连接的正常坡度的1/2(6%?7.5%),而不是其它值。实践中直线缓坡不如曲线 缓坡实用,一是因为曲线缓坡(2.4m)比直线缓坡(3.6m)可以更短,二是曲线缓坡更平滑,更舒适。通过计算得知,当直线坡道高差大于0.72m时,曲线坡道高差大于1.08m时,设计缓坡距离会更短,更经济。当条件允许时,汽车坡道的舒适坡度应设计在8%?10%之间。曲线坡道 还应在横向设计2%?6%的超高坡度,利用汽车重力平衡向心力,增加舒适性。超高设计要明确外环高,内环低,是由外环坡向内环。 汽车坡道最小净高《汽设规》规定不小于 2.2m。因地下汽车库经常与地下锅炉房、水泵房、变电站等设备用房毗邻,汽车坡道同时会兼做设备用房设备安装进出口,所以此时设计净高 应大于2.5m为宜。汽车坡道应有良好的排水措施,通过实践,汽车坡道如设三道截水沟效果非常好,如下图所示: 在坡道开始站设一道截水沟,在设计0.1m?0.15m高反坡段,有效防止室外水漫流进车道内。中间坡道开口部位以内设计一道截水沟,把开口部位的雨水排出,坡道末端设一道截水沟,把

浅谈商业综合体的空间特征及建筑设计要点

浅谈商业综合体的空间特征及建筑设计要点 发表时间:2018-05-15T14:02:17.74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4期作者:侯新刚赫小静 [导读]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 陕西省现代建筑设计研究院陕西西安 710048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给城市商业的综合体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城市商业综合体是城市文化、商业、工作等各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城市商业综合体能否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主要取决于城市商业综合体的规划设计是否合理,也反映了城市商业综合体规划设计的重要性。 关键词:商业综合体;空间特征;设计 前言 城市商业综合体是基于传统城市商业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商业发展思路,是以商业为基础,融合城市文化、交通、工作、娱乐等各方面而形成的商业综合体,也是对城市商业中心原有各项商业资源的有效整合。因此,为了确保城市商业综合体能够更好地推动城市商业、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应充分把握设计要点,全面考虑商业综合体所涉及的功能分析、服务人群定位等各个方面,科学规划商业综合体,以便提升城市发展水平。 1商业综合体设计概述 对于商业综合体而言是一种复合型的现代城市商业设施,将零售以及餐饮和娱乐进行了全方位的整合,具有多种商业功能,能够满足人们的多元化需求,并在城市公共空间中是主要的部分。就整体而言,现代商业综合体空间主要源于一些街道以及广场,能够将规模效应全面的体现,进而系统性的开发建设,进而创造出一定的空间载体,最终实现规模集约化。另外,一些大规模主力店以及租赁点等聚集在一起,给购物者提供了较大的便利,进而发挥出一定的规模效应以及相关的成本优势。从形式角度出发,商业综合体与传统商业街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又具有必要的空间环境特征,将城市空间以及建筑空间的优势结合开来,因此,受到公众的喜爱。一些街道以及广场和路径等融入在城市建筑中,进而将商业设计内部空间进行充分的体现。对于城市商业综合体来讲是现代城市空间的重要部分,因此,在当前形势下,朝着综合化以及多功能的方向全面发展。 2商业综合体的特征以及基本形式 2.1具有着一定的商业综合体方式 相对而言,对于单独性的商业综合体来讲,从外观角度为主要出发点,归属于一种封闭性建筑,在建筑中出口以及城市街道呈现着连接状态,因此,具有着一定的识别效果。对于单独建筑商业综合体来讲,是一种开放的内部购物形态。在内部结构上主要是以节点型建筑中庭空间为核心,另外线性建筑空间也是主要的形态。另外,在商业综合体内,交通方式主要是以扶梯为主导,电梯或者是行走坡道是很少存在的。 2.2集多种建筑为一体的商业综合体 由多种建筑形成的商业综合体坐落在老城区内,在固定空间内将多种建筑空间形态表现出来。对于这样的老城区来讲,更是一种商业活动中心。在实际改造过程中,主要是以街道为重要轴线,将原有空间分布情况以及空间大小结合开来,进而进行全面的整合,同时将餐饮以及休闲等进行科学的分配。 2.3具有复合性质的商业综合体 对于复合商业综合体而言,将餐饮以及休闲和文化等结合开来,在一定程度上讲将多种体量建筑结合在一起,进而将建筑形态表现出来。另外,单独功能区以及其他功能区建立一种良好的互动联系,进而在真正意义上来讲,建立出一个具有高效率以及多功能的复合群体。在一般情况下,对于复合建筑行业综合体而言,下半部分将承担着一些娱乐性活动,而上半部分主要是针对酒店和企业办公等。相对而言,这样的建筑主要是以城市商业密集街区为核心 3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分析 当我们对商业综合体的空间特征进行大致划分概述后,其建筑设计就与此密不可分了。正是这细微的建筑设计成就了无数令人叹服的冲入云端的空间感知力。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需要一定的空间感知度。在进行建筑总体设计规划时,处处都需要考虑人们的空间感知度。空间感知程度越高,人们的建筑辨识能力就越强,地理位置的转换效率就越高。所以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任务一般都是以人们的空间感知度的难易程度为出发点,结合一些人类心理学知识,设计出既能满足商场营销需求又能惠及大众的通行空间路线。通过一些旧有的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模式,我们可以看出其建筑特色集中体现在商业营销规划上,体现了商业高逻辑化,这时反而达不到理想的建筑设计要求。因为严重缺乏人文情怀,即空间感知度,超出人们日常地域转换的辨识度,此时的商业综合体既满足不了商家的营销需求也满足不了大众的消费心态。因此,商业综合体的建筑设计任务需要时刻考虑到人们的空间感知度的心理因素。基于空间感知度的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任务可以通过实践演练模拟人们的日常空间感知度行为来进行规划设计。 3.1基于空间感知度的基础建筑结构设计 3.1.1个人对于陌生场地的路线熟知过程主要依赖于地标,在商业综合体的基础建筑设计规划中占据十分重要的版块,在未来的实践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3.1.2在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中路径划分也是一项基础的应用,也是商业综合体建筑通道规划的重要内容。从起点到目的终点有多条路径,这并不表示所有相通的路径都是可行的,需要结合人们的空间感知度来进行定位取舍,规划出合理的满足实际需求的路线。 3.1.3商业综合体应用布局也是一项基础性的设计任务,某个具体应用建筑的设计内容应该紧密结合人们的日常知识。如对于KTV以及咖啡厅这些常见建筑应用,人们的认知度就较高。 3.2基于空间感知度的综合建筑结构设计 为了保证商业综合体的综合应用价值,需要做好其中心模块的规划设计任务。商业模块的区域划分就是其核心设计任务,需要以客户的空间感知度为基础,拟合客户的消费心理,设计出既能实现商家最大限度利益链延续目的,又能满足消费者购物需求的商业空间。这种

居住小区设计的研究分析(重点)

1 居住小区设计的研究分析 现在许多的居住小区在设计中都遵行了一个设计流程——规划、建筑、景观。在最后才开始建设甚至规划景观,这种和整体规划和建筑脱节的设计流程使许多的小区的景观设计和主体建筑脱节,缺少统一感,出现很多问题。有许多的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都趋向西方园林形式靠拢,许多小区打着“法国小镇”、“荷兰小镇”等旗号采用大量的模纹花坛、欧式花架及方尖碑等元素。如果一味追求高品位,洋文化,而忽视居民的文化底蕴,忽视当地的气候环境、人文环境,单纯照搬最终不会得到居民的认同;许多的开发商和设计者没有空间绿化的意识,出现绿化面积不达标,绿化率缩水的情况,为了满足绿地率要求, 道路、停车场的用地被压到最低的指标, 抠出来的用地扩充为绿地, 要么用来满足绿地率的指标, 要么被开发商作为“高绿地率”来炫耀自己的实力以期达到其商业目的,同时选用的树种也不符合实际的小区的情况;设计师往往花很大的精力去研究风格、手法、形式等问题, 往往把建成后的形象当作设计追求的最大目标总之,。居住小区景观缺少与人的交流,不仅包括人与景观的交流还包括人与人的交流,一个人性化的居住小区景观必须要考虑景观中的交流的部分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理念的更新,人们追求一种时尚、健康的生活方式。所以现代小区环境空间设计应遵循“可观、可行、可用”的原则。如有的小区水景做得很漂亮很壮观,但是水声比较大,居民白天在家睡觉会受到干扰,夏天在 外面散步蚊虫也比较多,因此建筑师在设计时应多考虑细节问题,把水声比较不妨设计一些浅水池、旱喷泉,这样夏季可满足儿童戏水的需求,冬季又可改为冰场或广场。另外现在的社区很少有专门针对老年人设计的活动设施和物业服务,这一点不够人性化、小区普遍缺乏无障碍设计;应创造一系列空间来满足人们不同‘的活动,包括体育运动、散步、骑车、练操、静坐、阅读、休息、交谈、赏鸟、私人会面、公众聚会等,但建筑师不应简单地将这些空间罗列,而要真正地深入生活,感受生活,用心体会,才能设计出真正的、适宜的、富有人情味的环境空间,让居民在公共环境空间内体味无微不至的关怀。 2 人性化设计 人性化的设计是以人为轴心,注意提升人的价值,尊重人的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动态的设计哲学。人性化是人类在改造世界过程中的追求的目标,是设计发展的更高阶段,是人们对设计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当然在人性化的设计中也是有层次的,以人为中心不是片面的考虑个体的人,而是综合考虑社会的人,群体的人,考虑群体的局部和社会整体的结合。因此,人性化设计应该站在人性的高度上把握设计设计的方向,以协调景观设计所涉及的深层次问题。在城市设计中,无可挑剔的建筑和无可挑剔的组合的形式,并不意味着城市设计就一定优秀。评判设计的优劣,首先要看人们是否乐意在设计的成果中进行自愿、愉快的活动,因此在设计中人的需求、人的行为是首要考虑的因素,进行人性化的设计。

居住区建筑设计论文

居住区建筑设计论文 1我国现阶段居住区建筑设计的问题 居住区的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面积扩展及空间延伸的作用,是展现生活质量和精神层次的空间。因为居住区人员活动量较大,居民素质及生活水平会相互影响。为了使居民有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居住区成为提高居民素质的活动区域。居住区的安全防范系统必须在设计的重点考虑范围之内。比如:一些居民区在酒吧、网吧等类似的环境下建设,这样不仅会使居民的思想受到严重影响,还会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而目前的开发商为了得到利益最大化,只考虑地皮的造价,对周围环境的选择并不重视。另外,对小区的安全防范系统也过于疏忽,很多开发商都没有设计系统的居住区安全防范设施。 2居住区建筑设计的建议 2.1按客户实际需求设计 在确定户型标准的情况下,在设计居民住宅区布局时应考虑到其配套的合理性。比如在设计卫生间、卧室、厨房时应充分考虑到居民的生活习惯,将居民需要的隐私空间与开放空间分离。根据客户的要求合理掌握空间的设计。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需要做到全方位的考虑,做到即实用方便又能有良好的造型。在进行室内设计时,充分利用室内可用面积,在设计想法上,要结合客户的实际需求,尽量满足居民在空间设计上的构思,在保证不增加居民的经济负担的情况下,满足居民对空间设计的要求,这样的设计理念不但维护了消费者的想法,还能有效提高设计师本身的专业水平。在空间的设计上必须考虑到利

用有限的空间创造出最大的效果。还应留出一定的空间用作储存,比如:可以设计一个墙壁式的橱柜,并合理的将空间分层,尽量创造出更大的储存空间,间接性的增大室内面积。以这样的设计理念作为空间设计的标准,促使居民使用面积最大化。 2.2追求低碳环保的建筑设计 良好的室内通风环境是空气质量的保障,也是保证人们生活质 量的标准。在建筑设计时就应充分考虑到建筑的整体采光及通风效果及其建筑原材料的选择,考察当地的生态环境,做出合理的设计。利用当地可用资源展开设计,做到利用可再生资源及绿色无污染的建筑材料作为设计的宗旨。在设计居住区时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利用太阳能、风能等相关自然资源进行设计。在设计的同时控制各种施工材料,如果设计中需要采用对人体有害物质的材料,一定要做到及时的替换或重新构思,保证从建筑前期就可以杜绝有害物质混淆在建设中。 2.3结合当地环境 在居住区建筑设计中,不但要考虑室内设计的空间、造价、环保以外,还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人文因素。在不同的地区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这不但要根据他们居住的环境来判断还要根据当地的风俗及文化内涵。设计居住区建筑本就是以人为本的,在设计过程中要不断的考察当地的人文环境及需求。一些地区的居民因为地区环境因素,常年都处于暴晒的状态,所以设计时,尽量避免建筑物长时间接受阳光暴晒,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筑的朝向问题是一直影响消费者选择居住建筑的重要条件之一。并且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多

地下车库坡道设计要点总结

地下车库的汽车坡道 地下车库的汽车坡道,是地下车库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地下车库室外和室内,地上与地下的竖向交通枢纽。合理布置地下汽车库坡道,做好汽车坡道设计,在整个地下车库设计中非常重要。 1.总平面设计 地下车库在总平面中的位置,应以方便进出,与人行道严格分离,远离场地主干道为原则,汽车坡道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出入口,以减小汽车噪声影响及夜晚汽车光线干扰。地下车库汽车坡道的数量不少于两个,当停车数量少于100辆时可设计一个。当停车数量大于500辆时不应少于三个,如条件允许,小于100辆大于50辆最好也设进口出口两个汽车坡道。 2.平面设计 汽车坡道按平面形式可分为直线坡道、曲线坡道、直线曲线混合坡道、螺旋坡道(二层以上)等,见下图: 出入口汽车坡道最小净宽度,《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下简称《汽设规》)规定,小型车(如无特殊说明下均以小型车为例),单车行驶3.5m,双车行驶6.0m。《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下简称《汽防规》)规定,汽车坡道的疏散宽度单行4.0m,双行7.0m。因此,汽车坡道最小宽度,取上限,单车道不小于4.0m,双车道约为9.0m为宜。曲线坡道还应满足小型车转弯半径不小于6.0m的要求。通过计算得知,曲线坡道内径最小约为4.0m,舒适内径约为5.5~6m。 平面设计中因曲线坡道对驾车司机视线有影响,所以应尽量多采用直线坡道,少采用曲线坡道。混合坡道中,直线和曲线相接部分一定要是相切的关系,不应有折线。 3.剖面设计 小型车汽车坡道的最大坡度《汽设规》规定,直线坡道15%(1:6.67),曲线坡道12%(1:8.33)。当汽车坡道的纵向坡度大于10%时,坡道上、下端均应设相当于正常坡道1/2的缓坡。缓坡直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3.6m,曲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2.4m,且曲线半径不应小于 20m。大于10%的坡道设缓坡,是为了防止汽车的车头、车尾和车底擦地。缓坡坡度一定要保证是与它相连接的正常坡度的1/2(6%~7.5%),而不是其它值。实践中直线缓坡不如曲线缓坡实用,一是因为曲线缓坡(2.4m)比直线缓坡(3.6m)可以更短,二是曲线缓坡更平滑,更舒适。通过计算得知,当直线坡道高差大于0.72m时,曲线坡道高差大于1.08m时,设计缓坡距离会更短,更经济。当条件允许时,汽车坡道的舒适坡度应设计在8%~10%之间。曲线坡道还应在横向设计2%~6%的超高坡度,利用汽车重力平衡向心力,增加舒适性。超高设计要明确外环高,内环低,是由外环坡向内环。 汽车坡道最小净高《汽设规》规定不小于2.2m。因地下汽车库经常与地下锅炉房、水泵房、变电站等设备用房毗邻,汽车坡道同时会兼做设备用房设备安装进出口,所以此时设计净高 应大于2.5m为宜。汽车坡道应有良好的排水措施,通过实践,汽车坡道如设三道截水沟效果非常好,如下图所示: 在坡道开始站设一道截水沟,在设计0.1m~0.15m高反坡段,有效防止室外水漫流进车道内。中间坡道开口部位以内设计一道截水沟,把开口部位的雨水排出,坡道末端设一道截水沟,把 其它溅进或汽车带进的雨水排出。 4.汽车坡道做法设计 汽车坡道的做法在图集88J1-1(工程做法)和88J9-2(室外工程)中有很多种,从面层上区分有混凝土坡道、水泥金钢砂防滑坡道、铺台工砖坡道、花岗岩坡道、环氧防滑涂料坡道等几种。

浅谈大空间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的认识

浅谈大空间建筑防火设计的认识 我国目前处于城市建设的繁荣时期.各种超高超限建筑、异型复杂地标建筑接踵而至。这些高大空间建筑与传统建筑在使用功能、建筑材料、结构形式、空间大小、配套设施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尽管大空间建筑能够提供广阔的内部使用空间,被广泛应用于公用建筑,比如体育馆、展览馆、大礼堂等,但其在诸多方面的特殊性以及更为突出的火灾风险性和危害性给建筑防火设计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和困难。譬如,这类建筑的功能需求与现行消防规范在防火分区、安全疏散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矛盾,该类建筑面积巨大,防火分区远远超过规范规定,并且疏散距离和疏散宽度均无法满足规范需要,同时大空间建筑给火灾探测和喷水灭火技术提出了巨大的问题,等等。这些己经成为困扰大空间建筑防火设计的主要问题。 1.大空间建筑火灾特性 大空间建筑物内净高都要比普通建筑物要高的多,这类建筑通常大量采用钢结构或膜结构、功能玻璃幕墙、金属板材等作为构图元素,多以百余米的大跨度、数百米的超长度及十几米到数十米的室内高举架空间形式作为鲜明特征,其建筑结构的特殊性、空间规模的超大性、功能的综合多样性、火灾荷载的可变性和使用者群体状态的不确定性决定了这类建筑的火灾特性与普通建筑有着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防火分区超大,不易进行防火分隔 在建筑设计中,防火分区通常采用防火墙、防火门、防火卷帘、水幕等方法进行防火分隔,但在大空间展览建筑中,传统的分区方法或措施已无法同时满足使用功能和防火功能上的要求。如采用防火墙、防火门的方式划分防火分区,则失去了大空间及开敞的视觉效果,违背了建此建筑的初衷;如采用防火卷帘划分防火分区,技术上很难实现,产品本身就不能满足高度和跨度的要求,且钢结构难以分隔到顶,即使在技术上能够采用防火卷帘分隔,但大面积地使用防火卷帘也往往不能保证在火灾时卷帘全部关闭;如采用防火水幕带划分防火分区,其分隔长度达几十米到上百米,消防用水量将达上千立方米,显然不经济,且高度较高,效果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因而这类建筑防火分区普遍大大超过“处方式”防火设计规范的规定,已成为无可回避的事实。防火分区超规同样也会带来建筑超长、建筑面积超大、穿越建筑的消防车道设置困难等问题,使救援力量难以短时间抵达起火部位,容易延误灭火时机。 1.2普通火灾探测技术无法及时发现火灾,常用的闭式喷水灭火系统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在普通建筑中广泛采用的火灾探测器大都是以烟气浓度或温度为信号进行探测,其楼层高度多数在8 m以下,火灾烟气能够很快到达顶棚,探测器能及时报警。同样,在普通建筑中顶棚安装的闭式喷水灭火系统,当顶棚附近的温度到达喷头的启动温度后,喷头能及时喷水控火灭火。然而这两类系统在大空间建筑中则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大空间展览建筑早期火灾烟气运动具有烟气弥散、沉降现象和热障效应等特点,因为弥散、沉降等原因,早期火灾产生的烟气不一定能上升到展览大厅的顶棚,不利于在顶棚附近使用感烟探测来进行火灾探测,即使烟气可以上升到顶棚,也会因为其温度过低,不利于实现感温火灾探测和使用闭式喷淋系统实现火灾保护。由于热障现象的影响,火灾早期烟气无法上升到顶棚,同样不利于在顶棚附近实现感烟、感温火灾探测和使用闭式喷淋系统实现火灾保护,也可能导致自然排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姓名:韩忠强 班级:城乡规划2015级 学号:1563166104 指导老师:赵勇强

互利共生居住区规划设计 地理位置: 基地位于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北一街以西,南至规划外环路,西至西河槽,该块基地近似梯形,用地面积为266315.95平方米,基地三面邻路,西面为干涸的河槽,北面挨着一个工业厂区和110国道,基地离乔家金街较近,缺乏其他商业设施。交通较发达。 设计依据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2)、住宅设计规范 (3)、《包头市总体规划》 (4)、基地地形图 总体想法 本规划设计旨在面向未来、面向大众、创造一个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居住小区,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充分结合起来。(1)、充分利用基地的自然条件,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创造园林式、环保型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小区。通过设计丰富的住宅类型及富有现代气息的建筑立面造型,更好地契合了当今时代人们得需求,创造了现代化风格的居住小区。设计了流畅而经济实用的贯通式小区主道路系统,在汽车驶入小区后,能就近地停靠,使小区内部靠近中心的道路做到了“人车分流”,保证了小区内部中心区的人流的安全与便捷。小区路及宅间小尽量做到流畅且方便使用,以满足人们对于小区内部的步行的要求。 主题 互利共生从字面理解是两个小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谁也离不开谁,虽然分成了两个小区来设计,但是两个小区之间还是互相联系,并且共用一套公共建筑,例如幼儿园、商场、物业。并且从景观和广场方面来相互呼应。 设计构思 一条南北的直线形城市道路将小区分隔成两个次级小区,道路为车行道,上下班高峰期更方便。沿街商业,中心公建,住宅居中。建筑布置北高南低,有利于冬季保温,夏季通风,节能环保,造型上丰富天际线。建筑色彩提取周围建筑,和谐暖调。 交通系统 “道路开放,人车分流,步行优先” 首先在每个小区单位都设置了一个外环车行道,使汽车进入不到小区内部,小区内全部为人行道,关键时刻可以使消防车进入,平时坚决不让进车,保证小区内不进车。 曲线形道路宽度为9m,且从一个小区一直延续到另一个小区,每个小区被这条道路划分为两部分,定义为次级小区,两4个次级小区地上部分只能通过步行通达,无法行车。次级小区内部均设环形的车行道,为小区级道路,道路宽度为9m。组团级道路和宅间路只能人行,道路宽度分别为6m和3m,但组团级道路在特殊时候可作消防车道,满足消防需求。同时在两个次级小区车行入口处均设置地下停车场入口,降低地面行车数量,最大限度实现人车分流,居民可以从各个入口进入小区,营造和谐小区。

地下车库建筑设计总结

地下车库设计总结 2011-11-19 19:24:27| 分类:建筑专业|举报|字号订阅 地下车库建筑设置原则: 不应与托儿所、幼儿园、养老院组合建造;当病房楼设地下车库时,应与病房楼有完全的防火分隔,汽车库出入口必须与病房楼的人员出入完全分开。 一、地下车库建筑分类 特大型:>500辆(I类:>300辆) 大型:301~500辆(II类:151~300辆) 中型:51~300辆(III类:51~150辆) 小型:<50辆(IV类:<=50辆) 二、地下车库建筑消防分区设计原则 1、每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0平方米,加自动喷淋可增加一倍。 2、设备尽量集中布置,划为一个独立防火分区(因设备和地下车库防火分区面积不一致)。

3、地下车库与人防结合时,应先划分平时消防分区部分,然后由人防部门划分。 4、立体机械停车库,停车数量>50辆时,设防火隔墙进行分隔。 5、地下车库坡道二侧应用防火卷帘与停车区隔开,不同防火分区间应用防火卷帘或甲级防火门隔开。 6、当地下车库贴近上部建筑时,车库的敞开部位(门、窗和洞口)和出入口上方建筑物有外窗的,在车库洞口处应设1.0米宽的防火挑檐或开口部位上沿至上层窗洞口的下沿之间的窗间墙不应小于1.2米。 三、地下汽车库的疏散 (一)人员疏散 1、汽车坡道不能作为人员安全疏散口。每个防火分区至少二部楼梯作为人员安全疏散口,分区之间楼梯不能借用。但同一时间的人数不超过25人或IV类汽车库时,可设一个人员安全出口。 2、地下车库的室内楼梯应为封闭楼梯间,封闭楼梯间应为乙级防火门,当楼梯不能自然采光时,应设防烟楼梯间。 3、人员疏散距离45m,设喷淋时为60m,每个防火分区疏散距离可借用,疏散口不能借用(以车道为疏散走道,折线计算)。

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关系

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关系 发表时间:2015-12-08T15:19:33.710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16期供稿作者:罗伟枝 [导读] 广东达安项目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得益于结构技术和理论的发展,高层建筑结构的形式呈现多样化的态势。 罗伟枝 广东达安项目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4200 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高层建筑技术的发展。由于受土地资源的影响,在城市建设中高层建筑已经成为重要的元素,各种高楼大厦的问世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但高层建筑在与城市空间的融合过程中还有很多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处理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关系,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高层建筑技术;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前言 得益于结构技术和理论的发展,高层建筑结构的形式呈现多样化的态势,但其弊端也越来越明显。高层建筑设计的一个核心任务和追求理念就是恰当地使城市空间变成城市的亮丽风景线。因此,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之间的关系一定要把握好,才能使高层建筑与城市相融合。 1.高层建筑对城市产生的影响 高层建筑严重影响所在城市及街区。由于高层建筑在建设规模和人口总量有绝对的优势,因此对街上的行人、城市街区的集中化和街景的本身影响比较大。这些都从属于高层建筑环境关系,在设计高层建筑的时候一定要综合考虑这些环境关系,因为这些环境关系一定程度上成为城市设计方面的主题。由于这个层面的关系,规划者可以通过地方规划来加以控制高层建筑的发展。高层建筑的设计要考虑如何才能使高层建筑满足周围的人行道尺度、街道的边沿、现有的土地利用和所在街区的特点。高层建筑的体量和高度对周围的环境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而且这种影响是不以高层建筑是独立还是混入在城市的环境里而改变的,而是以建筑物的体量大小来决定的。高层建筑的尺度和体量不断的增大严重引起了环境的恶化,成为影响城市生活质量的罪魁祸首。高层建筑建设在城市环境中,严重阻挡了城市居民生活中所需的日照、光线、和自然通风,也严重影响了城市街区及其周围小气候的环境。还有就是大型的建筑项目所需的能耗巨大,具体表现在取暖、空调和照明等的大量供求。这些大量的能量供应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城市原有的热平衡关系受到改变,加剧恶化了市民的生存环境和城市的热岛现象。 2.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有机结合 2.1充分发挥广场的作用 由于高层建筑的巨大体量,不仅对街道空间带来严重的压迫感,还会增加人口的密集度,加大交通通行的压力。这种压迫感使人的主观感觉严重受到影响,为了减缓这种影响,对建设在所有街道两旁的高层建筑在设计时就要求适当的进行后退处理,然后在推后的建设用地上进行广场建设,利用宽阔的广场视觉空间来缓冲这种空间压迫感;高层建筑造成的人口的密集度也相对比较高,就加大了出入口的人流密度,通过往后推建设广场的方法,可以有效的缓解了交通的压力。从对城市街景来看,广场在街道空间和城市空间的作用非常大,给公众一个良好的城市形象,为大众的娱乐休闲提供场所,这是共享空间带来的好处。在广场的建筑结构形式多样化,有的设计师会选择下沉式的广场,以建筑大师叽崎新设计的具有独特广场空间造型的13本筑波中心的下沉式广场为例,这种广场的设计理念是以人和环境为设计中心的,在更加突出建筑塔楼形象特征的同时,也为公众提供了近距离近而又安静舒适的活动场所。下沉式的广场容易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空间形式比较特别少见,而且又带有丰富情趣。因此,为了减少高层建筑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就必须要考虑广场和建筑的一体化。 2.2高层建筑主体设计 任何一个城市,都可以通过高层建筑来寻找属于城市本身的特色,因为,经济发展决定了高层建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高层建筑不仅是城市的代表和象征标志,而且还反映了城市经济的水平和发展的程度,所以高层建筑的造型选择就要谨慎合理,不能随意。高层建筑在结构形式上有所限制,具体的使用功能也有明确的要求,这就决定了其在造型上不能有太大的变化,为了更好的追随于建筑结构形式的统一效果,有的高层建筑对结构形式不加的修饰采取直接外露的方式。作为高层建筑主体部分的塔楼,其表现形式直接影响决定高层建筑的设计结构,综观国内外众多的高层建筑,发现它们都有着属于自己特色的外观特征和强大的的识别性,某种程度上来讲是一个城市的代表,这也是高层建筑发展存在的根本原因。近年来由于资源的短缺,可持续性的发展符合和适应了全球的经济发展。但是高层建筑在环保和节能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生态型”建筑的概念逐渐出现并发展壮大,如生态建筑师诺曼.福斯特的代表作设计——法兰克福商业银行总部大厦,它在强调体现象征功能和意义的同时,也引入了生态的概念,是目前世界上首座“生态型”的超高层建筑。设计形式是建筑平面采用三角形形式,犹如在三叶花瓣中竖起一支花茎:花瓣部分用作办公空间,花茎部分用作中空大厅。中空大厅不仅有自然通风的效果,还丰富了建筑内部的景观。而气候设计大师杨经文的代表作马来西亚吉隆坡梅纳拉大厦,这种设计充分利用空中开放的空间来连通建筑的内外,体现了“生物气候大楼”思想,并引入了许多的植物,例如底部斜坡的绿化和立面上螺旋上升的垂直绿化对调节气候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还大大的拉近了人与大自然的距离,使室内外空间的衔接和过渡都取得很好的效果。同时也深化了良好的城市空间环境。当前对高层建筑设计提出的新要求就是要实现“生态节能型”,这也是建筑设计今后的发展方向。 高层建筑的次主体部分一裙房结构,对整个城市的影响虽然比较小,但是在街道的尺度和人情化的空间创造方面的影响作用是非常大的。高层建筑的裙楼立面设计与其上部立面有所不同,其设计是需要细致体贴的,这样才可以使下部的空间变化丰富多彩,避免了出现苍白的感觉。 2.3巧妙的运用一些处理手法 高层建筑中的塔楼部分变化不会过大,但是可以通过巧妙的处理底层部分以达到丰富空间形式的作用。一般的手法有入口缩进法和底层架空法。作为现代建筑的特征的底层架空的处理手法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通过把城市的广场、建筑和道路有效的结合在一起,然后形成一个公共的、通透的开放式的空间,提供一个小憩之地给市民使用;还可以起到改善人流和视觉压迫的情况,通过连接主要的几个公共场所来达到加大城市空间的层次感。如果高层建筑是靠近城市道路的布置那么就可以采用入口空间凹入法,这样就可以避免主体要被迫后退的建筑设计了(用地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提高基地面积的使用率,缓解入口空间的各种矛盾冲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