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教学,名著,初中]阅读文学名著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策略

[语文教学,名著,初中]阅读文学名著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策略

[语文教学,名著,初中]阅读文学名著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策略
[语文教学,名著,初中]阅读文学名著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策略

阅读文学名著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策略

摘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说的就是阅读的好处,特别是阅读名人、名作,好处就更大了。语文课本中配备了许多阅读教材,很多都是名家所写,阅读这些名著的好处会始终贯穿在语文教学中。本文阐述了阅读文学名著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鉴赏文学名著教学策略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课外阅读能为课堂教学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并“发展学生的爱好和才能,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文学名著阅读更可使学生打破时空的界限,与文学、思想大师进行心灵的沟通、生命的对话,以便学生在生命与语文学习的起点就占据精神和生命的制高点,为终身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可见名著的阅读为学生打开了通向世界的一扇窗,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一、阅读文学名著的现状

笔者曾对学校学生做过一次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发现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对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并非人人涉猎,对其他有影响的作品读得不多;二是对古典诗词缺乏热情,有把苏轼说成唐朝诗人的;三是对现代文学作品兴趣不高,连茅盾、路遥都不知道;四是对外国名著知之甚少;五是喜爱看的偏重通俗刊物(如《故事会》、《民间故事》);偏重情节离奇、刺激性强的武侠、言情小说。

二、阅读文学名著的方法

1.转变观念。

古人很早就给我们指明了学习语文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读书的重要性,只有多读书,才能有充足的“源头活水”,只有多读书,才能“腹有诗书气自华”。现实事例告诉我们:鲁迅、郭沫若、茅盾等哪一位文学巨匠不是通过大量潜心阅读而取得辉煌成就的?哪一位高考状元在谈到学习经验的时候不是把“多读”放在第一位的?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大语文的教育观,明确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开阔学生学习视野,把学语文、用语文放到社会大课堂的广阔背景中。

2.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学习才会有成效。我们应该让学生感觉到阅读是一种寻找美和欣赏美的旅程。我们可以根据中学生阅读的特征,举办各种类型的阅读课或阅读讲座,引导学生理解作品所反映的不同时代背景下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所包含的深刻思想内容及卓越的艺术成就,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产生美的追求,提高文化修养和欣赏水平,从而培养健康的阅读兴趣。开学初,笔者就给学生讲明阅读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同时开列80多部作品书目,简单介绍情节,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文学艺术价值、思想价值,使学生有个初步的印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期中,笔者利用教科书上的名著选段引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如在教《杨修之死》

时,推出许多三国的人物,课后布置学生列出《三国演义》中的一系列英雄人物,写出他们不平凡的事迹等。还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VCD,让学生欣赏名著拍成的影片,从而获得较直观的感受,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拓展阅读渠道。

(1)要求班中每人购买一本名著,各个不同,相互交流着看,无形中就在班里形成了一个小型书库,由语文课代表管理并督促同学定期借阅。

(2)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图书,由8个小组长负责做好学生的借阅工作。

(3)通过网上查询资料,熟悉相关网址,推荐给学生阅读。

三、加强阅读指导

1.课内示范,教给方法。

在课外阅读初期,我们可利用课堂适当延伸,起到示范作用,以抛砖引玉。例在讲《香菱学诗》时,先让学生仔细阅读有关文字,了解作者对香菱的刻画是多视角、全方位的,并通过对香菱苦志学诗的细节描写品析讨论,使学生对香菱的性格特征达成共识:天资聪慧、专心致志、废寝忘食。然后布置同学回去看《红楼梦》第一、五回等,联系香菱(甄英莲)的悲惨身世,进一步体会香菱强烈的求学欲望和专心致志的精神。由此学生不难悟出作者对香菱悲惨的一生寄予了深深的同情,也为学生了解其他人物特别是有着类似经历的林黛玉指点了迷津。

2.指导学生自我咀嚼。

读书切不可走马观花,读完后一点不留痕迹。学生往往在了解了故事情节后,就把书弃置一旁。这种蜻蜓点水式的阅读远远没有达到要求。笔者要求学生每月阅读一本文学名著,写两篇读书笔记,笔记的内容可评论作品主题、人物性格、人物的行为价值取向、人物的评价、篇章结构、语言特色,甚至可改变情节、续写结局等。每学期进行一次舞台剧表演,让学生自己把名著改编成剧本,然后由学生自己编排、设计、表演。没有对名著的一定把握,就不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3.组织学生相互交流。

同学之间互相检查、共同欣赏读书札记,看看谁读得多,读得精,读得投入;四人小组或八人小组举行读书笔记交流会,掏掏心窝诉说阅读过程中的真话、实话,真情实感,看看谁的收益最多。班级每两周组织一次读书报告会,可以长篇大论,洋洋洒洒慷慨陈词,亮出自己的个性与特长,得到更多的赞同者;还可以开展辩论会,此类活动可在课外活动中自行组织,事先准备一个课题确定正方和反方,然后各自选派干将精心策划,翻阅大量资料,既有专一性,又有挑战性。笔者曾在班中举行过一次悟空和八戒谁更率真的辩论,唇枪舌剑,历时一个多小时,场面空前激烈,最终还未分出胜负。如果不是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那么任何一方都将会不堪一击。正因为学生们极其熟悉作品,所以能言人所未言,发表独特的看

法,以使对方措手不及一时不能取胜。

阅读本是一种个人行为,通过组织、交流,使它变成一种集体行为。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效应。学生相互学习,相互感染,相互竞争,不仅营造了浓郁的读书氛围,而且使自己的阅读目标得到了支持,阅读兴趣得到了提高,阅读视野得到了拓宽。

参考文献:

[2]文学教育.2014(7、8、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