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科学社会主义的三次飞跃

1科学社会主义的三次飞跃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三次飞跃

第一次飞跃――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它是在19世纪40年代一90年代实现的,这就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这期间发生过欧洲1848年革命和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

实现飞跃的标志是:

第一,唯物史观(必要条件)第二,剩余价值(充分条件)

这二者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块基石。

1871年的《资本论》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取得指导性的地位。

第二次飞跃――从理论到现实和实践

?20世纪初,俄国开始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的集中点,一场新的革命风暴席卷俄国。

?从1905年至1917年,俄国爆发了三次革命。1905年民主革命和1917年二月革命

为社会主义打开了通道。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后,开始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的进

程。这就是社会主义思想认识中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列宁将社会主义理想从理论变成现实

马恩关于夺取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理论

马恩的基本观点:马恩在研究了资本主义特别是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状况后,坚持认为社会主义将首先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同时取得胜利。

马恩的依据:(1)社会主义应该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2)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带来人类社会的国际化。

第三次飞跃―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体制的改革

★改革从南斯拉夫实行自治社会主义就开始了;到了8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改革成为一股潮流。

★苏东的改革走上了多党制、议会制和私有化的道路上。

★中国和越南的改革都有重大突破。

当今资本国家工人及其政党的探索也属于第三次飞跃。

二、马恩的两大发现

1844年9月,马恩合写了第一部重要著作——《神圣家族》,在与青年黑格尔派斗争中,批判和改造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1845年又合写了第二部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于此同时,马还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等著作,这几篇经典著作的发表,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初步形成

马恩运用唯物史观对现代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在同法国蒲鲁东主义的斗争中,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其中的代表作主要是马克思写的《哲学的贫困》和《雇用劳动和资本》,特别是后来的《资本论》。

正是马恩创立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空想发展到科学。

第一,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二,唯物史观指出了改变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

第三,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的本质,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第四,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阐明了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使命。

三、苏联模式

1、社会主义传统模式

所谓社会主义传统模式主要是指苏联共产党领导人斯大林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模式,又称苏联模式。

2、苏联模式的形成(1928—1953)

社会主义传统模式的产生和形成是在斯大林领导期间。在列宁逝世后的最初几年里,尽管党内对列宁晚年提出的一些新政策,尤其是新经济政策存在较大的分歧,但斯大林基本上坚持了列宁的新政策。

但随着苏联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尤其是党内斗争中斯大林个人权力的巩固,斯大林逐步抛弃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和列宁晚年的思想。从20年代末到50年代初斯大林逝世,就基本上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运行机制,即“斯大林模式”。

3、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

(1)经济上:首先,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其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

第三,否认和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的计划经济。

(2)政治上:第一,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第二,共产党独掌政权。第三,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第四,单向性的权力监督机制第五,自上而下的干部委任制

(3)文化上:第一,实行高度集中、大包大揽的管理体制。第二,以斯大林的理论观点作为判断是非和衡量真理的唯一标准。第三,把学术论争等同于政治斗争和阶级斗争,以大批判、大斗争的方法推动学术文化的发展。第四,以文化艺术的单一性取代其多样性。

4、苏联模式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国际因素:苏联曾是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长期处于世界资本主义的包围之中而孤立无援。◆经济因素: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是一个小农经济占优势的落后的农业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差甚远。◆历史因素:革命前的俄国是具有专制主义政治传统的国家,列宁多次称其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

5、对苏联模式的评价

(1)作用:

◆历史功绩

第一,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方向。第二,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初步显现。第三,为赢得苏联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第四,为其它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榜样和支持。第五,为资本主义的改良提供了借鉴和启发。第六,大大增强了苏联的国际地位(两个超级大国之一),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严重弊端:

第一,经济上的高度集权和僵化的计划体制,严重束缚了企业和劳动者的活力,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影响了人民生活的改善;第二,政治上的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造成了许多冤假错案;第三,思想文化上的高压政策严重影响了文艺创作和理论研究工作的正常开展;理论上的教条主义,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2)产生弊端的原因:

客观上讲,一是当时国际国内环境的影响,二是缺乏经验。

主观上讲,一是思维方式上教条主义地对待马恩的社会主义理论;二是政治制度上缺乏监督制约;三是斯大林的专断个性;四是对封建主义的影响估计不足,对资本主义缺乏全面分析;五是对建成社会主义的长期性缺乏认识,急于过渡。

(3)国际影响:

苏联模式不仅影响了苏联国内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影响了几乎所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最终导致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在实践中都走了一段很大的弯路,其失误的性质和形式几乎都是相同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从而给人们造成了一种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的错觉。

总的评价:正是社会主义传统模式的这些严重弊端,极大地玷污了社会主义在人们心目中的声誉。实践证明,苏联这种社会主义传统模式不仅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选择,更不是一种好的选择。总之,苏联模式对社会主义的影响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四、苏联社会主义传统模式

1、改革的必然性

第一,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完善需要一个不断调整、改革的过程。第二,不同的国情,需要不同的模式。第三,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模式。第四,斯大林模式本身存在的弊端和实践效果说明,不改革,社会主义就没有发展前途

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剧变:

一是执政的共产党面临着经济上、政治上的严重困难,可一时又找不到解决困难的出路,这时党内外出现了反对派(波兰的团结工会);二是执政党在国内外各种压力和影响下,承认反对派的合法存在;三是执政党不断向反对派让步,并最终同意进行竞选,致使反对派夺取政权

◆评价:

东欧各国发生的剧变,已不是一般的体制改革,而是发展方向的改变,也不是一般的政权更迭,而是由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

其一,共产党的地位和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其二,政权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其三,明确提出经济私有化,公有制不复存在。其四,在外交方面奉行亲西方一边倒的政策,不断加强与欧美西方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的联系

(2)苏联的解体

苏联的解体发生于1991年的“8.19”事件,但根源于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的政治体制改革:第一步,取消共产党法定的领导地位。第二步,实行多党制。第三步,“8.19”事件的发生。

2、苏东解体的原因

①外部因素:

首先是西方长期推行的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其次是在国际上与美国进行长期的军备竞赛(美国抛出的的星球大战阴谋,导致苏联军费激增,每年的军费达国家预算的1/4)。

②内部因素:

首先是表层原因,即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的改革路线和策略(激进的而不是渐进的,重政治体制改革轻经济体制改革)。

其次是深层原因,即苏联自20年代末形成的社会主义传统模式的弊端和政策上的失误长期得不到纠正而积累起来的矛盾和问题,导致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未充分体现出来,从而失去了人民的支持

第三是社会主义历史不长,社会主义经验不足

附:我党对苏东剧变原因的分析

两个直接原因:

1、西方和平演变得手

2、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路线改变了改革的方向。

两个深层原因;

第一、苏联体制的僵化

第二、1、苏共脱离群众、形成官僚特权集团、社会矛盾激化,苏共缺乏对危机的警觉、没有有效的对策。2、思想路线混乱。

3、苏东解体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任何重大历史现象的发生和发展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苏东剧变也不例外。

通过对苏东解体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苏东解体并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充其量只是社会主义传统模式的失败。苏东解体之后,中国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发展,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4、苏东解体的教训

第一,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必须从本国的实际出发,正确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正确地对待别国的经验和模式,任何照搬照抄只能给革命和建设带来惨重的损失。

第二,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高度重视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第三,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没有法制就没有民主,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第四,必须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建立行之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防止个人专断、官僚主义和腐败作风的产生与蔓延,是执政党建设中至关重要的因素。

第五,必须正确地评价历史和历史人物,分清功过是非,正确地总结经验教训。

第六,社会主义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坚持循序渐进和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的原则。

第七,必须正确处理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既要继承和借鉴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又要抵制和反对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盲目排外和全盘吸收都是不利于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

第八,必须正确处理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既要坚持民主团结,民族平等,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又要反对利用民族和宗教问题,分裂国家,反对社会主义

5、苏东解体对社会主义的影响

苏东解体无疑对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到严重损失(九国垮台变质),极大地动摇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和追求,也给中国等还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国家增加了困难;

但另一方面,也使人们深刻认识到了社会主义传统模式的弊端,进一步认识到了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汲取了苏东改革失败的教训,有利于改革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传统模式弊端的彻底暴露,就没有今天社会主义的普遍改革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及其内在联系(邓小平一代)

1.以邓小平同志的名字命名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邓小平理论,是一个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指导,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主题,科学地回答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系列基本观点与思路,其中最具创意的是初级阶段理论和市场经济理论。其主要内容为

(1)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强调这是一个

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3)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4)在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

(5)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上,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6)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障问题上,强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

(7)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

(8)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上,强调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必须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断改善和加强对各个方面的工作的领导,改善和加强自身建设。

(9)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

2.内在联系

上述九条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相互关联,不可分割,要掌握其完整体系和内在逻辑。第一条是思想基础,是这一理论的精髓,贯穿于全部。第二条是这一理论的前提和立论基点。第三、四、五、六、七条着重论述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这一理论在党的路线上的集中表现。其中又突出讲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还突出讲了生产力标准,这是这一理论的哲学基础。第八条专门论述了运用这一理论,实现党的路线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第九条讲“一国两制”,用这种方式来解决祖国统一问题,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这些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缺少的部分。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历史地位(源自网上,比较可靠,考试之前研究一下如何取舍)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主要表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点的主要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二是中国的基本国情。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创新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源头、逻辑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在中国的延伸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有社会主义的共性,又有中国国情的个性,是共性和个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这种共性和个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体现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由此展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独特的所有制结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基本特征,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国家引导、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

的根本保证。没有公有制,就难以实现社会的平等和公正,就没有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现,也就谈不上什么社会主义。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多层次性,决定了所有制结构的多样性,也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推行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有利于公有资本发挥更大的作用,引导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实现的主要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制发展和完善的现实选择。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2.独特的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收入分配方面的基本特征。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在坚持这一原则的前提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了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形成和完善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坚持这样的分配制度的同时,就要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强调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同时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是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的重要举措。

3.独特的政治制度。在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政治方面的基本特征。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内涵,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这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同时也规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和发展,要通过逐步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要通过逐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发展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主的建设和发展。

4.独特的思想文化原则。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文化发展多样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治国的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必须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反对和抵制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思想文化发展中必须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在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的同时,要发展多样化的文化。人们的文化需要具有广泛性、多样性的特点。由于社会成员的民族不同、地域不同、职业不同、年龄阅历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决定了人们的追求向往、兴趣爱好不尽相同,在文化需要上必然有较大的差别。这种差别也就决定了人们所需要的文化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是多样化的。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性文化需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立足点、着眼点。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多样性文化,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繁荣文化艺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

5.独特的发展道路。对内和谐、对外和平,这两者的联系和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基本特征。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从根本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就是一条主张发展、加快发展的道路。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促进世界和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条件。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中国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改革创新来谋求发展,努力塑造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与此同时,还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开展交流合作,利用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并以自己的发展更好地促进世界和平,促进共同进步。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和谐与和平发展的道路。

6.独特的目标体系。坚持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和奋斗目标的体系性,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显著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是同强国富民、实现民族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既有发展的阶段性,也有奋斗目标的现实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必然包含着发展的阶段性。一百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始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始阶段性的系列目标。这样的阶段性、系列性目标,把国家的强盛和人民的富裕统一起来,把现代化的实现与社会主义的振兴统一起来。它们贴近现实,贴近人民群众的愿望,更能直接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而也就更能凝聚民族力量,更能增强人民群众的信念,更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在发展中,还远远没有达到成熟和完善的程度。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尤其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是随着实践和时代的发展而逐步发展的,实践发展到什么程度,认识也只能达到什么程度。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和历史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新社会的基本思想,革新了原有社会主义体制的构想,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一系列创新。所谓中国特色,主要是来自中国的实际,来自从中国实际出发的实践和创造。这些创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上也得到比较充分的体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和创新。在基本特征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新社会的看法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把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在现实的基础上构建社会基本制度,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同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是不完全相同的。马克思恩格斯论证的未来新社会,是在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并实现了对资本主义超越的社会;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是产生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其实践更多地具有个别性和特殊性。

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前提,在生产资料社会占有的基础上,使劳动者在经济上和政治上获得彻底解放,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反复强调的关于未来新社会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要使劳动者获得解放,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也要有相应的经济政治制度的保障。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新社会的认识,首先着眼于劳动者在经济上平等,强调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是实现社会平等最重要的条件,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真正的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恩格斯的公有制思想和民主思想运用到实践中,建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在经济方面,以实现社会主义公平为目的,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断探索实现生产资料

社会占有的新形式;在政治方面,以建设社会主义民主为目标,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依法治国,努力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这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基本特征方面既有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坚持,也有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创新发展。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不能离开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现实的基础,简单地用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思想来衡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的超越。在基本特征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有着很大的不同。传统社会主义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它对科学社会主义不是没有坚持和发展,但更多的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有关思想理论的教条化理解,还有一些是对科学社会主义扭曲性的附加。从一般特征上来看,这种传统社会主义,在经济方面,强调一大二公的单一公有制,坚持无所不包的计划经济,实行带有平均主义色彩的按劳分配;在政治方面,强调党的一元化领导,以党代政,党政不分,忽视民主法制的地位和作用;在思想文化方面,强调大一统、单一化,并形成了经济上高度集利、政治上高度集权、思想文化集中的社会主义体制。体制僵化和社会封闭,是传统社会主义的特点,也是其致命的弱点,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直接的表现就是:经济上排斥市场;政治上缺少民主;思想文化上限制自由;社会生活没有法治。这些弊端存在,在很大程度上也直接导致对社会主义本质和特征的扭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是从改革传统社会主义体制开始的。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摆脱了这种社会主义的束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封闭半封闭向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经济上发展市场,政治上建设民主,文化上倡导多样,社会中追求和谐,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特点、新趋向。同样是坚持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注重加强,更注重改善,把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结合在一起,通过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促进社会主义的巩固、建设和发展;同样是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发展的长远目标与现阶段的任务结合在一起,并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进一步明确了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和奋斗目标的现实性;同样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不断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理解,在实践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同样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和愿望,以不断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首要目标,使人民群众能够及时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从特征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过去相比已有很大差别,其中也包含着我们对社会主义整个看法的很大改变。这种差别和改变,实质上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的彻底更新,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入发展。

1、严峻挑战

江泽民是在中国与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处于严重困难的特殊情况下担任党和国家领导核心的。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上任之初就面临着国际国内形势的严峻挑战。

首先是来自国外敌对势力的遏制。

其次是来自国内“左”右倾错误思潮的干扰。

第三是台湾问题的困扰。

2、稳定局势

为了稳定人心,江泽民刚一上任就明确提出:新的领导班子现在需要聚精会神地做几件使人民满意高兴的事情,同时要赶快注意那些对我们前进不利的事情。根据他的指示,中共中央先后作出了几项重要决定:

(1)进一步清理整顿公司;(2)坚决制止高干子女经商;(3)取消对领导干部少量食品的特供;(4)严格禁止请客送礼;(5)严格按规定配车,严格禁止进口小气车;(6)严格控制领导干部出国;(7)严肃认真地查处贪污、受贿等犯罪案件,特别是抓紧查处大案要案。

3、坚持改革开放

要从根本上维护稳定发展的局面,必须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路线。针对国内外一些人的担心和忧虑,江泽民明确表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改革开放的路线及基本政策必须继续执行。在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上,我要十分明确地讲两句话,一句是坚定不移,毫不动摇;一句是全面执行,一以贯之。

4、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发展

(1)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发展

一是深化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认识:

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

二是深化了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认识,提出了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思想。关于中国模式问题

(2)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发展

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问题上,如果说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重要贡献是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话,那么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重要贡献和发展则是探讨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和怎样建设执政党的重要问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世界无产阶级政党执政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衰成败根本原因的深刻揭示,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和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

这个理论充分体现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是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又一新的理论成果。这一新的重要思想理论的形成必将进一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面发展。

5、胡温新政

(1)新“三民主义”: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2)政治体制改革悄然进行: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

(3)两岸关系的新突破;

(4)对内建立和谐社会,对外强调和平崛起。

八、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与变化的原因和内容

1.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如此大的发展和变化,这是马恩和列宁当年所没有想到的,这些发展和变化也与他们对资本主义的分析与预测出现了较大的差距。那么如何解释和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和新变化呢?要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和新变化作出正确的解释,首先应该弄清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和变化的原因。

第一,它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自我调节的结果。战后由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的作用越来越强,各国普遍采用凯恩斯主义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本主义的矛盾,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科技革命是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加速器。战后首先发生在西方的以计算机、原子能、航天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给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全面深刻的影响。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科技贡献率由战前的20%左右增加到战后的70%左右。

第三,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剥削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高度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发达国家制定的WTO规则,不发达国家向发达国家提供的广阔的市场、廉价的资源(土地、原材料、劳动力),无不为当代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四,社会主义制度的存在与发展,也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国际条件。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社会主义的存在及其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第五,工人阶级长期不懈的斗争也是工人阶级生活条件改善的原因之一。在工人阶级的长期斗争下,资本家以极小的让步换取了更大的利益和发展。

2.新发展内容:(1)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年曾经这样感叹:“资产阶级在它不到100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当代资本主义更是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给人们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最近50年资本主义所创造的生产力大大超过了它以前500年全部生产力的总和。(2)三大差别的消失已初露端倪

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达,资本主义积累起来的财富越来越多。因此,当今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城乡差别、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差别、贫富差别正在逐步缩小。

(3)工人阶级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绝对贫困基本消失,工人阶级不再是一无所有的无产阶级。有的甚至还拥有车子、房子、股票、各种福利等各种生活资料和部分生产资料。

3.新变化内容:(1)生产力方面的变化

发展的波动性越来越小。自从1825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第一次经济危机以后,经济危机就与资本主义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始是每十年左右一次,后来每5年左右一次。但现在的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可以说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危机已不复存在,即使有,其强度和频率也已大为减弱(少、小、短)。现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已经很少有20世纪30年代以前经济产值下降一半那样的大起大落,经济衰退主要是增长型衰退。

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第一产业的比重已不到3%,美国只有2%。第二产业的比重在不断下降,而第三产业的比重一般都在60%以上。

(2)生产关系方面的变化

在产权关系上,当代资本主义在坚持私有制不变的前提下,对财产所有形式进行了调整,出现了所谓资本社会化趋势,即社会资本主义。

在劳资关系上,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不损害资产阶级利益的前提下,采取适当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提高工人的社会福利,特别是允许部分工人参加企业管理等多种形式,改善劳资关系,缓和阶级矛盾。在分配关系上,当代资~国家在坚持以剥削为特征的按资分配的前提下,对收入分配政策进行调整,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

在剥削方式上,过去资本家主要是靠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和加重工人的劳动强度来榨取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而现在的资本家主要是靠科技进步获取高额剩余价值。

(3)上层建筑方面的变化

在坚持资产阶级统治性质不变的情况下,对上层建筑的若干重要环节进行了调整:

第一,实现了政治制度与法制的有效结合。国家政权结构及其运行日益表现为法制化,

通过宪法和法律使国家权力的构成,权力结构中各权力主体的活动,官员的任免、提升、奖励和监督,都纳入法制的轨道。

第二,国家管理经济和社会的职能大大增强,国家在调节社会各阶层矛盾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一是协调资产阶级统治集团内部的关系;二是协调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从而有效地维护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稳定。第三,资产阶级的民主形式进一步扩大,在消除选举的种族、性别歧视并实现较为完整意义上的普选制基础上,西方国家公民权利的内涵和外延又有新的拓展,公民权利相应地得到扩大。

第四,意识形态中左翼与右翼的分歧逐渐减弱,资产阶级政党党纲的差别也日趋缩小,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虽然未变,但多元的价值取向却更加鲜明。

第五,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是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传统产业工人大量减少,第三产业和其它新兴产业的工人大量增加;二是工人阶级队伍中“知识工人”的比例越来越大;三是白领工人成为工人队伍的多数;四是形成了一个高级经理阶层。

4.小结

(1)要重新认识和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和新变化。

(2)要承认资本主义还有生命力和发展潜力,要做好与资本主义长期竞争和斗争的思想准备。

(3)要看到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和新变化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它的本质和固有矛盾。(4)要相信社会主义仍然有其存在的价值。

(5)马恩关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理论并未过时。

(6)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和新变化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