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机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摘要】学习动机是制约大学本科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主要变量之一,一直以来都受到语言学家们的广泛关注。早期的外语学习动机研究一直以gardner的社会心理模式为主流,自20世纪90年代起,学习动机研究逐渐呈现多元化。本文分别从行为主义视角,认知视角对各动机理论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讨论,旨在对大学英语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学习动机英语教学

引言

目前,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对外交流的不断深入,大学英语教学在高校教育中受到了日益广泛的关注。但笔者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英语学习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首先,相当一部分学生英语基本功不够扎实,在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对学习不重视。其次,教学条件的限制也影响到大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大学英语教学基本上以读写教学为主,听说方面的教学力量不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介绍甚少,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力不从心。第三,大学英语教学课堂气氛较为沉闷,学生焦虑紧张,缺乏学习积极性。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了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加强英语教学,探讨学习动机理论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显得十分必要。

动机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前,一直是社会心理视角主宰着二语学习动机研究领域。根据在加拿大对学习法语的学生做的长达20年之久的调查研究,gardner和lambert提出了融合型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和工具性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的区分概念。前者是指二语学习者对目标语社会有好感,感兴趣,希望与之交流并能融入其中,后者指将目标语作为工具,以获得其他比此语言更有实用性的东西,比如考试拿高分,找份好工作或得到升职机会等。两种动机均对学习者的学习具有促进作用,但融合型动机比工具型动机作用持久,对学习者产生较强的作用力。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gardner和lambert的学习动机理论遭到了一些二语研究者(见dornyei 1994;武和平,2001)的质疑,并被指出了一些存在的弊端。学者普遍认为把学习动机分成融合型和工具型过于简单化,而且此划分是建立在二语习得环境,不是外语学习环境,对学校和课堂情景下的二语学习动机重视不够。基于此因,动机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语学习动机研究开始呈现多元化发展,除了社会心理学框架外,心理学家从行为主义视角,认知视角对学习动机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和解释。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动机的行为主义视角和强化理论(enforcement)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用强化来说明动机对行为的推动作用。强化是

指使人们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反应重复出现可能性的力量,起强化作用的刺激物就是强化物。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表扬赞赏为正强化,批评和责备为负强化。

2.动机的认知视角理论

动机的认知视角理论是从学习者自身出发,研究学习者自身内在隐形因素对动机产生的影响。充分体现了教育学者们“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在认知视角中,最具影响力的是期望-价值理论,归因理论,自我效能理论。

期望-价值理论(expectancy-value theory)是指学习者对达到目标的期望和目标本身的价值。该理论认为动机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对实现目标可能性的期待—期望(expectancy)和对目标本身价值的估计(value)。如果个体认为自己的学习行为能带来成功,动机就会高;如果看不到目标的实现价值,其动机就会很低;如果成功的期望高而且又有价值,那么个体动机水平会很高。

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强调个体对过去成功或失败经验的解释,以及从这些解释中收获能够影响未来成就的经验。此理论包含三个要素:内部/外部原因,稳定/不稳定原因,可控/不可控原因。不同的归因,在不同方面,对外语学习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效果。

自我效能理论(self-efficacy theory)是指个体对完成某项特定任务的自我能力评估,并根据自我评估,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决

定投入的努力程度以及所做努力的持续性。实证研究认为,自我效能能对个体任务选择,努力持续及精力投入提供正确指导。自我效能高的学生比自我效能低的学生更能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并能对学习结果进行更有效的自我监控。

动机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英语的掌握也不再仅仅限制于书面成绩,语言素质的重要性日渐突出。学习动机的多样性决定了英语学习动机的多样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英语学习动机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英语学习。

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英语学习动机的产生

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于需要,需要是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积极性的源泉。随着社会发展,就业形势的改变,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关注日益增强。他们有着学好英语的强烈愿望,有的学生甚至为出国深造作着准备。英语学习从单纯地背单词、做练习题转变成了对视听说的追求和训练,对英语文化的喜爱与研究。针对学生不同的英语学习动机,选择不同的强化物,如果学生学习动机是学习外国文化,教师可以提供尽量多的关于目的语文化的学习材料,如果学生学习动机是通过各类考试,就可以针对考试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训练。从学习动机类型入手,为其提供不同的学习资料。

2.以学习者为中心,创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局面

现代外语教育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学中创造一个“心理自由”、“心理安全”的外语教学课堂环境,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极其重要的策略。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要致力于创建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局面,教师不是课堂的中心,真正的中心应该是学生。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就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帮助他们完成知识的学习,明确课堂练习目的,丰富课堂学习内容。在课堂上提出难度不同的学习任务,运用自我效能理论,让学生对自己作出正确的自我评估,根据不同的自身条件和英语基础,选择难度不同的学习任务,对学习效果进行有效的自我监控。

3.激发学生自我实现愿望,提高英语学习动机

自我实现是精神满足的一种表现,给人以充分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对英语水平提高明显,学习进步显著的学生进行表扬、奖励,是正强化的一种方式,能满足学生的自我实现感,激励学生继续努力,促进英语学习动机;而对学生进行批评责备,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强化,抑制学习动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采取积极的教学情绪,多褒少贬,对微小的进步也要进行表扬,维持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

4.培养学生自信心,减轻学生焦虑心理

很多学生上课不好好听讲,课堂表现不好,课后不积极学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自己的英语水平评价过低,对自己不信任。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可以运用期望-价值动机理论,帮助学生正确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