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点火系统示教板

点火系统示教板

点火系统示教板
点火系统示教板

使

汽车点火系统示教板

目录一.安全警告与注意事项

二.公司简介

三.系统简介

四.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五.故障设置功能使用

六.产品保养

七.装箱清单

一、安全警告和注意事项

●在使用该设备之前,请仔细阅读本说明书,以便正确操作。

●触摸设备发热部位要小心。

●如电源线有破损请不要开机使用,设备摔落或受损时请在专业人员检查后才可使用。

●不要让电源线悬挂在桌边、椅边、柜台边,也不要接触热的部分或正在转动的风扇页。

●如需扩充的电源线,电源线的等级要大于等于原设备电源线。比设备原电源线等级差的电源线会过热。

●不使用设备时不要连接电源线插头。不要通过拉电源线来拔插头,应用手将插头取下。

●存放设备前应让设备完全冷却,并且将线松软的绕好。

●操作者的头发、衣服、手指或身体其他部位应远离设备运转部位。

●为了防止受电击,不要在潮湿的部位接触工作的设备或在雨中操作设备。●当发现设备有过热、异响等异常时,需及时检查,不能解决时在专业人员检查后才能使用,以免造成严重故障。

●请按手册中的方法操作设备。

二、公司简介

我公司是专业从事现代汽车教学实训设备的科研开发与经营的高新科技实体,并同时生产各类汽车检测维修保养设备,“诚信、专业、高效、规范”是我们的宗旨,“以创新为目标,执行为手段打造一流的生产教学实训器材基地”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现我公司所生产的系列教学产品已在国内各职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部门大量投入使用。在此,我们愿与各界同仁们真诚合作、与时俱进、共同发展。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如有好的建议与意见,欢迎指正,我们将不断努力持续开发出更多更好的教学实训产品奉献给广大用户。

本公司生产的教学设备是针对各级别的学生学习实训而生产设计的一种实物演示教具,适用于各级别学员的学习和考核,提高学员学习效率,减轻老师教学负担。

三、系统简介

1、系统操作指导

接通220V交流电源并确保电源接地良好,打开示教板左下方红色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点亮)检查一切系统配件有无破损情况。前两种点火方式采用手动旋转分电器点火,后一种点火方式即打开点火开关后旋转至START,即可操作教学。

2、系统组成

发动机控制单元、点火线圈、分电器、发动机转速传感器、霍尔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火花塞和高压线、点火开关、检测端子、故障设置盒、可移动台架等。

3.工作原理

(一)发火原理

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和电子组成,电子围绕原子核旋转运动。在通常情况下,电子的负电荷和质子的正电荷相等,两者平衡使原子的总电荷量为零。在外界能量的作用下,原子外层的电子运动的速度加快到一定程度时,就会逸出轨道与其他中性原子结合,这一原子“俘获”电子之后负电荷量增加,呈现负极性,称之为“负离子”。而失去电荷的原子负电荷量减少,呈现正极性,称之为“正离子”。离子有规律的定向运动便形成了电流。根据上述理论,混合气在进入气缸前都会有微量分子游离成正离子和负离子。气缸压缩过程中,由于气体受挤压及摩擦也会产生更多的正离子和负离子。当火花塞两电极加有电压时,离子便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分别向两极运动,正离子向负极运动、负离子向正极运动形成了电流。但是在电场力较小时(电压低),原子中的电子运动的速度低,不能摆脫原子核的引力逸出轨道,形成新的离子

所以,气体中也只有原来存在的离子导电,由于他们的数量很微小,放电电流微弱,所为只存在理论导通,电路中相当于串接了一个极大电阻R。随着电压的增高,电场力增大,原子动能增大,大量原子摆脫原子核的引力逸出轨道,混合气中产生了大量离子,同时正离子和负离子向两极运动的速度加快,正、负离子产生的动能轻而易举便能将中性分子击破,使中性分子分离成正离子和负离子,这些新产生正、负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也以高速向两极运动,又去击破其它中性分子,这样的反应连续发生象雪崩一样,使气体中向两极运动的正离子和负离子的数目剧增,从而使气体失去绝缘性变为导体(R变成较小阻值),形成放电电离通道,即击穿跳火。其中由于正负离子高速运动及摩擦碰撞形成的高温炽热电离通道(几千度)发光,于是我们就见到火花,同时,电离通道周围气体骤然受热膨胀发出“啪啪”声。

(二)点火系统基本要求

在发动机各种工况和使用条件下保证可靠而准确地点火,为此应满足三个方面的要求。

1、能产生足以击穿火花塞间隙的电压

火花塞电极击穿而产生火花时所需要的电压称为击穿电压。点火系产生的次级电压必须高于击穿电压,才能使火花塞跳火。击穿电压的大小受很多因素影响,其中主要有:

(1)火花塞电极间隙和形状

根据柏申的经验公式, 均匀电场下的击穿电压U 是气体压力p 、两电极间的距离d 和绝对温度T 的函数,即:

火花塞电极的间隙越大,击穿电压就越高。这是因为气体中的电子和离子受电场力的作用

越小,气体中的离子和电子距电极和路程增大不易发生碰撞电离;电极的尖端棱角分明,所需的击穿电压低,如图4-1所示。

图4-1 火化塞击穿电压与火化塞间隙的关系

火化塞间隙对击穿电压的影响可以引申为在高压电路里的“综合间隙”对击穿电压的影响。“综合间隙”可能包括在火化塞电极之间、中央高压线与火化塞之间、分火头与分缸线之间、中央高压线与分电器盖之间、中央高压线与点火线圈之间等处。所以,高压线路的“综合间隙”越大,击穿电压越高。

(2)气缸内混合气体的压力和温度

实际上击穿电压和混合气的压力和温度并无直接关系,而是与混合气的密度有关。因为混合气的密度越大,即每单位体积中气体分子的数量越多,离子自由运动的距离(即两次碰撞之间的距离)越短,故不易发生碰撞电离作用。只有提高加在电极上的电压,增大作用于离子上的电场力,使离子加速才能发生碰撞电离而使火花间隙击穿。因此混合气的密度越大,则击穿电压越高。

压力和温度的改变直接影响着混合气的密度。因为当混合气压力增大时,混合气密度增大,所以击穿电压增大。相反,当混合气温度增高时,混合气密度减小而使击穿电压降低。如图4-2所示。

图4-2 火化塞击穿电压与混合气压力的关系

(3)电极的温度和极性

)

(

T pd f U

当火花塞的电极温度超过混合气的温度时,击穿电压降低约30-50%。这是因为电极温度越高,包括在电极周围的气体密度就越小,容易发生碰撞电离的缘故。此外中心电极是负极时其击穿电压比中心电极是正极时约降低20%~40%。这是因为高温金属发出电子比接收电子的能力要强。

火化塞中心电极是负极,也就是中心电极聚集的是负电荷,有时也称这种现象为“负触发”,相反为“正触发”。也就是说“负触发”要比“正触发”击穿电压要低。所以,对于点火系统一般采用“负触发”。但是,在微机控制的双缸同时点火系统中,一个点火线圈同时接两个火化塞,点火时形成一个电流的回路,一个为“负触发”,另一个必然是“正触发”,所以,对于具有同样“综合间隙”的点火线圈的两个火化塞击穿电压是不同的即“负触发”形式的火化塞击穿电压低,“正触发”形式的火化塞击穿电压高。因此,“正触发”形式的高压电路故障率高。出现故障时,如将同一点火线圈的高压电路上的火化塞互换,有时可正常工作。对带有双缸同时点火系统的点火顺序是1-3-4-2的发动机来说,1缸和3缸是“正触发”,2缸和4缸是“负触发”。

(4)发动机工作状况

1)发动机转速

如图4-3所示,起动时的击穿电压最高,当火花塞间隙为0.7mm时可高达19KV。这是由于起动时气缸壁、活塞以及火花塞的电极处于冷态,吸入的混合气温度低、雾化不良。压缩时混合气的温度升不够高,加之火花塞电极之间可能积有机油或汽油,因此击穿电压最高(实验证明,在火花塞电极上存有机油或汽油油滴时,击穿电压将增高10—20%)。此外,汽车加速时,由于大量的冷混合气突然进入气缸,使火花塞中心电极温度降低,因此,击穿电压也较高。

击穿电压随发动机的转速的增高而上降,这主要是发动机高速工作时,气缸内的温度升高,使气缸的充气量减小,致使气缸中压力减小,因而火花塞的击穿电压随转速的升高而降低。

图4-3 火化塞击穿电压与发动机转速的关系

1-起动 2-加速 3-最大功率的稳定状态

2)混合气空燃比

图4-4 火化塞击穿电压与空然比的关系

由图可见,混合气过稀和过浓时击穿电压都会升高。

此外,发动机的功率、压缩比以及点火时刻等因素也影响击穿电压的高低。为了保证点火的可靠性,点火系必须有一定的次级电压储备。但过高的次级电压,将造成绝缘困难,使成本提高。

(5)发动机气缸数

对于传动点火系统来说,次级电压的最大值将随发动机的汽缸数的增加而降低。这是因为凸轮的凸起数与汽缸数相同,发动机的汽缸越多,凸轮每转一周触点闭合与打开的次数就越多,于是触点的闭合时间缩短,初级断开电流减小,因而使次级电压降低。

(6)火化塞积炭对次级电压的影响

在发动机工作时,若化油器调整不当或润滑油过多,在火花塞绝缘体上会造成积碳,由于碳层具有一定电阻的导体,因此相当于在火花塞电极间并联了一个分路电阻,使次级电路形成闭合回路。当触点打开,次级电压增长时,在次级电路内会产生泄漏电流,消耗了一部分电磁能,从而最高电压降低。当积炭严重时,由于泄漏严重,会使最高电压低于火花塞跳火电压,迫使发动机停止工作。

当火花塞由于积碳严重而不能跳火时,把高压线拔离火花塞上端头3—4mm高后,火花塞就重新工作。这是因为在火花塞的导线中串联一个附加间隙后,泄漏电流不能产生,而当次级电压达到较高值时,才能同时击穿附加间隙和火花塞间隙,产生火花,点燃混合气。可见附加火花间隙在火花塞积炭时,能起改善点火作用。但这种方法不得长期使用,因为击穿两个串联的火花塞所需的电压比击穿一个间隙所需的电压高,会使点火线圈负担加重而损坏。此外使用时应注意防火安全。为了避免火花塞积炭对次级电压的影响,近年来在有些国家所生产的火花塞中,已在其中心杆的上端预留了2.54—6.35mm的附加间隙。

(7)电容对次级电压的影响

次级电压的最大值随着初级电容C1和次级电容C2的减少而增高。当C1过小时,触点火花加强,消耗了一部分电磁能,且磁势消失减慢,因而使次级火花降低。一般C1值在0.15—0.35μF之间为宜。C2减小,则击穿电压会增大,但C2不可能减小到零,因为次级绕组、配电盘、高压线和火花塞本身都有一定的寄生电容,所以C2受结构限制不能过小。为了减少无线电干扰,在有些汽车的点火装置上装有屏蔽时,C2会增加很多。

(8)触点间隙对次级电压的影响

对于传统点火系统来说,触点间隙的大小,不仅影响次级电压,同时也影响了点火时间,如间隙增大时,由于触点提前打开,会使点火提前角增大。因此,在使用中应该按制造厂的规定进行调整一般为0.35-0.45mm。

(9)触点接触电阻

理想情况下触点接触后是无电阻的,但当触点的接触表面有烧蚀、氧化、脏污等情况后,接触后的触点就会有一定的电阻。触点接触电阻增大,点火线圈初级回路的电阻增大,从而

使初级电流减小,击穿电压降低。

(10)点火线圈的温度对次级电压的影响

点火线圈过热时,绕组电阻增大,初级电流下降,导致次级电压降低。点火线圈过热的原因有:夏季天气炎热,发动机过热或因发动机调节器调整不当使发动机电压过高,初级电流增大所致。

也可将绕组电阻引申为“综合电阻”,“综合电阻”包括绕组电阻、高压线电阻、积炭引起的火化塞电极之间的电阻等。总之,初级电路“综合电阻”越大,击穿电压越低;次级电路“综合电阻”越大,击穿电压越高。

将“综合间隙”和“综合电阻”可统称为“综合阻抗”。总之,高压电路“综合阻抗”越大,击穿电压越高。击穿电压过高的原因大多为高压阻尼线短路、火花塞电极间隙过小、火花塞电极被污染、火花塞绝缘瓷柱破裂。击穿电压过低的原因大多为高压阻尼线电阻值过大或断路、火花塞电极间隙过大等。

(二)火花应具有足够的能量

发动机正常工作时,由于混合气压缩终了的温度接近其自燃温度,仅需要1~5mJ的火花能量。但在混合气过浓或是过稀时,发动机起动、怠速或节气门急剧打开时,则需要较高的火花能量。并且随着现代发动机对经济性和排气净化要求的提高,都迫切需要提高火花能量。因此,为了保证可靠点火,高能电子点火系一般应具有80~100mJ的火花能量,起动时应产生高于100mJ的火花能量。

点火能量不足时,会使发动机起动困难、点燃率下降,发动机的动力性下降、油耗和排污增加,甚至于发动机不能工作。

(三)点火时刻应适应发动机的工作情况

首先,点火系统应按发动机的工作顺序进行点火。一般六缸发动机的点火顺序为1-5-3-6-2-4,四缸发动机的点火顺序为1-3-4-2或1-2-4-3。

其次,必须在最有利的时刻进行点火。由于混合气在气缸内燃烧占用一定的时间,所以混合气不应在压缩行程上止点处点火,而应适当提前,使活塞达到上止点后某一个角度,混合气已得到充分燃烧,从而使发动机获得较大功率。点火时刻一般用点火提前角来表示,即从发出电火花开始到活塞到达上止点为止的一段时间内曲轴转过的角度。

如果点火过迟,当活塞到达上止点时才点火,则混合气的燃烧主要在活塞下行过程中完成,即燃烧过程在容积增大的情况下进行,使炽热的气体与气缸壁接触的面积增大,因而转变为有效功的热量相对减少,气缸内最高燃烧压力降低,导致发动机过热,功率下降。

如果点火过早,由于混合气的燃烧完全在压缩过程进行,气缸内的燃烧压力急剧升高,当活塞到达上止点之前即达最大,使活塞受到反冲,发动机作负功,不仅使发动机的功率降低,并有可能引起爆燃和运转不平稳现象,加速运动部件和轴承的损坏。

实践证明,燃烧最大压力出现在上止点后10°-15°时,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最大,此时所对应的点火提前角为最佳点火提前角。

影响最佳点火提前角的因素很多,主要有:

1、发动机转速

图4-5 最佳点火提前角与发动机转速的关系(节气门开度不变时)可知发动机转速越高,最佳点火提前角越大。这是因为在同样的燃烧速度下,如果发动机转速越快,点火越提前,才能使最大爆发压力出现在最理想的位置。低转速时,点火提前角增大发动机转速上升快,高转速时,点火提前角增大转速上升慢;起动或怠速时,点火提前角应很小或不提前。转速变化时点火提前角的调节由分电器的离心调节机构来实现。

2、发动机负荷

图4-6 不同转速时最尖点火提前角与负荷的关系

同一转速下,随着发动机负荷的增大,最佳点火提前角减小。这是因为负荷越大,压缩终了混合气的密度越大,燃烧速度越快,燃烧时间更短,在相同的发动机转速的情况下,发动机曲轴到达最大爆发压力的理想位置转过的角度越小,所以点火提前角就越小。出现负荷变化时点火提前角的调节由分电器的真空调节机构来实现。

3、汽油辛烷值

点火提前较小,不易产生爆燃。汽油辛烷值高,抗爆性好。因此,燃用低辛烷值汽油时,应将点火提前角减小。汽油品质改变时,点火提前角的调整由分电器的辛烷值选择器来实现。

除了发动机的转速与负荷变化时点火提前角应及时调整以外,还有好些因素会影响混合气的燃烧速度,当这些因素有变化时,相应的点火提前角需作适当的调整。这些因素包括以下几项。

(1)混合气的浓度:当混合气变浓时,其燃烧速度加快,因此,点火提前角应适当减小。

(2)进气压力:当进气压力降低时,混合气的扰流和雾化变差,其燃烧速度会下降,因此点火提前角应适当加大。

(3)发动机的温度:发动机的温度低时,压缩终了混合气的温度也要低些,这会使燃烧速度有所下降。因此,在发动机的温度低时也应适当增大点火提前角。

(4)压缩比:压缩比大,压缩终了混合气的压力和温度高,混合气的燃烧速度快。因此压缩比大的发动机,其点火提前角应小一些。

(5)汽油辛烷值:汽油辛烷值高的,其抗爆燃能力强,为充分发挥发动机的功率,降低油耗,应适当增大点火提前角。

(6)火花塞的数量:当一个气缸内装上两个火花塞时,由于火焰传播的路程缩短,火花的能量相应较高,混合气迅速燃烧所需的时间缩短。因此,其点火提前角应适当小些。

二、传统点火系统

(一)基本原理

图4-7 点火系组成

传统触点式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4-7所示,电路图原理如4-8所示。点火线圈是一个带有附加电阻的自藕变压器,其初级绕组通过断电器的触点搭铁。由发动机凸轮轴驱动的分电器轴转动时,带动断电器凸轮一起旋转,使断电器触点不断地闭合和张开。

图4-8 传统点火系统电路原理图(数字为故障设置点)

触点闭合时,点火线圈初级绕组通路,其初级电流的回路是:蓄电池正极~电流表(有的汽车上没有电流表)~点火开关~点火线圈附加电阻~点火线圈初级绕组一断电器触

点~搭铁~蓄电池负极。在触点闭合瞬间,点火线圈初级绕组产生一个阻碍初级电流增长的自感电动势,使得初级电流增长比较缓慢(图4-9a),点火线圈铁心中磁通量的变化速率也较低,因此次级绕组产生的互感电动势也不大,约1500V左右(图4-9b),此电动势不能用于点火,但点火线圈的磁场能量则随初级电流的上升而逐渐增加,因此触点闭合的这段时间实际上是点火系统的贮能过程。

触点张开时,点火线圈初级断路,点火线圈初级电流突然减小,引起点火线圈铁心中的磁通量的迅速减小,

于是,次级绕组的互感电动势对火花塞电极充电,其电流通路为:次级绕组正极~点火线圈附加电阻一点火开关~电流表”蓄电池~搭铁~火花塞电极~高压分线一分电器盖旁电极一分火头~中央高压线~次级绕组负极,火花塞电极两端的电压迅速升高。当电压上升到火花塞的击穿电压时,火花塞电极间隙就被击穿而产生放电火花,点燃混合气。也就是说,当点火系统初级电路断开的瞬间次级电路产生高压火。

放电情况为:如果火花塞电极不被击穿,次级电压就会形成如图4-9b虚线所示的LRC衰减振荡,但实际上当火花塞电极间的电压在达到最大次级电压前,火花塞电极间气隙就被击穿而产生电弧放电,此时火花塞电极上集聚的电荷迅速放电,形成很大的放电电流,电压随之迅速下降,这一阶段为电容放电,其主要作用是使火花塞电极间气体电离,形成一个火焰核心。之后,点火线圈次级绕组电感尚余的能量继续维持火花放电,此时火花塞电极间的电压约在600V左右,放电电流也很小,但放电的时间较长。这一放电阶段为电感放电,可加热混合气,使其迅速燃烧。当火花不能维持而消失时,电感线圈剩余的能量则形成LCR衰减振荡(图4-9b)。

(二)部分元件结构及功用

1、电容器

触点断开瞬间,初级绕组会产生约300V左右自感电动势。此电动势将会击穿触点间的气

隙而产生较强的触点火花,使初级电流通过触点间的火花放电而继续保持通路,使得初级电

流下降速率减小而导致铁心中的磁通量下降速率减小,造成次级绕组的互感电动势降低。此外,触点间较强火花会使触点很快烧蚀而导致点火系统不能工作。

触点间并联一个电容是利用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的特性在触点断开瞬间吸收初级绕

组的自感电动势,使触点间不会产生强的火花放电,以提高初级电流的下降速率。在触点刚

打开时缝隙很小,电容器上电压很低,触点间不会产生电弧;随着电容器上充电电压的升高,触点间隙也随凸轮的旋转而增加,当电容器充满电,电压达到最大时,触点间隙也同时达到

最大,所以,这时也不会产生电弧。

由此可见,电容器的容量如果太小,断电器触点的火花将增强,既容易烧蚀触点有消耗

了一部分电磁能量,使磁通的变化速度缓慢,此必然降低高压电;若电容器过大,断电器触

点的火花虽减小,但由于充放电周期延长,导致磁场突变速度减慢和回路振荡频率过低,其

结果仍然是使高压电下降。在考虑电容器的电容量对高压电的影响,又兼顾到限制断电器触

点的火花不致产生烧蚀,电容器选择了0.15-0.35μF的电容器范围。

总之,电容器的作用就是减小触点火花,提高次级电压。

2、附加电阻

发动机的转速变化范围很大,在发动机低速时,触点的闭合时间相对较长,初级电流可上升至最大值或接近最大值,容易使点火线圈过热,并使触点的火花加大而容易烧蚀;在发动机高速时,触点的闭合时间很短,触点断开时初级电流还很小,点火线圈不能产生足够高的次级电压而使发动机容易断火。点火线圈初级回路串人一个正温度系数(PTC)比较大的附加电阻后,在发动机低速时,较大的初级电流流经附加电阻,附加电阻的温度会升高,其电阻值也会增大,使初级电流的增长受到限制;在发动机高速时,流经附加电阻的初级电流较小,附加电阻的温度随之降低,其电阻值也相应减小,初级电流随发动机转速的上升而下降的幅度可减小。因此,点火线圈附加电阻的作用就是在发动机转速变化时,自动调节初级电流。

发动机起动时,通过起动机电磁铁开关的附加电阻短路触点(或直接用点火开关的起动档)将附加电阻短路,这是为了在起动中蓄电池端电压下降很多的情况下,仍保证点火线圈初级绕组能形成足够大的初级电流,使起动容易。

3、分电器总成

分电器总成由断电器、配电器、点火提前角调节器以及电容器等组成,如图4-10。

图4-10 分电器总成

图4-11 触点间隙调整

(1)断电器

断电器属于点火系统的低压部分,其作用是周期性地通断点火线圈初级回路,它由触点和凸轮组成。断电器凸轮是空套在分电器轴上,由分电器轴经离心点火提前调节器带动旋转。触点安装在能相对分电器外壳转动的活动底板上,底盘可由真空点火提前调节器带动以固定销为中心旋转,其中固定触点搭铁,固定触点支架用紧固螺钉固定在活动板上。

调整触点间隙时,须转动分电器轴,凸轮将触点顶开至最大位置。松开固定触点支架上的紧固螺钉,旋动偏心螺钉即可通过改变固定触点的位置来调整断电器触点的间隙。如图4-11。

(2)配电器

配电器的作用是将点火线圈次级产生的高压按点火顺序送至各缸火花塞,它由套在断电器凸轮上的分火头和分电器盖组成。

(3)点火提前调节装置

点火提前调节装置包括两部分:离心点火提前调节器和真空点火提前调节器。其基本原理如图4-12所示。

图4-12 点火提前角的调节

a)点火提前角的调节 b)转动凸轮使点火提前角增大

c)转动断电器底板连同触点使点火提前角增大

1-触点 2-凸轮 3-凸轮轴 4-断电器底板θ-点火提前角1)离心点火提前调节器

离心点火提前调节装置是根据发动机的转速自动调节凸轮相对于断电器触点的位置。它使点火提前角随发动机转速的上升而适当地增大,其结构如图4-13。

图4-13 离心提前机构图图4-14 真空点火提前调节器工作原理

1-离心块 2-分电器轴 3-弹簧及支架 a)小负荷时b)大负荷时4-拖板 5-柱销 6-销钉 7-拨板 1-分电器壳 2-活动板 3-断电器触点 4-拉杆

5-膜片 6-弹簧 7-真空管 8-节气门

9-断电器凸轮如图4-5所示,由于随着发动机转速的提高提前角的增量要小一些,为此,一些分电器每个重块设有一粗一细两个弹簧。细弹簧只要重块一开始甩开就起作用,而粗弹簧的两端钩环呈椭圆形,只是在转速达到一定值,重块外甩的角度较大时才能起作用。由于重块在发动机高速范围时有两个弹簧的作用,相应的点火提前角的增量也就较小。

2)真空点火提前调节器

真空点火提前调节装置是根据发动机负荷自动调节断电器触点相对于凸轮的位置,它使点火提前角随发动机的负荷增大适当减小,如图4-14所示。

当发动机的负荷增大时,由于节气门的开度增大,节气门小孔处的真空度减小,真空点火提前调节器内的膜片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向左拱,通过拉杆的作用使活动底板顺着分电器轴旋转方向转动一个角度,断电器凸轮顶开触点的时间推迟,从而使点火提前角适当减小。

当发动机负荷减小时,节气门开度减小,节气门处的真空度增大,其真空吸力使膜片克服弹簧力向右拱,膜片带动拉杆移动,使活动底板逆着分电器轴旋转方向转动一个角度,从而使点火提前角增大。

发动机怠速时,节气门关闭,节气门上方小孔处真空度接近。,弹簧力将膜片推至左拱的极限位置,使点火提前角处于最小状态,以满足怠速工况点火提前角小或不提前的要求。

由于点火提前角除了与发动机转速和负荷有关之外,诸多因素有关。因此,单靠离心调节机构或真空调节机构是不能满足要求的,必须有一种更为先进的控制手段,这就是微机控制电子点火系

三、无触点点火系统

本示教板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采用SANTANA JV发动机点火系原件制作而成,霍尔式电子点火系由内装霍尔信号发生器的分电器、点火器、火花塞、点火线圈等组成,如图4-15所示。

图4-15 上海桑塔纳轿车点火系的组成

1-蓄电池2-点火开

关 3-点火线圈

4-点火控制器 5-霍尔发生器

6-分电器7-火化塞

(一)霍尔发生器

霍尔效应-当电流通过放在磁场中的半导体基片,且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垂直时,在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半导体基片的横向侧面上产生一个与电流和磁场强度成正比的电压,这个电压称为霍尔电压。

霍尔信号发生器位于分电器内.主要由分电器轴带动的触发叶轮、永久磁铁、霍尔元件等组成。霍尔元件实际上是一个霍尔集成块电路.因为在霍尔元件上得到的霍尔电压一般为20mV,因此必须将其放大整形后再输出给点火控制器。

图4-16 霍尔信号发生器的结构

1-分火头及触发叶轮 2-霍尔集成电路 3-永久磁铁 4-专用插座

图4-17 霍尔集成块电路框图

U-霍尔电压Ug-霍尔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电压

H

分电器轴带动触发叶轮转动,当叶片进入磁铁与霍尔元件之间的空气隙时,磁场被旁路,霍尔元件不产生霍尔电压,霍尔集成电路末级三极管截止,信号发生器输出高电位;当触发叶轮离开空气隙,永久磁铁的磁力线通过霍尔元件而产生霍尔电压,集成电路末级三极管导通,信号发生器输出低电位。叶片不停的转动,信号发生器输出一个矩形波信号,作为控制信号给点火器。由点火器控制初级电路的通断。

图4-18 霍尔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a)触发叶轮进入空气隙 b)触发叶轮离开空气隙

1-触发叶轮的叶片 2-霍尔集成块 3-永久磁铁 4-霍尔传感器 5-导板

(二)点火器

图4-19 桑塔纳轿车点火器

图4-20 桑塔纳轿车点火系工作原理图

1-信号发生器 2-点火控制器 3-点火开关 4-点火线圈 5-火化塞

1、基本功能

(1)发动机工作时,分电器轴带动霍尔信号发生器的触发叶轮旋转。当触发叶轮的叶片

进入空气隙时,信号发生器输出高电压信号11~12V,使点火控制器集成电路中末级大功率三极管导通VT,点火系初级电路接通:电源“+”→点火线圈W1→点火控制器(三极管VT)→搭铁。

(2)当触发叶轮的叶片离开空气隙时,信号发生器输出0.3~0.4V的低电压信号,使点火器大功率三极管截止,初级电路切断,次级产生高压。

2、限流控制(恒流控制)

图4-21 一般型和恒定控制型点火线圈初级电流上升特性为保证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稳定点火,采用高能点火线圈,其初级电路电阻小,电感小,初级电流增长快,电流大,若不控制,点火线圈和点火器会因过热而损坏。

图4-22 限流控制原理电路

图4-22中VT为点火器末级大功率管,Rs为采样电阻,IC为点火集成块。当采样电阻值

一定时,采样电阻两端的电压值与通过点火线圈的初级电流成正比,工作中,采样电阻压降值反馈到点火集成块中的限流控制电路,使限流控制电路工作,从而保持流过点火线圈的初级电流恒定不变。

3、闭合角控制

图4-23 装与未装闭合角控制时的初级电流波形

a)霍尔信号发生器输入点流 b)初级电流(只有线圈限流功能时)

c)初级电流(有线圈限流和闭合角控制功能时)

闭合角是指点火控制器的末级大功率开关管导通期间,分电器轴转过的角度,也称导通角。由于点火线圈采用了高能点火线圈,即初级绕组W1的电阻很小0.52~0.76Ω,这样点火系初级电路的饱和电流可达20A以上,为防止初级电流过大烧坏点火线圈,点火控制器必须控制末级大功率开关管的导通时间,使初级电流控制在额定电流值,保证点火系可靠工作。

闭合角的大小与发动机转速、蓄电池电压、点火线圈参数等因素有关。

四、微机控制点火系统

(一)基本原理

传统点火系统有很多不足如触点工作可靠性低、最高次级电压不稳定、点火能量低、对火化塞积炭敏感、干扰大等,使得发动机的油耗高、排气污染严重。普通无触点电子点火系在提高点火能量,改善点火工作特性方面有很大提高。但点火提前角的控制仍由离心式和真空式两套机械点火提前角点火装置来完成,对于点火提前角的控制与调节,很难保证发动机在各种工况及工作条件下都能处于最佳状态。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不仅能控制初级绕组的通电时间和实现恒流控制,保证在发动机各种工况及工作条件下都能得到足够高的次级电压和跳火持续时间,而且还能提供最佳点火提前角。因此,电控点火系统能使发动机在各种工况及工作条件下均获得理想的点火正时,从而使发动机在动力性、运转平稳性、经济性和排放性方面达到最佳状态。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也由传感器、ECU和执行器三部分组成。基本组成由表4-1所示,基本工作模式如图4-24所示。

图4-24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基本工作模式

可知,在所有的传感器中,除爆震传感器为微机控制点火系统所专用之外,其它传感器基本上都与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所共用,都由一个ECU控制。对于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基本工作模式,点火器的位置可能是单独安装,也可能与ECU安装在一起,也可能与点火线圈安装在一起。

(二)有分电器微机控制点火系统-5A-FE发动机型

5A-FE发动机的分电器的结构及原理如图4-25和图4-26所示。在该点火系的分电器内保留了传统的配电结构,不再有传统的分电器中的断电器、离心式和真空式点火提前角调节器,而装有凸轮轴位置和发动机转速传感器。

凸轮轴位置信号(G)和发动机转速信号(Ne)传感器装于分电器上,其中G信号转子1

汽车雨刮器的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及实现

汽车雨刮器的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设计总说明 本次设计的汽车自动雨刷省去了人为手动操作雨刷的问题,能够自动感应雨量并进行相应的工作。自动雨刷用雨滴传感器作为检测器来感应雨量的大小,把感应信号传给单片机,通过软件的控制驱动芯片自动调节电机的正反转与转动频率。此次设计采用40引脚的单片机AT89S52,设计中运用ULN2003AN驱动芯片来驱动步进电机的运转,克服了电机在低频工作时的噪音大,震动大的缺点。本次设计在一定的程度上为驾驶者提供了舒适性和安全性的保障,避免了由于驾驶者手动操作雨刷的不当而带来的交通安全问题,同时也大大的提高了汽车雨刷的全面性与可靠性。 在汽车智能雨刮系统中由于两个雨刮电机的转速不可能完全一样,就存在两个雨刮摆动不同步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了模糊控制理论及雨刮同步摆动规则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汽车智能雨刮系统。该系统将转速偏差和转速偏差变化量模糊化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入语言变量,根据所制定的一套模糊控制规则来选择控制PWM的输出语言变量,并以此通过脉宽调制技术来驱动直流电机,使两个雨刮同步摆动。 关键词:雨滴传感器;步进电机;单片机;雨刮器

Car Wiper Blad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Design Description The design of the automatic wipers is improved further in the traditional manual based on. Automatic wiper with rain sensor as the detector size induced precipitation, the induction signal is sent to the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reversing and turning frequency automatic adjusting motor through the control of the software driver. The design is based on the 40pin of the mic AT89S52. That use of ULN2003AN to drive the stepper motor driver chip design operation. The pulse width modulation’s chopper driver mode. Thus greatly overcome the noise when the motor work in the low frequency , vibration faults. Provide comfort and safely guarantee this design in a certain extent for the driver, to avoid the traffic safety problem caused by the driver manually operated wiper improper. At the same time also greatly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ness and reliability of automobile windshield wiper. In intelligent windscreen wiper system of automobile, As the problem of technics, rotate speed of two electro motors are not the same completely, so there are the problems that two wiper blades swing ansynchronous. In the thesis, a intelligent windscreen wiper system of automobile based on fuzzy control is presented, by analyzing fuzzy control theory and synchronous swing rules of windscreen wiper. The speed error and its change were used as fuzzy stable variable. According to a set of fuzzy rules, the output variable was selected to control the PWM switch. In this way, the

汽车雨刮电机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

汽车雨刮电机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汽车雨刮电机总成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protus软件和keilμVsion软件的使用方法。 3、学习使用protus软件进行电路原理图设计并进行仿真。 二、实验设备 安装有protus软件和keilμVsion软件的PC机一台。 三、实验原理及内容 1、汽车雨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雨刮器是重要的安全件,它必须能有效地清除雨水、雪和污垢;能在高温(摄氏零上80度)和低温下(摄氏零下30度)工作;能抗酸、碱、盐等有害物质腐蚀;使用寿命达到15万次刮刷循环(乘用车)。 汽车雨刮的主要组成部分为雨刮电机总成,四连杆机构,雨刷总成。 当司机按下雨刮器的开关时,电动机启动,电动机的转速经过蜗轮蜗杆的减速增扭作用驱动摆臂,摆臂带动四连杆机构,四连杆机构带动安装在前围板上的转轴左右摆动,最后由转轴带动雨刮片刮扫挡风玻璃。 一般情况下在汽车组合开关手柄上有雨刮器控制旋扭,设有低速、高速、间歇3个档位。手柄顶端是洗涤器按键开关,按下开关有洗涤水喷出,配合雨刮器洗涤档风玻璃。 雨刮器的动力源来自电动机,它是整个雨刮器系统的核心。雨刮器电动机的质量要求是相当高的。它采用直流永磁电动机,安装在前档风玻璃上的雨刮器电动机一般与蜗轮蜗杆机械部分做成一体。蜗轮蜗杆机构的作用是减速增扭,其输出轴带动四连杆机构,通过四连杆机构把连续的旋转运动改变为左右摆动的运动。 司机关闭雨刮器时,雨刮臂往往不停在适当的位置,阻碍司机的视线。为解决这一问题,雨刮器设有一个回位开关,它控制雨刮器电机,当雨刮臂停在档风玻璃下的适当位置时,电机才会停止运转。 现今的雨刮器已经普遍采用快档、慢档和间歇控制档。其中间歇控制档一般是利用电机的回位开关触点与电阻电容的充放电功能使雨刮器按照一定周期刮扫,即每动作一次停止2-12秒时间,对司机的干扰更少。 有些雨刮臂还附带胶水管,水管接至洗涤器上,按一下开关会有水注喷向前档风玻璃。在一些中高级轿车上,不但前后档风玻璃有雨刮器,就是前大灯也有一支小小的雨刮片,用以清除前灯玻璃上的尘埃。 有些车辆的雨刮器还装有电子调速器,该调速器附带感应功能,能根据雨量的大小自动调节雨臂的摆动速度,雨大刮水臂转得快,雨小刮水臂转得慢,雨停刮水臂也停。 2、基于51单片机的雨刮电机控制器的功能和结构 (1)控制器输入:1个4档位旋转式开关,1个喷水控制按钮。 (2)控制器:用51单片机作为控制器。 (3)控制器输出:①雨刮电机停止、间歇式低速、低速、高速旋转4种输出状态,再加上喷水电机旋转同时雨刮电机高速旋转,共5种状态的输出。②用LED数码管显示Off、Int、Lo、Hi、FL共5种状态指示。 Off——雨刮电机停止旋转。

高职院校汽车实训中心各实训室介绍

汽车技术实训中心 实训室名称主要仪器设备主要承担的实习项目 汽车发动机实训室实物解剖发动机 燃油系统示教板 点火系统示教板 润滑系统示教板 起动系统示教板 电控汽油发动机翻转架 电控柴油发动机翻转架 发动机故障诊断试验台 电控燃油喷射演示 1.发动机维修工具的认识 2.发动机总体结构的认识 3.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配气 机构的拆装与检修 4.汽油喷射供给系统的拆装与 检测 5.冷却系、润滑系拆装 转向行驶系制动系构造拆装一 体化实训室自动变速器解剖台 手动变速器解剖台架 无极变速器解剖台架 手动变速器 发动机附自动变速器试验台 自动变速器 手动变速器 离合器实训台 1.转向系结构认知 2.行驶系结构认知 3.制动系结构认知 4.转向系常见故障诊断、排除 5.行驶系常见故障诊断、排除 6.转向系、行驶系、制动系拆 装训练 7.转向系维修常用工具正确使 用 8.行驶系维修常用工具正确使 用 9.制动系维修常用工具正确 传动系构造拆装一体化实训室转向系及前桥总成解剖台架 动力转向悬挂系统演示台 电控动力转向系统演示台 液压制动系统演示台 气压制动系统演示台 ABS/EBD演示台 前轮定位演示台 1.离合器结构的认识 2.手动变速器结构的认识 3.自动变速器结构的认识 4.传动轴结构认识 5.减速器结构认识 6.差速器结构认识 7.驱动桥结构认识 8.传动系常见故障诊断、排除 9.传动系拆装训练 10.传动系维修常用工具正确 使用

电气系统一体化实训室汽车电器总成 电源系统示教板 起动系统示教板 点火系统示教板 照明、信号、仪表、雨刮系统 示教板 安全气囊示教板 空调试验台 点火系统试验台 全车电器系统演示试验台 电控悬架演示台 中控、防盗、电动、后视镜、 电动玻璃示教板 1.电源系统结构认识 2.起动系统结构认识 3.灯光系统结构认识 4.仪表报警系统结构认识 5.电子控制系统结构认识 6.空调系统结构认识 7.其它电子辅助系统结构认识 8.点火系统常见故障诊断、排 除 9.电气系统常见故障诊断、排 除 10.电气系统维修使用工具正 确使用 汽车营销实训室实物解剖车1.汽车销售文案策划 2.汽车销售礼仪 3.汽车4S店销售流程 4.汽车销售“六方位”介绍 5.客户回访服务 6.汽车信贷、保险、索赔 7.二手车评估、交易 8.汽车维修咨询服务 9.汽车营销、维修软件操作 汽车教学维修厂两柱举升机四柱举升机四轮 定位仪轮胎拆装机 平衡机氮气机 解码器烤漆房 整形机二氧化碳保护焊 强制充电器烤灯 喷油嘴清洗机自动变速箱换油机 制冷剂加注回收机 润滑系统免拆清洗机 燃油系统免拆清洗机 空调系统免拆清洗机 吸尘器空压机 蒸汽机抛光机 门式压力机变速箱托架 减震器拆装机 1.各种事故车辆维修、施救。 2.电脑检测、精修小轿车发动 机底盘。 3.代办保险及各种车型疑难配 件 4.东风嘉龙、川路、天水服务 站。

大众汽车点火系统检测及维修

专升本毕业设计(论文) 设计(论文)题目:上海大众汽车点火系统故障诊断与流 程分析 学院名称: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汽车营销与售后技术服务 班级: 12秋浙农贸汽车 姓名:沈从飞学号 020********* 指导教师:黄永青职称副教授 定稿日期: 2014 年 9 月 28日

摘要 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是汽车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相结合,是现代工业发展与高新技术发展的产物,汽车电子化程度的高低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汽车水平的高低。目前,电子技术的应用已经深入到汽车的所有系统,使汽车的技术性能、经济性和舒适性都有了很大提高,而电子点火系统的应用能更好的提高汽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降低废气排放。本文介绍了现代电子点火系统的发展历程、优点、分类、构造、工作原理,系统分析了电子点火系统的常见故障,并结合实际分析了典型故障产生的原因,并给出了具体的故障排除方法。 关键词:电子点火系统;故障诊断排除

The modern automobile electronic control technology i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d the electronic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s a product of moder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high technology, automotive electronicsdegree reflects the car level to some extent. At present, the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has been deep into all system of automobile, make vehicletechnical performance, economy and comfort have been greatly improved, andthe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ignition system can better improve the vehicle's power performance, fuel economy, lower emission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modern electronic ignition system, the advantages,classification, structure, working principle, system analysis of common breakdown of electronic ignition system, and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al analysis of typical malfunctions of produce, and gives the specific troubleshooting metho

YUY-DQ15猛士2050全车电器实训台

YUY-DQ15猛士2050全车电器实训台 一、产品简介 该设备采用全新EQ2050整车电器实物为基础,充分展示柴油机汽车仪表系统、灯光系统、雨刮系统、喇叭系统、发动机电器系统、起动系统和充电系统等汽车电器各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工作过程。 适用于学校对整车电器理论和维修实训的教学需要。 二、功能特点 1.真实可运行的柴油机汽车整车电器系统,充分展示汽车整车电器系统的组成结构。 接通电源,操纵示教板上的各种电器开关、按钮、真实演示汽车仪表系统、灯光系统、雨刮系统、喇叭系统、发动机电器系统、起动系统和充电系统等汽车电器各系统的工作过程。 2.设备面板采用耐创击、耐污染、防火、防潮的高级铝塑板,表面经特殊工艺喷涂底漆处理;面板打印有永不褪色的彩色电路图;学员可直观对照电路图和实物,认识和分析汽车整车电器各系统的工作原理。 3.示教板面板上安装有检测端子,可直接在面板上检测汽车整车电器各系统电路元件的电信号,如电阻、电压、电流、频率信号等。 4.设备面板部分采用面板部分采用1.5mm冷板冲压成形结构,外形美观;底架部分采用钢结构焊接,表面采用喷涂工艺处理,带自锁脚轮装置。

三、技术规格 外形尺寸(约):2080×700×1900mm(长×宽×高) 动力电源:三相四线(或三相五线)380V±10% 50Hz 工作电压:直流 工作温度:-40℃~+50℃ 三相异步电动机 型号:YT 100L1-4 电压:AC 220V/380V 功率:2.2KW 转速:1420r/min 颜色:7032 钢管:40*40*3mm 机柜:1.5mm冷板冲压成形,背面设置维修门;移动脚轮:100*60mm 四、基本配置(每台)

汽车点火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

汽车点火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 专业:汽修大专1601 学生名字:汽车维修与检测 学号: 指导老师: 二〇年月

目录 摘要 (3) 第一章发动机点火系统的发展 (4) 第二章点火系统的分类及结构 (5) 2.1点火系统的分类 (5) 2.2点火系统的结构........... . (6) 第三章点火系统的常见故障诊断及维修 (7) 3.1点火系统常见故障 (7) 3.2点火系统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7) 第四章点火系统的维护 (9) 4.1 主要内容 (9) 4.2 点火正时的检查与调整 (10) 4.3点火器的检修 (12) 4.4点火正时的检查与调整 (12) 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摘要 “汽车”这一名词在当今飞速发展的时代,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它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在我国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多,车型也越来越复杂。尤其是高科技的飞速发展,一些新技术、新材料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后,给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增加了一定难度。 在现代汽油发动机中,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是采用高压电火花点燃的。为了在气缸中产生高压电火花,必须采用专门的点火装置,即点火系统。点火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性能,所以,点火系统是发动机最重要的系统之一。发动机许多常见故障都是点火时刻不准引起的,因此,在实际维修过程中,有很大比例的发动机故障是由于点火系统的故障引起的。 汽车点火系统工作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在汽车维修过程中,点火系统故障率相对较高。因此,本篇论文通过介绍常见的汽车点火系统故障诊断,并提出修理方法。汽车点火系统是点燃式发动机为了正常工作,按照各缸点火次序,定时地供给火花塞以足够高能量的高压电(大约15000~30000V),使火花塞产生足够强的火花,点燃可燃混合气。 能够按时在火花塞电极间产生电火花的全部设备,称为发动机点火系。为了适应发动机的工作,要求点火系能按照发动机的点火次序,在一定的时刻,供给火花塞以足够能量的高压电,使其两极间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使发动机做功。 关键字:火花塞分电器分电器

汽车自动雨刷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 - 1 -前言........................................................... - 2 -第一章汽车自动雨刷控制系统总体设计和主要特点................... - 3 -1.1汽车自动雨刷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 (3) 1.2方案的选择设计与原理方框图 (3) 1.2.1控制方案比较 ........................................... - 3 - 1.2.2 原理方框图............................................. - 5 -第二章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7 -2.1电源电路的设计与分析. (7) 2.2中央控制器——AT89C2051 (8) 2.2.1 AT89C2051的特点 ...................................... - 9 - 2.2.2 AT89C2051的功能描述 .................................. - 9 - 2.2.3 AT89C2051的管角说明 ................................. - 10 -2.3电机控制电路分析与设计. (12) 2.3.1 步进电机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 12 -2.4复位电路的设计 (19) 2.4.1 单片机复位电路基本原理及特点......................... - 19 - 2.4.2 单片机复位后的状态的分析.............................. - 20 -2.5时钟电路的设计与工作原理分析 (21) 2.5.1振荡器特性 ............................................ - 21 - 2.5.2 时钟电路的设计........................................ - 22 - 2.5.3 单片机的基本时序单位................................. - 22 -2.6检测电路的设计与分析 (23) 2.6.1雨水传感器工作原理 .................................... - 23 - 2.6.2硬件设计与实现 ........................................ - 24 -第三章汽车自动雨刷控制系统统软件设计........................... - 27 -3.1主程序设计. (27)

汽车发动机无法启动的原因和故障排除

汽车发动机无法启动的原因和故障排除 序言 汽车发动机无法启动是较为常见的现象,现在买车的人越来越多了,在汽车启动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车子启动困难的现象,特别是车子停放几天或者一段时间后,启动非常困难,或者是根本不能启动。对于像这类发动机启动困难,一般伴随的结果就是燃油消耗过高,遇到上坡时,你可能会发现动力不足,爬坡吃力的现象,感觉就是车子明显的偏软。对于发动机启动困难的现象,现从发动机启动困难的一些原因和解决的办法来简要分析下。 图片步骤/方法 第一、油箱没油或者燃油油位低导致不能正常供油引起的,给油箱加满油就可以了。第二、喷油器出现问题,(1) 喷油器O型密封圈损坏或丢失,检查密封圈,有损坏就更换;(2)喷油器有污物或者调节不当,对喷油器重新调整,检查清洗滤网或者更换。第三、进气系统问题,(1)进气管堵塞,检查空气滤清器和进气管路;(2)进气系统阻力超出技术规范严格参照规范来执行修改。 第四、燃油油道中存在杂物堵塞进气管,着重检查空气滤清器和进气管路,清除杂物。第五、燃油泵出现问题 (1)燃油输油泵进口滤网堵塞解决办法就是清除污物;(2)齿轮泵驱动轴断裂或者错位,重新调整或者更换新的驱动轴配件。 第六、燃油进油口问题 (1)进油口因杂物赌塞,仔细检查滤清器是否存在异物,及时清理;(2)进油口漏气,仔细检查接头和软管是否接紧。 第七、燃油质量问题 (1)燃油等级与应用类型不符;(2)劣质燃油或者燃油中混有水。及时更换合乎等级的正规燃油。 第八、断流阀出现问题一般断流阀因线路接触不良或者断线,试着手动控制开关启动看看,同时检查线路是否出现问题。 车辆无法启动是一个相对比较常见的问题,在车辆无法启动的时候您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车辆进行一下初步检查。 1、首先看看油表显示是否有油,很多新司机由于经验不足会忘记加油,车辆没有了汽油自然不能启动。 2、当车内的汽油很少的时候,检查一下车子是否停放了不平整的地方,因为如果地面坡度较大则油箱内的油会集中在一边,因此有时就无法正常供油,从而

汽车雨刷自动控制系统

检测与转换技术大作业 标题:汽车自动雨刷控制器阅报告人: 呈送人: 班级: 学号: 日期:

尊敬的领导: 你好!为了实现汽车雨刷能够自动的开启及使用的方便,在此提交一份关于汽车自动雨刷控制的报告。本报告就自动雨刷用到的传感器,相关的工作原理,以及所采用得技术做了说明,报告中若有不足之处,希望予以指正及补充。 目的及意义: 雨刷系统是汽车的重要安全设备之一。在传统机械雨刷系统中,驾驶者手动控制雨刷器速度转换开关,通过改变雨刷器摆动速度, 以求快速清除附着在挡风玻璃上的雨水; 然而, 手动切换雨刷器转换开关, 必然影响行车注意力, 造成不必要的危险, 据统计, 全世界雨天行车有7 % 的事故是由于驾驶员手动操作雨刷系统引起的。为此实现以下设想:下雨时(有雨水且落在汽车挡风玻璃上时),能自动开启汽车挡风玻璃下方的雨刷,雨越大,雨刷运动速度越快。这是相当有必要的。

工作原理: 主要由雨量传感器、控制器、雨刷器电机、雨刷器机构、挡风玻璃、LIN总线接口等主要部件构成。其中,雨量传感器用来检测挡风玻璃上是否有雨水,根据雨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控制器判断当前雨量大小,结合来自LIN总线的用户设定等信息,输出P W M(脉宽调制)信号控制雨刷器电机的摆动速度,驱动雨刷器机构快速扫除挡风玻璃上的雨水。 硬件设计: 红外式雨量检测装置工作原理雨量检测装置由玻璃棱镜、红外线光源发射器和红外线光源接收器等部件组成。红外光源发射器将红外光以固定角度投射到挡风玻璃上,经由挡风玻璃、棱镜反射回到红外接收器;在挡风玻璃清晰的情况下,红外接收器收到的红外线总量与红外发射器发出的红外线总量基本相等。当有雨滴落在挡风玻璃上时,部分红外线会因雨滴的折射而分散到外部,导致红外接收器收到的红外线小于红外发射器发出的红外线总量。通过对红外线总量的检测,判断雨量的大小,进而发出刮水请求到雨刷控制器,完成不同挡位的刮水行为。红外式雨量检测装 置原理见图1。

汽车自动雨刮控制器 -danny

自动感应式雨刮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分析 裴冯来学号:1010180016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车辆工程,上海, 201804) 摘要:本文分析了自动雨刮系统对汽车安全性需求的影响以及新型车用雨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并对基于单片机的新型红外线雨量自动感应式雨刮控制器进行了简单介绍。在此基础上,对更加复杂的基于模糊控制原理的自动雨刮系统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自动雨刮系统有效的提高了驾驶员行驶过程中的安全系数,同时,基于模糊控制的自动雨刮控制器具有更好的可靠性和效果。 关键词:雨滴传感器,控制器,模糊控制 0 引言 雨刮系统是汽车上重要的安全设备之一。根据操作过程中是否需要驾驶者参与,雨刮系统分为人工雨刮系统和自动雨刮系统。在人工雨刮系统中,驾驶者手动控制雨刮器的摆动速度,手动操作会影响驾驶员的行车注意力,造成不必要的危险。自动雨刮系统在使用中不需要驾驶者的干预,控制器通过雨量传感器检测降雨量的大小,根据雨量的大小自动改变雨刮器的摆动速度,从而保持挡风玻璃的清晰,增加了行车的安全。 1 雨量传感器 自动雨刮系统之所以能检测到雨量的大小,主要是依靠一个雨量传感器。一般的,雨量传感器安装在车内挡风玻璃上的后视镜后面,由玻璃棱镜、红外线光源发射器和红外线光源接收器等部件组成。图1 给出了雨量传感器工作原理示意图。由图1 可以看到, 红外光源发射器将红外光以固定角度投射到挡风玻璃上, 经由挡风玻璃、棱镜反射回到红外光源接收器; 当挡风玻璃足够清晰时, 红外光源接收器收到的红外线总量与发出的红外线总量基本相等, 如图1( a) 所示; 当有雨滴落在挡风玻璃上时, 部分红外线会因为雨滴的折射而分散到外部, 导致红外光源接收器收到的红外线总量小于发出的红外线总量, 如图1 ( b) 所示。红外光源接收器与模拟数字转换单元连接, 根据红外光源接收器输出模拟电压值的不同, 控制器即可判断当前雨量大小。 图 1 红外线雨量传感器原理图

点火系统示教板

使 用 说 明 书 汽车点火系统示教板

目录一.安全警告与注意事项 二.公司简介 三.系统简介 四.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五.故障设置功能使用 六.产品保养 七.装箱清单

一、安全警告和注意事项 ●在使用该设备之前,请仔细阅读本说明书,以便正确操作。 ●触摸设备发热部位要小心。 ●如电源线有破损请不要开机使用,设备摔落或受损时请在专业人员检查后才可使用。 ●不要让电源线悬挂在桌边、椅边、柜台边,也不要接触热的部分或正在转动的风扇页。 ●如需扩充的电源线,电源线的等级要大于等于原设备电源线。比设备原电源线等级差的电源线会过热。 ●不使用设备时不要连接电源线插头。不要通过拉电源线来拔插头,应用手将插头取下。 ●存放设备前应让设备完全冷却,并且将线松软的绕好。 ●操作者的头发、衣服、手指或身体其他部位应远离设备运转部位。 ●为了防止受电击,不要在潮湿的部位接触工作的设备或在雨中操作设备。●当发现设备有过热、异响等异常时,需及时检查,不能解决时在专业人员检查后才能使用,以免造成严重故障。 ●请按手册中的方法操作设备。

二、公司简介 我公司是专业从事现代汽车教学实训设备的科研开发与经营的高新科技实体,并同时生产各类汽车检测维修保养设备,“诚信、专业、高效、规范”是我们的宗旨,“以创新为目标,执行为手段打造一流的生产教学实训器材基地”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现我公司所生产的系列教学产品已在国内各职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部门大量投入使用。在此,我们愿与各界同仁们真诚合作、与时俱进、共同发展。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如有好的建议与意见,欢迎指正,我们将不断努力持续开发出更多更好的教学实训产品奉献给广大用户。 本公司生产的教学设备是针对各级别的学生学习实训而生产设计的一种实物演示教具,适用于各级别学员的学习和考核,提高学员学习效率,减轻老师教学负担。

汽车点火系统图文稿

汽车点火系统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

课题项目五十一汽车点火系统 2课时 教学内容电子点火系的类型、基本结构、作用及要求 教学目的掌握电子点火系的类型、基本结构、作用及对点火系的要求。 重点难点类型、结构、作用、要求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 讲授新课 一、点火系统作用 (1)将蓄电池电压12V,转换成点火系统需要极高的电压,并分配到各缸。及时、可靠地点燃发动机气缸内的空气和燃油的混合气体。 二、对点火系统的要求 发动机要有效运作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足够的压缩比,适当的混合比,准确而强大的点火。 点火系统的基本功能: (1)强大的火花(2)准确的点火正时(3)持久耐用 三、点火系统的基本结构 火花塞高压线分电器点火线圈控制器提前装置 四、点火系统的发展 传统点火系统:白金触点+ 凸轮

电子点火系统:信号发生器 + 点火器 电脑点火系统:电脑控制 电子点火系统 一、分类 (1)按照储能方式分类分为电感式(使用较为普遍)和电容式(多用于高速旋转发动机上,如赛车) (2)按照有无断电器触电分类 (3)按照信号发生器形式分类分为磁感应式、霍尔式、光电式、电磁振荡式等。重点讲解霍尔式和磁感应式。 二、结构和工作原理 (1)有触电式:主要特点为机械式和电子式相结合。 (2)无触点式 磁感应式 (3)霍尔式 三、电子点火装置使用注意事项 当今,电子点火系统已基本取代传统点火系统,其产品技术已较为成熟,可靠性也较高,若安装、使用得当,通常无须进行维护和修理。但若安装、使用不当,也会造成一些人为故障,甚至损坏点火装置。为此,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汽车点火系统故障诊断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报告书汽车点火系统故障诊断方案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_ 专业 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目录 汽车点火系统故障诊断方案 (1) 【摘要】 (1) 【关键词】 (1) 1.发动机点火系统的发展 (1) 2.点火系统的分类及结构 (2) 2.1 点火系统的分类. (2) 传统蓄电池点火系统 (2) 电子点火系统 (3)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 (3) 磁电机点火系统 (3) 2.1.1 传统点火系统. (3) 2.1.2 电子点火系统. (3) 2.2 点火系统的结构. (4) 2.2.1 蓄电池点火系统. (4) 2.2.2 有触点电子点火系统. (4) 2.2.3 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 (5) 3.点火系统的常见故障诊断及维修 (5) 3.1 点火系统常见故障. (5) 3.2 点火系统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5) 3.2.1 点火时间过早故障维修. (5) 3.2.2 点火过迟故障维修. (5) 3.2.3 火花塞故障维修. (6) 3.2.4 发动机回火和放炮故障维修. (6) 3.2.5 发动机爆震和过热维修. (6) 3.2.6 发动机不能起动. (6) 3.2.7 发动机运转不稳定. (7) 3.2.8 发动机功率下降、油耗增大、加速不良. (7) 结论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8)

汽车点火系统故障诊断方案 【摘要】“汽车”这一名词在当今飞速发展的时代,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它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在我国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多,车型也越来越复杂。尤其是高科技的飞速发展,一些新技术、新材料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后,给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增加了一定难度。 在现代汽油发动机中,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是采用高压电火花点燃的。为了在气缸中产生高压电火花,必须采用专门的点火装置,即点火系统。点火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性能,所以,点火系统是发动机最重要的系统之一。发动机许多常见故障都是点火时刻不准引起的,因此,在实际维修过程中,有很大比例的发动机故障是由于点火系统的故障引起的。 汽车点火系统工作状况的好坏, 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在汽车维修过程中, 点火系统故障率相对较高。因此,本篇论文通过介绍常见的汽车点火系统故障诊断,并提出修理方法。汽车点火系统是点燃式发动机为了正常工作,按照各缸点火次序,定时地供给火花塞以足够高能量的高压电(大约15000?30000V),使火花塞产生足够强的火花,点燃可燃混合气。 能够按时在火花塞电极间产生电火花的全部设备,称为发动机点火系。为了适应发 动机的工作,要求点火系能按照发动机的点火次序,在一定的时刻,供给火花塞以足够能量的高压电,使其两极间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使发动机做功。 【关键词】火花塞分电器分电器 1. 发动机点火系统的发展 汽油机点火系统的基本作用是准时给需要点火的气缸提供一个电火花, 以点燃可燃混合气。气缸点火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根据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载条件在准时的瞬间进行点火。所有的汽油机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即在点火线圈初级电路中的电流突然切断时,次级电路产生很高的电压,是火花塞产生电火花。 早期汽油机汽车点火是由磁电机—一种直流发电机,它也能产生高压电火花。磁电机与一种比较原始的分电器相连。适时地将电火花送给需要点火的那个气缸的火花塞这些汽车通常没有我们今天所说的电器设备,没有蓄电池、发动机,也没有车身线路。 随着单触点组和单个点火线圈的点火系统问世,以及在汽车上采用蓄电池和起动机之后,汽车电器变得比较简单和便宜了。蓄电池的电流通过闭合电流初级绕组,当触点打开时,在次级绕组中产生高

KH-SJ15 汽车发动机防盗系统示教板

KH-SJ15汽车发动机防盗系统示教板 一、功能简介 发动机防盗系统示教板采用大众AJR汽车发动机防盗系统实物为基础,充分展示发动机防盗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工作过程。 适用于学校对发动机防盗系统理论和维修实训的教学需要。 本设备满足汽车职业教育的“五个对接十个衔接”的教学需要。 二、功能特点 1.真实可运行的汽车发动机防盗系统,充分展示汽车发动机防盗系统的组成结构。 2.可分别使用合法钥匙和非法钥匙起动设备,摇转曲轴和信号轮,合法钥匙可使发动机电控系统产生喷油器喷油、火花塞点火、油泵工作等,非法钥匙则锁住发动机电控系统,真实演示发动机防盗系统的工作过程。 3.示教板面板采用防火、防潮的高级铝塑板,表面经特殊工艺喷涂底漆处理;面板打印有永不褪色的彩色电路图与工作原理示意图;学员可直观对照电路图和实物,认识和分析汽车发动机防盗系统的工作原理。 4.示教板面板上安装有检测端子,可直接在面板上检测汽车发动机防盗系统各电路元件的电信号,如电阻、电压、电流、频率信号等。 5.示教板面板上安装有诊断座,可连接专用或通用型汽车解码器,对发动机控制单元、防盗控制单元进行ECU编码查询、读取故障码、清除故障码、读取数据流、执行元件测试、参数设定、波形分析、钥匙匹配等自诊断功能。 6.示教板面板部分采用1.5mm冷板冲压成形结构,外形美观;底架部分采用钢结构焊接,表面采用喷涂工艺处理,带自锁脚轮装置,示教板底座上配有40cm左右的桌面,方便放置资料、轻型检测仪器等。 7.示教板工作采用普通220V交流电源,经内部电路变压整流转换成12V直流电源,无需蓄电池,减少充电的麻烦,12V直流电源有防短路功能。 三、技术规格 外形尺寸(约):1240×600×1700mm(长×宽×高)

SG-SJ53 起动与充电综合系统示教板

SG-SJ53 起动与充电综合系统示教板 一、产品简介 起动与充电综合系统示教板采用大众汽车起动与充电系统实物为基础,充分展示汽车起动与充电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工作过程。 适用于学校对汽车起动与充电系统理论和维修实训的教学需要。 二、功能特点

1.真实可运行的起动与充电系统,充分展示汽车起动与充电系统的组成结构。 2.操纵起动开关,起动马达与发电机工作,真实演示汽车起动与充电系统的 工作过程。通过面板上的电流表、电压表可观察起动与充电过程中启动电流和 蓄电池电压的变化过程。 3.面板采用4mm厚耐腐蚀、耐创击、耐污染、防火、防潮的高级铝塑板, 表面经特殊工艺喷涂底漆处理;面板打印有永不褪色的彩色电路图;学员可直 观对照电路图和实物,认识和分析汽车起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4.示教板面板上安装有起动机与发电机总成分解部件,可直观认识起动机与 发电机的组成结构。 5.示教板面板上安装有检测端子,可直接在面板上检测汽车起动与充电系统 各电路元件的电信号,如电阻、电压、电流、频率信号等。 6.示教板面板部分采用1.5mm冷板冲压成形结构,外形美观;底架部分采 用钢结构焊接,表面采用喷涂工艺处理,带自锁脚轮装置,示教板底座上配有40cm左右的桌面,方便放置资料、轻型检测仪器等。 三、技术规格 外形尺寸(约):1240×600×1700mm(长×宽×高) 外接电源:AC 220V±10% 50Hz 工作电压:DC 12V 工作温度:-40℃~+50℃

颜色:7032 钢管:40*40*3mm 机柜:1.5mm冷板冲压成形,背面设置维修门; 移动脚轮:100*60mm 四、基本配置(每台) 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 1检测控制面板装有各种检测端子,彩色电路图 和工作原理示意图 (面板:1200*900*4mm) 套1 2点火开关全新个1 3起动机总成全新只1 3发电机全新只1 4起动机总成分解部件套1 5发电机总成分解部件套1 6起动继电器个1 7电压表0~30V个1 8电流表0~500A个1 9蓄电池46B24SR,12V 45Ah,550CCA台1 10电源总开关50A个1 11移动台架(带自锁脚轮 装置) 1240×650×1700mm(长×宽× 高) 台1 12故障模拟与排除装置套1 13充电指示灯个1 14三相异步电动机YT 100L1-4台1

发动机起动系统

起动系统 作用:供给发动机曲轴足够的起动转矩,以便使发动机的曲轴达到必需的起动转速,使发动机进入自行运转的状态,当发动机进入自行运转的状态后,便结束任务立即停止工作 组成:由起动机、电磁开关、控制电路、起动机继电器、点火开关(起动开关)、蓄电池、起动机电路组成。

起动系统 起动机 作用:是由直流电动机产生动力,经传动机构带动发动机曲轴转动,从而实现发动机的起动。也就是利用起动机小齿轮与发动机啮合,以摇转发动机使其能发动:发动机发动后,小齿轮与飞轮必须立刻分离,以免起动机受损。 组成:起动机在起动系统主要由直流串励式电动机、离合机构和控制装置三个部分组成 详细如下: (1)直流串励电动机:作用是将蓄电池输入的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产生电磁转矩。直流电动机主要由电枢、磁极、换向器等主要部件构成

1.电枢:电枢是直流电动机的旋转部分,包括换向器、电枢铁芯、电枢绕阻、电枢轴 2.磁极:磁极一般个4个,两对磁极相对交错安装在电动机定子内壳上,低碳钢板制成的机壳也是磁路的一部分。也有用6个磁极的起动机 3.电刷与电刷架:电刷架一般为框式结构,其中正极电刷架与端盖绝缘地固装,负极电刷架直搭铁。电刷置于电刷架中,电刷架上装有弹性较好的盘形弹簧。 (2) 离合机构:作用是将电动机的电磁转矩传递给发动机使其起动,同时又能在发动机起动后自动打滑,保护起动机不致飞散损坏。目前起动机常用的离合机构有滚柱式、摩擦片式和弹簧式. 1摩擦片式离合器: 可以传递较大转矩,并能在超载时自动打滑,但由于摩擦片易磨损,需经常检查调整,其结构也较复杂,所以多用于柴油发动机使用的功率较大的起动机上。(3)控制装置:又称起动开关,其作是用来接通和断开电动机与蓄电池之间的电路,同时还能接人和切断点火线圈的附加电阻。不同类型的汽车上使用的起动机

汽车点火系统章节试卷

《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复习题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 1. 爆震与()有密切关系。 A、混合气浓度 B、点火时刻 C、转速 D功率 2. 确定发动机点火顺序的部件是() A.配电器 B.断电器 C.火花塞 D.蓄电池 3. 信号传感器的主要类型有() A.电磁感应式 B.霍尔效应式 C.光电感应式D.上述三种 4. 点火提前角应随发动机负荷的变化而改变,发动机负荷增大时,点火提前角()。 A、增大B、基本不变C、减小 5. 电子点火系与传统点火系相比,最大特点是() A、初级电流小,次级电压高 B、用信号发生器控制初级电路 C、点火正时更精确 D、用点火控制器代替断电器控制初级电路 6. 无触点式电子点火系统中,控制低压电路的元件是() A.断电器 B.电子点火器 C.专用点火线圈 7. 能够与点火线圈电源接线柱相连接的部件有() A断电器 B.起动机 C.点火开关 8. 点火线圈的()用来自动调节低压电路的电流强度。 A.初级线圈 B. 附加电阻 C. 电容器 D. 次级线圈 9. 点火线圈主要由铁心,初级线圈,附加电阻和()等组成。 A.磁场线圈 B.分电器 C. 次级线圈 D. 低压线圈 10. 为保证点火可靠,一般要求点火系提供的高电压为()V A.12 B.5000-8000 C.8000-10000 D.15000-30000 11. 电子点火的火花塞的电极间隙一般为()mm. A.0.3-0.5 B.0.6-0.8 C.0.5-0.7 D.0.9-1.2 12. 起动发动机检查点火正时,当发动机水温约80度时,将加速踏板迅速踏到

底,发动机转速应立即增高,如出现轻微爆震,则为()。 A、点火正常B、点火过早C、点火过 14、13. 有限流功能的点火系统可以省略() A、次级线圈 B、初级线圈 C、霍尔效应传感器 D、附加电阻 14. 曲轴位置传感器信号是用来() A、确定闭合角 B、决定初级线圈断开 C、给ECU转速信号 D、确定次级电压 15. 双缸同时点火式点火系统的废火是指() A、当活塞处于压缩行程时火花塞的火花 B、由计算机控制点火正时 C、计算机用于确定转速的脉冲信号 D、当活塞处于排气行程时火花塞的火花 16. ()绕组直接给火花塞提供高压电。 A、初级绕组 B、次级绕组 C、初级和次级绕组 D、都不是 17. 附加电阻通常与点火线圈哪一组线圈相连,采用什么连接方式?() A、初级,并联; B、初级,串联; C、次级,并联; D、次级,串联 18. 无分电器式电子点火系中,点火提前角由()来确定。 A、发动机控制单元ECU B、点火模块 C、真空提前装置 D、离心提前装置 二.填空题 (每个空2分,共30分) 1. 汽车上的点火系统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是、、 。 2. 如今点火系统被广泛使用。 3. 点火线圈有两组线圈,初级绕组通左右的低压电,次级绕组产生 的高压电。 4.的作用是检测进压力,它安装在。 5. 高档轿车上的氧传感器一般有个,分别安装在的前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