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系统教学设计

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系统教学设计

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系统教学设计
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系统教学设计

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系统设计

1、社会实践课程实施方案

社会实践是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科目,是每个高中生必修课程之一。它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社会为课堂,动手又动脑,进行体验和探究的综合学习过程。

目标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和科技进步、关心地球和生存环境、关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感;养成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获得直接感受,积累问题解决的经验,形成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认识社会、探究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

内容社会实践活动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具体有:军训,义工,校内实践活动,参观、访问和调查活动,社会生产劳动和社区建设活动,科技性实践活动等。

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确定由学校提供和学生自主选择相结合。学校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进行创造性地选题。

学分分配必修学分6学分。分两年学习,或集中,或分散,利用节假日完成。每个活动时间不少于7天。

管理社会实践课程的组织管理由政教处、团委、年级组、班主任负责,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和学分认定。

实施

(1)军训安排在高一第一学期开学初,共一周时间,2个学分。

(2)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一次主题活动(社会实践周),2个学分。

(3)学生根据个人的主客观条件和兴趣爱好,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等时间自主安排活动(也可由学校集中安排),2个学分。

(4)学生的学习成果由政教处、团委组织指导,年级组配合进行展示、答辩,认定学分。对不能获得学分的学生要书面通知本人,告知原因,如有异议,可作复议。

评价(见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系统)

奖励与重修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强,表现出勤于实践、勇于探索、精诚合作风貌的学生个人或小组,付出努力多且收获丰硕的,可认定为A级,成果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科学价值的,学校给予特殊奖励。考评中被判为D等者,须重修。军训的重修与下一届学生一起进行,其他活动的重修可自主掌握时间,也可另选活动项目。

校外社会实践必交材料团队总结(含活动日志)、个人小结、实践成果论文、活动照片与宣传资料、设计展板、实践地评定相关证明材料(PPT展稿及

DV光盘为选交材料)

2、社区服务课程实施方案

社区服务指学生在社区以集体或个人形式参加的以服务社区、发展自我为目

的的各种公益活动。

目标促使学生关心社区的两个文明建设,主动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形成

乐于助人、奉献社会的积极态度和健康情感;培养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

任意识、团队精神和主人翁精神,提高现代社会人际交往、沟通的技巧和能力;

培养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意识,并在社区服务过程中学习新知识,体验真情感,

开阔视野;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

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内容我校作为城区学校,社区服务内容包括各种公益活动,有拥军拥属、

敬老抚幼、法制宣传、环保卫生、绿地领养、科普活动、电脑培训等;还有居民

小区的公共卫生,社区学校的辅导(上党课、团课、保健知识讲座、法律知识讲

座等),板报宣传,维持交通秩序以及其他志愿活动。此外,鼓励学生根据自己

的特长,结合生活实际,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社区服务项目上勇于创新。

学分分配必修学分2分。

管理与实施在管理上,学校将成立社区活动课程管理或指导小组,落实具

体职能。具体实施时,学校一般不作统一安排,学生可在高一或高二期间利用双

休日、假期时间分散进行,三年内的服务总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在高二第

二学期结束时进行评价,特殊情况可将评价时间延至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社区服

务主要以小组形式进行。社区服务小组可根据需要聘请指导教师。

社区服务活动的评价设计《社区服务活动记录卡》。记录项目有时间(三

年内服务总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每个工作日劳动时间不少于6个小时)、态

度(富于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勤于实践、勇于探索,精诚合作的精神、服务精

神)等。要求填写完备,证明材料齐全。写好“个人小结与体会”,认真总结“收

获”,服务质量由被服务者的评定与证明确认之。

3、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

实施目的发展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训练学生多渠道搜集信息和整合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合作意识,增强团队精神。倡导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实施原则适度开放性原则;自主性和实践性原则;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

主性和直接体验过程;综合性原则;协作性原则。

实施主要环节动员与辅导;酝酿、选题与申报课题;汇总、审定课题;成立学生课题组,确定聘任指导教师;设计研究方案;各小组开展活动;阶段性监测评估指导及每学期课题中期汇报、评估;课题总结,形成成果;审核小组评

审,各课题组答辩。

研究性学习学分的评价和认定

1、研究性学习的评价要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方法,手法的多样性,强调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评价

(1)评价的环节:开题评价、中期评价、结题评价。

(2)评价方式:个人评,小组评,指导教师评,中心课题小组评,也可以邀请家长和校外的专家评。

(3)评价内容:

A、参与活动的态度:主要通过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来判断。

B、在活动中所获得体验的情况:主要通过自我陈述及小组记录活动记录以及学习结果反映。

C、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技能掌握情况:主要对学生在各个环节中掌握和运用有关的方法、技能水平进行评价。

D、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主要考察在学习活动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所显示出的探究精神和能力及在活动前后的比较。

(4)评价的表达形式: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每个环节评定等第,结题时给予汇总,既评定等第,同时给课题组所有成员评语,建立研究性学习档案。

管理

(1)将研究性学习课程纳入常规教学,视各学生课题组开展情况,研究性学习课程指导委员会在课题结题后根据申报的成果评定出各指导老师的工作情况进行适当的奖励,对于积极开设高水平研究性学习讲座的教师也给予一定的奖励。

(2)对研究性课程实行学分制,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必须完成15个学分,每个课题学分满分值为5分(按照参加人数的多少除掉组长或执笔人的2分,其余3分加以平均,中期汇报前的工作占四分之一学分,确保对过程的监测与评估),每个学生必须取得15个学分,方可视为合格。利用学校已有的各种激励机制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研究性课程合格者方可毕业、评先进和获得奖学金。

(3)根据审核小组审核及答辩情况,筛选出优秀的课题组,除在全校展出之外,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4)被有关部门采纳和在报刊杂志上发表的课题成果,学校参照教学成果奖励办法予以奖励。

(5)学校鼓励本校教师进行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的开发,对于编制系统教材的老师给予奖励。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综合实践—如何筛选土豆制作薯片》教学设计 西安尊德中学杨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体会物质密度的概念与物理意义; 学会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方法; 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2、过程与方法 综合运用知识设计实验测量土豆的密度。 3、情感价值观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加强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关注身体健康。 学情分析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物理教学的要求是:从生活中来,走到社会中去。对学生来讲,就是让他们体会到:生活处处有物理,仔细观察皆学问。八年级学生已经学过量筒的使用及液体密度的测量,对于他们来说只要突破用量筒间接测量不规则固体的体积的知识点,对于不规则固体密度的测量就很容易了,而本节课将加强实验操作、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完成对本节内容的学习。 重点难点 重点: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表达式的推导。 难点:实验方案的设计。 教学用具 土豆、天平、量筒、水槽(水)、溢水杯、烧杯、细线、小刀。 教学过程

方案. ①选用的器材:. ②根据选用的器材,写出测量步骤(注明所测物理量并用字母表示). ③根据测出的物理量写出该土豆密度的表达式:. 小组交流并分享结果。 活动4【视频】薯片制作 教师点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筛选出优质土豆来制作薯片,不仅好吃,而且更健康更有意义。食品安全,你我共同的心愿;食品安全,你我共同的期盼。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卷 板书设计 活动测量土豆密度 1、实验目的 测量土豆的密度 2、实验原理ρ 3、实验器材 土豆、天平、量筒、水槽(水)、烧杯、细线。 4、设计实验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特制定本纲要。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由地方统筹管理和指导,具体内容以学校开发为主,自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全面实施。 (二)基本理念 1.课程目标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 本课程强调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提升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特别是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生活、职业世界和个人自主发展的需要,迎接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挑战。 2.课程开发面向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 本课程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引导学生从日常学习生活、社会生活或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提出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主题,使学生获得关于自我、社会、自然的真实体验,建立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联系。要避免仅从学科知识体系出发进行活动设计。 3.课程实施注重学生主动实践和开放生成 本课程鼓励学生从自身成长需要出发,选择活动主题,主动参与并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并践行价值信念。在实施过程中,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活动的目标与内容、组织与方法、过程与步骤等做出动态调整,使活动不断深化。

七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教案一:《迷失野外如何来辨别方向》活动方案 一、设想:地理是一门综合学科,它集中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其实用性 很强,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蕴含着地理知识,如气象、水文、建筑等。方位的辨别也是地理知识的范畴、同时也是我们必须具备的基本常识和技能。当迷失野外该如何来辨别方向呢? 二、活动目的: 1、通过“当你迷失野外,你该如何来辨别方向”这一问题的讨论让学生感受地 理知识的实用性,提高他们对地理这门课程的兴趣。 2、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体会生活,学会从生活中总结经验的习惯。 三、活动时间及地点(待定) 四、活动形式:以分组讨论,派代表发言的形式 五、参与人员:全体同学 六、活动流程: 1、活动的前一节地理课,向学生提出“当你迷失野外,你该如何来辨别方向”这一问题,让学生课后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向有经验的长辈请教等各类方式收集有关方法。 2.把学生分成4组,以小组的形式派代表发言。 3、教师对学生所说的方法进行指导并作最后的课堂总结 附:野外辨别方向常用的几种方法: 1、平时参考地图和指南针,同时积极观察周围的地形以及身边的植物来判断正确位置。 2、利用太阳 冬季日出位置是东偏南,日落位置是西偏南;夏季日出位置是东偏北,日落位置是西偏北;春分、秋分前后,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只要有太阳,就可以使用手表来辨别方向。按24小时制读出当时的时刻,将小时数除以二,将得到一个小时数。把手表水平放在手上或者地上,让手表的这个时刻对准太阳所在的方位,这时手表表面12点所指的方向是北方,6点所指的方向是南方。立竿见影,在地上垂直树立一根杆子,上午影子指向西北,下午影子指向东北,影子最短时是正中午,这时影子指向正北方。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走进水果乐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 《走进水果乐园》教学设计 一、主题的提出: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确定,不是取决于教师能够做些什么,而取决于学生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走进水果乐园”这一主题的确定,完全来自学生的生活。开学初,很多同学们都带来了过年时家里买的水果,中午在教室里吃,两位同学却因“猕猴桃”和“火龙果”谁的营养价值高而发生了争执,请老师来评理。于是我请同学们通过查找资料来帮助两位同学化解心中的疑团,我们的课题由此产生。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对水果的研究,使学生了解水果的种类、营养价值、吃法等,提高学生食用水果的水平。 2.通过学习削水果、制作个性水果拼盘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 3.让学生在市场调查、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会交往、学会合作。 三、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分解主题,小组分工,制订计划(1——2周) 第二阶段:收集资料,实践调查,合作交流(3——11周) 第三阶段:成果汇报,总结表彰,反思成长(12——13周) 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分解主题,小组分工,制订计划 活动过程: (一)猜水果游戏,导入主题 1. 小小红坛子,装满红饺子,吃掉红饺子,吐出白珠子。(桔子) 2.黄皮包着红珍珠,颗颗珍珠有骨头,不能穿来不能戴,甜滋滋来酸溜溜。(石榴) 3.身穿绿衣裳,肚里水汪汪,生的子儿多,个个黑脸膛。(西瓜) 4.壳儿硬,壳儿脆,四个姐妹隔墙睡,从小到大背靠背,盖的一床疙瘩

被。(核桃) 5.胖娃娃,没手脚,红尖嘴,一身毛,背上一道沟,肚里好味道。(桃子) 6.像球样的圆,像血样的红,向珠样的亮,样蜜样的甜。(樱桃) 7.冬天蟠龙卧,夏天枝叶开,龙须往上长,珍珠往下排。(葡萄) …… (二)谈论水果的话题 你最喜欢哪种水果?你对他了解多少?你还想了解水果的哪些知识呢? (三)分解主题,成立活动小组 1.水果的种类与产地 2.水果的营养及吃法 3.水果的储存及挑选 4.水果拼盘的制作 5.水果的价格 (四)小组制订活动计划 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收集资料,实践调查,合作交流(3——11周) 活动过程: (一)各小组成员分别到超市、水果市场、水果店和网络上搜集大量水果资料、图片,采访销售人员分清水果的产源地,了解水果品种、价格及储存方法等。说一说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心得和体会,讨论问题解决的途径 (二)引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整理,做到针对问题、生动具体、简明精炼、体现自己的理解。按照此标准来整理个人的资料 教师指导:手抄报的制作、资料卡的制作、小组宣传海报的制作(每项内容大概需要一周的时间) (三)为同学讲解水果营养成分,邀请校医为全班同学举行《水果与健康》的专

小学综合实践课教案

五年级综合实践课 一、观察蚂蚁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 会用文字等多种方法观察记录蚂蚁。 2能倾听其他同学的想法和建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3 能对蚂蚁的形态和行为特征提出问题,并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蚂蚁的外形特征和行为习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到探究蚂蚁秘密的乐趣。 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想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会用文字等多种方法观察记录蚂蚁。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学生准备:干净的瓶子、筷子、糖水、放大镜、肉、苹果、米饭、奶糖、植物的种子、死昆虫、喷水壶等。 教学过程: 一、指导捉蚂蚁。 1、准备几只干净的瓶子。 2、用筷子前端沾点糖水,靠近蚂蚁。 3、蚂蚁一上来,就把它甩进瓶子。 二、观察并描述蚂蚁的外形特征。 1、指导学生用放大镜观察蚂蚁。 2、学生分组自己观察。 3、指导学生把观察结果写在或画在活动记录上。 三、研究不同蚁穴中的蚂蚁的相处情况。 1、教师指导实验方法: ①把不同地方捉到的两只蚂蚁放在一起,观察它们的反映。 ②再多放几只试试,注意使数量不等。 2、学生分组研究。 3、学生分组汇报研究结果。(活动结束,告诉学生把蚂蚁放回到捉它的地方) 四、研究蚂蚁的食性。 1、教师指导实验方法: 把苹果、米饭、奶糖、死昆虫等多种物品放在一群蚂蚁的周围,观察什么食物吸引过去的蚂蚁最多。 2、各小组实验。 3、各小组汇报研究结果,教师把各组的结果汇总板书。 4、全班统计结果。分析蚂蚁吃什么。 五、研究下雨时蚂蚁的反应。 1、教师指导实验方法: 用喷水壶模拟下小雨。观察蚂蚁在下雨时的反应。 2、分组研究观察。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解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解读 第一部分为什么要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突破口,强调培养儿童青少年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落实规划纲要的精神,基础教育必须发挥实践的育人功能。从总体上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是时代发展对中小学生素质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克服长期以来中小学课程教学存在的局限性的要求。 一、时代发展对基础教育的挑战 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是时代发展对中小学生素质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基础教育通过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对时代发展需要的应答。我们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它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它对每个社会成员特别是对中小学生的发展提出了哪些基本素质要求?了解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明确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 1.经济全球化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世界东西方冷战格局的打破,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全球化时代。在全球化时代面前,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经济交往、文化交往日益频繁。“全球化”意味着整个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各国之间、各地区之间相互依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普遍认识到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大的国际环境,都需要融入“全球化”的浪潮。有资料显示,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现在10多年的时间内,是国际上成立国家与国家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各种合作组织最多的一个时期。在这一时期内,国际上成立的各类合作性组织近千个。联合国各组织在国际上在协调国家与国家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关系、解决各种分歧与冲突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各种组织每年都要举行各类论坛、会议,讨论的主题都是与人类面临的生存与发展的相关的时代主题。各国政府首脑频繁出访,加强对话与沟通。在经济发展上,国家与国家、区域与区域的依存性和互补性越来越强。 “全球化”的世界要求具有全球化意识的“全球人”。经济全球化对每个社会成员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它要求每个国家注重培养公民的全球意识,了解世界经济活动规则,关注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文化、法律政治制度、生活方式,认识国际事务等等方面。它要求每个社会成员不仅具有起码的全球意识、国际视野和开放的思维方式,而且具备合作、交往等良好的行为品质和行为习惯。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要求人们把握世界发展的走向,吸收世界文化精髓,加强国际理解,发展自己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并从国际背景和世界发展的角度思考各种问题、解决各种问题,同时具有交往能力和合作意识。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面前,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都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发展学生的交往能力与合作意识。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要求人们学会学习、交往、合作、分享,具有处理社会事务的基本能力。 为了应对21世纪世界发展的挑战,日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注重国际理解教育。1999年3月,日本文部科学省颁布的小学、初中、高中《学习指导纲要》规定,各门课程实施中都应加强对学生进行国际理解教育,而且把国际理解教育作为“综合学习时间”课程的四大基

主题班会教案之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爱科学、勤思考

主题班会教案之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爱科学、勤思考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爱科学、勤思考——科学家的故事 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家的成长历程。 2、培养学生的养成爱思考,爱观察的好习惯。 3、从科学家的故事中学到什么? 重点:从科学家的故事中学到了什么? 难点:把科学家的精神融入到自己的身上。 一、引入 孩子们,最近我们看了不少科学家的故事,对吗?咱们聊聊,你都从课外书上认识了哪些科学家呢? 学生自由发言。 能告诉我,你喜欢哪位科学家吗?为什么呢? 二、学生讲故事:数星星的孩子(爱观察)

1、我也很喜欢听科学家的故事。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几位科学家,看看他们小时候的故事。 2、认识张衡,简单介绍。 瞧,这是张衡,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他创造发了世界上最早观测天象的天文仪——浑天仪。他还发明了测定地震用的“候风地动仪”。小时候的张衡还是一个爱数星星的孩子。 请XX跟我一起为大家讲故事《数星星的孩子》: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夜空中。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着头,数着天空的星星。一颗,两颗,一直数到几百颗。 奶奶笑着说:“傻孩子,又在数星星了。那么多星星,一闪一闪地乱动,眼都看花了,能数得清吗?” 孩子说:“奶奶,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您看,这颗星和那颗星总是离得那么远。” 爷爷走过来说:“孩子,你看得很仔细。天上的星星是在动,可它们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我们的祖先把它们分成一组一组,还给起了名字。”爷爷停了停,指着北边的天空,说:“你看,那七颗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叫北斗星。离它们不远,有颗最亮的星,叫北极星。北斗星总是绕着北极星在转。” 爷爷说的话是真的吗?这个孩子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他看清楚了,北斗星果然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设计 活动主题:超市购物 活动目标: 1、收集资料,初步认识超市、了解超市的特点。 2、感知超市购物的过程,总结超市购物的规则,启发学生做文明小顾客。 3、通过模拟购物活动,形成初步的消费与理财意识,并渗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活动重点:体验购物过程,做文明顾客。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在上课前,我接到了家里打来的电话,告诉我说家里的盐、味精、牙膏、香皂都快用完了,叫我下班以后买回去,你们猜猜老师下班后会去什么地方购买这些东西呢?(生发言) 师:你们猜得真准,老师就是打算下班后去超市购买这些东西。你们去过超市购物吗?你去过哪些超市呢?(申联超市、家家利超市、华联超市……) 师:超市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王老师也去过一些超市(课件出示) 师:喜欢去超市购物的学生举起手来。啊真多,看来你们对超市购物都挺感兴趣,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走进超市度过愉快的40分钟。(课件出示活动主题,板书超市购物) 二、认识、了解超市 1、初步认识超市 师:同学们,你们收集到哪些有关超市的资料呢,拿出来向大家介绍介绍 (学生拿出收集的物品,如:超市购物卡、超市专用口袋、收银小票、价位标签、宣传单等,并介绍各自的用途。) 2、了解超市的特点 师:同学们收集得真多,这些是对超市初步的认识。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超市里真实场景吧。(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看完以后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超印象。 (1:超市内的环境整洁。2:物品可以自己随意挑选。3:超市里的物品价格比较适中。4:种类也很多。5、明码实价。6、服务员讲普话也很热情。等)

三、感知购物过程、启发学生做文明顾客 1、感知超市购物的过程 师:同学们谈到的这些实际上是超市里的特点,让我们带着这些特点讨论几个问题吧。(课件出示问题:1、在超市入口处要做些什么? 2、在超市里如何挑选购买物品? 3、购完物之后应该做些什么?) 学生进行合作、讨论、交流 解决问题一: 生:在入口处首先应将自带物品寄存在服务台。(课件出示:寄存自带物品) 生:自带包需要用胶条封一下。 师:你知道自带物品为什么要寄存或用胶条封袋口吗? 生1:避免与超市内的东西混淆。 生2:也有可能自带物品太多、太重不便于携带。 师:在入口处还要做什么呢? 生:领购物车或购物筐。(课件出示:领购物车或购物筐) 解决问题二: 师:准备工作做好后,就可以进去了,在超市里你是怎样挑选购买物品的呢?(启发学生合理消费,做明智的消费者) 生1:我是先挑轻便的东西,再挑沉重的。 生2:我是挑选物美价廉的。 生3:选择实用的。 生4:拿不到的请服务员帮忙。(学生可能有多种回答,让她们充分发言,课件出示主要的:先购轻便物再购沉重物讲求物美价廉注重实用性拿不到时请服务员帮忙) 解决问题三: 师:同学们,当我们购完物从超市里出来要做什么呢? 生1:要在收银台排队付钱。 生2:付完钱后要将购物车或购物筐放在指定的地方。(课件出示:主动排队付款购物筐不乱放)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导纲要》提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从小学到高中,各年级全面实施,所有学生都要学习,都要参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生课外活动有什么不同?它都有哪些活动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是什么样的课程?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突出强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下几个基本属性: 第一,它是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从小学到高中,各年级全面实施,所有学生都要学习,都要参加。 第二,它是跨学科实践课程,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服务、制作、体验中学习,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它可能涉及到多门学科知识,但不是某门学科知识的系统学习,也不同于某一门学科中的实践、实验环节。 第三,它是动态开放性课程,强调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选择并确定活动主题,鼓励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对活动过程进行调整和改进,实现活动目的。课程实施不以教材为主要载体,不是按照相对固定的内容体系进行教学。在这一点上,与学科课程也有显著差别。 《指导纲要》强调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引导学生运用各门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科知识在综合实践中得到延伸、综合、提升。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要在相关学科教学中进行深入分析。要防止用学科实践环节取代综合实践活动。 与学生课外活动有什么不同?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课程,不同于一般的学生课外活动。《指导纲要》对课程目标做出明确规定,强调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必须围绕课程目标进行,注重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劳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活动育人效果。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主题一我们都是好朋友 教学目标 1.学会交朋友,提高交友能力,了解交友重在真诚。 2.懂得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尊重、取长补短、真诚相待。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引入主题 1.音乐起《找朋友》,学生跟着音乐跳寻找朋友的舞蹈。 2.你喜欢和谁跳舞?为什么?在生活中你喜欢与怎样的人交朋友? 3.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朋友。出示课题:《我们都是好朋友》 二、大话朋友感悟友谊 1.你生活中的好朋友是谁?指名说。 2.学生交流:你和你的好朋友是怎样认识的。 3.小组交流: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和好朋友之间发生的一个故事。 4.汇报交流,小结:好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三:个案诊断指导交友 1.观看录像片段《生活中的婷婷》你觉得婷婷是个怎样的孩子? 2.学生交流:你喜欢和婷婷交朋友吗?为什么呢? 3.小组讨论:婷婷该怎样做才能受到大家的欢迎呢? 4.指导交友。学儿歌《交朋友》。 四、学习故事深化内涵 1.故事《乐于助人朋友多》故事中的潇潇是个怎样的孩子? 2.思考:为什么潇潇的朋友越来越多?怎样做才能获得真正的朋友? 3.在《找朋友》乐声中教师总结。

做个礼物送朋友 一、教学目标:通过制作贺卡等礼物送朋友,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真挚 情感,增进朋友间的友谊。在制作贺卡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贺卡的设计和制作,在交流中体会友谊带来的快乐。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相互交流自己的好朋友是谁,想做什么样的贺卡送给朋友。 2、课件出示贺卡,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动手制作巧妙导入课题。(二)创新设计,动手实践 1、观察步骤:(1)材料准备;(2)构思设想;(3)动手制作;(4)装饰贺卡;(5)写祝福语;(6)完成作品。 2、创意大比拼。根据不同节日、不同性格的朋友,设计自己心中的 精美贺卡。 3、总结说方法。贺卡制作完毕,引导学生说自己的制作方法与步骤。 4、表扬与鼓励。 (三)作品展示,汇报交流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说出制作意图,并作出评价,提出自己的宝 贵意见和建议。引导学生根据大家的建议,进行修整、加工、美化。(四)拓展延伸,鼓励创新 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制作贺卡,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表达对朋友的关心?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

《调查高中生的生活费》教学设计 一、活动背景: 中学生的消费结构已不是单一型的了,而是向享受型、高档型,以至于向多元化的消费方向发展。尽管由于年龄、思维能力、社会经历的原因,其表现出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免不了有不合理的成分,所以当今高中学生这种自成一派的消费心理形成的原因很值得探究一番。而我们这次的调查课题旨在了解学生的消费问题,来了解高中学生在学习、饮食、娱乐和其他各方面的消费行为、消费观念以及消费心理,从而对次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学生这一社会群体的消费观。从而初步反映当代中学生的消费问题。我们实践活动小组对此展开了研究,并将这次活动看作是社会探究的生成性课题,我们活动步骤是:提出问题------询问调查-------小组讨论--------得出结果------分析结果。 二、活动目的: 本次活动是一个探究课程,在于同学积极参与,结合现实高中学生的生活,从生活中体验,并渗透到到高中学生中。高中学生生活费到底有多少是否是否消费合理..同学们带着问题展开探究,接触到课堂以外的知识,有利于知识的拓展。通过实践活动,同学们应学会互助、合作学习;学会关注身边的生活,关注身边人,关注社会,;丰富了课堂和课余生活,从而锻炼自己的多方面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公民意识等。 三、活动意义: 作为一个课改的实践者,我有一种想法,能不能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供一些具有综合性的题目对知识进行巩固使学生觉得语文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从而培养他们爱数学学数学的热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生活。于是结合学生身边熟悉的事情,我就有了如下的活动尝试 四、活动内容 探究过程

在我们的实践探究中,我们分了几个小组,上半学期分别对“高一、高二、高三”展开了调查,下半学期各小组对我们朋友展开调查。同学们通过网络、电视、报刊、杂志等途径,收集资料,实施活动。具体步骤: 1、设计调查问卷; 2、开展调查活动; 3、走进学校; 4、整理资料,分析材料,共同探讨; 5、研究性学习、体会,小结; 6、得出结论,展示成果。 一、调查高中学生的生活费 上课伊始,我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情境: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的兜里多多 少少也有一些的生活费。是吗你们一般都用生活费买些什么这时候学生开始自由 地说,举手发言的人很多,大家似乎有很多话要说,于是我趁机说:“那这节课 咱们就对大学生的生活费进行一次调查统计,主要统计大家的大的生活费最多是 用在了哪一方面。把你们的统计记录在表格里。表格发下去之后,各小组开始了 认真的统计,我到了几个组了解情况,发现同学们都很认真。不到4分钟,各小 组都统计完了,于是我对学生说:“我们一起来看这个小组的调查情况,同学们,你可以获得什么信息”。话一落,反应最快的李咏浩马上站起来说:“他们小组 的男女人数比是3:5。”“女同学吃零食的人数多与男同学”“买学习用品的人 数占全组总人数的”“买零食和玩具的人数是2:3”,学生居然能说出那么多, 下面的同学也在不断点头赞同着。我做了简短小结:同学们刚才交流分析地真好。大家的大学生的生活费都来源于父母或其他长辈,只要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我 想都不会随便乱花父母的血汗钱。学生们都懂事的点点头。 附件:(活动小组的调查问卷及调查结果) (1)、高中生活费调查问卷 1、您生活费都是父母给的吗 A、都是 B、不是 C、一部分 2.您生活费在哪方面用的最多呢

2018年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2018年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峡河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 一、指导思想: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是国家义务教育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的新型课程。 我校将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积极落实《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的有关目标,根据教育局相关工作要求,加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学习力度,通过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来克服以往课程中脱离学生自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形成学生勇于实践的意识和善于实践的能力。同时,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培养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1、总体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旨在让学生能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及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并逐步提升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练习的整体认识,具有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我校地处农村,结合农村亲近大自然的地理优势,开发一系列以农科技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充分发挥学校和社区资

源,引导学生利用校外基地亲历、探究和体验。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使学生具有基本的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对家乡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分阶段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包括:考察探究活动、社会服务活动、信息技术、劳动技术、职业体验及其他活动。在实践中,可以以综合主题或项目将几大指定领域进行有机融合,彼此渗透。因此,结合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开发和特色办学的理念,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分年级进行目标定位。 二、课程实施 1、课时安排 我校1-2年级,每周1课时;3-6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每周开设1课时,信息技术教育每周安排1课时,劳动与技术教育平均每周安排1课时。并将课时列入课表,配备专任和兼职教师,班主任协同合作的新格局。当然,各年级可因临时教学需要或师资情况灵活采用弹性制,做到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相结合。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主题一我们都是好朋友 教学目标1.学会交朋友,提高交友能力,了解交友重在真诚。 2.懂得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尊重、取长补短、真诚相待。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引入主题 1.音乐起《找朋友》,学生跟着音乐跳寻找朋友的舞蹈。 2.你喜欢和谁跳舞?为什么?在生活中你喜欢与怎样的人交朋友? 3.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朋友。出示课题:《我们都是好朋友》 二、大话朋友感悟友谊 1.你生活中的好朋友是谁?指名说。 2.学生交流:你和你的好朋友是怎样认识的。 3.小组交流: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和好朋友之间发生的一个故事。 4.汇报交流,小结:好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三:个案诊断指导交友 1.观看录像片段《生活中的婷婷》你觉得婷婷是个怎样的孩子? 2.学生交流:你喜欢和婷婷交朋友吗?为什么呢? 3.小组讨论:婷婷该怎样做才能受到大家的欢迎呢? 4.指导交友。学儿歌《交朋友》。 四、学习故事深化内涵 1.故事《乐于助人朋友多》故事中的潇潇是个怎样的孩子? 2.思考:为什么潇潇的朋友越来越多?怎样做才能获得真正的朋友? 3.在《找朋友》乐声中教师总结。

做个礼物送朋友 一、教学目标:通过制作贺卡等礼物送朋友,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真挚情感,增进朋友间的友谊。在制作贺卡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贺卡的设计和制作,在交流中体会友谊带来的快乐。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相互交流自己的好朋友是谁,想做什么样的贺卡送给朋友。 2、课件出示贺卡,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动手制作巧妙导入课题。(二)创新设计,动手实践 1、观察步骤:(1)材料准备;(2)构思设想;(3)动手制作;(4)装饰贺卡;(5)写祝福语;(6)完成作品。 2、创意大比拼。根据不同节日、不同性格的朋友,设计自己心中的精美贺卡。 3、总结说方法。贺卡制作完毕,引导学生说自己的制作方法与步骤。 4、表扬与鼓励。 (三)作品展示,汇报交流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说出制作意图,并作出评价,提出自己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引导学生根据大家的建议,进行修整、加工、美化。(四)拓展延伸,鼓励创新 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制作贺卡,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表达对朋友的关心?

2020新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电子教案

精品文档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第一单元考察探究 活动主题我看家乡新变化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家乡的变化与发展。 2、能力目标:能用摄影、绘画、手抄报、演讲、小品等多种形式展示家乡的新变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进学生建设家乡责任感和使命感。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了解家乡的变化与发展。 活动难点: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家乡的变化。 活动课时: 两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 (一)同学们,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二)教师播放:《谁不说俺家乡好》 1、你听到了什么?你觉得我们的家乡美不美?你的家乡有什么变化? 2、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探究家乡的变化。(教师板书主题) 二、自主思考,合作探究 (一)出示家乡新貌图,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城市夜景、城市夜景、繁忙港口、村民楼房、种植基地”。 1、欣赏完这些图片,你想说些什么?猜一猜十几年前是这番景象吗?(不是的,发生的很大的变化) 2、你知道自大己的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吗?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二)怎样证明自己的家乡发生了变化?你们想用什么的方法?请与同学交流一下。 预设: 生1:可以通过实地考察、访问等方法了解家乡的变化。 生2:我打算带上相机拍一拍家乡的美 生3:我的家乡美丽,我想为他画一幅画 …… (三)拍照方法指导 师:大家认为拍照是一种好方法,那么你会拍照片吗?怎样拍摄照片? 1、选好手机或是相机 2、确定好拍摄的对象、时间和地点 3、要确保光线照射到被摄的主体上,选择好光线。正面光拍摄,可使景物浪朗具有鲜明的气氛。侧光拍摄,景物会出现阴影,使景物有立体感。 4、构图突出主体,建议用黄金分割法来构图,使拍摄具有多样性。 (四)实践拍照完成后的任务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主题一:外出活动保安全 活动目标 1.了解外出活动中常见的意外伤害以及产生的原因和后果,增强安全意识。 2.初步学会多渠道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方法,能够主动交流、分享信息。 3.了解外出活动应该注意的问题,知道如何预防意外伤害,能根据出现的意外情况采取合理的急救措施,培养自我防范、自我救护的能力。 重难点:知道如何预防意外伤害,能根据出现的意外情况采取合理的急救措施。 活动准备:搜集学生外出时发生的安全事故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揭示主题,制订活动方案 (一)情境导入 当同学们出去游玩,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大家一定非常高兴。但对于大家外出活动,我们的家长和学校、老师都非常担心,为什么呢? 学生:担心出现安全问题。 教师:的确,外出活动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多媒体演示学生外出活动时发生的安全事故) 提问: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事例,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交流。

(二)汇报交流 各小组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师生相互补充,共同归纳出以下几个方面:交通、游泳、旅游、乘车游玩、公共场所等安全问题。 (三)选择研究内容 1.总结引申 教师:通过同学们的调查和交流,我们知道在外出活动时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如果我们缺乏安全意识,不能做到事先防范,就可能造成意外伤害。造成这些意外伤害的原因是什么?怎样避免和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呢?今天就让我们围绕外出活动安全展开研究,了解外出活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掌握更多的安全防范措施。 2.确定研究内容 各组通过讨论确定研究内容。组织全班交流,要求说明为什么确定这个内容,准备怎么研究。 (四)制订活动方案 1.教师提供相应的表格做参考,对相关问题进行提示。学生分组讨论具体的活动任务、活动步骤、研究方法等。利用表格呈现方案内容。 2.分组交流活动方案,听取其他同学和老师的意见。 (五)搜集信息 鼓励学生在课下分组通过多种渠道搜集信息,如:通过网络或到图书馆通过书籍查找相关资料。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总则 综合实践活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试验稿〉》所规定的必修课程自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为帮助广大中小学教师、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学生家长和社会其他人员理解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特制定本纲要。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都有自己的认知亏式和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e当今社会变迁日边严坐了-系列新的问题,如环境问题、道德问题、国际理解问题、信息科技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具有跨学科的性质,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参和.探究理解这些新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机会。 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既继承了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秀传统,又体现了当前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义务教育法颁布后推出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积极倡导活动课程,但由于没有相应的课程指导纲要.活动课程在实施中遇到许多问题.此次课惶改革设立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对活动课程的继承、发展和规范.当前举国上下积阪推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亟待改革和创新,设置综合实践活动是应对这一需求的重要举措。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功具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价值.和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如下特性: (一)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均以唇动为非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和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傲"、"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过程,关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学习活动方式和活动过程、评价和结果均具有开放性。 〈三)自主性综合实践活动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早餐的学问 一、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早餐的分类,知道科学营养早餐有利于健康,养成良好的饮食规律。 2.培养学生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会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并对结果做出一定的解释。 3.学会配置一些科学、合理、有营养的早餐菜谱,做一名“小营养师”。 二、活动准备 1. 调查一下自己家或学校附近哪里有早餐车 2. 跟家长买一次早餐 3. 教师收集一些早餐材料。 三、活动设计 (一)制定活动方案 1、提问引入研究课题《早餐的学问》。 问题设计: (1)同学们,你们早晨到第三课时,肚子有什么感觉? (2)引起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这些情况会有什么害处? 对于吃早餐的学生教师可这样提问: (1)你早餐每天吃的是什么? (2)对于每天一样的早餐,你有没有感到厌倦,没胃口? (3)你吃的早餐是否符合科学营养价值?

通过提问,使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早餐问题上来,以引起学生的思考,产生学习兴趣,从而为活动的内容开展创造条件。 2、分组讨论各小组研究课题,制定调查方案。 各小组制定各自的研究课题及方案,例如:a.调查早餐价格定位问题。b.调查早餐营养问题。c.调查早餐用餐时间问题。d.调查附近“一百放心早餐”的销售情况。e.调查苏州人“一碗面”的销售情况。f.上网收集早餐资料。 (二)调查整理 1、各小组根据各自的研究课题,在一星期内在社区、家庭、学校进行调查访问。 2、分组整理调查结果。 学生根据自己一星期对早餐用餐情况的调查,进行整理、统计,制成统计表或统计图。 例如: a.调查早餐价格定位问题。 《学生早餐价格统计表》 班级第小组编制统计时间:2006年月日 b.调查早餐营养问题。 《学生早餐营养统计表》 班级第小组编制统计时间:2006年月日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我的亲人们”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增进对家人和亲戚的了解,体会亲情。 2、了解亲情的丰富内容和多样的表现方式。 3、通过对话、访谈、查阅档案等,训练相应的语文能力。 4、学会感恩,学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习用适当的语言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5、引导学生关心家庭,关心父母,从而激发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帮助他们形成珍惜生命、珍惜幸福的人生态度。 活动重点:学会感动,珍惜生命,培养学生关爱亲人的美好情感。 活动难点:学会感恩,学习用适当的语言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活动准备:在课前两周时间,我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按分工分别展开相应活动,并形成成果。 1、推荐以亲人为记叙和描写对象的文学作品两到三部(篇),分别写出200字左右的推荐理由。 2、收集和查阅各自家庭档案、家谱、族谱等,向长辈请教,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以自己家或某一亲戚为记叙对象,回顾家庭的变迁,介绍成员的情况。 3、以自己的长辈或自己家庭成员关系特别密切的同事、朋友为对象,收集老照片,并配以简短而生动的文字说明。

4、学生围绕即定目标展开,通过调查采访、探究体验、自主阅读、品味、合作讨论等形式,激发活动兴趣,培养和发展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通过以下七步完成教学。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品读课前收集到的佳作,体会亲情。 2、分享成长故事,唤起学生的“感恩之心”,学会感恩。 环节一:检查课前预习——倾听亲情 (一)搜集古今中外讴歌亲情的文学作品、搜集生活中有关亲情的歌曲、事例。 (二)收集和查阅各自家庭档案、家谱等。 (三)以自己的长辈或与自己家庭成员关系特别密切的同事、朋友为对象,收集老照片。 环节二:情景导入——走近亲情 以温馨亲情的图片和名言导入本次活动。 时间的流逝,许多往事已经淡化了。可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颗星星永远闪亮,那便是亲情。时间可以让人丢失一切,可是亲情是割舍不去 的。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17最新)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特制定本纲要。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由地方统筹管理和指导,具体内容以学校开发为主,自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全面实施。 (二)基本理念 1.课程目标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 本课程强调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提升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特别是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生活、职业世界和个人自主发展的需要,迎接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挑战。 2.课程开发面向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 本课程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引导学生从日常学习生活、社会生活或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提出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主题,使学生获得关于自我、社会、自然的真实体验,建立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联系。要避免仅从学科知识体系出发进行活动设计。 3.课程实施注重学生主动实践和开放生成 本课程鼓励学生从自身成长需要出发,选择活动主题,主动参与并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并践行价值信念。在实施过程中,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活动的目标与内容、组织与方法、过程与步骤等做出动态调整,使活动不断深化。 4.课程评价主张多元评价和综合考察 本课程要求突出评价对学生的发展价值,充分肯定学生活动方式和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与同伴间的合作交流和经验分享。提

小学综合实践课教案课程

小学综合实践课教案课 程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综合实践课教案 银达镇中心小学赵艳荣 课题:衣服的学问 教学目的: 1.知道衣服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知道人人都离不开的衣服里有很多学问。 2.试着为衣服分分类,看看不同的衣物面料有哪些不同的性能。 3.学学扎染的技法技巧。 教学重点: 1.认识各种各样的衣服。 2.比较不同面料的性能。 教学难点: 了解扎染的基本工序,学会扎染的技法技巧。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活动一认识各种各样的衣服 生1:为了御寒,我穿过棉袄、毛衣、羽绒服,现在的衣服品种可真多呀!生2:是呀,我们一起作个调查,给调查到的衣服分分类吧,对以后自己挑选和整理衣服很有帮助呢! 1.小调查。 学生分组对家中和商场里的各种衣服作个调查,作好记录。 2.交流调查发现。 学生说说在调查中有什么收获。 3.给衣服分类。

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各种各样的衣服进行分类,了解这些衣服的不同功能,加深对衣服的认识。 4.填写第103页的学习单。 第2课时 活动二比较不同面料的性能 生1:妈妈总说,纯棉的衣服结实,透气性好。 生2:真的吗那其他面料怎么样我们一起来用实验判断吧! 1.明确实验目的。 学生分组选择常见的几种面料,如纯棉、羊毛、化纤……从各方面对它们进行比较:哪种面料更结实、哪种面料容易吸汗…… 2.设计简单的实验。 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比比哪种面料更结实、哪种面料吸水性更强,区分纯羊毛和其他材料。 3.实验并得出结论。 学生根据实验方案分组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4.填写第107页的学习单。 第3课时 活动三我的扎染作品 生1:我在商店看到过扎染的裙子,很漂亮。 生2:我们可以自己动手,做一条扎染的方巾,送给妈妈作礼物。 1.欣赏扎染作品。 出示收集的扎染作品图片及第108页的扎染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说说扎染作品的图案有什么特点。 2.了解基本的扎染工序。 学生看书,了解扎染的基本工序,教师进行适当补充。 3.动手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