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羚羊木雕》练习题及答案分析

《羚羊木雕》练习题及答案分析

《羚羊木雕》练习题及答案分析
《羚羊木雕》练习题及答案分析

《羚羊木雕》练习题及答案分析

一、基础练习

1、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犄.角()寒颤.()树杈.()羚.羊()怦怦.()恶.心()脸颊.()挨.揍()着.落()攥.着()咽.喉()逮.捕()

2、下列括号中的句子是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我们俩形影不离,语文老师管我俩叫"合二为一"。(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B、我妈是婆婆嘴,她要是知道,早晚也会让你妈知道。(老太婆的嘴。)

C、万芳是个多么仗义的好朋友。(讲义气。)

D、她却满不在乎地说:"算了吧。"(完全不放在心上。)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⑴爸爸的声音一直很()(A、沉静B、平静C、安静),不过带着一种不可()(A、违反B、抵抗C、抗拒)的力量。

⑵我是世界上最()(A、伤心B、悲伤C、伤感)的人!

⑶"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A、坚强B、果断C、坚定)地说。

4、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奶奶这样说是因为()

A、奶奶的话是批评儿子和儿媳重财轻义的行为。

B、表现奶奶忍无可忍。

C、表现奶奶对孙女的疼爱。

5、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⑴《羚羊木雕》一文的中心是作者赞美少年真诚无私的友爱,告诫为人父母者应该理解少年的心理,尊重他们的友情。()

⑵"我"不能要回木雕是因为万芳曾经帮助过我,跟我换过裤子,要回木雕太失礼了。()

⑶木雕是很贵重的,不应该随便送人,所以,"我"父母的做法没有错。()

⑷父母只想到木雕的贵重,但忽略了少年之间友情的贵重,所以他们的做法不妥。()

6、"这能全怪我吗?"从句式上看这一句是句,它表达的意思

是。(2分)

7、本文描写了一场家庭冲突。(4分)

A、冲突的原因是:

B、冲突的双方是:

C、冲突的焦点是:

D、冲突的结果是:

8、本文开头(即第一段)故意给读者设置了一个误区以吸引读者,这个误区是什么?

9、本文的结构,有两套方案:一是先写木雕的来历,再写送人,后写索回;一是课文现在的方案,比较两套方案,判断下列选项的对错。

A、原方案比课文方案更合乎事理。()

B.课文方案比原方案,开头更吸引人,矛盾更集中。()

C、原方案着眼点在事理,课文方案着眼点在文章。()

D.叙事文章中"事"比"文"(让读者欣赏)更重要。()

10、爸爸说,羚羊木雕很贵重,是相对什么而言的?他忽略了的、更贵重的参照物是什么?

11、选文最后一段写到下雨,前面却一点暗示都没有,请你在本文开头加一段话,既对下面有所暗示(设下伏笔)又与妈妈突然问"我"有相通之处。(3分)

12、指下列加点词语包含的内容。(2分)

①我发现事情不像我想的那么简单。

②奶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

二、课内文段阅读

(一)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路上一点儿声音也没有。忽然,我听见有人在喊我的名字,我回过头,只见万芳跑了过来。她把小刀塞到我手里说:“你拿着,咱俩还是好朋友……”

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流下了眼泪,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

可是,这能全怪我吗?

1、万芳先前的“突然不见”与选文的“突然出现”,暗示了她的变化,

而变成。

2、找出文中描写月光的词语,其作用是。

3、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奶奶这样说是因为()

A、奶奶的话是批评儿子和儿媳重财轻义的行为。

B、表现奶奶忍无可忍。

C、表现奶奶对孙女的疼爱。

4、对“可是,这能全怪我吗”一句理解正确的是()

A、这件事主要怪我,但万芳也有责任。

B、因为爸爸妈妈以前没有给我讲清楚羚羊木雕的贵重,所以这是他们的责任。

C、我反悔应该怪我,但是父母只知羚羊贵重,不知情义无价,逼我这样做的,所以父母也有责任。

D、这件事主要怪万芳,但我也有责任。

5、选文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向我们揭示了什么?

(二)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了门口。她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这时,妈妈从柜子里拿出一铁盒糖果对我说:“不是妈妈不懂道理,你把这盒糖送给你的好朋友……那只羚羊,就是爸爸妈妈也舍不得送人啊!”我从妈妈的眼睛里看出了羚羊的贵重。她和爸爸一起看着我,像是在等待着什么。我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了,眼泪顺着我的脸颊流下来。屋子里静极了。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妈妈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您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

我再也受不了了,推开妈妈的糖盒,冒着雨飞快地跑出门去。

我手里攥着万芳送给我的小刀一路走一路想,叫我怎么说呢?她还会像以前一样和我要好么?一定不会了。

1.妈妈从柜子里拿出一铁盒糖果对我说:“不是妈妈不懂道理,你把这盒糖送给你的好朋友……那只羚羊,就是爸爸妈妈也舍不得送人啊!”

这句话是对妈妈的_______________描写,表现了她________________的态度。

2.“屋子里静极了”说明了什么?

3.写奶奶的目的是什么?

4.妈妈让“我”把一盒糖送给万芳的目的是什么?她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

答案

一、1、略2、B 3、BC;A;C 4、A 5、⑴√⑵×⑶×⑷√

6、反问,这不能全怪我。爸爸粗暴的行为也伤害了孩子们的感情。

7、A、"我"把一只羚羊木雕送给了朋友。B、妈妈、爸爸、我和奶奶。C、要不要索回羚羊木雕。D、"我"屈从了妈妈、爸爸。

8、把羚羊木雕说成羚羊。9、依次是:√√√×

10、贵重,是相对一块点心一盒糖而言;更贵重的,应是孩子的自尊和友谊。

11、"轰--隆隆",窗外一阵雷声传来。等等

12、⑴爸爸送给我的东西,支配的权力在我。⑵已经送人的东西又去索要。

二、(一)1、心理;责怪我;谅解我

2、冷冷的;烘托了“我”当时哀伤的心情

3、A

4、C

5、心理描写;揭示了大人的狭隘、重财轻义,不珍惜孩子的感情,对孩子心理造成的伤害,发人深省。

(二)1.这句话是对妈妈的【语言】描写,表现了她【坚持让我把羚羊木雕要回来,一点也不肯让步,柔中带硬】的态度。

2. 当时谁也不说话,爸爸、妈妈与我僵持着,气氛非常紧张。

3. 奶奶是同情支持“我”的。用奶奶的形象反衬爸爸、妈妈的形象,含蓄的批评爸爸妈妈的重财轻义。

4. 与羚羊木雕作交换,也算是对万芳的一个补偿。因为妈妈是重财轻义的人,她认为万芳也是如此,给点物质上的补偿就会满足了。

食品分析与检验试题及答案

4、密度是指物质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的() A、体积 B、容积 C、重量 D、质量 5、发酵酒指含糖或淀粉原料经过糖化后()而制得的酒。 A、经蒸馏 B、不经蒸馏 C、加热煮沸 D、过滤 6、比重天平是利用()制成的测定液体相对密度的特种天平。 A、阿基米德原理 B、杠杆原理 C、稀释定理 D万有引力 7、23℃时测量食品的含糖量,在糖锤度计上读数为24.12 °Bx',23℃时温度校正值为0.04,则校正后糖锤度为( ) A、24.08 B、24.16 C、24.08 °Bx ' D、24.16 °Bx' 8、光的折射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由于() A、光在各种介质中行进方式不同造成的 B、光是直线传播的 C、两种介质不同造成的 D、光 在各种介质中行进的速度不同造成的 9、3oBe'表示() A、相对密度为3% B、质量分数为3% C、体积分数为3% D、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 10、不均匀的固体样品如肉类取()为分析样品。 A、1 Kg B、2 Kg C、0.5 Kg D、1.5Kg 11、测定液体食品中酒精的含量,测得四次的数据分别如下:20.34%,21.36%,20.98%,20.01%,则此组数据()(Q逸=0.5) A、20.34%应该逸出 B、21.36%应该逸出 C、20.98%应该逸出 D、20.01%应该逸出 E、都应保留 12、对于同一物质的溶液来说,其折射率大小与其浓度成() A、正比 B、反比 C、没有关系 D、有关系,但不是简单的正比或反比关系 13、要测定牛乳产品的相对密度,可以选用() A、普通比重计 B、酒精计 C、乳稠计 D、波美表 14、当Cl2为1.013X105Pa(大气压)、[Cl-]=0.01mol/L时的电极电位是()V。(其中半反应式为Cl2+2e=2Cl-,EΘCl2/Cl-=1.358V)A、0.48 B、2.48 C、1.358 D、1.48 15、用酸度计测量液体食品的pH值时,指示电极是() A、玻璃电极 B、金属电极 C、标准氢电极 D、甘汞电极

食品分析思考题参考答案培训讲学

1、食品分析包含哪些内容?采用的分析方法有哪些? 内容:(1)食品营养成分的分析,包括水分、灰分、无机盐、脂类、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2)食品添加剂的分析;(3)食品中有害物质的分析,包括有害元素、农药、细菌/霉菌毒素、食品加工中形成的有害物质、来自包装材料的有害物质;(4)食品 的感官评定。 分析方法:感官检验法、化学分析法(包括定性和定量,定量分析法包括质量法和容量法)、仪器分析法(包括物理分析法如通过测定密度、黏度、折光率、旋光度等物质特有的物理性质来求出被测组分含量,和物理化学分析法如通过测量物质的光学性质、电化学性质等来求出被测组分的含量)。 2、采样的定义及要求。采样时应注意什么?试举例说明谷物样品、果蔬样品、罐头食品如何采样?从大量的分析对象中抽取代表性的一部分样品作为分析材料,这项工作称为样品的采集。要求:正确采样。 采样时应注意:第一,采集的样品要均匀,有代表性,能反映全部被检食品的组成、质量和卫生状况;第二,采样过程中要设法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防止成分逸散或带入杂质。 1、均匀固体物料(如粮食、粉状食品)(1)有完整包装(袋、桶、箱等)的: 可先按V总件数/2确定采样件数,然后从样品堆放的不同部位,按采样件数确定具体采样袋(桶、箱),再用双套回转取样管采样。将取样管插入包装中,回转180。取出样品,每一 包装须由上、中、下三层取出三份检样;把许多检样综合起来成为原始样品;用“四分法”将原始样品做成平均样品,即将原始样品充分混合均匀后堆积在清洁的玻璃板上,压平成厚 度为3cm 以下的图形,并划成“+”字线,将样品分成四份,取对角的二份混合,再如此分为四份,取对角的二份。这样操作直至取得所需数量为止,此即是平均样品。 3、为什么要进行样品的预处理?常见的样品预处理方法有哪些? 食品成分复杂,含有大分子有机物、各种无机元素等组分。这些组分往往以复杂的结合态或络合态形式存在,干扰测定。为了得到准确的分析结果,必须在测定前排除干扰;此外 有些被测组分在食品中含量极低,须在测定前对样品进行浓缩。 常见的样品预处理方法:有机物破坏法(干法灰化、湿法消化)、溶剂提取法、蒸馏法、色 谱分离法、化学分离法、浓缩。 4、食品中水分的存在形式?干燥过程主要除去的是哪一类水分? 水分的存在状态:1、结合水或束缚水:由氢键结合力系着的水,如在食品中与蛋白质活性基(-OH, =NH,-NH2,-COOH,-CONH2 )和碳水化合物的活性基(-OH )以氢键相结合而不能自由运动的水。束缚水有两个特点:(1)不易结冰(冰点-40C ); (2)不能作为溶 质的溶媒。2、自由水或游离水:组织、细胞中容易结冰、且能溶解溶质的那部分水。干燥过程主要除去的是自由水。 5、密度与相对密度的测定在食品检验中有什么意义?相对密度是物质重要的物理常数。各种液态食品都具有一定的相对密度,当其组成成分及浓度发生改变时,其相对密度往往也随之改变。通过测定液态食品的相对密度,可以检验食品的纯度、浓度及判断食品的质量。 6、说明折光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食品理化检验中的应用? n i*sin a i=n2*sin a 2 n i*sin90 ° =n2*sin a 临n 1= n2*sin a 2 式中n2 为棱晶的折射率,是已 知的。因此,只要测得了临界角a 临,就可求出被测样液的折射率n i。知道n i就可以查出对 应的浓度。通过测定液态食品的折射率,可以鉴别食品的组成,确定食品的浓度,判断食品的纯净程度及品质。折光法测得的只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因为固体粒子不能在折光仪上反应出它的折射率。含有不溶性固形物的样品,不能用折光法直接测出总固形物。

食品分析练习题及答案

班级学号 食品分析练习题 一、判断并改错: (√)1、配制标准溶液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2、测定牛乳中乳糖含量时,费林氏液的用量为甲、乙液各10mL。 (√)3、标准溶液是一种已知浓度的溶液。 (√)4、复合电极一般是将其浸入蒸馏水中保存。(√)5、准确称取是指用精密天平进行的称量操作,其精度为±0.1mg。 (√)6、蛋白质测定,样品消化加硫酸铜是起催化作用,加速氧化分解并做蒸馏时样液碱化的指示剂。 (√)7、测定酸性样品的水分含量时,不可采用铝皿作为容器。 (√)8、测定乳制品总糖含量时,应将样品中的蔗糖都转化成还原糖后再测定。 (√)9、三氯化锑比色法测定维生素A时,加显色剂后必须在6秒测定吸光度,否则会因产物不稳定而造成很大误差。 (√)10、凯氏定氮法测牛乳蛋白质时,蒸馏装置冷凝管应插入吸收液液面以下。 (×)11、测定灰分含量时,坩埚恒重是指前后两次称量之差不大于2mg。 (√)12、测定食品中还原糖含量,高锰酸钾滴定法在准确度和重现性方面均优于直接滴定法。 (√)13、当溶液中无干扰物质存在时,应选择最大吸收波长的光作为入射光进行分光光度法测定。 (√)14、采用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测定的是样品中的总抗坏血酸含量。 (×)15、用酸度计测得果汁样品的pH值为3.4,这说明该样品的总酸度为3.4。 (√)16、直接滴定法配制试剂时,碱性酒石酸铜甲、乙液应分别配制、分别贮存,不能事先混合。

(×)17、凯氏定氮法实验过程中蒸馏结束应先关电源后移走吸收瓶。 (√)18、常压烘箱干燥法的温度一般在95℃~105℃。(×)19、茶叶一般采用常压干燥法测水分。 (√)20、减压干燥法适合于热稳定性不好或受热表面易结壳的样品。 二、单选题: 1、采用2,4-二硝基苯肼法测定食物中维生素C时,加入的活性炭为(D) A.干燥剂 B.还原剂 C.吸附剂 D. 氧化剂 2、索氏提取法提取样品中脂肪,要求样品中不含(C)A淀粉 B.可溶性糖 C..水 D.蛋白质 3、测定鲜鱼、蛋类等含磷脂及结合脂类较多的样品中的脂肪含量,最有效的是(C) A甲醇 B.乙醚 C.氯仿-甲醇 D. 氨-乙醇 4、由于氨基酸分子中的( A )可用甲醛掩蔽,所以氨基酸态氮的测定可以用滴定法。 A. 羧基 B. 氨基 C. 酮基 D. 羰基

羚羊木雕优秀的教案

羚羊木雕优秀的教案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2、运用多种方法阅读课文,重视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充分感悟本文的人物思想感情,欣赏人物形象。 3、联系生活,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正确处理好亲情、友情的关系。 教学重点: 1、分角色朗读,从整体上感悟课文。 2、揣摩体会描写手法对塑造人物形象和作用。 教学难点: 学会正确看待友谊与礼物的关系,明辨是非,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获得有益启示。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引导法 通过白板设计的问题,教师调动学生去阅读课文,去积极思考问题,组织系列式的探究,并与教师的陈述与总结相结合。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我教读本课的指导思想是:把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 教学课型: 新授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有两样东西:一样是金钱,一样是朋友。假如让你选择其中你需要的东西,你选什么好呢? 为什么这样选择(朋友珍贵,友谊珍贵。友谊是用金钱换不来的)的确,世间最美好的东西是友谊。友谊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让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友谊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让濒临绝境的人看

到生活的希望;友谊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由友谊引发的故事——《羚羊木雕》 二、题目解说: 羚羊木雕是非洲艺术家以羚羊的样子用一种黑木雕刻成的工艺品。非洲木雕是非洲大陆具有代表性的,全世界都享有盛誉的工艺品,其文化、艺术价值很高。非洲很多国家元首出访,或欢迎来访的客人大多喜欢赠送木雕。这里作者把《羚羊木雕》用来作为文章的标题,全文内容就是与它有很直接的关系。 三、快速阅读课文。 教师要求:全班分成左、中、右三个学习小组。各组学习情况由教师、学生现场给予评价。 1、快读要求。 第一组:找出生字、多音字6个左右并查字典注音、解释。 第二组:探究问题: ①全文是围绕什么来写的( 羚羊木雕) ②这是一只怎样的木雕( 爸爸从非洲带回来的贵重的工艺品) ③围绕羚羊木雕写了哪些事出现了哪些人物 ④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些事。 第三组:合作完成下列的表格: 注:表中隶书字部分由学生填写。 2、学生快读两分钟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食品分析习题答案(天目2011)

1、食品分析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1) 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 (2) 样品的预处理 (3) 成分分析 (4) 分析数据处理 (5) 分析报告的撰写 2、什么叫样品的预处理?样品预处理的方法有哪六种? 对样品进行分离、掩蔽、浓缩等操作过程——一样品的预处理。 样品预处理的方法有6种:有机物破坏法、溶剂提取法、蒸馏法、色层分离法、化半分离法、浓缩法。 3、采样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采样遵循的原则: (1) 均匀,有代表性,反映全部组成,质量.卫生状况。 (2) 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防止损坏或带入杂质。 4、有完整包装的物料200件,采样件数应该为多少件? 采样件数√200/2 =10件 5、什么是样品的制备? 样品制备——一对样品进行粉碎或捣碎,混匀,缩分的过程 6、采样分为三步,分别得到哪三种样品? 采样分为三步,分别得到:检样,原始样品,平均样品。 7、食品分析的方法有哪些? 食品分析的方法有:感官检测法;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微生物分析法;酶分析法;生物鉴定法。 第三章作业: 1、什么是感觉?感觉的类型有哪些? 感觉是客观事物(食品)的各种特性和属性通过刺激人的不同感觉器官引起兴奋,经神 经传导反映到人脑的中枢神经,从而产生的反应。感觉类型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等。 2、什么是感觉疲劳现象? 感官在同一种刺激作用一段时间后,感官对刺激产生反应的灵敏度降低,感觉变弱的现象。 3、什么是感觉相乘现象? 当两种或两种以上刺激同时作用于感官时,感觉水平超出每一种刺激单独作用时叠加的效果。

4、什么是感觉消杀现象? 当两种或两种以上刺激同时作用于感官时,而降低了其中一种刺激的强度或使该刺激发生改变的现象。 5、什么是嗅技术? 作适当用力的吸气(收缩鼻孔)或扇动鼻翼作急促的呼吸,并且把头部稍微低下对准被嗅物质使气味自下而上地通入鼻腔,使空气容易形成急驶的涡流,这样一个嗅过程就是嗅技术。 6、什么是“双盲法”感官检验? 对样品密码编号.提供样品顺序随机化的感官检验一“双盲法”感官检验。 第九章作业: 1、感官分析按方法性质可分为哪几类? 可分为三类:差别检验,标度和类别检验,分析或描述性检验 2、什么叫差别检验?有哪些类型? 确定两种产品间是否存在感官差别的检验叫差别检验。差别捡验类型:a:成对比较检验,b:三点检验,c:二----三点检验,d:五中取二检验,e:“A”----非“A”检验 3、32人检验甜度差异(双边)(5%显著水平),22人选择“698”,10人选择“865”,问两样品间是否存在有甜度差异? 查316页表10-9-选择“698”的人数为22<表中5%显著水于的人数23,所以,两样品间的甜度没有明显差异。 4、什么是定量描述检验? 评价员对构成样品质量特征的各个指标强度,进行完整,准确的评价的检验方法---定量描述检验 5、什么是评分检验法? 根据样品品质特性以数字标度来进行鉴评的检验方法

食品安全学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总结

第一章绪论 一、如何理解食品安全的概念? 1、食品安全完整的概念和范围应包括两个方面:⒈食品的充足供应,即解决人类的贫穷,饥饿,保证人人有饭吃。⒉食品的安全与营养,即人类摄入的食品不含有可能引起食源性疾病的污染物、无毒、无害,并能提供人体所需要的基本营养元素。 2、食品安全指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或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健康受到损害的一种担保。 3、食品安全可具体理解为:食品(食物)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和要求,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导致消费者病亡或者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 4、食品安全具有相对性,绝对安全性或零风险是很难达到的。 二、为什么说食品安全是一个“综合”的概念? 作为一“种”概念,食品安全包括食品卫生、食品质量、食品营养等相关方面的内容和食品(食物)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环节。 作为“属”概念的食品卫生、食品质量、食品营养等(通常被理解为部门概念或者行业概念)均无法涵盖上述全部内容和全部环节。 三、安全食品包括哪些层次? 我国目前生产的安全食品包括以下层次:常规食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四、食物链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食品不安全因素。 英国(1993)对当代发达和较发达社会或国家提出的一张饮食风险清单: ①微生物、寄生虫等生物污染。 ②环境污染。 ③农用、兽用化学物质的残留。如化肥、农药、兽药等。 ④自然界存在的天然毒素。 ⑤营养素不平衡。 ⑥食品加工和贮藏过程中产生的毒素。 ⑦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⑧食品掺伪。 ⑨新开发的食品资源及新工艺产品。 ⑩包装材料。 ⑾过量饮酒。 ⑿其他。 五、简述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一)食品标准化工作正在不断完善 食品标准化体系的构成: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二)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逐步健全 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食品质量安全检验网络,其中

《羚羊木雕》学案设计

《羚羊木雕》学案设计 第一课时 一、自学内容及自学目标 1、自学内容 《羚羊木雕》 2、自学目标 (1)了解文章体裁常识。 (2)阅读课文把握文章感情基调、人物关系和人物态度。 (3)紧扣文章线索,提炼文章中心思想。 二、重点、难点 (1)阅读课文把握文章感情基调、人物关系和人物态度。 (2)紧扣文章线索,提炼文章中心思想。 三、自学提纲 1.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呜) (下) 喉(.)(厌)心()(凶.)(看)数()落(. C B A 咽咽咽恶恶恶着着着 2.下列句子中的词语,应选哪项依次填上才恰当( ) ①月亮出来了,________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②我________地敲了敲门。门开了,万芳伸出头来,一把拉了我进去。 ③妈妈的目光________地盯着我。 ④爸爸走了进来,听妈妈讲完事情的经过,他________地点燃一支烟。 慢慢 缓缓 、 三个要素;其 。本文以 《同步测练考》P 66 1-4题。 五、你认为的疑点、难点是什么? 互动学案 一、教师预设疑、难、拓展点及解决办法。 疑点:文学常识介绍。 解决办法:学生查阅资料,教师引导补充。 小说包含人物、环境、情节;其中情节又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本文以

羚羊木雕为线索,贯穿全文。 万芳()爸爸() 妈妈()我()奶奶()难点:阅读文章,概述文章的中心意思。 解决办法: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章总结文章思想感情。 不要伤害孩子的心,应该尊重孩子的情感,应该妥善处理孩子的幼稚行为。 拓展点:思考:如果你遇到类似问题,你将会如何解决才不至于影响家庭的和谐? 解决办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发言。 二、教师记录新生的问题。 三、课堂小结 《羚羊木雕》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家庭的矛盾与冲突,那么这些矛盾和冲突是怎样产生的呢?生活中我们又该怎样解决类似问题呢?这一系列问题将在我们下次课的时候共同来探讨。 课堂测评 《同步测练考》P66-675-8题。 《羚羊木雕》学案设计 第二课时 一、自学内容及自学目标 1、自学内容《羚羊木雕》 2、自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联系生活,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获得有益启示。 二、重点、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食品分析考试试题及答案

食品分析 1、熟悉食品分析的研究内容 食品营养素分析;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分析;食品添加剂分析;食品的感官评定。 2、熟悉试剂纯度和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纯度:一级纯(优级纯或基准级试剂G.R)> 二级纯(分析纯A.R)> 三级纯(化学纯C.P)表示方法:体积分数指100ml溶液中含有液体溶质的毫升数。(%) 质量浓度指100ml溶液中含有固体溶质的克数。(g/L) 质量分数指100g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数。(%) 3、掌握采样的概念和了解样品的分类,熟悉样品的分数、用途及保留时间 采样指为了进行检验从大量物料中抽取得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的样品。 样品分为检样、原始样品、平均样品三类。 样品应一式三份,用于检验用、复验用、备查或仲裁用。保留时间一个月。 4、掌握样品预处理的目的 消除干扰因素;使待测组分完整地保留下来;浓缩待测组分。 5、掌握样品的保存方法 冷冻干燥法(先冷冻至冰点以下,再高真空使冰升华为水,从而干燥样品。133-140Pa;-10℃-- -30℃);冷冻法(使样品在-10℃-- -30℃下呈冷冻状态保存);冷藏法(在0—5℃保存,适合于易腐败变质样品,时间不宜长);干燥法(样品放在有干燥剂的干燥器内保存的方法 变色硅胶、无水Cacl2)。 6、了解准确度和精确度概念,熟悉回收试验 精确度高不一定准确度高,但精确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精确度低,准确度必然低,而且说明结果不可靠。 回收试验:就是在样品中加入已知量的待测标准物质进行对照试验,实际中以回收率表示准确度。 7、掌握风干样品、干物质、可溶性固形物、回潮、恒量的概念 风干样品:指与大气湿度建立平衡时的样品。它所含水分主要是束缚水。 干物质:指除去水分后的样品。 可溶性固形物:可溶于水的干物质。 回潮:指粉状干物质或比风干样品含水低的样品,铺成不超过1cm的厚度,置于大气中吸水,直至与大气湿度建立平衡为止,这一过程称为回潮。 恒量:指一份样品先后两次烘干(或灰化)后的质量之差在允许范围内,就算达到恒量。是衡量样品烘干(或灰化)是否完全的指标。 8、掌握与水分有关的物质含量的表示方法及换算 计算公式:以脂肪为例 脂肪%(干)脂肪%(鲜)脂肪%(风) ---------- = ----------- = ------------- 100% 1-水分%(鲜)1-水分%(风) 9、了解为什么说减压干燥法测定结果最接近真实的水分含量,熟悉减压干燥法的适用样品因多数样品都含有胶态物质,直接干燥法完全除去束缚水较困难,而减压干燥法可以顺利地除去,所以该法是水分测定中最准确的方法。 适用样品:适用于糖、味精等易分解的食品中水分的测定,不适用于添加了其他原料的糖果,如奶糖、软糖等试样测定,同时该法不适用于水分含量小于0.5g/100g的样品。

食品微生物学思考题答案2014

2013-2014(2)《食品微生物学与实验》思考题 期末考试题型: 1、单选题(四选一) 2、多选题(两个以上) 3、填空题 4、简述题 5、绘图说明题 6、试述题或分析题 第0章绪论 1. 概念: 细胞型微生物、非细胞型微生物、单细胞微生物、多细胞微生物、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种、菌株、变种、型、模式种、柯赫原则。 细胞型微生物:具有典型的细胞结构,即细胞含有真正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非细胞型微生物:没有典型的细胞结构、不具备代必须的酶系统、只能在各种活的细胞中生长繁殖,病毒就属此类。 单细胞微生物:仅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 多细胞微生物:由许多形态和功能发生了分化的细胞群构成的生物。 原核微生物:具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中,原核微生物是指一类不具有细胞核膜,只有核区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核区只有一条双螺旋结构的脱氧核糖核酸构成的染色体。 真核微生物:在微生物中,大多数种群具有真核生物(Eukaryotes)的细胞结构,即细胞核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细胞器这些微生物被称为真核微生物。 种:是分类单元的最基本单位,是显示高度相似性、亲缘关系极其相近、与其他种有明显差异的一群菌株的总称。 菌株:它是指来源不同的同一个种的纯培养物。 变种:从自然界中分离得到的某一微生物的纯种,必须与文献上记载的典型种的特征完全一致,才能鉴定为同一个种。实际上有时分离到纯种,除了大多数指标符合典型种的特征外,还有某一个显然不同的特征,而此特征又是稳定的。就把这种微生物称为典型种的“变种”。 型:同一细菌种显示很小生物化学与生物学差异的菌株,常用于细菌中紧密相关菌株的区分。型是细菌亚种的细分。 模式种:微生物学中种带有抽象的种群概念,但在具体分类时常用一个被指定的、能代表这个种群的模式菌株或典型菌株作为该种的模式种来定种。它往往是定为一个新种的第一个种或第一批种之一,也可以是在某一已知数任意指定的种。 柯赫原则:对病原菌的研究证明了炭疽病是由炭疽菌引起的,结核病是由结核菌引起的,创立了确定某一微生物是否为相应疾病病原的基本原则——柯赫法则 2. 什么是微生物,它包括几大类群?其特点是什么?

(整理)食品分析化学相关习题及答案

食品分析化学相关习题第1-3章 1.开展食品检验的意义有哪些? 答:1、监督食品质量及卫生状况,确保人类的健康 2、指导人们合理摄取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素 3、评价环境状况及饮食状况、食品加工的依据 4、进出口食品的监控 5、法律仲裁的依据 2.食品分析的内容有哪些? 答:1、食品营养成分的分析 2、食品添加剂的分析 3、食品中有害物质的分析 (1)有害元素及有机物 (2)农药 (3)细菌、霉菌及其毒素 (4)食品加工中形成的有害物质 (5)抗生素、激素等残留 (6)来自包装材料的有害物质 4、食品中功能成分的分析 5、食品感官鉴定 3.食品分析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有哪些? 答:现状: 1、范围越来越广 2、项目越来越 3、准确度要求越来越高 4、越来越向着微量分析发展 5、越来越快速 发展方向: 多功能、现代化、自动化、快速、准确 4.食品分析主要方法和分析过程有哪些? 答: 方法:1、化学分析法,包括容量法、重量法、比色法 2、微生物分析法 3、酶分析法 4、仪器分析法 5、感官检验法 分析过程:1、取样(采样) 2、样品的预处理

3、样品含量的测定 4、数据处理 5.样品预处理的方法有哪些,并简单介绍 答: 一、溶剂提取法:浸泡法、萃取法、盐析法、超临界萃取法 二、有机破坏法:干灰化法、湿灰化法 三、蒸馏法和挥发法:常压蒸馏、减压蒸馏、水蒸气蒸馏、分子蒸馏 四、层析分离法:是在一种载体上进行物质分离的一些方法的总称 五、化学分离法:皂化法、沉淀分离法 六、膜分离技术:在常温下使不同物质通过特殊膜而产生分离 第4章 1.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方法有哪些? 答:1、直接法:①重量法( a、常压干 b、减压干燥 ) ②蒸馏法 2、间接法:①比重法②折射率法③电导法④介电常数 2.食品中灰分的测定方法有哪些? 答:重量法、 3.食品中酸度的测定方法有哪些? 答:1、总酸度的测定:食品中所有酸性物质的总量,用标准碱液 中和滴定。 2、有效酸度的测定(pH值的测定) ①比色法:pH试纸法、标准色管比色法 ②电化学法: E=E0-0.0591 pH(25℃) 3、有机酸测定:GC法、HPLC法 4.蛋白质与氨基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有哪些? 答:蛋白质: 凯氏定氮法:GB方法 比色法:1、水杨酸比色法;2、双缩脲比色法 氨基酸: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5.食品中脂类物质的测定方法有哪些? 答:脂肪测定的方法:索式提取法、脂肪分析仪法、近红外光谱法、CO2超临界萃取法、碱性乙醚提取法、酸性乙醚提取法 脂肪酸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6.食品中碳水化合物的测定方法有哪些? 答:1、还原糖的测定:、斐林试剂法(GB方法)、高锰酸钾法、碘量法 2、非还原糖测定:经酸水解→还原糖→按还原糖测定 3、多糖测定:以淀粉为例子(酶解法、酸水解法) 4、总碳水化合物的测定:差减法、加和法 7.维生素的测定方法有哪些? 答:1、脂溶性维生素的测定:比色法(国标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国标方法、国际方法) 2、水溶性维生素的测定:

第五课羚羊木雕教学案

22、《羚羊木雕》——导学案 主备人:汤秋俠时间: 使用者:课型: 一、【学习目标】 1.掌握生字词,培养自读能力。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文章思想内容。 3.培养学生重情义轻钱财的道德品质。 【重点难点】 1.重点: (l)学习掌握自读的方法。(2)人物形象的分析。 2难点: 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二、知识准备: 1、导入 同学们,你们一定都爱你们的父母,尊敬你们的父母,但有时候,你们会与你们的父母对某事认识不一致,思想上闹矛盾。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样处理的?《羚羊木雕》中的"我"就遇到了这种情况。下面我们一齐来学习这篇课文。 2、预习 ㈠.:作家作品简介:张之路,山东诸城人。他主要从事电影剧本、小说、童话和电视剧本的创作。他的作品大多数被拍成电影、电视,受少儿们的喜欢,风靡全国,如《霹雳贝贝》、《魔表》、《非法智慧》等。他的短篇小说《羚羊木雕》被选入全国各种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㈡.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犄角(jī)兜(dōu )挽回(wǎn )逮着玩(dǎi )不禁(jīn) 寒颤(chàn )反悔(huǐ)怦怦(pēng )树杈(chà) ㈢.解释下列生词: (l)犄角:物体两个边沿相接的地方,本课指桌面的两个边沿相接 的地方。(2)仗义:讲义气。仗:拿着,引申为主持、讲求。 (3)形影不离:成语。像物体跟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4)挽回:扭转已成的不利局面。挽:拉,引申为扭转。(5)寒颤:寒噤(jIn),本课指因受冷而身体颤动。(注意:也作"寒战"。)(6)反悔:对以前允诺的事后侮而不承认。(7)光彩:形容词。原指颜色和光泽,也用来比喻光荣。本课指后者。 4、自学课文,进行质疑、设疑 三、学习过程: (1)本文写了一只什么样的木雕? 在文中找出一个最能体现羚羊木雕价值的二字词,并做上记号。(贵重) ①你为什么找这个词来说明羚羊木雕的价值?文中哪些语句可以说明它的贵重呢?父母的哪些行为说明此物贵重? 明确:1、质地好(黑色硬木雕成),产地远(来自非洲),贵重(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等2、妈妈、爸爸的语言、动作等 ②如此贵重的羚羊木雕,爸爸把它送给了我,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说明爸妈是爱我的,羚羊木雕是爸妈爱我的见证,他们希望我能好好珍惜他们对我的爱。 (2)围绕木雕写了哪些事? 明确:故事围绕“羚羊木雕”展开,按情节发展来讲,我们可以用询问木雕、赠送木雕、

食品分析习题

绪论 1、试简述食品分析的性质和任务。你准备怎样来学好这门课程? 2、食品分析包含了哪些内容? 第一章:样品的采集、制备及保存 1.作为品质管理实验室的管理人员,你必须指导新来的工作人员选择采样计划。你将与新来者讨论哪些常规因数?如何区分属性采样和变量采样?三种基本采样计划的差异和与采样计划有关的风险是什么? 2.你的上司要求你提出并采用一种多重采样计划。你怎样确定接受线和拒绝线?为什么? 3.非概率采样和概率采样有什么区别?哪一种更适用?为什么? 4.对一种适用于收集供分析用的代表性样品的装置来说,试描述为确保采集代表性样品而采取的预防措施和适用这种装置采样的食品产品。 5.制备分析样品的装置,应采取什么预防措施,来确保样品组成在制备过程中不发生变化? 6.实验室认可有那些作用,其程序是什么? 7.采样之前应做那些工作?如何才能做到正确采样? 8.了解样品的分类及采样时应注意的问题。 9.为什么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选择预处理方法的原则是什么? 10.常用的样品预处理发放有那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11.针对下列与样品采集和制备有关的问题,说出一种解决问题的答案。 (1)样品偏差; (2)在分析前样品存储过程中组成成分的变化; (3)在研磨过程中的金属污染; (4)在分析前样品存储过程中的微生物生长。 12.用一系列溶剂提取转移蛋白质前,你必须将谷物蛋白质粉碎成10目大小的样品。(1)10目的含义是什么? (2)你会采用10目筛用于分析吗?试说明理由。 13.你公司想创立一个营养物标准分析,你负责谷制品的样品采集和制备。你的产品是―低脂‖和―高纤维‖的。你将用哪种采样计划?你将用属性采样还是变量采样?你的情况与哪种风险有关?你用概率采样还是非概率采样?在样品采集和制备过程中会遇到哪些特殊问题?你应该如何防止和减少这些问题。 第二章: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

《羚羊木雕》学案3

羚羊木雕》学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表演,揣摩人物的性格,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2.学习文章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3.感悟友情的可贵、情义的无价,正确认识父母的行为。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与父母、他人沟通。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羚羊木雕”是贵重物品,在文中有两层意义:一是“我”把它送给朋友,代表着友谊;二是在父母眼里,意味着物质利益。整体讲:“羚羊木雕”与友情在文中形成一对矛盾,这种矛盾说到底还是一个“代沟”问题。围绕这个“代沟”,文章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让我们去评判文中人物做法的是与非。 张之路,1945年生,山东诸城人。1968 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物理系。曾任中学教师多年。1982年调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现任该厂文学部主任。1977 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有电影文学剧本《霹雳贝贝》《磨表》《傻鸭子欧巴儿》及同名中篇小说,话剧《双龙花盆》,童话集《野猪的首领》《大鼻头和黑眼圈》,小说集《在楼梯拐角》《题王》,长篇小说《第三军团》等。1992 年被登录于国际儿童读物联盟荣誉名册。 3.相关资料本文通过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反映家庭成员之间的思想矛盾,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父母应怎样尊重孩子的感情?孩子应怎样才能既尊重父母,又能增进朋友间的友谊?进而向我们 提出:金钱与友谊哪个更重要?标题是编者加的,原题是“反悔”。本文曾刊登在1984 年第10 期《东方少年》。 【积累运用】 1.生字扫描卡 (1)生字注音 犄()角攥()着怦怦()脸颊()抹()眼泪 (2)多音字注音组词

藏()杈()逮() ()()() 颤()缝() ()() 2.词义快译通 (1)形影不离: (2)仗义: (3)寒颤: 3.词语我来选 (1)“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了?”妈妈变的十分(严肃、严格、严厉)。 (2)“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强、坚定、坚决)地说。 (3)妈妈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你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珍贵、贵重)的木雕!” 4.常识积累台 记叙文的六要素: _______ 、 _____ 、 _____ 、_____ 、 ____ 、______ ;记叙文的顺序:、、;表达方式:、、议论、、说明;线索形式:以时间转移为线索、、、,多数记叙文存在着两条或两 条以上的线索。 【问题探究】 5.思路梳理网: (1-16 )发生查问木雕——倒叙我、少年世界 (17-)起因__ 木雕——叙万芳 (- )______ 木雕——叙成人世界 (- )_____________ ——顺叙父母 6.品味揣摩人物个性化语言分别对“我”、“妈妈”、“爸爸”、“奶奶”、“万芳”的语言进 行揣摩、品味,并由此分析人物性格。 品味:奶奶的话批评了儿子、儿媳重财轻义的行为,奶奶理解“我”的苦衷。她是个通情达理的人。

食品分析期末试题

精品文档 一、名词解释 1.酸价 .水蒸汽蒸馏法2 .淀粉糊化3由整批货料中采得的少量样品称为检样。4.检样: °5.T .淀粉乳6 .膳食纤维7.固形物8 )9.无氮抽出物(%从待测样品中抽取其中一 部分来代表被测整体的方法称为采样。: 10.采样.粗脂肪11 .低聚糖12 13.皂化反应14.牛乳°T.粗灰分15 16.单糖将锥17.四分法:将原始样品置于大而干净的平面上, 用洁净器具充分混匀并堆成圆锥形,顶压平后用划十字的方法将其等分为四份,弃其对角两份, 将剩余的两份再次按照上述次,原始样品量减少一半,直至剩余量满足实验所需为方法进行混匀、 缩分,每缩分1 止。利用固体固定相表面对样品中各组分吸附能力强弱的差异而进行分离分析 的18.吸附色谱:色谱法称为吸附色谱。,溶液中的逸度与纯水逸度之比,用.水分活度: 在同一条件下(温度、湿度和压力等)19 食品水分的蒸汽压与纯水蒸汽压之比近似表示。可用20.总酸度:指食品中所有酸性成分的总量,包括未离解酸的浓度和已离解酸的浓度。碱标准 溶液进行滴定,故又称为可滴定酸。.油脂酸价:是指中和1克油脂中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 钾的质量(mg)。21形状所产生阻滞作用的不同而进行分离的色谱分.凝胶色谱:利用某些凝胶 对分子大小、22 析法称为凝胶色谱。表示。pH23.有效酸度:指食品溶液中氢离子的活度,常 用所需氢氧化(甘油酯)是指中和1克油脂中所含全部游离脂肪酸和结合脂肪酸24.皂化价: mg)。 钾的质量(各平行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25.精密度: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样品进行多次平 行测定,程度。 二、判断改错题 1.)乳糖可以用还原糖法测定。( 2.酸的浓度的当量浓度表示时称为有效酸度。()试样消化时 常加入K) SO3.作催化剂。(42重量法测定果胶物质常用 碳酸钠作沉淀剂。()4.)5. 有机物破坏法是分离组分的方法。( 6.试样干燥后其重量差≤2mg即为恒重。 () )((1007.无氮抽出物%=-水分+粗蛋白+粗脂肪+ 灰分%。())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真空干燥法是测定香料水分的最好方法。()8. 支链淀粉与碘能形成稳定的络合物。()9. 凯氏定氮法常加入K2SO4作催化剂。(10. ) 旋光法测定淀粉,其旋光角度数即淀粉百分含量。()11. 折光法是测定油料种子脂肪的物理测定方法。()12. 用75~80%乙醇作糖分的提取剂,可防止蛋白质及多糖溶解。() 13.有效酸度是 指溶液中氢离子的活度。()14. 试样灰化前后其重量差≤0.2mg即为恒重。() 15.氯仿-甲醇 法采用干法提取脂肪,采用容量法定量。() 16.有效酸度是指溶液中酸 性成分的总量。()17. 冷冻干燥是指样品真正冻结成固体的温度。()18. 三、填空题1. 。,和食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主 要来源于 2. 。有机物破坏可用或 3.pH 。值的方法有测定和 4. 总称为脂类。和类脂脂肪 5.

食品分析思考题课件

食品分析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作为食品分析工作者应具备哪些方面的知识? 2.要想得到正确的分析结果,需要正确实施哪些步骤? 3.选用合适的分析方法需要考虑哪些因素?比较国家标准、 国际标准和国际先进标准之间的关系与有效性。 第二章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1.采样之前应做哪些准备?如何才能做到正确采样? 2.了解样品的分类及采样时应注意的问题。 3.为什么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选择预处理方法的原则是 什么? 4.常用的样品预处理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第三章食品的感官检验 1.说明感官检验的特点,感官检验有哪些类型? 2.简述感官检验实验室应有哪些功能和要求? 3.如何选择、培训和考核感官检验评价员?感官检验评价员 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4.常用的感官检验方法有哪几大类?各类方法的特点和适 用范围是什么? 5.举例说明各类感官检验方法的应用和数据处理方法。 第四章食品的物理检测法 1.简述密度瓶法测定样液相对密度的基本原理?试说明密 度瓶上的小帽起什么作用? 2.密度计的表面如果有油污会给密度的测定带来怎样的影 响?试用液体的表面张力作用原理进行分析。 3.简述阿贝折光仪利用反射光测定样液浓度的基本原理,试 用其光路图表示之。 4.简述旋光法测定样液浓度的基本原理。 5.测定水及样液色度的意义。 6.黏度的测定方法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7.食品的物理性能主要包括哪些方面?举例说明食品物性 的量化与食品分析的关系。 第五章水分和水分活度的测定 1.根据学习本章所掌握的测定水分的知识,指出下列各类食 品水分测定的操作方法及要点:乳粉、淀粉、香料、谷类、干酪、肉类、果酱、糖果、笋、南瓜、面包和油脂。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8课《羚羊木雕》学案2(无答案)(新版)鄂教版

《羚羊木雕》 学习目标(实现一个小目标,就是向理想进了一大步!) 1、分角色朗读,把握人物个性化语言。 2、联系生活,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获得有益启示。 预读(看谁迅速进入学习状态,静心自学。) 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有关知识。比比谁知道的多。 张之路: 2、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 怦怦树杈攥逮着玩 仗义:怦怦:形影不离: 3、文中写了一只什么样的木雕?围绕它发生了什么事? 4、从文中找出人物个性化语言,并品味揣摩之。 A. “你拿着,咱俩还是好朋友……” B. “是的,这是给你的,可并没有允许你拿去送人啊!” C. “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 D. “算了吧,这样多不好。” E、①“没有……”我慢慢从口袋里掏出小刀,“你能不能把羚羊还我……”② “不!”③“爸爸不是说给我了么?” ④“没有卖……我送人了。” 思悟(相信自己,我能行!) 1、写月亮冷冷的有什么作用?

2、写万芳的出现有什么作用? 3、“我”为什么“止不住流下了眼泪”? 4、文中描写“我”的心理活动的句子是哪些? 5、“可是,这能全怪我吗”的含义是什么? 拓展延伸(坚信自己,我真行!) 1、如果你想把一件贵重的东西送给朋友,你应该怎么办? 2、你从本文汲取到了什么教训?获得什么启示? 检测题(我努力我进步,我成功我快乐!) 1.对下列各句所运用的描写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1)“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 (2)我想到他们马上会逼我去向万芳要回羚羊,心里难过极了。 (3)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4)万芳愣了一下,没有接小刀,只是咬着嘴唇看着我。 A.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神态描写 B.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 C.神态描写行动描写环境描写心理描写 D.语言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神态描写 2.指出下面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羚羊木雕》一文表现复杂丰富的思想内容和人物的个性特征,因此,各抒己见,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个人的说法都在情理之中。

食品分析与检验试题

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模拟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15 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 下列属于法定计量单位的是() A.里B.磅C.斤D.千米 2. 下列氨基酸中属于人体必需氨基酸的是() A.赖氨酸B.甘氨酸C.丙氨酸D.丝氨酸 3.下列属于有机磷农药的是() A.敌百虫B.六六六C.DDT D.毒杀芬 4.斐林试剂与葡萄糖作用生成红色的()沉淀 A.CuO B.Cu(OH)2 C.Cu2O D.Fe(OH)2 5.蔗糖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 A.两分子葡萄糖B.两分子葡萄糖C.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D.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 6.下列物质中属于B族黄曲霉毒素的是() A.黄曲霉毒素G1 B.黄曲霉毒素B1 C.黄曲霉毒素G2 D.2-乙基G2 7. 维生素D缺乏引起下列哪种疾病() A.佝偻病B.不孕症C.坏血病D.神经炎 8.下列属于多糖的是() A.乳糖B.果糖C.淀粉D.麦芽糖 9.物质的量的法定计量单位是() A.mol B.mol/L C.g/mol D.g 10.标定HCl溶液的浓度所用的基准试剂是() A.CaCO3 B.Na2CO3 C.NaOH D.KOH 11.下列维生素中属于脂溶性维生素的是() A.烟酸B.维生素A C.维生素B1 D.生物素 12.下列属于双糖的是() A.果糖B.淀粉C.葡萄糖D.蔗糖 13.下列属于人工甜味剂的是() A.糖精钠B.甜叶菊糖苷C.甘草D.麦芽糖醇 14.气相色谱法的流动相是() A.气体B.液体C.固体D.胶体 15.下列属于天然着色剂的是()

[VIP专享]《食品分析》海量填空题(含答案)

填空题 1、根据水在食品中所处的状态不同以及与非水组分结合强弱的不同,可把食品中的水划分 为以下三类:自由水、亲和水和结合水。 2、采样是指在产品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根据采样的过程有不 同阶段,样品可分为检样、原始样和平均样品三种。 3、采用常量凯氏定氮法测定食品中蛋白质,计算时含氮量乘以换算系数得出蛋白 质的含量。 4、分析食品中无机成分时,一般须破坏有机物质,破坏有机物质常用的方法有 干法灰化和湿法消化法。测定灰分时,灰化温度的范围一般是 500-600 ,一般可根据灰分颜色呈黑色来判断样品灰化是否完全。 5、食品中的有效酸度大小可以用 PH值来测定。 1.食品分析根据分析的原理和所用仪器的不同可分为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 2.食用油脂中脂肪约占90%,、类脂约占10%。 3.电化学法测定pH值用玻璃电极作指示电极,用饱和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 4. KF试剂中碘的作用是氧化剂、和指示剂。 5. 脂类总量的测定方法有索氏抽提法、巴布科克氏法和盖勃氏法、碱性乙醚提取 法、氯仿—甲醇法、罗紫哥特里法等。 6.乳品脂肪的测定方法有罗紫—哥特里法、巴布科克氏法、盖勃氏法 7.灰分的测定内容包括总灰分、水溶性灰分、水不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

(二)水分 1、测定面包中水分含量时,要求准备的仪器设备有:分析天平、玻璃称量瓶、常温常压干燥箱、干燥器。因为面包中水分含量>14%, 故通常采用两步干燥法进行测定,恒重要求两次测量结果之差小于2mg 。 2、取一洁净的称量瓶在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后称得重量为3.1200g,准确称取全脂乳2.0008g放入称量瓶中,置于105℃的干燥箱内干燥至恒重,称得质量为4.8250g,则全脂乳粉的水分含量为 14.8% 3、测定样品中水分含量:对于样品是易分解的食品,通常用减压干燥方法;对于样品中含有较多易挥发的成分,通常选用水蒸气蒸馏法;对于样品中水分含量为痕量,通常选用卡尔费休法。 4、共沸蒸馏法测定样品中的水分时,常用的有机溶剂有苯、甲苯、二甲苯。 5、测定蔬菜中水分含量时,要求准备的仪器设备有:分析天平、常温常压干燥箱、干燥器、称量瓶。因为蔬菜中水分含量>14%, 故通常采用两步干燥法进行测定,恒重要求两次测量结果之差小于2mg 。 6、糖果中水分测定应采用减压干燥法,温度一般为55-65℃,真空度为40~53kPa。 (三)灰分 1、样品中灰分的过程中,加速样品灰化的方法有:加入去离子水;加入疏松剂碳酸铵;加入几滴硝酸或双氧水;加入助灰化剂硝酸镁、醋酸镁。 2、样品灰分测定前,瓷坩埚的预处理方法为用盐酸(1+4)溶液煮1-2h,洗净晾干后在外壁及盖上标记,置于马弗炉上恒重。做标记应用三氯化铁(5g/L)和等量蓝墨水的混合液。马佛炉的灰化温度一般为550℃,灰化结束后,待马弗炉温度降到200℃时取出坩埚。 (四)酸度 1、测定食品酸度时,要求所用的水必须为新煮沸后并冷却的蒸馏水,目的是除去其中的二氧化碳。 2、测定总挥发酸的时候,因一部分酸是以结合态的形式存在,通常我们加入适量磷酸使结合态的挥发酸离析。 3、食品中的总酸度测定,一般以食品中具有代表性的酸的含量来表示。牛乳酸度以乳酸表示,肉、水产品以乳酸表示,蔬菜类以草酸,苹果类、柑橘类水果分别以苹果酸、柠檬酸表示。 4、食品的酸度通常用总酸度(滴定酸度)、挥发酸度、有效酸度来表示,测定方法分别为直接/酸碱滴定法、蒸馏法、电位法。 (五)脂类 1、测定食品中脂类时,常用的提取剂中乙醚和石油醚只能直接提取游离的脂肪。 2、测定牛乳中脂肪含量时,常用的方法有碱性乙醚提取法/罗紫—哥特法和巴布科克氏法。 3、测定含磷脂较多的鱼、肉、蛋制品中脂肪含量常采用氯仿-甲醇法。测定一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