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试卷检测答案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试卷检测答案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试卷检测答案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试卷检测答案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能力素养

自主检测答案

第一二单元《科学在我们身边》《我们怎么知道》

一、查漏补缺

1、过程,身边

2、感觉器官,准确

3、眼睛

4、一定,

结果5、温度,温度计6、摄氏温度计,摄氏度,°

C 7、不同物体8、时间,室温,先快后慢,慢

9、量筒,量筒,毫升,mL,凹面10、上轻下重,

底面半球形,解暗箱

二、1、①电话②酒瓶③吊车

2、①用手拿着温度计的上部②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水中,不要接触容器壁③等温度计的液柱静止后,读出温度④读书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液面,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顶端相平。

3、①用筷子搅拌②用扇子扇③两个杯子互倒

4、不对,因为200毫升的量筒一次最多只能测量200毫升的水,大约600毫升的水至少需要测量3次。

5、商店里把生活用品放在一类,把学习用品放在一类,运动用品放在一类,这样做是为了很快的找到所需用品。

三、1、②2、三十七摄氏度,37°C;十五摄氏度,15°C,零下四摄氏度,-4°C;四十一摄氏度,41°C;零摄氏度,0°C,零下十摄氏度,-10°C 3、摇晃冒气泡的是雪碧,用鼻子闻出酸味的是白醋,用舌头尝出甜的是白糖水,咸的是盐水,

无味的是白开水

四、略

第三单元《水的科学》

一、1、浮力,浮力,向上;2、形状;3、水的浮力;4、表面张力,圆球,凸的;5、固,液,气;6、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7、向上托起;8、表面张力;9、毛细现象;10、液体,固体

二、1、②③④,①⑤;2、①;3、③;4、②;5、①

三、×××√×,√√√××,×√×

四、1、费力,水中的物体收到向上托起的力;2、短,也受到水的浮力

五1、救生圈,轮船,潜水艇;2、把橡皮泥捏成船形;3、水的表面张力4、水的表面张力;

5、我的猜想: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

实验方案:①把钩码挂在橡皮筋上,提起,用尺子测量橡皮筋的长度

②再把其放入水中,测量橡皮筋的长度

③比较两次橡皮筋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

期中测试

一、1、过程;2、表面张力;3、眼睛,耳朵,鼻子,舌头;

4、眼睛;

5、一定,结果;

6、冷热程度,温度计,摄氏温度计,摄氏度,°C;

7、先快后慢,慢;

8、量筒,量筒。毫

升,mL,凹面;9、解暗箱;10、上轻下重,底面半球形;

11、眼睛,舌头。鼻子,耳朵,手;12、玻璃管,刻度,玻璃泡;13、向上托起,向上的

二、√√√√×,√√√√

三、1、②,①;2、①;3、③;4、①;5、①;6、①;7、①②;8、①

四、略

五、1、量筒、量杯;2、①用手拿着温度计的上部②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水中,不要接触容器壁③等温度计的液柱静止后,读出温度④读书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液面,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顶端相平。3、①用筷子搅拌②用扇子扇③两个杯子互倒;4、摇晃冒气泡的是雪碧和可乐,其中颜色黑的是可乐;用鼻子闻出酸味的是白醋;用舌头尝出甜的是白糖水,咸的是盐水,无味的是白开水

六、1、短,也受到水的浮力

2、-10°C,40mL

第四五单元《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我们周围的天气》

一、1、风吹来的方向,八;2、风向仪,风向杆,箭头,箭尾,北风;3、开阔,障碍物,水平,降水开始,结束,降水量;4、气温,降水,风向,风力,云量;5、风级歌;

6、密切,有利,有害;

7、气体;

8、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

9、空间;10、单纯,多种气体,氧气,

氮气;11、工业,交通运输,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12、量雨器;13、粉笔中有空气;

二、√√√√,√√××

三、1、②;2、②;3、②;4、①;5、②;6、②;

四、略

五、略

六、1、①收看天气预报②看电视③向气象局询问

2、有种窒息难受的感觉。

七、1、②①③,蜡烛燃烧需要氧气

2、没湿,气泡,湿,空气占据空间

八、10°C

九、我的猜想:粉笔里有空气

我的方案:取一支粉笔,放入水中,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

期末测试

一、1、眼睛;2、液体体积,毫升,mL,凹面;3、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4、量雨筒,毫升,降水开始,结束;5、风吹来的方向,北,东;6、上轻下重,半球形;7、冷热程度,温度计;8、过程;9、准确;10一定,结果;11、气温、降水、风向、风力、云量;12、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13、空间;14、单纯,氧气,氮气;15、粉笔里有空气;16、浮力,向上的;17、表面张

力,圆球;18、毛细现象

二、√√×√√,√×××√,×√√√

三、1、③2、①3、①4、①②5、①

6、②

7、②

8、②

9、①10、②

四、略

五、1、②;2、三十七摄氏度,37°C;零下四摄氏度,

-4°C;四十一摄氏度,41°C;3、②,不能,蜡烛燃烧需要氧气;

4、我的猜想: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

实验方案:①把钩码挂在橡皮筋上,提起,用尺子测量橡皮筋的长度

②再把其放入水中,测量橡皮筋的长度

③比较两次橡皮筋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

小学三年级期末科学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三年级期末科学测试题 一、填空 1、绿色开花植物的新生命一般是从开始的,有些植物可以用、、繁殖后代。 2、植物的根能吸收土壤中的和,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在土壤中。 3、磁铁上磁力最强的地方叫___磁铁有___磁极。 4、植物的茎具有及运输和___的作用。 5、温度计主要由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6、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需要__﹑___﹑____和__等条件。 7、动物一生经了、、、和四个阶段。 8、蚕的一生经历了蚕卵、、、和四个阶段。是蚕生命周期的开始,的死亡是蚕生命的结束。这种变化叫做。 9、___、___、___可以加快蒸发。 二、选择题 1、蚕蛹经过()天后会变成蚕蛹。 A 7-8 B 10-15 C 20-25

2、植物的()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 A 绿叶 B 花 C 根 3、36摄氏度可以写成(),零下9摄氏度可以写成()。 A 36o B 36℃ C 9℃D-9o 4、夏天,在冰棍周围常常可以看到“白气”,这是() A 冰棍周围的水蒸气B冰棍里水气变成水蒸汽 C 冰棍周围的水蒸气冷却形成的雾状小水滴。 5、在自然条件下,()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A、有些 B、很多 C、6全部 6、蚕的生命是从()开始的。 A、蚁蚕 B、蚕蛾 C、蚕卵 7、下列动物要经历变态的是() A、猫 B、鲸 C、蝴蝶 8、测量人体体温的温度计刻度一般在()之间。 A、0℃---100℃ B、0℃--42℃ C、3℃--42℃ 9、人的一生有()副牙齿。 A、1. B、2. C、无数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所有的绿色植物只能用种子来繁育后代。 () 2、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三年级科学试卷及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三年级期末科学试卷 一、填空题(共10分) 1、声音能在()()、()中传播。 2、每个磁铁都有两极。()磁极相互排斥,()磁极相互吸引。 3、光是沿()传播的。 4、一株完整的开花植物一般都有()、()、()、()、()()()六个部分。 5、液态的水温度降到()时就开始凝固成冰。 6、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7、水变成()的过程叫蒸发,雨过天晴,地面上的积水由于()现象变干的。 8、人们常用金属做水壶、锅等炊具,是因为它的()好。 9、蜗牛是用()爬行的,金鱼是用()呼吸的。 10、25摄氏度可以写作()。 二、选择题(共10分) 1、钢琴发出的声音由()产生的。 2、A、琴弦的振动B、空气的振动 3、、雷雨天的闪电可以击坏物体,潮湿的空气是() 4、A、绝缘体B、导体 5、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叫() 6、A、司南B、指南鱼C、指南针D、软盘

7、在太阳下晒衣服,要是还有一点风,衣服干得更() 8、A.快 B.慢 9、下列物质中________能溶解在水中。( ) 10、A土壤B面粉C盐 11、“举伞步行艰”所指的风级是。() 12、A、5级B、6级C、7级D、8级 8、堤坝上种防护林的作用是() A、保持水土 B、吸烟滞尘 C、减少噪音 9、夏天,在冰棍周围常常可以看到“白气”,这是() A 冰棍周围的水蒸气 B冰棍里水气变成水蒸汽 C 冰棍周围的水蒸气冷却形成的雾状小水滴 10. 植物自己制造“食物”的器官是________。 11. A.根 B .茎 C .叶 D .根、茎、叶 三、判断题(共5分) 1、沙土、粘土、壤土中壤土的渗水性最强。() 2、蚯蚓被称作是“改良土壤的能手”。() 3、3、“蜻蜓低飞要下雨”是没有道理的。() 4、4、液体和固体在水里的沉浮情况不一样。() 5、植物能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粉,常见的是借助昆虫和风力。()

小学三年级科学试卷

一、我会填空(18分) 1、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2、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依靠光合作用制成的。 3、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___________开始它的新的生命。 4、绿色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水分和。 5、蚕蛾的身体由、胸、三部分组成,触角长在部,胸部有对足。 6、凤仙花的身体可以分为、、、、果实和六大部分。 7、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四种形态。。 二、我会判断(19分) ()1、不同植物的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2、“一年之计在于春”,所以只有春天才是播种的好季节。 ()3、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4、植物一生生长所需养料全部是叶通过光合作用提供的。 ()5、茎具有运输作用,主要是因为茎内有许多小管子。 ()6、凤仙花的种子是球形的,呈褐色。 ()7、凤仙花的果实呈纺锤形,有白色茸毛,成熟时果皮不开裂。 ()8、所有植物的茎都是垂直于地面向上生长的。 ()9、蚕蛾刚从茧里钻出时,身体是湿的,鳞片和毛贴着身体。 ()10、蚕蛹没有生命。 ()11、人和动物一样也具有生命周期。 ()12、有些动物一生中要经历很大的变化,他们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很不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变态。 ()13、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不能吸铁。

()14、磁铁的同极相互吸引,异极相互排斥。两个磁极的作用是相互的。 () 15、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 () 16、钢针经过磁铁摩擦可以变成磁铁。 () 17、磁铁的用途和它的性质是不相联系的。 () 18、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 19、人们很早就发现,铁钉、钢针被磁石接触或摩擦后,有时会具有磁性,还发现同样用磁石摩擦,钢针比铁钉、铁片具有的磁性弱一 些。 () 20、人和动物都需要空气。 三、我会选择(46分) 1、在自然条件下,()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A、有些 B、很多 C、全部 2、下列动物中不属于卵生的是( ) A、大熊猫 B、鲫鱼 C、蝴蝶 3、植物叶片交叉生长,伸向四面八方,主要是为了()。 A.植物身体的平衡 B.能最大限度地接受太阳光 4、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大部分是 ( ) A、自己制造的 B、从土壤中吸收的 C、从空气中吸收的 5、植物自己制造营养物质的过程中,从气孔()。 A、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B、吸入二氧化碳,排出氧气 6、植物的枝、叶、花等能伸展到一定的空间,是因为茎有()。 A、支撑作用 B、固定作用 C、运输作用 7、植物的茎输送养料的方向是()。 A、从上向下 B、从下向上 C、没有方向 8、凤仙花播种最好的时间是()。 A、2月 B、4月 C、8月 9、不属于播种前的准备工作的是()。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套)

1 玩具里的科学 教学目标 1、会用感官感知玩具的外形特征,通过改进或设计新玩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体验玩玩具的乐趣。 3、知道各种玩具有大小、形状、颜色等不同特征,并会用合适的方式加以描述。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通过玩玩具,用感官观察物体的外部特征,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够满足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欲望,体验探究的乐趣。初步感受玩具里面有科学,科学并不神秘,我们也能研究科学。 教学准备学生各自准备一些玩具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周围有很多动物和植物,谁能说一说通过课前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 二、探索新知 活动一:观察研究动植物 我们想知道动植物的某些特点,应怎样观察? 分组讨论:这些方法都很好,下面就用你们的方法观察自己带的动植物。观察时注意要采用的方法。不要损伤它们,还要注意安全。比一比看哪一组观察的最仔细,发现最多。 小组活动,学生汇报。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你们还知道哪些动植物?让我们互相交流一下。 活动二:给动植物分类 1、谈话: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动植物,按照一定的标准把这些动植物分一分类好吗?比一比,看谁的分半多。 2、学生分类活动。(根据用途分类;生长环境分类;生活习性分类;身体颜色…… 3、分类有什么好处? 学生讨论。 全班交流,师总结: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分类时,首先要确定一定的标准,如分类动物可以按“天上、陆地、水中”,也可以按“两条腿、四条腿”,还可以按”哺乳,……“等,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分类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给我们生活带来方便。 4、提出问题 关于动物、植物你们有什么问题?(生提问) 5、自由活动。 三、课堂评价 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表现如何?对自己满意吗? 四、拓展活动 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分类,并想一想是怎样分类的。

三年级科学试题和答案

三年级科学试题 出卷人陈琳 一、选择(30分) 1、下列液体中流动速度最快的是() A、纯净水 B、油 C、胶水 2、注射器抽进空气,堵住口,用力压活塞,观察活塞会()。 A、推不动 B、推到底 C、推到一定程度推不动 3、下边能用来观察大树粗细的工具是()。 A、量筒 B、放大镜 C、绳子和尺 4 判断是不是同一种树叶,主要看叶子的()是不是差不多。 A、大小 B、形状 C、颜色 5、蚂蚁是用()来交流信息的。 A、气味 B、声音 C、舞蹈 6、蜗牛喜欢吃下面哪些食物?() A. 肉 B.饼干 C.蔬菜 7、下列材料的吸水性最好的是()。 A、木片 B、金属片 C、塑料片 8、把一小片纸撕开,我们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 A. 纸浆 B.纸纤维 C.塑料 9、狗尾草和小猫都属于(),它们都是有生命的物体。 A、植物 B、生物 C、动物 10、我们用过的废纸,应该尽可能(),利于保护环境。 A、焚烧 B、回收 C、在垃圾场填埋 二、判断题,把你认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24分)。 1、为了研究树洞里有些什么小动物,小明把手伸进去仔细地摸。() 2、进行体育锻炼是促进身体发育的好方法。() 3、淀粉是白色粉状的,它遇到碘酒会变成蓝紫色。所以,白色粉状的东西遇到碘酒都会变成蓝紫色。() 4、5毫升相当于大雪碧瓶的一瓶。() 5、小动物都有自己生活的地方,我们不能随意去破坏或打扰它们。() 6、食用油也是液体。() 7、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8、小明上完体育课回家,口很渴。他看到家里墙角放着一个已经打开的可乐瓶,就拿来大口的喝了下去。() 9、比较树叶的大小只能用数方格的方法。() 10、画图、拓印、搜集实物标本等,都是我们描述树叶时的方法。()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一、单项选择题. 1、植物的( C )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A、绿叶 B、花 C、根 D、果实 E、茎 2、植物的( A )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 A、绿叶 B、花 C、根 D、果实 E、茎 3、植物的( E )具有支撑植物体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A、绿叶 B、花 C、根 D、果实 E、茎 4、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E ) 开始他们的新的生命的. A、根 B、茎 C、叶 D、花 E、种子 5、植物的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 C )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喝水制成 的. A、根 B、茎 C、叶 D、花 6、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发现( C )可以更新空气.后来.实验证明这是植 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结果. A、草本植物 B、木本植物 C、绿色植物 D、开花植物 7、植物的茎能( D )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物体的各个部分;( B )将 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A、从左向右 B、从上向下 C、从右向左 D、从下向上 8、凤仙花又叫指甲花、芨芨草、急性子.是一种常见的( C ). A、开花植物 B、常绿植物 C、草本植物 D、木本植物 9、凤仙花等植物的茎垂直地面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D );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其他 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 C );葡萄的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生长.叫(B ); 红薯的茎平卧地面蔓延生长.叫( A ). A、匍匐茎 B、攀缘茎 C、缠绕茎 D、直立茎 二、多项选择题.新课标第一 1、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ABCD) A、种子萌发 B、幼苗生长 C、营养生长 D、开花结果 2、绿色开花植物有(ABCDEF )等器官. A、根 B、茎 C、叶 D、花 E、果实 F、种子 3、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ABDC )等条件. A、阳光 B、土壤 C、适宜的水分 D、温度 4、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ABCDE)的过程. A、出生 B、成长 C、繁殖 D、衰老 E、死亡 5、做好凤仙花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ABCD ) A、准备一些凤仙花的种子 B、查阅凤仙花的有关资料 C、了解凤仙花的栽培方法 D、准备播种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6、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需要做好(ABC )等多项工作. A、管理 B、观察 C、记录 D、播种 7、做观察记录要注意将播种凤仙花、芽出土、出现花芽、开花、果实成熟的准确时间记录下来.还可以用( BCD )等方式写观察日记. A、数字 B、文字 C、图画 D、照片 三、填空题. 1、一颗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萌发、长成一棵植物.这棵植物又能结出许多种子. 植物的物种就是这样不断繁衍的. 2、植物的(器官)有自己特殊的结构.这种结构与它们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所承担的功能 相适应.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大全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但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但种子的里面是相同的, 都有胚根和胚芽。 3、有些种子太小,我们要用(放大镜)来看。 4、播种凤仙花的步骤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播种过程:1、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伤的种子;2、要将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处;种子放在深度约1厘米的小坑后再用土盖上,之后浇上适量水放温暖处;3、已经成株的植物要等土壤差不多干时再浇花,要浇就要浇透。 5、播下去的种子在土壤中会发生什么变化?怎样才能看到种子的变化过程呢? (1)在透明玻璃杯的内壁垫几层纸巾,装进一些土壤,使纸巾贴住杯壁。 (2)把凤仙花种子放在杯壁和纸的中间(不同的方向都放置种子)。 (3)往土壤中浇适量水,不要让种子浸在水中。 6、播下种子后你们做了什么?答;管理、观察、记录。 7、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研究的观察活动,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工作。 8、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每天约5毫米。 9、植物根的作用:1、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2、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0、经过科学家多年的研究,发现多数植物能(自己制造养料),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11、植物怎样自己制造养料? 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光合作用)是植物绿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出养料,并释放氧气。 反应式:阳光 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 12、在制造养料的同时,它释放出动物和人呼吸所需的氧气。 13、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14、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过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结果;花包括萼片、花辨、雄蕊、雌蕊几部分;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 15、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为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果实成熱这几个阶段。 16、植物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凤仙花的植株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组成的。叶缘小锯齿,叶柄肉质多汁。果实呈纺锤形,有白色茸毛,成热时果皮能裂开,颜色由绿色变成黄褐色。种子是球形的,呈褐色。一株凤仙花大概能结出二十多个果实,每个果实一般有十七八粒种子。

最新三年级科学试题及答案

1、我看到了什么 一、判断 1、每一种大树的表皮都是相同的。(错) 2、大树不会开花结果。(错) 3、要想了解大树,我们先从观察入手。(对) 4、树干上除了有一些寄生在上面的植物外,还有一些小动物也活跃在大树上。(对) 二、选择 1、树木的(B)是输送水分和养料的通道,所以保护它十分重要。A、叶B、表皮C、根D、枝叶 2、大树的( C )能使大树牢牢矗立在土地上。A、叶 B 、皮C、根 D 、枝 3、每一种大树的叶子( A )A、各不相同B、都相同 C 、形状相同 4 树瘤是( C )原因造成的A、生病B、天生的C、树皮或树枝受到了伤害 2、校园的树木 一、判断: 1、所有的植物秋天都落叶。(错) 2、画树的拓片是用圆珠笔把树皮画出来。(错) 3、远远看去一棵大树的形状是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对) 4、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对) 二、选择题: 1、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 b )组成。A 树皮B 种子C 树冠 2、从远处看树木,看到的是树的形态是( a )。A 整体B 部分C 粗细 3、一棵树都有生长、发育和( c )。A 开花B 结果C 生殖 4、树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和(c )。A 氧气B 二氧化碳C 空气 3 大树和小草 科学概念: 1.小草与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2.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 3.大树和小草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一.判断1.小草和大树的生长都需要阳光和水分(对) 2.小草不会开花,也不会结果(错) 3.小草的寿命一般都比较短(对) 二.选择1.下面不属于大树和小草共同点的是(D)A.都长在土壤里 B.都需要阳光,水分C.都有根,茎,叶 D.寿命都很长 2.下面哪种植物不是陆生植物(B)A.蒲公英 B.水花生 C.狗尾草 D.车前草 4、观察水生植物 科学概念: 1.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2.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他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一.判断1.金鱼藻生活在水中,所以它的生长不需要空气(错)

三年级科学试题汇总

三年级上册科学试题 一、判断 1、汽车轮子上有花纹,这是为了增强和地面的摩擦力,这样车轮在柏油路上就不会打滑,也容易刹车。() 2、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 3、树叶的形状都是一样的。() 4、汽车做成流线形主要是为了美观。() 5、要认识一个物体,就要将它拆开研究。() 6、解决问题比提出问题重要。() 7、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8、垃圾是没有用的东西,不用分类。() 9、体温计也可以测量热水的温度。() 10、常温下,热水的温度一开始降得很快。() 11、量筒是测量液体温度的工具。() 12、太阳和人类没有关系。() 13、产生影子有两个条件:光和不透明的物体。 14、日晷是通过观测日影长短计时的仪器。() 15、沙漏根据流沙从一个容器漏到另一个容器的数量来计量时间。() 16、现代计时工具比古代计时工具更准确、更方便。() 17、用我们制作的简易日晷观察一段的时间后会发现:每天同一时刻日晷晷针影子的长度是一样的。() 18、水是绿色的。() 19、牛奶是液体。() 20、地球上的水的总量里淡水占很大部分。() 21、石头落入水中,是因为不受水的浮力。() 22、树叶漂浮在水面上,说明受到了水的浮力。() 23、水的浮力是朝上的。() 24、救生衣、海面上的浮标是利用水的浮力原理制造的。() 25、铁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会浮在水面上,因为铁比水重。() 26、物体的浮沉是可以改变的。() 27、改变物体形状使本来下沉的物体上浮,则物体所受的浮力变大。() 28、篮球始终漂浮在水面上,不管用什么办法都不能让它沉入水底。() 29、水表面的水分子紧紧靠拢在一起,有一种相互吸引的力,这就是水的表面张力。()

最全面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整理(精华版)

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水 1、水在一定条件下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存在于空气中。 2、水加热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逐渐有气泡产生,水量减少; 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标准大气压下,沸腾时的温度为100℃,杯底产生气泡从下至上不断变大,到达水面破裂,水面上冒白气,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水量 减少。 3、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4、当环境温度低于0 ℃,水的温度下降到0 ℃ 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5、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在碎冰中加盐,是为了使碎冰温度更低。 6、当环境温度高于0 ℃时,冰的温度上升到0℃,时冰开始融化,冰会浮在水面上,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7、水结冰,体积变大;冰融化成水,体积变小。 8、水和冰的异同点:

9、冰、水、水蒸气三者都是水,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形态。 10、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同样体积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的量比小苏打的量多。一般情况,50ml 水能溶解食盐18g,小苏打5g 。 11、搅拌、提高水的温度、物质颗粒越小,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可逆的过程,通过加热蒸发,可以将食 12、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 盐和水分离。 13、过滤法可以将沙子从水中分离出来,蒸发法可以将食盐从水中析出。 14、磁铁可以用来分离木屑和铁屑。 15、物质只是在大小、形状、状态、颜色等方面发生了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这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如:折纸、用橡皮泥做手工,水结冰等。 16、对比实验只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都相同。

三年级科学试题及标准答案

三年级科学试题及答案

————————————————————————————————作者:————————————————————————————————日期:

1、我看到了什么 一、判断 1、每一种大树的表皮都是相同的。(错) 2、大树不会开花结果。(错) 3、要想了解大树,我们先从观察入手。(对) 4、树干上除了有一些寄生在上面的植物外,还有一些小动物也活跃在大树上。(对) 二、选择 1、树木的(B)是输送水分和养料的通道,所以保护它十分重要。A、叶B、表皮C、根D、枝叶 2、大树的( C )能使大树牢牢矗立在土地上。A、叶 B 、皮C、根 D 、枝 3、每一种大树的叶子( A )A、各不相同B、都相同 C 、形状相同 4 树瘤是( C )原因造成的A、生病B、天生的C、树皮或树枝受到了伤害 2、校园的树木 一、判断: 1、所有的植物秋天都落叶。(错) 2、画树的拓片是用圆珠笔把树皮画出来。(错) 3、远远看去一棵大树的形状是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对) 4、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对) 二、选择题: 1、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 b )组成。A 树皮B 种子C 树冠 2、从远处看树木,看到的是树的形态是( a )。A 整体B 部分C 粗细 3、一棵树都有生长、发育和( c )。A 开花B 结果C 生殖 4、树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和(c )。A 氧气B 二氧化碳C 空气 3 大树和小草 科学概念: 1.小草与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2.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 3.大树和小草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一.判断1.小草和大树的生长都需要阳光和水分(对) 2.小草不会开花,也不会结果(错) 3.小草的寿命一般都比较短(对) 二.选择1.下面不属于大树和小草共同点的是(D)A.都长在土壤里 B.都需要阳光,水分C.都有根,茎,叶 D.寿命都很长 2.下面哪种植物不是陆生植物(B)A.蒲公英 B.水花生 C.狗尾草 D.车前草 4、观察水生植物 科学概念: 1.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

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 1、一张完整的叶由(叶片)(叶柄)(叶脉)构成。叶也是有(生命)的,它从(叶芽)长成小小的嫩叶。 2、陆生植物的生长需要(土壤)(阳光)(水)。水生植物的生长需要(水)(阳光)。 3、植物的共同特点:(有生命)(生长需要阳光和水)。 4、蜗牛的身体由(头)(腹)(尾)构成,头上有一对(触角)。蜗牛的足叫(腹足),用(壳)保护自己,粪便由(气孔)排出。 5、蚂蚁的身体由(头)(胸)(腹)构成,头上有一对触角。 6、动物的共同特点:(能动)、(有一定的生命)。 7、常见的材料有(金属)(塑料)(木头)。 8、金属的特性有(传热)(导电)(生锈)(易打成片)(坚硬)。 9、塑料的特性有:(能弯曲)(柔软)(防水)(耐磨)(透明)。 10、木头的特性有:(表面有纹路)(不太重)(能削得动)(能浮在水上)(易加工)。 11、人们将物体分成三类:(液体)(固体)(气体)。 12、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13、(水)(食用油)(洗洁精)是三种常见的液体。 14、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 15、石头有一定的形状,能占据空间,不易压缩,不能流动,较重。 16、水没有一定的形状,能占据空间,不易压缩,能流动,较重。 17、空气没有一定的形状,能占据空间,易压缩,能流动,较轻。 18、种子植物的胚包括胚芽、(胚根)胚轴和(胚乳)四部分。 19、植物的叶是由(叶片)和(叶柄)构成。 20、蜗牛的腹部就是蜗牛的足,这种足叫(腹足)。 21、世界上有一种鸟,它的大小跟蜜蜂差不多,这种鸟叫(蜂鸟)。 22、人的身体是由头、颈、(躯干)、(四肢)组成。 23、像水这样没有一定(形状)、能够(流动)的物质叫做液体。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糙米做的饭没有精米做的饭好吃,说明糙米的营养没有精米的营养好。() 2、对一种液体缺乏了解时,不能轻易尝或闻。() 3、从周围的世界中接受信息最多的感觉器官是我们的眼睛。()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1 玩具里的科学 课时1 教学目标 1、会用感官感知玩具的外形特征,通过改进或设计新玩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体验玩玩具的乐趣。 3、知道各种玩具有大小、形状、颜色等不同特征,并会用合适的方式加以描述。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通过玩玩具,用感官观察物体的外部特征,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够满足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欲望,体验探究的乐趣。初步感受玩具里面有科学,科学并不神秘,我们也能研究科学。 教学准备学生各自准备一些玩具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周围有很多动物和植物,谁能说一说通过课前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 二、探索新知 活动一:观察研究动植物 我们想知道动植物的某些特点,应怎样观察? 分组讨论:这些方法都很好,下面就用你们的方法观察自己带的动植物。观察时注意要采用的方法。不要损伤它们,还要注意安全。比一比看哪一组观察的最仔细,发现最多。 小组活动,学生汇报。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你们还知道哪些动植物?让我们互相交流一下。 活动二:给动植物分类 1、谈话: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动植物,按照一定的标准把这些动植物分一分类好吗?比一比,看谁的分半多。 2、学生分类活动。(根据用途分类;生长环境分类;生活习性分类;身体颜色…… 3、分类有什么好处? 学生讨论。 全班交流,师总结: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分类时,首先要确定一定的标准,如分类动物可以按“天上、陆地、水中”,也可以按“两条腿、四条腿”,还可以按”哺乳,……“等,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分类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给我们生活带来方便。 4、提出问题 关于动物、植物你们有什么问题?(生提问) 5、自由活动。

三年级科学(下册)试题及答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及答案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一、填空 1、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_______ 开始它的新的生命。 2、选种要挑选_______ 的、没有受过_____________ 的种子。 3、种子萌发先萌发出_____ ,再长出_______ ;植物的根向___ 生长,根的生长速度_____ 。 4、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______ 和_____ ,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_______在土壤中。 5、植物的茎具有_______ 植物及_______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6、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__________、________,以及适宜的_________和________等条件。 7、植物的_________能依靠提供的能量,利用_______和_________制造自己生长所需要的养料。 8、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等方式写观察日记。 二、判断 1 、不同植物的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 ) 2 、“一年之计在于春”,所以只有春天才是播种的好季节。( ) 3、凤仙花是从种子开始它新的生命的。( ) 4、植物一生生长所需养料全部是叶通过光合作用提供的。( ) 5、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 6、凤仙花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组成。() 7、凤仙花的种子先长芽,再长出根。() 8、每种果实中的种子的数量是一定的。() 三、选择 1、在自然条件下,______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A.有些 B .很多 C .全部 2、植物自己制造“食物”的器官是________。 A.根 B .茎 C .叶 D .根、茎、叶 3、植物叶片交叉生长,伸向四面八方,主要是为了________。 A.植物身体的平衡 B .能最大限度地接受太 4、金鱼缸里养些小草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A.释放氧气 B .显得美观 C. 清洁水质 5、植物的生长发育不一定都需要_______。 A. B. 水分 C. 土壤 6、具有支撑植物作用的是_______。 A. 根 B. 茎 C. 叶 四、连线将下面的植物与它们的外部形态连线。 凤仙花攀援茎 牵牛花缠绕茎 葡萄直立茎 红薯匍匐茎 五、回答: 开花植物的生长一般经历哪几个阶段?它们的身体分为哪六个部分?

三年级上册科学试题 人教版(含答案)

2019年上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三年级科学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10分) 1.()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在我国,我们使用的温度单位是 ()。 2.风有()、()的不同。 3.天气谚语可以分为()、看风、()和看物象四类。 4.用放大镜在阳光下能()火柴、这是因为放大镜有()的作用。 5.磁铁能够吸(),磁铁磁力最大的部分叫()。 二、我会选(请将唯一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水泥马路相隔一定距离的地方会留有一条缝隙,原因是()。 A.为了美观 B.为了行人方便 C.防止水泥热胀冷缩 2.中国气象事业的创始人是()。 A.李四光 B.竺可桢 C.袁隆平 3.“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的谜底是()。 A.下雨 B.下冰雹 C.沙尘暴 4.蚕的头很小,头上有适于咀嚼桑叶的()。 A.牙齿 B.口器 C.舌头 5.“海市蜃楼”现象的形成是由于光的()。 A.直射 B.放射 C.折射 三、我会判(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20分) 1.太阳的热主要是通过辐射的方式传到地球上来的。() 2.每天室外的温度都是一样的。()

3.风可以用来发电,也可以给人类生活带来一定的破坏作用。() 4.马王堆出土的汉代丝绸就是蚕丝制作而成的。() 5.磁铁有无数个磁极。() 6.照相机镜头中的透明镜片是凸透镜。() 7.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8.用潜望镜能在水下观察水上物体,这说明光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9.熄灭酒精灯时,用嘴一吹就可以了,但要注意防止火灾。() 10.我们学生自己搜集到的天气数据可以通过报纸发布。() 四、我会连(每连对一条得1分,共6分) 小孔成像折射张衡发明液体温度计 平面镜反射牛顿发明了“相风铜鸟” 三棱镜直射雷伊色散实验 五、我会答(共4分) 常见的天气现象有哪些?(至少写四种)(4分) 答:

科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集全册

科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一、植物 ⒈我看到了什么 一、教材简析: 教材先安排一棵相对静止的大树,当学生观察这张图片,他们所能说出的内容是极其有限的。然后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他们所看到远远要比书本上看图片要多的多。运用感知和科学方法对大树进行观察,让学生经历一次科学观察,体验真正的科学观察活动。 二、教学背景: 本课内容既是植物单元的起始部分,也是整个科学课的起始部分,相当于一个初步接触科学观察的学生,经历一次怎样用观察的方法学习科学的过程。三年级的学生,对什么是真正的观察,还没有明确的认识,他们对观察手段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用眼睛看”这一点上,许多学生不认为闻、听、尝、摸等手段也是观察方法。当我们在课堂上,要求学生用各种观察方法去观察一棵大树的时候,学生会体会到,科学课上的观察必须是全身感官都要参与的观察,从而丰富学生的观察手段。 三、教学设计:

⒉校园的树木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在让学生了解科学观察重要性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用观察的方法来具 体认识一棵树,并做好较为详细的观察记录,对一棵树和进行有序的描述。 教材设计了两个活动:意识到校园观察一棵树,做好详细的的描述记录;另 一个是分析比较各组的观察记录,找出不同树木的相同与不同,指向树木座位生命体的特征。 二、教学背景: 学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明白了观察的重要性,初步懂得了观察 需要各种感官共同参与、需要运用观察工具。本课将带领学生带着一个任务去观察校园里的树木,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最后汇集成一篇观察日记。在观察的过程中,能够用简图的方式进行记录。 三、教学设计:

⒊大树和小草 一、教材简析: 《大树和小草》一课在“植物”单元中处在承上启下的过渡位置,教材由“认识周围一些常见的小草”“比较大树与小草的相同和不同”“利用维恩图比较结果”三个活动组成,在活动中是先从单一的小草入手,让同学了解小草的特点,并用简图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描述,更进一步了解小草的知识,然后安排了大树和小草的比较,主要比较三个方面:茎的比较、果实的比较、叶的比较。大树和小草的形态特征区别非常明显,生在比较过程中能够很容易体会到两个个体之间的巨大区别,从而建立起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概念 的建立。在此基础上再用列举法给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概念。最后用一个维恩图把学

冀教新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科学三年级上册应知应会 第一单元《观察与测量》应知应会 1、测量长度 1.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2.用直尺测量笔的长度,注意直尺的零刻度线与笔的一端对齐,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值和单位。 3.测量身高多采用全自动身高测量仪。 4.在身边没有刻度尺的情况下,可以用“拃”“步”等身体上的尺子来估测物体的长度和距离的远近。 5.体育老师用轮式测距仪测量跑道的长度,建筑工人用激光测距仪测量房屋的长度。 2、测量体积 1.粗细相同、高度不同的两个杯子,高的杯子能装的水多一些。 2.高度相同、粗细不同的两个杯子,粗的杯子能装的水多一些。 3.物体所占据空间的大小称作物体的体积。 4.量筒是常用的测量体积的工具,量筒壁上标有刻度和单位。 5.量筒读数时应将量筒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待液面稳定后,平视液面,读数并记录结果。 6.固体体积的单位为立方厘米、立方米等,1毫升=1立方厘米。 3、测量质量 1.天平是称量物体质量的工具。 2.托盘天平由指针、左托盘、右托盘、平衡螺母、游码、底座、砝码和镊子组成。 3.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1)将托盘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游码移至“0”处。(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3)将待测物体放于左托盘,用镊子向右托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的位置,直至指针指向分度盘中央。(4)记录称量结果。物体的质量=砝码的总质量+加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值。(5)测量完毕,应把砝码放回盒中,并把游码移回“0”处。 4、测量温度 1.用手感觉水的冷与热时,先用手背触摸杯壁,感觉水的冷热,避免烫伤。 2.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 3.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工具。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有答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试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22分) 1、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填写,体重,身高厘米。 2、自制的降落伞要增大留空的时间,可伞面,重物的重量。 3、含较多蛋白质的食物有,等,含维生素较多的食物有等。 4、土壤是由水、、、等组成,是动植物的残体腐烂后形成的。 5、使橡皮泥在水中浮起来可采用或的方法。 6、使水风车转动的更快的方法有、。 7、从食物标签中我知道了食物里有、、、、、等营养成分。 8、人体可分为、、、四部分。 9水的特征:、、、……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14分)只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1、水和空气相同的性质是() ①水是液体、空气是气体②无色③无味 2、一个人的一生中身体特征可以改变的是() ①指纹②身高③双眼皮 3、下列做法有利用土壤保护的是() ①植树种草②不经处理的垃圾随便丢弃③砍伐森林 4、下列应用浮力的是() ①使小水轮转动起来②气球飘在空中③使水风车转动起来 5、区别苹果和香蕉除了用眼睛看以外,还胡几种方法() ①2种②1种③3种 6、下列三份食物适宜用做晚餐的是() ①一袋牛奶两个鸡蛋100克米饭200克白菜炒牛肉水果100克 ②一碗西红柿鸡蛋汤一个馒头100克水果菜适量 ③面包100克鱼、肉各100克馒头2个水果适量 7帮助馒头上餐桌的顺序是() A、收割 B、上餐桌 C、面粉加工 D、面粉运送 E、播种管理 ①E→A→C→D→B ②D→E→C→A→B ③C→E→A→D→B 三、判断题(每空2分,共16分) 1、为了健康,我们要按时睡觉,起订和积极锻炼身体。() 2、水只有流动起来才有力量。() 3、量身高时,没有卷尺可用绳子和直尺代替。() 4、植物有根、茎、叶、花、种子五大器官。() 5、铁制品在水中一定会下沉。() 6、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的那部分疏松的表层。() 7、肉的蛋白质最丰富了,所以要多吃。()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教材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观察水》教学案例 教材: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学会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水,并能在观察中发现水的性质。(2)能用文字、图画或者语言描述观察水的结果。 (3)初步学会认识物体的方法,能够在多种液体中快速鉴别水。 (4)能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 2.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水的性质; (2)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学会做溶解实验,理解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过程中,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 (2)喜欢研究与水有关的事情,愿意与同学交流看法,学会倾听,善于从同伴的发言中发现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水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性,并在认识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比较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烧杯、水槽、筷子、糖、方糖、面粉、酱油、牛奶、橙汁、白酒、水及热水、调羹、一次性塑料杯等。 2.学生准备: 调料袋。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夏天你们最喜欢从事什么体育运动?谁来谈谈自己的感受。(……)有一首歌描述了在水上划船的情景,会唱吗? 生齐唱:《让我们荡起双浆》 (二)、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在水上悠闲地划着小船,欣赏着岸边的风景,感觉美不美?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水的图片,我们来欣赏欣赏。(课件展示) 2、师:同学们,水美不美?关于水,你知道些什么呢? 3、揭题: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观察研究水。(板书课题:观察水) (三)、观察、认识水 1、师出示一杯水,组织学生讨论:如果让你来观察水有什么特征,你可以用哪些方法? 2、生汇报交流 3、师小结并示范动作:观察研究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用自己的眼晴来看,看它的形状,看它的颜色,也可以用鼻子去闻它的气味,或者用嘴来尝尝味道,还可以用你能想到的其它方法。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知识分享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 套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一、单项选择题。 1、植物的( C )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A、绿叶 B、花 C、根 D、果实 E、茎 2、植物的( A )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 A、绿叶 B、花 C、根 D、果实 E、茎 3、植物的( E )具有支撑植物体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A、绿叶 B、花 C、根 D、果实 E、茎 4、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E ) 开始他们的新的生命的。 A、根 B、茎 C、叶 D、花 E、种子 5、植物的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 C )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喝水制成 的。 A、根 B、茎 C、叶 D、花 6、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发现( C )可以更新空气。后来,实验证明这是植 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结果。 A、草本植物 B、木本植物 C、绿色植物 D、开花植物 7、植物的茎能( D )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物体的各个部分;( B )将

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A、从左向右 B、从上向下 C、从右向左 D、从下向上 8、凤仙花又叫指甲花、芨芨草、急性子,是一种常见的( C )。 A、开花植物 B、常绿植物 C、草本植物 D、木本植物 9、凤仙花等植物的茎垂直地面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D );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其他 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 C );葡萄的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生长,叫(B ); 红薯的茎平卧地面蔓延生长,叫( A )。 A、匍匐茎 B、攀缘茎 C、缠绕茎 D、直立茎 二、多项选择题。新课标第一 1、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ABCD) A、种子萌发 B、幼苗生长 C、营养生长 D、开花结果 2、绿色开花植物有(ABCDEF )等器官。 A、根 B、茎 C、叶 D、花 E、果实 F、种子 3、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ABDC )等条件。 A、阳光 B、土壤 C、适宜的水分 D、温度 4、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ABCDE)的过程。 A、出生 B、成长 C、繁殖 D、衰老 E、死亡 5、做好凤仙花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ABCD ) A、准备一些凤仙花的种子 B、查阅凤仙花的有关资料 C、了解凤仙花的栽培方法 D、准备播种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小实验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探究 小实验 一、实验名称:动画小人 实验材料:长30厘米,宽10厘米的白纸、铅笔、彩笔, 实验步骤: 1将白纸对折,对折后要大小相等,分别画上大小相等、神情不一的小人, 2把上面的纸条紧紧卷在一支铅笔上 3左手按住纸条的底部,右手拿着铅笔,让上面的纸条随铅笔不断快速的伸展、卷曲 实验现象:纸条随着铅笔伸展卷曲,上面的小人好像动起来了 实验结论:我们只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把小发现变成大科学二、实验名称: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 实验材料:卡纸、回形针、铅笔、剪刀、彩笔、白纸 实验步骤: 1在活动记录上描下或剪下鹦鹉图形 2将鹦鹉图形贴在卡纸上,沿轮廓剪下,鹦鹉就做好了 3不加回形针先试着让鹦鹉站在指尖上,看能不能站起来 4试着在纸鹦鹉不同部位加回形针,看能不能站在指尖上 实验现象: 1当不加回形针时纸鹦鹉不会站在指尖上

2只有把回形针加到纸鹦鹉尾部时,纸鹦鹉站在了我们的指尖上实验结论:重物在支撑点的下面,物体会站起来 三、实验名称:观察不是一家的蚂蚁相处情况。 实验材料:试管、橡皮塞、玻璃杯、蚂蚁 实验步骤: 1、采集不是同一家的两窝蚂蚁,分别放在两支试管里,盖上橡皮塞。 2、把不同一家的蚂蚁各放一只到玻璃杯里,然后观察。 3、再放几只试试。 实验现象:看到不同一家的蚂蚁会相互撕咬。 实验结论:不同一家的蚂蚁会相互撕咬 四、实验名称:小草吸水 实验材料:大试管、试管架、橡皮泥、植物油、根系发达的小草、水、直尺 实验步骤: 1将小草放到装有水的试管中,用直尺量好高度,在水面上滴几滴植物油,防止水分蒸发 2把试管放在试管架上,放到阳台上,每天在固定的时间用直尺测量试管内水的高度 实验现象:发现试管里的水每天都在减少 实验结论:植物每天都在喝水 五、实验名称:西红柿含水有多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