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3525与TDS2285驱动的正弦波2000W逆变器
- 格式:doc
- 大小:4.83 MB
- 文档页数:29
光伏逆变器600W正弦波逆变器制作详解自从公布了1KW正弦波逆变器的制作过程后,有不少朋友来信息,提这样那样的问题,很多都是象我这样的初学者。
为此,我又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制作了这台600W的正弦波逆变器,该机有如下特点:1.SPWM的驱动核心采用了单片机SPWM芯片,TDS2285,所以,SPWM驱动部分相对纯硬件来讲,比较简单,制作完成后要调试的东西很少,所以,比较容易成功。
2.所有的PCB全部采用了单面板,便于大家制作,因为,很多爱好者都会自已做单面的PCB,有的用感光法,有点用热转印法,等等,这样,就不用麻烦PCB厂家了,自已在家里就可以做出来,当然,主要的目的是省钱,现在的PCB厂家太牛了,有点若不起(我是万不得已才去找PCB 厂家的)。
3.该机所有的元件及材料都可以在淘宝网上买到,有了网购真的很方便,快递送到家,你要什么有什么。
如果PCB没有做错,如果元器件没有问题,如果你对逆变器有一定的基础,我老寿包你制作成功,当然,里面有很多东西要自已动手做的,可以尽享自已动手的乐趣。
4.功率只有600W,一般说来,功率小点容易成功,既可以做实验也有一定的实用性。
下面是样机的照片和工作波形:一、电路原理:该逆变器分为四大部分,每一部分做一块PCB板。
分别是“功率主板”;“SPWM驱动板”;“DC-DC驱动板”;“保护板”。
1.功率主板:功率主板包括了DC-DC推挽升压和H桥逆变两大部分。
该机的BT电压为12V,满功率时,前级工作电流可以达到55A 以上,DC-DC升压部分用了一对190N08,这种247封装的牛管,只要散热做到位,一对就可以输出600W,也可以用IRFP2907Z,输出能力差不多,价格也差不多。
主变压器用了EE55的磁芯,其实,就600W而言,用EE42也足够了,我是为了绕制方便,加上EE55是现存有的,就用了EE55。
关于主变压器的绕制,下面再详细介绍。
前级推挽部分的供电采用对称平衡方式,这样做有二个好处,一是可以保证大电流时的二个功率管工作状态的对称性,保证不会出现单边发热现象;二是可以减少PCB 反面堆锡层的电流密度,当然,也可以大大减小因为电流不平衡引起的干扰。
3.2 电压型PWM控制器字体[大][中][小] SG3525是美国Silicon General公司推出的PWM控制器,它的输出级采用推挽电路,双通道输出,每一通道的驱动电流最大值达 500mA,能够直接驱动功率GTR和功率MOSFET。
其工作频率高达400kHz,具有欠压关断、可编程软启动等特点。
SG3525是一种性能优良、功能齐全、通用性强的单片集成PWM 控制器。
由于它简单、可靠及使用方便灵活,大大简化了脉宽调制器的设计及调试,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开关电源、电机调速等控制电路中。
图3—9 SG3525引脚排列图SG3525的引脚排列如图3—9所示,内部结构如图3—10所示。
各引脚名称、功能和用法如表3—2所示。
图3—10 SG3525内部结构图表3—2 SG3525引脚的名称、功能和用法续表SG3525芯片内部集成了精密基准电源、误差放大器、带同步功能的振荡器、脉冲同步触发器、图腾柱式输出晶体管、PWM比较器、PWM锁存器、软启动电路、关断电路和欠压锁定电路。
芯片+5.1V基准电压精度为±1%,由于基准电压值在误差放大器的输入共模范围内,因此,无须外接电阻。
SG3525可以工作在主从模式,也可以与外部时钟同步。
通过C T端(引脚⑤) 与放电端之间的电阻可以设置死区时间。
SG3525采用电压模式控制方式,工作原理波形如图3—11所示。
振荡器输出的时钟信号触发PWM锁存器(Latch),形成PWM信号的上升沿,使主电路的开关器件开通。
误差放大器的输出信号与振荡器输出的三角波信号相比较,当三角波的瞬时值高于误差放大器的输出时,PWM比较器翻转,触发PWM锁存器,形成PWM信号的下降沿,使主电路的开关器件关断。
F/F触发器用作分频器,将PWM锁存器的输出分频,得到占空比为0.5、频率为振荡器频率一半的方波。
1. 软启动SG3525的软启动电容接入端(引脚⑧) 上通常接一个5μF的软启动电容。
SG3525:SG3525脉宽调制型控制器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产品,作为SG3524的改进型,更适合于运用MOS管作为开关器件的DC/DC变换器,它是采用双级型工艺制作的新型模拟数字混合集成电路,性能优异,所需外围器件较少。
它的主要特点是:输出级采用推挽输出,双通道输出,占空比0-50%可调.每一通道的驱动电流最大值可达200mA,灌拉电流峰值可达500mA。
可直接驱动功率MOS管,工作频率高达400KHz,具有欠压锁定、过压保护和软启动等功能。
该电路由基准电压源、震荡器、误差放大器、PWM比较器与锁存器、分相器、欠压锁定输出驱动级,软启动及关断电路等组成,可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是0-700C。
基准电压为5.1 V士1%,工作电压范围很宽,为8V到35V.SG3525采用16端双列直插DIP封装,引脚图及各端子功能介绍如下:图形如图GROUND(接地端):该芯片上的所有电压都是相对于GROUND而言,即是功率地也是信号地。
在实验电路中,由于接入误差放大器反向输入端的反馈电压也是相对与12脚而言,所以主回路和控制回路的接地端应相连。
+VIN(芯片电源端):直流电源从15脚引入分为两路:一路作为内部逻辑和模拟电路的工作电压;另一路送到基准电压稳压器的输入端,产生5.1士1%V的内部基准电压。
如果该脚电压低于门限电压(Turn-off: 8V),该芯片内部电路锁定,停止工作‘基准源及必要电路除外)使之消耗的电流降至很小(约2mA)e另外,该脚电压最大不能超过35V.使用中应该用电容直接旁路到GROUND端。
VC(推挽输出电路电压输入端):作为推挽输出级的电压源,提高输出级输出功率。
可以和15脚共用一个电源,也可用更高电压的电源。
电压范围是1. 8V-3. 4V INV. INPUT(反相输入端):误差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该误差放大器的增益标称值为80db,其大小由反馈或输出负载来决定,输出负载可以是纯电阻,也可以是电阻性元件和电容元件的组合。
500W正弦波逆变器制作过程(多图)2011年04月15日 11:02 电源网作者:秩名用户评论(10)关键字:正弦波逆变器(7)500W(2)下面是整个机器的照片,为了能够简单省事,我采用了主板和控制板分开的办法来做,这样的好处就是所有的控制功能集中在小板子上处理,大板子负载功率变换和传输,大大降低干扰的发生,提高稳定性。
高清多图H桥MOSFET局部。
AC滤波电感局部高压整流二极管侧面侧面这款控制板如下图所示,板上的元件非常多,所以用了双面PCB来做。
前级升压也包含在这个板上,采用的是TL494加图腾柱升压;后级SPWM芯片还是采用TDS2285芯片,附带CD4069+CD4081输出给TLP250光耦,驱动H桥。
供电采用自举供电驱动。
整个板上只要提供+12V电源即可完成所有功能。
为了提高稳定性和可靠性,加入了各种保护功能:过压保护、欠压保护、过热保护、短路保护、过流保护等。
该机器的PCB文件及SCH电路文件如下:下面对机器上关键的元器件的说明:1变压器:众所周知,变压器是一切开关电源里最复杂的东西,我到目前为止,对磁性元件的理解还是半桶水,不过没有关系,这次采用的变压器并不复杂,用的是经典的推挽电路,我用的是EE4220变压器,用的铜带绕的,初级是2+2T,次级是64T,分了3次绕。
第一次:用一根0.75的线绕上32T,均匀的分布在骨架里。
第二次:我用2条0.3*25mm的紫铜带2条叠加绕了2+2。
第三次:就是将初级剩下的32T绕完。
1,变压器只要绕紧了,初级对称了,不会有什么问题的,因为在这里,我们用的基本上是在开环工作下,所以问题并不大。
可惜绕变压器的时候没有拍照片。
2,高压整流二极管:这个机器设计是在最高500W范围内工作,功率并不大,所以用了HER508来做,实际发现,全功率运行下,二极管还是有点热的,不过通过连续几个小时工作,风扇开启的情况下,工况并不是很差的。
所以用上去没有问题。
等级: 湖南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课程名称电力电子技术课题名称 SG3525正弦波逆变电源设计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2013年12 月16 日湖南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题智能密码锁设计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审批任务书下达日期2013 年12 月16 日设计完成日期2013 年12 月27 日设计内容与设计要求一.设计内容:1.电路功能:1)逆变就是将直流变为交流。
由波形发生器产生50Hz、幅度可变的正弦波,与锯齿波比较后,再通过PWM电路,输出SPWM波,经过驱动电路驱动逆变电路进行逆变,再经过高频变压器与滤波电路输出-50Hz的正弦波。
2)电路由主电路与控制电路组成,主电路主要环节:高频逆变电路、滤波环节。
控制电路主要环节:正弦信号发生电路、脉宽调制PWM、电压电流检测单元、驱动电路。
3)功率变换电路中的高频开关器件采用IGBT或MOSFET。
4)系统具有完善的保护2. 系统总体方案确定3. 主电路设计与分析1)确定主电路方案2)主电路元器件的计算及选型3)主电路保护环节设计4. 控制电路设计与分析1)检测电路设计2)功能单元电路设计3)触发电路设计4)控制电路参数确定二.设计要求:1.要求输出正弦波的幅度可调。
2.用SG3525产生脉冲。
3.设计思路清晰,给出整体设计框图;4.单元电路设计,给出具体设计思路和电路;5.分析所有单元电路与总电路的工作原理,并给出必要的波形分析。
6.绘制总电路图7.写出设计报告;主要设计条件1.设计依据主要参数1)输入输出电压:输入(DC)+15V、10V(AC)2)输出电流:1A3)电压调整率:≤1%4)负载调整率:≤1%5)效率:≥0.82. 可提供实验与仿真条件说明书格式1.课程设计封面;2.任务书;3.说明书目录;4.设计总体思路,基本原理和框图(总电路图);5.单元电路设计(各单元电路图);6.故障分析与电路改进、实验及仿真等。
基于TDS2285的正弦波逆变器设计作者:陈萍刘西安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年第02期摘要:针对无线电能传输设备对逆变器更加严谨的需求,设计了一种性价比较高的正弦波逆变器。
采用纯硬件电路,其推挽升压电路是由SG3525芯片生成PWM信号来控制的,全桥逆变电路是由TDS2285输出SPWM信号来控制。
该设计与传统的逆变器比较,具备控制电路设计简单、成本较低且逆变波形完美、电流畸变率低等优点。
关键词:逆变器;PWM;SPWM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02-0034-02逆变器,英文名称为Inverter,主要工作功能是把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逆变器也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如空调、电脑、电视、风扇、照明、录像机等设备。
与此同时,电源质量的指标要求也不断的提高。
为了满足这种需求,研制了一种由纯硬件来实现的正弦波逆变器。
与软硬件结合的一般逆变器相比,省去了编程环节,具有性能稳定,反应迅速,不会死机的特点。
按照先用升压斩波电路将直流电压转换为另一种直流电压,再利用H桥逆变器电路将得到的新直流电压逆成为所需要的正弦波交流这种工作原理。
采用PWM控制芯片 SG3525 作为主控芯片,来控制升压斩波电路。
采用纯正正弦波逆变控制TDS2285 作为主控芯片来调节H桥逆变电路。
并对装置的所有功能需求做了相应的设计,使逆变器运行安全高效。
1 系统组成升压和逆变是逆变电源最主要的两个功率变换环节,主要有两种形式可以实现此性能:一种是先进行全桥逆变输出,再进行隔离升压输出,为此得加一个工频变压器,相对增加了电路的体积、重量和设计成本,且其噪声影响较大。
另一种是采用两级式级联结构,输入直流电压经过整流升压变换后再进行逆变输出,与第一种方式相比,由于省去了工频变压器,相对减小了系统的体积、重量和噪声污染,并且其转换效率比第一种方式高,因此装置选用第二种实现方式。
单相纯正正弦波逆变控制芯片TDS2285以下为用改芯片打造的24V-2000W机器最后来张空载波形:这么看波形倒是很好,不过要是有带载2kw的波形就更好了2KW的要看什么负载,其实波形的失真与否输出和芯片关系不大,主要是滤波器的设置我们可以用到,我们公司有一款产品正是需1000W的类似产品,不知道你是卖芯片还是卖这个产品,你这个图很复杂吧,用了那么多运放,另外想问一下你这个成本是多少,太贵了就不行了,现在成本控制的比较厉害,另外想问一下,这个在带2000W时的波形变形厉害不,效率有多少对于象我这样不懂单片机编程的爱好者来说,要设计一个SPWM电路,首先肯定会想到用纯硬件方案,我在去年就花了大约半年时间来研究纯硬件SPWM的驱动电路,做出了很多版本的实验板,但没有一块是令人满意的。
总结一下整个过程,我觉得要做出一款性能指标比较好的纯硬件电路,有以下三难:一是:设计一个性能稳定,波形良好的基准源有点难。
一般常用的文氏电桥振荡器,虽然电路简单、起振容易,但有一个很头痛的问题,就是输出的幅度有温漂,且波形的失真度也较高,一般在 1.7-2.5%之间。
我也试过用函数块8038的振荡器,8038虽然输出比较稳定,但要把它的失真度做小,外围元器件也不算少了,更何况要几十元一个的高昂价格;二是:要设计一个速度快且线性很好的调制器也不容易,我曾试过用3525做调制器的,也试过用LM339做调制器,总觉得不是电路复杂就是指标不高;三是:设计一个大反馈稳压电路难。
纯硬件方案中,做稳压反馈,一般是用误差放大器,如果放大器的增益过低,则稳压控制范围就不够大,稳压效果很差,如果放大器增益高了,又很容易自激;更有甚者,信号通过各级LC电路后,多多少少会有相移,所以在电路中还要做各种补偿。
所以,要做出一款性能指标都不错的纯硬件SPWM驱动,需要有很强的电路设计能力,很好的电路基础知识,钟工就有一款很不错的纯硬件驱动,/topic/180615。
基于SG3525和TDS2285的单相交流逆变器的设计梁宇;谭宝成【期刊名称】《国外电子测量技术》【年(卷),期】2016(0)7【摘要】为了克服传统逆变器控制电路设计复杂、成本较高且逆变输出波形品质差、电流畸变率高等缺陷,采用了DC-DC-AC的逆变拓扑结构,在前级DC-DC模块中采用专用芯片SG3525并设计外围电路获取占空比为0.4的PWM,其可将48V 直流输入转变为400V高压脉冲直流输出,在后级DC-AC模块使用专用芯片TDS2285,产生高精度无毛刺SPWM波,通过精确的控制死区时间以实现全桥逆变控制输出。
最终得到频率为50Hz,幅值为220V的正弦波,满载工作时输出电压变化在2%以内,频率变化在±1Hz以内,效率可以达到80%。
与此同时本还研究了升压、逆变过程中驱动电路、变压器、滤波器等参数的计算选择。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专用控制芯片的DC-DC-AC拓扑结构电路简单,逆变器具有良好的稳态性能和动态性能,同时改善了对非线性负载的适应性,提高了逆变器输出的品质。
【总页数】6页(P85-90)【关键词】直流升压;交流逆变;PWM;SPWM【作者】梁宇;谭宝成【作者单位】西安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6【相关文献】1.采用脉宽调制器SG3525控制的新型单相交流调压电路 [J], 刘星平2.基于交流调节器的400Hz单相逆变器设计 [J], 王杰;朱海庆;刘芬;王瑞成3.基于SG3525的单相AC-DC变换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J], 高振东4.基于TDS2285的正弦波逆变器设计 [J], 陈萍;刘西安5.基于SG3525的太阳能光伏逆变器设计 [J], 巩翛然;胡万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这个机器,BT是12V,也可以是24V,12V时我的目标是800W,力争1000W,整体结构是学习了钟工的3000W机器,也是下面一个大散热板,上面是一块和散热板一样大小的功率主板,长228MM,宽140MM。
升压部分的4个功率管,H桥的4个功率管及4个TO220封装的快速二极管直接拧在散热板;DC-DC升压电路的驱动板和SPWM的驱动板直插在功率主板上。
因为电流较大,所以用了三对6平方的软线直接焊在功率板上:http://www.gzyoutong. com/http:/ //吸取了以前的教训:以前因为PCB设计得不好,打了很多样,花了很多冤枉钱,常常是P CB打样回来了,装了一片就发现了问题,其它的板子就这样废弃了。
所以这次画PCB时,我充分考虑到板子的灵活性,尽可能一板多用,这样可以省下不少钱,哈哈。
http:/ //如上图:在板子上预留了一个储能电感的位置,一般情况用准开环,不装储能电感,就直接搭通,如果要用闭环稳压,就可以在这个位置装一个EC35的电感。
上图红色的东西,是一个0.6W的取样变压器,如果用差分取样,这个位置可以装二个200 K的降压电阻,取样变压器的左边,一个小变压器样子的是预留的电流互感器的位置,这次因为不用电流反馈,所以没有装互感器,PCB下面直接搭通。
上面是SPWM驱动板的接口,4个圆孔下面是装H桥的4个大功率管,那个白色的东西是0. 1R电流取样电阻。
二个直径40的铁硅铝磁绕的滤波电感,是用1.18的线每个绕90圈,电感量约1MH,磁环初始导磁率为90。
上图是DC-DC升压电路的驱动板,用的是KA3525。
这次共装了二板这样的板,一块频率是27K,用于普通变压器驱动,还有一块是16K,想试试非晶磁环做变压器效果。
这是SPWM驱动板的PCB,本方案用的是张工提供的单片机SPWM芯片TDS2285,输出部分还是用250光藕进行驱动,因为这样比较可靠。
也是为了可靠起见,这次二个上管没有用自举供电,而是老老实实地用了三组隔离电源对光藕进行供电。
因为上面的小变压器在打样,还没有回来,所以这块板子还没有装好。
本方案中的SPWM驱动也是灵活的,既可以用单片机,也可以用纯硬件,只要驱动板的接口设计得一致,都可以插到本方案的功率板上,甚至也可以做成方波逆变器。
这次DC-DC功率部分的大管子,没有用2907,而是用了深圳黄工向我推荐的RU190N0 8(黄工QQ541168979),上图中的电流应该是190A,错打了180A。
因为这管子比290 7稍便宜点,所以我准备试一试。
H桥部分的大功率管,我有二种选择,一种是常用的IRFP460,还有一种是IGBT管40N 60,显然这二种管子不是同一个档次的,40N60要贵得多,但我的感觉,40N60的确要可靠得多,贵是有贵的道理,但压降可能要稍大一点。
这是TO220封装的快恢复二极管,15A 1200V,也是张工提供的,价格不贵。
我觉得它安装在散热板上,散热效果肯定比普通塑封管要强。
这次的变压器用的是二个EC49磁芯绕制的,每个功率500W,余量应该比较大的,初级并联,次级串联。
用二个变压器的理由是:1,有利于功率的输出,2.变比小了,可能头痛的尖峰问题会少一些。
这几天是马不停蹄地在做,因为年底,杂七杂八的事情总多一些,希望下个星期能上电试机。
因为经常要在散热板上钻孔,还去买了一个小台钻。
2010年2月3日:/今天对前级进行上电,第一次没有成功,空载电流近1A,查到是变压器的原因,后来换了磁芯,空载降到360MA(每个变压器180MH,基本可以接受),可见磁芯的重要性,而现在要买到几付好的磁性实在太难了。
所幸的是D极波形很好,这次的变压器应该做得还可以了,参数是:初级3+3,用0.2*29的铜带,次级44T,用0.74线二根。
下一步准备为前级加载,因为一台逆变器,能不能输出预定的功率,前级质量是决定因素。
只因那个大功率的开关电源还有一点小问题要解决,所以,加载可能还要过几天。
这照片上的稳压电源上显示电流为450MA,因为并不是完全空载,我在高压处挂了一个L ED,用150K2W电阻降压,这个指示电路要消耗近1W功率,约增加90MA的电流。
2010年2月6日:今天对前级进行加载实验,前级为开环,也没有装储能电感,分二步:第一步:加载约630W,负载是一个200R、1KW的大电阻,这时工作电流为54.5A。
连续工作一小时,散热板和190N08大功率管及变压器只有微温,D极波形还比较好,尖峰刚露,不明显,这时母线高压为356V。
http:/ //第二步:进一步加大负载,又挂上了二个串联的200W灯泡,这时工作电流77.9A左右,此时,实际输出功率在900W以上了,母线高压降至347V,D极波形有一路能看到明显的上冲尖峰。
工作半小时,散热板温度为45度,4个190N08管壳温度:3个为46度,有一个为51度,变压器也有点热。
但快速二极管一点也不热。
http:/ //如果要逆变输出1000W,前级起码要能输出1100W左右,从今天情况来看,温升好象快了些,温度主要集中在大功率MOS管和变压器。
因为这样的结构,换管子很麻烦,本来想把190N08换成2907,做一个对比实验。
变压器热,我还是认为磁芯质量不过关,因为在900W时,每个变压器单边绕组的电流不到20A,我用的是0.2X29MM的铜带,有5.8个平方MM,电流密度只有3A多一些,初级绕组是不应该发热的;次级有0.74X2,900W 时流过的电流不到3A,也不应该热。
看来磁芯实在太重要了。
明天准备用风机对散热板进行主动性散热,加载到1050W以上。
2010年2月7日今天又继续加大负载,再用二个150W灯泡串联接上去,因为考虑到大电流时线路的压降,把电源电压调高了0.2V,为12.4V,但到线路板还是只有12.1V(我的电源线是用二根10平方并联的)。
开机后,工作电流达到98.7A,母线电压为345V,母线电流为3.15 1A,此时,实际输出功率为1087W。
D极波形上的尖峰有点加高,达到45Vpp(因为我在设计PCB时,没有考虑用吸收回路,再加上尖峰也没有达到管子的耐压值,所以也就不去理它了)。
此时,功耗达到了1194W,前级的实际效率只有91%了。
变压器温升很明显了,因为我在散热板下面放了一个小风扇,所以,管子的温度一直在40度以下,我只让它工作了约20分种。
http:/ //小结:前级的实验并没有结束,我还想用纳米晶磁环做一次实验,但年内肯定是没有时间了,过了年再试了。
看来BT在12V时,要提高功率和效率,瓶颈主要是:1.变压器,包括磁芯质量,绕制数据及工艺等;2.大功率MOS管,内阻一定要小;3.布线及结构,我P CB反面大电流路径都有15-20MM宽的铜箔,填锡达2MM,还加焊了几根4平方的铜线,结构方面主要是散热一定要顺畅,加小风扇是很好的办法。
2010年2月9日今天的工作本来想把RU190N08和2907做一个对比测试,测试这二种管子在不同输出功率时的效率情况,于是,先调整了各种测试仪表,先把已经装在板子上的RU190N08做了测试,测试结果如下,看来黄工的这几个管子还是算挣气,一路测下来,效率情况良好。
http:/ //接下来就是花了一个多小时换管子,装上了4个全新的IRFP2907,本是兴冲冲开机,希望是一个很好的结果,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失败!在挂上1号负载时(二个150W灯泡串联),工作电流达41.5A,输入功率达523.3W,输出功率为283.4W,效率仅为:54%。
这可是做梦都没有想到的结果,2907管子很快发热。
在百思不解的情况下,查看D极波形,居然出现了长长的尖峰:http:///一般情况下,出现这样的波形,肯定是怀疑变压器漏感太大,但我这二个变压器在用R U190N08时,工作得很好,在挂1号负载时,根本看不到尖峰。
我再测G极波形,发现驱动方波全部变成了梯形波,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2907的驱动功率不足所致。
看来2907的结电容远远大于RU190N08,用3525直接推动4个2907有点困难。
为了证实我的想法,我把栅极电阻从原先的20R换成了10R,再开机,这时,在同样负载下,电流下降为28.3A(用RU190N08时只有21.9A),欠激是肯定的了,因为我的驱动板上没有装图腾柱输出,现在只好等重新做了驱动板再试了。
(驱动功率不足,D极会出现长长的尖峰,这可是第一次遇到,长见识了啊!)http:/ //上图是栅极波形,这时电阻已经换成10R,在用20R时情况还要糟很多。
上图是从3525的11、14脚上测到的波形,已经有点变形。
http://www.gzyoutong.co m/2010年2月11日今天花了一天的时间,重新画了一块带图腾柱输出的DC-DC驱动板,但过年了,没有地方能打样了,郁闷啊,哈哈,过年了,什么都停了,厂停了,快递停了,所以,我很不喜欢过年!2010年3月1日/过完年了,这里老寿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带图腾柱输出的DC-DC驱动板的PCB终于来了,今天装了一块进行试机。
因为加了图腾柱输出,所以2907欠激的情况大为改善,但空载电流却比用190N08时要大很多,不去管它了,继续实验下去。
/下面的表格是2907和190N80的工作情况对比下图是用2907时的空载波形:/下图是用2907时,前级输出1100W时的波形照片:/http:/ //从上图可以看出,空载和满载时的波形差不多。
现在有二个问题弄不明白,请各位探讨:1.在变压器相同的前提下,用不同的功率管,D极的波形为什么会大不相同,用190N08时的尖峰要明显比用2907时要小,是不是结电容大小不同引起的?2.用双变压器的前级,用2907时的空载电流接近1A,而用190N08时不到400MA,是什么原因?小功率时,190N08的效率比2907要高,但在最大功率时,2907稍有优势。
但发热量,2907比190N08要小一些。
2010年3月2日下图是今天刚装好的SPWM驱动板,经测试工作正常。
http:/ //2010年3月4日今天把SPWM驱动板插上去了,一开机,保护电路竟然误动作,蜂鸣器嘟嘟做响,后来请教了张工后,改了几个元件的数值,问题就解决了。
开机成功了(这次居然没有炸管子),正弦波波形良好,我用了二个200W一个150W 的灯泡做负载,电参仪上显示输出功率为617W,算了一下,这时的效率大约在91.5-92%左右(因为空载电流稍大,有点影响效率,可惜)。
本来准备明天继续加大负载到1000W左右,可是发现了一个问题,稳压部分不工作,调电位器没有反应,一查,发现是那个漂亮的取样变压器竟然没有输出,郁闷啊,因为要换变压器,就必须把整机全部拆下来,二个小时还不一定弄得好,烦啊!下面是几张照片:上图是整机工作时的情形/上图是装配完成的整机样子/http:/ //上图是输出波形,真的很漂亮,看来张工的TDS2285精度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