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关节炎疼痛特点及治疗对策
- 格式:ppt
- 大小:53.53 MB
- 文档页数:90
盘龙七片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经验介绍
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多发生在中老年人,主要特点是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
对于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在传统中药中,有一种名为盘龙七片的药物,具有良好的疗效。
以下是我对盘龙七片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经验介绍。
盘龙七片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主要由盘龙七、连翘、白芍、桑寄生、生地、三七和乳香等草药组成。
这些草药具有活血化瘀、散寒止痛、温经通络等作用,能够缓解膝关节炎症状,促进关节中的血液循环,恢复关节的正常功能。
在使用盘龙七片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时,需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用法。
一般情况下,成人每次口服2片,每日3次,饭前或饭后服用皆可。
在服用盘龙七片期间,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尽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和生冷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关节炎的症状。
在使用盘龙七片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时,还可以结合针灸、推拿等物理疗法,以加强治疗效果。
针灸可以刺激穴位,改善血液循环,缓解关节疼痛;推拿可以通过按摩来松弛肌肉,缓解肌肉的紧张和疼痛。
在使用盘龙七片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期间,需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
盘龙七片在一般情况下属于辛温之品,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风险。
患者在使用期间可能会出现口干、胃肠不适等症状,严重者可能会导致胃溃疡、肝肾功能损伤等。
盘龙七片对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以及过敏体质的人士禁用。
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要坚持长期用药,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盘龙七片治疗膝骨性关节炎需要较长的时间,一般治疗周期为1-3个月。
在疗程中,需要坚持按时按量服药,同时注意身体的休息和调理,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安排运动和劳动,以促进关节的康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以关节软骨进行性损害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紊乱综合征,是一种最常见的关节疾患,属中医学“痹证”、“痿证”范畴,肝肾不足,精血亏损无以濡养骨骼是本病发生的内因,而风寒湿等外邪入侵则是外因。
长春中医药大学赵文海教授认为本病治当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为主,活血祛瘀,祛风散寒通络为辅,并在前人临床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几十年潜心研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中医疗法。
内治法赵文海创制内服经验方关节痛消方,由熟地、刺蒺藜、北黄芪、鹿角霜、当归、黄柏、苍术、薏苡仁、鸡血藤、伸筋草、牛膝、乌梢蛇、水蛭、蜈蚣等组成。
方中重用熟地黄、刺蒺藜滋阴补血,添精益髓,血肉有情之品鹿角霜,补肾助阳,强筋壮骨,三者合用阴阳并调,具有补肾强筋壮骨之效。
黄芪补气升阳,温养脾胃,《日华子本草》认为其“助气、壮筋骨、长肌肉、补血”。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本草备要》认为其“血滞能通,血虚能补,血枯能润,血乱能扶”。
当归伍熟地黄补肝血,填肾精,以强筋骨,当归伍黄芪气血兼顾,以濡养筋骨,共为臣药,两药不仅加强君药的补益作用,而且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黄柏、苍术出自《丹溪心法》的二妙散,用黄柏治腰膝无力,筋骨疼痛,清热燥湿,消肿止痛;苍术治四肢骨节走痛,足膝酸痛无力,行气解郁。
薏苡仁既能利湿,又能通利筋骨,防阳虚寒凝湿滞体内;乌梢蛇,水蛭、蜈蚣活血通络止痛,三味虫类药相伍,走窜之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使邪气无留止之隙。
更用鸡血藤、伸筋草加强其通络之作用,并兼有补益之效。
以上诸药共伍共奏补肝肾,强筋骨,活血化瘀止痛之功效。
外治法中药外敷赵文海经常采用中药外敷治疗骨性关节炎,以伸筋草、透骨草祛风散寒,强筋止痛;独活、羌活除寒湿,通利关节而止痛;草乌、威灵仙、防风祛风除湿止痛;川芎、红花、刘寄奴、姜黄活血化瘀止痛;艾叶温经止痛;佐以牛膝以加强活血,补肝肾,强筋骨之功,诸药合用共奏良好的散寒祛风除湿,活血强筋止痛之功用,效果显著。
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中医诊疗方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又称膝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病、增生性关节病、肥大性关节病,是一种常见の慢性、进展性关节疾病。
其病理特点为关节软骨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硬化、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骨赘形成。
临床上以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活动时可有摩擦响声为特征,属中医“膝痹病”范畴。
一、中西医病名中医病名:膝痹病(TCD编码:BNV090)西医病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ICD-10编码:M17.901)二、诊断(一)疾病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诊治指南》(2007年版)。
1、临床表现膝关节の疼痛及压痛、关节僵硬、关节肿大、骨摩擦音(感)、关节无力、活动障碍。
2、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骨关节炎のX线特点表现为非对称性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关节内游离体,关节变形及半脱位。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蛋白电泳、免疫复合物及血清补体等指征一般在正常范围。
伴有滑膜炎者可见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SR)轻度升高,类风湿因子及抗核抗体阴性4、具体诊断标准综合临床、实验室及X线检查,符合①+ ②条或①+ ③+⑤+⑥条或①+④+⑤+⑥条,可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5、骨性关节炎の分级根据Kellgren和Lawrecneの放射学诊断标准,骨性关节炎分为五级:(二)疾病分期根据临床与放射学结合,可分为以下三期:早期:症状与体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多见于内侧,上下楼或站起时犹重,无明显畸形,关节间隙及周围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可。
X线表现(0~I级)。
中期:疼痛较重,可合并肿胀,内翻畸形,有屈膝畸形及活动受限,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不稳。
X线表现(II~III级)。
晚期:疼痛严重,行走需支具或不能行走,内翻及屈膝畸形明显,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度明显缩小,严重不稳。
X线表现(IV级)。
(三)证候诊断1、风寒湿痹证肢体关节酸楚疼痛、痛处固定,有如刀割或有明显重着感或患处表现肿胀感,关节活动欠灵活,畏风寒,得热则舒。
骨性关节炎最佳治疗方法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主要特征是关节软骨逐渐退行性损害,进而导致关节炎症和功能障碍。
该疾病多发生于老年人,尤其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
近年来,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因此,寻求骨性关节炎的最佳治疗方法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对于骨性关节炎的治疗,目前的措施主要分为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两大类。
非药物治疗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体重控制体重过重是骨性关节炎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过多的体重会增加关节承受的压力,加重关节软骨的损伤。
因此,保持适当的体重对于减轻关节负担、缓解疼痛非常重要。
患者可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控制体重。
2. 适度运动适度运动是骨性关节炎治疗的核心。
适当的运动能够增强肌肉力量,减少关节的负荷,促进关节的灵活性和活动范围。
常见的适宜运动包括散步、游泳、有氧运动等。
患者在进行运动时应避免剧烈冲击和长时间负重的运动,以免加重关节的损伤。
3. 物理疗法和康复训练物理疗法和康复训练是非药物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
常用的物理疗法包括热疗、冷疗、电疗和按摩等,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松弛,起到舒缓关节炎症状的作用。
康复训练旨在通过运动和纠正不良姿势来增强关节的稳定性、增加关节的活动度,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功能。
4. 使用辅助器具合理使用辅助器具可以减轻关节的负担,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常用的辅助器具有拐杖、助行器、矫形器等。
选择适合的辅助器具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进行评估。
除了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也是骨性关节炎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药物治疗包括以下几类:1. 非处方药物非处方药物主要包括非甾体消炎药(NSAIDs)和局部外用药物等。
NSAIDs可以缓解疼痛和炎症反应,但需要注意使用剂量和时间,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引起胃肠道和肾脏等不良反应。
中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策略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楚向东膝骨性关节炎(KOA)是一种严重危害病人生活质量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
临床上以膝关节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
多见于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且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
根据60岁以上的成人中总计有10%〜15%有不同程度的骨性关节炎。
此病与心血管疾病、创伤并列前3位,每年需手术治疗者达几十万人。
由此产生的经济负担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很大影响。
随着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结合实际,在祖国医学中积极探讨、寻找有效的治疗骨关节炎的方法很有意义。
目前该病的中医药可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针对本病,在病因病机、治疗方面,我院有自己一些独特的认识及治疗方法,现介绍如下,并由此浅谈一点中医治疗本病的策略。
一、病因病机认识1.肝肾亏虚为本祖国医学认为膝骨性关节炎属中医学“痹证”、“骨痹”范畴,《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但是我们认为膝骨性关节炎并非普通意义上的痹症,严格意义上讲应跳出“痹症”的范畴,因为膝骨性关节炎是因“虚” 致病,导致膝骨性关节炎发病的根本原因是肝肾亏虚,而并非风寒湿侵袭。
这和一般痹症有着本质的区别。
膝骨性关节炎好发于中老年人,且发病率非常高。
这是因为人进入中老年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各项生理机能逐渐退化。
如《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谓:“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男子“五八,肾气衰,发堕齿稿。
”“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
一方面,肝肾亏虚,气血不能化精生髓而充骨养骨,致使骨本身发生退变;另一方面,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则筋骨不健,腠理空虚,风寒湿邪易于侵入,留滞经络关节而致气血瘀滞,痰湿夹杂,经脉闭阻,闭阻不通,从而引起肢体关节疼痛、麻木,或关节积液,久则骨质畸形。
所以我们认为肝肾亏虚、精血亏损是膝骨性关节炎发病的根本原因。
2.瘀血痹阻为标我们认为瘀血痹阻是是导致膝骨性关节炎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是贯穿始终的特征性病机。
骨性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在临床上,骨性关节炎是一种逐步进展的慢性疾病类型,其临床发病率较高,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故需加以重视。
为此,本文便针对骨性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相关知识进行简单的科普,现报道如下。
1.什么是骨性关节炎1.1 骨性关节炎的概念骨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并会对患者整个关节组织造成累及的关节疾病类型,最终会导致患者出现关节软骨退变、纤维化、断裂和缺损等症状,威胁患者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
1.2 骨性关节炎的流行情况在我国,骨性关节炎有着广泛的流行,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骨科疾病类型。
相关统计学研究指出,我国有症状的膝骨性关节炎患病率约为8.10%,且该疾病的常见于女性,女性发生骨性关节炎的概率要远高于男性。
并且,我国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点,即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发生骨性关节炎的概率更高,华北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发生骨性关节炎的概率则较低。
并且,骨性关节炎还存在明显的年龄趋势,随着人类年龄的增长,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也会随之提升,在老龄化问题不断加重的今天,骨性关节炎的发生率正表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严重威胁着我国居民的身体健康。
1.3 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症状表现在临床上,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关节疼痛、关节僵硬、关节肥大和活动受限等,且该疾病常见于患者的膝关节、髋关节、颈椎和腰椎等负重关节和远端指间关节、近端指间关节等部位,骨性关节炎也是导致老年人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
2.骨性关节炎的诊断在临床上,对于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方式繁多,临床针对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诊断时多根据其既往病史、症状表现、体格检查结果、X线检查结果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其中X线是临床诊断骨性关节炎的重要依据。
2.1 类风湿关节炎在临床上,类风湿性关节患者的受累关节往往疼痛剧烈,且晨僵症状明显,并多见于四肢小关节中。
在诊断时,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活动期血沉增快,类风湿因子多为阳性,X线片常可见骨质疏松及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骨性关节炎腕关节极少有炎症反应及掌指关节极少累及是鉴别类风湿性关节炎和Bouchard\"s 结节间的要点。
骨性关节炎最佳治疗方法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化和关节周围骨质增生,导致关节功能受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针对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但是要选择最佳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综合考虑和个性化治疗。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骨性关节炎治疗方法,希望能对患者有所帮助。
首先,非药物治疗是骨性关节炎治疗的重要手段。
这包括体重控制、适当的运动和物理疗法。
体重过重会增加关节的负担,加重疾病的症状,因此需要通过科学的饮食和运动来控制体重。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的稳定性,减轻关节的负担,但要避免过度运动和损伤关节。
物理疗法包括热敷、冷敷、按摩等,可以缓解关节疼痛和肌肉紧张,改善关节活动度。
其次,药物治疗是骨性关节炎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止痛药、抗炎药、软骨修复剂和激素类药物。
止痛药和抗炎药可以缓解关节疼痛和红肿,但长期使用会对肝肾造成一定的损害,因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软骨修复剂可以帮助修复受损的软骨组织,减缓疾病的进展。
激素类药物可以迅速缓解疼痛和红肿,但长期使用会对关节组织造成损害,因此需要谨慎使用。
另外,手术治疗是骨性关节炎的最后手段。
当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无效时,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常见的手术包括关节镜手术、关节置换术和关节融合术。
关节镜手术可以清除关节内的异物和炎症组织,减轻关节疼痛。
关节置换术可以替换受损的关节,恢复关节功能。
关节融合术可以通过固定关节来减轻疼痛,但会影响关节的活动度。
除了上述治疗方法,还可以尝试一些辅助治疗方法,如中医理疗、针灸、艾灸等。
这些方法可以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但疗效因人而异,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总的来说,针对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选择最佳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综合考虑和个性化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注意休息,避免过度使用受损的关节,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注:本诊疗方案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方案结合我科特色制定。
中医病名:膝痹病西医病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以骨关节软骨损伤和骨质增生为特点的慢性关节疾病,也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又称退行性骨关节病、肥大性关节炎。
可出现膝关节疼痛,活动不灵活,疼痛明显时可有关节的肿胀发热,晚期可出现膝关节畸形,多见于老年人。
一、诊断标准:本病种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制定的《骨关节诊治指南(2023年版)》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一)诊断依据1、近1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2、X线片(站立或负重位)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3、关节液(至少2次)清亮、黏稠,WBC<2000个/m1;4、中老年患者(≥40岁);5、晨僵≤3分钟;6、活动时有骨摩擦音(感)。
注:综合临床、实验室及X线检查,符合1+2条或1+3+5+6条或1+4+5+6条,可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二)根据Kellgren和Lawrecne的放射学诊断标准进行分期: 0期:正常;1期:关节间隙可疑变窄,可能有骨赘;2期:有明显的骨赘,关节间隙轻度变窄;3期:中等量骨赘,关节间隙变窄较明确,软骨下骨骨质轻度硬化改变,范围较小;4期:大量骨赘形成,可波及软骨面,关节间隙明显变窄,硬化改变极为明显,关节肥大及明显畸形。
二、中医诊疗方法:采用我科膝痹病3+X综合疗法,即以中药辨证治疗、针刀松解、手法松动治疗作为我科膝痹病核心治疗方案,其余治疗为辅助治疗方案。
现分述如下:1、中药辨证内服本病种证型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方案”,主要证型分为四型:(1)瘀血凝滞证特点:关节疼痛,痛有定处,如针刺,得寒温均不缓解,舌质暗,脉沉涩。
治则: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组方:当归、牛膝各15g,川芎、桃仁、红花、五灵脂、没药、黄芪、地龙、甘草各9g,羌活、秦艽、香附各6g。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特点和防治发表时间:2019-09-06T15:27:23.997Z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6期作者:张杰[导读]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膝关节疼痛的患者,膝关节是我们身体非常重要的部位。
(南充市友豪医院四川南充 637000)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膝关节疼痛的患者,膝关节是我们身体非常重要的部位,也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并且每个人的膝关节都会经常屈伸,膝关节炎是比较常见的关节炎,造成膝关节炎的原因也有很多,比如肥胖的人群,由于身体的压力太大,很有可能会因为长期肥胖而导致膝关节出现骨性关节炎;还有很多经常进行体力劳动的人群,由于身体过度劳累而导致的骨性关节炎;还有一些经常进行跑步锻炼的人群,可能会因为姿势不规范或者其他等原因也有可能导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对于老年人来讲,比较容易患上膝骨关节炎,当老年人患上膝骨关节炎之后,比较难治疗,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会使老年人残疾。
由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比较复杂,因为其部位比较多和特殊,骨损伤发生的位置也比较多,例如胫骨骨损、股骨骨损等情况,骨损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膝关节屈伸。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哪些特点一旦出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最明显的早期症状就是走路时膝关节会有明显的疼痛感,有的时候蹲起和走路时还会听到摩擦的声音,走路会有明显的僵硬感,膝关节附近还会肿胀,因为膝关节对人体的重要作用,很多时候出现了这些情况,都会明显的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这种病症在老年群体里的发病率较高也比较频繁,对于肥胖人群来讲,会因为长时间体重不减,导致身体的压力过大,也会出现这类病症。
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就是经常穿高跟鞋的女性,长时间下来有可能会导致骨头变形而引发骨性关节炎。
如何检查是否患有膝骨关节炎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现走路过程或者蹲起时有骨头摩擦的声音出现,或者是膝关节处肿胀,疼痛等情况发生时,应当注意可能是出现了膝骨性关节炎,不要不以为然,应当及时去医院就诊,根据医生的专业判断和检查,一般的检查方法X射线或者是拍片子,来观察骨头的受损情况,还能够根据拍的片子判断病情的轻重,了解骨头受损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