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及产生的地理现象,范围及光照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地球运动演示,说明地球自转特点,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3.情感与价值:了解地球是不断运动的,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都与地球运动有关,从而树立唯物论和无神论观点。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学习目标

由于地球的运动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那么同学们一定会想了,地球是怎么样运动才造成这两种情况的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板书),学习目标是——(出示学习目标)

二、学习新课

(一)自学指导

认真自读课本P9——P10,思考下列问题,在课文中或图上找到相关答案并圈点勾画,约6分钟后各小组围绕疑难问题讨论交流,比谁自学能力强,自学效率高。

1.地球的自转——读图1.15思考:

①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

②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小时,也就是一天。

③由于地球是一个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因此,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

④地球的自转,产生了现象。

⑤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所以不同经度的地方,时间是不同的,我国东面的日本要比我们(早、晚)见到太阳,所以时间比我们要(早、晚)。按地球24小时转动360度来计算,经度每隔度,时间相差1小时。

(二)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督察。

(三)学习小组围绕疑难问题讨论交流。

(四)检测、点拨

(五)学生质疑,教师释疑

⑴地球在转吗?地球走得这么快,为什么我们竟一点也感觉不出地球正载着我们向前飞驰呢?

【教师释疑】对于这个问题,我国东汉时代有一本叫做《考灵曜》的书写道“地恒动不止,而人不知,譬如人在大舟中,闭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也。”如此比喻很贴切,同样的道理,天上的星星离我们实在太远了,在短时间内,例如几分钟、几秒钟,它们显现不出太大的变化来,由于缺少对比的景物,人们就很难觉察地球在运动了。

⑵如果地球自转速度变慢或变快,地球会有变化吗?

【教师释疑】如果地球自转速度变慢,即周期变长,则对着太阳的半个地球因接受太阳光照射时间长而持续升温,背着太阳的半个地球因接受不到太阳光照射时间长而持续降温,从而使地球昼夜温差变大。反之,昼夜温差变小。这两种情况均不利于生物的生存,甚至会导致生物灭绝。

(六)学生合上课本,教师引导系统小结。

三、规律总结: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更替,而且总是从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地球上的不同地方,也就出现了时间的差异。东边的时刻总是比西方的时刻早。按地球24小时转动360度来计算,经度每隔15度,时间相差1小时。

四、课堂巩固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一种运动形式——自转,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另一种运动形式——公转。

二、学习新课

(一)自学指导

认真自读课本P11——P13,思考下列问题,在课文中或图上找到相关答案并圈点勾画,约6分钟后各小组围绕疑难问题讨论交流,比谁自学能力强,自学效率高。

1.读课文填空

⑴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不停地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⑵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这样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

⑶地球上不同的地区,接收到的有多有少。

⑷人们根据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热量带:、、

、和。

⑸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最北界线是,最南界线是,两条线之间一年有次太阳直射现象。

2.读图1.19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地球仪演示)

3.读图1.20地球上的五带图,回答:

(二)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督察

(三)学习小组围绕疑难问题讨论交流。

(四)检测、点拨

(五)学生质疑,教师释疑

1.为什么两极地区在极昼时终日有阳光照射,气候却还是那么寒冷呢?

【教师释疑】因为决定地球上某地接受太阳光热量多少的是太阳光的照射时间和太阳辐射强度,而决定太阳辐射强度的主要因素是太阳高度。烈日当空,太阳高度大的时候,同样的太阳光束,照射在范围较小的地面上,并且这时太阳光透过大气的路程较短,被大气吸收和散射的程度较小。所以,地面上单位面积获得的热量就较多。当极昼现象发生时,虽然太阳光照射的时间很长,但是因为这时太阳高度

很低,太阳辐射强度很小,阳光斜射得很厉害,地面得到的太阳热能仍然很少,因此两极地区寒冷。

2.太阳直射点为什么总是在南北纬2

3.5°之间来回移动?

这是由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决定的。此夹角为66.5°,则南北回归线即太阳直射点最南和最北界线为南纬23.5°和北纬23.5°,南北极圈的纬度为66.5°,回归线和极圈的度数和为90°。

若夹角为60°,则南北回归线的度数为90°-60°=30°,南北极圈的纬度数为60°,与夹角度数相同;若夹角为90°,即太阳总是直射0°纬线,南北回归线就不存在,南北极圈也不存在,这样地球上同一地区每天获得的太阳热量就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也就没有了四季的变化。

(六)学生合上课本,教师引导系统小结。

1.四季的划分

⑴四季形成的原因: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这样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形成了四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⑵北半球四季的划分:①春季:3、4、5三个月;②6、7、8三个月;③秋季:9、

10、11三个月;④冬季:12、1、2三个月。

2.地球上的五带

⑴五带划分的依据:太阳热量在地表分布状况

⑵五带名称与典型特征:五带中,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热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南、北寒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四季分明的是南、北温带。

⑶五带的分界线: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⑷我国所处的温度带:热带和北温带。

三、作业

(一)学生复习巩固,同桌互相检测

(二)巩固练习

1、(2003·淄博)某人面北而立,左为东半球,右为西半球,前为热带地区,后为温带地区,其位置是()。

2、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A.转动的中心相同

B.自转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公转产生昼夜交替的变化

C.转动的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

D.自转和公转分开单独进行

3、将地球自转和公转所产生的地理现象用直线连接起来。

A.昼夜交替

①地球自转 B.昼夜长短的变化

②地球公转 C.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D.四季变化

4、我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1天有太阳直射井底的现象,该地的纬度和该日期正确的是()。

D. 23.5°S夏至日

5、我国南极考察队由上海出发到我国的南极考察站——中山站(69°S,76°E),途经地球五带中的个。

A.5个

B.4个

C.3个

D.2个

6、读“地球上的五带”图(如图1.2-7),回答:

⑴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五带的名称:A. ,

B. ,E. 。

⑵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是。(用字母表

示)

⑶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D和。(用字母

来表示)

⑷在气候上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的是和。(用字母表示)

⑸夏至日时,有极昼现象的是,有极夜现象的是。(用字母表示)

⑹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是,D和B的分界线是。

【例3】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如图1.2-8),

回答:

⑴当地球公转至A点时,北半球得到的太阳光热

量最。当地球公转至C点时,北半球的正午

太阳高度最。当地球公转到B、D点时,全球

昼夜。

⑵若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夹角为60°时,则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变为。若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为90°时,同一地区还有没有四季变化?。有没有昼夜交替?。

学用方法指导

学习地理要善于抓住比较、抓联系。请看下表。

表现原因

昼夜现象的产生在任何一个时刻,太阳总是照

亮半个地球,被照亮的半球为

昼半球,不被照亮的半球为夜

半球

地球是一个本身不发光和不透明

的球体

昼夜交替的形成地球上任何一个地区都会出现

白天和黑夜更替的现象

地球在不停地自转

昼夜长短的变化某个地区在一年内白天和黑夜

的长短有规律地变化

地球公转

夏至6月22日(或6月21日) 春分3月20日(或3月21

日);秋分9月23日(或9

冬至12月22日(或12月23

日)

月22日)

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太阳光直射赤道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

北半球接受光热多,气

过渡北半球接受光热少,气温低温高

二分二至日是我国特有的节气,是

我国黄河流域人民总结形成的,因此主

要指北半球季节变化。尽管南、北半球

季节变化相反,只要提到夏至日,日期

可认为是6月21日或22日,全球日期是统一的。

四、学习效果评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