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缠论线段详细图解

缠论线段详细图解

缠论线段详细图解
缠论线段详细图解

62

分型

三根K线,第二K线高点是相邻三K线高点中最高的,而低点也是相邻三K线低点中最高的,本ID给一个定义叫顶分型;第二K线低点是相邻三K线低点中最低的,而高点也是相邻三K线高点中最低的。

1. 顶分型

2. 底分型

对于分型,里面最大的麻烦,就是所谓的前后K线间的包含关系,其次,有点简单的几何思维,根据定义,任何人都可以马上得出以下的一些推论:

1、用[di,gi]记号第i根K线的最低和最高构成的区间,当向上时,顺次n个包含关系的K线组,等价于[maxdi,maxgi]的区间对应的K线,也就是说,这n个K线,和最低最高的区间为[maxdi,maxgi]的K线是一回事情;向下时,顺次n个包含关系的K线组,等价于[mindi,mingi]的区间对应的K线。

2、结合律是有关本ID这理论中最基础的,在K线的包含关系中,当然也需要遵守,而包含关系,不符合传递律,也就是说,第1、2根K线是包含关系,第2、3根也是包含关系,但并不意味着第1、3根就有包含关系。因此在K线包含关系的分析中,还要遵守顺序原则,就是先用第1、2根K线的包含关系确认新的K线,然后用新的K线去和第三根比,如果有包含关系,继续用包含关系的法则结合成新的K线,如果没有,就按正常K线去处理。

3、有人可能还要问,什么是向上?什么是向下?其实,这根本没什么可说的,任何看过图的都知道什么是向上,什么是向下。当然,本ID的理论是严格的几何理论,对向上向下,也可以严格地进行几何定义,只不过,这样对于不习惯数学符号的人,头又要大一次了。

假设,第n根K线满足第n根与第n+1根的包含关系,而第n根与第n-1根不是包含关系,那么如果gn>=gn-1,那么称第n-1、n、n+1根K线是向上的;如果dn<=dn-1,那么称第n-1、n、n+1根K线是向下的。

有人可能又要问,如果gndn-1,算什么?那就是一种包含关系,这就违反了前面第n根与第n-1根不是包含关系的假设。同样道理,gn>=gn-1与dn<=dn-1不可能同时成立。

上面包含关系的定义已经十分清楚,就是一些最精确的几何定义,只要按照定义来,没有任何图是不可以精确无误地、按统一的标准去找出所有的分型来。注意,这种定义是唯一的,有统一答案的,就算是本ID,如果弄错了,也就是错,没有任何含糊的地方,是可以在当下或任何时候明确无误地给出唯一答案的,这答案与时间无关,与人无关,是客观的,不可更改的,唯一的要求就是被分析的K线已经走出来。

(而图7,就给出了经过以上处理,没有包含关系的图形中,三相邻K 线之间可能组合的一个完全分类,其中的二、四,就是分别是顶分型和底分型,一可以叫上升K 线,三可以叫下降K 线。)

2007-09-18缠师的博文里写的关于新笔的定义:

笔:两个相邻的顶和底之间构成一笔,所谓笔,就是顶和底之间的其他波动,都可以忽略不算,但注意,一定是相邻的顶和底,隔几个就不是了。

本ID想了想,计算了一下能量力度,觉得以后可以把笔的成立条件略微放松一下,就是一笔

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顶分型与底分型经过包含处理后,不允许共用K线,也就是不能有一K线分别属于顶分型与底分型,这条件和原来是一样的,这一点绝对不能放松,因为这样,才能保证足够的能量力度;

2、在满足1的前提下,顶分型中最高K线和底分型的最低K线之间(不包括这两K线),不考虑包含关系,至少有3根(包括3根)以上K线。显然,第二个条件,比原来分型间必须有独立K 线的一条,要稍微放松了一点,这样,象今天绿箭头所指的地方,就是一笔了,相应那三笔下来就构成一段,整个划分就不会出现比较古怪的线段。

从分型到笔,必须是一顶一底。那么,两个顶或底能构成一笔吗?这里,有两种情况,第一种,在两个顶或底中间有其他的顶和底,这种情况,只是把好几笔当成了一笔,所以只要继续用一顶一底的原则,自然可以解决;第二种,在两个顶或底中间没有其他的顶和底,这种情况,意味着第一个顶或底后的转折级别太小,不足以构成值得考察的对象,这种情况下,第一个的顶或底就可以忽略其存在了,可以忽略不算了。

一、确定所有符合标准的分型。

二、如果前后两分型是同一性质的,对于顶,前面的低于后面的,只保留后面的,前面那个可以X 掉;对于底,前面的高于后面的,只保留后面的,前面那个可以X 掉。不满足上面情况的,例如相等的,都可以先保留。

三、经过步骤二的处理后,余下的分型,如果相邻的是顶和底,那么这就可以划为一笔。如果相邻的性质一样,那么必然有前顶不低于后顶,前底不高于后底,而在连续的顶后,必须会出现新的底,把这连续的顶中最先一个,和这新出现的底连在一起,就是新的一笔,而中间的那些顶,都X 掉;在连续的底后,必须会出现新的顶,把这连续的底中最先一个,和这新出现的顶连在一起,就是新

的一笔,而中间的那些底,都X 掉。

风若静(我觉得你画分笔的过程中存在一个误区,

画分笔,不应把图中所有K线都按顶分底分画出来,只须把可能具备转折意义的顶分和底分划分出来就行了,然后再考查它是否符合笔的定义。(怎知它是否具备转折意义?在它之后,产生4-5根以上反向的独立K线。具体是4还是5,就看你用的是新笔分还是旧笔分了)

线段:线段至少有三笔,线段无非有两种,从向上一笔开始的,和从向下一笔开始的。线段有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就是线段的前三笔,必须有重叠的部分,这个前提在前面可能没有特别强调,这里必须特别强调一次。(正如同一笔不可能出现顶低于底的情况,同一线段中,两端的一顶一底,顶肯定要高于底,如果你划出一个不符合这基本要求的线段,那肯定是划错了。)线段至少有三笔,但并不是连续的三笔就一定构成线段,这三笔必须有重叠的部分。

对于从向上一笔开始的,其中的分型构成这样的序列:d1g1d2g2d3g3…dngn(其中di 代表第i 个底,gi 代表第i 个顶)。如果找到i 和j,j>=i+2,使得dj<=gi,那么称向上线段被笔破坏。

对于从向下一笔开始的,其中的分型构成这样的序列:g1d1g2d2…gndn(其中di 代表第i 个底,gi 代表第i 个顶)。如果找到i 和j,j>=i+2,使得gj>=di,那么称向下线段被笔破坏

缠中说禅线段分解定理:线段被破坏,当且仅当至少被有重叠部分的连续三笔的其中一笔破坏。而只要构成有重叠部分的前三笔,那么必然会形成一线段,换言之,线段破坏的充要条件,就是被另一个线段破坏。

以向上笔开始的线段,可以用笔的序列表示:S1X1S2X2S3X3…SnXn。容易证明,任何Si 与Si+1 之间,一定有重合区间。而考察序列X1X2…Xn,该序列中, Xi 与Xi+1 之间并不一定有重合区间,因此,这序列更能代表线段的性质。

定义:序列X1X2…Xn 成为以向上笔开始线段的特征序列;序列S1S2…Sn 成为以向下笔开始线段的特征序列。特征序列两相邻元素间没有重合区间,称为该序列的一个缺口。关于特征序列,把每一元素看成是一K 线,那么,如同一般K 线图中找分型的方法,也存在所谓的包

含关系,也可以对此进行非包含处理。经过非包含处理的特征序列,成为标准特征序列。以后没有特别说明,特征序列都是指标准特征序列。

参照一般K 线图关于顶分型与底分型的定义,可以确定特征序列的顶和底。注意,以向上笔开始的线段的特征序列,只考察顶分型;以向下笔开始的线段,只考察底分型。

(这个分型结构中所谓特征序列的元素,其实是站在假设旧线段没被破坏的角度说的,而就像所有的分型一样,就算是一般K 线的,都是前后两段走势的分水岭、连接点。这和包含的情况不同,包含的关系是对同一段说的,而分型,必然是属于前后的,这时候,在构成分型的元素里,如果线段被最终破坏,那后面的元素肯定不是特征序列里的,也就是说,这时候,分型右侧的元素肯定不属于前后任何一段的特征序列。

所以,对于顶分型的右侧特征元素,只是一般判断方面的一种方便的预设,就如同几何里面,添加辅助线去证明问

题一样,辅助线不属于图形本身,就如同顶分型的右侧特征元素其实不一定属于任何的特征元素,但对研究有帮助,当然是要大力去用的,如此而已。)

(这里还要强调一下包含的问题,上面的分析知道,在这假设的转折点前后那两元素,是不存在包含关系的,因为,这两者已经被假设不是同一性质的东西,不一定是同一特征序列的;但假设的转折点后的顶分型的元素,是可以应用包含关系的。为什么?因此,这些元素间,肯定是同一性质的东西,或者就是原线段的延续,那么就同是原线段的特征序列中,或者就是新线段的非特征序列中,反正都是同一类的东西,同一类的东西,当然可以考察包含关系。)(另外,一定要注意,对于第二种情况的第二特征序列的分型判断,必须严格按照包含关系的处理来,这里不存在第一种情况中的假设分界点两边不能进行包含关系处理的要求。为什么?因为在第一种情况中,如果分界点两边出现特征序列的包含关系,那证明对原线段转折的力度特别大,那当然不能用包含关系破坏这种力度的呈现。而在第二种情况的第二特征序列中,其方向是和原线段一致,包含关系的出现,就意味着原线段的能量充足,而第二种情况,本来就意味着对原线段转折的能量不足,这样一来,当然就必须按照包含关系来。)

在标准特征序列里,构成分型的三个相邻元素,只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情况:

特征序列的顶分型中,第一和第二元素间不存在特征序列的缺口,那么该线段在该顶分型的高点处结束,该高点是该线段的终点;特征序列的底分型中,第一和第二元素间不存在特征序列的缺口,那么该线段在该底分型的低点处结束,该低点是该线段的终点;

第二种情况:

特征序列的顶分型中,第一和第二元素间存在特征序列的缺口,如果从该分型最高点开始的向下一笔开始的序列的特征序列出现底分型,那么该线段在该顶分型的高点处结束,该高点是该线段的终点;特征序列的底分型中,第一和第二元素间存在特征序列的缺口,如果从该分型最低点开始的向上一笔开始的序列的特征序列出现顶分型,那么该线段在该底分型的低点处结束,该低点是该线段的终点;

(强调,在第二种情况下,后一特征序列不一定封闭前一特征序列相应的缺口,而且,第二个序列中的分型,不分第一二种情况,只要有分型就可以。)

首先要分辨的,是特征序列中元素的包含关系。注意,特征序列的元素包含关系,首先的前提是这元素都在一特征序列里,如果两个不同的特征序列之间的元素,讨论包含关系是没意义的。显然,特征序列的元素的方向,和其对应的段的方向是刚好相反的,例如,一个向上段后接着一个向下段,前者的特征序列元素是向下的,后者是向上的,因此,根本也不可能存在包含的可能。

从上面的分析就可以知道,从转折点开始,如果第一笔就破坏了前线段,进而该笔延伸出三笔来,其中第三笔破点第一笔的结束位置,那么,新的线段一定形成,前线段一定结束。

这种情况还有更复杂一点的情况,就是第三笔完全在第一笔的范围内,这样,这三笔就分不出是向上还是向下,这样也就定义不了什么特征序列,为什么?因为特征序列是和走势相反的,而走势连方向都没有,那怎么知道哪个元素属于特征序列?这种情况,无非两种最后的结果:1、最终还是先破了第一笔的结束位置,这时候,新的线段显然成立,旧线段还是被破坏了;2、最终,先破第一笔的开始位置,这样,旧线段只被一笔破坏,接着就延续原来的方向,那么,显然旧线段依然延续,新线段没有出现。

线段必须被线段所破坏才能确定其完成。对于线段划分的第一种情况,如果第一笔出现笔破坏后,接着的一笔就创新高,而且再后一笔,根本就不触及笔破坏那一笔,那么,这时候,显然构成不了线对线段的破坏,因为后面这这三笔没有重合,不可能构成一线段。线段被线段破坏,必须不能是被同一性质的线段所破坏,也就是从向上一笔开始的线段不可能被向上一笔的线段所有破坏,必然是被从向下一笔开始的线段所破坏。

由于图形不断延续,因此,除非是新股上市后最开始的一段,否则任何一段都是破坏前一段的,如果你的划分,不能保证前面每一段都是被后一段破坏,那么这划分肯定不对。线段的破坏是可以逆时间传递的,也就是说被后线段破坏的线段,一定破坏前线段,如果违反这个原则,那线段的划分一定有问题。当然,实际划分中没必要都从上市第一天开始,一般都是从图K 线中近期的最高或最低点开始,

以上,都是些最严格的几何定义,真想把问题搞清楚的,就请根据定义多多自己画图,或者对照真

实的走势图,用定义多多分析。注意,所有分析的答案,只和你看的走势品种与级别图有关,在这客观的观照物与显微镜倍数确定的情况下,任何的分析都是唯一的,客观的,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79课解惑

自由散人2009-04-11 22:52:47 [举报] (4)

.\ (4)

..\......................../\. (8)

...\....................../..\................../\.. (10)

....\..................../....\..........6...../..\..../\

.....\.......2........../......\......../\..../....\../..\

......\....../\......../........\....../..\../......\/....\

.......\..../..\....../..........\..../....\/.......9......\ ........\../....\..../............\../.....7................\ ........1\/......\../..............\/........................\ ..................\/................5.........................\ ..................3............................................\

我分析以上两个图都是三段呀,下图中89已经形成笔破坏,所以910与78的特征序列不同而不能进行合并,所以下图也是三段.请各位高手批评.

=======================

缠师这里是用特征序列的分型来分线段,所以这里跟线段里的特征序列方向是不同的,在67课有讲(第一种情况:特征序列的底分型中,第一和第二元素间不存在特征序列的缺口,那么该线段在该底分型的低点处结束,该低点是该线段的终点;显然,出现特征序列的分型,是线段结束的前提条件。)这里两个图34都属于笔破坏,所以第一第二元素已经有了,所以在34后再找到一个元素底分型就会成立,也就是3就成为两个线段的分界点,而底分型的三个元素都是向上的,所以就都在向上笔里找,而34笔

破坏后后面的序列元素都适用包含关系,因为都属于同一类东西,所以就有12 36 78构成底分型的说法,而下图,既然36要用包含关系,那么710一样要用包含处理

际仁

转载]史上最精确的线段划分图示

(2010-10-02 22:08:24)

标签:分类:

原文地址:作者:

今晚重新梳理一下线段,本想整理关于线段的图,但是确无意中发现网上有人做出来了,据传版权是心禅屠龙先生的,严格按照定义重新对照一下,发现原则上我几乎同意他说的每一个字,他画的每一个图(除了图1中的e,我认为它是没有完成的,但是他后面的补充后的那个图,我是完全同意的)。转贴如下;

1

图3

图4

心禅屠龙先生把图做到这个份上,我觉得完全可以配得上史上最精确的线段划分图示的称号了,我甚至觉得如果谁还对线段划分有疑问,不妨直接按照这些对照一下就可以了。所以跟紧弄出来和朋友们分享。如果有人说,你认为最牛难道就是最牛的吗?我不敢确定,但是我也只能认为我所认为的了。

最后向心禅屠龙先生致敬

高手图解缠论-最全的缠论精华资料

如果你看懂了。你有福了。如果你看不懂。那就挑灯夜战继续学习吧。 当该股走到0时,c和b比较发生背驰。从macd指标可以明确判断。我们看到黄白线的不创新高以及红柱子面积缩小。当然我们还可以考察c的内部结构,利用区间套。精确定位。准确打击。实际上当时c 的内部是一个1分钟的盘整背驰。区间套就是多级别共振。 0点的确认宣告了一个标准的a+A+b+B+c 上涨走势类型的完美。0点就是两个走势类型的分解点。这是必然的。0点后的走势就是盘整或者下跌了。这一点一定要明确。 当行情发展到1时 01段内部一个1分钟盘整背驰确认1的低点的成立。可以用1分图的背驰点去看。不会有问题的。 当行情走到2时,由于12段内部盘整背驰。确认了2的高点。 2点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没有创0点的高点,实际上是形成了高一级别的第二类卖点。{低一级别的第二类卖点存在于01段内的中枢里。}2点的完美将01段内的小中枢扩展为大一点的中枢。这就为23段的出现埋下了伏笔。根据走势终完美。01段的背驰段就是23段的走出是必然的。这点是必须明确的。 3点的确认。就是01 12 23 段构筑的中枢的盘整背驰。加上23段内部的盘整背驰。精确打击没有问题。

3点的意义。就是如果它没有进入前中枢B 里。将构成前中枢B的三买。事实上它已经刺穿B中枢,三买没有了。同时确认了前上涨走势类型的结束。看到这里。你可以联想到什么那?我来告诉你。 缠论里关于线段是否走完的标准就是要被另外一个线段破坏。你现在看到的就是,一个走势类型是否完成。必然是被另外一个走势类型破坏。就像线段破坏线段一样。走势破坏走势。0到3 的盘整完美走势类型,由于没有形成中枢B的第三类买点。就确认了前走势的结束。 4点的背驰。是由段内背驰造成。如果看一分图,不难把握。4点的意义。就是将下跌以来的中枢。进行了第三次的扩张。使得随后的45段的下跌有了判断标准。比较01段和45段下方的macd 并利用45段内的盘整背驰,确认5的低点。没有一点的困难。5点是可以看做一个小的分解点了。 56段的走势非常漂亮。就是一个花开花谢的过程。5开始上涨先构筑第一个小中枢。突破后继续上行高点进入前中枢。这就是说,这个反弹不是最弱的反弹。所以后面肯定还有上涨。这是走势终完美所保证的。然后构筑第二个小中枢。{图中看不到了。如果看当时的1分钟图。可以亲身感受它的生长过程。}图中看到的扩张后的中枢。明显大于前小中枢。这就为后面的背驰段的出现打好了基础。中枢从小到大是花开的过程。再由大到小是花谢的过程。56段就是一个大中枢盘整背驰。中枢的前后是两个小的盘整背驰。非常完美。非常漂亮。6点的把握。相信不会有任何的困难吧。 6点的意义。由于没有突破0点高点。实际上是形成了更大级别的第二类卖点。还有就是完成了调整的第二段。0到5是第一段了。如果你看大的周期图。比如60分钟的。会很明显。也就是说从6点开始将走出向下的第三段了。这个花开的过程还没完那。 未完待续。

高手图解缠论(一个文档搞定缠论)-最全的缠论精华资料

缠论之花将在市场中永远绽放 如果你看懂了。你有福了。如果你看不懂。那就挑灯夜战继续学习吧。 当该股走到0时,c和b比较发生背驰。从macd指标可以明确判断。我们看到黄白线的不创新高以及红柱子面积缩小。当然我们还可以考察c的内部结构,利用区间套。精确定位。准确打击。实际上当时c 的内部是一个1分钟的盘整背驰。区间套就是多级别共振。 0点的确认宣告了一个标准的a+A+b+B+c 上涨走势类型的完美。0点就是两个走势类型的分解点。这是必然的。0点后的走势就是盘整或者下跌了。这一点一定要明确。 当行情发展到1时01段内部一个1分钟盘整背驰确认1的低点的成立。可以用1分图的背驰点去看。不会有问题的。 当行情走到2时,由于12段内部盘整背驰。确认了2的高点。2点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没有创0点的高点,实际上是形成了高一级别的第二类卖点。{低一级别的第二类卖点存在于01段内的中枢里。}2点的完美将01段内的小中枢扩展为大一点的中枢。这就为23段的出现埋下了伏笔。根据走势终完美。01段的背驰段就是23段的走出是必然的。这点是必须明确的。 3点的确认。就是01 12 23 段构筑的中枢的盘整背驰。加上23段内部的盘整背驰。精确打击没有问题。 3点的意义。就是如果它没有进入前中枢B 里。将构成前中枢B的三买。事实上它已经刺穿B中枢,三买没有了。同时确认了前上涨走势类型的结束。看到这里。你可以联想到什么那?我来告诉你。 缠论里关于线段是否走完的标准就是要被另外一个线段破坏。你现在看到的就是,一个走势类型是否完成。必然是被另外一个走势类型破坏。就像线段破坏线段一样。走势破坏走势。0到3 的盘整完美走势类型,由于没有形成中枢B的第三类买点。就确认了前走势的结束。 4点的背驰。是由段内背驰造成。如果看一分图,不难把握。4点的意义。就是将下跌以来的中枢。进行了第三次的扩张。使得随后的45段的下跌有了判断标准。比较01段和45段

缠论的线段

缠论的线段 1 上图是缠师当年留下来的随手画的线段延伸图,很珍贵的,总共12个线段延伸的情况。 1图最简单的线段。同学们注意了,这叫做盘整走势,它可以是一个完成的走势,也可以是一个未完成的走势。因为它还有被一笔走势完全包含破坏的那种情况存在。所以是一种待定的情况。如果被一笔完全包含破坏。这个盘整走势将被划分在前面的那个线段中。而这个最简单的线段确是一个最重要的走势。它的出现。确认了前面线段的完成。同时又是一个新线段的开始。这个新的线段无论如何延伸发

展。必然是在这个盘整走势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个盘整走势除了可以做为线段延伸的开始。另外一个重大功能就是成为中枢的构成段。这个问题回头讲中枢时再说了。 2图最简单的盘整走势类型,同学们注意了,做为走势类型,就是一个完成的形态了,无论前面和它连接的走势是什么状态,都不会影响和改变它的存在,这和盘整走势是有着性质上的差别那。 3图和4图线段延伸的盘整形态,复杂点的盘整走势类型。 5图线段延伸的趋势形态。标准的趋势走势类型。 6图和7图线段延伸的盘整形态,看上去有点别扭,都是盘整类型。 8图线段延伸的趋势形态,趋势走势类型。 9图线段延伸的盘整形态,这个看上去上下幅度大走势激烈的盘整类型。 10图和11图线段延伸的盘整形态,同学们注意看,这两个图都有反向线段被笔走势完全包含破坏的情况。划分上,最后都还是归于原来的线段中了。 12图线段延伸的趋势形态,这个延伸的稍微复杂一些。 上面的12种情况,都是一个线段的延伸,中间有趋势走势类型和盘整走势类型。同学们注意了,这里就遵循了一个原则,那就是对于向上延伸的线段来说,一笔下后,后面的一笔创新高,只要是符合了这个原则,一个线段的延伸或一个走势类型的延伸将继续。

缠论级别(图文并茂)-single

缠论学习路径--single 缠论的学习步骤:1.形态学(目的-几何化走势)2.动力学(判断走势完美和延续) 形态学: 学习步骤 1.k线包含处理 2.分型 3.笔 4.线段 5.中枢 6.走势类型 7.三个买卖点以及三级联立买卖点关系 8.级别和同级别分解 9.背驰 10.走势的各种级别分解以及走势多义性和非同级别分解 学习缠论最先应该先反复阅读原文1-20课4次以上 精读线段划分20次 细读走势多义性和同级别分解20次 缠论的目标:就是寻找参考点,分类走势,分解走势,将走势分解成一段一段的,为自己的操作找到相应的买卖段 缠论的核心是,走势必完美,和级别。递归的数学思想,是走势长大的数学依据。 线段之前的定义:要自己反复学习 接下来讲解走势走势分解和级别,以及生长过程,三类买卖点

一段一段的走势,一点点长大,级别也是从0级长大到1f级别,,,每个箭头都是1f线段,就是0级 这些都是1f走势类型,理由都是由至少三段重叠

这些都是1f级别的趋势走势类型 级别的生长,就好比人的年龄,刚受精的时候就是个受精卵,,是没有年龄的,经过怀孕长大,股票就是走势长大(怀孕就好比1f的线段组成的经过---需要很多的笔来构建,就好比人的怀孕不断发育一样),,,生下来来,就形成了0岁,0级别就是刚生下来,,,不足一岁就只能用0岁来代替了,,,,然后一年后我们长大成为一岁,,,股票经过三次有重叠的线段后,就长大成为了1f级别,,,然后不断这样生长,人一年又一年就长大到了1岁2岁3岁。。。。。而股票经过不断走势生长,也长大到了1级,2级3级4级5级6级,,,我们一般取名字(1f级别,5f级别,30f级别,日线级别,周线级别,月线级别,季线级别,年线级别)

缠论图解108课案例配图(同名12415)

缠论图解108课案例配图 花了两天时间把图表制出来,一方面自己也加深了学习的印象,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对学缠的朋友有一点帮助。 缠论第一高手缠论完美教程缠论图解

缠论第一高手缠论完美教程缠论图解

缠论第一高手缠论完美教程缠论图解 没事整理一下思路,复习复习缠论,做个图解。 开宗明义,缠论的价值在于对图形的完全分解,这点首先要确信,这个分类定义是“走势必完美”的基础。咱们换个说法,没有气血阴阳,一二三什么的,就是直线图形,主要是简要基本概念,细节就不说了,直接上图。 打开K线图,譬如5分钟图,我们把看到的图形简化成下面图中左侧图形的形式,这样就只有向上的线和向下的线。这上下就好比指月的手指,而后面的各种定义也就是更加具体的方法而已。 至于如何进行简化当然有详细的方法,具体请参考缠论相关章节,我这里的一条线就是缠论中所说的一个线段,线段里面还有笔,自己辛苦点去看吧。 我们给图形上色后变成下面图中右侧图形,从图形右侧的彩色部分开始,两条红色的线段明显是向上的线段,中间夹了一根向下的蓝色线段。 1、级别

这里开始给出基本的定义,因为缠论的基本是有级别的递归定义,所以一定要首先明确级别的概念,下面的几张图分别是在不同级别观察到的结果,中间是我们的操作级别,左侧是次一级别,右侧是高一级别。我们可以发现虽然有不同的级别,但是图形的基本组成还是一样:只有有向上和向下两种线段。次一级别的图形规整后形成我们操作级别的图形,在进一步规整后形成高一级别的图形。好比用4倍,2倍和1倍放大镜在观察一样。 2、中枢 上和下的基础定义明白之后,就是另一个重要的概念,中枢。下图中右侧图形的黄色方框就是一个中枢,如果我们当前的观察级别是5分钟图,则3条5分钟线段重叠的部分就形成一个中枢,这个中枢的级别是5分钟级别。缠论的基本判断都需要围绕中枢展开,所以什么是中枢以及中枢如何形成,改变,中枢的意义必须明确。 3、趋势 下图的右侧图形表明是在一个中枢之后,有一个向上的线段脱离中枢,又有一个向下线段回试并没有回到中枢,最终形成了一个新的中枢。这种在同一个方向,两个中枢依次排列并不重叠的走势结构成为“趋势”。趋势有向上和向下之分,当前级别的趋势构成了高级别图形结构的一个线段。趋势意味着方向的明确。趋势可以一直延续下去,形成无数个中枢,但多数情况下连续两个中枢以后就会有些变化。 4、盘整 如果一段图形结构中只有一个中枢,则成为“盘整”。如下图,左侧图形当然是盘整,右侧的图形中有一个向上的线段企图脱离中枢,但随后一个向下的线段又回到了前面的中枢区域,那么这里还是一个中枢,依旧是“盘整”。盘整的方向性比趋势要差。实际操作中盘整的情况往往是最难把握的。但只要有基本的上下上结构,就可以对盘面做出分析。不就是进入更小的级别去看嘛,不过一般来说初期最好守住自己的操作级别不要乱动。 以2011年12月1日的1分钟图看,昨天的大幅下跌只是一个企图脱离中枢的线段,今天的大幅上涨又回到并穿越了这个中枢,最终收盘前还是回到中枢,所以当前还只是一个盘整。如果对于一个更大的级别,譬如5分钟,那更加是一个盘整了。 5、背驰 我们做那么多的分析要的无非是把握未来的方向,但是未来是测不准的,我们能做的无非是在一个完全分类的基础上对当前盘面做出判断,对可能的结果做出完全分类,然后选择概率最大的可能进行操作而已。对于一个上涨的趋势或者盘整的图形,他的机会在哪里?怎么判断呢?很简单,只有一种方法“力度比较”。根据围绕某个中枢的两个同向线段的力度来进行比较。如下图,黄色方框为一个

缠论线段详细图解

62 分型 三根K线,第二K线高点是相邻三K线高点中最高的,而低点也是相邻三K线低点中最高的,本ID给一个定义叫顶分型;第二K线低点是相邻三K线低点中最低的,而高点也是相邻三K线高点中最低的。 1. 顶分型 2. 底分型 对于分型,里面最大的麻烦,就是所谓的前后K线间的包含关系,其次,有点简单的几何思维,根据定义,任何人都可以马上得出以下的一些推论: 1、用[di,gi]记号第i根K线的最低和最高构成的区间,当向上时,顺次n个包含关系的K线组,等价于[maxdi,maxgi]的区间对应的K线,也就是说,这n个K线,和最低最高的区间为[maxdi,maxgi]的K线是一回事情;向下时,顺次n个包含关系的K线组,等价于[mindi,mingi]的区间对应的K线。 2、结合律是有关本ID这理论中最基础的,在K线的包含关系中,当然也需要遵守,而包含关系,不符合传递律,也就是说,第1、2根K线是包含关系,第2、3根也是包含关系,但并不意味着第1、3根就有包含关系。因此在K线包含关系的分析中,还要遵守顺序原则,就是先用第1、2根K线的包含关系确认新的K线,然后用新的K线去和第三根比,如果有包含关系,继续用包含关系的法则结合成新的K线,如果没有,就按正常K线去处理。 3、有人可能还要问,什么是向上?什么是向下?其实,这根本没什么可说的,任何看过图的都知道什么是向上,什么是向下。当然,本ID的理论是严格的几何理论,对向上向下,也可以严格地进行几何定义,只不过,这样对于不习惯数学符号的人,头又要大一次了。 假设,第n根K线满足第n根与第n+1根的包含关系,而第n根与第n-1根不是包含关系,那么如果gn>=gn-1,那么称第n-1、n、n+1根K线是向上的;如果dn<=dn-1,那么称第n-1、n、n+1根K线是向下的。 有人可能又要问,如果gndn-1,算什么?那就是一种包含关系,这就违反了前面第n根与第n-1根不是包含关系的假设。同样道理,gn>=gn-1与dn<=dn-1不可能同时成立。

缠论中枢划线笔和线段主图指标公式优化后

缠论中枢划线笔和线段 主图指标公式优化后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KU1:=IF(HIGH=HHV(HIGH,3),1,0); KD1:=IF(LOW=LLV(LOW,3),1,0); UL:=IF(REF(KU1,2)=1 AND REF(KU1,1)=0 AND KU1=0,REF(HIGH,2),REF(HIGH,2+BARSLAST(REF(KU1,2)=1 AND REF(KU1,1)=0 AND KU1=0))); DL:=IF(REF(KD1,2)=1 AND REF(KD1,1)=0 AND KD1=0,REF(LOW,2),REF(LOW,2+BARSLAST(REF(KD1,2)=1 AND REF(KD1,1)=0 AND KD1=0))); HV:=H>UL AND H>REF(H,1) ; LV:=L

3; HV1:=HV AND IP AND H>=HHV(H,BARSLAST(LV)); LV1:=LV AND IP AND L<=LLV(L,BARSLAST(HV)); DRAWLINE(LV1,LOW,HV1, HIGH,0),COLORYELLOW,LINETHICK2; DRAWLINE(HV1,HIGH,LV1, LOW,0),COLORMAGENTA,LINETHICK2; N1:=10;N2:=10;DISP:=2;K:=1; P1:=PEAK(1,K*N1,1); P2:=PEAK(1,K*N1,2); WP1:=PEAKBARS(1,K*N1,1); WP2:=PEAKBARS(1,K*N1,2); T1:=TROUGH(2,K*N2,1); T2:=TROUGH(2,K*N2,2); WT1:=TROUGHBARS(2,K*N2,1); WT2:=TROUGHBARS(2,K*N2,2); TJ1:=P1>T1 AND P2>T2 ; ZD:=MAX(T1,T2); ZG:=MIN(P1,P2); LL:=MIN(T1,T2); HH:=MAX(P1,P2); TJ2:=FILTER(ZG>ZD,2); TJ3:=ZG=REF(ZG,BARSLAST(TJ2)) OR ZD=REF(ZD,BARSLAST(TJ2)); TJ4:=TJ1 AND TJ2 AND NOT(TJ3); TJ5:=BETWEEN(ZD,REF(ZD,REF(BARSLAST(TJ4),1)),REF(ZG,REF(BARSLAST(TJ4) ,1))); TJ6:=BETWEEN(ZG,REF(ZD,REF(BARSLAST(TJ4),1)),REF(ZG,REF(BARSLAST(TJ4) ,1))); TJ7:=ZG>REF(ZG,REF(BARSLAST(TJ4),1)) AND ZD

缠论图解安居上、中、下

缠论图解(上) 2011-12-01 17:00:04 没事整理一下思路,复习复习缠论,做个图解。 开宗明义,缠论的价值在于对图形的完全分解,这点首先要确信,这个分类定义是“走势必完美”的基础。咱们换个说法,没有气血阴阳,一二三什么的,就是直线图形,主要是简要基本概念,细节就不说了,直接上图。 打开K线图,譬如5分钟图,我们把看到的图形简化成下面图中左侧图形的形式,这样就只有向上的线和向下的线。这上下就好比指月的手指,而后面的各种定义也就是更加具体的方法而已。至于如何进行简化当然有详细的方法,具体请参考缠论相关章节,我这里的一条线就是缠论中所说的一个线段,线段里面还有笔,自己辛苦点去看吧。 我们给图形上色后变成下面图中右侧图形,从图形右侧的彩色部分开始,两条红色的线段明显是向上的线段,中间夹了一根向下的蓝色线段。 1、级别 这里开始给出基本的定义,因为缠论的基本是有级别的递归定义,所以一定要首先明确级别的概念,下面的几张图分别是在不同级别观察到的结果,中间是我们的操作级别,左侧是次一级别,右侧是高一级别。我们可以发现虽然有不同的级别,但是图形的基本组成还是一样:只有有向上和向下两种线段。次一级别的图形规整后形成我们操作级别的图形,在进一步规整后形成高一级别的图形。好比用4倍,2倍和1倍放大镜在观察一样。 2、中枢 上和下的基础定义明白之后,就是另一个重要的概念,中枢。下图中右侧图形的黄色方框就是一个中枢,如果我们当前的观察级别是5分钟图,则3条5分钟线段重叠的部分就形成一个中枢,这个中枢的级别是5分钟级别。缠论的基本判断都需要围绕中枢展开,所以什么是中枢以及中枢如何形成,改变,中枢的意义必须明确。 3、趋势 下图的右侧图形表明是在一个中枢之后,有一个向上的线段脱离中枢,又有一个向下线段回试并没有回到中枢,最终形成了一个新的中枢。这种在同一个方向,两个中枢依次排列并不重叠的走势结构成为“趋势”。趋势有向上和向下之分,当前级别的趋势构成了高级别图形结构的一个线段。趋势意味着方向的明确。趋势可以一直延续下去,形成无数个中枢,但多数情况下连续两个中枢以后就会有些变化。 4、盘整 如果一段图形结构中只有一个中枢,则成为“盘整”。如下图,左侧图形当然是盘整,右侧的图形中有一个向上的线段企图脱离中枢,但随后一个向下的线段又回到了前面的中枢区域,那么这里还是一个中枢,依旧是“盘整”。盘整的方向性比趋势要差。实际操作中盘整的情况往往是最难把握的。但只要有基本的上下上结构,就可以对盘面做出分析。不就是进入更小的级别去看嘛,不过一般来说初期最好守住自己的操作级别不要乱动。

缠论中的线段划分8种情况

缠论中的线段划分 现对线段画分的8种情况依次进行详细分析及阐述。 第一种情况(标准的第1种情况) ----------------/\g2--------------------- ---------------/--\---------------------- --------------/----\--------------------- -------------/------\------g3------------ ------------/--------\----/\------------- -----------/----------\--/--\------------ ----/\g1--/------------\/----\----------- ---/--\--/--------------d3-- -\---------- --/----\/d2------------------ -\d4------- -/d1-------------------------------------- 分段分析:对于g2处的顶分型,其特征序列元素为g1d2、g2d3、g3d4,由于d3低于g1很显然属于标准的第一种情况,因此g2处的顶分型可以确认。该图是两段,d1-g2是一段,g2-d4是一段。 当下分析:这种情况下,一般会表现为d2g2力度与d1g1盘背。如果d2g2与d1g1盘背,应该在g2处抛掉半仓(因为不能肯定是否会跌破g1),等g3回试不创新高后再抛光剩余的筹码;如果d2g2与d1g1不背驰,则可以在g3回试不创新高后清仓。

第二种情况(标准的第2种情况之1) ----------------g6----------------------g9 ---------------/\----g7------------ -/--- --------------/--\--/\--------g8- --/---- -------------/----\/--\------/\----/----- ------------/---- d7-- \----/--\--/------ -----------/------------\--/----\/------- ----/\g5--/--------------\/-----d9------ ---/--\--/---------------d8------------- --/----\/d6----------------------------- -/d5------------------------------------ 分段分析:图中对于g6处的顶分型,其特征序列元素为g5d6、g6d7、g7d8,由于d7高于g5很显然第一和第二两个元素之间有缺口,属于第二种情况,这时g6的顶分型不能确认。再往下看,对于d8处的底分型,其特征序列元素为d7g7、d8g8、d9g9,很显然d8处的底分型是第一种情况,这样g6处的顶分型可以确认,同时d8处的底分型也可以确认,因此该图分成三段,d5-g6是一段,g6d8是一段,d8g9是一段。 当下分析:这种情况下,往往g6这里上涨力度并不背驰,所以不抛,而走到g7时,虽然g6处的顶分型还未能得到确认,但不创新高,还是要抛掉半仓。即使事后发现抛错,之后股价继续上涨突破了,但也还是有机会在三买点再重新把抛掉的半仓补回来,所以并不算踏空,而且更加安全;如果股价不涨,则剩余半仓在三卖点清掉!

123法则+缠论图解+洛氏交易买卖

123法则---判断趋势改变的法则 1、趋势线被突破; 2、上升趋势不再创新高,或下降趋势不再创新低; 3、在上升趋势中,价格向下穿越先前的短期回档低点,或在下降趋势中,价格上穿先前的短期反弹高点。 123法则相当于道氏理论对趋势发生转变的定义,注意其中第二点,有的时候价格会出现短暂的假突破(新高或者新低),但很快会回到前高以下(前低以上),因此还可以和2B法则相结合。 下面的图1是上升趋势的改变,图2是下降趋势的改变,每个图中的第一个是基本形态,后面的是扩展形态。

2B法则: 在上升趋势中,如果价格已经穿越先前的高价而未能持续挺升,稍后又跌破先前的高点,则趋势很可能会发生反转,而且下跌的目标很有可能是这波行情启动的起点。下降趋势也是如此,只是方向相反。

[/url] [/url] [/url]

[/url] [/url] 123法则、2B法则的综合运用 这两个法则不论是中长线的趋势中还是短线当日交易中都可以加以运用。 在金融投资中,保护性止损价为的设置非常关键,而运用上述两个法则具体操作过程中,止损价为可以这样设置:运用123法则,当上升中出现法则中第3条,开立空头头寸,止损价位设在前低点稍上方;在下降中出现法则中第3条,开立多头头寸,止损价位设在前高点稍下方。 运用2B法则,在上升趋势中,价格已经穿越先前的高价,稍后又跌破先前的高点,立即开设空头头寸,止损价为设在先前的高点稍上方;在下降趋势中,价格已经穿越先前的低价,稍后又涨回先前的低点上方,立即开设多头头寸,止损价为设在先前的低点稍下方。 如果之后又发生符合123法则的情况,结合123的操作方法追加头寸,原先头寸的止盈价和追加头寸的止损价共同放在前低点稍上方(或前高点稍下方)。 123法则、2B法则在技术上的运用,其好处不仅仅在于较好的把握了价格转向的先机,而且由于止损价位和开仓价位非常接近,使风险能被控制再更小的范围内,从而获得较高收益、较低的风险。 十六字方针:现金为皇,顺势为王,点位为相,止损至圣。 史上最全的缠论图解 史上最全的缠论图解!

高手图解缠论

缠论之花将在市场中永远绽放 (2009-10-10 10:31:01) 如果你看懂了。你有福了。如果你看不懂。那就挑灯夜战继续学习吧。 当该股走到0时,c和b比较发生背驰。从macd指标可以明确判断。我们看到黄白线的不创新高以及红柱子面积缩小。当然我们还可以考察c的内部结构,利用区间套。精确定位。准确打击。实际上当时c 的内部是一个1分钟的盘整背驰。区间套就是多级别共振。 0点的确认宣告了一个标准的a+A+b+B+c 上涨走势类型的完美。0点就是两个走势类型的分解点。这是必然的。0点后的走势就是盘整或者下跌了。这一点一定要明确。

当行情发展到1时01段内部一个1分钟盘整背驰确认1的低点的成立。可以用1分图的背驰点去看。不会有问题的。

当行情走到2时,由于12段内部盘整背驰。确认了2的高点。2点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没有创0点的高点,实际上是形成了高一级别的第二类卖点。{低一级别的第二类卖点存在于01段内的中枢里。}2点的完美将01段内的小中枢扩展为大一点的中枢。这就为23段的出现埋下了伏笔。根据走势终完美。01段的背驰段就是23段的走出是必然的。这点是必须明确的。 3点的确认。就是01 12 23 段构筑的中枢的盘整背驰。加上23段内部的盘整背驰。精确打击没有问题。 3点的意义。就是如果它没有进入前中枢B 里。将构成前中枢B的三买。事实上它已经刺穿B中枢,三买没有了。同时确认了前上涨走势类型的结束。看到这里。你可以联想到什么那?我来告诉你。 缠论里关于线段是否走完的标准就是要被另外一个线段破坏。你现在看到的就是,一个走势类型是否完成。必然是被另外一个走势类型破坏。就像线段破坏线段一样。走势破坏走势。0到3 的盘整完美走势类型,由于没有形成中枢B的第三类买点。就确认了前走势的结束。

缠论中枢划线(笔和线段)主图指标公式-优化后

KU1:=IF(HIGH=HHV(HIGH,3),1,0); KD1:=IF(LOW=LLV(LOW,3),1,0); UL:=IF(REF(KU1,2)=1 AND REF(KU1,1)=0 AND KU1=0,REF(HIGH,2),REF(HIGH,2+BARSLAST(REF(KU1,2)=1 AND REF(KU1,1)=0 AND KU1=0))); DL:=IF(REF(KD1,2)=1 AND REF(KD1,1)=0 AND KD1=0,REF(LOW,2),REF(LOW,2+BARSLAST(REF(KD1,2)=1 AND REF(KD1,1)=0 AND KD1=0))); HV:=H>UL AND H>REF(H,1) ; LV:=L

3; HV1:=HV AND IP AND H>=HHV(H,BARSLAST(LV)); LV1:=LV AND IP AND L<=LLV(L,BARSLAST(HV)); DRAWLINE(LV1,LOW,HV1, HIGH,0),COLORYELLOW,LINETHICK2; DRAWLINE(HV1,HIGH,LV1, LOW,0),COLORMAGENTA,LINETHICK2; N1:=10;N2:=10;DISP:=2;K:=1; P1:=PEAK(1,K*N1,1); P2:=PEAK(1,K*N1,2); WP1:=PEAKBARS(1,K*N1,1); WP2:=PEAKBARS(1,K*N1,2); T1:=TROUGH(2,K*N2,1); T2:=TROUGH(2,K*N2,2); WT1:=TROUGHBARS(2,K*N2,1); WT2:=TROUGHBARS(2,K*N2,2); TJ1:=P1>T1 AND P2>T2 ; ZD:=MAX(T1,T2); ZG:=MIN(P1,P2); LL:=MIN(T1,T2); HH:=MAX(P1,P2); TJ2:=FILTER(ZG>ZD,2); TJ3:=ZG=REF(ZG,BARSLAST(TJ2)) OR ZD=REF(ZD,BARSLAST(TJ2)); TJ4:=TJ1 AND TJ2 AND NOT(TJ3); TJ5:=BETWEEN(ZD,REF(ZD,REF(BARSLAST(TJ4),1)),REF(ZG,REF(BARSLAST(TJ4),1))); TJ6:=BETWEEN(ZG,REF(ZD,REF(BARSLAST(TJ4),1)),REF(ZG,REF(BARSLAST(TJ4),1))); TJ7:=ZG>REF(ZG,REF(BARSLAST(TJ4),1)) AND ZD

《图解缠论》-书稿

图解缠论 核心理论由浅入深实战图解 前言: 股票市场存在100%安全的买点吗?存在100%安全无风险的交易系统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100%安全的买点要剔除单边下跌的情况,100%安全无风险的交易系统要通过持续的操作将成本将为零。缠论所探讨的,就是如何通过交易,将持仓成本降为零。 缠论,横亘于其他股票分析方法之外的理论系统,在理论中没有偶然、没有概率、没有随机,完全以逻辑、定义、推导的方式将任何走势图形分解,最终达到“阅读”,而不是“分析”股票走势的境界。从这种意义上来讲,缠论是一种语言,是将看似杂乱无章的股票走势翻译为可读文字的语言。 交易,反映为动作,就是买与卖,而股票交易最终要达成的理想化境界就是买点买、卖点卖,缠论的作用就是把买点与卖点,经过严谨的推导,精确的揭示。而买点与卖点本身,构成了走势的各个关节点,所谓庖丁解牛,也就是把握住牛的整体结构,并将其拆解,顺着关节点下刀。 股票操作理应是一种机械化的程序,但被机械化的不仅是程序,更是操作者自身,人的机械化才是真正决定操作成绩的关键因素,但在此之前,首先要有机械化的操作程序,本书的目的,就是给出机械化操作的编程语言。 缠论的原文,因为事先没有经过整体的编排,写的比较随意,造成了很多看似前后矛盾的地方,以及一些模糊的概念,更因为缺少实际图形的辅助,使学习者感觉晦涩难明。其实缠论的学习只需要抓住两个重点就可以,一是整体性,通篇的阅读之后,需要站在理论系统全局的角度去理解;二是实践,没有经过实践的理论学习是不足以笑傲股市的,而事实上对理论的深刻理解,往往都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 完整的缠论包含动力学与几何学两个部分,二者不一不异。本书只涉及围绕中枢的股票动力学部分,笔与线段看原文就可以,那没有任何难以理解和模糊的地方。而中枢部分最重理解,完全从定义出发相信很多人都觉得复杂而难以掌握,本书从最简单的“缠论之用”出发,由浅入深的逐步将中枢理论配合大量实际图例加以介绍,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初学缠论的操作中,以及学了很久但总有一些点没有突破的学习者提供辅助性的参考。 很多人都说股市80%的亏损,20%的人盈利,并根据这一原则怀疑所有技术系统,认为所有的股票技术都改变不了82定律这一事实。从概率层面上,这并没有错,但造成82定律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技术是82的,而是学技术、用技术的人是被82的。这和其他行业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同样的生意,20%的人赚其他80%人的利润总额,这是一定要有清楚认识的。如果没有一番刻苦的学习、长期的总结、丰富的实践,想学好任何东西都是空中阁楼。 但缠论的特别之处就在于从中可以提炼出一些固定的买入准则,而这些买入方式是完全看图对照就可以立马上手操作的,并不需要有太深的理论基础。当然,想要在无论牛熊的环境中都稳定获利,那是必须对理论掌握的非常透彻之后的事情了。 本书包含了笔者在实际操作中总结出来的内容,可能与其他理解存在不同之处,疏漏之处亦难免,请见谅并恳请指正。

缠论线段相关知识点梳理

缠论线段相关知识点梳理 一、分笔注意事项 顶和底之间一定要至少有1根K 线不完全属於顶和底的,也就是说,该K 线至少有部分,既不属於顶也不属於底。(注:连接前后2 个中枢的必然是次级别或次级别以下走势) 二、线段被破坏的几种情况 最早破坏那笔就是转折点下来的第一笔,这种情况下,这一笔,如果后面延伸出成为线段的走势,那么这一笔就属於中间地带,既不能说是前面一段的特征序列,更不能说是后一段的特征序列,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出现似乎有特征序列的包含关系的走势,也不能算。 从转折点开始,如果第一笔就破坏了前线段,进而该笔延伸出三笔来,其中第三笔破点第一笔的结束位置,那么,新的线段一定形成,前线段一定结束。 第三笔完全在第一笔的范围内,这样,这三笔就分不出是向上还是向下,这样也就定义不了什么特征序列,为什么?因为特征序列是和走势相反的,而走势连方向都没有,那怎么知道哪个元素属於特征序列?(匪注:这个也类似於中阴状态) 这种情况,无非两种最后的结果:1、最终还是先破了第一笔的结束位置,这时候,新的线段显然成立,旧线段还是被破坏了;2、最终,先破第一笔的开始位置,这样,旧线段只被一笔破坏,接着就延续原来的方向,那么,显然旧线段依然延续,新线段没有出现。 当前一段被不是转折点开始的第一笔破坏时,那么,特征序列的分型结构也能成立(匪注:特征序列内的元素,见 b 图),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转折点前的最后一个特征序列元素与转折点后第一个特征元素之间肯定有缺口,而且后者与最早破坏那笔肯定不是包含关系,否则该缺口就不可能被封闭,破坏那笔也就不可能破坏前一线段的走势。这里的逻辑关系很明确的,线段要被笔破坏,那么必须其最后一个特征序列的缺口被封闭,否则就不存在被笔破坏的情况。 笔、线段是为了在实际操作中构成最小级别的中枢,在笔和线段中,连中枢都谈不上,只能用类似中枢以及相应的背驰力度方法去确认笔与线段的结束,但这只是类似,并不是说笔与线段里就真有什么中枢与背驰。 没有人规定分段的结束位置一定是最高、最低的,关键要有至少三笔。但在1 分钟级别上看,一个线段就结束在最高的位置,为什么?线段的存在,是为了让图形规范化,就如

高手图解缠论(一个文档搞定缠论)全的缠论精华资料

高手图解缠论(一个文档搞定缠论)全的缠论精华资料

————————————————————————————————作者:————————————————————————————————日期:

缠论之花将在市场中永远绽放 如果你看懂了。你有福了。如果你看不懂。那就挑灯夜战继续学习吧。 当该股走到0时,c和b比较发生背驰。从macd指标可以明确判断。我们看到黄白线的不创新高以及红柱子面积缩小。当然我们还可以考察c的内部结构,利用区间套。精确定位。准确打击。实际上当时c 的内部是一个1分钟的盘整背驰。区间套就是多级别共振。 0点的确认宣告了一个标准的a+A+b+B+c 上涨走势类型的完美。0点就是两个走势类型的分解点。这是必然的。0点后的走势就是盘整或者下跌了。这一点一定要明确。

当行情发展到1时01段内部一个1分钟盘整背驰确认1的低点的成立。可以用1分图的背驰点去看。不会有问题的。

当行情走到2时,由于12段内部盘整背驰。确认了2的高点。2点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没有创0点的高点,实际上是形成了高一级别的第二类卖点。{低一级别的第二类卖点存在于01段内的中枢里。}2点的完美将01段内的小中枢扩展为大一点的中枢。这就为23段的出现埋下了伏笔。根据走势终完美。01段的背驰段就是23段的走出是必然的。这点是必须明确的。 3点的确认。就是01 12 23 段构筑的中枢的盘整背驰。加上23段内部的盘整背驰。精确打击没有问题。 3点的意义。就是如果它没有进入前中枢B 里。将构成前中枢B的三买。事实上它已经刺穿B中枢,三买没有了。同时确认了前上涨走势类型的结束。看到这里。你可以联想到什么那?我来告诉你。 缠论里关于线段是否走完的标准就是要被另外一个线段破坏。你现在看到的就是,一个走势类型是否完成。必然是被另外一个走势类型破坏。就像线段破坏线段一样。走势破坏走势。0到3 的盘整完美走势类型,由于没有形成中枢B的第三类买点。就确认了前走势的结束。

缠论中枢图解

缠论中枢图解 缠论中枢是缠理论的一个大问题。特别是中枢的扩张与扩展都被其他的缠论学长搞复杂了。俺说俺对扩张。扩展问题理解的是即简单又完美。可能又会遭到有些人攻击了。今天俺就再用图讲讲。如果你看了俺的讲解。3分钟内。还不明白什么是扩张。扩展。就算俺是夸口了。 一般情况下。当走势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因为不可能一直是小级别的走势。就有了在级别上升级的要求。比如说一个上涨走势。开始是个一分钟级别的。但这个上涨不可能是这个一分钟级别一直走到最后。这中间就有了中枢级别升级的要求了。这个中枢级别升级的形式会是什么那?总共有三种。俺保证没有第四种。 那就是扩张扩展延伸。下面分别用图示来说明。 上图是扩张走势的标准理论图。我们看到当走到4点时。震荡三段构筑1 4中枢。随后4 5段向上离开中枢。5点背驰。但5点离开1 4中枢的幅度并不大。这时候就应该考虑扩张

走势的问题了。随后的下来。6点背驰。跌破了3点但没有跌破1点。就是破了中枢的震荡高点但没有跌破中枢。这个6点就是三买点。我把它定义为扩张性三买。它保证的6 7段的升幅。这个6 7段就有了扩张走势的操作意义。这是缠论保证的。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如果遇到这种走势。就这样操作即可。如果是日线级别的扩张走势。操作意义就大了。我们看到。8点背驰。构筑了第二个中枢。这样。这两个中枢互相不重叠。但震荡的高低点有重合。随后8点开始上涨。离开中枢。背驰后一个下来到10点背驰。这个背驰点就是这个扩张中枢的三买点。这个三买点确认扩张成功。就是1 4中枢在级别上完成了升级。这个扩张中枢的区间是1到8.注意。从1点开始构筑中枢开始到10点确认中枢升级。总共有九段。就是有九个小的走势类型。 上图是扩展走势的标准理论图。我们看到8点前的走势和扩张走势一样。所以对它的判断和操作都一样。这里不重复。我们看到8点背驰后。一个小走势到9点就背驰了。这个9点并没有突破上面的中枢区间。然后一个下来到10点背驰。这个10点已经突破下面中枢高点。这样。就确认了扩张失败。扩展成功。就是1 4中枢完成了级别上的升级。中枢区间是1到10.注意。从1点开始构筑中枢到10点确认扩展成功。总共走了九段。

缠论精典解析(级别与分解)

缠论精典解析(级别与分解) 标签:转贴2010-04-10 15:45 1、中间的紫框所在的位置是由三个小蓝框中的三个小盘整重叠区间扩展而来,我们完全可以不去探讨这样设定的扩展是否符合定义,只要知道这的确是个价格相对密集的交集区间就行了,那就可以以这个紫框为参照判断两边的走势类型力度,这就是蓝箭头1和2的比较了。这里要注意蓝箭头2没完全走出来前是要选择蓝箭头1中的部分相应段进行比较的,这样比较的级别才能对应,力度对比也能有保障。 2、当蓝箭头2破坏与蓝箭头1比较的背驰段时,用红2作为枢纽比较红1和发展中的红3之间的力度就比较合理了,这时也不用拘泥于红2这段的级别问题,就把它当作一个两段走势类型之间的连接就行了。 缠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没有趋势,没有背驰”,这不只是说只有趋势才有背驰的意思,而是强调必需找到两段可比较的走势类型才能比较它们之间的力度是否有背驰。设定中枢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就是让你以此为中心找到两段可比较力度的走势类型。以五分钟走势类型为操作级别的为什么尽量避免参与五分钟中枢的震荡,因为在你的操作级别前提下,五分中枢震荡找不到可比较力度的两段走势类型。当然,在熟练的操作中,操作级别不是死板的,而应该富有层次和变

化,这是另一个话题了。 补充一个走势类型力度比较连接定律:连接两段可比较力度的走势类型的可以是任何级别的走势类型。 好的分解是什么?好的分解就是能转化为买卖点的分解,然后你再根据这些买卖点去选择实际的操作点。级别对应不是简单地相等。一段走势的结构越复杂,级别往往越大,力度就越弱,弱到背驰就级别扩展了。反之就是结构越简单,住住级别越小,力度越大,跳空的级别最小,力度就最大。所以力度参照段(前段)和操作段(后段)的级别对应关系是:后段级别等于或大于前段级别才有比较的意义,如果后段级别暂时小于前段级别,那就找前段的一部分作相应级别的比较,或者另找更合理的连接。 设定中枢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就是让你以此为中心找到两段可比较力度的走势类型。以五分钟走势类型为操作级别的为什么尽量避免参与五分钟中枢的震荡,因为在你的操作级别前提下,五分中枢震荡找不到可比较力度的两段走势类型。" 级别才是缠论中的定海神针 一、级别是走势生长自然产生的东西,和时间无关。这和趋势理论中基本趋势、大趋势和小趋势以及波浪理论中的大浪套小浪是一个道理,描述的是一种事实。 而在缠论中要想不被缠晕,首先就要确定你的操作级别。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