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王维竹林馆古诗

王维竹林馆古诗

王维竹林馆古诗
王维竹林馆古诗

王维竹林馆古诗

本文是关于王维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竹里馆》是唐代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作的一首五绝。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竹林馆古诗介绍,欢迎大家参考!《竹里馆》拼音版:

zhú lǐ guǎn

竹里馆

zuò zhě :wáng wéi作者:王维

dú zuò yōu huáng lǐ ,独坐幽篁里,

tán qín fù cháng xiào 。弹琴复长啸。

shēn lín rēn bú zhī ,深林人不知,

míng yuèl ái xiāng zhào 。明月来相照。

原文

竹里馆⑴

独坐幽篁里⑵,弹琴复长啸⑶。

深林人不知⑷,明月来相照⑸。

词句注释

⑴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⑵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

⑶啸(xiào):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

⑷深林:指“幽篁”。

⑸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⑹长啸:撮口而呼,这里指吟咏、歌唱。古代一些超逸之士常用来抒发感情。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

白话译文

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月相伴静静照耀。

创作背景

《竹里馆》当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的。

整体赏析

此诗收录于《王右丞集笺注》,为《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七首。诗写山林幽居情趣,属闲情偶寄。

这首小诗总共四句。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警策。且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

的月夜幽林的意境,夜静人寂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独具匠心,妙手回春的大手笔。

这首诗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诗中写到景物,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幽篁”、“深林”、“明月”。对普照大地的月亮,用一个“明”字来形容其皎洁,并无新意巧思可言,是人人惯用的陈词。至于第一句的“篁”与第三句的“林”,其实是一回事,是重复写诗人置身其间的竹林,而在竹林前加“幽”、“深”两字,不过说明其既非庾信《小园赋》所说的“三竿两竿之竹”,也非柳宗元《青水驿丛竹》诗所说的“檐下疏篁十二茎”,而是一片既幽且深的茂密的竹林。这里,象是随意写出了眼前景物,没有费什么气力去刻画和涂饰。

诗中写人物活动,也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独坐、弹

琴、长啸”。对人物,既没有描绘其弹奏舒啸之状,也没有表达其喜怒哀乐之情;对琴音与啸声,更没有花任何笔墨写出其音调与声情。表面看来,四句诗的用字造语都是平平无奇的。但四句诗合起来,却妙谛自成,境界自出,蕴含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作为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名作,它的妙处在于其所显示的是那样一个令人自然而然为之吸引的意境。它不以字句取胜,而从整体见美。它的美在神不在貌,领略和欣赏它的美,也应当遗貌取神,而其神是包孕在意境之中的。就意境而言,它不仅如施补华所说,给人以“清幽绝俗”(《岘佣说诗》)的感受,而且使人感到,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净,在其间弹琴长啸之人是如此安闲自得,尘虑皆空,外景与内情是抿合无间、融为一体的。而在语言上则从自然中见至味、从平淡中见高韵。它的以自然、平淡为特征的风格美又与它的意境美起了相辅相成的作用。

可以想见,诗的意境的形成,全赖人物心性和所写景物的内在素质相一致,而不必借助于外在的色相。因此,诗人在我与物会、情与景合之际,就可以如司空图《诗品·自然篇》中所说,“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进入“薄言情悟,悠悠天钧”的艺术天地。当然,这里说“俯拾即是”,并不是说诗人在取材上就一无选择,信手拈来;这里说“著手成春”,也不是说诗人在握管时就一无安排,信笔所之。诗中描写周围景色,选择了竹林与明月,是取其与所要显示的那一清幽澄净的环境原本一致;诗中抒写自我情怀,选择了弹琴与长啸,则取其与所要表现的那一清幽澄净的心境互为表

里。这既是即景即事,而其所以写此景,写此事,自有其酝酿成熟的诗思。更从全诗的组合看,诗人在写月夜幽林的同时,又写了弹琴、长啸,则是以声响托出静境。至于诗的末句写到月来照,不仅与上句的“人不知”有对照之妙,也起了点破暗夜的作用。这些音响与寂静以及光影明暗的衬映,在安排上既是妙手天成,又是有匠心运用其间的。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王维《山中示弟》唐诗原文及注释

王维《山中示弟》唐诗原文及注释 【作品介绍】《山中示弟》的作者是王维,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27卷第21首。 【原文】 山中示弟 作者:唐·王维 山林吾丧我,冠带尔成人。 莫学嵇康懒,且安原宪贫。 山阴多北户,泉水在东邻。 缘合妄相有,性空无所亲。 安知广成子,不是老夫身。 【注释】 ①弟:王维有弟四人,曰缙(jin音进)、繟(chan音产)、紘(hong音宏)、紞(yin音胆),参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 ②吾丧我:指进入“自忘”的精神境界。《庄子·齐物论》:“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 ③冠带:指仕宦。 ④缘:佛教用语,即因缘,指事物得以产生和存在所依赖的原因和条件。佛教认为,世间一切事物和现象(诸法),皆因缘和合所生。相:事物之相状。有:梵文的意译,“存在”之意。盖“缘合”即生诸法,而诸法可见可知,各有其相状,所以说“缘合”“相”就存在;然佛教又认为,诸法本无实性,皆是虚妄,故又有“妄相”之语。 ⑤性空:谓诸法之体性虚幻不实。 ⑥广成子:黄帝时期汝州人,住临汝镇崆峒山上。为道家创始人,位居道教“十二金仙”之首。传说广成子活了1200岁后升天,在崆峒山留下了两个升天时的大脚印。一说广成子是太上老君的化身,《太上老君开天经》:“黄帝之时,老君下为师,号曰广成子。二说“道”的化身曾三次降于人间,分为黄帝时期的广成子、西周时期的老子、东汉时期的张道陵。消自阴阳,作《道戒经》、《道德经》。黄帝以来,始有君臣父子,尊卑以别,贵贱有殊。” 【作者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mójié),人称诗佛,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称为“王孟”。

王维《竹里馆》

王维《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 独自闲坐在幽静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注释 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 啸(xiào):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 深林:指“幽篁”。 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 相照。 长啸:撮口而呼,这里指吟咏、歌唱。古代一些超逸之士常用来抒发感情。魏 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 赏析 此诗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 俗的境界。 起句写诗人活动的环境非常幽静。开头一个“独”字便给读者留下了突出印象,这个“独”字也贯穿全篇。“幽篁”指幽深的竹林。“竹里馆”顾名思义是一 座建在竹林深处的房子,王维独自坐在里面。他的朋友裴迪的同题诗写道: “出入唯山鸟,幽深无世人。”仅诗的第一句就塑造了一个悠然独处者的形象。 次句承上写诗人悠然独处,借弹琴和长啸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我们知道王维是 著名的音乐家,所以考取进士后,当上了太乐丞。但是他独自坐在竹里馆中弹 琴显然不是供人欣赏的,而是抒发自己的怀抱。“长啸”指拖长声音大声吟唱 诗歌,可见弹琴还不足以抒发自己的感情,接着又吟唱了起来。他吟唱的诗也 许就是这首《竹里馆》。 诗中写到景物,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幽篁”、“深林”、“明月”。对普照大地的月亮,用一个“明”字来形容其皎洁,并无新意巧思可言,

王维的代表作10首古诗.

1、《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5、《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6、《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7、《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8、《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9、《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10、《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11、《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 12、《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13、《观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14、《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15、《杂诗》 双燕初命子,五桃新作花。王昌是东舍,宋玉次西家。小小能织绮,时时出浣纱。亲劳使君问,南陌驻香车。 16、《杂诗》 朝因折杨柳,相见洛阳隅。楚国无如妾,秦家自有夫。对人传玉腕,映烛解罗襦。人见东方骑,皆言夫婿殊。持谢... 17、《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8、《红豆》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19、《渭川田家》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 20、《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听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21、《桃源行》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遥看... 22、《桃源行》 〔时年十九〕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一作古)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山口潜行始隈[... 23、《山中》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24、《西施咏》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邀人傅香粉,不自著罗衣... 25、《少年行》

小学古诗赏析之鹿柴

鹿柴 唐代: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译文 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 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注释 鹿柴(zhài):“柴”同“寨“,栅栏。此为地名。 但:只。闻:听见。 返景:夕阳返照的光。“景”古时同“影”。 照:照耀(着)。 赏析 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王维特别喜欢用“空山”这个词语,但在不同的诗里,它所表现的境界却有区别。“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侧重于表现雨后秋山的空明洁净;“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而“空山不见人”,则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泠。由于杳无人迹,这并不真空的山在诗人的感觉中显得空廓虚无,宛如太古之境。“不见人”,把“空山”的意蕴具体化了。 如果只读第一句,读者可能会觉得它比较平常,但在“空山不见人”之后紧接“但闻人语响”,却境界顿出。“但闻”二字颇可玩味。通常情况下,寂静的空山尽管“不见人”,却非一片静默死寂。啾啾鸟语,唧唧虫鸣,瑟瑟风声,潺潺水响,相互交织,大自然的声音其实是非常丰富多彩的。然而此刻,这一切都杳无声息,只是偶尔传来一阵人语声,却看不到人影(由于山深林密)。这“人语响”,似乎是破“寂”的,实际上是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空谷传音,愈见空谷之空;空山人语,愈见空山之寂。人语响过,空山复归于万籁俱寂的境界;而且由于刚才那一阵人语响,这时的空寂感就更加突出。 三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中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深林,本来就幽暗,林间树下的青苔,更突出了深林的不见阳光。寂静与幽暗,虽分别诉之于听觉与视觉,但它们在人们总的印象中,却常属于一类,因此幽与静往往连类而及。按照常情,写深林的幽暗,应该着力描绘它不见阳光,这两句却特意写返景射入深林,照映的青苔上。读者猛然一看,会觉得这一抹斜晖,给幽暗的深林带来一线光亮,

关于王维的古诗

关于王维的古诗 王维作为盛唐山水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以其语言的高度清新洗练,诗歌意境的空灵、深远,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独特意境,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巧妙将诗作与美景融为一体,深具禅意。那么王维的诗有哪些呢,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关于王维的古诗,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关于王维的古诗篇1 《山居秋暝》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注释 ⑴暝(míng):日落,天色将晚。 ⑵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新:刚刚。 ⑶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⑷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浣(huàn)女:洗衣服的姑娘。浣:洗涤衣物。 ⑸随意:任凭。春芳:春天的花草。歇:消散,消失。 ⑹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留:居。此句反用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的意思,王孙实亦自指。反映出无可无不可的襟怀。 关于王维的古诗篇2 《使至塞上》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 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王维的五言古诗

王维的五言古诗 王维是唐朝著名的诗人、画家,苏轼评价他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最擅长的就是五言诗,五绝和五律都写得很好,且多为咏山水田园之作。遣词造句言简意骇,通俗易懂,又让人难以忘怀。下面我们来看看王维的五言古诗,欢迎阅读借鉴。一、《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写这首诗时,王维正游历江南,他寓居在今绍兴县东南的五云溪(也称若耶溪),是他题友人皇甫岳所居的云溪别墅的五首组诗中的第一首。每一首写一处风景,接近于风景写生,而不同于一般的写意画。王维在他的山水诗里,喜欢创造静谧的意境,在这首诗中不仅如此,还通过花落、鸟鸣等“动”景,使诗显得富有生机,同时也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 二、《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是一首眷怀友人之作,诗题又名《江上赠李龟年》,李龟年为当时著名的音乐家,与王维相识。四句诗句句不离红豆,却又“超以象外,得其圜中”,把相思之情表达得入木三分。读来有一气呵成之感,洋溢着少年的热情,青春的气息。 三、《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送别诗千万首,但这首与一般的送别诗完全不同,在于王维匠心独运的下笔着墨之处。在诗的头一句,就“相送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不写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希望别后的重聚。 四、《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这首诗的每一句读起来似乎都违反自然规律,其实正是暗中

设谜,读完你会恍然大悟,原来描绘的是“画”中所见。 五、《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鹿柴(读作zhài),通“寨”,指防守的栅栏篱障,是王维在辋川(今陕西蓝田县)的别墅胜景之一。辋川别业有胜景二十处,王维和他的朋友裴迪逐处作诗,编成《辋川集》。这首诗是第五首,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 六、《杂诗三首·其二》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在孟津(今河南洛阳孟津县)住了十多年,久在异乡,忽然有一天他乡遇故知,激起了是他强烈的乡思之情,因此创作了这首诗。关于“故乡事”,可问的应该有一张A4纸那么长的清单,但诗人却选取家中窗前的一株腊梅,问同乡人梅花开了没……真的独具匠心。 七、《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这首诗写的是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平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王维用了禅法入诗,富于禅家的机锋,在这首诗中,将自己内心世界的复杂感受凝缩融汇在“白云无尽时”这一幅自然画面之中,达到了“拈花一笑,不言而喻”的艺术效果。 八、《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是王维隐居在终南山下辋川别业(别墅)时所作的,描写初秋时节山居所见雨后黄昏景色的诗,为山水名篇。他在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古诗文《鹿柴》赏析

古诗文《鹿柴》赏析 鹿柴 唐朝: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鹿柴译文及注释 【译文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注释(1)鹿柴(zhài):“柴”同“寨“,栅栏。此为地名。(2)但:只。闻:听见。(3)返景:夕阳返照的光。“景”古时同“影”。(4)】照:照耀(着)。 鹿柴英文译文 Quiet valley did not see anyone,Can only hear the voice. The afterglow of the setting sun in the deep forest,As in the moss and pleasant scenery. 鹿柴赏析 这首诗是王维五言绝句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四首。鹿柴,是辋(wǎng)川的地名。 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王维特别喜欢用“空山”这个词语,但在不同的诗里,它所表现的境界却有区别。“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侧重于表现雨后秋山的空明洁净;“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而“空山不见人”,则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泠。由于杳无人迹,这并不真空的山在诗人的感觉中显得空廓虚无,宛如太古之境。“不见人”,把“空山”的意蕴具体化了。

如果只读第一句,读者可能会觉得它比较平常,但在“空山不见人”之后紧接“但闻人语响”,却境界顿出。“但闻”二字颇可玩味。通常情况下,寂静的空山尽管“不见人”,却非一片静默死寂。啾啾鸟语,唧唧虫鸣,瑟瑟风声,潺潺水响,相互交织,大自然的声音其实是非常丰富多彩的。然而此刻,这一切都沓无声息,只是偶尔传来一阵人语声,却看不到人影(由于山深林密)。这“人语响”,似乎是破“寂”的,实际上是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空谷传音,愈见空谷之空;空山人语,愈见空山之寂。人语响过,空山复归于万籁俱寂的境界;而且由于刚才那一阵人语响,这时的空寂感就更加突出。 三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中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深林,本来就幽暗,林间树下的青苔,更突出了深林的不见阳光。寂静与幽暗,虽分别诉之于听觉与视觉,但它们在人们总的印象中,却常属于一类,因此幽与静往往连类而及。按照常情,写深林的幽暗,应该着力描绘它不见阳光,这两句却特意写返景射入深林,照映的青苔上。读者猛然一看,会觉得这一抹斜晖,给幽暗的深林带来一线光亮,给林间青苔带来一丝暖意,或者说给整个深林带来一点生意。但细加体味,就会感到,无论就作者的主观意图或作品的客观效果来看,都恰与此相反。一味的幽暗有时反倒使人不觉其幽暗,而当一抹余晖射入幽暗的深林,斑斑驳驳的树影照映在树下的青苔上时,那一小片光影和大片的无边的幽暗所构成的强烈对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特别是这“返景”,不仅微弱,而且短暂,一抹余晖转瞬逝去之后,接踵而来的便是漫长的幽暗。如果说,一二句是以有声反衬空寂;那么三四句便是以光亮反衬幽暗。整首诗就像是在绝大部分用冷色的画面上掺进了一点暖色,结果反而使冷色给人的印象更加突出。 静美和壮美,是大自然的千姿百态的美的两种类型,其间原本无轩轻之分。但静而近于空无,幽而略带冷寂,则多少表现了作者美学趣味中独特的一面。同样写到“空山”,同样侧重于表现静美,《山居秋暝》色调明朗,在幽静的基调上浮动着安恬的气息,蕴含着活泼的生机;《鸟鸣涧》虽极写春山的静谧,但整个意境并不幽冷空寂,素月的清辉、桂花的芬芳、山鸟的啼鸣,都带有春的气息和夜的安恬;而《鹿柴》则带有幽冷空寂的色彩,尽管还不至于幽森枯寂。 王维是诗人、画家兼音乐家。这首诗正体现出诗、画、乐的结合。无声的静寂、无光的幽暗,一般人都易于觉察;但有声的静寂,有光的幽暗,则较少为人所注意。诗人正是以他特有的画家、音乐家对色彩、声音的敏感,才把握住了空山人语响和深林入返照的一刹那间所显示的特有的幽静境界。但是这种敏感,又和他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潜心默会分不开。

王维的诗9首精选

王维的诗9首精选 文翁翻教授,不敢依先贤。——王维《送梓州李使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王维的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酬诸公见过(时官未出,在辋川庄) [唐] 王维 嗟予未丧,哀此孤生。屏居蓝田,薄地躬耕。岁晏输税,以奉粢盛。晨往东皋,草露未晞。暮看烟火,负担来归。我闻有客,足扫荆扉。箪食伊何,疈瓜抓枣。仰厕群贤,皤然一老。愧无莞簟,班荆席藁。泛泛登陂,折彼荷花。静观素鲔,俯映白沙。山鸟群飞,日隐轻霞。登车上马,倏忽云散。雀噪荒村,鸡鸣空馆。还复幽独,重欷累叹。丁寓田家有赠 [唐] 王维 君心尚栖隐,久欲傍归路。在朝每为言,解印果成趣。 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 开轩御衣服,散帙理章句。时吟招隐诗,或制闲居赋。 新晴望郊郭,日映桑榆暮。阴昼小苑城,微明渭川树。 揆予宅闾井,幽赏何由屡。道存终不忘,迹异难相遇。 此时惜离别,再来芳菲度。 大同殿柱产玉芝,龙池上有庆云神光照殿 [唐] 王维

欲笑周文歌宴镐,遥轻汉武乐横汾。岂知玉殿生三秀,讵有铜池出五云。陌上尧樽倾北斗,楼前舜乐动南薰。共欢天意同人意,万岁千秋奉圣君。 苑舍人能书梵字兼达梵音,皆曲尽其妙,戏为 [唐] 王维 名儒待诏满公车。才子为郎典石渠。莲花法藏心悬悟,贝叶经文手自书。楚词共许胜扬马,梵字何人辨鲁鱼。故旧相望在三事,愿君莫厌承明庐。 韦侍郎山居 [唐] 王维 幸忝君子顾。 遂陪尘外踪。 闲花满岩谷。 瀑水映杉松。 啼鸟忽临涧。 归云时抱峰。 良游盛簪绂。 继迹多夔龙。 讵枉青门道。 胡(一作故。一作用)闻长乐钟。 清晨去朝谒。 车(一作鞍)马何从容。

寒食城东即事 [唐] 王维 清溪一道穿桃李。 演漾绿蒲涵白芷。 溪上人家凡几家。 落花半落东流水。 蹴鞠屡过飞鸟上。 秋千竞出垂杨里。 少年分日作遨游。 不用清明兼上巳。 横吹曲辞·陇头吟 [唐] 王维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空尽海西头。 送綦毋秘书弃官还江东 [唐] 王维 明时久不达,弃置与君同。天命无怨色,人生有素风。 念君拂衣去,四海将安穷。秋天万里净,日暮澄江空。清夜何悠悠,扣舷明月中。和光鱼鸟际,澹尔蒹葭丛。

王维 竹里馆的翻译和中心思想

王維竹里館的翻譯和中心思想 竹里館王維 獨坐幽篁裡, 彈琴复長嘯。 深林人不知, 明月來相照。 【鑑賞1】: 這是一首寫隱者的閒適生活情趣的詩。詩的用字造語、寫景(幽篁、深林、明月),寫人(獨坐、彈琴、長嘯)都極平淡無奇。然而它的妙處也就在於以自然平淡的筆調,描繪出清新誘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為一體,蘊含著一種特殊的美的藝術魅力,使其成為千古佳品。以彈琴長嘯,反襯月夜竹林的幽靜,以明月的光影,反襯深

林的昏暗,表面看來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來,隨意寫去其實卻是匠心獨運,妙手回天的大手筆。 這首小詩總共四句。拆開來看,既無動人的景語,也無動人的情語;既找不到哪個字是詩眼,也很難說哪一句是警策。 詩中寫到景物,只用六個字組成三個詞,就是:“幽篁”、“深林”、“明月”。對普照大地的月亮,用一個“明”字來形容其皎潔,並無新意巧思可言,是人人慣用的陳詞。至於第一句的“篁”與第三句的“林”,其實是一回事,是重複寫詩人置身其間的竹林,而在竹林前加“幽”、“深”兩字,不過說明其既非庾信《小園賦》所說的“三竿兩竿之竹”,也非柳宗無《青水驛叢竹》詩所說的“簷下疏篁十二莖”,而是一片既幽且深的茂密的竹林。這裡,像是隨意寫出了眼前景物,沒有費甚麼氣力去刻畫和塗飾。 詩中寫人物活動,也只用六個字組成三個詞,就是:“獨坐”、“彈琴”、“長嘯”。對人物,既沒有描繪其彈奏舒嘯之狀,也沒有表達其喜怒哀樂之情;對琴音與嘯聲,更沒有花任何筆墨寫出其音調與聲情。

表面看來,四句詩的用字造語都是平平無奇的。但四句詩合起來,卻妙諦自成,境界自出,蘊含著一種特殊的藝術魅力。作者王維《輞川集》中的一首名作,它的妙處在於其所顯示的是那樣一個令人自然而然為之吸引的意境。它不以字句取勝,而從整體見美。它的美在神不在貌,領略和欣賞它的美,也應當遺貌取神,而其神是包孕在意境之中的。就意境而言,它不僅如施補華所說,給人以“清幽絕俗”(《峴傭說詩》)的感受,而且使人感到,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淨,在其間彈琴長嘯之人是如此安閒自得,塵慮皆空,外景與內情是抿合無間、融為一體的。而在語言上則從自然中見至味、從平淡中見高韻。它的以自然、平淡為特徵的風格美又與它的意境美起了相輔相成的作用。 可以想見,詩人是在意興清幽、心靈澄淨的狀態下與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淨的屬性悠然相會,而命筆成篇的。詩的意境的形成,全賴人物心性和所寫景物的內在素質相一致,而不必借助於外在的色相。因此,詩人在我與物會、情與景合之際,就可以如司空圖《詩品?自然篇》中所說,“俯拾即是,不取諸鄰,俱道適往,著手成春”,進入“薄言情悟,悠悠天鈞”的藝術天地。當然,這裡說“俯拾即是”,並不是說詩人在取材上就一無選擇,信手拈來;這裡說“著手成春”,

王维最经典的一首诗

王维最经典的一首诗 对于古诗词,我们从小就接触,夸张一点的说法,可以倒背如流!但是,小时候的背诗,不过是为了学习而背罢了,哪能知道其中真正的意思呢? 如今长大了,那些埋在心里的古诗词,那些古诗词里的画面,那些画面里的情感,却在某一天,某一刻,因我们遇到了某一个人,某一个风景,或仅仅是有了某份心情,就忽然明白了那首古诗词。无法言喻,却正正好。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王维最经典的一首思乡诗,也是王维十七岁时的作品。虽然和他后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尚有差距,但这首抒情小诗,通俗易懂,朴素无华,千百年来让无数做客他乡的人,都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力量。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是王维在重阳节的时候,思念家乡的亲人所作。和我们现在外出求学一样,诗人当时也远去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长安对进京赶考的学子来说,诱惑力可想而知。 但对一个十七岁的少年游子来说,举目无亲的长安,越是繁华越显得孤孑无亲。诗的首句,王维便用了一个“独”,两个“异”,可见他对亲人思念之重。用“独”字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用“异”字烘托他乡,效果比平铺直叙要强烈的多。 结合我们现在在外求学或者工作的情景,不难看出作客他乡,若是放在平时,并无一点异处,可一旦遇上佳节,那种情感就一发不可收拾,汹涌而出。这就是“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描述的佳节,是重阳节,而重阳节有登高,并佩戴茱萸囊的风俗。据说,可以驱邪避灾。如果只是简单地描绘,远方的兄弟在重阳节登高,佩戴茱萸囊。或许略显平淡没有新意。 王维在这里用的却是“遍插茱萸少一人”,大概意思是,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戴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以他人的感受,反衬自己的感受,其情感来的更为深情而猛烈。 而王维这首诗中表达的情感,小时候是无法理解的,只待长大后远离家乡,随着年纪的增长,阅历的增多,感慨也愈加的深厚和不同。有哪些古诗词,是你在小

竹里馆王维全诗鉴赏

竹里馆王维全诗鉴赏 《竹里馆》全诗描写了什么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呢?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 ⑴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⑵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 ⑶啸(xiào):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 ⑷深林:指“幽篁”。 ⑸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⑹长啸:撮口而呼,这里指吟咏、歌唱。古代一些超逸之士常用来抒发感情。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 【白话译文】 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对天唱歌。 深林中没有人与我作伴,只有天上的明月来相照。 【创作背景】 《竹里馆》当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的。 【赏析一】 此诗收录于《王右丞集笺注》,为《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七首。诗写山林幽居情趣,属闲情偶寄。 这首小诗总共四句。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警策。且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夜静人寂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以弹琴长啸,

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独具匠心,妙手回春的大手笔。 这首诗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诗中写到景物,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幽篁”、“深林”、“明月”。对普照大地的月亮,用一个“明”字来形容其皎洁,并无新意巧思可言,是人人惯用的陈词。至于第一句的“篁”与第三句的“林”,其实是一回事,是重复写诗人置身其间的竹林,而在竹林前加“幽”、“深”两字,不过说明其既非庾信《小园赋》所说的“三竿两竿之竹”,也非柳宗元《青水驿丛竹》诗所说的“檐下疏篁十二茎”,而是一片既幽且深的茂密的竹林。这里,象是随意写出了眼前景物,没有费什么气力去刻画和涂饰。 诗中写人物活动,也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独坐、弹琴、长啸”。对人物,既没有描绘其弹奏舒啸之状,也没有表达其喜怒哀乐之情;对琴音与啸声,更没有花任何笔墨写出其音调与声情。表面看来,四句诗的用字造语都是平平无奇的。但四句诗合起来,却妙谛自成,境界自出,蕴含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作为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名作,它的妙处在于其所显示的是那样一个令人自然而然为之吸引的意境。它不以字句取胜,而从整体见美。它的美在神不在貌,领略和欣赏它的美,也应当遗貌取神,而其神是包孕在意境之中的。就意境而言,它不仅如施补华所说,给人以“清幽绝俗”(《岘佣说诗》)的感受,而且使人感到,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净,在其间弹琴长啸之人是如此安闲自得,尘虑皆空,外景与内情是抿合无间、融为一体的。而在语言上则从自然中见至味、从平淡中见高韵。它的以自然、平淡为特征的风格美又与它的意境美起了相辅相成的作

王维的诗阅读单

王维的诗 班级姓名 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析:这首《辛夷坞》是王维《辋川集》诗二十首之第十八首。这首《辛夷坞》犹如一幅幅精美的绘画小品,从多方面描绘了辋川一带的风物。全诗用比的手法,有优美生动的形象和乐府民歌的韵味,诗意极其含蓄。宋人方回认为此诗是辋川诗中的佳篇,“有一唱三叹不可穷之妙”(《瀛奎律髓》)。明代胡应麟称王维五绝“却入禅宗”,又说《鸟鸣涧》、《辛夷坞》二诗,“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诗薮》),便是一个明证。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析:该诗是王维题友人皇甫岳所居的云溪别墅所写的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首。《鸟鸣涧》中,不仅可以看到春山由明月、落花、鸟鸣所点缀的那样一种迷人的环境,而且还能感受到盛唐时代和平安定的社会气氛。该诗是王维山水诗中的代表作品之一。末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便是以动写静,一“惊”一“鸣”,看似打破了夜的静谧,实则用声音的描述衬托山里的幽静与闲适:月亮从云层中钻了出来,静静的月光流泻下来,几只鸟儿从睡梦中醒了过来,不时地呢喃几声,和着春天山涧小溪细细的水流声,更是将这座寂静山林的整体意境烘托在读者眼前,与王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有异曲同工之妙。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析: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它不以字句取胜,而从整体见美,是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名作。这首诗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警策。且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然而四句诗合起来,却妙谛自成,境界自出,蕴含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析:这首诗是王维五言绝句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五首。鹿柴,是辋川的地名。《鹿柴》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山水诗中的代表作之一。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卷十九说:“佳处不在语言,与陶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同。”王维此诗与陶渊明的空灵、隐逸是类似的境界。这就是说,此诗的优长之处在于苏轼评论王维时所说的“诗中有画”。王维长年在京师做官,又多与亲王贵主交接往来,文名盛极一时,被公认为开元、天宝时期的文宗。

王维的边塞诗合集【五首】

王维的边塞诗合集【五首】 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据统计,唐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首。其中有些宏伟的篇章不但是汉族文学的宝贵财富,而且极具历史意义。边塞诗是唐代汉族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的一部分: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作。参与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为前代所未见。其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其中,初、盛唐边塞诗多昂扬奋发的格调,艺术性。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大量的边塞诗人,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边塞诗是唐诗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的一部分。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以及表达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的诗作称之为边塞诗。边塞诗一般出自于出征的将领或随军文官之手。通过对古战场的艰辛生活和自然风光的描写表达思乡之情以及保家卫国的高尚情操。在唐代边塞诗中,多以汉朝喻唐朝的类型。下面是无忧考网为大家带来的王维的边塞诗合集【五首】,欢迎大家阅读。

使至塞上 唐代: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少年行四首 唐代: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王维的诗词大全

王维的诗词大全 本文是关于王维的诗词大全,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王维——《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赏析:红豆,象征爱情与相思。相传古代有个征夫死在边地,他的妻子在树下大恸而死,化为红豆,所以又名相思子。本诗四句正好分别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王维——《杂诗》 君故自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蓍花未?赏析:一个漂泊异乡的游子,遇到了同乡人,不胜欣喜,可是千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问了一件平凡的小事,您来的时候,窗前的腊梅开花未?语言通俗而亲切,思乡之情感人之极。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赏析:这是王维17岁时的诗作。写他漂泊异乡的游子处境,抒发逢佳节倍思亲的深情。言辞通俗,情感逼真;千秋百载,传诵至今。 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注释:颔联意谓:皎洁的月光丝丝缕缕,照进松林里,清澈的泉水淙淙流过岩石上,竹喧归浣女:意指西北之秋,水颇珍贵,于是一阵秋雨后 王维——《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注释:幽篁:幽深的竹林,即下句之“深林”。啸:撮口发出长而清越的声音,多用以形容酣放不羁,自由自在。来相照:犹来照我。相,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之词。 王维——《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注释:渭城曲:乐府《近代曲》名,又称《阳关曲》。诗题一作《送元二使安西》。

安西,在今新疆库车县境。一二句:分别点明饯别的地点、时间、景物。 王维——《酬郭给事》 【年代】:唐【作者】:王维——《酬郭给事》【内容】:洞门高阁霭馀辉,桃李阴阴柳絮飞。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作者】字摩诘,河东人。 王维——《酬张少府》 【年代】:唐【作者】:王维——《酬张少府》【内容】: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作者小传】字摩诘,河东人。工书画,与弟缙俱有俊才。 王维——《归嵩山作》 【年代】:唐【作者】:王维——《归嵩山作》【内容】: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作者】字摩诘,河东人。工书画,与弟缙俱有俊才。 王维——《过香积寺》 【年代】:唐【作者】:王维——《过香积寺》【内容】: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听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作者】字摩诘,河东人。工书画,与弟缙俱有俊才。 王维——《汉江临眺》 【年代】:唐【作者】:王维——《汉江临眺》【内容】: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作者小传】字摩诘,河东人。工书画,与弟缙俱有俊才。 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年代】:唐【作者】: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内容】: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向凤池头。【作者】字摩诘,河东人。 王维——《红豆》 【年代】:唐【作者】:王维——《红豆》【内容】:红豆生南国,春来发

王维的诗选摘十六首

王维的诗选摘十六首 其一:《山居秋暝》 作者: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解】: 1、螟:夜色。 2、浣女:洗衣服的女子。 3、春芳:春草。 4、歇:干枯。 【韵译】: 一场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清朗,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 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泉轻轻地在大石上叮咚流淌。 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莲蓬移动了,渔舟正下水撒网。 任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游子在秋色中,自可留连徜徉。 【评析】: 这是一首写山水的名诗,于诗情画意中寄托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首联写山居秋日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颔联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流于石上,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景。颈联写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分披,发现了浣女、渔舟。末联写此景美好,是洁身自好的所在。全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实乃千古佳句。

其二:《送梓州李使君》 作者: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注解】: 1、文翁:汉景时为郡太守,政尚宽宏,见蜀地僻陋,乃建造学宫,诱育人才,使巴蜀日渐开化。 2、翻:翻然改图之翻。这两句,纪昀说是“不可解”。赵殿成说是“不敢,当是敢不之论”。高眇瀛云:“末二句言文翁教化至今已衰,当更翻新以振起之,不敢倚先贤成绩而泰然无为也。此相勉之意,而昔人以为此二句不可解,何邪?”赵、高二说中,赵说似可采。 【韵译】: 梓州一带千山万壑尽是大树参天,山连着山到处可听到悲鸣的杜鹃。 山里昨晚不停地下了透夜的春雨,树梢淅淅沥沥活象泻着百道清泉。 蜀汉妇女以花织成的布来纳税,巴郡农民常为农田之事发生讼案。 但愿你重振文翁的精神办学教化,不可倚仗先贤的遗泽清静与偷闲。 【评析】: 这是一首投赠诗,送友人李使君赴梓州上任。诗以即景生情,抒发惜别心绪,也兼写蜀中的风景土俗。开头四句写梓州山林奇胜;五、六两句写“汉女巴人”之风俗;七、八句以汉景帝时蜀郡太守文翁比拟李使君;寓意不能因为此地僻陋,人民难治而改变文翁教化之策。诗的情绪积极开朗,格调高远,前半首尤胜,是唐诗中写送别的名篇之一。 其三:《汉江临泛》 作者:王维

王维的代表作10首古诗 (1)

1、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5、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6、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7、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8、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9、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10、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11、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 12、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13、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14、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15、 双燕初命子,五桃新作花。王昌是东舍,宋玉次西家。小小能织绮,时时出浣纱。亲劳使君问,南陌驻香车。 16、 朝因折杨柳,相见洛阳隅。楚国无如妾,秦家自有夫。对人传玉腕,映烛解罗襦。人见东方骑,皆言夫婿殊。持谢... 17、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8、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19、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 20、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听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21、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遥看... 22、 〔时年十九〕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一作古)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山口潜行始隈[... 23、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24、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邀人傅香粉,不自着罗衣... 25、

王维最美的10首诗

王维最美的10首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宋代苏轼《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的诗在中国历史上独树一帜,风格鲜明。他的山水诗、边塞诗,意境悠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古代诗歌中的精品。 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析:这首《辛夷坞》是王维《辋川集》诗二十首之第十八首。这首《辛夷坞》犹如一幅幅精美的绘画小品,从多方面描绘了辋川一带的风物。王维写辋川诗时是在晚年,即安史之乱以前。全诗用比的手法,有优美生动的形象和乐府民歌的韵味,诗意极其含蓄。宋人方回认为此诗是辋川诗中的佳篇,“有一唱三叹不可穷之妙”(《瀛奎律髓》)。我想,其妙不在“幽极”,应在它的精巧寓意。明代胡应麟称王维五绝“却入禅宗”,又说《鸟鸣涧》、《辛夷坞》二诗,“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诗薮》),便是一个明证。 这是王维田园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八首。这组诗全是五绝,犹如一幅幅精美的绘画小品,从多方面描绘了辋川一带的风物。作者很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不仅以细致的笔墨写出景物的鲜明形象,而且往往从景物中写出一种环境气氛和精神气质。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析:该诗是王维题友人皇甫岳所居的云溪别墅所写的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首。《鸟鸣涧》中,不仅可以看到春山由明月、落花、鸟鸣所点缀的那样一种迷人的环境,而且还能感受到盛唐时代和平安定的社会气氛。该诗是王维山水诗中的代表作品之一。 末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便是以动写静,一“惊”一“鸣”,看似打破了夜的静谧,实则用声音的描述衬托山里的幽静与闲适:月亮从云层中钻了出来,静静的月光流泻下来,几只鸟儿从睡梦中醒了过来,不时地呢喃几声,和着春天山涧小溪细细的水流声,更是将这座寂静山林的整体意境烘托在读者眼前,与王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有异曲同工之妙。 观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