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变量分析模型

多变量分析模型

多变量分析模型
多变量分析模型

多变量财务风险分析模型

美国纽约大学爱德华奥特曼(Edward Alunan)教授在1968年提出的z分数模型(z—score model)。爱德华奥特曼利用多变量的线性模型来预测公司的经营状况,并提出用Z值作为判别标准。Z分数模型的表达式为:Z=0.012 X1+0.014 X2+O.033 X3+O.006 X4+O.999 X5

其中:

X l=(期末流动资产一期末流动负债)期/末总资产,即营运资本/资产总额,反映了企业资产的折现能力和规模特征;

X2=期末留存收益/期末总资产,反映了企业的累积获利能力;

X3=息税前利润/期末总资产,即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该指标主要是从企业各种资金来源(包括所有者权益和负债)的角度对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益进行评价,是反映企业财务失败的最有力依据之一;

X4=期末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期末总负债,衡量企业财务结构,表明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相对关系的比率,反映一个企业在破产前的衰弱程度;

X5=本期销售收/总资产,即总资产周转率,企业总资产的营运能力集中反映在总资产的经营水平上,因此,总资产周转率可以用来分析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

Z分数模型从企业的资产规模、折现能力、获利能力、财务结构、偿债能力、资产利用效率等方面综合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进一步推动了财务预警的发展。奥特曼教授通过对Z分数模型的研究分析得出:Z值越小,该企业遭受财务失败的可能性就越大。美国企业Z值的临界值为1.8,具体判断标准如下所示:Z>3.0,表明财务失败的可能性很小;2.8

非参数回归模型

非参数回归模型 非参数回归模型也叫多元回归模型,它是一种脱离于混沌理论的多条路段分析方法。它是对当前路段和几条相邻路段的交通流信息对当前路段进行交通流预测的单条路段分析的扩展。它不需要先验知识,只需要有足够的历史数据即可。它的原理是:在历史数据库中寻找与当前点相似的近邻,并根据这些近邻来预测下一时间段的流量。该算法认为系统所有的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都蕴含在历史数据中,因此直接从历史数据中得到信息而不是为历史数据建立一个近似模型。非参数回归最为一种无参数、可移植、预测精度高的算法,它的误差比较小,且误差分布情况良好。尤其通过对搜索算法和参数调整规则的改进,使其可以真正达到实时交通流预测的要求。并且这种方法便于操作实施,能够应用于复杂环境,可在不同的路段上方便地进行预测。能够满足路网上不同路段的预测,避免路段位置和环境对预测的影响。随着数据挖掘技术左键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国内外学者的大量相关研究,使得非参数回归技术在短时交通流预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非参数回归的回归函数()X g Y =的估计值()X g n 一般表示为: ()()∑==n i i i i n Y X W X g 1 其中,Y 为以为广策随机变量;X 为m 维随机变量;(Xi,Yi )为第i 次观测值,i=1,...,n ;Wi(Xi)为权函数.非参数回归就是对g(X)的形状不加任何限制,即对g (X )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利用观测值(Xi,Yi ),对指定的X 值去估计Y 值。由于其不需要对系统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因此比较适合对事变的、非线性的系统进行预测,符合对城市交通流的预测,同时可以与历史平均模型实现优缺点的互补。 K 近邻法 Friedman 于1977年提出了K 近邻法。其并不是让所有的数据都参与预测,而是以数据点到X 点的距离为基础,甲醛是只有离X 最近的K 个数据被用来估计相应的g(X)值。可以引入欧式空间距离d ,然后按这个距离将X1,X2,...,Xn 与X 接近的程度重新排序:Xk1,...,Xkn,取权值如下: Wki(X:X1,...,Xn)=ki,i=1,..,n 将与X 最近的前K 个观测值占有最大的权K=1,其余的观测值赋予权值k=0.最终得到应用于短时交通流预测的K 近邻法可表示为: ()()()()K t V t V g t V K i i ∑=+==+11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案例分析

1. 表1列出了某地区家庭人均鸡肉年消费量Y 与家庭月平均收入X ,鸡肉价格P 1,猪肉价格P 2与牛肉价格P 3的相关数据。 年份 Y/千 克 X/ 元 P 1/(元/千克) P 2/(元/千克) P 3/(元/千克) 年份 Y/千克 X/元 P 1/(元/ 千克) P 2/(元/ 千克) P 3/(元/千克) 1980 2.78 397 4.22 5.07 7.83 1992 4.18 911 3.97 7.91 11.40 1981 2.99 413 3.81 5.20 7.92 1993 4.04 931 5.21 9.54 12.41 1982 2.98 439 4.03 5.40 7.92 1994 4.07 1021 4.89 9.42 12.76 1983 3.08 459 3.95 5.53 7.92 1995 4.01 1165 5.83 12.35 14.29 1984 3.12 492 3.73 5.47 7.74 1996 4.27 1349 5.79 12.99 14.36 1985 3.33 528 3.81 6.37 8.02 1997 4.41 1449 5.67 11.76 13.92 1986 3.56 560 3.93 6.98 8.04 1998 4.67 1575 6.37 13.09 16.55 1987 3.64 624 3.78 6.59 8.39 1999 5.06 1759 6.16 12.98 20.33 1988 3.67 666 3.84 6.45 8.55 2000 5.01 1994 5.89 12.80 21.96 1989 3.84 717 4.01 7.00 9.37 2001 5.17 2258 6.64 14.10 22.16 1990 4.04 768 3.86 7.32 10.61 2002 5.29 2478 7.04 16.82 23.26 1991 4.03 843 3.98 6.78 10.48 (1) 求出该地区关于家庭鸡肉消费需求的如下模型: 01213243ln ln ln ln ln Y X P P P u βββββ=+++++ (2) 请分析,鸡肉的家庭消费需求是否受猪肉及牛肉价格的影响。 先做回归分析,过程如下: 输出结果如下: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案例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案例分析 ——中国人口自然增长分析一·研究目的要求 中国从1971年开始全面开展了计划生育,使中国总和生育率很快从1970年的降到1980年,接近世代更替水平。此后,人口自然增长率(即人口的生育率)很大程度上与经济的发展等各方面的因素相联系,与经济生活息息相关,为了研究此后影响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的主要原因,分析全国人口增长规律,与猜测中国未来的增长趋势,需要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 影响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有很多,但据分析主要因素可能有:(1)从宏观经济上看,经济整体增长是人口自然增长的基本源泉;(2)居民消费水平,它的高低可能会间接影响人口增长率。(3)文化程度,由于教育年限的高低,相应会转变人的传统观念,可能会间接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4)人口分布,非农业与农业人口的比率也会对人口增长率有相应的影响。 二·模型设定 为了全面反映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全貌,选择人口增长率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反映中国人口的增长;选择“国名收入”及“人均GDP”作为经济整体增长的代表;选择“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率”作为居民消费水平的代表。暂不考虑文化程度及人口分布的影响。 从《中国统计年鉴》收集到以下数据(见表1): 表1 中国人口增长率及相关数据

, 设定的线性回归模型为: 1222334t t t t t Y X X X u ββββ=++++ 三、估计参数 利用EViews 估计模型的参数,方法是: 1、建立工作文件:启动EViews ,点击File\New\Workfile ,在对 话框“Workfile Range ”。在“Workfile frequency ”中选择“Annual ” (年 年份 @ 人口自然增长率 (%。) 国民总收入 (亿元)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 率(CPI )% 人均GDP (元) 1988 15037 1366 1989 … 17001 18 1519 1990 18718 1644 1991 【 21826 1893 1992 26937 2311 1993 . 35260 2998 1994 48108 4044 1995 — 59811 5046 1996 70142 5846 1997 ~ 78061 6420 1998 83024 6796 1999 【 88479 7159 2000 98000 7858 2001 [ 108068 8622 2002 119096 9398 2003 : 135174 10542 2004 159587 12336 2005 、 184089 14040 2006 213132 16024

实验(二)多变量线性回归模型Microsoft Word 文档

实验(二)多变量回归模型及面板数据初步处理 【实验目的】 掌握多变量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及相关内容 【实验内容】 建立多变量线性回归模型,回归参数估计,散点图,残差图等。建立面板数据库并处理数据。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一:如何在数据表删除某一列数据,或在两列数据中插入一列数据, 在数据表删除某一列数据的操作:双击数据组标示→打开数据组表→编辑一组数据→点击鼠标右键→拉出一菜单→点击Remove Series。 在两列数据中插入一列数据:双击数据组标示→打开数据组表→编辑一组数据→点击鼠标右键→拉出一菜单→点击Insert Series。 实验步骤二:建立面板数据库并处理数据。 向EViews6.0中输入截面数据名称的时候,应先建立一个合并数据(Pool)对象。 ★选择EViews6.0主菜单Object→New Object→Pool ★在Pool中输入 _BJ _TJ _HB _LN _SHH _JS _ZHJ _FJ _SHD _GD _HN ★在Pool窗口点击name,保存。 ★在Pool窗口点击sheet,打开一个窗口,输入GDP?,RENKOU?,GSH?,GZH?。就得到一个东部地区GDP,RENKOU,GSH,GZH的Poolsheet(面板数据表)。 ★在Pool窗口点击define,回到Pool的标示窗口;点击Pool的标示窗口sheet,打开一个窗口,输入GDP?,RENKOU?,GSH?,GZH?。得到GDP,RENKOU,GSH,GZH的Poolsheet (面板数据表)。 ★Pool序列的序列名使用的是基本名和“?”占位符。例如,GDP?代表: GDP_BJ——北京GDP GDP_TJ——天津GDP GDP_HB——河北GDP GDP_LN——辽宁GDP

多元时间序列建模分析(DOC)

应用时间序列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过程记录(含程序、数据记录及分析和实验结果等):时序图如下: 单位根检验输出结果如下: 序列x的单位根检验结果: 序列y的单位根检验结果: 序列y和序列x之间的相关图如下:

残差序列自相关图: 自相关图显示。延迟6阶之后自相关系数都在2倍标准差范围之内,可以认为残差序列平稳。 对残差序列进行2阶自相关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显示残差序列显著平稳,如下图:残差序列单位根检验结果: 残差序列平稳,说明序列Y与序列X之间具有协整关系,我可以大胆的在这两个

序列之间建立回归模型而不必担心虚假回归问题。 考察残差序列白噪声检验结果,如下图: 残差序列白噪声检验结果: 输出结果显示,延迟各阶LB 统计量的P 值都大于显著水平0.05,可以认为残差序列为白噪声检验结果,结束分析。 出口序列拟合的模型为:lnx t ~ARIMA(1,1,0),具体口径为: 1 ln 0.1468910.38845t t x B ε?=+- 进口序列拟合的模型为 lny t ~ARIMA(1,1,0) ,具体口径为: 1 ln 0.1467210.36364 t t y ε?=+- lny t 和lnx t 具有协整关系。 协整模型为: 1ln 0.99179ln 0.69938t t t t y x εε-=+- 误差修正模型为: 1ln 0.9786ln 0.22395t t t y x ECM -?=?- SAS 程序如下: data example6_4; input x y@@; t=_n_; cards ; 1950 20.0 21.3 1951 24.2 35.3 1952 27.1 37.5 1953 34.8 46.1 1954 40.0 44.7 1955 48.7 61.1 1956 55.7 53.0 1957 54.5 50.0 1958 67.0 61.7 1959 78.1 71.2 1960 63.3 65.1 1961 47.7 43.0 1962 47.1 33.8 1963 50.0 35.7 1964 55.4 42.1 1965 63.1 55.3 1966 66.0 61.1

自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案例

自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案例 案例一: 建立中国长期货币流通量需求模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对货币需求量(Y)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资金运用中的贷款额(X)以及反映价格变化的居民消费者价格指数(P)。 长期货币流通量模型可设定为 120e t t t t P Y X βμββ=+++ (1) 其中,e t Y 为长期货币流通需求量。由于长期货币流通需求量不可观测,作局部调整: 11()e t t t t Y Y Y Y δ---=- (2) 其中,t Y 为实际货币流通量。 将(1)式代入(2)得短期货币流通量需求模型: 0121(1)t t t t t Y X P Y δβδβδβδδμ-=+++-+ 表1中列出了1978年到2007年我国货币流通量、贷款额以及居民消费者价格指数的相关数据。 表1 年份 货币流通量Y (亿元) 居民消费者价格指数P (1990年=100) 贷款额X (亿元) 1978 212.0 46.2 1850.0 1979 267.7 47.1 2039.6 1980 346.2 50.6 2414.3 1981 396.3 51.9 2860.2 1982 439.1 52.9 3180.6 1983 529.8 54.0 3589.9 1984 792.1 55.5 4766.1 1985 987.8 60.6 5905.6 1986 1218.4 64.6 7590.8 1987 1454.5 69.3 9032.5

1988 2134.0 82.3 10551.3 1989 2344.0 97.0 14360.1 1990 2644.4 100.0 17680.7 1991 3177.8 103.4 21337.8 1992 4336.0 110.0 26322.9 1993 5864.7 126.2 32943.1 1994 7288.6 156.7 39976.0 1995 7885.3 183.4 50544.1 1996 8802.0 198.7 61156.6 1997 10177.6 204.2 74914.1 1998 11204.2 202.6 86524.1 1999 13455.5 199.7 93734.3 2000 14652.7 200.6 99371.1 2001 15688.8 201.9 112314.7 2002 17278.0 200.3 131293.9 2003 19746.0 202.7 158996.2 2004 21468.3 210.6 178197.8 2005 24031.7 214.4 194690.4 2006 27072.6 217.7 225347.2 2007 30375.2 228.1 261690.9 对局部调整模型0121(1)t t t t t Y X P Y δβδβδβδδμ-=+++-+运用OLS 法估计结果如图1: 图1 回归估计结果 由图1短期货币流通量需求模型的估计式: 1202.50.03577.45570.7236t t t t Y X P Y -=-+++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案例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案例分 析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案例分析 ——中国人口自然增长分析 一·研究目的要求 中国从1971年开始全面开展了计划生育,使中国总和生育率很快从1970年的5.8降到1980年2.24,接近世代更替水平。此后,人口自然增长率(即人口的生育率)很大程度上与经济的发展等各方面的因素相联系,与经济生活息息相关,为了研究此后影响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的主要原因,分析全国人口增长规律,与猜测中国未来的增长趋势,需要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 影响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有很多,但据分析主要因素可能有:(1)从宏观经济上看,经济整体增长是人口自然增长的基本源泉;(2)居民消费水平,它的高低可能会间接影响人口增长率。(3)文化程度,由于教育年限的高低,相应会转变人的传统观念,可能会间接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4)人口分布,非农业与农业人口的比率也会对人口增长率有相应的影响。 二·模型设定 为了全面反映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全貌,选择人口增长率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反映中国人口的增长;选择“国名收入”及“人均GDP”作为经济整体增长的代表;选择“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率”作为居民消费水平的代表。暂不考虑文化程度及人口分布的影响。 从《中国统计年鉴》收集到以下数据(见表1): 表1中国人口增长率及相关数据 年份人口自然增长率 (%。) 国民总收入 (亿元)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 率(CPI)% 人均GDP (元) 198815.731503718.81366 198915.0417001181519 199014.3918718 3.11644 199112.9821826 3.41893 199211.626937 6.42311 199311.453526014.72998 199411.214810824.14044 199510.555981117.15046 199610.42701428.35846 199710.0678061 2.86420 19989.1483024-0.86796 19998.1888479-1.47159 20007.58980000.47858 2001 6.951080680.78622 2002 6.45119096-0.89398 2003 6.01135174 1.210542 2004 5.87159587 3.912336

基于核估计的多变量非参数随机模型初步研究

基于核估计的多变量非参数随机模型初步研究 王文圣1,丁晶1 (1.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四川成都 610065) 摘要:本文基于核估计理论构造了多变量非参数模型。该模型是数据驱动的、不需识别和假定序列相依形式和概率分布形式的一类随机模型,克服了多变量参数模型的不足。实例统计试验表明,建议的多变量非参数模型是有成效的,为随机水文学发展提供了一些新思路。 关键词:核估计;多变量非参数模型;随机模拟;实用性检验 中图分类号:P333.9文献标识码:A 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需要单站水文信息,而且需要流域内各站的水文信息。进行多站水文序列模拟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建立多站(变量)随机模型。目前,多变量随机模型[1]比较成熟的有自回归模型和解集模型。这两类模型的共同点是用有限个参数的线性函数关系描述水文现象。因此简便实用,能表征水文序列的统计特性和一般变化规律,但缺点也明显:①水文序列是一时间不可逆过程,而参数模型描述的是可逆过程,因此大多数参数模型难以反映其涨落不对称性;②水文现象受流域下垫面、人类活动、气候等多因素影响而变化错综,是一个高度复杂的非线性系统,而多数参数模型仅能表征变量及变量之间的线性相依结构,忽略了占据重要位置的非线性性;③水文变量概率密度函数复杂且未知,某一指定概率分布与真实分布存在着差异。如图1、2所示,正态分布、P-Ⅲ型分布都与直方图相差甚远,但χ2检验并不拒绝P-Ⅲ型分布和正态分布;而核估计和k最近邻估计与直方图比较接近。即概率分布具有不确定性;④模型参数由于抽样误差和估计方法不同具有不确定性。 为克服参数模型之不足,文献[2]提出了单变量非参数模型,径流模拟表明是满意的。在此基础上,本文基于核估计理论构造了多变量非参数模型。该模型避开了序列相依形式和模型结构的假设,不涉及模型参数估计,能反映各种复杂关系,较参数模型优越。以中国金沙江流域屏山站和宜宾—屏山区间两站日流量过程随机模拟为例,对建议模型进行了应用研究。 1 核估计理论[3] 1.1 多维核估计定义设X为d维随机变量,X1,X2,……X n为X的一样本。X的概率密度函数f(X)的核估计定义如下: (1)

多元线性回归实例分析报告

SPSS--回归-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案例解析!(一) 多元线性回归,主要就是研究一个因变量与多个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跟一元回归原理差不多,区别在于影响因素(自变量)更多些而已,例如: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为: 毫无疑问,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应该 为: 上图中的 x1, x2, xp分别代表“自变量”Xp截止,代表有P个自变量,如果有“N组样本,那么这个多元线性回归,将会组成一个矩阵,如下图所示: 那么,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矩阵形式为: 其中:代表随机误差, 其中随机误差分为:可解释的误差与不可解释的误差,随机误差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多元线性方程才有意义(一元线性方程也一样) 1:服成正太分布,即指:随机误差必须就是服成正太分别的随机变量。 2:无偏性假设,即指:期望值为0 3:同共方差性假设,即指,所有的随机误差变量方差都相等 4:独立性假设,即指:所有的随机误差变量都相互独立,可以用协方差解释。 今天跟大家一起讨论一下,SPSS---多元线性回归的具体操作过程,下面以教程教程数据为例,分析汽车特征与汽车销售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汽车特征跟汽车销售量的关系,建立拟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数据如下图所示:

点击“分析”——回归——线性——进入如下图所示的界面:

将“销售量”作为“因变量”拖入因变量框内, 将“车长,车宽,耗油率,车净重等10个自变量拖入自变量框内,如上图所示,在“方法”旁边,选择“逐步”,当然,您也可以选择其它的方式,如果您选择“进入”默认的方式,在分析结果中,将会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结果:(所有的自变量,都会强行进入) 如果您选择“逐步”这个方法,将会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结果:(将会根据预先设定的“F统计量的概率值进行筛选,最先进入回归方程的“自变量”应该就是跟“因变量”关系最为密切,

多变量分析模型

多变量财务风险分析模型 美国纽约大学爱德华奥特曼(Edward Alunan)教授在1968年提出的z分数模型(z—score model)。爱德华奥特曼利用多变量的线性模型来预测公司的经营状况,并提出用Z值作为判别标准。Z分数模型的表达式为:Z=0.012 X1+0.014 X2+O.033 X3+O.006 X4+O.999 X5 其中: X l=(期末流动资产一期末流动负债)期/末总资产,即营运资本/资产总额,反映了企业资产的折现能力和规模特征; X2=期末留存收益/期末总资产,反映了企业的累积获利能力; X3=息税前利润/期末总资产,即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该指标主要是从企业各种资金来源(包括所有者权益和负债)的角度对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益进行评价,是反映企业财务失败的最有力依据之一; X4=期末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期末总负债,衡量企业财务结构,表明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相对关系的比率,反映一个企业在破产前的衰弱程度; X5=本期销售收/总资产,即总资产周转率,企业总资产的营运能力集中反映在总资产的经营水平上,因此,总资产周转率可以用来分析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 Z分数模型从企业的资产规模、折现能力、获利能力、财务结构、偿债能力、资产利用效率等方面综合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进一步推动了财务预警的发展。奥特曼教授通过对Z分数模型的研究分析得出:Z值越小,该企业遭受财务失败的可能性就越大。美国企业Z值的临界值为1.8,具体判断标准如下所示:Z>3.0,表明财务失败的可能性很小;2.8

(完整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公式

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在多要素的地理环境系统中,多个(多于两个)要素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情况。因此,多元地理回归模型更带有普遍性的意义。 (一)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 假设某一因变量y 受k 个自变量k x x x ,...,,21的影响,其n 组观测值为(ka a a a x x x y ,...,,,21), n a ,...,2,1=。那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结构形式为: a ka k a a a x x x y εββββ+++++=...22110(3.2.11) 式中: k βββ,...,1,0为待定参数; a ε为随机变量。 如果k b b b ,...,,10分别为k ββββ...,,,210的拟合值,则回归方程为 ?=k k x b x b x b b ++++...22110(3.2.12) 式中: 0b 为常数; k b b b ,...,,21称为偏回归系数。 偏回归系数i b (k i ,...,2,1=)的意义是,当其他自变量j x (i j ≠)都固定时,自变量i x 每变化一个单位而使因变量y 平均改变的数值。 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i β(k i ,...,2,1,0=)的估计值i b (k i ,...,2,1,0=)应该使 ()[]min (2) 1 2211012 →++++-=??? ??-=∑∑==∧ n a ka k a a a n a a a x b x b x b b y y y Q (3.2.13) 有求极值的必要条件得 ???????==??? ??--=??=??? ??--=??∑∑=∧=∧n a ja a a j n a a a k j x y y b Q y y b Q 110) ,...,2,1(0202(3.2.14) 将方程组(3.2.14)式展开整理后得: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引子:中国汽车的保有量会超过1.4亿辆吗?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数以百万计的中国人开始得以实现拥有汽车的梦想,中国也成为世界上成长最快的汽车市场。 中国交通部副部长在“中国交通可持续发展论坛”上作出预测:“2020年,中国的民用汽车保有量将比2003年的数字增长6倍,达到1.4亿辆左右”。(资料来源: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中国汽车数量的快速增长? 影响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因素并不单一,经济增长、消费趋势、市场行情、业界心态、能源价格、道路发展、内外环境、相关政策……,都会使中国汽车行业面临机遇和挑战。 怎样分析多种因素对汽车市场的影响? 分析中国汽车业行业未来的趋势,应当具体分析这样一些问题: 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状况如何(用销售量观测) 影响中国汽车销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如收入、价格、费用、道路状况、政策、环境等) 各种因素对汽车销量影响的性质怎样?(正、负) 各种因素影响汽车销量的具体数量关系是什么? 所得到的数量结论是否可靠? 中国汽车行业今后的发展前景怎样?应当如何制定汽车的产业政

策? 很明显,只用一个解释变量已经很难分析汽车产业的实际发展,而简单线性回归模型又不能解决多变量问题的分析,还需要寻求有多个解释变量的回归分析方法。 第三章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本章讨论: 如何将简单线性回归的研究方式推广到多元的情况: ●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多元线性回归参数的估计及区间估计 ●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 ● 多元线性回归的显著性检验 ● 多元线性回归预测 第一节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及古典假定 一、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定义 一般形式:对于有1k -个解释变量的线性回归模型,可表示为 与简单线性回归模型不同,模型中的(1,2,,)j j k β=是偏回归系数,样本容量为n 。 偏回归系数: 控制其他解释量不变的条件下,第j 个解释变量的单位变动对被 (1,2,,)k ki i X u i n β+ ++=

人口增长率的非参数自回归预测模型

收稿日期:2006201204 作者简介:巩永丽(1980—),女,山西永济人,西安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应用概率统计方面的研究.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1卷第1期Journal of Shanxi Nor mal University Vol .21 No .12007年3月 Natural Science Editi on M ar .2007 文章编号:100924490(2007)0120038205 人口增长率的非参数自回归预测模型 巩永丽1 ,张德生1 ,武新乾2 ,姜爱平 1 (11西安理工大学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54;21西北工业大学,陕西西安710072) 摘 要:针对传统的人口增长预测模型不能理想地捕获我国人口增长率数据的非线性性特征,本文基于局部线性非参数估计理论,对我国建国以来的年人口增长率建立了非参数自回归NAR (1)模型,并对 2000年~2003年的年人口增长率进行了预测,计算结果表明,相对于参数自回归模型而言,非参数自回 归模型能够很好地解决人口增长预测这一非线性问题,预测精度较高.关键词:非参数估计;非参数自回归模型;预测中图分类号:O29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因素,因此,能否对人口增长做出比较准确的预测,对于加速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 意义.对于人口增长预测,传统的方法有增长曲线模型、灰色系统模型、系统动力学模型、自回归模型等.增长曲线模型预测方法 [1] 相对简单,但是精度不高;灰色系统模型 [1] 主要是对人口增长趋势波动进行分析, 它在预测资料不全或资料的波动太大、不平稳的发展趋势效果较好;系统动力学模型[1] 在分析问题、收集 资料、建立模型和求证的过程中都要消耗一定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还需要占用大量的计算机工作时间,而且建模人员的专业水平也直接影响模型的质量和结果.自回归模型由于是线性参数化形式,难以较好的解决人口增长预测这一非线性问题.因此,本文尝试利用非参数估计方法,建立我国人口增长率的非参数自回归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非参数自回归模型用于人口预测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可为相关部门制定人口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1 非参数自回归预测模型基本原理 1.1 非参数自回归模型 非参数自回归模型(NAR (p ))为:Y t =m (X t )+εt ,其中,解释性变量X t ∈R p 由响应变量(或被解释性变量)Y t ∈R 的一些滞后项所组成(p 为正整数);随机误差序列{εt }独立同分布,E (εt )=0, E (ε2t )=σ2 ,并且εt 与X s ,s ≤t 相互独立;未知函数m (? )称为条件均值函数(或自回归函数).1.2 非参数预测 对一组平稳时间序列{Y t },t =1,2,...,n,我们的目的是对确定的正整数k,k ≥1,预测Y n +k 的值.非参数自回归模型对未知值Y n +k 进行预测的计算步骤如下: (1)对这组平稳时间序列建立相应的非参数自回归模型 Y t =m (X t )+εt (1)

基于非参数回归模型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1)

基于非参数回归模型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王彩霞,鲁宗相,乔 颖,闵 勇,周双喜 (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电机系,北京市100084) 摘要:随着风电接入规模的增加,风电功率预测日益重要。非参数估计方法是模型估计和预测的典型方法之一,在国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中尚无应用。文中将非参数回归技术应用于短期风电功率预测,包括风电功率点预测和风电功率概率区间预测。首先,基于非参数回归模型,建立风速与风电功率之间的转换模型,得到风电功率的点预测值;其次,基于经验分布模型与非参数回归技术,建立风电功率预测误差的概率分布函数,得到风电功率预测值的概率区间。以内蒙古某风电场为例,验证了将非参数回归技术应用于风电功率预测的有效性。关键词:风力发电;功率预测;点预测;概率区间预测;非参数回归 收稿日期:2010 02 13;修回日期:2010 06 17。 0 引言 近年来,并网型风电发展迅猛,风电的波动性已给电网调度带来严峻的挑战。风电功率预测是解决风电波动、实现风电与电力系统传统电源联合优化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 风电功率预测按照预测的时间尺度划分一般分为超短期、短期和中长期预测[1]。超短期预测一般指6h 以内的预测,预测结果用于电力系统的在线优化运行,常采用基于历史风电功率数据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进行预测,例如自回归滑动平均(ARM A)模型[2 3]、Kalman 滤波[4]等。短期预测一般指对未来6h~48h 风电功率输出的预测,预测结果是电网安排日发电计划或进行电力市场交易的基础。中长期预测一般指未来几天的预测,预测结果主要用于安排风电机组的检修计划等。在实际应用中,短期预测和超短期预测应用较多。本文的研究对象为短期预测。 由于天气状况在未来6h~48h 内一般有较大的变化,因此,短期预测主要依赖于数值天气预报(numeric w eather predictio n,NWP ),通过建立NWP 的气象信息与风电功率输出之间的关系模型,将预测时段内的气象信息转换为风电功率输出。按建模方法的不同,短期风电功率预测可进一步分为物理方法和统计方法[5]。本文研究方法属于统计方法的范畴。 经过多年的积累,欧洲和美国已经有多款商业化的风电功率预测软件[6],如丹麦的WPPT 和Prediktor 、西班牙的SIPREOLICO 等。由于中国 的气候条件与欧美相比差异较大,因此有必要研究 适合中国风电场的风电功率预测方法。近几年,中国的风电功率预测研究也在逐步发展,但受气象服务条件的影响,预测方法大多基于历史数据和时间序列方法[7 9],对超短期预测较为有效,但对短期(如日前24h)风电功率的预测效果往往较差。随着风电的大规模接入,为电网安排发电计划服务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亟需展开。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开发 的基于NWP 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软件[10 11] ,采用的预测方法为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是一种在风电功率预测中应用广泛的典型方法。但是,神经网络方法对模型训练的时间较长,并且需要不断调试合适的隐含层神经元个数、合适的隐含层输出函数及合适的输出层输出函数等,才能得到收敛性较好的神经网络。非参数回归方法也是模型估计的典型方法之一,在国外已有采用基于统计模型的风电功率预测方法的范例[12]。非参数统计模型只需调整合适的窗宽即可应用模型进行预测,实用性比神经网络模型更佳。 本文以内蒙古某风电场为例,研究将非参数回归方法应用于国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的有效性。内蒙古气象局引进了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和美国宾州大学(PSU)开发研制的第5代中尺度模式M M5(M esoscale Mo del 5),直接提供风机轮毂高度的NWP 信息,如风速、风向等。本文采用内蒙古气象局提供的NWP 数据,建立NWP 与风电功率输出之间的转换模型,得到风电功率的点预测值;基于经验分布模型和非参数回归方法,建立风电功率预测误差的概率分布函数,进而得到风电功率预测值的概率区间,辅助电网运行决策。 78 第34卷 第16期2010年8月25日V o l.34 No.16A ug.25,2010

浅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及其应用

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概念及基本假设 1.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概念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解释变量来解释因变量的一种模型[] 1。设为Y 因变量,k X X X ,21 ,,为k 个用来说明Y 的被称为解释变量的不同变量,其中1X 恒等于1,则),,2,1(,221n i X X Y i ki k i i =++++=μβββ (1)式 称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其中,),,2,1(n i i =μ为随即扰动项;参数k βββ,,,21 称为回归系数。若令 ?? ?? ? ? ? ??=??????? ??=??????? ??=??????? ??=n k kn n n k k n X X X X X X X X X X Y Y Y Y μμμμββββ 21212122212 1211121,,,,则(1)式可用矩阵形式表 示为:μβ+=X Y (2)式。 1.2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设 1.2.1 随机扰动项的数学期望为零 即0)()()()(21=? ??? ??? ??=n E E E E μμμμ ,这意味着βX Y E =)(为线性回归模型(2)的总体回归函数。 1.2.2 随机扰动项i μ的方差相等 即221)()()(σμμμ====n D D D ,也称为同方差性。 1.2.3 随机扰动项μ和解释变量X 不相关 数学表达式为:0),(=X COV μ。 1.2.4 解释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所谓多重共线性是指解释变量之间存在完全或近似完全的线性相关[]2。 1.2.5 随机扰动项μ为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向量

2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 要想确定多元线性回归模型),,2,1(,221n i X X Y i ki k i i =++++=μβββ,则必须估计出回归系数k βββ,,,21 的值。在回归分析中,使用最广泛的方法是最小二乘法,一般称为普通最小二乘法[]3,即使残差平方和最小的回归系数的估计。设与总体回归模型(1)式对应的样本回归模型为: ),,2,1(,221n i X X Y i ki k i i =++++=∧ ∧ ∧ ∧ μβββ (4)式, 或用矩阵表示为:∧∧+=μβX Y ,其中∧β为总体回归系数β的最小二乘估计,∧ μ为残差向量。 根据最小二乘法的定义,在线性样本回归模型中,使残差平方和最小的回归系数的估计称为最小二乘估计。即使)()(' '∧∧ ∧ ∧--=ββμμX Y X Y 最小的∧ β。其中∧ 'μ是∧ μ的转置。为使∧ β最小,可将)()(' '∧∧ ∧ ∧--=ββμμX Y X Y 看作是∧ β的函数,则其关于∧β的一阶偏导数必须为零,即 02'2'' =+-=??∧ ∧ ∧ ∧ββ μμX X Y X )(,因此得到方程 Y X X X ' ' =∧ β,所以Y X X X '1')(-∧ =β。虽然计算过程十分复杂,但是在如今的计算 机时代可以运用相关的统计软件(如Eviews3.0)对回归系数进行估计。 3回归系数及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3.1 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运用上面的计算方法或者通过计算机的运行可以得出回归系数k βββ,,,21 的估计,但所估计的回归系数在给定的显著性水平α下是否具有显著性呢?这需 要给予相应的显著性检验,通常是构造t 统计量。那么在进行t 检验过程中需遵循以下四个步骤: ①提出原假设和备择假设: 原假设),,2,1(,0:0k j H j ==β,备择假设),,2,1(,0:1k j H j =≠β; ②作统计量:∧ ∧ ∧ = j S t j ββ,其中∧∧j S β为∧ j β的标准差;

基于非参数GARCH模型的一种波动率估计方法

案例13 基于非参数GARCH 模型的一种波动率估计方法 一、文献及研究综述 波动率(volatility )是资产收益不确定性的衡量,它经常用来衡量资产的风险。一般来说,波动率越大,意味着风险越高。由于波动率在投资分析,期权定价等方面的重要性,近20年来一直是金融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出现许多描述金融市场波动率的模型,最为典型的是Bollerslev (1986)提出的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GARCH 模型),而在实证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是其中的GARCH(1,1)模型,即条件方差不但依赖与滞后一期的扰动项的平方,而且也依赖于自身的滞后一期值,三者之间存在一种线形关系。针对三者之间的线形关系是否合适即能否用一种更有效的函数关系来描述的问题,人们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探索。Engel 和Gonzalez-Rivera(1991)采用半参数方法对条件方差进行建模,对扰动项的滞后值采取非参数形式,对条件方差自身的滞后值采用线形形式,两位的研究思路为人们以后的研究工作拓宽了思路。Peter Buhlmann 和Alexander J.MeNeil (2002)对三者之间的函数关系用一种非参数形式来描述,给出了一种全新的估计波动率的循环算法,并对这一全新的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给出了证明,得出非参数形式的GARCH(1,1)对波动率的估计效果要强与参数形式的GARCH(1,1)。Antonio Cosma 和Fausto Galli (2005)利用Peter Buhlmann 和Alexander J.MeNeil 所提出的估计波动率的算法,对非参数形式的ACD 模型(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Duration Model )的久期(duration)进行估计,也得出用该估计算法的非参数形式比参数形式的ACD 模型的估计效果优越。 本文采用非参数方法中的非参数可加模型,对条件方差采用非参数可加模型GARCH(1,1)形式进行建模,即对条件方差的滞后值和扰动项的滞后值分别采用不同的函数形式进行建模。估计方法是基于Peter Buhlmann 和Alexander J.MeNeil(2002)对非参数GARCH 估计时的算法思想,采取模拟数据和真实收益率数据分别同参数形式的GARCH(1,1)采用极大似然估计结果进行比较。文章下面的结构是:第二部分是有关方法的描述。第三部分是模拟实验。第四部分是实证部分。第五部分是本文结束语。 二、方法描述 ㈠ Bollerslev (1986)提出的标准的GARCH(1,1)形式: t t z ε=

SPSS分析:嵌套式两因素方差分析(单变量)-学生 王露实验数据分析共9页文档

SPSS分析:嵌套式两因素方差分析(单变量) 1、数据输入格式 ⑴定义变量: 国家品种最大光能转换效率 注意:对圈红色的部分进行设定 ⑵输入数据:在Excel中编制下列格式数据,复制粘贴到SPSS中 美国M56 0.842 美国M56 0.829 美国M56 0.83 美国M56 0.834 美国M49 0.849 美国M49 0.844 美国M49 0.851 美国M49 0.839 美国M5 0.822 美国M5 0.82 美国M5 0.822 美国M5 0.817 美国M34 0.849 美国M34 0.852 美国M34 0.853 美国M34 0.844 美国M64 0.865 美国M64 0.855 美国M64 0.862 美国M64 0.852 美国M73 0.853 美国M73 0.856 美国M73 0.851 中国红运0.849 中国红运0.849 中国红运0.853 中国香妃0.859 中国香妃0.856 中国香妃0.859 中国香妃0.86 中国新铁0.845 中国新铁0.844 中国新铁0.84 中国新铁0.859 中国新重瓣 红 0.837

中国新重瓣 红 0.848 中国新重瓣 红 0.854 中国新重瓣 红 0.855 中国新重瓣 红 0.856 中国新重瓣 红 0.854 中国交5 0.839 中国交5 0.834 中国交5 0.832 中国交5 0.834 中国泽州1 号 0.845 中国泽州1 号 0.832 中国泽州1 号 0.835 中国泽州1 号 0.851 2、命令顺序: 按下面图示选择后按“继续”键,进行其它设定 选择继续后,按“确定”键即可弹出结果页面,导出为word文档即可。UNIANOVA 最大光能转换效率 BY 国家品种 /METHOD=SSTYPE(1) /INTERCEPT=EXCLUDE /POSTHOC=国家品种(SNK DUNCAN LSD) /CRITERIA=ALPHA(0.05) /DESIGN=国家品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