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下室两种基础形式经济性比较

地下室两种基础形式经济性比较

地下室两种基础形式经济性比较
地下室两种基础形式经济性比较

地下室两种基础形式经济性比较

(西安项目 结构设计师 冯姣)

一、 第一种方案:400mm筏板+基础平板下柱墩XZD,按8.1x8.1米跨距计算每一柱距造价

(以MOCO地下室基础配筋为例计算)

1.筏板计算

400mm厚筏板,双层双向配筋12@150

筏板总价2.17万元

2.柱墩400*1130*900,X、Y配筋: 18@150(按独基(近似)最大尺寸初略计算)

基础长度(m) 基础宽度(m) 基础钢筋直径(mm) 基础钢筋间距(mm) 板顶钢筋单根重量(kg/m)

2.86 2.86 18 150 2.00

基础高度(mm) 灰土厚度(m) 灰土单价(万/m3)

400 0 0.011

钢筋单价(万/t) 0.55

混凝土单价(万/m3) 0.05

灰土总价(万) 0

独基钢筋总价(万) 0.12584 独基混凝土总价(万) 0.163592 独基总价(万) 0.289432

筏板+柱墩总价=2.46万元

二、第二种方案CFG+独基

1.CFG设计参数

基础抗力:F=A*Fak+Q*n=(2.4*2.4-5*0.1256)*140+600*5=3718KN 直径: Φ 400; 桩长:11M; CFG单桩承载力:600KN;

基础钢筋直径(mm)

基础钢筋间距(mm)

板顶钢筋单根重量(kg/m)

16

150筏板面积(㎡)1095筏板混凝土量(m3)

2.63

CFG桩算量

根数CFG混凝土总量

5

6.908

单个基础为0.62万元

2.250mm抗水板,每8.1x8.1米跨距,按最小配筋率配筋为10@200

筏板编号 筏板厚度(mm)板顶钢筋直径(mm) 板底钢筋直径(mm) 板顶钢筋单根重量(kg/m)

FB1 250 10 10 0.62 板顶钢筋间距(mm) 200 筏板面积(㎡) 65.61 板底钢筋单根重量(kg/m) 板底钢筋间距(mm) 200 筏板混凝土量(m3) 16.40 0.62

钢筋单价(万/t) 0.55 筏板钢筋量(t) 0.81

混凝土单价(万/m3) 0.05

筏板钢筋总价(万) 0.4474602 筏板混凝土总价(万) 0.820125

1.2675852 按筏板计算得出造价为1.27万元

总造价=1.89万元

3.结论

①采用筏板+柱墩的基础形式比CFG+独基的基础形式在8.1x8.1跨距内价格高出0.57万元。

②第二种方案比第一种方案的开挖量少150mmX8100mmX8100mm。

③车库顶板为普通地下室顶板,通常做160mm厚,配筋 10@180即可。

4.说明

本次比较,由于地形条件、地质情况不同,两种基础类型只是初略的比较所得结论。

5.第二种方案检测周期较长,试桩时可将混凝土提高到C35到C40,试桩检测周期为缩短到15天左右。

测量学基础-整理

1.什么叫大地水准面?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通过平均海水面的一个水准面,称大地水准面,它的特点是水准面上任意一点铅垂线都垂直于该点的曲面,是一个重力曲面,其作用是测量工作基准面。 2.测量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和数学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什么区别? 测量坐标系的X轴是南北方向,X轴朝北,丫轴是东西方向,丫轴朝东,另外测量坐标系中的四个象限按顺时针编排,这些正好与数学坐标系相反。 3.什么叫高斯投影?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怎样建立的 ? 假想将一个横椭圆柱体套在椭球外,使横椭圆柱的轴心通过椭球中心,并与椭球面上某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相切,将中央子午线附近(即东西边缘子午线范围)椭球面上的点投影到横椭圆柱面上,然后顺着过南北极母线将椭圆柱面展开为平面,这个平面称为高斯投影平面。所以该投影是正形投影。在高斯投影平面上,中央子午线投影后为 X轴,赤道投影为丫轴,两轴交点为坐标原点,构成分带的独立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4.地面上一点得空间位置在测量工作中是怎样表示的? 在测量学中,地面上一点的空间位置是用平面坐标和高程来表示的,点的平面坐标分为平面直角坐标(x, y)和地理坐标(精度,纬度)。 5.普通测量学的任务是:普通测量学的基本任务是测绘,测设和监测。 6.确定地面点位要做哪些基本测量工作: 距离测量,角度测量和高程测量。 7.在测量中,采取哪些措施来保证测量成果的正确性? 为了控制测量误差的传递和积累,保证测量成果的正确性,测绘工作必须遵循先控制后碎步,步步检核原则。 8?何通过水准管圆弧零点的切线,称为水准管轴。通过圆水准器零点的法线,称为圆水准轴。水准管上两相邻分划线间的圆弧(2伽)所对的圆心角,称为水准管分划值。 9.通过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交点的连线 CC称为望远镜视准轴,视准轴的延长线即为视线,它是瞄准目标的依据。 10.何谓视差?产生视差的原因是什么?视差应如何消除? 由于物镜调焦不完善,导致目标实像与十字丝平面不完全重合出现相对移动现象,称为视差。其原因 由于物镜调焦不完善,使目标实像不完全成像在十字丝平面上;在目镜端观测者眼睛略作上下少量移动,如发现目标也随之相对移动,即表示有视差存在;再仔细进行物镜调焦,直至成像稳定清晰。 11.水准测量中为什么要求前后视距相等? 为了消除视准轴不平行与水准管轴的误差,消除或减少地 球曲率和大气折光对高差的影响,加快观测速度。 12.水准测量中设置转点有何作用?在转点立尺时为什么要放置尺垫?何点不能放置尺垫? 便于传递高程,为了正确地传递高程,使立尺点稳固准确,水准点(已知高程点)不能放置尺垫。 13.S3型水准仪有哪几条主要轴线?它们之间应满足哪些几何条件?为什么?哪个是主要条件? 水准仪的轴线主要有:视准轴 CC水准管轴LL,圆水准轴'L'L,仪器竖轴W 水准仪轴线应满足的几何条件为:①圆水准轴应平行于仪器竖轴('L'L // VV);②十字丝中丝应垂直于仪器竖轴(即中丝应水平);③水准管轴应平行于视准轴(LL/ CC。 14.水准测量中,怎样进行记录计算校核和外业成果校核? 测站记录计算校核:工a-2 b=X h,外业成果校核:构成闭合、附合水准路线或支水准路线,计算高差闭合差hf,当hf满足规定高差闭合差容许值(即fh v fh容)时,认为外业观测成果合格,否则应查明原因返工重测,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15.何谓高差闭合差?怎样调整高差闭合差? 水准路线中高差观测值与高差理论值之差称为高差闭合差。高差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将闭合差反符号按照与测段长度或者测站数成正比分配到各测段观测高差中。 16.绘图说明水准仪用脚螺旋使圆水准气泡居中的操作步骤。

《建筑构造》试题《基础和地下室》

《建筑构造》检测试题第二章基础与地下室 一、填空题 1、人工地基加固方法有三大类,即( )、( )、( )。 2、影响基础埋置深度的因素有( )、( )和()的影响。 3、按所用材料基础的受力特点分为( )和( )。 4、砖基础台阶的宽高比有( )和( )两种。 5、对于钢筋混凝土基础,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低于( ),受力钢筋直径不小于( )。 6、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基础的埋置深度至少不浅于( )。 7、能有效防止不均匀沉降的基础形式为( )。 8、当上部结构为框架或排架结构,且荷载较大或荷载分布不均匀时,可采用墙下条形基础。()10、基础按其构造特点可分为单独基础、( ) 基础、( ) 基础、( ) 基础及桩基础等几种类型。 11、桩有( )及( ) 组成。 12、地基分( ) 和( ) 。 13、刚性基础受( ) 限制,常见的刚性基础类型有( ) ,( ) ,( ) ,( ) ,( ) 。 14、一般情况下基础埋深应一致,若基础埋深不一样时,不同埋深基础之间应通过( ) 连接,连接构造要求为( ) 。 二、判断题 1、从室外自然地坪到基地的高度为基础的埋置深度。() 2、灰土基础中,3 :7或4 :6的灰土用于基础,2 :8灰土用于做垫层。() 3、刚性基础受刚性角的限制,所以基础底面积越大所需基础的高度越高。() 4、混凝土基础为柔性基础,可不受刚性角的限制。() 5、间隔式砖基础最低一台必须是两皮砖。() 6、对于钢筋混凝土基础,设垫层时,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40mm,不设垫层时,钢筋 保护层厚度不小于70mm。() 7、砖基础砌筑方法包括等高式和间隔式,两者比较,间隔式刚性脚较大。() 8、地基是建筑物的一部分,它是支承建筑物重量的土层。() 9、混凝土基础是刚性基础。() 三、选择题 1、当建筑物为柱承重且柱距较大时宜采用() A 独立基础 B 条形基础 C 井格式基础 D 筏片式基础 2、基础埋置深度不超过()时,叫浅基础。 A 500mm B 5m C 6m D 5.5m 3、间隔式砖基础大放脚台阶的宽高比为() A 1 :5 B 1 :2 C 1 :1 4、砖基础等高式砌筑,每台退台宽度为() A 180mm B 62.5 mm C126mm 5、灰土基础每夯实(B)高为一步。 A 200mm B 150mm C 250mm 6、地下室的砖砌外墙最小厚度为() A 240mm B 360mm C490mm 7、室内首层地面标高为±0.000,基础地面标高为-1.500,室外地坪标高为-0.600, 则基础埋置深度为()m。 A 1.5 B 2.1 C0.9 D 1.2 8、基础设计中,在连续的的墙下或密集的柱下,宜采用() A独立基础B条形基础C井格基础D筏片基础 9、地下室外墙如果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其最小厚度不应低于()mm A200 B300 C400 D500 10、地下室防潮层外侧应回填弱透水性土,其填土宽度不小于()mm A200 B300 C350 D500 3

基础按构造分类

独立基础:当建筑物上部结构采用框架结构或单层排架结构承重时,基础常采用方形、圆柱形和多边形等形式的独立式基础,这类基础称为独立式基础.也称单独基础,是整个或局部结构物下的无筋或配筋基础.一般是指结构柱基,高烟囱,水塔基础等的形式. 独立基础分:阶形基础、坡形基础、杯形基础3种。 条形基础:是指基础长度远远大于宽度的一种基础形式。按上部结构分为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条形基础。基础的长度大于或等于10倍基础的宽度。横向配筋为主要受力钢筋,纵向配筋为次要受力钢筋或者是分布钢筋。主要受力钢筋布置在下面。 筏型基础:筏型基础又叫笩板型基础,即满堂基础。是把柱下独立基础或者条形基础全部用联系梁联系起来,下面再整体浇注底板。由底板、梁等整体组成。建筑物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较弱,常采用砼底板,承受建筑物荷载,形成筏基,其整体性好,能很好的抵抗地基不均匀沉降。筏板基础分为平板式筏基和梁板式筏基。一般说来地基承载力不均匀或者地基软弱的时候用筏板型基础。而且筏板型基础埋深比较浅,甚至可以做不埋深式基础。 桩基础:桩基础由基桩和联接于桩顶的承台共同组成。若桩身全部埋于土中,承台底面与土体接触,则称为低承台桩基;若桩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位于地面以上,则称为高承台桩基。建筑桩基通常为低承台桩基础。高层建筑中,桩基础应用广泛。 箱型基础:箱型基础是由钢筋混凝土的底板、顶板、侧墙及一定数量的内隔墙构成封闭的箱体,基础中部可在内隔墙开门洞作地下室。这种基础整体性

和刚度都好,调整不均匀沉降的能力较强,可消除因地基变形使建筑物开裂的可能性,减少基底处原有地基自重应力,降低总沉降量。它适用于作软弱地基上的面积较小,平面形状简单,荷载较大或上部结构分布不均的高层重型建筑物的基础及对沉降有严格要求的设备基础或特殊构筑物,但混凝土及钢材用量较多,造价也较高。但在一定条件下采用,如能充分利用地下部分,那么在技术上、经济效益上也是较好的。

第六章基础与地下室

第六章基础与地下室 学习要求: (1)了解地基、基础的概念、类型及影响因素 (2)掌握基础的设计要求、构造特点 (3)理解地下室的防潮、防水构造措施 第一节地基与基础的基本概念 一、地基与基础 1、基础——建筑物重要组成部分 是建筑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是建筑的下部结构。它承受建筑物上部结构传下来的全部荷载,并把这些荷载连同本身的重量一起传到地基上。全部荷载是通过基础的底面传给基础的。A>=N/f(f:地基承载力;N:建筑总荷载;A:基础底面积) 2、地基——不是建筑物组成部分 是承受由基础传下的荷载的土层。地基承受建筑物荷载而产生的应力和应变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在达到一定深度后就可忽略不计。直接承受建筑荷载的土层为持力层。持力层以下的土层为下卧层。地基允许承载力指地基每平方米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主要根据低级本身土的特性确定,同时也与建筑物的结构构造和使用要求等因素有一定关系。

基础:建筑物与土层接触的部分。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它是承重构件,承受着建筑物全部荷载,并将其传给地基。 地基:支撑建筑物重量的土壤层。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它只是承受基础传来的全部荷载的土壤层。 二、地基的分类 1、天然地基:具有足够承载力的天然土层马克以直接在天然土层上建造基础。岩石、碎石、砂石等可作为天然地基 2、人工地基:天然土层的承载力不能满足荷载要求,必须对之中土层进行人工加固,进行加固的地基叫人工地基。费料费工,造价高。 三、地基与基础的设计要求p137 1、地基承载力和均匀程度的要求 2、地基耐久性荷强度的要求 3、经济要求 四、基础的埋置深度 1、概念: 基础的埋置深度简称基础埋深,是指室外设计地坪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P138图6-1。 建筑物的室外地坪分自然地坪:施工地段的现有地坪。 设计地坪:按设计要求工程竣工后,室外场地经 垫起或开挖后形成的地坪。

测量学课后复习标准答案解析

测量学作业 第一次作业:第一章~第三章 第一章作业 1.测量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确定地面点的点位。 2.测量工作中常采用哪几种基准面?各自定义和作用是什么? 答:(1)大地水准面:由静止的海水面扩展延伸而形成的闭合曲面。 作用:测量外业工作的基准面。 (2)旋转椭球面:椭圆绕其短轴旋转而成的闭合曲面,其形状和大小可由长半径a, 短半径b,以及扁率 a b a- = α确定。 作用:精确确定地面点的点位的基准面。 (3)圆球面:计算精度要求不高时,近似代替椭球面进行计算的基准面。 作用:近似确定地面点的点位的基准面。 (4)水平面:小范围内(一般在R=10km),近似代替大地水准面进行计算的基准面。 作用:近似确定地面点的点位的基准面。 3.测量学里可以选用哪几种坐标系?各自如何表示地面点的位置? 答:a) 地理坐标系:研究和测量整个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或进行大面积的测量工作时,可采用地理坐标系。 i.大地地理坐标系:用大地经度L 和大地纬度B来表示。 ii.天文地理坐标系:用天文经度λ和天文纬度?来表示。 b)平面直角坐标系:在R=10km的范围内,以水平面作为该区的基准面,直接将地 面点沿铅垂线投影到水平面上。 c)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以中央子午线的投影线为X轴,赤道的投影线为Y轴, 两轴的交点为坐标原点O而建立起来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4.水准面是不是水平面?在什么范围内可将水准面当作水平面处理?为什么? 答: (1)水准面不是水平面。 水准面:由静止的海水面扩展延伸而形成的闭合曲面。 水平面:近似代替大地水准面进行计算的基准面。 (2)当测量的半径在10公里以内时,进行角度测量和距离测量时可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 (3)原因:球面三角形化为平面三角形时每个角的球面角超影响为 2 3/R P =''ε,P为平面三角形的面积,当三角形的边长为10km时,算得 0.07"。因此,在半径为10km的面积内进行普通测量时,水平面代替水准 面所产生的水平角度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基础形式1

按构造形式可分为条形基础、独立基础、满堂基础和桩基础。 条形基础:当建筑物采用砖墙承重时,墙下基础常连续设置,形成通长的条形基础 刚性基础:是指抗压强度较高,而抗弯和抗拉强度较低的材料建造的基础。所用材料有混凝土、砖、毛石、灰土、三合土等,一般可用于六层及其以下的民用建筑和墙承重的轻型厂房。λ 柔性基础:用抗拉和抗弯强度都很高的材料建造的基础称为柔性基础。一般用钢筋混凝土制作。这种基础适用于上部结构荷载比较大、地基比较柔软、用刚性基础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λ 独立基础:当建筑物上部为框架结构或单独柱子时,常采用独立基础;若柱子为预制时,则采用杯形基础形式。 满堂基础:当上部结构传下的荷载很大、地基承载力很低、独立基础不能满足地基要求时,常将这个建筑物的下部做成整块钢筋混凝土基础,成为满堂基础。按构造又分为伐形基础和箱形基础两种。 伐形基础:是埋在地下的连片基础,适用于有地下室或地基承载力较低、上部传来的荷载较大的情况。λ 箱形基础:当伐形基础埋深较大,并设有地下室时,为了增加基础的刚度,将地下室的底板、顶板和墙浇制成整体箱形基础。箱形的内部空间构成地下室,具有较大的强度和刚度,多用于高层建筑。λ 桩基础:当建造比较大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时,若地基的软弱土层较厚,采用浅埋基础不能满足地基强度和变形要求,常采用桩基。桩基的作用是将荷载通过桩传给埋藏较深的坚硬土层,或通过桩周围的摩擦力传给地基。按照施工方法可分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和灌注桩。 基础的类型: 基础按受力特点及材料性能可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 按构造的方式可分为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片筏基础、箱形基础等。 1.按材料及受力特点分类 (1)刚性基础: 受刚性角限制的基础称为刚性基础。 刚性基础所用的材料的抗压强度较高,但抗拉及抗剪强度偏低。 刚性基础中压力分布角a称为刚性角。在设计中,应尽力使基础大放脚与基础材料的刚性角相一致,目的:确保基础底面不产生拉应力,最大限度地节约基础材料。构造上通过限制刚性基础宽高比来满足刚性角的要求。常用的有:砖基础。灰土基础。三合土基础。毛石基础。混凝土基础。毛石混凝土基础。 1)大放脚为保证基础外挑部分在基底反力作用下不至发生破坏。 2)灰土基础灰土基础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区,并与其他材料基础共用,充当基础垫层。 3)三合土基础三合土基础一般多用于地下水位较低的四层和四层以下的民用建筑工程中。 4) 毛石基础具有强度较高、抗冻、耐水、经济等特点。

测量学基础练习题

、单项选择题 1、地面上某点到()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 A 赤道面 B 地球椭球面 C 水平面 D 大地水准面 2、一段324米长的距离在1:1000 地形图上的长度为()。 A 1.62cm B 3.24cm C 6.48cm D 16.2cm 3、已知某直线的象限角北东60°,则其方位角为()。 A 60° B 120° C 300° D 240° 4、坐标计算中所使用的距离应该是() A 任意距离均可 B 水平距离 C 倾斜距离 D 大地水准面上的距离 5、在两个已知点上分别设站,向另一个未知点进行角度观测的交会方法是() A 后方交会 B 前方交会 C 侧方交会 D 距离交会 6、以下不属于地形图测绘方法的是() A 平板仪测图 B 经纬仪测图 C 全站仪数字测图 D 断面测图 7、用长半轴a和短半轴b确定的形体是描写地球的()的形状和大小的。 A、地球自然形体; B、大地体; C、旋转椭球体。 8、将地面上的物体测绘到图纸上叫做(),将图纸上的物体落实到实地叫做() A、测定; B、测设; C、测绘; D、放样。 9、以下测量中不需要进行对中操作是()。 A 水平角测量 B 水准测量 C 垂直角测量 D 三角高程测量 10、以下测量中不需要进行角度测量的是()。 11、经纬仪对中和整平操作的关系是()。

A. 互相影响,应反复进行 B. 先对中,后整平,不能反复进行 C.相互独立进行,没有影响 D.先整平,后对中,不能反复进行 12、用经纬仪测水平角和竖直角,一般采用正倒镜方法,下面哪个仪器误差不能用正倒镜法消除() A 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 B 竖盘指标差 C 横轴不水平 D 竖轴不竖直 13、水准仪的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时产生的高差误差是()。 A 、误差大小一定,与前、后视无关; B 、误差大小与前、后视距大小成正比; C、误差大小与前、后视距之和成正比; D、误差大小与前、后视距之差成正比。 14、用经纬仪或水准仪望远镜在标尺上读数时,都应首先消除视差,产生视差的原因是() A、外界亮度不够; B、标尺的像面与十字丝平面没能重合; C、标尺不稳; D、物镜调焦不好。 15、角度测量读数时的瞄准误差属于()。 A 中误差 B 系统误差 C 偶然误差 D 相对误差 16、地面两点E、F 的坐标分别为A(6256.234,8362.473),B(6246.124,8352.233),则 E、F 间的水平距离为()m A 14.390 B 10.240 C 106.535 D 10.110 17、由一条线段的边长、方位角和一点坐标计算另一点坐标的计算称为()。

《建筑构造》基础与地下室练习题答案.doc

基础与地下室 一、填空题: 1、地基按是否需要处理可分为与两大类。 天然地基、人工地基 2、建筑物的荷载在地基中向下传递时,地基应力与应变逐渐递减至忽略不计,据此可将地基分为层与层两个层次。 持力层、下卧层 3、基础埋深是指垂直距离。 室外地面标高至基础底面标高之间 4、基础按所用材料和受力特点可分为和两大类。 刚性基础、柔性基础 5、当埋深变化时,刚性基础底宽的增加要受到的限制。 刚性角 6、基础按构造形式可分为条形基础、独立基础与联合基础三大类、其中常见的联合基础形 基础、基础等。 7、地下室防潮包括防潮和防潮两个方面以使整个地下室防潮层连成整体,形成整体防潮。 水平、垂直 9、地下室柔性防水构造可分为与两种做法。 外防水、内防水 二、单选题: ( C )1. 地基是: A、建筑物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 B、建筑物的下层结构 C、是承受由基础传下荷载的土层 D、建筑物的一部分 ( A )2. 埋深大于5米的基础称为 A、深基础 B、浅基础 C、不埋基础 D、刚性基础 ( B )3. 当地下水位很高,基础不能埋在地下水位以上时,为减少和避免地下水的浮力和影响,应将基础底面埋至什么位置 A、最高水位200 mm以下 B、最低水位200 mm以下 C、最高水位500 mm以下 D、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之间 ( C )4. 一般情况下,对埋置在粉砂、粉土和黏性土中的基础,基础底面应埋置在冰冻线 (B )5. 砖基础采用台阶式、逐级向下放大的做法,一般按每2皮砖挑出多少来砌筑 A、1/2砖 B、1/4砖 C、3/4砖 D、1皮砖 (D )6. 刚性基础的受力特点是 A、抗拉强度大,抗压强度小 B、抗拉、抗压强度均大 C、抗剪强度大 D、抗压强度大、抗拉强度小 ( B )7. 钢筋混凝土柔性基础中钢筋直径不宜小于8mm,混凝土强度不低于

测绘学基础习题1

第四章《测绘学基础》习题集 §4-1测量学基本知识 1. 什么是水准面?水准面有何特性? 2. 何谓大地水准面?它在测量工作中有何作用? 3. 测量工作中常用哪几种坐标系?它们是如何定义的? 4. 测量工作中采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何不同之处?画图 说明。 5. 何谓高斯投影?高斯投影为什么要分带?如何进行分带? 6.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如何建立的? 7. 应用高斯投影时,为什么要进行距离改化和方向改化? 8. 地球上某点的经度为东经112°21′,求该点所在高斯投影6°带和3°带的带号及中央子 午线的经度? 9. 若我国某处地面点P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值为:x=3102467.28m,y = 20792538.69m。 问: ⑴该坐标值是按几度带投影计算求得。 ⑵P点位于第几带?该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是多少?P点在该带中央子午线的哪一侧? ⑶在高斯投影平面上P点距离中央子午线和赤道各为多少米? 10. 什么叫绝对高程?什么叫相对高程? 11. 根据“1956年黄海高程系”算得地面上A点高程为63.464m,B点高程为44.529m。若 改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则A、B两点的高程各应为多少? 12. 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地球曲率对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有何影响? 13. 什么是地形图?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4. 何谓比例尺精度? 比例尺精度对测图有何意义?试说明比例尺为1/1000和1/2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各为多少。 15. 试述地形图矩形分幅的分幅和编号方法。

§4-2水准测量原理与仪器 1.试绘图说明水准测量的原理。 2.将水准仪置于D、N两点之间,在D点尺上的读数d=1585mm,在N点尺上的读数n =0465mm,试求高差h ND,并说明d、n两值哪一个为后视读数。 3.有AB两点,当高差h AB为负时,A、B两点哪点高?高差h AB为正时是哪点高? 4.水准测量时,转点的作用是什么?尺垫有何作用?在哪些点上需要放置尺垫?哪些点 上不能放置尺垫?为什么? 5.水准仪是如何获得水平视线的?水准仪上圆水准器和水准管有何作用?它们的水准轴 各在什么位置? 6.何谓水准器的分划值?水准器分划值与水准器灵敏度有何关系? 7.设水准管内壁圆弧半径为50m,试求该水准管的分划值。 8.与S3水准仪相比,精密水准仪的读数方法有何不同之处? 9.试述自动安平水准仪的工作原理。 10.电子水准仪与普通光学水准仪相比较,主要有哪些特点? 11.试述三、四等水准测量在一个测站上的观测程序。有哪些限差规定? 12.水准仪有哪几条主要轴线?水准仪应满足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13.何谓水准仪的i角?试述水准测量时,水准仪i角对读数和高差的影响。 14.试述水准测量时,为什么要求后视与前视距离大致相等的理由。 15.已知某水准仪的i角值为-6″,问:当水准管气泡居中时,视准轴是向上还是向下倾 斜? 16.交叉误差对高差的影响是否可以用前后视距离相等的方法消除,为什么?当进行水准 测量作业时,若仪器旋转轴能严格竖直,问:观测高差中是否存在交叉误差的影响,为什么? 17.水准尺倾斜对水准尺读数有什么影响? 18.若规定水准仪的i角应校正至20″以下,问:这对前、后视距差为20m的一个测站, 在所测得的高差中有多大的影响? 19.三、四等水准测量中为何要规定用“后、后、前、前”的操作次序? 20.在施测一条水准测量路线时,为何要规定用偶数个测站? 21.对一条水准路线进行往返观测有什么好处?能消除或减弱什么误差的影响?

第2章 基础和地下室单元测试及答案

第二章基础和地下室 一、填空题 1. 基础按所用材料及受力特点可分为()和()。 2. 基础按其构造特点可分为单独基础、()基础、()基础、()基础及桩基础等几种类型。 3. 由于地下室的墙身、底板埋于地下,长期受地潮和地下水的侵蚀,因此地下室构造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和()。 4.地下室砖墙须做防潮处理,墙体必须采用()砂浆砌筑,灰缝应饱满,墙身外侧设()。 二、选择题 1.下列四种条形基础,()属于柔性基础。 A、素混凝土基础 B、砖基础 C、钢筋混凝土基础 D、灰土基础2.基础埋置深度是指()到基础底面的距离。 A、层室内地面 B、基础顶面 C、墙体底面 D、设计室外地坪 3.当地下水位很高,基础不能埋在地下水位以上时,应将基础底面埋置在(),从而减少和避免地下水的浮力和影响等。 A、最高水位200mm B、最低水位200mm C、最高水位500mm D、最高和最低水位之间 4.筏形基础适用于()地基 A、较硬 B、较湿 C、砂层 D、弱 5. 从经济和施工角度考虑,对一般民用建筑,基础应尽量设计为浅埋基础,其埋置深度一般为() A、>4m B、冻线上0.2m且<4m C、<0.2m D、不得浅于0.5m 6.当地下最高水位于地下室地坪标高以下时,地下室只需做()处理。 A、防潮 B、防水和防潮 C、保温 D、防水 三、简答题 1.什么是基础?什么是地基?二者有何区别? 2.什么是基础的埋置深度?影响基础埋置深度的因素有哪些? 3.地下室有哪几种类型? 4.简述地下室防潮构造要点。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刚性基础柔性基础 2. 条形基础、片筏基础十字交叉基础 3. 防潮防水 4.水泥防潮层 二、选择题 1.C 2.D 3.B 4. D 5 D 6.A 三、简答题 1.答:基础是建筑物与土层直接接触的部位,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基是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土层,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 2.答:基础的埋置深度是指室外设计地面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 影响因素:建筑物上部荷载的大小和性质;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 地基土冻胀深度;相邻建筑物基础的影响。(5分) 3. 答:按使用性质分:普通地下室、人防地下室。 按埋入地下的深度分:普通地下室、人防地下室。 4. 答:砌体必须用水泥砂浆砌筑,墙外侧用水泥砂浆抹面,涂冷底子油及热沥青两道,然后回填低渗透性的土壤。此外,在墙身与地下室地坪及室内外地坪之间设墙身水平防潮层。

基础和地下室复习

基础和地下室 一、填空题 1、基础是建筑物上部承重结构向下的扩大和延伸部分,它承受建筑 物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连同自身的重量一起传到地基上,地基是建筑物基础下面的土层,直接承受着由基础传来的建筑物的全部荷载。 2、地基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但它和基础一样,对保证建筑坚固耐久 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持力层是地基中直接承受荷载需要计算的土层‘下卧层是持力层以下的土层的土层。地基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两种类型。人工处理地基的处理方法有,打桩法,压实法,换土法等。 3、地基和基础的设计要求是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均匀程度,具有足够的强 度和耐久性,经济要求。基础埋深是指从设计室外地面只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 4、基础按其埋深可以分为深基础和浅基础。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要 求的前提下,基础尽量浅埋,但通常不小于5m 。 5、有地下水是,在确定基础埋深时,一般应将基础埋于地下水位以上不小于200mm 处。当地下水位较高,基础不能埋置在地下水位以上时,宜将基础埋置在最低地下水位以上不小于200mm的深度,且同时考虑施工时基坑的排水和坑壁的支护等因素;建筑物基础应埋置在冰冻层以下并不小于200mm 。新建建筑物基础埋深不大于相邻原基础埋深;当埋深大于原有建筑物基础时,基础间的净距应根据荷载大小和性质等确定,一般为相邻基础底面高差的2倍。 6、基础按材料及受力特点,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由砖石, 毛石,素混凝土,灰土等材料制作的基础,由于受刚性角限制的基础,称为刚性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称为柔性基础。这类基础的高度不受台阶宽高比b/h的限制。 7、基础按构造形式分类有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板基础,箱形基 础,桩基础。建筑物基础沉降缝在构造上有三种处理方法,即双墙式沉降缝处理方法,交叉式处理方法,悬挑式处理方法。 8、地下室按使用功能分,有普通地下室和防空地下室;按顶板标高分,半 地下室(埋深为1/3—1/2倍的地下室净高)和全地下室(埋深为地下室净高的 1/2以上);按结构材料分,有砖混结构地下室和钢筋混凝土地下室。地下室由墙体,底板,顶板,门窗和楼梯等几部分组成。 9、地下室的墙体采用砖墙时,其厚度一般不小于490。当荷载较大或地下水位较 高是,最好采用钢筋混凝土墙,其厚度不小于200。 10. 地下室的底板主要承受地下室地坪的垂直荷载,底板处于最高地下水位以上 时,底板按一般地面工程考虑,即在地下室内,外墙与地面交接处及外墙与首层地面交接处设置墙身水平防潮层。当地下水位高于地下室地面时,常用混凝土构件自防

《建筑构造》基础与地下室(练习题答案)

基础与地下室 一、填空题:32分,每空2分 1、地基按是否需要处理可分为与两大类。 天然地基、人工地基 2、建筑物的荷载在地基中向下传递时,地基应力与应变逐渐递减至忽略不计,据此可将地基分为层与层两个层次。 持力层、下卧层 3、基础埋深是指垂直距离。 室外地面标高至基础底面标高之间 4、基础按所用材料和受力特点可分为和两大类。 刚性基础、柔性基础 5、当埋深变化时,刚性基础底宽的增加要受到的限制。 刚性角 6、基础按构造形式可分为条形基础、独立基础与联合基础三大类、其中常见的联合基础形式有 7、地下室防潮包括防潮和防潮两个方面以使整个地下室防潮层连成整体,形成整体防潮。 水平、垂直 9、地下室柔性防水构造可分为与两种做法。 外防水、内防水 二、单选题:18分,每题2分。CABBD AABB 1. 地基是:()A、建筑物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B、建筑物的下层结构 C、是承受由基础下传荷载的土层 D、建筑物的一部分 2. 埋深大于5米的基础称为() A、深基础 B、浅基础 C、不埋基础 D、刚性基础 3. 当地下水位很高,基础不能埋在地下水位以上时,为减少和避免地下水的浮力和影响,应将基础底面埋至()位置 A、最高水位200 mm以下 B、最低水位200 mm以下 C、最高水位500 mm以下 D、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之间 4. 砖基础采用台阶式、逐级向下放大的做法,一般按每2皮砖挑出()来砌筑 A、1/2砖 B、1/4砖 C、3/4砖 D、1皮砖 5. 刚性基础的受力特点是() A、抗拉强度大,抗压强度小 B、抗拉、抗压强度均大 C、抗剪强度大 D、抗压强度大、抗拉强度小 6.下列基础中属柔性基础的是( A ) A、钢筋混凝土基础 B、毛石基础 C、砖基础 D、素混凝土基础 7.当建筑物上层荷载较大,而地基又较弱时,最适宜的基础形式为( )

第二章 基础和地下室 练习

第二章基础和地下室练习 一、填空题 1._________ 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它们传_________ 。 2._________ 至基础低面的垂直距离称为基础的埋深。 3.地基分为_________ 和_________ 两大类。 4. 地基土质均匀时,基础应尽量_________ ,但最小埋深不小于_________ 。 5.砖基础为满足刚性角的限制,其台阶的允许宽高比应为_________ 。 6.混凝土基础的断面形式可以做成_________ 、_________ 和 _________。当基础宽度大于350mm时,基础断面多为_________ 。 7.当地基土有冻胀现象时,基础埋深在冰冻线以下约_________ 处。 8.钢筋混凝土不受刚性角限制,其截面高度向外逐渐减少,但最薄处的厚度不应小于_______ 9.基础的埋置深度除与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等因素有关外,需要考虑周围环境与具体工程的特点。 10.地基每平方米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称为__________。 11.当地基承载力不变时,建筑总荷载越大,基础底面积越_______。 12.基础埋深不超过______时称为浅基础。 13.直接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土层为_______,其以下土层为_______。 14.当埋深大于原有建筑物时,基础间的净距应根据_______和_______等确定,一般为______________的1~2倍。 15.为保护基础,一般要求基础顶面低于设计地面不少于_______。 16.基础按材料和受力特点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按构造型式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由于地下室的墙身、底板埋于地下,长期受地潮和地下水的侵蚀,因此地下室构造设计的主要任务是 _________和_________ 。 18.按防水材料的铺贴位置不同,地下室防水分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其中_________防水是将防水材料贴在迎水面。 二、选择题 1.当地下水位很高,基础不能埋在地下水位以上时,应将基础底面埋置在()以下。从而减少和避免地下水的浮力和影响。 A、最高水位220mm B、最低水位200mm C、最高水位500mm D、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之间 2.砖基础采用台阶式、逐级向下放大的做法,一般为每2皮砖挑出()的砌筑方法。 A、1/2砖 B、1/4砖 C、3/4砖 D、1皮砖 3.刚性基础的受力特点是()。 A、抗拉强度大,抗压强度小 B、抗拉、抗压强度均大 C、抗剪强度大 D、抗压强度大,抗拉强度小 4.一般情况下,对埋置在粉砂、粉土和黏土中的基础,基础底面应埋置在冰冻线以下()mm A、300 B、250 C、200 D、100 5.基础埋深不得过小,一般不小于() mm。 A、300 B、200 C、500 D、400

建筑构造第二章练习题

二章 一填空 1 直接与基础底接触且需要计算的土层叫做________。 2 人工地基的加工方法有三大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基础的埋置深度是指________地坪到基础地面的距离。 4 基础的埋置深度不超过________米时叫浅基础,但至少不能浅于________米。 5 基础按材料受力特点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6 基础按构造形式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混凝土的刚性角为________。 8 砖基础的台阶砌法为________和________。 9 碎砖三合土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10 扩展基础属于受弯构件,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易低于________受力筋直径不小于________毫米,间距不大于________毫米。 11 采光井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12 地下室防水做法________和________。 14 桩基础是有__________组成,按承载性质不同可分为 ________________。 15 灰土垫层的组成材料________________。 16、影响基础埋置深度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 17、砖基础台阶的宽高比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

18、基础的类型很多,按材料分为________基础、石基础、________ 基础和钢筋混凝土基础。 19、当设计最高地下水位________地下室地坪时,地下室外墙和 ________必须做好防水。 二选择 1 地下室如用砖砌墙,最小厚度不小于________。 A 120 B 240 C 370 D 490 2 扩展基础按构造需要,板端最薄处不应小于__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__。 A 200 c15 B 200 c20 C150 c20 D 150 c15 3 灰土基础每夯实________高为一步。 A 150mm B200mm C220mm D 250mm 4下面属于柔性基础的是________。 A 砖基础 B 毛石基础 C 钢筋混凝土基础 5 下列那些基础是刚性基础________。 A 砖基础 B 钢筋混凝土基础 C 灰土基础 D 混凝土基础 E 毛石基础 6 砖基础的大放脚宽高比正确的有________。 A 1:1 B1:1.5 C 1:2 D 1:3 7 直接在上面建造房屋的土层为________。 A 原地基 B 天然地基 C 人造地基 D 人工地基

《测量学基础》第一章绪论作业与习题

《测量学基础》第一章绪论作业与习题 一、选择题 1.测量学的任务是()。 A.高程测量;B.角度测量;C.距离测量;D.测定和测设。 2.确定地面点位关系的基本元素是()。 A.竖直角、水平角和高差;B.水平距离、竖直角和高差; C.水平角、水平距离和高差;D.水平角、水平距离和竖直角。 3.测量上所说的正形投影,要求投影后保持()。 A.角度不变;B.长度不变;C.角度和长度都不变。 4.传统的测量方法确定地面点位的三个基本观测量是( )。 ①水平角②坡度③水平距离④坐标值⑤方位角⑥高差 A.①②③;B.①②⑤;C.①③⑥;D.②④⑥。 5.目前中国建立的统一测量高程系和坐标系分别称为( )。水准原点在山东青岛, 大地原点在陕西泾阳。 A.渤海高程系、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B.1956 高程系、北京坐标系; C.1985 国家高程基准、1980 国家大地坐标系;D.黄海高程系、84WGS。 6.自由静止的海水面向大陆、岛屿内延伸而成的闭合曲面称为水准面,其面上任一点的铅垂线都与该面相垂直。与平均海水面相重合的水准面称为()。某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 )。 A.大地水准面、相对高程;B.水准面、高差; C.旋转椭球面、标高;D.大地水准面、绝对高程。 7.位于东经116°28′、北纬39°54′的某点所在6°带带号及中央予午线经度分别为( )。 A,20、120°;B.20、117°;C.19、111°;D.19、117°; 8.某点所在的6°带的高斯坐标值为xm = 366712.48m,ym = 21331229.75m,则该点位于( )。 A.21 带、在中央子午线以东;B.36 带、在中央子午线以东; C.21 带、在中央子午线以西;D.36 带、在中央子午线以西。 9.从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规定可知( )。 A.象限与数学坐标象限编号顺序方向一致; B.X 轴为纵坐标轴,y 轴为横坐标轴; C.方位角由横坐标轴逆时针量测; D.东西方向为X 轴,南北方向为y 轴。 10.相对高程是由()起算的地面点的高度。 A.大地水准面;B.任意假定水准面;C.水平面;D.竖直面。 11.测量工作的实质是() A.确定地面点的高程测量;B.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 C.确定地面点的位置;D.测定和测设。

建筑构造试题

一、填空题 1、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 4 )级。 2、砖混结构是承重墙为(砖墙),楼板和屋顶为(钢筋混凝土梁板)的建筑。 3、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三大类。 4、模数分为(基本模数)和(导出模数),基本模数的数值为( M ),1M=( 100mm )。 5、一般民用建筑由(基础)、(墙或柱)、( 楼板层)、( 地面)、(楼梯)、(屋顶)和门窗组成。 6、耐火等级标准主要根据房屋主要构件的( 燃烧性能 )和它的( 耐火极限)来确定。 7、新的建筑方针:(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简称八字方针)。 8、地震的强弱程度用(震级、烈度)。国家规定( 6 度及6 度以上)地区必须抗震设防。 9、横向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称为(开间),一般是按(楼板长度)的模数数列选定的;纵向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称为(进深),一般是按(梁的长度)的模数数列选定的。 10、(建筑模数统一协调标准)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前提。 11、楼房的层高是指该层楼面上表面至(上一层楼面上表面)的垂直距离。 12、7~9层为(中高层)建筑。 13、人工地基加固方法有三大类,即(压实法)、(换土法)、(打桩法)。 14、影响基础埋置深度的因素有( 地基土层构造)、(地下水位)和(土的冻结深度)的影响。 15、按所用材料基础的受力特点分为( 刚性基础)和(扩展基础)。 16、砖基础台阶的宽高比有( 1:2)和( 1:1.5 )两种。 17、对于钢筋混凝土基础,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低于(C20),受力钢筋直径不小于( 8mm )。 18、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基础的埋置深度至少不浅于( 500mm)。 19、能有效防止不均匀沉降的基础形式为( 筏式基础 )。 20、砖墙的组砌原则是:(墙面美观、施工方便、内外皮搭接、上下皮错缝)、避免通缝,保证砌体强度和整体性。 21、普通砖的规格为(240mm×115mm×53mm) 22、墙体结构的布置方案一般有(横墙承重、纵墙承重、纵横墙混合承重)三种形式。 23、砌筑砂浆是(胶凝材料、填充材料)掺和加水搅拌即成。 24、变形缝分为(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三种。其中从基础底面到屋顶全部断开的是( 沉降缝)。

测量学作业答案

测量学作业答案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测量学作业 第一次作业:第一章~第三章 第一章作业 1.测量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确定地面点的点位。 2.测量工作中常采用哪几种基准面?各自定义和作用是什么? 答:(1)大地水准面:由静止的海水面扩展延伸而形成的闭合曲面。 作用:测量外业工作的基准面。 (2)旋转椭球面:椭圆绕其短轴旋转而成的闭合曲面,其形状和大小可 由长半径a ,短半径b ,以及扁率a b a -=α确定。 作用:精确确定地面点的点位的基准面。 (3)圆球面:计算精度要求不高时,近似代替椭球面进行计算的基准 面。 作用:近似确定地面点的点位的基准面。 (4)水平面:小范围内(一般在R =10km ),近似代替大地水准面进行 计算的基准面。 作用:近似确定地面点的点位的基准面。 3.测量学里可以选用哪几种坐标系各自如何表示地面点的位置 4. 答: a) 地理坐标系:研究和测量整个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或进行大面积 的测量工作时,可采用地理坐标系。 i. 大地地理坐标系:用大地经度 L 和大地纬度B 来表示。 ii. 天文地理坐标系:用天文经度 和天文纬度来表示。 b) 平面直角坐标系:在R =10km 的范围内,以水平面作为该区的基准 面,直接将地面点沿铅垂线投影到水平面上。 c)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以中央子午线的投影线为X 轴,赤道的投影 线为Y 轴,两轴的交点为坐标原点O 而建立起来的平面直角坐标 系。 5.水准面是不是水平面在什么范围内可将水准面当作水平面处理为什么 答: (1) 水准面不是水平面。 水准面:由静止的海水面扩展延伸而形成的闭合曲面。 水平面:近似代替大地水准面进行计算的基准面。 (2) 当测量的半径在10公里以内时,进行角度测量和距离测量 时可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 (3) 原因:球面三角形化为平面三角形时每个角的球面角超影 响为23/R P =''ε,P 为平面三角形的面积,当三角形的边长为

基础按构造形式可分为条形基础

基础按构造形式可分为条形基础、独立基础、满堂基础和桩基础 按使用的材料分为:灰土基础、砖基础、毛石基础、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 按埋置深度可分为:浅基础、深基础。埋置深度不超过5M者称为浅基础,大于5M者称为深基础。 按受力性能可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 1) 条形基础:当建筑物采用砖墙承重时,墙下基础常连续设置,形成通长的条形基础,现在不常用了,除了围墙。 2) 刚性基础:是指抗压强度较高,而抗弯和抗拉强度较低的材料建造的基础。所用材料有混凝土、砖、毛石、灰土、三合土等,一般可用于六层及其以下的民用建筑和墙承重的轻型厂房。 3) 柔性基础:用抗拉和抗弯强度都很高的材料建造的基础称为柔性基础。一般用钢筋混凝土制作。这种基础适用于上部结构荷载比较大、地基比较柔软、用刚性基础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

4) 独立基础:当建筑物上部为框架结构或单独柱子时,常采用独立基础;若柱子为预制时,则采用杯形基础形式;这个是现在仍在广泛使用的基础,适合多层建筑使用,承载能力不比满堂基础差,而且造价低。 5) 满堂基础:当上部结构传下的荷载很大、地基承载力很低、独立基础不能满足地基要求时,常将这个建筑物的下部做成整块钢筋混凝土基础,成为满堂基础。按构造又分为筏形基础和箱形基础两种;现代建筑的主要基础形式,主要适用于地基承载力较低的小高层和高层建筑,特点:就是造价高,受力面积大,受力均匀,适合建地下室。 6) 筏形基础:筏形基础形象于水中漂流的木筏。井格式基础下又用钢筋混凝土板连成一片,大大地增加了建筑物基础与地基的接触面积,换句话说,单位面积地基土层承受的荷载减少了,适合于软弱地基和上部荷载比较大的建筑物。 7) 箱形基础:当筏形基础埋深较大,并设有地下室时,为了增加基础的刚度,将地下室的底板、顶板和墙浇制成整体箱形基础。箱形的内部空间构成地下室,具有较大的强度和刚度,多用于高层建筑。 8) 桩基础:当建造比较大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时,若地基的软弱土层较厚,采用浅埋基础不能满足地基强度和变形要求,常采用桩基。桩基的作用是将荷载通过桩传给埋藏较深的坚硬土层,或通过桩周围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