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病例格式

中医病例格式

中医病例格式
中医病例格式

中医病例格式

入院记录

姓名王瑞洲出生地潍坊美林公司

性别男职业退休

年龄79岁入院日期20xx-4-139:00

民族汉记录日期20xx-4-1311:00

婚况已婚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及家属发病节气清明

颈项部疼痛不适伴头痛10天。中医病例格式

患者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部疼痛不适,时轻时重,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曾于家中口服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现为求系统治疗来院。入院见:颈部疼痛不适,头痛,纳眠可,二便调。

既往冠心病史10年,慢性支气管炎病史8年,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重大外伤手术史,否认输血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生于原籍,久居本地,无外地长期旅居史,否认疫源疫区接触史。生活条件可,作息规律,否认烟酒等特殊不良嗜好。适龄婚育,家人体健,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中医望、闻、问、切:患者面色红润,形态正常,语声有力,气息匀称。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涩。

以上情况属实,患者或家属签名:时间:20xx-4-13,11:00t:36.5℃p:78次/分r:17次/分bp:130/70mmhg

老年男性,神志清,精神可。营养中等,形体适中,自主体位,查体合作,步行入病房。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无畸形。双眼睑无水肿,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耳鼻无畸形及异常分泌物。口唇无紫绀,牙龈无肿胀,伸舌居中,咽部无充血,双扁桃体无肿大。颈部对称,无颈静脉怒张,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胸廓无畸形,双侧呼吸动度一致,触觉语颤正常,未触及胸膜摩擦感,双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无弥散,未触及震颤,心浊音界不大,心率78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坦,无腹壁静脉曲张,柔软,腹部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肛门、直肠、外生殖器未查。脊柱四肢无畸形,关节无肿胀,无活动障碍,双下肢无水肿。

专科检查:颈椎生理曲度可,c2-7棘突左侧压痛并头部放射痛,冈上肌压痛,椎间孔挤压试验阴性,臂丛牵拉试验阴性,叩顶试验阴性,腹壁反射、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膝腱、跟腱反射正常,霍夫曼征阴性,巴氏征、脑膜刺激征阴性。

辅助检查:

20xx-4-13心电图:1.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2.频发房性早搏3.qrs波群低电压(肢导)

4.v4-6导联:st-t改变。

20xx-4-13颅脑ct平扫:右侧腔隙性脑梗塞。

20xx-4-13颈椎张口正侧位片:颈椎退行性改变。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1.痹症

寒湿阻络

西医诊断:1.颈椎病

2.腔隙性脑梗塞

首次病程记录

病理特点:

1、老年男性,既往冠心病史10年,慢性支气管炎病史8年,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重大外伤手术史,否认输血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2、患者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部疼痛不适,时轻时重,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曾于家中口服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现为求系统治疗来院。入院见:颈部疼痛不适,头痛,纳眠可,二便调。

3、体检:t:36.5℃,p:78次/分,r:17次/分,bp:130/70mmhg,一般情况可,心肺腹无异常。

4、专科检查:颈椎生理曲度可,c2-7棘突左侧压痛并头部放射痛,冈上肌压痛,椎间孔挤压试验阴性,臂丛牵拉试验阴性,叩顶试验阴性,腹壁反射、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膝腱、跟腱反射正常,霍夫曼征阴性,巴氏征、脑膜刺激征阴性。

初步诊断:中医诊断:痹症

寒湿阻络

西医诊断:1.颈椎病

2.腔隙性脑梗塞

诊断依据:

1、中医辨病辩证依据:

老年男性,常年劳作,筋脉损伤,筋脉不固,复感受风寒湿邪侵袭,阻滞经络,不通则痛,故颈项部疼痛,舌淡苔薄白脉弦均为寒湿阻络之征。本病应与痿证相鉴别,后者以四肢关节肌肉瘦削,痿软无力不可用为主,故可鉴别

2、西医诊断依据:

1.颈项部疼痛不适伴头痛10天。

2.颈椎生理曲度可,c2-7棘突左侧压痛并头部放射痛,冈上肌压痛,椎间孔挤压试验阴性,臂丛牵拉试验阴性,叩顶试验阴性,腹壁反射、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膝腱、跟腱反射正常,霍夫曼征阴性,巴氏征、脑膜刺激征阴性。

3.辅助检查:

012-4-13心电图:1.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2.频发房性早搏3.qrs波群低电压(肢导)

4.v4-6导联:st-t改变。

20xx-4-13颅脑

入院记录

姓名王瑞洲出生地潍坊美林公司

性别男职业退休

年龄79岁入院日期20xx-4-139:00

民族汉记录日期20xx-4-1311:00

婚况已婚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及家属发病节气清明

颈项部疼痛不适伴头痛10天。中医病例格式

患者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部疼痛不适,时轻时重,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曾于家中口服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现为求系统治疗来院。入院见:颈部疼痛不适,头痛,纳眠可,二便调。

既往冠心病史10年,慢性支气管炎病史8年,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重大外伤手术史,否认输血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生于原籍,久居本地,无外地长期旅居史,否认疫源疫区接触史。生活条件可,作息规律,否认烟酒等特殊不良嗜好。适龄婚育,家人体健,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中医望、闻、问、切:患者面色红润,形态正常,语声有力,气息匀称。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涩。

以上情况属实,患者或家属签名:时间:20xx-4-13,11:00t:36.5℃p:78次/分r:17次/分bp:130/70mmhg

老年男性,神志清,精神可。营养中等,形体适中,自主体位,查体合作,

步行入病房。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无畸形。双眼睑无水肿,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耳鼻无畸形及异常分泌物。口唇无紫绀,牙龈无肿胀,伸舌居中,咽部无充血,双扁桃体无肿大。颈部对称,无颈静脉怒张,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胸廓无畸形,双侧呼吸动度一致,触觉语颤正常,未触及胸膜摩擦感,双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无弥散,未触及震颤,心浊音界不大,心率78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坦,无腹壁静脉曲张,柔软,腹部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肛门、直肠、外生殖器未查。脊柱四肢无畸形,关节无肿胀,无活动障碍,双下肢无水肿。

专科检查:颈椎生理曲度可,c2-7棘突左侧压痛并头部放射痛,冈上肌压痛,椎间孔挤压试验阴性,臂丛牵拉试验阴性,叩顶试验阴性,腹壁反射、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膝腱、跟腱反射正常,霍夫曼征阴性,巴氏征、脑膜刺激征阴性。

辅助检查:

20xx-4-13心电图:1.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2.频发房性早搏3.qrs波群低电压(肢导)

4.v4-6导联:st-t改变。

20xx-4-13颅脑ct平扫:右侧腔隙性脑梗塞。

20xx-4-13颈椎张口正侧位片:颈椎退行性改变。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1.痹症

寒湿阻络

西医诊断:1.颈椎病

2.腔隙性脑梗塞

首次病程记录

病理特点:

1、老年男性,既往冠心病史10年,慢性支气管炎病史8年,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重大外伤手术史,否认输血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2、患者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部疼痛不适,时轻时重,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曾于家中口服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现为求系统治疗来院。入院见:颈部疼痛不适,头痛,纳眠可,二便调。

3、体检:t:36.5℃,p:78次/分,r:17次/分,bp:130/70mmhg,一般情况可,心肺腹无异常。

4、专科检查:颈椎生理曲度可,c2-7棘突左侧压痛并头部放射痛,冈上肌压痛,椎间孔挤压试验阴性,臂丛牵拉试验阴性,叩顶试验阴性,腹壁反射、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膝腱、跟腱反射正常,霍夫曼征阴性,巴氏征、脑膜刺激征阴性。

初步诊断:中医诊断:痹症

寒湿阻络

西医诊断:1.颈椎病

2.腔隙性脑梗塞

诊断依据:

1、中医辨病辩证依据:

老年男性,常年劳作,筋脉损伤,筋脉不固,复感受风寒湿邪侵袭,阻滞经络,不通则痛,故颈项部疼痛,舌淡苔薄白脉弦均为寒湿阻络之征。本病应与痿证相鉴别,后者以四肢关节肌肉瘦削,痿软无力不可用为主,故可鉴别

2、西医诊断依据:

1.颈项部疼痛不适伴头痛10天。

2.颈椎生理曲度可,c2-7棘突左侧压痛并头部放射痛,冈上肌压痛,椎间孔挤压试验阴性,臂丛牵拉试验阴性,叩顶试验阴性,腹壁反射、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膝腱、跟腱反射正常,霍夫曼征阴性,巴氏征、脑膜刺激征阴性。

3.辅助检查:

012-4-13心电图:1.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2.频发房性早搏3.qrs波群低电压(肢导)

4.v4-6导联:st-t改变。

20xx-4-13颅脑

ct平扫:右侧腔隙性脑梗塞。

20xx-4-13颈椎张口正侧位片:颈椎退行性改变。

鉴别诊断:

1、中医鉴别诊断

(1)疾病鉴别:本病应与痿症相鉴别,后者多以筋脉肌肉关节瘦削,痿软无力为特征,故可鉴别。

(2)症候鉴别:本病应与气滞血瘀相鉴别,后者以气血痹阻不通,遇情绪不良加重为特征,故可鉴别。

2、西医鉴别诊断:

本病与腰椎骨折鉴别,后者多有外伤史,疼痛较剧烈,腰椎间盘ct可见骨折影响,故可鉴别。

诊疗计划:

1.针灸科护理常规,ⅱ级护理。

2.以针刺治疗为主,取穴百会,风池,太阳,合谷,曲池,外关,肩井,阿是穴等手法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日一次。

3.给予微波,牵引等配合治疗

4.静滴药物以活血化瘀、消炎止疼对症治疗。

5.以上方案以告知患者及家属并取得同意。

20xx-4-148:00张晓伟主治医师查房

今日张晓伟主治医师查房,患者诉颈项部疼痛同前,纳眠可,二便调,体温不高。张晓伟主治医师仔细查体,阅片,详细询问病史后嘱继续遵医嘱治疗。颈椎舒适位,病情续观。20xx-4-158:00王立新副主任医

师查房

今日王立新副主任医师查房,患者诉颈项部疼痛较前减轻,纳眠可,二便调,体温不高。王立新副主任医师仔细查体:c2-7棘突两侧压痛,冈上肌压痛,椎间孔挤压试验阴性,臂丛牵拉试验阴性,叩顶试验阴性,腹壁反射、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膝腱、跟腱反射正常,霍夫曼征阴性,巴氏征、脑膜刺激征阴性。阅片,详细询问病史后,查看医嘱,同意目前治疗方案,病情续观。

20xx-4-168:00科主任医师查房记录

今日查房,患者一般情况可,纳眠可,二便调,体温不高,自诉颈部不适较昨日减轻。科主任王立新副主任医师仔细查体:c2-7棘突两侧压痛,冈上肌压痛,椎间孔挤压试验阴性,臂丛牵拉试验阴性,叩顶试验阴性,腹壁反射、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膝腱、跟腱反射正常,霍夫曼征阴性,巴氏征、脑膜刺激征阴性。阅片,详细询问病史后,查看医嘱,同意目前治疗方案,病情续观。嘱耐心接受治疗,遵医嘱执行,病情续观。

姓名:李淑兰出生地:中国山东安丘县

性别:女职业:退休

年龄:71岁入院时间:20xx-4-710:30

民族:汉族记录时间:20xx-4-710:30

婚况:已婚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及家属

发病节气:清明

主诉:四肢麻木并左上肢无力2天。

现病史:约2天前患者出现双上肢麻木,双下肢远端麻木,并左上肢上抬无力,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言语清晰,无呼吸费力,食眠一般,小便正常,大便干。为求诊治来我院。病后神志清,精神不振。

既往史:既往类风湿性关节炎20年,高血压、脑梗塞病史17年,遗有右侧肢体活动不利,糖尿病病史3年,自服药物,具体不详。否认肝炎结核史,否认外伤、手术及输血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随当地。

个人史、(月经史)婚育史、家族史:生于原籍,无外地长期居住史,无疫区居留史,生活规律,无重大精神创伤史,无毒物长期接触史,无吸烟、饮酒史。月经史:,经量中等,无痛经。适龄结婚,配偶健康,育有子女,均体健。家庭关系和睦,否认家族性遗传病病史。中医望、闻、切诊:患者神志清,面色红黄隐隐,语声低,气息均匀,舌暗,苔薄,脉玄。

以上内容记录属实,患者或家属签名:

体格检查

t36.7℃p72次/分r20次/分bp140/90mmhg患者老年女性,神志清,精神差,营养中等,发育正常,被动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无畸形,颈软,无抵抗,双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72次/分,

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柔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肿大,无移动性浊音,肝区无叩痛,双肾区无叩痛,肠鸣音正常,腹水征阴性,双下肢无浮肿。四肢大小关节肿胀变形,部分活动受限,神经系统检查见专科检查。

专科检查:

患者神志清,精神差,双侧额纹对称,双睑闭合对称、完全,双眼球向各方向运动灵活,无眼球震颤,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毫米,直接及间接对光反射正常;口角对称,伸舌居中,无舌肌纤颤,咽反射存在,双侧面部痛触觉存在。左右侧肢体肌张力正常;肌力:左上肢ⅲ级,左下肢ⅳ级;右上肢ⅲ级,右下肢ⅱ级;无肌束颤动,无不自主运动,无肌肉萎缩;共济运动无法查,深浅感觉未见明显异常,左右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膝反射、跟腱反射(++),左右侧腹壁反射(++)。左右侧hoffmannsign阴性,左右侧babinskisign阴性,左右侧chaddocksign阴性,左右侧oppenheimsign阴性,左右侧gordonsign

阴性,余病理反射未引出。中医病例格式

颈软,辅助检查

颅脑ct:多发脑梗塞,部分脑软化灶形成,2.脑室周围脑实质密度减低,考虑脱髓鞘,建议进一步检查。(20xx-4-7本院)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中风

气血亏虚

西医诊断:1、脑梗塞

2、2型糖尿病

3、高血压病

4、类风湿性关节炎

20xx-4-710:30首次病程记录

病例特点:

(1)老年女性,急性起病,既往类风湿性关节炎20年,高血压、脑梗塞病史17年,遗有右侧肢体活动不利,糖尿病病史3年,自服药物,具体不详。

(2)急性起病,约2天前患者出现双上肢麻木,双下肢远端麻木,并左上肢上抬无力,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言语清晰,无呼吸费力,食眠一般,小便正常,大便干。为求诊治来我院。病后神志清,精神不振。

(3)查体:bp140/90mmhg,查体欠合作,神志清,精神差,言语清,颈软,心肺腹正常,肢体肌张力正常;肌力查体不合作,左上肢约ⅲ级,左下肢约ⅳ级;右上肢约ⅲ级,右下肢约ⅱ级。右双侧腱反射(++),左右侧腹壁反射(++)。深浅感觉及共济运动查体不合作。病理征未引出。

(4)患者面色红,舌淡苔少脉弦。

入院诊断:中医诊断:中风

气血亏虚

西医诊断:

1、脑梗塞

2、2型糖尿病

3、高血压病

4、类风湿性关节炎

诊断依据:

1.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患者主要表现为四肢麻木,左上肢无力,舌淡苔少脉弦。根据中医四诊诊断为中风,证属气血亏虚,患者正气不足,脉络失养,故肢体无力,舌苔脉象均为本病之征。

2.西医诊断依据:

(1)老年女性,急性起病,既往类风湿性关节炎20年,高血压、脑梗塞病史17年,遗有右侧肢体活动不利,糖尿病病史3年,自服药物,具体不详。

(2)急性起病,约2天前患者出现双上肢麻木,双下肢远端麻木,并左上肢上抬无力,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言语清晰,无呼吸费力,食眠一般,小便正常,大便干。为求诊治来我院。病后神志清,精神不振。

(3)查体:bp140/90mmhg,查体欠合作,神志清,精神差,言语清,颈软,心肺腹正常,肢体肌张力正常;肌力查体不合作,左上肢约ⅲ级,左下肢约ⅳ级;右上肢约ⅲ级,右下肢约ⅱ级。右双侧腱反射(++),左右侧腹壁反射(++)。深浅感觉及共济运动查体不合作。病理征未引出。

(4)颅脑ct:1、多发脑梗塞,部分软化灶形成。2、脑室周围实质密度减低,考虑脱髓鞘,建议进一步检查。

鉴别诊断:

1.中医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痉证、厥证鉴别;中风常伴有半身不遂,口角歪斜,痉证则无半身不遂,口角歪斜的症状;厥证昏迷、不省人事、昏迷的时间一般较短,一般移时苏醒,醒后无半身不遂,口角歪斜等后遗症。

2.西医鉴别诊断:

新版中医病历书写规范

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第一章基本要求 第一条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 第二条中医病历书写是指医务人员通过望、闻、问、切及查体、辅助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活动获得有关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形成医疗活动记录的行为。 第三条病历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 第四条病历书写应当使用蓝黑墨水、碳素墨水,需复写的病历资料可以使用蓝或黑色油水的圆珠笔。计算机打印的病历应当符合病历保存的要求。 第五条病历书写应当使用中文,通用的外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 第六条病历书写应规范使用医学术语,中医术语的使用依照相关标准、规范执行。要求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第七条病历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双线划在错字上,保留原记录清楚、可辨,并注明修改时间,修改人签名。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上级医务人员有审查修改下级医务人员书写的病历的责任。 第八条病历应当按照规定的内容书写,并由相应医务人员签名。 实习医务人员、试用期医务人员书写的病历,应当经过本医疗机构注册的医务人员审阅、修改并签名。

进修医务人员由医疗机构根据其胜任本专业工作实际情况认定后书写病历。 第九条病历书写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日期和时间,采用24小时制记录。 第十条病历书写中涉及的诊断,包括中医诊断和西医诊断,其中中医诊断包括疾病诊断与证候诊断。 中医治疗应当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 第十一条对需取得患者书面同意方可进行的医疗活动,应当由患者本人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应当由其法定代理人签字;患者因病无法签字时,应当由其授权的人员签字;为抢救患者,在法定代理人或被授权人无法及时签字的情况下,可由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签字。 因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不宜向患者说明情况的,应当将有关情况告知患者近亲属,由患者近亲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及时记录。患者无近亲属的或者患者近亲属无法签署同意书的,由患者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关系人签署同意书。 第二章门(急)诊病历书写内容及要求 第十二条门(急)诊病历内容包括门(急)诊病历首页[门(急)诊手册封面]、病历记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等。 第十三条门(急)诊病历首页内容应当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婚姻状况、职业、工作单位、住址、药物过敏史等项目。 门诊手册封面内容应当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或住址、药物过敏史等项目。 第十四条门(急)诊病历记录分为初诊病历记录和复诊病历记录。

临床中医病案分析总结

一.姓名:xx 性别:xx 年龄:xx 职业:儿童婚姻状况:未婚家住:xx 就诊时间:xxxx 电话:xxxxx 主诉:咳嗽,吐痰5天。 现病史:5天前因在外面跑得太久,晚上在家即开始出现咳嗽,无发烧,出汗,而开始感觉恶寒发热,鼻塞,头疼,咳嗽,无汉。在家自己服用三九感冒灵2次无效,遂来就诊,衣服包裹严实,咯少量痰,咳嗽时可闻及喉间痰响音,鼻塞,无流涕,汗多。查体:咽喉部稍充血,舌红苔薄白,脉浮数。 问诊:恶寒轻重,头疼部位,有汗无汗,咳嗽有痰无痰,痰质严实形状,家族史,婚姻史,经带产,有无接触病死家禽,有无就诊。 辨症分析:早晨受寒,风寒以过口鼻,皮毛侵袭而入内伤及于肺,以致卫表不 与而见恶寒轻发热重,身体疲乏,头痛。肺失宣降而见,鼻塞,咳嗽,咽喉疼痛、脉浮紧。所以此证为风寒表实证。 诊断:感冒(风寒表实证) 治法:解表驱寒 方药:麻黄汤加减麻黄10g 桂枝10g 杏仁10g枳壳10g 桔梗15g 紫菀10g 陈皮10g 荆芥10g防风15g 白芷10g 甘草5g 生姜15g 水煎温服。 服药一日好转,加服用一剂,遂桂枝六君子汤加减桂枝10g 白芍10g 党参 10g 白术10g 茯苓20g 生姜15g 大枣15g 炙甘草5g 蝉蜕10g 黄芩10g 治愈。 医嘱:休息保暖,忌辛辣,忌油腻食物,服药期间不能服用滋补药物。 医师签全名:彭双全 主诉: 现病史: 咳嗽5天,咯少量痰,咳嗽时可闻及喉间痰响音,鼻塞,无流涕,汗多。舌红苔薄白,脉浮数。 体格检查:咽喉部稍充血,扁桃体无肿大。 辅助检查:无 中医诊断:咳嗽 西医诊断:上呼吸感染 治法: 处方:

处方: 三诊:患者诉已无症状。 儿童咳嗽咳嗽5天,辨证:风热咳嗽 处方:银翘散加减 甘草2g 黄芩10g 紫菀8g 百部8g 牛蒡子6g 杏仁6g 连翘6g 薄荷8g 金银花8g 桑叶15g 枇杷叶6g 竹茹10g 蝉蜕6g 桔梗6g 麻黄3g 芦根10g 2付 复诊:鼻塞流涕明显,咳痰减少,干咳,无恶心呕吐,汗出少。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数。 上方去竹茹、连翘、紫菀,加辛夷6g、罗汉果0、5个 2付 三诊:昨日受凉后咳嗽加重,咳黄脓痰,量多,汗多,鼻塞,流涕。 甘草3g 黄芩10g 胆南星10g 百部10g 牛蒡子6g 杏仁10g 连翘6g 薄荷8g 金银花10g 桑叶15g 枇杷叶10g 鱼腥草15g 蝉蜕10g 桔梗6g 连翘10g 芦根10g 辛夷6g 罗汉果0、5个 2付 鼻塞流涕好转,现症见:汗多,咳嗽有痰,黄粘痰,舌淡红原方去薄荷加金荞麦 15g、竹茹10g 2付

最全最佳中医病历书写模板

入院记录 职业:农 住址:XX 县XX 镇琵琶沟村 病史叙述者:患者本人及家属 可靠程度:可靠 入院时间:2011-12-28 12 : 10 记录时间:2011-12-28 14:03 发病节气:小寒 主诉:反复头昏6年余,加重伴恶心、呕吐1天。 现病史:患者于入院前6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昏,为持续性头昏,以中下 午时明显,感疲倦,无晕厥、昏迷等症状。以上症状出现以来患者求治于石阡县 人民医院,测量血压180mmH ,诊断为高血压病,给予开具降压药口服具体药物 患者叙述不详,后患者头昏症状缓解。于入院前 3年患者头昏症状再次出现,并 有所加重。患者求治于石阡县人民医院行头颅 CT 平扫诊断为:“脑梗塞”,并住 院治疗(具体治疗情况不详)。之后患者又求治于安顺市人民医院行头颅 CT 检查 均诊断为:脑梗塞。以上3年来呈反复发作。于入院前1天患者再次出现头昏, 头昏较前有所加重,呈持续性头昏,伴头顶部胀痛。并感恶心、伴呕吐 2次,均 为胃液,未见明显喷射性呕吐。今为求系统治疗故特求治于我院,于门诊测量血 压为:“170/ 100mmHg 以“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收入我科。 入院症见:头昏,无视物旋转,偶尔有头胀,咳嗽,头昏明显时感恶心、伴 呕吐,四肢肌力 尚可,行走自如。纳眠一般,二便调。 既往史:患脑梗塞3年。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病史,否认手 术外伤史,无药 物及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出生于原籍未到外地久居,无近期疫区涉足史,平素生活规律,无 烟酒不良嗜好, 无其他特殊不良嗜好。 婚姻史:适龄非近亲结婚,配偶及子女均体健。 月经史:13岁^3-59_ 49岁(无明显阴道流血)。 家族史:否认家族内类似疾病及遗传病病史。 中医四诊:神清、神可,面色如常,形态自如,气息如常,舌淡红,苔白腻, 脉弦滑 体格检查 T : 36.2 C, P : 64 次/分, R : 21 次/分, Bp : 170/90mmHg 姓名:XXX 性别:女 年龄:72岁 民族:仡佬族 婚 姻:已婚 籍贯: 贵州XX XXX

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标准

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第一章基本要求 第一条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 第二条中医病历书写是指医务人员通过望、闻、问、切及查体、辅助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活动获得有关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形成医疗活动记录的行为。 第三条病历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 第四条病历书写应当使用蓝黑墨水、碳素墨水,需复写的病历资料可以使用蓝或黑色油水的圆珠笔。计算机打印的病历应当符合病历保存的要求。 第五条病历书写应当使用中文,通用的外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 第六条病历书写应规范使用医学术语,中医术语的使用依照相关标准、规范执行。要求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第七条病历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双线划在错字上,保留原记录清楚、可辨,并注明修改时间,修改人签名。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上级医务人员有审查修改下级医务人员书写的病历的责任。 第八条病历应当按照规定的内容书写,并由相应医务人员签名。

实习医务人员、试用期医务人员书写的病历,应当经过本医疗机构注册的医务人员审阅、修改并签名。 进修医务人员由医疗机构根据其胜任本专业工作实际情况认定后书写病历。 第九条病历书写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日期和时间,采用24小时制记录。 第十条病历书写中涉及的诊断,包括中医诊断和西医诊断,其中中医诊断包括疾病诊断与证候诊断。 中医治疗应当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 第十一条对需取得患者书面同意方可进行的医疗活动,应当由患者本人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应当由其法定代理人签字;患者因病无法签字时,应当由其授权的人员签字;为抢救患者,在法定代理人或被授权人无法及时签字的情况下,可由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签字。 因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不宜向患者说明情况的,应当将有关情况告知患者近亲属,由患者近亲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及时记录。患者无近亲属的或者患者近亲属无法签署同意书的,由患者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关系人签署同意书。 第二章门(急)诊病历书写内容及要求第十二条门(急)诊病历内容包括门(急)诊病历首页(门(急)诊手册封面)、病历记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等。 第十三条门(急)诊病历首页内容应当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婚姻状况、职业、工作单位、住址、药物过敏史等项目。

(完整word版)中医住院病历书写格式(详细)

入院记录 姓名: 出生地: 性别: 常住地址: 年龄: 单位: 民族: 入院时间: 年月日时 婚况: 病史采集时间: 年月日时 职业: 病史陈述者: 发病节气可靠程度: 主诉:有一个以上的主要症状应按出现的先后列出. 现病史:根据主诉分析,疾病发生,发展及诊疗过程,自此次患病出现第一个症状开始至就诊为止一段时间,按时间先后记录. 1.起病情况:包括起病时的环境及具体时间,发病急缓,原因或诱因,如无明确诱因时,应当描述患者发病时的状态,如看武打片时,特别应注意病人的心理状况和病前精神因素. 2.主要症状:包括主要症状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程度. 3.病情的发展与演变:包括起病后病情呈持续性还是间歇性发作,是进行性加重还是逐渐好转或缓解,以及加重的因素. 4.伴随症状:包括伴随症状出现的时间,特点及演变过程. 5.诊疗过程:包括发病后治疗的主要经过,做过何种检查,检查结果,症状名称,手术方式;用药的名称,剂量,用法,时间及药效反应:经治医疗机构,科室名称等. 6.一般情况:发病后的精神与体力状态,体重,饮食,大小便等变化,

对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表现也应列出. 既史往:对病人过去的健康状态及首患疾病,尤其是与本次疾病诊疗有密切关系的病史应详细询问,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记录. 感染性疾病史:有无肝炎,结核,伤寒,麻疹,猩红热等传染性疾病及接触史.营养及新陈代谢疾病:体重变化情况,有无营养障碍,多饮,多食,多汗,有无消瘦史.有无血脂异常情况. 内分泌系统:有无发育畸形,性功能改变.第二性征变化及性格改变.有无闭经泌乳,肥胖等病史. 循环系统:有无心慌,胸闷,心前区压痛,头晕及晕厥病史,有无高血压史. 呼吸系统:有无慢性咳嗽,喘息,咳痰,咯血,胸痛,发热,盗汗史. 消化系统:有无食欲不振,反酸,嗳气,吞咽困难,呕吐,腹痛,腹胀, 腹泻及黑便史. 泌尿系统:有无尿急,尿频,尿痛,血尿,夜尿增多及颜面浮肿史. 血液系统:有无苍白,乏力,皮下瘀血及出血点,鼻衄史. 免疫系统:季节性喘促,过敏史,是否经常出现过敏性皮疹,荨麻疹史. 骨骼及肌肉系统:有无关节及肌肉的红,肿,热,痛和活动障碍史. 神经系统:有无意识障碍,肢体痉挛,感觉异常及运动异常史.是否经常出现失眠,紧张,多虑,不悦,恐惧,压抑. 有无手术及外伤史,有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应当记录引起过敏的药物名称,用法,过敏的表现形

中医住院病历及中医门诊病历书写规范格式以及范例

入院记录 姓名:出生地: 性别:常住地址: 年龄:单位: 民族:入院时间:年月日时 婚况:病史采集时间:年月日时 职业:病史陈述者: 发病节气可靠程度: 主诉:有一个以上的主要症状应按出现的先后列出. 现病史:根据主诉分析,疾病发生,发展及诊疗过程,自此次患病出现第一个症状开始至就诊为止一段时间,按时间先后记录. 1.起病情况:包括起病时的环境及具体时间,发病急缓,原因或诱因,如无明确诱因时,应当描述患者发病时的状态,如看武打片时,特别应注意病人的心理状况和病前精神因素. 2.主要症状:包括主要症状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程度. 3.病情的发展与演变:包括起病后病情呈持续性还是间歇性发作,是进行性加重还是逐渐好转或缓解,以及加重的因素. 4.伴随症状:包括伴随症状出现的时间,特点及演变过程. 5.诊疗过程:包括发病后治疗的主要经过,做过何种检查,检查结果,症状名称,手术方式;用药的名称,剂量,用法,时间及药效反应:经治医疗机构,科室名称等. 6.一般情况:发病后的精神与体力状态,体重,饮食,大小便等变化,

对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表现也应列出. 既史往:对病人过去的健康状态及首患疾病,尤其是与本次疾病诊疗有密切关系的病史应详细询问,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记录. 感染性疾病史:有无肝炎,结核,伤寒,麻疹,猩红热等传染性疾病及接触史.营养及新陈代谢疾病:体重变化情况,有无营养障碍,多饮,多食,多汗,有无消瘦史.有无血脂异常情况. 内分泌系统:有无发育畸形,性功能改变.第二性征变化及性格改变.有无闭经泌乳,肥胖等病史. 循环系统:有无心慌,胸闷,心前区压痛,头晕及晕厥病史,有无高血压史. 呼吸系统:有无慢性咳嗽,喘息,咳痰,咯血,胸痛,发热,盗汗史. 消化系统:有无食欲不振,反酸,嗳气,吞咽困难,呕吐,腹痛,腹胀, 腹泻及黑便史. 泌尿系统:有无尿急,尿频,尿痛,血尿,夜尿增多及颜面浮肿史. 血液系统:有无苍白,乏力,皮下瘀血及出血点,鼻衄史. 免疫系统:季节性喘促,过敏史,是否经常出现过敏性皮疹,荨麻疹史. 骨骼及肌肉系统:有无关节及肌肉的红,肿,热,痛和活动障碍史. 神经系统:有无意识障碍,肢体痉挛,感觉异常及运动异常史.是否经常出现失眠,紧张,多虑,不悦,恐惧,压抑. 有无手术及外伤史,有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应当记录引起过敏的药物名称,用法,过敏的表现形

中医病历书写规范范文

病案书写(60分钟) 张××,女,36岁,工人,2002年9月8日初诊。10年前顺产1子,2年前人工流产后白带较多,时有下阴瘙痒。2周前曾有尿频尿急,排尿疼痛,当时休息并自服氟哌酸后好转。近2天来因劳累后出现症状加重,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腰痛,发热,畏寒,口苦,排尿有灼热感,尿色深黄浑浊,遂来诊。查见:T:38.4℃,R:18次/分,P:96次/分,BP:120/75 mmHg。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双肾区有叩痛,腹部上输尿管点有压痛,未见其他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尿常规示蛋白少量,白细胞++++/Hp,红细胞++/Hp,白细胞管型+/Lp。血常规示白细胞12.7×109/L,中性粒细胞84%。清洁中断尿细菌培养示大肠杆菌,菌落>105/ml。 参考答案:住院病历 姓名:张××性别:女 年龄:36岁民族:汉族 婚况:已婚职业:工人 入院时间:2002年9月8日病史采集时间:2002年9月8日 主述:尿频尿急尿痛2周,加重2天伴腰痛发热 现病史:2周前因下阴不洁出现尿频尿急,排尿疼痛,当时休息并自服氟哌酸后好转。2天前因劳累后出现症状加重,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腰痛,发热,畏寒,口苦,排尿有灼热感,

尿色深黄浑浊,遂来诊。 现在症: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腰痛,发热,畏寒,口苦,排尿有灼热感,尿色深黄浑浊。来源:考试大 既往史:白带多,时有下阴瘙痒史2年。无其他重要病史可载。 个人史:无特殊情况可载。 月经及婚育史:月经史:15。已婚。顺产1子,10岁。流产1次。 过敏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家族史:父母健在,否认有家族性遗传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 T:38.4℃R:18次/分P:96次/分BP:120/75 mmHg来源:考试大 整体情况:神志清,精神可,发热貌,体态正常,语言清晰,无异常气味闻及,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皮肤黏膜及淋巴结:皮肤及黏膜无黄染,未见斑疹及瘰疬,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面颈项部:头发光泽,眼、耳、鼻及口腔未见异常。颈项无强直,气管居中,无瘿瘤。来源:考试大 胸部: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罗音;心尖搏动及心浊音界正常,心率96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 腹背部:腹部平软,腹部上输尿管点有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肝脾未及,胆囊无压痛(墨菲氏征阴性)。双肾区有叩击痛。 脊柱及四肢:脊柱无畸形、强直、叩击痛,运动不受限;四肢正常,无浮肿。 前后二阴及排泄物:前后二阴未检(或未见异常),尿液深黄浑浊(或排泄物刻下未见)。 神经系统:未见异常。来源:考试大 实验室检查:尿常规示蛋白少量,白细胞++++/Hp,红细胞++/Hp,白细胞管型+/Lp。血常规示白细胞12.7×109/L,中性粒细胞84%。清洁中断尿细菌培养示大肠杆菌,菌落>105/ml。 辨病辨证依据:素有下阴不洁,秽浊之邪侵入膀胱,酿成湿热,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遂发为淋证,故临证可见尿频、尿急、尿痛等淋证见证。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失司,故见小便短数,灼热刺痛,溺色深黄浑浊;腰为肾之府,湿热之邪侵犯于肾,故见腰痛、肾区叩痛;湿热内蕴,邪正相争,故见发热、畏寒、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均系湿热之象。 西医诊断依据: 1.有尿频尿急尿痛、腰痛、尿液深黄浑浊等泌尿系统症状,有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 2.体征:体温达38.4℃。双肾区有叩痛,腹部上输尿管点有压痛。 3..实验室检查:尿常规示蛋白少量,白细胞++++/Hp,红细胞++/Hp,白细胞管型+/Lp。血常规示白细胞12.7×109/L,中性粒细胞84%。清洁中断尿细菌培养示大肠杆菌,菌落>105/ml。 4.女性,36岁,有白带增多下阴瘙痒史,起病急骤。 入院诊断:来源:考试大 中医诊断:淋证—热淋 西医诊断:急性肾盂肾炎来源:考试大 治则:清热利湿通淋 方药:八正散加减: 萹蓄15g 瞿麦15g 木通5g 车前子15g 滑石30g先制大黄15g 山栀10g 柴胡10g 黄芩10g 生草5g 水煎服 签名:

中医病案分析详解

中医病案分析 例1.潘晓春,女,30 岁.已婚。主诉:带下量多半年余。因工作繁忙,近半年来出现白带绵绵不断,曾服清热除湿方药十余剂,未效。现症见面色萎黄,神倦乏力,少气懒言,纳少便溏,腹胀,带下量多色白质稀,无臭味,舌淡苔白,脉缓弱. 辨证分析:本证因劳累过度,耗伤脾气而致脾气虚。脾气虚弱,健运失职,输精、散精无力.水湿不运,故见腹胀纳少;水湿不化,清浊不分,流注肠中,则便溏,水湿下渗,常脉失约,则带下量多色白质稀,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化源不足,肌体失养,面都失荣,故见神倦乏力,面色萎黄;中气不足则少气懒言,舌淡苔白,脉缓弱,均为脾气虚弱之征。中医诊断:脾气虚证. 方药:四君子汤。人参18g、白术15g、茯苓12g、炙甘草6g。 例2 .任苏平,女,60 岁.工人。年轻时产多乳众,工作及家务较劳累。八年来主诉:常感神疲乏力,腹胀便溏,未经系统治疗,病情时好时犯。半个月前又因劳累而诱发,现自觉阴户中有物突出,并有下坠感,气短乏力,头晕目眩,纳少便溏,面白无华,舌淡苔白,脉缓弱。 辨证分析:本证因孕产过多,失于调护而导致脾虚气陷所致。脾气虚弱,升举无力,中气下陷,故见子宫下垂。清阳不升,头目失养故头晕目眩;脾气虚弱,健运失职,故食少便溏,化源亏乏,机能活动衰退,故气短乏力,面白无华.舌淡苔白,脉缓弱,为脾气虚弱之征。中医诊断:中气下陷证. 方药:补中益气汤。黄芪30g、党参30g、白术15g、升麻10g、柴胡12g、当归12g、陈皮6g、肉桂6g、泽泻8g、甘草6g。 例3 .王海生,男,47 岁,农民.主诉;腹痛五年,加重一周。自述五年前因过食生冷而腹痛,温熨热敷可自行缓解,病情时重时轻,未系统治疗.一周前不慎着凉、腹痛加重而来就诊。现腹痛喜按,纳少,腹胀,食后尤甚,四肢不温,肢体困重,大便溏薄,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中医诊断:脾虚寒证. 方药:参苓白术散。党参18g、白术15g、茯苓12g、山药15g、扁豆12g、陈皮6g、砂仁6g、薏苡仁15g、鸡内金10g、黄芪15g、神曲10g、炙甘草6g。

最全最佳中医病历书写模板汇总

入 院 记 录 姓名:xxx 职业:农 性别:女 住址:xx 县xx 镇琵琶沟村 年龄:72岁 病史叙述者:患者本人及家属 民族:仡佬族 可靠程度:可靠 婚姻:已婚 入院时间:2011-12-28 12:10 籍贯:贵州xx 记录时间: 2011-12-28 14:03 发病节气:小寒 主诉:反复头昏6年余,加重伴恶心、呕吐1天。 现病史:患者于入院前6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昏,为持续性头昏,以中下午时明显,感疲倦,无晕厥、昏迷等症状。以上症状出现以来患者求治于石阡县人民医院,测量血压180mmHg ,诊断为高血压病,给予开具降压药口服具体药物患者叙述不详,后患者头昏症状缓解。于入院前3年患者头昏症状再次出现,并有所加重。患者求治于石阡县人民医院行头颅CT 平扫诊断为:“脑梗塞”,并住院治疗(具体治疗情况不详)。之后患者又求治于安顺市人民医院行头颅CT 检查均诊断为:脑梗塞。以上3年来呈反复发作。于入院前1天患者再次出现头昏,头昏较前有所加重,呈持续性头昏,伴头顶部胀痛。并感恶心、伴呕吐2次,均为胃液,未见明显喷射性呕吐。今为求系统治疗故特求治于我院,于门诊测量血压为:“170/100mmHg ”,以“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收入我科。 入院症见:头昏,无视物旋转,偶尔有头胀,咳嗽,头昏明显时感恶心、伴呕吐,四肢肌力尚可,行走自如。纳眠一般,二便调。 既往史:患脑梗塞3年。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出生于原籍未到外地久居,无近期疫区涉足史,平素生活规律,无烟酒不良嗜好,无其他特殊不良嗜好。 婚姻史:适龄非近亲结婚,配偶及子女均体健。 月经史:13岁天 -天-29275349岁(无明显阴道流血)。 家族史:否认家族内类似疾病及遗传病病史。 中医四诊:神清、神可,面色如常,形态自如,气息如常,舌淡红,苔白腻,

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培训考试试卷

XXXX医院 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培训考试试卷 姓名得分 选择题 1、入院记录可分为()。 A、入院记录 B、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 C、24小时内入出院记 D、24小时内入院死亡记录 E、以上均是 2、对需取得患者书面同意方可进行的医疗活动,应当由()签署知情同意书。 A、患者本人 B、法定代理人 C、患者授权的人员 D、医疗机构负责 E、医院授权的人员 3、主诉的写作要求下列哪项不正确() A、提示疾病主要属何系统 B、提示疾病的急性或慢性 C、指出发生并发症的可能 D、指出疾病发热发展及预后 E、文字精练、术语准确 4、病程记录内容包括()。 A、患者病情变化情况 B、重要辅助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 C、上级医师查房意见 D、所采取的诊疗措施及效果 E、向患者及近亲属告知的重要事项 5、手术同意书中包含的内容有() A、术前诊断,手术名称 B、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C、术中或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手术风险 D、患者签署意见并签名 E、经治医师或术者签名 6、病历书写不正确的是() A、入院记录需在24小时内完成 B、出院记录应转抄在门诊病历中 C、急会诊医师应当在会诊结束后6小时内完成会诊记录 D、转出记录由原住院科室医师书写 E、手术记录由参加手术者书写 7、主治医师首次查房记录应当于患者入院48小时内完成。内容包括()。 A、查房医师姓名 B、专业技术职务 C、补充的病史和体征、理法方药 D、诊断依据与鉴别诊断的分析 E、诊疗计划 8、手术安全核查记录是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病人离室前共同对病人身份、手术部位、手术方式、麻醉及手术风险、手术使用物品清点等内容进行核对的记录,输血病人还应对血型、用血量进行核对。应有()核对、确认并签字。 A、手术医师 B、麻醉医师 C、器械护士 D、巡回护士 E、病房当班护士 9、术后首次病程记录完成时限为() A、术后6小时 B、术后8小时 C、术后10分钟 D、术后即刻 E、术后24小时 10、患者住院时间较长,应有经治医师()作为病情及诊疗情况总结。 A、每月 B、两月一次 C、由上级医师决定时间长短 D、病情稳定可不做阶段小结 E、交接班记录、转科记录可代替阶段小结 11、既往史包括下列哪几项() A、传染病史及接触史 B、手术外伤史 C、家族遗传病史

(完整word版)中医病案分析

病例分析题 八纲辨证 1.张××,男,34岁,职员。04年11月2日初诊。 患者咳嗽日久,久治不愈。入秋来咳势加剧,干咳少痰,痰中带血。咽干口燥,尤以夜间为甚。每日午后开始,自觉热从骨髓蒸腾而出,并伴有腰膝酸软,心烦不寐,睡中汗出,遗精,语言嘶哑,两颧发赤,舌红少苔脉细数。 要求:⑴做出八纲辨证的结论; ⑵症状分析; 2.王某,女,38岁。 患肺结核2年,近2月来经常咳血,咳嗽、潮热骨蒸、盗汗音哑、形 体羸瘦、喘息气短、形寒恶风自汗,食少便溏,面浮肢肿,舌光淡红裂纹 少津,脉沉微细。本病应诊断为何证?并作证候分析。 3.张某,女,29岁。 患者二个月来时常发热,热势或高或低,波动于37.3~38℃之间, 午后发作,并于劳累后加重,疲倦乏力,少气懒言,常自汗出,易感冒, 纳差便溏,本次发热已持续3天。舌质淡白,苔薄白,脉弱。请写出主诉,八纲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主诉:反复发热2个月,本次复发3天。

4.赵某,男,48岁。 患者五年前患肝炎,虽经治疗,但症状时轻时重,纳差,胁痛。三 个月来,腹部胀大,腹围90厘米(原81厘米),脘腹撑急,如囊裹水, 烦热口苦,渴不欲饮,小便短赤,大便黏滞不爽,舌边红,苔黄腻,脉弦数。请写出主诉,八纲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主诉:胁痛、纳差5年,腹部胀大3月。 5.林某,男,56岁。 患者一年前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经抢救,神志清醒后现左半身上下 肢运动不便。嗣后大便秘结不通,二三日一行,虽有便意,但临而努挣乏力,挣则汗出气短,便后疲乏,痛苦难耐,面色苍白,神被气怯,舌质淡嫩,苔薄白,脉虚无力。请写出主诉、八纲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主诉:左侧半身不遂,大便秘结一年。 6.安某,男,34岁。 数日来见食物心中泛泛欲吐,进食少许即行吐出,吐势较猛,不能参加劳动。嗳气,胃脘不舒,胸闷胁痛,上身,烦热,下肢觉冷,夜不安寝。舌尖红,苔薄白,脉弦。请作出八纲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7.韩某,男,39岁。 咳嗽十余年,初时咯痰色白,痰出咳平。现咳痰质地较黏稠,有时痰 中带有血丝,咳声不扬,甚则音哑,口汤咽燥,午后潮热,形体消瘦,皮 肤干燥,舌红而干,脉象虚数。请作出八纲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8.王某,男,40岁。

中医门诊病历书写规范

中医门诊病历书写规范 姓名:性别:年龄: 科别:_年_月_日(一般信息按门诊通用病历要求填写) 主诉:病人最痛苦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 病史:主症发生的时间、病情发展变化的情况,诊治经过。 既往史:必要的、特殊的既往史、药物食物过敏史等。 体格检查:(包括望、闻、切诊内容) 与诊断有关的望、闻、切诊的阳性所见,必要的体格检查等。 舌象(舌体、舌质、舌苔、舌底脉络)。 脉象(两周岁以下小儿需察食指络脉)。 实验室检查及特殊检查结果。 辨证分析:归纳四诊所得的主症、阳性体征、舌象、脉象等,扼要分析病位、病因、证候属性、病机转化。 诊断:含中医病(症)名,证名及西医病名诊断。可写疑似诊断,但门诊三次,仍未确诊者,应请上级医师会诊,协助诊断。 治法:根据辨证写出指导用药的理法。 中医治疗:1、方:运用成方可写方名及加减,自拟方可写自拟方名或标示“自拟方”字样。 药:每行写四味药,药物名称右上角写特殊煎、服法,右下角写剂量“g”可写“克”。药方下面写剂数、用法、用量频次、特殊注意

事项等。 2、中成药 3、非药物疗法 医嘱:进一步诊治建议、护理、饮食宜忌、不适随诊、复诊建议等。 医师签名(盖章):×××初诊记录

中医门诊复诊病历规范 复诊日期: 主观症状的变化情况描述: 客观体征的变化情况记录:包含望、闻、切诊内容。 检查结果:必要的检查结果,没有可不填 辩证分析:对病情变化的简要病机分析: 诊断或更正诊断:含中医病(症)名,证名及西医病名诊断。治法:根据辨证写出指导用药的理法。 中医治疗:1、方:运用成方可写方名及加减,自拟方可写自拟方名或标示“自拟方”字样。 药:每行写四味药,药物名称右上角写特殊煎、服法,右下角写剂量“g”可写“克”。药方下面写剂数、用法、用量频次、特殊注意事项等。 2、中成药 3、非药物疗法 医嘱: 医师签名(盖章):×××复诊记录

临床中医病案分析总结

病案1: 一.姓名:xx 性别:xx 年龄:xx 职业:儿童婚姻状况:未婚家住:xx 就诊时间:xxxx 电话:xxxxx 主诉:咳嗽,吐痰5天。 现病史:5天前因在外面跑得太久,晚上在家即开始出现咳嗽,无发烧,出汗,而开始感觉恶寒发热,鼻塞,头疼,咳嗽,无汉。在家自己服用三九感冒灵2 次无效,遂来就诊,衣服包裹严实,咯少量痰,咳嗽时可闻及喉间痰响音,鼻塞,无流涕,汗多。查体:咽喉部稍充血,舌红苔薄白,脉浮数。 问诊:恶寒轻重,头疼部位,有汗无汗,咳嗽有痰无痰,痰质严实形状,家族史,婚姻史,经带产,有无接触病死家禽,有无就诊。 辨症分析:早晨受寒,风寒以过口鼻,皮毛侵袭而入内伤及于肺,以致卫表不和而见恶寒轻发热重,身体疲乏,头痛。肺失宣降而见,鼻塞,咳嗽,咽喉疼痛.脉浮紧。所以此证为风寒表实证。 诊断:感冒(风寒表实证) 治法:解表驱寒 方药:麻黄汤加减麻黄10g 桂枝10g 杏仁10g枳壳10g 桔梗15g 紫菀10g 陈皮10g 荆芥10g防风15g 白芷10g 甘草5g 生姜15g 水煎温服。 服药一日好转,加服用一剂,遂桂枝六君子汤加减桂枝10g 白芍10g 党参10g 白术10g 茯苓20g 生姜15g 大枣15g 炙甘草5g 蝉蜕10g 黄芩10g 治愈。 医嘱:休息保暖,忌辛辣,忌油腻食物,服药期间不能服用滋补药物。 医师签全名:彭双全 主诉: 现病史:咳嗽5天,咯少量痰,咳嗽时可闻及喉间痰响音,鼻塞,无流涕,汗多。舌红苔薄白,脉浮数。 体格检查:咽喉部稍充血,扁桃体无肿大。 辅助检查:无 中医诊断:咳嗽 西医诊断:上呼吸感染 治法: 处方: 复诊: 处方: 三诊:患者诉已无症状。

中医院住院病历规范及范例完全版

XXX中医院 住院病历书写规范 说明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医院书写中医病历的要求,提高住院病历书写质量,防范医疗纠纷与差错事故的发生,加强住院病历管理,经院委会研究决定,特制订本规定。本规定自即日起新入院患者均应按照此规定书写,并与3月份开始按新标准检查运行病历,及抽查住院归档病历,并按奖惩办法进行奖惩,对于不能按本办法书写病历者第一次予以通报批评,仍不能按本办法执行者停职学习本法并考核后方可重新上岗,停职期间无工资奖金。 本办法参照 1、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国中医药医政发〔2010〕29号) 2、XXX中医院《住院病历书写考评标准表》2012年版 3、《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卫医发(2002)19号 4、河南省卫生厅《医疗文书规范管理补充规定》 5、中医学院一附院《病历书写规范和评价管理手册》 目录 1、住院病历 2、首次病程记录 3、上级医师查房及病历修改要求 4、24小时出入院记录样式 5、转科记录 6、转入记录 7、术前小结 8、术后首次病程记录 9、抢救记录 10、出院记录 11、阶段小结 12、死亡记录 13、医嘱书写要求及规范 附录1. XXX中医院住院病历质量考评细则 附录2. 运行病历质量考评标准(试行) 附录3. 住院病历考评奖惩办法初稿 住院病历 要求:可分入院记录、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24小时内入出院记录。入院记录、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应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24小时内入出院记录应出

院后24小时内完成。 (一)患者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出生地、职业、入院时间、记录时间、病史陈述者。 (二)主诉是指促使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 (三)现病史是指患者本次疾病的发生、演变、诊疗等方面的详细情况,应当按时间顺序书写。内容包括发病情况、主要症状特点及其发展变化情况、伴随症状、发病后诊疗经过及结果、睡眠和饮食等一般情况的变化,以及与鉴别诊断有关的阳性或阴性资料等。 1.发病情况:记录发病的时间、地点、起病缓急、前驱症状、可能的原因或诱因。 2.主要症状特点及其发展变化情况: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描述主要症状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程度、缓解或加剧因素,以及演变发展情况。 3.伴随症状:记录伴随症状,描述伴随症状与主要症状之间的相互关系。 4.发病以来诊治经过及结果:记录患者发病后到入院前,在院内、外接受检查与治疗的详细经过及效果。对患者提供的药名、诊断和手术名称需加引号(“”)以示区别。 5.发病以来一般情况:简要记录患者发病后的精神状态、睡眠、食欲、大小便、体重等情况。 与本次疾病虽无紧密关系、但仍需治疗的其他疾病情况,可在现病史后另起一段予以记录。 (四)既往史是指患者过去的健康和疾病情况。内容包括既往一般健康状况、疾病史、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手术外伤史、输血史、食物或药物过敏史等。 (五)个人史,婚育史、月经史,家族史。 1.个人史:记录出生地及长期居留地,生活习惯及有无烟、酒、药物等嗜好,职业与工作条件及有无工业毒物、粉尘、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有无冶游史。 2.婚育史、月经史:婚姻状况、结婚年龄、配偶健康状况、有无子女等。女性患者记录初潮年龄、行经期天数、间隔天数、末次月经时间(或闭经年龄),月经量、痛经及生育等情况。 3.家族史:父母、兄弟、姐妹健康状况,有无与患者类似疾病,有无家族遗传倾向的疾病。 (六)中医望、闻、切诊应当记录神色、形态、语声、气息、舌象、脉象等。(七)体格检查应当按照系统循序进行书写。内容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一般情况,皮肤、粘膜,全身浅表淋巴结,头部及其器官,颈部,胸部(胸廓、肺部、心脏、血管),腹部(肝、脾等),直肠肛门,外生殖器,脊柱,四肢,神经系统等。 (八)专科情况应当根据专科需要记录专科特殊情况。 (九)辅助检查指入院前所作的与本次疾病相关的主要检查及其结果。应分类按检查时间顺序记录检查结果,如系在其他医疗机构所作检查,应当写明

(完整版)针灸病案汇总

病案分析(要求写出诊断、分型、治法、处方及方义) l.吴某,女,68岁,家庭妇女。平素有高血压病史,测血压为26.6/14.63kPa。患者因情绪激动,突然昏倒,面赤气粗,牙关紧闭,双手紧握,喉中痰鸣,无二便失禁,脉弦滑而数。 2.赵某,女,40岁,工人。素质薄弱,一周前患急性肠炎,经治疗痊愈,今日晨起后感到头晕目眩,眼前昏黑,重时昏眩欲仆,面色觥白,心悸失眠,神疲乏力,舌淡脉细弱。 3.陈某,男,41岁,干部。因气候突变大风降温.患者感阵发性巅顶或满头部疼痛,痛如锥刺,痛无定处。以后每遇气候骤变则头痛,反复发作,舌暗红脉浮紧。 4.杨某,男,26岁,司机。睡眠醒来时,突然感觉一侧面部肌肉板滞,耳后乳突部疼痛,口角向右侧歪斜,不能做蹙额、皱眉、露齿、鼓颊等动作,左侧眼睑不能闭合并流泪,左侧额纹消 失,鼻唇沟平坦,舌红苔少脉弦紧。 5.甘某,女,56岁,干部。因劳累后受凉右肩部疼痛,向上肢放散至肘关节,肩关节内旋外展活动受限,局部有明显压痛,甚则夜间痛醒,晨起肩关节稍活动后疼痛有所减轻。 6.张某,男,23岁,农民。因居处潮湿,加之劳累,突然出现左侧臀部疼痛并沿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向足部放射,烧灼样疼痛,行动时加重,环跳、承山、委中等处有明显压痛点,左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左跟腱反射减弱,病情呈逐渐加重趋势。 7.刘某,女,28岁,未婚。平素情志抑郁,或烦躁易怒。1周前经闭不行,胸胁胀满,小腹胀痛拒按,舌质紫黯,边有瘀点,脉沉弦。 8.元某,女,30岁。自述每逢月经来潮前几天开始少腹部疼痛,正值经期腹痛加剧,腹痛拒按,血块多,血块排出后痛稍减轻,脉沉弦,舌黯淡有瘀点。 9.王某,男,3岁。患儿自幼喂养,饮食甚少,面色萎黄,午后手足心热。现不思饮食,形体消瘦,皮肤干燥,毛发稀疏,腹大脐突,脉细数,舌绛苔黄。10.患者男性,7岁。夜梦遗尿,每周l~2次,甚则每天1次,面色晄白,精神不振。苔薄脉细。 11.患者女性,52岁。阴部有物下坠,平卧则回缩,下腹部有重坠感,腰酸不适,面色晄白。神疲尿频,苔薄,脉细。 12.某女,30岁。一年来自觉带下量多如脓,夹有血块,臭秽异常,阴中时觉瘙痒,伴见口苦咽干,巍房胀痛,舌红苔黄,脉滑数。 13.赵某,女,24岁。已婚。近半年来月经先期而至,每次提前约10余日,量多,色紫。质稠有块,经前腹胀腰痛,心烦急躁。现经前1周,舌质红,苔黄,脉弦滑。 14.张某,女,25岁。于暑假期间结伴到沿海某地游玩,于食海鲜之后忽觉腹部不适,逐渐出现大便溏薄,气味臭秽,全身异常瘙痒,皮肤出现成片淡红色疹块,大小不等,边界清楚。 15.某女,5岁。元旦放假其母将其从幼儿园接回,回家后哭闹不止,其母发现其左耳下腮部肿胀,拒按,测体温38.5℃,畏寒,咽红。访其周围儿童,多患此疾。 16.王某,女,25岁。于游泳后第二天自觉目赤胀痛,羞光、流泪、眵多,前往

【9A文】中医病案分析

中医病案分析 例1.潘晓春,女,30岁.已婚。主诉:带下量多半年余。因工作繁忙,近半年来出现白带绵绵不断,曾服清热除湿方药十余剂,未效。现症见面色萎黄,神倦乏力,少气懒言,纳少便溏,腹胀,带下量多色白质稀,无臭味,舌淡苔白,脉缓弱. 辨证分析:本证因劳累过度,耗伤脾气而致脾气虚。脾气虚弱,健运失职,输精、散精无力.水湿不运,故见腹胀纳少;水湿不化,清浊不分,流注肠中,则便溏,水湿下渗,常脉失约,则带下量多色白质稀,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化源不足,肌体失养,面都失荣,故见神倦乏力,面色萎黄;中气不足则少气懒言,舌淡苔白,脉缓弱,均为脾气虚弱之征。中医诊断:脾气虚证. 方药:四君子汤。人参18g、白术15g、茯苓12g、炙甘草6g。 例2.任苏平,女,60岁.工人。年轻时产多乳众,工作及家务较劳累。八年来主诉:常感神疲乏力,腹胀便溏,未经系统治疗,病情时好时犯。半个月前又因劳累而诱发,现自觉阴户中有物突出,并有下坠感,气短乏力,头晕目眩,纳少便溏,面白无华,舌淡苔白,脉缓弱。 辨证分析:本证因孕产过多,失于调护而导致脾虚气陷所致。脾气虚弱,升举无力,中气下陷,故见子宫下垂。清阳不升,头目失养故头晕目眩;脾气虚弱,健运失职,故食少便溏,化源亏乏,机能活动衰退,故气短乏力,面白无华.舌淡苔白,脉缓弱,为脾气虚弱之征。中医诊断:中气下陷证. 方药:补中益气汤。黄芪30g、党参30g、白术15g、升麻10g、柴胡12g、当归12g、陈皮6g、肉桂6g、泽泻8g、甘草6g。 例3.王海生,男,47岁,农民.主诉;腹痛五年,加重一周。自述五年前因过食生冷而腹痛,温熨热敷可自行缓解,病情时重时轻,未系统治疗.一周前不慎着凉、腹痛加重而来就诊。现腹痛喜按,纳少,腹胀,食后尤甚,四肢不温,肢体困重,大便溏薄,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中医诊断:脾虚寒证. 方药:参苓白术散。党参18g、白术15g、茯苓12g、山药15g、扁豆12g、陈皮6g、砂仁6g、薏苡仁15g、鸡内金10g、黄芪15g、神曲10g、炙甘草6g。 例4.张燕,女,30岁。主诉:月经量多、经期延长半年。半年前正值经期(第三天),参加院篮球比赛,之后月经量突然增多,且持续十余日方止.此后,每月月经均量多,时间长,经色淡红,并伴有神疲,倦怠乏力,食少便溏,面白无华,舌淡苔白,脉细无力。辨证分析:本证因经期运动过度,损伤冲任,耗伤脾气所致.脾气亏虚,统血无

中医病历书写范文

中医病历书写范文 【篇一:中医完整病历书写范文】 姓名:张XX性别:女 年龄:36岁民族:汉族 婚况:已婚职业:工人 入院时间:2010年3月8日病史采集时间:2010年3月8日 主述:尿频尿急尿痛2周,加重2天伴腰痛发热 现病史:2周前因下阴不洁出现尿频尿急,排尿疼痛,当时休息并自服氟哌酸后好转。2天前因劳累后出现症状加重,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腰痛,发热,畏寒,口苦,排尿有灼热感,尿色深黄浑浊,遂来诊。 1 现在症: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腰痛,发热,畏寒,口苦,排尿有灼热感,尿色深黄浑浊。临床实验室 既往史:白带多,时有下阴瘙痒史2年。无其他重要病史可载。 个人史:无特殊情况可载。 月经及婚育史:月经史:15。已婚。顺产1子,10岁。流产1次。 过敏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来源:考试大 家族史:父母健在,否认有家族性遗传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 T:38.4?R:18次/分P:96次/分BP:120/75mmHg 整体情况:神志清,精神可,发热貌,体态正常,语言清晰,无异常气味闻及,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2

皮肤黏膜及淋巴结:皮肤及黏膜无黄染,未见斑疹及瘰疬,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面颈项部:头发光泽,眼、耳、鼻及口腔未见异常。颈项无强直,气管居中,无瘿瘤。临床实验室 胸部: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罗音;心尖搏动及心浊音界正常,心率96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 腹背部:腹部平软,腹部上输尿管点有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肝脾未及,胆囊无压痛(墨菲氏征阴性)。双肾区有叩击痛。 脊柱及四肢:脊柱无畸形、强直、叩击痛,运动不受限;四肢正常,无浮肿。 前后二阴及排泄物:前后二阴未检(或未见异常),尿液深黄浑浊(或排泄物刻下未见)。 神经系统: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尿常规示蛋白少量,白细胞++++/Hp,红细胞++/Hp,白细胞管型+/Lp。血常规示 3 白细胞12.7X109/L,中性粒细胞84%。清洁中断尿细菌培养示大肠杆菌,菌落>105/ml。 辨病辨证依据:素有下阴不洁,秽浊之邪侵入膀胱,酿成湿热,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遂发为淋证,故临证可见尿频、尿急、尿痛等淋证见证。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失司,故见小便短数,灼热刺痛,溺色深黄浑浊;腰为肾之府,湿热之邪侵犯于肾,故见腰痛、肾区叩痛;湿热内蕴,邪正相争,故见发热、畏寒、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均系湿热之象。 西医诊断依据: 1.有尿频尿急尿痛、腰痛、尿液深黄浑浊等泌尿系统症状,有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

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模板

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来源:考试大 第一章基本要求 第一条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 第二条中医病历书写是指医务人员通过望、闻、问、切及查体、辅助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活动获得有关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形成医疗活动记录的行为。 第三条病历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 第四条病历书写应当使用蓝黑墨水、碳素墨水,需复写的病历资料可以使用蓝或黑色油水的圆珠笔。计算机打印的病历应当符合病历保存的要求。 第五条病历书写应当使用中文,通用的外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 第六条病历书写应规范使用医学术语,中医术语的使用依照相关标准、规范执行。要求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第七条病历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双线划在错字上,保留原记录清楚、可辨,并注明修改时间,修改人签名。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上级医务人员有审查修改下级医务人员书写的病历的责任。 第八条病历应当按照规定的内容书写,并由相应医务人员签名。 实习医务人员、试用期医务人员书写的病历,应当经过本医疗机构注册的医务人员审阅、修改并签名。 进修医务人员由医疗机构根据其胜任本专业工作实际情况认定后书写病历。 第九条病历书写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日期和时间,采用24小时制记录。 第十条病历书写中涉及的诊断,包括中医诊断和西医诊断,其中中医诊断包括疾病诊断与证候诊断。 中医治疗应当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 第十一条对需取得患者书面同意方可进行的医疗活动,应当由患者本人签署知情同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