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材《乒乓球》(完整资料).doc

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材《乒乓球》(完整资料).doc

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材《乒乓球》(完整资料).doc
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材《乒乓球》(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材《乒乓球》

第一课、乒乓球运动的概述

教学目的:

使学生学习、了解乒乓球运动发展史及有关小常识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了解我国乒乓球运动的辉煌成就。

教学准备乒乓球比赛的录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

1、观看乒乓球比赛录像。

(1)大家看了这段录像谁知道这是什么体育运动项目

(2)从今天起我们就开始一起学习如何打乒乓球。

2、介绍乒乓球的发展历史

乒乓球运动起源于十九世纪后期起源于英国。乒乓球刚开始是一种家庭娱乐活动。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举办了多次乒乓球邀请赛乒乓球才逐渐引起人们重视并逐渐成为体育比赛项目。1904年乒乓球运动由日本传入中国。世界上乒乓球运动的组织机构是“国际乒乓球联合会简称国际乒联成立于1926年。

3、介绍我国乒乓球运动发展史。

中国在1953年第一次参加了国际的乒乓球比赛。1959年在德国

举行的第25届世界乒乓球比赛中我国运动员容国团勇夺世界冠军这是中国第一个乒乓球冠军也是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自次以后经过一代代乒乓球运动员的努力奋斗我国在世界乒乓球比赛共夺得200多个世界冠军。乒乓球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许多人都能打乒乓球乒乓球水平也是世界前列。所以乒乓球又被称为我们国家的“国球”。

第二课、学校乒乓球运动简介

教学目标:

使学生学习、了解学校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情况培养学生参与乒乓球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

一、简单介绍学校的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情况

我校小学乒乓球运动开展有着光荣的传统学校,曾多次包揽学区小学生比赛的男女团体、个人冠军。学校成立了乒乓球训练班专门聘请了有经验的老教练进行辅导、训练。学校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学校乒乓球比赛一至三年级还开设了乒乓球课全校形成了良好的乒乓球活动氛围。

二、参观学校乒乓球运动场地、设施

1、带领学生参观学校乒乓球馆自动发球器。

2、组织学生观看学校历年来夺得的乒乓球比赛的奖杯、奖旗和

个人获奖证书照片等

三、总结

大家刚才参观了学校的乒乓球馆看到了大哥哥大姐姐们夺得的奖杯、证书。只要你们努力学习刻苦训练一定也能为校争光夺得更多的奖杯。

第三课、介绍乒乓球和球拍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乒乓球和球拍的构造、分类熟练掌握乒乓球拍的正确握法。

教学准备乒乓球、乒乓球拍直拍、横拍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

一、如何识别乒乓球的好坏

1、看看乒乓球有无明显接缝。

2、看看球的圆度如何把乒乓球放在桌上旋转旋转稳定的圆度较好晃动大的圆度较差。

3、看球的硬度质量好的乒乓球硬度大的弹性大。

二、球拍的构成与分类

1、指导学生观察乒乓球拍弄清球拍的结构。

2、球拍是由底版、海绵、胶皮构成的。

3、球拍常用的分为两种直拍横拍。

三、球拍的握法。

1、教师讲解、示范直拍、横拍的握拍的方法。

直式握拍法正面拇指第一指节和食指第二指节握拍拍柄压住虎口两指间距离适中背面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弯曲斜形重叠中指第一指节顶住球拍的后上部使球拍保持平稳。

横式握拍法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地握住拍柄拇指在球拍正面轻贴在中指的旁边食指自然伸直斜放于球拍的背面虎口轻微贴拍击球时拇指和食指帮助手腕调节拍形和加力挥拍作用。

2、学生观察练习直拍、横拍的握拍的方法。

3、学生相互演示直拍、横拍的握拍的方法并进行互相评价。

四、布置作业学生购买好乒乓球拍和乒乓球。

第四课、身体的基本姿势

教学目标:

学生学习掌握正确的练习乒乓球的基本身体姿势。熟练记诵“24字口诀”。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内容

室内:1、组织学生观看乒乓球比赛的照片和图象让学生观察他

们的身体姿势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教师总结出示24字口诀“两脚开立重心居中屈膝提踵收腹含胸盯视来球迅速起动。”

3、教师逐句讲解口诀的含义并进行动作示范。

4、学生朗读、记诵口诀。

室外:1、学生整队六列横队

2、教师示范讲解身体基本姿势的口诀。

3、学生集体边记诵口诀边进行动作练习。

4、学生分组练习相互评价纠正错误动作教师巡视纠正学生动作。布置作业

1、记诵24字口诀

2、练习身体基本姿势

第五课、原地向上颠球

教学目标:

使学生学习掌握原地向上颠球的技术通过“颠球走接力”“看谁颠的多”等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球感、球性。课时安排10课时

教学内容:

1、教师进行原地向上颠球表演学生观察讨论。

2、教师讲解原地向上颠球的技术动作(1)保持正确的身体姿

势。

(2)手握球拍拍面要平。(3)眼睛是注视乒乓球注意力要集中。(4)小臂和手腕同时发力将球向上颠起。球落下时用球拍再次将球向上颠起。(5)注意颠球的节奏。(6)球拍的位置在身体的腰部不能向上举起。

3、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动作。学生进行相互评价自我评价。

4、开展“看谁颠的多”的小比赛。

5、开展“颠球走接力”小游戏。

6、布置作业:

练习原地向上颠球

第六课、初步学习朝墙壁颠球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学习掌握朝墙壁颠球的技术动作。培养学生的球感、球性增强身体的协调性。

课时安排10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原地向上颠球熟悉球性。

2、教师示范表演朝墙壁颠球学生观察、讨论。

3、教师讲解朝墙壁颠球的技术动作

面向墙壁站好两脚开立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手持球拍球拍拍面向外倾斜将球向墙壁击打眼睛注视乒乓球判断球反弹的路线。球反弹回来后手持球拍移动将球拍正对着反弹回来的乒乓球连续将球击打向墙壁。

4、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在刚开始学习时学生可以采取将球在地上反弹一下再将球击打向墙壁。减低练习难度。练习熟练后再逐步学习直接朝墙壁颠球。

5、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进行相互评价自我评价。

6、布置作业:

练习朝墙壁颠球。

四年级校本课程--乒乓球课教案

第一课、复习乒乓球身体基本姿势

教学目标:

复习学习过的基本身体姿势。并能熟练将正确的身体姿势运用在各种乒乓球活动中。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

1、学生整队六列横队。

2、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集体记诵身体基本姿势的24字口诀复习身体基本姿势的动作。

3、教师提出具体要求要求学生将身体基本姿势运用到各种乒乓球练习中。

4、学生练习向上颠球、朝墙壁颠球将身体的基本姿势运用到乒乓球练习中。

5、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6、优秀学生动作示范学生相互评价。

7、学生分小组进行练习组内进行相互纠正、评价。

8、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9、布置作业:

练习身体基本姿势练习朝墙壁颠球

第二课、朝墙壁颠球

教学目标:

使学生继续学习朝墙壁颠球的技术提高朝墙壁颠球的连续性。培养学生的球感、球性增强身体的协调性、灵敏性。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朝墙壁颠球熟悉球性。

面向墙壁站好两脚开立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手持球拍球拍拍面向外倾斜将球向墙壁击打眼睛注视乒乓球判断球反弹的路线。球反弹回来后手持球拍移动将球拍正对着反弹回来的乒乓球连续将球击打向墙壁。

2、教师提高对学生的朝墙壁颠球的连续性的要求。

关键是注意力集中正确判断球反弹的方向学会使用球拍控制球的力度控制球的运行方向。提高颠球的连续性。

3、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4、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进行相互评价自我评价。

5、学生开展朝墙壁颠球比多的小比赛。

6、布置作业:

练习朝墙壁颠球。

第三课、小跳步

教学目标:

使学生学习掌握“小跳步”的基本技术发展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

1、教师示范表演“小跳步”学生观察讨论。

2、教师讲解“小跳步”的基本动作的技术要领。小跳步是乒乓球运动的基本步法之一是乒乓球运动的基础。技术要领两脚前脚掌着地屈膝提踵一脚用力蹬地另一脚迅速向移动脚方向跳一小步蹬地脚随后跟上身体重心迅速移动到跳步脚上。

3、教师带领学生集体练习“小跳步” 要求身体要保持正确的乒乓球运动的身体姿势。

4、学生分小组进行小跳步练习。进行相互评价自我评价。

5、教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6、优秀学生示范表演大家进行评价。

7、学生自主练习。

8、布置作业:

练习“小跳步”

第四课、小碎步

教学目标:

使学生学习掌握“小碎步”的基本技术发展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小跳步”。

教师示范表演“小碎步”,学生观察讨论“小碎步”与已经学过的“小跳步” 的共同点和区别。

2、教师讲解“小碎步”的基本动作的技术要领。

小碎步是乒乓球运动的基本步法之一是乒乓球运动的基础。技术要领两脚前脚掌着地一脚先向另一脚方向并一小步另一脚在并步脚落地后随即向来球方向移动。要求移动步幅小频率快。

3、教师带领学生集体练习“小碎步” 要求身体要保持正确的乒乓球运动的身体姿势。

4、学生分小组进行小碎步练习。进行相互评价自我评价。

5、教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6、优秀学生示范表演大家进行评价。

7、学生自主练习。

8、布置作业

练习“小碎步”

第五课、初步上球台对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乒乓球的比赛规则。

2、使学生学习掌握上球台练习的站位与身体的基本姿势。

3、学习、掌握简单的击球技术。

4、提高学生学习乒乓球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球感、球性为以后学习乒乓球的技术做好准备。

课时安排8课时

教学内容:

1、教师通过组织观看比赛录像介绍乒乓球运动、比赛的基本规则。

2、教师示范上球台练习时的站位学生观察讨论。

教师指导学生上球台练习的站位。以右手持拍为例学生离台约20—40厘米站在球台中间偏左的位置。

3、上球台练习时一定要注意保持身体的基本姿势。按“24字的

口诀”的要求保持基本姿势。4、教师示范指导学生学习简单的击球方法。

(1)以平挡球为主。(2)结合朝墙壁颠球的动作以将球击到对方球台为目的。开始不宜过分强调动作。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球感和正确的身体姿势。(3)注意纠正学生乱扣杀的现象。

5、将小跳步、小碎步的技术动作运用到上球台对练中并使之熟练运用。

6、学生击打一次球后注意动作迅速还原成准备姿势养成良好习惯。以便于处理下一个动作。

7、学生分组进行上球台对练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并轮流与每组同学进行练习。

8、布置作业

练习“上球台对练”

第六课、推挡

教学目标:

1、学生学习掌握乒乓球技术之一的“推挡”的技术动作并能熟练运用到上球台对练中去。

2、使学生提高控球能力增强球感和球性逐步熟悉、认识乒乓球的击球规律。

课时安排8课时

教学内容:

教师示范讲解推挡的技术要领。

推挡球近台中偏左站位右脚稍前击球时提起前臂上臂后收肘部贴近身体在上升时期或高点期击球中上部。击球时适当用伸髋转腰动作加大手腕发力并用中指顶住拍背向前用力。推挡球的重点难点是正确的拍面身体的协调配合和准确的线路落点。

教学方法:

1、徒手做挡球、推挡球动作模仿练习。

2、离墙2米用正手、反手对墙推挡练习。

3、学生分组上球台进行推挡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并轮流在各组带学生进行正、反手推挡练习。

4、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推挡球易犯手臂没有向前伸出的错误。纠正方法强调击球后上臂和肘关节前送上体向左转动。

布置作业:练习“推挡”

五年级校本课程--乒乓球课教案

第一课、正手攻

教学目标:

1、学生学习掌握乒乓球技术之一的“正手攻”的技术动作并能熟练运用到上球台对练中去。

2、使学生提高控球能力增强球感和球性逐步熟悉、认识乒乓球的击球规律。

课时安排8课时

教学内容:

一、教师示范讲解两种主要的正手攻的技术动作

正手近台攻球:

1、特点与运用站位近台击球时间早球的速度快动作幅度小是我们近台快攻打法的主要技术之一。常用于还击正手位的发球推档球、一般的上旋球等使对方措手不及在对攻中以线路、落点变化相结合调动对方伺机扣杀。

2、要点①充分利用全身协调用力蹬地、转腰、移重心。②前臂发力为主手腕辅助用力。③击球点在身体右前侧大约为前臂的长度。触球瞬间,向前打为主略带向上摩擦。

正手中远台攻球:

1、特点与运用站位稍远动作幅度大、力量重进攻性强但步法移动的范围较大。多用于对攻中以力量配合落点变化直接得分或为扣杀创造条件也用于侧身后扑正手打回头防御时在相持中寻找机会削球选手的削中反攻。

2、要点①加大向右手方引拍幅度是为了增大击球的动作半径。②上臂带动前臂发力。上臂向前前臂和手腕向上发力为主。

③身体其他部位的协调用力不可缺少。

二、教学方法

1、徒手做正手攻动作模仿练习。

2、离墙2米用正手对墙做正手攻练习。

3、学生分组上球台进行推挡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并轮流在各组带学生进行正、反手推挡练习。

布置作业:练习“正手攻”

第二课、发球不转球

教学目标:

1、学生学习掌握乒乓球发球技术之一的“不转球”的技术动作并能熟练运用到上球台对练中去。

2、使学生提高乒乓球实战能力增强球感和球性逐步熟悉、认识乒乓球的击球规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内容:

一、教师示范讲解发“不转球”的技术要领

正手发奔球:

1、特点球速急、落点长、冲力大发至对方右大角或中左位置对对方威胁较大。

2、要点①抛球不宜太高②提高击球瞬间的挥拍速度③第一落点要靠近本方台面的端线④击球点与网同高或稍低于网。

反手发急球:

1、特点球速快、弧线低前冲大迫使对方后退接球有利于抢攻常与发急下旋球配合使用。

2、要点①击球点应在身体的左前侧与网同高或比网稍低②注意手腕的抖动发力③第一落点在本方台区的端线附近。

发短球:

1、特点击球动作小出手快球落到对方台面后的第二跳下不出台使对方不易发力抢拉、冲或抢攻。

2、要点①抛球不宜太高②击球时手腕的力量大于前臂的力量③发球的第一落点在球台中区不要离网太近④发球动作尽可能与发长球相似使对方不易判断。

正手发转与不转球:1、特点球速较慢前冲力小主要用相似的发球动作制造旋转变化去迷惑对方造成对方接发球失误或为自己抢攻创造机会。2、要点①抛球不宜太高②发转球时拍面稍后抑切球的中下部越是加转球越应注意手臂的前送动作③发不

转球时击球瞬间减小拍面后仰角度增加前推的力量。

二、教学方法

1、徒手做各种不转球模仿练习。

2、在操场、沙池里做发不转球的练习。

3、学生分组上球台进行“不转球”的发球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并轮流在各组带学生进行“不转球”的发球练习。

布置作业练习发“不转球”

第三课、发球旋转球

教学目标:

1、学生学习掌握乒乓球发球技术之一的“旋转球”的技术动作并能熟练运用到上球台对练中去。

2、使学生提高乒乓球实战能力增强球感和球性逐步熟悉、认识乒乓球的击球规律。

课时安排6课时

教学内容:

一、教师示范讲解发各种“旋转球”的技术要领

正手发左侧上下旋球:

1、特点左侧上下旋转力较强对方挡球时向其右侧上下方反弹一般站在中线偏左或侧身发球。

2、要点①发球时要收腹击球点不可远离身体②尽量加大由右向左挥动的幅度和弧线以增强侧旋强度。③发左侧上旋时击球

瞬间手腕快速内收球拍从球的正中向左上方摩擦。④发左侧下旋时拍面稍后仰球拍从球的中下部向左下方摩擦。

反手发右侧上下旋球:

1特点右侧上下旋球力强对方挡住后向其左侧上下反弹。发球落点以左方斜线长球配合中右近网短球为佳。

2、要点①注意收腹和转腰动作②充分利用手腕转动配合前臂发力③发右侧上旋球时击球瞬间球拍从球的中部向右上方摩擦手腕有一个上勾动作④发右侧下旋球时拍面稍后仰击球瞬间球拍从球的中下部向右侧下摩擦。

二、教学方法

1、徒手做各种旋转球发球模仿练习。

2、在操场、沙池里做发旋转球的练习。

3、学生分组上球台进行“旋转球”的发球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并轮流在各组带学生进行“旋转球”的发球练习。

布置作业:练习发各种“旋转球”

第四课、接发球

教学目标:

1、学生学习掌握乒乓球技术之一的接发球的技术动作并能熟练运用到上球台对练中去。

2、使学生提高控球能力增强球感和球性逐步熟悉、认识乒乓球

的击球规律。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内容:

一、接发球的判断

判断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接发球的方式和接发球的成败。为了判断发球的旋转性质、旋转强度及来球线路落点应利用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1、就对方发球时的站位决定自己接发球的站位。

2、观察对方发球前的引拍方向。

3、观察球拍触球瞬间摩擦球的方向判断球的旋转性质。

4、观察发球时挥臂的动作幅度和手腕用力大小判断球的落点长短和旋转强弱。

5、根据发球的第一落点判断来球的长短。

6、根据球在空中的飞行弧线判断旋转。

7、根据手感判断来球的旋转。

8、记住不同性能球拍的颜色及各自的性能。

二、接发球技术的具体运用

1、接上旋转奔球正反手攻球或推挡回接拍面适当前倾击球的

中上部调节好向前的力量。2、接下旋长球用搓球、削球、提拉球回接搓或削时多向前用力。

3、接左侧上下旋球可采用攻球和推挡搓球或拉球回接拍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