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选矿试验报告

选矿试验报告

选矿试验报告
选矿试验报告

选矿试验报告

** 研究院

2 0** 年*月

一前言

受**公司委托对某铜铅锌硫化矿进行选矿试验研究,以确定处理该矿较合理的选矿工艺流程和药剂制度,为原有铅锌选矿厂增建回收铜系列提供技改参考依据。

1.1试验内容

要求进行较系统的工艺流程和药剂制度试验,包括药剂种类及药剂用量条件试验。并进行“优先浮铜”和“铜铅混浮再分离”两大工艺流程的对比试验,确定处理该矿较合理的工艺流程和选矿指标。1.2试验研究结果

该矿原矿品位:铜**%,铅**%,锌**%。选矿试验采用优先浮选工艺流程,在磨矿细度-0.074mm占**%的条件下,使用**捕收剂优先浮铜,低碱(PH=*)以下用**浮铅、**浮锌,试验获得的指标:铜精矿产率**%、铜品位**%、铜回收率**%;铅精矿产率**%、铅品位**%、铅回收率**%;锌精矿产率**%、锌品位**%、锌回收率**%,试验指标理想。

选矿废水经检测,全面达到国标GB8979—1996二类企业排放标准。该铜铅锌矿的浮选采用本试验推荐的药剂制度,不会发生废水超标的问题。

二试样的采集和加工

试样由委托方采集并送至我院,试样重约**Kg。为制备试验矿

样,对送来的矿样进行了加工。加工流程如图2.1所示。

图2.1 试样加工流程图

三试样性质研究

3.1试样化学分析

试样多元素化学分析结果见表3.1。

表3.1 试样多元素化学分析结果

成分Cu Pb Zn S As Fe Ag 含量(%)

注:Ag单位为g/t。

从表3.1结果看:原矿铜品位**%、铅品位**%、锌品位**%、银品位**g/t,具有回收价值,原矿含砷**%较低。

3.2试样铅物相分析

试样铅物相分析结果见表3.2。

表3.2 试样铅物相分析结果

从表3.2结果看:原矿硫化铅占有率**%,氧化铅占有率**%,

铅氧化率较高,将严重影响铅回收率的提高。

四选矿试验研究

4.1 磨矿细度曲线

磨矿细度试验在实验室型***锥形球磨机中进行,每次磨样**g,磨矿浓度为**%。通过改变磨矿时间,并筛分测定-200目占有率,然后绘制磨矿细度曲线。磨矿细度测定结果见表4.1,磨矿曲线见图4.1。

表4.1 磨矿细度测定结果

图4.1 磨矿曲线图

根据选厂现行为一段磨矿,试验选择磨矿细度-0.074mm(-200目)含量**%,为一段磨矿最常用的细度,其磨矿时间为*分钟。4.2铜浮选试验

4.2.1浮铜方案的确定

对于铜铅锌硫化矿,铜浮选常用工艺有优先浮铜和铜铅混合浮选再分离流程。试验对两大工艺进行了对比。

**研究院开发的**用于铜铅锌硫化矿的优先浮铜,在选厂生产应用中取得较好效果。本试验引用其成果应用于该矿的优先浮铜。试验按图4.2进行,试验结果见表4.2。

铜铅混合浮选再分离方案,尽可能不使用对废水污染严重的氰化钠法和重铬酸盐法,参照目前生产实践较佳工艺,经探索试验确定较合理药剂制度,进行了开路试验,试验流程见图4.3,试验结果见表4.2。

硫酸锌**×药剂:g/t

时间:分钟

图4.2 优先浮铜开路试验流程

原 矿

* *

药剂:g/t

时间:分钟

图4.3铜铅混浮—分离开路试验流程

表4.2 浮铜方案试验指标对比

从表4.2结果看:优先浮铜方案铜回收率**%,比混浮分离方案**%高**个百分点。而且生产操作比混浮分离容易。因此,铜的回收决定采用优先浮铜工艺。

4.2.2优先浮铜药剂用量试验

优先浮铜药剂用量进行了亚硫酸钠、硫酸锌、**、丁铵黑药的条件试验,试验按图4.4进行,亚硫酸钠用量试验结果见表4.3,硫酸锌用量试验结果见表4.4,**用量试验结果见表4.5。

图4.4优先浮铜药剂用量试验流程

表4.3 铜浮选亚硫酸钠用量试验结果

药剂:g/t 时间:分钟

从表4.3结果看:不加亚硫酸钠铜粗精矿含铅锌较高,加入亚硫酸钠可降低铜粗精矿的铅锌含量。亚硫酸钠用量** g/t以上均可。

表4.4 铜浮选硫酸锌用量试验结果

从表4.4结果看:不加硫酸锌铜粗精矿含锌较高。随着硫酸锌用量的增加,铜粗精矿含锌逐步降低。硫酸锌用量大于500 g/t为好。

表4.5 铜浮选**用量试验结果

从表4.5试验结果看:随着**用量的增加,铜粗精矿铜回收率逐步提高,但铜粗精矿铜品位逐步下降、含铅、含锌逐步增高。从兼顾质量和回收率综合考虑,**用量** g/t较合适。

4.2.3优先浮铜补充试验

试验过程中发现铜上浮速度较慢,而且有少量粗粒铜上浮不干净,为进一步提高铜回收率进行了补充试验。经多方案探索,在原使

用**较佳条件下,添加极少量的丁铵黑药可以加快铜的上浮,并提高铜回收率。因此,进行了丁铵黑药用量试验,试验流程见图4.5,试验结果见表4.6。

图4.5 优先浮铜补充试验流程

药剂:g/t 时间:分钟

表4.6 铜浮选丁铵黑药用量试验结果

从表4.6丁铵黑药用量试验结果看:随着丁铵黑药用量的增加,铜粗精矿铜回收率逐步提高,但铜粗精矿含铅、含锌逐步增高。综合考虑:丁铵黑药用量**g/t较合适,生产上应严格控制。

4.3铅浮选试验

4.3.1铅浮选药剂制度的探索

铅的浮选常用捕收剂有:乙硫氮、丁铵黑药、苯胺黑药等,为寻

求较合适的工艺技术,进行了多方案的探索。探索试验按图4.6进行,试验结果对比见表4.7。

图4.6 铅浮选方案探索试验流程图

铜浮选尾矿

药剂:g/t

时间:分钟

表4.7 铅浮选方案探索试验结果对比

从表4.7方案探索试验结果看:铅浮选采用丁铵黑药方案,铅粗精矿铅品位较低、含锌较高;采用苯胺黑药方案,铅回收率较低;铅浮选采用乙硫氮方案较好,可兼顾铅精矿质量和铅回收率。

4.3.2铅浮选药剂用量试验

经探索试验对比,铅浮选决定采用乙硫氮方案。因此,进行了石灰、硫酸锌、乙硫氮的用量试验。试验按图4.7进行,石灰用量试验时,固定硫酸锌用量为** g/t、乙硫氮用量为**g/t,石灰用量试验结果见表4.8;硫酸锌用量时,固定石灰用量为**g/t、乙硫氮用量为**g/t,硫酸锌用量试验结果见表4.9;乙硫氮用量时,固定石灰用量为***g/t、

硫酸锌用量为**g/t ,乙硫氮用量试验结果见表4.10。

图4.7 铅浮选药剂用量试验流程图

铜浮选尾矿

药剂:g/t 时间:分钟

表4.8 铅浮选石灰用量试验结果

从表4.8石灰用量试验结果看:不加石灰铅粗精矿铅品位较低,为黄铁矿未被抑制而上浮所影响。随着石灰用量的增加,铅粗精矿铅品位有所提高。但,当石灰用量大于**g/t时,矿浆PH值大于*。为确保尾矿废水PH值小于*,石灰用量应控制在**g/t左右。

表4.9 铅浮选硫酸锌用量试验结果

从表4.9硫酸锌用量试验结果看:不加硫酸锌铅粗精矿含锌较高,达**%。随着硫酸锌用量的增加,铅粗精矿含锌逐步降低,当硫酸锌用量达**g/t后下降幅度己不大。从节约药剂成本考虑,硫酸锌用量**g/t较合理。

表4.10 铅浮选乙硫氮用量试验结果

从表4.10乙硫氮用量试验结果看:随着乙硫氮用量的增加,铅粗精矿铅回收率逐步提高。当乙硫氮用量达**g/t后,再增大用量至**g/t,铅回收率提高**%幅度己不大,而铅粗精矿含锌由**%增至**%,明显增高。因此,乙硫氮用量**g/t较适宜。

4.4锌浮选试验

锌浮选采用常规药剂,即硫酸铜活化、丁黄药捕收。并进行了硫酸铜和丁黄药的用量试验。用量试验按图4.8进行,硫酸铜用量试验

结果见表4.11,丁黄药用量试验结果见表4.12。

图4.8 锌浮选药剂用量试验流程图

表4.11 锌浮选硫酸铜用量试验结果

从表4.11硫酸铜用量试验结果看:随着硫酸铜用量的增加,锌粗精矿锌回收率逐步提高,但硫酸铜用量从**g/t再增至**g/t,锌回收率提高幅度己不大。从节约药剂成本出发,硫酸铜用量** g/t较合适。

选矿实验流程

选矿试验的要求 选矿试验资料是选矿工艺设计的主要依据。选矿试验成果不仅对选矿设计的工艺流程、设备选型、产品方案、技术经济指标等的合理确定有着直接影响,而且也是选矿厂投产后能否顺利达到设计指标和获得经济效益的基础。因此,为设计提供依据的选矿试验,必须由专门的试验研究单位承担。选矿试验报告应按有关规定审查批准后才能作为设计依据。在选矿试验进行之前,选矿工艺设计者应对矿床资源特征、矿石类型和品级、矿石特征和工艺性质、以及可选性试验等资料充分了解,结合开采方案,向试验单位提出试验要求,在“要求”中,一般不必详述试验单位通常都应做到的内容,而应着重提出需要试验单位解决的特殊内容和主要问题。 一、选矿试验类型的划分 选矿试验按研究的目的可分为可选性试验、工艺流程试验和选矿单项技术试验三种,按试验规模可分为试验室试验、半工业试验和工业试验三种。为便于明确选矿试验要求和叙述的方便,概括上述两种分类,将选矿试验类型划分为可选性试验、试验室小型流程试验、试验室扩大连续试验、半工业试验、工业试验和选矿单项技术试验六种。 (1)可选性试验。一般由地质勘探部门完成。在地质普查、初勘和详勘阶段,应循序渐进地提高和加深可选性试验研究深度。可选性试验着重研究和探索各种类型和品级矿石的性质与可选性差别,基本选矿方法与可能达到的选矿指标,有害杂质剔除的难易,伴生成分综合回收的可能性等。试验研究的内容和深度应能判定被勘探的矿床矿石的利用在技术上是否可行、经济上是否合理,能为制订工业指标和矿床评价提供依据。可选性试验是在试验室装置或小型试验设备上进行的,一般只作矿床评价用。 (2)试验室小型流程试验。试验室小型流程试验是在矿床地质勘探完成之后,可行性研究或初步设计之前进行。它着重对矿石矿物特征和选矿工艺特性、选矿方法、工艺流程结构、选矿指标、工艺条件及产品(包括某些中间产品)等进行试验研究和分析,并应进行两个以上方案的试验对比。试验研究的内容和深度。一般应能满足设计工作中初步制订工艺流程和产品方案、选择主要工艺设备及进行设计方案比较的要求。由于试验室小型流程试验规模小、试料少、灵活性大、入力物力花费较少,因此允许在较大范围内进行广泛的探索,又因它的试料容易混匀,分批操作条件易于控制,因此是各项试验的最基本试验。但是,它是在试验室小型非连续(或局部连续)试验设备上进行的,其模拟程度和试验结果的可靠性虽优于可选性试验,但不及试验室扩大连续试验。 (3)试验室扩大连续试验。试验室扩大连续试验是在小型流程试验完成之后,根据小型流程试验确定的流程,用试验室设备模拟工业生产过程的磨矿、选别乃至脱水作业的连续试验。它着重考察流程动态平衡条件下(包括中矿返回)的选矿指标和工艺条件。各试验研究单位连续试验设备的能力很不一致,一般为 40 一 200kg/h。试验室扩大连续试验比小型流程试验的模拟性较好,可靠性较小型流程试验高些。 (4)半工业试验。半工业试验是在专门建立的半工业试验厂或车间进行的,试验可以是全流程的连续,也可以是局部作业的连续或单机的半工业试验。试验的目的主要是验证试验室试验的工艺流程方案,并取得近似于生产的技术经济指标,为选矿厂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或为进一步做工业试验打下基础。半工业试验所用的设备为小型工业设备,试验厂的规模尚无明确的规定,一般为 1~5t/h。 (5)工业试验。工业试验是在专门建立的工业试验厂或利用生产选矿厂的一个系列甚至全厂进行的局部或全流程的试验,由于其设备、流程、技术条件与生产或今后的设计基本相同,故技术经济指标和技术参数比半工业试验更为可靠。

铁矿石选矿试验方案示例

铁矿选矿试验案示例 一、某地表赤铁矿试样选矿试验案 拟定试验案的步骤是: (1)分析该矿性质研究资料,根据矿性质和同类矿产的生产实践经验及其研究成果,初步拟定可供选择的案。 (2)根据有关的针政策,结合当地的具体条件以及委托一的要求,全面考虑,确定主攻案。 (一)矿性质研究资料的分析 1.光谱分析和化学多元素分析该试样的光谱分析结果见表1,化学多元素分析结果见表2。 由光谱分析和化学多元素分析结果看出:矿中主要回收元素是铁,伴生元素含量均未达到综合回收标准,主要有害杂质硫、磷含量都不高,仅二氧化硅含量很高,故仅需考虑除去有害杂质硅。 化学多元素分析表中TFe、SFe、FeO、SiO2、AL2O3、CaO、MgO等项是铁矿必需分析的重要项目,下面分别介绍各项的含义及其目的: (1)TFe全铁(指金属矿物和非金属矿物中总的含铁量)。该矿全铁含量仅27.40%。属贫铁矿。 (2)SFe可溶铁(指化学分析时能用酸溶的含铁量)。[next]

用TFe减去SFe等于酸不溶铁,常将其看做是硅酸铁的含铁量,并用以代表“不可选铁”量。该矿“不可选铁”含量很低,因而在拟定案时,无需考虑这部分铁的回收问题;选矿指标不好的原因主要不是由于“不可选铁”造成。 事实上,将酸不溶铁看做硅酸铁的含铁量,这种概念还不够确切,原因是铁矿中经常是几种铁矿物共生,各种铁矿物溶于酸中的情况比较复杂,硅酸铁矿物有的溶于酸,有的也不溶于酸,因而具体应用时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考虑。 (3)FeO氧化亚铁。一般用TFe/FeO(称亚铁比或氧化度)和FeO、TFe的比值(铁矿的磁性率)表示磁铁矿的氧化程度。它们是地质部门划分铁矿床类型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选矿试验拟定案时判断铁矿可选性的一项重要依据。 根据TFe/FeO和FeO/TFe比值大小可将铁矿划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FeO/TFe)*100(%)>37%TFe/FeO<2.7 原生磁铁矿(青矿)易磁选(FeO/TFe)*100(%)=29-37%TFe/FeO=2.7~3.5 混合矿磁选与其它法联合 (FeO/TFe)*100(%) <29%TFe/FeO>3.5 氧化矿(红矿)磁选困准本实例亚铁比TFe/FeO=8.43,属氧化矿类型,因而较难选。 实践证明,采用上述比值划分矿类型的法,仅适用于铁的工业矿物是磁铁矿或具有不同程度氧化作用的磁铁矿床,矿物成分比较简单。对于矿物成分复杂,含有多种铁矿物的磁铁矿床,矿类型的划分应结合矿床的具体特点并根据试验资料确定。 (4)CaO、MgO、SiO2、AL2O3等是铁矿中主要脉成分。一般用比值(CaO+M gO)/ (SiO2+AL2O3)表示铁矿和铁精矿的酸碱性,它直接决定着今后冶炼炉料的配比。 据(GaO+MgO)/(SiO2+AL2O3)比值大小可将铁矿划分为如下几类: 比值<0.5 为酸性矿冶炼时需配碱性熔剂(灰); 比值=0.5~0.8 为半自熔性矿冶炼时需配部分碱性熔剂或与碱性矿搭配使用; 比值=0.8~1.2 为自熔性矿冶炼时可不配熔剂; 比值>1.2 为碱性矿冶炼时需配酸性熔剂(硅)或与酸性矿搭配使用。 本矿样由于SiO2含量很高,故比值<0.5 ,为酸性矿,冶炼时需配大量的碱性熔剂。因此,我们选矿的任务就是要尽可能地降低硅的含量,减少熔剂的消耗。[next] 综合上述分析资料可知,本试样属于硅高而硫磷等有害杂质含量低的贫铁矿,其亚铁比为8.43.,属氧化矿类型。由于SiO2含量高,为酸性矿,冶炼时需配大量的熔剂。

萤石的选矿方法

萤石的选矿方法 1、萤石的选矿方法 我国萤石矿山的选矿方法有手选、重力(跳汰机)选矿和浮游选矿等。 (1)手选、重选 手选主要用于萤石与脉石界限十分清楚、废石容易剔除、各种不同品级的矿石易于肉眼鉴别的萤石矿,是一种最简便、最经济的选矿方法。 重力(跳汰机)选矿主要选别矿石品位较高、粒径在6~20mm的粒子矿。重力选矿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效率显著等优点。 (2)萤石浮选 萤石浮选主要的问题是与石英,方解石和重晶石等脉石矿物的分离。 1) 含硫化矿的萤石矿 一般先用黄药类捕收剂将硫化矿浮出,必要时用硫化钠活化,然后再加脂肪酸得萤石,有时在萤石浮选作业中,加少量的氰化物抑制残余的硫化矿,以保证萤石精矿的质量。 2) 含重晶石方解石的萤石矿 一般先用油酸作捕收剂,浮出萤石,加少量的铝盐可以活化萤石。加糊精可以抑制重晶石和方解石,而活化萤石。在用量少的时候,水玻璃也有类似作用。 用烤胶来抑制方解石和重晶石的研究证明,对于含有较多的方解石、石灰岩、白云岩等比较复杂的萤石,抑制脉石矿物用烤胶,木质素磺酸盐,效果也很好。 3) 萤石与石英的分选 用脂肪酸做捕收剂,用水玻璃做脉石抑制剂、浮选萤石、用碳酸钠调整矿浆pH为8~9。 水玻璃的用量要控制好,少量时对萤石有活化作用,过量萤石也会被抑制。为了少用水玻璃,又能增强对石英类脉石的抑制,常常添加多价重金属阳离子(Al3+,Fe2+)及明矾、硫酸铝等; 加入Cr3+,Zn2+离子也有效果,这些离子不仅对石英,而且对方解石也有抑制作用。 此外,为了获得优质低硅的萤石精矿,还必须控制磨矿细度及浮选矿浆浓度(精选作业的矿浆浓度应低)、温度、药剂组合与用量。 4) 萤石和重晶石的分选 一般常用将萤石和重晶石混浮,然后进行分离,混浮用油酸做捕收剂,水玻璃做抑制剂。混合精矿的分离,可以采用下列两种方法: 1) 用糊精或丹宁同铁盐抑制重晶石,而用油酸浮萤石。 2) 用烃基硫酸脂浮选重晶石,而将萤石精矿留在槽中。 研究结果表明,萤石和重晶石的分离,先浮萤石或先浮重晶石都可以得到较好的效果。 2.选矿工艺 1)粒级控制的工艺研究: 磨矿粒度选择 干法和湿法磨矿 阶段磨浮工艺流程 2)矿浆pH值: “全碱工艺”:全碱性(pH=9.0)浮选 “碱—酸工艺”:碱性(pH=9.0)粗选,弱酸性(pH=6.0)精选 “全酸工艺”:全弱酸性(pH=6.0)浮选 3)中矿处理 中矿循序返回和集中返回

萤石矿选矿厂实例(五)

立志当早,存高远 萤石矿选矿厂实例(五) 3 江西德安萤石矿选矿厂该厂于1978 年由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设计规模为250t/d. (1)矿石特性:该厂处理的原矿属热液交代和热液充填碳酸盐-硅酸盐类型萤石矿床。热液交代型萤石中萤石晶粒较细,呈紫色、浅紫色、无色的八面体和菱形十二面体的聚形晶,与脉石矿物或围岩组成以条带 状为主,浸染状为辅的构造,这种矿石的CaF2 含量一般在65%以下;热液充 填型萤石主要产于破碎带及破碎的硅化围岩中,呈纯萤石脉、石英萤石脉和方 解石等碳酸盐岩石萤石脉等几种形式产出。其萤石颗粒粗大,颜色以浅绿色、 浅黄绿色、桃红色、无色和上述颜色的混杂,色泽极为鲜丽,八面形聚晶,半自形晶。晶体最大可达十数厘米,以紫色八面体聚晶多见。矿石由萤石、石英、方解石组成,局部有少量的金属硫化物。其构造为条带状、浸染状、块状、皮壳状、角砾状、网脉状等。萤石单矿物含CaF2 达98.44~99.98%,矿石平均品位CaF2 的含量为38.3%。在重液(密度为2.9)的条件下分离,5~1mm 粒级单晶达92.65~97.89%,精矿品位CaF2 含量为97.02~97.12%。原矿多元素分析和粒度分析见表14 和表15。 (2)选矿工艺:原矿(或废石堆原矿)用圆筒洗矿分级筛进行洗矿分级, 分为50~25mm、25~10mm、10~3mm、3~0mm 等四个级别。50~25mm 粒级经人工手选得粗粒精矿,25~10mm、10~3mm 两级分别经跳汰机分选,得粗精矿与手选粗粒精矿合并,直接出售;3~0mm 粒级经沉淀脱泥后与手选、跳汰机分选,得粗精矿与手选粗粒精矿合并,直接出售;3~0mm 粒级经沉淀脱泥后与手选、跳汰尾矿合并,进入磨矿分级,分级溢流经过一次粗选,一次扫选,六次 精选后得到最后终精矿,扫选尾矿送尾矿坝堆存。其选矿特点是原矿经一次磨

高硅高钙萤石浮选药剂选矿实验报告

试验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某萤石矿选矿试验 委托单位:某矿业有限公司 完成单位:长沙鸿顺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2010年11月

1 前言 受某矿业公司委托,我公司承担了该公司所属萤石矿的可选性试验研究任务。试验目的有二:一是为开发该矿的可行性提供依据;二是为现有的选矿厂调试提供萤石浮选药剂。 本次采集的萤石矿原矿试样一件(重量:50公斤左右),由委托方负责制定采样方案,于2010年11月下旬运抵我处。 原矿分析出萤石的品位:CaF 240.15%,SiO 2 59.32%,CaCO 3 10.03%,原矿以白色 萤石矿和紫色萤石矿为主,含钙高,我们对原矿进行了浮选小试验,在磨矿细度-200目占80%的条件下,经过一次粗选、两次扫选、七次精选的浮选工艺,得到 了较好的选矿指标:萤石精粉品位:CaF 297.89%,SiO 2 0.41%,CaCO 3 0.14%,,尾矿 品位含氟化钙3.05%,开路回收率95.38%。萤石精矿达到了国家二级品质。 2样品制备 萤石矿选矿试样先进行破碎筛分,最终粒度达到-2mm后,缩分出原矿多元素分析样,余下的全部作为选矿试验用样。试样的破碎缩分流程示于图1。 原矿 颚式破碎机 - 筛分 + 21mm 缩分 对辊机备用样 + 筛分 - 2mm 缩分 元 素试 分验 样图1 样

3磨矿细度试验 称重200克原矿,加水150毫升,磨矿浓度为60%的条件下,在实验室240*90的锥形球磨机中进行磨矿细度试验。测得磨矿细度4分钟-200目占70%。6分钟-200目占75%,8分钟-200目占80%。从磨矿细度试验结果可知,该矿石属于易磨矿石,-200目占80%左右即可单体解离,因此确定磨矿细度为-200目占80%。4浮选试验 开路试验:确定磨矿时间8分钟:磨矿细度-200目占80%,采用碳酸钠为PH调整剂、矿泥分散剂,抑制剂水玻璃,浮选捕收剂中南萤石剂ZN136,1号试样浮选工艺方案如下: 设备:240*90锥形球磨机,200目筛子,XFD 1.5升浮选机,XFD 0.5升浮选机 药剂制度:克/吨 原矿 200克水150ml ZN136 5% 碳酸钠5% 磨矿细度-200目占80% 水玻璃10% 碳酸钠1250克/吨 PH 9.5 水玻璃 2000克/吨 ZN136 500克/吨 粗选 水玻璃 500克/吨 水玻璃 500克/吨 精选1 ZN136 50克/吨 水玻璃200克/吨扫选1 精选2 水玻璃200 精选3 中矿2 扫选2 中矿3 中矿1 精矿1 中矿4 中矿9 尾矿

网站从事电子商务活动合同(官方版)

编号:QJ-HT-0513 网站从事电子商务活动合同 (官方版) Both parties shall perform their obligations as agreed in the contract or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within the term of the contract.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合同范本系列下载即可用---

网站从事电子商务活动合同(官方版)说明:该合同书适用于甲乙双方为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经友好协商双方同意签署合同,在合同期限内按照合同约定或者依照法律规定履行义务,可下载收藏或打印使用(使用时请先阅读条款是否适用)。 甲方: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网 甲方为了使用乙方拥有的“________网”(以下简称“本网站”)的信息和利用该网站从事相关的电子商务活动,故签订以下合同。 一、乙方权利与义务 1.权利: 1.1乙方有权对会员通过本网站提供和发布的各种信息进行审核、编辑、删除; 1.2乙方有权对会员的真实身份进行验证。 2.义务: 2.1乙方保证为甲方提供乙方所承诺的各项服务; 2.2乙方保证本网站各项信息更新及时,但不承担通过本网站发布信息

交易双方的纠纷; 2.3乙方在收到甲方付款凭据的_____小时内开通乙方服务。 二、甲方权利与义务 1.权利 ________网高级会员权利: 1.1 在线查看全部专业技术资料。 1.2 《________网》以首页长期在线滚动形式进行广告宣传; 1.3 免费下载各种金属、非金属的选矿试验报告。 1.4 免费咨询各种矿石的选矿试验方法、选矿厂的建设等。 1.5 免费协助会员进行贸易撮合,优先推荐贸易机会。 1.6 以优惠价格购买选矿行业报告及各种最新选矿专业书。 ________网VIP会员权利: 1.1 提供长年技术顾问,专家可到现场指导。(注:甲方提供一切出差费用) 1.2 在线查看全部专业技术资料。 1.3 《________网》以首页长期在线滚动形式进行广告宣传;

某铁矿石分选工艺试验研究.doc

某铁矿石分选工艺试验研究某贫铁矿石采自新疆某矿区矿床的两个主要矿体,分为地表矿体和深部矿体。通过分选工艺研究,深部矿石可以采用磁滑轮预先抛废,磁滑轮精矿采用弱磁选流程;地表矿石则因含弱磁性矿物比例较高,不宜采用磁滑轮预先抛废,而需采用弱磁选-高梯度强磁选流程。试验建议该矿石的分选流程宜采用灵活流程,流程结构为磁滑轮抛废-弱磁选-高梯度强磁选,因地制宜,从而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1试样制备 试验研究的矿石采自新疆某矿区矿床的两个主要矿体。根据所采矿样重量按代表性要求混匀配矿,得到试验用的原矿样Ⅱ及Ⅳ。其中原矿样Ⅱ全铁品位24.98%,从矿床深部采取;原矿样Ⅳ全铁品位19.88%,从矿床地表采取。配制好的两矿样按照图1-1所示的加工制备流程制备选矿试验研究所需试样。 图1-1 矿样的加工制备流程图 2原矿性质考查 将缩分出的有代表性的试样进行化学分析,结果见表2-1。 表2-1 化学多元素分析结果 为查明矿石中主要矿物的组成,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其结果见图2-1和图2-2。从X-射线衍射分析图可知,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有磁铁矿、赤铁矿及针铁矿,脉石矿物主要是石英,其次为钙长石。 有矿石性质考查,可知矿石中的有用组分为铁,含量19.88%~24.98%,为贫铁矿石,需经过选矿加工,获得铁精矿才有利于价值。因此,本次试验研究了加工该矿石的合理工艺流程及能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

图2-1 Ⅱ号矿样X-射线衍射分析图谱 图2-2 Ⅳ号矿样X-射线衍射分析图谱 3选矿试验研究 根据矿石中各种铁矿物的性质特征,参考生产实践,较为合理的矿石分选工艺应为弱磁-强磁工艺,本试验对采用磁选工艺的可行性及主要工艺参数及流程进行了试验研究。 3.1磁滑轮抛废试验 本次试验的矿石属贫铁矿石,铁品位19.88%~24.98%,由于有用矿物粗细不均匀嵌布,矿床开采过程中围岩及夹石的混入,当矿石破碎到一定粒度时,即会产生一定量的废石,使

选锡矿的常见方法介绍

选锡矿的常见方法介绍 锡矿石的选矿方法是由其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由于锡石的密度比共生矿物大,因此锡矿石传统的选矿工艺为重力选矿。随着时间推移,入选矿石中锡石粒度不断变细,从而出现了锡石浮选工艺。此外,由于锡矿物中往往有各种氧化铁矿物存在,如磁铁矿、赤铁矿和褐铁矿等,这些矿物用浮选和重选均不能与锡石很好地分离,因此近年来在锡矿选矿流程中出现了磁选作业。 目前云锡公司大都沿用大屯选厂硫化矿车间30多年的浮-重选矿工艺,其流程是:原矿碎至20mm,一段闭路磨矿至0.074mm(200目)占60%~65%,混合浮选一粗二扫一精;铜硫分离磨至0.074mm占95%一粗二扫三精,产铜精矿、硫精矿;混合浮选尾矿再选硫化物后上重选。经一、二段床选;一次复洗;泥选;锡粗精矿除硫浮选,产锡精矿、富中矿。 长坡选矿厂为大厂矿务局所属选厂之一,其选矿流程为首先将原矿碎至-20mm后经筛分分成20~4和4~0mm两个粒级,20~4mm进入重介质旋流器预选。重介质旋流器重产品经一段棒磨后采用跳汰预选,跳汰尾矿用2mm振筛筛除+2mm作为废弃尾矿,-2mm进入摇床选别。跳汰和摇床精矿及中矿按品级分成富贫两系统,分别进行再磨并进行混合浮选。混合浮选尾矿进行摇床选别产出合格锡精矿;混合浮选精矿再经细磨进行铅锌分离浮选,并分别产出铅锑精矿和锌精矿。重选矿泥进入Φ300mm旋流器,溢流再经Φ125和Φ75mm水力旋流器组脱除细泥,沉砂经浓缩、浮选脱硫后进行锡石浮选。 近年来,在大厂查明了100号特富矿体,这是世界罕见的锡石多金属硫化矿大型特富矿体。矿石中锡、铅、锑和锌品位高,且含硫、砷、镉、铟、银和金可综合回收的伴生元素及稀贵金属元素。该矿石矿物种类多,组分复杂,选矿难度大。经过“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采用磁—浮—重和磁—重—浮—重两大类原则流程进行扩大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分选指标。磁—浮—重流程首先在高峰矿巴里选矿厂应用,硫化矿浮选采用两段混浮分离工艺,获得锡、铅、锑和锌回收率为83.72%、82.16%、73.89%和80.50%。后长坡选矿厂经改造处理100号矿石,设计流程为磁—浮—重流程,硫化矿浮选采用优先混浮分离工艺,获得锡、铅、锑和锌回收率分别为78.11%、85.59%、82.63%和81.65%。 新路锡矿是广西平桂矿务局所属的主要锡矿,其砂锡矿分残坡积砂锡矿和冲积砂锡矿两种类型。前者品位高、储量大,呈块状、囊状和串珠状分布;后者品位较低,分布面广,矿体比较复杂。 白面山选厂是处理该矿砂锡矿的选厂之一。由于锡石在大于5mm和小于5mm粒级中的嵌布特性有一定的差异,因此以5mm为界粗细分选。+5mm的粗砂经棒磨机后进行两次跳汰选别,第一次跳汰的尾矿用摇床扫选,得到锡品位8%~9%的粗精矿进入二段磨。-5mm的细砂,用Φ600mm旋流器分级,其沉砂经两次跳汰选别,其溢流再用Φ400mm旋流器分级并用摇床选别。

萤石矿选矿废水处理的工艺研究

萤石矿选矿废水处理的工艺研究

一、氯化钙,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除氟工艺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氟及其化合物的生产、合成、应用越来越广泛。含氟矿石的开采加工、氟化物的合成、金属冶炼、铝电解、玻璃、电镀、化肥、农药、化工等行业产生的废水中常含有高浓度的氟化物,造成了环境污染。特别是近十多年来,电子产业(如彩色显象管、集成电路等)的迅猛发展,含氟废水排放量逐年增长,氟污染日益受到人们 的关注。因此,含氟废水处理方法与技术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环保领域的重要课题。目前,国内外针对含氟废水处理方法以及含氟废水除氟流程的研究已经很多。尽管研究的这些废水成份比较单一,氟离子浓度也不是很高,(一般在100~300mg/L)但这些除氟工艺都存在处理流程长、投加药剂种类多、单位氟去除成本大的缺陷。本研究采用氯化钙,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处理萤石选矿废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实验发现:一段除氟处理中氯化钙投加量、反应时间以及沉降时间均影响一段上清液中残留F~-浓度;二段除氟处理中铝盐及聚丙烯酰胺的投加量、pH值以及搅拌时间均影响最后出水中的残留F~-浓度。其中,氯化钙投加量是一段除氟中的重要的影响因素。二段除氟中,铝盐及聚丙烯酰胺的投加量,pH值同等重要。本研究利用萤石选矿厂生产废水做除氟研究,先在探索的基础上,分段做除氟流程实验,然后利用条件实验对影响除氟效果的因子逐个分析,得出氯化钙,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铵除氟流程及最佳反应条件。最佳反应条件为:一段除氟,氯化钙投加量0.8g/L,反应30min,沉淀60min;二段除氟,聚合氯化铝与聚丙烯酰胺投加量为0.7g/L,pH值在7~8为宜,搅拌

选矿实验报告完整版

选矿实验报告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选矿试验报告的内容 选矿试验报告是选矿试验成果的总结和记录。试验报告应该数据齐全可靠、问题分析周密、结论符合实际、文字和图表清晰明确、内容能满足设计的要求。试验室试验报告的内容应比较详细。半工业试验及工业试验一般都是在试验室试验或前一种试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其试验报告的内容应结合前面所做的基础试验编写,但着重反映本次试验的情况。 选矿工艺流程试验报告的主要内容通常有: (1)前言。包括试验任务的来源、目的和要求、试验确定的工艺和达到的结果。 (2)矿样的采集制备与代表性的评价。 (3)原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包括矿石中的主要金属矿物与脉石矿物的成分和百分含量;研究矿石的结构与构造,根据结构、构造确定矿石的自然类型及工艺类型;矿物粒度统计分析、有用矿物解离度分析;研究各矿物嵌布状态、颗粒形态与其它矿物的嵌连关系等。 (4)选矿试验。包括探索试验、工艺方案的选择对比、药剂种类与用量条件试验、矿浆调整条件试验、开路与闭路流程试验。 (5)精矿产品(包括某些中间产品)的分析检查结果。 (6)尾矿产品的分析结果。 (7)技术经济分析。 (8)结论:试验结果的评述、推荐意见、存在问题和建议。 (9)有关附件。篇二:选矿试验报告 选矿试验报告 ** 研究院 2 0** 年 *月 一前言 受**公司委托对某铜铅锌硫化矿进行选矿试验研究,以确定处理该矿较合理的选矿工艺流程和药剂制度,为原有铅锌选矿厂增建回收铜系列提供技改参考依据。 1.1试验内容 要求进行较系统的工艺流程和药剂制度试验,包括药剂种类及药剂用量条件试验。并进行“优先浮铜”和“铜铅混浮再分离”两大工艺流程的对比试验,确定处理该矿较合理的工艺流程和选矿指标。 1.2试验研究结果 该矿原矿品位:铜**%,铅**%,锌**%。选矿试验采用优先浮选工艺流程,在磨矿细度占**%的条件下,使用**捕收剂优先浮铜,低碱(ph=*)以下用**浮铅、**浮锌,试验获得的指标:铜精矿产率**%、铜品位**%、铜回收率**%;铅精矿产率**%、铅品位**%、铅回收率**%;锌精矿产率**%、锌品位**%、锌回收率**%,试验指标理想。 选矿废水经检测,全面达到国标gb8979—1996二类企业排放标准。该铜铅锌矿的浮选采用本试验推荐的药剂制度,不会发生废水超标的问题。 二试样的采集和加工 试样由委托方采集并送至我院,试样重约**kg。为制备试验矿 样,对送来的矿样进行了加工。加工流程如图所示。 图试样加工流程图 三试样性质研究 试样化学分析 试样多元素化学分析结果见表。 表试样多元素化学分析结果 成分含量(%) cu pb zn s as fe ag

关于萤石矿的资料

萤石(Fluorite),又称氟石,是一种矿物,其主要成分是氟化钙(CaF2),含杂质较多,Ca常被Y和Ce等稀土元素替代,此外还含有少量的Fe2O3 ,SiO2和微量的Cl,O3,He等。自然界中的萤石常显鲜艳的颜色,硬度比小刀低。它可以用于制备氟化氢:CaF2 + H2SO4 = CaSO4+ 2HF↑;在人造萤石技术尚未成熟前,是制造镜头所用光学玻璃的材料之一。 萤石又称氟石,是一种常见的卤化物矿物[1],它是一种化合物,它的成分为氟化钙,是提取氟的重要矿物。萤石有很多种颜色,也可以是透明无色的。透明无色的萤石可以用来制作特殊的光学透镜。萤石还有很多用途,如作为炼钢、铝生产用的熔剂,用来制造乳白玻璃、搪瓷制品、高辛烷值燃油生产中的催化剂等等。萤石一般呈粒状或块状,具有玻璃光泽,绿色或紫色为多。萤石在紫外线或阴极射线照射下常发出蓝绿色荧光,它的名字也就是根据这个特点而来。在人造萤石技术尚未成熟前,是制造镜头所用光学玻璃的材料之一。 化学成分: CaF2 ,Ca:51.1%,F:48.9%。 晶体结构:晶胞为面心立方结构,每个晶胞含有4个钙离子和8个氟离子。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等轴晶系 晶体习性:常呈立方体、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及聚形,也可呈条带状致密块状集合体。常见颜色:绿、蓝、棕、黄、粉、紫、无色等。 光泽:玻璃光泽至亚玻璃光泽。 解理:四组完全解理。 摩氏硬度: 4 。 密度: 3.18( + 0.07 ,- 0.18)g/cm 3 。 光性特征:均质体。 多色性:无。 折射率:1.434( ± 0.001) 。 双折射率:无。 紫外荧光:随不同品种而异,一般具很强荧光,可具磷光。 吸收光谱:不特征,变化大,一般强吸收。 放大检查:色带,两相或三相包体,可见解理呈三角形发育。 特殊光学效应:变色效应。 【成因及产状】萤石是一种多成因的矿物。(1)内生作用中主要是由热液作用形成,·与中低温的金属硫化物和碳酸盐共生。热液的萤石矿床有两类:一是鉴于石灰岩中的萤石脉,共生矿物主要是方解石,石英很少。有时与重晶石、铅锌硫化物半生。另一种是鉴于流纹岩、花岗岩、片岩中产出的萤石脉,共生矿物中方解石很少,主要是石英。(2)沉积型,在沉积岩中成层状与石膏、硬石膏、方解石和白云石共生,或作为胶结物以及砂岩中的碎屑矿物产出。 优化处理: 热处理:常将黑色、深蓝色热处理蓝色,稳定,避免300℃以上的受热,不易检测。

选矿试验报告

选矿试验报告 ** 研究院 2 0** 年*月

一前言 受**公司委托对某铜铅锌硫化矿进行选矿试验研究,以确定处理该矿较合理的选矿工艺流程和药剂制度,为原有铅锌选矿厂增建回收铜系列提供技改参考依据。 1.1试验内容 要求进行较系统的工艺流程和药剂制度试验,包括药剂种类及药剂用量条件试验。并进行“优先浮铜”和“铜铅混浮再分离”两大工艺流程的对比试验,确定处理该矿较合理的工艺流程和选矿指标。1.2试验研究结果 该矿原矿品位:铜**%,铅**%,锌**%。选矿试验采用优先浮选工艺流程,在磨矿细度-0.074mm占**%的条件下,使用**捕收剂优先浮铜,低碱(PH=*)以下用**浮铅、**浮锌,试验获得的指标:铜精矿产率**%、铜品位**%、铜回收率**%;铅精矿产率**%、铅品位**%、铅回收率**%;锌精矿产率**%、锌品位**%、锌回收率**%,试验指标理想。 选矿废水经检测,全面达到国标GB8979—1996二类企业排放标准。该铜铅锌矿的浮选采用本试验推荐的药剂制度,不会发生废水超标的问题。 二试样的采集和加工 试样由委托方采集并送至我院,试样重约**Kg。为制备试验矿

样,对送来的矿样进行了加工。加工流程如图2.1所示。 图2.1 试样加工流程图 三试样性质研究 3.1试样化学分析 试样多元素化学分析结果见表3.1。 表3.1 试样多元素化学分析结果 成分Cu Pb Zn S As Fe Ag 含量(%) 注:Ag单位为g/t。 从表3.1结果看:原矿铜品位**%、铅品位**%、锌品位**%、银品位**g/t,具有回收价值,原矿含砷**%较低。 3.2试样铅物相分析 试样铅物相分析结果见表3.2。 表3.2 试样铅物相分析结果 从表3.2结果看:原矿硫化铅占有率**%,氧化铅占有率**%,

萤石矿选矿工艺

萤石矿选矿工艺 学院:矿业工程学院 姓名:郭鹏 学号:21114440202 班级:11选2

萤石矿选矿工艺基本简介 基本原料

采而被综合回收利用。它只能生产化工级(酸级)萤石精矿和陶瓷级(建材)萤石粉矿。 基本特性 萤石也叫氟化钙,是一种常见的卤化物矿物,它是一种化合物,它的成分为氟化钙,是提取氟的重要矿物。萤石有很多种颜色,也可以是透明无色的。透明无色的萤 石可以用来制作特殊的光学透镜。萤石还有很多用途,如作为炼钢、铝生产用的熔剂,用来制造乳白玻璃、搪瓷制品、高辛烷值燃油生产中的催化剂等等。萤石一般呈粒状 或块状,具有玻璃光泽,绿色或紫色为多。萤石在紫外线或阴极射线照射下常发出蓝 绿色荧光,它的名字也就是根据这个特点而来。化学成分:CaF2 晶体结构:晶胞为面心立方结构,每个晶胞含有4个钙离子和8个氟离子。结晶状态:晶质体晶系:等 轴晶系晶体习性:常呈立方体、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及聚形,也可呈条带状致密 块状集合体。常见颜色:绿、蓝、棕、黄、粉、紫、无色等。光泽:玻璃光泽至亚玻璃光泽。解理:四组完全解理。摩氏硬度:4。密度:3.18(+0.07,-0.18)g/cm3。光性特征:均质体。多色性:无。折射率:1.434(±0.001)。双折射率:无。紫外荧光:随不同品种而异,一般具很强荧光,可具磷光。吸收光谱:不特征,变化大,一般强 吸收。放大检查:色带,两相或三相包体,可见解理呈三角形发育。特殊光学效应: 变色效应。优化处理:热处理:常将黑色、深蓝色热处理蓝色,稳定,避免300℃以上的受热,不易检测。充填处理:用塑料或树脂充填表面裂隙,以保证加工时不裂开。 辐照处理:无色的萤石辐照成紫色,但见光很快褪色,很不稳定。

钾钠长石选矿试验报告

选矿试验报告 技术中心 2016年07月26日

选矿试验人员 刘国华王爱明陈东训李安李旺代明

目录 1、前言 2、样品的采集及制备 3、原矿性质 3.1原矿x-衍射分析 3.2原矿化学多项分析 3.3原矿石主要物理指标测试 4、选矿试验 4.1、强磁选除铁试验 4.2、酸洗除铁试验 4.2.1 酸洗浓度条件试验 4.2.2酸洗浸出时间条件试验 5、产品考查 6、结语

1、前言 受委托方的委托,技术中心对其所送钾、钠长石矿样品进行选矿试验。 经原矿粉晶X-衍射分析、化学多元素分析,矿石主要矿物以长石、石英为主,长石含量65%-75%,石英含量25-30%,次要矿物有白云母占2-3%、其它为微量。 通过强磁脱铁试验,最终得到长石精矿K2O含量为4.86%,Na2O 含量为3.44%,回收率为93.67%,Fe2O3含量0.35%。 通过洗矿+强磁脱铁试验,最终得到长石精矿K2O含量为4.73%,Na2O含量3.39%,回收率为76.82%,Fe2O3含量0.24%。 通过高温酸洗除铁试验,最终长石精矿K2O含量为4.62%,Na2O 含量3.20%,回收率为98.91%,Fe2O3含量0.17%。 本试验自2014年07月25日开始,2014年08月15日结束,历时20天。本试验结果仅对委托方所送样品负责。 2、样品的采集及制 试验样品由委托方自行采集后送到技术中心。样品重量约为150Kg。 将样品进行破碎加工至-1mm,作为试验样品,并缩分出1kg样品,作为化学分析样品。试样的破碎缩分流程如图2.1。

原矿(d<50mm) 化学分析样选矿试验样图2.1 原矿破碎缩分流程图

1419选矿(实验指导书)

专题实验:锌矿石中锌的测定(配位滴定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配位滴定法测定矿石中的锌含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掌握配位滴定法的条件选择及指示剂终点的判断; 3.掌握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及浓度的标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1.测定方法:配位滴定法。 2.测定原理:在pH = 4~10的溶液中,Zn2+与EDTA生成稳定的络合物(即 logK = 16.57)。在pH = 5~6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以二甲 酚橙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进行Zn2+的络合滴定。 Zn2+ + In = ZnIn2+(In同一表示指示剂) (无色)(紫红色) ZnIn2+ + H2Y2-= ZnY2-+ 2H++ In (紫红色)(pH<6.3时黄色)3.干扰离子:⑴Fe3+、Mn2+、Pb2+、Bi3+等干扰元素通过氨水沉淀分离而预先除去;⑵Cu2+ 在滴定前加入硫脲消除干扰。 三.实验仪器和试剂 (一)主要仪器 1.分析天平 2.滴定管(50.00mL) 3.锥形瓶(250mL) 4.容量瓶(250.0mL) 5. 铁架台和铁夹(1套)6.烧杯7.玻璃棒8.称量瓶9.移液管10.洗耳球11.等臂天平12.表面皿13.漏斗14.量筒15.滤纸16.电炉 (二)主要试剂 ⑴硝-硫混合酸(7+3); ⑵硫酸(1+1); ⑶二甲酚橙或半二甲酚橙(1 %); ⑷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

⑸EDTA二钠盐及标准溶液; ⑹基准氧化锌; ⑺双氧水; ⑻盐酸(1+1); ⑼氨水(1+1); ⑽氯化铵; ⑾浓氨水; ⑿抗败血酸; 四.测定步骤 ZnO→标准Zn2+ →测定EDTA(测定后为标准溶液)→锌矿样中Zn2+ 的浓度 1. 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1)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pH=5.5)配制(V=100 mL) 称取15g无水乙酸钠[或25g三水乙酸钠(NaC2H3O2﹒3H2O)]溶于适量水中,加入36 %醋酸5mL(或冰乙酸1.8 mL) ,用水稀至100 mL并混匀。 (2) 二甲酚橙(或半二甲酚橙)指示剂50 mL(1 %) 称取0.5g二甲酚橙溶于50 mL水中,摇匀。 (3) EDTA标准滴定溶液(V=500 mL) 称取6.5 g二水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加适量水微热溶解,稀释至500 mL,混匀,盛装于试剂瓶中(约0.035 mol / L)。 (4) 锌标准溶液的配制 准确称取经105℃烘干2h并冷却至室温的基准氧化锌0.7~1g于250 mL烧杯中,加入盐酸(1+1)20 mL ,微热使全部溶解,移入250 mL容 量瓶中,用水稀并定容至刻度线,摇匀(约含锌0.035 mol / L)。 2. EDTA标准滴定溶液标定(平行测定4组) 移取25.00 mL锌标准溶液于250~300 mL锥形瓶中,加水50 mL,滴加二甲酚橙指示剂2~3 滴,用(1+1)氨水中和至溶液呈微红色,加入乙酸 -乙酸钠缓冲溶液10 mL ,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粉红色变

萤石矿选矿

非金属矿物加工工程 结课论文 《萤石矿物及其加工利用》 学校:中国矿业大学 姓名:丘成荣 班级:矿加13-4班 学号:06132389

摘要:本篇论文主要论述了萤石的基本性质、用途及我国萤石资源现状,萤石矿选矿工艺流程以及流程中使用的药剂,最后论述了萤石矿物分选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萤石,性质,工艺流程,发展趋势 1. 萤石的结构特性和表面性质 萤石又称氟石,是一种含氟量最高的重要非金属矿物原料,具有广泛的工业用途。其主要成分是氟化钙(化学式CaF2),密度为3.18g/cm3,氟和钙的质量百分数分别为48.67%和51.33%。含杂质较多,Ca常被Y和Ce等稀土元素替代,此外还含有少量的Fe2O3,SiO2和微量的Cl,Al,Me,He等。 萤石的颜色几多,一般呈绿、紫、玫瑰、白、黄、蓝,有时呈蓝黑、紫黑及棕褐等色,无色透明者少见。当加热到300℃时,其色可以消失,但在X射线照射后,又可恢复原色。萤石在紫外线或阴极射线照射下能发强烈的荧光,当含有一些稀土元素时会发出磷光。引起萤石颜色多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A.N.苏杰尔金认为,是与含微量稀有元素和少量的铁、锰氧化物杂质或碳氢化合物的分散包裹体有关,如铕(Eu)的存在使萤石呈蓝色,钐(Sm)呈淡绿色,混入钇(Y)呈黄色,含沥青杂质的萤石呈乌灰色等。也有人认为,萤石的颜色与温度有关,紫色者形成温度高,淡蓝色者形成温度次之,两者与钨(W)、锡(Sn)、钼(Mo)矿床有关,绿色者形成温度较低,与硫化物矿床有关等等。 在自然界中能与氟组成化合物的元素约有15种,形成含氟矿物约25种,除萤石外,常见的有冰晶石(Na3AlF6)、氟磷灰石[Ca5(PO4)3(F,OH9)]、黄玉[Al2(SiO4)(F,OH)]、氟硅钾石(K2SiF6)等等。 萤石的晶体结构一般为等轴晶系,多为立方体或八面体,十二面体较为罕见,宏观形式主要为粒状或块状的集合体,有时呈土状。萤石具玻璃光泽,性脆,断口呈贝壳状,沿八面体解理完全,硬度4,条痕为白色,熔点较高,为1360℃,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可以溶解于硫酸、磷酸,不溶于冷的盐酸、硼酸和次氯酸,可以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强碱发生微弱的化学反应。萤石的折射率低,n=1..433—1.435,弱色散性,有透过紫外线和红外线的特殊能力。 关于萤石的表面特性,戚冬伟对萤石的表面电性、表面润湿性及吸附特性作了研究。研究表明,较低的PH值时,萤石的表面带正电,随着溶液PH值的增大纯萤石的Zeta电位不断降低,PH值为5~10时,Zeta点位的数值有所增大,当PH值大于10时,随着PH值的增大,Zeta点位的数值减小。萤石等电点电位的PH=3.1。PH<3.1时,萤石的表面带正电荷,PH>3.1时,萤石的表面带负电荷。萤石的接触角为40°左右,油酸钠作用后的接触角为80°左右,说明油酸钠作用后萤石的疏水性大大增加,表明萤石表面吸附了油酸根阴离子。油酸捕收剂可以使萤石和石英的表面润湿性形成巨大的差别,从而使二者实现很好的分选。萤石加入油酸钠溶液中搅拌后,其Zeta电位较纯矿物有所降低,并呈现出较为稳定的值。 2.萤石的用途 萤石具有广泛的用途:(1)乳白色的优质萤石,常常用于雕刻宝石弧形界面的辅助材料,光泽好的块状萤石可以用来制作高档工艺饰品;(2)冶金工业中可以用来作为助熔剂,如在炼钢或其它金属时,加入萤石之后,形成的炉渣易于流动,同时能够排出有害杂质硫等,从而提高纯度;(3)萤石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氟化氢是经过硫酸处理过的萤石产物,它是合成冰晶石的重要原料,同时还可用于生产多种有机、无机氟化物。防腐剂和杀虫剂的有效成分就是有机氟化物,单质氟通常是利用氟化氢而制备的;(4)萤石同样用于建筑材料工业,水泥工业中的矿化剂主要为萤石,萤石还可以作为釉料配料、助熔剂而用于陶瓷工业中。萤石还可以作为良好的熔剂用于玻璃工业,从而降低玻璃的熔化温度,加速熔化某些添加剂,还可以作为乳浊剂用于乳光玻璃的生产;(5)萤石在光学工业中也有广泛的应用,萤石作为光性均质体,且具有很小的折射率,对红外线、紫外线的透过性能很好,常常用于无球面像差的光学物镜的制备,还可用作光谱仪棱镜、辐射紫外线和红外线窗口的材料。3. 我国萤石资源的特点

某蓝宝石矿业萤石矿可选性试验报告

某蓝宝石矿业萤石矿可选性试验报告 蒙古国蓝宝石矿业公司萤石矿 可选性试验报告 中国·烟台市*矿山机械有限公司 试验中心二○一三年五月 - 0 - 项目负责人:王瑞涛 实验:王岩、隋向伟 报告编写:隋向伟 审核:王岩 目录 一、前言..................................................................3 二、试验样品的采取与制备...................................................5 (一)试验样品的采取.........................................................5 (二)试验样品的制备 (5) - 1 - (三)原矿主要元素分析……………………………………………6 三、岩矿鉴定………………………………………………………7 四、可磨度试验………………………………………………………14 五、浮选试验…………………………………………………………15 5.1探索性试验………………………………………………………….15 5.2 磨矿细度试验……………………………………………………16 5.3 矿浆浓度试

验.............................................................19 5.4 活化剂的选择及用量试验.............................................21 5.5粗精矿再磨试验............................................................25 5.6抑制剂试验..................................................................27 5.7 水玻璃的用量试验........................................................33 5.8 综合条件试验..............................................................35 5.9 闭路试验....................................................................37 六、试验总结 (39) 一、前言 蒙古国蓝宝石矿业公司为了开发当地萤石资源,委托中国烟台市联丰矿山机械有限公司对该矿业公司提供的萤石矿石进行选矿工艺试验研究,其目的是确定选别该矿石的合理工艺和药剂制度,选得达到品级的萤石精矿,为该公司建萤石选厂和今后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 2 - 本次试验样品由蓝宝石矿业公司提供,先后分两批寄至烟台市联丰矿山机械有限公司,矿样按试验室样品加工程序加工成试验样品后,对其主要元素进行了化验。主要元素分析见表1,表2。 表1 第一批原矿主要元素 元素含量(%) CaF2 54.16 CaCO3 0.99 SiO2 41.32 表 2 第二批原矿主要元素 元素含量(%) CaF2 34.77 CaCO3 2.98 SiO2 52.68 为探索符合该矿石的选矿工艺,烟台市联丰矿山机械有限公司试验中心对这两批矿石均进行了深入的选矿试验,第一批矿石在开路情况下选矿,已达到精矿品位97.54%,回收率81.35%的较好指标。由于客户提出现场原矿品位达不到第一批原矿的情况,差距较大,故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第二批原矿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