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冷量管径对比表

冷量管径对比表

外径壁厚内径半径半径面积流速流量流量流量流量温差比热冷量冷量mm mm mm mm m ㎡m/s m3/s

m3/H kg/s

kg/H 度kJ/度*kg kw kw

21.3 2.80.40.00007743710.280.0774371185278.775 4.194 1.620.50.00009679640.350.0967963981348.475 4.194 2.0326.9 2.80.50.00017816360.640.1781636490641.395 4.194 3.740.60.00021379640.770.2137963788769.675 4.194 4.4833.7 3.20.60.0003512096 1.260.35120964351264.355 4.1947.360.70.0004097446 1.480.40974458411475.085 4.1948.591042.4 3.50.70.0006889607 2.480.68896070392480.265 4.19414.45100.90.0008858066 3.190.88580661933188.905 4.19418.583048.3 3.50.80.0010717167 3.86 1.07171665053858.185 4.19422.473010.0013396458 4.82 1.33964581314822.725 4.19428.094060.3 3.80.90.00196315067.07 1.96315064777067.345 4.19441.17401.20.00261753429.42 2.61753419699423.125 4.19454.896076.14 1.10.004006607514.42 4.006607473414423.795 4.19484.02601.40.005099318618.36 5.099318602518357.555 4.194106.9312088.94 1.20.006168338222.21 6.168338195722206.025 4.194129.351201.60.008224450929.618.224450927629608.025 4.194172.47210114.34 1.30.011537182741.5311.537182675341533.865 4.194241.932101.80.015974560657.5115.974560627357508.425 4.194334.99382139.74 1.50.020*********.5620.433967427473562.285 4.194428.5038220.027*********.0827.245289903298083.045 4.194571.33620.02168.3 4.5 1.60.0318890383114.8031.8890382942114800.545 4.194668.71620.022.20.0438474277157.8543.8474276546157850.745 4.194919.481083.3219.14 1.80.0594694215214.0959.4694214704214089.925 4.1941247.071083.310 2.50.0825964187297.3582.5964187088297347.115 4.1941732.051852.72735 1.80.0941026394338.7794.1026394173338769.505 4.1941973.331852.710 2.60.1359260347489.33135.9260347138489333.725 4.1942850.372894.1323.95 1.90.1400944758504.34140.0944758374504340.115 4.1942937.782894.112.5 2.90.2138284105769.78213.8284104886769782.285 4.1944483.983743.7355.6 5.5 1.60.1432236530515.61143.2236529630515605.155 4.1943003.403743.712.5 2.50.2237869578805.63223.7869577547805633.055 4.1944692.814579406.1

5.5 1.80.212936287776

6.57212.9362876972766570.645 4.1944465.27457912.5

2.60.30757463781107.27307.57463778491107268.705 4.1946449.84

6449.8

250300350400

10012515020040506580DN152********.05

0.19405

3.1415927

0.118297938

168.80.1688 3.14159270.089514783153.20.1532 3.14159270.0737339351290.129 3.14159270.052279244102.550.10255 3.14159270.03303856779.650.07965 3.14159270.01993064965.850.06585 3.14159270.01362264553.150.05315 3.14159270.00887475640.450.04045 3.14159270.00514028234.050.03405 3.14159270.0036423726.350.02635 3.14159270.00218127820.650.02065 3.14159270.0013396463.14159270.00058534917.70.0177 3.14159270.00098423258306.4337.6388.1

106.3131.7159.3205.141.352.768.180.90.00019359321.327.335.410.650.01065 3.14159270.00035632713.650.0136515.77.850.00785 3.1415927

玻璃器材自校准规程

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和使用中的滴定管,分度吸量管,单标线吸量管,单标线容量瓶,量筒,量杯,比色管等常用玻璃量器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的检验。 2 玻璃量器的分类,型式,准确度等级及标称容量 常用玻璃量器包括滴定管、分度吸量管、单标线吸量管、单标线容量瓶、量筒和量杯,比色管归属于量筒系列。玻璃量器按其型式分为量入式和量出式两种。玻璃量器按其准确度不同分为A级和B级,其中量筒和量杯不分级。 表1 玻璃量器的分类、型式、准确度等级及标称容量

编写:审核:批准:批准日期:年月日 3计量性能要求:容量允差 表2 滴定管计量要求一览表 表3 单标线吸量管计量要求一览表 表4 分度吸量管计量要求一览表 在标准温度20℃时,滴定管、分度吸量管的标称容量和零至任意分量,以 及任意两检定点之间的最大误差,均应符合表2和表4的规定。单标线吸量管和 量瓶的标称容量允差,应符合表3和表5的规定。量筒和量杯的标称容量和任意 分量的容量允差,应符合表6和表7的规定。 表5 单标线容量瓶计量要求一览表

表6 量筒计量要求一览表 表7 量杯计量要求一览表 4检定条件 4.1 环境条件 4.1.1室温(20±5)℃,且室温变化不得大于1℃/h。 4.1.2水温与室温之差不得大于2℃。 4.1.3检定介质为纯水(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应符合GB6682-1992要求。 4.2 检定设备 表8 检定设备一览表 5检定方法:容量示值-衡量法 5.1玻璃量器的准备:容量检定前须对量器进行清洗,清洗的方法为:用重铬酸钾的饱和溶液和浓硫酸的混合液(调配比例为1:1)或20%发烟硫酸进行清洗。然后用水冲净,器壁上不应挂水等沾污现象,使液面与器壁接触形成正常弯月面。清洗干净的被检量器须在检定前4h放入实验室。 5.2 比对方法:滴定管,分度吸量管、A级单标线吸量管和A级容量瓶采用衡量法检定,也可采用容量比较法检定,但以衡量法为仲裁检定方法。各种玻璃量器

第二节吸量管的种类和使用

第二节吸量管的种类和使用 吸量管是生化实验中常用的仪器,测定的准确度与吸量管的正确使用密切相关。 一、分类生化常用的吸量管有三类: 1.奥氏吸量管 供准确量取0.5ml、1ml、2ml液体时用。每根吸量管上只有一个刻度,放液时必须吹出最后残留在吸量管尖端的液体。 2.移液管 供准确量取5ml、10ml、25ml等较多体积液体时用,每根吸量管上只有一个刻度,放出液体流毕后,将吸量管尖在容器内壁停留15秒钟注意不要吹出尖端内的最后部分。 3.刻度吸量管 供量取10ml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液体时用。每根吸量管上都有许多等分刻度,一般刻度包括尖端部分,欲将所量取液体全部放出时,须将残留管尖的液体吹出。在吸量管的上端常标有吹字,此类吸量管又称全流出式。刻度标记有两种方式:上为零刻度,下无总量刻度的;上为总量刻度,下无零刻度的。若吸量管上端未标有吹字,则残留管尖的液体不必吹出。个别旧制的吸量管其刻度不包括吸量管的最下部分,即吸量管上有零刻度,也有总刻度的,使用时放液至相应的容量刻度线处,不要放液到最低的刻度线以下,此类吸量管称不完全流出式吸量管。 近来为便于准确快速地选取所需的吸量管,国际标准化组织统一规定:在刻度吸量管的上方印上各种彩色环,其容积标志如下表: 不完全流出式在单环或双环上方再加印一条宽1-1.5的同颜色彩环以与完全流出式刻度吸量管相区别。 二、吸量管的使用 1.选择

使用前先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吸量管,刻度吸量管的总容量最好等于或稍大于最大取液量。临用前要看清容量和刻度。 2.执管 用拇指和中指(辅以无名指),拿住吸量管上部,用食指堵住管上口以控制液流速度,刻度数字要对向自己。 3.取液 另一只手捏压橡皮球,将吸量管插入液体内(不得悬空,以免液体吸入球内),用橡皮球将液体吸至最高刻度上端1-2cm处,然后迅速用食指按紧管上口,使液体不至于从管下口流出。 4.调准刻度 将吸量管提出液面,吸粘性较大的液体,先用滤纸擦干管尖外壁。然后用食指控制液流使之缓慢下降至所需刻度(此时液体凹面,视线和刻度应在同一水平面上),立即按紧吸量管上口。 5.放液 放松食指,让液体自然流入受器内,放液时,管尖最好接触受器内壁,但不要插入受器内原有的液体中,以免污染吸量管和试剂。 6.洗涤 吸取血液、血清等粘稠液体及标本(尿液)的吸量管。使用后要及时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吸一般试剂的吸量管可不必马上冲洗,实验完毕后再冲洗,冲洗干净后,晾干去水分,再浸泡于铬酸洗液中,数小时后取出,再用流水冲洗,最后用蒸馏水冲洗,晾干备用。

玻璃器皿校准规程

玻璃仪器校正操作规程 确保日常检测的准确性。 2、适用范围:适用于容量玻璃仪器的校正。 常用玻璃量器(见表1)。 4、内容: 4.1校准项目 4.1.1分度吸量管表 2 4.1.2量筒/量杯/具塞量筒表3

4.1.3容量瓶表4 4.1.4单标线移液管表5 4.2校准条件与设备: 4.2.1温度:校准环境温度 25±1℃,室内温度变化不超过1℃/h,水温与室温之差不超过2℃。 4.2.2校准所用介质:蒸馏水. 4.2.3所用设备: 4.3校准过程: 4.3.1外观要求: a.量器应具有厂名或商标,标准温度,用法标记,标准总容量与单位,准确度等标志。 b.量器无影响计量读数的缺陷,包括集密的气线,破气线,擦伤,铁屑和

明显的直棱线。 c.分度线与量的数值应清晰、完整、耐久,相邻两分度线的宽度和分度值见表2~表6。 d.非标准的口与塞,活塞芯和外套,必须用相同的配合号码。无塞滴定管的流液口与管下部也应标有同号。 4.3.2结构: a.玻璃量器的口应与玻璃量器轴线相垂直,口边要平整光滑,不得有粗糙处及未经熔光的缺口。 b.滴定管和吸量管的流液口,应是逐渐地向管口缩小,流液口必须磨平倒角或熔光,口部不应突然缩小,内孔不应偏斜。 c.量筒、量杯的倒液嘴应能使量筒、量杯内液体呈细流状倒出而不外溢。当分度表面对观察者时,倒液嘴的位置,量筒的嘴位于左侧;250ml 以下的量杯(包括250ml)位于右侧;500ml以上的量杯位于左侧。 d. 量筒、量杯和量瓶放置在平台上时,不应摇动。空量杯、空量筒(不带塞)和大于25ml(包括25ml)的空量瓶(不带塞)放置在与水平面15°的斜面上时,不应跌倒,小于25ml的空量瓶(不带塞),放置在与水平面10°的斜面上时,不应跌倒。 4.3.3密合性: a.滴定管玻璃活塞的密合性要求:将不涂油脂的活塞芯擦干净后用水湿润,插入活塞套内,滴定管应垂直地夹在检定架上,然后充水至最高标线时,活塞在关闭情况下停留20min(塑料活塞静置50min)后,渗漏量应不大于最小分度值。

分度吸量管和单标线吸量管校正规程

分度吸量管和单标线吸量管校正规程 1. 总则 1.1 校正用纯化水至少须在标准室内放置1小时以上。 1.2 待校正的仪器检定前需进行清洗,清洗的方法为:用重铬酸钾的饱和溶液和浓硫酸的混合液(调配比例为(1:1)或20%发烟硫酸进行清洗。然后用水冲净。器壁上不应有挂水等沾污现象,使液面与器壁接触处形成正常弯月面。清洗干净的被检量器须在检定前4h放入实验室内。 1.3 如室温有变化须在每次测量水时记录水的温度。 1.4 称量水重所用天平的精度应达到所称水重有五位有效数字的程度。 1.5 校正时使用的温度计必须定期送计量部门检定。按检定结果读取温度。 1.6凡需要实际值的检定,其检定次数至少2次,2次检定数据的差值不超过被检玻璃容量允差的1/4,并取2次的平均值。 1.7检定周期:检定周期为3年。 1.8 检定条件 1.8.1万分之一天平 1.8.2测量范围(10—30)℃,分度值为0.1℃的精密温度计。 1.8.3室温(20±5)℃,且室温变化不得大于1℃/h;水温与室温之差不得大于2℃。

1.8.4检定介质为纯水(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应符合GB 6682-1992要求。 2.检定方法 2.1外观 2.1.1玻璃量器不允许有影响计量读数及使用强度等缺陷。 2.1.2分度线与量的数值应清晰、完整、耐久。 2.1.3玻璃量器应具有下列标记:厂名或商标、标准温度(20℃)、型式标记(量入式用“In”,量出式用“Ex”,吹出式用“吹”)、等待时间(+ⅹⅹs)、标称总容量与单位(33ml)、准确度等级(A或B,未标记的按B级处理)。 3.流出时间和等待时间 分度吸量管和单标线吸量管的流出时间与等待时间见表1~表3。 4.容量允差 4.1要求:在标准温度20℃时,分度吸量管的标称容量和零至任意分量,以及任意两检点之间的最大误差,均应符合表1和表3的规定。单标线吸量管个量瓶的标称容量允差,应符合表2和表4的规定。 5.分度吸量管和单标线吸量管检定 5.1. 5.2.1 将清洗干净的吸量管垂直放置,充水至最高标线以上约5mm处,擦去吸量管流液口外面的水。

滴定管校验规程

滴定管校验规程 1. 总则 1.1 校正用纯化水至少须在标准室内放置1小时以上。 1.2 待校正的仪器检定前需进行清洗,清洗的方法为:用重铬酸钾的饱和溶液和浓硫酸的混合液(调配比例为(1:1)或20%发烟硫酸进行清洗。然后用水冲净。器壁上不应有挂水等沾污现象,使液面与器壁接触处形成正常弯月面。清洗干净的被检量器须在检定前4h放入实验室内。滴定管、移液管不必干燥,容量瓶必须干燥。 1.3 如室温有变化须在每次测量水时记录水的温度。 1.4 称量水重所用天平的精度应达到所称水重有五位有效数字的程度。 1.5 校正时使用的温度计必须定期送计量部门检定。按检定结果读取温度。 1.6凡需要实际值的检定,其检定次数至少2次,2次检定数据的差值不超过被检玻璃容量允差的1/4,并取2次的平均值。 1.7检定周期:玻璃量器的检定周期为3年,其中无塞滴定管为1年。 1.8 检定条件 1.8.1万分之一天平 1.8.2测量范围(10—30)℃,分度值为0.1℃的精密温度计。 1.8.3室温(20±5)℃,且室温变化不得大于1℃/h;水温与室温之差不得大于2℃。

1.8.4检定介质为纯水(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应符合GB 6682-1992要求。 2.检定方法 2.1外观 2.1.1玻璃量器不允许有影响计量读数及使用强度等缺陷。 2.1.2分度线与量的数值应清晰、完整、耐久。 2.1.3玻璃量器应具有下列标记:厂名或商标、标准温度(20℃)、型式标记(量入式用“In”,量出式用“Ex”,吹出式用“吹”)、等待时间(+ⅹⅹs)、标称总容量与单位(××ml)、准确度等级(A或B,未标记的按B级处理)。 2.2密合性 2.2.1滴定管玻璃活塞的密合性要求:当水注至最高标线时,活塞在关闭情况下停留20min后,渗漏量应不大于最小分度值。 3.流出时间和等待时间 滴定管、分度吸量管和单标线吸量管的流出时间与等待时间见表1~表3。 4.容量允差 4.1要求:在标准温度20℃时,滴定管、分度吸量管的标称容量和零至任意分量,以及任意两检点之间的最大误差,均应符合表1和表3的规定。单标线吸量管个量瓶的标称容量允差,应符合表2和表4的规定。量筒和量杯的标称容量和任意分量的容量允差,应符合表5和表6的规定。 4.2检定

移液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移液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移液管是一种量出式仪器,只用来测量它所放出溶液的体积。它是一根中间有一膨大部分的细长玻璃管。其下端为尖嘴状,上端管颈处刻有一条标线,是所移取的准确体积的标志。常用的移液管有5,10,25,和50mL等规格。通常又把具有刻度的直形玻璃管称为吸量管。常用的吸量管有1,2,5,和10mL等规格。移液管和吸量管所移取的体积通常可准确到0.01mL。 1、使用前:使用移液管,首先要看一下移液管标记、准确度等级、刻度标线位置等。使用移液管前,应先用铬酸洗液润洗,以除去管内壁的油污。然后用自来水冲洗残留的洗液,再用蒸馏水洗净。洗净后的移液管内壁应不挂水珠。移取溶液前,应先用滤纸将移液管末端内外的水吸干,然后用欲移取的溶液涮洗管壁2至3次,以确保所移取溶液的浓度不变。 2、吸液:用右手的拇指和中指捏住移液管的上端,将管的下口插入欲吸取的溶液中,插入不要太浅或太深,一般为10~20mm处,太浅会产生吸空,把溶液吸到洗耳球内弄脏溶液,太深又会在管外沾附溶液过多。左手拿洗耳球,先把球中空气压出,再将球的尖嘴接在移液管上口,慢慢松开压扁的洗耳球使溶液吸入管内,先吸入该管容量的1/3左右,用右手的食指按住管口,取出,横持,并转动管子使溶液接触到刻度以上部位,以置换内壁的水分,然后将溶液从管的下口放出并弃去,如此用反复洗3次后,即可吸取溶液至刻度以上,立即用

右手的食指按住管口。 3、调节液面:将移液管向上提升离开液面,管的末端仍靠在盛溶液器皿的内壁上,管身保持直立,略为放松食指(有时可微微转动吸管)使管内溶液慢慢从下口流出,直至溶液的弯月面底部与标线相切为止,立即用食指压紧管口。将尖端的液滴靠壁去掉,移出移液管,插入承接溶液的器皿中。 4、放出溶液:承接溶液的器皿如是锥形瓶,应使锥形瓶倾斜30°,移液管直立,管下端紧靠锥形瓶内壁,稍松开食指,让溶液沿瓶壁慢慢流下,全部溶液流完后需等15s后再拿出移液管,以便使附着在管壁的部分溶液得以流出。如果移液管未标明“吹”字,则残留在管尖末端内的溶液不可吹出,因为移液管所标定的量出容积中并未包括这部分残留溶液。

常用玻璃量器校验标准操作程序

质 量 标 准 操 作 程 序 1.目的:对常用玻璃量器进行自校准,使其适合准确度要求较高的分析工作。 2.范围:适用于实验室在下列情况中使用的滴定管、吸管、量瓶等玻璃量器的自校: 2.1为满足实验分析中需要准确定量的玻璃量器进行自校准。 2.2在实验过程中,对玻璃量器的标称值有怀疑时要对所用玻璃量器进行自校准。 3. 参考及相关文件:参考标准 JJG196-2006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 4.责任:QC 化验员对分析中准确定量的玻璃量器进行自校准,并对校准结果进行判定、 编写自校准报告。 5.校准程序: 5.1 检定条件 5.1环境要求 室温(20±5)℃,温度波动应≤1℃/h ;水温与室温之差应≤2℃。5.2校准所需设备 校准介质为纯水(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应符合GB6682 规定的要求。 5.2 仪器与用具 *天平、砝码、温度计、秒表等都应是经过检定或校准合格的。

5.3校准内容 5.3.1校准项目本规程对外观、结构、密和性、流出时间和容量示值的校准予以规定和说明。 5.3.2被检量器的清洗量器用重铬酸钾饱和溶液和浓硫酸的混合液(1∶1)进行清洗,然后用水冲净,器壁上不应有挂水等沾污现象。液面与器壁接触处形成正常弯液面。洗净的量器应提前4小时放入工作室,使其与室温尽可能接近。 5.3.3取一只容量大于被检量器的洁净有盖称量杯(如果检定量瓶则取一只洁净干燥的待检量瓶),进行空称量平衡。 5.4 滴定管的校准(衡量法) 5.4.1活塞密合性检查玻璃活塞:当水注至最高标线时,活塞在关闭情况下停留20min 后,渗漏量应不大于最小分度值。塑料活塞:当水注至最高标线时,活塞在关闭情况下停留50min后,渗漏量应不大于最小分度值。 5.4.2校准操作: 5.4.2.1将清洗干净的被检滴定管垂直稳定的安装到检定架上,充水至最高标线以上约5mm处。 5.4.2.2缓慢地将液面调整到零位,同时排出流液口中的空气,移去流液口中的最后一滴水珠。 5.4.2.3取一只容量大于被检滴定管容量的带盖称量杯,称得空杯质量。 5.4.2.4完全开启活塞,使水充分地从流液口流出。 5.4.2.5当液面降至被检分度线以上约5mm时,等待30s,然后10s内将液面调至被检分度线上,随即用称量杯,移去流液口的最后一滴水珠。 5.4.2.6将被检滴定管内的纯水放入称量杯后,称得纯水质量。 5.4.2.7在调整被检滴定管液面的同时,应观察测温筒内的水温,读数应准确到0.1℃。 5.4.2.8表1为水在10-40℃间的r值,按下述公式计算被检滴定管在标准浓度20℃时的实际容量。 5.4.2.9对滴定管除计算各检定点容量误差外,还应计算任意两检定点之间的最大误差。 5.4.2.10容量比较法参照《常用玻璃量器》(JJG196-2006)进行。

化学实验移液管吸量管的使用方法图

化学实验移液管吸量管的 使用方法图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吸管(移液管、吸量管)的使用方法吸管是用来准确移取一定体积液体的玻璃量器。 1、分类 吸管分单标线吸管(移液管)和分度吸管(吸量管)两类,见图 10。 图 10 吸管图 11 放出溶液操作 单标线吸管,用来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溶液。吸管上部刻有一标线,此标线是按放出液体的体积来刻度的。常见的单标线吸管有5mL、10mL、25mL、 50mL等规格。分度吸管是带有分刻度的移液管,用于准确移取所需不同体积的液体。单标线吸管标线部分管直径较小,准确度较高;分度吸管读数的刻度部分管直径较大,准确度稍差,因此当量取整数体积的溶液时,常用相应大小的单标线吸管而不用分度吸管。分度吸管在仪器分析中配制系列溶液时应用较多。 2、吸管的洗涤 洗涤前要检查吸管的上口和排液嘴,必须完整无损。吸管一般先用自来水冲洗,然后用铬酸洗液洗涤,让洗液布满全管,停放1~2min,洗液放回原瓶。用洗液洗涤后,沥尽洗液,用自来水充分冲洗,再用蒸馏水洗3次。洗好的吸管必须达到内壁与外壁的下部完全不挂水珠,将其放在干净的吸管架上。 3、吸管的操作 移取溶液前,先吹尽管尖残留的水,再用滤纸将吸管尖内、外的水擦去,然后移取待取溶液洗涤3次,以确保所移取的操作溶液浓度不变。注意勿使溶液回流,以免稀释及玷污溶液。 移取待取溶液时,将吸管尖插入液面下1~2cm。吸管尖不应伸入液面太深,以免管外壁粘附过多的溶液;也不应伸入太少,否则液面下降后吸空。当管内液面借洗耳球的吸力而慢慢上升时,吸管尖应随着容器中液面的下降而下降。 当管内液面升高到刻度以上时,移去洗耳球,迅速用右手食指堵住管口(食指最好是潮而不湿),将管上提,离开液面。稍松右手食指(使食指的压力减小,注意不要离开管口),用右手拇指及中指轻轻捻转管身,使液面缓慢而平稳地下降,直到溶液弯液面的最低点与刻度上边缘相切,视线与刻度上边

单标线吸量管校验规程

单标线吸量管校验规程 1.0目的 规范单标线吸量管的使用、自检等各环节的控制要求,保证计量仪器的有效使用,以确保单标线吸量管的检测精确度的持续性。 2.0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单标线吸量管的内部校验。 3.0检定依据 JJG196-2006《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 JJF 1071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 JJF 1001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GBT/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4.0内容 4.1检定的原理采用衡量法。衡量法是用天平称量吸量管中纯水的质量,然后按照该温度下纯水的密度,算出吸量管对应的容积。 4.2检定项目和技术要求 4.2.1单标线吸管的玻璃应清澈、透明,并且是经洗净、干燥后的。 4.2.2 单标线吸管应具有下列标记: 4.2.2.1 厂名和商标 4.2.2.2 标准温度(20℃) 4.2.2.3 用法标记量出式用“Ex” 4.2.2.4 标称总容量与单位 xx ml 4.2.2.5 准确度等级 A、B

4.2.3 容量允差、水的流出时间和分度线宽度均应符合下表之规定。 4.3检定条件 4.3.1 万分之一天平 4.3.2 温度范围0-50℃、分度值为0.1℃的温度计。 4.3.3分度值为0.1秒的秒表。 4.3.4 烧杯。 4.3.5 纯化水。 4.3.6 单标线吸量管。 4.3.7 标定工作室的室温不宜超过20±5℃,且要稳定,室温变化不大于1℃/h。 4.4 检定方法: 4.4.1流出时间 用洗净的移液管吸取纯化水,使液面达刻度线以上约5mm处,速用食指堵住吸管口,慢慢将弯液面准确地调至刻度线,将吸量管垂直放置,并将流液口轻靠接水器壁(接水器倾斜约30°),在保持不动的情况下将食指放开并计时,使水充分流出,直至流至口端不流为止,其流出时间应符合上4.2.5表中之规定。 4.4.2容量示值 用洗净的移液管吸取纯化水,使液面达刻度线以上约5mm处,速用食指堵住吸

化学实验 移液管吸量管的使用方法(图)

吸管(移液管、吸量管)的使用方法吸管是用来准确移取一定体积液体的玻璃量器。 1、分类 吸管分单标线吸管(移液管)和分度吸管(吸量管)两类,见图 10。 图 10 吸管图 11 放出溶液操作 单标线吸管,用来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溶液。吸管上部刻有一标线,此标线是按放出液体的体积来刻度的。常见的单标线吸管有5mL、10mL、25mL、50mL等规格。分度吸管是带有分刻度的移液管,用于准确移取所需不同体积的液体。单标线吸管标线部分管直径较小,准确度较高;分度吸管读数的刻度部分管直径较大,准确度稍差,因此当量取整数体积的溶液时,常用相应大小的单标线吸管而不用分度吸管。分度吸管在仪器分析中配制系列溶液时应用较多。 2、吸管的洗涤 洗涤前要检查吸管的上口和排液嘴,必须完整无损。吸管一般先用自来水冲洗,然后用铬酸洗液洗涤,让洗液布满全管,停放1~2min,洗液放回原瓶。用洗液洗涤后,沥尽洗液,用自来水充分冲洗,再用蒸馏水洗3次。洗好的吸管必须达到内壁与外壁的下部完全不挂水珠,将其放在干净的吸管架上。 3、吸管的操作 移取溶液前,先吹尽管尖残留的水,再用滤纸将吸管尖内、外的水擦去,然后移取待取溶液洗涤3次,以确保所移取的操作溶液浓度不变。注意勿使溶液回流,以免稀释及玷污溶液。 移取待取溶液时,将吸管尖插入液面下1~2cm。吸管尖不应伸入液面太深,以免管外壁粘附过多的溶液;也不应伸入太少,否则液面下降后吸空。当管内液面借洗耳球的吸力而慢慢上升时,吸管尖应随着容器中液面的下降而下降。 当管内液面升高到刻度以上时,移去洗耳球,迅速用右手食指堵住管口(食指最好是潮而不湿),将管上提,离开液面。稍松右手食指(使食指的压力减小,注意不要离开管口),用右手拇指及中指轻轻捻转管身,使液面缓慢而平稳地下降,直到溶液弯液面的最低点与刻度上边缘相切,视线与刻度上边缘在同一水平面上,立即停止捻动并用食指按紧管口,保持容器内壁与吸管口端接触,以除去吸附于吸管口端的液滴。取出吸管,立即插入承接溶液的器皿中,使容器倾斜而管直立,松开食指,让管内溶液自由地顺壁流下,最后停靠30秒。

玻璃仪器校准

玻璃仪器校准 1. 总则 1.1 校正用纯化水至少须在标准室内放置1小时以上。 1.2 待校正的仪器检定前需进行清洗,清洗的方法为:用重铬酸钾的饱和溶液和浓硫酸的混合液(调配比例为(1:1)或20%发烟硫酸进行清洗。然后用水冲净。器壁上不应有挂水等沾污现象,使液面与器壁接触处形成正常弯月面。清洗干净的被检量器须在检定前4h放入实验室内。滴定管、移液管不必干燥,容量瓶必须干燥。 1.3 如室温有变化须在每次测量水时记录水的温度。 1.4 称量水重所用天平的精度应达到所称水重有五位有效数字的程度。 1.5 校正时使用的温度计必须定期送计量部门检定。按检定结果读取温度。 1.6凡需要实际值的检定,其检定次数至少2次,2次检定数据的差值不超过被检玻璃容量允差的1/4,并取2次的平均值。 1.7检定周期:玻璃量器的检定周期为3年,其中无塞滴定管为1年。 1.7 检定条件 1.8.1万分之一天平 1.8.2测量范围(10—30)℃,分度值为0.1℃的精密温度计。 1.8.3室温(20±5)℃,且室温变化不得大于1℃/h;水温与室温之差不得大于2℃。 1.8.4检定介质为纯水(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应符合GB 6682-1992要求。 2.检定方法 2.1外观2.1.1玻璃量器不允许有影响计量读数及使用强度等缺陷。 2.1.2分度线与量的数值应清晰、完整、耐久。 2.1.3玻璃量器应具有下列标记:厂名或商标、标准温度(20℃)、型式标记(量入式用“In”,量出式用“Ex”,吹出式用“吹”)、等待时间(+ⅹⅹs)、标称总容量与单位(33ml)、准确度等级(A或B,未标记的按B级处理)。 2.2密合性 2.2.1滴定管玻璃活塞的密合性要求:当水注至最高标线时,活塞在关闭情况下停留20min 后,渗漏量应不大于最小分度值。 2.2.2具塞量筒、量瓶的口与塞之间的密合性要求:当水注入至最高标线,塞子盖紧后颠倒10次。每次颠倒时,在倒置状态下至少停留10s,不应有水渗出。 3.流出时间和等待时间滴定管、分度吸量管和单标线吸量管的流出时间与等待时间见表1~表3。 4.容量允差 4.1要求:在标准温度20℃时,滴定管、分度吸量管的标称容量和零至任意分量,以及任意两检点之间的最大误差,均应符合表1和表3的规定。单标线吸量管个量瓶的标称容量允差,应符合表2和表4的规定。量筒和量杯的标称容量和任意分量的容量允差,应符合表5和表6的规定。 4.2检定 4.2.1. 容量瓶 4.2.1.1衡量法 4.2.1.1.1 对清洗干净并经干燥处理过的被检量瓶进行称重,称得空容量瓶的质量。 4.2.1.1.2注纯水至被检量瓶的标线处,称得纯水的质量m(瓶加水的重量与空瓶重量差)。 4.2.1.1.3.将温度计插入被检量瓶中,测量纯水的温度,读数应准确到0.1℃。 4.2.1.1.4.从“不同温度下水的K(t)值”表中查得该温度时水的K(t)值。用水K(t)值乘水的重量,就是容量瓶容积的毫升数。其计算公式为:)(t20KmV 4.2.1.1.5 将校正值与表4比较,判定其是否符合相应的标准等级。 4.2.1.2容量比较法 4.2.1.1预先将容量瓶洗净控干,用洁净的移液管吸取纯化水注入该容量瓶中。 4.2.1.2 假如容量瓶容积为250ml,移液管为25ml,则共吸10次。 4.2.1.3观察容量瓶中水的弯月面是否与标线相切,若不相切,表示有误差,一般应将容量瓶控干后再重复校正一次。

玻璃器皿校准规程

标题:计量玻璃量器校准操作规程 1.0目的:保证计量玻璃量器的有效使用,确保产品检测过程的质量。 2.0适用范围;本公司常用玻璃量器(见表1)。 3.1 JJG196-2006《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 3.2 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4.0职责: 4.1品管部计量管理人员负责计量仪器的校准工作。 4.2实验室配合计量管理人员进行校准工作。 5.0校准方法:

5.1校准项目 5.2.1温度:校准环境温度 25±1℃,室内温度变化不超过1℃/h,水温与室温之差不超过2℃。 5.2.2校准所用介质:蒸馏水. 5.2.3所用设备:

5.3校准过程: 5.3.1外观要求: a.量器应具有厂名或商标,标准温度,用法标记,标称总容量与单位,准确度等标志。 b.量器无影响计量读数的缺陷,包括集密的气线,破气线,擦伤,铁屑和明显的直棱线。 c.分度线与量的数值应清晰、完整、耐久,相邻两分度线的宽度和分度值见表2~表6。 d.非标准的口与塞,活塞芯和外套,必须用相同的配合号码。无塞滴定管的流液口与管下部也应标有同号。 5.3.2结构: a.玻璃量器的口应与玻璃量器轴线相垂直,口边要平整光滑,不得有粗糙处及未经熔光的缺口。 b.滴定管和吸量管的流液口,应是逐渐地向管口缩小,流液口必须磨平倒角或熔光,口部不应突然缩小,内孔不应偏斜。 c.量筒、量杯的倒液嘴应能使量筒、量杯内液体呈细流状倒出而不外溢。当分度表面对观察者时,倒液嘴的位置,量筒的嘴位于左侧;250ml以下的量杯(包括250ml)位于右侧;500ml 以上的量杯位于左侧。 d. 量筒、量杯和量瓶放置在平台上时,不应摇动。空量杯、空量筒(不带塞)和大于25ml (包括25ml)的空量瓶(不带塞)放置在与水平面15°的斜面上时,不应跌倒,小于25ml 的空量瓶(不带塞),放置在与水平面10°的斜面上时,不应跌倒. 5.3.3密合性: a.滴定管玻璃活塞的密合性要求:将不涂油脂的活塞芯擦干净后用水湿润,插入活塞套内,滴定管应垂直地夹在检定架上,然后充水至最高标线时,活塞在关闭情况下停留20min(塑料活塞静置50min)后,渗漏量应不大于最小分度值。 b.座式滴定管和夹式滴定管,将水充至最高标线,去掉注液管活塞以上的水,垂直静置20min 后,两只活塞渗漏量应不大于最小分度值。 c.具塞量筒与量瓶:将玻璃塞擦干,不涂凡士林油脂,将水装至最高标线,盖紧后用手压住塞子,颠倒 10次,每次颠倒时,在倒置状态下停留 10s,结束后用干滤纸擦拭瓶口与玻璃瓶塞四周,不应有水渗出。 5.3.4流出时间: 5.3.4.1 滴定管 a.将滴定管垂直夹在检定架上,活塞芯涂上一层薄而均匀的油脂,不应有水渗出。 b.充水于最高标线,流液口不应接触接水器壁。 c.将活塞完全开启并计时(对于无活塞滴定管应用力挤压玻璃小球),使水充分地从流液口流出,直到液面降至最低标线为止的流出时间应符合表6的规定。 5.3.4.2 分度吸量管和单标线吸量管 a.注水至最高标线以上约5mm,然后将液面调至最高标线处。 b.将吸量管垂直放置,并将流液口轻靠接水器壁,此时接水器倾斜约30°,在保持不动的情况下流出并计时。以流至口端不流时为止,其流出时间应符合表2和表5中的规定。 5.3.5 容量示值:容量检定前须对量器进行清洗,清洗方法为:用重铬酸钾的饱和溶液和浓硫酸的混合液(调配比例为1:1)或20%发烟硫酸进行清洗。然后用水冲净,器壁上不应有挂水沾污现象,使液面与器壁接触处形成正常弯月面。清洗干净的被检量器须在检定前4小时放入实验室内。 5.3.5.1 衡量法

化验室常用玻璃仪器校准方案..

目的:对化验室玻璃器皿进行校准,保证检验的准确性 范围:适用于新制造和使用中的滴定管、分度吸管、单标线吸量管、单标线容量瓶、量筒和量杯等实验室常用容量仪器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的检验。 责任人:化验员,QA 内容: 1、编号: 玻璃仪器编号由编码和数字组成,第一位为公司代码,第二位为仪器代码,第三位为仪器量程,最后三位数字为文件序号, 例:HX —××—××—××× 仪器序号 仪器量程 仪器代码 公司名代码

DD—滴定管FX—分度吸管 DX—单标线吸量管DR—单标线容量瓶 LT—量筒LB—量杯 如:HX-DR-100-005 表示“单标线容量瓶100ml序号005” 2、术语和定义 玻璃量器材质:通常采用钠钙玻璃或硼硅玻璃,用硼硅玻璃制成的玻璃量器应表“B”字样。 标记:标准温度20℃,量入式用“In”,量出式用“Ex”,吹出式用“吹”或“Blow out”,等待时间“+xxs”,标称容量与单位“xxmL”,准确度等级“A或B”(未标注按B级处理)。 3、原理: 玻璃量器的校正就是通过称量量入或量出玻璃量器的水的重量,和一定温度下对应的水的密度,从而计算出玻璃量器的准确容积。不同温度中水的密度见表1。 计算公式为:V20=m/ρw[1+β(20-t)] 式中: V20—标准温度20℃时的被检玻璃量器的实际容量,ml; m—被检玻璃量器内所能容纳水的质量,g; ρw—纯化水t℃时的密度,g/ml; β—被检玻璃量器的体胀系数,℃-1(钠钙玻璃的体胀系 数为25×10-6℃-1,硼硅玻璃的体胀系数为10×10-6℃ -1); t —检定时纯化水的温度,℃。

最新移液管、吸量管的使用知识分享

移液管、吸量管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学习使用移液管和吸量管 二、实验要求 学习移液管和吸量管洗涤和润洗方法。 学会移液管和吸量管的调零和读数。 三.移液管和吸量管 移液管是用来准确移取一定体积溶液的量器,准确度与滴定管相当。移液管有两种,一种中部具有“胖肚”结构,无分刻度,两端细长,只有环行标线,“胖肚”上标有指定温度下的容积。常见的规格为5、10、25、50、100mL等;另一种是有分刻度的直型玻璃管,又称吸量管或刻度吸量管,管的上端标有指定温度下的总体积。吸量管的容积有1、2、5、10mL等,可用来吸取不同容积的溶液,一般只量取小体积的溶液,其准确度比“胖肚”移液管稍差。吸量管有单标线和双标线之分,单标线为溶液全流出式,双标线吸量管的分刻度不刻到管尖,属于溶液不完全流出式。 四、移液管、吸量管的操作 (1)洗涤移液管使用前也要进行洗涤,洗涤时,先用适当规格的移液管刷,用自来水清洗,若有油污可用洗液洗涤。方法是吸入1/3容积铬酸洗液,平放并转动移液管,使洗液润洗内壁,洗毕将洗液放回原瓶,稍后用自来水冲洗,再用去离子水清洗2~3次备用。 (2)润洗洗净后的移液管,在移液前必须用吸水纸吸净尖端内、外的残留水,然后用待取液润洗2~3次,以防改变溶液的浓度。洗涤时,当溶液吸至“胖肚”1/4处,即可封口取出。应注意勿使溶液回流,以免稀释溶液。润洗后将溶液从下端放出。 (3)移液将润洗好的移液管插入待取溶液的液面下约1~2cm处(不能太浅以免吸空,也不能插至容器低部以免吸起沉渣),右手的拇指与中指拿住移液管标线以上部分,左手拿起洗耳球,排出洗耳球内的空气,将洗耳球尖端插入移液管上端,并封紧移液管口,逐步松开洗耳球,以吸取溶液(见图6 a.)。当液面上升至标线以上时,拿掉洗耳球,立即用食指堵上管口,将移液管提出液面,

94个检测实验室常用标准

94个检测实验室常用标准 检测实验室常见的仪器与耗材标准,实验室安全仪器标准,以及食品实验室标准等等,共94个!你一定用得到! 实验室常见的仪器与耗材标准 1.GB21549-2008实验室玻璃仪器玻璃烧器的安全要求; 2.GB/T21784.2-2008实验室玻璃器皿通用型密度计第2部分:试验方法和使用; 3.GB/T21298-2007实验室玻璃仪器试管; 4.GB/T21297-2007实验室玻璃仪器互换锥形磨砂接头; 5.GB/T11414-2007实验室玻璃仪器瓶; 6.GB/T12804-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量筒; 7.GB/T12805-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滴定管; 8.GB/T12806-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单标线容量瓶; 9.GB/T28211-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过滤漏斗; 10.GB/T28212-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冷凝管; 11.GB/T28213-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培养皿; 12.GB/T22362-2008实验室玻璃仪器烧瓶; 13.GB/T22067-2008实验室玻璃仪器广口烧瓶; 14.GB/T11165-2005实验室pH计; 15.GB/T30431-2013实验室气相色谱仪; 16.GB4793.7-2008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7部分:实验室用离心机的特殊要求; 17.GB12803-1991实验室玻璃仪器:量杯; 18.GB12807-1991实验室玻璃仪器:分度吸量管; 19.GB12808-1991实验室玻璃仪器:单标线吸量管; 20.GB21549-2008实验室玻璃仪器:玻璃烧器的安全要求; 21.GBT11414-2007实验室玻璃仪器瓶; 22.GBT12804-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量筒; 23.GBT12805-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滴定管; 24.GBT12806-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单标线容量瓶; 25.GB/T 12807-1991 实验室玻璃仪器分度吸量管 26GB/T 12808-1991 实验室玻璃仪器单标线吸量管 27.GBT12809-1991实验室玻璃仪器:玻璃量器的设计和结构原则; 28.GBT12810-1991实验室玻璃仪器:玻璃量器的容量校准和使用方法; 29.GBT14149-1993实验室玻璃仪器:互换球形磨砂接头; 30.GBT15723-1995实验室玻璃仪器:干燥器;

移液管与吸量管的使用

移液管与吸量管的使用 移液管是准确移取一定量液体的工具。他是一根细长中间膨大的玻璃管,在管的上端有刻度线。膨大部分标有它的容积和标定时的温度。如需吸取5.00mL、10.00mL、25.00mL等整数,用相应大小的移液管。量取小体积且不是整数时,一般用吸量管。 吸量管是带有多刻度的玻璃管,用它可以吸取不同体积的溶液。 使用移液管或吸量管移取溶液的方法是: (1) 洗涤。使用前移液管和吸量管都要洗涤,直至内壁不挂水珠为止。方法与洗涤滴定管一样,先用洗液洗,再用自来水冲洗,最后用蒸馏水洗涤干净。 (2) 润洗。为保证移取溶液时溶液浓度保持不变,应使用滤纸将管口内外水珠吸去,再用被移溶液润洗三次,置换移液管或吸量管内壁的水分。润洗后的溶液应该弃去。 (3) 吸取溶液。吸取溶液时,用右手大拇指和中指拿在管子的刻度上方,插入溶液中,左手用吸耳球将溶液吸入管中(预先捏扁,排除空气)。吸管下端至少伸入液面1cm,不要伸入太多,以免管口外壁沾附溶液过多,也不要伸入太少,以免液面下降后吸空。用洗耳球慢慢吸取溶液,眼睛注意正在上升的液面位置,移液管应随容器中液面下降而降低。当液面上升至标线以上,立即用右手食指按住管口。(一般不用大拇指操作,大拇指操作不灵活。)

随后右手食指稍稍抬起,让液面缓慢下降到凹液面与刻度正好相切即可。 (4)放出整管溶液。将移液管放入锥形瓶或容量瓶中,将锥形瓶或容量瓶略倾斜,管尖靠瓶内壁,移液管垂直。管尖放到瓶底是错误的。松开食指,液体自然沿瓶壁流下,液体全部留出后停留15秒(移液管上标有“快”,应该不停留),取出移液管。留在管口的液体不要吹出,因为校正时未将这部分体积计算在内(移液管上标有“吹”,应该将留在管口的液体吹出)。使用吸量管放出一定量溶液时,通常是液面由某一刻度下降到另一刻度,两刻度之差就是放出的溶液的体积,注意目光与刻度线平齐。实验中应尽可能使用同一吸量管的同一区段的体积。 注意事项: 1、移液管使用后,应洗净放在移液管架上; 2、移液管和吸量管在实验中应与溶液一一对应,不应串用以避免沾染。

玻璃仪器校准管理规程

SMP/QC(00)025-01 玻璃仪器校准管理规程 文件类别:管理标准 江西中兴汉方药业有限公司

目的:建立玻璃仪器校正管理规程,规范玻璃仪器校正。 范围:适用于玻璃量器的校正管理。 责任:质量管理部及其所属质量控制QC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QC主任负责监督实施。 正文: 1校准部门和人员: 1.1部门:质量管理部。 1.2人员:QC负责按本规程规定对玻璃仪器进行校准,有容量计量资质的计量员进行校准工 作的复核,计量管理员负责玻璃仪器的校准组织及管理工作。 2校准实施: 2.1方法原理: 玻璃量器在标准温度 20℃时的实际容量(V20,单位 ml)按下式计算: = m ·K(t) V 20 K(t)值可查附表6。根据测定的质量值(m)和测定水温所对应的K(t)值,即可由上式求出被检容量类玻璃仪器在 20℃时的实际容量。 2.2仪器、器具及校准条件: 2.2.1仪器、器具:万分之一电子天平、恒温水浴锅(准确到 0.1℃)、温度范围 0~50℃, 分度值为0.1℃的温度计、待校准玻璃仪器、纯化水。 2.2.2校准温度:室温在 20±5℃,且室温变化不得大于 1℃/小时。恒温水浴温度设定在 20℃,水温与室温之差不得大于 2℃。 2.2.3校准准备: 2.2.4拟校准的分度吸量管、单标线吸量管、单标线容量瓶等必须完整,无破损,规定清洗 干净,清洗干净的被检量器须在检定前4h 放入实验室内,编号。 2.2.5将纯化水煮沸放至室温后,置入已开启的温度为20℃的恒温水浴锅内,并记录恒温槽 的温度。 2.3校准(衡量法)方法: 2.3.1滴定管的校准 1)取干燥的锥形瓶,称定重量。在已洗净的滴定管中将纯化水装至刻度,把滴定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记下水温。按每秒流下3~4滴(30秒钟5ml)的速度放水至锥形瓶中,(按国家规定的检定分段规则进行)。当液面流至被检分度线上约5mm处时,等待30秒钟后,在10秒钟内将液面准确地调至被检分度线上。精密读取滴定读数,精密称定锥形瓶。 二次称重之差为水重。根据上述规程2公式及表6计算真实容积。再放一定体积的水,再称重。如此一段一段的校准。将校准的真实容积列成图以备用。全容量及任一分段容量误差不得超过表1的规定。 2)按国家技术监督局规定对滴定管和微量滴定管的校准要分段进行。分段如下: 2 ml:0-1ml;0-2 ml。 5 ml:0-2.5ml;0-5ml。

实验室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操作规程

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检定、校准 管理规程 一、目的 为了对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校准、检定进行管理,确保所有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正 常、稳定的工作,以保证检测数据准确、有效,制定本管理规程。 二、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管理。 三、职责 QC 检验人员:确保校准检查工作能够及时执行,使用前检查仪器是否在校准有效 期内,进行仪器的开机校准工作。 设备管理部:负责计量仪器设备的统计、编号、标志管理。负责计量检验仪器设 备的送检工作和有关计量设备档案的管理。 设备管理部部长: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QC 主管:负责本规程的审核并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质量管理部部长:负责本规程的批准执行。 起草人 起草日期 部门审核人 审核日期 质量管理部审核人 审核日期 批准人 批准日期 拷贝号 生效日期 变更原因及内容: 颁发部门 质量管理部 分发部门 及份数 0 质 量 管 理 部 [2] 生产技术管理部 [0] 设 备 管 理 部 [1] 前 处 理 车 间 [0] 丸 剂 车 间 [0] 综 合 制 剂 车 间 [0] 采 购 供 应 部 [0] 人 力 资 源 部 [0] 办 公 室 [0] 研 发 部 [0] 财 务 部 [0]

四、内容 1.检验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管理 1.1检验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分为外部检定校验和内部校准。外部检定校验由具有计量检定资质的单位执行;内部校准主要针对必须进行开机校准才能运行的仪器的校准,该校准由QC检验员进行。 2.外部检定、校准的管理 2.1计量检验仪器设备必须按照国家和公司统一要求进行计量检定及校准。 2.2质量管理部QC检验员每年年底对下年度需要购进并校准的玻璃器具(容量瓶、移 液管等)提出计划,报设备管理部计量管理员备案。 2.3质量管理部确定需要进行检定校验的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目录、检定方式(见附表), 且每年一次进行跟踪和修改。 2.4设备管理部计量管理员负责编制检验用仪器设备的年度计量检测计划表,按计划定期组织进行检定或校准。在距检定日期一个月或半个月以前,由计量管理员统安排检 定及校准,相关记录及校准部门出具的鉴定证书或校验证书由计量管理员统一保管。2.5检验仪器设备的标识 2.5.1经检定、校准合格的检验仪器设备,正常使用期间,均使用绿色的“合格”标识。且标识完好。 2.5.2标识粘贴在仪器设备的明显位置以表明其状态,标识上有仪器设备的检定编号及有效期。 2.6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使用 2.6.1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投入使用前,必须经过检定或校准。 2.6.2未经计量检定合格或已超过有效期的仪器设备不得正式投入检测活动。 2.6.3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经自校、检定不合格时,应立即停止使用,报告设备管理部计量管理员进行检定或校准,待合格后方能再次使用。 2.6.4QC检验员应熟练掌握所使用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技术性能,正确使用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杜绝误操作,防止因操作不当造成设备损坏或数据失效。 2.7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维修及报废 对检定或校准不合格或使用中损坏的计量检验仪器设备,仪器使用人员立即停止使用 并报告设备部进行维修,修好后再次进行检定或校准;如不能维修,则由设备管理员 按照《设备更新改造与报废调拨管理规程》执行。 2.8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搬运、防护和贮存 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领取、送检和使用,应遵照生产厂家规定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进行操作,杜绝野蛮装卸和运输。贮存要满足计量检测设备存放的环境条件要求。 3.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内部校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