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第五章教育目的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第五章教育目的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知识模拟试题及

答案:第五章教育目的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到的结果的设定,具体说来就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2、人的全面发展:指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克服人发展的一切片面性,实现人的个性的真正全面和自由的发展。

二、填空

1、2008年新修订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到的结果的设定,具体说来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4、教育目的的功能主要有导向性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教育活动的依据、评价标准、出发点和归宿。

5、教育目的可分为社会的教育目的和个人的教育目的两类,他们应当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共同组成完整的教育目的整体。

6、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受教育者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不断建构、提升的教育活动。

7、学校德育的功能可以概括的表述为德育的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和教育性功能三个方面。

8、小学德育内容的重中之重是其它各科教学。

9、小学德育的方法主要有:说服教育法、情感熏陶法、榜样示范法、实际锻炼法、奖励与惩罚。

10、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有:思想品德课、提升智慧水平、校会、班会和少先队活动。

11、智育的主要任务和内容应当是传授知识、发展技能和培养自主性和创造性。

12、小学智育的实施应当是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社会实践诸环节的统一。

13、教育美育是说要使全部教育活动成为美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教育活动本身要做到审美化。

14、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的基本主张是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教育的最高宗旨,教育目的应当依据社会的要求来确定;个人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论认为,应当根据人的本性和个人发展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教育无目的论并非主张真正的教育无目的,而是认为无教育过程之外的“外在”目的。

15、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有:社会生产力极其决定的分工状况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社会关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16、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有以下三点:我国教育目的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我国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三、选择题

1、( C )是全部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A、教育制度

B、教育规

律 C、教育目的 D、教育系统

2、( C )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物质基础。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3、从内容上看,德育主要指( A )

A、道德、思想和政治方面的教育

B、政治教育、法制教育

C、心理教育、性教育、青春期教育

4、在德育的社会功能中,( D )是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的中介。

A、思想功能

B、道德功能

C、个体功能 D 文化功能

5、德育个体功能的最高境界是( C )

A、个体生存功能

B、个体发展功能

C、个体享用功能

6、智力是人的( D )

A、自然能力

B、习得的认知能力

C、自然能

力 D、自然能力和习得的认知能力

7、( C )是不同性质、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学校教育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

A、教育目的

B、教育方针

C、教育目标

8、教育无目的论主要是美国教育家( B )的观点。

A、涂尔干

B、杜威

C、卢梭

D、布鲁纳

9、( A )是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制定教育目的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A、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B、毛泽东教育思想

C、江泽

民“三个代表”思想 D、邓小平的“中特理论”

四、判断题

1、马克思学说中“全面发展”的重要内核是“个性自由”,而“应试教育”最主要的弊端之一是对学生个性的抹煞。(√)

2、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平面的发展,(√)

3、初中是素质教育,高中是“应试教育”。(×)

4、教育目的实际上就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标准和规

格要求,也就是一个国家教育工作总的要求。(×)

5、20世纪末我国推行的素质教育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具体实践。(√)

五、简答题

1、什么是教育目的?教育目的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2、为什么要五育并重,不可偏废?

⑴区别:五育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他们属于不同的范畴,各有自己的任务,不可互相代替。⑵联系:五育都是我国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们是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互相渗透是指每一育当中都渗透其它各育的因素;互相影响是指每一育任务的完成都影响着其它各育任务的完成。因此,我们不能只重视某一方面而忽视其它方面。正因为五育具有上述关系,所以要五育并重,不可偏废。

3、新时期应特别注意培养人才的哪些素质?

⑴创新精神;⑵实践能力;⑶开放思维;⑷崇高理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