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14 新闻(含访谈)类文本阅读学案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14 新闻(含访谈)类文本阅读学案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14 新闻(含访谈)类文本阅读学案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14 新闻(含访谈)类文本阅读学案

专题十四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含访谈)

[考纲展示]

[真题试做]

(2014·福建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九天神眼

从起初遥远的一点,到依稀模糊的轮廓,再到清晰可见的机身,减速、放下起落架、稳稳在某军用机场降落。“奖状”飞机又一次执行特殊任务凯旋了。

走近它,“小”是给人最直观的印象。机身长、宽不过数米,差不多一人多高。而让人很难想到的是,眼前这小小的“个头”,竟能在13 000米的高空飞行,最大巡航速度0.72马赫,可连续飞行6个小时。一进入机舱,才发现这小小的“身板”还着实能“装货”:在直径不足1.5米、高只有1.45米的狭窄机舱内,就装有3个固定座椅,两个座椅在驾驶舱,1个长椅在后舱,各型电子设备占据了舱内大半个空间。

而这也给驾驶“奖状”飞机的机组成员带来了麻烦,狭小的舱内空间,使得除两名驾驶员外,机组其他人员只能挤坐在一尺见方的小长椅上,蜷缩着直不起腰、伸不开腿,时间一长,腰酸背疼不说,想方便也找不着地方。但就是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他们每次执行任务都要连续飞行四五个小时。

谈及飞行经历,机长张凯如数家珍,“自1986年配备‘奖状’号,我们中队已先后7次入藏,20余次进疆,飞行面积超过250万平方公里,协助完成10余项重大科研攻关,完成抢险救灾任务160余架次。”

多年的飞行,让“奖状”中队满载殊荣,也使他们不少人患上了“职业病”。副教导员孙文奎说,“每晚7点半要准时守在电视机前看天气预报,不管有没有任务,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看天。”“一有灾情,无论天气如何,我们都会自发处于待命状态。在那种情况下,灾情就是命令,我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一次,张凯机组飞往重灾区北川遥感航拍,电瓶温度指示灯突然报警,温度直线上升。如果处理不好,就有可能造成空中断电的危险。千钧一发之时,机长张凯脑海中掠过了一个个特情处置预案,一个个处置口令也脱口而出:

“下降高度!”

“跳开X号保险丝!”

终于,飞机从7 000余米下降到6 000米,故障被机组成员镇服。

让机组成员终身难忘的是2011年7月的西藏航拍任务。当时,西藏正值雨季,动辄狂风骤雨,天气变化无常,气象条件非常恶劣;每个成员都出现了较强的高原反应,为了保证有足够的体力飞行,大家只好边吸氧、边打点滴、边研究飞行计划,最后圆满完成了既定任务。

飞险区、闯禁空、测山河、赴震区……一次次的枕戈待旦,一次次的受命飞行,这支“奖状”中队屡建奇功,满载殊勋。在这光环的背后,蕴含着的是一份大爱。

除日常的训练外,“奖状”飞行团队每年有半年以上的时间在外执行飞行任务,陪同家人的时间自然也就少了许多,有时接到紧急任

务,还会和事先安排好的“家事”“撞车”。

或许在有些人的眼里,他们不是合格的父亲、丈夫和儿子,但在家人的心目中,却有着不同的答案。

一位飞行员家属说道:“选择了飞行员,就是选择了寂寞,为了‘大家’,一点牺牲不算啥。”一个轻松的回答,一个灿烂的微笑,折射出的是一份包容与关爱。

“总觉得平时亏欠他们的太多,在家的时候就多给老婆孩子弥补一点。”一机组成员轻描淡写的一句话,道出了这位飞行30多年、6 000余小时飞行员的氤氲柔情。

(摘编自苏银成等《探空测地的“九天神眼”》)

1.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

...的两项是( )

A.“奖状”飞机虽“小”,但“装货”能力不小;它的本领也不小,飞行高度高,航速不低,续航能力强。

B.“奖状”飞机舱内空间逼仄狭窄,机组成员的活动空间不到机舱的一半,这给机组成员带来了诸多不便。

C.“奖状”号机组1986年成立以来,飞行架次多,作业面积广;多次参与导航工作,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D.文章写2011年7月西藏航拍一事,突出了“奖状”号机组不怕苦不怕累、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作风。

E.这篇通讯点面结合、以小见大,主要通过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来表现中国当代军人的阳刚之美。

2.文中写北川航拍时排除险情一事,突出了机组群像的什么特征?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根据文本,探析“蕴含着的是一份大爱”这句话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导图】

【核对反思】

1.【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C项,“多次参与导航工作”错,于文无据。E项,“主要通过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错,文中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

【答案】CE

2.【解析】本题考查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文章写北川航拍时,先写若处理不当将引起的严重后果,然后写机长果断发出一个个处置口令,最后写故障被镇服,虽然没写其他机组成员的活动,但没有他们的配合,难以转危为安。其中蕴含的时代精神是不言而喻的。

【答案】①技术精湛,临危不乱;②团结协作,配合密切。(意思对即可。)

3.【解析】本题考查通过理解文中句子的含意,发掘人物身上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奖状”中队屡建奇功、满载殊荣的背后“蕴含着的是一份大爱”。要注意挖掘语句的深层含意。可用追问法,是谁蕴含着大爱?蕴含着怎样的大爱?大爱是相对于哪种“小爱”而言的?

【答案】①机组成员高度的使命感,对国家对人民高度的责任感;②家属对机组成员的理解,对国家事业的支持;③机组成员及其

家属为“大家”而牺牲“小家”“小爱”的奉献精神。(意思对即可。)

一、新闻阅读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或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1.新闻分类

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电视新闻等体裁,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高考一般考查通讯和特写。

2.文体特点

(1)基本特点: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2)最主要的特点:用事实讲话。

(3)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含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可省略。

3.新闻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4.新闻的阅读步骤

新闻属于记叙文的一种类型,包含了记叙文的基本特点,阅读时我们可以借鉴记叙文的阅读方法,但又不能照搬全套。因此,根据新闻特点我们在阅读时可采用以下四步骤:

步骤一:看标题,抓要素,整体把握新闻内容

新闻标题是新闻主要内容的提要,通过对题意的揣摩,能辨出该文的记叙对象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是消息还是通讯,通过标题把握文本的对象和主要内容。新闻属于记叙类文体,离不开记叙的要素,所以,分析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可以帮助进一步把握主要内容。

步骤二:辨方式,理脉络,准确划分全文层次

“辨方式”,即辨析文本主要采用的叙述方式,消息一般都是采用“倒金字塔”式,这跟一般的记叙文不同。而通讯的叙述方式就比较灵活多变,有顺叙、倒叙,中间或许还会有插叙、补叙等叙述方法,阅读时要特别注意。看清文章前后的联系,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从而准确地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

步骤三:抓关键句,寻背景句,深入挖掘中心主旨

抓住关键句、中心句、过渡句去把握文本的中心内容,研究文本的主旨,揣摩作者的写作动机和情感态度。

步骤四:研究写作技巧,分析表现手法

可以从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对比衬托、以小见大、烘托渲染、借景抒情等文学手段,锤词炼句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几个角度去考虑。

二、访谈阅读

访谈是就某个人,某件事,某个特定问题去访问专家或知情者,请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行报道的文章。

1.访谈的要求

(1)主题:深刻,有针对性、时效性、典型性。

(2)结构:开头、主体、结尾。

①开头:吸引对方,引起对方兴趣,积极进入主题。

②主体:要有敏锐的眼光,善于发现新问题、新材料、新亮点,准确判断它们所蕴含的价值。

③结尾:适当总结,表示对访谈对象的感谢。

(3)语言:平实,口语化,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4)态度:抱着尊重、理解、学习的态度与访淡对象交谈。

(5)再现访谈对象的话语特点,体现现场感,如《焦点访谈》《艺术人生》《鲁豫有约》等。

(6)提问者善于引导,随机应变;访谈对象要积极回应,言之有物。

2.访谈形式

访谈的目的性非常强:就某一特定人、事、问题;访谈的对象有很强的限定:专家或知情者。通常以答记者问、访谈录、对话录等形式出现。最主要的形式是访谈者向访谈对象提出问题。

3.访谈的阅读步骤

步骤一:浏览全文,把握话题

迅速通读一遍全文,把握讨论话题。

步骤二:区分对象,把握问题

将访问者和访谈对象的文字分开,先读提问者(访问者)的问题,把握有哪些主要问题;再阅读访谈对象的文字,大致把握其阐述分析。

步骤三:掌握提问技巧,品味回答语言

访问者的提问是有一定的提问技巧的,如直问、追问、推问等。访谈对象的回答更是一门语言艺术,需要细细品味,方能领悟其中内涵。

步骤四:把握关键,深入内核

重点精读一些提问者提出的一些关键问题和访谈对象的关键回答,深入研究其核心内容: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访谈内容、把握访谈主题。

考向一新闻的文体特征和写作技巧

新闻的文体特征见“文本阅读导引”

新闻的写作技巧,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新闻的真实技巧,即新闻的真实性是如何体现出来的。(2)新闻的结构技巧,既包括新闻的结构方式技巧,也包含构建这些结构方式时所运用的手法技巧。(3)新闻材料的详略技巧,即安排新闻的诸多事实时如何处理的技巧。

[典例剖析]

(2010·山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她只能活七小时”[注]

[美]保罗·舍恩斯坦

本市新闻编辑台上电话机的指示灯闪烁着微弱的白光,时间是下午3点40分。

本市新闻主编接了电话,他听到这些内容:“我的小女儿在路德医院。医生说她只能活7小时,除非得到新药青霉素。这是她唯一的希望。医生已经使用了磺胺以及其他每一种药。我必须找到某个有足够能力的人帮她。你能帮我吗?”

打电话的人通报了他的身份,他叫劳伦斯·马隆,职员,家住杰克逊海茨,第34大道第83号。濒于死亡的小孩是他的女儿,叫帕特丽夏,两岁,现就诊于路德医院,在曼哈顿,第144街和康文特大道交会处。

找到青霉素并非易事。因为这个被医学界誉为“创造奇迹”的奇药是如此的稀少,以致几乎不能得到它。即使是军方,也只能得到他们所需的一小部分。

然而,这位父亲恳求帮助两分钟之后,本市新闻编辑台决定开始投入这项援助工作。这是一场残酷的斗争。“只能活7小时,除非……”

电话打到路德医院,证实了那个小孩几乎不能活了,她患的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病,即葡萄球菌引起的败血症,一种血液中毒。磺胺制剂已用过了,输了两次血,都无济于事。有人提出青霉素是唯一的希望。

通过电话向华盛顿的美国公共卫生局局长托马斯·帕伦请示,并详细调查了纽约的药品公司后得知,施贵宝公司生产青霉素。

打给帕伦博士的电话被A.N.理查兹博士听到了,他在华盛顿负责科学发展局的研究工作。“新泽西州新布伦瑞克的施贵宝实验室能提供青霉素。”理查兹博士说,“我将打电报,请他们立即定量发放。”

与此同时,人们获悉斯特·基弗博士这位波士顿外科医生和战时生产委员会委员有权直接命令发放民用珍贵药物。他是由路德医院的外科医师丹特·柯利蒂大夫通过电话取得联系的。

“你将得到青霉素。”基弗大夫向柯利蒂大夫许诺。那是下午4点钟。医生们对在红头文件的作用下找到青霉素的来源并被予以发放的速度感到惊异。

现在,计划正在实施之中,由两个州的警察护送青霉素这个仁慈的东西从新布伦瑞克运到这个奄奄一息的女孩的床头。下午6点30

分,柯利蒂大夫在霍兰隧道的入口处碰到了一群焦急的记者。当那辆仁慈之车停在施贵宝实验室前面时,时间是下午7点30分。

3个卫兵等在那里。其中一个走向汽车:“是柯利蒂大夫吗?给你青霉素。”

柯利蒂大夫接过那硬纸匣,由冰裹着的青霉素放在里面。“现在,”他说,“我们有了一个战斗的机会。”

最后一段路程是从霍兰隧道到路德医院,只用了8分钟,这是创纪录的速度。行驶在西区高速公路时,车速器始终指向65英里/小时。汽车就要停在医院门口之前,柯利蒂大夫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

“也许是,”一个记者说,“但是从现在起,大夫,靠你了。”

此后,记者们踮着脚尖走进四楼那个失去知觉的孩子的房间。她费力地呼吸着,但在蓬乱的丝一般的棕发下面的小脸上,并没有痛苦的表情。“她是个可爱的病孩子。”一个护士低声说。

帕特丽夏·马隆的父母哭了。

“谢天谢地。”凯瑟琳·马隆低语着,“至少,我的小丫头又有了一次机会。”

(选自《普利策新闻奖名篇快读》,有删改)

【注】这篇报道发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3年8月,获1944年普利策新闻奖。

★1.这篇报道以顺叙的方式写作,并特别突出了时间,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本题,可以从新闻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

(1)内容上,以时间为顺序,体现救援的紧张,效率高。

(2)结构上,“顺叙”本身就是文章层次井然的一种结构方式,突出了事件的连贯性。

【答案】①以顺叙的方式写作,条理清晰,突出了新闻事件的连贯性。②突出时间,渲染了紧张的氛围,强调了救援效率之高,现场感强。

2.柯利蒂大夫为什么说“今天,你们做了—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理解这一语句,要抓住“你们”指哪些人;“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指什么事;为什么这件事单靠医生是做不了的。

【答案】在当时的情形下,青霉素非常稀少,能得到它绝非易事,新闻记者及社会各界同心协力找到了青霉素,并及时把青霉素送到了小女孩的病床前。

3.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而这篇报道却有所不同。请对文中画线部分做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题干要求已经明确了答题方向,就是以画线部分为依据来证实本篇新闻的语言与一般的新闻语言有的不同,而是含有作者感情的。找出含有作者感情倾向的词语,并加以分析。

【答案】画线部分运用“仁慈”“奄奄一息”“焦急”等词语,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使报道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明显的倾向性。(或“体现了对小女孩的爱心和人道主义情怀”)

4.这篇报道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请结合文本和新闻背景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是一道探究题,要注意题干中的“社会价值”和“请结合文本和新闻背景”等提示语,在“生命”“人性”“爱”等方面选择任何一个,言之成理即可,还要注意“注释”所提供的社会背景。

【答案】①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弘扬了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人道主义精神。

②歌颂了人与人之间友好互助、团结一致的精神。

③增强了当时(二战时期)美国人民终将赢利战争胜利的信心。

[方法归纳]

一、分析新闻的真实性“五角度”

二、分析新闻材料详略需“五看”

三、分析新闻写作技巧的四大角度

1.从构思的角度赏析

(1)抓对比点,分析相反内容的内在关联;

(2)抓相似点,分析不同物、人之间的相似性;

(3)抓相关点,分析物、人之间的内在联系。

2.从技巧的角度赏析

(1)分析表达技巧对表现人物特点的作用;

(2)分析表达技巧对表现新闻主题的作用;

(3)分析表达技巧对新闻被群众所接受方面的作用:

①让群众如临新闻现场(生动形象);

②让群众体会作者态度;

③让群众把握新闻主题;

④突现新闻的社会效应。

四、分析新闻标题作用类题目的技巧

1.从新闻标题的特点入手

新闻标题可分为引标题、主标题、副标题,其位置不同作用也会不同,所以,要弄清新闻标题的特点,然后据此分析其作用。

2.从新闻标题的表达技巧入手

新闻标题的表达技巧,侧重于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因此在解答时,一要准确判断标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二要说明其作用。

3.从新闻标题对表现新闻主题的作用入手

新闻标题往往是对新闻主要内容的概括,能对揭示新闻的主题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故可以根据标题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分析标题表现新闻主题所起的作用。

4.从分析新闻标题对表达记者观点和情感的角度入手

新闻标题的拟定,倾注着记者的心血,凝聚着其明显的观点态度,因此要明确新闻标题的作用,把握记者的观点和情感尤为重要。

5.从新闻标题吸引读者的角度入手

新颖别致的标题,能够造成悬念,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这就需要分析标题是如何做到吸引读者的,并规范、准确地表述出来。

五、解答导语作用类题目的三个角度

解答此类题目,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分析:

1.从内容的角度分析,导语写出了什么事实,为全文奠定了什么基调等。

2.从结构的角度思考,导语概括了新闻事实,是总写,引出了对下文事实的展开。

3.从社会、读者的角度思考,突出了新闻的价值,吸引读者等。

六、解答新闻背景作用类题目的五个角度

解答新闻背景作用类题目,需要找准切入点,不妨从以下五个角度进行思考并作答,

1.从新闻背景与内容关系的角度思考,说明或解释新闻的主要内容,令新闻通俗易懂。

2.从新闻背景与主旨关系的角度思考,分析揭示新闻的意义,唤起社会的关注。

3.从运用新闻背景进行对比衬托,突出事物特点,显示变化程度的角度。

4.从背景语言加以暗示,表达某种不便言明的观点角度。

5.从借背景为新闻注入知识性、趣味性内涵,使其更具有可读性的角度思考。

[对型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大山邮差

骆倩雯方非

邮局8点半才开门营业,但门头沟区大台邮政所唯一的投递员王自殿7点45分就到了办公室。

这是中秋节的清晨,空气里透着丝丝凉意,几只早起的小鸟一边觅食,一边欢快地啼叫;邮所周围一片静谧。

“你看,又是好几大袋吧。”推开门,看着地上堆着的邮包,王自殿就知道自己来早了没错。因为周末积压的工作量全堆在一起,每周一任务最重。

卷了卷衣袖,王自殿开始扫地、擦桌、打水。从第一天当投递员开始,他就包干了这些杂事,16年来天天如此。

灰地、木城涧煤矿、玉皇庙、黄土台……按照地址,王自殿把信件、报纸和包裹分成了十几堆。虽然他负责的大台地区只是一个投递道段,但方圆40多里地,2 000多户人家、20多个单位和一个煤矿都是他的服务对象。

“啪啪啪……”一个不落地盖完落地戳,王自殿数了数一天的任务:报纸982份,平信132封,特快专递27个,挂号信15封,包裹4个。“还有6封是地址不详的,不知道跑几趟才能送到。”检查了一下刹车,王自殿一蹬腿儿就上了自行车。此时已是中午11点。记者也和他一道,走上大山邮路。

“咱先去传说中的425道坎儿吧。”冲记者一乐,王自殿说,这是投递中最累的一段,虽然是水泥地,但自行车没法推,一共要走425级台阶,才能到达在半山腰上的黄土台社区。

过了一段小铁桥,王自殿把自行车停在了一个小商铺门口,抱着10多户人家的报纸和信件,开始徒步行走。

虽然只有一里多地,但上下来回走一趟,王自殿至少得花半小时。当了16年投递员,今年53岁的王自殿落下了一身毛病:滑膜炎、关节炎、骨质增生,膝盖每天都贴着膏药,一弯曲就一阵生疼。

告别了最累路段,王自殿又来到最难路段——桃园,半山腰上住着不到20户人家。

上山的岔路口紧挨着马路边,怕信件丢失,王自殿只好扛着自行车上山。这条山路最窄的地儿不到40厘米宽,左边是植被,右边是山石。“既担心山上掉石头,又担心有蛇。送一趟最少得走20分钟,赶上雨天或雪天,就更慢了。”有时为了一封信,王自殿也得上一趟山。

从山上下来已是下午1点多,早上7点就吃完早饭的王自殿没来得及扒拉几口饭。事实上,当了16年的投递员,他就没吃过一顿正经午饭,因此落下了慢性胃炎的毛病。“没时间吃,不然送不完。”当天信件当天送完,这是王自殿给自己定的铁律。

这条铁律来自一个感谢的眼神和一份成就感。

1996年8月的一天,王自殿干投递员不到两个月,当时他还在木城涧邮政所。那是一份很普通的信件,从大兴劳改农场寄来,贴着8分钱的邮票。

目的地在灰地家属区,离邮所二里地的距离。可因为收件人不在家,为了这封信,王自殿一下午往返了6次,走了12里的路程,爬了6次6楼,终于在晚上9点多的时候敲开了收件人的大门。

“我永远也忘不了那夫妻俩感谢的眼神。”那封信是儿子寄的一封探监通知书,而第二天就是探监的日子。“当时夫妻俩拉着我的手,眼里满是泪光。”

王自殿说,从那以后,他就下定决心,当天信件必须当天送完。“最开始,我只认为自己是名普通的投递员,但没想到,我能给收件人带来那么多,我的任务很重!”

受王自殿影响,他26岁的女儿和24岁的儿子也都进了邮局工作。“女儿做前台营业,儿子做分拣,我做投递,邮政的四个工种我们家就占了仨,成邮政世家了。”

当了16年投递员,王自殿累计投送了近30万份报刊,15万多份邮件,处理疑难信件近3万件,行走里程超过10万8千多公里,相当于绕地球旋转两圈半。

★1.文章的第2段描写邮局周边的环境,有哪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②突出了主人公的奉献精神、工作的忙碌和心情的愉悦。

【答案】①使得新闻事件显得真实可感;②反映出王自殿工作任务的琐碎和繁重;③侧面表现出作者对大山邮差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3.本文的结尾部分插叙16年前的一件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丰富了新闻内容,写出了王自殿工作的精神源头和动力;②升华了主题,说明邮差的工作虽然平凡,却意义重大。

4.请结合全文,谈一谈大山邮差身上有哪些精神让你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①不怕劳累,不怕艰辛;②淡泊平静,自得其乐;③严于律己,乐于助人;④从平凡的工作中发现恒久的意义。

考向二新闻的语言

新闻最大的特点是真实性,因此其语言一般为客观叙述,很少主观评论,这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但是,由于表达的需要,部分新闻在客观叙述的同时,融入了主观色彩,带有明显的情感性和倾向性,使新闻的语言显得更加丰富多彩。

[典例剖析]

(2010·广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让法律来保护阳光

梁衡

“中国高度重视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把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2006年1月1日,中国将正式实施《可再生能源法》。”

——摘自国家主席胡锦涛2005年11月7日在国际可再生能源大会上的致辞

什么是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相对于越用越少、不可再生的煤和石油,这些能源可谓循环往复、取之不竭。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专门立法来保护它们的开发呢?原来这阳光、这风、这些生物等并不自由。我们歌颂阳光的美丽,羡慕风的来去,欣赏生物的多姿,①其实它们受着许多束缚,满肚子委屈。阳光不远万里来到地球,不只是为了红几朵花、绿几棵树,它还能发电、供热,能让汽车跑,能让电灯亮。科学家说,晴天太阳照着的每一平方米就蕴藏着1千瓦时左右的能量。

风儿在地球上飘荡,也不只是为了来一点凉爽、送几片白帆,它还有更大的力量,却无用武之地,所以就恼怒、狂躁。你看那台风、飓风、龙卷风是怎样地拍胸怒吼。地球上除人类以外还有多种多样的生物,不过它们只是无奈地独处,兰在幽谷无人问,花自飘零水自流,②还有谁知道它们居然蕴藏着丰富的能源呢?

阳光、风、水、生物、地热、海洋有这么多本事,为什么不使出来呢?有两个原因:一是人们的认识所限,有眼不识金镶玉,轻慢了它们,它们当然就不出力。这好办,随着科学的进步,观念的转变,会纠正的。二是人们的固执,明知可用就是不用,甚至不许别人用。原来能源一族也和人类社会一样,新旧之间会明争暗斗,抢位置、争高低,先来的见不得后到的,强势者挤兑着弱小的。新能源的开发当然要投资,旧能源说,何苦呢,照旧用我不更省事?新能源的开发要成本投入,旧能源说,你看,得不偿失!

房顶上装一个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供热系统,可以供全楼的照明、热水。③建筑商说还得改图纸,施工队说太麻烦,物业部门说不美观。山坡上竖一个风力发电塔就可送电到万家,但是先要征地,又要修路、进设备、培训技术人员。主持者一想,算了吧,还是到热电厂买电去。玉米的传统用途是食用或者当饲料,现在发现可以造酒精,这酒精还能开汽车,玉米秆可以发电。但是将这些理论变为现实有许多风险,谁第一个吃螃蟹?总之,新事头绪多,旧轨最好循。至于新事物的前景,一般人管不了那么多。

一般人管不了,谁来管?国家来管。用什么办法来管?用法律。只有法律才能平等地规范所有人的行为,保护人类的长远利益,于是就有了《可再生能源法》。

1831年,当整个欧洲还在靠油灯、蜡烛照明,靠煤炭取暖时,法拉第把一块磁铁投入线圈,电流计上的指针轻轻摆动了一下。他给人表演时,有绅士问:“这有什么用?”法拉第说:“先生,不用多久,它就会给您交税的。”现在全世界靠电力生产的财富和税收早已多得难以统计。为推广新能源,各国都制定了相关法律。

现在阳光、风、生物等新能源才崭露头角,就像当年法拉第手中的磁铁和线圈,亟盼世人理解,盼社会支持,盼法律保护。打个比方,《可再生能源法》就像《未成年人保护法》一样,它是专门保护弱者、保护未来、保护人类的长远利益的。

千百年来,我们都将阳光当作人类自由的象征,现在突然发现,我们并没有给阳光自由,发现我们亟须用一部专门的法律来保护阳光的自由。当年有人问恩格斯说,你和马克思为之奋斗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子?

恩格斯回答:“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自有阶级社会以来,人类就在为自己争自由,为社会秩序立法,现在又懂得为自然争自由,为保护利用自然立法。人类的自由发展应该成为自然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反之,自然的自由发展也是人类自由发展的条件。当阳光、风、各种生物,还有地热、海洋都自由地迸发它们所有的能量时,人类自己也就获得了最大的自由。

(选自《梁衡新闻作品导读》,有删改) ★请在画线部分任选两处,指出其所用修辞方法,并分析所用修辞方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的能力。修辞方法不难判断,拟人、反问、排比,具体作用可以从“原来这阳光、这风、这些生物等并不自由”“它还有更大的力量,却无用武之地,所以就恼怒、狂躁”“人们的固执,明知可用就是不用,甚至不许别人用”等句子可以总结出来。

【答案】①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地表达出可再生能源没有被开发。②用反问的修辞方法强调了人类对可再生能源的不了解。③用排比的修辞方法突出了新能源在推广过程中受到的重重阻力。

[方法归纳]

一、解答新闻语言的准确性类题目的技巧

1.从语言是否准确记录和再现新闻真实内容的角度考虑

新闻来自事实,由事实构成,是事实的记录和再现,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事实是源,新闻是流,事实决定新闻,这就需要有准确的语言来呈现。

2.从逻辑学和语义学的角度考虑

新闻语言的准确性,从逻辑学的角度说,就是概念明确,判断准确,推理合理,从语义学的角度说,就是表意明确,不产生歧义,合乎分寸,没有偏差,符合实际,没有虚假。

3.从遣词造句的准确精练性的角度考虑

精心选择与局势、事件或个人相匹配的词语。要知道,缺少语言的准确精练性,记者就无法使报道与事件相符。要注意词意的差别,还要留意词语的感情色彩、语言的得体等。

二、赏析新闻语言的情感性题目的四个思考角度

[对型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辽宁舰”上最后的八天七夜

——追记航空工业英模罗阳

辛阳何勇白天亮

这是罗阳最后的八天七夜。

11月25日,沈阳。天色阴沉,寒风凛冽。

在外奔波17天。罗阳回家了。傍晚时分,汽车缓缓开进了中航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家属区。

车窗外,有他熟悉的温暖的家。可他,永远回不去了。

“辽宁舰”上的八天七夜,是他和同事们,和他心爱的战机共同度过的最后一段时光。让我们走进罗阳最后的八天七夜,细说这位“航空英雄”和他执着的航空信念……

11月18日晴初登“辽宁舰”

带着旅途奔波的疲惫,11月18日早晨7时,罗阳乘坐直升机登上“辽宁舰”,开始执行歼-15起降飞行训练任务。

罗阳匆匆把行李放下,没有做任何整理。巨大的压力像一双无形的大手扼住了他。

他很着急。上舰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急着询问此次海试飞机每天怎么训练,今后8天里的日程安排。

褚晓文比罗阳早登上“辽宁舰”几日,情况要比罗阳熟悉一些。他曾嘱咐罗阳,上了“辽宁舰”,最好先认认门,这里太大了。

13时30分,上午海试飞行结束。罗阳并没有按照褚晓文交代的来熟悉“辽宁舰”上的生活,而是到各个舱位,到飞机塔台,到方舱……他想要尽快地熟悉这里的工作环境。“我来得晚,第一次上船,我对船不了解。”罗阳这样对褚晓文说。褚晓文回忆说:“他很心急,希望能一下子进入到工作状态。”

11月19日至21日晴基建日

浩瀚的大海,一望无边。

此后的几天,舰载机——歼-15海试飞行后要接受例行检查,同时飞行人员也要进行基础的流程演练,“辽宁舰”也要进行适时的“体

检”。

“辽宁舰”少了些发动机巨大的轰鸣声,安静了许多。

罗阳依旧停不下来。他想知道每一个细节。他向海军询问下一步海试飞行的工作要求,向空军询问今后对飞机制造的要求,向总设计师孙聪询问飞机试飞时还需要做哪些改进,向司令员和参谋长询问舰载机能否满足中国海军的需求。他在为下次随船海试做着准备工作。

每天晚上6时,航空例会和晚餐后,罗阳和褚晓文都要在甲板上走走。褚晓文说,罗阳能走上10到12圈,“他在思考,思考着歼-15以及沈飞和中国航空的未来”。

11月23日、24日晴海试日

轰鸣。震得人心中翻腾。

歼-15起落时巨大的轰鸣声牵动着“辽宁舰”上的每一个人。

罗阳看待歼—15,如同看待自己的孩子一般。每次起降,罗阳总是在距离它最近的位置。

罗阳是接替谢根华上舰的,谢根华告诉罗阳,飞机起降时产生的巨大轰鸣,可以通过张大嘴巴大声呼喊来抵消对人体的影响。

然而,每次起飞降落,罗阳都要拿出笔记本,在上面写下些什么,似乎忘记了谢根华和他所说的那些要点。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公司董事长孟军说,他是在记录飞机起降时的位置。

压力。压得人喘不过气。

舰载机——歼-15,中国国防的期盼,全世界在瞩目。歼-15海试,不能失误,更不能失败。

从飞机立项到设计、制造、飞行,罗阳都参与其中。看着自己亲自研发制造的飞机就要首飞,充满了热爱、期待,但又充满了无限担心,压力之大、责任之重,难以想象。

“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体验罗阳的巨大压力,”孟军说,“作为歼-15的研发制造者,在一旁观看、记录着舰情况可以说是提心吊胆。而歼-15起飞时巨大的轰鸣声,更是震得人心脏难以承受,但罗阳却坚持记录了任何一批次飞机的触舰、复飞等动作,他的观看点离飞机最近距离不超过20米。”

兴奋。激动得忘了病痛。

11月24日,“辽宁舰”首批舰载机全部完成航母起降飞行训练。

“任务完成了,我很欣慰。”由于保密要求,这是罗阳上舰后打给妻子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电话。

11月25日阴霾返航日

成功,离舰,鲜花。

人们在拥抱,在欢呼,在庆祝。

罗阳显得有些疲惫,他没有和身边的人拥抱,没有像他们那样激动;他只有淡淡的微笑,略带疲惫的微笑。

欢迎的人群中,谢根华在,褚晓文也在。可是他们在甲板上没有看到老罗,再往甲板下面看,看到了孟军、孙聪。褚晓文说,罗阳是最后才下来的。

褚晓文对迟迟下来的罗阳说:“辛苦了。”

舰载机——歼-15成功起飞,而罗阳却倒下了,不再起来。

送别罗阳的人说,他的遗容很安详。

(选自2012年12月12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新闻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11月25日,在外奔波17天的罗阳最后一次乘车回到中航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家属区,不久他就牺牲了。

B.罗阳是11月18日登上“辽宁舰”并开始执行歼-15起降飞行训练任务的,上舰后,他第一件事就是急着将今后8天的日程做安排。

C.在歼-15海试飞行后要接受例行检查和“辽宁舰”进行“体检”的几天里,罗阳依然闲不下来,他一直在为下次随船海试做着准

备工作,并思考着中国航空的未来。

D.11月23日、24日是海试日,看着自己亲自研发制造的飞机就要首飞,罗阳既兴奋又感到压力巨大。

E.本文撷取罗阳生命中最后的八天七夜的生活片段,描写他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关爱亲人的事迹,表现了一位杰出“航空英雄”的伟大人格。

【解析】A项,11月25日在车上的是罗阳的遗体。B项,“他第一件事就是急着将今后8天的日程做安排”分析不当,应是“急着询问此次海试飞机每天怎么训练,今后8天里的日程安排”。 E项,“关爱亲人”在文中无体现。

【答案】CD

2.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体会文中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虑当时的环境气氛,又要考虑罗阳当时的实际情况。当时“人们在拥抱,在欢呼,在庆祝”,罗阳的行为显然与当时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比。什么原因呢?根据前文交代,一是因为他压力巨大,二是因为他身体上的病痛。他的行为恰恰表现了他的沉着和强烈的责任感。

【答案】①罗阳的表现与庆祝的现场热烈构成对比,体现压力和病痛已使罗阳疲惫至极。②此时罗阳是冷静而客观的,这表现了他强烈的事业责任感。

★3.简要分析这篇文章语言的主要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作品的语言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首先要从整体上看文章语言的句式特点,描写手法的运用及是否使用修辞手法等,然后找出典型的例子进行分析。注意分析时语言简洁、条理清晰。

【答案】①运用短句,简洁有力。如“压力。压得人喘不过气”突出强调了人物所面临的压力之巨大。(分析“轰鸣。震得人心中翻腾”“成功,离舰,鲜花”等亦可)

②运用整句。句式整齐,语言贯通。如“他向海军询问……向空军询问……向总设计师孙聪询问……向司令员和参谋长询问……”,使用排比句式,表现了罗阳工作的紧张繁忙,体现他强烈的责任心。(分析“而是到各个舱位,到飞机塔台,到方舱”“人们在拥抱,在欢呼,在庆祝”等亦可)

③形象生动。如“巨大的压力像一双无形的大手扼住了他”,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压力之巨大。(分析“罗阳看待歼—15,如同看待自己的孩子一般”等亦可)(答出其中两条即可)

4.这篇新闻报道,采用了日记的形式,你认为这样写作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探究的能力。日记体一般有以下几个好处:日记按时间顺序展开,这样事情的发展脉络比较清楚;日记的表达方式很随意,可以记叙,可以描写,可以议论,可以抒情,可以说明,能更真实地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篇幅上,可以是一些片段,可以写篇章;组合形式上,一般是开篇要有日期、星期、天气(前两个因素也可以只取其一),文中的日期可以间接地渲染环境,天气还可以映衬心情。

【答案】①以日记的形式,便于展开顺叙。使文章条理清晰。

②突出时间的紧迫性,渲染强调人物工作的紧张和面临的压力之巨大。

③回忆这一段时间中人物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便于更全面地表现罗阳,表达对他的追忆与缅怀。(意思对即可)

考向三分析访谈的内容

访谈是带着对某个人、某件事、某个特定的问题去访问专家、名人或其他知情者,请其对所提问题进行解答,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行报道的文章。所以访谈的内容包括提问者提出的所有问题和访谈对象回答的内容。“访谈的观点”包括访谈作者的观点和访谈对象的观点。这些观点,有时比较明显,有时隐含在具体的语句中。

[典例剖析]

(2014·广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罗哲文(1924—2012),中国古建筑学家。下面是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在罗哲文先生生前对他的访谈节选。

主持人:在您选择职业的年代,建筑学可算是一种不入流的行当,您为什么选择了学习建筑学?

罗哲文:从我当年进入营造学社学习建筑到现在,按一般老百姓的话,可以说我和建筑学有缘分,或者说这是一个从偶然到必然的过程。说偶然,是因为抗战时期,营造学社迁到了我的老家四川宜宾,要是迁到别的地方去了,我这辈子可能就不会做这个工作了。说必然,是因为我从小就喜欢做手工,我还很喜欢工艺、画画什么的。

主持人: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是您的老师,您现在所从事的古建筑保护研究,有哪些观念是梁先生带给您的?

罗哲文:他有一个观点,中国的新建筑要“中而新”,就是说既要中国式又要有新创造。他这个观点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所以我现在也在宣传,新建筑一定要中国式,要体现中国古建筑的优秀传统,同时也一定要有创新。梁思成先生临终前嘱托我“文物保护的事情,你一定要做好”,这个重托我一直记在心里,永远也不敢忘掉。

主持人:2003年,您在80岁高龄的时候穿越了罗布泊。很多人都说,您是穿越罗布泊年龄最大的人。您为什么要在这样的高龄做这样的事?

罗哲文: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去考察和寻访汉长城。几十年前,我刚接触到长城的时候,看到一些关于长城的书,其中一本写了从玉门关到库尔勒的这段长城,并说这段长城跟玉门关以东的长城不一样。从那时起我就想亲自来看一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主持人:考察这段长城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罗哲文:这段长城对研究整个长城来说太重要了,绝对不能缺了这一块儿。过去曾经有个错误的说法,认为长城是防御扰掠的,目的在于封闭,但我认为长城是中国最早的对外开放的见证。汉武帝的时候,打通了丝绸之路,那时的长城就是为了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所以到了新疆库尔勒以西,城墙就没有了,修建了一个一个烽火台。当时丝绸之路上荒无人烟,来往的商旅不可能带够整个行程的粮食。此外还有马匹的问题,到了烽火台,商旅可以补充粮食,更换交通工具。

主持人:到目前为止,您跟长城打交道有多少年了?一共去过长城多少次?

罗哲文:我跟长城打交道快60年了。像八达岭、山海关,去的次数都记不清了,可能有一百次以上了。

主持人:实地考察中,您有没有遇到过危险?

罗哲文:遇到的太多了。差不多十多年前我去考察长城,那儿有个地方非常危险,人很难攀上去,我上去的时候还背着相机,结果脚下一滑,差一点摔下去没命了。

主持人:现在很多人都称您是中国古建筑方面的一代大师了。

罗哲文:这个我不敢当,不能说是古建筑大师,我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我觉得自己就是沧海一粟,是大海里面的一滴水。

主持人:对于年轻一代从事古建筑保护的人,您觉得他们最需要学习的是什么?

罗哲文:我觉得基本技术一定要学到。搞建筑首先你要画出图来,所以画图功夫一定得有。写文章介绍建筑的结构,你得有基本勘察文献的能力。当时我们做研究,从哪一本书上看到可以引下来的资料,都必须要查原书,不能不经考证就用。像这种基本功年轻人要学,不能偷巧。必须认真,首先要把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学好。

主持人:在古建筑保护中,您最担心、最忧虑的事情是什么?

罗哲文:最担心的就是技术的传承,特别是工艺的传承。我认为工匠特别重要,没有工匠不行。另外就是材料,可是现在很多人忽略

了这一块儿,很多工艺失传了。

主持人:您搞了一辈子古建筑研究,在您看来,建筑是什么?

罗哲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外国人管它叫石头的史书,我说是木石的史书。中国建筑跟外国的还不一样,外国的建筑主要是石头,我们中国主要是木建的,所以是木石的史书,是一个综合的艺术,是历史的见证。历史有两个历史,一个是文字的历史,还有一个是实物的历史。缺少了实物,就没有东西验证文字的历史了。所以文物的价值就在于它是历史的见证。

(选自《大家》,商务印书馆,2005年,有删改) 1.概述罗哲文先生研究汉长城的过程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先要根据筛选的标准“研究汉长城的过程和结论”确定答题区间,全文罗哲文先生回答了记者的十个问题,其中第三至第六个问题的回答涉及研究汉长城的过程和结论,根据题干筛选出合乎要求的信息并加以概括即可。

【答案】(1)过程:①几十年前,看到书中的有关记载,想亲自去实地考察;②80岁高龄穿越罗布泊,寻访汉长城;③60年间去过长城无数次,历经艰险。

(2)结论:长城是中国最早的对外开放的见证。

★2.在古建筑保护上,罗哲文先生持哪些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作品内容的能力。做本题首先要找到“古建筑保护”这个关键词在文中的位置,确定答题区间,然后再梳理相关要点。

【答案】①有基本技术,会画图,有画图功夫;②掌握基本理论,有勘察文献的能力;③要重视技术的传承,特别是工艺的传承,工匠和材料很重要。

★3.访谈呈现了一代大师罗哲文先生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全文逐层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时要点出人物形象的主要特征,然后结合罗哲文先生所做的事情、做事的态度、对问题的看法等具体分析。

【答案】(1)有责任心,有担当。体现在罗哲文先生不忘师嘱。热爱并始终关心建筑事。

(2)身体力行,信念坚定。体现在罗哲文先生以80岁高龄穿越了罗布泊。

(3)坚持不懈,不畏艰险。体现在罗哲文先生坚持实地考察汉长城近60年,多次遇险。

(4)独立思考,治学严谨。对长城用途的研究,得出不同于其他专家的结论。对从事古建筑保护的年轻一代提出学习要求。

(5)虚怀若谷,见解独到。体现在不认为自己是古建筑大师,说自己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认为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木石的史书。

[方法归纳]

一、解答把握访谈内容类题目的方法

1.迅速通读一遍全文,整体把握讨论话题、主要进程、关键内容。

2.将访问者和访谈对象的文字分开,先读访问者的文字,把握主要问题;再阅读访谈对象的文字,大致把握访谈对象的阐述分析。

3.重点精读一些访问者提出的关键问题和访谈对象的关键回答,深入研究其核心内容。

4.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与其他类型的文章解读分析方法一样。

二、把握访谈观点“四注意”

注意一:访谈的主要观点是隐藏在谈话中的,基本倾向是隐含在访谈对象对问题的回答之中的,注意对访谈内容的解读、对回答问题的处理与分析,因为这是获取访谈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认识的必由之路。

注意二:注意对访谈的内容进行归纳和分析。

注意三:注意访谈的典型细节和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这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注意四:注意访谈的背景、社会现实或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对访谈进行探究的技巧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就是要分析归纳出提问者和访谈对象(主要是后者)的人生观,探讨他的价值观,揭示他的这种人生观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精神,在当前社会下有什么积极意义。“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个考点是考查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和质疑精神。要善于对有疑问的地方提出怀疑,要善于对文章内容进行辩证分析,提出补充,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观点。

需要注意的是,高考考查的访谈对象应该是该领域的专家,必有其独到之处,对其观点不要轻易完全否定。解答探究题目时一定要注意结合文本内容分析。

[对型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陈丹青:六十岁的自画像

张莹琦

总是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作家的陈丹青,一直没有淡出过公众的视野。无论是出书,还是论事,无论他如何自嘲,陈丹青的文字依然充满了“存在感”。

2014年,陈丹青一连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草草集》《谈话的泥沼》《无知的游历》这三本新作,同时也迎来了自己的花甲之期。他的心态有何变化?生活和工作的重点是否转移?

张莹琦:您曾自嘲,“写得太多,画得太少”,《草草集》序言中也写到“多数碎稿是应酬”。这次暌违5年才出书,是有意减少写作、放慢写作吗?

陈丹青:我不是学者,并没一肚子学问憋着要说,只靠不同稿约才能写作。近年确实有意怠慢媒体,“减少写作”,可是美术界,或别的什么界,不断有人要我写点什么——逝者,师长,同辈,晚辈,甚至孩子——其中深交浅交都有,或并不认识,但家眷熟友辗转恳求。我婉拒了不少,凡接了的,零碎时间就被榨光了。

张莹琦:写作是您的爱好,您对写作也很认真,但书的篇章几乎是“命题作文”,是否感到厌倦?

陈丹青:倒没厌倦。前面说了,没有“命题”,我几乎就不写作。

张莹琦:您曾说,出于难于申说的理由,中年后几乎丧失了阅读小说的兴味,反复阅读的只有俄罗斯文学,特别是《战争与和平》《复活》等。能具体谈谈吗?比如它们对您写作或者画画的影响。

陈丹青:那是客气语,诸位听不出,丧失兴味,只因当今好小说太少太少了。另一问题,是你十几岁死心塌地读过的书,会影响一辈子,说难听点,是偏食症,说好听点,是口味刁。但我读书并不为了绘画,只因喜欢,你掉进一部好作品,什么念头都没了。

小学时读到英国小说《流浪儿》、哭得直打嗝,后来读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之前所写的短篇集《顿河故事》,毛发直竖。14岁借到托尔斯泰长篇,根本忘了这是小说。你要知道,孩子看艺术,全部是当真的。日后我记住了故事与人物,同时,请注意:也一句一句记住了作者的笔法。童年记忆,等于下载,成年后复读,逐渐明白哪句是修辞,哪里走匠心——和理论完全无关,但和写作有关,多一字或少一句,段与段的排布,用词的分寸,还有轻重与节奏,等等。

张莹琦:您说过,每个人初出道的作品此后不可超越,您至今画不过您的初作。那您会因此有失落感吗?现在画画的状态是怎样呢?

陈丹青:我比年轻时画得不知好多少,这才羡慕少年时。画画的心态则一点没变。画画、写作,不必心态,那是让你自动安静的勾当。

张莹琦:看自己25岁时的自画像,您形容“装大人、扮成熟,脸上分明有野心”。现在再看您60岁时的自画像,有什么野心是已完成或者淡泊的?还有什么是未完成的、感到遗憾的?

陈丹青:半数野心其实是妄想,我从未停止妄想。一切艺术都是热情,都是痕迹。不要听信艺术家说自己淡泊。真的淡泊,别弄艺术。

张莹琦:您日常的一天一般怎样度过?最近忙些什么呢?

陈丹青:画画,写稿子。当事人很安静,旁观者很乏味。你去裁缝铺或厨房看看,就是我每天的样子。最近我在忙木心故居纪念馆的无数杂事。年初偷空画了六十岁的自画像。

张莹琦:您说过,“艺术家都是虚荣家”,在得到了名声、身份、拥趸过后,现在的您更看重的是什么?

陈丹青:看重什么?独自,安静,干活儿。从小一路到今,都是独自安静干活儿。给弄成有点名,又活在电子媒体时代,露两三回,网上又能搜着,好像天天人堆里混,其实我一年四季在家里、画室里;出差时也猫在宾馆,独自,安静,干活儿。

(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在公众眼中,陈丹青是一个作家,他的文字里充满了“存在感”。但是,他总是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一个作家。

B.暌违5年,陈丹青才推出了三本新作,而且大多为应酬之作,这说明他现在“写得太多,画得太少”,有意放慢写作。

C.写作是陈丹青的爱好,他在写作上的态度积极、认真,不过他因为有意减少写作而怠慢了媒体。

D.陈丹青现在的画比年轻时要好得多,心态也一点没有改变,但是,没有了年轻时画画的安静,因此会感到失落。

E.“艺术家都是虚荣家”的意思是艺术家也需要名声、身份、拥趸等,不过陈丹青更看重的是一个人安静地干自己应该干的事情。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有意放慢写作”是作者说的话,“写得太多,画得太少”是自嘲,而且“大多为应酬之作”也不严密。C项,“不过他因为有意减少写作而怠慢了媒体”因果关系于文无据,文中说“近年确实有意怠慢媒体,‘减少写作’,可是美术界……就被榨光了”。D项,“没有了年轻时画画的安静”错,文中陈丹青认为“不必心态,那是让你自动安静的勾当”。

【答案】AE

★2.在阅读小说方面,陈丹青有怎样的理解和认识?请结合文中内容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题目要求概括陈丹青在阅读小说方面的理解和认识,答案应该在与之相关的访谈内容里寻找。对于作者的这个问题,陈丹青给了很细致的回答,也让我们清楚地体会到陈丹青在阅读时认真的态度。

【答案】①当今好小说太少,让人丧失阅读小说的兴味;②曾经认真读过的小说,会影响人的一辈子;③读小说会一句一句记住作者的笔法,成年后逐渐明白这些笔法,这和理论完全无关,但和写作有关。

★3.陈丹青回答作者问题时,表明了自己哪三个方面的观点?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注重分析陈丹青的回答涉及的具体内容。比如文章前面陈丹青告诉作者说没有“命题”,他几乎不写作等,由此可以概括为“陈丹青对写作的认识”或者是“陈丹青对自己文章的看法”等。

【答案】①对写作的认识。谈自己出版的三本新作,没有别人的“命题”,几乎不写作。②对小说阅读的看法。丧失兴味,当今好小说太少。③对艺术家境界的看法。谈自己的生活,追求安静,独自干活儿。

4.陈丹青在阅读方面的理解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结合文本简要探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回答问题要注意把握陈丹青对阅读小说的具体看法,由他的看法概括,转化为他对阅读的看法。比如“但我读书并不为了绘画,只因喜欢,你掉进一部好作品,什么念头都没了”一句,作者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读书是因为喜欢,一是阅读要投入到书中去等。再如陈丹青谈自己青少年时期的阅读,这些可以概括为:青少年的阅读十分重要,要多读书、读好书等。

【答案】①读自己喜欢的书,并全身心地投入。陈丹青读书不是为了绘画什么的,主要来自于自己的兴趣;并且在阅读过程中投入到书中去,体会书中的内容。②青少年时期要认真读书、多读书。青少年时期读书,情感真挚、记忆深刻,掌握的东西多。③同一本书可以反复读,体会写作手法等。对于一些书,要反复读,明白书中使用的修辞和写作手法,体会作者的匠心等。④要一直坚持读书。陈丹青中年之后还在读书,不过因为他认为当今的好小说少,反复阅读的只有俄罗斯文学。

考向四分析访谈的写作技巧

赏析访谈类文本的技巧是多方面的,包括提问的技巧、表现手法、表达技巧等各个方面。其中提问的技巧最重要,也是考查的重点。

访谈问题的设计特点:

(1)一组问题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

(2)每个问题要明确单一,一次发问不要包含两个以上的问题。

(3)不同的问题采用的语气也要不一样。

(4)要用平实的口语化的语句。

(5)要善于简单点评对方的话或精要讲出自己的理解,从而引出对方的进一步阐述。

访谈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从形式上看就是由一问一答一直循环下去组成的一篇文章。但其问答有互动的因素,并且依靠一问一答推动访谈的进行。这其中,双方要充分配合。提问者要善于引导,随机应变;访谈对象要积极回应,言之有物。因此,访谈文本的主要技巧是针对提问者而言,必须掌握基本的提问技巧。而读者在阅读时就是要着重关注提问者问的艺术技巧。

[典例剖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作家王蒙先生曾说:“可以不读书,不可以不读《读书》。”这句话一度流传甚广,表达了读书界对于《读书》这个杂志的挚爱之情。作为一个万众瞩目的公共平台,它的思想倾向及文风、作者群的改变也将无一例外地成为公众话题。

作为刊物掌舵人,无疑是构成刊物成与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带着众多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掌舵人之一黄平。

思想上的勇气是敢于面对当下

新京报:我很喜欢《读书》这本杂志,觉得您执掌的《读书》引发的讨论也好,专题也好,所涉及的范围比前两个时代都扩大了,这是既定的计划吗?

黄平:计划谈不上。我参与《读书》的编辑工作,有一点很明确,就想拓展它的领域:这一方面是时代要求,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不关心时代、当下,不关心我们的左邻右舍,缺乏世界眼光,那么我们这个清高其实是假的,真正思想上的勇气是敢于面对当下的挑战,至于你的回应是不是那么正确,能否被别人接受,那是另外的问题。

新京报: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读者看到一些没有想到的新问题、新知识、新观点,但可能带来了另外一种效应,比如过于分散,没有重点了。

黄平:第一,《读书》是一个综合性的杂志,学科领域很宽,经常发表讨论建筑、考古、人文地理、国际关系等领域的文章,它不是专业性的;第二,它又是思想、文化类的。在这两个定位下,是否应该一定有一个不分散的东西,这是一个问题。比如,你可以集中到文史哲,甚至文史哲里面只讨论史,那就不是《读书》了。

新京报:一些批评认为,《读书》没有抓住当下社会最核心的问题……

黄平:怎么批评都行,不过有些批评者可能是没有认真读《读书》,只要客观地看看,我觉得应该很清楚,它对当代当下甚至部分超

前问题的警觉、讨论和尖锐性是有的。

时代的原因造成了文化的现实

新京报:在你和汪晖接手《读书》之前,几乎所有中生代学者都在《读书》上发表文章,很多人通过《读书》成名。但是现在数量却大大减少了,个中原因何在?

黄平:这首先可能是时代的原因。现在成名的是歌星、演艺明星、体育明星,而不是思想者。不仅在《读书》成名的思想者少了,在任何地方成名的思想者都少了。当年李泽厚一篇文章《孔子再评价》在全国引起那么大的反响,今天他一篇文章的影响至少无法和电视明星相比。现在这个时代的聚焦点不在思想上,甚至不在文化上。这也是大众文化普及了,媒体形式多了造成的文化现实。

新京报:但是,现在比较有影响的年轻一代学者几乎没有在《读书》上亮相,这是不是有些尴尬?

黄平:少数几个人说明不了问题。他们的影响和歌星、影星、体育明星也无法相比。再有影响的学者在《读书》座谈时参与人数也一定很有限,如果是像篮球明星乔丹、科比来了,那场面肯定火爆。这是时代的问题。另一方面,学者成名不应该靠公共媒体而应该靠专业。有些人给《读书》写文章不像当年那么认真了,因为不能作为“学术成果”,不能拿去评职称,等等。另外,我们在主观上也没有想过要制造“明星”,没有想要让谁在这里或通过这里成名。客观上有人通过《读书》成名,但那不是我们刻意而为的结果。

多元化、包容性是时代的需要

新京报:有一些读者认为《读书》的包容性没有那么强了,你怎么看?

黄平:如果一些朋友把《读书》定位或者预期为某一方阵营刊物,那么《读书》可能会让他们失望。我们希望它是百家的,而不是一家的。在这种情况下,听一些、发表一些不是这个阵营里面的人的文章,对于完善自己的思想是有好处的,真正的思想一定是在同不同意你的人的论辩中形成和完善的。

我们觉得,许多共识被打破以后,变迁的一个结果就是利益多元化、思想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杂志要作为时代的反映,应该有各种各样的东西,多元化、包容性是时代的需要。另外,这些年来,我们有意为之的就是开辟一些新领域,找到一些新作者。对我们来说,《读书》应该有多种声音。

(节选自《新京报》,有删改) 1.下列对访谈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读书》是一个万众瞩目的公共平台。本文通过对其主要负责人的采访,使读者了解到此刊的特点及办刊理念。

B.现在的《读书》只有积极与时俱进拓展领域的目标,没有编辑计划,因为黄平认为计划的推敲跟不上时代变化的步伐。

C.《读书》是一个综合性的杂志,学科领域很宽,经常发表讨论建筑、考古、人文地理等领域的文章,但它并不专业。

D.黄平认为当下通过《读书》成名的人在大大地减少,是因为大众文化过于普及了,媒体形式过于多了。

E.文中多次采用直问的提问方法,不转弯抹角,把想了解的问题直截了当地提出来,开门见山,干脆利落。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原文中黄平认为“计划谈不上”不等于“没有编辑计划”;C项,文中说“它不是专业性的”并不等于“它并不专业”;D项,原因分析不全面。

【答案】AE

★2.请分别简析文章第一个小标题下新京报记者三次提问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本的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本题要从记者提问的特点入手。如第一次提问时说“我很喜欢《读书》这本杂志”,这是第一人称口吻.可以拉近与被采访者的距离,营造轻松的谈话氛围。第二次提问,由“这样做”及“可能带来了另外一种效应,比如过于分散,没有重点了”可知,这是承上启下,可以使采访过渡自然。第三次提问时说“一些批评认为,《读书》没有抓住当下社会最核心的问题……”,这种问法比较委婉,因为涉及了较敏感的问题,这样可以避免尴尬。

【答案】①第一次提问重在营造轻松的谈话氛围,拉近距离。“我很喜欢《读书》这本杂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拉近与被采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