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战争的历史典故

古代战争的历史典故

古代战争的历史典故
古代战争的历史典故

古代战争的历史典故

导读:【草木皆兵】

东晋时代,秦王苻坚控制了北部中国。公元383年,苻坚率领步兵、骑兵90万,攻打江南的晋朝。晋军大将谢石、谢玄领兵8万前去抵抗。苻坚得知晋军兵力不足,就想以多胜少,抓住机会,迅速出击。

谁料,苻坚的先锋部队25万在寿春一带被晋军出奇击败,损失惨重,大将被杀,士兵死伤万余。秦军的锐气大挫,军心动摇,士兵惊恐万状,纷纷逃跑。此时,苻坚在寿春城上望见晋军队伍严整,士气高昂,再北望八公山,只见山上一草一木都像晋军的士兵一样。苻坚回过头对弟弟说:“这是多么强大的敌人啊!怎么能说晋军兵力不足呢?”他后悔自己过于轻敌了。

出师不利给苻坚心头蒙上了不祥的阴影,他令部队靠淝水北岸布阵,企图凭借地理优势扭转战局。这时晋军将领谢玄提出要求,要秦军稍往后退,让出一点地方,以便渡河作战。苻坚暗笑晋军将领不懂作战常识,想利用晋军忙于渡河难于作战之机,给它来个突然袭击,于是欣然接受了晋军的请求。

谁知,后退的军令一下,秦军如潮水一般溃不成军,而晋军则趁势渡河追击,把秦军杀得丢盔弃甲,尸横遍地。苻坚中箭而逃。

【势如破竹】

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夺取魏国政权以后,准备出

兵攻打东吴,实现统一全中国的愿望。他召集文武大臣们商量灭大计。多数人认为,吴国还有一定实力,一举消灭它恐怕不易,不如有了足够的准备再说。

大将杜预不同意多数人的看法,写了一道奏章给晋武帝。杜预认为,必须趁目前昊国衰弱,忙灭掉它,不然等它有了实力就很难打败它了。司马炎看了杜预的奏章,找自己的最信任的大臣张华征求意见。张华很同意杜预的分析,也劝司马炎快快攻打吴国,以免留下后患。于是司马炎就下了决心,任命杜预作征南大将军。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调动了二十多万兵马,分成六路水陆并进,攻打吴国,一路战鼓齐鸣,战旗飘扬,战士威武雄壮。第二年就攻占了江陵,斩了吴国一员大将,率领军队乘胜追击。在沅江、湘江以南的吴军听到风声吓破了胆,纷纷打开城门投降。司马炎下令让杜预从小路向吴国国都建业进发。此时,有人担心长江水势暴涨,不如暂收兵等到冬天进攻更有利。杜预坚决反对退兵,他说:“现在趁士气高涨,斗志正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势如破竹(像用快刀劈竹子一样,劈过几节后竹子就迎刃破裂),一举攻击吴国不会再费多大力气了!”晋朝大军在杜预率领下,直冲向吴都建业,不久就攻占建业灭了吴国。晋武帝统一了全国。

【如火如荼】

春秋时代末期,吴国国王夫差连续征服了越国、鲁国和齐国,雄心勃勃,又继续向西北进军,打算一鼓作气征服晋国。

可正在这个时候,越王勾践抄了吴王的后路。他带领军队一直打到吴国的国都姑苏(苏州),又派人马占据淮河,把吴王的退路切断了。

这消息给吴王夫差当头泼了一盆冷水,他非常震惊,立即召集文臣武将商量对策。大家说,现在退回去等于两关打了败仗,还会两头挨打;如果能打败晋国,就等于在诸候国中当定了霸主,再回去收拾越王勾践也不算晚。

大主意已经拿定,当务之急是尽快征服晋国。考虑再三,决定出奇制胜。

一天傍晚,吴王下达了命令。全军将士吃得饱饱的,马也喂足了草料。从全军中挑出三万精兵强将。每一万人摆成一个方阵,共摆三个方阵。每个方阵横竖都是一百人。每一行排头的都是军官司。每十行,也就是一千人,由一个大夫负责。每项一个方阵由一名将军率领。中间的方阵白盔白甲,白衣服,白旗帜,白弓箭,由吴王自己掌握,称为中军;左边的方阵,红盔红甲、红衣服、红简直就像深不可测;

右边的方阵则一水儿黑色。半夜出发,黎明时分到达离晋军仅有一里路的地方。天色刚刚显出亮色,吴军鼓声大作,欢呼之声震天动工地。

晋军从梦中醒来,一看吴军那三个方阵和声威气势,简直都惊呆了:那白色方阵,“望之如荼”--像开满白花的茅草地;那红色方阵,“望之如火”--如像熊熊燃烧的火焰;而那黑色的方阵,简直就象深不可测的大海。

【退避三舍】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一夫当关】

故事:《史记》载:公元前207年刘邦入咸阳,“守函谷关,项羽至,不得入。”函谷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形势,由此可见。

古代,还有几个与函谷关有联系的成语故事。

【围魏救赵】

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齐国派田忌率军救赵。田忌乘魏国空虚而引兵攻魏,魏军回救本国,齐军乘其疲惫,大败魏军,赵国因而解围。

【出奇制胜】

战国时期,齐国将领田单用火牛阵出击燕军,使燕军大败。这就是孙子兵法势篇中“凡战者,以奇胜。”

【四面楚歌】

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着,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泪,在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一会儿,项羽骑上马,带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从南突围逃走。边逃边打,到乌江畔自刎而死。

【退避三舍】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马革裹尸】

东汉马援自南方还军,故人多迎劳他,号称有计谋的孟冀也向他祝贺。马援说:"你怎么也同一般人一样呢?方向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我想自请击之,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死

在儿妇女婢中呢?"见《后汉书·马援传》。后以"马革裹尸"等指为国而战死沙场。清张贷《西湖梦寻·岳王坟》:"但恨和一成,国家日削,大丈夫不能以马革裹尸报君父,是为叹耳!”

【破釜沉舟】

公元前206年的巨鹿之战,当时项羽大败章邯。这场战争有两个意义:一是消灭了秦军主力,农民军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二是项羽由一个将军一跃成为联军统帅,战争开始由灭秦之战逐渐向楚汉战争转变。

【关于古代战争的历史典故11则】

1.关于项羽历史典故

2.关于“笔”的历史典故

3.关于酒的历史典故

4.关于茶的历史典故

5.关于信义的历史典故

6.「历史典故」

7.历史典故汇总

8.凤城历史典故

上文是关于古代战争的历史典故,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中国历史所有战争时间列表 (2)

近代时期战争年表(简) 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至1842年中英鸦片战争 1841年(清道光二十一年)5月三元里人民抗英之战 1851年(清咸丰元年)至1864年(清同治三年) 太平天国运动1852年(清咸丰二年)12月至1853年1月武汉之战 1853年(清咸丰三年)至1855年上海小刀会起义 1856年(清咸丰六年)至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2年(清同治元年)5月至1864年7月天京之战 1883(清光绪九年)至1885年中法战争 1884年(清光绪十年)8月马尾海战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至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9月平壤之战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9月黄海海战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11年10月10日(清宣统三年八月十九日) 武昌起义 1915年(民国四年)12月至1916军6月护国战争 1917年(民国六年)9月至1918年11月护法战争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战争年表(简) 1924年(民国十三年)1月至1927年7月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1926年(民国十五年)7月至1928年12月北伐战争 1926年(民国十五年)8月汀泗桥之战 1926年(民国十五年)8月30日贺胜桥之战 1926年(民国十五年)9月至10月武昌战役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战争年表(简) 1927年(民国十六年)8月至1937年7月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1927年(民国十六年)8月南昌起义 1927年(民国十六年)9月秋收起义 1927年(民国十六年)12月广州起义 1929年(民国十八年)12月百色起义 1930年(民国十九年)3月至11月中原大战 1931年(民国二十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 1931年(民国二十年)9月至1933年春东北抗日义勇军对日作战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1月至3月淞沪抗战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1月至1945年8月东北抗联游击战争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秋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1月至5月四渡赤水战役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2月遵义战役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5月泸定桥之战

历史著名战役

历史战役 牧野之战 时间:公元前1046年2月,地点:今河南 博弈:周武王vs商纣王 结果:纣王兵败自焚,周灭商评价:中华文化形态的定鼎之战纪元前1046年2月,当看似弱小的数万武王麾下,经过一天血战,大破堪称巨人的商纣王“七十万”之师,看着那昔日的霸王拥着无数价值连城的珍宝玉器,无奈自焚之时,他们谁都不可能想到——这是殷商五百年文化体系幻灭的葬礼,更是中华文化体系淬火重生、涅槃升腾的典礼。从此,绵延三千年、兼收并蓄,至今仍充满生机的传统中华文化,终于成为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至关重要的一极,挥就出至上荣光与惨痛磨难并存的、恢宏历史画卷。 长平之战 时间:公元前260年4月~9月地点:今山西 博弈:秦军(白起)vs赵军(赵括) 结果:秦军大胜,坑杀40万降卒评价:中华2000年铁血帝制的定鼎之战白起一夜之间坑杀400000赵国俘虏和纸上谈兵的赵括的戏剧人生,大约是长平之战留给我们后人的至深记忆。只是,这记忆中,充溢苦涩与暴戾的成份,细细品味,断无值得为此开怀的理由。踩踏在万众尸骨之上的白起,在用铁血强力成就了自己丰功伟业的同时,也使得大秦帝国一统江山之路遽然间坦荡无比,几近水到渠成。只是,随之到来的、绵延2000余年的中华帝国制度,也终于命中注定般地充溢着怪异与暴戾的文化基因——铁血、阴谋、功利、无情、没信用、非理性、泯人性——依如它的脱胎母体,依如那个异型般的长平之战。 宋辽岐沟关之战,中原文明转入全面消极战略防御的开端 片石之战 时间:公元1644年4月 博弈:大顺军(李自成)vs 明清联军(吴三桂多尔衮) 结果:大顺军溃败,成就大清入主中原之路评价:决定三百年大清王朝基业的开山之战 淝水之战 时间:公元383年11月 博弈:东晋军(谢安)vs 前秦军(苻坚) 结果:8万东晋军大败80万前秦军评价:鼎定两百年中国历史走向的大战。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源出自淝水之战的这些成语故事充分凸显着此次战役的传奇气质——神了!的确,以不足八万之众,瞬间将号称百万的巨人击倒,遍观人类历史,堪称独一无二、空前绝后,不神才怪。 涿鹿之战 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东夷集团中的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涿县一带所进行的一场大战。“战争”的目的,是双方为了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它也是我国历史上见于记载的最早的“战争”,对于古代华夏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中国常用的历史典故

中国常用的历史典故 导读:中国常用的历史典故20则 1 钱可通神 唐朝宰相张延赏有一次过问一场冤狱,要有关狱吏十天内查明判决。第二天一早,他见案头放着一份小贴子,上写:“钱三万贯,乞不问此狱。”他大怒,把案子催得更紧。第三天,又见有小帖子,写明“钱五万贯”。他更加光火了。要求两天内结案。第四天,又见小帖子,写明“钱十万贯”。这一下,他气馁了,说道:“钱到十万,已可通神,我还管得了吗!”见唐张固《幽闲鼓吹》。后以“钱可通神》极言钱的诱惑力之大。 2 骑猪 唐朝武则天时,河内王武懿宗,率军去赵州一带打仗。懿宗听说敌方有数千骑从北而来,便弃甲而逃,其实当时双方相距还有七百里之遥。后来懿宗回师京都,置酒庆功。张元一在武则天面前写诗嘲笑他,有“忽然逢着贼,骑猪向南窜”之句。武则天问:“懿宗难道没有马吗?为什么要骑猪?”张元一说:“骑猪是是夹豕走也。”按:豕即猪,豕与屎同音,夹豕走,意思是来不及大便,夹着大便就逃走。见唐孟棨《本事诗。嘲戏》、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四。后以骑猪指仓皇逃跑。 3 鸟尽弓藏 把鸟射完以后,弓就用不着了。汉高祖刘邦的妻子吕后怀疑韩信

谋反,把他抓起来。韩信说:“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现在天下已定,我是应该死了。”见《史记。淮阴侯列传》。又《越王勾践世家》也载有范蠡的话:“飞鸟尽,良弓藏。”后以“鸟尽弓藏”为事后拋弃有功之人的典故。 4 屏风误点 三国时,曹不兴给孙权画屏风,不小心,误点了一滴墨,便将它画成一只苍蝇。孙权看到后。以为是真苍蝇,用手去赶它。见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曹不兴》,后以“屏风误点”形容画艺高超。 5 蒲柳先秋 晋代人顾悦之与简文帝同岁,但头发早白了。简文帝问他为什么会这样,他说“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姿,经霜弥茂。”意思是我像蒲草与柳叶一样,一到秋天就萎落;你像松树和柏树,虽然经历霜雪,却越来越茂盛。简文帝说他答得很好。见《世说新语。言语》、《晋书。顾悦之传》。后以“蒲柳先秋”为体质弱的典故。 6 弃席 春秋时,晋国的重耳在外流亡二十年,不少人跟随他出生入死。后来,他加国为晋文公。在途经黄河边时,下令把原来的生活用品如席蓐(卧具)笾豆(食具)等都丢掉。凡是手足胼胝,面目黧黑的人都走在后面。跟随他流亡的人中有个叫咎犯的.听后大哭。重耳问他:“回国应该高兴,你为什么样哭呢?”咎犯说:“你所丢弃的,正是流亡中赖以生活之物和出生入死的功臣,我能不感到悲哀吗?”重耳当即

常见历史典故

常见历史典故 春节的由来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这是 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 节日。不过,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还有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 过春节的习俗。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 神祭祖活动。相关年的传说也很多。 古代的春节叫“元日”、“元旦”、“新年”。 辛亥革命后,才将农历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漫长的历史岁 月使年俗活动内容变得异常丰富多彩。其中,那些敬天祭神的迷信内容,已逐渐被淘汰,而那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内容,像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 习俗至今仍很盛行。 我国最早的春联,是五代时期孟昶写在桃木板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用红纸写春联始于明朝。年画源于唐朝的门神, 它和燃爆竹一样,在古代都是用来驱鬼避邪的,现在却成了专为增加 喜庆气氛的习俗了。贴“福”字在宋朝以前就有了,人们把写在红方 纸上的“福”字,故意倒贴在门、窗、家俱上,取其“福到(倒)了” 之意。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这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 除夕晚上,与家老小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这是 炎黄子孙至今仍很重视的年俗。待第一声鸡啼之后,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均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然后走亲串友,相互道贺祝福。此时的神州大地,处处闪光溢彩,从初一到十五,人 们一至沉浸在欢乐、祥和、文明的节日气氛中。 除夕的由来

俗称“年关”,腊刀三十(有的年份是二十九),是农历一年最后 一天。是日午后,家家户户打扫庭院,整理室内外环境,接着贴春联、门神、半帘子,挂黄钱,焚香祭祖,燃放鞭炮,表示除旧。 晚上,家家吃青粉烩菜,叫“装仓”,表示全家团聚,人寿年丰。全家老幼饱食后,还要剩厂一些,意在“生活富裕,年年有余”。 是夜,全家人彻底不眠,叫“熬年”或“守岁”。小辈给长辈磕 头辞岁,长辈要给小辈发“福钱”,也叫“压岁钱”。 元宵节的由来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灯会)。 据乾隆十四牛张绍美编的《五凉考治六德集全志?武威县志》载:“元宵,四市竖坊,悬灯,杂扮花鼓.高跷.演百戏。”旧时,金塔寺 等地有黄河灯会,情景亦十分壮观。建国后,历年元宵节的灯会胜似 往昔。节日之前,企事业职工,纷纷结扎彩门,悬挂花灯。有花卉灯、动物灯、八仙过海灯、西游记故事灯,争奇斗艳,气象万千。有爱好 者在灯内装置微型电动机,胜似走马灯。最引人注目的是腾云驾雾的 金龙灯,足有lo多米长。是夜,城内和城郊居民,蜂拥而至,万头攒动,人流如潮。武威习俗,观灯时必从龙灯下钻过,祈求合家平安, 万字如意。又说龙是吉祥物,钻了龙灯,就会人丁兴旺。农村灯会别 有情趣,彩灯古朴典雅,乡土气息浓郁。有用玉米芯制做的火炬灯, 也有用山药蛋、萝卜头制做的彩灯。墙头上、马棚下,处处有灯,灯 光通明。据史籍记载:武威灯会之盛况,自唐已有,并闻名于长安。 故有唐玄宗与道士叶法善夜游凉州灯会流连忘返的传说。武威元宵灯会,不论新俗、旧俗,都要举办3天,即正月十四、十五、十六。 二月二的由来 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据旧志载:是日城乡居民以牲醴祀 土祈丰年,各家炒豆类和麻籽食之,意示杀蚤灭虫。如今祀土祈年活 动已不存有,乡间仍有炒麦豆之俗。

中国古代经典的历史战争故事

中国古代经典的历史战争故事 从古至今,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古代历史的改革离不开战争,其中有一些经典的历史战争事件流传至今。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中国古代历史战争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爆发了一场决定性大战。当时北方割据势力以袁绍最大,曹操次之,两大势力决战是势所必然的。袁绍有军队数十万,占地面积又大,但不得人心;曹操能用于对抗袁绍的军队仅三、四万,但比较得到百姓拥护,而且献帝在他手中,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 这年二月,袁绍遣谋士郭图、大将颜良直扑白马曹操所置东郡太守刘延,自己亲率大军驻屯黎阳。曹操采用声东击西的战略,引兵向延津,袁绍派兵增援。曹操见袁绍中计,立即亲率轻骑直趋白马,阵斩颜良,袁军大乱溃散。袁绍大怒,下令渡河追击曹操。在延津以南,曹操故意将辎重弃置路上,袁军纷纷抢夺。操乘机败袁军,诛袁军大将文丑。 曹操尽管在白马、延津取得局部胜利,但敌强我弱的态势仍未根本改变,于是决定诱敌深入,主动撤退到官渡,深沟高垒,固守阵地,以待有利时机。双方在官渡相持数月后,曹操出奇兵火烧乌巢,尽焚袁军粮草辎重,并趁机向袁军全力进攻,一举消灭袁军七万余,袁绍和儿子袁谭率亲兵八百余骑逃过黄河。此一战役,曹操以少胜多,歼

灭袁绍的主力,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中国古代历史战争故事篇2:垓下之围汉四年(前203年)楚汉鸿沟划界后,项羽领兵东归,刘邦也欲西还。这时张良、陈平对汉王说:“汉有天下大半,诸侯皆附之。楚兵疲食尽,这正是天亡楚国之时。今若勿击,真所谓‘养虎遗患’。”刘邦听从。 汉五年,刘邦一面派使者联络各地诸侯王,约定共同灭楚,一面亲自率军追击项羽。十二月,项羽败逃至垓下(今安徽灵壁东南),已兵少食尽,而被汉军及诸侯兵重重围困,夜间又闻汉军四面皆唱楚歌,以为楚地已为汉军占领,不觉泣下,左右也皆泣。项羽于是乘黑夜率领壮士八百余人乘马突围。天明,汉军发觉,以五千骑追之。项羽渡淮时,跟随他的已只剩百余骑。至阴陵(今安徽和县北)迷道问路,被农民所骗,陷大泽中,为汉兵追及,项羽复向东逃,已只余二十八骑,自忖无法脱逃,与部下再战。最后,项羽败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乌江亭长备船岸边要送他过江。项羽笑道:“我与江东八千子弟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能生还,我有何面目见江东父老!”遂下马步战,杀汉军数百,身被十余创,自刎身亡。 中国古代历史战争故事篇3:武王伐纣周文王在完成翦商大业前夕逝世,其子姬发继位,是为周武王。他即位后,继承乃父遗志,遵循既定的战略方针,并加紧予以落实:在孟津(今河南孟津东北)与诸侯结盟,向朝歌派遣间谍,准备伺机兴师。 当时,商纣王已感觉到周人对自己构成的严重威胁,决定对周用兵。然而这一拟定中的军事行动,却因东夷族的反叛而化为泡影。为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教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教 案新人教版

希波战争中希腊取得了胜利,那么希腊取 胜的原因有哪些? 2、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亚历山大16岁时就跟随父亲四处征 战,终于控制了希腊。他父亲曾感叹:“我 的孩子,征服属于你的领土吧,马其顿对 你来说实在太小了!”不久,他继承王位 开始了征服。 把世界当作自己的故乡---亚历山大 大帝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地图,了解马其顿的 强大、亚历山大东征的过程和帝国的建立 (定都和范围) 展示材料,请同学们根据材料归纳亚历山 大东征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3、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学生讨论归纳得出答案:①战争的正义性; ②希腊军民的英勇战斗。 讨论希波战争的影响。 看教材,理清线索。 根据图片所展示的箭头归纳亚历山大大帝 东征的过程 学生根据图片归纳东征的路线 ①读地图罗马的扩张,了解罗马最大的疆 域及其时期; ②看插图《罗马古道》和《引水渠》以及 第38页小字认识归纳罗马黄金时代的概 况。 ③回忆中国历史的“丝绸之路”、自由阅 读卡内容,认识罗马帝国的对外交往。 ④结合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如何认识理 解罗马帝国的扩张的影响? ⑤看课文第39页小字,了解罗马罗马文化 传播的表现。 学生看书本归纳整理讨论并形成认识战争 充满着暴力,同时客观上传播了文化

反思完善 教学札记 教学中整合教材,用图片和文字材料,拓展资源;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分析能力,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的问题。需探讨的是如何将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与罗马帝国的扩张一目有机联系在一起。 -----如有帮助请下载使用,万分感谢。 波斯希腊 文化得以 保存和传 播 亚历 山大 远达 印度 传播希腊 文化 罗马 帝国 地跨 欧亚 非 促进文化 的传播

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教案

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波斯帝国的形成与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与帝国的建立;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2、利用当代世界地图,查找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的版图,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辅助学习历史的能力。 3、探讨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的联系,掌握古代世界主要战争的两面性作用,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看待战争影响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思考探究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的版图包括今天哪些主要国家?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和罗马帝国的扩张战争存在着哪些异同点?罗马帝国的扩张和文化传播有什么联系? 2、议论解疑综合归纳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和罗马帝国的扩张在世界历史上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战争从未在人类生活中长时间地停留过,一般来说,战争具有强烈的破坏性,会给人们带来沉重的灾难。但是它也有积极的作用:一次猛烈的战火之后,随之而来的,往往是文化的传播与渗透。人文素养增强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积极维护人类和平的愿望,并能对战争的后果做出比较客观的价值判断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教学难点:辩证认识罗马帝国扩张的影响 课前预习题: 1.现代奥运会中来源于古代世界的战争的一项比赛项目是什么? 2.马拉松战役的时间、地点、交战双方、结果? 3.亚历山大帝国疆域的大致范围。 4.理解“身在罗马,就象罗马人一样行事”、“条条大路通罗马”等谚语的含义。 5.罗马共和国建立的时间?被罗马帝国所取代的时间?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出示课件,组织学生阅读“导入框”图文,讨论回答: 1 、现代奥运会有一项重要的长距离竞技体育比赛叫马拉松长跑,有同学知道它的长

历史: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同步练习(鲁教版八年级上)

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国家中曾经统一过两河流域的是() ①古巴比伦王国②波斯帝国③亚历山大帝国④罗马帝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下列国家中,曾经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的是() ①古代埃及②波斯帝国③亚历山大帝国④罗马帝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古希腊是被下列哪一个国家灭亡的() A.波斯帝国 B.马其顿国 C.罗马帝国 D.古巴比伦王国 4.亚历山大帝国的版图最东端到() A.小亚细亚 B.幼发拉底河上游 C.印度河流域 D.古代埃及 5.公元前4世纪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大帝国的是() A.古代埃及 B.亚历山大帝国 C.西罗马帝国 D.阿拉伯帝国 6.亚历山大帝国的首都在() A.巴比伦 B.底比斯 C.亚历山大港 D.罗马城 7.现在奥运会上马拉松长跑的运动项目起源于() A.希波战争 B.马其顿王国打败希腊 C.亚历山大东征 D.斯巴达和雅典的内战 8.罗马帝国的版图基本确定下来,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的时间在() A.公元前2世纪 B.公元2世纪 C.公元前1世纪 D.公元1世纪 9.中国古代史书上所记载的“大秦”指的是下列哪一个国家() A.波斯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 D.阿拉伯帝国 10.罗马帝国历史上最繁盛的时期是在() A.公元前2至前1世纪 B.公元前6世纪 C.公元1至2世纪 D.公元3至4世纪 11.下列关于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的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都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②都对外进行了侵略扩张的战争③都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发展④都曾经侵入到印度河流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下列关于亚历山大东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名称主要指挥者双方兵力结果 先秦时期: 牧野之战姜尚、周武王不足10万--17万,一说70万全军覆没 柏举之战孙伍、伍员、磕闾 3万--20万千里破楚,五战入郢阴晋之战吴起 5万--50万大败秦军 伊阙之战白起 12万--24万全歼 即墨之战田单不详将燕军逐出齐国 鄗代之战廉颇、乐乘 20万--60万大败燕军 秦汉时期: 巨鹿之战项羽 2万--40万歼灭 彭城之战项羽 3万--56万歼20万 井陉之战韩信 3万--20万灭赵,俘赵王歇 潍水之战韩信数万--20万灭齐, 昆阳之战刘秀不足2万--42万王邑仅率数千人逃回洛阳祝阿、临淄之战耿弇数万--20多万灭张步,平齐 赤亭之战虞诩 3千--数万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兖州之战曹操数万--数10万迫降30万 官渡之战曹操 2万--10余万歼7万余人 赤壁之战周瑜 5万--20余万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合肥之战张辽 7千--10万大败吴军 夷陵之战陆逊 5万--数10万蜀国从此衰落 凉州之战马隆 3500--数万平定凉州 前秦灭前燕之战王猛 6万--30万歼敌近20万 淝水之战谢玄 8万--97万苻坚至洛阳,仅剩10余万 沙苑之战宇文泰数万--20万伏击战,歼8万余人 玉壁之战韦孝宽不详--15万左右城邑保卫战,歼7万余人 金乡之战于仲文 8千--10万全歼敌军 隋唐五代时期: 浅水原之战李世民不详--10余万消灭薛仁杲 虎牢之战李世民 3500--10余万歼灭窦建德 唐平萧铣之战李靖不详--40余万平萧铣 碛口李靖 3千--不详歼数万 蔡州之战李愬 9千--不详平淮西叛军 奉天、灵台之战郭子仪不详--30余万(一说数十万) 歼敌近10万 太原之战李光弼不满万人--10万城邑保卫战,歼敌7万余人雍丘之战张巡 3千--数万城邑保卫战,不详 睢阳之战张巡 6800--13万城邑保卫战,歼12万人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10个典故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10个典故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其中春秋战国历时500余年,其间战争此起彼伏,风云人物层出不穷,局势跌宕变幻。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军营中的运筹帷幄,外交场合的谋略交锋,给我们留下了大量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相对后世论资排辈,熬年头等官做的体制有所启示,本文整理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历史典故与大家分享。 1、一鸣惊人: 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2、纸上谈兵: 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 3、朝秦暮楚: 战国时代秦楚相争频繁,各诸侯国视利害所重,时而助秦,时而事楚。因而形成了一个形容在列强争夺势力范围的条件下,各集团和人们的态度动摇多变,反复无常的成语。 4、图穷匕见: 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去刺杀秦王赢政,演出悲壮的一幕。荆轲告别太子丹时,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到了秦国,荆轲以重金收买秦王宠臣,得见秦王。荆轲假称要向秦王赢政献上督亢地区的地图,当赢政打开地图时,荆轲抓起卷在地图中的匕首,向秦王刺去。秦王大惊,猛地挣脱。荆轲被秦的武士所杀。

5、大义灭亲 这个故事就比较有名了,在〈东周列国志〉上也有记载,不过我要讲的则是出自〈左传隐公四年〉:春秋时,卫国石蜡之子石厚,与公子州吁共谋杀君篡位。石厚为了安定国内人心,去求计于自己的父亲。石蜡因之而设计,借陈桓公的帮助,乘他们到陈国之机,逮捕了州吁和石厚。卫国派人到濮杀死了州吁,石蜡派家臣到陈杀死了石厚。《左传》因此称赞道:“君子曰:…石蜡,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同与,就是一同处死的意思)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大义灭亲”原指为君臣大义而灭父子私情,后用以泛指炎维护正义而不徇私情。 6、烽火戏诸侯: 在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为博得王妃褒姒一笑,竟不惜在城中演出以烽火向诸侯求教的闹剧。结果,少数民族犬戎进攻西周,再起烽火时,诸侯无人来援,幽王被杀,西周结束。从此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诸侯纷争的局面。 7、破天荒 唐代荆州文风不振,每年解送举人应考,均未中试,时人称为“天荒”。后刘蜕以荆州解送的举人登第,打破了该州多年无人中举的局面,时人称为“破天荒”。荆州刺史崔铉特奖励刘蜕七十万贯破天荒钱。刘蜕答谢说:“五十年来,自是人废;一千里外,岂曰天荒。”又自宋朝以来,江西地方无人以状元及第,后有何昌以对策居第一,有人以诗寄何昌言云:“万里一时开骥足,百年今始破天荒。”后用以指前所未有或首次出现。 8、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9、心腹之患:

中国历史-唐朝时期战争年表

中国历史:唐朝时期战争年表 唐武德元年(618年)五月至七年(624年)三月唐统一的战争 隋义宁元年(617年)五月李渊太原起兵 隋义宁元年(617年)五月李渊之女李氏等起兵 隋义宁元年(617年)六月西河之战 隋义宁元年(617年)六月张纶攻离石等郡之战 隋义宁元年(617年)八月霍邑之战 隋义宁元年(617年)八月至九月河东之战 隋义宁元年(617年)九月刘文静击降屈突通之战 隋义宁元年(617年)十一月李渊攻取长安之战 隋义宁元年(617年)十二月至唐武德元年(618年)十一月李世民击灭薛举父子之战 隋义宁元年(617年)十二月薛仁杲击唐弼之战 隋义宁元年(617年)十二月李世民击薛仁杲扶风之战

隋义宁元年(617年)十二月姜謩、窦轨与薛举长道之战 隋义宁元年(617年)十二月薛举击刘世让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四月王师仁击稽胡富平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四月窦轨击稽胡宜君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七月唐击薛举浅水原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七月李轨击灭突厥阙可汗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八月薛仁杲攻唐宁州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八月至十一月浅水原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九月刘感与薛仁杲泾州、细川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九月常达击薛仁杲宜禄川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二月马元规攻取安陆、荆州、襄州之战唐武德元年(618年)四月李建成、李世民进逼东都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七月唐击朱粲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七月蔺兴粲击梁师都灵州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九月唐攻尧君素河东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十二月罗艺击窦建德幽州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十二月庞玉击旁企地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十二月王世充围谷州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十二月盛彦师伏歼李密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高开道击李景北平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末宇文化及攻魏州之战 唐武德二年(619年)正月李神通击宇文化及魏县、聊城之战唐武德二年(619年)闰二月窦建德击宇文化及聊城之战 唐武德二年(619年)闰二月张孝珉袭汜水城之战 唐武德二年(619年)闰二月至三月王世充攻谷州之战 唐武德二年(619年)闰二月窦建德攻邢州之战 唐武德二年(619年)闰二月李厚德兄弟击王世充之战 唐武德二年(619年)三月杨则击梁师都灵州之战 唐武德二年(619年)三月邓暠击高开道之战 唐武德二年(619年)三月至五月王世充攻义州之战

中国历史典故

中国历史典故 1.炎黄子孙:大约四千七百多年前,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chī)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之后黄帝打败炎帝族,成为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后人将黄帝誉为华夏族的祖先,因为黄帝和炎帝是近亲,又融合在一起,所以我们自称“炎黄子孙”。 2.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禹采取“开、通、疏、凿、引”方法治水,因治水有功,被推为部落联盟首领。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3.桀骜不驯:夏王朝第16代君王桀(jié)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桀犬吠尧”“桀骜不驯”都出于此人。 4.烽火戏诸侯:周幽王千金难求妃子(褒姒)笑,烽火连台戏诸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国都镐京被犬戎攻破,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太子即位,为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5.春秋五霸:东周在历史上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第一个称霸的齐桓公,与后来的晋文公(重耳)、宋襄公、秦穆公、楚庄公一起,在历史上被称为“春秋五霸”。(后两位也有说是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6.管鲍之交:指春秋时期,齐国齐桓公的两位贤臣管仲和鲍子牙之交。 7.秦晋之好:指秦穆公帮助流亡在秦国的晋国流亡公子重耳回国做了国君,并将自己的女儿文嬴(yíng)嫁给了重耳,成就了“秦晋之好”。 8.问鼎中原:鼎是古代国家权力的象征,楚庄公问鼎之轻重,有取代周室之意,“问鼎中原”源于此。 9.卧薪尝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历经22年,复仇雪恨灭吴国,成为春秋时代最后一个霸主。 10.商鞅变法:商鞅(yāng),原名公孙鞅,秦孝公期间,其通过变法使秦国变得强大,但因执法惹了太子,太子(秦惠文王)即位后用车裂之刑(五马分尸)将其处死,可谓商鞅“作

人教版 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6课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随堂练习(有答案)

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知识讲述】 希波战争是古代波斯帝国为了扩张版图而入侵希腊的战争,战争以希腊获胜,波斯战败而告结束。这次战争对东西方经济与文化的影响远大过于战争本身。 希波战争是人类历史文化的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融合,其影响远远超出波斯、希腊的范围。它大大加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促进东西方文化发展,促进科学、艺术的进步。打破东西方几乎完全隔绝的局面,从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这是希波战争最重要的影响。 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国强大起来,后亚历山大即位,经过他的东征,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伴随东征的过程中,东西方文化出现了交流和发展,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渗入到希腊文化中。 亚历山大帝国几乎包括了当时人类的主要文明:波斯文明,埃及文明,犹太文明,甚至印度文明,这样整个亚欧大陆的交通也被打通。 【能力拓展】 希波战争在教材中所占篇幅较少,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将这场世界史上重要的战争的背景、经过、结果以及重要的影响深入的想学生讲解。在讲解过程中建议补充一些素材资料,如马拉松战役,以此丰富这部分内容。 公元前6世纪中期,波斯征服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公元前491年,大流士一世派遣使者到希腊各国索取“土和水”,也就是要求对方屈服。斯巴达和雅典不屈。第二年,波斯大军在马拉松平原登陆。米太亚得率领雅典军队约1万人前往阻击。他们采用两翼埋伏,正面佯攻,最后三面包抄的战术,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范例。 在地域上了解亚历山大帝国的疆域,以此分析当时经过亚历山大的东征使整个帝国成为当时主要的世界文明的汇集地。 在讲解罗马帝国建立最初二百年间的历史内容时,引导学生分析这个时期罗马出现繁荣景象的原因,同时,这个时期的罗马于外部有和平交往。教师应帮助学生回忆已在中国古代史学过的“丝绸之路”、两汉与大秦的往来有关知识,加强中外历史的联系。 【易错点提示】 希波战争是东方帝国波斯于西方希腊城邦在各自发展过程张的一次碰撞,也是早期东西方文明的一次重要冲突。对于战争要辩证的复习,战争带来灾难的同时,在客观上也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 亚历山大东征,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将希腊文明传播到东方,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正确认识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的影响:一方面,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另一方面,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罗马帝国与外部的往来方式既有战争也有和平方式。罗马帝国在其繁荣时期,与北欧、印度、中国等都有贸易往来,说明其与外部也有和平的往来。 【经典题目】 1.一个月后,伦敦奥运会就要开幕了,我国选手将参加奥运会的马拉松比赛项目,而这个运动项目则源自世界古代史上的一次战争。这次战争是 A.希波战争 B.布匿战争 C.罗马内战 D.十字军东征 【答案】A 【解析】马拉松比赛源于希波战争中的马拉松战役。 2.古代世界各大洲、各地区和各民族之间的交往途径和方式主要有和平交往和暴力冲撞。其

七上历史课本中的十一个有名战争以及课本重点 十

七上历史课本中的十一个有名战争以及课本重点十 1涿鹿之战:在涿鹿黄帝炎帝部落对蚩尤部落。黄炎部落胜。 2公元前1600年商对夏,汤战胜桀,夏朝灭亡。 3牧野之战: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带兵攻商,双方在牧野大战,纣王被击败,逃到鹿台自焚而死,商朝灭亡。 4城濮之战:公元前七十世纪末期,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晋军大败楚军。5桂陵之战:公元前四世纪末期,魏国大将庞涓率军包围赵都邯郸,赵向齐求救,齐趁魏空虚,派兵攻打魏都,庞涓率兵回救,在桂陵中了齐军埋伏,大败而归。 6马陵之战:十几年后,齐魏有一次大战,魏军在马陵又中了埋伏,主力被歼。 7长平之战:战国末期,秦赵在长平一场大战,赵军中计,大败。主力四十多万大部分被坑杀。 8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项羽率兵去救被困巨鹿的起义军,项羽带兵破釜沉舟,大败秦军。 9官渡之战:公元200年,袁绍率兵十万,进攻曹军。两军在官渡对峙,后来,曹操采用谋士之计,袭击袁军屯粮处,火烧袁军粮草,袁军军心大乱,曹军趁机进攻,大败曹军。

10赤壁之战:公元208年,曹操带兵南下,想统一南北,结果被孙刘联军用计打败。 11淝水之战:383年,前秦王苻坚率80万兵力,企图一举灭亡东晋,,两军在淝水对峙,秦军中氐族人不多,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大多数,他们不愿为前秦卖命,秦军为让晋军过河一退就溃不成军,晋军趁机进攻,大败秦军。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开始于我国境内人类产生,结束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夕,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发展阶段。中国境内约在170万年前出现了人类。经过漫长的岁月,原始人类完成了从氏族、部落到国家的发展。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自夏、商、西周,到春秋、战国,社会发生了剧烈变革。公元前221年秦兼并六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初步巩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长期的分裂局面,西部和北部的少数民族大量涌入中原,逐步实现了与汉族的融合。随着北方人口的南迁,江南地区得到初步开发。 重点考点 一、商鞅变法:(七上P35-36) 1、时间——在秦孝公支持下,公元前356年商鞅推行变法。 2、内容——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B: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5个典故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5个典故:这辈子必须要读一次,受益终身! 明哲保身:功成身退,祸福归于一念间 人生在世,总是有一些属于自己的原则,或是真诚,或是正直,或是独立……无论是哪一种原则,都有一个统一的前提,那就是你必须保全你的性命。没有人赞同苟延残喘、苟且偷生,但人们相信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正所谓:有人就有一切。其他的事物都可以在人的努力之下,逐渐地创造或恢复,但人的生命失去了,便不会再有第二次。以一种明智但不猥琐的方式,竭尽全力保护自己的生命,是一个人最起码的义务。所以,请务必珍爱生命!

请君入瓮: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为人处世的一种智慧。当你遇到一个蛮不讲理的人时,对他讲道理,无异于是对牛弹琴,最好的办法便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一种看来似不君子的做法,解决面前的难题。这也是君子的一种治人之道。来俊臣知道以一种对付普通人的方法,是无法让周兴认罪的,所以,他用周兴自己的办法,来使之俯首认罪。来俊臣虽然算不上一个君子,但他的这一招“请君入瓮”却是绝妙之极。“请君入瓮”,其实与我们平常所讲的“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同样的道理。虽然这些与我们讲究宽宏大量的理念并不相符,但是为了保护更多的人,我们有些时候也需要做一个“恶的善良人”。

高山流水:琴音好弹,知音难觅 琴音好弹,知音难觅,这就是在钟子期死后,俞伯牙摔琴不弹的原因。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的行为在社会上是需要回应的。一个人弹琴弹得好,还得有人能够欣赏,如果没有人能够欣赏,则无异于对牛弹琴。人有时候确实是为别人而活着的,为知己而活。知己,能彼此读懂对方的每一个眼神,能明白对方每句话的含义;他们有共同的爱好、共同的语言;他们无须花言巧语,也无须朝夕相处;他们不在乎对方的相貌,也不在乎对方的贫陋;他们从来都不刻意隐瞒自己,因为在知己面前自己无所遁形。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狡兔三窟:做事要留有余地 破釜沉舟,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魄力,但它并不适合所有人,也并非适用于所有的情况,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为自己留一条后路,当自己被逼无奈的时候,起码还可以有一个藏身之所,这便是“狡兔三窟”的智慧。对我们平常人来说,凡事要学会留有余地。话不可说满,事不能做绝。留有余地,才有回旋的空间;

人教版 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6课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一、希波战争: 1、请简述波斯帝国的建立和对外扩张的情况。 波斯帝国建立于公元前6世纪,它的主要居民是波斯人。建立后不久,即开始走上向外扩张的道路。波斯先后征服了埃及等国家和地区,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2、希波战争:公元前5世纪早期,波斯三次入侵希腊,史称希波战争。公元前5世纪中期,希腊取得希波战争的胜利。(注意马拉松运动的来历) 二、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1、背景:公元前4世纪,希腊内部矛盾激化,希腊极盛时期过去。在希腊的北部的马其顿国迅速强大起来,公元前4世纪后期,马其顿打败希腊联军,控制了希腊。 2、简述亚历山大东征的基本路线及结果: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占领了两河流域,灭波斯,远到印度,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 3、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亚历山大东征把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也渗入到希腊文化,在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三、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名言:条条道路通罗马) 1、请说出罗马帝国在2世纪时的疆域四至: 东起幼发拉底河上游,西临大西洋,南抵非洲撒哈拉大沙漠,北达不列颠、莱茵河和多瑙河,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其内湖。在最初约200年间,由于战争停止和统治加强,帝国境内局势安定,经济繁荣。 2、如何评价罗马对外扩张?罗马对世界文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1)、评价:一方面,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另一方面,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促进了征服地区的文明的发展。 (2)、影响:罗马的建筑风格和样式对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拉丁语也不断地向外传播,拉丁字母成为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罗马法是人类的重要遗产。基督教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四、问题探究: 1、人类交往的方式主要有哪两种?其主流是什么?你赞成哪种方式,原因是什么? 和平交往和暴力冲突(或战争)。和平交往是主流。赞成和平交往。原因:因为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破坏了文化,虽然战争也能促进人类文化的交流,但这种方式到处充斥着暴力和血腥,不如运用和平的方式来进行交往。 2、“身在罗马,就做罗马人。”“条条大道通罗马”这两句话说明了什么问题? 第一句话说明了罗马的强大和身为罗马人的自豪感;第二句话反映出罗马帝国的交通发达和疆域的辽阔,同时也反映出罗马盛世局面的一个侧面。 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一、阿拉伯数字: 印度人创造了从0 到9 十个数字的计数法。阿拉伯人学会了这一方法,把它加以改造。12 世纪初,这一简便的计数法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中国古代战争故事:中国古代的一次海战

中国古代战争故事:中国古代的一次海战 南宋末年,宋元水军在我国大陆最南端的零丁洋海面实行了一次 堪称历史之最的大海战,结果宋军大败,南宋王朝就此覆灭。 公元13世纪。元朝向南宋发起进攻。1273年,元兵夺取了南宋的战略重镇襄樊,控制了长江中下游。1274年,元朝皇帝忽必烈发兵20万,分两路南下,一路攻打扬州以牵制宋军。另一路为主力攻打鄂州(武昌),至12月,夺取鄂州。1275年,元军攻陷南宋的都城杭州。南宋朝廷在当朝太后的率领下向元军投降。几次大战役过后,元军夺得 大量战船,组建了强大的水军。 南朱的小皇帝赵正在部分主战派大臣、将领的支持下,向南撒逃。即使受到南宋军民的一路抗击,元军仍步步南逼,1277年。赵正病亡,丞相陆秀夫辅佐赵日丙登基。1278年南宋朝廷在元朝大军的追逼下退 到了广东新会、崖山一带,宋军元帅张世杰和丞相陆秀夫辅佐幼帝赵 日丙及二十多万人马驻扎于此,另有战船一千多艘。元朝皇帝忽必烈 为了最终消灭南宋,任命张弘范为主帅、李恒为副帅,率水、陆兵马 二万五千,在分别攻取了漳,潮,惠三州和广州后,分海、陆两路向 崖山进逼。 宋军主帅张世杰之所以选中崖山驻扎,是认为崖山一带濒临大海,其南面有易守难攻的崖门水道,而且这个带海域风平浪静,便于驻守。不过在大陆几乎全部落入元军之手的情况下,背海驻守无疑是一大失策,而且张世杰还犯下一个致命的错误,他下令将一千多艘战船用铁 索相连,分几排沿崖山排开阵势,完全丧失了机动性。 元朝至元十六年(1279年)正月,李恒带领元军在崖山东侧偷袭登陆,将山上的宋军行营兵寨悉数烧毁,并切断了宋军的淡水来源和粮 草供应,迫使宋军全部退至海上。宋军为夺回水源和粮道,多次反攻,均难以奏效,宋军就此陷入了粮、水、柴断绝的绝境,在饥饿和伤病 的侵扰下,宋军的战斗力大为降低。

中国古代史知识精讲:中国古代著名战役(一)

第 1 页 共 1 页 中国古代史知识精讲:中国古代著名战役(一) 1、鸣条之战: 商的首领汤率众伐夏,与桀大战于鸣条(今河南封丘东)之野,桀战败逃走,死于南巢(今安徽巢县东北),夏朝遂亡,商朝建立。 2、牧野之战: 约在公元前1027年,武王率领西方、西南诸多方国部族组成的联军大举伐商。联军进至牧野(今河南汲县北),逼近商都,纣王调集军队迎战。商军人数很多,《诗经·大雅·大明》云“殷商之旅,其会如林”。但他们士气低落,一接战就倒戈迎降。武王乘胜进入商都,纣王自焚而死,商朝灭亡,西周建立。 3、城濮之战: 春秋时期,晋、楚为争夺霸主而发生的一次战争。前632年,楚因宋国附晋,率陈、蔡、郑、许之兵伐宋。晋则率宋、齐、秦之兵进攻楚的盟国曹、卫,诱楚北上。晋楚两军战于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楚军战败。城濮大捷使楚国向北发展的兵力第一次受到沉重打击。战后,晋文公在践土(今河南荥泽)会盟诸侯,周襄王正式册封他为侯伯。至此,晋文公“取威定霸”,成为中原霸主。 4、邲之战与鄢陵之战: 春秋时期,晋、楚为争夺霸主而发生的两次战争。前598年,楚围郑3个多月,郑被迫投降。郑亡对晋是很大威胁,晋派兵救郑,但于前597年在邲(今河南郑州北)之战被楚打得大败。此后,诸多中国小原依附楚国,楚庄王遂成为中原霸主。公元前575年,两国军队在鄢陵(今属河南)再度交锋,晋胜楚败,晋的霸业又告恢复。 5、桂陵之战: 战国时期魏、齐之间发生的兼并战争。公元前354年,魏攻赵,围邯郸。前353年,齐威王派田忌为统帅、孙膑为军师率兵救赵。孙膑认为魏以精锐伐赵,内部空虚,如“引兵疾走大梁”,魏军必然回救本国,齐可攻其疲惫,并能解邯郸之围。于是齐军向大梁急进,魏将庞涓闻讯果然匆忙回师。齐军以逸待劳,在魏军必经之地的桂陵(今河南长垣)大败魏军,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围魏救赵”战例。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对外战争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对外战争 要搞一个“古往今来最不爱侵略民族大评比”中华民族可能能进前十名,但是,和外族的战争还是打了不少次。打算写一个十大中外战争,把那些怎么“虽远必诛”怎么“封狼居胥”全写出来。当然,也有那些“无定河边骨”也写出来。 今天是第一篇,大唐VS阿拉伯怛罗斯之战 公元751年,大唐天宝十年四月,一支唐帝国的军队由安西都护,向葱岭(帕米尔高原)西行而进。如果你知道这支队伍行军的目的和他们将要面对的敌人,相信会让你感到吃惊。 即使是现在,翻越帕米尔高原对一支军队来说,也非易事,高海拔地区行军的艰难,以及后勤补给的匮乏。都会给行进和接下来将要进行的战斗带来巨大的困难。 然而,就在1200多年前的唐朝。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丽人高仙芝却带领着两万多唐朝士兵,以及西域盟国葛逻禄及拔汗那国的军卒一万多人日以继夜的往西前进着。 这支可畏的唐朝联军军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手执陌刀的轻步兵,重步兵,轻重骑兵以及弓弩手。 其中步卒是战斗主力,他们并不是今天纯粹意义上的步兵。每个人都拥有一匹马。而这些马是属于他们个人的。行军时用来装载给养以及代步。这种灵活和个性化的军队配置保证了部队的供应和行军的速度。 前面提到了步兵的主要武器:陌刀,在当时这是一种极为可怕的肉搏利器。当时唐军野战常用的阵形之一是“锋矢阵”,冲在最前面的是勇猛无畏的轻装步兵。他们手执的就是这种长1丈,双刃,重大约50斤的陌刀,一般以密集队形列于阵前。攻击力极为可怕,列阵时“如墙而进”。这次率军出征的将领之一,副将昭武校尉李嗣业就是一员使用陌刀的猛将。 这支精锐尽出的安西都护军即将面对的敌人,同样是在世界军事史上威名赫赫的存在——阿拉伯(黑衣大食)阿拔斯王朝呼罗珊总督阿布?穆斯林和手下大将齐雅德?伊本?萨里统率的呼罗珊本部宗教战士四万人,以及被阿拉伯控制的阿姆河、锡尔河流域的几乎所有属国的兵力十余万。总数为十五到二十万之间的庞大军队。 四月的帕米尔高原,虽不如严冬时的苦寒,但也荒凉干燥,了无人烟。虽然被冠以葱岭的名字,但它和郁郁葱葱却没有什么关系。 葱岭,相传周穆王八骏西游,一路沙漠戈壁,有一天突然来到了一个地方,满山遍野郁郁葱葱。 周穆王惊奇地问驾车的造父,这是什么地方。造父不知,但又不能不回答国君的问话,但见满山郁郁葱葱,随口说道:“这里叫葱岭。”周穆王深以为然。葱岭,因而得名。 但现在高仙芝面对的是却是没有半分浪漫意味的高原。很多问题摆在他面前。以至于这位史书记载“美姿容”,也就是长得很英俊的美男子常常眉头不展。他并不知道,自从他决定西征的那一天开始,他就注定了烦恼,纠结,以至于恐惧,悲痛的命运。 750年,大唐天宝九年,阿拉伯阿拔斯王朝(旗帜尚黑,中国史称黑衣大食)取代了倭马亚王朝(旗帜尚白,中国史称白衣大食)。而在初步解决了吐蕃方面的问题之后,高仙芝打算利用这一大食易代、河中叛乱的千载难逢良机,剪除大食羽翼,逐步恢复唐朝在岭外地区的主权。于是一个名为石国的西域小国成了牺牲品。 749年12月,高仙芝以石国“无藩臣礼”为由,在经唐廷允许后领兵征讨。 唐军一到,石国便随即请降。高仙芝先派人与之约和,但不久之后即违背承诺,趁其不备出兵掩袭,攻占石国城池。唐军不但俘虏了石国国王,而且捋走男丁,屠杀老人、妇女和儿童,大肆掠夺财物。 高仙芝在此时表现出了贪婪残忍的一面,许多战利品都流入了他自己的腰包。751年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