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走进河湟文化

走进河湟文化

走进河湟文化
走进河湟文化

走进河湟文化

湟水河又名西宁河,指流经西宁城北的黄河重要支流。当春夏之际,湟水上游冰雪消融,水源充足,流至西宁西郊河、北川河、南川河先后注入湟水,遂河水骤涨,波涛汹涌,故称“湟流春涨”,为西宁古八景之一。

湟水河是高原人生命一代代获得延续和繁衍的摇篮,又被称为“母亲河”,当地百姓称之为“生命之水”。早在四、五千年前,高原人民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河湟文化。湟水河在四季的欢歌里挥洒着雪白的浪花,不因寒冷而调零,铸就了高原人坚强的性格。这条河流又似一条银白色的哈达,赐予高原人幸福和吉祥。

湟水是黄河上游最大的一个支流,是黄河的一级支流。流经湟源、湟中、西宁、平安、互助、乐都、民和,省内长349公里,在兰州达川西古河嘴入黄河,全长370公里。干流省内流域面积16100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21.6亿立方米,年输沙量0.24亿吨。干流人口296万,占全省总人口的 57%,耕地面积441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49%。两岸山峦重迭,峡谷与盆地相间分布。巴燕峡、湟源峡、小峡、大峡、老鸦峡和湟源、西宁、平安、乐都、民和等盆地,一束一放,形成串珠状的河谷地貌。湟水谷地与龙羊峡以下的黄河谷地合称为河湟谷地。海拔较低,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是青海开发较早的地区。

湟水干流地区是青海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该流域内集中着青海省近三分之二的人口。也是工农业最集中的区域。

湟水河包括支流大通河的总流域面积3.29万平方公里,其中85.7%的面积在青海省境内。湟水由青海入甘肃后,向东南流经兰州市红古区与青海省民和县和甘肃省永靖县之间,至兰州市西固区的达川,注入黄河,史称金城河。湟水在甘肃境内长73公里。

清代西宁诗人张思宪有诗赞道:“湟流一带绕长川,河上垂杨拂烟。把钓人来春涨满,溶溶分润几多田?”若漫步湟水岸头,纵目四望,只见长虹卧波,岸柳倒映,公路如砥,高楼似林,良田漠漠,渠道纵横。夜里万空灯火,映入清波,如抖落一天星斗,万斛明珠,风景煞是宜人。

湟水河 - 水系干流

湟水河水系

在西宁以上称西川,在西宁附近汇入北川和南川。干流谷地开阔且川峡相间,两岸汇入较大支流有40余条。除大通河外,多与干流垂直,呈羽毛状形态。支流大通河,发源于祁连山托勒南山南麓,青海省刚察县的木里山,河源高程4 520米。流经门源,至民和县享堂汇入湟水,入湟口高程1 727米。河道长561公里,比湟水干流长187公里。若从汇入点

计算,则比干流长256公里(若按河源惟长的原则,支流将升格为干流),这又构成湟水水系的另一个特点。湟水流域气候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由于流域地势西高东低,并有盆地、高山影响,所以气候垂直变化明显,且地域差异大。愈向上游气温愈低,降水量增大,蒸发量减小,多潮湿沼泽地。流域年平均气温0.6℃~7.9℃,最高气温34.7℃,最低气温-32.6℃。年降水量300~500毫米,局部地区可达600毫米。湟水干流谷地,6~9月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70%左右,且多暴雨。无霜期西北部山区为31天,东南部丘陵区为130~180天。西宁地区有歌谣云:“古城气候总无常,一

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概括了当地的气候特点。

湟水流域的水资源,据民和、享堂两水文站1940~1984年实测,年平均径流量为46.3亿立方米,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15.2 万立方米。其中大通河年径流量为28.7亿立方米,每平方公里产水19万立方米;湟水干流每平方公里产水只有11.4万立方米。流域年输沙量2241万吨,年平均侵蚀模数736吨每平方公里,其中大通河年输沙量只323万吨。湟水干流年输沙量1 918万吨,年平均侵蚀模数1250吨每平方公里。值得注意的是,有不少耕垦指数较高的丘陵地区,水土流失相当严重。

由于人口、耕地分布不均,各地水资源利用的差别甚大。湟水干流平均每亩耕地只有地表水341立方米,再加城镇生活及工业用水,已感严重不足。而大通河流域平均每亩耕地有地表水4 748立方米,却远没有开发利用。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调节余缺,青、甘两省都提出调引大通河水的要求。

湟水河 - 历史发展

湟水河

据《后汉书·西羌传》记载:春秋时期以前,湟水流域“少五谷,多禽兽”,人们主要依靠射猎为生。周考王五年(前436)羌人无弋爰剑由秦国逃到河湟后,把从秦地学到的农牧业生产技术和经验传播到这里,河湟地区的农牧业生产逐渐发展起来了。西汉赵充国屯田以来,引湟灌溉,直到宋代何灌在西宁等地兴修水利时,汉唐故渠仍然可考。湟水滋润着河谷大地,孕育和发展了湟水流域的农业文明。清代初年西宁道佥事杨应琚描绘湟水流域是“漠漠皆良田”,“溪外一片沙鸥白,麦中几片菜花黄”,优美的环境使他产生了“何妨湟水作桐乡”,愿生于斯,老于斯的愿望。

在湟水的哺育下,河谷地带至少在明以前是到处草木丛生,绿树成荫。北宋李远在《青唐录》中描述当时湟水流域是“宗河(湟水)行其中,夹岸皆羌人居,间以松篁(篁概指灌木也),宛如荆楚(江南地区)。羌人多筑物而居,激流而碨(水磨)”。在那茂密的丛林中野生动物成群结队,连麋鹿等大型食草动物也优游于其间,有清乾隆年间西宁府学教授屈笔山西宁东郊《观猎》诗为证:雨罢风和黄鹂鸣,高原原上景清明。无营散兵东郊出,麋鹿不猜弄晚晴。

湟水流域的水资源利用有悠久的历史。特别是干流川区的农田水利发展,可追溯至汉宣帝时。他曾遣使赵充国屯田湟中,引水灌溉农田6万余亩。当时为了有利于屯田区的交通,还横跨湟水建桥约70座。至清乾隆年间,湟水两岸已有引水渠道约200条,灌田38万亩。民国年间曾在西宁附近的一条支流上修建西宁水电站,装机220千瓦,是当时黄河流域仅有的三个水电站之一。

河湟,当指黄河上游、湟水流域、大通河流域,古称“三河间”。这一地区自古以来多民族繁衍生息,至少从秦汉以来,众多民族的先民耕牧于其间,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河湟文化。河湟文化是青海东部地区和甘肃西部与青海接壤地带,历代先民在一定的物质文明基础之上的精神文明化的结晶,有其独特的内涵及其特征。研究其内涵及其特征,使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相承继,相统一,显得十分重要。

河湟文化是黄河源头人类文明化进程的重要标志。自古以来,我国从华夏到汉唐,乃至元明清时代,都将黄河流域看作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古人将黄河源头看作是圣洁而又遥远的,李白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慨叹纵观河湟文化在黄河流域古文明中的地位,我将黄河流域分为四大优秀的

传统文化加以比较:即青甘地区的河湟文化;今宁夏、内蒙古地区的河套文化;今陕西、河南等地区的中原文化;今山东地区的齐鲁文化。河湟文化是上述黄河流域四大传统文化中的源头文明化的重要标志,与黄河中下游流域的三大传统文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以河湟地区上世纪我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柳湾出土文物为例,当地发掘出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马厂类型、齐家文化、辛店文化等从新时期时代到青铜器时代的墓葬共1730座,出土文物37925件,其中仅彩陶器近2万件,这是其他地区所无可伦比的。彩陶纹饰图案中的拟蛙纹亦作神人纹,反映了我国古代先民的人祖崇拜。蛙同娃,女娲抟土造人的古代

神话传说的最早形象化图案。笔者认为河湟文化与河套文化、中原文化、齐鲁文化共同铸就了黄河流域文明化进程中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早期文化内涵,至少在北宋以前这四大优秀的传统文化发出过耀眼的光芒。如果说河套文化以草原文化走廊即游牧之路的文化内容为主;中原文化以农耕文化走廊即丝绸之路的文化内容为主;齐鲁文化以海陆文化即蓬莱神话的文化内容为主,那么,河湟文化则将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两大走廊的文化内容兼而有之。

河湟文化是草原文化走廊与农耕文化走廊文化荟萃之地的瑰宝。

说河湟地区是农耕文化走廊的地区之一,人们容易理解。但何以又是草原文化走廊之一呢?笔者以为我国北方各民族先民依托所生存地区的自然环境,亦耕则耕,亦牧则牧,很多地区耕牧相间,农牧业生产相得益彰。以鲜卑人为例,其部族在今东北辽宁地区就曾从事农牧业,后来人畜繁衍,鲜卑诸部从东北逐渐进入漠北高原,在阴山陇山脚下放牧,一部分游牧到祁连山北麓,有的翻越祁连山进入青藏高原,乃至川西北;青海历史上的吐谷浑人以畜牧业为主,兼及农业;而南凉国属民则以农业为主,兼及牧业;青海东部地区的几个世居民族,从原先的畜牧业转入农业者,不乏其例,如土族、东部藏族都是这样。所以河湟民间传播很广的山歌“少年”,就具备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文化的双重性。

在河湟地区,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之间的交往十分频繁,形成了河湟文化内涵的多元性。有许多文化现象并非某一个民族所独有,如自古以来的羊图腾崇拜,至今农牧业区多民族所共有,藏族仍有“长寿羊”CAI LOU ,汉族称“神羊”,即一群羊中留一只羯羊,终其生而不宰杀。这种习俗与古“羌人事奉羱羝”即盘羊的习俗一脉相承。笔者曾闻“西宁的赋子,兰州的鼓子”民谚。“西宁的赋子”是平弦坐唱艺术的主调,幽雅宛转而又悠远,给人以余音绕梁之感,平弦坐唱艺术还有“十八杂腔”之说,唱调多以历史典故为主,是曲型的农耕文化的产物。笔者曾在兰州有幸听到鼓子词的演唱,那音调苍凉而悲壮,深沉而高亢,显然有着北方大漠草原文化的风韵。西宁和兰州,可谓我国西部相距最近的两座省城,从兰州北去,便是草原文化走廊之地;从西宁东去,便是农耕文化走廊之地。赋子词与鼓子词,就在时代的演进中保留了下来,岂不是河湟文化的代表作吗。

对草原文化走廊及其文化研究的疏忽,是我们文化学界的失误。弥补之法,除了细加研究史籍之外,在交通便利的今天,更应行万里路实地考察才是。特别是对重要的草原文化遗产应加以发掘、整理,借助今日的科技手段加以保护并发扬光大,如兰州的鼓子词,多年前笔者在兰州时所见艺人多年老体衰,若不抢救则有后继无人之虞。青海的皮影戏音乐也少有人承继,要尽快录音。河湟地区少数民族的民间音乐、舞蹈以及绘画等也应采取抢救性措施。笔者曾著文指出,对中国西部历史上的两大文化走廊,要设法重振。文化自强,是中华民族奔小康的重要内容,千万不可忽视。

河湟文化又是多民族文化交融并存的必然结果

河湟地区曾有过对文化作出创建的历史的民族,诸如戎人、羌人、氐人,鲜卑、小月氏、鞑靼、吐谷浑、吐蕃等,这些古代民族不仅从事高寒畜牧业,也从事农业、手工业,积极发展与周边民族之间的商业和文化交流。譬如一条唐蕃古道曾留下多少文化遗存,仅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一条山沟围绕文成公主庙留下了历代先民数不清的石刻艺术遗产。河湟谷地至今保存完好的1840年以前的寺庙塔窟,都是先民们留给后人的文化遗产,如瞿昙寺、隆务寺、塔尔寺、西宁东关清真大寺等等。广而言之,云岗石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郭煌艺术,都是中国西部历史上多民族文化交融并存的必然结果。

元明清时期祖国出现大一统的局面,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这一时期作为综合艺术的戏曲空前发展,河湟地区随着手工业作坊的大量出现,民间坐唱艺术也得到空前发展。笔者聆听过许多民间艺人的演唱,有些曲目并非民间艺人所创作包括音艺人,二十多年前笔者曾在湟中小南川洛玛村听过张姓老人已去世演唱的民间曲艺节目《宫门挂带》、《孙膑上寿》等,从其遣词造句,喻古颂今的手法看,当是历史上河湟地区的落魄文人所为,只是借助民间艺人的口流传了下来。多年前一位刘姓盲艺人在西宁小游园演唱的《方四娘》,与我国内地流传的《四姐宝卷》也存在着渊源关系。由此可知,河湟文化是多民族文化交融并存的必然结果,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

既然如此,我们对待河湟文化的态度只能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在这方面虽然我们过去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但限于诸多制约因素,我们做得还很不够。青海曾有过许多诸如三个集成、618米彩绘大观、改编上演传统曲目等成功之举,但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特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使河湟文化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这是摆在河湟

文化人面前的一大历史使命。

文章来源:北京捷纳百川企业管理顾问

黄河。湟水。滔滔东流。

于是,青海高原东部这片1.7万多平方公里的流域,生长了古老而丰茂的庄稼,生长了炊烟不断的家园,也生长了悠久而灿烂的历史和文化。这里,人们素称河湟谷地或东部农业区。

走进河湟谷地,你不仅为这里雄浑的山川景观和恬静的田园风光所吸引,更为这里瑰丽奇特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所感染、所陶醉。柳湾彩陶,古堡边墙,湟水夕照,古刹晚钟,六月?花儿?,新春社火,土族?纳顿?,撒拉尔?口弦?,皮影,雕塑,农民画,酥油花……从青海门户民和溯流而上至湟源,穿越积石峡到李家峡,走进河湟谷地,防佛走进了一条沧桑变幻、流光溢彩的历史、宗教和民族文化艺术长廊——

听彩陶故事阅河湟沧桑

河湟谷地厚实的黄土,沉淀了朴实多彩的古代文化,峭立的赭红色山岩,仿佛还映照着昔日征杀的烽火。这里既是开发较早,文化历史悠久之地,也是历史上中原王朝与地方王国彼此之间屡动干戈,长年逐鹿之地。

大量考古发掘证实,约6000多年前,河湟谷地就留下了人类活动的足迹。那些黄土地上随处可见的陶片,就是先民遗居的文明的碎片。八十年代中期,民和县阳洼坡遗址的发掘,向世人揭示了5000多年前居住在阳洼坡的先民们的生产生活情景。出土的花瓣纹彩陶盆器物,属于与中原文化相同的仰韶文化类型。多年来,先后发掘了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和卡约文化等多种类型古文化遗址。这些遗址若远古星辰,遍布河湟,闪耀着神秘、诱人的幽辉……

最让世人惊奇的是著名的青海柳湾墓地的发现。这座古代民族公墓群就因坐落在湟水岸边的乐都柳湾村而得名。如同发现秦始皇兵马俑一样,柳湾墓地于七十年代中期农田基本建设时被当地农民偶然发现。经考古部门发掘,先后清理墓葬150O座,出土了大量文物,特别是数以万计的精美彩陶,展示了古代先民高超的制陶工艺技术。这些四、五千年前制作的细泥红陶,质地坚硬耐磨,工艺精巧,图案丰富,风格多变,纹饰线条流畅,色彩鲜丽,蕴涵着古代人类思维活动和审美心理的奥秘。其中一件裸体人像壶,造型奇特,寓意深刻,象征着古代先民对生殖的崇拜意识,为柳湾彩陶

中的精品。现在这里已建成青海柳湾彩陶中心,集保护、研究与旅游参观为一体。已接纳了众多国内外学者和游客。走进彩陶中心,那湟水的波涛、古老的歌谣、粗犷的舞蹈、还有萌动的种子,仿佛从陶罐中发出幽远的回声……

走出彩陶中心,徜徉在唐蕃古道,看那被岁月剥蚀的边墙古堡,听西羌古地战马嘶鸣、胡笳凄切,让神思越秦时明月,汉时边关,大唐丝路和宋元烽烟。

从凝重的历史中走出来,涛声依旧,烟柳满川,但昔日坎坷难行的古驿道,如今已是宽敞的现代化公路。车水马龙,川流不息,一处又一处新兴的城镇从黄土地上崛起,如一颗颗明珠闪耀在河湟两岸…

谒佛教圣地觅古兰遗韵

河湟谷地是中原通往西域的重要通道,由于中原文化、游牧文化以及印度和阿拉伯文化的相互交融,逐渐传入的宗教文化在这里形成了一道独特而神秘的风景。现在让我们沿河湟古道,做一次心灵之旅。

湟水左冲右突,出?海藏咽喉?之称的湟源西石峡,进入湟中。佛教圣地塔尔寺就坐落在湟中鲁沙尔镇。远远望去,镇南莲花山坳,古木参天,佛塔林立,殿字巍峨,金瓦红墙,庄严神圣。这就是蜚声中外的黄教六大寺院之一的塔尔寺。相传佛教格鲁派始祖宗喀巴降生之际,其母断脐带滴血于地,数年后长出一株枝叶稀疏的旃檀树。后来旃檀树日见茂

盛,缀叶十万,叶面各显现一佛像。为纪念宗喀巴,其信徒们围绕圣树用石块砌造了一座聚莲塔。明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60年)始建寺,因聚莲塔而得名塔尔寺。几经扩建,相继建成大、小金瓦殿、大经堂、四大经院、九间殿、花寺、八大灵塔等组成的汉藏建筑艺术相融合的完整的建筑群。大小殿宇依山而建,错落有致,金碧辉煌,气势恢宏。塔尔寺简直是一座艺术宝库。除被誉为?藏艺三绝?的堆绣、壁画、酥油花和无数金银珠宝、历代文物及工艺品外,还珍藏着价值连城的《丹珠尔》等孤本善本佛学典籍。近年来,塔尔寺经重新修缮,风貌一新,慕名朝觐的信徒和海内外游人络绎不绝。

沿湟水而下,佑宁寺、夏琼寺、白马寺、瞿昙寺等著名佛教寺院或藏之名山,或立于河岸,为人崇仰。坐落在乐都县城南马圈沟口的瞿昙寺,是河湟谷地又一座久负盛名的寺院。寺院背倚罗汉山,面临瞿昙河。据史书和碑记载,该寺创建于明洪武年间,朱元璋亲笔御题为?瞿昙寺?,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整座寺院由三院组成,从山门进入,依次为金刚殿、宝光殿、隆国殿等大型建筑。其具有浓郁的明代建筑风格,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壁画以及珍贵的文物,著称于世。民间有?小故宫?的称誉。

藏传佛教文化博大精深,令人叹绝。而星罗棋布在河湟地区的众多清真寺院融阿拉伯建筑风格与北方特色为一体,

向人们展示了又一种异域文化风情。循化撒拉族地区街子清真寺是继西宁清真大寺之后的第二大寺,也是撒拉族的族寺。提及清真寺,平安洪水泉清真寺不可忽略。这座建于200多年前的寺院,每一处建构,都可谓匠心独运,妙笔生花。在寺正南的那座砖牌坊上,绘雕着150多种餐饮器具和食品图案。据传建寺的600多名工匠在13年间吃过的饭菜花色品种,都刻在这块牌坊上了。特别是大殿内悬空的?天落伞?,用细木条彩嵌而成,如展开的真伞一样,仿佛自天外而降。真是巧夺天工。

“花儿”唱风流“社火”舞太平

世代居住在河湟地区的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具有浓郁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的民间文化艺术。多姿多采的歌舞、曲艺、绘画、雕塑、刺绣灿若星辰,为河湟文化艺术长廊增添了耀眼的光彩。

每到夏季,莺飞草长之际,古老的民歌——?花儿?就开遍河湟高山大野,成为一道最诱人魂魄的景观。?河歌手和游人兴犹未酣,继续点灯夜唱。灯火点点,?花儿?悠悠,在夜空里回荡……河湟谷地还有众多家喻户晓的?花儿?歌手。出生在河湟地区的?花儿?歌手朱仲禄、马俊被誉为?花儿王?。1997年,《江河源之夏》艺术节上,民和歌手吕晓明和湟中藏族女歌手华松兰双双摘取?花儿王子?和?花儿皇后?桂冠。

在漫长的夏季,在此起彼伏的?花儿?潮中,还时时泛起一朵又一朵奇特美丽的浪花,使河湟夏季愈加显得绚丽多彩。这就是欢乐的土族?安召??轮子秋?、?纳顿?和撒拉艳姑吹奏的悠扬的?口弦?。

湟水北岸的土族之乡,盛产青稞美酒,亦盛产歌舞。土族这个由游牧转为农耕的民族,勤劳朴实,能歌善舞。土族婚礼整个就是一幕诙谐幽默的歌舞剧。?安召?是土族最古老、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在喜庆的日子,他们围成圆圈,一边唱,一边跳起动作简单而优美的圆舞,表达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载歌载舞的?轮子秋?更使人眼花缭乱。在飞旋的轮子上,表演者做出?寒鹊探梅?、?金鸡独立?、?雄鹰展翅?、?猛虎下山?等优美惊险的动作,彩带飞舞,歌声悠扬,仿佛飞天再现。?轮子秋?代表土族人民的美好心愿,曾赴京参加过国庆50周年庆典,赴香港参加过民族歌舞巡回表演,得到海内外人士的赞誉,说土族?轮子秋?是一颗东方艺术明珠。去年,?轮子秋?还转红了巴山蜀水,转上了中央电视台《综艺大观》节目。

如果把目光投向黄河岸边的三川土乡,即可一睹世界上历时最长的狂欢节——土族?纳顿?节。?纳顿?就是载歌载舞,喜庆丰收,祈福禳灾的意思。?纳顿?节伊始,满村彩旗飘舞,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参加表演的会手们各显神通,舞得痛快淋漓。每到一个村庄,同时还演出具有浓郁生

活气息的傩戏《庄稼其》(意即?庄稼人?)、哑剧《五将舞》等剧目,表现了土族先民的尚武精神,人本观念和农本思想。?纳顿?队伍一路载歌载舞,翻山越岭,从一村到另一村,先后历时两个多月,将欢乐的气氛和吉祥的祝福带到三山地区每一个角落。

溯黄河西进积石峡,就到了撒拉族的故乡。?我们街子上有一棵歇凉的树/头抬(者)看/还有个喜鹊窝哩……?这首?花儿?所称的?街子?,位于循化古城西郊,傍山临水,绿柳掩映。街子西南有一潭碧水,水中有一块白石,这便是著名的骆砣泉。这里流传着撒拉尔先民赶着驼队从中亚迁徙到此地的历史传说。撒拉族民间艺术有著名的民歌《阿里玛》、说唱《巴西古溜溜》等,但最能扣人心弦的撒拉族古乐器?口弦?。有许多撒拉妇女都是吹奏?口弦?的好手。?口弦?音调低回缠绵,不绝如缕,有思念的倾诉,有忧伤的哭泣……?天上飞的是白鸽子/背的是桦木的哨子/艳姑弹的是‘口弦’子/我当是叫人的号子。?如今,?口弦?又添了一道艳丽的色彩,成为撒拉青年男女倾诉爱情的传媒。

?龙骧狮跃鼓号鸣,村村社火闹新春。?如果进入正月,河湟到处是一副副热烈的闹春图。在这个时节,河湟民间文化活动的主旋律就是社火和灯会。社火传入河湟地区和本土文化融合而成为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河湟社火。正月

里,村村庄庄耍社火,舞龙跃狮,扭秧歌,划旱船、耍牦牛……花样纷繁,热闹非凡。关于社火,作家井石先生在其长篇小说《麻尼台》中曾作过十分生动详尽的描写。阵势大的有威远镇正月十五和?二月二?的社火汇演。届时,威远镇鼓楼四周及所有街道,人山人海,水泄不通,风格各异的社火表演引起人们的交口称赞。尤其是又巧又险,繁华似锦的高台和彩车不时引起观众的惊叹和喝采。正月里的灯会最盛当数塔尔寺灯会和乐都?九曲黄河灯?会。塔尔寺灯会期间还举行晒大佛等佛事活动,观众趋之若鹜;?九曲黄河灯?如灿烂星汉,奔涌东去,那气势,那壮丽,今人回肠荡气……

在锣鼓声中,在欢声笑语中,春风沿河湟故道蹒跚而来,桃杏吐红,杨柳拂绿……又一个春天来到了河湟谷地。

与春作伴,如果你有闲暇,还可以去听听土腔土韵的民间曲艺,瞅瞅古色古香的皮影戏,还可以去欣赏闻名遐迩的民族刺绣、湟中农民画和塔尔寺?艺术三绝?……

在新世纪曙光照耀河湟之际,祝愿河湟文化艺术在西部大开发浪潮中,继承传统,不断创新,面向未来,走出谷地,让世界重新认识她无穷的魅力。

影视基地项目建议书

***县影视基地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名称:***县***影视基地项目 二、项目建设单位:***县科技文化体育局 三、项目负责人: 四、项目建设条件 ***县位于青海湖东部,湟水河上游,隶属青海省西宁市,县城城关镇距西宁市区50公里,总面积1509平方公里。***县城是西宁市卫星城镇之一,是我省东部经济区的主要城镇之一,也是我省农业区与牧业区的衔接地带,湟水河上游,为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带,是内地通往西部牧区和西藏的交通要道,素有“海藏咽喉”之称。 1、多元文化交融的***古城: ******古城建于明洪武年间,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进行了大规模扩建。距今有600多年历史的***古城,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经济文化枢纽和军事重镇,也是一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在此交汇,藏文化与汉文化在此交融,农耕区和牧业区在此交接,传统优秀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丰富多彩。历来就有“唐蕃古道”、“海藏

咽喉”、“茶马互市”和“小北京”之称。由于地处军事要地,自古这里战事繁多,多民族在此繁衍生息融合,长期以来形成了以昆仑文化、西王母文化、卡约文化和多民族宗教文化等为主体的河湟文化体系。卡约遗址、汉唐古堡、明清寺庙、昆仑圣地、军事重镇、宗教胜地、丝绸南路、环海商都等传统历史文化博大精深。一条宽约六米,长不足千米的主街道,连接着城隍庙、关帝庙、文庙、***厅署、镇海协营署、火祖阁、玉皇庙、关帝庙、财神庙、北极山群庙、清真寺等建筑彰显出无穷的神秘魅力,同时也把儒、道为核心的汉文化,以藏传佛教为核心的藏文化和伊斯兰教为核心的回族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这里还有结构独特的民居院落,保存完整的“歇家”商号无不承载着厚重的多元文化信息,展示着边塞古城发展的壮丽画卷,体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及农耕文化与牧业文化交汇融合的奇异景象。 2、异彩纷呈的民俗活动: ***是一个多民族集聚的地方,全县有汉、藏、回、蒙等13个民族,各个民族在这里交汇融合,各种文化在这里相生相长,形成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民俗活动,散发着古老而灿烂的文化信息。这里曾留下了众多名人诗词、神话

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Word版

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文化是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是综合实力的有力支撑。青海文化资源丰富,地域特色鲜明,发展文化的基础良好。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青海要着力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建设文化名省。 提高文化自觉,充分认识建设文化名省的重大意义 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提高文化自觉,关键是要全面认识文化发展对于国家、民族及青海的重大意义。 文化的演变和发展反映了人类历史的演变和发展。只有掌握了文化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才能顺应时代潮流历史大势。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军的号角,这是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 综合国力的竞争,深层次是文化的竞争。只有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面对我国文化领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我们党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是对现实挑战的深刻洞察。 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导。只有引领中华文化复兴的时代潮流,才能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物质基础日益坚实的关键时刻,作出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大部署,这是对未来趋势的科学判断。 青海作为多民族多宗教的西部欠发达省份,提高文化自觉,推动文化名省建设,尤其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推动文化名省建设是推进青海发展的应有之义。文化产业已经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撑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目前,北京等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了10%,而青海仅为1.66%。文化产业是一种科技含量高、资源能耗低、环境污染小、知识密集的绿色产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既能增加就业、拉动内需,又能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推动文化名省建设是提升青海形象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大美青海”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但“大美”主要体现在自然地理之美、生态环境之美上,对文化方面的内涵美挖掘运用不够。尤其是青海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还没有充分挖掘。要进一步提升“大美青海”文化品牌形象,深入挖掘其人文精神、文化气派和文明底蕴,赋予其更深更广更多的内涵。 推动文化名省建设是造福青海各族人民的内在要求。随着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近年来,青海文化消费已经进入持续增长阶段,但在全国仍处于较低水平,全省图书馆、电影院等文化设施普遍匮乏,基础条件差。要准确把握青海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现实需求,加大文化惠民力度,努力满足人们求知、求乐、求美的强烈愿望。

走进河湟文化

走进河湟文化 湟水河又名西宁河,指流经西宁城北的黄河重要支流。当春夏之际,湟水上游冰雪消融,水源充足,流至西宁西郊河、北川河、南川河先后注入湟水,遂河水骤涨,波涛汹涌,故称“湟流春涨”,为西宁古八景之一。 湟水河是高原人生命一代代获得延续和繁衍的摇篮,又被称为“母亲河”,当地百姓称之为“生命之水”。早在四、五千年前,高原人民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河湟文化。湟水河在四季的欢歌里挥洒着雪白的浪花,不因寒冷而调零,铸就了高原人坚强的性格。这条河流又似一条银白色的哈达,赐予高原人幸福和吉祥。 湟水是黄河上游最大的一个支流,是黄河的一级支流。流经湟源、湟中、西宁、平安、互助、乐都、民和,省内长349公里,在兰州达川西古河嘴入黄河,全长370公里。干流省内流域面积16100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21.6亿立方米,年输沙量0.24亿吨。干流人口296万,占全省总人口的 57%,耕地面积441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49%。两岸山峦重迭,峡谷与盆地相间分布。巴燕峡、湟源峡、小峡、大峡、老鸦峡和湟源、西宁、平安、乐都、民和等盆地,一束一放,形成串珠状的河谷地貌。湟水谷地与龙羊峡以下的黄河谷地合称为河湟谷地。海拔较低,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是青海开发较早的地区。 湟水干流地区是青海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该流域内集中着青海省近三分之二的人口。也是工农业最集中的区域。 湟水河包括支流大通河的总流域面积3.29万平方公里,其中85.7%的面积在青海省境内。湟水由青海入甘肃后,向东南流经兰州市红古区与青海省民和县和甘肃省永靖县之间,至兰州市西固区的达川,注入黄河,史称金城河。湟水在甘肃境内长73公里。 清代西宁诗人张思宪有诗赞道:“湟流一带绕长川,河上垂杨拂烟。把钓人来春涨满,溶溶分润几多田?”若漫步湟水岸头,纵目四望,只见长虹卧波,岸柳倒映,公路如砥,高楼似林,良田漠漠,渠道纵横。夜里万空灯火,映入清波,如抖落一天星斗,万斛明珠,风景煞是宜人。 湟水河 - 水系干流 湟水河水系 在西宁以上称西川,在西宁附近汇入北川和南川。干流谷地开阔且川峡相间,两岸汇入较大支流有40余条。除大通河外,多与干流垂直,呈羽毛状形态。支流大通河,发源于祁连山托勒南山南麓,青海省刚察县的木里山,河源高程4 520米。流经门源,至民和县享堂汇入湟水,入湟口高程1 727米。河道长561公里,比湟水干流长187公里。若从汇入点

《河湟》唐诗鉴赏

《河湟》唐诗鉴赏 《河》 年代: 唐作者: 杜牧 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河》赏: 安史之乱爆发后,驻守在河西、陇右的军队东调平叛,吐蕃乘机进占了河地区,对唐朝政府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杜牧有感于晚唐的内忧外患,热切主张讨平藩镇割据、抵御外族侵侮,因此对收复失地极为关心,先后写了好几首诗,《河》便是其中的一首。 河本指水与黄河合流处的一片地方,这里用以指吐蕃统治者自唐肃宗以来占领的河西、陇右之地。诗以“河”为题,十分醒目,寓主旨于其中,起到笼罩全篇的作用。 诗可分为两层。前四句说:宰相元载对西北边事多所策划,却不为代宗所用,反遭不测;宪宗也曾锐意收复河陇,却不及西征,志以殁。这里一连使用了三个典故。“借箸”,用张良的。不仅以之代“筹划”一词,而且含有将元载比作张良之意,从而表明作者对他的推重。“衣冠就东市”,是用晁错的故事。意在说明元载的'主张和遭遇与晁错颇为相似,暗示元载留心边事,有经略之策。杜牧比之晁错,足见对他的推重和惋惜。“忽遗弓剑”采用黄帝乘龙升仙的传说,借指宪宗之死,并暗切宪宗好神仙,求长生之术。这里,作者对宪宗被宦官所杀采取了委婉的说法,流露出对其猝然而逝的叹惋。以上全用叙述,不着议论,但作者对河迟迟不能收复的感慨却溢于言表。 后四句用强烈的对照描写,表达了作者鲜明的爱憎。河百姓尽管身着异族服装,“牧羊驱马”,处境是那样艰难屈辱;但他们的心并没有被征服,白发丹心,永为汉臣。而统治者又怎么样呢?作者不用直书的手法,而是抓住那些富贵闲人陶醉于原从河传来的轻歌曼舞这样一个细节,便将他们的醉生梦死之态揭露得淋漓尽致。 此诗前四句叙元载、宪宗事,采用分承的方法,第三句承首句,第四句承次句。这样写不仅加强了慨叹的语气,且显得跌有致。第三联正面写河百姓的浩然正气。“虽”和“尽”两个虚字用得极好,一抑一扬,笔势拗峭劲健。最后一联却又不直抒胸,而是将满腔抑郁不平之气故意以旷达幽默的语气出之,不仅加强了讽刺的力量,而且使全诗显得抑扬顿挫,余味无穷。这首诗,写得

河湟文化导游词创编讲课稿

河湟文化导游词创编

湟中县河湟文化博物馆导游词创编有一句广告词说:心随我动,沟通无限,那我与在座各位朋友的沟通就从我的自我介绍开始。我姓李,木子李。主要性格就是热情、豪爽,所以说在这几天的游览过程中如果你有什么问题和要求的话就尽管提出来不要客气,只要你的要求是在合理而可能的情况下,我一定会尽我最大的努力为你解决。 那大家看看此时此刻为我们遮风挡雨的旅游车,它呢就是我们师傅一个流动的家,当然师傅也很喜欢它,我想说的是,在大家离开我们美丽的家时一定要做个潇洒状:挥一挥衣袖,不留下一片云彩!好,在这里呢祝大家玩的开心,吃的尽兴,把我们的热情带回你的家乡! 那么讲了这么多就是希望我们在座的朋友拿出你们的热情来,积极地融入到此旅行中去,从现在开始我将履行导游职责,尽职尽责的做好这次导游工作。希望得到你的支持。 湟中县地处湟水中游而得名,境内丘陵谷地交错,山区占全县总面积的90%。自元代起,现代汉、藏、回错居的格局就基本形成。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繁衍生息的先辈们为我们留下了异彩纷呈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改变,不少原有的文物因为失去使用价值而离人们的视线越来越远。 首先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博物馆最突出的文化——河湟文化。河湟文化是黄河源头人类文明化进程的重要标志。自古以来,我国从华夏到汉唐,乃至元明清时代,都将黄河流域看作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古人将黄河源头看作是圣洁而又遥远的,李白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慨叹。纵观河湟文化在黄

河流域古文明中的地位,将黄河流域分为四大优秀的传统文化加以比较:即青甘地区的河湟文化;今宁夏、内蒙古地区的河套文化;今陕西、河南等地 区的中原文化;今 山东地区的齐鲁文 化。河湟文化是上 述黄河流域四大传 统文化中的源头文 明化的重要标志, 与黄河中下游流域的三大传统文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以河湟地区上世纪我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柳湾出土文物为例,当地发掘出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马厂类型、齐家文化、辛店文化等从新时期时代到青铜器时代的墓葬共1730座,出土文物37925件,其中仅彩陶器近2万件,这是其他地区所无可伦比的。彩陶纹饰图案中的拟蛙纹亦作神人纹,反映了我国古代先民的人祖崇拜。蛙同 娃,女娲抟土造人 的古代神话传说的 最早形象化图案。 河湟文化与河套文 化、中原文化、齐 鲁文化共同铸就了 黄河流域文明化进 程中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早期文化内涵,至少在北宋以前这四大优秀的传统文化发出过耀眼的光芒。如果说河套文化以草原文化走廊即游牧之路的文

现代设计中苗族图腾文化及图形纹饰的发展研究

现代设计中苗族图腾文化及图形纹饰的发展研究 贵州苗族的图腾文化是一种原始宗教的形式,主要的 图腾崇拜有牛图腾、鸟图腾、龙图腾等等。在现代服装设计 中应用贵州苗族的图腾文化作为装饰,能够体现出现代与古 典的统一,表现出一种别具一格的设计美感。本文简要分析 了贵州苗族的图腾文化,并对现代服装设计中贵州苗族图腾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探讨。 贵州苗族的图腾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图腾是一种带有民族特征的文化,而图腾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就是服饰。我国的各少数民族的日常服饰中充分的体现了本民族的图腾文化,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式样、花纹和图案。如果能将这些承载着图腾文化的服饰应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能够给现代服装设计提供新的灵感。 贵州苗族的图腾文化以及其在服饰中的表现 1. 龙图腾 龙图腾是贵州苗族图腾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夔龙、琳纽龙、婆番龙、贩绷龙、蛇龙、象龙、马龙等等。龙作为苗族文化中最大的神,与汉族的龙图腾最不同的是,文化中的龙图腾还保留着其他动植物的特征。这也在苗绣中得到了广泛的体现,在苗族服饰中经常出现各种形态的龙的

形象 2. 鸟图腾 苗族文化中认为自身是鸟的亲族,因此对鸟有一种天然的亲近和崇拜。当今的黔东南苗族的女子经常以鸟羽作为头饰,或者将头饰制成鸟形。贵州的六枝苗族的男子喜欢插戴一束三尺长的锦鸡尾羽。贵州省中部云雾山区的苗族妇女的服饰中经常出现鸟翅膀或鸟雀眼刀的图案,也就是从鸟雀的眼睛或者翅膀形状抽象而成的装饰几何图案。在苗族文化中认为人死后能够变成鸟,飞回祖宗的发祥之地。因此在服饰上广泛的应用鸟的元素,更能够体现其与祖先之间的联系。 3. 牛图腾 苗族为农业民族,牛与苗族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牛图腾崇拜。苗族人认为牛是人类得力的帮手和忠实的朋友,对牛非常崇敬和疼爱。例如在苗族文化中要选择祭祖牛,将祭祖牛作为神牛单独供养。在年节时,苗族人也会先让牛享用酒饭,以表示对牛辛勤劳作的感激。在苗族文化中不允许在祭祖牛面前说出亵渎之言,可见牛图腾在苗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在苗族的服饰中也经常有牛的形象,将牛的形象广泛的用在男性和女性的服饰之中,将牛视为吉祥、勤劳、神圣的象征。 在现代设计中传承与发展贵州苗族图腾文化贵州苗族图腾文化是一种带有原始宗教色彩的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出别具一格的文化美感,能够给人一种独特的审美享受。长久以来,苗族人民在自己的服饰文化中

杜牧河湟赏析翻译

河湟 唐代 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这是一首关于:爱国的诗 翻译译文 元载相公曾具体筹划过收复河湟,宪宗皇帝对此事关心也格外留神。 不久却见大臣身穿朝服就刑东市,皇上也突然驾崩来不及实施西巡。 河湟百姓虽然穿着戎服牧羊驱马,可是他们白发丹心仍是唐朝臣民。 只有产生于凉州的动人歌舞乐曲,流传天下在娱乐着那些富贵闲人。 注释 ⑴河湟:指今青海省和甘肃省境内的黄河和湟水流域,唐时是唐与吐蕃的边境地带。湟水是黄河上游支流,源出青海东部,流经西宁,至甘肃兰州市西汇入黄河。《唐书·吐蕃传》记载:“世举谓西戎地曰河湟。” ⑵元载:字公辅,唐代宗时为宰相,曾任西州刺史。大历八年(773年)曾上书 代宗,对西北边防提出一些建议。借箸:为君王筹划国事。《史记·留侯世家》载,张良在刘邦吃饭时进策说:“臣请借前箸为大王筹之。” ⑶留神:指关注河湟地区局势。 ⑷“旋见”句:指大历十二年(777年)元载因事下狱,代宗下诏令其自杀。东市:代指朝廷处决罪犯之地。《汉书·晁错传》记载,晁错在汉景帝时任御史大夫,对削藩定边指出不少建议,但景帝听信谗言,仓促下令杀了他。行刑时“错衣朝衣,斩东市。” ⑸遗弓剑:指唐宪宗死,古代传说黄帝仙去,只留下弓剑。不西巡:是指唐宪宗没有来得及实现收复西北疆土的愿望。《水经注·河水》:“阳周县桥山上有黄帝冢。

帝崩,唯弓剑存焉。”《唐会要》记载:“宪宗于元和十五年正月驾崩,年四十三。” ⑹“牧羊”两句:《汉书·苏武传》记载:“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以及“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这里是借苏武来比喻河湟百姓身陷异族而忠心不移。 ⑺凉州:原本是唐王朝西北属地,安史之乱中,吐蕃乘乱夺取。李唐王室出自陇西,所以偏好西北音乐。唐玄宗时凉州曾有《凉州新曲》献于朝廷。 ⑻闲人:闲散之人。 赏析赏析 此诗可分为两层。前四句一连使用了三个典故。“借箸”,用张良的故事。不仅用来代“筹划”一词,而且含有将元载比作张良的意思,从而表明诗人对他的推重。“衣冠就东市”,是用晁错的故事。意在说明元载的主张和遭遇与晁错颇为相似,暗示元载留心边事,有经营的策略。杜牧用晁错来作比较,表现出对晁错的推重和惋惜。“忽遗弓剑”采用黄帝乘龙升仙的传说,借指宪宗之死,并暗指宪宗喜好神仙,求长生之术。这里,诗人对宪宗被宦官所杀采取了委婉的说法,流露出对他猝然逝世的叹惋。以上全用叙述,不着议论,但诗人对河湟迟迟不能收复的感慨却溢于言表。 后四句用强烈的对照描写,表达了诗人鲜明的爱憎。河湟百姓尽管身着异族服装,“牧羊驱马”,处境十分艰难屈辱,但他们的心并没有被征服,白发丹心,永为汉臣。至于统治者,诗人不用直接描写的手法,而是抓住那些富贵闲人陶醉于原先从河湟传入京城的轻歌曼舞这样一个细节,便将他们的醉生梦死之态揭露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的写法有两个特点。一是用典故影射时事。元载、宪宗、张良、晁错、苏武等皆已作古,而其故事各具内涵。二是转折和对比。前四句在意思上即为两组转折,突出壮志难酬的历史遗憾;后四句是将白发丹心的汉臣与沉迷歌舞的“闲人”

海东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6-2030年)

青海省海东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6-2030年) 一、编制目的 2013年海东撤地设市以前,各县自行组织编制县级单元城市总体规划,地区政府没有编制过全市范围的城市总体规划。在国家“一带一路”大战略、新型城镇化和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为落实省委、省政府以西宁为中心的东部城市群建设和对海东发展“五句话”的定位要求,海东市在科学评估城市规划实施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城市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深刻认识了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为顺应历史潮流、把握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城市总体规划对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指导作用,促进城市持续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市政府作出了科学编制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决策。 二、规划范围 规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规划区城乡统筹规划和中心城区城市总体规划: 1.市域:范围为市辖两区四县,即乐都区、平安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和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总面积约1.32 万平方公里。 2.规划区:范围为乐都区东至马厂乡岔沟村西边界,西至高店镇西边界,南至瞿昙镇朵巴营村,北至仓家峡;平安区东至平安东边界,

西至哈拉直沟及小峡与西宁交界,北至哈拉直沟乡北边界,南至白沈沟古城镇山城村,面积约992 平方公里。 3.中心城区:范围为乐都区北至引胜河上李家村,南至瞿昙河沈家庄,西至乐都平安交界地区,东至老鸦峡;平安区南起南山,北到机场北和红崖子沟,东至平安与乐都交界处,西到海东工业园区西侧三十里堡一带,面积约212 平方公里。 三、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2016-2030年。 近期:2016-2020年; 远期:2021-2030年; 远景:2031-2050年。 四、城市性质 青海省副中心城市,兰西经济区重要支点和新型产业基地,具有河湟文化特色的高原生态旅游宜居城市。 五、城市职能 1、青海省对外联系的窗口和门户枢纽 2、青藏高原商贸物流中心 3、兰西经济区新型产业基地 4、国家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5、河湟文化旅游展示服务基地 6、功能优化、安居乐业的新型城镇化地区 六、城市规模

西宁,一座一直在生长的城市,我看完我骄傲

西宁,一座一直在生长的城市,我看完我骄傲 西宁的成长步伐从未停歇,从未迟缓,以至于我们需要奋力直追!!!最新一波西宁发展速报,如果你不知道,那你就太跟不上这座城市的步子了!!!1未来5年内开建3条轻轨线路西宁轨道交通线网由3条城区线和4条市域线组成。主城区由1、2、3号线组成,线网总长91.6公里。2014年3月31日,市政府常务会原则通过了《西宁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6年02月26记者从西宁两会上了解到,今年下半年,西宁将开工建设青藏高原首条轨道交通,一期工程将开工建设1号线与3号线部分段。目前西宁轻轨项目正在等待国家部委的最终审核。但可以确定的是,西宁轨道交通1号线计划2016年下半年开工,2021年12月31日正式通车。西宁轨道交通线网总长91.6公里,在西宁都市区范围内预留机场线、多巴线、大通线、甘河线4条市域线路,线路全长88km[1] 。建设规划设车辆基地(段)2处,停车场1处,控制中心1处、主变电站3处。1号线建设方案计划安排为2016-2021年,建设工期为5.5年;3号线一期建设方案计划安排为2019-2023年,建设工期为4.5年。 预计2021年,西宁轨道交通通车里程将达91.6公里,届时,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量较大比例。2打造西宁城区新格局围绕城镇构筑生态屏障,围绕群众建设园林绿地,围

绕通道提升形象作为生态西宁建设的重点。注重城市绿地的连通性、城郊绿地的结合性、景观与生态的共融性。大力推进南北山三期绿化和大坂山、拉脊山生态屏障建设。从自然风貌及其意境中寻找西宁城市特色的本底,同时结合西宁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元文化交融发展的特点,编制城市风貌控制导则,在城市建筑形态上体现河湟文化特色,在建筑风格上体现大气、质朴、雄浑,在建筑布局上注重顺应自然、彰显生态山水意境。实现城市轴线、城市天际线、城市文脉、城市风格和城市色彩的协调统一,努力打造具有现代人文气息、蕴涵丰富文化底蕴的高原山水生态城市。 将把保护生态作为促进绿色和谐发展的重要路径,严格坚守生态红线。围绕建设外围生态涵养保障圈、中部特色产业发展带、核心都市功能集聚区三圈层功能区,充分考虑自然特征和环境承载能力,抓紧划定祁连山、拉脊山、日月山生态功能区以及塔尔寺景区周边、湟水湿地等生态红线,加大对周边原始森林、基本农田、河湖湿地水等生态主体功能区的保护。合理控制建设用地增长边界,严格划定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三区红线,将西宁建设成为全省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的示范窗口。将注重扩大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半径,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城郊、城乡接合部延伸,让市民享受公平均等的就业、教育、卫生、养老、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3建设千园之城

青海省的导游词

青海省的导游词 导读:关于青海省的导游词1:五奇西宁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们,你们好!欢迎来到大美青海,欢乐夏都——西宁市。我是你们接下来的西宁两日游中的导游***,你们可以叫我小**。 翻开世界地图,在亚欧大陆的中南部,一块棕褐色彩的高地尤为引人注目,那就是高亢海拔,辽阔面积,年轻历史和独特位置与一体的,具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相信每一位中国人对此都耳熟能详,但对于青藏高原的门户---西宁,却都不甚了解吧!中国汉字讲究同音异形,琪的同性异形字之一就是神奇,奇特的“奇”,那今天呢,我就用五个“奇”,带您走入欢乐夏都--西宁。 西宁第一奇就奇在“气候奇特复杂”.西宁是青海省省会,寓意“西陲安宁”,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也是青藏高原的门户,“右通海藏,左引甘凉”,虽然是平地升天的第一步,但它的海拔已经达到2250米,比东岳泰山顶峰还高出600多米。西宁属大陆性高原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日照为1939.7小时,年平均气温7.6摄氏度,最高气温34.6摄氏度,最低气温-18.9摄氏度。也正是由于高海拔,西宁夏季日平均气温只有15--17度左右,素有“西宁无夏日”之称,相对于内地火炉般的盛夏,这里的确是天然的避暑胜地,为此,西宁市特意打出“中国夏都”品牌。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西宁的夏日更加迷人“夏都”的旅

游品牌早已深入人心,旅游者更是络绎不绝。。此外,由于西宁西北部有祁连山,日月山等天然屏障,冬季冷空气很难入侵,一月平均气温约-10度,加之,暖气普及率相当高,使得滴水成冰的日子也成了暖冬。用“夏无炎暑,冬无酷寒,阳光灿烂,碧空如洗”来形容西宁的气候在合适不过了。西宁的气候不仅奇特,而且复杂。其实,西宁并不是人们想象中高寒缺氧,人烟稀少,常年冰封的不毛之地,它确实有亘古连绵的冰山雪峰,但它也有葱葱郁郁的森林,深切低下的炎热河谷和温泉,加之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绚丽多次的民俗风情,使得西宁成为青藏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如果说西宁第一期归功于自然的鬼斧神工,那西宁第二奇就非人类奇迹莫属。由于自然,历史,区位等因素,青藏高原的面积虽占全国总面积的25%,然而人口却仅占全国总人口的1%,青藏高原因此也一度被世界认为是“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之一”,然而,素有“中国最安静城市”之称的西宁市却最先打破缄默,成为青藏高原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人口破百万的城市。西宁作为古丝绸之路青海道的重要枢纽,商业交往频繁,古羌人在此游牧生息的同时吸收了汉族先进生产技术,开始定居农耕,并逐渐形成了以日月山为界的青海东部农业区,加之,较青藏高原腹地更为优越的自然和气候条件,使得西宁市人口密度居整个青藏高原之首,2013末西宁市7665平方千米的土地却拥有222.87万人口,被联合国称为“世界屋脊上的奇迹”,在这222.87万人口中,西宁将“和谐,包容,多元”演绎的淋漓尽致,

图案与苗族历史

图案文化内涵浅析 一、蝴蝶: 1、纵观“苗族”图案,无不处处体现吉祥。如其:“喜雀闹梅”、“燕子双飞”、“小鸟含花”、“蝴蝶展翅”、“花团锦簇”等图案皆以小型动植物“花卉、小鸟、蝴蝶”入图,构图自然和谐,形象生动流畅,色彩夸张,洋溢出一种独特的祥和艺术风格,充分且比较集中地反映了苗族的内心渴望和生活追求,是研究本地苗族文化发展的重要依据,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苗族图案中本来还有许多小型经典图案,在小花、小鸟、蝴蝶的背后,每个图案都有一个小故事,只是因为年代久远而失传,现已无法考证了。 2、苗族图案中的蝴蝶与小花一样,蝴蝶是必有的图案。因为蝴蝶轻盈娇小,能在山水花草自由飞翔,而颜色娇丽,易与人和自然亲和、易亲近,这充分体现了苗族文化中渴望自由,信奉自然,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3、不管在银饰上还是在服饰上,出现最多的就是蝴蝶。传说我们的祖先就是蝴蝶,(我们称为)‘蝴蝶妈妈’”。苗族服饰中出现了很多枫叶和蝴蝶。因为他们认为他们的祖先是一只从枫树心变来的蝴蝶。后来这只蝴蝶生了12个蛋,它们孵化出了世间万物,包括人类和动物。他们就为蝴蝶是他们的母亲,枫木是他们的先祖”。

4、太阳普照大地,大地生了植物;有了枫树,枫树孕育蝴蝶;蝴蝶养育了人类始祖姜央和苗族的文明始祖蚩尤。苗族太阳崇拜、蝴蝶崇拜、生殖崇拜和祖先崇拜,寓示生命生生不息、健康成长、兴旺发达。 5、黔东南地区苗族服饰图案对龙合蝴蝶题材的偏爱来自苗族人民对自身起源的朦胧认识和对祖先的图腾崇拜。在苗族聚居的地区,关于自身起源问题的解释是通过神话传说流传下来的。符号论美学认为,神话与宗教同源,二者没有绝对的界限,并且提出“神话从一开始起就是潜在的宗教”。神话故事的情节无一例外地传达出人类意识的发展和自我信赖的展现,尤其是对自身起源的幻想,以及将自身起源依托 于某种神力的神化。在苗族的神话传说中,是由枫树生出了蝴蝶妈妈,蝴蝶妈妈生了十二个蛋,请一种名叫“脊宇”的鸟来孵化,生出苗族的祖公姜央、雷公、龙、象、水牛、虎、蛇、蜈蚣等十二个兄弟。后来在姜央与雷公的争斗中,龙、虎、蜈蚣都帮助姜央作战,降服雷公,龙还帮助人类架云梯取金银,成就了人类最终的胜利。在这些传说中,苗族起源的根本和图腾的代表物有枫树、蝴蝶、鸟、龙等,因此我们也不难看到苗族历史上的动物图腾崇拜是与万物有灵的观念共存的。在这里,蝴蝶和龙的形象作为一种表达原始先人情感需求的具有创造性的艺 术符号频频出现在苗族的服装服饰中,成为苗族祖先和吉祥涵义的代名词。 6、“蝴蝶妈妈”刺绣图案主要在女服的两袖和围腰上。传说蝴蝶妈妈是由枫树心变的,所以蝴蝶妈妈居于枫树之上,这图案被苗家

恩施最全民俗文化

恩施民俗风情 一、恩施土家族历史民俗文化 白虎图腾:根据汉文文献记载和潘光旦先生的推断,可能在4200年前的夏代初年,出现了巴人的第一个君王——廪君,标志着巴人已进入父系氏族向奴隶制过渡的时代。廪君乃巴氏之子务相,一般认为,廪为虎之意,廪君即虎君。白虎巴人主要有五姓:巴、樊、曋、相、郑。白虎巴人一直崇拜白虎,视白虎为图腾和神灵,认为廪君就是白虎的化身,其宗教信仰都打上了白虎的烙印,作为勇敢、力量的象征,做为胜利之魂来进行礼赞,体现了君廪勇武奋进的精神,还体现了整个部落坚毅、刚猛、豪爽的特质,构成了巴文化的基本特征。 二、恩施民歌 1、《龙船调》:是利川民歌,现为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特点:歌词质相通俗,朗朗上口,衬词特多,音乐旋律起伏悠扬,音域宽广,高亢婉转。 2、《柑子树》:是表性很强的优秀民歌。“柑子树来柑子叶,干姊干妹舍不得。柑子成树树成林,干姊干妹长成人。柑子结果姐出门,干姊干妹两离分。”《柑子树》歌词巧妙运用谐音来咏叹干姊干妹的情恋,表达了土家先民对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强烈追求。 3、《巴东石工号子》:表现石工在撬石、拖石、抬石时配合劳动节奏喊唱的歌谣,7个土家汉子每人一根木棍在手,喊出一声高过一声的号子,用洪亮高亢的气势唱出了土家石工的齐心协力与乐天精神。 三、土家风俗、节日 1、女儿会:源远流长的“女儿会”是恩施土家人的民族盛会,是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性民族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一般在农历七月十二日,最初流行于恩施石灰窑、大山顶一带,如今已发展成为全州性的民族节日。 被誉为“土家情人节”的女儿会,保存着古代巴人原始婚俗的遗风,传递着土家人真、善、美的脉博与灵魂。是恩施土家族人自发形成的以赶集为借口、以对歌为形式、以情爱为目的的自主择偶方式。如果两情相悦,就牵手到树林里、小溪旁、山坡上去幽会,乃至定下终身。 2、月半节:又称“鬼节”、“亡人节”,时间为农历七月十二,土家人素有“年小月半大”之说。其主要活动是祭祖,祭祖时烧纸钱,表示对已故亲人的哀悼。过月半须全家团聚,并接回出嫁的女儿。

从华夏边缘到民族边疆:近代青海河湟地区社会文化变迁研究

从华夏边缘到民族边疆:近代青海河湟地区社会文化变迁研究青海河湟地区是指青海日月山以东,祁连山以南,西宁四区三县、海东地区以及青海海南、黄南等地。自古以来,这一地区即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先秦至民国时期,青海河湟地区的社会文化属性经历了从华夏边缘到民族边疆的变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内地化是变迁的 主流,也是促进这一地区社会文化各项事业进步的主要动力。先秦至清代前中期,青海河湟地区经历了从一个生态的、文化的独立地区到华夏边缘的漫长发展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华夏边缘的社会文化 属性赋予这一地区特殊的政治、经济及文化面貌。两汉以来,这一地区进入内地化的历史阶段,中原地区的政治制度、经济生活及文化因素对青海河湟地区持续地产生影响,而在内生的地方秩序的长期影响下,地方性文化因素也影响着这一地区的社会文化发展进程。此后, 中央王朝对青海河湟地区社会文化进程的影响逐步深化,而中央王朝在青海河湟地区行政力量的扩张与收缩过程即是王朝国家与地方秩 序的角力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原华夏与民族边缘地区之间的社会文化也经历着冲突与融会,而持续进行的内地化过程,使当地社会文 化诸方面受到中原社会文化诸因素的影响。作为内生地方秩序的承载体,历史上,西羌、鲜卑、吐谷浑、吐蕃(藏族)、蒙古、回族、土族等民族皆对青海河湟地区的历史演进产生重要影响。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青海河湟地区形成具有华夏边缘的社会文化属性,其在社会 文化内在结构及其外在形式上具有多元性的文化特质,且在政治、经济及文化上具有鲜明的边缘性特征。华夏边缘的社会文化属性既为这

一地区的内地化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同时又以地方性的社会文化因素 制约着内地化的进一步深化与拓展,从而使内地化进程成为一个可逆的、不确定的社会发展方向。近代以来,青海河湟地区的内地化进程 加速,其社会文化诸项事业的进步突出表现在内地化与近代化的双重 变奏,西方化的因素也伴随着近代化进程影响着青海河湟社会文化的 近代建构,同时,一些地方性社会文化因素仍然存续,在这些因素的共 同作用下,青海河湟地区形成了民族边疆的社会文化属性。从民族边 疆社会文化因素的形成动因看,晚清以来,随着中央政权对青海河湟 统治的深化,这一地区作为民族边疆的社会文化属性得以确立,特别 是青海建省及国民政府时期的县制改革,既促使了这一地区在政治上 与内地的均质化,同时也进一步突显出这一地区作为民族边疆的特殊性;在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下,特别是抗战以来民族国家理念的 传播,加速了青海河湟地区意识形态的均质化进程,同时一些地方性 文化观念在民族主义思潮形成的社会大背景下更加突现出来;近代以来,人口迁徙和商贸活动的影响进一步促进了青海河湟地区与内地的 联系,共同成为民族边疆社会文化属性得以确立的重要动因,而原有 的人口结构与独具特色的商贸活动,也使这一地区作为民族边疆的社 会文化属性得以深化。民族边疆社会文化属性的确立还体现在近代国民的塑造、近代教育的兴起及社会生活的近代化等方面,这些因素既 是形成新的社会文化属性的动因,也是这一社会文化属性导致的结果。在上述诸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近代以来,青海河湟地区的内地化已是 一个不可逆的历史过程,也是这一地区社会文化发展与进步的主要动

河湟地区的环境分析与可持续发展

河湟地区的生态环境分析与可持续发展 马伟东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西安 710119) 摘要:河湟地区地处青海省东部,位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区,随着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河湟地区逐渐成为青海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区,该地区有悠久的农业发展和较早的工业基础,在全省4.98%的面积上,集中了全省72.77%的人口,在全省经济的发展中,河湟地区始终起着领头羊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每况愈下,生态环境达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本文通过对河湟地区所存在的环境问题的分析,对河湟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河湟地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1 区域简介 河湟地区地处青海省东部,是黄河及其支流湟水形成的水资源丰富的农业区,包括西宁市(包括4区3县)、海东市(包括1区5县)、海北藏族自治州的海晏县和门源回族自治县、海南藏族自治州的贵德县以及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和尖扎县等5区13县的自然区划,国土面积3.6万km2,占全省面积的4.98%。[1]2013年青海省人口总数为572.59万人,而河湟地区就占72.77%,地区生产总值为1454.36亿元,占全省GDP的69.22%(如表1)。由此可见,河湟地区在青海省的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 表1 2013年河湟地区人口数量与地区生产总值 地区西宁市海东市同仁县贵德县尖扎县海晏县门源县总计人口数量(人)2002515 1703359 95854 109322 60108 36221 159552 4166931 生产总值(亿元)978.53 333.90 20.72 29.98 21.94 37.39 31.90 1454.36 2生态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气象灾害频发,极端天气频数增多 自1980年以来,河湟地区的大气状况趋于恶化,气象灾害频发,沙尘暴、大风、暴雨洪涝、干旱以及冰雹等极端恶劣天气状况频数增多,无论是在时间分布上还是在空间分布上,河湟地区均占有较大比例。西宁市和海东市为河湟地区最易发生气象灾害的地区,据统计,两市在全省的灾害机率甚至高达18.7%~23.6%。据李林在河湟谷地暴雨频率的研究中指出:河湟谷地不同历时的最大暴雨均呈现增多的趋势。[3]西宁市和海东市的暴雨洪涝天气占全省的26.9%,其他气象灾害中,雪灾占全省的20.6%,霜冻占全省的41.6%,干旱和冰雹天气甚至分别高达51.6%和57.4%。如此频发的气象灾害给河湟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4]此外,河湟地区目前能源消耗仍然以原煤为主,其中西宁、海东两市工业用煤量巨大,大气环境污染表现为煤烟型污染,工业粉尘、二氧化碳以及硫化物排放量巨大。

【云南壮族的“牛崇拜”与“牛图腾”】图腾崇拜名词解释

【云南壮族的“牛崇拜”与“牛图腾”】图腾崇拜名词解释牛,是人类之友,农耕之宝。虽说“骏马能历险,耕田不如牛。坚牛能负重,渡河不如舟”,但是,牛在人类先民告别“刀耕火种”进入“有史以来”的文明社会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功高盖地,助过人类一臂之力,人们逐称牛为“仁畜”,甚至誉为“神牛”,“牛文化”也从此应运而生。 在我国古代文化典籍中,就有极高的象征性意义。以乾、坤二卦统帅万事万物的《周易》中称“坤为牛”,即牛是负载生养万物的大地,即“坤卦”的象征物,因为“坤像地任重而顺,故为牛也。”可见牛的资格与天同位。古称之为“执牛耳”者,现代人则引申为“获胜者”或“称王者”。所谓“牛文化”精神,就是一种勇于拼搏,自强不息,不求名利,默默无闻,吃苦耐劳,忍辱负重,朴实无华,埋头苦干的高尚情操和宝贵品质。 就本文而言,旨在通过与句町古国、云南壮族有关,以牛为主题和内容的诸如地名、遗址、习俗、歌圩以及崇拜物等线索脉络,从牛 __,到牛的动物化石、圖案、塑像到牛的摩经、牛的传说、牛的驯养以及牛的崇拜、节日、圖腾文化,勾勒出一个内容全面、涉及多元、形式多样、门类齐全、渗透极广,且风格独特的云南壮族“牛文化”体系。

众所周知,壮族其远古先民就是一个崇拜牛的民族。在云南壮族地区,围绕牛这个主题和中心,千百年来。形成了独树一帜,别具一格,蔚为壮观的奇风异俗。壮族、傣族、布依族、侗族等壮侗语族的兄弟民族同胞,是一个喜爱牛,崇拜牛、以牛为圖腾信仰,并专门为牛设立“节日”,专程给牛“戴花”过节的民族。 壮族为牛设立“牛王节”,亦称“开秧节”、“招牛魂节”、“祭牛魂节”、“洗牛身节”等。而云南文山州的壮族则称之为“敬牛节”、“牛戴花”和“牛王诞”。壮语呼之为“脱轭节”,是壮族祭祀牛神的节日。广西、云南壮乡节期不一。广西为农历四月八、六月八、八月八。云南则为十月初一。 “传说,耕牛在春耕期间因被呵叱鞭打而失魂落魄,故立此节为“牛招魂”。在每年春耕之后,选择吉日过节。届时,家家户户杀鸡宰鸭,蒸五色糯米饭,先祭祖先,再祭牛魂,并将一部分食品及鲜草喂牛,让牛休息一天。……以上便是流传在广大壮乡“牛王节”的大体内容。广西云南各地壮乡,均大同小异。” 考古学和古代文化遗址中的牛 马关县九龙口仙人洞晚更新世水牛动物化石

昆仑魂之古往今来

昆仑魂之古往今来 古 时间段:公元前四世纪开始 定位:仙人之地 关键词:《山海经》、西王母 昆仑山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有距离感的,这并不单纯是指它的地理位置之偏、绝对高度之高,也意味着它的繁华是很多年前的事情。没错,它的古。 初见昆仑山,要追溯到战国时期。在《山海经?大荒西经》中有“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禹贡》中有“黑水,昆仑山扩展惟西北”,屈原在《天问》中有“黑水玄趾”之说,王逸注曰“黑水出昆仑西也”,以环湖山水考之,符合这个地理方位的一处便是发源于黑山峨博的赤脑河水。最初命名为“大河察”向东南流过与“小阿察”汇合,这里水草茂盛,灌木丛生,土质黑黝,河水流经时,暗淡无光,故称“黑水”。一处是发源于祁连山冰川,流经默勒沼泽,绕过夏格日山,穿过河西走廊,注入居延海。据史记载:居延海又称“西海”,晋代在那里设过西海郡。而这个黑水便是今日的青海湖。既有水,那山在哪里呢?在《山

海经?大荒西经》中有“昆仑之丘,其外有炎火之山。”《昆仑山》中有“下浮弱水波晶晶,傍绕炎火光熊熊。”由火山岩、火成岩、红砂岩构成丹霞地貌的炎山及其附近地名,至今统称为“红岭”。“红山”均有“远看似火焰,近看似血染”之势。显然,对于昆仑山地理形态的观察,研究、总结在兵荒马乱的战国就已经开始了。 昆仑山是华夏万山之际,河岳之根,对其文化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神话意义上的昆仑和地理意义上的昆仑。诚然,神话中的昆仑山不能等同于地理意义上的昆仑山,但也不能说二者之间毫无关联,因为前者孕育演变的主要载体就是昆仑山。 记载昆仑古韵的书籍皆为我们耳熟能详,其中包括《山海经》、《列子》、《荀子》、《庄子》、《汉书?地理志》《淮南子?地形训》、《史记?大苑列传》、《后汉书?西羌传》、《论衡?恹国篇》、《水经注》、(西宁府新志)、《丹噶尔厅志》。 虽然在这些古籍中频频被提及的“西王母”已经被证明不过是神话之谈,曾经在学术界喧闹一时的,可以被称为“昆仑文化”代名词的“西王母文化”已经走入尴尬局面,我们仍然无法放下几千年以来的昆仑情结。随着时间从古代走入现代,昆仑山的神话外衣在日光下一一剥落之后,又将迎来怎样的文化平台?

第七章地域文化题目及答案

A. 故事 B. 山歌 、单项选择题 1. ( )是青海文化的标志性文化。 A. 河湟文化 B. 环湖文化 C. 柴达木文化 D. 昆仑文化 答案 :D 2. 在昆仑神话中最有影响的是有关( )的神话故事。 答案: B 3. 有关撒拉族族源传说的历史传说是()。 A. 《古兰经》 B. 《南京珠玑巷》 C. 《牧鞭的来历》 D. 《骆驼泉》 答案 :D 4. 《格萨尔》史诗是著名的 ( ) 族英雄史诗。 A. 蒙古族 B. 土族 C. 藏族 D. 撒拉族 答案 :C 5. 《拉仁布与吉门索》是()族著名的爱情叙事诗。 A. 蒙古族 B. 土族 C. 藏族 D. 撒拉族 答案 : B 6. 《马五哥与尕豆妹》是()民间叙事诗的代表作品。 A. 蒙古族 B. 土族 C. 回族 D. 撒拉族 答案:C 7. 《祁家延西》是土族人民著名的( )。 A. 历史传说 B. 英雄叙事诗 C. 英雄史诗 D. 爱情叙事诗 答案 : B 8. 花儿是流行于青海、甘肃、宁夏、新疆等省区各民族当中的一种()。 C. 小说 D. 传说 答案 : B 9. 玉尔是撒拉族传统()。 A. 青海湖 B. 黄帝和西王母 C. 夸父 D. 黄帝

A. 故事 B. 乐器 C. 小说 D. 情歌答案:D 10. 《巴西古溜溜》是一首古老的()情歌。 A. 土族 B. 撒拉族 C. 藏族 D. 回族 答案: B 11. 《库咕笳》是流行于青海互助和青海民和()中的情歌。 A. 土族 B. 撒拉族 C. 藏族 D. 回族答案: A 12. “藏族婚宴十八说”是流传在青海省()的一种民间口头文学。 A. 黄南藏族聚居区 B. 东部农业区藏族聚居区 C. 玉树藏族聚居区 D. 海南藏族聚居区答案: B 13. 青海民和的目连戏据传是明初由移民从()带过来的。 A. 南京 B. 苏州 C. 河北 D. 兰州答案: A 14. 青海传承历史最悠久和最有影响的是地处河湟的()皮影。 A. 乐都 B. 平安 C. 湟源 D. 大通答案: D 15 .藏戏起源于()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 A.7 B.8 C.6 D.9 答案:B

青海河湟调查报告

1 调研基本情况 1.1 调研背景分析 随着青海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青海河湟民俗文化成为一种重要的民俗文化体验旅游产品,在青海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显著的作用。青海在长期封闭和自我发展中保持了较为完整的、独具特色的河湟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价值极高,青海河湟地区民俗文化旅游体验现已成为青海旅游市场上最具特色的旅游产品之一。在河湟民俗文化体验中,企业提供的不仅仅是商品或服务,而是为消费者提供最终体验,并给消费者留下难以忘去的愉悦记忆,消费者消费的不再是商品本身,而是在消费过程中的一种感觉,一种情绪上、体力上、智力上甚至精神上的体验。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旅游也必然走向体验的大趋势,在这一背景下,旅游者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再满足于得到优质的商品和服务,而是希望参与到消费活动中,亲身经历产品消费的全过程,获得体验的经历,旅游体验是这种特定的体验活动是旅游者一系列特定体验活动的产物。在一个特定旅游地花费时间来游览参观所形成的,是由众多复杂因素构成的综合体,这些因素包括个人感知,地方印象以及所消费的产品等。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旅游消费观念也发生着重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们出游的动机都是以追求心神的宁静,人与自然的和谐,健康快乐的休闲游憩,体验不同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为目的,为旅游业迎来了更好的发展机遇,河湟民俗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民俗文化旅游体验已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旅游形式之一。 1.1.1 调研目的 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变化,体验经济时代的消费者也越来越感性化、个性化、情感化。其需求重点已由追求实用转向追求体验,作为重要的青海河湟地区民俗文化旅游体验产品及其他活动场所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借助旅游这样一种轻松、自然、深受人们喜爱的形式,让更多的人们走进青海河湟地区,了解丰富多彩的河湟民俗文化。可以满足旅游者的民俗文化需求,为青海河湟地区的旅游业作出贡献,增进全国各族群众对青海河湟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全面认识和理解,而旅游者正是需要通过对这些丰富多彩的河湟民俗文化的了解、认知、参与过程,获得对旅游目的地河湟民俗文化的体验。 1.1.2 调研意义 通过对青海河湟地区民俗文化旅游的体验,深入分析青海河湟地区民俗文化旅游体验在现代市场消费中逐渐成为人们认可和接受的一种民俗文化行为,游客可以以自己个性化方式参与其中、乐在其中的体验方式,能够给旅游者更深、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