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测试卷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测试卷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测试卷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测试卷

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知识点和复习题

概念

1.地球确实在自传和公转;证据不仅有来自地球卫星的观测,而且还有来自观察和的试验多种现象。

2.傅科摆是证明地球自转的关键性证据。

3.地球自转的特征有: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或自西向东,自转周期为24小时,地球在围绕地轴在自转,地轴是倾斜的。

4.与地球自转相关联的现象有:地球上的昼夜现象,地球上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北极星不动等。

5.恒星周年视差是历史上证明地球公转的关键性证据。公转过程中,地球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形成极昼和极夜现象。

测试题

一、填空题

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着太阳转动,称为地球的(1)。

2.昼夜现象与(1)有关。

3.(1)和(2)中有关地球及其运动的观点都可以解释(3)。

4.当我们同车、船、椅子一起运动的时候,看到车、船、椅子外的景物会向(1)方向运动。

5.(1)摆动后,地面的刻度盘会与摆的摆动方向发生偏移,这可以证明(2)。

6.在地球的南极、北极附近,太阳升起就不落下去的日子叫(1),只有黑夜而没有白天的日

子叫(2)。

7.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1)而发生的现象。

8.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1),即(2)或(3)。

9.(1)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2)西边晚。

10.不同地区所处的(1)决定了地区之间的(2)。

11.在地球的南极和北极,有许多事情令人感到奇怪。如:北半球夏季时,北极中心地区的

白天可达半年时间,人们把这种现象叫做(1)。

12.天空中星星围绕(1)(2)旋转,北极星相对“不动”,是(3)产生的现象。

13.从(1)在天空中的位置可推测出(2)。

14.公转就是地球围绕着(1)转动;公转的方向是(2);公转一周是(3)。

15.(1)证明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2)。其他的证据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16.在围绕某一物体(1)时,在(2)会观察到远近不同的物体存在(3)。

17.四季的形成与(1)、(2)有关。

18.极昼和极夜现象与(1)、(2)和(3)有关。

19.地轴倾斜角度的大小可以影响(1)发生的地区范围。

20.地球确实在自转和公转,证据不仅有来自(1)的观测,还有来自(2)的多种现象。

2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1),周期为(2),地球围绕(3)自转,地轴是(4)的。

22.与地球自转相关联的现象有:(1),(2),看上去(3)等。

23.(1)是历史上证明地球公转的关键性证据。公转过程中,地轴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因此

形成了(2)和(3)。

24.认为地球居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球、行星和恒星都围绕地球运动的学说称

为(1)。

25.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围绕太阳运动的学说称为(1)。

26.(1)作为地球自转的有力证据,现在已为世界公认。

27.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1)”的观点。

28.太阳东升西落说明地球在(1)转,一年有四季变化说明地球在(2)转。

二、选择题

1.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的交替,正确的解释是()。

A.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B.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C.地球围着太阳公转的同时也自转

2.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

A.头顶正上方 B.北极星 C.北斗星

3.下列城市中,一天中最先迎来黎明的城市是()。

A.北京

B.上海

C.乌鲁木齐

4.下列现象中与昼夜有关的是()。

A.猫头鹰

B.大雁迁徙

C.小草枯萎

5.在世界时区图中,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相差()

A.1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6.下列哪种现象是液体的冷胀原理造成的:()

A.水管冻裂

B.沸水外溢

C.河水结冰

7.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顺时针

8.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所以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

A.地球公转轨道不断发生变化

B.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

C.地球自转的轴不断发生变化

9.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批示南北方向的线叫做()。

A.赤道

B.纬线

C.经线

10.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自南向北

11.提出“地心说”的古希腊天文学家是()。

A.哥白尼 B.托勒密 C.伽利略

12.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A.24小时 B.一天 C.一年

三、判断题

()1.恒星周年视差是历史上证明地球自转的关键性证据。

()2.当2008年8月8日晚上8点北京奥运会开幕的时候,美国纽约的人们将会在上午通过电视观看到盛大的开幕式直播。

()3.地球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

()4.时间流逝的速度是有快慢的。

()5.太阳的东升西落是因地球自转而发生的现象。

()6.在向前行驶的汽车里看外面的景物在向后移动。

()7.我国的北京比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

()8.极地一年中有长长的白天或长长的黑夜现象。

四、识图题

1.如图,在四个地球仪中间放一盏灯当作太阳,在公转轨道上确定A、B、C、D四个方位,调整地轴倾斜指向北方,在北半球同一地点都立一根标杆,标杆正对太阳(正午时间),观察到A、C点标杆长度基本一致、较长;B点长度最短;D点长度最长。请你判断四个方位的季节。A: B: C: D:

地球的运动造成了四季的变化,根据我们的研究过程,解释四季的成因:

五、问答题

1.世界时区图将地球分为多少个时区,每隔多少度为一个时区。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上知识点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知识点) 一、使用工具 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3.用螺丝刀可以比较方便的把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用羊角榔头可以比较方便的把铁钉从木头中取出。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 二、杠杆的科学 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三、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常用的杠杆类工具中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是省力杠杆;火钳、筷子、镊子是费力杠杆;跷跷板、天平、订书机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有些杠杆类工具设计成费力的是因为它有方便的好处(如:镊子、钓鱼竿等)。 2.“秤砣虽小,能压千斤”,那是杆秤利用了杠杆原理的结果(提绳是支点,秤砣是用力点,称重物处是阻力点)。 3.我们身体上的前臂骨像是一根杠杆,肘关节是支点,手握物体处是阻力点,上臂的肱二头肌处就是用力点。 4.阿基米德曾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这里的棍子相当于杠杆。 四、轮轴的秘密 1.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螺丝刀是轮轴类工具,它的刀柄是轮,刀杆是轴。 2.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费力。 3.轮轴可以省力,轮越大,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越省力。所以螺丝刀的刀柄总是比刀杆要粗一些。 4.扳手套在螺帽上组成了轮轴,这时整个扳手是轮,螺帽部分是轴。 5.生活中的轮轴:水龙头、门锁把手、汽车方向盘、扳手、辘轳等。 五、定滑轮和动滑轮 1.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 2.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3.力的大小用测力计来测量,牛顿是力的位,用字母“N”表示。 六、滑轮组 1.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2.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为一个最简单的滑轮组,滑轮组的组数越多,就越省力。 3.起重机运用了滑轮组。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测试题完整版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 测试题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

九年级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质量检测试题 (时限 40分钟) 班级:姓名:等级:___________ 一、对号入座(将科学关键词填写在合适的横线上) 大家在这一单元的科学学习中一定接触到了很多科学名词,认识了许多有趣的科学现象、丰富的客观事物和科学概念,请将它们对号入座吧! 科学关键词:骨骼血细胞关节肌肉骨髓铰链关节旋转关节 球状关节 206块支撑运动保护缓冲收缩和舒张心跳呼吸屈伸旋转既能屈伸又能旋转头躯干手臂腿脚 科学现象和客观事物: 1、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头、躯干、手臂、腿脚。 2.人体的骨骼数目:206块。 3、骨头中的软物质: 骨髓,它能制造___血细胞____。 4、关节常见的类型有:_铰链关节__、__旋转关节__、__球状关节__。 5、在身体中骨骼的作用是:__支撑__、___运动__、___保护___。 6、关节的运动方式有哪些:__屈伸__、__旋转_、_既能屈伸又能旋转_。 7.人体的支架:_骨骼__。 8.骨与骨相连接的部位:__关节___。 9.占人体总重量的40%:__肌肉___。 10.人体完成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骼和关节。

11.关节的两大作用是:___运动__、___缓冲____。 12、不运动时,负责 心跳 、 呼吸 的肌肉仍在工作。 二、构建思维导图(将合适的科学概念填写在相应的方格中) 科学概念:肌肉 骨骼 运动 骨骼肌 保护 关节 三、实验探究。 1、关节在人体中有很大的作用,用木板和绳子将你的指关节、腕关节、膝关 关节固定起来,做以下活动,说说你的感受。 通过以上活动体验,你认为关节具有__运动__作用。 2、观察曲臂和伸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实验变化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1是__肱三头肌__,2是___肱二头肌___。 (2)填表。 关节 骨骼 运动 保护 骨骼肌 肌肉

科学小故事12个

科学小故事 科学小故事(一): 小鸡出世 鸡妈妈生了两个蛋。它留意的把蛋放在肚子下边,认真地孵了起来。 鸡蛋里真暖和,小鸡也一天天长大了,它们多想出来呀。笃,壳破了,小鸡看到蓝蓝的天,它们想,外边必须是蓝色的。笃笃笃,壳碎了,两只鸡宝宝咕噜,翻了个身,小鸡看到红红的花,它们想,外边必须是红色的。小鸡来到草地上,看到绿树、红花、蓝蓝的天空,它们高兴地说:“原先外边是彩色的呀!”两只小鸡越长越大,慢慢地变成了一只小公鸡和一只小母鸡。它们又长啊长啊,变成了鸡爸爸和鸡妈妈,带着鸡宝宝到草地上学本领去了。 科学道理:鸡是从蛋里孵出来的。 科学小故事(二): 小蛇多多 有一天,小蛇多多要到外面去玩,妈妈叮嘱它不要乱吃东西。小蛇多多回答说:“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走着走着,小蛇多多看见了一根香蕉。它想:香蕉软软的,必须很好吃!于是多多吃了一根香蕉。走着走着,多多看见一串葡萄。它想:葡萄酸酸的,必须很好吃。于是,多多吃下了一串葡萄。走着走着,多多看见一个苹果。它想:苹果脆脆的,必须很好吃!于是多多又吃下一个苹果。多多的小肚子已经很饱了,但是,不一会儿,多多又看见了一块西瓜,它费劲地把西瓜也吃了下去。哎呀呀!多多吃了太多的水果,不能动了。肚子涨涨的,真难受呀! 这时,一只小蚂蚁爬到了多多的鼻尖上。蚂蚁在多多的鼻尖上爬来爬去,多多觉得鼻子痒痒的、痒痒的,它实在忍不住了,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啊嚏” 咚咚!肚子里的水果都飞了出来。多多把水果送给了小蚂蚁,轻简单松地回家了。 科学道理:吃的太多对身体没有好处,所以不要贪吃。 科学小故事(三): 蛤蟆吃西瓜 有一只蛤蟆,种了一块西瓜地。夏天,西瓜成熟了,一个个长得又大又圆。 眼看着西瓜越长越大,但是蛤蟆想不出吃西瓜的好办法。蛤蟆心里真着急呀! 这一天,蛤蟆的好朋友青蛙来了,青蛙看到这么大的西瓜,就帮蛤蟆想办法。青蛙说:“我们用石头砸西瓜吧!”蛤蟆想了一下,“不行。一砸西瓜就碎了。”青蛙又想了一个办法,“我们来用刀砍西瓜吧!”蛤蟆又想―下,“还是不行,哪来这么大的刀呢我们又怎样扛得动” 蛤蟆和青蛙没办法了,就到瓜旁边去玩。在路上,它们捡到一根竹管。蛤蟆看着竹管,一下子想出了好办法。 蛤蟆和青蛙把竹管插进了西瓜,红红的西瓜汁立刻从竹管的另一头流了出来。蛤蟆和青蛙吸呀,吸呀,西瓜汁真甜。它们喝饱了,肚子都胀得圆鼓鼓的,西瓜汁还在流。于是,蛤蟆在竹管上装了个水笼头,能够随时开关。它还在竹管上挂了个牌子,上面写着“免费供应西瓜汁”。 小动物们看见牌子,部来了,他们排起了队,轮流喝西瓜汁。喝过西瓜汁的动物都说:“蛤蟆种的西瓜真甜!” 科学道理:西瓜的水分很多,吃起来很甜。 科学小故事(四): 搞笑的科学小故事:变色龙捉迷藏 变色龙看见了,也想玩儿。它说:“我能够和你们一齐玩儿吗”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49629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并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边缘薄)。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移动放大镜)和(移动被观察的物体)。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大小)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度越大,放大倍数也越大)。 5、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6、苍蝇落在坚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 7、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苍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8、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触角),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 9、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 10、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11、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如花岗岩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的晶体组成。 12、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晶体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13、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14、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在世界上第一个看了(细胞)。 15、显微镜主要由(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 16、实验证明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7、(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8、生命体细胞具有(消化)(呼吸)(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功能。 19、我们还可以利用(干草)培养微小生物。 20、我们知道的微生物有(草履虫)(变形虫)(眼虫)(喇叭虫)(鼓藻)(船形硅藻)等。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21、通过观察我们知道电视机的屏幕其实是由(红)(蓝)(绿)三种颜色组成。 22、蚜虫喜欢吸食嫩枝上的(汁液),蚜虫的大小如(针眼),蚜虫的天敌是(草蛉)。 23、观察工具发展的流程图: 肉眼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 24、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疾病(2)克隆生物(3)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4)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一、使用工具 1.机械是能使我们的装置。 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 3.用可以比较方便的把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用可以比较方便的把铁钉从木头中取出。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 二、杠杆的科学 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 3.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 4.杠杆尺上有,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是研究杠杆作用的好 工具。杠杆尺处于平衡状态时:× = × 三、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省力的杠杆是铁片、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费力的杠杆是火钳、镊子。 2.常用的杠杆类工具中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是杠杆;火钳、筷子、镊子是杠杆;跷跷板、天平、订书器是杠杆。有些杠杆类工具设计成费力的是有好处(如:镊子、钓鱼竿等)。 3.“秤砣虽小,能压千斤”,那是杆秤利用了原理的结果。提绳是点,秤砣是点,称重物处是点。 4.我们身体上的前臂骨像是一根杠杆,肘关节是点,手握物体处是点,上臂的肱二头肌处就是点。 5.阿基米德曾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 球撬起来。”这里的棍子相当于点。

四、轮轴的秘密 1.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的机械,叫做。螺丝刀是轮轴类工具,它的刀柄是,刀杆是。 2.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力。 3.轮轴可以力,轮越大,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越力。所以螺丝刀的刀柄总是比刀杆要一些。 4.扳手套在螺帽上组成了,这时整个扳手是,螺帽部分是。 5.生活中的轮轴:水龙头、门锁把手、汽车方向盘、扳手、辘轳等。 五、定滑轮和动滑轮 1.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在一个位置而不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定滑轮可以,但不能。 2.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动滑轮可以,但不能。 3.力的大小用测力计来测量,牛顿是力的单位,用字母“N”表示。 六、滑轮组 1.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使用滑轮组既能,又能。 2.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为一个,滑轮组的组数越多,就越。 3.起重机运用了滑轮组。 名称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所起的作用 如果分别用它们提起相同重量的物品50千克,最省力的是,其次 是,不省力的是。 七、斜面的作用 1.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

人教版四年级科学试卷

xx——xx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题(卷) 四年级科学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形成电流需要具备的的两个条件:一是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储存食物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根据岩石的成因,把岩石可分为_______________岩、___________岩和________岩三类。 4.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称为____________,像_________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称为绝缘体。 5.我知道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水流传播等。 6.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___________起来的电压是3V,两节电池___________起来的电压又是1.5V。 7.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通常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以及水。 8.植物的雄蕊产生的____________传到雌蕊的柱头上,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受精的胚珠发育成长形成___ 。 9.像青蛙.鸡这样繁殖的动物叫____________动物,像猫.兔这样繁殖的动物叫___ 动物。 10.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_,硬度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 题2分,共20分)。 1. 鸡蛋就是母鸡产的卵,它能发育成新的生 命。() 2.电路开关的制作材料一般都是导体材 料。() 3.蚕豆的子叶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作用是提供养 料。() 4.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三种不同的矿物组 成。() 5.用电路检测器检测铁丝是否通电时,只要检测一次就足够 了。() 6.野葡萄一般是通过动物传播种子 的。() 7.食品的保质期越长,就说明这种食品越 好。() 8.油菜花.桃花.南瓜花都是完全 花。() 9.人体和大地都是为导电 的。 () 10.鱼的营养很丰富,它含有人体所需要的所有营 养。() 三、擦亮眼睛,我来挑吧!(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不属于果实的是()。 A. 无籽西瓜 B.香蕉 C.向日葵 籽 2.在白纸上擦一擦.压一压,白纸上留下了油迹,则该食物中含有丰富的()。 A.蛋白质 B.脂肪 C.糖类 3.随风飘动进行传播种子的是()。 A.栗子 B.蒲公英 C .苍耳

教科版科学六下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并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 、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边缘薄)。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 、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移动放大镜)和(移动被观察的物体)。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大小)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度越大,放大倍数也越大)。 5 、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在13 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6、苍蝇落在坚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 7 、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苍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8 、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触角),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

9 、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 10 、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11 、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如花岗岩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的晶体组成。 12 、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晶体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13 、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 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 万倍)。 14、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在世界上第一个看了(细胞)。 15 、显微镜主要由(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 16 、实验证明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7 、(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 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o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沉和浮 一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只要物体不沉入水底,就说明这个物体是 浮的。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沉浮状况不改变。如:一 块完整的橡皮放在水中是沉的,切四分之一放入水中还是沉的。一个苹果是浮的,切二分之一还是浮的。一个回形针是沉的,两个串在一起还是沉的。一块木块是浮的,分成一半还是浮的。 二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1、对于不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我们在判断在水中的沉浮时,往往采取改变一个因素、控制其它因到 素不变的的方法来研究。对于不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大小相同判断轻重,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 轻重相同看大小,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体积大、重量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重量大的物体容易沉。) 2、小瓶子和潜水艇都是在体积不变下通过加减水改变轻重来实现沉浮的。 3、潜水艇既能在水面上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潜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 里装满海水,潜艇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海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 4、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控制沉浮的,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三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1、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2、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3、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是沉的,你有办法让它浮起来吗? (做成空心)、(做成船形)、(做成碗形)、(做成花瓶形)等。 4、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后,(排开的水量)越大,就越容易(浮)。 5、为什么铁块在水中是沉的,而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 答:因为把钢铁做成轮船的形状,会大大增加轮船排开的水的体积。 6、总结:各种形状的实心橡皮泥在水中是沉的,要让橡皮泥浮起来,可以在大小不变下改变重量,如 挖空成船或碗形。重量不变的下改变大小,如做成空心的各种形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它所排开的水量有关。排开的水量指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的体积,也指物体与水相接触的体积。全部沉入水里的物体排开的水量就是物体自己的体积,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排开的水量指物体在水下面部分的体积。铁制的大轮船能浮在水面上,因为它排开的水量特别的大。 四造一艘小船 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2、要用橡皮泥造一只装载量比较大的船,一是重量不变的前提下造得尽量大,使船排开的水量大,二 是做些船舱,放物品时使船身保持平稳。 五浮力 1、把泡沫塑料块等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 的(浮力)。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2、放在水面上的物体,都会受到水的(浮力),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下沉的物体在水 中也受到(浮力)的作用,沉在水底的物体,浮力小于重力。浮力和重力的方向(相反),浮力向(上),重力向(下)。 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 (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4、测量泡沫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用测力计拉住绳子通过底部滑轮让泡沫沉入水底,浮力=拉力

四年级上册科学测试试卷答案

四年级上册科学测试试 卷答案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四年级上册科学测试试卷 注:本答案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有误请参考教科书。给分时请酌情 一我会填空 (共5分,每题1分) 1、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为___积云_、__层云__、___卷云__。 2、水是自然界最常见的物质,它覆盖了地球表面的__70%___以上。 3、用来测量雨量多少的仪器叫做_____雨量器____. 5、相同的两块水果糖在热水中的比在冷水中的溶解速度要___快_____。相同的两块水果糖放入杯中不搅拌的比搅拌的溶解速度要___慢___。二、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共10分) 1.水能溶解任何物质。(×) 2、同一时间,阳光下和背阴处的温度一定是相同的。(× ) 3、每天记天气很麻烦,也没必要。 ( × ) 4、天气预报中的不同符号表示不同的天气。 ( √ ) 5.盐、砂糖、沙子都能溶解于水。( × ) 6.水蒸发了,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也同时蒸发了。 ( × ) 7. 科学只和科学家有关。( × ) 8. 、所有的液体都可以溶解在水中。 ( × ) 9.晴天的时候,天空中一定是没有云的。( × ) 10对不了解的物体,为了安全起见,千万不能随便闻,更不能随便尝. ( √ ) 三、我会选择(共5分) 1、测量气温应选在( B )进行。

A、室内通风的地方 B、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C、室外向阳、通风的地方 2.在油里滴几滴水,水会( C )。 A浮在油上,不能在油中溶解 B在油中溶解。 C沉在油底,不能在油中溶解 3、大树摇摆,难以打伞,是( B )风。 A、5级 B、6级 C、7级 4、下列方法哪种使砂糖能很快溶解。( A ) A、既加热又搅拌 B、搅拌 C、加热 5、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B )。 A、用灯帽灭火 B、用嘴巴吹气灭火 C、点火时方向自下往上四.我会连线(共5分) 多云雷阵雨晴大雪阵雨 五、根据以下同一地点同一时间的温度,画一天中气温变化折线图,并且写出从中获得的信息。(7分) 我从图中获得以下信息:__一天中温度是早上低中午高傍晚低_(一天中气温变化) 六、“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研究计划。(8分)(答略)

新整理科学家的小故事简短16个

科学家的小故事简短16个 科学家的小故事简短(一): 爱迪的故事 爱迪是世界闻名的发明家。他小时候因为家里穷,只上了3个月学,十一二岁就开始卖报.他热爱科学,常常把钱节省下来,买科学书报和化学药品.他做实验的器具,是从垃圾堆里拣来的一些瓶瓶罐罐. 爱迪12岁的时候,在火车上卖报.火车上有一节给乘客吸烟的专用车厢,车长同意他在那里占用一个角落.他把化学药品和瓶瓶罐罐都搬到那里,卖完了报,就做各种趣味的实验.有一次,火车开动的时候猛地一震,把一瓶白磷震倒了.磷一遇到空气立刻燃烧起来.许多人赶来,和爱迪一齐把火扑灭了.车长气极了,把爱迪做实验的东西全扔了出去,还狠狠打了他一个耳光,把他的一只耳朵打聋了。爱迪钻研科学的决心没有动摇.他省吃俭用,重新做起化学实验来。有一次,硫酸烧毁了他的衣服;还有一次,硝酸差一点儿弄瞎了他的眼晴。他没有被危险吓倒,还是顽强地做实验. 爱迪试制电灯,为了找到一种价钱便宜、使用时间长的灯丝,不知做了多少次实验.他常常在实验室里一连工作几十个小时,实在太累了,就躺在实验台上睡一会儿.他这样不懈地努力,终於找到了适宜的灯丝,发明了电灯.之后,爱迪又发明了电影、留声机......他一中发明的东西有1000多种.

科学家的小故事简短(二): 牛顿的故事 牛顿是世界闻名的科学家。牛顿小时候很喜欢动物。有一次,他的朋友送给他一只狗和一只猫,牛顿收到礼物十分高兴,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的新朋友,为了便于狗和猫出入房间,牛顿在门边挖了两个洞,一个大一个小,有人问他,你为什么要挖一大一小两个洞呢,牛顿回答说:狗从猫洞里能过去吗 牛顿的童年是不幸的,出世前三个月爸爸就去世了。两岁时,妈妈又改嫁到邻村。牛顿只好与外婆相依为命。他从不乱花钱,唯一的爱好就是搞一些小工艺,把零用钱聚起来,买了锯子、钉锤等一类工具,一放学就躲在房子里敲敲打打。 牛顿学习时精神很专注。有一次煮鸡蛋,心里想着数学公式,竟误把手表当作鸡蛋丢进了锅里。还有一次,从早晨起就计算一个问题,中饭都忘了吃。当他感到肚子饿时,已暮色苍茫。他步出书房,一阵清风,感到异常的清新。突然想到:我不是去吃饭吗?怎样走到庭院中来了!于是他立即回头,又走进了书房。当他看到桌上摊开的算稿时,又把吃饭的事忘得一干二净,立即又伏案紧张地计算起来。 科学家的小故事简短(三): 瓦特的故事 瓦特出于英国,由于家境贫穷没机会上学,先是到一家钟表店当学徒,后又到格拉斯哥大学去当仪器修理工,瓦特聪明好学,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重点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重点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 【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 更多的【信息】。并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边缘薄】。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 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移动放大镜】和【移动被观察的物体】。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 【镜片的直径大小】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度越大.放大倍数也越大】。 5、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 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6、苍蝇落在坚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 7、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 苍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是 【扁平的细毛】 8、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触角】.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 9、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 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 10、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 体物质叫做【晶体】。 11、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如花岗岩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的 晶体组成。 12、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晶体形状【多种多样】. 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教科版四年级小学科学下册 知识点

1、按人们的生活习惯,可以把食物分成粮食、蔬菜、水果、调味品等;根据食物的来源分,可以分为来源于动物的食物(荤食)和来源于植物的食物(素食)。 2、食物的营养主要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水共6类。 3、蛋白质是构成人体肌肉、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含丰富蛋白质的食物有:鸡、鱼、蛋、牛奶、大豆、瘦肉、栗子等。蛋白质燃烧后有股焦臭味。 4、脂肪和糖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5、蔬菜和水果里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他们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6、食物在白纸上擦或压后留下油迹,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脂肪。食物上滴上碘酒后变成蓝色,说明含有糖类(淀粉)。我们也可以通过看食物包装上的信息了解它的成分。 7、均衡膳食“宝塔”共有5层,处于顶层的是油脂类食物,每天摄入25克;处于底层的是每天摄入最多的谷类食物,大约每天摄入300克至500克。 8、合理的食物搭配可以保证我们获得均衡的营养,而食物的不同食用方法会影响我们对营养的吸收。 9、膳食营养原则 ①荤素搭配。②粗细粮搭配。③每天吃适当的新鲜水果和蔬菜。④最近运动量比较大,需要多吃糖类食物,补充足够的能量。⑤最近手指间有一些脱皮,需要多吃含有维生素的食物。 10、生食食物能减少营养的损失,但是生吃食物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 11、影响霉菌生长速度的有温度、水分、空气、光照等因素。 12、面包发霉是因为面包上长有霉菌,它的生长需要获取营养和适宜的生长环境。 因为霉变过程中产生的霉菌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所以发霉变质的食物是绝对不能食用的。发霉会引起食物的腐败变质。食物的腐败变质是微生物引起的。使面包发霉的霉

菌就是微生物,还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用放大镜也看不见的细菌也是微生物。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空气、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13、储存食物的方法有:冷冻法、晒干法、盐腌法、密封包装法、真空包装法、高温或低温灭菌法等。 14、食品的特点、食品的包装、食品的保存方法、食品的不同配料都会影响到保质期的长短。 15、观察变质的食物要注意:A、不要用手直接接触食物;B、观察完毕后要用肥皂洗手; C、使用扇闻的方式闻气味,并尽量少闻。 16、从食品包装上一般能获取的信息有:(1)食品的名称(2)营养成分(3)生产日期(4)食品的配料(5)保质期(6)储存要求(7)食用方法(8)生产厂家(9)联系电话(10)质量安全标志等。 17、食品的特点、包装保存的方法、食品的不同配料等都会影响到保质期的长短。 18、通过阅读食物包装上的信息,使我们的饮食不再是盲目的,包装上的信息为我们科学均衡营养提供了帮助。 19、小鱼在短时间里腐臭了,鱼干却长时间保持好闻的气味。我们能解释小鱼和鱼干变化的差异吗? 答:因为小鱼具备微生物生长与繁殖所需要的空气、水分和温度等条件,所以微生物能快速繁殖并且可以吸收小鱼的营养,使小鱼腐败变质了。而鱼干去不具备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所需要的条件,所以场合四间的保持着好闻的气味。 20、通过“食物”单元的学习,如何选择和安排零食呢? 答:①选择营养丰富的食物作为零食,如水果、酸奶等。②尽量少选或不选含糖高、脂肪量多的食品,如巧克力、冰淇淋、糖果等。③不要选择过咸或腌制的食物作为零食,如话梅、烤羊肉串等。④注意吃零食的量和时间。⑤选择零食一定要选卫生的,注意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21、脂肪的辨别方法:答:(1)用棉签蘸一点食用油,涂在白纸上。(2)分别用肥肉、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天气 一、多项选择题 1.通常通过()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A.云量 B.降雨量 C.气温 D.风向 E.风速 2.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 A.晴天 B.多云天 C.雨天 D.阴天 3.科学家通过研究大气、云、风和各种形式的降水——()等,可以预测出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一些探测仪器和卫星技术能够帮助科学家更准确地观测天气。 A.雨 B.雪 C.冰雹 D.雾 4.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还通常把它们分成三类()。 A.积云 B.层云 C.卷云 D.白云 二、填空题 1.()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2.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和()来描述。 3.降雨量的多少可以用()来测量。 4.“()”指的是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5.( )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有了(),我们在做长时间的天气观察时,就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方法进行记录,并利用这些记录,分析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找到天气变化的简单规律。 6.()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通过观察和测量我们周围大气的()。就可以知道当地的气温。 7.()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北风是由北向南吹来的风,西风是由西向东吹来的风,东南风是由东南向西北吹来的风。 8.风向可以用()来测量。()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我们用它来描述风向。 9.()是测量风速的仪器。它有3~4个风杯,连接在一个类似于自行车轮子的辐条上,辐条在风吹的时候带动中间的轮轴转动,安装在轮轴上的示速器就显示出风的速度。 10.()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1.()是测量降雨量多少的装置。()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12.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是()。()通常是灰色的。()有时候会覆盖大部分甚至整个天空。如果()变厚,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所以也称它为() 13.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通常和晴好天气相联系,但是也能发展成(),并形成雷阵雨的天气。 14.纤细的云状云是()。()只有在温度非常低的高空才能形成,因为()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的。 三、填表题 气象学家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下雨的等级: 等级小雨大雨大暴雨 24小时的 0.1-9.910.0-24.925.0-49.9 50.0-99.9 100.0-249.9 ≥250.0 降水量 (毫米)

小学科学特级教师的故事29

在寻求完善的路上 -————我的个人成长之路 我叫王月玲,是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沂水镇中心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1992年毕业于沂水师范,毕业至今一直在小学任教,并担任着班主任工作。 从教18年来,我任教了多个学科,邂逅科学这一学科,也是最近几年的事,所以,今天能有机会向大家阐述我的科学教学成长历程,我感到很荣幸,同时也感到很心虚。追忆近二十年的教育生涯,觉得琐碎且平淡,无从说起,今天我仅把我成为科学人的初始以及一些点滴的不成型的教学思想向大家做个汇报,有不当之处,请多包涵。 一、我的成长历程 1、科学路上的迷茫 刚毕业时,我任教语文学科,从小就喜欢文学的我,似乎一下子就找到了抛洒热情的沃土,我如饥似渴地品读着我早已熟悉的课文,声情并茂间,我仿佛又回到了懵懂的童年时代;而对于一些新增的课文,我更是猎奇般地赏读。课堂上,我总能不遗余力地讲解和启发学生,我总能和学生承载着文字的航船驰骋在作者的心灵之海,语文学科的韵律美和意境美以最大的力量蛊惑着我,在对教育激情满怀的岁月里,一教就是8年。8年间,各级领导目睹了我对语文学科的热情,努力地培养我,我一度参加了多次县市级讲课比赛,举行各级语文公开课、观摩课若干次。而后,由于学校工作需要,我无奈改教了数学。我不知道由于我心灵深处固有的挑战意识还是我本喜欢新的冲击,我又以自己难以想象的热情喜欢上了数学,我陶醉于孩子们智慧的眼神,迷离于孩子们思维的密林,沉浸在与孩子们探究、钻研、争论和辩解的过程里……就这样,伴随着“数学老师”的称号到了2004年。那年秋天,由于学校的科学老师身体不适,我这个什么学科都喜欢的老师,自然成了学校领导考虑的对象,当我把数学课本交与其他老师,接过我倍感陌生的三年级上册的科学课本时,我脑子里混沌一片。 那天我没有了语文改教数学的热情,有的只是莫名的恐慌。喜欢文学的我是感性的,我喜欢花开四季,雪舞山野;喜欢小桥流水,虫鸣蛙跃。《科学》是一门理性的学科啊!而且科学这一门学科才刚刚开设不久,这一门学科教什么?如何教?教到什么程度呢?我有数不尽的热情,我有自己的教学思想,我疯狂地追求者自己的教学理念,然而,真正让我接手科学这门学科,当只有一本教材摆在我面前的时候,我困惑且无助着。 2、我的第一节科学课 面对着第二天就有的课程表,我开始忙碌了。我先找来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认真地读了一遍又一遍,然后开始看教师用书,结合教材,我认真地领会着其中的精神,直到夜里11点钟,我心中还是有一些疑惑,直到想好第二天去请教科学教研员后,才戳戳不安地睡去。第二天,到学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请教,我带着笔记本,带着教师用书,边听边记,听了教研员对科学学科的宏观教学理念后,我的疑惑豁然开朗,但是我还是不敢贸然去上我的第一节科学课,因为我知道,我的第一节科学课,正是孩子们一生的第一节科学课,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能否正确引导学生意识到科学的重要性和大胆提问的重要性,能否开启孩子们热爱科学的大门,关键在此一举。于是,我到教导处说明原因,请求领导把那一节课调到两天之后,我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我首先到电教室,借到了《玩具里的科学》的课堂实录,在电脑上观看,并做好听课记录,接下来我跟踪听取了学校其他几位科学课老师的课,然后我开始着手备课,备课中需要的课件我就请电教老师帮忙,上网下载……四十八个小时过去了,我如期来到了课堂,孩子们在我的组织下,尽兴地玩耍,尽情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知识清单 一、微小世界 1.①放大镜的作用:不仅能放大物体的图像,而且能看到物体的许多细节。②放大镜的特点:放大镜是透明的、中间厚、边缘薄,所以又叫凸透镜。凡是具有与放大镜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放大的功能,而且厚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2.昆虫奇特的身体构造:昆虫的眼睛是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昆虫的鼻子就是它们头上的触角,蝴蝶翅膀上的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3.①晶体:像食盐、白糖那样有规则几何体外形的固体叫晶体。②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针。(玻璃、松香、琥珀、珍珠不是晶体) 4.①显微镜放得更大的原因:是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②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把目镜放大的倍数乘以物镜放大的倍数。③微生物的发现: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能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并用它发现了微生物。④显微镜发明的意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5.①细胞的发现: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了细胞。②洋葱表皮装片的制作步骤:取皮—--安放—--固定—--上色。③显微镜使用的方法和步骤:摆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④通过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装片发现:放大倍数越大,看得越清楚,但看到的范围越小。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 6.①细胞学说: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②细胞的作用:细胞具有携氧传导、运动免疫、感光分化、保护光合等作用。细胞也是生物最基本得功能单位:生物的呼吸、消化、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 7.①水中主要的微生物有:变形虫、草履虫、鼓藻、船形硅藻等。②微生物的特征:微生物也是生物,具有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 8.①观察工具的发展: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②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征服病菌,克隆牛羊,生产胰岛素,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处理垃圾和污水,帮助我们生产面包、醋等食物。 二、物质变化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上知识点整理精华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上知识点整理精华版 第一单元工具与机械 第一课使用工具 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2.像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构造很简单的机械,又叫(简单机械)。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 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2.杠杆能否省力,主要看(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3.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4.杠杆尺平衡的条件是:左边(格子数)×左边(钩码数)=右边(格子数)×右边(钩码数)。 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杠杆举例: 省力杠杆:(开瓶器)、核桃钳、(羊角钉锤)、裁纸刀、(老虎钳)… 费力杠杆:火钳、(镊子)、(筷子)、(裁缝剪刀)、钓鱼竿…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天平)、(订书机)、跷跷板… 2.增加小杆秤的称量范围,可以(增大)秤砣,也可以让提绳(靠近)称重处。 第四课轮轴的秘密 1.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轮轴)。轮轴在轮上用力时(省力),在轴上用力时(费力)。当轴一样大时,轮越大越(省力)。 2.轮轴举例:(门把手)、(自来水龙头)、汽车方向盘、(自行车把手)、扳手… 3.同一种工具,用法不一样,所应用的科学原理也不一样,如:螺丝刀拧螺丝钉运用了(轮轴)的工作原理;螺丝刀撬罐头盖,运用了(杠杆)的工作原理。 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 1.固定在一个位置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它的作用是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2.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它的作用是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小学四年级科学测试50题

复习题(小学组50题) 1、原始海洋中出现的最早生命体()。 A、原核细胞 B、脊索动物 C、灵长类动物 答案: 2、现在被广泛使用的疫苗接种法,最初由()国家发明的。 A、日本 B、法国 C、中国 答案: 3、大黄蜂飞行时,扇动翅膀的方向是()。 A、直上直下 B、横8字 C、横6字 答案: 4、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中,建议每人每天摄入食盐的量是()。 A、4g B、5g C、6g 答案: 5、猫为什么蜷缩着身体睡觉()。 A、舒服 B、散热少,暖和 C、安全 答案: 6、沼气的主要成分()。 甲烷 B、氢气 C、二氧化硫 答案: 7、太阳光由七种颜色的光合成,其中()颜色的光穿透大气层的本领最大。 橙色 B、红色 C、蓝色 答案: 8、诺贝尔奖为何没有设立数学奖()。 A、诺贝尔心仪的姑娘选择与一位数学家在一起,诺贝尔心里不爽 B、诺贝尔认为数学是比较抽象的事理,而诺贝尔奖应授予在实际应用上造福人类的杰出人物 C、诺贝尔奖设立时,没有数学这门学科 答案: 9、克隆技术的本质是()。 A、单性繁殖 B、双性繁殖 C、无性繁殖 答案: 10、全球第一颗3D打印的人工心脏,是用()材质打印的。 A、塑料 B、金属 C、陶瓷 答案: 11、植物的每个部位都有它自己的功能,其中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的是植物的()。 A、根 B、茎 C、叶 答案: 12、磁悬浮列车是应用磁铁()的性质悬浮在轨道上的。 A、同极互相排斥 B、异极互相吸引 C、有磁性 答案: 13、当虾肉与富含()的食物共同食用时会产生有剧毒的砒霜。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答案:

14、铁路钢轨的接缝处为何留有空隙()。 A、节省钢轨材料 B、便于维修 C、预防热胀冷缩带来的钢轨长度变化 答案: 15、油料着火时,不能用哪种方法灭火()。 A、干粉灭火器 B、水 C、沙土 答案: 16、速干衣为何干的快()。 A、速干衣的面料将汗水吸收 B、面料将汗水迅速转移到衣服表面,通过空气流动将汗水蒸发 C、面料可将周围空气形成小对流,从而达到快速吸收衣服中汗水的目的 答案: 17、下雪的时候,我们站在雪地里大喊,但是声音却传不远,原因是()。 A、雪冰晶内有大量空洞,声波进入空洞后在内壁反复反射出不来,声波被吸收 B、气温低,声波不易传播 C、声波传播速度变慢 答案: 18、磁悬浮列车为什么速度特别快()。 A、以磁力作为动力,所以车速快 B、列车浮在空中,没有轮、轨之间的摩擦 C、磁力削减了列车周围的空气阻力 答案: 19、飞机上的黑匣子的作用()。 A、记录飞机失事前30分钟的各种信息 B、机组人员的贵重物品储存箱 C、存放飞机事故应对办法的各种“锦囊” 答案: 20、刷牙的333黄金法则,不包括()。 A、三餐饭后都刷牙 B、刷牙至少三分钟 C、餐前三分钟内刷牙 答案: 21、地球上最大的陆上食肉动物()。 A、北极熊 B、东北虎 C、非洲狮 答案: 22、哪个节气到来时,北半球的白昼时间最短()。 A、春分 B、夏至 C、冬至 答案: 23、树袋熊宝宝在育儿袋中吃母乳,离开育儿袋后必须断奶,但是为了让肠胃适应这种变化,它们要吃一段时间的“断奶食物”,这种“断奶食物”是()。 A、妈妈的粪便 B、妈妈咀嚼过的食物 C、面包 答案: 24、树袋熊为何运动量小,爱睡觉()。 A、遗传基因决定 B、桉树叶营养物质少,导致树袋熊获得的能量少,因此必须减少运动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