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十二)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含解析)

2020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十二)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含解析)

2020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十二)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含解析)
2020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十二)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含解析)

课时检测(十二)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拜上帝教)“在很大程度上既对基督教有依赖性而又扭曲了基督教的宗教精神,既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继承性而又窒息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这旨在强调拜上帝教()

A?是引进西方文化的先驱 B.强调发展对象的民间性

C.中西文化畸形结合产物D?深植中国传统文化土壤

解析:选C基督教的传入已有多年的历史,故A项错误;发展对象的民间性在材料中未体现,故B项错误;“既对基督教有依赖性而又扭曲了基督教的宗教精神,既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继承性而又窒息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体现了中西文化的结合,但不是正常的结合,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对外来文化的借鉴,故D项错误。

2.(2019?龙岩质检)1859年的《资政新篇》规定:“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惟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这反映了太平天国()A?对外国人态度务实并有所警惕

B.对西方外来文化的进入持保守态度

C?渴望引进西方法律制度和技术

D.允许西方传教士和工匠自由地活动

解析:选A材料中“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罠”表明态度务实,材料中“不得毁谤国法”表明有所警惕,故A项正确。

3.陈旭麓认为,太平天国的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激烈抗争,以追求自己的理想。但在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之前,他们不可能单凭自己的力量找到一条取代封建制度的出路。这一观点旨在强调太平天国()

A.革命纲领具有落后性

B.未能联合其他反清力量

C?其失败缘于时代局限

D.阶级局限导致革命失败

解析:选C根据材料中“在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之前,他们不可能单凭自己的力量找到一条取代封建制度的出路”说明当时社会仍是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这是时代的局限,所以农民阶级不可能独立领导反封建反侵略斗争的胜利,故C项正确。

4.(2019-湖北四地七校联考)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庞大的军政费用靠攻占城市所得到的库存的金银、没收官绅地主的浮财、各地人民的“进贡”等收入来维持,但收入并不稳定。后杨秀清等建议“建都天京,兵士日众,宜广积米粮,以充军储而裕国课。弟等细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被洪秀全所采纳。这()

A.反映了太平天国的政权性质有所改变

B.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有利于巩固当时的太平天国革命政权

D.体现了《天朝田亩制度》实施的灵活性

解析:选C据材料“照旧交粮纳稅”说明是太平天国税收政策的变化而不是政权变化,故A项错误;据材料“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可知承认地主土地私有,不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故B项错误;据材料由“收入并不稳定”到“照旧交粮纳税”表明太平天国获得比较稳定的收入,有利于巩固当时的太平天国革命政权,故C项正确;《天朝田亩制度》是没收地主土地平均分配,而材料“照旧交粮纳税”可知是承认土地私有,故D项错误。

5?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浙江和江苏的太平军颁布告示:“令凡有田者,得自征半年租”“业主租收五成”。在这种情况下,地主收租“如乞丐”,佃户“善者给数斗,黠者不理,或有全家避去者”o据此可知,太平天国运动()

A.触动了封建生产关系

B.得到了农村地主的支持

C?引发了农民恐慌出逃 D.废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解析:选A由材料可知,太平军仅允许地主“征半年租”“租收五成”并且“地主收租'如乞丐'”,这冲击了原有的封建生产关系,故A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的反封建斗争,不可能得到农村地主的支持,故B项错误;材料中“佃户'善者给数斗,黠者不理,或有全家避去者'”反映的是当地主收租时佃户避开,并不是恐慌出逃,故C项错误;由材料可知,太平军依然允许地主收租,说明并没有

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故D项错误。

6.1901年1月,慈禧太后在西安发布“预约变法”上谕,4月设立“督办政务处”,任命奕助、李鸿章等6人为政务大臣全权负责新政各项事宜,之后清政府在1901?1905年陆续颁布新政措施30余项。材料表明清末新政()

A.客观上推动了近代化

B.抵制了维新思想的传播

C.导致了革命形势高涨

D.加强了皇帝个人的独裁

解析:选A清末新政,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新政措施涉及了政治上的民主与法制的试行,政府部门的变更,经济上制定一系列专门法和经济法,设立农工商部,此外还有建立现代法律体系和司法制度,现代教育制度等等,这些都在客观上推动了近代化,故正确答案选A项。

7.农民反对“新政”是晚清最后十年民变中引人注目的内容。新式学堂、劝学公所常设在寺庙、祠堂之内,招致农民的普遍憎恶;此外,还有层出不穷的反对清丈土地、反对钉门牌、反对调査户口、反对禁种罂粟之类的斗争。这反映出清末新政()

A.具有鲜明的封建专制色彩

B.未对基层民众产生广泛影响

C.受到思想和经济因素制约

D?催生了农民的民主革命意识

解析:选C材料强调的是农民对“新政”的不满,清末新政是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农民对“新政”的不满,已经对基层民众产生广泛影响,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农民反对“新政”是因为“新式学堂、劝学公所常设在寺庙祠堂之内”“反对清丈土地、反对钉门牌、反对调查户口、反对禁种罂粟”,这反映出清末新政受到思想和经济因素制约,故C项正确;催生了农民的民主革命意识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

8.(2019?安徽皖南八校联考)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后,群龙无首。第二天立宪派首领汤化龙出来帮忙出谋划策,以咨议局、教育会、商会的名义通电,请各地响应,随后各省纷纷独立。由此可推知()

A?各派合力促成辛亥革命成功

B.辛亥革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民主共和思想已经深入人心

D.君主立宪思想已被国人按弃

解析:选A根据材料“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后,群龙无首。第二天立宪派首领汤化龙出来帮忙出谋划策,以咨议局、教育会、商会的名义通电,请各地响应,随后各省纷纷独立”可知,辛亥革命的成功是革命派、立宪派等数个反封建阵营相互合作促成的,故A项正确。

9.(2019?廊坊期中)在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说:“中国以内各民族之自决权……当组织自由统一的(由各民族自由联合的)中华民国。”他还提出:“对于

国内之弱小民族,政府当扶植之使之能自决自治。”这说明孙中山()

A.发展了民生主义思想

B.具有民族平等的思想

C?明确反对帝国主义D?积极谋求国家独立

解析:选B由材料“各民族之自决权”和“政府当扶植之使之能自决自治”,可见孙中山具有民族平等的思想,故选B项;在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发展了民生主义,即在平均地权基础上提出节制资本,与“民族之自决权”无关,排除A项;材料没有明确反帝以实现国家独立的信息,排除C、D两项。

10.(2019?怀化期未)有学者认为:“经济上,辛亥革命爆发时中国的社会发展水平,远未达到资本主义革命水平;政治上,辛亥革命后中国仍是封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思想上,'三民主义'只是革命的理论纲领,并没有深入人心;目标上,仅仅完成了一次有限度的政权更替,没有彻底摧毁封建王朝的社会基础,中国社会又走上了军阀割据的道路。”该学者()

A.认为资本主义道路不适合中国

B.不认同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性质

C?正确全面客观地评价辛亥革命

D.完全否定了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

解析:选B据材料中辛亥革命的结果和影响可知,该学者并不认同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性质,故B项正确。

11.1915年12月150,袁世凯对黎元洪的册封令上写道:“光复华夏,肇始武昌……所有辛亥首义立功人员,勋业伟大??????照《约法》第二十七条特沛荣施,以昭勋烈。黎元洪着册封武义亲王。”结果,黎元洪坚辞不受,并请辞一切官职,回原籍休养。黎元洪此举的主要原因是()

A?忌惮袁世凯阴险狡诈多变

B.不敢独居武昌首义之功

C?深知民主共和乃大势所趋

D.担心约法不具法律效力

解析:选C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称帝后,册封黎元洪为亲王,黎元洪坚辞不受,主要原因是黎元洪认识到在当时民主共和才是大势所趋,主张拥护共和制度,故C项正确,A、B两项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法律效力,故D项错误。

12.严泉在《历史变迁的制度透视》中写道:在责任内阁制国家里,当政府与议会发生异议时,政府拥有解散权,即有权提前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立法机关。而《临时约法》却没有规定解散权,形成一种单向的权力制约关系。这表明《临时约法》()

A.降低了国家行政权力

B.赋予议会过大权力

C?政体的构建存在缺陷D?目的在于维护共和

解析:选C《临时约法》是为了制约即将上任临时大总统袁世凯的权力,并没有

降低国家的行政权力,A项显然偷换了概念,故排除A项;分析题意可知议会权力并没有扩大,只是《临时约法》没有规定政府如何制约议会而已,议会的权力仍然不变,故排除B选项;题目中指出《临时约法》在政体构建上存在的缺陷,如“没有规定解散权,形成一种单向的权力制约关系”,故C项正确;D项的结论无法从材料中直接得出,故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2019-江西五市八校联考)现代文明社会的基石是民主与法治,一个国家的法治化进程是艰难漫长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2.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一编自英国《权利法案》

材料二1912年3月11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下简称《临时约法》)正式予以公布。

《临时约法》的内容:《临时约法》共7章56条。

第一章“总纲”,规定了中华民国的主权归属、领土范围和行使统治权的国家机构,贯穿了“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一基本原则。

第二章“人民”,根据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原则,具体地规定了人民的各种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参议院”、第四章“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第五章“国务员”和第六章“法院”,根据资产阶级三权分立的原则,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体制。《临时约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种,规定分别由三种不同的国家机关掌握和行使,以达到以权制权的目的,从而防止专制独裁并保障自由。

第七章“附则”,规定了《临时约法》的效力以及严格的修改程序,以防袁世凯之流随意篡改《临时约

摘编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权利法案》体现的宪政原则。(9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英两国立法的主要共同目的。(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两部法律实施结果不同的原因。(12分)

解析:第(1)问,材料一《权利法案》1、2、4条内容限制了国王的立法权、财政权,在限制王权的同时,第9条保障了议会的自由,确立了议会主权.法律之上;结合所学知识,补充君主立宪。第(2)问,《权利法案》限制王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限制袁世凯的权力,都意图防止专制,维护民主。第(3)问,中国从政治上半

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经济上民族工业发展不充分、思想上传统思想根深蒂固,以及《临时约法》“因人设法”的缺陷等方面,说明《临时约法》无法限制专制、维护共和制的原因;从英国政治上的议会限制王权的传统、经济上资本主义的较充分发展、思想上民众对君主制传统的感情等方面,说明英国通过渐进改革确立君主立宪制的原因。

答案:(1)原则:议会主权(或议会至上,议会高于王权);限制王权;法律至上;君主立宪;议会自由。

(2)防止专制,维护民主。

(3)中国失败: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封建军阀势力强大;帝国主义干涉;民众思想落后;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约法本身因人立法的缺陷。

英国成功:资本主义发展较充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较强大);英国固有的议会历史传统;民众对君主有着强烈的感情;渐进性的改革。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11?1912年部分省的临时约法

依据材料,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

解析:材料呈现了四部约法,均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性文件,从四部约法的内容来看都体现了一定的民主化特征,具有革命性和进步性,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诞生及后来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起到借鉴作用。论点可从其中四部约法的任一特点出发,结合内容进行论述即可。

答案:示例一:

论题:上述约法属于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

论述:辛亥革命初期,上述独立各省颁布了以“约法”命名的文件。这些文件从内容和体例来看,基本包含了近代宪法的几大要素:一是关于国家体制、政府组织和职权分配;二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三是宪法修正和解释的程序。因此它们属于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

示例二:

论题:上述约法具有革命性和进步性。

论述:这些法律文件,规定实行议会制,依据三权分立组织政府;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实行人民主权原则;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的进程;增强人民的法制观念,推动辛亥革命走向深入,为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提供了经验;推动了中国法律的近代化。

示例三:

论题:上述约法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论述:上述部分省的临时约法,揭示了鲜明的近代资产阶级追求的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基本架构,如议会制、选举制、三权分立制等,这些均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中得以明显体现,如规定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上述各省临时约法对地区性封建专制制度的否定也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继承,如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就是对君权的否定,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否定。故而从其内容和历史意义上讲,它们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