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麻类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_黄其椿
- 格式:pdf
- 大小:230.10 KB
- 文档页数:5
我国麻类生产现状与多用途研究引言麻类作物是一类重要的农作物,在我国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和广泛的用途。
传统上,麻类主要用于纺织和造纸行业。
然而,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注不断增加,麻类的多用途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
本文将介绍我国麻类生产的现状,并探讨麻类的多种用途研究。
麻类生产现状麻类种植面积根据农业部的数据,我国麻类包括大麻、剑麻、黄麻和苎麻等的种植面积逐年增长。
截至2019年,我国麻类种植面积总计约为XX万公顷。
麻类生产区域我国的麻类主要分布在河南、湖北、江苏、安徽、江西、湖南等麻类主产区。
其中,河南是我国麻类的主要种植区,占到了总种植面积的XX%。
麻类产量近年来,我国麻类的产量持续增长。
2019年,我国麻类总产量达到XX万吨,较前一年增长了XX%。
其中,大麻产量最高,约占总产量的XX%。
麻类主要用途传统上,麻类被广泛用于纺织和造纸行业。
麻纤维具有轻盈、柔软、耐磨、耐高温等特点,可用于纺织高品质的纺织品,如衣物、绳索、网袋等。
此外,麻纸由于其纤维较长,韧性较好,适合长期保存,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古籍、画像、长卷等文化艺术品的制作。
麻类的多用途研究麻类食品近年来,麻类食品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
麻子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有助于改善肠道微生态、增强免疫力等。
研究表明,麻类食品对于预防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肥胖症等具有一定的益处。
麻类食品的开发和推广,有望为我国农民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麻类生物质能源麻类茎秆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等生物质能源原料。
利用麻类茎秆生产生物质能源,既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又可以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目前,我国已在一些麻类主产区开展麻类生物质能源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未来,麻类生物质能源的开发有望在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
麻类药品麻类中的大麻素、黄麻酚等化合物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
近年来,麻类药品的研究和开发在我国逐渐兴起。
例如,大麻素被发现对神经系统疾病、癌症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023年麻类种植行业市场环境分析麻类种植行业是指以麻为主要种植对象,通过种植、收割、加工等一系列的生产工序,生产出麻纤维、麻花、麻籽油等产品的一项农业产业。
麻类产品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药用、纺织、服装、建筑、食品等多个领域,其行业前景广泛。
本文将从宏观环境、行业发展状况、市场规模和竞争形式等几个方面分析麻类种植行业的市场环境。
一、宏观环境1.政策环境:中国政府对麻类种植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逐步加大,国家相关部门发布了多项补助政策,如支持发展特色产业扶持政策、支持农村电商和创客园建设等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为麻类种植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环境上的支持。
2.经济环境: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发展也在不断提升。
麻类农业的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这对于麻类种植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经济环境。
3.社会环境:随着人们对于健康生活方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天然绿色农产品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
麻类种植行业的产品具有绿色、健康、环保等优点,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和期望,这对于麻类种植行业的市场发展也提供了比较好的社会环境。
二、行业发展状况1.市场需求:随着现代化次级产业的发展,麻绳、麻袋等传统麻类产品需求逐渐减少,但麻类综合利用和高端新型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多。
同时,随着医疗健康的需求不断提高,人们对麻类保健品、生物能源等领域的需求也在逐渐提高。
2.行业技术进步:随着科技水平不断提高,麻类种植行业的生产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在育种、种植、加工等环节中的一系列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提高了麻类产品的品质和产量等方面。
3.行业竞争:随着麻类种植行业的发展,市场上逐渐出现一些规模化的企业,这些企业在生产和销售方面都比较优势。
与此同时,小企业和农户也在市场上保持一定的竞争力。
三、市场规模和竞争形式1.市场规模:麻类种植行业在国内市场规模较大,年产值超过100亿元,麻类产品种类繁多,包括麻纤维、麻花、麻籽油等多个领域。
同时,随着市场多元化和升级换代的需求不断提高,市场规模还将保持增长趋势。
2024年麻类种植市场发展现状引言近年来,麻类作物种植市场逐渐兴起,成为农业领域的热门产业。
本文旨在探讨麻类种植市场的发展现状,分析麻类作物的种植趋势、市场规模以及相关政策影响等方面,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麻类作物的种植趋势麻类作物包含大麻、苎麻、黄麻等多个品种。
这些作物具有生长周期短、适应性强、耐旱性好等特点,在不同地区都有一定的种植基础。
近年来,麻类作物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主要原因如下:1.市场需求增加:麻类作物的纤维和种子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可制作纺织品、食品、保健品等多种产品。
随着人们对生态友好产品的需求增加,麻类作物的市场需求也逐步提升。
2.政策支持力度增加: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鼓励农民种植麻类作物,并提供补贴和贷款等扶持措施。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麻类作物的种植提供了有力支持。
3.种植技术的提升: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麻类作物的种植技术也得到了提升。
新的栽培模式和种植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产量和品质,进一步激发了种植者的积极性。
麻类作物种植市场的规模麻类作物种植市场的规模逐渐扩大,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过去五年内,麻类作物的种植面积平均每年增长10%以上,市场规模也在稳步提升。
目前,麻类作物在国内外市场中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纺织、制药、食品等多个领域。
其中,纺织行业是麻类作物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市场需求占据较大份额。
此外,随着人们对绿色、环保产品的追求,麻类作物在保健品和化妆品等行业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加。
相关政策对麻类种植市场的影响政府在农业领域出台的相关政策对麻类种植市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方面,政府加大了对麻类作物的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力度,提升了种植者的技术水平和种植效益。
另一方面,政府出台的农业补贴政策、贷款支持政策等,为麻类作物的种植提供了有力支持,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同时,政府对麻类作物的使用和销售也进行了规范和监管。
加强市场准入、质量把控和产品溯源等措施,保障了市场的健康发展,增强了消费者对麻类产品的信任度。
2024年麻类种植市场环境分析1. 引言麻类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经济价值。
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注增加,麻类种植市场正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对麻类种植市场的环境进行分析,以期为麻类种植产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2. 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麻类种植市场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
随着人们对天然纤维需求的增加,麻类纤维的市场需求也在逐年增长。
麻类纤维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生物降解性,广泛应用于纺织、服装、建筑等领域。
同时,由于麻类作为一种经济作物,其种植产业也在不断壮大。
麻类种植市场的发展趋势是持续增长,有望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市场竞争格局及主要参与方麻类种植市场存在着一定的竞争格局。
主要参与方包括麻类种植企业、麻类产品加工企业、麻类产品销售渠道等。
这些参与方在麻类种植市场中竞争激烈,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拓展销售渠道、加强市场宣传等方式来获取市场份额。
同时,由于麻类作为一种传统农作物,种植技术和加工工艺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
4. 政策环境及法律法规政策环境和法律法规对于麻类种植市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政府对麻类种植提供了一定的支持和保护,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来规范市场秩序。
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麻类种植产业的扶持力度,通过引导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资源向该产业倾斜。
这些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为麻类种植市场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5. 市场风险及对策麻类种植市场面临着一定的风险。
首先,天气灾害是麻类种植的一大风险因素,极端天气和气候变化可能导致农作物的歉收和损失。
其次,市场需求的不稳定性也是麻类种植市场的风险之一。
如需求下降或市场价格波动,可能导致麻类种植企业的经营困难。
为了降低这些风险,麻类种植企业需要加强技术研发,提高抗灾性和市场应变能力,并制定科学合理的供需调控策略。
6. 市场前景及发展建议麻类种植市场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发展空间。
2023年麻类种植行业市场前景分析1. 麻类种植行业市场现状麻类种植行业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但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和市场的不断变化,麻类种植行业的市场现状也在不断变化。
目前,麻类种植主要分为三类:大麻、亚麻和苎麻。
大麻:中国大麻种植历史悠久,主要种植区域在云南和贵州等南方省份。
但由于国家政策的限制,目前大麻种植已被明确禁止,只有一些极个别的情况下才被允许种植。
因此,目前大麻种植行业的市场前景并不乐观。
亚麻:亚麻在中国也有悠久的种植历史,主要种植区域在东北,是中国主要的轻纺原料之一。
目前,由于人们对健康食品和天然面料的需求不断增加,亚麻种植行业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苎麻:苎麻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材,种植面积较小,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
苎麻具有药用、食用和工业用途,随着人们对天然食品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增加,苎麻种植行业的市场前景也非常广阔。
2. 麻类种植行业市场前景由于人们对健康、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不断增加,麻类作物的种植行业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以下是我对麻类种植行业市场前景的分析:(1)亚麻亚麻是一种天然的轻纺原料,被称为“天然面料之王”,它不仅具有良好的抗菌、防臭、保暖、透气和亲肤性能,而且是可再生的、生态环保的。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健康面料的需求不断增加,亚麻作为一种纯天然的面料,其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2)苎麻苎麻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润肠通便、降血压等多种功效,而且是绿色无污染的中草药材。
随着人们对中草药材的认知逐渐提高,苎麻在食品和药品行业的市场潜力也越来越大。
(3)大麻目前,由于国家政策的限制,大麻种植是不被允许的,因此大麻种植行业的市场前景非常有限。
3. 麻类种植行业发展趋势(1)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麻类种植行业的生产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例如,亚麻的纺织技术不断改进,使得亚麻面料的品质不断提高;苎麻的提取技术也不断改进,提高了苎麻的提取效率和药效。
(2)品牌建设随着消费者对品牌的要求不断提高,麻类种植行业企业对品牌建设的重视也越来越高。
2023年麻类种植行业市场分析现状麻类种植行业市场分析现状:麻类种植行业是农业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涵盖了大麻、亚麻、苎麻等多个品种。
麻类作物不仅具备较高的经济价值,还具有良好的农业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全球麻类种植行业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探索麻类产业发展,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麻类种植国家之一,也在麻类种植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首先,全球麻类种植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全球对麻类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麻类产品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医药、建筑、食品等多个领域。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工业大麻市场规模达到107.1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突破260亿美元。
麻类种植行业市场的快速扩大,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其次,中国麻类种植行业发展迅速。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麻类种植国家之一,麻类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根据中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种植亚麻的面积超过20万公顷,大麻的种植面积超过4万公顷。
中国麻类种植业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从麻类种植、原料加工到产品研发、销售等环节都有着相对完善的体系。
同时,对麻类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尤其是工业大麻的市场潜力巨大,为中国麻类种植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再次,麻类种植行业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不容忽视。
虽然市场需求在不断扩大,但麻类种植行业仍面临着一些制约因素。
首先,麻类种植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种植成本较高,影响了麻类产品的竞争力。
其次,麻类产业链上下游环节不够完善,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导致市场的不稳定性。
再者,麻类产品的推广和宣传力度不够,消费者对麻类产品的认知度较低,限制了市场的拓展。
最后,麻类种植行业发展的前景广阔。
随着全球对麻类产品需求的增加,尤其是工业大麻的兴起,传统的麻类种植产业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优化。
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将提高麻类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同时,通过加强行业间的合作,规范市场秩序,促进麻类产品的品牌建设,将进一步推动麻类产业的发展。
2024年黄麻织物市场前景分析引言近年来,黄麻纤维作为一种天然环保材料,广泛应用于纺织行业。
黄麻织物以其优良的抗菌性能、透气性和舒适度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和喜爱。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发展趋势和竞争环境等方面,对黄麻织物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
市场规模分析目前,黄麻织物市场的规模持续扩大。
根据行业研究数据显示,预计在未来几年内,黄麻织物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10%以上。
这主要得益于消费者对天然材料产品的追求和环保意识的提高。
此外,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黄麻织物市场还将受益于消费需求的增长。
发展趋势分析1.天然材料需求增加: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提升,消费者对天然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
黄麻作为一种天然纤维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环保性能,因此在纺织行业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2.技术创新提升市场竞争力:随着科技和技术的进步,黄麻织物的生产工艺和品质得到了大幅提升。
通过技术创新,黄麻织物性能得到了改善,使其在舒适性、透气性和防菌性能等方面具备了明显的优势,进一步推动了市场需求的增长。
3.新兴市场潜力巨大:随着全球贸易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崛起,一些新兴市场对黄麻织物的需求正不断增加。
这些新兴市场不仅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于黄麻纤维原料的价格也更加敏感,因此对黄麻织物的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竞争环境分析目前,黄麻织物市场竞争激烈,存在一些主要竞争对手。
这些竞争对手包括传统纺织企业和一些专注于天然纤维开发和生产的公司。
为了在竞争中保持竞争力,企业需要注重产品品质和创新能力。
此外,企业还应该关注品牌建设和营销策略,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结论综上所述,黄麻织物市场具有良好的前景。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对天然材料需求的增加,黄麻织物市场将继续扩大规模。
技术创新和新兴市场的出现也为黄麻织物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然而,市场竞争也较为激烈,企业需要关注产品品质、创新能力和品牌营销,以保持竞争力。
(注:以上内容仅为假设,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023年麻类种植行业市场调查报告市场调查报告:麻类种植行业---------------------------------一、引言麻类作物是一种多功能的植物,具有广泛的用途,包括纺织品、建筑材料、食品、保健品等。
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视增加,麻类种植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报告旨在对麻类种植行业的市场进行调查和分析,了解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二、市场概述1. 麻类种植的历史和发展麻类作物的种植历史悠久,早在古代就有人开始种植和利用麻类作物。
目前,麻类种植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地区,且种植面积持续增长。
2019年全球大麻市场总产值约为12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250亿美元。
2. 麻类种植的市场分类麻类种植行业根据用途可以分为纺织用麻类和工业用麻类两大类。
纺织用麻类包括亚麻、苧麻等,主要用于纺织品制造;工业用麻类如大麻、黄麻等,则主要用于建筑材料、食品、药品和保健品等领域。
3. 麻类种植的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麻类作物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追捧。
纺织品行业对麻类的需求逐年增加,麻纤维纺织品被认为是一种环保、透气、舒适的纺织品。
而工业用麻类的需求主要来自建筑材料、食品和保健品等领域。
三、市场竞争情况1. 纺织用麻类市场竞争纺织用麻类市场主要被亚麻和苧麻所占据,亚麻纺织品的市场占有率最高。
亚麻纺织品因其天然、环保的特性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市场竞争激烈。
2. 工业用麻类市场竞争工业用麻类市场主要集中在大麻和黄麻领域。
大麻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工业植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黄麻则主要用于纸浆和制作纤维板等。
四、市场前景和发展趋势1. 市场前景麻类种植行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和环保问题的重视,麻类作物被认为是一种可持续和环保的农作物,其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2. 发展趋势(1)多功能用途:麻类作物的种植和利用将逐渐扩展到更多领域,如建筑材料、食品、药品等。
2024年广西木材加工市场前景分析概述木材加工是广西省的重要产业之一,随着国内外对木制品的需求增加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广西木材加工市场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从市场需求、政策支持和产业链发展等角度对广西木材加工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
市场需求木材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和家具原料,在广西乃至全国范围内的需求量庞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房屋和家具的需求不断增长,这就为木材加工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另外,近年来,生态环保和低碳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木质产品因其天然、环保的特点备受青睐。
政策支持中国政府一直以来非常重视木材加工产业的发展,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促进木材加工业的发展。
近年来,广西省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减税优惠、贷款扶持、土地资源优惠等,这些政策的出台将为广西木材加工企业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
另外,在国家推动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背景下,木材加工企业有望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进一步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
产业链发展广西木材加工产业链完整,涵盖了从木材采伐到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
广西作为中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区之一,拥有丰富的木材资源,这为木材加工企业提供了可靠的原料保障。
另外,随着科技和技术的进步,加工技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产能逐渐提升。
同时,木材加工企业还可以通过合理的市场定位和品牌营销,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提高竞争力。
多元化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单一的木材加工业务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广西木材加工企业应该积极转型升级,通过拓展产品线,注重研发创新,开发出更多高附加值的木制品。
例如,开发木质家具、木地板、木制工艺品等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此外,发展木材加工的环保型和节能型技术,符合当前环保发展的趋势。
结论综上所述,广西木材加工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产业链完整,多元化发展也为木材加工企业带来新的机遇。
广西麻类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黄其椿1,李初英1,赵艳红1,2,赵洪涛1,刘吉敏3,周瑞阳2(1.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南宁530007;2.广西大学农学院,南宁530005;3.广西南宁市房产管理局白蚁防治所,南宁530023)摘要:随着麻类作物进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除麻纤维产品受到人们喜爱外,其药用、美容保健等功能产品也越来越具有广阔的市场,昭示着麻类产业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主要阐述了广西黄/红麻、火麻(即大麻)、苎麻和剑麻的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发展前景,并提出了一些发展对策。
关键词:麻业;产业现状;发展前景;广西中图分类号:S563文献标志码:BStatus and Prospect of Plant Fiber Industryin Guangxi ProvinceHUANG Qi-chun 1,LI Chu-ying 1,ZHAO Yan-hong 1,2,ZHAO Hong-tao 1,LIU Ji-min 3,ZHOU Rui-yang 2(1.Cash Crops Research Institute,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Nanning 53007,China;2.Agricultural college of 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 53007,China; 3.House Property Authority andTermite Control of Nanning City,Nanning 530023,China)Abstract:Plant fiber industry will be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fter the fiber crops were planned into the state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y technology system.Not only the fiber products are loved by people but also some funtional products such as pharmaceutical,health and beauty products are also qetting a broad market.This article focused on the production status,problems and prospect of Jute,kenaf,hemp,ramie and sisal in Guangxi province,and put forward some development measures.Key words:plant fiber;industry status;development prospect;Guangxi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首席科学家熊和平研究员(2009)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对健康和环保的关注已成为时尚的主题。
麻的天然特性,顺应了时代潮流,已经成为时尚消费的最佳选择。
全球对天然纤维的需求量每年正以8%的速度增长,麻类纤维织物的需求量更是以每年15%~20%的速度递增。
天然纤维已是发达国家的主导消费产品,其比例高达70%~85%,麻纤维产品更为发达国家所追求。
在欧美,麻制品消费几乎占到天然纤维总量的20%~30%”[1]。
可见,麻类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回顾过去,广西的麻纺产业经历了辉煌、巅峰到滑坡、萎缩再到逐渐复苏的过程。
为更好推动我区麻类产业发展建言献策,本文拟对我区麻类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1我区麻类产业现状麻纺工业是广西纺织工业的一大支柱产业,曾有过辉煌的历史。
1958年就成立了南宁市麻纺厂,最辉煌的时期为1987年,全区11家麻纺企业完成总产值达8695万元,也就是从这年起,整个收稿日期:2011-04-12基金项目: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CARS-19-E15)作者简介:黄其椿(1983—),男,硕士,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麻业科学。
e-mail:hqchun1288@.文章编号:1671-3532(2011)04-0202-052011年第33卷第4期中国麻业科学PLANT FIBER SCIENCES IN CHINA 202203第4期黄其椿等:广西麻类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行业开始出现滑坡势头,近几年中央和地方强农惠农力度加大后才逐渐复苏。
目前,广西种植的主要麻类作物有黄/红麻、火麻(即大麻)、苎麻和剑麻等。
1.1黄/红麻广西黄麻生产历史悠久,建国前几乎县县均有种植黄麻的习惯,1958年逐步被红麻所取代,到目前仅在各县零星种植做菜用。
广西于1951年从浙江省引入红麻在桂林种植成功,1954年向柳州、玉林、南宁等地推广,逐步代替黄麻生产。
1957年全区已推广0.82万公顷,几乎取代了黄麻并逐步在全区各地迅速推广,到1966年全区红麻种植面积达4.769万公顷,总产55万担。
当年全区黄红麻种植面积达最高水平(面积5.615万公顷,总产3.54万吨)。
20世纪80年代中期维持在2万公顷左右,每年给全国提供红麻种子500万公斤左右,成为我国重要的红麻种子生产基地之一。
近年来,由于受化纤影响,2008年全区红麻种植面积在0.5-0.55万公顷,繁种面积0.013万公顷左右,年产纤维10708吨,年产红麻种821吨。
主要集中在合浦、扶绥、桂平,柳州、贵港、南宁等地,主栽品种为青皮3号。
其主要问题是:红麻品种混杂退化严重,种子市场无人管理;红麻纤维无专业人员收购,无质量标准,不分等级,纤维杂质多,难以出售;红麻加工企业规模小,产品单一,主要为麻线、麻绳,以作捆绑甘蔗之用,其红麻纤维70%从孟加拉国进口,经济效益低下。
1.2火麻(即大麻)广西河池巴马一带大石山区历来有种植火麻和食用火麻油的习惯,巴马有“天天吃火麻,活到九十九”之民谣。
广西火麻为油用火麻(收获籽仁),全区种植面积0.3667万公顷,籽仁总产量300-400吨,品种为当地农家种,种植模式以与玉米间套种为主,一般在3月播种、11月收获,生育期长、产量低;其种籽2/3以上出售,1/3自留食用;广西巴马常春藤生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火麻仁为主要原料开发了火麻茶、火麻油、火麻胶囊、火麻蛋白粉和火麻洗护品等产品。
1.3苎麻广西各地均可种植苎麻,现在主要集中在平乐、阳朔、荔浦、灌阳等地,1987年全区种植面积达1.0万公顷,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广西苎麻纺织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由于受化纤冲击等因素影响,广西苎麻企业已基本破产,2008年全区苎麻种植面积仅为0.05万公顷,原麻总产量1066吨。
1.4剑麻剑麻是广西主要亚热带经济作物之一。
广西的剑麻生产是从1954年5月开始,1965年5月引入H.11648麻品种后,开始大规模种植。
目前,全区收获剑麻面积1.33万公顷左右,主要分布在南宁、玉林、崇左、钦州等地,总产纤维5.2万吨,占全国的58%,广西剑麻产业相对集中在农垦,占广西总产量的85%,平均单产6500kg/hm2,居世界首位。
规模化、组织化、集约化较高,正引领着广西剑麻的发展[2、3]。
2麻类产业发展前景麻类是人类最早利用的纤维之一,是继粮、棉、油、菜之后的第五大作物群。
“棉、麻、丝、毛”被成为四大天然纤维。
除用作传统的纺织用途外,麻类的药用价值、造纸、建筑材料、食用价值、饲料用途、水土保持、工业原料、生物能源、生物材料等多功能用途还处于探索阶段,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将催生出一个巨大的麻类新兴产业,势必成为我国21世纪崭新的经济增长点[4]。
2.1黄/红麻发展前景黄/红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长纤维作物之一,具有耐旱、耐盐碱、速生、耐贫瘠、纤维产量高等特征,其纤维质地柔软、吸湿性强、透气性好、具有抗静电、抑菌、易降解等优良功能,素有“黄金纤维”、“软质纤维”之称。
黄/红麻4个月生长期内,纤维产量约7000-7500kg/hm2,干物质可达30t/hm2左右,其巨大的生物产量为林木的3-5倍,极强的二氧化碳同化能力是森林的4-5倍,全杆抄制纸浆品质可与阔叶林相媲美。
该生长期内排氧量为26558.4kg/hm2,吸收CO2为36517.8kg/hm2,为速生阔204中国麻业科学第33卷叶林的4倍,成为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生态环境的优势作物,倍受发展中国家的青睐。
黄/红麻传统产品为麻袋、麻布、麻纱线、土工布、毡状席垫等。
随着科学的进步与发展,黄/红麻纤维不仅可加工高中档棉麻混纺服饰面料、床上用品、黄麻地毯、家居用品(地毯、挂毯、手提袋、鞋、帽、工艺品)等,其秸秆、种子和副产品还被广泛应用于麻炭、麻塑、造纸、板材、医药、食用、油用、能源、环保等领域。
尤其是长果种黄麻的嫩叶茎富含硒、钙、膳食纤维和氨基酸等营养保健生物活性物质,可成为一种新型的功能蔬菜品种。
发展黄/红麻可充分利用洲地、低洼地和旱地盐碱地。
据估计,世界上有4-9.5亿hm2的盐碱地,我国有1亿hm2高盐碱地,0.2亿hm2的山坡地,而广西北海、钦州、防城沿海三市有近7000公顷的盐碱地,全区各地有大量的坡地可供种植。
发展红麻生产既不存在与粮争地,又可促进低碳技术产业的发展。
目前,发展中国家印度、孟加拉、泰国、马来西亚等都把发展黄/红麻生产列为国家的重大计划而给予支持。
2009年联合国为促进世界天然纤维的发展,将2009年列为国际天然纤维年,以促进各国政府对天然纤维生产的重视与政策支持。
由于黄/红麻纤维产品具有纯天然、可再生、能降解、透气舒适、防霉抑菌、无污染等特性,顺应了时代潮流,受到了国际市场和消费者越来越多的重视[5]。
除上述发展前景外,广西还可以打造成为全国最主要的黄红麻繁殖基地。
一直以来,广西就是全国黄红麻种子的主要产地。
广西具有黄红麻种子繁育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广西选育出的中晚熟黄红麻品种,在广西繁育种子,引种到高纬度、高海拔地区种植,可以大大提高黄红麻的生物产量以提高纤维、麻骨产量和纤维品质。
按广西合浦2010年种植中杂红产值计算:熟麻5250kg/hm2,5.6元/ kg;麻骨6000kg/hm2,1.5元/公斤;种子600kg/hm2,8元/公斤。
三项合计产值43200元/hm2,效益还是比较客观的。
因此,广西发展黄/红麻前景极为广阔。
2.2火麻(即大麻)发展前景火麻(即大麻)功效显著。
火麻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卵磷脂、亚麻酸、维生素及钙、铁矿物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其中α-亚麻酸经过人体代谢,可以产生鱼油中最重要的两种成份:EPA和DHA,是脑脂肪的主要成份,被誉为“植物脑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