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芜湖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说明书(2003-2020)

芜湖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说明书(2003-2020)

芜湖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说明书(2003-2020)
芜湖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说明书(2003-2020)

芜湖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说明书(评审稿)

芜湖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说明书

目录

一、城镇体系的发展与现状 (1)

(一)芜湖市域城镇体系的历史演变 (1)

(二)市域城镇体系现状 (2)

二、市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4)

(一)九十年代以来芜湖市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4)

(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评价 (5)

(三)市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与未来支柱产业的选择 (8)

(四)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9)

(五)产业发展导向与布局 (10)

(六)市域经济分区 (12)

三、城镇发展战略与城市化水平预测 (13)

(一)城镇发展战略 (13)

(二)城镇化水平预测 (14)

四、城镇发展条件评价与重点中心镇的选择 (16)

(一)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 (16)

(二)市域城镇发展条件评价 (16)

(三)重点中心镇的选择 (18)

五、城镇体系结构规划 (18)

(一)城镇规模等级结构规划 (18)

(二)城镇职能结构规划 (18)

(三)城镇空间结构规划 (18)

六、主要城镇发展引导 (19)

(一)中心城市——芜湖市区 (19)

(二)次中心城市 (20)

(三)重点中心镇 (20)

七、市域综合交通运输规划 (21)

(一)综合交通运输现状 (21)

(二)存在问题 (22)

(三)市域综合运输总量预测 (23)

(四)综合交通运输规划战略思路 (23)

(五)市域综合交通运输网发展规划 (23)

(六)市域综合交通枢纽发展规划 (25)

八、市域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26)

(一)水资源综合利用 (26)

(二)防洪与排涝 (26)

(三)电力工程设施 (26)

(四)信息工程建设 (26)

九、市域社会设施规划 (27)

(一)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27)

(二)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28)

(三)文化事业发展规划 (28)

(四)体育事业发展规划 (29)

(五)科技事业发展规划 (29)

(六)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 (29)

十、市域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 (30)

(一)环境质量与生态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 (30)

(二)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原则与目标 (33)

(三)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33)

(四)生态建设的主要任务 (34)

(五)生态环境区划 (35)

十一、推进市域城镇化与落实城镇体系规划的措施与建议

(一)逐步完善、规范规划体系 (36)

(二)溶化改革,加大乡镇合并的力度,促进城镇化过程 (36)

(三)逐步实施各类中心村建设和缩并自然村 (36)

(四)产业布局同城镇发展布局密切配合 (36)

(五)突出重点,有序推进城镇化 (37)

(六)协调好区域基础设施、社会设施和城镇体系合理布局的关系 (37)

(七)高度重视生态建设规划,提高城镇的环境质量 (37)

(八)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37)

芜湖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说明书

一、城镇体系的发展与现状

(一)芜湖市市域城镇体系的历史演变

按照不同时期影响和制约城市发展的要素,可将芜湖市城镇的形成以及城镇体系的发展沿革分为四个阶段,即城镇出现至明清时期的县城形成发展期、明清时期至民国时期的城镇形成发展期、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城镇体系初步形成期以及改革开放以后的城镇体系发展提高期。

1、城镇出现至明清时期——县城形成发展期

据历史记载,芜湖古称鸠兹,春秋时属吴国。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灭楚,置会稽郡,后析会稽置鄣邯,鸠兹属鄣邯。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废鄣邯置丹阳郡,领十七县,芜湖居其一,县名始此。三国吴黄武二年芜湖县治由鸠兹故地迁至青弋江口(今芜湖市区鸡毛山一带)。隋文帝开皇(公元589年)平陈,芜湖作为当涂属镇。南唐升元年间(公元937一公元942年),复置芜湖县,自此芜湖县治相沿不废。宋、元、明、清,虽隶属多变,然而芜湖县治仍旧。

南陵县在西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属丹阳郡春谷县(春谷县城在今繁昌芦南一带),东汉三国仍沿其旧。东晋孝武帝太元八年(公元383年)改春谷为阳谷,阳谷县于公元413年并入芜湖,沿用繁昌治所,今芜湖陶辛一带。南朝梁武帝普通六年(公元525年)置南陵县属南陵郡。武周长安四年(公元704年)移南陵县治于青阳县,即今城关镇。

而繁昌县则是东晋元帝大兴元年(公元318年)始设于汉置春谷县地,其故址在今芜湖县陶辛乡内。随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废繁昌入当涂县。南唐升元年间(公元937-公元942年)析南陵县5乡复置繁昌县,治延载乡(今新港镇)。明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县治由延载乡迁至金峨上乡。明崇祯七年,增设荻港、太平二营为江防左右翼。

这一时期城镇发展的特点是城镇的经济活动以农业为主,生产力水平低下,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具有很大的封闭性,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呈散布状态,城镇间的经济交流较少,商品经济很不发达,市场规模小。这一时期的小城镇还不发育,城镇的密度极低,除了三个县城外,尚不存在其他建制镇。三个县城的所在地也都是因为行政建制的需要而设立的,如芜湖县、繁昌县以及南陵县的所在地都是地方一级行政机关的所在地,因此县城的所在地常会因为行政建制以及行政区划的变动而发生改变。

2、明清时期至民国时期——城镇形成发展期

封建社会晚期的明清时期,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城镇的商业功能获得了大发展,逐步形成了一些颇具特色的小集镇,如明末清初时南陵县的“三里店”(今三里镇),繁荣鼎盛,店铺连绵长达三华里,其镇名也由此而来。这一时期的芜湖县作为中心城市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清代200多年间,芜湖县的商业和手工业不断发展,成为新兴的工商业城市,沿青弋江至江口形成商业中心地带,号称“十里长街”,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鸦片战争后,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芜湖因交通位置及经济条件重要而成为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重要据点之一。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将芜湖列为通商口岸,美、俄、法、日帝国主义相继侵入,严重摧残了芜湖的民族工业,同时刺激了其商业的畸形发展。自开埠通商以来,由于地理、经济、政治等条件使得米商云集芜湖开设米号,芜湖米市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四大米市之一。

明清时期至民国时期,芜湖的城镇随着西方帝国主义的入侵以及本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涌现出了许多城镇。例如,繁昌县于民国26年时设立了四个建制镇——城厢镇、横山镇、荻港镇以及归县镇,芜湖县在民国35年时设立了4区、14镇(含方村镇)——吉和镇、中山镇、驿前镇、弋矶镇、北平镇、长春镇、江口镇、弼赋镇、尚来镇、仓津镇、来奉镇等,而南陵县则在民国37年时设立了两个建制镇——朝阳镇和秋浦镇。

这一时期的城镇虽然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总体来说,仍然属于相对独立的发展时期。除了个别城镇(如,南陵县的三里镇以及三个县城所在地)以外,多数城镇之间仍然未形成有机的联系,彼此之间并不存在明确的职能分工。虽然客观上存在“县~建制镇”的二级城镇,事实上,他们之间并未形成理论上的城镇体系,彼此之间仍是相对独立的。

3、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城镇体系初步形成期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2年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繁昌县设8区、5镇、83乡,增设了三山镇;芜湖县设7区、6l乡镇;南陵县设l0区、5镇、90乡。此后,经“一五”计划、“大跃进”以及文革时期直至改革开放前,城镇的发展经过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城镇的数量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出现了数量减少的现象,例如,1978年时,繁昌县仅有城关镇和荻港镇两个建制镇。

这一时期的城镇虽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但已初步形成了“县一建制镇”的二级城镇体系的雏形,具备了一定的等级层次性。然而,由于这一时期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对资源进行统一配置,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受到限制,因此城镇之间的经济联系仍然相对薄弱。同时,

在整个市域范围内尚未形成统一整体的城镇体系。

4、改革开放以后——城镇体系发展提高期

改革开放后,芜湖市的行政区划又多次进行调整。到1989年时,南陵县辖一个区级镇,黄墓、三里、丫山三个乡集镇以及22个乡,以及城关镇;繁昌县辖5镇、16乡、7个自然小集镇,5个镇分别为城关镇、荻港镇、新港镇、横山镇以及三山镇;芜湖县辖6区、6镇、28乡,6个镇分别为火龙岗镇、清水镇、湾沚镇、方村镇、荆山镇和西河镇。

进入90年代以后,由于国家推行“小城镇、大战略”的国策,小城镇获得了大的发展,各乡纷纷撤乡设镇,建制镇的数量大大增加,例如,芜湖县陆续设立了13个建制镇。到2002年乡镇合并调整前,芜湖市域范围内共有70个乡镇,其中建制镇46个,乡集镇24个。

这一时期芜湖市的城镇体系获得了较大发展。随着“市管县”管理模式的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完善以及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芜湖市域内形成了完整统一的“市-县一建制镇”三级城镇体系构架,各城镇的职能分工日益明确、等级层次逐渐清晰、经济联系也有所加强。在进一步调整和提高,加强撤乡并镇力度,以利减轻农民负担,合理利用资源,追求规模效益。

(二)市域城镇体系现状

1、城镇体系概况

2002年芜湖市辖四区三县,即一个中心城市(含镜湖区、新芜区、马塘区、鸠江区)和芜湖、繁昌、南陵三县。全市有建制镇46个,乡集镇24个,街道办事处19个,村委会592个,居委会189个。市域总人口221.74万人,城镇人口95.4万人,城镇化水平为43%,高于安徽省(27.81%)和全国(约36%)的平均水平。

2003年末,芜湖市进行了大规模的乡镇撤并工作,全市乡镇总数共28个(镇27个,乡1个),其中市区5个镇,芜湖县8个镇,南陵县8个镇,繁昌县6个镇1个乡。调整后的乡镇,最大的总人口规模达10万人,最小的也接近5万人,有利于资源合理化配置。

2、城镇规模与等级结构现状

现状城镇体系等级结构按行政建制级别划分,共有三级:省辖市(地级市)——县城——建制镇与乡集镇,其中:省辖市1个,县城3个,建制镇与乡集镇共70个。如按历年城镇体系规划与小城镇建设试点来分,则有五级: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一般镇——乡集镇,其中:中心城市1个,县城3个,中心镇17个(其中省级中心镇9个),一般镇26个,乡集镇24个。

从目前的市域城镇人口的集聚程度与分布来看,芜湖市的城市首位度较高,达到10左右,市区人口为65.80万人。5~10万人的城镇为三县的城关镇;2~5万人的城镇只有清水镇一个;1~2万人的城镇有7个,即荻港、三山、三里、弋江、黄墓、大桥、澛港;小于1万人的城镇35个。

3、城镇职能结构现状

综合分析市域各城镇的产业构成、贸易成交额、城镇规模及其在县内和市域的地位和作用等,可将现状47个市镇的职能可分为综合型、工贸型、工业型、商贸型、城郊型和农业服务型等6

种,具体情况见下表。

表2 芜湖市域城镇职能结构现状

4、城镇空间分布现状

芜湖市域的现状城镇分布与人口密度分布相关性较好,但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不强。市域城镇的分布已基本形成了沿铁、公、水交通线为主的雏形,46个城镇中,大部分城镇都是沿公路、铁路和水运交通线进行分布的,所有的建制镇均有公路联系。沿公路尤其是公路主干线的城镇分布形态是现状市域城镇空间分布的主要特征。从城镇空间布点来看,市域城镇呈现出“东西密集、中间稀疏”的特点。

5、城镇体系存在的问题

(1)城镇规模普遍偏小,城镇数量过多;等级结构不完善,缺少对广大农村地区辐射带动明显的市域副(次)中心城市。

(2)城镇经济基础薄弱,小城镇的发展缺少特色产业的支撑;大部分城镇工业基础较差,经济实力薄弱,工业结构的系统相似性较高,且缺乏明确的分工协作;许多城镇仍为地方性的农业服务与农副产品贸易中心,没充分发挥其作用。

(3)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差,城镇建设风格雷同,各城镇间的快速联系体系尚未形成,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普遍缺乏,生态环境呈恶化态势。

(4)由于城镇空间分布主要密集于交通干线两侧,导致“骑路建镇”现象普遍,不仅阻碍了交通,而且这种沿交通线延伸的城镇布局模式不利于城镇市政公用设施的集中敷设,容易造成投资上的浪费。

(5)交通不便的山地、丘陵地区缺少经济实力较强的中心城镇。

6、主要城镇概述

(1)芜湖市

芜湖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地处长江中下游,与铜陵、马鞍山所构成的马芜铜经济带这一安徽省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也是安徽省优先和重点发展地区,为芜湖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市辖新芜、马塘、镜湖、鸠江四区。市区建成区面积80平方公里,市区城市人口超过80万。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快速发展,芜湖长江大桥的建成和以汽车、电子电器、新型建材为三大支柱产业的形成,使芜湖市的发展优势和潜力得到了巨大的体现,城市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良好的区位条件、便捷的交通以及较为发达的经济条件,使得芜湖市成为安徽省经济发展中心之一,安徽省皖江城镇带上的核心城市。

(2)县城

湾沚镇

湾沚镇地处芜湖县中部,距芜湖市区36公里,为芜湖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02年底建成区面积6km2,总人口约6万人。县城地形较复杂,呈脊形,中间高、东西低,是水网圩区向岗丘地过渡地带,青弋江、赵家河相汇于城西。县城职能为:芜湖市的卫星城市,以机械制造和加工工业为主的工贸型生态城市。县城建成区主要分布为三块:皖赣铁路以北,芜屯路新线以西的老城区;芜屯路新线以东的机械工业园区;皖赣铁路以南的新城区。

繁阳镇

繁昌县城关镇位于繁昌县中部,距芜湖市区39公里。为繁昌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02年底建成区面积8.1Km2,总人口6万人。县城地属平原丘陵过渡带,峨溪河由西向东经过峨桥镇流经漳河,宁铜铁路、芜铜铁路贯穿境内,县城以现代化加工制造业、三产服务区以及物流业为主导产业,县城职能为:芜湖、铜陵两大城市之间,工贸并举的中等滨江港口城市。由繁阳综合中心城区,横山工业区、新港物流基地三大组团构成。

藉山镇

南陵县城关镇位于南陵县中部,为南陵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距芜湖市区42Km。2002年底建成区面积6.75Km2,总人口5.5万人。地处南陵县中部,为漳河、后港河相汇的河谷盆地,地形起伏不大。县城职能:皖南重要的公路交通枢纽,现代化的工贸城市。

(3)中心镇

清水镇

清水镇位于芜湖市区与湾沚镇之间,芜屯公路穿城而过,现状城镇人口2万多人,镇区建成

区面积3.1Km2,城镇2.95万人,苗木花卉的种植与贸易是清水镇的特色产业,目前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与区域影响。

火龙岗镇

火龙岗镇位于芜湖市区南部,距市区仅5Km,205国道穿越而过,镇区建成面积1.48Km2,镇区1.47万人,现已形成为以建材和机械加工为主导产业,芜湖市区南部的交通重镇。

六郎镇

六郎镇位于芜湖县北部,镇区建成区面积2.5Km2,镇区人口0.82万人,现已形成以渔业养殖及贸易为主导产业,农村产品加工并举的中心城镇。

荻港镇

荻港镇位于繁昌县以西,距县城20公里,镇区建成区面积3.58Km2,城镇人口2.49万人。是黄浒河流入长江的口岸。荻港镇三面环山,西北临江,交通便利,长江水运可直通上海、武汉、镇内长江深水岸线长7.5km,可建设万吨级的深水良港,水运优势十分突出。荻港经济实力较为雄厚。水泥、熟料年产量70余万吨,其生产规模居全省第一位。荻港镇的社会经济发展已初具规模,工业门类较为齐全,已初步形成采掘、冶炼、水泥建材支柱产业。

孙村镇

孙村镇位于繁昌县以西,距繁昌县城8.5公里。镇区建成区面积2.2Km2,镇区人口1.0万人。孙村镇交通条件便利,芜铜公路沪铜铁路贯穿境内。孙村镇三面环山,中间丘陵,地形东高西低,山势起伏,孙村镇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主要有铁矿和石灰石矿。孙村镇癫痢山“人字洞”的发掘为亚欧地区目前发现的最早人类文化遗存。近年来,孙村镇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国民经济呈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服装加工业已成为其主导产业。

三山镇

三山镇位于繁昌县以北,镇区建成区面积3.1Km2,镇区人口1.26万人。321省道芜(湖)铜(陵)公路穿镇而过,交通便捷。已形成了采矿、选矿、建材、纺织、服装、家具、五金、机械铸造八大支柱产业和金刚石磨具、刀具、中低压工业阀门、植物油、被单、铁铜精砂为代表的特色产品。

弋江镇

弋江镇位于南陵县东部,镇区建成区面积2.42Km2,镇区人口2.07万人,318国道穿镇面过,已初步形成为农副产品及皖南竹木集散地,以市场贸易为主导,兼以建材、化工和竹编手工业为主的水陆交通便捷的工贸型中心城镇。

三里镇

三里镇位于南陵县南部,镇区建成区面积1.35Km2,镇区人口1.13万人,318国道穿镇而过,已初步形成了林木、农副产品集散地,以矿产挖掘,林木加工为主导产业,农、林矿并举的工商贸型中心城镇。

二、市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一)九十年代以来芜湖市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芜湖市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是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下进行,因此深刻地受到国家改革开放进程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综观芜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特征,可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

1、1990~1994年,加速发展时期

进入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邓小平南巡讲话以来,芜湖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92年7月,国务院批准芜湖市为沿江开放城市,并实行沿海开放城市政策。1993年4月,国务院批准设立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所有这些都为芜湖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

这一时期芜湖市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是: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不断提高。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递增22%,由1990年的33.9亿元增加到1994年的75.1亿元;财政收入年均递增9.2%,由1990年的5.91亿元增加到1994年的8.4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35.4%,由1990年的6.2亿元增加到1994年的20.8亿元;合同利用外资额大幅度增加,由1990年的101万美元提高到1994年的10036万美元,年均增长率为216%。在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背景下,产业结构的调整相对滞后,并呈现出波动现象。

2、1995~1999年,总量扩张时期

1995年以后,芜湖先后被国家有关部委批准为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创新工程试点城市和发展新型建材及制品试点城市,芜湖在皖江经济带中龙头作用得到加强,一批开发区成为芜湖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

这一时期芜湖市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是:国民经济在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同时,总量扩张显著。1995年GDP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提前五年实现了国民经济翻两番的第二步战略目标,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迈进;财政收入由1995年的10.8亿元增

加到1999年的24.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999年的28.3亿元增加到1999年的67亿元;合同利用外资额由1995年的7319万美元增加到1999年的14045万美元。在经济总量扩张的同时,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三次产业的比例由1995年的18:49:33调整为1999年的11:54:35。逐步形成以高标号水泥、PVC管材型材、塑钢门窗、纸面石膏板为主的建材工业,以轿车、发动机、底盘、仪表为主的汽车及其零部件工业,和以电脑、电子元器件、显示器件、导电膜玻璃、空调为主的电子电器工业,支柱产业初步形成。

3、2000年至今,持续快速发展时期

进入二十一世纪,芜湖不失时机地抓住经济全球化和长江三角洲产业分工的机遇,围绕招商引资,努力营造一流的投资环境。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为培育支柱产业的基地和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特色工业园区和中心镇建设,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已经成为县区经济增长的主要载体,有力地推进了市域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这一时期芜湖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是:国民经济又上一个新台阶,2000年GDP突破200亿元大关,2002年达245.5亿元,年均递增10.6%,综合经济实力持续提升;财政收入由2000年的26.3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36.2亿元,年均递增17.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000年的73.8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97.2亿元,年均递增14.7%;合同利用外资额由2000年的11461万美元增加到2002年的32419万美元,年均递增68.2%。在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的同时,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建材、汽车及其零部件、电子电器三大支柱产业增势强劲,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愈加明显。

(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评价

拟用SWOT分析来对芜湖市域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进行评价。所谓SWOT分析,即优势一劣势一机遇一威胁(Strengths-Weakness-Opportunities-Threats)分析,是管理学中从战略意义上对企业状况进行分析,进而帮助战略制定者制定战略的匹配阶段的分析工具。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领域借用这一分析工具,在分析区域发展的内部、外部关键因素的基础上,根据判断结果将内部优势与弱点、外部机会与威胁分别列出,由内部与外部的不同状况以及相互匹配关系,形成不同的组合,经过缜密的比较分析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做出科学的定位。

1、优势条件分析

从芜湖市域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看,最大的优势条件在于其毗邻或根植于不同等级的城市功能地域。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芜湖毗邻我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之一的长江三角洲城市密集区

长江三角洲城市密集区以占全国l%的土地、5.9%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22.1%的国内生产总值、24.5%的财政收入和28.5%的进出口总额。具有强大的集聚辐射功能,其集聚辐射范围可达全国。对于与之毗邻的芜湖市而言,近域的集聚辐射功能更加强大,为芜湖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最近,芜湖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快融入长江三角洲的战略决策,变被动接受长江三角洲的经济辐射为主动融入长江三角洲城市密集区,这是芜湖市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2)芜湖为南京都市圈的重要极化区域

都市圈是由具有紧密经济联系的核心城市及其周边城市共同组成的一体化区域。都市圈是依托城市空间进行的经济活动及其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总和。由于都市圈网络中“距离衰减作用”的削弱,都市圈内部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更加便捷快速,城市的空间集聚性质和地域中心性更加突出,从而使都市圈集聚着众多密集经济活动的极化经济区域。而芜湖就是南京都市圈中重要的极化区域,随着南京都市圈内基础设施的网络化,城市间的经济社会联系将会更加紧密,芜湖将会成为南京都市圈内独具特色的城市化地区。

(3)芜湖为皖江城镇带的核心城市

皖江城镇带地处长江经济带的中下游,为安徽省内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在皖江城镇带所辖的8个省辖市中,芜湖市在GDP、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财政收入、实际利用外资等方面优势明显,成为皖江城镇带的核心城市。尽管该城镇带经济实力还相对较弱,但是城镇带内核心城市与其它城市问以集聚和扩散为基本特征的相互作用,却是推动城镇带发展的基本力量。在城镇带发展过程中,位于区域城市体系顶端的核心城市,对整个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都具有全局性的影响。

2、劣势条件分析

芜湖市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劣势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市区经济实力相对强大,县域经济实力相对弱小

芜湖市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显着特点是,市区经济实力相对强大,县域经济实力相对弱小。城乡间存在的这种发展梯度,不利于芜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不利于芜湖在全省率先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这是芜湖市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芜湖市的这一特点明显不同于长三角中的城市。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湖州市为例,湖州市是

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实力最接近芜湖市的地级市,2002年GDP为422.5亿元,而芜湖2002年GDP则为245.5亿元。前者管辖德清、长兴和安吉三个县,后者也管辖芜湖、繁昌和南陵三个县,两市在许多方面具有可比性。从统计数据分析,无论是总量指标还是人均指标,芜湖市区与辖县的倍数都大于湖州市区与辖县的倍数。就总量指标来说,芜湖市区财政收入和实际利用外资是辖县的11~23倍,芜湖市区GDP和固定资产投资市区是辖县的7~10倍;而湖州市区财政收入和实际利用外资是辖县的2~10倍,湖州市区GDP和固定资产投资是辖县的l~5倍。就人均指标来说,芜湖市区财政收入和实际利用外资是辖县的8~19倍,芜湖市区GDP和固定资产投资是辖县的4~9倍;而湖州市区财政收入和实际利用外资是辖县的l~3倍,湖州市区GDP和固定资产投资是辖县的1~2倍。

(2)中心城市经济实力不够强大,城市功能有待加强

中心城市是指城市整体实力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城市。中心城市总是和区域相联系而发展,与一般城市相比较而存在。中心城市(节点)、影响范围(区域)、联系路径(网络)共同构成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发展的完整的城市经济区。工业化时代中心城市主要是生产中心、行政管理中心与市场贸易中心。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中心城市的作用更多地表现为服务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创新中心。

芜湖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从其所在的区域来考虑,以与其功能联系极为密切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整体发展为依托。为此,只有提高芜湖中心城市的实力,才能更好地融入到长三角中。而作为市域中心城市的芜湖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其它中心城市相比,中心城市实力明显不足。

表3 2002年芜湖市与其它城市实力比较(市区)

中心城市

人口

(万人)

面积

(km2)

GDP

(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

(%)

第三产业增加值

(亿元)

人均GDP

(万元/人)

苏州市212.40 1650 727.15 38.0 276.32 3.42 无锡市215.92 1622 928.93 45.1 418.95 4.30 常州市214.63 1864 560.45 36.0 201.76 2.61 南通市81.23 355 207.88 36.4 75.67 2.56 镇江市100.04 1082 246.45 40.7 100.31 2.46 扬州市110.76 980 256.72 42.6 109.36 2.32 泰州市61.31 428 504.60 30.5 153.90 8.23 宁波市129.14 1033 822.84 42.4 348.88 6.37 绍兴市61.15 344 148.88 50.7 75.48 2.43 嘉兴市79.45 968 166.32 38.6 64.20 2.09 湖州市107.68 1567 200.42 35.1 70.35 1.86 芜湖市67.09 230 156.70 34.4 53.90 2.34

由表3看出,就城市市区人口规模而言,除略高于绍兴市市区外,均低干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其它地级市;就用地规模而言,芜湖市小于其它城市;即使市域人口规模略低于芜湖的绍兴,其市区用地规模也高于芜湖近50%。对于代表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GDP来说,除绍兴市区略低于芜湖市区,嘉兴市区略高于芜湖市区外,芜湖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其它地级市的GDP总量规模差距较大:就人均GDP而言,除扬州市区、嘉兴市区和湖州市区低于芜湖市区外,其它城市市区都高于芜湖市区。就代表城市外向服务功能的市区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而言,除泰州市外,芜湖低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其它地级市,而且第三产业增加值的绝对规模均低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其它地级市。因此,芜湖中心城市实力不足,加快芜湖市城市实力,是加快其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一环。

按照增长极理论.对于处于极化发展阶段的欠发达地区而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仰赖增长极(中心城市)经济实力的提升,仰赖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功能的不断增强。从芜湖融入长三角的战略高度而言,芜湖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必须进一步缩小与长三角地区其它城市间的经济技术梯度差,才能促进相同等级规模的城市间经济社会联系,进而促进自身经济实力的提高和城市功能的跃升。

3、机遇分析

芜湖市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的全球化、信息化和新科技革命的飞速发展

经济的全球化突出表现在国际资本的大量跨国流动。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国际劳动分工的不断深化,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外资的大量流入和外贸的急剧增长成为促进东道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跨国公司在欠发达东道国的区位选择具有显著的低成本考虑,芜湖与发达地区相比,其比较优势恰恰表现在低成本优势。充分利用这一比较优势,吸引一大批外商投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发挥其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孵化和带动作用,将促进芜湖市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信息化和新科技革命的飞速发展将加速芜湖市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广泛采用,高新技术发展引发的新科技革命,将削弱芜湖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空间距离衰减规律”,“中心-外围”空间发展格局中的外围地区可以相对地享有中心地区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这为芜湖城镇“后发优势”的发挥和“赶超战略”的实施,加快融入长三角的步伐奠定坚实的基础。

(2)国际产业转移和经济结构调整

与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相伴而来的是国际产业转移和经济结构大调整的快速推进,资本、技术由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向中国扩散转移,然后再由中国的东部发达地区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梯度转移扩散,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大量转移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中西部地区。位于中部欠发达地区的芜湖市,由于自身的优势条件,无疑将成为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扩散最受青睐的地区,并从中得到快速发展。事实上,芜湖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3)市委市政府新的发展思路和新一轮行政区划调整

针对芜湖市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市委市政府适时地提出融入长三角的发展思路,要在政策环境、管理体制和基础设施建设上与长三角主动对接,在工业、交通、商贸、旅游、人才等方面加快融入的步伐。这对于芜湖未来的快速发展指明了方向。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密集区之一,从行政级别而言,区域内共有地级以上城市15个,其中直辖市为上海,副省级城市为南京、杭州、宁波,地级市有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泰州和湖州、嘉兴、绍兴和舟山。长三角地区实施“3小时都市圈‖交通计划,在投资准入、市场秩序和信用信息方面推行一体化政策,现已形成具有雄厚经济实力、一体化程度逐步加强的区域经济实体。随着其一体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长江三角洲将更加紧密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分工和合作,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芜湖加快融入长三角,实际上就是以长三角为跳板,尽快融入世界经济分工与合作体系中,并由此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促进自身的发展。

新一轮行政区划调整,也是推进芜湖富民强市、加快市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以往的行政区划调整,存在“就区域论区域”,“就城镇论城镇”的倾向,没有将整个芜湖市域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没有考虑到城市与农村的关系,县域与县域之间的关系,由此造成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市域整体实力不高的状况。新一轮行政区划调整,以中心镇调整为主要内容,以促进生产要素向城镇的集聚为原则,以促进芜湖市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必将有利于芜湖市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威胁分析

芜湖市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威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县域资源的流失问题

芜湖市域拥有丰富的资源,包括农业资源、人力资源和旅游资源等,这也是芜湖发挥后发优势的基础和保证。在资源短缺和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芜湖资源流失问题已经影响到市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由于受到周围中心城市或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强烈的集聚作用,芜湖各类资源被吸引而流失,同时由于城市辐射的空间距离衰减作用的影响,无法直接接受周围中心城市或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城市的辐射作用和经济扩散,成为城市集聚和辐射的“阴影区”,资源的流失严重影响到市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本地资源的流失问题,是芜湖市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面对这一现实,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主动迎接挑战,迎接挑战的方式就是与区外城市进行竞争与合作。当区域城市实力差、功能弱时,区外城市显然是本地城市的天敌。按照生物学理论,适量的天敌能够刺激生物种群的活力,提高种群的整体质量。本地弱小的城市,当遇到强大的城市竞争时,难免会有一些资源被吸引流失,但一些本地城市被迫应战,会被激发出勇气、自强自立,在同区外城镇的竞争合作中发展壮大。

(2)市域城镇功能整体优势的发挥问题

市域城镇功能整体优势的发挥问题是芜湖市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就芜湖市域城镇发展现状而言,有些城镇已经发展成为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专业化城镇,为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但是,与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的城镇相比,无论是城镇建设水平,还是城镇的经济实力,都有不小的差距。从单个城镇的发展环境和发展趋势看,芜湖市域的城镇发展在短期内不可能超过长三角的城镇,但是芜湖市域城镇的发展可以从整体分工协作中获益,以取得“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

就芜湖城镇职能而言,除了县城经济职能类型较多,综合性较强外,大多数城镇工业职能弱小,基本上是所在镇域的商业和贸易中心,其外向功能微弱,中心镇的影响范围尚未形成多个中心镇的交叉重叠影响区域,而内向功能相对强大,严重影响到各城镇功能的发挥和城镇间的协作分工关系。

近几年,尽管芜湖市域的交通运输有了巨大的改善和发展,但是各城镇间交通运输联系通达性差,城镇问经济社会联系薄弱,城镇与外部的经济社会联系大多是与芜湖市或县城镇间联系,导致城镇整体发展水平缓慢。在充分发挥县城功能的带动和示范作用的前提下,要发挥芜湖城镇功能的整体优势,必须走资源整合的道路。通过资源的优化整合,实现县域城镇功能的整体竞争优势,促进市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市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判断与未来支柱产业的选择

经济发展史表明,经济发展过程就是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过程,一国(地区)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越高,其产业结构层次就越高。产业结构层次随经济发展阶段上升而提高这一事实,在各国工业化过程中都得到了印证。而支柱产业的升级是产业结构层次提高的核心,不同发展阶段选择不同的支柱产业对一国(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对芜湖市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判断是选择该地区支柱产业的基础依据,是制定整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前提。

1、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判断

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等人经过比较十多个工业化过程和其经济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几个阶段作了划分,并提供了一些标志性的指标值。对比这些指标,基本上能得出芜湖市域工业化进程所处的阶段的一些特征。

(1)从人均GDP看,市域经济社会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但区域差异较大

钱纳里等人在《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等书中对各种不同类型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互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将不发达经济过渡到成熟的工业经济的整个转变时期划分为6个阶段(表4)。第一、二阶段为初级阶段和工业化起步阶段,第三阶段为工业化中期阶段,第四阶段为工业化较高级阶段,第五阶段为后工业化阶段,第六阶段为发达经济。钱纳里等人认为,发展中国家一般处于第二、三、四阶段,发达国家处于第五、六阶段。

表4 钱纳里关于增长阶段的划分

资料来源:H·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按现行汇率计算,2002年,芜湖市域人均GDP已超过1350美元。按购买力平价汁算,人均GDP则相应要高出2-3倍。如果用汇率法计算的人均GDP对照上述标准进行比较,将得出芜湖市域经济社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的结论。芜湖市域处于初级阶段,这显然与实际情况不相吻合。结合购买力平价法进行分析,可以认为芜湖市域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

芜湖市域各县区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存在显着差别。按现行汇率汁算,2002年,芜湖市域人均GDP为1350.3美元,芜湖县、繁昌县、南陵县和芜湖市区人均GDP分别为478.9、652.6、438.4和3272.2美元。将购买力平价与汇率法汁算的人均GDP进行综合评估,芜湖县、繁昌县、南陵县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而芜湖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工业化高级阶段。

表5 2002年芜湖市域人均GDP状况(亿元,美元/人)

芜湖全市芜湖县繁昌县南陵县市区

GDP 245.5 21.2 24.7 19.6 180.0 人均GDP 1350.3 478.9 652.6 438.4 3272.2 资料来源:芜湖市2003年统计年鉴。

(2)从产值结构看,芜湖市域对工业经济的依赖程度较高

从产值结构看,芜湖市域对工业经济的依赖程度较高。由表3可知,2002年芜湖市域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9.64%,高于长三角1.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4.57%,低于长三角0.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7.9%,低于长三角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5.79%,低于长三角l.3个百分点。因此,长三角与芜湖市域相似,都具有对工业经济依赖程度较高。但是,从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来看,芜湖市域则低于长三角1.1个百分点,表明芜湖市域对工业经济的依赖程度低于长三角。

芜湖市域县和市区对工业经济的依赖程度差异巨大,其中南陵县和芜湖县三次产业比重呈现出一、三、二分布格局,它们对农业经济的依赖程度较高。而市区和繁昌县则呈现出二、三、一分布格局,它们对工业经济的依赖程度较高。

表6 芜湖市域三次产业产值结构(%)

第一产业增加值

占GDP比重

第二产业增加值

占GDP比重

第三产业增加值

占GDP比重

工业增加值占

GDP比重

芜湖县39.8 26.5 3.7 26.2

繁昌县23.8 44.9 31.3 36.4

南陵县40.1 28.8 31.1 19.3

芜湖市区0.8 62.0 37.2 55.1

芜湖市域9.6 54.6 35.8 47.9

长三角

(11个地级市)

7.8 55.1 37.1 49.0

(3)从就业结构看,工业化特征不够明显

从就业结构看,工业化特征不够明显(表4)。2002年末,芜湖市域三次产业就业构成为32.8:26.2:41.0,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最低,其中,工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仅为 6.2%。芜湖市域各地区的就业结构也存在显着的差异。市区工业从业人员比重分别是繁昌县、芜湖县和南陵县的3.1倍、13.8倍和19.6倍。

表7 芜湖市域三次产业就业结构(%)

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

第二产业

从业人员比重

第三产业

从业人员比重

工业从业

人员比重

芜湖县51.9 6.0 42.1 1.1

繁昌县34.2 33.2 32.6 4.8

南陵县53.1 15.3 31.6 0.8

芜湖市区 3.5 43.3 53.2 14.8

芜湖市域32.8 26.2 41.0 6.2

芜湖工业结构的演变过程表现出与世界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类似特点。在改革前的工业化初期,轻工业特别是纺织、食品工业在工业结构中处于重要地位,在生产要素密集程度方面以劳动密集型为特征。20世纪90年代,随着工业结构向重工业方向的演进,重工业中的原材料工业地位不断上升,工业的资本密集程度越来越高,产业结构的快速转换与经济的高速增长互相推动,并于90年代进入了工业化中期。

2、未来支柱产业的选择

(1)支柱产业演进的规律

支柱产业的演进过程,也就是产业结构高度化过程,所以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支柱产业。

工业化的起步阶段:支柱产业是具有劳动密集型特征的轻纺工业;

工业化的起飞阶段:支柱产业是资金密集型的原材料类重化工业;

工业化的加速阶段:支柱产业是技术密集型的加工组装类重化工业,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

工业化的成熟阶段:支柱产业是具有高附加值的知识密集型高新技术产业。

(2)芜湖市未来支柱产业的选择

根据芜湖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判定,结合现状工业基础与发展条件,我们认为:

2003——2010年,芜湖市的支柱产业以重化工业为代表的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主要有汽车、机械、石油化工、电子信息、新型建材等。

2011——2020年,芜湖市的支柱产业以技术密集型的加工组装类重化工业和高加工度产业为主,主要有:电子信息、生物药业、汽车、机械、石油化工、新型建材等。

(四)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1、指导思想

(1)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阶段性目标,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大力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全面提高区域综合经济实力。

(2)大力推进工业化与工业现代化,利用科技进步,着力提高产业结构和产业素质。

(3)努力壮大县域经济规模,充分发挥县域经济接受发达地区产业辐射的能力,壮大其产业规模,带动广大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对于广大小城镇,要因地制宜发展轻工业,加快其工业化进程。

(4)以科技进步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动力,并有选择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未来高加工度产业的发展打下基础。

(5)“就业优先”战略。不仅需要大量由高新技术先导的“利润型”企业来推动经济发展,也需要一大批“就业型”企业来满足大批劳动者谋生和就业的需要。

(6)城市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战略。城市现代化包含了体现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和教育、人民生活等众多方面,是一个十分综合的概念,城市现代化的实现要求经济高度发达、科技文化发达、城市设施先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乡差距小等;目前我市城乡差距仍然较大,县域经济实力仍然偏弱,城乡联合——协调——一体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今后应重点推行城乡协调发展战略,通过加强城乡社会经济联系,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带动农村富裕,使芜湖经济和城市发展在整体上保持和谐、协调。

2、战略目标

芜湖市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未来20年内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以上战略目标通过以下两个发展阶段实现:

第一阶段:2003~2010年,GDP年增长率为13.8%,2010年GDP达690亿元,人均GDP 达3040美元,城镇化水平达60%,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第二阶段:2011~2020年,GDP年增长率为13.2%,2020年GDP达2380亿元,人均GDP 达8000美元,城镇化水平达75%,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参考不同学者和地区的现代化指标体系,并结合芜湖市的特点,我们选用了经济发展、科技教育和国民素质、生活质量、社会发展四个方面的17个指标,作为市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具体指标,分别对2003——2010和2011——2020两个阶段的战略目标进行界定。

芜湖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具体指标如下。

(五)产业发展导向与布局

1、第一产业发展导向与布局

(1)第一产业发展导向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扩大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种植面积,实现从以粮为主向多品种种植、粮经饲并举转变;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品种质量;积极推进农产品的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种植水平,发展生态农业、创汇农业和都市农业;大力发展特种水产品养殖,不断提高水产品养殖效益;保护森林资源,巩固和加强造林绿化成果。

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培育和壮大产业化龙头企业,集中力量扶持几个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力的龙头企业集团;加强农村专业市场建设,建立农副产品交易信息网,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加强农副产品营销队伍建设,促进农副产品流通。

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农业经济的发展转变到以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为主的轨道上来;加强同国内外先进农业技术合作交流,引进和吸收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加快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发挥示范区科技示范和辐射作用;深化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大力推进以科技服务和信息服务为重点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2)第一产业布局

第一产业布局要贯彻以下三个原则,即:比较优势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和集中连片原则。

建设五大农业产业化基地:

以平原农田为主建设高产优质粮油生产基地(重点为南陵优质稻生产基地和芜湖县优质“双低”油菜生产基地);

以沿江洲地为主,建设优质蔬菜、优质棉生产基地(重点为繁昌县优质蔬菜和优质棉生产基地);

以大水面开发为主建设特种水产品养殖基地(重点为龙窝湖、奎湖水产经济开发区、芜屯路万亩河蟹精养示范带、芜南路万亩鱼虾蟹混养示范带和芜铜路水产高新技术养殖示范带);

以城乡结合部为主建设苗木花卉基地(重点为清水、皖桥花卉苗木基地);以三县丘陵区为主,依托广夏工业园天然物萃取中心,建立经济林、中药材生产基地。

以各级中心镇为依托,重点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产业。重点建设皖江水产批发市场、中国峨桥国际茶城、三山蔬菜批发市场等。

2、第二产业发展导向与布局

(1)第二产业发展导向

做强做大三大支柱产业

汽车及零部件:主要发展家用轿车、轻型货车(客车)底盘、微型车和专用车辆:汽车

仪表、制动阀、传感器、电控液力自动变速箱、柴油直喷增压发动机、气阀汽油发动机、混

合燃料发动机、汽车专用缆车等。

新型建材:主要发展现代水泥工业、化学建材、非金属矿深加工、新材料、钢结构建筑

制品、节能利废产品、建筑电器等。

电子电器:主要发展网络及计算机产品、电子信息应用类产品、通信及网络设备、广播

电视技术产品、电子元器件、家用制冷设备、太阳能热水器、配电设备、微型电机等提升三大优势产业

纺织服装工业:重点发展高档织物印染和功能性后整理、精梳高支纱、纯棉烧毛丝光线、新纤维、新结构纱线为主的纺织服装工业。

有色金属工业:重点发展以铜为基础的新材料及制品工业,包括高精度稀土铜带材产品、氧化物系纳米级陶瓷粉体及制品、银、铜碳纤维复合材料、超薄铜箔产品、超细铜粉产品、

铜系列制品等。

烟草工业:发展重点从规模扩张转变为全方位创新,以开发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

培育三大战略性产业

新材料:非金属材料,加快形成纳米级和亚纳米级碳酸钙、超细膨润土等非金属矿规模

生产能力。金属材料加快形成铜基复合材料、生铁、优质钢、铸管等规模生产能力。

能源:重点建设响水涧抽水蓄能电站,争取华电集团2台60万KW机组和芜湖电厂五

划扩建工程开工建设。

制药业:着力实施发展大输液、外用药、胶囊剂、片剂、针剂等各种剂型的改扩建工程,重点发展以断血流皂甙、黄扬宁活性成分、大豆卵磷脂活性成分、银杏、茶多酚等萃取技术

的生物药业。

(2)第二产业布局

按照相对集中、发挥特色的原则,合理调整优化工业布局。今后,芜湖的工业依照现有的布局和分工,充分发挥县区各自的优势,提高工业的集中度,实现工业向规划区域内集中。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龙头,带动各个工业区发展,形成整体对外开放的态势。

芜湖市域工业布局特点为“一带三区六园”,具体而言:

第一,临江工业带:依托长江岸线,重点发展大用水、大耗能、大运量的临江工业。在

繁昌巴毛山~保定段岸线发展能源、化工、造纸、造船等工业;在繁昌黄兴圩~黄浒河口发

展水泥、非金属矿加工等工业。

第二,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现代家电业、电子信息、

新型建材、软件产业、生物和精细化工、制药业等。

第三,芜湖长江大桥综合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旅游娱乐、商务商贸、房地产、高

新技术产业等。

第四,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发展电子工业、光电子产品及新材料工业。

第五,三山绿色食品工业园:重点发展绿色食品加工和农副产品深加工。

第六,南陵工业园:重点发展服装、鞋帽加工业、皮革制品业。

第七,芜湖机械工业园:重点发展精密铸造、模具、冲压制品等机械加工制造业。

第八,芜湖旅游商品工业园:重点发展工艺美术、旅游商品设计开发、生产加工、集散

交易、博览展示。

第九,芜湖桥北工业区(包括电器部件工业园):重点发展铜基金属材料、精细化工、

高档织物印染、汽车零部件及电器部件产业。

第十,芜湖纺织工业园:重点发展纺织品、服装的研发设计、生产加工。

3、第三产业发展导向与布局

(1)第三产业发展导向

芜湖市第三产业的发展要立足建立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发挥传统商埠的魅力和地理区位的优势,构建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新兴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协调发展的现代第三产业体系。具体而言,重点发展以下领域:

现代物流业。利用芜湖综合交通枢纽的优势,发挥口岸整体优势,大力发展物流产业。积极建设和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物流企业,整合现有的运输企业和仓储企业,引导储运企业向符合国际惯例的物流公司过渡,加快传统储运业向现代物流业的转变。构筑物流运输和物流信息两大系统,实现货运物流化、信息网络化、服务社会化的现代物流体系,带动仓储、分加工、运输、信息、金融、理货、中介等新兴第三产业的发展。

以大型专业批发市场为主的商贸流通业。以建设跨区域的全国性大市场为重点,结合芜湖的支柱产业和传统产业,建设新型建材交易市场、汽车及零部件交易市场、全国旅游商品交易市场、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等一批区域性、专业化大市场,继续扩大茶叶、蔬菜、苗木、水产品、畜产品、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规模,努力形成辐射周边地区的商业批发体系。积极发展电子商务、配送、连锁、超市等新的商业业态,建设美食、旅游产品、文化用品、小商品、服装精品等特色街区,努力形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的商业零售体系。

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与经济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金融保险、信息服务、房地产、社区服

务等新兴服务业,全面强化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在进一步完善会计、审计、公证、律师等中介服务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信息咨询、商务代理、税务代理、证券经纪、技术经纪、房地产经纪等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充分利用和优化现有的社区服务资源,提高服务层次,加快建立面向全体社区居民、特别社会群体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多层次社区服务体系,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多种所有制、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能提供一定数量就业岗位的社区服务业。

信息服务业。工业化与信息化同时推进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在加快区域工业化与工业现代化的同时,要不失时机地推进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以基础传输网络建设为重点,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政务、经济、社会公众信息网建设为重点,积极发展农业信息网、企业信息网、远程教育网、远程医疗网络等信息网络,构建和完善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本服务框架;大力发展以信息设备制造业、软件业、信息服务业为主的信息产业,形成若干个具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产业园区。

(2)第三产业布局

建设现代化区域物流中心。江北地区依托港口资源与建设大耗能、大耗水工业的潜在优势,建设以水路、铁路运输为主的大宗货物物流中心;在城区东部,依托沿江高速公路与合杭高速公路的枢纽优势,建设以生产性物资集散和配送服务为主的综合物流中心,该物流中心与朱家桥外贸码头、开发区物流园区一起,构成我市物流中心的主体。

建设区域商贸中心。以新长江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中国(芜湖)国际建材博览中心、芜湖亚厦南方汽车及其零部件交易市场、芜湖木业市场、芜湖旅游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等大型骨干项目建设为重点和突破口,壮大批发市场规模,增强专业特色和辐射功能。

(六)市域经济分区

1、经济区划分的基本原则

第一,整体性原则。经济分区要将芜湖市域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经济区域,从整体上谋划市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区域内部经济社会的差异,划分成不同的经济区,以便从全局的角度提升芜湖市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第二,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原则。就芜湖市的经济分区而言,每个经济区所包含的部门,有些是具有市际或省际意义的专业化生产部门,有些则是具有区内意义的综合发展部门。专业化生产部门是在各地区特有条件基础上而发展起来的具有市际或省际意义的生产部门,它是地区间地域分工的标志。而配合专业化生产和满足区内需要的部门则是综合发展部门。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构成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的经济区。

第三,以中心镇为中心的原则。经济区一般是由中心城镇(经济中心)及与之毗邻的地区组合而成。中心城镇作为经济核心,必然对周围地区施加巨大的经济社会影响,带动经济区内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中心城镇的集聚辐射功能的大小及其吸引范围的正确估计,成为经济区划分的主要依据。

第四,经济区与行政区相结合的原则。为了促进经济分区内经济社会的发展,便于管理,经济区的划分,应尽可能保持与行政区划的一致性。必要时可打破行政区划界限,进行行政区划调整。

2、市域经济分区

根据芜湖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遵循经济分区的基本原则,将芜湖市域经济社会发展落实到空间上形成四个相应的经济分区:芜湖经济区、湾沚经济区、繁阳经济区和籍山经济区。

(1)芜湖经济区

该经济区中心城市为芜湖市,范围为经过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市区、清水、火龙岗、三山、和规划的江西地区。它内部划分为四个经济亚区:

二、三产业发展主导区:范围包括现状市区和规划的城东地区,该区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区位条件、经济基础、交通条件、人才资源俱佳,可积极迎接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地区的产业与技术转移,主导产业为汽车制造、电子电器、新型建材、生物药业和以综合物流园区为主的物流业。

江西重化工区:充分利用优越的港口资源优势和铁路运输优势,大力发展具有一定污染的重化工业,并结合产业特点发展专业物流园区。

都市生态农业区:范围包括清水镇和火龙岗镇部分地区,利用现有基础,结合城市生态绿地建设,大力发展都市型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

近郊工业区:范围包括火龙岗镇部分地区和三山镇,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绿色食品加工、医药等轻加工业。

(2)湾沚经济区

该经济区的中心城镇为湾沚镇,范围为经过行政区划调整后除清水镇和火龙岗镇之外的芜湖县域。它内部划分为三个经济亚区:

工业主导区:包括芜湖县城和方村镇,主要发展辅助机械加工业,并相应发展服务全县的第三产业。

生态农业综合区:包括六郎镇、花桥镇、红杨镇和湾沚镇的部分地区,主要发展生态农业、水产养殖、畜牧业和农产品深加工。

生态旅游区:即陶辛镇,主要发展以“陶辛水韵”为主的生态旅游业和休闲产业。

(3)繁阳经济区

该经济区的中心城镇为繁阳镇,范围为除三山镇之外的繁昌县域。它内部划分为两个经济亚区:

工业主导区:范围包括繁昌县城、荻港和孙村,以新型建材、机械制造和服装加工为主,同时发展服务全县的第三产业。

农业商贸区:包括峨桥镇、平铺镇和峨山乡,在发展特色农副产品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与贸易。

(4)籍山经济区

该经济区的中心城镇为籍山镇,范围为南陵县域。它内部划分为三个经济亚区:

综合经济区:范围包括籍山镇、弋江、三里,以农业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和贸易、第三产业为主,发挥南陵县城的公路交通枢纽功能。

农业旅游区:范围为许镇,利用圩区优越的水土资源,发展特色农副产品种植与加工,充分开发奎湖这一天然水面的旅游价值,大力发展旅游业和休闲产业。

生态农林经济区:范围包括烟墩、何湾、工山和家发,以发展生态林业、农业为主,适当开发矿产资源,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三、城镇发展战略与城市化水平预测

(一)城镇发展战略

1、城镇发展的指导思想

(1)培育增长极的原则

芜湖市域城镇体系正由均衡发展阶段迈入极核增长阶段,因此,把握经济空间和地理空间上的增长极,积极壮大中心城镇的规模和实力,是城镇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的关键所在。

(2)整体发展观

统筹区域资源,实施城乡一体,资源共享,分工合作使整体效益得到最佳的发挥,这是区域经济和城镇发展的基本指向。整体发展可以减轻和避免极核增长带来的负面效应,使效率和公平原则得到合理体现,保证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和城镇合理分工的确立。

(3)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全国的发展战略,是指导经济与环境正确相处的正确方针。城镇经济增长和空间扩张,也必须以环境为载体,形成环境保护与城镇发展双赢局面。

(4)唯物史观

芜湖有2000余年历史,经历过繁华与衰落,沉淀了深厚的传统文化,这些宝贵的经验和文化遗产(如开放度高、兼容性强、古城老街、灰派建筑)都应在今天的规划中得到体现和提升,反映出历史的延续性。

(5)以人为本的建设观

经济增长、城镇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居民的物质和精神的生活享受,以人为本也已经成为“三个代表”的重要内容,城镇规划的建设管理也离不开“人”的主题。尊重人权、体察民意、营造宜人环境、实行人性化管理等口号,都是城镇发展中所必须解决的课题。

2、城镇发展战略

根据芜湖市域城镇体系发展的阶段、发展潜力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其城镇发展战略是:集中发展中心城市,培育一批小市大镇,壮大城镇经济增长极,创建“田园城市”格局。

(1)集中发展中心城市

根据芜湖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发展条件,把有限的资源和财力集中在某些点上发展,是取得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的最佳手段。有利于城市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有利于增强芜湖市的区域竞争力和城市竞争力,有利于芜湖成为特大城市,县城建成中小城市,形成带动市域城镇发展的核心力量。

(2)培育一批小市大镇

芜湖市小城镇数量较多、规模偏小、资源分散、管理成本较高,必须进行城镇重组、资源整合,组建一批小市大镇,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重点中心镇。芜湖市2003年行政建镇调整,已经执行了小市大镇的发展战略。

(3)壮大城镇经济增长极

当前城市化战略的根本目的是要把城市作为一个经济增长极,接纳城市产业转移,吸引外资

和民资。发展高新技术和现代制造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对芜湖而言.本市20余万外出打工劳力能在城市化进程中就地入城就业,同时能吸引外来暂住人口在本市定居,从而扩大城镇人口规模,提高城市化水平。

(4)创建―田园城市‖格局

芜湖市域城镇体系与中心地系统较为接近,市域地形较为平坦,无自然“门槛”,极有利于霍化德“田园城市”模式的建构。通过“有机疏散”式的城镇空间发展模式,未来的芜湖市区将成为核心城市(特大城市),周围散布着有序的卫星城镇,形成众星拱月式的扇形指向,这样,既避免大城市弊病丛生,又有利于中小城镇发展,为适宜的人居环境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二)城镇化水平预测

城市人口增长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密切相关,城市适度人口规模的确定,既取决于城市现代化的一般标准,也取决于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宏观背景等外生变量,以及城市自身承载力等内生变量。预测方案在综合考虑分析芜湖经济发展速度、城市户籍制度改革、城市行政区划改革及土地流转等因素的基础上,采用综合增长预测、经济与人口相关分析及剩余劳动力模型等方法对规划期中、期末芜湖市城市人口规模进行了预测。

1、市域人口规模预测

对于芜湖市市域人口的预测,依据芜湖市历年统计年鉴的人口数据,采用年平均增长率法和GDP总量与人口相关分析法。

(1)年均增长率预测法

用平均增长法计算市域人口发展规模,计算时应分析近年来人口的变化情况,确定每年的人口自然、人口机械增长率以及区划调整导致的人口增长率。其模型如下:

P n=P0 (1+r 1+r2 +r3 )n

其中:P n为规划期末的人口规模;P0为现状人口规模;r1规划期人口自然增长率;r2规划期人口机械迁移率;r3区划调整导致的人口增长率;n规划期年限。

依据芜湖市1991~2002年统计年鉴的人口数据,在市域范围内,年均自然增长率为5.68‰,年均机械增长率为1.95‰。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贯彻落实和巩固,10年来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渐下降,预测在2010年以前自然增长率应能稳定地控制在5.5‰左右,取5.5‰,2011~2020年自然增长率应能稳定地控制在4.5‰左右,取4.5‰。根据芜湖市的具体情况,对这一阶段不同时期,人口机械迁移率分别为:2003~2010年为15‰,2011~2020年为19‰。另外,在规划期内,芜湖市要不断拓展城市发展空间,适时进行区划调整,域外部分农村人口将直接转化为芜湖市人口,拟定2003~2010年区划调整导致人口增加的增长率为6‰,2011~2020年为4‰。

据此,预测结果为到2010年芜湖市域人口为273万,到2020年人口规模为363万。

(2)GDP总量与人口相关分析法

据专家研究分析表明,区域GDP总量与人口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正相关关系。取1992~2002年间的GDP总量与人口的数据,利用SPSS软件对其进行相关分析,可得到预测模型为:y = 0.0799x + 202.08 (r=0.9845)

其中:y为市域人口数(万人),x为GDP总量(亿元)。

根据芜湖市计委预测及芜湖市经济发展实际状况,GDP总量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003~2010年为14%,2011~2020年为12%。利用年均增长率法可得2010年GDP总量为700亿元,2020年为1888亿元。再利用预测模型可预测出2010年人口规模为259万人,2020年为355万人。

(3)芜湖市市域人口规模预测

综合以上两种预测结果,结合芜湖市经济发展实际状况以及芜湖市的未来发展阶段性计划,可确定芜湖市市域人口:2010年为270万人,2020年为360万人(表9)。

2、市域城镇人口预测

目前,统计年鉴仅对非农业人口进行统计,对于城市居民人口的统计数据尚不规范。而非农业人口的规模要远小于城市居民人口的规模,城市居民人口是非农业人口、享受城市设施的农业人口以及半年以上的暂住人口之和。因此,通过非农业人口来预测城市市化水平,尚不确切。可以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法来预测芜湖市域城镇居民人口。在农业规模经营的条件下,农业劳动力可以预测保留在一定幅度内,剩下的人口加上外来人口就是市域城镇人口。其预测模型如下:

B=P n–S*(1+e)/(c*L)

其中:B 为规划期末城镇居民人口;P n为规划期末市域总人口数;S为规划期内的耕地面积,

假定保持不变;c为人均农村劳动力负担耕地亩数;e为带眷系数;L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入城率;n 规划年限。其中各参数具体取值为:P n=360万人;S=125.55万亩;2003~2010年,c=6亩,e=2.5,L=60%;2011~2020年,c=8亩,e=2.5,L=65%。

预测结果,2010年城镇居民人口为165万,2020年为272万人。

3、芜湖市区人口预测

(1)预测模型

P n=A+B+C

其中P:预测年份的人口总量(万人);A:基本人口;B:转化人口;C:区外流入人口;n:规划年限。

(2)模型要素及预测

①基本人口

用平均增长法计算市区基本人口发展规模,计算时应分析近年来人口的变化情况,确定每年的人口自然、区划调整导致的人口增长率,其模型如下:

A=P0(1+r1+r2)n

其中:P0:原市区人口和区划调整区域内的人口之和;r1: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r2:规划期内区划调整导致的人口增长率;n:规划年限。

根据芜湖市区历年情况分析,确定近期自然增长率(2003~2010年)为4?,远期(2010~2020年)为3.5?。市区实际调查人口为80万(芜湖市规划院实际调查),区划调整转化人口为16.76万人,计P0为96.76万人。根据总体规划,在规划期内区划调整导致的人口增加年均增长率为5?。

计算结果,到2010年芜湖市区基本人口为103万人,到2020年芜湖市区基本人口为113万人。

②市域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人口

城市化的过程其本质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产业和空间转移的过程,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未来芜湖市区人口增长最重要的渠道。其预测模型如下:

B=[P1(1+r)n –S/c]*Le

其中:P1为基期2002年除市区外的农业劳动力人口数;r为规划期内的农业劳动力年均自然增长率;S为规划期内的耕地面积;c为人均农村劳动力负担耕地亩数;L农村剩余劳动力入城率;e为带眷系数;n 规划年限。其中各参数具体取值为:P1=103.16万人,S=125.55万亩,r=0.95%;2003~2010年L=10~14%,c=6亩,e=1.4;2011~2020年L=20~26%,c=8亩,e=1.5。规划期内市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人口B的计算结果见表10。

表10 规划期内市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人口预测

方案迁移率转移人口(万人)

2010年

低方案14% 12.65

中方案16% 15.18

高方案18% 17.71

2020年

低方案20% 31.98

中方案23% 36.78

高方案26% 41.58

③区外迁入人口

区外人口迁入按市域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人口预测模型,综合考虑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区位条件,部分参数有所调整。其中规划期内的农业劳动力年均自然增长率r为0.8%;人均农村劳动力负担耕地亩数c 为7亩;2003~2010年L=4~8%,e=1.3;2011~2020年L=9~11%,e=1.5。规划期内区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人口C的计算结果见表11。

表11 规划期内区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人口预测

方案迁移率转移人口(万人)

2010年

低方案4% 9.98

中方案6% 14.98

高方案8% 19.97

2020年

低方案9% 28.76

中方案10% 31.97

高方案11% 35.15

(3)芜湖市规划期内市区人口预测

综合考虑以上各种预测方案结果,并根据安徽省人口控制目标,确定2010年芜湖市市区人口为130万,2020年芜湖市市区人口规模为180万(见表12)。

表12 芜湖市市区人口规模预测结果(万人)

构成

2010年2020年

低方案中方案高方案低方案中方案高方案基本人口104 113

市域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

化人口

12.65 15.18 17.71 31.98 36.78 41.58

区外迁入人口9.98 14.98 19.97 28.76 31.97 35.15

合计137.42 146.13 154.84 217.86 233.07 246.46

综合预测结果130 180

4、市域城镇化水平预测

根据以上分析及预测,可以知道芜湖市在2010年及2020年的人口和城市化水平状况,具体如表13。

表13 芜湖市人口规模及城市化水平预测结果

年份芜湖市区人口

(万人)

市域城镇居民人口

(万人)

市域总人口

(万人)

城市化水平

(%)

2010年130 165 270 61.1

2020年180 272 360 75.6

四、城镇发展条件评价与重点中心镇的选择

城镇发展受地理区位、交通条件、城镇现状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对城镇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它们对各城镇影响作用的叠加,共同决定了不同城镇的发展条件优劣差异。因此,综合评价区域内各城镇的发展条件,是规划各个城镇发展速度、职能类型、等级规模及其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的重要依据。综合评价的过程是选取与城镇发展密切相关的若干因素,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利用数学模型计算的结果进行分析,以评定各个城镇发展潜力。

(一)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

1、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本次规划过程中选择了城镇规模、综合经济实力、区域交通条件、城镇发展条件等4项一级指标,镇域总人口、非农业人口、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对外交通运输方式以及城镇区位条件等7项二级指标,对市域各城镇进行发展潜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见下表)。

表14 城镇发展潜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

A1城镇规模B1镇域总人口

B2非农业人口

A2综合经济实力B3国内生产总值

B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B5财政收入

A3区域交通条件B6城镇对外交通运输方式A4城镇发展条件B7区位条件

2、综合评价模型

本次规划选择的综合评价模型为:

ij

m

j

j

i

X

W

U∑

=

=

1

式中:U i是第i个城镇的综合评价值,数值越大,发展条件越优越;

W j是第j项指标的权重,1

1

=

=

m

j

j

W,W j数值越大越重要;

X ij第i个城镇第j项指标的相对得分值;

m是指标数,本次规划选择了10项指标;

n是城镇数,本次规划选择了23个建制镇。

(二)市域城镇发展条件评价

1、单因子评价

(1)对有统计数据的指标进行评价(见下表),选取的指标有镇域总人口、城镇非农业人口、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

表15 市域城镇单因子评价

(2)用“模糊线性综合评判法”对无统计数据的指标进行评价,选取的指标有市域各城镇对外交通方式以及各城镇区位条件。

表16 市域城镇对外交通方式分级评价

等级指标相对值交通方式城镇名称

一100 铁路、高速公路、国道或省道籍山镇、繁阳镇、湾沚镇

二80 高速公路或国道、省道清水镇、火龙岗镇、孙村镇、峨桥

镇、峨山乡

三60 国道、省道或水运六郎镇、弋江镇、工山镇、三里镇、

烟墩镇、许镇镇、三山镇、荻港镇

四40 县乡道路何湾镇、花桥镇、红杨镇、家发镇、

平铺镇、方村镇、陶辛镇

表17 市域城镇区位条件分级评价

等级指标相对值区位条件城镇名称

一100 很好繁阳镇、湾沚镇、清水镇、火龙岗

镇、三山镇、

二80 较好籍山镇、弋江镇、孙村镇、六郎镇、

峨桥镇、许镇镇

三60 一般工山镇、三里镇、荻港镇、陶辛镇、

峨山乡

四40 相对较差何湾镇、花桥镇、红杨镇、家发镇、

平铺镇、方村镇、烟墩镇

2、多因子评价

根据上述对市域各城镇单因子评价的结果,进行多因子综合评价。

表18 市域城镇发展条件多因子评价

3、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采用特尔菲法(Delphi),请专家以及参与规划的成员对所选各因子进行打分赋值,确定各因子的权重值。

表19 评价指标各因素权重值

4、综合评价结果

运用评价模型对市域各城镇的发展条件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如下表。

双城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范文

双城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一、基本情况 1、自然概况 双城位于黑龙江省南部,松嫩平原东部,松花江中游南岸。西北、北隔松花江与肇源、肇东两县相望;东北靠哈尔滨市;东、东南与阿城、五常县接壤;南、西以拉林河为界,与吉林省榆树、扶余县为邻。市区位于哈尔滨市区西南44公里处,市域面积3112.29平方公里,东西长85公里,辖9镇18乡,385个行政村。 2、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2004年双城市市域总人口为80.5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7.36万人,人口密度为256.05人/平方公里。 双城镇区人口为18.1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13.59万人。双城市域经济发展水平在黑龙江省县及市中名列前茅。2004年双城市域国内生产总值为126.5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总产值为38.15亿元;第二产业总产值为43.06亿元;第三产总产值为45.35亿元;一、二、三产业产值所占比例为30.1:34: 35.8。 二、规划期限

依据城镇体系划编制办法,规划期限为2005――2020年其中 近期:2005年――2010年 远期:2011年――2020年 三、城镇发展与布局的综合条件分析评价 (一)有利因素 1、区位条件优越双城位于黑龙江省南端,历来是联接内地和北部边疆地区的重要门户,是中国东北北部中心城市哈尔滨的近邻和强辐射区域,是形成中的哈尔滨大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并可以继续强化与哈尔滨的对位同步发展关系。另为作为老工业基地改造中的哈尔滨市第二产业的承接地对双城市经济影响巨大。 2、土地资源丰富双城全市呈平原地貌,无山,海拔高程120米-210米,属中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土质肥沃,多为黄粘土,其次为黑粘土,宜于种植旱田。市域内有林地及牧草地亩。 3、交通优势双城处在京哈铁路线、京哈速公路和102国道并行构成的东北地区生产力布局一级轴线上,并贴近京哈、绥满两大交通干线和城市产业带“T”形布局结构的交接点,市内的交通网已初具规模,铁路保持了原有的状况,公路交通得到了大力的加强。

肥西县城总体规划

肥西县城总体规划(2009-2030) 一、区位 肥西县地处江淮之间,位于省会合肥市的西南部,紧邻中心城区,巢湖西岸。南接庐江县、舒城县,西接六安市,北临寿县。 县政府所在地位于上派镇,距合肥17公里,是合肥市的南大门;地理坐标为东经117°5′~117°9′,北纬31°42′~31°43′。 二、规划范围及期限 (一)规划范围 1、县域 范围:肥西县域行政区划范围,面积1970平方公里 规划内容: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2、县城 规划范围:西南组团内肥西县域部分的范围,包括上派镇及桃花镇、紫蓬镇、花岗镇、严店乡等部分地区,总面积约280平方公里。 规划内容:肥西县城总体规划 3、规划区 范围:肥西县域行政区划范围,面积1970平方公里(二)规划期限

近期:2009年——2015年 远期:2016年——2030年 三、县域人口预测和城市化水平 2015年和2030年肥西县总人口规模分别为130万人和200万人。2030年,肥西县城镇化水平最高将达到70%,而城镇人口将达到140万人。 四、县域城镇空间结构 根据合肥市市域城镇体系布局,结合肥西县现状城镇特点及发展条件,依据肥西县的县域空间发展战略,确立肥西县县域城镇空间结构为“两带、两轴”。 两带:在合肥市城镇密集区内,沿城市外环高速的三河、严店、紫蓬、小庙和高刘,形成城市外圈的重点城镇带;在肥西县西部,以山南镇为中心,形成沿高店、官亭、铭传、山南和柿树岗一线的生态城镇带。 二轴:以合六叶公路为西向发展轴,联动六安发展;向南以合安公路为南向发展轴,打造合铜安产业走廊。 五、城镇规模等级结构 本次规划是对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深化和细化,规划期末根据各乡镇的基础条件和发展条件将肥西县县域城镇体系划分为四级结构。 (1)一级城镇:肥西县城,人口规模50万人以上; (2)二级城镇:桃花、严店、高刘,人口规模10-35万;

_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与审批办法_的导向与实践动向_徐泽

□ 徐 泽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与审批办法》的导向与实践动向 [摘 要]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要求和精神,《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立足省级政府事权,规范工作程序,强调规划的开放性和动态性;以城镇化为核心,强调规划研究的综合性和政策制定的差异化;拓展空间规划的内涵,强调对空间由“面”到“点”的全方位管制与引导;明确实施抓手,强调将规划编制与规划实施紧密结合,提高了规划的权威性、规范性、综合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省域城镇体系规划;规划程序;城镇化;空间管制;规划实施[文章编号]1006-0022(2012)11-0025-04 [中图分类号]TU981.2 [文献标识码]A Provincial Urban System Planning Compilation And Approval Regulation Orientation And Practice/Xu Ze [Abstract] According urban-rural planning law, provincial urban system planning compilation and approval regulation bases on provin-cial powers of authority, highlights planning openness and dynamics, differentiates comprehensive planning research and policy making, stresses all-round spatial governance and guidance, combines plan compi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and improves planning authority, rationality, comprehensiveness, and feasibility. [Key words] Provincial urban system planning, Planning procedure, Urbanization, Spatial governance,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本期主题:法定规划编制审批办法探讨 [编者按]《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于2010年7月1日起施行;《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于2011年1月1日起施行;2011年3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启动“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办法改革与创新”的研究课题,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审批办法》的修订做准备。新办法的研究、制定和实施是对《城乡规划法》实施后城镇体系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位和作用的再认识,是对城市规划系统依法行政工作和编制审批提出的新要求。本期规划师论坛栏目以“法定规划编制审批办法探讨”为主题,邀请参与新办法修订、研究的专家,以及参与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实践的规划师,就法定规划编制 审批办法的内容和实践进行探讨,以飨读者。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是我国城乡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1994年《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建设部令第36号)颁布实施以来,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工作稳步推进,对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以下简称《城乡规划法》)的实施,为适应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政府管理和调控模式转型、统筹城乡空间管理的需要,进一步提高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导向、调节和分配作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了对《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 办法》的修订,并按照一级政府、一级事权、一级规划 的原则,改名为《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1] (以下简称新办法)。笔者结合参与修订工作和规划实践的体会,对新办法的导向和实践动向进行总结。 1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工作的回顾与认识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是根据我国城镇化发展和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特点确立的法定规划。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开始着手编制省域城镇体系规划,1999年国务 [基金项目][作者简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978236) 徐 泽,高级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旅游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规划成果公示内容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规划成果公示内容 发布时间:2006年09月25日 前言 合肥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地处长江、淮河之间,江淮分水岭南侧,巢湖西北岸,淝河之水穿流而过。合肥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素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之称,以“三国故地,包拯家乡”著称于世。 合肥是安徽省的省会,建国后城市得到快速发展,由一个五万人的小城,迅速成长为现代化大城市。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城市通过超常规、跳跃式的发展,到2005年底,合肥中心城区人口已达224万人,城市建设用地225平方公里。《合肥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所确定的社会、经济及城市建设的各项目标到2005年底均已实现或突破。经建设部同意,合肥市人民政府组织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在新的时期,合肥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国家“中部崛起”及安徽省“东向发展”战略的实施,对合肥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市委、市政府面向未来的“141”城市空间发展布局,紧扣“大环境、大建设、大发展”的主题,充分发挥省会城市和全国科教基地的优势,促进合肥奋力率先崛起,《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提出把合肥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独具魅力的现代化滨湖城市。 为了更好地谋划合肥的长远发展,体现“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规划编制方式,现将《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草案)予以公示,请广大市民献计献策。 总体规划主要内容简介: 一、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人口与用地规模

丽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年)

丽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年) 一、指导思想及原则 规划坚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指导思想,围绕“秀山丽水、养生福地、长寿之乡”的区域定位,建立生态、集约、高效的山区中等城市特色新型城市化发展路径,打造国际生态休闲养生旅游城市。规划以“生态优先、区域整体、城乡统筹、城市特色、紧凑集约”为原则,合理安排城市空间布局,统筹城乡,促进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规划期限及范围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3年——2030年;近期为:2013——2020年;远期为:2020——2030年。本次规划形成三个层次: (1)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层次。范围为丽水市域,面积为1.73万平方千米。重点提出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城镇空间布局、区域网络梳理、资源环境控制、生态环境功能划分等内容。(2)市区城乡布局规划层次。范围为莲都区及青田腊口镇需规划控制协调范围,对丽水中心城市及其城郊土地利用进行体协调布局。重点考虑机场及空港经济区、瓯江生态旅游景区的纳入,范围内特色城镇(碧湖-大港头、老竹—丽新、雅溪)的打造、美丽乡村建设以及生态空间的保育等,并充分协调中心城市与腊口镇的关系。 (3)中心城市总体规划层次。用地范围为莲都区白云、万象、紫金、岩泉、南明(富岭、水阁)、联城街道行政区划范围及丽水机场发展需要规控制范围,面积约为392平方千米。三、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围绕“112”城市组团发展体系,结合“小县大城、组团发展”模式,新一轮总体规划提出了“一心两轴四区四级”的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一心:提高中心城市首位度。 两轴:规划充分结合杭闽广轴线和港口—腹地轴线,提出缙丽龙庆城镇发展轴和遂松丽青城镇发展轴,引领区域中心城市和各县市协同发展,与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格局高度契合。 四区:主要包括市域北部的缙云组团集聚区、西北部的松阳-遂昌组团集聚区、东部青田组团集聚区、南部龙泉-庆元组团集聚区,强化组团发展。 四级:注重城乡统筹,构筑丽水中心城市、县市域中心城市、中心镇(卫星镇)、一般镇为层级骨干的城乡聚落体系,打造传统特色村庄。 (2)丽水城镇化发展总体战略方针是:强心、优镇、美村 强心战略,即重点发展浙西南中心城市,强化丽水中心城区的集聚和辐射能力;积极发展经济板块中心城市和县(市)域中心城市,结合点-轴发展,强化小城市建设。 优镇战略,即结合新型城市化的要求,择优着力打造和培育中心镇,合理调整引导一般镇。美村战略,即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突出农村社区职能的完善,努力促成城乡体系整体协调发展。 四、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按照“强化通道、优化网络、突出枢纽、注重服务”方针,推进运输通道建设、优化基础设施网络、完善交通枢纽体系、努力建设旅游交通网络、发展支持保障系统。规划丽水市高速公路主骨架为“两纵、两横、七支”;规划国道形成以“两纵、两横”和省道“五纵、九横”交通网;并规划形成“两纵两横两辅”井字型铁路网布局;并通过市域轨道交通规划,联系中心城市与各组团城市。 五、市域旅游规划 结合市域空间结构,形成“一心多点五级”的市域旅游城镇格局,即强化中心城市旅游功能,加强其在全市旅游产业发展中的组织中心和集散中心地位,重点加强中心城市生态景观、特

重庆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重庆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规划目标是把重庆建设成为“一中心,多组团、城镇群集合”的现代化大都市,逐步形成由特大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组成的层次分明、规模适度、功能合理的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现代制造业基地和长江山峡生态功能区。

《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以下简称《新总规》)。重庆第一次被明确定位为: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按照国务院的要求,重庆作为特大经济城市,将带动川东以及西南地区、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到2020年,重庆市将形成1个特大城市、6个大城市、25个中等城市和小城市、495个小城镇,以多中心五个等级谋求市域城镇大发展。重庆市域城镇分为五个等级:市域中心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次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心镇和一般镇。到2020年,重庆市将形成都市区1个特大城市、6个大城市、25个中等城市和小城市、495个小城镇的城镇体系。 都市区是重庆市市域中心城市,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功能集中体现的地区。突出其在长江上游经济带和西部地区的核心地位,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型产业体系,发展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加强交通运输、物流配送、资金融通、现代管理、综合服务、技术传递中心功能建设,提升区域辐射带动能力。 万州是重庆东部区域性中心城市,规划发展成为重要的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和辐射川东北、陕南、鄂西的区域中心。 涪陵是重庆中部区域性中心城市,乌江流域物资集散地。积极培育高科技产业,推进核能能源开发,强化对乌江流域的辐射作用。

江津是重庆南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商贸、旅游等第三产业,不断完善中心城市功能。 合川是重庆北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大力进行以电力为主的能源开发。重点发展食品、轻纺、建材、商贸等产业,积极发展旅游业。 永川是重庆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商贸物流业,积极发展职业教育产业和旅游业。 黔江是东南部区域性中心城市,渝、鄂、湘、黔四省(市)商贸重镇。大力发展食品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旅游业。 长寿等25个区县(自治县)次区域性中心城市,发挥承接和传导经济辐射的功能,带动广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1、三种模式建设新农村 重庆市新农村的发展建设将采用集中扩建、保留整治、撤并三类发展模式。 位于平坝、丘陵和低山区,经济、基础设施、交通、自然资源等条件相对优越的行政村,进行集中扩建;位于丘陵和低山区的其他行政村,经济、基础设施、自然资源等条件一般,离主要交通线较远的行政村,进行保留整治;对规模过小、位置较偏僻、基础设施差、缺乏基本生存条件,以及位于风景区及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域等特殊控制区内的行政村,原则上进行撤并。 到2020年,重庆市形成以各级城市为中心、镇乡为节点,各级中心村、基层村有机结合、结构完整、规模适度、功能合理、配套完善的村镇体系。中心村还设置“一校三室一园一场”的公共服务设施,即村小学、办公室、卫生室、文化活动室、五保家园、运动场地。基层村也要设置“三室一场”,即办公室、卫生室、文化活动室、运动场地。 2、重点保护三峡库区生态 到2020年,生态步入良性循环,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全面达到二级,森林覆盖率达到45%,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治理,地质环境安全监测体系健全,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 《新总规》对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也做了明确的部署。要求重点建设三峡库区生态功能保护区,积极开展以水土流失治理为重点的综合整治和以生态脆弱

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空间布局分析报告

目录 绪论 (2) 第1章大同市基本情况简介 (2) 1.1地理环境 (2) 1.2自然资源 (2) 1.3社会与经济 (3) 第2章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发展进程 (3) 2.1 总体规划的历史进程 (3) 2.2 大同市空间布局的发展趋势 (5) 第3章大同市发展目标、策略与规模 (5) 3.1 城市发展目标 (5) 3.2 城市发展策略 (6) 3.3 城市发展规模 (6) 第4章城市的空间布局 (7) 4.1 城市空间布局的基本原则 (7) 4.2 大同市空间布局的主要特色分析——双城双轴模式 (7) 第5章大同市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和合理化建议 (10) 5.1大同市城市规划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0) 5.2就大同市城市建设工作问题提出的相关建议 (11) 第6章总结 (11) 参考文献 (12)

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空间布局分析 绪论 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城市人民政府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统筹兼顾、综合部署,为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内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第一阶段,也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大同作为山西省第二大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特大城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黄土高原东北边缘,有“北方锁钥”之称。大同古称云中、平城,曾是北魏首都,辽、金陪都,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大古都之一,境内古迹众多,著名的文物古迹包括云冈石窟、华严寺、善化寺、恒山悬空寺、九龙壁等。大同是为中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国家重化工能源基地,素有“中国雕塑之都”,“凤凰城”和“中国煤都”之称。从它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从城市规划角度来探究大同市其中的奥义。 第1章大同市基本情况简介 1.1地理环境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最北端,北以外长城为界,全境总面积14176平方千米,市区面积2080平方千米,建成区108平方千米(2010年)。大同地理环境处于南下阴山、东来燕山、北上吕梁山、太行山北方四大山脉的交叉通道,是大雁为首的中部鸟类南迁通道。大同地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季风影响,四季鲜明。气候干寒多风,温差较大。 1.2自然资源 水资源。水资源十分贫乏,人均水资源量少。用水状况为:工业与生活用水占80%,农业用水占20%。虽然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67.5%,但年缺水量仍为2000多万立方米。 矿产资源。大同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大同煤质量好、热能高,灰分和硫分低,是适宜发电供热的优质动力煤和化工原料。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使大同市

永州市城镇体系总体规划(2001-2020)

永州市城镇体系总体规划(2001-2020)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指导市域城镇的建设和发展,贯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实现全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推进合理有序的城镇化进程,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促使城镇发展与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按照国家、湖南省规划主管部门的要求,特制订《永州市城镇体系规划 ( 2001-2020 )》。以下称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是宏观指导和调控永州市城镇化和城镇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全市城镇化与城镇发展的基本战略、方针和政策。市域内各县城镇体系规划必须与本规划相协调。本规划指导全市各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 第三条编制本规划的基本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 .建设部颁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和《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 3 .《湖南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 4 .《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 5 .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 第四条本规划的范围为永州市行政区域范围。包括芝山、冷水滩两区和祁阳、东安、双牌、道县、江华、江永、宁远、新田、蓝山九县,总面积 2.24 万平方公里。 第五条本规划期限为 2001-2020 年,其中: 近期 2001-2005 年;中期 2006-2010 年;远期 2011-2020 年。 第六条本规划强制性内容指文本中黑体字条文。强制性内容是对城市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违反城镇体系规划强制性内容进行建设的,属严重影响城市规划的行为,应依法进行查处。 第七条本规划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永州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章城镇发展战略 第一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第八条永州市城镇发展的总目标是:将永州市建设成为风光秀丽、生态环境优良、经济繁荣、人民富裕、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成为国内外有影响的名副其实的“锦绣潇湘”。 第九条经济与产业发展目标

江西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含附图)

江西省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年) 内容摘要 一、全省城镇化发展目标 二、全省城镇化发展战略 三、全省城镇空间发展总体结构 四、优化城乡居民点体系 五、构筑“高效、便捷、绿色、安全”的综合交通体系 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推进绿色发展 七、重视公共服务体系与住房体系建设,促进和谐发展 八、加强省级空间管制,科学推进建设项目选址管理 九、推进近期行动,完善城镇化考核评价机制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历史机遇,以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为目标,全面落实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要求,围绕全省“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总体发展战略,探索出一条内生和外源发展动力相结合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为保障江西省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互动有序发展提供平台支撑。 一、全省城镇化发展目标 规划确定全省城镇化发展目标为:走“多元发展、城乡一体、生态宜居”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到规划期末建立起以鄱阳湖生态城市群为示范,以都市区、城镇群为城镇化核心载体,以一批综合承载力强的县(市)域中心城市和重点镇为支撑,生态、低碳、宜居指标全国领先,城乡居民安居乐业、山水特色和文化特色突出的城乡发展新格局。 规划确定到2015年全省城镇化水平为53%左右,到202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为60%左右,到203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为68%左右。 规划确定省域城镇人口及城乡建设用地发展和控制目标为:到2015年全省城镇人口为2450万左右,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3320平方公里左右,城乡建设用地控制在7650平方公里左右;到2020年全省城镇人口为2900万左右,城镇

城市总体规划案例分析

城市总体规划案例 分析

城市总体规划案例分析 城市是集经济、社会等各项活动为一体的空间有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城市规划着重于平衡和协调城市整体与全局的关系,一个城市的总体规划是对其城市在一定时期内的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城市总体规划是对城市发展的战略安排,是战略性的发展规划,是推动整个城市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组成部分。 城市总体规划要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和组织城市各建设项目,采取适当的城市布局结构并落实到土地上,妥善安排城市中心区和周边环境的关系,使城市建设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等相协调,取得一定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并注意到城市景观的分布布局走势,体现出城市的特点与特色,这样一个城市的总体规划才是完美的。 (一)合肥总体规划分析 合肥居皖之中,晋江带淮,坐落在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北岸,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合肥经过50年的发展,现在有瑶海、庐阳、蜀山和包河四区以及肥东、肥西、长丰三县,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合肥周边的城镇发展战略是以现代化大城市建设带动周边地区和县乡经济发展,推动小城镇的经济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建立同合肥市市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相适应的城镇体系,形成以

合肥市城镇体系,促进市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主城区为中心,店埠等为次中心,主要交通干线作为发展轴线,具有放射状、开放型的市域。 城市形态 合肥市城市主要向西南方向发 展,适当向东发展,控制向北发 展,要坚持“多中心、组团式”的 规划布局形态,合理控制老城区的 环境容量,逐步有序的开发新城 区。城市以老城区为核心,向东、 北、西南三个方向发展,三翼之间 形成大片绿色空间,将巢湖新鲜湿润的空气引入城市中心,并经过构筑城市外围大绿环,可降低市区的热岛效应,改进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结构因城市形态而确定为:一个市级中心和四个市级副中心的多元结构。市级中心位于老城区,为全市的行政文化商业中心。市级副中心多为分区内的行政、文化、商业服务中心,合肥市的规划将城市分为:老城区、东区、北区、西南区和新城区,老城区位于环城河内侧,规划将老城区内过密的居住人口逐步向外扩散,老城区将加强市政设施建设和旧城更新改造,增加绿地、广场等开放空间,确保景观优美和环境质量,随着市政、文化职能的迁出,老城区将逐步转变为全市的商贸、金融中心。

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规划范围: 市域:指哈尔滨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5.3万平方公里。 规划区:指哈尔滨市区,总面积为7086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指哈尔滨市道里区、道外区、南岗区、香坊区、平房区、松北区的行政辖区,呼兰城区及双井镇、长岭镇、沈家镇、孟家乡和阿城城区(包括新利街道、舍利街道)及蜚克图镇、料甸乡、红星乡,总面积为4187平方公里。 主城区:指哈尔滨市道里区、道外区、南岗区、香坊区、平房区、松北区、呼兰区规划的城市建成区,总用地面积458平方公里。 城市性质: 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省省会、我国东北北部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冰雪文化名城。 城市规模: 1、人口规模 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控制在105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65%;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600万人,非农业人口为500万人,城镇化水平为83.3%;主城区实际居住人口为460万人,其中常住人口为387万人,暂住人口为73万人。 2、用地规模

2020年,中心城区用地面积为4187平方公里。主城区城市建设用地458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99.6平方米。 城镇空间结构: 形成一个中心,十字型交通干线为主轴,三大圈层逐级拓展,三个城市经济亚区相互补充的点轴式城镇空间网络体系。 城镇职能结构: 以哈尔滨市区为市域中心城市,以尚志市区、双城市区、五常市区等中等城市为支点,以小城镇为基础,形成产业分工明确、职能结构合理、专业特色突出的现代化城镇职能结构。

主城区空间发展策略: 空间发展策略概括为:“北跃、南拓、中兴”。 主城区空间形态与结构: 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一江、两城、九大组团”的主城区空间结构。 以松花江(一江)为轴线,联系两岸生态环境、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形成江南、江北两大城区(两城),构筑中心、群力、哈西、哈东、平房、前进、松浦、利民、呼兰九大组团,建设功能分区明确、组团布局合理、楔形绿地相隔、人居环境良好、基础设施完备、交通网络便捷、风貌特色突出的生态型园林城市。 1、以“一江、两河、三沟、四湖”为依托构筑生态框架。 2、构建“一主六副”城市公共中心。 3、建设“五大产业基地”。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介绍(doc 8页)(正式版)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简介

一、城市概况 1、地理位置 老河口市地处鄂西北,汉江中游东岸,地理坐标为东经111°30′—120°00′,北纬32°10′—32°38′,东西最大距离45公里,南北最大距离51公里,市域国土总面积1032平方公里。 老河口位于鄂豫两省交界处,东北依豫西南与邓州市和淅川县接壤,中心城区距河南省邓州市和南阳市分别为60公里和120公里。省内南接襄樊市、西北连十堰市,分别与襄阳区、丹江口市和谷城县毗邻,中心城区距省会武汉市418公里,距襄樊市71公里,距丹江口市24公里,距谷城县和十堰市分别为24公里和133公里。境内汉丹铁路贯穿南北,襄渝铁路和汉十高速公路从市域南部穿境而过;316国道、302省道从市境经过;全国六大军用机场之一的老河口机场属大(一)型机场,民航开通有至北京、佛山等5条航线。 2、自然条件 老河口市地处秦岭支脉伏牛山南支尾端,南阳盆地边缘,地貌形态多姿。地势北高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形成丘陵、岗地、平原三种地形。其中东部、中部为平岗地,高程(黄海高程,下同)在100米至150米之间,面积590平方公里;西北部为低丘,高程在150米至462米(为境内最高点)之间,面积225平方公里;南部为平原,高程在100米上下,面积217平方公里,分别占市域总面积的57.2%、21.8%、21%。 老河口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丰富、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全市年平均气温15.3℃,极端最高气温41.0℃(1977年),最低气温-17.2℃(1961年),最大冻土深度120毫米;年平均降雨量831.0毫米,最大日降雨量178.7毫米;日照时数1828.7小时,日照百分率41%;盛行风向东北风,平均风速1.4米/秒,最大风速17.7米/秒。 老河口市境内水资源丰富,水域面积164.09平方公里。汉江是流经境内的最大河流,过境长58公里,最大洪流量57200立方米/秒,年平均径流量为384亿立方米(南水北调后年平均过水量259亿立方米);境内尚有10条发源于朱连山的小河流,源短流小,枯水期流量不到0.5米/秒;引丹灌渠所形成的人工水利系统使市域21座水库获得了丰富的水源,引水能力3.2亿立方米,可直接灌溉全境大部分地域;境内以排子河水库、孟桥川

哈尔滨市总体规划(最新)

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1—2020年) 规划范围: 市域:指哈尔滨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5.3万平方公里。 规划区:指哈尔滨市区,总面积为7086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指哈尔滨市道里区、道外区、南岗区、香坊区、平房区、松北区的行政辖区,呼兰城区及双井镇、长岭镇、沈家镇、孟家乡和阿城城区(包括新利街道、舍利街道)及蜚克图镇、料甸乡、红星乡,总面积为4187平方公里。 主城区:指哈尔滨市道里区、道外区、南岗区、香坊区、平房区、松北区、呼兰区规划的城市建成区,总用地面积458平方公里。 城市性质: 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省省会、我国东北北部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冰雪文化名城。

城市规模: 1、人口规模 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控制在105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65%;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600万人,非农业人口为500万人,城镇化水平为83.3%;主城区实际居住人口为460万人,其中常住人口为387万人,暂住人口为73万人。 2、用地规模 2020年,中心城区用地面积为4187平方公里。主城区城市建设用地458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99.6平方米。

城镇空间结构: 形成一个中心,十字型交通干线为主轴,三大圈层逐级拓展,三个城市经济亚区相互补充的点轴式城镇空间网络体系。 城镇职能结构: 以哈尔滨市区为市域中心城市,以尚志市区、双城市区、五常市区等中等城市为支点,以小城镇为基础,形成产业分工明确、职能结构合理、专业特色突出的现代化城镇职能结构。 主城区空间发展策略: 空间发展策略概括为:“北跃、南拓、中兴”。 主城区空间形态与结构: 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一江、两城、九大组团”的主城区空间结构。

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20)划

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 综合报告 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二○○二年十二月

目录 前言 (4) 第一章城镇发展进程与现状特征 (4) 一、概况 (4) 二、城镇发展进程 (5) 三、设市城市综合评价 (6) 四、城镇现状特征 (8) 第二章城镇发展基本条件 (15) 一、社会经济 (15) 二、资源条件 (17) 三、生态环境 (19) 第三章城镇发展战略 (20) 一、战略依据 (20) 二、城镇化水平预测 (21) 三、城镇发展战略 (22) 四、城镇发展方针 (24) 第四章城镇体系空间布局 (26) 一、总体结构 (26) 二、城镇发展轴 (27) 三、城镇密集地区 (27) 第五章城镇体系规模结构 (28) 一、城镇人口规模 (28) 二、建设用地规模 (30) 第六章城镇体系功能定位 (31)

一、省域中心城市 (31) 二、区域性中心城市 (32) 三、地区性中心城市 (33) 四、县(市)域中心城市 (34) 五、重点镇 (34) 六、一般镇 (36) 第七章城镇支撑体系 (36) 一、基础设施 (36) 二、社会设施 (43) 三、生态环境保护 (44) 四、安全保障设施 (47) 第八章规划实施 (50) 一、开发建设管制 (50) 二、区域发展协调 (58) 三、政策建议 (59) 附录一: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 (61) 附录二: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主持单位、主编单位 (62) 附录三: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工作组 (63) 后记 (64)

前言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0)25号)和建设部《关于加强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工作的通知》(建规(1998)108号)的精神,“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编制工作于2001年初全面展开,在湖北省建设厅的直接领导和主持下,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承担了具体的编制工作。 本规划的基本宗旨是全面贯彻和实施《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所确立的城镇化战略,提出符合湖北实际、显示湖北特色、具有时代特征的城镇体系构架,以带动和支撑湖北省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努力使湖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走在中西部的前列,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 本规划的重点是制定科学的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对城镇进行准确定位、合理布局,并为城镇的发展构建完善的综合保障体系,以增强城镇的协作性和互动性,提升城镇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增强城镇的整体效益。 本规划的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国家建设部《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城市规划的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等。 本规划的规划期限为2001—2020年,其中近期为2001—2005年,中期为2006—2010年,远期为2011—2020年,并对重大项目作了远景考虑和展望。 本规划的规划范围为湖北省行政区划所辖的地区,并在重大问题的论证和重大设施的布局上与周边省、市进行了相应的协调。 本规划组于2001年2月赴建设部咨询,了解全国各地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最新进展和最新动态,以及建设部对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的要求和建议;2001年3月请湖北省建设厅有关业务部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对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和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之后,规划组开展了广泛的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论证工作,并先后赴鄂东、鄂西北、鄂中南和鄂西南地区的重点市、县、镇进行了实地调研;在此基础上,规划组编研出了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的初步成果。 2001年11月和2002年1月,先后请湖北省内的专家和建设部的领导及专家就初步成果进行了咨询论证,2002年4月,湖北省建设厅又安排厅党组成员及各部门负责人专门听取了规划组的汇报,2002年9月,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持召开了15个省直有关部门参加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意见征询会。在修改过程中,按照国家建设部、中央编办、国家计委、财政部、监察部、国土资源部、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的“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建规(2002)204号)精神,深化了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的有关强制性内容。 根据建设部《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审查办法》规定的程序,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于2002年10月16—17日组织专家审查组对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进行了技术审查。规划组根据审查意见(规划综函2002第077号)对规划成果进行了修改和完善。2002年12月13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城镇体系规划领导小组”讨论通过并同意《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上报国务院审批。 第一章城镇发展进程与现状特征 一、概况 湖北省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之北,东邻安徽,西连重庆,南界江西、湖南,西北与陕西接壤,北与河南毗邻。国土面积18.59万km2,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94%,其中山地占56%,丘陵占24%,平原湖区占20%,土地利用总体结构为“七山一水二分田”。地形为北、西、东三面环山,中间低平,略向南敞开

双城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二、规划期限 依据城镇体系划编制办法,规划期限为2005――2020年其中 近期:2005年――2010年 远期:2011年――2020年 三、城镇发展与布局地综合条件分析评价 (一)有利因素 1、区位条件优越双城位于黑龙江省南端,历来是联接内地和北部边疆地区地重要门户,是中国东北北部中心城市哈尔滨地近邻和强辐射区域,是形成中地哈尔滨大都市圈地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并可以继续强化与哈尔滨地对位同步发展关系.另为作为老工业基地改造中地哈尔滨市第二产业地承接地对双城市经济影响巨大. 2、土地资源丰富双城全市呈平原地貌,无山,海拔高程120M-210M,属中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土质肥沃,多为黄粘土,其次为黑粘土,宜于种植旱田.市域内有林地及牧草地467881亩. 3、交通优势双城处在京哈铁路线、京哈速公路和102国道并行构成地东北地区生产力布局一级轴线上,并贴近京哈、绥满两大交通干线和城市产业带“T”形布局结构地交接点,市内地交通网已初具规模,铁路保持了原有地状况,公路交通得到了大力地加强. 4、劳动力优势双城市域人口2004年末总数为80.58万人,在哈尔滨所辖12县(市)中列第2位,人口密度为256.05人/平方公里,这样高密度地人口是与高垦殖率相联系地,双城实有耕地3374946亩.人均占有耕地4.19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5.34亩.双城市域地人口分布比较均衡,40.9%地人口分布于双城镇、兰棱镇、周家镇,五家镇和韩甸镇,非农业人口为173563人,现有满族人口17万人,有8个满族乡,1个满族锡伯族镇,满族、锡伯族保持着各自特有地民族传统和民族风情. 5、自然旅游资源双城具有悠久灿烂地文化历史.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民俗民风、轶事掌故、传统建筑都是具有相当价值地旅游资源,悠久地历史、荟萃地人文、具有历史凝重感情和建筑文脉统一地建筑、繁华街市地风味食品,构成了双城发展旅游地重要人文资源. 6、地下油气资源丰富在临江乡区域,发现了大量地地下石油资源,目前已打生产油井进300眼. (二)制约因素 1、资源条件方面地制约因素.旅游资源虽然规模较大,但其存在无形多、有形少,破坏严重地局限性,历史文化价值不能得到充分地体现,目前地旅游资源尚未形成,规模不够以吸引旅客. 2、经济基础方面地制约因素.在过去地一段时间内,双城经济虽然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制

[广汉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及城市总体规划(2019

[广汉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及城市总体规划(2019广汉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及城市总体规划(2019-2030年) 委托方:广汉市人民政府 编制单位:广州科城规划勘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规划期限 近期2019-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 二、规划范围 市域范围:“十六镇两乡”范围,总面积548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与市域范围一致。 中心城区:雒城镇、新丰镇、北外乡和西外乡等乡镇的主要地区以及新平镇、三水镇、南兴镇等乡镇的部分地区,总面积为118.9平方公里。 三、城市发展性质定位与目标 城市性质:成都平原城市群的区域节点和高端制造业基地,传承古蜀文明的历史文化 名城,生态宜居的天府水木田园城市。 城市职能:成都平原重要的城镇集聚发展区、商贸物流枢纽和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基地;保护、传承与弘扬古蜀文明的核心地区;国内领先的陆地石油装备研发制造基地;中国西 部的航空教育与通用航空产业重镇;成都城市群中生态优越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城市形象定位:神秘古都文化名城 城市发展策略:文脉、地缘、保育、魅力、低碳、社区。 图 1城市规划区与中心城区范围图 四、生态环境保护 (一)河流廊道 河道(渠道)级别 河道(渠道)名称 蓝线控制范围 一级廊道

湔江、清白江、石亭江、绵远河 堤岸线后退50m 二级廊道 马牧河、坪桥河、蒋家河、白鱼河 堤岸线后退35m 三级廊道 干渠或平均宽度为15-30m河堰 堤岸线后退15m 支渠或平均宽度为5-15m河堰 堤岸线后退10m (二)湿地保护 鸭子河湿地保护区范围调整为鸭子河广汉市域全段。 五、产业发展总体布局——“两区四园·三带四基地” 两区:国家级高新区、综合保税区;四园:油气装备产业园、通用航空产业园、不锈钢产业园、三星堆文化产业园;三带:沿山观光农业带,特色水产养殖带,绿色农产品示范带;四基地:四川现代粮食产业(广汉)示范基地,双低油菜生产示范基地、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优质水果生产示范基地。 图 2市域产业布局规划图 六、市域城镇体系 (一)市域人口与城镇化 2020年82万人,城镇化率60.7%。2030年95万人,城镇化率73.7%。 (二)市域城镇空间结构:一核六心,三轴五单元 一核:中心城区;六心:六个重点镇; 三轴:大件路城镇发展主轴、天星快速城镇发展次轴和旌江快速城镇发展次轴。 五单元:现代城镇发展单元、先进装备制造单元、广青商贸协作单元、田园农旅联动单元、山水农旅联动单元。

楚雄州域城镇体系规划

楚雄州域城镇体系规划 1.楚雄州概况 全州辖楚雄、双柏、牟定、南华、姚安、大姚、永仁、元谋、武定、禄丰10县(市),103个乡镇,其中建制镇53个、乡50个。2007年全州城镇化水平为28.40%,全州十县(市)城镇建成区面积114.14平方公里,其中县(市)驻地城镇建成区面积55.37平方公里。 空间格局: 楚雄州城镇地域分布存在着坝区和山区、半山区之间,交通便利地域与交通相对不便地域之间的差异,主要城镇集聚在州域交通干道沿线呈带状分布。具体为,由连接州域东西的楚大高速、安楚高速,在州域东西两侧分别连接南北的永武高速、武禄公路,南永二级公路构成州域环状交通干道,而这一干道沿线分布了九县一市中的八个中心城镇。就城镇密度而言,州域中南部城镇密度大,而南部、西北部、东北部城镇密度小。 2.等级分区(中心城市楚雄市) 见附图,可以看出我把图分为了三个等级,中心城市-楚雄市 楚雄市是昆明通往滇西的门户,全州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辖区内有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天然药物产业园区、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和国家级紫溪山森林公园及哀牢山自然保护区。烟草业是楚雄市的经济支柱,天然药业、绿色食品加工业、特色旅游业、冶金和建筑建材业、机械制造业、畜产品加工业是其新的经济增长点,农产品加工业已初具规模。 楚雄市空间结构: 楚雄市辖各城镇大致可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东部以楚雄市驻地鹿城镇为核心,有8个城镇处于这一区域,多分布于东西向交通干道沿线;西部分布有6个城镇,大多远离交通干线。东片区在GDP、总人口、人均收入等方面均大大高于西片区,并且在空间距离与交通联系上也比西片区紧密,这样的空间格局有利于产业、人口和市政设施的高效集中,也有利于城镇职能的分工。 楚雄城市中心区以鹿城镇、东瓜镇为中心,向西北连接紫溪镇,东北连接苍岭镇,东南连接子午镇,西南连接东华镇,形成一个中心组团、南北各一个次要组团的格局。区内龙川江自西而东横贯城区,与青龙河一起,构成“T”字型水系。城区沿坝区南北向发展,用地功能布局紧凑。 城市职能: 州府,州域中心城市,全州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体系建设的龙头。是整个楚雄州的经济的枢纽,是楚雄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 职能结构: 工业城镇地位突出。烟草及配套产业、天然药业、绿色食品加工业、冶金化工、机械制造和建材业是楚雄市的优势产业。污染工业大多集中在东北部下风向的桃园片区;非污染工业布置在东南方向的富民片区。 城镇第三产业地位上升趋势明显。楚雄旅游资源丰富,以彝族文化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产业结构不均衡,尤其商贸流通产业、信息服务产业、金融保险业等第三产业发展落后。高等教育不足而导致科技创新能力较低,科技教育水平也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城镇职能多样化演变趋势明显。主要表现为,传统的农业地位下降,而绿色食品加工业、医药、冶金、制造业和旅游业发展加快。 区位优势: 楚雄地处连接昆明与大理、保山等滇西城市的要道。随着南(华)永(仁)二级公路开通和元(谋)双(柏)二级公路建设,正在形成北接永仁、元谋,南通墨江的南北通道,使得楚雄市成为从四川及我国内陆地区进入东南亚、南亚捷径上的重要节点。计划修建的楚(雄)——广(通)高速公路,也将大大加强楚雄与广通这一区域交通枢纽的联系。楚雄的传统交通区位即将得到重大提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