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48讲_发展战略的主要途径,外部发展(并购)(1)

第48讲_发展战略的主要途径,外部发展(并购)(1)

第48讲_发展战略的主要途径,外部发展(并购)(1)
第48讲_发展战略的主要途径,外部发展(并购)(1)

第三章战略选择

【知识点8】发展战略的主要途径

发展战略一般可以采用三种途径:

过去六年(2014—2019)考查情况回顾:

年份单选多选简答综合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知识点9】外部发展(并购)

一、定义与内涵

广义定义外部发展是指企业通过取得外部经营资源谋求发展的战略。

狭义内涵

外部发展仅指并购;并购包括收购与合并。

收购

指一个企业(收购者)购买和吸纳了另一个企业(被收购

者)的股权而控股该企业。

合并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之间的重新组合。

二、并购的类型

(一)按并购双方所处的产业分类

按并购方与被并购方所处的产业相同与否,可以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多元化并购三种。

1.横向并购是指并购方与被并购方处于同一产业。

横向并购可以消除重复设施,提供系列产品或服务,实现优势互补,扩大市场份额。

2.纵向并购是指在经营对象上有密切联系,但处于不同产销阶段的企业之间的并购。

按照产品实体流动的方向,纵向并购又可分为前向并购和后向并购。

(1)前向并购是指沿着产品实体流动方向所发生的并购,如产品原料生产企业并购加工企业或销售商或最终客户。

(2)后向并购是指沿着产品实体流动的反向所发生的并购,如加工企业并购原材料供应商,或销售企业并购原料供应企业或加工企业等。

3.多元化并购,是指处于不同产业、在经营上也无密切联系的企业之间的并购。(例:家用电器企业收购旅行社)

(二)按被并购方的态度分类

按被并购方对并购所持态度不同,可分为友善并购和敌意并购。

友善并购

通常是指并购方与被并购方通过友好协商确定并购条件,在双方意见基

本一致的情况下实现产权转让的一类并购。

敌意并购/

恶意并购

①通常是指当友好协商遭到拒绝后,并购方不顾被并购方的意愿采取强

制手段,强行收购对方企业的一类并购。

②敌意并购也可能采取不与被并购方进行任何接触,而在股票市场上收

购被并购方股票,从而实现对被并购方控股或兼并的形式。

(三)按并购方的身份分类

按照并购方的不同身份,可以分为产业资本并购和金融资本并购

产业资本并购

①一般由非金融企业进行,即非金融企业作为并购方,通过一定程序和

渠道取得目标企业全部或部分资产所有权的并购行为。

②并购的具体过程是:a.从证券市场上取得目标企业的股权证券,或者

b.向目标企业直接投资,以便分享目标企业的产业利润。

金融资本并购①一般由投资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投资企业、私募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进行。

②金融资本并购有两种形式:a.金融资本直接与目标资本谈判;b.由金融资本在证券市场上收购目标企业的股票从而达到控股的目的。

企业战略管理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企业战略管理概论 一、选择题: 1、战略分析包括企业外部环境分析和(A)两部分。 A.企业内部环境或条件分析 B.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C.企业管理情况分析 D.市场环境分析 2、从逻辑上讲,战略管理过程的出发点是(D) A.外部环境分析 B.内部条件分析 C.企业使命的确定 D.内部资源的配置 3、关于战略的概念,安索夫和安德鲁斯的观点是(D) A.都认为包括企业要实现的目的和实现目的的途径 B.都认为只包括企业要实现的目的 C.前者认为包括企业要实现的目的和实现目的的途径,后者认为包括要实现的目的 D.前者认为只包括企业要实现的目的,后者认为要实现的目的和实现目的的途径 4、狭义的战略观点是(A)的观点。 A.安索夫 B.安德鲁斯 C.赫茨伯格 D.霍弗和申德尔 5、战略管理过程的核心问题是(C)。 A.企业使命的确定 B.外部环境分析 C.资源的协同配置 D.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匹配 6、在下面四种协同中,(D)是以管理经验的积累为核心基础的。 A.投资协同作用 B.销售协同作用 C.作业协同作用 D.管理协同作用 7、企业战略概念起源于(A)。 A.企业计划工作 B.企业会计工作 C.企业市场营销工作 D.企业预算工作 8、(C)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最重要的活动和技能。 A.生产管理B.经营管理C.战略管理D.营销管理 9、科学管理的先驱是(C) A彭罗斯、泰罗B桑恩、波特C法约尔、泰罗D豪施、哈罗德 10、(B)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主体 A董事会B战略管理者C总经理D基层管理人员 11、采用自上而下的模式的企业一般是先由公司总部的(A)管理人员制定整个企业的战略。 A、高层 B、中层 C、低层 D、所有都行 12、自下而上的模式的不足之处是,有些习惯于自上而下指方式的事业部管理人员会感到无所适从,从而影响企业战略计划的(B)。 A、稳定性 B、完整性 C、长期性 D、确定性 13、(D)负责向外界诸如社会公众、新闻媒体、政府等传播企业的内部信息。( A、传播者 B、联络人 C、谈判者 D、发言人 14、战略经营单位的概念首先是于20世纪(C)在美国通用电器公司(GE)中发展起来的。 A、40年代 B、80年代 C、70年代 D、60年代 15、战略的五个不同方面的定义,即战略是:(ABCDE)。 A、计划 B、计谋 C、模式 D、定位 E、观念 16、战略管理理论是在什么时候进入战略管理时代的(A) A.20世纪70年代初 B.20世纪60年代初 C.20世纪50年代初 D.20世纪40年代初

注册会计师 CPA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第28讲_发展战略的主要途径(2)

第三章战略选择 第一节总体战略(公司层战略) 发展战略的主要途径 内部发展(新建)

战略联盟

【单选题】(2015年改)与契约式战略联盟相比,股权式战略联盟()。 A.更具有战略联盟的本质特征 B.更强调相关企业的协调与默契 C.增强双方的信任感和责任感 D.在经营的灵活性、自主权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答案】C 【解析】相对于股权式战略联盟而言,契约式战略联盟由于更强调相关企业的协调与默契,从而更具有战略联盟的本质特征。其在经营的灵活性、自主权和经济效益等方面比股权式战略联盟具有更大的优越性。所以选项A、B、D错误、选项C正确。 【多选题】下列关于战略联盟的表述中,正确的有()。(2013年) A.战略联盟是在竞争者之间建立的一种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 B.战略联盟是着眼于优化企业未来竞争环境的长远谋划 C.合资企业是战略联盟常见的一种类型 D.契约式联盟具有较好的灵活性,但企业对联盟的控制难度大

【答案】ABCD 【多选题】(2016年改)甲公司是一家提供社交媒体服务的互联网公司,乙公司是一家著名的电子商务公司。2015年,甲公司和乙公司签署交换彼此30%股份的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网络支付服务方面进行合作,同时,甲公司将向乙公司提供社交媒体客户端的一级入口位置及其他主要平台的支持。甲公司和乙公司结成的战略联盟的特点有()。 A.利于长期合作 B.联盟内成员之间的沟通不充分 C.双方具有较好的信任感和责任感 D.企业对联盟的控制能力差 【答案】AC 【解析】甲乙两家公司战略联盟的形式是股权式战略联盟中的相互持股投资。 【多选题】(2018年)甲客运公司与乙旅行社于2016年开启深度战略合作,联合推出“车票+地接”打包旅游产品。其中,甲客运公司提供用于打包产品的“低价票”,乙旅行社则提供比以往更为丰富、优质的旅游目的地和地接服务。该产品的推出明显提升了合作双方的竞争力。本案例中,甲客运公司与乙旅行社进行战略合作的动因有()。 A.防范信任危机 B.保持统一的管理风格和企业文化 C.实现资源互补 D.开拓新的市场 【答案】CD 【解析】企业战略联盟形成的动因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①促进技术创新;②避免经营风险;③避免或减少竞争;④实现资源互补;⑤开拓新的市场;⑥降低协调成本。“甲客运公司与乙旅行社于2016年开启深度战略合作,联合推出‘车票+地接’打包旅游产品。其中,甲客运公司提供用于打包产品的‘低价票’,乙旅行社则提供比以往更为丰富、优质的旅游目的地和地接服务”表明甲客运公司与乙旅行社进行战略合作的动因有实现资源互补和开拓新的市场。 【综合题】(2013年)以下材料反映了哪些战略联盟动因: ①建安公司“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较低”,而宏达公司“技术力量雄厚,创新能力较强”。反映动因:促进技术创新。 ④建安公司“有50多年的供A地区生猪生产与出口的历史和经验”“掌握向A地区出口配额许可权,有在国家商务部注册的供A地区生猪的两个定点猪场”,但是,“生猪养殖规模较小”“在整个供A地区生猪产业链中创造价值点单一”“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较低”;而宏达公司“生产规模大,具有生猪经营完整的产业链,技术力量雄厚……但是,该公司没有获得向A地区出口配额许可权,其猪场也不是在商务部注册的供A地区生猪定点猪场”。双方实现资源互补动机明显。反映动因:实现资源互补。 ③一方面,建安公司战略定位要“扩大公司出口A地区市场业务份额”,另一方面,“A地区市场的开发对宏达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双方通过战略联盟开拓新的市场战略动机明显。反映动因:开拓新的市场。 ④与并购方式相比,战略联盟的方式不需要进行企业的整合,可以降低协调成本。本案例中,建安公司认为,如果采用并购方式“并购方与被并购方需要很长时间的整合和协调”,所以建安公司决定采用战略联盟方式降低协调成本动机明显。反映动因:降低协调成本。

1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 “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的建设不仅不会与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中国—东盟(10+1)等既有合作机制产生重叠或竞争,还会为这些机制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 回到顶部意见反馈 思想起源 2013年9月7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发表重要演讲,首次提出了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时明确提出,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古代背景 丝绸之路是两汉时期中国古人开创的以洛阳、长安为起点,连接东西方文明的陆上贸易和文化交流通道。 西汉时期,张骞(约公元前164年―前114年)于(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从长安(今陕西西安)出发,联络大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首次开拓丝绸之路,被称为“凿空之旅”。罗马人征服叙利亚的塞琉西帝国和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后,通过安息帝国、贵霜帝国和阿克苏姆帝国取得从丝绸之路上传来的中国丝绸,西汉末年,丝绸之路一度断绝。 东汉时期,班超从洛阳出发,再次出使西域,他到达了西域,他的随从到达了罗马。这是东西方文明的第一次对话。也是在东汉,印度僧人沿着丝绸之路到达洛阳,将佛教传入中国,从另一个角度拓展了丝绸之路。 唐代,洛阳人玄奘沿着丝绸之路历时19年到印度求取真经,促进了中华文明与印度文明的交流。写下了《大唐西域记》。 丝绸之路是起始于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从运输方式上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它最初的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瓷器等商品。德国地理学家Ferdinan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 最早在19世纪70年代将之命名为“丝绸之路”。 时代背景 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唐山,升级版,一带]“一带一路”与唐山经济发展升级版战略研究

“一带一路”与唐山经济发展升级版战略研究 [提要] “一带一路”战略为唐山市经济发展带来了崭新的视角,探索唐山市如何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发展中,既带动唐山市经济的发展,也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提供新的思路,迫在眉睫。 关键词:“一带一路”;唐山;经济发展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唐山市的京唐港、曹妃甸港区可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物流海上通道,唐山机场可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空中航运通道。但唐山市如何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准确定位,如何借助“一带一路”建设的契机带动唐山市及京津冀地区整体经济的发展,这些问题均需从长计议。 一、唐山市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优势 (一)地理区位优势。唐山市位于渤海湾的中心位置,属于重工业城市,既是中国国内由南向北的交通要道,也是京津冀地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交通依托。唐山市是一个集海、陆、空三位一体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海陆空交通的“三大法宝”奠定了唐山市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独树一帜”的地理优势。 (二)港口优势。目前,唐山港口可以和世界上50多个国家进行散杂货物的海上运输,运输航线涉及120多个港口。唐山港口作为京唐港与韩国釜山集装箱的海运路线,拓宽了中国和韩国业务的往来范围。唐山港口地处东南亚地区的核心位置,除和韩国的贸易往来以外,还可以和日本进行集装箱业务交易,具备“东南亚港口之晶”的优势。 二、唐山市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现状 虽然唐山港的货物吞吐量近几年呈上升趋势。但唐山港口在大力发展其物流业的过程中,很多问题也“浮出水面”。比如:唐山港口在管理上存在政企共管的情况,限制了唐山港口物流业务的发展;唐山港口的配套设施、专业人才等都不完善。 钢铁、煤炭、水泥、陶瓷等行业是唐山的支柱产业。中国钢铁产量居世界第一,唐山市钢铁产量居河北省首位,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唐山市在大力炼钢、积极挖煤方面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空气重度污染、地下煤藏骤降、部分地面塌陷、产能过剩、经济结构发展冲突等等问题。 在改善生存环境的重压之下,政府要求唐山市减产钢铁量,唐山市为配合国家钢铁减产的政策,出现工人失业及经济发展滞后的局面。如何解决唐山市经济发展与重工业发展的矛盾,如何解决唐山市钢铁产能过剩的难题,“一带一路”的建设使唐山市看到了“曙光”。 三、唐山市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措施 (一)政策扶持。唐山市若要顺利的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带动唐山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并提升河北省经济发展的速度,势必离不开相关政府及金融政策的支持。首先,应大力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摘要: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形成较大冲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根本途径。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途径措施 从总体来看,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增长,人均国民收入已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已成为世界经济特别是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这表明,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经过多年的实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建立,并且正在日益完善,它将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起到更强的推动作用。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人民带来了更多的实惠。城乡居民的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 中国目前取得的经济成就是改革开放的产物,邓小平特别了不起的地方,是把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放在一起。这就说明他对世界局势有一个基本判断,这个判断就是,一个民族国家要发展,离不开对国际事务的参与,包括经济事务和政治事务。所以中国政府一直对全球化持积极态度,一直坚持对外开放,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应该说政府是作出了极大的努力。 中国是全球化进程的最大赢家之一,如果没有国际贸易和出口,中国的很多增长都将是不可能的。似乎到目前为止,中国政府对国际体系采取的战略都还是防御性的战略,如保护主权,使自己免受伤害,等等。但是,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的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角色似乎不得不发生真正的改变,这样它才会对全球公共品供给和全球秩序作出贡献。 在过去较长时期,出口导向和扩大投资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两大引擎,而消费需求一直保持着不温不火的角色。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形成较大冲击。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根本途径。 经济体制转变的关键则在于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普通老百姓收入的提高,不仅会扩大消费需求,有助于消费升级,而且也会逐步提高产品消费的环保意识,这恰恰为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2009年政府主导投资的投资乘数作用小,为世人所诟病,主要是因为多数投资带动的仍是过剩行业的发展。而这些过剩行业并无扩大投资的需要,所以投资的乘数作用小。如果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并得到有效落实,居民收入增加将带动消费结构升级,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投资乘数作用必然扩大。 除此以外,还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具体工作:

(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集锦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集锦 武汉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战略目标 聚焦中部崛起,打造中国区域经济新增长极。创造更具凝聚力的资源环境和更好的创新氛围,建设区域性的国际化大都市。 战略导向找回武汉,重塑江城。抓住国家交通体系重构、国际产业转移和有利的政策环境等三大机遇,重点解决三大关键问题:一是如何打破区域封闭,领导区域发展;二是如何确立城市中心,再现中心城市辉煌;三是如何完善体系,找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战略选择 战略之一——“都市内核,国际中枢”,建设整合武汉三镇的中央都市核心空间(UC,即Urban Core),引导武汉快速建立起华中金融、贸易、产业服务和现代物流的区域精密控制内核,作为武汉迈向国际化的载体。 战略之二——“智力先导,产城一体”,提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导向的“十字型” 产业空间布局构想。 战略之三——“滨江而展,一带多心”,突破当前城市圈层构架,构筑沿长江两岸的综合城市发展走廊,通过带形的跳跃式增长提供城市持续的发展框架。 战略之四——“破环成带,轴向拉伸”,强化滨江道路交通建设,形成区域式组团发展构架。战略之五——“以江为脊,连湖成网”,充分发挥武汉水优势,打响“百湖江城”全球品牌的思路。 战略之六——“产业整合,价值链接”,以研发销售为核心,实现武汉区域“1+8”产业和区域契合发展,构成主导产业加工为依托的新城发展模式; 战略之七——“近展双翼,远视三极”,向东连接,武汉城市圈沿京广线和沿京九线两个带状区域,近期横跨京九京广的武汉都市走廊,未来构筑武汉、长沙和南昌为基点的三角经济区,继而形成中国的第四极三角经济区的目标。 战略之八——“多元并蓄,文化凝聚”,把汉正街为代表的汉味市民文化等传统型文化和UC 新都市文化、高科技文化等提升型核心文化转化为具有鲜明地缘识别性的城市形象。 场景分析

大城市地区的新城发展战略及其空间形态

大城市地区的新城发展战略及其空间形态3 Ξ 张尚武 王雅娟 提要 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大城市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众多小城镇的崛起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但在经历了早期的快速发展之后,如何在新经济背景下获得第二次的自我超越已经成为共同的难题。笔者借鉴国外新城发展的经验,提出在我国大城市地区培育大城市地区中等规模新城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大城市地区 新城 上海市 文章编号 1000-3363(2000)06-0039-04 中国分类号 T U984 文献标识码 A 大城市的功能和空间发展需要与周围的区域发展结合,这一点虽然早已被人们认识到,但具体的空间关系和职能关系却一直处于探索和争论中。包括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西方战后新城建设,卫星城建设以及对新城的最新阐释,各个时期,各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探索。 1 大城市地区空间形态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评析 111城乡整体建设的理想 工业革命开始后,城市空前迅速地发展,城市的环境和效率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城乡整体建设思想把城乡作为对等和平衡的力量,使之在区域范围内得到平等的分工和协调,充分发挥城乡双方的优势。这一思想试图把城市中的工业疏散出去,并围绕这些疏散的工厂建设新的城镇,具有城市所能提供的设施服务和职业机遇条件。在兼有两者之利的同时,避免两者的不利。霍华德把这种多中心的居民点称为“社会城市”(s ocial city)。并从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作了深层次的思考,提出的是从区域角度对整个城市的结构性改造,以形成环境舒适、社会经济运行良好的城乡空间结构。 这是针对早期工业化城市的拥挤和混乱,出于对随之逝去的宁静平和的乡村生活秩序的留恋而提出工业城市建设的理想。但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巨大浪潮中,这一思想一直是一种理想。 112大城市地区新城建设的实践 大城市不断地向外扩张,人们开始把城市的交通系统组织、社会环境改善和区域性自然环境的影响结合起来。斯科特和斯坦普(L1Scott&L1D1S tam p)提出一种新的规划体制,包括市郊在内,为土地划分不同的等级,把保护农业用地作为首要职责①。开始从发展战略的高度审视城市的发展和人类行为。 西方战后最有影响的艾伯克隆比(Abercrombie,1944)的大伦敦规划即是这一思想的贯彻和发展,明确了在大城市建成区以外发展新居住地,即新城的思想。在规划绿带以外形成新的居住发展区,并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事实证明在战后的大规模建设中,新城成为解决郊区蔓延(suburb sprawl)的有效引导手段。 新城诞生在英国和美国,进而在整个欧洲和世界范围都有广泛的理论和实践影响,但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巴黎的新城与大城市有更多的联系,是作为中心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使城市成为多中心组合的整体;英国的新城更强调自身的独立性;在日本又有所不同,尽管从空间形态上呈现多中心的新城形式,但在功能上仍然是单一中心的,即新城多是作为居住的地方,就业并未相应分散,这在日本城市化发展迅速的早期表现尤为明显。 我国在北京、上海两市也曾进行过卫星城建设的实践。但由于受到社会经济条件限制,在1990年代以前,卫星城的建设未取得明显效果,与主城难以建立紧密的关系,因而也带来对卫星城建设的怀疑。 113新社会经济背景下的新城模式 在经历了70年代的经济危机之后,西方国家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满足居住需求和有足够的环境意识成为规划目标的焦点。人们对生活空间数量的需求在不断增长,同时对空间和环境的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观念引发对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sustainable urban form)的探讨。 在新的经济技术条件下,欧文等人(S1OwensΠD1 BanisterΠM1Breheny)建议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应该以发展小居住地为主,如霍华德所提出的2~3万人口的规模,具有步行的尺度。但其中有一些大的居民点能够达到20万人口以上,形成霍华德所提出的社会城市②。认为这是从能源有效利用的角度是理想的形态,能够满足具有足够的多种城市活动的门槛,但不是高度聚集和高密度。 而P1霍尔(P1Hall)在分析伦敦的实际情况中,提出了建设持续发展的“社会城市”的概念(sustainable s ocial city,or sustainable city region)③,认为新居住地的建设只有两种选择,一是城市改造;二是建设新城。但传统城市改造形式和新城建设形式都难以适应发展需要。从城市改造的角度,由于城市建成区用地有限,大规模改造是不现实的;从新城建设的角度,传统新城或田园城市是“在乡村建设城镇”,达到人口居住和就业从城市中疏解的目的,但这一目的在任何地方都从未真正实现过。作为最早的新城之一的S tevenage是自我平衡程度最高的一个,大约有 Ξ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专题成果(项目批准号OOB JL030) 44  城市规划汇刊2000[6]

一带一路国际国内背景及战略意义

浅谈“一带一路”战略背景及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意义。 当前,中国经济正在高速发展,而想要保持高速高效的发展,光在自身内部搞建设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走出去,同各个国家形成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古时,张骞出使西域,创造了一条贯通中亚、西亚、南欧的路上交通大动脉。郑和下西洋又连通了东南亚直至非洲的一些区域。古代的丝绸之路创造了一个时代的经济辉煌时期。“一带一路”作为21世纪的丝绸之路,更是结合了我国当今发展的时代背景,极富战略意义。 构建开放新格局,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需要 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高度关联,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复苏较为艰难,而中国的稳定发展对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国际经济规则有着潜移默化的调整,世界正发生着复杂的变化。我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为了满足我国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潮流,加快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步伐,深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战略需求。 推动亚洲区域合作,促进和平稳定的需要 亚洲经济的迅速增长,面临着太多的问题,例如发展不均衡,联系不紧密等等,这对深化地区合作、地区安全有着极其不利的影响。当前,亚洲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如何适应经济变化和保持强劲的可持续增长正是所有亚洲国家面临的迫切问题。 紧密周边关系,实现互帮互助、共赢共荣 “一带一路”覆盖中蒙俄、横跨欧亚大陆、连通南亚西亚,是古代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继承和发展,是构建我国周边战略依托带的战略性重要举措。相对于其他国家的丝绸之路,中国的“一带一路”范围更广,计划更详、受益面积更大,更加开放、更加包容、更强调合作共赢。这也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是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的宏伟蓝图。 促进经济发展,传递文化精神 “一带一路”战略是一个引领未来中国西部大开发、实施向西开放战略的升级版,同时,“一带一路”也符合区域合作发展的新方向。这必然会给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新的历史机遇,推动中国自身的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繁荣具有深层意义。另外,“一带一路”也将我国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精神薪火相传,显示出了中国“和”文化和包容文化的精神,有机地将“中国梦”“亚洲梦”“欧洲梦”结合在一起。“一带一路”必将在文明交流史上续写新的灿烂篇章! 我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旨在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致力于实现共商、共建、共享、共荣的合作环境。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中国也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为区域和平发展、团结合作作出更大的贡献!

实现跨国经营的战略思考与主要途径word精品

实现跨国经营的战略思考与主要途径 [ 发布单位:《国际工程与劳务》2005 年第七期发布时间:2005-7-27 14:42:35] 文/孙文杰 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企业已面对纷繁复杂且日趋加剧的国际竞争,由此也预示着企业将在更大的范围、更广的领域、更高的层次上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运行。所以,实施“走出去”战略、实现跨国经营已不单纯是一项政治任务,亦是全球经济激烈竞争中企业发展壮大不可回避的选择。要成功实现跨国经营,企业必须从视野国际化、市场全球化、管理属地化、运作科学化、人才国际化、竞争共赢化六个方面加以努力。 视野国际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扩大,加之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的推波助澜,是否国际化已成为衡量大企业集团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因为我们面对的市场已经国际化,竞争的对手和方式已经国际化,由此派生的管理方式、运营手段等都已经深深打上国际化的烙印。只有直面经济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企业才有机会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只有和巨人同行,企业才有机会成为巨人。所以,企业必须具备国际化的战略眼光,必须高起点、大视角地审视全球大市场,才能扬弃自我、超越自我,成功实现跨国经营. 中建总公司是为数不多的不占有大量的国家投资,更不占有国家的自然资源和经营专利,也享受不到任何的地方保护和行业保护,以从事完全竞争性行业而发展壮大起来的中央建筑企业。20 多年来,中建总公司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发展,使“中国建筑”的大旗高高飘扬在海外数十个国家的上空。截至去年底,中建总公司在国际承包市场累计签订合同额272.4亿美元,完成营业额251.7 亿美元,建成项目3680多个,共获得12.35 亿美元利润。在这些项目中,一大批已成为当地标志性工程:中建总公司承建的香港新机场客运大楼,被列为20世纪十大建筑之一;中建总公司在100 多个国家建成了一批著名的房屋建 筑,许多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阿尔及利亚,目前由政府投资的数十万套、号称“总统民心工程”的住宅中,高达50%以上的住宅是由或正由总公司建造,而且在2003 年“5 ? 21大地震”中,由中建总公司建造的建筑无一倒塌,由此被阿国人民赞为“震不垮的丰碑”;中建总公司承建的埃及开罗国际会议中心被当地人民誉为“友谊象征”;在泰国建成的拉玛八世皇大桥还被印证在泰国货币上;在美国,当地媒体称中建总公司实现了 “从承建中国使馆工程—承建中资企业投资工程—参与美国本土工程主流市场竞争的‘三级跳'”,获得纽约2004 年优秀建筑奖,成为第一个在美国本土获此大奖的中国建筑企业。中建总公司海外经营的成功实践,充分说明中央企业在实施国家“走出去”战略中大有可为;中国建筑---CSCEC 已成为国际知名的民族品牌。 根据新形势新要求,中建总公司在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和国资委“中央企业都要给自己树立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标杆”的具体要求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一最两跨”的发展目标——要将中建总公司建设成“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在201 0年前全球经营跨入世界500强、海外经营跨入国际著名承包商前10 强”。这个目标是中建总公司多年来国际化视野的具体写照和进一步升华,标志着中建总公司正在发生着从参与国际建筑承包竞争,到经营具有国际竞争力大企业集团的转变,它正引导和激发广大员工用国际化的思维去审视市场,用国际化的要求去进行各个方面的改革创新。虽然,中建总公司距离“海外经营跨入国际著名承包商前10 强”还有较大差距,但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中建总公司对海外经营再上台阶充满信心。根据《全球建筑观察( Global Construction Insigh t)》的分析,2004年全球建筑市场总量约4.5万亿美元,预计到2010年,全球建筑市场总量将达到7.2 万亿美元。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中建总公司在实施国家“走出去”战略中、在推进“一最两跨”发展战略中必然有更大的作为。 市场全球化 国际化的市场布局是国际化的战略视野的一个具体体现,它充分体现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特点。在“市场布局全球化”的总体思路下,应该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在具体选择海外目标市场

2020年(发展战略)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发展战略)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改革和完善财税体制。壹是完善地方财政管理体制。加快“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地方主体税种建设,逐步建立以财产税为主体税种的地方税收体系,引导地方政府由重视工业项目向重视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方面转移。二是完善资源环境税费制度,进壹步提高资源税费和扩大征收范围,调整资源税征收方式。三是改革出口退税机制,降低或取消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今年经济工作重点要于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真正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壹起来,于发展中促转变,于转变中谋发展。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力争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引爆点 实施自主创新战略。要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发展环保产业、开发环保技术。要积极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投入。抓紧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资金和资源要素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带动转变。 实施结构调整战略。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为目标,积极稳步推进城镇化,将农民转变为市民是新的消费源泉。努力促进经济增长由壹、二、三次产业协调推动。积极促进产业由高消耗向高效率转变,由粗加工向深加工转变,由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转变,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促进产业做大做强。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第壹产业由薄弱转为稳固;着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第二产业由大变强;和城镇化结合,积极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为老年人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与广西壮族自治区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与广西壮族自治区 摘要:“一带一路”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对我国现化建设和屹立于世界的领导地位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一带一路”战略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是国家的战略性决策,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广西作为南方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交汇点,广西应抓住机遇,进一步深化与东盟在各个层面的经济 合作 关键词: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自治区 一、“一路一带”的基础概念 “一带一路”简称OBAO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任共同体。 (二)广西经济发展的优势 对外,毗邻东南亚使其能够借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一平台实

现与东盟国家的良好合作,。广西还构建了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和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这三大平台,并承办了一 年一度的中国-东盟博览会,进一步深化了与东盟的合作;对内,广 西处于东、中、西部交汇区,是连接华南发达地区与西部地区的重要通道,向东可以承接来自粤港澳的资金、技术,向西可以引借云贵川的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二)广西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经济发展水平较低。2014年,广西全区GDP仅为1.6万亿元,排 全国第18位,人均GDP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3/4,全区还有接近1/5的人口尚未脱贫,扶贫任务艰巨。 2.教育及科研基础较薄弱,2014年,广西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为 307.14万人,占总人口的6.53%,比全国低3个百分点 三.、“一带一路”战略对广西经济发展的影响 1. 1、“一带一路”战略及加快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战略带来的机遇。现今国家推行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对沿边地区开发开放作出全面部署,广西的定位为中国-东盟战略合作新高地,并且是我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这些都为广西带来新的机遇 2、。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其创造了坚实的基础。一个地区的发展离不开其所依托的宏观环境,对于广西而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就是其

企业战略发展战略模式及其实现途径

企业战略发展战略模式及其实现途径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文档资源★★★内容摘要:本文在分析零售企业与物流绩效管理关系基础上,提出了零售企业明确管理战略、强化绩效评价、构建管理体系以及有效运用改进方法等四个改进物流绩效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零售企业物流绩效评价改进策略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零售企业发展的市场竞争优势越来越取决于现代物流提供的速度、成本、服务以及效率。零售企业强化竞争发展优势就需要运用供应链管理思想,依靠物流过程的控制、物流技术设施设备的发展、物流信息的合理应用并通过不断改进企业经营资源整合过程的物流绩效管理,才能提高运行效率,获取更大的竞争优势,创造更好的企业价值。 零售企业改进物流绩效,就是在满足顾客服务要求条件下,在零售企业经营运作全过程中对物流绩效的产生、形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指挥、监督和协调。主要有四个基本策略: 建立零售企业物流绩效发展战略 零售企业物流绩效发展战略要素分析 运用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提出的竞争优势要素划分方法,影响零售企业物流绩效的战略要素主要就是物流资源、物流产业竞争、物流市场需求、政府政策四个方面,并由此构建了基本的共同影响框架。物流市场需求包含需求量、需求结构与需求变化趋势所产生的导向信息,物流资源包含物流设施设备、物流人才、物流服务管理所决定的运作能力,

物流产业竞争包括了竞争程度、发展能力以及相关产业支持的基础条件,政府政策包括了相关法规、宏观管理体制与调控能力的制导作用,四者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影响零售企业物流绩效发展的战略要素。 对零售企业物流绩效战略要素进行的价值分析,就是价值分类、竞争权衡、确定优势资源、共享优势资源、创造更大的物流绩效。可以通过价值、吸引力、持久力的分析来完成物流绩效发展战略要素的系统分析。价值分析就是分析企业物流资源与物流需求匹配的程度和形成的竞争优势;吸引力分析就是分析促进企业物流发展的企业资源力量,包括资源的独特性、传递方式和转移效用;持久力分析就是分析政府的政策环境与企业优势资源积蓄和提高的速度、等级,以及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发展战略模式及其实现途径 零售企业物流绩效发展战略模式主要表现为合理化战略模式与创新战略模式。物流绩效合理化战略就是将合理化思想与操作方式贯穿在改进物流绩效的全部过程。零售企业物流运作系统是由多个环节组成的,需要对物流系统进行设计、调整、改进与优化,通过提升物流服务能力,科学地解析物流成本构成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管理手段,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实现企业物流绩效的合理化。零售企业物流绩效管理的创新战略就是通过创新物流管理的制度、方式和方法,改变企业原有物流服务构成,不断提升物流服务能力,以更优质的服务创造更多的物流价值。

区域合作与城市发展战略(数学建模实验题)

区域合作与城市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这个发展从整个经济增长水平来看从1978年到2009年我国GDP按照可比价格年均增长在9%以上,其发展水平世界瞩目。但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东部沿海城市与中西部地区差距过大,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和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繁荣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下一步重要战略决策。 根据中国统计信息网公布的2009年度GDP数据及其它网上信息,我们在各省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加上所有直辖市,考察这些城市的经济数据和产业结构。如果我们考虑选择其中GDP(生产总值)排在较靠前的城市组成城市集合A,将GDP排在较靠后的城市组成城市集合B,考虑建立一种经济合作和技术援助的关系,希望通过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人才流动、教育与技术支援、经济合作交流以及国家的一些税收政策等带动和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繁荣与城市化进程。这种带动和促进作用和两个不同地区的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地缘关系、生态地理环境、资源与市场互补性、交通便利程度等诸多因素有关。 问题一:试把表1中的数据尽可能补充完整。补充数据应说明来源或依据,并说明是原始数据还是估计值(估计值需说明计算方法)。 问题二:如果我们选择的城市集合 A={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厦门,济南,青岛,沈阳,大连,长沙,武汉,成都,南京,无锡,常州,杭州,宁波,呼和浩特,鄂尔多斯}; B={邢台,大同,贵阳,六盘水,海东,海北,定西,拉萨,曲靖,开封,九江,上饶,齐齐哈尔,百色,蚌埠,桂林,来宾,黄石,琼海,中卫}。 试对城市集合A中的每一个城市i,评价其关于城市集合B中的每一个城市j的经济带动作用与互利效应并进行量化。 问题三:试建立A中城市与B中城市的一一对应关系,即结成20个城市对,每个城市对包含一个A中城市和一个B中城市,使总效益(总经济带动作用)达到最大。 问题四:指出每一对城市今后合作重点和发展前景,评价上述对应关系的优缺点。重新选择集合A和集合B中的城市是否更合理?请提出城市集合A和B的选择标准和对应法则。 问题五:如果不作一对一的限制,可以是A中一个城市对B中多个城市,也可以是A 中多个城市对B中一个城市建立互助合作关系,那又应该怎样建立这种关系,才能使总效益达到最大? 表1. 城市2009年GDP 序号城市生产总值(亿元)人均(元) 三产业比重 1 北京11865.9 68788 1:23.2:75.8 2 天津7500 6240 3 1.7:54.8:43.5 3 上海14900.93 4 重庆6528.72 22916 9.3:52.8:37.9 5 石家庄3114.9 6 唐山3781.44 50706 9.5:55.9:34.6 7 秦皇岛887.01 30606 11.4:36.8:51.8 8 廊坊1160.4 11.9:53.9:34.2 9 邢台1056.0 15170 15.0:56.7:28.3 10 呼和浩特1643.99 61108 4.7:36.1:59.2 11 通辽1003 32494 15.0:53.1:31.9

城市与区域发展

城市与区域发展 城市化的理论:①空间区位理论。代表人物:杜能、韦伯、帕兰德、胡佛、廖什。空间区位理论认为,城市作为一种社会生产方式,它以社会生产的各种要素在空间上的集聚为特征,并通过要素的不断流动形成聚集作用,城市就是网络中的结节点。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由结节点连同吸引区组成结节区域,不同规模的结节点和结节区域组合起来形成城市体系,城市对区域的影响类似于磁铁的场效应,随着距离由远而近,城市对区域的影响力逐渐增大,这就是城市化的动力源泉。②结构转换理论。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型:根据这一理论,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现代部门与传统部门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并由传统部门向现化部门演变的结构转换过程。乔根森模型:乔根森运用新古典学派的理论,对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型中产生劳动力无限供给现象的各种假设进行了深刻分析,提出了一个新古典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型,认为农业剩余是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工业部门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托达罗模型:托达罗提出并阐释了由于收入和就业机会的差异、人口从农村向城市流动的模型。 ③中心与增长极理论。代表人物:克里斯塔勒、佩鲁、缪尔达尔、赫希曼、尼克尔斯。该理论认为,经济活动的中心即城市,具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它是区域经济的增长极。 ④核心与边缘理论。在增长极理论的基础上,美国的约翰·弗里德曼提出了著名的“核心—边缘”模型。他指出,发展是通过一个不断连续而积极的创新过程实现的,发展起源于数量相对较少的处于一定联系范围内潜在的相互作用力量最大的点,即“变化中心”或“核心区”。创新从这些中心或核心区向周围潜在的相互作用力较小的区域即“边缘区”扩散,从而带动整个地域空间经济的发展。核心区与边缘区存在着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它们相互作用和影响,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空间系统。城市化概念:城市化的定义包括五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乡村不断转化为城市并最终为城市所同化;第二个层次是乡村本身内部的城市化;第三个层次是城市自身的发展,即所谓“城市的城市化”;第四个层次是作为各个不同学科领域研究对象的城市化;第五个层次是抽象意义上的城市化,即作为城市整体运动过程的城市化。第一、农村城市化是一个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动态过程,既有量的变化,也有质的变化。第二、农村城市化是人口和劳动力等资源的集聚与配置的过程。第三、农村城市化是农村生产方式向城市生产方式转变的过程。第四、农村城市化是农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转变的过程,城市文明、城市意识逐步替代农村意识和行为方式。第五、农村城市化是农村地域逐步演化为城市地域的过程。 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强相关性。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必然带来农村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农村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又必然带来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 中心城市①中心城市的界定:中心城市是相对于经济区域和城市体系而言的,它是指在经济上居于重要地位,在政治和文化生活中起着关键作用的城市。从功能上看,中心城市具有较强的吸引能力、辐射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从区域上看,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区域政治的控制中心和社会文明的辐射中心。中心城市作为区域空间系统中的一个极点和区域城市体系的核心,它应具有下列特征:第一,具有较强的区位优势。第二,区域城市体系的核心。第三,区域经济的中心。第四,区域科教文化的中心。第五,区域政治与管理的中心。②中心城市的功能:第一,中心城市的磁力功能。第二,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第三,中心城市的创新功能。③中心城市的发展现状与问题。第一,从数量上看,中心城市严重短缺。第二,从功能上看,中心城市不健全。第三,从体系上看,中心城市不能成为完善的城市体系的中心。④中心城市的发展思路与对策。第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有重点、有步骤

第48讲_发展战略的主要途径,外部发展(并购)(1)

第三章战略选择 【知识点8】发展战略的主要途径 发展战略一般可以采用三种途径: 过去六年(2014—2019)考查情况回顾: 年份单选多选简答综合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知识点9】外部发展(并购) 一、定义与内涵 广义定义外部发展是指企业通过取得外部经营资源谋求发展的战略。 狭义内涵 外部发展仅指并购;并购包括收购与合并。 收购 指一个企业(收购者)购买和吸纳了另一个企业(被收购 者)的股权而控股该企业。 合并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之间的重新组合。 二、并购的类型

(一)按并购双方所处的产业分类 按并购方与被并购方所处的产业相同与否,可以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多元化并购三种。 1.横向并购是指并购方与被并购方处于同一产业。 横向并购可以消除重复设施,提供系列产品或服务,实现优势互补,扩大市场份额。 2.纵向并购是指在经营对象上有密切联系,但处于不同产销阶段的企业之间的并购。 按照产品实体流动的方向,纵向并购又可分为前向并购和后向并购。 (1)前向并购是指沿着产品实体流动方向所发生的并购,如产品原料生产企业并购加工企业或销售商或最终客户。

(2)后向并购是指沿着产品实体流动的反向所发生的并购,如加工企业并购原材料供应商,或销售企业并购原料供应企业或加工企业等。 3.多元化并购,是指处于不同产业、在经营上也无密切联系的企业之间的并购。(例:家用电器企业收购旅行社) (二)按被并购方的态度分类 按被并购方对并购所持态度不同,可分为友善并购和敌意并购。 友善并购 通常是指并购方与被并购方通过友好协商确定并购条件,在双方意见基 本一致的情况下实现产权转让的一类并购。 敌意并购/ 恶意并购 ①通常是指当友好协商遭到拒绝后,并购方不顾被并购方的意愿采取强 制手段,强行收购对方企业的一类并购。 ②敌意并购也可能采取不与被并购方进行任何接触,而在股票市场上收 购被并购方股票,从而实现对被并购方控股或兼并的形式。 (三)按并购方的身份分类 按照并购方的不同身份,可以分为产业资本并购和金融资本并购 产业资本并购 ①一般由非金融企业进行,即非金融企业作为并购方,通过一定程序和 渠道取得目标企业全部或部分资产所有权的并购行为。 ②并购的具体过程是:a.从证券市场上取得目标企业的股权证券,或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