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人教七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附解析)

【历史】人教七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附解析)

【历史】人教七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附解析)
【历史】人教七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附解析)

一、七年级下册综合题辨析题论述题

1.材料论述

材料据史料记载,唐朝时来自各国的使臣、商人、留学生云集。他们将唐朝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数学、建筑、音乐、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带回了自己的国家。日本“百事皆仿唐制”,参照隋唐律令制定了《大宝律令》;参照唐都城长安结构布局兴建了藤原京、平城京等都城;日本语中沿用的汉字是因佛教僧侣将中国的经书带到日本而传入的……唐朝时期印度佛教、音乐、文学语言、制糖工艺、眼科医术等先后传人中国。同样,中国玄奘《大唐西域记》记载的西游经历的国家地理、物产,习俗等资料,成为印度重构古代历史的基础。

(1)据材料,分别写出唐朝时期为中日、中印交流做出杰出贡献的历史人物。

(2)阅读材料,围绕其主体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楚)

【答案】(1)中日交流:鉴真;中印交流:玄奘。

(2)【示例】

观点: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人类发展进步。

论述:唐朝时期,日本派出遣唐使,把唐朝先进的制度、文化等传回日本,推进日本社会的发展;鉴真东渡,传播了中国的文化,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贡献。汉朝时期开通丝绸之路,汉朝的先进技术向外传播;同时西方等地区的物产等也传入中国,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大动脉。

结论:总之,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世界各国与地区只有加强经济文化交流,才能促进各个国家与地区的进步与发展。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为中日的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唐贞观时期,玄奘西行天竺,为中印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

(2)材料反映的是唐朝的对外交流,促进了双方的发展和进步。

观点: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人类发展进步。

论述:唐朝时期,日本派出遣唐使,把唐朝先进的制度、文化等传回日本,推进日本社会的发展;鉴真东渡,传播了中国的文化,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贡献。汉朝时期开通丝绸之路,汉朝的先进技术向外传播;同时西方等地区的物产等也传入中国,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大动脉。

结论:总之,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世界各国与地区只有加强经济文化交流,才能促进各个国家与地区的进步与发展。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材料二红色的脸谱代表忠勇、正直的人物,黑色的脸谱代表刚烈、正直、勇猛、鲁莽的

人物,黄色的脸谱代表凶狠、残暴的人物,蓝色或绿色的脸谱代表粗野、暴躁的人物,白色的脸谱一般代表奸臣、坏人。京剧这一表演艺术的最大特点是虚实结合,它最大限度地摆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已经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京剧表演精致细腻,处处入戏;唱腔悠扬委婉,声情并茂;武戏不以勇猛火暴取胜,而以“武戏文唱”见佳。

(1)材料一出自19世纪初的《京都竹枝词》,《红楼梦》为什么会成为家喻户晓的话题?

(2)《红楼梦》在文学史上有什么价值?

(3)根据材料二,概括京剧艺术的特点,你认为应该怎样使京剧艺术发扬光大?

【答案】(1)因为它是一部优秀的古典小说,深受人们的喜爱,深刻鞭挞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

(2)《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到达高峰的标志,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3)特点:脸谱特色鲜明;虚实结合;表演精细细腻;声情并茂;武戏文唱。对于“国粹”京剧,国家应该加以保护和大力提倡;京剧艺术的创作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解析】

【分析】

【详解】

(1)材料一出自19世纪初的《京都竹枝词》,《红楼梦》之所以成为家喻户晓的话题,是因为《红楼梦》是一部优秀的古典小说,深受人们的喜爱,深刻鞭挞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到达高峰的标志,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的“红色的脸谱代表忠勇、正直的人物,黑色的脸谱代表刚烈、正直、勇猛、鲁莽的人物,黄色的脸谱代表凶狠、残暴的人物,蓝色或绿色的脸谱代表粗野、暴躁的人物,白色的脸谱一般代表奸臣、坏人。”可以概括京剧艺术的特点是:脸谱特色鲜明。根据材料二的“京剧这一表演艺术的最大特点是虚实结合,它最大限度地摆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可以概括京剧艺术的特点是:虚实结合。根据材料二的“京剧表演精致细腻,处处入戏;唱腔悠扬委婉,声情并茂;武戏不以勇猛火暴取胜,而以‘武戏文唱’见佳。”可以概括京剧艺术的特点是:表演精细细腻;声情并茂;武戏文唱。第二小问,我认为对于“国粹”京剧,国家应该加以保护和大力提倡;京剧艺术的创作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这样才能使京剧艺术发扬光大。

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开放才能发展,合作方能共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材料二:“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佛法),唐风(唐文

化)洋溢奈良城(日本当时的都城)。

——郭沫若诗(1)材料一中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并说出他西行取经的出发地点?

(2)材料一中的他,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求知”的最高佛学学府和为后世留下的经典著作分别是什么?

(3)材料二中描述的中日民间交往事件是什么?并说出该事件的影响?

【答案】(1)玄奘;长安.

(2)那烂陀寺;《大唐西域记》.

(3)鉴真东渡日本;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解析】(1)依据材料“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可知,材料一中的这位“伟大僧人”是玄奘.贞观年间,玄奘从长安出发,西行天竺,求取佛法.

(2)依据所学可知,玄奘到达天竺后,在那烂陀寺学习佛法,那烂陀寺是玄奘“求知”的最高佛学学府.玄奘回国后,以沿途经历写成《大唐西域记》一书,是我国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

(3)依据材料“鉴真盲目航东海”可知,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鉴真东渡日本.鉴真东渡日本后,不但弘扬了佛法,还把中国的医药、文学、建筑、书法、绘画等技术知识介绍到日本,对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

4.编报学史

某校初一学生为编辑主题为“宋元科技成就”的历史小报,收集了下列图片资料,请你帮助他们完成编辑任务。

陶活字版《金刚经》(部分)罗盘针(模型)

火炮司南(模型)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

第一步:整理图片资料

上述图片符合小报主题,可以作为素材编入小报的有:

第二步:说明图片内容

小报讲究图文并茂,请参照范例,任选一幅符合主题的图片,为其配上说明文字。

范例:赵州桥便利交通

第三步:评说宋元科技

在小报结尾部分,同学们引用了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的一段话:“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结合所学,你认为陈先生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

【答案】第一步:整理图片资料

陶活字版罗盘针火炮

第二步:说明图片内容

陶活字版(活字印刷术)促进文化传播

火炮(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增加了杀伤力

罗盘针(指南针)为远航创造条件(注:对不符合主题的图片进行说明,不得分。)第三步:评说宋元科技

宋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火药的广泛使用,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详解】

第一步:整理图片资料,小报的主题是宋元科技成就,故《金刚经》、司南(模型)和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不能选,因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战国时期人们制成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是清朝制造的。故可以作为素材编入小报的有陶活字版、罗盘针、火炮。

第二步:说明图片内容

选择一幅图片,写出其作用即可,如:图片:陶活字版;说明文字:促进文化传播。图片:火炮(火药武器);说明文字:广泛用于战争,增加了杀伤力。图片:罗盘针(指南针);说明文字:为远航创造条件。

第三步:评说宋元科技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时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火药的广泛使用,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也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重要标志,所以陈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

5.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延四年,发诏修洛阳之乾元殿(隋场帝营建的宫殿,毁于战火)。张玄素上书谏曰:“巨闻阿房成,秦人散;……乾元殿毕工,隋人解体。且以陛下今时功力何如隋世?……袭亡隋之弊,以此言之,甚于炀帝远夹。”……上(唐太宗)叹曰:“吾思之不熟,乃至于是!”顾谓房玄龄曰:“……今玄素所言诚有理,宜即为之罢役”。

——摘自《资治通鉴》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如一。

——唐太宗材料三诗人杜甫在《忆昔》一诗中这样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康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1)根据材料一在罢乾元殿问题上,唐太宗和张玄素取得的共识是什么?唐太宗听取张玄素建议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唐太宗时唐蕃通婚的典型事例是什么?

(3)唐太宗的统治政策和治国成效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4)材料三中唐诗描写了哪一皇帝统治时期出现的什么局面?

(5)纵观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唐朝进行概括性评价。

【答案】(1)共识:不修乾元殿。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

(2)幵明。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3)贞观之治。

(4)唐玄宗(李隆基)。开元盛世。

(5)唐朝繁荣、富强、开放、开明等。(凡符合題意的其他表述均酌情给分)

【解析】

【详解】

(1)据材料一“贞观四年,(唐太宗)诏发卒修洛阳之乾元殿(按:隋炀帝营建的宫殿,毁于战火)…张玄素上述谏曰:‘臣闻阿房成,秦人散,…乾元毕工,随人解体。且以陛下今时功力,何如随日?承凋残之后,役疮痍之人,费亿万之功,袭百王之蔽,以此言之,甚于炀帝远矣’”和材料二“上(唐太宗)谓玄素曰:‘卿谓我不如炀帝,何如桀纣?’对曰:‘若此以不息,亦同归于乱耳。’上叹曰:‘吾思之不熟,乃至于是。’顾谓房玄龄曰:‘今玄素所言城有理,宜即为之罢役’”可知,唐太宗和张玄素取得的共识是不修乾元殿,如果滥用民力,将会导致人心离散,政权覆亡,唐太宗罢修乾元殿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避免重蹈秦始皇、隋炀帝的覆辙。

(2)根据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如一。”可知,材料二反映了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时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多次向唐朝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4)根据材料三中的“开元”可知是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是“开元”,唐玄宗即位后,任用姚崇等人当宰相,重视地方吏治,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政绩,还注意节俭,这些改革措施使开元年间政局为之一新。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5)纵观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繁荣、富强、开放、开明等。

【点睛】

解决本题的同时注意掌握归纳我国古代出现的盛世局面。

6.

(l)请写出上图中A、B两点的地名

(2)隋朝大运河是哪个皇帝下令开凿的?运河的开凿有何意义?

【答案】(1)A.洛阳;B.涿郡。

(2)隋炀帝。

意义: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有利于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至今仍具有交通运输、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等价值。(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解析】

【分析】

【详解】

(1)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 A.洛阳;B.涿郡。

(2)第一小问: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隋炀帝。

第二小问: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隋朝大运河开凿的意义是: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有利于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至今仍具有交通运输、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等价值。(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7.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

——(法国)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1)材料一认为“宋代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试指出当时最早使用的“纸钞”是什么?它出现在何地?

材料二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已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完成于何时?

材料三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并

设有“蕃市” “蕃学”。还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3)根据材料三回答,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政府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立了哪一机构管理海外贸易?

材料四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市民阶层不断扩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就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其中还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许多穷苦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

(4)材料四中东京城内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什么?并根据材料四回答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交子四川

(2)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南宋(两宋)

(3)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市舶司

(4)瓦子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扩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解析】

【分析】

【详解】

(1)北宋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频繁,市场上流通的仍是金属货币,既有铜钱,也有铁钱,但是金属货币携带不方便.北宋前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2)根据“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等信息可知,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两宋)时期完成。

(3)根据“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可知,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是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市舶司。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扩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就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瓦子中国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许多穷苦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有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耍杂技的、表演踢球的,等等,令人眼花缭乱。根据材料“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市民阶层不断扩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就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可知出现的原因是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扩大,市民文化生活的丰富。

8.编报学史

某校初一学生为编辑主题为“宋元科技成就”的历史小报,收集了下列图片资料,请你帮助他们完成编辑任务。

陶活字版《金刚经》(部分)罗盘针(模型)

火炮司南(模型)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

第一步:整理图片资料

上述图片符合小报主题,可以作为素材编入小报的有:

第二步:说明图片内容

小报讲究图文并茂,请参照范例,任选一幅符合主题的图片,为其配上说明文字。

范例:赵州桥便利交通

第三步:评说宋元科技

在小报结尾部分,同学们引用了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的一段话:“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结合所学,你认为陈先生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

【答案】第一步:整理图片资料

陶活字版罗盘针火炮

第二步:说明图片内容

陶活字版(活字印刷术)促进文化传播

火炮(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增加了杀伤力

罗盘针(指南针)为远航创造条件(注:对不符合主题的图片进行说明,不得分。)第三步:评说宋元科技

宋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火药的广泛使用,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详解】

第一步:整理图片资料,小报的主题是宋元科技成就,故《金刚经》、司南(模型)和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不能选,因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战国时期人们制成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是清朝制造的。故可以作为素材编入小报的有陶活字版、罗盘针、火炮。

第二步:说明图片内容

选择一幅图片,写出其作用即可,如:图片:陶活字版;说明文字:促进文化传播。图片:火炮(火药武器);说明文字:广泛用于战争,增加了杀伤力。图片:罗盘针(指南针);说明文字:为远航创造条件。

第三步:评说宋元科技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时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火药的广泛使用,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也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重要标志,所以陈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材料二:如下图

(1)材料一中反映的疆域范围指的是我国哪一历史朝代的疆域?

(2)材料二的图中反映的是该朝代的哪一政治制度?

(3)该朝代对台湾地区和西藏地区的管辖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4)简述该政权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

【答案】(1)元

(2)行省制

(3)澎湖巡检司宣政院

(4)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的局面,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贵族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政权

【解析】

【详解】

(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可知,这是元代疆域。

(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图片可知,这是元代的行省制。

(3)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图片可知,元代对台湾和西藏采取的管理措施分别是设立澎湖巡检司、宣政院辖地。

(4)根据所学可知,元代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的局面,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贵族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政权。

10.北宋时期,中国境内有辽、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各民族在碰撞中走向交融。(在和平下共处)

材料一:1005年,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

(1)材料一中的辽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根据材料,指出“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澶渊之盟”?

(在并立中共存)

材料二:辽、北宋、西夏并立形势图

(3)填写出下列大写字母代表的政权名称及小写字母代表的都城名称:

A.;B.;C.

a.;b.;c.。

(在碰撞中交融)

材料三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署,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

(4)从材料三中找出辽和西夏在哪些方面仿效中原王朝?他们对我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

【答案】(1)契丹族;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

(2)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但从整个中华民族发展来看,它结束战争,使辽宋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开展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

(3)A:辽; B:北宋; C:西夏。a.上京;b.东京(开封);c.兴庆府。

(4)措施:效仿中国的官制,任用汉族人为官;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学习中原文化。贡献:开发了我国的边疆地区,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民族的交融。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1005年,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和结合所学可知,10世纪初,契丹族的杰出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部,916年,他建立契丹政权,定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后来改国号为辽。宋真宗时(1004年),辽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第二年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2)可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分析回答,依据所学可知,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但从整个中华民族发展来看,它结束战

争,使辽宋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开展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

(3)观察“辽、北宋、西夏并立形势图”并结合所学可知,A是辽,都城在上京,B是北宋,都城是东京(开封),C是西夏,都城是兴庆府。

(4)由材料三“仿中国官署,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可知,辽和西夏效仿中国的官制,任用汉族人为官;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学习中原文化。再结合所学知识,辽和西夏积极学习汉人文化,促进了自身的封建化,也开发了我国的边疆地区,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民族的交融。

11.根据所学回答:

材料“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元史·地理志》宋元时期对外贸易兴盛,中外交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请写出宋元时期路上交通的三个特点?

【答案】丝绸之路仍是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驿站比较发达;元代的陆路向西可通往波斯、阿拉伯、俄罗斯等国家,范围更广。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可知,宋元时期丝绸之路仍是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宋代驿站比较发达,发展到元朝逐渐形成完善的驿站制度;路上交通范围更广。

12.(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从《诗经》开始,到楚辞、汉魏六朝诗、唐宋诗词、明清诗词、直延续到当代毛泽东诗词,时间跨度达数千年。该节目力求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诗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请以“诗词一直在我们血脉里”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120字的历史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重点突出,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答案】诗词是一种情怀,现在生活节奏变快,很多东西被我们忽略或遗忘,但古诗词一直浸淫在我们的血脉里,影响了我们的思想和精神,例如“天生我材必有用”例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都表达了积极向上的思想境界,激发我们努力拼搏,进取。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诗词是一种情怀,现在生活节奏变快,很多东西被我们忽略或遗忘,但古诗词一直浸淫在我们的血脉里,影响了我们的思想和精神,例如“天生我材必有用”例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都表达了积极向上的思想境界,激发我们努力拼搏,不断进取。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A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它的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朝和唐朝。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1)材料中的“A”具体指哪个朝代?

(2)根据材料信息有同学认为该朝代是由成吉思汗建立的,你是否同意该说法?请说明理由。

【答案】(1)元朝

(2)不同意该说法。理由:元朝的建立者是忽必烈;成吉思汗是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

【解析】

【分析】

【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朝和唐朝。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2)结合所学可知,成吉思汗被誉为“一代天骄”,于1206年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127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定都大都,所以元朝的建立者是忽必烈。

14.读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大运河是哪位皇帝在位期间开凿的?开凿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写出大运河的中心及运河南北两端的起止点。

(3)图中的D和F两段的名称是什么?

(4)请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的理由。

【答案】(1) 隋炀帝,巩固隋朝统治

(2) 洛阳、余杭、涿郡

(3) 通济渠、江南河

(4) 大运河是隋朝隋炀帝下令建造,是中华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结晶,对南北文化,南北经济

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是古代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

【解析】

【分析】

【详解】

(1) 第1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京杭大运河开凿于隋朝隋炀帝时期。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开凿大运河的直接目的是为了促进南北交通,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运河北起涿郡,南达余杭,中心点是洛阳。

(3)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运河自北向南,分别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因此D 段是通济渠,F段是江南河。

(4) 大运河是世界性大工程,是古代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他直到今天仍然在发挥他重要的交通作用,当时的重要作用在于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并带动运河沿线城市的发展,有利于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巩固,同时它还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南北军需、民用物资的运输,又利于排灌,体现了环保意识,因此大运河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

【点睛】

本题难度不高,但要注意审题,在第2问时要注意答题顺序。

15.阅读材料,辨析作答。

材料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经济重心形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重心是相对稳定的,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国防形势的演变,必然也将寻找更适宜的发展区域,以扩大经济重心的范围乃至迁移。我国历史上的经济重心大致经历了由西向东,由北向南的历程。最终在东南地区结聚成一个新的经济重心,并取代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重心地位。

(下面是经济重心南移示意图)

(1)写出图中①相对应的历史朝代。

(2)小历说:中国古代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究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你赞同小历的看法吗?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南宋。

(2)不赞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主要的原因是自晚唐以来,大量中原人口南迁,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当然,南方自然条件好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以及唐末以来南方社会较为稳定,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等,也是经济重心南移的原

因。

【解析】

【详解】

(1)根据“经济重心南移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唐朝中期开始,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时期,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说明经济重心完成南移。因此图中①相对应的历史朝代是南宋。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不赞同小历的看法。因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主要的原因是自晚唐以来,大量中原人口南迁,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当然,南方自然条件好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以及唐末以来南方社会较为稳定,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等,也是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2、589 年,隋朝灭掉陈朝统一南北。 3、隋炀帝从 605 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 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和五大 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6、618 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7、618 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8、我国历女皇帝是武则天,她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9、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作用贤才 和虚心纳谏。 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 杜断。 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的谏臣 10、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 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历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11、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 人称为茶神。 12、由武则天提拔,被唐玄宗任命为宰相的名臣是姚崇。 13、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 为有名。 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14、唐朝时期,全国的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 15、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访是居民宅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 16、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17、唐玄宗统治时期进入全盛时期,历称为开元盛世。 18、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始于隋文帝时。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19、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两最为重 要。 20、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人物是唐太宗、唐玄宗和武则天。 21、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 年才被废除。 22、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政府在今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 域的行政和军事机构。 23、7 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24、唐朝时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 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25、8 世纪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经成为和同为一家了。 26、8 世纪中前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唐玄宗封南诏首 领为云南王。 27、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 都有往来。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卷_附答案

期末考试卷 (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表格中对应的题号下面) 1.隋朝在我国历史上有不少贡献,其中最重要的贡献是() A.重新统一南北B.建立三省六部制 C.创立科举制D.开通大运河 2.“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该诗句是说唐太宗() A.善于用人B.虚心纳谏C.科举取士D.勤政爱民 3.唐朝诗人孟郊的著名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里的“线”绝不可能是①麻线②丝线③棉线④尼龙线() A.①②B.③④C.④①D.②③ 4.下列内容,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①都是唐朝的僧人②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 5.我国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开元盛世”是在()统治时期 A.唐高祖B.武则天C.唐太宗D.唐玄宗 6.唐朝时发明的农具有:①耧车②曲辕车③翻车④筒车()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7.“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个民族的生活() A.契丹族B.女真族C.汉族D.匈奴族 8.隋朝时建立的被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的是() A.玉带桥B.泸定桥C.赵州桥D.西安灞桥 9.被称为“诗圣”的唐代著名诗人是() A B C D 10.中国古代宋元时期的科技发明中,为推动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是() A.印刷术B.造纸术C.指南针D.火药 11.“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这一记载所反映的历史是() A.北宋汴河流域人以石油作燃料 B.北宋东京居民以石油作燃料 C.北宋东京居民以煤炭作燃料 D.河南开封是我国最早以煤炭作燃料的地区 12.两宋时期,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主要是因为() A.当时政府做出了严格的规定B.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 C.便于从事生产劳动D.受国外风俗习惯的影响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第一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隋朝建立者:杨坚(隋文帝) 建立时间:581年年号:开皇 统一:589年意义:是继秦汉之后,又一次统一。 隋朝实现统一的条件:客观上:①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经济的发展;②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③南方陈政权统治的腐败。主观上:①隋朝建立后,励精图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②隋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大运河开凿原因:为大大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和交流。 开凿时间:隋炀帝时期开凿的用时六年。 概况:以洛阳为中心,北抵诼郡,南至余杭,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地位: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开凿大运河的影响(意义、作用):①大运河通航后,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②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③运河的通航还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④此后,历朝对运河不断疏浚、改造,使它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第二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隋朝灭亡的原因:统治者推行暴政,导致农民起义,最后被推翻。 唐朝建立者:李渊(唐高祖,开国皇帝)建立时间:618年都城:长安 李世民(唐太宗)上台时间:626年,627年改年号“贞观”。 魏征著名谏臣,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贞观新政主要内容:①在赋役制度方面,唐朝减少百姓服劳役天数,使人身关系束缚逐渐松弛;②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③唐朝在《隋律》的基础上,多次修订法令,删繁就简,化重为轻。 《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在历史上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唐太宗统治时期,被誉为“贞观之治”。 第三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 武则天原为唐高宗的妃子,兼通文史,多谋善断,受到高宗的宠爱和倚重。 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的统治史称“贞观遗风”,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①统治前期,重用酷吏,借此打破大族控制大局、垄断高官的局面;②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以此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③大力发展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科举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武则天还创立了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④注重减轻农民负担,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社会生产继续发展(最重要的一点)。 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的前期,年号“开元”,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姚崇被誉为开元初年的“救时之相”。 唐朝的经济高度繁荣表现: ①在农业生产方面,曲辕犁和筒车灌溉技术的发明、使用,促进了土地开发,增加了粮食 产量;②唐手工业在产品种类、生产规模、工艺技术方面都超过了前代;③唐初控制的人口不足三百万户,唐玄宗时增至一千多万户;④唐朝最盛时,疆域东至安东,西迄安西,北达蒙古高原,南抵南海。 第四课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 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明经科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能力,比进士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资料

一、知识回顾 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589年,隋朝灭掉陈统一南北。 3、隋朝建立的意义: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了隋唐时期数百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4、隋文帝的统治(开皇之治) (1).措施: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减轻人民负担。 (2).结果:国家统一安定,人口大幅增长,储积大量粮食和布匹,社会经济繁荣。 5、大运河开通的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6、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7、隋朝大运河(由北向南)分为三点(涿郡、洛阳、余杭)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 8、大运河作用:大运河的开通,使它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 9、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同年,李渊(唐高祖)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10、唐高祖退位后,传位李世民(秦王)。李世民就是唐太宗,年号贞观。 11、唐太宗治国思想:吸取隋亡的教训,认识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 12、唐太宗治国措施: ①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②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 ③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 ④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善断大事的杜如晦,人称“房谋杜断”,敢于直言的魏征(进谏200多次,最著名的谏臣) 13、贞观之治的结果: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14、女皇武则天(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1).地位: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政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措施: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 {结果: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15、.隋唐时,国家政治制度有许多创新,突出的是三省六部制,中央机构为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和尚书省执行。 16、开元之治 (1).时间:唐玄宗统治前朝 (2).措施{任用贤才,如姚崇等{重视吏治{崇尚节俭 (3).结果: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17、农业{兴修水利(共修建40多处大型水利工程) 18、农耕技术改进:水稻采取育秧移植栽培,江南地区成为最重要的粮食产地。 19、创新工具:曲辕犁和简单的蔬菜品种从西域传入,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重要的地位,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20、手工业{丝织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 21、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22、商业{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 {长安市分为“市”和“坊”(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23、唐朝的衰亡 (1).原因;唐玄宗统治后期,他渐渐贪图玩乐,不理政事,任用奸臣,导致“安史之乱”

统编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下期末测试历史试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2018.06 一、选择题:(本题有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隋朝建立②隋灭陈,统一全国③开凿大运河 B.①隋灭陈,统一全国②隋朝建立③开凿大运河 C.①开凿大运河②隋朝建立③隋灭陈,统一全国 D.①隋朝建立②开凿大运河③隋灭陈,统一全国 2.隋朝大运河是我国古代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下列对该工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该工程是隋炀帝下令开凿的②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 ③该工程以洛阳为中心④它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A.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唐太宗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贤明的皇帝之一,他的很多治国之道被后世所推崇,其中用人之道又更为重要,下列哪一个大臣不是唐太宗时期任用的() A. 魏征 B. 房玄龄 C.姚崇 D.杜如晦 4.小明对下图所示的工程和农具进行了研究。以下认识和思考正确的是() A.都江堰在秦朝时修建,筒车是唐朝时发明 B.都江堰是防洪灌溉工程,筒车是耕种工具 C.它们反映了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D.它们都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5. 郭沫若曾赋诗一首:“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诗中的“道艺”不可能包括() A.儒家思想B.建筑艺术C.佛学经典D.活字印刷 6. 藩镇割据是唐朝末年形成的一大恶瘤。下列历史现象的产生与这一“恶瘤”密切相关的是()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五代十国 D.宦官专权 7.北宋为防止知州权力过大而设置分权的官员是() A.宰相 B.通判 C.转运使 D.枢密使 8.下面是辽、西夏与北宋政权并立局面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9.辽与北宋“和好年深,双方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双方这一相对和平局面出现在下列哪一事件后() A.澶渊之盟B.金灭北宋C.岳飞抗金D.签订《尼布楚条约》 10. 岳飞在其《满江红·怒发冲冠》中写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里的“匈奴”指的是() A. 契丹统治者 B.突厥统治者 C. 女真统治者 D.党项统治者

《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附答案)

一、七年级下册综合题辨析题论述题 1.阅读下列材料: 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残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矣,而皆开自黄婆一人,是不当尸而祝之,社而稷之.与先蚕同列祀典乎? ——王应安《柳南续笔》原文大意:现在榨布广泛应用,用来御寒保暖,无论老少贵贱都离不开它。棉布成为后世的主要衣被原抖,其作用甚至超过了丝绸,这都是黄道婆一人的功劳.难道不应该像拜祭神灵一样崇敬她,让她享有与蚕神螺祖同等的祭祀吗?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 (1)在棉布盛行之前,我国人民的主要衣被原料是什么? (2)材料中所说“黄道婆一人的功劳”是指什么?你怎样看待这一说法? (3)黄道婆的成就对她的故乡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1)丝织品(丝、丝绸)、麻织品(麻布、麻)。 (2)革新棉纺织工具和织造方法,促进棉纺织业发展。这一说法充分肯定了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但说成是“黄道婆一人的功劳”,夸大了其个人作用(因为她是在学习黎族人民先进棉纺织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的革新)。 (3)使她的故乡松江地区的棉纺织业发生了技术性变化,逐渐上升为江南棉纺织业中心。【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棉布盛行之前,我国人民的主要衣被原料是丝织品(丝、丝绸)、麻织品(麻布、麻)。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道婆革新棉纺织工具和织造方法,促进棉纺织业发展。因此“黄道婆一人的功劳”指的是这一事件。这一说法充分肯定了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但说成是“黄道婆一人的功劳”,夸大了其个人作用,因为她是在学习黎族人民先进棉纺织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的革新。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道婆革新棉纺织工具和织造方法,促进棉纺织业发展。使她的故乡松江地区的棉纺织业发生了技术性变化,逐渐上升为江南棉纺织业中心。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台州是中国戏曲的发样地之一。据《台州地区志》记述:“晚唐、五代时,台州已有参军戏或杂剧演出。”至宋代,随着城市的繁案,合州戏曲开始兴盛,州县均有组织,“勾栏”业也等有民间艺人演出,经过长期演绎,台州戏曲于明末清初发展成合州乱弹。 材料二:台州乱弹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

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的建立统一1、隋朝的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 2、隋朝的统一时间: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二、隋文帝的统治措施:①发展经济编订户籍②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③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 1、隋炀帝时期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自北向南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全长2000多千米. 2、开凿的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3、意义:大大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地位: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四、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 1、背景: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2、历程:①隋文帝初步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②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③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④武则天时期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⑤宋朝改革发展了科举制,大幅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科举制的发展,对宋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3、科举制的影响①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②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五、隋朝的灭亡 根本原因:隋炀帝的暴政,导致农民起义,最后被推翻。灭亡时间: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隋朝随之灭亡。 第二课 一、唐朝的建立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三朝治国措施的共同点是重视人才、任用贤能。下面历史人物中哪些是在唐玄宗时被提拔担任宰相的( ) ①房玄龄②杜如晦③魏征④姚崇⑤宋 A.①② B.③④⑤ C.①②③ D.④⑤ 2、严格官员管理健全监察制度是防止政府权力被滥用的重要途径。为此秦始皇时期设立了( )A.丞相 B.御史大夫 C.门下省 D.军机处 3、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该诗句是说唐太宗( ) A.善于用人 B.虚心纳谏 C.科举取士 D.勤政爱民( ) 4、在学习郑和下西洋时,老师要求学生用两句话评价郑和及其远 洋活动,同学们积极发言。下面是当时的发言记录:小明和平使者, 扬威异域;小刚探寻新路,寻找黄金;小强友好往来,促动交流;小华殖 民先驱,海盗鼻祖。其中准确的是( ) A、小强和小华 B、小华和小明 C、小明和小强 D、小明和小刚 5、在一次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回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的话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哪 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6、为“唐风洋溢奈良城”做出贡献的中国僧人是( ) A、鉴真 B、玄奘 C、阿倍仲麻侣 D、一行 7、“杯酒释兵权”是下列哪位皇帝的作为?( )

A.唐高祖 B.宋太祖 C.宋真宗 D.宋高宗 8、杨家将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了,这些故事反映的是澶渊之盟订立之前( ) A、北宋与辽的争战 B、北宋与金的争战 C、南宋与辽的争战 D、南宋与金的争战 9、下列我国古代外贸港口中,属于两宋时期的名港是( ) ①扬州②杭州③广州④泉州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0、魏晋南北朝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到( )时,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的重心。 A.隋朝 B.唐朝 C.南宋 D.明朝 11、走进《清明上河图》,我们能够感受到北宋城市市民真实的日常生活,下面哪些是他们日常生活的写照?( ) ①能够去夜市买东西②边喝着茶边在瓦子里看杂技表演③普通百姓能够穿多种颜色的衣服④大街上店铺林立,你能够随意吃到各种风味小吃⑤城市平民都住着高大宽敞的瓦顶平房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⑤ 12、“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最早出现于( ) A.北宋、东京 B.北宋、四川 C.南宋、临安 D.南宋、广州 13、“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这个史书记载反映的是下列哪个王朝的兴起? ( ) A.宋 B.元 C.明 D.清 14、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的历史人物是( )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唐太宗 D.宋太祖 15、军机大臣是协助皇帝处理军务的官员,这个官职最早出现在( )

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题(含答案)

一、七年级下册综合题辨析题论述题 1.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材料二、“舍己为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材料三、“四大皆空修道义,六根清净解禅缘。万里崎岖不辞苦,求取真经为人间。”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日本在唐时曾和中国往来密切,你能说出当时日本派哪些人到中国来学习? (2)日本深受唐文化的影响,请你试举两例说明。 (3)材料二说的是谁?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4)材料三和唐朝的哪位历史人物有关?请说出他的主要事迹和著作。 【答案】(1)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 (2)文字、建筑、生活习俗、节日、茶道等。 (3)人物:鉴真;事迹: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4)人物:玄奘;事迹:西游天竺学习佛法;著作:《大唐西域记》。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日本在唐时曾和中国往来密切,当时日本派遣到中国来学习的有留学生、学问僧、以及遣唐使。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深受唐文化的影响,文字、建筑、生活习俗、节日、茶道等都受到唐朝的影响。 (3)依据材料二“舍己为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分析可知,材料二说的是唐代僧人鉴真。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的传播唐朝文化。 (4)依据材料三“万里崎岖不辞苦,求取真经为人间”可以判断与唐朝的僧人玄奘有关。他的主要事迹是西游天竺学习佛法,第一个把天竺的地理、历史、佛教、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回国后,根据西行的见闻由弟子写成了《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引用古人的话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二:唐太宗:“自古皆贵(认为……尊贵)中华,贱(轻视)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资治通鉴》材料三:下图是某老师所绘的《唐蕃关系示意图》。

201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模拟测试卷

期末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古人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你认为隋朝大运河的主要作用是() A.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B.方便了隋炀帝下江南C.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D.加速了隋朝的灭亡2.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②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④都重视用人()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3.“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最能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举措有①与吐蕃和亲,送去手工艺品和医药、生产技术等书籍②令东突厥首领管理旧部,朝廷里大量任用突厥贵族 为官。③令玄奘西游天竺④鉴真东渡日本 A.① 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4.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而杜甫的诗 沉郁悲怆、语言凝重,导致二人作品风格不同的主要 原因是() A.对祖国山河的感触不同 B.所受的教育不同 C.仕途不同 D.所处的社会现实不同 5.“学习书法,临摹古人优秀碑帖是通道”,如 果你想临摹方折竣丽,骨力劲健的“柳体”,应选择下列碑帖中的() A B C D 6.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应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展现了中国的灿烂文化。右图中,福娃欢欢的头部纹饰源自敦煌壁画中火焰的纹样,假如你想欣赏更多的敦煌壁画,应该去() A.甘肃省 B.河南省 C.山西省 D.四川省 7.对比右图中的两枚古钱币,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二者都是圆形方孔钱 B.钱币上都有汉字 C.唐文化对日本影响巨大 D.日本曾经隶属于唐朝8.如果你想知道唐朝人是怎样认识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的,你最好查阅的典籍是() A.《日本书纪》 B.《大唐西域记》 C.《金刚经》 D.《西游记》 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秦、隋、元三个朝代相似之处的是() A.都开凿过运河 B.都存在了不到50年 C.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 D.所设机构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七年级下册 历史知识点 学习七年级历史知识有两忌,自高和自狭。下面是X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仅供参考。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一) 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 1,原因: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代:①南方战乱少;②南迁的中原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③自然条件的变化;④引进新品种——从越南引进占城稻. 2,表现:①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②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③茶树的栽培有很大发展,江南的丘陵地区新辟许多茶园.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1,纺织业和棉织业:蜀地的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江浙丝绸产量高;从海南岛兴起的棉织业,南宋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2,制瓷业: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纸的冰裂纹瓷器,给人别致美感.北宋兴起的景德

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3,造船业:宋朝的造船业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也发达 三,南方商业的繁荣 1,商业都市: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是临安,其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而且还出现有早市,夜市. 2.海外贸易:宋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3.最早的纸币: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发展形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四,结论: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主要阶段及其原因: 从西晋末年至隋唐五代期间,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经济之所以开始趋于平衡的原因是:①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②从西晋后期,北方大量南迁人口,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③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比较比较安定;④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的融合,加速经济发展;⑤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人教版初一历史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 第?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正确的。 1.隋朝的统治繁荣一时,但很快便因隋炀帝的暴政而被农民起义所覆灭,它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A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西晋 2.“赵州桥什么人儿修?玉石栏杆什么人留?什么人骑驴桥上走?什么人推车轧了一道沟?赵州桥鲁班爷修,玉石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这是河北民歌《小放牛》的歌词,它是根据当地民间传说编成的,并广泛流传到今天。其实,赵州桥并不是鲁班修建的,它的设计和主持建造者是D A.祖冲之 B.贾思勰 C.僧一行 D.李春 3.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的吐蕃赞普是A A.松赞干布 B.尺带珠丹 C.尺尊东赞 D.骨力斐罗 4. 我国封建社会最为繁盛的治世局面是D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康乾盛世 D.开元盛世 5.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A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6.你要查找五代的历史,需要阅读A A.《资治通鉴》 B.《马可·波罗行纪》 C.《梦溪笔谈》 D.《贞观政要》 7.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北宋时期的D A.山东 B.东京 C.杭州 D.四川 8.“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B 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 C.农民的需要 D.达官贵人的需要 9.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A.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B.直到明朝末年才被废除

C.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D.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10.生活在两宋之交,其词具有:“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用口语,清新自然”特点的是A A.苏轼 B.关汉卿 C.辛弃疾 D.李清照 11.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开始于 B A.战国 B.北宋 C.南宋 D.明朝 12.岳飞受到人民尊敬的主要原因是C A.他对皇帝忠心耿耿 B.他遭奸臣谋害 C.他训练出纪律严明的岳家军 D.他坚持抗金的正义斗争 13.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描写了哪个朝代的节日欢乐气氛 C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4.明太祖所设立的直属中央的三司中,分管民政和财政的是D A.按察司 B.都司 C.民政司 D.布政司 15.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事件是D A.创立八旗制度 B.在中央设置内阁 C.设置议政王大臣会议 D.设立军机处 16.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D A.红楼梦 B.西游记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 17.明朝的倭寇是指当时A A.骚扰我国沿海的日本武士、商人和海盗 B.侵扰黑龙江流域的俄国人

初一历史下册复习资料)

初一历史下复习提纲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 时间: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 2、隋朝的统一 时间:589年 二、“开皇之治” 隋文帝的统治措施: ①改革制度②发展生产③注重吏治 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 1、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四五千里。 2、开凿的目的:①游玩江都;②加强南北交通;③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3、意义: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一、唐朝的建立 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 二、贞观之治 1、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 2、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 3、崇尚节俭; 4、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三、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为什么历史上称武则天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为开元盛世开辟了道路。 一、开元之治 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 (1)任用贤才(姚崇)(2)重视吏治(3)崇尚节俭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1、农业 (1)农耕技术的发展:育秧移植栽培 (2)茶叶生产的发展 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3)农业工具的改进:曲辕犁、筒车 2、手工业 (1)丝织业 (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 3、商业

(1)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2)长安城 ①城市布局: 宫殿、衙署、坊、市分置,宫殿区位于全城北部中央;全城呈东西对称分布;全城街道整齐,树木成行。 ②人口:百万人 ③边疆各族和各国人士云集,商业繁盛。 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一、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二、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 三、科举制的影响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1、吐蕃的风俗习惯 ①生活的地区:青藏高原一带。 ②生产:游牧为业,有的以农耕为生。 ③崇尚战功,以战死为荣。 2、文成公主入吐蕃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有什么意义? ①维护了和平,增强了友谊 ②密切了双方经济文化交流 3、金城公主入吐蕃 一、对外友好往来 主要的对外友好往来城市:长安、洛阳、广州、扬州。 二、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

最完整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结构图(精华版)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结构图 七年级历史教材为中国古代史内容,隐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由于受到教材篇幅的限制等原因,编写者往往会将其情感隐匿于教材之 中。下面由为你提供的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结构图,希望大 家喜欢。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结构图欣赏一、隋朝的建立、统一和灭亡 1 、隋的建立:581 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 、隋的统一: 时间:589 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隋实现重新统一的原因: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 了条件;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 双方的经济交流。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意义: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 创隋唐时期三百二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 奠定了基础。 3 、隋的灭亡:暴政引起农民起义,公元618 年,隋炀帝在江都

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二、隋朝经济的繁荣──“开皇之治” 1 、表现: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2 、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③统治者提倡节俭。 3 、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 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二三、大运河的开通 1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 、开通原因: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 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3 、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 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 运河。 4 、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5 、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6 、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7 、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8 、流通七省区:(略) 9 、开通的作用: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大大促进了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七年级期末试卷(历史部分) 一、选择题 1、继秦汉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近四百年的政权分立时期,结束这种局面是在哪个朝代建立后 ( ) A.东晋 B.西晋 C.陈朝 D.隋朝 2、巴拿马运河是通过巴拿马地峡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的通航运河,素有世界桥梁之称。在我国古代也有这样一项水利工程,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这个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长城 C.大运河 D.灵渠 3、毛泽东《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里唐宗指的是 (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4、《梦幻西游》游戏新推出一个游戏活动背景:大唐贞观年间的某天夜里,京城暴雨,巨雷轰塌长安衙门的监牢围墙,大批重犯趁乱一哄而逃。太宗皇帝李世民震怒,限期将在逃重犯缉拿归案。你知道当时由哪个部门完成皇帝的任务A.刑部B.兵部C.吏部D.工部 5、被后人誉为其统治具有“贞观遗风”的唐朝皇帝是: ( ) A、唐高宗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6、藏族有一首民歌,名叫《唉马林吉》(喂,听一听的意思),一直到今天都广为百姓传唱。歌词是正月十五那一天,公主答应来西藏。莲花大坝不用怕,百匹骏马迎接您。高耸雪山不用怕,百头牦牛迎接你。奔腾江水不用怕,百只皮筏迎接您。表达了对远嫁西藏的文成公主的怀念。文成公主远嫁西藏发生在 A.唐高祖统治时期 B.唐太宗统治时期 C.唐高宗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时期 7、作为小历史学家的你,如果想要研究唐朝时印度和西亚的历史,最好的参考书籍是() A.《史记》 B.《资治通鉴》 C. 《西游记》 D. 《大唐西域记》 8、赵州桥什么人儿修?玉石的栏杆什么人留?什么人骑驴桥上走?什么人推车轧上一道沟?赵州桥鲁班爷爷修,玉石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这是河北民歌《小放牛》的歌词,它是根据当地民间传说编成的,并广泛流传到今天。其实,赵州桥并不是鲁班修建的,它的设计和主持建造者是 A.祖冲之 B.贾思勰 李春D. 僧一行C. 9、某投资期刊以:金属期货飞流直下三千尺为题报道了金属期货市场行情,此处引用飞流直下三千尺是用来表达 A.金属期货市场当时跌幅很大 B.金属期货市场当日长幅很大 C.金属期货市场非常热闹 D.金属期货市场修建了瀑布 10、北宋都城汴京是今天的 A.开封 B.郑州C.南阳D.西安 11、在北宋与辽的檀渊之战中,坚决请求皇帝亲自率兵征讨辽军的宋朝大臣是: ( ) A.赵普 B.寇准 C.岳飞 D.韩世忠 12、中国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是在() A.三国时期 B.魏晋南北朝时期 C.唐朝时期 D.南宋时期 13、中国手工业者打商标做广告的意识始于(友情提示:济南刘家针铺广告)()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14、苏湖熟,天下足中苏湖指的是()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复习资料

人教版初一历史下册复习资料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杨坚(即隋文帝)都城:长安 2、隋朝统一全国: 589年隋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统一全国。 ★隋朝实现统一全国的原因: ①经过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南方江南经济不断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二、"开皇之治" ★隋文帝在位时的统治措施:①改革制度②发展生产③注重吏治 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隋朝经济发展的表现:(1)人口大幅度增长。(2)长安洛阳修建了许多仓库,储积了大量粮食布匹。 三、隋朝大运河 1、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涿郡——洛阳(叫永济渠);洛阳——淮水(叫通济渠);淮水——江都(叫邗沟);江都——余杭(叫江南河) 2、隋炀帝在位时期605年开凿。 3、目的:①游玩江都;②加强南北交通;③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3、意义: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隋朝灭亡的原因:(1)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导致农民起义爆发; (2)修建大运河,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重了人民负担;(3)手下部将反叛。 四、隋朝与秦朝的相同点 (1)都是结束了长期分裂实现了短期统一的朝代。(2)都开创了一系列重要的制度。 (3)都修建了许多浩大的工程。(4)都是因为统治残暴而亡。 第2课 "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时间:618年开国皇帝:李渊(唐高祖)都城:长安 二、贞观之治:(唐高祖退位传位给李世民,即唐太宗,年号贞观) ★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1)吸取隋亡教训。(2)采取开明政策和措施:①注重发展生产,轻徭薄赋②提倡节俭③合并州县④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学习七年级历史知识的第一步一一就是求知。下面X给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大家快来跟X 一起欣赏吧。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第四课科举制的创立 1、隋朝创立:隋文帝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分科取士)。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标志科举制正式诞生。 2、唐朝完善:唐朝科举制度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重 要。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人物是唐太宗、唐玄宗和武则天。 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武则天 开创了殿试、武举;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3、影响:科举制诞生之后,选拔官吏的权力也由地方 集中到了朝廷。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XX 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4、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一)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 ①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 是人类文字载体的革命;②印刷术的出现,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改变

了欧洲只有上等人才能读书的状况;③指南针发明 及应用于航海,促进了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为欧洲航海家进行发现美洲和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④火药武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 两位杰出科学家: ①北宋时期科学家沈括的科学成就有、创制“十二气 历”。②元朝时著名天文学家和水利专家郭守敬的科学成就有测定一年为天,与现在公历的公历基本相同,但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约三百年。 什么因素促使宋元时期科技得到如此巨大的成就?” 宋元时期政治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各民族各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承继隋唐时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辛勤的劳动等等。 史学:北宋的司马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他编写的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二) “和同为一家” 1、唐朝的民族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2.突厥与唐朝关系唐太宗派兵打败东突厥,俘获其首领颉利可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带答案)

A. 祖国统一 B.中外交往 C. 民族团 结 D. 抵抗侵略 9.进行研究性学习需要针对性地收集资料,下列收集到的图片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宋代针铺商标清明上河 图交子南宋海船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元朝国家统一 D.大都闻名世界 10.“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是该盟约的影响? 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 11. 某班历史课堂就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展开讨论,支持宋代已完成南移的史实是 ①南方人口占全国户口数的% ②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③水稻种植扩大,产量跃居粮食首位④国家根本,仰给东南⑤开封.杭州等城市商业发达。.

A.①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 ⑤ D.②③④ 12.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曾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我国宋代重大的科技成就是 ①造纸术的发明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③指南针的广泛使 用④火药的广泛使用 A.①② B.①③ C.①② ③ D.②③④ 13.“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蒙古族歌手腾格尔的这首经典名曲《天堂》,我们经常吟唱。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建立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完颜阿骨打 D.耶律阿保机 14.以学习主题统揽各阶段历史是学习历史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学习主题“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统揽的是 A.秦汉时期的历史 B.南北朝时期的历史 C.宋元时期的历 史 D.明清时期的历史 15.下图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A.宋朝的民族融合 B.元朝的民族融合 C.元朝的对外交 往 D.元朝的边疆管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