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国际法视角下的我国公安外国人管理(新)

论国际法视角下的我国公安外国人管理(新)

论国际法视角下的我国公安外国人管理(新)
论国际法视角下的我国公安外国人管理(新)

论国际法视角下的我国公安外国人管理

摘要:外国人管理是国家主权范围内的事。但国家在依据属地管辖原则行使对外国人的管理时,必须注意不违背本国所承担的国际义务,遵守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及与他国共同参加和遵守的国际条约和习惯。在我国不断融入全球化浪潮的今天,用国际法的视角来审视我国的公安外国人管理,对改进此项工作,树立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外国人管理的概念入手,通过对国内法和国际法关系的法理分析,从国际法的视角来剖析我国的公安外国人管理制度,并在总结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公安外国人管理符合国际法有关规定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公安外国人管理;国际法;问题;建议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区域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跨国的人口移动更加频繁,非法移民及跨国犯罪也随之增加。以外国人入出境、居留及相关活动等为主题的外国人管理问题正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力考验着主权国家,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多年来,国际社会在外国人管理上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处在一个国家境内的外国人都受所在国的管辖。为了保证和维护国家主权,国际间开展正常交往,外国人进入一国境内后必须遵守所在国的法律和法令。国家对其领域内的外国人的管辖权称为属地管辖权,也称属地优越权。[1]

由于各国独立行使并享有对外国人的属地管辖权,它们在本国境内给予外国人什么待遇,别国无权干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外国人入、出境、居留的有关事物由公安机关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等法律规定的属地管辖原则,凡是发生在中国领域内的违法犯罪行为,不论其行为人是中国公民,还是外国人,公安机关都有权依照中国法律予以处罚。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在我国的外国人管理工作上,公安机关是最不可或缺的行政和司法力量。本文的公安外国人管理

是指我国公安机关和警察人员在行政和刑事管辖活动中,对涉及外国人有关事务的管理,是国家主权在特定领域的重要体现。它不仅包括国籍,外国人入境、居留、出境的日常行政管理,而且包括外国人违法、犯罪案件的处理。一般而言,国家的属地管辖权所涉及的外国人还包括外国派驻本国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国际组织代表等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的外国人。但是,这类外国人的法律地位与一般外国人不同,应按照国际法原则、规则和制度由外交部门予以处理,不是公安机关管理的对象。

二、公安外国人管理和国际法的关系

(一)公安外国人管理和国际法关系的法理基础

国家主权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它是指国家具有的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对内和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利。其中,对内主权包括各国根据各自情况制定有关外国人管理的法律、法规。外国人在入境国居留,不论是临时性的,还是永久性的,不管他居留多长时间,只要他不离开入境国,必须接受所在国家的管辖。而一国政府对于一个合法入境的外国人,也应该提供法律保护,维护其合法权益;同时,对违法犯罪的外国人依法惩处。因此,国内法是外国人管理的主要依据。

另一方面,根据国家主权各国形成了互不相同的针对外国人管理的法律制度,出现了诸如国籍冲突、管辖冲突、庇护与引渡、甚至是外交保护等现象。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各国不断加强合作,协商签订双边和多边条约,或遵循国际习惯法,完善国际法体系。由此可见,国际法也是外国人管理的依据之一。

从本质上讲,外国人管理和国际法关系的理论基础是一直争论不休的国际法基本理论问题--国内法与国际法的关系。国际上关于国际法和国内法关系问题上持有两种观点,“一元论”,主张国际法与国内法属同一法系;“二元论”,主张国际法与国内法是两个不同的法律体系。我国法学者认为: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应既看到国际法与国内法是两个独立的法律体系,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它们之间是有着密切联系——互相渗透和补充。也就是说,1.从国家而言,在参加制定国际法时应当考虑国内法的立场,在制定国内法时必须顾及其承担的国际法义务,通过制定国内法履行国际义务,不应制定与国际法相违背的法律。2.从国际法看,它的许多原则和

制度是借用国内法概念的,例如,有关领土、条约的原则、规则在不同程度上来源于罗马法。另外,各国的国内立法实践对国际法原则、规则和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也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3.从国内法看,它也受国际法原则、规则和制度的影响。在不少场合国内法也采用国际法的概念,例如,国内法采用领土的概念以规定国家的管辖权。[2]4.从实践来看,处理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问题,实际上是国家如何通过国内法执行国际法的问题,也就是国家如何在国内履行其所承担的国际义务问题。目前各国通过采纳或转化的方式把国际法的规定纳入国内法,使其在国内得以适用,并对国际法的地位作出规定,从而解决上述问题。在我国,倾向于缔结的条约是我国法律的组成部分,并且可以在我国直接使用,但不能优于我国宪法。[5]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国际法虽然要求各国严格履行国际义务,以保证国际法的规定在国内得以执行和遵守,但对各国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在其国内适用,以及遇有国际法与国内法相抵触情况时如何处理并没有规定,这就为二者在实践中出现冲突埋下了伏笔。例如,美国由于主张后法优先前法原则,其国会后来通过的法律就可使以前已成为美国国内法一部分的条约规定在其国内失效。[6]总的来说,国内法与国际法之间是既对立有统一的辩证关系,既有互补性,又有不可避免的矛盾。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是完成外国人管理立法和执法工作的基础和关键。[7]

(二)国际法在公安外国人管理中的体现

1、国籍管理

在涉及外国人的管理,尤其是出入境管理工作中,公安机关首先遇到的是如何区别本国人、外国人、无国籍人、多重国籍人以及区别外国人是哪个国家的人,这些都属于国籍识别问题。国际法规定的国籍是指个人作为某一主权国家国民或公民的法律资格身份,是国家区分本国人和外国人的法律依据。1930年《关于国籍法冲突若干问题的公约》第1章第1条规定:“每一国家依照其法律决定何人为其国民。此项法律如与国际公约、国际习惯及普遍承认关于国籍之法律原则不相冲突,其他国家应予承认。”主权国家基于本国境内外国人与本国所存在的利益关系等情况,给予部分外国人以本国国籍,这对于进行国际迁移的个人而言,获得了变更国籍的机会,而对于一个主权国家而言,产生了对国籍的取得、丧失或变更实施管理的需要。[8]我国《国籍法》第7条规定:“外国人或无国籍人,愿意遵守中国宪法和法

律,并符合一定条件的,可以经申请批准加入中国国籍。”

在现代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应具有一个国籍,这不仅是国内法所要求的,也是国际法所要求的。就国内法来说,一个人取得某一国籍后,就可以以一个国民或公民的资格在该国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和承担义务;就国际法来说,侨居国外的某国国民或公民,都有忠于本国和承担一定义务的责任,他的国籍所属国有权保护他的合法权利,并有义务接受其回国。《世界人权宣言》第15条规定:“人人有权享有国籍”。因此,享有国籍是个人的基本权利之一,也是个人与国际法发生联系的纽带。

各国国籍法的规定或者采取的原则不同,有可能使某个人同时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国籍,也可能导致某个人不具有任何国籍,从而导致了国籍冲突。为解决这一问题,国际社会通过制订国际条约来解决国籍的冲突问题。例如,1930年的《关于国籍法冲突若干问题的公约》、《关于双重国籍某种情况下兵役义务的议定书》和《关于某种无国籍情况的议定书》,1954年的《关于无国籍人地位的公约》等国际条约均为解决国籍冲突问题作出努力。有些国家在平等协商、彼此谅解的基础上达成双边协议的方式来解决。我国分别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国家签订了关于双重国籍和无国籍的双边条约或协议,充分保障了广大华侨和侨居国公民的合法权益。我国长期以来为解决多重国籍和无国籍问题的立法和司法实践证明是符合国际法准则的,也是行之有效的。

针对国际社会中出现的双重国籍问题,我国在《国籍法》第3条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并通过以下规定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外国人在中国境内所生子女具有外国籍;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父母双方或一方取得外国国籍,本人出生时即具有外国国籍的,不具有中国国籍;经批准加入中国国籍的,不得在保留外国国籍;申请恢复中国国籍的,不得再保留外国国籍。

在我国境内,公安机关是申请加入、退出、恢复中国国籍的主管机关,并依照《国籍法》及我国签订的关于国籍的国际条约来处理有关国籍的具体事务;在受理涉外案件时,公安机关首先要查明外国人的国籍身份。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形:外国人同时持有两种不同护照;中国大陆居民与外国人结婚后在中国所生的子女持有外国使、领馆签发的护照申请出境证件或退出中国国籍的情形;外国人入籍申请过程中出现的双重国籍或无国籍现象; 偷越国境、合法身份证件失效等情况造成的身份不明的外国人查处情况;

2、涉外案件中的国家管辖权

根据国际法国家主权的基本原则,任何国家都可以按照本国的法律和政策对在本国领土范围内的一切人和物以及一切事件主张并行使管辖权,包括外国人和涉及外国人的物和事件,此称为属地管辖权,也称属地优越权。国家可以依据国家管辖权,针对本国领土内的外国人行使适当的立法、司法和行政权力。

根据国际法的基本准则,外国人在一国居住的时候,其合法权利应受到保护。受各国保护的外国人的权利一般包括:人身权、财产权、著作权、发明权、劳动权、受教育权、婚姻家庭权、继承权等人身、民主、民事权利及诉讼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制定了大量的与外国人权利义务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法律规范文件。其中,有关法律大致分为三类:Ⅰ、宪法对外国人法律地位的规定,例如,1982宪法第18条和第32条;Ⅱ、专门规定外国人权利义务的法律,例如,1981年《外国人所得税法》、1985年《外国人入出境管理法》和1986年《外资企业法》;Ⅲ、涉及外国人权利义务的法律,如,1979年《刑法》(1997修订)、《刑事诉讼法》(1996年修订)、1986年《民法通则》等。另一方面,我国与许多国家缔结了大量关于贸易、投资保护、避免双重征税和引渡问题的双边条约和协定;同时参加了许多与外国人权利义务相关的权利义务的公约,其中,国际公约大致分三类:一是涉及外国人某些特殊领域内的权利义务的公约,例如:1965年《关于解决国家和他国国民之间投资争端公约》(1992年批准)、1971年修订的1952年《世界版权公约》(1992年加入)、1994年《马拉喀什建立国际贸易组织协定》(2001年加入)等;二是涉及对犯有某些罪行外国人进行管辖、惩治和引渡的公约,如1970年《关于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公约》、1979年《反对劫持人质国际公约》等;三是一些关于国际人权的公约,如1948《世界人权宣言》,1986年《发展权宣言》等。

从国际法维护国家主权的角度考虑,世界各国都严格管理外国人违法活动。对违反本国法律或侵犯本国利益的外国人,依法进行查处。对此,我国涉外公安行政案件、刑事案件,不仅有实体法上的规定,而且有特殊的程序法规定。

(!)涉外公安行政案件

在公安机关专属管辖(外国人违反出入境管理、违反治安管理、违反枪支管理、违反交通管理、冲闯外国驻华外交代表机构、外国人组织或参与游行示威、外国人死亡)案件,共同管辖(违反外国记者管理、违反外国人宗教管理、违反

文物管理、违反劳动法、违反外汇管理、违反野生动物管理)案件,协助管辖(违反艾滋病监测管理、违反军事设施管理、违反税务征收)案件中,都有具体的处罚依据。

(2)涉外刑事案件

作为国家管辖权的一部分,刑事管辖权是指国家对刑事案件侦查、起诉、审判和惩治的活动。国家的刑事司法管辖有域内管辖权和域外管辖权两个方面:Ⅰ. 域内管辖权。它是国家依据地域而产生的权利,具有至高无上的特性。我国刑法把以下情况视为在我国领土上犯罪,因而我国刑法对其具有刑事管辖权:①航行或飞行于公海及其上空,或者停泊于外国港口、机场的悬挂我国国旗的船舰和飞机。根据国际法有关理论,我国刑法典第6条第2款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②我国的驻外使领馆。根据我国于1975年加入承认的《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规定以及主权对等原的国际法,驻外使领馆应视为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因而在我国驻外使领馆内犯罪的,我国刑法对其具有刑事司法管辖权。③犯罪的行为地或结果发生在我国领域内的刑事案件,即是犯罪行为实施地和结果发生地彼此脱离而形成跨国犯罪的现象。我国刑法采取的是行为地兼结果地原则。我国刑法典第6条第3款规定:“犯罪的行为地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Ⅱ. 域外管辖权。它是国家对领域之外的犯罪的管辖权,不是依据地域而是依据属人主义和保护原则而产生的管辖权。ⅰ.保护管辖原则。它是指国家对于外国人在该国领域外侵害该国国家和公民重大利益的犯罪所行使的刑事管辖权。我国现行刑法第8条专门针对外国人在我国领域之外对我国国家或公民犯罪作了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ⅱ.普遍管辖原则。它是指根据国际刑法的规定, 对于特定的国际犯罪, 各国均有权行使刑事管辖权。普遍管辖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属地管辖、属人管辖和保护性管辖的缺漏。当上述三种管辖无法实现时,根据普遍管辖来实现对国际犯罪的惩处。按照我国刑法第9条规定:“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本法。”根据我国加入的已生效的国际刑法方面的公约,我国可以对下列涉外刑事案件行使管辖权:外国人在

我国境外实施的国际犯罪,如果犯罪嫌疑人进入我国境内,依照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在所承担的义务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即普遍管辖;外国航空器被劫持到中国降落的,中国根据有关条约的规定可以进行管辖;非中国公民在公海上犯罪而被中国军舰依法扣留或捕获的,中国根据有关条约的规定可以进行管辖;特赦的国际刑事法庭所追诉罪犯在中国滞留或被逮捕的,中国根据有关条约可以进行管辖;根据不引渡即起诉的原则,中国对已抓获的犯有国际罪行的犯罪嫌疑人可以进行管辖。如果中国决定不引渡该犯罪嫌疑人,就应当追究其法律法律责任。

随着犯罪形势的发展变化以及国际间警务合作的深入开展,各国对涉外刑事案件的管辖权也在不断扩展,经常出现各个国家间依不同管辖原则而同时主张对某个涉外刑事案件拥有管辖权或不愿承担国际义务而不主张管辖权的情形,从而引起管辖冲突。为解决管辖权的争议问题,国际社会通常采取法律协调和外交协调的方式,前者主要根据国际条约的具体规定;后者在实践中,也须遵循犯罪地管辖优先、普遍管辖优先及或起诉或引渡的原则。

(3)涉外案件办理程序

为妥善地处置涉外案件,四部两院于1995年6月下发了《关于处理涉外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了分工,规范了程序,成为我国司法机关处理涉外案件的主要依据。为适应涉外案件不断变化中的新特点,公安部又于1998年5月和2003年8月分别发布实施了《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和《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并对涉外案件作了专门规定。

一般说来,在处置诸如非法移民等涉外案件时,当涉及到对外国人采取人身限制措施或外国人死亡的,各个国家都应履行所承担的国际义务:若案件发生地所在的国家与该外国人所在的国家签订有领事条约,应按条约规定办理;双方没签订双边领事条约,但参加《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的,按照公约的规定办理;双方没签订双边领事条约,且一方也没参加《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的,但若双方有外交关系的,可按互惠和对等的原则,根据有关规定和国际通行做法办理。公安机关在办理涉外(事)案件中,要务必履行以下程序:

①告知。《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第36条第1款第2项规定:“该当局应将本款规定之权利迅即告知当事人。”这里所指的权利,是涉外案件当事人与本国领事官员进行联系的权利,是告知程序的核心内容。对于告知时间,《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中规定“迅即告知”,但未就告知的具体时限作出规定。按照国际通行做法

和双边互惠对等的原则,一般限定在4天或7天之内。

②通知。《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第36条第1款第2项规定:“遇有领馆辖区内有派遣国国民受逮捕或监禁或羁押候审或受任何其他方式之拘禁之情事,经其本人请求的,接受国主管当局应立即通知派遣国领馆。”除此,连同外国人死亡的案件,双边领事条约有明确规定的(4天或7天),应当在条约规定的期限内通知;如无双边领事条约规定,也应当根据或者参照《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和国际通行做法尽快通知,不应超过7天。

(4)打击跨国犯罪的国际警务合作

①引渡。引渡是指一国把一个当时在其国境内的而被它国指控为犯罪或判罪的人,依该国的请求,移交该国审判或处罚的一种制度。①引渡是一项重要的国际法制度,也是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重要内容,但国际法并未赋予各国普遍的引渡义务,没有引渡条约的国家可以拒绝别国的引渡请求,除非请求国承诺遵守相互条件。因此,签署引渡条约对我国引渡的实施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引渡提供了法律保障。这不仅能促进我国与有关国家的司法合作,也能大大推动其他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引渡的法制发展可以说是飞速和令人振奋的,为了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引渡合作,打击犯罪以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我国一直积极通过协商与其他国家签订引渡条约。1993年,中国与泰国缔结引渡条约,这是我国的第一个引渡条约。至2008年3月31日,中国已与30个国家缔结引渡条约,已生效的有24个。同时,我国还积极参加了一系列通过引渡方式惩治国际犯罪的多边公约。2000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是我国第一部以国际刑事司法协助为调整内容的基本法律。其规定了引渡法的立法目的,基本原则,引渡的条件,引渡请求的提出,对引渡请求的审查,为引渡而采取的强制措施,引渡的执行,暂缓引渡和临时引渡,引渡的过境等,其内容既融入了一些通行的国际惯例,又结合了我国有关的国内立法、签署和参加的国际条约及司法实践。该法不仅对我国今后开展国际引渡协助有着良好的规范作用,对我国整个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开展均具有重要影响,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为我国有效地行使域外刑事管辖权,参与国际事务,共同携手打击国际、跨国犯罪打下坚实基础。

①赵永琛:国际刑法与司法协助[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4.188.

②刑事诉讼移转管辖

刑事诉讼移转管辖是指一国对于按照刑法空间效力所确认的原则而有权管辖的涉外刑事案件,因某种客观因素而委托他国进行刑事诉讼管辖的一种制度。诉讼转移制度的实施,进一步完善了一国的域外管辖权。我国在法律制订和司法实践方面都已经成功地开展了这种合作方式,对于我国来说,这一合作方式也是十分必要的和可行的。

作为引渡的一种替代措施,刑事诉讼移转管辖有助于弥补引渡程序中的不足,引渡程序中存在的缺陷之一是在引渡条件中,一般遵循本国国民不引渡原则。遇有这种情况时,在外国犯罪后逃往本国的罪犯就无法被引渡至犯罪地国加以追究,而起用诉讼移转来解决这一问题,就促使罪犯的国籍国根据犯罪地国的委托对案件行使管辖权,从而协助了犯罪地国对该犯罪的追究。诉讼移管还解决了我国与外国无引渡条约情况下无法引渡罪犯的困境,可以通过互惠协商委托罪犯藏匿的国家受理该案。目前与我国建立引渡条约的国家只有泰国、俄罗斯等五、六个国家,为了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刑事合作,我国可以用诉讼移管作为引渡的替代方式。这表明,在未建立引渡条约或条款的情况下,可以先就刑事诉讼移管开展合作,以此克服引渡的局限。总之,诉讼移管可以看成是“或引渡或起诉”原则的一种具体表现。

③国际侦查协作

国际侦查协作是指各国警察机关在跨国犯罪和国际犯罪侦查领域,为获取犯罪证据而进行各种形式的协同与配合。它是国家域外刑事管辖权的具体体现,两国或多国警察机关通过相互合作,使彼此获得域外侦办案件的权力,是国际警务合作在惩治犯罪的深层次发展。①

由于国际社会惩治犯罪斗争的迫切需要和各国之间友好关系的深入发展,促使国际侦查协作的范围逐步扩大,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案件管辖国依照普遍管辖或者属地管辖对域外刑事案件行使管辖权,在域外获取有关犯罪证据,完成特定的侦查任务,和协作方来共同携手打击犯罪,从而实现对域外的刑事管辖权。经过和协作国的联合侦查,共同办案,可以加强不同国家之间的侦查机关的业务交流、技术手段交流及情报交流,提高本国警察机关侦破国际犯罪的能力。例如,1996年2月3日

①向党.国际警务合作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161-162.

和1996年7月初,我国福建省公安机关分别同美国、英国警察机关直接合作,破获了两起跨国绑架勒索大案。

4.国家责任

国家责任,又称“国际责任”,是现代国际法中一个重要的法律制度。它是指当一个国际法主体从事了违反国际法规则的行为,或者说,当一个国家违反了自己所承担的国际义务时,在国际法上应承担的责任。(王铁崖主编:《国际法》,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136页。)

从本质上讲,外国人管理是一国依照其本国的法律规范如何对在本国境内外国人事物进行管理和服务的问题。国家是一个抽象的法律人格,因此,按照国际法上的国家行为理论,国家的行为须通过具体的部门或个人加以实施。按照《国家责任条款草案》规定:国家机关的行为归责于国家。一个国家机关(不论是属于立法、行政、司法或者其他权力之下)行使政府权力的行为、经国家或政府授权代表国家或政府行事的个人行为等均属国家行为。该草案又规定:“国家不对私人行为直接承担国家责任。”但众所周知,对于私人行为国家负有以“相当注意”防止外国和外国人的权利因私人行为而受到侵害的义务。国家的义务是运用相当注意以防止私人对作外国或外国人的人身、生命或财产的侵害行为,而在私人已经作了这种行为时,惩罚不法行为人并强令他们支付必要的损害赔偿,以尽可能使受害国得到必要的满足和补偿;如果国家没有运用相当注意或在事件发生后又没有采取有些叫措施加以制止,也没有给予受害人以适当的救济,没有履行自己承担的国际义务,则构成该国的国家责任。

在我国,根据目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及实施细则、四部两院于1995年6月下发了《关于处理涉外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等有关规定,外交部门和公安部门是外国人管理的两个最主要机关,劳动、工商、司法、安全、教育、外国专家、新闻、文化、卫生、海关等部门按照“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协调配合”的原则参与外国人管理工作。

5.外国人入出境、居留管理

(1)依法控制外国人入、出境

国际法规定:决定外国人入境问题是国家的内政,一个国家有权自行决定是否允许外国人入境,以及在什么条件下同意外国人入境。国家没有准许外国人入境的义务,外国人也没有要求别国必须准许他入境的权利。因此,一个主权国家可在不

与其签订的国际条约所承担的国际义务相违背的情况下,设置自己的标准决定哪些外国人可以入境。

在设置标准决定哪些外国人可以入境上,公认的国际法准则是,“每一个主权国家本身主权所具有的,进行自保所必需的权力使它有权禁止外国人进入自己的管辖范围,或者仅在本国规定的适当的情况和条件下,允许他们入境。”从各国的法律看,限制性的规定主要有:患有严重传染病,恐怖暴力分子,对入境国国家具有危害的人员等。[9]我国根据国际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实施细则》第七条中表明:下列外国人不准入境:①被中国政府驱逐出境,未满不准入境年限的;②被认为入境后可能进行恐怖、暴力、颠覆活动的;③被认为入境后可能进行走私、贩毒、卖淫活动的;④患有精神病和麻疯病、艾滋病、性病、开放性肺结核病等传染病的;⑤不能保障其在中国期间所需费用的;⑥被认为入境后可能进行危害我国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其他活动的。

国际法对外国人出境的一般准则是:无待偿纳税义务或债务、无未了结民事、刑事官司等,国家不得禁止外国人合法离境。外国人只要遵守了本国有关出境的规定,办理了出境手续,国家无权限制外国人出境。我国根据国际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第二十三条规定了不准出境的三类外国人: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认定的犯罪嫌疑人;人民法院通知有未了民事案件不能离境的;有其他违反中国法律的行为尚未处理,经有关主管机关认定需要追究的。

(2)准允难民入境、居留

根据1951年《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和1967年《难民议定书》,对符合以下条件者有义务给予永久居留的权利及保护:由于种族、宗教、社会团体和政治主张等原因,身处所属国家或常住国家之外,有充足的理由惧怕返回后遭受迫害,并不愿意或不可能向原居住国政府要求保护,而且规定“难民在受庇护国内享有高于无国籍人而又低于本国人的待遇,确定了“不推回”的难民处置原则,要求签署国在各自的外国人入出境管理中都应体现人道主义这一原则。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是《联合国宪章》、《国际人权公约》、1951年《联合国难民公约》及1967年《难民条款》的签字国,因而承担了相应的国际义务。我国自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后,即开始积极参加联合国大会关于联合国进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工程处工作议题的审议,并从1981年正式向该工程认捐。1979年中国恢复了在难民属执

委会中的活动,并多次出席有关难民问题的国际会议。1982年9月中国分别加入了1951年《关于难民地位公约》和1967年《难民地位议定书》。从1977年开始,中国已接纳并安置了来自越南、老挝、柬埔寨等三国的28万多难民。

(3)在对等互惠的基础上给予出境便利

在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的今天,国家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人口的跨国移动更加频繁。国际上类似欧盟为代表的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建立和发展,预示着国家主权的削弱即部分主权的让步。以跨国有组织犯罪集团和“蛇头”组织的非法移民已经成为全球上升速度最快的走私人口犯罪活动,现被联合国列为17大跨国有组织犯罪之一,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单个国家的打击活动难以奏效,必须依靠国家间的密切合作。而移民事务本身具有的国家主权性的特征使世界各国不可能制定出一部统一的国际移民法典,所以各国的移民实践只能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通过国与国之间的领事条约、互免签证或简化出入境手续协议等契约性国际条约,形成共同行为规范以便遵守。例如,《申根协定》的签署,旨在原7国现24国中取消内部边界对过境人员的证件检查,全面实现缔约国公民之间的自由往来,对缔约国以外人员入境,采取一致的移民政策。目前,我国已与55个国家签订过互免签证的协议,仍在执行的53个。一般地说,各国都是在对等互惠的基础上允许外国人为合法的目的入境和居留的。[10]

(4)给予外国人适当的待遇标准

对在本国居留的外国人给予何种待遇,原则上由各国自行决定。但是,从国家责任的角度看,一国对外国人的待遇应符合一定的国际法标准,否则应对其给外国人及其国籍国造成的损害承担国家责任。关于外国人待遇标准的具体内容,国际法的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着国内标准主义(又称国民待遇主义)和国际标准主义的争论。以源于阿根廷国际法学家卡尔沃倡导的外国人与本国人地位平等原则的国民待遇主义获得了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而源于英美国家国际法学家倡导并得到西方国家支持的国际标准主义,则认为一国对境内的外国人待遇应符合某种最低限度的、客观的国际标准,否则,即使外国人与所在国国民享有了同等待遇,该国也应对外国人所受的损害承担国家责任。[11]两种主张体现了不同利益之间的冲突。实践证明,绝对强调其中任何一种标准都不利于国际交往的进行和各方权益的尊重与维护。目前,各国都已通过有效的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在不同程度上承担了与外国人待遇有关的国际义务,这一义务可以被视为有关国家必须遵守的一种“国际义务”。而

最低国际标准与国民待遇原则在当今已呈现一种融合的趋势。[12]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8条和第32条规定,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经济组织都必须遵守中国法律,其合法权益受中国法律保护。根据前述中国基本法律及缔结和参加的有关条约的规定,在华外国人原则上与中国公民享有相同的财产权、债权、知识产权和人身权等民事权利,同时负有相应的义务。

6.人权的国际保护

尊重和保护人权是各国应负的国际主义义务,各国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护人权。保护人权与维护主权二者并不相悖,而且只有在平等、相互尊重主权的基础上,才能促进人权保护的发展。人权的共同标准主要体现在《世界人权宣言》,以后又由《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和《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公约》进行了充实和发展。但是,应该指出的是,人权标准的普遍性并不等于人权标准的惟一性,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发展程度不同,应该允许各国依照共同的人权标准,并结合本国国情,确定自己的人权保护措施。任何以人权标准的普遍性为主张人权标准的惟一性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反之,任何以人权标准的特殊性为由反对人权标准的普遍性的做法也是与现代国际法相悖的。

国家在人权条约下的义务可以从个人享有的权利规定中体现出来,如《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9条规定人人有权享有人身自由和安全,国家就承担保障个人人身自由和安全的义务。国家根据国际人权法,主要是人权条约所承担的义务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一般来说,(1)国家负有尊重和保证个人享有人权的义务:首先制定相关国内立法。《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经济、社会与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禁止酷刑公约》都要求缔约国采取有效的立法措施;其次。应废除或修改与国际人权条约义务相冲突的国内立法。例如。国家有关逮捕和拘留方面的法律应符合《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9条的规定。最后,还应采取司法、行政和其他必要的措施,保障人权的实现;(2)对于违反人权事件进行调查的义务;(3)对违法者追究法律责任的义务、给受害者提供有效救济的义务。

中国已先后批准和加入了《日内瓦四公约》《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公约》等17个国际人权公约。对加入的国际公约,中国政府都认真履行公约所规定的义务,通过立法、司法、行政等措施严格执行公约的规定,并按时提交有关公约执行的情况报告。1998年,我国政府签署了联合国著名的人权两公约之一---《公民及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这充分表明了我国积极参加国际人权保护事业的决心和信心。现

在该签署等待最高权力机构的批准。一旦批准了该公约成为其缔约国后,我们就有必要对我国法律与该公约的规定有哪些差异等问题作出充分的评估,并在此评估的基础上对我国现有法律规则作出相应的修改,以承担和履行公约所规定的各项国际义务。作为公约第三篇的内容中大部分涉及刑事法制问题。换言之,缔约国在该公约下在刑事法制领域中承担了较多的保护人权的国际义务。通观该公约第三篇的内容,起绝大部分的规定应该说是与我国现行刑事法制相一致的,比如关于死刑的规定、关于不得无理逮捕或拘禁的规定、关于禁止酷刑的规定、关于被告与判决有罪以及少年犯人与成年人分别羁押的规定、关于由独立而无偏见的法庭进行公正和公开审判的规定、关于刑事法律不溯既往的规定都与我国刑事法律或刑事司法实践基本相同。尤其是我国新的《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新增加的“无罪推定”原则更符合了该公约第15条规定的内容。这说明了我国刑事法制自建国以来历经几十年的实践和不断的修改完善,已包含了当代先进的文明的法律制度所具有的基本内涵,同时也证明了我国在刑事司法领域已具备了与公约接轨的基本条件。

7.用尽当地救济原则与外交保护

用尽当地救济原则虽是早已形成的一项法律原则,但它长期以来却只适用于解决关于外国人保护的领域中的国家间的争议问题,即因一国违反国际义务,侵害其境内的外国人待遇而引起该外国人本国的抗议或国际求偿,通称外交保护。但作为外国人本国行使外交保护权的一个条件限制,要求一国对其在外国遭到所在国的非法侵害的国民给予保护,进行国际求偿前,受损害的国民必须用尽加害国的救济办法。否则不得进行国际求偿。用尽当地救济办法包含两层意义:一是要求受害人用完加害国法定的、全部的有效的救济办法,即地方的、区域的和中央的所有行政办法和司法办法,并且将各种办法的审级用到最终。不过,如果在一个案件中,司法办法与行政办法并存,受害人应首先采用司法救济办法。当然,如果仅有行政救济办法可用时,那就必须利用它。另一层意思是要求受害人充分正确地利用加害国法律规定的各种救济办法中的所有程序。例如,诉讼程序中的传讯证人、提供必要的证据材料和有关文件、证件等。《奥本海国际法》指出:“当地救济办法的切实用尽要求外国人不仅采用他能够利用的实质性的救济办法,而且要利用依据当地法律地位所能支配的程序上的便利条件。”

外交保护是与国家属人管辖权和外国人法律地位相关的一项问题。依据国际法原则,一国国民在他国领域内,首先应服从所在国的属地管辖,遵守该国的法律。

在此基础上,外国人的人身和财产权益应由东道国依其法律和缔结的条约加以保护。因此,当外国人受到东道国的不法行为侵害时,受害人在寻求救济或求偿时并不当然地享有任何特权,而应首先依照东道国法律规定的行政或司法途径求得解决。但是,如果基于东道国政府的原因和责任,使得外国人所受侵害通过东道国的司法或行政救济途径无法得到解决和补偿时,则受害人本国政府基于属地管辖权和保护境外侨民的需要,有权向东道国政府进行直接的外交或通过国家间司法方式的索赔,追究东道国在国际上的国家责任,以便保护境外国民的合法权益。

外交保护是直接涉及有关不同国家相互关系和利益的行为,应当受到国际法的约束。由于外交保护是基于国际法而产生的一项国家权利,在具体实践中,是否行使外交保护权,属于国家自行决定的事项。但是,根据国际法,国家在行使外交保护权和决定采取外交保护措施时,其行为应符合:(1)本国国民在外国的合法利益和地位受到侵害,而且此种侵害是由可归属于该外国国家并应由国家承担责任的行为所致。(2)受害者从受害时至实施外交保护结束的期间内持续拥有保护国的国籍。(3)受害人已用尽外国当地的一切行政和司法手段及程序仍无法获得救济。

三、我国公安外国人管理中出现的与国际法不适应的情况

(一)被动应付国籍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

新形势下我国国籍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我国现行国籍管理政策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开始实施的,从开始实行到现在的半个多世纪里,我国政府的单一国籍原则在处理国籍冲突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也符合我国的国情、国家根本利益及国际法,并一直被世界许多国家和人民所认可。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我国还是整个国际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世界各个地区间的合作愈发紧密。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所处的国际地位也日益提高,与大国的关系进一步增强,与发展中国家包括东南亚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继续巩固发展旅居世界各地的华人地位逐步提高,海外华人、留学人员规模越来越大,人数越来越多。并已经从原来的单纯的从事劳动、餐饮、手工业等体力工作转向建筑设计、商务贸易等知识型工作,很多人特别是知识程度高,观念新的新移民都想在海外积累财富后回国做进一步的发展。由于我国现行的国籍政策以及广大移民在国外的关乎生存的现实问题(比如结婚、入学、工作、保险等),移民国外的中国人大多已经加入当地国籍,从而丧失了自己祖国的国籍。然而这一选择又给华人在国内的发展带来诸多尴尬。例如,回国签证有效期和停留的限制,就业许可的限制,办理房产、财务方面委托手续的繁琐,请国内父母照看子女时必须办理外国儿童寄养手续,儿童就学作为“外国学

生”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就连想要安度晚年回国定居的老华人呀要办理一系列繁琐的手续。(郭浩芬:《对承认双重国籍的思考》,载《理论观察》2006年第1期,第93页)

在这样的新情况下,越来越多的海外华人期望我国政府能改变政策采用双重国籍,允许他们保留中国国籍,并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表达这一想法。在1999年召开的全国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上,政协代表陈铎等12人提出了“关于撤消‘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规定的建议案”,即第2172号提案,表示“为了进一步调动世界华人积极爱国、报效祖国之心,提案郑重建议:尽快撤消主张承认双重国籍‘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规定,让华人真正感受到祖国、政府是他们漂泊在外的靠山。”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情况,比如一些人在国外长期居留或定居下来,还有一些在国外逗留一段时间后返回国内。其中一部分获得了外国护照,回国后以“外国人”身份活动;有的人在出境前先获得外国护照,以中国公民身份出境,而后以“外国人”身份入境;也有的人从未出境,在国内取得了国外护照,变成“外国人”,而这些人相当一部分又都拥有中国护照。究竟该如何对待这些“事实上的双重国籍者”,成为中国国籍管理者面临的一道难题。(刘晓婷:《中国国籍管理面临抉择--王辉耀,李旺两教授谈双重国籍问题》,载《今日中国论坛》2005年第5期,第93页)由此开始,相关社会团体、媒体、专家学者纷纷呼吁重新评估中国的移民政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做出适当的修订。主张恢复双重国籍的建议呼声四起,我国现行的国籍管理制度正面临着国内外形势变化所带来的挑战。

(二)公安外国人入出境管理体现的国际法准则不够

1、没有规定法律冲突的解决原则

我国的《外国人入出境管理法》没有规定与国际法冲突时的处理原则,包括与我国缔结、参加的国际条约冲突时的处理原则及国际习惯法的关系;没有规定作为我国特别行政区的香港、澳门的外国人出入境管理制度与大陆的同类制度的关系。

2、法律设计存在缺陷,涉外案件易引起国家责任

(1)与现行有关法律的规定不协调

目前,在现行的出入境管理法律法规中,对于行政强制的设定权并不明确,许多强制措施往往是由内部规范性文件规定。根据出入境管理的实际需要制定的强制措施与《行政处罚法》规定的设定权方式有所抵触,行政强制措施的具体方式、强度、时限与出入境管理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处罚明显不协调统一。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实施细则》第四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外国人无力交纳罚款

的,可以改处拘留,就超出了行政法规设定处罚的权限,与〈行政处罚法〉第十条的限制人参自由的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相悖。

单就对外国人的拘留审查这项强制措施而言,存在着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①与外国人非法入境行为的拘留规定不协调:《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惩组织、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犯罪的补充规定》第五条规定:“偷越国边境犯罪的,公安机关可以处15日以下拘留-----”公安机关对外国人非法入境行为最高可以处以15日的拘留处罚。问题是,如果一个外国人被拘留审查15日以上,又被处以拘留处罚,就会出现执行难的情况。因为,一般认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可以折抵限制人身自由的处罚,强制措施对人身自由限制的时间超出了出发的时间,实践中就会出现“难以折抵”的局面。为了避免出现这一情况,实践中往往对已被拘留审查15日以上的外国人回避使用拘留处罚,而科以罚款等其他出发措施。

②拘留审查与外管拘留规定的不协调。《外国人入出境管理法》第29条规定,对非法入境、出境的,在中国境内非法居留或者停留的----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可以处以警告、罚款或者10日以下的拘留-----。同样道理,若一个外国人被拘留审查15日以上,又被处以拘留处罚,就会出现执行难的情况。另一方面,将外管拘留的适用条件与拘留审查的适用条件相比较,不难发现,对仅仅有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重大嫌疑的违法者限制人身自由长达1个月、2个月,甚至无限期,显然不符合《外国人入出境管理法》的立法原意。作为一个基本法律,尽管该法第27条未明确规定拘留审查的期限,但是,从提高行政效率和保护相对人合法权益的基本要求出发,公安机关行使该职权也是应该有个合理期限的。

③拘留审查与留置盘问等行政强制措施对人身限制的时间相差甚远,十分不协调。

拘留审查与留置盘问有许多相似之处:1、性质相同,都是一种行政强制措施;目的相同,均是为了查清行为人违法犯罪事实;适用的对象相同,一般都是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只不过拘留审查的对象针对性要强一些,主要针对非法入境、非法拘留重大嫌疑的外国人;均可用于刑事案件的处理,被留置盘问的可能被释放,也可能由刑事立案,竟如刑事诉讼程序;拘留审查之后也可能被释放,一般解除之后要给予行政处罚,然后被遣送出境,也可能因涉嫌犯罪,而进入刑事诉讼程序。然而,两者对人身限制的时间相差甚远,十分不协调,如留置盘问时间一般是24

小时,案情复杂的可以延长到48小时。。拘留审查的时间是其几十倍。

④关于拘留审查的救济方式缺乏直接的法律规定:现只规定了允许外籍被告人所属国的驻华使领馆官员或家属探视,并允许通讯。至于该外国人对公安机关拘留审查不服,能够提起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才采取哪一种复议程序?被拘留审查的外国人能否提起国家赔偿,现行法律均无直接规定。由于《外国人入出境管理法》

缺乏这方面的内容规定,造成执法中无直接的法律依据,导致执法难。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陆续颁布了《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复议法》,规定了行政强制措施的救济条款。应当适用于拘留审查。但拘留审查采取的是自由选择和行政复议为终局裁决的原则,即并列救济原则;而不服治安拘留处罚的外国人,必须经过上一级公安机关行使复议后,才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出诉讼,即复议前置原则。

(2)行政处罚及强制措施的手段过多

按照现行的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对外国人违反出入境管理法能够实行的行政处罚,主要有警告、罚款、拘留、限期出境、驱逐出境等5种;强制措施有拘留审查、监视居住、遣送出境、缩短停留期限、取消停留资格、提供保证人和交纳保证金、不准入境、不准出境等。单就《外国人入出境管理法》中对违法的外国人所采取的手段而言,既有遣送出境又有限期出境和驱逐出境以及取消居留资格等,这些手段不仅规定烦琐,而且许多属于同一性质,与国际习惯的限期出境和驱逐出境的做法不符。

(3)忽视程序规定

完善程序立法,是世界行政法的发展趋势,这不但有利于规范行政行为,防止权力的滥用,而且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促进行政机关廉政,同时还有利于完善行政责任和救济制度。现行的《出入境管理法》秉承“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忽视程序规定,就连十分重要的出入境管理行政处罚程序也没有专门的立法,以致于主管部门只好参照《治安处罚法》执行。没有程序公正,实体法所能体现或实现的仍然只是法的正义的一部分。典型化的例子是关于拘留审查制度的设定。《外国人入出境管理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对非法入境、非法居留的外国人可以拘留审查。但期限、审批程序等则未见下文,造成公安机关自由裁量权过大。这就是立法时过度地强调行政权力而忽视保护公民权利造成的恶果。

(4)给予外国人的法律救济不充分

国际法中外国人国籍所属国外交保护的前提是该受害的外国人在居留国已用尽当地救济,且未能获得合理的补偿。在衡量司法救济的有效性和可适用性上,国际法上有一种观点认为,如果当事人认为这种救济不存在或无效或行同虚设,就可以认为这一条已经满足。

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第29条规定:“受公安机关罚款或者拘留处罚的外国人,对处罚不服的,在接到通知之日起15日内,可以向上一级公安机关提出申诉,由上一级公安机关作出最后的裁决,也可以直接向当地人

民法院提起诉讼。该法与我国1992年修正的《专利法》和1993年修正的《商标法》一起,在2000年以前都存在复议为终局裁决的条款,后为入世的需要,我国与2000年和2001年先后修正了《专利法》和《商标法》,把专利和商标的最终确权的权利交给了法院。如果本法不尽快改变此情况,将留下“救济不存在”之嫌。再据该法第30条规定:在本法第29条所列行为严重的,公安部可以处以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处罚。这两条确立了我国对外籍违法移民的处罚体系,但是这种体系的构建并不完善,因为在该体系中法律规定了警告、罚款、拘留、限期出境和驱逐出境等行政处罚,却只赋予罚款和拘留两项行政处罚以行政或司法救济,对处罚更为严厉的限期出境和驱逐出境的救济留下的却是立法空白。因此可以看出在我中国法律法规中对外国人的救济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13]

3.签证制度有违国家主权原则

签证是主权国家主管机关颁发给外国公民并允许其入、出、过境的许可证明,不排除为体现平等互利的国际法基本原则,国与国之间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签订互免签证或简化出入境手续协议等契约性国际条约。

外国人在中国驻外使领馆申请签证到港澳,又必须再申请签证到内地,这种进入一个国家却要双重签证的做法,有违国家主权的原则。

另一方面,一般来说,一个国家互免的是外交和公务签证,而我国出台的对前往深圳、珠海、厦门的外国人签发停留期为五天的特区旅游签证,外国旅游团到珠江三角洲地区(9市)6天免签证、到海南15天免签证以及对持普通护照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或过境的日本、新加坡、文莱公民可免办签证入境停留15日的做法,不仅体现不了互利互惠的原则,而且损害了主权国家签证制度的统一性,有违其中央事权的严肃性。

4.没有充分体现人道主义原则

作为1951年《联合国难民公约》及1967年《难民条款》的签字国,我国没有履行签署时“签署国在各自的外国人入出境管理中都应体现人道主义这一原则”的承诺。现在还没有专门的难民立法和明确的难民身份甄别程序,对难民的保护无法可依,对主管机关的行为无直接约束,管理处于无序状态。联合国难民署也认为我国对来华难民并没有接受。所以,如果不从根源上,即法律制度方面解决问题,就会给国内行政机关带来管理上的困难,不利于国家利益的保护,也不利于难民保护

和树立我国的国际形象。[15]

在各国移民制度中,国际法人道主义原则和国际人权还体现在移民问题上,很多国家放宽了对合法移民的限制,尤其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大量输入移民的国家,都把以家庭类移民放在优先的地位,对其中的直系亲属类移民不设限额,即审即批,充分体现了人道主义原则。而中国在《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第6条中严格规定了婚姻类、探望亲属类永久居留权的申请者,须保证婚姻关系及在中国连续居留满5年的较长时间限制,不能很好的表现国际法原则。

(三)法律滞后,不能及时体现国际法的新元素

1.国际习惯中法院为最终确权的做法急需得到确定。如前所述,相比我国的《专利法》、《商标法》,《外国人入出境管理法》已经滞后,国际习惯中法院为最终确权的做法急需得到确定。

2.程序立法亟待加强。完善程序立法,是世界行政法的发展趋势,这不但有利于规范行政行为,防止权力的滥用,而且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促进行政机关廉政,同时还有利于完善行政责任和救济制度.

3.与《公民及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接轨进展缓慢。人权保障再如,我国已签署并批准了《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公约》,同时也签署了《公民及政治权利公约》,目前正在为批准做准备工作。联合国大会在1966年制定的这两个人权公约,都涉及到在当事国领土上的一切个人的权利保障。如果当事国的行为不符合公约的规定,在外国人的待遇上可能会适用国际公约所规定的控制程序。仔细比照该公约和我国刑事法律的规定以及司法实践,仍有下列问题值得注意(1)关于在“合理期间内”审讯或释放被逮捕或拘禁之人的问题。我国刑事法律对公约中所谓的逮捕或拘禁“合理期间”以及延长期限的法定理由都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在实践中我国存在着超越这些法律规定的合理期间羁押嫌疑犯或被告,或者无法定理由拖延审判的作法,这显然不符合公约规定的精神。很显然,我国加入公约之前还是有必要对诸如此类的、隐含的规定来个彻底清理,采取各种必要措施将不规范司法行为降到最低程度,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与公约的接轨。(2)关于被告的自供或认罪的问题。公约第十四条第三项要求缔约国司法部门不得强迫被告人招供或认罪。该项规定在其含义和精神上与我国目前对被告人实行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一贯作法是有一定的距离。这种提法着重强调了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交代问题的义务,尤其是其后半句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具有一定强迫和威慑意味。而且在“无罪推定”的原则下,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根本就没有主动招供的义务,更不可因拒不交代而遭受从严处罚,所有举证嫌疑人有罪的义务和责任应当由公诉人来承担。(3)关于劳动教养问

人民币可兑换问题的国际法视角.docx

人民币可兑换问题的国际法视角 一、货币兑换的相关法律概念 有关货币兑换的法律规定在诸多国际条约中都有涉及,比如《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以下简称“基金协定”)、经合组织颁布的《资本流通自由化守则》、国际开发协会章程等。基金协定相对比较重要因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下简称“IMF”)为全球性组织,成员国众多,规则适用范围广泛。并且很多其他规则也会引用基金协定。因此笔者根据基金协定对货币自由兑换进行定义。货币自由兑换是货币发行国允许本国货币持有人将本国货币自由兑换成外国货币并不限制地用于对外支付与转移。最开始的基金协定第十九条规定,自由兑换货币指的是不接受第十四条过渡安排的成员国的货币或者基金认定为可自由兑换货币的非成员国货币。第十四条过渡安排指的是成员国可以限制对货币经常项目的外汇管制。基金协定的第八条规定成员国应当取消货币经常项目的外汇管制,不接受十四条意味着自愿受第八条的约束,因此按照之前的基金协定,自由兑换货币指的允许经常项目下自由兑换的货币。即只要各国允许货币经常项目下的兑换,即使不承认资本项目下的兑换,该国的货币也属于自由可以自由兑换的货币。虽然基金协定后来进行了修改,取消了第十九条,但是因为第八条以及十四条继续存在,因此该自由兑换货币的概念也在事实上存在。成员国接受第八条限制并不意味着不能对货币经常项目的自由兑换进行限制。经过基金批准之后,各成员国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因此,基金协定实际上强调的是经过基金组织同意的限制。基金协定鼓励货币的

兑换是为了修补混乱的国际货币秩序。二战前各个国家展开贸易大战,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竞争性货币贬值引发世界性经济危机。二战中获胜的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大国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其本质是建立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基本内容包括美元和黄金,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并实行固定汇率制度。系统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两大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负责维护有序的成员国之间交换安排,以避免竞争性货币贬值;国际汇率的稳定;保证一定条件下适当的担保,基金提供成员临时普通资金,使其有信心利用此机会纠正国际收支的失调,而不损害国家或国际繁荣的措施等;协助会员国建立正常交易的多边支付制度,消除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等;基金协定虽然鼓励货币兑换但对其做出相对宽松规定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资本的流动难以短期内实现,当时各国主张对货币资本项下的兑换进行限制,如同美国财政部所言“二三十年代历史表明,很多国家无法承担将大量本国货币兑换成黄金和资本逃避的风险。事实证明,国家的黄金以及外汇储备应当主要为了经常项目而进行。”国家没有能力接受非由于国内需求而流入的资本,担心这些游资的流入所产生的风险。这些担心也充分的反映在《基金协定》中,允许不接受货币的经常项目下的兑换,即使接受也允许在基金组织的同意下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而对于资本项下的兑换不进行规定。外汇管制是货币兑换的对立面,外汇管制越松,货币兑换程度越高。实现货币自由兑换的过程同时就是逐步解除外汇管制的过程。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外汇管制可分为对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管制。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

基于管理责任视角下我国公共管理研究

基于管理责任视角下我国公共管理研究 发表时间:2019-09-11T15:11:35.09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作者:严丹[导读] 摘要:公共人事管理责任是建立在科学管理原理基础上的传统人事管理“组织效率”的思维方式与当前人事管理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导向思维有机整合,以此来保障人事管理的价值性与工具性在实践中的有机统一,即有效的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与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摘要:公共人事管理责任是建立在科学管理原理基础上的传统人事管理“组织效率”的思维方式与当前人事管理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导向思维有机整合,以此来保障人事管理的价值性与工具性在实践中的有机统一,即有效的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与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正处于转型时期,落实并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及当代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给公共部门的内外环境带来了许多挑战。与此同时,公共人事管理责任日益凸显,公共人事管理责任也在实践中发生着变化,并且不断丰富并履行这一责任的过程。在公共人事管理的实践过程中以公共人事管理责任为核心,有效整合社会群体中的各方利益。本文通过考察我国公共人事管理责任在实践中的履行现状,对存在的问题以及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完善我国公共人事管理责任的对策,从而进一步提升公共人事管理责任履行程度这一问题。 关键词:公共人事管理;管理责任;对策研究 一、基本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在社会生产活动的过程中,各类组织承担着相应责任,而责任的落实则需要在现实管理活动过程中得以履行。公共人事管理作为管理的一个分支,必然要做出相应的管理活动并承担一定责任。因此,在研究公共人事管理责任时要对公共人事管理责任产生的来源及在实践中形成的过程和公共人事管理应承担哪些责任进行探讨。 1.公共人事管理责任内涵 “人事”一词在我国古代指的是世间的人情事理,其内涵十分广泛,与现代“人事”一词含义不同。现代管理学中的“人事”则专指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人与人、人与其所做的事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人事管理是指对特定一部分人与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管理。” 公共人事管理责任来源于公共人事管理实践中所产生的各种关系并且需要满足并承担人与事之间的特定要求。公共人事管理的对象是行政机关人员,在公共人事行政实践过程中要考虑到内部行政人员的需求及外部群众的需求。公共人事管理责任是通过组织效率和人本体诉求的人事关系来构建且发挥其作用来满足政府公共部门的有效发展,力求做到人事相宜的有机结合,则是公共人事管理所应承担的责任。 2.公共人事管理责任内容 公共人事管理居于公共管理的核心地位,公共人事管理不仅对于人才的选拔、录用以及公共管理过程中的各项政策的执行情况具有重要的意义。由此也可以看出,公共人事管理责任也是政策决定者和过程执行者所不可忽视的。从理论方面划分,公共人事管理责任包括内部责任和外部责任。内部责任又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组织效率与发展责任;二是行政人员本体诉求满足的责任。外部责任包括两方面,一是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的过程中是否保证自身行为对社会公众具有有益性的管理及自身社会服务是否达到人们群众的可接受性的责任;二是公共人事管理过程中是否具有公开透明性,满足相应社会群体利益的责任。从实践来进行划分,公共人事管理责任包括两方面责任:短期责任与长期责任。短期责任是指在行政管理的过程中跟据当前的战术目标所应承担并践行相应的责任,包括在组织规章制度、管理模式、人力资源都能够在执行目标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并实现组织效率与组织发展的有机结合。长期责任是指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公共部门不仅需要满足经济效益的不断增长,也应该考虑到经济效益增长的同时给其他资源所带来的压力。长期责任应该考虑到的是在实现社会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对公共部门自身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全面发展都有相应长远的责任。 3.公共人事管理责任的起源与发展 人类社会经历了由前工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现在逐步向后工业社会发展。第一次科技革命标志着工业社会的开启,在这一时期所追求的是社会财富快速增长,所持有的是一种片面的经济增长的价值观,为实现社会财富的不断增长,社会中的各个组织将对效率的追求看作是社会与自身快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作为知识的载体、服务的主体和公众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地位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可想而知。人的自主意识的觉醒表现在人与人以及人与事之间的关系上,开始有了不依附于他人或他物的独立人格,也表现为人开始按照自己的思考和行动方式有主动的选择性,通过自我选择、自我判断、自我负责来实现自身的价值。公共组织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在政府的行政管理活动中逐渐引入,然而随着社会内容的不断丰富化,政府所要面临的且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多,促使了人事公共管理责任的内涵也不断扩展。公共人事管理责任的价值性在于它明确组织的本体责任与外在诉求,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必须从“以人为本”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的选择符合价值诉求又符合时代要求的公共人事管理责任的及其发展路径,从而为组织责任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 二、当前我国公共人事管理责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公共人事管理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公共人事管理的实践过程日益复杂,公共人事管理责任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种历史和现实因素仍然制约着我国公共人事管理实践过程,在人事管理责任履行方面仍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不断去解决与完善。 1.行政人员基本保障有待提高 当前,在我国公共人事管理活动过程中,对行政工作人员所承担的各项任务的完成履行程度低,从而影响整体工作效率。其中在行政工作人员履行管理活动时存在着两方面的责任一是内部责任履行程度低即公务员行政效率低;二是外部责任履行程度低。行政人员的保障需求包括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物质需求指的是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完成相应的工作,履行相应的职责,所获得的劳动报酬。精神需求指的是在处理公共事务的过程中,行政人员的工作环境给行政人员的所带来的安全隐患。此外,在行政执行过程中,公务人员对自身权益的保障并没有处于主动位置,使得公务员的很多合理要求并没有得到满足。行政人员的基本保障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使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的过程中降低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使得行政工作的效率不断降低,导致整个行政队伍的工作积极性降低。 2.忽视行政人员合理的价值追求

从新公共管理理论视角看土地行政管理

从新公共管理理论视角看土地行政管理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在韦伯的传统官僚行政体制的引导下,逐渐陷入了许多困境,包括财政赤字、政府规模持续增长、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下降以及由此而来的政府信任危机等。政府为了应对这些困境和危机,必须推行改革。因此,西方国家开始推行这样一种改革思路,即必须突破传统公共行政模式,寻求政府管理上的创新。以1979年撒切尔夫人执政为时间标志,西方国家开始创新探索,到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逐步形成全球性的改革浪潮,“重塑政府”、“企业型政府”、“国家空洞化”、“市场化政府”、“再造公共部门”、“政府重组”等不同的改革口号在各国相继出现。这些改革由于在理论基础和具体措施上存在共同点而被冠以“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名称。 “新公共管理”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公共行政的新模式,它强调运用市场竞争的机制与原理和商业企业的管理技术来改造政府管理,改善政府绩效,而不再依靠改良和完善官僚制式的行政组织来达到目的。“新公共管理”旨在追求建立一种新的公共管理体制,使政府能高效、低成本地运行,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体现了对市场机制和私营企业管理方法的借鉴以及对传统公共行政的超越。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管理理念 第一,以效益为主要的价值取向。

新公共管理理论根据交易成本理论,认为政府重视的不是管理中严格的程序、过程、规章制度等的投入,而是管理活动的产出与效绩,应关心公共部门直接提供服务的效率与质量,能够主动、灵活、低成本地对外界情况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利益需求作出富有成效的反应。因此,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在政府管理中资源配置应与管理人员的业绩和效果相联系;在酬金上。强调按业绩而不是按传统的任务来付酬;在对财力和物力的控制上,强调采用根据效果而不是根据投入多少来拨款的预算制度,最终体现对管理效益的关注。 第二,对产出控制的重视。 在这方面,最显著的变化是用绩效和计划预算取代原有的预算制度。计划预算是根据机构特定项目来进行资金分配,而且员工也变成了计划预算的一部分。同时,战略管理受到政府重视。这就意味着要明确组织使命,并对其能否实现目标有所预期,还要了解组织与环境相适应的程度,组织在该环境中的优势与不足,以及环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第三。政府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 我们通常都会讲,市场失灵使政府不得不介入到市场规则中,同样,政府也有失灵的时候。而新公共管理就主张用市场的力量来改造政府。在公共部门中引入市场机制,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公共部门机构之间展开竞争。提高公共物品及服务供给的效率。政府的职能是“掌舵”而不是“划桨”,政府应该严格将管理与具体操作分开,有效的政府并不只是一个会实干的政府,

自然辩证法答案

1、雅典时期自然哲学的重要成就及其自然观意义? 重要成就1)米利都学派。泰勒斯关于世界万物本原是“水”的主张2)毕达哥拉斯学派。该学派提出了“万物皆数”的世界本质论,认为“宇宙万物的结构及其运行服从数的和谐”,这一学说在科学思想史上意义深远。3).原子论思想。该派别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肉眼所不能看见的物质微粒,永恒运动是原子的本性,自然界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聚散及其运动,整个世界由原子和虚空所构成。4)亚里士多德学说。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是一位承上启下的人物,在他的哲学中,哲学和自然科学已开始分化。a在世界本源问题上,提出了两种“实体”说,并用“四因说”加以论证;b在宇宙结构问题上,主张地心说,建立了同心球宇宙模型,第一次把几何学和天文学结合起来;c在物体运动问题上,认为物体只有在外力推动下才能运动,重物坠落的速度较轻物快。 自然观意义1)亚里斯多德和其他希腊思想家的最大功绩就是把自然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2)古希腊科学是哲学的一个方面,所以它一开始就有重视理论思维、重视理性探索的特征,具有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和物活论的色彩,由于毕达哥拉斯主义和柏拉图主义的影响,古希腊科学中含有特别重的数学尤其几何学的成分。公理化和演绎推理的方法被运用到各门学科中去。在科学研究方法上,在希腊化时代的阿基米德那里,也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逻辑推理的方法、严格定量的数学方法都已趋成熟,实验的方法也初露端倪。3)这些都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做好了准备。近代自然科学就是从古希腊自然科学演进而生。 2、从科学发展模式的角度,比较库恩与波普尔的科学哲学思想。 波普尔的科学发展的证伪主义模式与库恩的科学发展的范式论模式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科学发展的起点不同。波普尔科学发展的起点是“问题”。他认为科学是从问题开始的,并把问题分为①实际问题,即需要通过理论来说明的问题,②疑难问题,即用现有的理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在库恩的视角中,“范式”则成为了科学发展的起点,有了范式指导下的解决疑难活动,科学才开始发展。 2.科学进步的标准不同。波普尔的科学进步标准是理论的可检验度(可证伪度),在波普尔看来进步的理论就是可证伪度高的理论,也即“具有最大可能的经验内容的理论。在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中有两种进步:(1)在常规科学时期,解谜能力是进步的标准。(2)科学革命的进步,也就是科学共同体“把范式转换看成进步 3.两种模式所强调的发展过程的重点不同。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模式和库恩的范式论模式都强调了革命的作用,但波普尔似乎对科学发展中的量变重视不够,库恩在他的范式论模式中则强调了常规科学的发展作用,同时明显地突出了量变到质变之间的转化。波普尔突出了动态的进攻性的“证伪”,而库恩则动静结合,强调辩护性的“范式”。 3、试比较中国封建时代科学与古希腊科学的异同。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1. 中国封建时代形成了实用科学技术体系;2. 大一统技术和手工业技术在科学技术体系结构中占主导地位;3. 科学研究成果大多处在经验形态,理论知识相对不足;4. 科学研究受大一统的社会环境制约。 古希腊科学的特点:古希腊科学是哲学的一个方面,所以它一开始就有重视理论思维、重视理性探索的特征,具有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和物活论的色彩。由于毕达哥拉斯主义和柏拉图主

从国际法视角看中印边界问题_1

从国际法视角看中印边界问题 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的中印边界问题一直阻碍着中印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在特定时期和背景下,边界问题成为中印关系恶化的推动力和深化的巨大障碍。中印边界争端的形成和发展既有历史因素又有现实因素。中国历届政府都没有承认1914年英属印度时期炮制的“麦克马洪线”。中国的和平崛起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1]。因而,处理好同周边邻国的关系是现实的需要,而中印两国边界问题的和平解决无疑会为两国关系的和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中国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一.中印边界问题的法律分析(一)传统边界線的含义中印传统边界线,即中印双方根据行政管辖所到的区域,依据自古以来的长期占有事实而确定的界线,而这类边界线是长期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所以又称历史边界线。中印双方都承认传统边界线,但对传统线的具体位置认识不同,因此出现了争议地区,产生了边界问题。传统线和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之间的领土主要由门隅、珞渝和下察隅三个地区组成。而早在唐代吐蕃王朝统一西藏时,门隅、珞渝和察隅已属西藏管辖。[2](二)“麦克马洪线”的违法性确立国家边界主要有两种,一是基于历史形成习惯边界,并且得到相关国家的默示承认;另一种方法是通过相邻国家边界条约来确定边界。表面上看,“麦克马洪线”是通过条约来划定的,但是,“麦克马洪线”的划定却并不符合国际法上的惯例。在西姆拉会议中,麦克马洪令贝利秘密潜入西藏境内,以便提供资料供他划出中印边界。然后麦克马洪以贝利的非法勘察资料为

依据,单方在“比例尺为一英寸等于八英里的地图上”画出了这条“麦克马洪线”。而且“‘麦克马洪线’本身从来没有经过中国代表讨论”[3] 就被麦克马洪塞进了西姆拉草案的附图。可见,“麦克马洪线”的出台没有定界和标界的过程,完全是麦克马洪的单方行为。二.中印边界问题可能的解决方案和前景(一)国际法方面的设想布朗利说“领土所有权在许多情况下可能是相对的”。奥本海国际法也指出:“但在实践中,主权有时是分割的。…第一个或许是唯一的真正例外是所谓共管”。地有人将共管称为“共同主权”。'那么,对门隅地区,印方称达旺(门隅的首府)处于连接印度东北部与母体的狭长地带上,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为了排除其担忧,可规定在这一地区双方均不驻军,禁止军事进入,这样就保证了印度的安全利益不受威胁。(二)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主权是国家具有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国家主权具有两方面的属性,即在国内是最高的,在国外是独立的”。领土,是国家主权行使的对象,也是一国人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主权与领土是不可分的。1993 年9 月中印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印度共和国政府关于在中。只有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解决边界问题,落实这一原则,才能促进中印双边关系进一步发展。(三)加强高层互访,为两国边界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个稳固的政治平台与其他大国和周边国家的交往相比,中印两国交往还十分不够。就边界问题的协商也仅仅停留在原则的层面。中印两国需要高瞻远瞩,进一步推进两国高层互访,加强两国高级首脑往来,通过外交途径密切两国政治关系,

国外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六种

国外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六种 国外经济学家认为,西方工业化是"三分靠技术,七分靠治理",专门是人力资源治理,更是企业进展的庞大动力。我们的企业经营治理者能够结合我国国情和自身特点,从中有所借鉴和创新。 一、"抽屉式"治理 在现代治理中,它也叫做"职务分析"。当今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大中型企业,都专门重视"抽屉式"治理和职位分类,同时都在"抽屉式"治理的基础上,不同程度地建立了职位分类制度。据调查统计:泰国在1981年采纳"抽屉式"治理的企业为50%。在1985年为75%,而在1999年为95%以上。最近几年,香港的大中型企业也普遍实行"抽屉式"治理。 "抽屉式"治理是一种通俗形象的治理术语,它形容在每个治理人员办公桌的抽屉里,都有一个明确的职务工作规范,在治理工作中,既不能有职无权,也不能有责无权,更不能有权无责,必须职、责、权、利相互结合。 企业进行"抽屉式"治理有如下五个步骤: 第一步,建立一个由企业各个部门组成的职务分析小组; 第二步,正确处理企业内部集权与分权关系; 第三步,围绕企业的总体目标,层层分解,逐级落实职责权限范畴; 第四步,编写"职务讲明"、"职务规格",制定出对每个职务工作的要求准则; 第五步,必须考虑到考核制度与奖惩制度相结合。

二、"危机式"治理 在世界闻名大企业中,随着世界经济竞争日趋猛烈化,相当一部分进入坚持和衰退时期,柯达、可口可乐。杜邦、福特如此的大企业,也曾显现大量的经营亏损。为改变状况,美国企业较为重视推行"危机式"生产治理,掀起了一股"末日治理"的浪潮。 美国企业界认为,如果一位经营者不能专门好地与职员沟通,不能向他的职员们表明危机确实存在,那么他专门快就会失去信誉,因而也会失去效率和效益。美国技术公司总裁威廉·伟思看到,全世界已变成一个竞争的战场,全球电讯业正在变革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他启用两名大胆改革的高级治理人员为副董事长,免去5名倾向于循序渐进改革的高级人员职务,在职工中广泛宣传某些企业由于忽视产品质量、成本上升、导致失去用户的危机,他要全体职员明白,如果技术公司不把产品质量、生产成本及用户时刻放在突出位置,公司的末日就会来临。 三、"一分钟"治理 目前,西方许多企业纷纷采纳"一分钟"治理法则,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具体内容为:一分钟目标、一分钟颂扬及一分钟惩处。 所谓一分钟目标,确实是企业中的每个人都将自己的要紧目标和职责明确地记在一张纸上。每一个目标及其检验标准,应该在250个字内表达清晰,一个人在一分钟内能读完。如此,便于每个人明确认识自己为何而干,如何去干,同时据此定期检查自己的工作。 一分钟颂扬,确实是人力资源鼓舞。具体做法是企业的经理经常花费不长的时刻,在职员所做的情况中,挑出正确的部分加以颂扬。如此能够促使每位职员明确自己所做的情况,更加努力地工作,使自己的行为持续

从公共管理角度浅析公共利益

从公共管理角度浅析中国的公共利益问题姓名:武瑞芳学号:zs11090059 班级:11级行管 摘要: 本文从关于公共利益的古典理论以及近代一些理论出发,强调了公共利益的重要性以及此概念的抽象性,从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对立统一关系出发,简述了如何处理公私利益,如何在保证公共利益的前提下不至于减损私人利益,参考了余少祥的观点,从立法、行政、司法三个角度出发提出协调公司利益的一些见解和建议。 关键词:公共管理公共利益私人利益公私利益协调 公共管理从产生意义上讲是公共组织的一种职能,包括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组织和以公共利益为指向的非政府组织(NGO)为实现公共利益,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从这个职能中,我们可以看到,利益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实现公共利益。什么是公共利益,从古典理论到现代理论,说法各不一。 一、关于公共利益的一些理论 在古典的共和理论中,公共利益和共和是联系在一起的。亚里士多德在对共和概念进行界定时,主要就是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他认为共和以群众即大多数人为统治者而照顾公共利益。亚里士多德认为,区分正宗与变态政体的“绝对公正的原则”,其根本着眼点是“公共利益”。可以看出,他的的古典共和论对公共利益是非常重视的。他认为,共和的宗旨在于把政治权力建立成一种能为共同体中所有人共享的、保障各阶层利益的公共架构,以使政治共同体能够获得稳定的秩序而得以保存。而共同体中所有人共享的利益实际上就是公共利益。而以联邦党人为代表的新共和主义对这种古典共和主义理念加以继承并发扬,他们将以代议制为基点的间接民主融合进共和理念中,公共利益又成为间接民主的目标指向之一。 在西方的哲学论著中,关于公共利益有如下几种说法;1、认为社会生活中只有个人;利益和集团利益,所谓的公共利益是不存在的,最典型的就是“阿罗不可能定理”;2、承认公共利益的存在,但是认为公共利益是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3、全民全体利益说,这种观点认为,公共利益是公民的整体利益而不是局部利益,是普遍利益而不是特殊利益;4、大多数人利益说,这种观点认为,公共利益不一定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社会中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也是社会利益;5、目的价值说理论,认为公共利益是一种抽象的目的价值,就像真理、正义、公平一样,很难描述,既不是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也不是人类的整体利益,是一个社会通过个人的合作产生出来的“事物价值的总和”。[1] 在新公共服务理论派看来,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的目标而不是副产品。该理论认为,公共行政官员必须致力于建立集体的、共享的公共利益观念。政府应该将社会的公民聚集到一个公平、能够真诚合理协商解决社会问题方案的环境中来,并且这些经由协商等程序产生的解决方案必须完全符合

自然辩证法视角下的工程技术创新

自然辩证法视角下的工程技术创新 摘要:创新是工程活动的灵魂,决定着工程技术的成败,同时它也是自然辩证法的精神实质和目标追求。而工程技术创新是工程创新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作为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辩证法。本文从自然辩证法的视角出发,并结合杭州湾跨海大桥这一相关案例,积极探索自然辩证法对工程技术创新的方法论启示。 关键词:工程技术创新自然辩证法方法论启示 工程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形式之一,是创造能够满足人类所需要的新存在物的实践活动。工程活动的灵魂在于创新。我国是一个工程大国,但不是一个工程强国,究其主要原因在于工程创新。而工程技术创新是工程创新最为关键的因素,创新是自然辩证法的精神实质和目标追求。因此,本文在自然辩证法的视角下,结合杭州湾跨海大桥这一相关案例,探索如何运用自然辩证法原理指导工程技术创新,对于增强我国工程建设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对于促进工程技术创新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自然辩证法的定义 自然辩证法是通过对自然科学技术研究的成果和它的历史以及各门自然科学技术特殊的研究方法进行哲学概括,即间接地去揭示自然界和自然科学技术发展的普遍规律及一般的研究方法。自然辩证法作为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广义上来讲,它是自然界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辩证法在自然界中的具体化;从狭义上来讲,它是科学技术的辩证法,是关于科学技术的研究方法和发展规律的哲学思考。另外,自然辩证法以科学技术为媒介,还包括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辩证法及其发展规律学说的研究。 二.创新是自然辩证法的精神实质和目标追求 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毕生都在进行创新思维,都在从事创新事业,并且创立了始终在指导着人们从事各个领域的创新活动的自然辩证法。从自然辩证法的功能来看,它既包含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功能,

公共管理题目汇总

公共管理题目汇总 1、公共关系管理对塑造企业形象的作用 2、当前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现象与策略 3、分析如何把公共卫生管理运用在卫生监督工作中 4、我国公共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5、公共卫生事件档案的管理与利用 6、公共管理视阈下档案服务社会化浅析 7、构建农村公共设施基层管理模式的思路 8、公共自行车智能管理系统的改进 9、突发公共事件病区批量患者搬迁的流程管理与评价 10、城镇化背景体育公共服务管理浅析以陕西省为例 11、新闻媒体对公共危机管理的积极介入 12、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研究 13、新常态下的公共管理:困境与出路 14、市场经济与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关系论述 15、新公共管理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中的利与弊 16、浅谈公共管理中的数字化城市管理 17、关于公共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探讨 18、新时期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 19、包容性视野下的公共安全管理:维度分析与战略创新 20、新公共管理理论视域下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研究 21、城市公共危机网格化应急管理模式存在问题及解决路

径研究 22、基层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科学管理及服务优化 23、浅析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 24、公共治理视域下高等教育管理改革路径探析 25、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探究以新公共管理为视角 26、公共部门信息质量管理的基本问题研究 27、公共管理视角下政府机构借助网络数字技术对非遗的保护机制研究 28、城乡公共服务网格化管理模式的设计及运行 29、论自媒体时代下的政府公共危机管理 30、探究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律规制 31、风险社会背景下公共安全管理教学改革架构 32、关于高校公共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和维护分析 33、公共管理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 34、浅谈基于的公共卫生管理与分析决策系统 35、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特色专业建设 36、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企业专利管理人才培养研究 37、网络舆情参与对现代公共管理的影响 38、加强公共安全管理的三维空间 39、我国公共组织管理中人员激励问题的思考 40、浅谈新公共管理视域下的社区警务

[网络战,国际法,视角]浅析国际法视角下的“网络战”及我国的应对策略

浅析国际法视角下的“网络战”及我国的应对策略 一、网络战的国际法概述 (一)网络战在国际法上的形式及定义 网络战属于一种新型的作战方式,目前,国际法还未对网络战的定义进行统一,由于网络战类型的发展较为迅速,其定义也在不断变化。 1、国际法上网络战的定义 网络战属于一种网络的攻防军事行动,主要是指利用相关技术来对敌方的网络信息系统进行打击及摧毁,但又不会影响自身的信息系统运行。社会在高速的发展,网络战当然也在不断的得到更新,其已经成为了杀伤力最大的一种作战形式,若网络战与火力战进行结合,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也正是因为这点,世界各国都在组建自己国家的网络战不低,增强自己国家的作战能力。在20世纪九十年代时,美国率先提出了以网络为中心的战争,并在一些军事行动中动用了此种技术,例如在对阿富汗进行打击时以及伊拉克战争中。目前,网络战在世界各国中均得到了较为有效的应用。 2、国际法上网络战的形式 当今,全面的网络战中还没有在整个世界发生过,依照现有的理论和形式对网络作战进行分析,可将网络战划分为三种形式:(1)秘密行动。类似于间谍,网络作战中,秘密行动作战方式最为常见,目的是收集和窃取他国的资料;(2)小范围的网络战争。对敌方使用公开性的手段对其进行网络攻击,摧毁其网络信息系统,攻击的方面有很多,例如商业金融等,此种形式的破坏力相当于实际的活力战争所产生的经济破坏。(3)运用网络和实际结合的打击方式。如今,战争的手段不断像计算机和数据方面发展,并且在通常会议网络为作战基础,这也使得活力站进去了一个新的阶段。利用网络和火力的相结合,使得杀伤力最大化,从而摧毁敌方。网络战所攻击的目前涵盖了计算机、防空网以及雷达网等方面。在美国对伊拉克进行军事行动前,美军就利用网络攻击将伊拉克军队的防空系统摧毁,使其防空系统属于瘫痪状态,进而为美军的军事行动创造机会。同样,在美国对北约进行军事行动中,也是利用了网络作战的优势,利用计算机病毒对北约的计算机网络进行攻击,使得北约的信息系统无法正确操作,进而为美国军事行动提供机会,以达到摧毁敌军的目的。 (二)国际法上网络战的主要特点 网络战与传统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者的特点上,如下: 1、即时性与非接触性 存在差别在传统的战争中,如若要开战,则能很明显的发现诸多迹象,例如军队调动以及火力集结等,而网络战就很难发现其开战前的相关准备,世界各国在各个时间内均有可能会受到其他国家的网络攻击,并且攻击者在发动进宫后会迅速的撤离,抹掉痕迹,很难被发现,网络作战的即时性在这点上得到了体现。传统的战争地点可能是在某个国家,也可能是

国内外企业应用精益管理方式的比较分析

国内外企业应用精益管理方式的比较分析 生产管理精益管理JIT 准时制零库存标准化作业质量管理 6 西格玛 一、研究背景 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向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成本随之也越来越高。要求企业提高柔性和市场响应能力,运用精益生产管理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20世纪80年代随着日资企业、台资企业进入中国,精益管理方式也随之被引入。然而2004 年,来自美国《工业工程师》杂志的两篇报导称:“在中国生产的轿车成本高于底特律,因为没有利用精益生产方式。在轿车的成本中劳动力的成本只能占5%,因此低廉的劳动成本 优势无法造就轿车生产的低成本优势[1] 。当时个别企业仅仅是模仿其中某一项技术,没有生产经营观念的彻底转变和管理意识的彻底更新,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相关理论简介 1、精益管理 精益生产管理,又名丰田生产方式,是一种以客户需求为拉动,以消灭浪费和不断改善为核心,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成本,并且显著改善企业效益的一种全新生产管理模式。最基本的概念是,杜绝浪费材料、人力、时间、空间、能量和运输等一切资源。 日本筑波大学教授门田安弘年在1983 年对丰田生产方式作了一个较为完善的阐述。他指出,丰田生产方式是以准时生产JIT 和自动化为两大支柱,包括生产均衡化、缩减作业时间、作业人员弹性化、看板方式、制定标准作业、全面质量管理、多能工等多方面内容的一个完整的生产方法体系。 199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James P. Womack和Daniel T. Jones在其出版的《改变世 界的机器》(《The Machine that changed the world 》)一书中将丰田生产方式定名为精益生产管理,并对其管理思想的特点与内涵进行了理论阐述[1]。 2、准时制 准时生产方式(Just In Time简称JIT),是将必要的零件以必要的数量在必要的时间送到生 产线,并且只将所需要的零件、只以所需要的数量、只在正好需要的时间送到生产。这是为适应20 世纪60 年代消费需要变得多样化、个性化而建立的一种生产体系及为此生产体系服务的物流体系。所以准时生产制的出发点就是不断消除浪费,减少库存,进行持续的循环式的改进。JIT 的核心是追求一种无库存的生产系统,或使库存达到最小的生产系统,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精益管理方式的比较分析,对中国企业的精益管理方式提出一些建议。、 三、国外精益管理方式的运用 1 、丰田公司 精益生产管理起源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丰田生产管理有如下原则: (1)建立看版系统。改造生产流程,由之前经营者主导生产数量转变为重视顾客的需求, 工作人员通过看板显示的数值得知生产线后面的需求信息(如需要多少零件、库存信息、补货时间等),逆向控制生产数量。不仅能节省库存成本(达到零库存),增加生产柔性,更重 要的是能提高流程的效率。 (2)标准化作业。对生产过程中每一作业环节的操作内容、步骤、时间控制和结果等所有细节都制定了严格的规范,如装轮胎精确至几分几秒等。但并不意味着标准一成不变,只要工作人员发现了更好、更有效率的方法,就可以变更作业标准。 (3)活人、活空间。在对流程进行不断改善的过程中,生产量不变的情况下能精简生产空 间,剩余的空间可以灵活运用,人员同样如此,即鼓励员工都成为多能工,以创造最高价值。

公共管理视角下的政府科技管理定位

公共管理视角下的政府科技管理定位 实现创新型国家发展的任务需求,要从强化中央和地方科技管理的角度出发,通过研究政府的科学技术,从科学活动的关键要素出发,不仅管理科研,更要从科技管理过渡到中观或者宏观的具体层面上面。故而,就科技为基础,从政府科技的角度出发,让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态势从宏观角度出发,实际工作中联系农村办企业的特点,将政府科技看成是社会事业管理的关键要素,认识到科技在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方面的影响要素。 一、政府和市场之间的供需平衡 由于政府和企业是科技活动的最终投入主体,所以在管理中要详细的分清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介入的管理范围。 为了理清范围就要从科技产品的属性为出发点,科技产品的划分能否分为私人产品、公共产品和还有具备公共属性的私人产品,公共产品主要的特点是基础性强、共性强等相关的技术成果,由于其自身的供给成本偏高,规模偏大,同时周期数量偏长,因此公共产品在公共投资生产方面,在管理决策和公共监督方面有着更高的属性和公平公正性,由于私人产品在科技领域方面表现为企业获利较多的竞争属性,包括专利以及专有技术。但是混合产品是介于应用研究或者产品开发属性之间的,受到高风险和技术的影响,并且地位从属于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政府的公共科技产品,主要是从基础研究的角度探寻问题,有部分工艺性技术或者基础实施产品要有投入的主体,加之目前农村企业经济服务类企业由于资金和规模等因素的限制,不能介入太多的风险,其主要的应用技术研究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农村区域的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所以投资的主体多为政府,但是由于个人或者企业也能在此分得利益,所以政府也要承担必要的投资风险。 为了让其能够妥善发展,需要在发展进程中注意两种力量的充分发挥,这两种力量分别是市场力量和政府力量,在发展中凡是涉及到政府不应该管或者可以管但是也可以不管的事情时,就要将这部分工作交由市场去做。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政府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地方,但是这不是意味着所有的事项提供者主体都是政府。民间没有提供的能力,其实是公共产品的主要提供方是政府,这里涉及的管理不是目的,是一种手段,特别是农村企业,是通过管理规划企业发展状况,让企业通过合理管理走向更长远发展的道路,由此可见政府存在的理论不是管理,更不是政府需要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其实在市场竞争激励的环境下,政府能够起到的作用主要是在创建系列化制度和法规的前提下让市场更趋向规范化和稳定化,借以引导市场的主要发展方向,通过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来缓解市场中供应不平衡的状况。 二、明确科技管理在政府公共管理体系中的地位 第一,在政府活动中,要让科技管理成为重要的内容,由于政府在公共管理模式中,能够将宏观经济、财政政策等综合性管理措施统一到一起,不应该将卫生、交通等相关产业看成是领域管理的核心要素。第二,各个不同的政府专项部门,比如经济、市政、交通等专项的机构化管理,要将科学技术看成是管理的核心要素,以部门的重要内容为主要基础,并从产业化发展模式、社会发展新视角等角度出发,做好科学技术的行业推断。第三,由于政府的各类科技部门要从科技管理的角度参与管理,那么就要求下级的政府科技部门需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这是形成全国以及全区域的科学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 三、科技管理部门的资源整合要素 受到前期计划经济的诸多要素影响,科技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有着良好的分工,主要的支撑性研究要素是科学技术,并且主要的工作对象是大学以及主要的科研研究院所,衡量研究状况的项目即为科研成果或者所出的论文数量。但是目前经济体制已经趋于市场经济体制,那么此刻科技管理部门的划分要求就要以区域经济为出发要点,在发挥市场资源配置要素影响的状况下,为加大政府的主要引导作用,并且科技管理部门责任要求下,做好各方的定位,不仅能够充分的发挥科技智力化的资源优势,同时将这些优势都引导到不同的事业发展项目

自然辩证法论文

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哲学 徐晨晖 SA15005028 [摘要]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或“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相一致的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创立、坚持和发展的辩证法。它包括一般意义上的“辩证法”、“自然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辩证法”三个层次。科学技术哲学从自然辩证法演化而来,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只有正确看待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哲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关键词] 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哲学;区别;联系 目前国内理论界出现的片面强调自然科学而忽视社会科学,片面强调“应用研究”而忽视“基础理论研究”,片面强调“和谐”而回避矛盾、否认“斗争”以至否认辩证法,甚至以“科学技术哲学”取代“自然辩证法”等现象,在本质上都是违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极其不利,必须予以纠正。那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什么是科学技术哲学?两者有何联系?又有什么区别呢?以下是笔者的几点看法。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或“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相一致的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创立、坚持和发展的辩证法。从目前国内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理解看来,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 (一)“辩证法”——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 “辩证法”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文,其原意是指通过揭示和克服对方论辩中的矛盾而求得真理的方法,以后逐步演变成通过分析事物内在矛盾的变化和发展,用全面、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的方法。“辩证法”在整个哲学史上主要有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辩证法、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这三种形态的辩证法,形态从低级到高级,在内容上有着很大的差别。但其中的共同点,就是坚持用全面、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也就是说,“用全面、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古代朴

公共管理课题题目

公共管理课题题目 1.新常态下的公共管理:困境与出路 2.国外后新公共管理运动与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创新研究 3.我国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统计分析及演进路径研究 4.论“公共价值管理”:一种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超越与限度 5.新公共管理理论方法论评析 6.公共管理视角下的中国危机管理研究——现状、趋势和未来方向 7.扎根理论在公共管理研究中的应用:方法与实践 8.中国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重点领域和主题 9.迈向公共管理范式的全球治理——基于“问题—主体—机制”框架的分析 10.从区域公共管理到区域治理研究:历史的转型 11.当代西方公共管理前沿理论述评 12.在公共管理研究中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思想、模型和实践 13.基于衍生职能界定的政府会计角色定位研究 14.公共管理转型:协作性公共管理的兴起 15.从行政区行政到区域公共管理——政府治理形态嬗变的博弈分析

16.公共管理研究领域中的社会网络分析 17.后新公共管理时代的跨部门协同——评希克斯的整体政府理论 18.从新公共管理到后新公共管理——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公共管理前沿理论述评 19.我国政务微博参与公共管理的作用机理和条件初探 20.案例研究概推性的理论逻辑与评价体系——基于公共管理案例研究样本的实证分析 21.公共管理理论范式的嬗变:从官僚制到网络治理 22.公共管理研究的热点与重心——基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公共行政》2014年收录文章的预测 23.区域公共管理视域下的整体性治理:跨界治理的一个分析框架 24.新公共管理:反思、批判与超越——兼评新公共服务理论 25.对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中定量推崇的批判 26.协作性公共管理:西方地方政府治理理论的新模式 27.论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缘起与发展 28.新公共管理理念对中国高等教育政策及学术工作的影响 29.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分析: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30.当代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的新发展——从新公共管理到

从国际法视角看中印边界问题

从国际法视角看中印边界问题 从国际法视角看中印边界问题 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的中印边界问题一直阻碍着中印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在特定时期和背景下,边界问题成为中印关系恶化的推动力和深化的巨大障碍。中印边界争端的形成和发展既有历史因素又有现实因素。中国历届政府都没有承认1914年英属印度时期炮制的“麦克马洪线”。中国的和平崛起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1]。因而,处理好同周边邻国的关系是现实的需要,而中印两国边界问题的和平解决无疑会为两国关系的和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中国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 一.中印边界问题的法律分析 (一)传统边界線的含义 中印传统边界线,即中印双方根据行政管辖所到的区域,依据自古以来的长期占有事实而确定的界线,而这类边界线是长期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所以又称历史边界线。中印双方都承认传统边界线,但对传统线的具体位置认识不同,因本文由收集整理此出现了争议地区,产生了边界问题。传统线和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之间的领土主要由门隅、珞渝和下察隅三个地区组成。而早在唐代吐蕃王朝统一西藏时,门隅、珞渝和察隅已属西藏管辖。[2] (二)“麦克马洪线”的违法性 确立国家边界主要有两种,一是基于历史形成习惯边界,并且得到相关国家的默示承认;另一种方法是通过相邻国家边界条约来确定

边界。表面上看,“麦克马洪线”是通过条约来划定的,但是,“麦克马洪线”的划定却并不符合国际法上的惯例。 在西姆拉会议中,麦克马洪令贝利秘密潜入西藏境内,以便提供资料供他划出中印边界。然后麦克马洪以贝利的非法勘察资料为依据,单方在“比例尺为一英寸等于八英里的地图上”画出了这条“麦克马洪线”。而且“‘麦克马洪线’本身从来没有经过中国代表讨论”[3] 就被麦克马洪塞进了西姆拉草案的附图。可见,“麦克马洪线”的出台没有定界和标界的过程,完全是麦克马洪的单方行为。 二.中印边界问题可能的解决方案和前景 (一)国际法方面的设想 布朗利说“领土所有权在许多情况下可能是相对的”。奥本海国际法也指出:“但在实践中,主权有时是分割的。…第一个或许是唯一的真正例外是所谓共管”。地有人将共管称为“共同主权”。'那么,对门隅地区,印方称达旺(门隅的首府)处于连接印度东北部与母体的狭长地带上,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为了排除其担忧,可规定在这一地区双方均不驻军,禁止军事进入,这样就保证了印度的安全利益不受威胁。 (二)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主权是国家具有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国家主权具有两方面的属性,即在国内是最高的,在国外是独立的”。领土,是国家主权行使的对象,也是一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