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场总线电动门故障分析诊断

现场总线电动门故障分析诊断

现场总线电动门故障分析诊断
现场总线电动门故障分析诊断

4号机闭冷水系统现场总线故障分析

分析人:龙辉、剑

3月25日上午,“OM”上4号机闭冷水系统现场总线A线上的各电动门“不间断地轮流泛红”,同时发"Field device faulty"(区域设备故障)报警。我们首先利用“折半故障排查法”,锁定是“停机冷却水泵出口电动门”故障,然后通过对该电动门断电和更换相应卡件,最终确定是“停机冷却水泵出口电动门”的第二块远程通讯板的某些元件损伤,致使其不断地向现场总线发报警,最后因数据量太大导致网络堵塞,进而引起其他电动门“泛红”、报警。

本次故障的处理过程分析如下:

一、闭冷水系统现场总线简介

图1.1闭冷水系统现场总线

现场总线系统A线上共17个电动门,以串联的方式挂在现场总线上(如图1.1所示),在就地通过OLM(光电转换器),将该总线上所有电动门送来的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然后用一根光缆送到DCS的控制柜中;在DCS的控制柜再通过OLM(光电转换器),将光信号还原为与就地各电动门对应的电信号。这样不仅很好的实现了对闭冷水系统电动门的集散控制,更节省了电缆,减少了耗材。

二、故障初步排查与分析

缺陷发现:本月25日上午,运行人员通知“OM”上4号机闭冷水系统现场总线A线上的各电动门“不间断地轮流泛红”,同时发"Field device faulty"报警,如图

2.1所示。从图2.1可以看出,报警有如下两个特点:

①一般先是40CKA41.KG发一个"Field device faulty”报警,然后闭冷水系统现场总线上的某个电动门才开始报警;

②报警的并不是固定的某一个或几个电动门,而是闭冷水系统现场总线上的所有电动门,且它们的报警是随机的,并无一定的规律可循。

图2.1

图2.2

原因分析一:可能因为闭冷水系统现场总线上的某个或某些电动门的逻辑板、远程通讯板的插线松动;或现场总线接线板的接线松动或破损接地;导致该门报警,或其不断地向现场总线发报警,最后因数据量太大导致网络堵塞,进而引起其他电动门“泛红”、报警。

排除方法一:从闭冷水系统现场总线的终端电动门开始:

①依次检查各电动门的逻辑板、远程通讯板的插线是否松动,并加以紧固;

②依次检查各电动门的现场总线接线板的接线是否松动或破损接地,并加以紧固,确保绝缘。

处理效果一:各电动门的逻辑板、远程通讯板的插线已无松动,现场总线接线板的接线也已无松动,绝缘良好。经过上述处理之后,“OM”上闭冷水系统现场总线的报警并未消除或减少,和处理前变化不大,如图2.2所示:

结论一:此次闭冷水系统现场总线电动门的报警,并非由各电动门的逻辑板、远程通讯板的插线松动或现场总线接线板的接线松动,破损接地引起。

指示灯:黄色为正常

红色为故障

现场总线的光缆插座

图2.3 就地OLM(光电转换器) 原因分析二:可能因为闭冷水系统现场总线就地的OLM光缆插头松动、接地或OLM(如图2.3)老化、损坏,使各总线电动门送来的信号堵塞,进而导致其他电动门“泛红”、报警。

排除方法二:

①就地重新拔插OLM光缆插头,确保其不接地,无松动;

②更换一个新的OLM。

处理效果二:OLM光缆插头无松动,绝缘良好。经过该步处理之后,“OM”上闭冷水系统现场总线的报警频度较处理前少有减少,但报警还会平均每隔5~6分钟来一次,如图2.4所示。

结论二:此次闭冷水系统现场总线电动门的报警,与就地的OLM光缆插头松动、接地或OLM老化关系不大。

图2.4

三、“折半故障排查法”故障排查与分析

缺陷发现:经过初步故障排查之后,“OM”上闭冷水系统现场总线上的各电动门仍然“不间断地轮流泛红”,并同时发"Field device faulty"报警。

原因分析:可能因为某个或某些电动门与现场总线的通讯板件(现场总线接线板或远程通讯板)损坏,致使其不断地向现场总线发报警,最后因数据量太大导致网络堵塞,进而引起该电动门或其他电动门“泛红”、报警。

排除方法:

1、先用“折半故障排查法”找出产生故障的电动门:

第一步:用“折半”法定“终端电动门”

将原闭冷水系统现场总线的中间一个电动门作为新的“终端电动门”,此时该电动门和其之前的电动门组成新的现场总线电动门。

第二步:判定围

如果从此刻起,现场总线电动门不再“不间断地轮流泛红”和发"Field device faulty"报警,则说明此时的“终端电动门”及其之前的所有电动门是完好的,引起故障的电动门在此时的“终端电动门”之后的电动门之中。(否则,引起故障的电动门在此时的“终端电动门”及其之前的电动门之中。)

第三步:重新定“终端电动门”,判定的出故障电动门所在的围

将第二步设定的“终端电动门”恢复为中间电动门。根据第二步判定的出故障电动门所在的围,利用“折半”法,取所判定围的中间一个电动门作为新的“终端电动门”,按照第二步的方法更进一步锁定故障电动门所在的围。

第四步:重复执行第三步,直到找到引起故障的电动门所在的位置为止。

处理效果1:经过多步排查,将“闭式循环冷却水从空压机来进水电动门”和“停机冷却水泵出口电动门”分别作为“终端电动门”时,OM上的报警如图3.1和图3.2所示。

图3.1

图3.2

结论1:引起此次闭冷水系统现场总线电动门的报警的电动门是“停机冷却水泵出口电动门”。

2、进一步诊断该电动门的故障所在

第一步:将该电动门定为“终端电动门”,拔掉就地电动门的电源插头(带有现场总线接线板),观察OM上是否还继续“不间断地轮流泛红”和发"Field device faulty"报警。如果仍然来报警,则现场总线接线板损坏,更换现场总线接线板,否则现场总线接线板正常。

第二步:若现场总线接线板正常,打开就地电动门的智能头,依次更换第一、二块远程通讯板,如果仍然来报警,则相应的远程通讯板损坏,更换相应的远程通讯板,否则相应的远程通讯板正常。

处理效果2:将“停机冷却水泵出口电动门”的电源插头拔掉之后,OM上的报警消失,如图3.3所示;更换“停机冷却水泵出口电动门”的第一块远程通讯板之后,OM上的仍然来报警,如图3.4所示;更换“停机冷却水泵出口电动门”的第二块远程通讯板之后,OM上的报警消失,如图3.5所示。

结论2:引起此次“停机冷却水泵出口电动门”故障的是该电动门的第二块远程通讯板。

图3.3

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标准

《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课0220320适用专业: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所属系部:工程技术教研室 学时: 78 编写执笔人: 于天秀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 1.1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课程是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校企合作 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其是一门实践性理论性并重的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本课程教学效果对专业的发展建设和学生的就业情况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课程是研究汽车在不解体的情况下故障诊断与性能技术的检测,是高等职业教育中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一门主要的实践课。 本课程主要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在不解体汽车的条件下,掌握汽车性能的检测与故障诊断以及相关维修技术;同时对现代化汽车高级检测及维修设备有较全面的认识,从而达到熟悉仪器仪表以及合理使用的目的。 其前导课程为《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汽车机械制图》、《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等,后续课程为《二手车评估》

课程设计思路1.2. 《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采用以行动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方法进行设计,整个学习领域由7个学习情境组成。在学习情境设计的过程中,主要考虑了以下因素: (1)学习情境的设计要符合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思想的要求。学习情境是在职业院校实训场地对真实工作过程的教学化加工,以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为目标。 (2)学习情境的前后排序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可以考虑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排列方法。 (3)《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学习情境的设计要考虑尽量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纳,按照实际生产中经常出现的工作任务频率这一事实逻辑设计学习情境。教学内容按照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进行组织,即划分为“确定工作任务”、“计划”、“实施”和“检查评估与结果记录”几个阶段,注意培养学生完成综合性工作的能力。 2.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汽车各系统总成主要部件的类型、作用、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 (2)理解汽车各系统总成的基本工作原理,具有分析简单电路的逻辑思维能力; (3)基本掌握汽车各系统总成的故障诊断的程序和方法; (4)能识别汽车各系统总成主要部件,了解其在车上的布置及连

计算机系统故障分析与处理 (2)

计算机网络故障诊断和排除方法 摘要:随着计算机控制系统广泛、深入地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因其可靠性题 而潜在的巨大危害日益凸显。因此,设计具有高可靠性能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成为必然。目前,针对复杂环境中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可靠性研究设计已经获得了某些研究成果,且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就提高计算机控制系统可靠性理论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一些通用的可靠性设计方法。 一、计算机网络故障的主要分类 1.计算机网络软件故障简要分析 计算机网络软件故障由于涉及到众多的软件和程序问题,所以比硬件故障要复杂,并且判断起来难度较大。其中计算机网络软件故障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①网络卡的驱动程序问题;②网络协议的约定问题;③网络IP地址的预留与分配的问题; ④路由器的内部编码程序配置问题;⑤网络下载速度过慢问题;⑥网络连接不正常,出现断网的问题。对于这些故障,由于都是由软件和程序引起的,所以我们可以称之为逻辑故障。 2.计算机网络硬件故障简要分析 对于计算机网络硬件故障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类型:①网络设备连接错误或者非正常连接;②未安装上网卡,或者上网卡安装错误;③网络线路存在断路现象,网络线路与网络控制模块在搭线和接线过程存在错接现象;④网络连接设备例如交换机或者路由器的电源和接线端口出现损坏,或者是设备内部的主板出现瞬间大电流损坏现象;⑤CPU的温度在使用过程中过高,并且计算机网络设备在潮湿或者静电较强的范围内工作,造成CPU或网络设备受到温湿度影响以及电磁干扰继而发生故障。由此可见,计算机网络硬件故障主要是硬件部分的损伤,因而我们可以称之为物理故障。 二、计算机网络故障诊断步骤 计算机网络故障诊断是从分析故障现象和原因出发的,用诊断工具初步诊断获得故障信息,确定发生故障的根源,并结合网络原理、网络配置和网络运行的知

10kV配电变压器故障分析与诊断技术研究 史 闯

10kV配电变压器故障分析与诊断技术研究史闯 发表时间:2019-07-15T14:10:08.747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4期作者:史闯 [导读] 配电变压器作为直接面向用电终端客户供电的电力设备,也是电力公司电力供应的主要设备,其中10KV配电变压器拥有数量最多,关系配电网是否可靠运行。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中卫供电公司,宁夏中卫 755000 摘要:在我国电力配电网中,配电变压器作为直接面向用电终端客户供电的电力设备,也是电力公司电力供应的主要设备,其中10KV 配电变压器拥有数量最多,关系配电网是否可靠运行。10KV配电变压器应用于国计民生的各个领域,遍布城乡各个角落。 关键词:变压器;故障;分析;诊断;配电网 1配电变压器的意义 配电变压器,顾名思义其实就是改变电压的场所。我们知道电力系统网络是个庞大的网络系统,就像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这类工程一样,我国的电力系统也在逐渐的发展成一个联通的网络系统,这个时候变电站的存在就显得格外重要。我们知道发电厂的电能都是要往外输送的,为了能够将发电厂出来的电能输送到较远的地方,我们必须将电压升高,改为高压电,在送到用户的用电场所的时候再将其电压降低,这一系列的工作是要靠变电站来完成的。变电站的主要设备是开关和配电变压器。在整个的电力系统中,配电变压器具有核心作用,就负责进行电流的升降压以及配电处理,然后经由输电线路向外运输。近些年来,随着智能化、信息化、科技化的迅速发展,变电站对于内外部的相关电气设施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工作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综合考虑全面工作的后期检测与维修工作,维护电力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为我们的用户百姓提供安全优质全面的服务,配电变压器是至关重要的。 2配电变压器发生故障原因分析 配电变压器因多种原因会导致其无法安全运行,通过对工作总结也可以发现,导致故障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2.1绝缘性能降低 通过对过去的10年中在造成故障的起因分析,绝缘性能下降是导致配电变压器故障的重要主因之一。由于变压器绝缘老化,绝缘性能降低,极易因外部原因导致故障的产生与扩大。通常情况下,变压器的正常运行时间应为30-40年,有资料显示,因绝缘性能降低,导致变压器平均的使用寿命为17年左右,如果变压器使用时间超过20年,其因绝缘性能降低导致故障发生明显增加,无法保证供电网供电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2.2配电线路涌流 线路涌流也常称为线路干扰,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误操作、有载调压分接头拉弧、变压器解并列等因素导致的闪络、线路故障、操作过电压、电压峰值、其他输配方面影响等配电网异常状况产生,进而导致变压器产生故障。通过相关数据分析也可以看出,在变压器故障中,这类起因在变压器故障中占有很大一部分的比例,因此,必须加以重视。 2.3潮湿 潮湿导致的变压器故障主要是由于变压器安装和使用环境出现改变,如顶盖渗漏、积水浸入、管道渗漏、水分沿配件或套管进入油箱或者绝缘油中存在水分等。 2.4雷电波冲击 变压器遭受雷电波,常见于雷电多发季节或区域,现在通常情况下,除非产生十分明显的雷击现象,一般都是会此类冲击产生的故障按“线路涌流”进行处理。 2.5维护、保养工作不到位 维护、保养工作不到位,也易导致变压器产生故障,这方面产生原因主要有变压器初始安装存在缺陷、变压器保护装置缺失、冷却剂泄漏、腐蚀、污垢未及时清查等。 2.6过载 如果变压器长期工作于超过其设计功率的状态,就会出现“小马拉大车”现象,而过负荷又会导致变压器出现温度升高,超出其设计运行温度,过高的温度对变压器的绝缘产生破坏,进而降低其绝缘性能,导致变压器发故障。 2.7连接不牢固 连接不牢固可能产生于变压器生产工艺和安装的某一个环节,也可能因维护不到位所导致,也有的是因为变压器不同性质金属之间的不当配合,有的是螺栓连接间的紧固不恰当。而随着电力设备生产工艺和安装工艺不断提升,此类现象在近些年有了很大改善,但仍需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尤其是重视设生产质量的检验、安装验收、设备维护等诸多环节。 3故障分析 3.1初步研判 智能配电网运行监控平台每个小时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调取各台区电压、电流等数据信息,供运维检修人员对辖区内台区负荷进行监控。通过智能配电网运行监控平台,该台区故障前负荷监控曲线,数据显示:该变压器故障前负荷未出现过载现象,初步研判故障原因为设备内部原因。 3.2吊芯检查 变压器故障原因错综复杂、形式多样化,为更准确、更直观、更深层次地发现其故障原因,试验人员对该变压器进行吊芯检查。检查情况:变压器油发黑,有焦糊气味;变压器器身上表面存在大量碳化及绕组融化后产生的铜瘤;变压器低压绕组B铜排引线出头与夹件之间有明显放电痕迹;变压器高压绕组外观良好,低压绕组C相严重变形;铁芯拆除后,低压C绕组因短路,其铜箔已经熔断。 3.3故障原因分析 根据吊芯数据分析,可以判定变压器内部出现了短路,且短路后变压器又经过了连续运行,直至铜箔在短路电流运行下,变形、绝缘大量击穿而出现了更严重的短路。分析引起变压器短路的原因可能为以下情况:由变压器低压B相绕组出头铜排引线及弯板夹件之间的灼烧痕迹可以看出,该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其负载线路可能遭受过大气过电压(雷电)情况。 当低压输电线路遭受雷击时,雷电形成的过电压会使低压绕组对地产生放电,同时造成变压器绕组的绝缘损伤,使变压器绕组绝缘产

电动门的控制原理接线、调试步骤及常见故障处理

电动门的控制原理、调试步骤及常见故障处理 我厂使用的电动门和执行结构有扬州、常州、ROTORK、SIPOS、AUMA、瑞基、EMG等系列。 一、概述 电动装置是电动阀门的驱动装置,用以控制阀门的开启和关闭。适用于闸阀、截止阀、节流阀、隔膜阀、其派生产品可适用于球阀、碟阀和风门等,它可以准确地按控制指令动作,是对阀门实现远控和自动控制的必不可少的驱动装置. 二、电动门的控制原理 (一)电动装置的结构 阀门电动装置由六个部分组成:即电 机,减速器,控制机构,手--自动切换手轮及 电气部分. 1、控制机构由转矩控制结构,行程控 制机构及可调试开度指示器组成.用以控 制阀门的开启和关闭及阀位指示. 1)转矩控制机构由曲拐、碰块、凸 轮、分度盘、支板和微动开关组成.当输 出轴受到一定的阻转矩后,蜗杆除旋转外 还产生轴向位移,带动 曲拐旋转,同时使碰块 也产生一角位移,从而 压迫凸轮,使支板上抬. 当输出轴上的转矩增 大到预定值时,则支板 上抬直至微动开关动 作,切断电源,电机停 转,以实现电动装置输出转矩的控制. 2)行程控制机构由十进位齿轮组,顶杆,凸轮和微动开关组成,简称计数器.其工作原理是由减速箱内的主动小齿轮(Z=8)带动计数器工作.如果计数器已经按阀门开或关的位置已调好,当计数器随输出轴转到预先调整好的位置时,则凸轮将被转动90度,压迫微动开关动作,切断电源,电机停转,以实现对电动装置的控制. 2、手自动切换机构为半自动切换,电动转变为手动需要扳动切换手柄,而由手

动变为电动时系自动进行。由电动变为手动时,即用人工把切换手柄向手动方向推动,使输出轴上的中间离合器向上移动,压迫压簧。当手柄推到一定位置时,中间离合器脱离蜗轮与手动轴爪啮合,则可使手轮上的作用力通过中间离合器传到输出轴上,即成为手动状态。手动变为电动为自动切换,当电机旋转带动蜗轮转动时,直立杆立即倒下,在压簧作用下中间离合器迅速向蜗轮方向移动,与手轮轴脱开,与蜗轮啮合,则成为电动状态。 (二)传动原理:电动机输出动力,通过蜗杆传至蜗轮及离合器,最终传至输出轴。由于蝶簧组件的预紧力使蜗杆处于蜗轮的中心位置。当作用于输出轴上的负载大于蝶簧预紧力时,蜗杆将会做轴向移动,并偏离位置;此时曲拐将摆动,传递位移至转矩控制机构,若此时超过设定的转矩将会使开关动作,切断电源,电动执行机构停止运行。(见下图) (三)电气原理

启动系统的故障分析与诊断

江苏省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论文 启动系统的故障分析与诊断 姓名严江伟 学级121513 系别汽车工程系 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 指导教师江玉婷 提交时间2015 年01 月 05 日

目录 摘要 (01) 关键词 (01) 一、启动系统的简介 (02) 1.1起动机的启动类型 (02) 1.2启动机的组成 (02) 1.3直流电机的组成 (02) 1.4传动机构 (03) 1.5电磁快关 (04) 二、启动系统的使用和护 (05) 三、启动机的典型故障 (05) 3,1起动机空转 (05) 3.2启动机不转 (06) 3.3启动机运转无力 (07) 3.4启动机有异响 (08) 四、启动系统电路的典故障分析与排除实例 (09) 4.1、启动系统典型电路工作原理 (09) 4.2、启动系统电路的典型故障诊断分析与排除 (10) 五、动系统电路的发展未来 (10) 六、小结 (11) 七、参考文献 (12) 八、致谢 (13)

启动系统的故障分析与诊断 姓名:严江伟 班级:121513 指导老师:江玉婷 摘要 静止的发动机进入工作状态,必须先用外力转动发动机曲轴,使活塞开始上下运动,气缸内吸入可燃混合气,并将其压缩、点燃,体积迅速膨胀产生强大的动力,推动活塞运动并带动曲轴旋转,发动机才能自动地进入工作循环。发动机的曲轴在外力作用下开始转动到发动机自动怠速运转的全过程,称为发动机的起动过程。完成起动所需要的装置叫起动系。通过发动机起动机的电路故障的检测和诊断的讲述。让我们知道启动系统的组成和其功用。并对启动系统的常见故障现象、故障部位、故障机理、故障的检测、诊断和排除有了一定的认识。明确了检测和诊断的基本思路。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把启动系统常见的故障检测与诊断作了说明。 关键词:启动机启动系的维护启动电路启动系统的典型故障

变压器故障分析及诊断方式简述

变压器故障分析及诊断方式简述 发表时间:2019-09-18T09:35:40.937Z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7期作者:苏恩华 [导读] 摘要:本文综述了变电站变压器故障来源,分析了大量调查及测试案例中电力系统变压器故障的根本原因,并提出对应的预防措施。 (正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 201614) 摘要:本文综述了变电站变压器故障来源,分析了大量调查及测试案例中电力系统变压器故障的根本原因,并提出对应的预防措施。研究表明变压器击穿的主要原因是套管失效,老化分析过程除确定高压套管的绝缘寿命及其他影响因素外,应考虑湿度对其影响。本文研究了电力变压器的常见故障,并对处理电力变压器常见故障的措施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变压器;故障;诊断方式 前言 随着日常生活之中电力资源需求量的持续增加,其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受到广泛的重视。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其变压器的安全性、持续性就决定了电力系统本身的安全运行。所以针对变压器故障进行合理的分析,并且做好对应的处理就显得格外的关键。 1电力变压器常见故障 电力变压器的常见故障主要有变压器渗油漏油、接头过热、铁芯多点接地等,下面就对此进行分析: 1.1变压器渗油漏油 变压器渗油漏油在电力变压器当中属于很常见的一种故障,其危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对变压器的运行产生负面影响;(2)漏油会对环境造成污染;(3)极有可能引发较大经济损失,严重时还会导致电力系统存在停运风险。所以这一类故障不容忽视,站在其表现角度加以分析,可以把变压器渗油漏油故障分成油箱焊缝漏油以及低压侧套管漏油、防爆管漏油。通过分析发现产生该类故障的原因主要包括三点:(1)在焊接油箱的过程中存在操作不规范的问题,造成设备在运行时漏油;(2)在安装高压套管的升高座等部件时使用胶垫,造成连接漏缝,引发漏油问题;(3)电力变压器的低压侧遭受引线过短、母线拉伸等影响,并且螺纹也会因受到胶珠的压力出现漏油问题 1.2接头过热 载流接头是电力系统里面将变压器与其他系统连接起来的桥梁,使用载流接头的情况会对运行电力系统的效率产生直接影响,只是载流接头在实际操作中发生过热现象的可能性较大。引载流接头过热故障的成因主要有:(1)变压器的引出端和铝制连接的引出端会有1.86伏电位差出现,造成发热严重,酿成重大生产安全事故;(2)如果电力变压器接头的表面覆盖着杂质,也有引发过热现象的可能,抑或是接头上既有的导电膏铺膜因使用时间过长逐渐变薄,引发过热现象;(3)油浸式变压器的电容式套管的顶部导电密封头因密封不彻底造成截流接头粘连或者松动,引发过热现象。 1.3铁芯多点接地 针对电力变压器,一个变压器只能放置在同一个接地点,当接地点的数量增加时,不仅不能缓和变压器的压力,还会增加变压器铁芯的运行量,导致其在高速运行环节发生故障。并且变压器接地点数量增加会导致变压器停止运行,严重时还会威胁变压器电力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1.4短路故障 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如果电力变压器的温度过高,极易造成短路故障。绝缘过热故障与绕组变形故障是短路故障中最为常见的两种情况。绝缘过热故障是因为电力系统中出现了极高的电流,产生了极高的热量。电力变压器受到高温影响,发生短路故障。绕组变形故障是短路电流对继电保护装置产生了冲击,影响了机电保护装置的正常动作。如果冲击的短路电流较小,电力变压器的绕组变形情况不会很明显,但仍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1.5绝缘故障 绝缘故障会严重影响电力变压器的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引发绝缘故障的原因大致如下:少量的金属杂质掺杂在变压器内部;变压器油道较小且绝缘较薄;变压器的绝缘成型件被导电质污染,电力变压器设备各相间的绝缘裕度不符合实际运转要求;变压器油道设计不合理。 1.6自动跳闸故障 电力变压器正常使用过程中出现自动跳闸故障,主要是因为人为操作与变压器内部破坏。要想有效解决电力变压器自动跳闸故障问题,必须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故障排查,制定科学合理的检修策略,避免电力变压器出现爆炸情况。 2处理电力变压器常见故障的措施建议 对于电力变压器经常会发生的故障,应提出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处理,以便更好地满足处理变压器常见故障的要求,提升变压器整体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 2.1检修变压器渗油漏油故障 在检修变压器渗油漏油现象时应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焊接方式,针对平面接缝使用直接焊接的方式加以处理,不同平面接缝则可把剪裁铁板,将其变成纺锤形状之后再补焊,排除变压器再次漏油故障。对于变压器不同渗油漏油区也要使用不同检修策略:(1)油箱焊缝漏油故障,直接焊接其平面接缝,对于拐角处则向找出渗漏点,接着专门焊接渗漏点,此时还要注意考虑拐角内的应力参数,避免因应力引发再次漏油故障。(2)针对低压侧套管区域的漏油故障,应先排除母线过度拉伸或者引线过短等因素,在伸缩母线、调整引线长度之后通常就能解决问题。(3)面对变压器防爆管区域漏油故障,如果发现是因为变压器的内部压力太大,油箱破裂,那么就会震荡防爆管,应及时将防爆管拆除,或改装变压器的压力释放阀门,排除故障。 2.2检修接头过热故障 检修变压器接头过热的故障时,先要把接头本身的连接问题排除,如果接头连接情况不佳就会造成接头发热,不利于变压器运行的安全性。如果是其他原因造成接头过热,就可在检修工作做出两种处理:(1)针对普通连接,即变压器在电力运行中使用的最普遍方式,这也是最容易发生接头过热现象的区域,可通过定位套的方式固定好发热的套管,控制接头的发热程度,使其不超过允许范围;(2)因铜铝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试题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 修技术试题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30分) 1.机械故障是指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丧失或降低其规定的功能及不能继续运行的现象。 2.故障按发生的时间分为:早发性故障、突发性故障、渐进性故障、复合型故障。 3.影响维修性的因素,主要有机械设备维修性设计的优劣、维修保养方针、体制、维修装备设施的完善程度,维修保养人员的水平高低和劳动情绪等。 4.机电设备常用的维修方式有:事后维修、预防维修、可靠性维修、改善维修和无维修设计。 5.修理类别有:大修、项修、小修三种类型。 6.机械零件失效形式也主要有磨损、变形、断裂、蚀损等四种。

7.按摩擦表面破坏的机理和特征不同,磨损可分为:粘着磨损、磨料磨损、疲劳磨损、腐蚀磨损和微动磨损。 8.机械零件或构件的变形可分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两大类。 9.磨料磨损的形式可分为錾削式、高应力碾碎式和低应力擦伤式三类。 10.“无维修设计”是设备维修的理想目标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故障按表现形式分为:(AB) A.功能故障 B.潜在故障 C.人为故障 D.自然故障 2.故障的特点有(ABCD) A.多样性和层次性 B.延时性和不确定性 C.多因素和相关性 D.修复性 3.(B)是指机械设备在维修方面具有的特性或能力

A.维修 B.维修性 C.保修 D.保养 4.下列哪项是属于腐蚀磨损(D) A.轻微磨损 B.咬死 C.涂抹 D.氧化磨损 5.下列哪些不是项修的主要内容(B) A.治理漏油部位 B.修理电气系统 C.喷漆或补漆 D.清洗、疏通各润滑部位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故障管理的目的在于早期发现故障征兆,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维修。(√) 2.对常发生或多次重复出现的故障的部位或零件,要重点监测,必要时对其进行系统技术改造。(√) 3.维修是指维护或修理进行的一切活动。包括保养、修理、改装、翻修、检查等。(√) 4.改善维修的最大特点是修补结合。(X) 5.大修即大修理,是指以全面恢复设备工作精度、性能为目标的一种改善修理。(X) 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维修性

计算机系统故障分析报告与处理

课程设计报告书 设计名称:论计算机系统故障分析与处理 课程名称:计算机系统故障诊断与维护 学生姓名: 专业: 班别: 学号: 指导老师: 日期:2016 年 6 月 1 日

论计算机系统故障分析与处理 摘要:计算机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本文以计算机的浅层知识为框架,分析了计算机的常见故障,并介绍简单处理方法。对于计算机操作方面也做了相关的简单介绍,还有操作系统,安装软件等方面。本文对于各方面知识全部只是简单介绍,只是有一个快速了解的过程,如果要精通,还得自己下点真功夫。只有掌握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才能搞好计算机的维护和维修工作。 关键词:硬件、软件 一、计算机硬件组成 电脑分为台式机和笔记本,台式机由显示器,主机箱,键盘,鼠标,音箱等几部分组成。而主机箱又是由电源、主板、光驱、硬盘、软驱等组成。而主板又是由内存显卡、声卡、网卡、CPU组成。笔记本和台式机组成一样,只是笔记本是为了携带方便,把各个硬件排列的更为紧密,但整体上,相同配置的台式和笔记本,台式机的性能要优于笔记本。 下面对各硬件做简单介绍 1.显示器:电脑的主要输出设备,用电脑操作产生的文字图像等都是由显示器显示出来。 2.键盘:键盘是最常用也是最主要的输入设备,通过键盘,可以将英文字母、数字、标点符号等输入到计算机中,从而向计算机发出命令、输入数据等。 3.鼠标: 是计算机输入设备的简称,分有线和无线两种。也是计算机显示系统纵横坐标定位的指示器,因形似老鼠而得名“鼠标”(港台作滑鼠)。“鼠标”的标准称呼应该是“鼠标器”,英文名“Mous e”。鼠标的使用是为了使计算机的操作更加简便,来代替键盘那繁

电动门的控制原理接线调试步骤及常见故障处理

. 电动门的控制原理、调试步骤及常见故障处理 我厂使用的电动门和执行结构有扬州、常州、ROTORK、SIPOS、AUMA、瑞基、EMG 等系列。 一、概述 电动装置是电动阀门的驱动装置,用以控制阀门的开启和关闭。适用于闸阀、截止阀、节流阀、隔膜阀、其派生产品可适用于球阀、碟阀和风门等,它可以准确地按控制指令动作,是对阀门实现远控和自动控制的必不可少的驱动装置. 二、电动门的控制原理 (一)电动装置的结构 阀门电动装置由六个部分组成:即电机,减速器,控制机构,手--自动切换手轮及电气部分. 1、控制机构由转矩控制结构,行程控制机构及可调试开度指示器组成.用以控制阀门的开启和关闭及阀位指示. 1)转矩控制机构由曲拐、碰块、凸轮、分度盘、支板和微动开关组成.当输出轴受到一定的阻转矩后,蜗杆除旋转外还产生轴向位移,带动曲拐旋转,同时使碰块也产生一角位移,从而压迫凸轮,使支板上抬.当输出轴上的转矩增大到预定值时,则支板上抬直至微动开关动作,切断电源,电机停转,以实现电动装置输出转矩的控制. 2)行程控制机构由十进位齿轮组,顶杆,凸轮和微动开关 其.组成,简称计数器工作原理是由减速箱(Z=8)内的主动小齿轮如.带动计数器工作果计数器已经按阀门,开或关的位置已调好当计数器随输出轴转到预先调整好的位置则凸轮将被转动时,压迫微动开关,90度. ,以实现对电动装置的控制,动作,切断电源电机停转而由手电动转变为手动需要扳动切换手柄,2、手自动切换机构为半自动切换,动变为电动时系自动进行。由电动变为手动时,即用人工把切换手柄向手动方向推动,使输出轴上的中间离合器向上移动,压迫压簧。当手柄推到一定位置时,中间离合器脱离蜗轮与手动

(企业诊断)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最全版

(企业诊断)设备故障诊断 与维修

《设备故障诊断和维修》学习提纲 第壹章绪论 掌握设备故障诊断的意义、目的、任务及其发展概况,熟悉设备故障诊断的概念、意义和目的,熟悉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的任务,了解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概况。 1、设备诊断技术、修复技术和润滑技术已列为我国设备管理和维修工作的三项基 础技术。 2、设备故障诊断是指在设备运行中或在基本不拆卸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手段,掌握设备运行状态,判定产生故障的部位和原因,且预测、预报设备未来的状态,从而找出对策的壹门技术。 3、设备故障诊断既要保证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又要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设备故障诊断的任务是监视设备的状态,判断其是否正常;预测和诊断设备的故障且消除故障;指导设备的管理和维修。 5、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历程:感性阶段→量化阶段→诊断阶段(故障诊断技术真正作为壹门学科)→人工智能和网络化阶段(发展方向)。 第二章设备故障诊断的基本概念 了解设备故障诊断的壹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明确设备故障诊断的重要目标——状态维修。要求掌握设备和设备故障的基本概念,全面、深入了解设备故障的概念、原因、机理、类型、模式、特性、分析及管理;了解设备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和分类;熟知设备维修方式的发展和状态维修,认识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和状态维修的“因果”关系。 1、从系统论的观点,设备是由有限个“元素”,通过元素之间的“联系”,按照壹定的规律聚合而构成的。 2、设备的故障,是指系统的构造处于不正常状态,且可导致设备相应的功能失调,致使设 备相应行为(输出)超过允许范围,这种不正常状态称为故障状态。

3、理解故障原因、故障机理、故障模式、故障分析等概念。设备故障具有层次性、传播性、 放射性、相关性、延时性、不确定性等基本特性。 4、对故障进行分类的目的是为了弄清不同的故障性质,从而采取相应的诊断方法 5、设备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包括传统的故障诊断方法、故障的智能诊断方法和故障诊断的 数学方法。 6、设备故障诊断的分类根据诊断对象、诊断参数、诊断的目的和要求、诊断方法的完善程 度等不同能够有各种分类方法。 7、我国的维修体制也在发生着深刻而巨大的变化,已从早期的事后维修和实施多年的定期 预防维修开始进入现代的预知性的视情(状态)维修。 8、实施设备状态维修的指导思想。 第三章设备故障诊断的技术基础 掌握设备故障诊断特别是振动诊断的技术基础,要求熟悉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内容,掌握设备故障信息获取和检测方法的框架知识,了解设备故障常用的三种评定标准及相对判断标准的制定方法,熟悉故障诊断中的信号处理。掌握傅里叶变换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1、设备故障诊断的内容包括状态监测、分析诊断和故障预测三个方面。其具体实施过程 为信息采集、信号处理、状态识别、诊断决策。 2、设备故障信息的获取方法包括直接观测法、参数测定法、磨损残渣测定法及设备性能 指标的测定。 3、设备故障的检测方法包括振动和噪声的故障检测、材料裂纹及缺陷损伤的故障检测、 设备零部件材料的磨损及腐蚀故障检测及工艺参数变化引起的故障检测。 4、设备故障的评定标准常用的有三种判断标准,即绝对判断标准、相对判断标准以及类 比判断标准。可用平均法制定相对判断标准。

《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论文

《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论文 桑塔纳2000型轿车发动机的故障诊 断与维修 姓名: 班级:机化1302 学号: 任课教师: 课程学期:2016--2017第一学期 (2017东农下载)

摘要 随着世界汽车整车产业的发展,汽车运用技术不断成熟,人们对汽车的性能要求不断的提高,特别在发动机方面最为突出,人们大多喜欢采用节能环保的车型,针对这一发展趋势汽车生产商必须在这一方面下大功夫,桑塔纳2000的发动机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发动机在汽车节能和环保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桑塔纳2000型轿车采用了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提高了发动机的功率,降低了油耗,减轻了排气污染的程度,同时还获得了良好的起动、怠速、加速及大负荷的工作性能。但是发动机的结构复杂了,成本昂贵,维修技术要求高。为此本文通过对桑塔纳2000发动机的元件介绍,分析故障和诊断排除。 关键词:发动机常见故障故障诊断与分析 1前言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40%的汽车故障来源于此,所以高效、准确的对发动机进行故障分析并排除是汽车检修和维护的一项重要工作。 发动机是复杂的机电设备,由机、电、液等不同的子系统组成。因此,要求各个子系统和机构之间协调配合,任何一个部分或几部分工作不良或相互影响时都会造成故障的发生。因此在发动机不解体的情况下,对所发生的故障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是非常必要的。 2.1现状 汽车自动变速器常见的有四种型式:分别是液力自动变速器(AT)、机械无级自动变速器(CVT)、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AMT)、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ual Clutch Transmission--DCT)。目前轿车普遍使用的是AT,AT几乎成为自动变速器的代名词。AT 是由液力变扭器、行星齿轮和液压操纵系统组成,通过液力传递和齿轮组合的方式来达到变速变矩。其中液力变扭器是AT最重要的部件,它由泵轮、涡轮和导轮等构件组成,兼有传递扭矩和离合的作用。因而对汽车维修人员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对维修设备的科技含量要求越来越高,对故障诊断与分析的方法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各国都纷纷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进行研究、开发。桑塔纳2000作为一款经典的车型,其故障诊断技术已日益趋于完善。 2.2意义 驾驶舒适、能减少驾驶者疲劳的优点,已成为现代轿车配置的一种发展方向。装有自动变速器的汽车能根据路面状况自动变速变矩,驾驶者可以全神贯注地注视路面交通而不会被换挡搞得手忙脚乱,在汽车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运行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汽车充电系统的故障分析与诊断

汽车充电系统的故障分析与诊断 摘要:主要叙述了典型汽车充电系统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及故障的分析诊断和故障的排除方法。重点对汽车充电系统的主要核心部件发电机的结构、发电原理及故障分析诊断、维修方法进行了着重叙述。可以用于汽车维修人员从事汽车充电系统故障的诊断和排除工作时的参考。 关键词:汽车;充电系统;发电机 汽车充电系统主要包括交流发电机、调节器、蓄电池、电流表或其他充电状态指示装置、钥匙开关及导线连接等,其中,核心部件是发电机装置。汽车充电系统的作用就是向汽车用电设备提供低压直流电能,以保证汽车在行驶中和停车时的用电,因此,汽车充电系统的故障分析与诊断是极为重要的。 一、发电机的作用与构成 1.发电机的作用及构成 发电机作为汽车运行中的主要电源,担负着向启动系统之外所有用电设备供电的任务,并向蓄电池充电。汽车发电机目前大多采用交流发电机,交流发电机主要由三相同步交流发电机和二极管整流器组成,一般称为硅整流交流发电机。汽车交流发电机主要由转子总成、定子总成、整流器、前后端盖、电刷和电刷架以及带轮、风扇等部件组成。 2.交流发电机工作原理 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发电机的三相定子绕组按一定规律分布在发电机的定子槽中,且匝数相等。三相绕组的末端连在一起,成星形联结。当磁场绕组接通直流电时,产生了磁场,使转子轴上的两块爪形磁极磁化,一块为N极,一块为S极。发电机转子由发动机通过传

动带驱动旋转。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当转子旋转时,磁感线与定子绕组之间产生相对运动,在定子绕组中就产生交流电动势。因为定子绕组是由三相绕组组成的,因而在三相绕组中产生频率相同、幅值相等、相位互差120度的交流电动势。由于现代汽车的各种功能越来越完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导致用电设备的数量越来越多。因此,要求发电机应有较大的输出功率。 交流发电机及其调节器结构简单、维护方便,若是使用得当,不但可以减少故障,还可延长使用寿命。为此,要正确使用交流发电机和调节器,发现故障及时检修。下面我对汽车充电系统故障分析诊断和故障排除方法做一论述。 二、充电系统的初步诊断方法 1.汽车充电系统的初步诊断 首先,我们要对充电系统的各元件装置及连接导线进行外观安装情况、完好情况的检查,对各导线及连接头的连接完好情况进行认真的检查,如,发电机的皮带是否断裂,是否皮带过松,是否老化;发电机的皮带轮是否存在缺损、变形等情况;发电机整体是否固定牢固,是否外壳处有破损;与充电系统有关的导线是否固定牢固,是否外壳有破损;充电系统有关的导线是否存在脱落或连接不牢情况,如检查蓄电池的正负极柱是否连接松动,是否柱头上存在腐蚀,检查发电机上的B+导线是否松动,是否存在烧蚀现象,检查发电机后端的各电线接头是否脱落,是否存在虚连现象或存在烧蚀情况,细致进行外观目测和手动检查。 2.汽车充电系统的测量 当检查确认正常之后,再用直流电压表测量蓄电池的电压值,正常情况应在12V左右,然后,让另一人打着车,并保持发动机转速在2000转左右,再测蓄电池的电压值情况,如果充电系统是正常发电,此时的电压值应在14V左右;如果此时的蓄电池电压值仍为不着车时的12V左右的电压值,则说明充电系统不发电,存在故障;如果此时测得的蓄电池电压

变压器故障分析及诊断方式

变压器故障分析及诊断方式 发表时间:2019-08-06T16:17:50.343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9期作者:王兵 [导读] 本文件研究电源变压器常见故障,并提出处理电源变压器常见故障的建议。 国网晋城供电公司山西晋城 048000 摘要:通过持续的实用应用和研究,发现了我国现代电网系统中使用最广泛的设备——电力变压器。作为基础设施,这个设备经常出现在基础设施中。在我国电力企业,电力变压器的作用是为电力设备供电,换句话说,电力变压器是电网运行的基本配置。变压器出现故障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正常供电、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因此,及时解决电力变压器存在的故障问题,旨在实现电力企业未来的发展目标。本文件研究电源变压器常见故障,并提出处理电源变压器常见故障的建议。 关键词:变压器故障;诊断;检修 引言 在电力系统中,电力变压器作为重要的设备,其运行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但是故障在实际的应用环节可谓屡见不鲜,所以为提升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需要对变压器的故障形态有全面的掌握,这样才能够在发生故障的时候及时进行判断与处理,确保其电力系统能够正常的运行。 1、变压器故障类型分析 1.1短路故障 根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电力变压器短路故障的发生主要是因为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变压器温度过高所引起的,而对于电力变压器来讲,短路故障主要包含了绝缘过热故障和绕组变形故障两种情况。当发生绝缘过热故障时,电力系统会出现极高的电流,进而产生极高的热量,故此由于受到高温的影响,将导致电力变压器短路故障的出现,降低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真实度益的同时,倘若变压器本身不能承受短路电流的容量,变压器的绝缘材料将会受到严重破坏,火灾或人员伤亡问题的发生频率急剧增加;当发生绕组变形故障时,在短路的冲击下小短路电流不会影响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动作,变压器的绕组变形现象也不明显,但也会给社会经济带来重大损失。 1.2绝缘故障 与短路故障的诱导因素不同,导致电力变压器发生绝缘故障的原因较多,总的来说可分为与以下几种,即电力变压器内部掺杂极少量的金属杂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选用的是薄绝缘且油道较小的电力变压器、绝缘成型件在制造过程中其表面或者是内部受到了导电质的污染、电力变压器的各相之间绝缘裕度不能满足变压器的运转条件、在设计电力变压器油道时设计不科学不合理等,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导致绝缘故障的发生,进而对电力企业的整体发展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 1.3自动跳闸故障 根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电力变压器在使用过程中,人为因素或电力变压器内部破坏是造成跳闸故障发生的两大主要原因,因此为有效地降低故障所带来的损失程度,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需及时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故障分析,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检修策略,以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正常运转。一般来说,倘若是因为人为因素导致电力变压器的跳闸故障,当检修工作人员排除故障后,可讲电力变压器继续投入使用,无须对变压器内部进行检查,可当是由于另一种原因导致的电力变压器跳闸故障,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不仅要对电力变压器保护范围内的全部设备进行详细的检查,逐一排除故障,同时还要采取恰当的检修技术,及时地对诱导处进行修理,以避免电力变压器爆炸现象的发生。 1.4变压器油质问题 一般来讲,电力变压器中为了保护变压器原件的正常使用,在出厂时都涂有作为绝缘、散热和熄弧介质的绝缘油,但是由于受内部以及外部两种因素的影响,电力变压器在投入和使用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会出现变压器油质问题,导致变压器故障的发生,进而对电力企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根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氧化、电气老化、变压器故障老化、变压器制造、安装、检修过程中技术监督不到位和管理不严等都是造成油质老化劣化的主要原因,故此为最大程度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电力变压器在使用过程中油的颜色、气味、运动粘度及介损等物理性能均发生变化时,相关工作人员应立即更换变压器的油,以保证变压器良好的绝缘性。 2、电力变压器的故障诊断 解决电力变压器故障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做好电力变压器的检查与预防工作。工作人员要通过定期检查,做好电力变压器的故障预防工作,降低电力变压器出现故障的几率。电力变压器绝缘油故障诊断。通过对油质中溶解气体的分析,判断电力变压器的故障形式与故障原因。溶解气体故障诊断技术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认可,且被广泛地推广应用。但该诊断方法无法准确反映电力变压器的所有故障,在使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变压器红外诊断技术。与变压器油溶解气体故障诊断技术相比,其应用范围更广。它主要是利用对变压器温度分布场的分析与研究对变压器存在缺陷部位进行定位,从而准确找出故障问题点。红外诊断技术实际操作过程中不易受到外界高压电场的影响,不需要进行停机操作,所以更具安全性、可靠性。 3、电力变压器的故障检修 要想保障电力变压器始终处于安全、稳定的工作状态,必须做好电力变压器的定时检查与巡视工作。检修人员在检查与巡视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变压器的辅助设备、温度及油箱等方面的检查。将红外成像仪应用于电力变压器检查与巡视工作中,不仅能对电力变压器的信号强弱进行测试,还能准确判断电力变压器的内部使用情况。其可对变电压器内部是否发生过热问题实施有效观察。这不仅节省了电力变压器检测时间,还提高了电力变压器的检测准确性。电力变压器日常检查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步骤,开展实际检查工作。尤其是第一次开展变压器试验检测时,检测人员常常会忽略小问题。应展开多次检查,灵活运用试验方法,及时发现潜在故障,做好相应的防范工作。电力变压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应做好在线检测工作,其根本目的是实时了解电力变压器的电压、油箱、电流的实际运作情况。日常检查与巡视过程中,要做好电力变压器变化状态的记录工作,如电力变压器声响强度、振动频率等,完善数据信息,使电力变压器的检测结果更准确、更权威。将在线检测技术应用于电力变压器油箱气体检测工作,不仅能及时发现故障问题,还能降低故障风险,达到提升电力变压器工作效率的根本目的。电力变压器检修人员自身技术水平的高低,也会直接影响电力变电压器的实际检修质量。所以,进一步

瑞基电动门调试

RAGA瑞基阀门电动装置调试 四电动装置的调试 4.1 设定器 在使用设定器时,方式选择旋钮应事先置于“就地”或“停止”位置,设定器的红外发射头应对准电动装置的显示窗,与电动装置的距离应小于1米: ↓ 下移键,用于选择菜单当前项目的下一个项目,且在当前菜单的若干项目中循环,即当光标指向最后一个项目时再按该键,光标会返回菜单中的第一个项目; +加键,用于增加具有数字设定项目的数值; -减键,用于减小具有数字设定项目的数值; ← 确认键,用于确认进入选定的子菜单或确认设定值; ⌒返回键,用于返回上一级菜单或画面。在任何一级子菜单中按⌒键会使显示返回到 上一级菜单; R 复位键,用于在电动装置偶尔出现工作锁死的情况下,激发一个硬件复位信号,使 电动装置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程序循环中。 注:当方式钮处于“就地”位置时,同时按下+键和-键,电动装置执行“连续开”动作;同时按下-键和←键,电动装置执行“连续关”动作; 4.2工作设定 该电动装置的电气罩上配有一字段式液晶显示屏。其布局有Ⅰ区、Ⅱ区、Ⅲ区。 Ⅰ区为阀位显示区,以阀位开度百分比的形式实时显示当前阀位值; Ⅱ区为工作设定区或状态报警区,工作设定是以字符“H”开始;状态报警是以字符“F”或“A”开始; Ⅲ区为工作参数设定值显示或电池显示区;当处于工作参数设定时,该区显示相应的参数值;正常情况下,当电池电量用完时,该区显示“00”字样,提醒用户更换电池。 方式选择旋钮(红钮)放在“停止”或“就地”位置,按设定器对准显示屏,按设定器任意键(不包括复位键),显示屏上Ⅱ区将出现“H-01”画面;用↓键可使Ⅱ区依次出现下列字符: H-01-----关闭方向选择项 H-02-----远控优先选择项 H-03-----就地控制选择项 H-04-----关闭限位保护选择项 H-05-----关闭过矩保护值选择项 H-06-----打开过矩保护值选择项 H-07-----ESD选择项 H-08-----关闭限位点确认项 H-09-----打开限位点确认项 H-10-----当前转矩显示项 1/4 上述各项通过设定器确认后可进入相应的子项或预处理程序。用设定器的↓键进行选择,用←键进行确认。 4.2.1关闭方向选择 该项规定了电动装置进行关闭操作时,输出轴的转动方向。进入H-01项后,Ⅲ区将出现0(顺时针)或1(逆时针)数字,首次出现的数字为原设置值,通过↓键选择后用通过←键确认。 4.2.2远控信号优先级选择 该项规定了远程打开信号和远程关闭信号同时存在时,执行何种操作。进入H-02项后,Ⅲ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 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 教学模式:项目化教学 总学时:32 实践学时:4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护》是机电技术专业群数控技术专业职业能力模块的专业拓展课程,是一门知识与技能高度结合的课程,将学生所学“机、电、液” 的知识与技能,在实践的基础上高度的“融合”,全面提升学生机电一体化知识与技能。 《机电设备维修技术》是机电应用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职业技术课程,是其它职业基础课和职业技术课的集成和技能汇总。 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见表1。 表1:机械基础课程的前期课程 二、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以工作任务模块为中心构建工程项目课程体系。从整体而言,本课程融理论、实验、综合训练为一体,考虑到学生差异化明显的现状,结合有关学习论的理论,采用分层化、并行化的理念进行设计。紧紧围绕项目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

务与知识的联系,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及应用。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考虑学生的学情及前述相关课程掌握的状况,课程整体采用项目分立、自成单元的结构,最后综合应用。课程单个项目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将教学内容进行重新归类、组合设计,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具体的教学项目单元。 1.按照项目驱动、完成任务的设计思想,依据学生就业岗位职业行动能力,由理论和实训教师共同进行课程设计开发;以学习者为主体,让学生在学院里就可以接受到“职业化“的培训,并着重强调学员知识能力、学习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提升,实现高素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统一。 2.本课程全面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采用行动导向法、角色变换法、分组讨论法、演示教学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参照“人才培养质量要求” ,由理论和实践教师共同制定课程质量标准和课程考核评价标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在于使学生获得机械设备维护与检修的基本知识,并具有一定的零部件维修技能和设备故障的检测水平。掌握正确使用检测和维修的常用器具、方法,并对机械设备进行故障分析、诊断及排除。能够制定通用机械设备检修方案,制定机械设备维修计划;掌握通用机械设备的维修、安装与调试等技能。为学生未来从事专业方面实际工作的能力奠定基础。 二、职业能力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机电设备维修的基础知识; 2.了解机电设备的拆卸与装配工艺; 3.掌握各种常规诊断方法及专门的诊断技术; 4.掌握机械零件的修复技术; 5.掌握典型机械零部件的修理方法及修理精度的检验; 6.了解典型零部件及电器元件的维修; 7.了解典型机电设备的维修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