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白沙沱长江铁路大桥

重庆白沙沱长江铁路大桥

重庆白沙沱长江铁路大桥
重庆白沙沱长江铁路大桥

重庆白沙沱长江铁路大桥

重庆白沙沱长江大桥位于靠近重庆西南郊的白沙沱和江津区珞璜镇之间,是一座双线铁路桥,是继武汉长江大桥后的第二座长江大桥又名小南海大桥。

北接成渝铁路,南接川黔铁路,全长820.3m。由中铁大桥局承建。大桥共16孔,主跨为4孔80m一联下承铆接连续钢桁梁,北3孔、南9孔均为40m上承式钢板梁。修建双线桥(先单线架梁),1978年增设双线。原设计载重为中-22级,施工中下部结构同时按中-26级设计。由中铁大桥局设计施工。

重庆白沙沱长江大桥位于靠近重庆的白沙沱和江津珞璜镇之间,北接成渝铁路,南接川黔铁路,是一座双线铁路桥,修建双线桥(先单线架梁),1978年增设双线。钢桁架梁桥,全长820米,最大跨径仅80米。该桥于1958年9月10日开始施工,1959年12月10日建成通车。

位于大渡口区跳磴镇南端长江之上的白沙沱长江铁路桥,当年是仅次于武汉长江大桥的跨江桥,也是重庆市首座横跨长江的钢铁长虹。

修建大桥刻不容缓

1952年7月1日,由一零一厂提供全部钢轨的新中国首条钢铁大动脉成渝铁路建成全线通车,邓小平同志在西南局一次会议上说:“成渝路修好了,我们还应当修一座大桥把成渝铁路和川黔铁路连接起来,让四川一一重庆这段长江‘天堑’也变通途!”

从1953年开始,在重庆市境内寻找修建长江大桥桥址的工作和勘查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就开始了,最终选址在巴县小南海白沙沱和南岸江津县珞璜镇长江之间。

此时长江北岸沿江的成渝铁路和从贵州南来的川黔线赶水段已修建,但由于长江“天堑”的阻隔,火车到了江边,只好望江兴叹。重庆、四川的大批物资要运往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只能到铜罐驿火车站,再由人工搬运到冬笋坝长江北岸装上轮渡,横过长江,至南岸猫儿沱港务局码头,又用人力或绞车拖上岸,再转运上川黔线赶水段的火车。同样,从南方各省运至重庆、四川的大宗货物,也要在猫儿沱港口下货,用船运过长江,在冬笋坝码头转至铜罐驿火车站的货车上。如此一上一下,车船转运,即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又效率低下,大大影响了运输能力,制约了交通的畅通,进而制约了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工程巨大历史罕见

1955年9月10日。白沙沱长江大桥(当时叫“重庆长江大桥”,待20世纪70年代石板坡长江大桥建成后,“重庆长江大桥”之名移至石板坡大桥,而重庆首座长江大桥则因地处白沙沱而称“白沙沱长江大桥”)开工典礼在白沙沱对岸的珞璜长江南岸江边大桥工地举行。数百名建桥工人及当地百姓参加了开工大典。仪式简单而

隆重,主席台仅仅用油布搭了一个台子,扯了一个横幅,主持人讲了几分钟的话就“正式开工”了,但开工之前已有数万建桥大军挥汗掘土,搬沙运石,为正式动工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白沙沱长江大桥由铁道部大桥工程局第四桥梁工程处承担施工任务,时任大桥工程局党委书记、局长彭敏任工程总指挥,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朱世源和重庆市委主要负责人等任副总指挥。朱世源具体负责工程质量、技术、施工进度、施工安全及建桥物资的供给等工作,长驻大桥工地,与工人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一道洒下了辛劳的汗水和度过了许多不眠之夜。施工紧张之时,建桥工人和民工多达上千人。

施工现场常有前苏联专家、越南工程技术人员、朝鲜技工和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桥梁施工人员的身影。前苏联专家参与了大桥设计和指导施工,与中国工人一道为大桥建设出了一份力量。

大桥桥墩采用水下大型管柱灌注法施工,用苏制大型水力吸石机从江底吸出泥石和鹅卵石。所吸出的鹅卵石,大的直径有30多公分,被船只运至施工现场之外。

桥墩出水以后,工程技术人员又用苏式康拜因吊装船吊拼桁梁,用钢挑梁架设桁梁。钢挑梁是用40米的钢板梁拼成,当时可谓庞然大物。工地现场自制的“钢圈桁”更大,直径达14.7米,高16米。每个重达130吨,是大桥上最大的部件。

大桥桥墩呈不等距排列江中,共有15个墩16孔,其跨度一般为40米,其中4、5、6、7墩之间相距80米,以方便大型轮船航行通过。大桥跨江主桥长度为802.2米,两岸引桥和环山上桥路(环线)有4.5公里之长。大桥施工长达5公里,可见工程之巨大。

永存心中的历史丰碑

经过四年多1600多个日日夜夜地奋战,建桥大军餐风宿露,挥汗如雨,终于用心血浇灌成了重庆的一大景观。1959年11月,铁道部大桥局和重庆市委、市政府联合组成验收小组,对已建成的大桥进行了严格的验收。经测试和检验,各项技术指标合格,质量达到了国家桥梁标准,符合设计要求。通过了验收。12月3日,验收小组在质量论证和验收合格证书上签字,施工单位正式将建成的长江大桥交付铁道部和重庆市使用。

1959年12月10日,在新建成的白沙沱长江大桥桥头。举行了隆重热烈的通车典礼。时任四川省委书记赵苍壁代表全川人民,也代表全重庆市人民剪彩,宣布大桥竣工通车。第一列披红挂绿、车头上张挂了毛主席巨幅画像的火车,缓缓从小南海火车站驶人环山道进入新大桥,再轰隆隆从重钢公司自力更生开发生产的钢轨上驶过,向赶水方向奔驰。

大桥第一期工程铺设的是单轨,

错时定向行车。随着运输量的增大,国家经济建设的加速,单轨已不能适应交通发展的需求。1976年,在原预留的大桥桥墩上,增加了一条轨道,变单轨为双轨,同时,经过电气化改造,列车由蒸汽机车牵引改为内燃机车,又发展到用电气机车牵引,从而使运力大增,一列火车等于二三列车的运量,大桥发挥了它最大的效益。

安庆长江铁路大桥ANSYSAPDL建模

桥址概况 安庆长江铁路大桥是南京至安庆城际铁路和阜阳至景德镇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安庆前江口汇合口处下游官山咀附近,距上游已建成通车的安庆长江公路大桥约21km;线路在池州侧晏塘镇靠近长江的刘村附近右拐过江,过江后从安庆的长风镇穿过。 安庆铁路长江大桥全长2996.8m,其中主桥采用跨度为101.5+188.5+580+217.5+159.5+116m 的钢桁梁斜拉桥;非通航孔正桥采用6孔跨径64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东引桥采用16孔梁长32.6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跨大堤桥采用48.9+86+48.8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西引桥采用15孔梁长32.6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及2孔梁长24.6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其中宁安线采用箱梁,阜景线采用T梁。 主桥桥式及桥型特点 主桥采用103+188.5+580+217.5+159.5+117.5m两塔钢桁斜拉桥方案,全长1366m。主梁为三片主桁钢桁梁,桁间距2x14m,节间长14.5m,桁高15m。主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塔顶高程+204.00m,塔底高程-6.00m,斜拉索为空间三索面,立面上每塔两侧共18对索,全桥216根斜拉索。所有桥墩上均设竖向和横向约束,4#塔与主梁之间设纵向水平约束,3#塔与梁间使用带限位功能的粘滞阻尼器。主梁为”N”字型桁式,横向采用三片桁结构,主桁的横向中心距各为14m,桁高15m,节间距14.5m[2]。 结构构造 主桥采用两塔钢桁斜拉桥方案,主梁为三片主桁钢桁梁,主桁上下弦杆均为箱型截面,上弦杆内高1000mm,内宽1200mm,板厚20~48mm。下弦杆内高1400mm,宽1200mm,板厚20~56mm。下弦杆顶板向桁内侧加宽700mm与整体桥面板焊接。腹杆主要采用H型截面。H型杆件宽1200mm,高720和760mm,板厚20~48mm。根据不同的受力区段选用不同的杆件截面,在辅助墩附近的压重区梁段,腹杆采用箱型截面杆件。主桁采用焊接杆件,整体节点。在节点外以高强度螺栓拼接的结构形式,上下弦杆四面等强对接拼装。H 型腹杆采用插入式连接。箱型腹杆采用四面与主桁节点对拼的连接形式。主桁拼接采用M30高强螺栓。 项目进展 2005年元月,安庆长江铁路大桥项目前期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编制《安徽省铁路总体规划安庆过江通道深化研究及大桥选址报告》,随后铁四院专家组来宜现场勘察,采集相关资料,并于2月份完成该报告。 2005年8月,安徽省发改委主持召开“安庆长江铁路大桥桥位专家咨询会”,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新等知名专家对大桥桥位进行咨询研究,并对选址报告进行评审。 2005年10月,经省部协商,铁道部将沿江城际铁路及安庆长江铁路大桥项目补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并向铁四院下达前期工作任务书。 2005年12月,铁道部主持召开了宁安城际铁路及安庆长江铁路大桥项目预可研报告审查会。 2006年元月,宁安城际铁路及安庆长江铁路大桥项目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 2006年7月5日,安庆长江铁路大桥设计竞标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经研究、审核、竞标,铁四院与中铁大桥院联合体中标。 2006年9月,中铁大桥院和铁四院正式启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程序,同时编制了桥梁建设对长江航道的影响书,河势分析,桥位所在枯、中水流影响、流速及航迹图。 2006年10月9日,安庆市与铁四院、中铁大桥院联合举行了宁安城际铁路及安庆长江

沪通大桥

沪通大桥 各有关单位、船舶: 因沪通长江大桥工程建设需要,沪通长江大桥主航道桥区水域航路将进行调整。现将有关情况通告如下:

一、大桥概况 沪通长江大桥位于长江澄通河段,南岸于张家港十三圩港闸下游约400m处垂直主航道方向跨越长江,大桥全长约11千米。主航道桥为双塔五跨斜拉桥,共设2个主桥墩、2个边墩及2个辅助墩。主桥墩由北向南分别为#28墩、#29墩。 二、桥区水域 桥区水域上界:主航道桥轴线上游3000米(即桥施#6红、黑浮联线); 桥区水域下界:主航道桥轴线下游3000米(即桥施#1红、左右通航浮联线)。 三、施工水域 (一)主桥墩:横距#28墩、#29墩中心垂线左右各200米,上、下游各500米。 (二)施工水域如有调整将另行通告。 四、桥区航路及航法 (一)桥区水域主桥墩之间设置约700米宽的航道,其中设有200米宽的上行通航分道,100米宽的分隔带以及400米宽的下行通航分道;在#28墩北侧设置约200米宽的上行推荐航路;红浮联线外不设下行推荐航路。 (二)上行大型船舶沿上行通航分道航行;下行大型船舶沿下行通航分道航行。 (三)上行小型船舶航经桥施#1左右通航浮后,沿北墩#1、北墩#2、桥施#6黑浮联线北侧航行。下行小型船舶航经#36红浮后沿桥施#6红浮至桥施#1红浮联线内侧航行,沿通航分道右侧边缘行驶,航经桥施#1红浮后沿#32红浮外侧航行。 (四)船舶航经桥区水域应遵守《长江江苏段船舶定线制规定(2013)》及《长江江苏段桥梁施工期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的相关要求。 五、桥区船位核对点 上行船位核对点:长江#32浮; 下行船位核对点:长江#36浮。 船舶航经船位核对点时应在VHF10频道向张家港海事局VTS中心报告。下行船舶航经长江#32浮时应在VHF11频道向南通海事局VTS中心报告。 六、长江江苏段9号锚地、7号停泊区予以撤销,任何船舶未经批准不得在此锚泊。 七、本通告所涉航路于2014年5月18日0000前调整到位。施工期桥区水域的标志布设及调整见航道部门发布的航道公告及通电。 特此通告 2014年5月12日 沪通铁路长江大桥- 详细参数 类型:斜拉桥 主跨:1092m 布置:168+462+1092+462+168 塔高:345m 最长拉索:597m 车道数:双向6车道 铁路线数:4线 总长:11km 通航净高:62m 设计行车时速:100km/h 机车通行速度:200km/h--250km/h

安庆长江大桥案例分析终结-思语版

安庆长江大桥案例分析 题目: 安庆长江公路大桥及接线工程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路基与大桥同宽为26m,设计行车速度为100km/h,总投资估算为13.27亿元。大桥桥位区位于长江下游平原,江北为安庆市,江南为东至县大渡口镇,地势平坦开阔,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梅雨显著,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 长江安庆段水域是国家一级保护的白鳍豚、中华鲟、白鲟、江豚等野生保护动物的活动通道。安庆水文站位于安庆市上游约400m处,建于明历四十七年(1619年)迎江寺内的振风塔位于桥位上游约2km处。安庆港位于桥位上游约3km、安庆石化港贮公司码头位于桥位下游3km处的长江北岸,长江南岸分布有大量农田;桥位上游约2km处的长江北岸,是安庆市第二水厂和第三水厂的源水取水口,该处水域为安庆市主要的饮用水源水取水处;桥位上游约1km和下游约0.5km处的长江北岸,分别是安庆市造纸厂和安庆市化工总厂的工业用水取水口,该处水域为具有工业用水功能;除石化总厂排污口之外,桥位上游还有7处排口。大桥在长江北岸一侧的高架式引桥经过城乡结合部的工厂区和居民小区。 本大桥项目与安庆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基本协调。 根据上述背景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制定本项目水环境现状监测方案; 2、确定本项目的评价重点; 3、简述交通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4、说明交通噪声的预测方法; 5、是否需要对桥梁的景观影响进行评价?若需要,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参考答案: 1、制定本项目水环境现状监测方案;对照断面:反映进入本地区河流水质的初始情况。设置在进入城市、工业区废水排放口的上游,基本不受本地区污染的影响处。控制断面:主要反映本地区排放的废水对河段水质的影响,其位置应设置在排污区(口)的下游,污染物与河水能较充分混合处。根据河段的污染源分布和废水排放情况,可设置一至数个控制断面。控制断面与废水排放口的距离应根据主要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河水流量和河道水力特征确定。消减断面:反映河流对污染物的稀释净化情况。设置在控制断面的下游,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显著下降处。 ⑴采样断面按下列方法与要求布设: a.城市或工业区河段,应布设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消减断面。 b.污染严重的河段可根据排污口分布及排污状况,设置若干控制断面,控制的排 污量不得小于本河段总量的80%。

江苏铁路规划

江苏铁路规划 至2020年我省铁路发展规划主要项目有: 1、沪通铁路。南起上海,经太仓、常熟过长江至南通,与宁启铁路 连接,是苏中、苏北地区与上海之间连接的客货兼顾以客运为主的通道。 速度目标值为200km/h ,线路全长约133公里,江苏境内107公里,投 资估算100亿元,争取"十一五"开工建设。 2、宁安城际轨道交通。起于南京,途经马鞍山、芜湖,并延伸至安 庆,是长江三角洲城际轨道交通沪宁主轴线的延伸。速度目标值200 km/h 或以上,全长263公里,江苏境内30公里, "十一五"期间,积极推进 前期工作,适时组织建设。 3、宿淮铁路。西起宿州、途经灵壁、泗县、宿迁、泗阳至淮安,与 新长铁路连接。该线起于"两淮"煤炭基地,以煤炭运输为主,可为提供 江苏能源运输提供新的通道。宿淮铁路设计速度目标值为160 km/h ,全长203公里,江苏境内91公里,投资估算20亿元,争取在"十一五"期 间开工建设。 4、连盐、淮铁路。沿海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起连云港,经灌云、 灌南、响水、滨海至阜宁,与新长铁路连接,并向北延伸接通山东铁路。 该线可有效提高连云港港集疏运能力,促进江苏沿海经济发展,与新长、沪通铁路一起构成北接渤海湾地区南连浙赣闽地区、客货兼顾的沿海铁 路。设计速度目标值为160 km/h以上,全长276公里,江苏境内251公里,投资估算70亿元,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开工建设。 5、沿江铁路。西起南京,途经镇江、常州、江阴、张家港、常熟至 太仓,与沪通铁路连接,正在进行功能定位和线位规划研究,速度目标 值为160 km/h以上。线路全长227公里,江苏境内208公里。 6、淮扬镇铁路。北起淮安,沿京杭运河南下经扬州过江至镇江,与 沪宁铁路连接,是沟通苏北、苏中、苏南的便捷通道。速度目标值为160 km/h以上,全长173公里,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开工建设。 7、徐州至定陶铁路。南从徐州引出,途经沛县、丰县、山东单县、 成武至定陶,与京九线连接,是山西、河南、鲁西南煤炭运进江苏,以 煤炭运输为主的通道。速度目标值为160km/h,全长160公里,江苏境内65公里, 2010年以后组织建设。 8、常苏嘉城际铁路。是连接苏南城市群,加强与浙江杭嘉湖地区联 系的快速而便捷的通道,可满足沿线地区通商、通勤、旅游等的旺盛需 求,促进该地区的人员、物资、技术等交流,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速 度目标值为200km/h或以上,线路全长189公里,江苏境内173公里, 2010年以后组织建设。 9、郑徐客运专线。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连接东西部的客运通道, 我省正考虑向东延伸至连云港。 10、徐宿铁路和宁淮连铁路。随着江苏沿海大开发上升到国家层面 和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实施,苏北铁路网的整体功能和布局正在进行深 化研究,拟增加徐州至宿迁铁路和南京至淮安、连云港铁路,主要承担 苏北主要城市群之间以及与苏南、上海之间的快速客运联系。 随着规划铁路项目的实施,我省将形成层次分明、功能齐全、技

芜湖长江大桥综合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工程

芜湖长江大桥综合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工程设备采购及安装调试 技术规格书 招标人:芜湖长江大桥综合经济开发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招标机构:安徽省招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2014年04月

目录 1工程描述 (1) 1.1概述 (1) 1.1.1范围 (1) 1.1.2工程项目概况 (1) 1.1.3合同范围 (1) 1.1.4分界面 (2) 1.2规定的竣工期限 (4) 1.3现场详述 (4) 1.3.1指定区域(大临设施区域) (4) 1.3.2临时性施工区域 (4) 1.3.3工程定位资料 (5) 1.3.4土建工程进展情况 (5) 1.4同时进行的合同 (5) 1.5由业主提供的材料 (5) 2基本要求 (6) 2.1说明 (6) 2.2工作范围 (6) 2.3交货期 (7) 2.4技术资格 (7) 2.5专利 (7) 2.6产品标准规范 (7) 2.6.1条例 (7) 2.6.2参照标准 (7) 2.6.3参考标准缩写 (7) 2.7合同文件和图纸的提交 (8) 2.7.1合同文件 (8) 2.7.2业主提供的招标图纸 (8) 2.7.3承包人需提交的技术文件和图纸 (8) 2.7.4提交和签署的时间 (10) 2.7.5临时工程设计 (11) 2.7.6设计变更 (11) 2.7.7施工组织设计 (11) 2.7.8承包人的竣工图和竣工资料 (11) 2.7.9操作维修手册 (12) 2.8材料 (12) 2.8.1概述 (12) 2.8.2样品 (13) 2.8.3材料生产商和供应商的测试证明书 (13) 2.8.4承包人对试验所承担的责任 (13)

宁安铁路安庆长江大桥3#墩索塔锚固区质量控制

宁安铁路安庆长江大桥3#墩索塔锚固区质量控制摘要:大跨度斜拉桥索塔锚固区施工质量是全桥施工重点及难点。本文结合中铁大桥局承建的宁安铁路安庆长江大桥,重点介绍了3#墩索塔锚固区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宁安铁路;索塔;锚固区;质量;控制 abstract: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of large span cable-stayed bridge anchorage zone is the focus and the difficulty of full-bridge construction. in this paper, the mbec construction of ning railway anqing yangtze river bridge, focuses on the # pier anchorage zon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quality control points provide useful experience for similar projects. key words: the ning’an railway; sarasota; anchorage area;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工程概况 3号墩主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桥面以上为倒“y”形,桥面 以下塔柱内收为钻石形。塔顶高程+204m,塔根(承台顶)高程-6.0m,承台以上塔高210m。 上塔柱高71.28m,横截面为单箱三室截面,顺桥向边长9~12.2m,壁厚1.5m,横桥向边长9m,壁厚0.7m,隔板厚0.8m。塔柱内壁设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建设项目

承包单位江苏雷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监理单位西安铁一院工程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合同号MQ-11A 编号 一般钢筋骨架制作安装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 MQ(ZJ)017工程名称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南互通上跨宁芜铁路立交桥工程工程部位主线桥右幅48#承台施工时间2012.11.10-2012.11.14 桩号Y#承台检验时间2012.11.14 项次检测项目规定值或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和频率 实测数据 1 钢筋骨 架尺寸 (mm)长10480±10 尺量:骨架总数30% 抽查 10483 10478 10485 10478 10483 10487 10483 10480 10486 10479 10475 10480 10481 10485 10485 10478 10486 10480 2 宽、高、直径±5 尺量:骨架总数30% 抽查2933 2930 2935 2935 2936 1936 1932 1930 1936 1934 3 主筋级别/直径/根数\ \ HRB335/N1 Ф28 142根 N2 Ф25 40根 4 两层以上受力筋层距±5 尺量:每构件2个断 面\ 5 安 装 钢 筋 (mm) 同排受 力筋间距 梁、板\ 6 基础、墩、台、柱150±20 148 150 145 153 155 160 143 140 150 158 7 弯起点位置\ 8 箍筋及横向水平筋间距150±10 尺量:每构件5~10 个间距 151 149 145 150 149 148 156 153 150 154 9 焊接予埋件或予 埋铁皮管(孔道)中线位置\ 10 水平高差\ 11 保护层厚度墩、台、基础68±10 尺量:每构件8处 69 70 60 63 71 72 69 65 73 70 12 柱、梁\ 13 板\ 14 主筋连接方式及接头错开长度≥35d 尺量\ 外观情况 骨架稳定性怎样?良好 锈污除净否?是 搭接长度或焊接缝尺寸多少?单面焊≥ 10d 尺量满足要求,焊接缝尺寸大于10 d 承包人自检意见及签字 签字:年月日监理检验意见及签字: 签字:年月日

上海振华重工沪通长江大桥制造验收规则详解

沪通长江大桥HTQ-1标钢桁梁GL02包钢梁制造验收规则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沪通铁路沪通长江大桥GL02包项目经理部

2014年11月

0.前言 本规则以《铁路钢桥制造规范》(TB 10212-2009)及沪通长江大桥制造合同文件及设计文件为依据,吸收了我国多年来铁路钢桥制造的成功经验和科研成果,参考了一些国内大桥的制造标准并结合本桥的结构特点而制定。 本规则正文共分为八章: ——1:总则; ——2:定义; ——3:材料; ——4:制造; ——5:验收; ——6:包装、存放及运输; ——7:工地连接; ——8:高强度螺栓管理及施工。 本规则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均为规范性附录。 本规则附录H为提示性附录。

目录 0.前言 (1) 1 总则 (1) 1.1 适用范围 (1) 1.2 引用的规范及标准 (1) 2 定义 (3) 3 材料 (4) 3.1 一般规定 (4) 3.2 钢材 (4) 3.3 焊接材料 (5) 3.4 圆柱头焊钉、高强度螺栓连接副 (5) 3.5 涂装材料 (5) 4 制造 (6) 4.1 一般规定 (6) 4.2 钢板预处理 (6) 4.3 切割 (6) 4.4 零件矫正和弯曲 (8) 4.5 边缘加工 (9) 4.6 制孔 (10) 4.7 杆件组装 (11) 4.8 焊接 (14) 4.9 杆件矫正 (22) 4.10 试装 (24) 4.11 防腐涂装 (26) 5 验收 (29) 5.1 一般规定 (29) 5.2 出厂文件 (31) 6 包装、存放及运输 (32) 6.1 包装 (32) 6.2 存放及发运 (32) 7 工地焊接 (33) 7.1 范围 (33) 7.2 工地拼装焊接前的准备工作 (33) 7.3 工地焊接 (33) 8 高强度螺栓管理及施工 (34) 8.1 高强度螺栓管理 (34) 8.2 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施工 (34) 附录A(规范性附录)钢材供货技术条件 (38) 附录B(规范性附录)原材料复验规程 (41)

喜吟沪苏通长江公铁两用特大桥建成通车(图文)

七律·喜吟沪苏通长江公铁两用特大桥建成通车 ●张荣生

万里长江入海宽,曾教老辈足违南。廿年规画挥风雨,六载施工驾舰船。多少艰难凶化吉,一朝奇迹梦成圆。

四通八达北三角, 从此跻身上广圈! (2020-07-06,上午,于南通市德民花苑。)

注释: 1.解题,诗为2020年7月1日上午10点,建筑工期达6年之久的、特别巨大的跨越长江桥梁工程——沪苏通长江公铁两用特大桥,举行建成通车仪式。其时,生玲前往海安市看望帅哥-申嫂,正在专程旅行途中。于海安火车站站前广场搭乘市内公交车,年轻的驾驶员兀自带着掩抑不住的热情洋溢,向包括笔者在内的车内乘客,絮叨不绝地讲说刚才从车载江苏交通广播电台聆听现场直播得知的通车典礼盛况,一边强调该工程对于包括海安在内的苏中、苏北地区沟通与全球特大都市上海之间的经济交往、人文联系的伟大价值和深远意义。笔者对该工程早有关注,几年前,曾经跟随江苏省如皋中学1967届初中部初三(1)班老同学周志成、王扬生、周其华,前往大桥工程江北施工现场实地参观,自那为始,时常惦记着,日夜巴望其早日建成,竣工通车。抚今思昔,展望未来,深知此事非同小可:不但在中国桥梁史上,尤其在南通-苏中-苏北的交通发展史上,实在是具有“划时代”的重要价值,“里程碑”的重要意义。其在经济、人文、国防上的价值和意义,任凭怎样估量,都不为过分!欣闻喜讯,激动无已,口占有作,录稿成诗。

2.首联,谓南通地区是江苏、乃至全国的“经济发达地区”,在“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之中,第一项与第三项与市外各地差异小,唯有第二项,兼得其“背反”两面,即:在水利上获益于长江,旱涝保收;而在交通上则受制于长江,迂回绕远。(按:古代以水路交通为主,南通尚称便捷,州名于是而得;随着经济社会事业迅猛发展进步,空航便捷而荷载小,水运价廉而速度慢,故而现当代交通运输以陆路为主,尤以高速公路、城际铁路为代步工具,则南通市在陆路上“向南不通”的矛盾日益突出。人老几辈,官连数茬,日夜盼其改善,比大旱之望甘霖,如久雨而思艳阳。)入海宽,指长江入海段的宽度,最宽处在南通的狼五山(狼山居中,东为剑山、军山,西为马鞍山、黄泥山)一带,与对岸的常熟虞山之间,相隔约8-9公里。教,此处根据诗律平仄规格,读音jiāo(交),义同“叫”;典型例句,如唐人白居易《长恨歌》:“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载蘅塘退士编《唐诗三百首》卷三,中华书局1959年9月新1版,第15页)又如近人毛泽东《七律·到韶山》:“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载《毛泽东诗词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12月北京第1版,第96页)。违,避开。

沪通铁路箱梁工艺性试验监理总结

沪通铁路工程监理Ⅲ标 箱梁工艺性试验监理总结 北京铁城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沪通铁路工程监理Ⅲ标监理站

目录 一、监理依据 (2) 二、工程概况 (2) 三、工艺试验位置及内容 (3) 四、主要材料、设备及人员情况 (4) 1、主要材料 (4) 2、人员配置情况 (4) 3、监理人员配置 (5) 五、施工过程监理 (5) 1、进场原材质量控制 (5) 2、钢筋加工质量控制 (7) 3、钢筋绑扎质量控制 (7) 4、模板安装、拆除质量控制 (9) 5、混凝土拌制、浇筑、养护质量控制 (9) 6、预应力质量控制 (9) 7、压浆质量控制 (10) 8、封锚质量控制 (10) 9、梁体的移运、存放控制 (11) 六、存在问题 (12) 七、小结 (12) 1

箱梁工艺性试验监理总结 一、监理依据 1、《预制有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单线整孔简支箱梁》图号:通桥(2014)2231-Ⅳ; 2、《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 3、《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2004]120号; 4、《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009); 5、《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 6、《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管道压浆技术条件》(TB/T3192-2008); 7、《预应力混凝土铁路简支梁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XK17-004; 8、《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9、《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 10、《铁路综合接地系统》图(通号(2009)9301; 11、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有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技术交底报告-中铁咨询设计。 二、工程概况 常熟制梁场位于江苏省常熟市古里镇陈塘村,位于线路右侧,梁场中心里程位于正线DK62+700处。梁体预制完成后用2台450吨提梁机提至桥面运梁车上,再由运梁车运至桥位处采用架桥机架设。常熟制梁场主要承担新建上海至南通铁路南通至安亭段,望虞河特大 2

湖北宜昌长江公路大桥

湖北宜昌长江公路大桥 湖北宜昌长江公路大桥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猇亭区,是沪渝高速公路在湖北省境内跨越长江的一座特大桥。该桥是第一座完全由中国自己设计、施工、监理的特大跨径悬索桥,为宜昌主城区跨越长江南北两岸的重要通道。大桥长1188米,全宽30米(含人行道)。总投资8.95亿元。 建设历程 项目于1998年2月10日开工建设,2001年9月19日建成通车投入试营运。 科技创新 建桥之中,建设者始终把科研攻关、科技创新和运用现代科技成果贯穿于设计、施工和管理全过程,向科技要质量,向科技要效益,在特大型悬索桥关键技术研究攻关方面取得了20多项成果,获得部、省多项奖励,创直接经济效益4000余万元。 如南岸锚碇开挖深达80余米,当时号称”华中第一坑”。按原定设计方案需投资2000多万元进行防护治理,技术人员及建设者改用棚架护壁法整治,节省投资2000余万元。通过吸收采纳国外先进技术,改大桥钢箱梁矩形设计为鱼鳍式扁平设计,节省投资2600万元。 特种技术 若干个特种技术在国内的首次运用,体现了大桥的建造难度:首次对悬索桥钢箱梁顶板进行加矮肋的优化设计,可以有效地减少荷载作用

下桥面板的变形;首次采用外置式吊索锚箱结构,提高了结构受力性能,改善了施工及养护条件;首次采用结构仿真分析对悬索桥各主要结构部分进行全面的模拟分析计算,科学地验证了结构安全的可靠性和合理性;首次在”地区气候极端高温43.9摄氏度,极端低温-14.6摄氏度,温差达到近60摄氏度”这样严酷气候条件下,在大跨度悬索桥钢桥面铺装中成功地采用厚7厘米的双层SMA钢桥面铺装技术,杜绝桥面因钢板与沥青混凝土粘连不好而出现”搓板路”现象。 桥梁建筑 宜昌长江公路大桥全长1188米,主桥净跨960米,桥梁全宽30米(含人行道),桥头接线约5公里,设计行车速度为80公里/小时,桥面高程为83.24米,最高通航水位为52.18米,桥型采用双塔单跨钢箱梁悬索桥,单孔净跨长度为目前国内同类桥型第三(包括香港青马大桥);全线设有安全、通讯、监控、供电、服务等设施,并配备景观和交通照明工程,总投资8.95亿元。 重要意义 宜昌长江公路大桥是国家公路网主骨架沪渝高速主干线在湖北境内跨越长江的一座特大型悬索桥,是交通部和湖北省”九五”交通重点工程,也是宜昌主城区跨越长江南北的重要通道。 宜昌长江公路大桥的建设,对于加快沪渝国道主干线的建设步伐,改善国家公路网主骨架的”瓶颈”制约状况,服务三峡工程,促进西部大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沪通铁路长江大桥地质勘查钻探完成_

苏州日报/2011年/6月/10日/第A11版 大城内外 沪通铁路长江大桥地质勘查钻探完成 驻张家港首席记者王乐飞通讯员邱德春 本报讯(驻张家港首席记者王乐飞通讯员邱德春)6月7日上午,随着第182个水下钻孔勘探作业的顺利结束,历时9个月的沪通铁路大桥水下地质勘查钻探工程按期圆满完成,为大桥正式施工建设提供了保障。 沪通铁路长江大桥北接南通九圩港,南接张家港十三圩,是鲁东苏北与上海、苏南、浙东地区间最便捷的铁路运输通道,也是长三角地区快速轨道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桥全长11.07公里,其中跨江部分长5.3公里。面对钻探工程施工水域通航环境及水流条件复杂、工程量大、施工船舶多、作业时间长的特点,张家港海事局提前介入,超前谋划,多措并举服务施工作业,受到了作业单位的赞赏。 沪通铁路长江大桥施工水域横跨长江浏海沙等多个水道,其中地质勘查作业占用了张家港仅有的两个锚地之一——通沙海轮锚地,上游又紧临张家港越洋等多个危化品码头,给长江水上安全监管带来了巨大挑战。该局监管处、指挥中心等相关部门提前与施工单位协调,就大桥建设前期的桥墩钻探工程施工方案进行了优化,健全应急措施,并多次组织探讨了大桥施工期间的水上安全监管措施,起草了沪通铁路大桥施工期间水上安全监督内部管理规定,明确了不同施工阶段现场监管和安全维护要求,确保现场监管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鉴于大桥建设施工的前期钻探工程将占用三分之一的通沙海轮锚地,影响大型海轮的安全锚泊,该局积极研究施工作业对锚泊船的影响,科学划分锚泊水域,并主动对外发布公告,提前通知相关的船舶单位、代理单位和码头单位,将施工作业对锚泊和过往船舶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张家港港是全国内河首座2亿吨大港,年到港船舶直逼20万艘次,过境船舶超百万艘,面对“超时限、超负荷、超强度”工作,为确保大桥地质勘查工作的顺利进行,该局专门抽调了12名工作人员建立了十三圩基地,基地成立以来,所有工作人员未发生一起因主观原因无法出航的情况,应急出航参与搜救、排险、调查事故达一百多次。 第1页共1页

芜湖长江公路二桥主桥设计研究

芜湖长江公路二桥主桥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2018-12-04T11:35:15.44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4期作者:梅应华1 窦巍2 [导读] 根据桥梁抗震及抗风分析[8~10],本桥设置横向阻尼约束体系能够有效减小结构在风荷载和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且能适应塔梁顺桥向的位移变化。 (1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2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摘要:芜湖长江公路二桥主桥为(100+308+806+308+100)m的五跨连续分肢柱式塔四索面全漂浮体系分离式钢箱梁斜拉桥,该桥主梁纵向采用漂浮体系。全桥采用了新技术,主梁采用弧形底板流线形分离式钢箱梁,桥塔采用了新型分肢柱式塔,斜拉索研发了同向回转锚索技术,并首次采用了新型斜置式粘滞阻尼器,结构新颖、创新性强,为超大跨径斜拉桥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斜拉桥;分肢柱式塔;四索面;分离式钢箱梁;同向回转锚索系统;桩基础 1 引言 芜湖长江公路二桥及接线是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四纵八横”中“纵二”(徐州~蚌埠~合肥~芜湖~黄山)的一段,是连接安徽省长江两岸的又一条快速通道。芜湖长江公路二桥处在芜湖长江大桥和铜陵公铁两用大桥之间,上游距离铜陵公铁两用大桥约24公里,下游距离芜湖长江大桥约34公里。 项目起于无为县石涧镇,接规划中的北沿江高速公路,终于繁昌县峨山镇,接已经建成的沪渝(南沿江)高速公路,路线全长55.512公里,北岸接线长20.782公里,南岸接线长20.748公里,跨江主引桥长13.982公里,主桥方案为100+308+806+308+100m五跨柱式塔分离钢箱梁四索面斜拉桥,全漂浮体系,桥面全宽33m,塔高262.48m,主桥长1622m,具体见图1。超大跨径斜拉桥结构体系及受力性能复杂,抗风和抗震等动力性能对结构设计至关重要,各种非线性问题突出,桥梁结构设计复杂[1~3]。 图1 芜湖二桥主桥总体布置图 2 索塔设计 索塔为新型分肢柱式塔(如图2所示),矩形断面,空心结构,总高262.48m。塔柱断面横向宽8~18.5m,纵向宽7.25~15m,中、下塔柱透空。上塔柱底设18m高隔室,下横梁为12×8m矩形断面,塔底箱形防撞底连内设一字隔墙。索塔外侧连续变倒角,由底部开始渐增为塔顶的3.15m×2.65m。上塔柱接近菱形,不仅降低了截面风阻效应,更是适应了鞍座锚索设计。上塔柱底设18m高隔室,下横梁为 12×8m矩形断面,塔底箱形防撞底连内设一字隔墙。承台为厚8m、直径39m的整体圆形承台,下设30根直径3m的钻孔桩,梅花形布置。 芜湖长江公路二桥桥位恰是渡江战役打响第一枪的地方,由此“渡江”和“远航”成为大桥工程设计的美学主题,主导了主桥景观的造型构思。设计过程中创造性的提出分肢柱式塔,整体受力性能好,视觉通透,加上人字形、船帆、桅杆等丰富的景观元素,刚劲不失柔美,雄壮不失纤细。索塔外侧连续变倒角,上塔柱接近菱形,不仅降低了截面风阻效应,更是适应了鞍座锚索设计。 3 主梁设计 主梁为扁平弧形底板分离钢箱,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总宽53m(不含风嘴及斜拉索检修道),中线处梁高3.5m。箱梁标准段每3.2m设一道横隔板。53m宽主梁由双18m宽单箱和中间17m宽透空带组成,具体见图3。 顶钢板厚度由16mm,在锚拉板内外侧2m范围内设置20mm的刚度过渡。顶板局部刚度增强,桥面工作状态改善。小而刚的分离钢箱梁采用16m索距、4m隔板间距、16mm顶板,形成了相互支持的优势组合。18m(不含风嘴)宽较小的梁体,有利于采用弧形底板,更好地抵抗平面外曲屈,且抗风性能更为优越。 采用四索面分离钢箱梁,由四索面分为两个半幅,再以横梁居中连接,横向刚度大,解决了横梁跨距过长、承载过大、结构复杂的问题,改善了结构横向受力。拉索索力由四索面沿梁横向分配,减小了锚具及索力,避免了局部锚索应力过大,也降低了梁内剪力流。采用分离钢箱梁能够与分肢柱式塔构成整体优势。主梁抗风性能好,采用弧形底板,改进了主梁断面气动性,以降低风阻系数,在已建大跨度

沪通铁路监理试验考试试题及答案(三)

沪通铁路监理试验考试试题(三) 姓名:得分: 2分,共50分) 一选择题(每题 1、检验批的质量验收不包括如下什么内容? A、实物检查 B、资料检查 C、管理责任确认 D、质量责任确认 2、拆除跨度小于8m梁的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强度应至少达到? A、50% B、75% C、90% D、100% 3、钢筋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应该怎么做? A、上盖下垫 B、露天存放 C、混合存放 D、只覆盖防锈 4、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的钢筋,检验批最大数量为? A、120t B、100t C、50t D、60t 5、钢筋机械连接用的套筒或锁母最大多少数量为一检验批? A、2000 个 B、1000 个 C、3000 个 D、500 个 6、钢筋加工当设计无要求时,受拉热轧光圆钢筋(HPB235)的末端应? A、平直 B、做90°弯钩 C、做180°弯钩 D、做任意角度弯钩 7、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检验以同等级、同规格、同接头形式和同一焊工完成的最多每多少个接头为一批? A、100 个 B、200 个 C、300 个 D、400 个 8、钢筋接头应避开钢筋弯曲处,距弯曲点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多少倍? A、5 倍 B、10 倍 C、2 倍 D、1.3 倍 9、钢筋保护层垫块在设计无要求时,构件侧面和底面的垫块数量每平方米不应少于?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0、不同原材料应按什么分别标识存放?

A.品种、规格、检验状态 B.分类、分级 C.进场时间、检验状态 D.可用和不可用 11、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什么时间? A.混凝土的终凝时间 B.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C. 12小时 D. 24小时 12、下列材料中不能用做细骨料的是? A、人工砂 B、中粗河砂 C、机制砂 D、海砂 13、混凝土耐久性能试验标准养护试件养护龄期是? A、 72d B、 56d C、28d D、7d 14、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宜高于多少度? A、15°C B、20°C C、25°C D、30°C 15、自然养护期间,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多久内对混凝土进行保温保湿养护? A、4h B、8h C> lh D、2h 16、自然养护期间,当环境温度低于多少时禁止洒水? A, 5°C B> 3°C C、(TC D, -5°C 17、混凝土抗压强度检验,隧道衬砌每多少米按不同强度等级检验不少于一次? A、 200m B、 100m C、50m D、500m 18、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同生产工艺、同交货状态的预应力筋为一检验批的最大数量是?^ U L A、10t B、30t C、20t D、50t 19、同一种类、同种材料和同一生产工艺且连续进场的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最多是多少为一检验批? A、3000 套 B、4000 套 C、5000 套 D、6000 套 20、在设计无要求时,后张法预应力筋初张拉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 A、 50% B、 60% C、 75% D、 80% 21、预应力筋的实际伸长值与计算伸长值的差值不得大于? A、±6% B、±5% C、5% D、6% 22、砌体常温下应经常洒水保持湿润,养护期不得小于多少? A、3d B、7d C、28d D、56d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建设成就与关键技术

听学术报告《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建设成就与关键技术》 ——收获与体会 首先,对苏通大桥的工程概况进行了了解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 简称“苏通大桥” ) 位于江苏省东南部苏州、南通两市境内, 下游距长江入海口约108 km , 上游距江阴长江公路大桥约82 km , 是国家沿海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苏通大桥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 桥梁标准宽度34 m; 主桥主孔通航标准为净宽不小于891 m 、净高不小于62 m; 采用100 年10 % 、100 年4 % 两种水平抗震设防标准; 桥位10 m 高度处100 年设计重现期基本风速为38 1 9 m/s; 经船舶撞击力标准专题研究, 主 桥索塔基础采用的船舶撞击力标准为横桥向约130 MN 。 苏通大桥在建设条件方面有气象条件相对较差、水文条件复杂、基岩埋藏深、通航标准高等四大特点, 在设计施工方面有超长跨及长索上部结构、高塔、大规模深水基础等方面的特点与难点。工程由北接线、跨江大桥、南接线组成, 其中, 跨江大桥长8 146 m , 由北引桥、主桥、南引桥组成。主桥采用主跨1 088 m 双塔双索面斜拉桥, 其跨径布置为100 m + 100 m + 300 m + 1 088 m +300 m +100 m +100 m = 2088 m 。 其次,报告中介绍了苏通大桥的主要技术特点

(1) 苏通大桥主跨达到1088 m , 是世界上第一座正式实施并已建成 通车的主跨超过千米的斜拉桥, 也是当今世界上建成通车的最大跨度斜拉桥。 (2) 塔梁连接采用额定行程和阻尼抑震功能相组合的装置系统。 (3) 根据扁平流线形钢箱梁不同部位的受力特点, 采用了不同材料 规格和不同强度等级的钢材。 (4) 斜拉索采用高强耐久型平行钢丝拉索体系, 其设计寿命为50 年, 采用的平行镀锌钢丝是自主开发的< 7 、强度等级为1 770 MPa 的国产材料。 (5) 斜拉索在塔上的锚固采用钢锚箱锚固结构。 (6) 主塔采用131 根直径280 cm/250 cm 变截面钻孔灌注桩超大型群桩基础。 (7) 在设置V TS 船舶航行管理系统、采取船舶防撞主动措施条件下, 主塔采用由承台施工吊箱、变厚度封底、承台及变截面群桩基础组成的整体结构自身防撞系统。 另外,对苏通大桥建设与过程控制作了介绍 主梁安装阶段施工控制工作是整个苏通长江大桥主桥施工控制 工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苏通桥的特点 , 施工控制主要采用几何控制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施工进度及安装精度。

【BIM案例】沪通长江大桥BIM技术应用

【BIM案例】沪通长江大桥BIM技术应用 一、钢桥智能化建造 沪通长江大桥主体结构(钢梁)用钢26万t,结构复杂、体系庞大,针对钢梁建造,深入推进BIM技术应用,有重要的现实价值。研究重点是钢桥的智能化制造和基于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的探索,打造稳定可靠的数据采集、存储、传递、交流、决策的工作机制和流程。 (1)焊缝质量管理系统。焊接质量管理系统是将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与先进的网络通信技术结合,应用于焊接生产过程控制。可通过计算机对焊缝进行编号,设定焊接工艺参数,实时记录和上传焊接参数,形成构件"焊缝地图",提高焊接的自动化程度与管控水平,防止焊工误操作,实现主要、关键部位焊接过程监控、事后追溯。 (2)数字化预拼装系统。数字化预拼装是通过全站仪或摄影技术对实际杆件进行精密测量,获取预拼杆件的关键尺寸信息,将测量结果反馈到设计模型中,通过与设计模型的比较分析,确定通孔率、预拱度等值是否满足预拼装验收要求。 (3)螺栓连接施工系统。沪通长江大桥全桥共用高强度螺栓425万套,作业周期长,环境条件变化大,控制质量离散性大,工作难度很大。该系统是基于物联网技术,采用第三代扭矩扳手,实现对螺栓施工扭矩的有效控制,并完成对螺栓施工信息的全面采集。系统能够通过数显式扭矩扳手扫描获取施工计划和操作人员信息,施拧过程中自动上传施工扭矩,对异常施工扭矩进行报警,规避高栓的"超拧"和"欠拧"现象,以二维码形式存储;实现信息的追踪管理;同时能减少班前班后标定,提高施工工效。 二、主塔施工的BIM应用 针对主塔施工深化BIM技术的应用,涉及支架建模、预应力管道、钢筋、锚座碰撞分析、整体吊装模拟、施工虚拟建造等内容,将BIM技术应用到施工实践,推进主塔施工向工厂化、预制化、装配化、信息化方向发展,提前发现工序衔接问题,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提高现场工作效率。 三、全生命周期的项目管理 BIM技术的核心是全生命周期的项目管理。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是强化信息化手段,将制造过程参数、施工工序控制参数、工法应用及运维措施各种结构化数据或非

xx长江公路大桥工程设计与技术特点

xx长江公路大桥工程设计与技术特点 【摘要】 xx长江公路大桥是沪蓉国道在xx跨越长江的工程,主桥采用主跨960m钢悬索桥。本文重点介绍该桥的建设条件、主要设计构造以及设计、施工、科研的特点。 【关键词】悬索桥桥塔加劲梁锚碇主缆吊索索鞍支座 一、桥位概况 xx长江公路大桥是沪蓉国道主干线在xx长江河段跨越长江经湖北省西段进入重庆市的特大型一级公路桥梁,是国家"九五"重点建设工程。桥址位于xx市虎牙滩,距城区约15km,上游距葛洲坝22km、三峡大坝40km,下游距枝城长江大桥约45km。 二、主要设计标准 1.公路等级:一级公路。 2.荷载等级:汽-超20,挂-120;人群:3.5kN/平方米。 3.大桥设计时速: 80km/h。 4.大桥桥面宽度:钢箱梁全宽30m,按四车道布置,两侧风嘴上各设一人行道,桥面净宽26m。5.接线路基宽:24.5m,四车道。 6.地震烈度:基本烈度为6度,按7度设防。 7.温度:桥位区域极端最低温度一14.6℃,极端最高温度43.9℃,年平均气温16.5℃。 8.风况:设计基准风速为29m/s,成桥颤振检验风速为44m/s。 三、工程设计 1.主桥总体布置 悬索桥主跨跨度为960m,主梁简支在两侧桥塔横梁或交界墩承台上。主桥南岸通过三孔30m简支梁桥同南岸互通工程相接,北岸通过跨度为16,20,25(m)空心板组合的引桥跨318国道、接北岸接线工程。主桥桥梁全长1206m。 2.悬索桥主要设计参数

结构型式:单跨双绞悬索桥; 主缆跨径( m): 246.255+960+246.255,主缆矢跨比: 1/10; 主缆直径(mm):655(索夹外,空隙率20%),647(索夹内,空隙率18%); 主缆中心距(m):24.4 吊索直径(mm):45; 吊索间距(m):12.06(边吊索距桥塔中心15.69); 桥塔高度(m):北塔112.415(承台顶面以上),南塔142.227(承台顶面以上); 加劲梁全宽(m): 30.00 加劲梁中心高(m):3.0。 3.结构设计 (l)桥塔结构 由于南北两岸地势条件及地质情况不尽相同,南北两桥塔结构上略有区别:南塔承台以上塔高142.227m,有三道横梁,行车道主梁及南岸引桥支承在下横梁上;北塔承台以上塔高112.415m,设上、中两道横梁,行车道主梁及北引桥支承在交界墩上。南北两塔均采用分离式承台,每一承台长19.1m、宽9.1m、高7m,其下设8根直径2.5m的桩基础。北塔上游塔 柱下桩基长18.6m;下游塔柱下桩基长14.6m。南岸桥塔16根桩基长度均为27m。 两塔身塔柱均为空心矩形箱结构。塔顶顺桥向6m宽,并按1:100的坡度分别加宽至塔脚8.40m (北塔)、8.84m(南塔)。塔顶横桥向等宽5m。塔柱壁厚度按上、中、下三道横梁分为三种,壁厚分别为0.7m、0.8m、1.0m。为有效地扩散塔顶主鞍传递的巨大压力,塔顶设有12.8高渐变段。塔冠设有3.4m高实体段。上横梁高5.4m、宽5.08m;中横梁高7.5m、 宽6.08m,壁厚均为0.8m。南岸下横梁高6.8m,宽7.19m,壁厚为1.0m。 为改善桥塔外观效果,在塔柱的四角及外侧中央设有0.3m * 0.5m,3m * 0.15m的凹槽。 塔柱竖向主筋采用φ32,间距15cm。水平箍筋采用φ16,除桥塔根部变化段间距15cm外,其余均为20cm。同时在间距20cm的水平箍筋之间设置了两根φ6.5防裂分布箍筋。横梁主筋采用φ25,间距15cm;箍筋采用φ16,间距15cm。在各道横梁上设有根数不等的钢绞线预应力束。塔身及横梁为50号混凝土,承台为30号混凝土,桩基为25号混凝土。全桥桥塔50号混凝土10554立方米,30号混凝土4867立方米,25号混凝土4768立方米。 (2)加劲梁 加劲行车道主梁为类似鱼鳍形扁平钢箱梁结构。主梁结构全宽为30.0m,中心梁高3m,高宽比为1:10。顶板宽度为22m,设2%的双向横坡。上斜腹板水平宽度为1.2m。悬臂人行道宽度为2.8m,设1.5%的向内单向横坡。 桥面为正交异性板,顶板及上斜腹板厚12mm,行车道U形加劲肋中心间距0.59m,板厚6mm。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