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

中国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

中国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
中国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

超声造影剂使用规范-中文

efsumb@https://www.doczj.com/doc/2c2383704.html, EFSUMB 研究组成员 : Thomas Albrecht, Germany; Martin Blomley, UK ; Luigi Bolondi, Italy; Michel Claudon France; Jean-Michel Correas, France; David Cosgrove, UK; Lucas Greiner, Germany; Kurt J?ger, Switzerland; Nico de Jong, Netherlands; Eddie Leen, UK; Riccardo Lencioni, Italy; David Lindsell, UK; Alberto Martegani, Italy; Luigi Solbiati, Italy; Lars Thorelius, Sweden; Fran?ois Tranquart, France; Hans Peter Weskott, Germany; Tony Whittingham, UK. 感谢:本研究得到下面公司的建议和教育资金的帮助: 博莱科、百胜、安盛、百美施贵宝、GE超声、日立、飞利浦、先灵、西门子、东芝。

超声造影剂(UCA)和特定造影成像技术一起,作为一些器官诊断性成像和介入性诊断、治疗的监视与评价的临床应用,正日益被临床所接受。目前,还没有一个描述具体规范的指导性文件,包括重要的技术要求、研究者资格的建议、检查步骤的建议、图像解释的指导、建议并被确认的临床指征和安全考虑。 EFSUMB理事会(代表)于2003年3月在哥本哈根召开的EUROSON大会上,着重强调了对这些规范的需求。在不断发展完善中,2004年1月鹿特丹召开的EFSUMB特别会议上提出了有关超声造影剂使用的规范,。 这些规范建立在对文献的综合分析之上,其中包括一些前瞻性的临床试验。在没有足够的研究数据时,证据的来源是专家委员会报告,或者建立在大会上超声和超声造影(CEUS)领域专家的一致意见上。 这些规范是为UCA的使用创立标准的方案,并改进病人的管理。2004年1月发布的第一版将集中在已知和可疑的局灶性肝脏病变上(FLL)。 这些规范意欲为UCA的使用提供一个一般性的建议。个别的病例必须根据具体的临床数据区别对待。该规范会进行不断的修订,来反映未来科学知识和不断发展的超声技术领域的进步。

超声造影

超声医学最新进展——超声造影技术 前言 回顾医学超声发展的历史,我们看到,70 年代崛起的实时灰阶超声(real-time grey-scale ultrasound )即 B 型超声或二维灰阶超声断层扫描技术,奠定了现代超声诊断的基础,为超声极为广泛地临床应用铺平了道路;80 年代发展起来的彩色多普勒成像技术,使现代超声影像诊断极具特色,为心血管和全身器官组织血流的无损检测和血流动力学研究开创了新的领域;90 年代以来,许多超声新技术的出现可谓层出不穷,其中对医学超声最具影响力并能进一步提升其在现代影像技术中地位者,莫过于超声造影成像,即造影增强超声(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借助于静脉注射造影剂和超声造影谐波成像技术,能够清楚显示微细血管和组织血流灌注,增加图像的对比分辨力,大大提高超声检出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这和增强CT 扫描极为相似。如今造影不仅进一步开拓了临床应用范围,提高常规灰阶/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水平,在靶向治疗方面还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总之,超声造影是重大的技术革新和研究方向,是医学超声发展历程中新的里程碑。 超声造影的概念 Barry B. Goldberg 是世界上研究开发新型超声造影剂的先驱者,他对各类超声造影剂的研究和应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Goldberg 等将微泡超声造影剂称作血管造影剂(vascularcontrast agents)或血管增强超声造影剂,它有别于通常用于胃肠造影的口服造影剂(oralagents)。因此,超声造影有血管造影剂和口服或灌肠造影剂 2 类,前者也称微泡造影剂。十多年来,超声造影增强或血管超声造影技术的发展最为迅速。微泡超声造影剂初始研究阶段,最早用于造影的气体主要是空气和氧气,其后,是以CO2自由微气泡为代表的无壳膜造影剂静脉注射和经导管肝动脉内注射进行超声造影。90年代开始新型超声造影剂问世,以Levovist(利声显)、Albunex 和Echvist 为代表的含空气微泡的壳膜造影剂,称为第一代新型造影剂。此后,更有含惰性气体的SonoVue(声诺维)、Options 等为代表的壳膜型造影剂出现,亦称第二代新型造影剂。新型造影剂微泡的平均直径约3~5μm,可以顺利通过肺循环,实现左右心室腔、心肌以及全身器官组织和病变的造影增强。微泡超声造影剂的安全性:经大量实验研究和超过万例临床应用经验证明,微泡造影剂是安全的。据测算,超声造影每次静脉注入的微泡含空气/气体总量小于200μl(0.2 ml),没有发生气栓的任何危险;目前上市的造影剂中只有利声显的壳膜是由半乳糖构成,其余造影剂多以白蛋白、磷脂或聚合物等构成,易被人体自然代谢,对人体不会产生毒副作用。因此,是比较理想的超声造影剂。研究指出,第二代新型超声造影剂采用低溶解度和低弥散性的高分子量含氟惰性气体如SF6、C3F8 等,可显著延长微泡造影剂在人体血液中的寿命,增加了微泡的稳定性。超声造影原理 超声造影剂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以CO2 自由微气泡为代表的第一代无壳膜型造影剂,以Albunex 和Levovist (利声显) 为代表的第二代含空气微气泡有壳膜型造影剂,及含惰性气体的新型微泡造影剂如SonoVue 、Optison、Echogen 等。这些造影剂的基本原理都是通过改变声衰减、声速和增强后散射等,改变声波与组织间的基本作用,即吸收、反射和折射,从而使所在部位的回声信号增强。理想的超声造影剂微泡要小至能够通过肺、心脏及毛细血管循环,以便通过简单的外周静脉注射即可造影,并可以在成像中稳定地保持其声学效应。研究发现采用低溶解性、低弥散性的高分子气体如含氟气体,可以提高微泡在血液中的寿命,增加稳定性。随着高分子化学的发展,国外有学者利用可生物降解多聚体材料来替代人血白蛋白和磷脂等自然物质,改变微泡的外壳组成,从而避免了由于这些自然物质本身的局限性而造成的声学效果不稳定等问题。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多聚体微泡的开发是最具有前途的超声造影剂,它可以通过改变聚合条件使其声学特性可以设计,可为某种成像条件“量身定做”适合

超声造影剂

超声造影剂(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简称UCA,是一类能显著增强超声背向散射强度的化学制剂。其主要成分是微气泡,一般直径为2-10um,可以通过肺循环。 最早的超声造影剂是含二氧化碳氧气或者空气的微气泡,主要是通过手振生理盐水获得仅能用于右心系统显像。 采用变性的白蛋白,脂质体,多聚体以及各种表面活性剂等材料包裹的微泡造影剂才是目前常用的造影剂。 超声造影成像原理 造影剂微气泡在超声的作用下会发生振动,散射强超声信号。这也是超声造影剂的最重要的特性——增强背向散射信号。例如在B超中,通过往血管中注入超声造影剂,可以得到很强的B超回波,从而在图像上更清晰的显示血管位置和大小。 接收到的超声强度是入射强度和反射体的散射截面的函数。散射截面是与频率的四次方和散射体半径的六次方成正比,这对所有的造影剂介质都适用。理论上,通过简单的计算就可以看到气泡粒子的散射截面要比同样大小的固体粒子(例如铁)大1亿倍。这也是气泡组成的造影剂的造影效果比别的散射体优越的原因所在。 气泡散射还有一个十分有意义的特性——气泡共振。当入射声波的频率与气泡共振频率一致时,入射声波的能量全部被气泡共振吸收,形成共振散射,这时散射截面远比上述公式给定的大。 应用 超声造影剂的研究和应用可以追溯到1968年Gramiak等人描述的心脏内注入盐水后可在主动脉根部得到云状回声对比效果。80年代后期,超声组织定征遇到一定的困难,某些组织即使病理上有区别,它们的超声特性却很相似。为此能增强组织和血液回波能力的超声造影剂受到极大关注。 早期的造影剂,包括含有自由气泡的液体;含有悬浮颗粒的胶状体;乳化液体等。缺点是尺寸大、不稳定、效果差。自由气泡是超声造影剂最简单的形式,中国临床采用过H2O2作为超声造影剂,它进入血液后生成游离氧,多用于心动学中的造影。由于自由气泡尺寸太大很不稳定,不能通过肺循环,不适于心脏造影。含悬浮颗粒的胶状体可用于增强软组织背向散射,且有较好的造影效果,它的存活时间长。但考虑到毒性的影响,只能小剂量使用,限制了其应用范围。脂类化合物作为超声造影剂是从脂肪肝的回波能力增强中得到的启示,它的增强效率较低。由许多化合物组成的水溶液进入人体后,使循环系统的声速和密度随造

造影超声心动图的临床应用现状

·述评·造影超声心动图的临床应用现状 邓又斌 随着临床诊断要求的不断提高,常规超声心动图已经不能满足对某些心血管疾病精确完善的诊断需求。造影超声心动图的出现是超声心动图发展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为医学超声诊断的发展带来了一次新的革命,其在临床上得到了迅速而广泛的应用。目前,造影超声心动图主要包括心腔超声造影和心肌灌注超声造影两个方面。 一、心腔超声造影 1.提高心内膜边界识别的准确性:由于谐波成像的应用,超声二维图像的显示效果得到了很大改善,但仍有部分患者由于肥胖、肺气肿,胸壁畸形等原因成像效果不佳,导致心内膜无法辨认,心功能不能得到精确的评估。最新的美国超声心动图协会(ASE)指南建议当左心室室壁有多于两个节段心内膜边界显示不佳时应采用超声心脏造影检查[1]。心腔超声造影通过增加心腔与心内膜的对比度而使心内膜边界清晰显示,明显提高了图像显示质量,更有益于成像效果不佳的患者室壁厚度及左心室射血分数的精确测量。 2.提高心腔内血栓的检出率:左心室心肌收缩力减低,节段性心内膜下心肌受损及血流淤滞是形成左心室血栓的机制。已有研究证实血栓形成有关的室壁运动异常范围从运动减低到矛盾运动[2],这种由于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伴发的血栓形成多位于左心室心尖部。由于部分患者透声条件差且心尖近场区伪像干扰,该部位的附壁血栓容易被漏诊或难以确诊。心腔超声造影时心尖部附壁血栓表现为无增强的充盈缺损区,与心腔内其他部位造影增强形成明显不同,常规二维超声不能清楚诊断的心尖部血栓图像经心腔超声造影后90%可以做出正确诊断。据Kurt等[3]报道,对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图像不满意的632例患者进行的心脏超声造影检查,35例怀疑有左心室血栓形成,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只有1例得到明确诊断;心腔超声造影后34例都得到了明确的诊断,而且还发现了5例新疾病。 3.提高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检出率: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为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中的特殊类型,肥厚的心肌主要位于前侧壁心尖处,由于心尖部位于图像的近场,图像显示质量较差,而使此病常常漏诊。心腔超声造影可以清晰地显示心尖部内膜线边缘及其形态,进而更清楚地观察测量心尖部心肌厚度,提高该病检出率。 4.致密化不全心肌的检出:心肌致密化不全,为未定型心肌病,是以心室内异 DOI:10.3877/cma.j.issn.1672-6448.2011.10.001 作者单位:430030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超声影像科

肝脏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_2012_解读_丁红

? 指南与规范 ? 肝脏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2012)解读 丁红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14.02.002 作者单位:200032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超声科 自第二代超声造影剂声诺维(SonoVue )于2004年在我国批准上市以来,实时动态成像的低声压谐频造影技术在临床上迅速开展,在肝脏疾病方面的应用报道层出不穷,涉及了诊断和治疗的多个方面。2012年,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正式发布了肝脏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2012),这是由我国20多位肝脏超声专家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在国际超声造影肝脏应用指南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肝脏疾病的特点,经过1年多时间的起草、修改、讨论和斟酌而完成的;尤其在专业术语等方面,详细征询了超声界权威的意见,力求用词严谨、规范和科学。这里将就此次公布的肝脏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2012)的主要内容、制定背景和编写过程、如何理解和执行指南等方面进行简要解读。 一、指南制定的背景和编写过程 临床上,超声检查是肝脏疾病筛查和诊断时使用最广泛的影像学手段,但与使用造影剂增强的断面扫查影像技术(如增强CT/MRI )相比,常规超声检查对肝脏病变定性诊断的准确性较低。超声检查中造影剂的引入以及专用成像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增加了超声工作者的诊断信心。经外周静脉注射的超声造影检查不仅可以与增强CT/MRI 一样敏感地揭示肿瘤的血流动力学;还同时具有超声检查的实时性和灵活多切面的特性,在评价肿瘤的微血管灌注和引导介入性治疗方面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微泡型的血池造影剂不参与体内代谢,无心肝肾毒性或甲状腺功能损害[1],故适用范围广。自2004年以来,我国学者在肝脏疾病超声造影方面的临床应用研究报道已超过1 000篇,内容涉及了肝脏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多个方面,大大拓展了超声技术在临床的应用范围和有效性。那么,超声造影是否能像增强CT/MRI 一样常规在临床开展并为临床医师接受?已有的研究报道在超声造影的方法学和诊断效能方面差异较 大。如何规范超声造影的适应证和操作方法?如何客观评估肝脏疾病超声造影的临床价值?这是在临床推广和普及超声造影技术所面临的关键问题。 国际上最早在2004年建立肝脏超声造影剂使用规范,由欧洲超声生物学与医学联合会(European Federation of Societies for Ultrasound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EFSUMB )发布,主要包括超声造影的技术特点、操作方法和图像分析等内容,并于2008年进行了修订[2-4]。至2012年,由EFSUMB 与世界超声生物学和医学联合会(World Federation for Ultrasound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WFUMB )牵头,邀请了来自世界五大洲主要国家的26位超声造影专家和代表,共同撰写和出版了系统而权威的肝脏超声造影应用指南(2012版)[5],内容涉及造影剂和成像技术、定性诊断、术中超声造影、疗效评价、肝移植和定量分析。 鉴于我国肝病的高发病率和病种的特殊性,超声造影在各级医院的开展情况和诊断水平差别较大,尚有不少大医院缺乏使用超声造影剂的经验;为了规范和推广肝脏超声造影的临床使用,客观评价肝脏超声造影的临床价值,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在国际肝脏超声造影应用指南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多中心研究资料,于2011年开始制定中国肝脏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经过长达1年多时间的起草、每位专家的传阅和修订,2012年6月1日,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了肝脏超声造影专家组和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参加的肝脏超声造影应用指南定稿会。参会专家各抒己见、热烈讨论,对指南进行了细致、详尽和逐字逐句的修改,并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通过了肝脏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该指南的出台有力推进了我国超声造影临床应用的规范化,促进了学科发展。 二、指南的主要内容和特色 肝脏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的内容包括超声造影适应证、检查前准备、检查方法、观察内容、临床应用、局限性和报告内容及要求共7个部分。该指南内容详尽、具体,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超声造影剂基础研究现状与进展_王志刚

·述评·超声造影剂基础研究现状与进展 王志刚 “超声造影”技术是当今医学影像学领域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1],它是通过静脉或皮下注射超声微泡造影剂(超声微泡造影剂直径小于红细胞),增强组织器官显像,达到提高超声诊断与鉴别疾病的目的。超声造影由于无放射性辐射、操作简单方便、实时显像等优势,极具发展潜力。超声造影剂是超声造影的基础与关键,随着超声造影剂的不断改进与革新,超声分子影像学也应运而生,利用超声微泡(球)造影剂,可对体内组织器官微观病变进行分子水平成像,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及药物递送系统的研发,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3]。目前,国内临床所用超声造影剂均为国外进口,为了使我国超声造影剂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台阶,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声造影剂的开发及制备技术的革新,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和热点。目前,对超声造影剂的基础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超声微泡造影剂 超声微泡造影剂经历了第一代游离微气泡造影剂,第二代包裹空气的微气泡造影剂之后,第三代微泡造影剂采用了其内包裹有在血液中弥散极低的高分子氟碳气体,使造影剂的稳定性、有效性得到很大提高。超声微泡造影剂经外周静脉注射后,可使血液产生强散射,使实质性器官显影增强。目前所用的超声造影剂为内含不同气体成分的微气泡,其外壳多为表面活性剂类、人血蛋白质类、脂质类等。超声微泡造影剂由于气体周围有一层外膜,使得微泡的稳定性显著提高,在血液中的持续时间长,信号增强,实现了超声造影由有创性向无创性的转变,使超声造影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脂质超声微泡造影剂生物相溶性比白蛋白微泡好,并且白蛋白微泡由于其较多的过敏反应而趋于淘汰。目前临床常用的微泡造影剂SonoVue即属于脂质微泡造影剂。 随着高分子化学的发展,医用高分子聚合材料广泛开发用作药物、基因传递和控释的载体[4]。这些高分子载体材料,以合成的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体系为主,在体内能自然降解,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研究者以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为外壳,以氟碳气体为核心,研制了这类新型超声造影剂。由于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抗压性和稳定性高,且作为核心的氟碳气体分子量较大,其溶解度和弥散度较低,因此,这类微泡粒径小、分布均匀、对比信号显著增强、在血液循环中持续时间长。由于高分子微泡造影剂的这些优势,现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 DOI:10.3877/cma.j.issn.1672-6448.2011.05.001 作者单位:400010重庆,重庆医科大学超声影像学研究所

欧洲儿童泌尿系感染诊治指南解读(完整版)

欧洲儿童泌尿系感染诊治指南解读(完整版) 摘要 泌尿系感染(UTI)是儿童常见的细菌感染性疾病,其中一些高危患儿可出现肾瘢痕,进而可致终末期肾脏病,恰当诊断和治疗UTI对于改善患儿预后十分重要。关于儿童UTI的诊断和治疗尚存争议。欧洲泌尿系学会/欧洲儿童泌尿系学会发布了新的儿童UTI诊治指南。 泌尿系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是儿童最常见的细菌感染性疾病之一,虽然多数患儿在急性期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但患儿初患UTI后6~12个月复发率高达30%,且在UTI患儿中存在相当比例的高危儿童,如30%的泌尿系畸形患儿以UTI为首发表现,85%伴发热的UTI患儿存在肾实质损害,其中10%~40%发生肾瘢痕,可致肾发育不良、反复肾盂肾炎、高血压和终末期肾脏病等。UTI的有效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患儿预后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在UTI诊断和治疗方面尚存争议[1]。2015年欧洲泌尿系学会(EAU)/欧洲儿童泌尿系学会(ESPU)儿童指南制定委员会根据最新证据发表了儿童UTI诊治指南[2],对高危患儿判断、预防性抗生素治疗和特殊影像学检查指征等争议问题进行了较为具体的论述,现对该指南进行解读。 1 UTI的分类

与国内指南[3]略有不同,该指南根据感染部位、发病次数、症状和混杂因素对UTI进行了较为完整的分类(表1),其中对复发性UTI的定义仅按照发病次数,而不包含感染部位的因素。 表1 泌尿系感染的分类及表现 Table 1 Classification and manifestation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2 病史收集和体格检查要点 该指南对病史收集和体检要点进行了阐述(表2),其中是否有便秘以往国内较少重视,有待关注。 表2 泌尿系感染的病史收集和体格检查要点 Table 2

超声造影剂 声诺维 sonovue

超声造影剂声诺维 一、造影剂的基本概述 造影剂的定义:以医学成像为目的将某种特定物质引入人体内,以改变机体局部组织的影像对比度,这种被引入的物质称为“对比剂”,也称之为对比剂。 超声造影CEUS:在常规超声检查的基础上,通过静脉注射超声造影剂UCA来增强人体的血流散射信号,实时动态地观察组织的微血管灌注信息,以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并对病变的良恶性进行鉴别,评价器官功能状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如果说超声造影是超声技术的第三次革命,而声诺维作为超声技术的第三次革命—超声造影的引领者,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肿瘤诊断、血管、心脏及妇科检查,得到了临床的普遍肯定,迄今为止国内近百万患者接受了该坚持,为临床提供了决定性的指导信息。 二、药物介绍 药物名称:六氟化硫微泡 英文名称:Sulphur Hexafluoride Microbubbles 别名声诺维 三、声诺维超声造影剂的产品特性 浓度1-5x108个微气泡/ml 微气泡平均直径μm SF6浓度8μl/ml 2ml声诺维=16μlSF6=90μgSF 渗透压和粘滞度290mOsm/kg PH值 配置后的稳定时间6h 成分不含人体蛋白 四、声诺维的优势 以意大利博莱科声诺维为代表的第二代微气泡造影剂。其内含高密度的惰性气体六氟化硫,稳定性好,造影剂有薄而柔软的外膜,在低声压的作用下,微气泡也具有好的谐振特性,振而不破,能产生较强的谐波信号,可以获取较低噪声的实时谐波图像,这种低MI的声束能有效的保存脏器内的微泡,而不被击破,有利于有较长时间扫描各个切面。由于新一代造影剂的发展,使得实时灰阶灌注成像成为可能。 五、声诺维微泡的物理学特性

超声造影

肝脏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 一、适应证 1.肝脏局灶性病变(Focal liver lesions, FLLs)的定性诊断,如: (1)常规超声检查或体检时偶然发现的病变。 (2)慢性肝炎、肝硬化,常规超声筛查时发现的病变。 (3)有恶性肿瘤病史,定期超声随访中发现的病变。 (4)肝内脉管(门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胆管)内的栓塞物,不能明确其性质。 (5)复杂性囊肿或囊实性肿物。 2.常规超声疑似存在病变,或者其它影像检查发现病变但常规超声未能显示或显示不清,CEUS可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并进一步做出定性诊断,或在CEUS引导下进行组织活检、介入治疗。 3.对移植肝,CEUS用于全面评估受体和供肝血管的解剖和通畅程度,以及随访中肝内 出现的异常病变。 4.肝外伤(详见「腹部实质性器官创伤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 5.肝脏肿瘤消融治疗中CEUS的应用: (1)治疗前明确肿瘤性质、大小、位置、数目及血供状况。

(2)治疗中引导定位。常规超声上病灶显示不清或边界模糊、肿瘤残留或局部复发难以与原先的消融灶区分时,可采用CEUS引导靶向穿刺,以达到精准的治疗。 (3)治疗结束后即刻或次日判定消融是否有效,以确定是否需要补充治疗。 (4)随访中判定肿瘤的局部治疗效果。 6.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局部放疗、注药治疗及靶向治疗等疗效的评价。 二、检查前准备 1.造影剂制备及注射要求参见总论。 2.建立患者周围静脉通道。 3.了解受检者临床资料(病史、实验室和其它影像学检查)和检查目的,判断是否适合CEUS检查,排除禁忌症(见总论);并获得知情同意。 三、检查方法 按下列顺序分3个步骤: 1.常规超声检查 2.造影条件设置: 进入造影检查模式,调节成像条件(方法参见总论)。 3.实施造影:

超声造影剂项目计划书

超声造影剂项目 计划书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摘要 根据造影原理的不同,造影剂主要分为X射线造影剂、磁共振造影剂 和超声造影剂。其中超声造影剂是利用含有气泡的液体对超声波有强散射 的特性,临床将超声造影剂注射到人体血管中来增强血流的超声多普勒信 号和提高超声图像的清晰度和分辨率。目前,超声造影剂在眼科、妇产科、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等领域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该超声造影剂项目计划总投资16279.7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 资12664.4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7.79%;流动资金3615.2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2.21%。 本期项目达产年营业收入26898.00万元,总成本费用20511.40 万元,税金及附加281.29万元,利润总额6386.60万元,利税总额7548.80万元,税后净利润4789.95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758.85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9.23%,投资利税率46.37%,投资回报率 29.42%,全部投资回收期4.90年,提供就业职位447个。

超声造影剂项目计划书目录 第一章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 二、项目承办单位 三、战略合作单位 四、项目提出的理由 五、项目选址及用地综述 六、土建工程建设指标 七、设备购置 八、产品规划方案 九、原材料供应 十、项目能耗分析 十一、环境保护 十二、项目建设符合性 十三、项目进度规划 十四、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 十五、报告说明 十六、项目评价 十七、主要经济指标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分析 一、项目承办单位背景分析 二、产业政策及发展规划 三、鼓励中小企业发展 四、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五、区域经济发展概况 六、项目必要性分析 第三章建设规模 一、产品规划 二、建设规模 第四章项目建设地研究 一、项目选址原则 二、项目选址 三、建设条件分析 四、用地控制指标 五、用地总体要求 六、节约用地措施 七、总图布置方案 八、运输组成 九、选址综合评价

欧洲腔内影像学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解读(完整版)

欧洲腔内影像学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解读(完整版) 由欧洲心血管介入学会(EAPCI)组织撰写的首部腔内影像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近期在欧洲心脏杂志(Euro Hear J)在线发布。该共识的发表将为全球冠脉介入医生在腔内影像学应用上提供权威指导。该共识完全不同于与既往发表的其他几部IVUS和OCT专家共识,并没有教科书式的阐述OCT和IVUS 的各种定义,标准和测量方法等内容,而是紧紧围绕介入术中的实际问题,并基于目前现有的循证证据,结合专家建议,为临床介入医生提供了客观的意见和建议,因此这部全新的专家共识具有非常强的临床指导价值,更注重实践操作性和指导性。这部共识文件是总结了由EAPCI组织的专家组关于腔内影像应用方面的共识观点。共识共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如何应用腔内影像学指导和优化支架植入,如何评价支架失败,第二部分是关于高危病变识别,造影模糊影像以及临界病变的评估。本共识评估了目前现有的血管内影像的临床应用指征的证据,并基于现阶段最佳实践,为冠脉介入医生提供了关于IVUS和OCT临床应用指征、各自的优势和潜在局限性的指南。 共识专家组成员由来自全球16个国家22位在腔内影像领域具有重要建树的心血管专家组成。在2017年8月的第一次会议中,专家组讨论了共识所涉及的所有主题、观点和看法以及数据调查的方法,并指派了各部分文件的主要作者。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包括最近五年内经同行审议

后引起巨大反响的文献、已经出现的随机临床试验级别的证据、Meta分析、注册研究)并由此完成了各部分的初稿。最终共识的完成,经过了多次直接或电话会议以及两次由所有专家组成员共同完成的修订。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是一直是评估冠状动脉结构和指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传统的标准手段。然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获得的二维管腔影像并不能反映血管壁情况,因此,也无法评估血管尺寸、斑块特点和支架植入效果。血管内超声(IVUS)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可以获得冠状动脉内影像,为临床中优化支架植入和减少支架相关问题,提供了更多的重要信息。术前对管腔尺寸和病变特点进行评估,有助于选择正确的支架型号和指导支架植入策略。术后的腔内影像使术者能够在支架水平评估支架植入效果,指导实施优化措施。观察性研究、随机对照试验(RCTs)和Meta分析中,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IVUS的血管内影像不仅可以提高手术即刻效果,而且可以改善临床结局。尽管如此,腔内影像学在常规临床实践中的应用非常有限,而且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应用情况也不同。在过去的10年中,IVUS和OCT在技术性能(更高的图像分辨率)和手术指导方面(更快的回撤速度,自动化的管腔和斑块负荷测量,与冠脉造影融合)不断改进,成为指导常规PCI以及特殊病变或患者PCI 的重要工具。

超声造影剂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_汪艾曼

综 述 Zongshu 《中外医学研究》第13卷 第14期(总第274期)2015年5月①包头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内蒙古 包头 014030②内蒙古医科大学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通讯作者:吴晓萍 超声造影剂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汪艾曼①② 吴晓萍③ 【摘要】 本文通过阐述什么是超声造影剂、超声造影剂的种类以及超声造影剂的临床应用,以便深入地了解超声造影剂在超声诊断和超声治疗中的安全性、可靠性,文章最后介绍了超声造影剂在现阶段的最新研究进展。本文对超声造影剂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超声; 造影剂 中图分类号 R4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4-0160-03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Advance of 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WANG Ai-man,WU Xiao-ping.//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5,13(14):160-162 【Abstract】 The paper describes what is 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s,the types of 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s and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s,in order to deeply understand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s in ultrasonic diagnosis and ultrasonic treatment.In the end,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 of 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s at present.This paper has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s in clinical work. 【Key words】 Ultrasonic; Contrast agent First-author ’s address: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aotou Medical College,Baotou 014030,China doi:10.14033/https://www.doczj.com/doc/2c2383704.html,ki.cfmr.2015.14.082 超声波成像技术是一种应用广泛、无创且成本低廉的医学成像方法,但众所周知,普通超声的分辨率较低致使其临床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1968年美国Gramiak 教授提出了“超声造影”的概念,这一技术大大提高了超声波成像的分辨率。超声造影技术具有实时、动态、连续显示脏器实质和病灶血管构架以及组织灌注状况等特点,同时,超声造影技术也具有廉价、简便、易重复、无放射性、无肝肾毒性、安全性高的优势。当前,超声造影技术与CT、核磁增强技术一同作为常规的影像诊断方法,已在大多数疾病的诊疗过程中都得到广泛应用,如肾脏、胰腺、脾脏、甲状腺、乳腺、血管等。1 什么是超声造影剂 随着超声医学和临床药理学的迅速发展,超声造影技术已经成为当今医学影像学领域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它是通过静脉或皮下注射超声微泡造影剂,增强组织器官显像,从而达到鉴别疾病与提高超声诊断的医学专门技术,具有无辐射、操作简便的优势,极具发展潜力[1]。超声造影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超声造影剂,那么什么是超声造影剂?超声造影剂(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UCA)是一类经外周静脉注射后,可使血液产生强散射,能够显著增强超声医学检测信号的诊断和治疗药物。UCA 在超 声医学中的广泛应用有力地提高了超声的诊断水平和治疗能力,这也使得它成为医学科技工作者们研究的热点之一。 2 超声造影剂的种类 超声造影剂从尺寸上分为微米级超声造影剂和纳米级超声造影剂两种。微米级超声造影剂主要包括第一代游离微气泡造影剂、包裹空气的第二代微气泡造影剂、包裹有在血液中弥散极低的高分子氟碳气体的第三代微泡造影剂和目前在临床工作中使用最多的内含有多种气体成分的微气泡,且气泡外壳多为人血蛋白质类、脂质类或表面活性剂类的第四代微泡造影剂。 超声造影剂从性质上分为靶向超声造影剂和非靶向超声造影剂两种。非靶向超声造影剂的化学结构比较简单,由内层的惰性气体和外层的包膜构成。包膜表面没有任何的配体修饰,这种造影剂对任何组织器官和病变部位没有特异的结合能力,不能实现组织特异性显影;而靶向超声造影剂其外层的包膜表面被执行了特异性的配体修饰,这种造影剂可以在特定的组织器官或者病变部位与其受体特异性地紧密结合,使造影剂在该部位滞留,实现超声的组织特异性成像[2]。 超声造影剂从功能上分为单纯超声造影剂和多模态超声造影剂两种。单纯超声造影剂仅在超声检查和治疗中使用;多模态超声造影剂是能够同时应用于超声显像和CT 显像或MR 显像的特殊造影剂,如临床中使用的液态氟碳纳米粒超声造影剂就属于这类[3]。

子宫输卵管四维超声造影SOP

四维超声子宫输卵管造影操作规范Ⅰ适应症与禁忌症 1适应症 1.1 不孕不育症疑为输卵管梗阻、宫腔内病变,需了解输卵管通畅性; 1. 2疑为子宫畸形; 1. 3选择月经干净后3-7天、阴道分泌物检查清洁度1-2度,造影前没有同房、无全身性或心肺血管等重要器官疾病(排除高血压,甲亢等); 2禁忌症:患有急性感染性疾病、严重全身性或心肺血管等重要器官疾病者禁忌检查。 Ⅳ程序内容: 1 四维超声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前流程 1.1病人需临床医生筛选适应症后,开出检查申请单,由超声科安排检查时间; 1.2超声科医生检查前必须认真阅读患者病史包括相关化验结果和影像检查资料,全面了解患者情况; 1.3严格遵守四维超声子宫输卵管造影的适应症、禁忌症; 1.4造影前必须进行所规定的实验室各项检查; 1.5检查前操作者对患者及直系亲属谈话,请患者认真阅读知情同意书,交代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经患者及直系家属同意,并签字方能进行; 1.6操作者严格按照造影操作规程执行;严密观察造影后有无阴道出血、过敏等并发症;造影完毕病人留观30分钟,确认无意外情况发生方能离开; 1.7造影完成后须认真分析图像和书写诊断报告; 1.8所储存的图像资料需妥善保管,按规定存于图文工作站。 1.9造影过程中必须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等情况,如有突发情况立即停止并紧急处理。 24D超声输卵管造影操作规程 2.1由妇科宫颈内插管: 2.2超声科医生登记病人资料; 2.3操作者对患者及直系亲属谈话,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确认; 2.4 配置造影剂; 2.5摆好体位,先检查子宫、附件及盆腔周围情况;

2.6 选好造影切面,注射通水解痉药,分析及存储图像; 2.7选好造影切面,注入造影剂同时启动4D造影条件,存储图像; 2.8造影结束,分析图像; 2.9书写诊断报告; 3四维超声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前检查项目:白带常规;尿HCG; 4 四维超声子宫输卵管造影所需物品 4.1 子宫通水管一条; 4.2 硫酸阿托品注射液1ml:0.5mg一支;氯化钠针0.9% 100ml 一袋;声诺维一瓶 4.3 四维超声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申请单; 5四维超声子宫输卵管造影并发症及处理 5.1此检查并发症极少见,可能出现的不适为宫腔插管后疼痛不适,造影剂为宫腔内注射,过敏症状极其少见,可能出现的不适为轻度腹胀、腹痛、少量阴道出血,但上述症状在短期内会消失。还有输卵管破裂也少见,检查时应实时观察病人情况,输卵管堵塞者减慢注射速度及适时停止注射; 5.2术后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6 注意事项 6.1行超声造影当日请尽量排尽大便,以免肠道内气体影响检查图像质量; 6.2 行超声造影术前3日及术后半个月内请勿同房; 6.3 术后请多喝水; 6.4 行造影术后半小时才能离开超声科; 6.5 如有甲亢、心脏疾病或其他对"阿托品"及"间苯三盼"过敏或使用禁忌的情况,请提前告诉相关医生及护士; 7附件:东莞市人民医院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知情同意书 参考依据:《超声医学》《4D超声输卵管造影指南》 附件: 东莞市人民医院超声影像科

2021版:欧洲血管外科学会(ESVS)静脉血栓管理临床实践指南解读(全文)

2021版:欧洲血管外科学会(ESVS)静脉血栓管理临床实践指南 解读(全文) 欧洲血管外科学会(European Society for Vascular Surgery,ESVS)近日在线发表了首个《欧洲血管外科学会(ESVS)2021 年静脉血栓管理临床实践指南》(后文简称《ESVS 指南》)[1]。ESVS 于2017 年启动了制定《ESVS 指南》的流程,由ESVS 的16 名成员编写和批准。《ESVS 指南》涉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上肢DVT、浅表静脉血栓形成和特殊部位静脉血栓形成;该指南还涵盖了治疗以外的主题,包括卫生经济学、特殊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处理原则等。由于静脉血栓形成涉及的领域较广,因此《ESVS 指南》的适用范围不仅限于需要处理的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也适用于参与该疾病诊治的临床医生,该指南中提出的诸多推荐意见得到了广大患者的积极反馈及响应。在《ESVS 指南》中,除了纳入了较多新的临床研究外,也存在一些专家共识是属于循证级别不高的新的推荐意见,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去证实,从而得出更强的推荐。笔者现就《ESVS 指南》的重要部分进行解读。 1.下肢DVT 目前有文献[2-3]报道,有症状性的下肢DVT 的发病率为(50~100)/100 000,而且随着肺栓塞发病率的增加,使得VTE 的整体发病

率高于25%;同时远期血栓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其可能在VTE 发生3 个月后即开始出现[4]。《ESVS 指南》中针对下肢DVT 的诊断及治疗的推荐意见是基于最新的临床研究结果,其相对于美国胸科协会抗栓指南第10 版(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 10,ACCP10)[5]的区别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下肢DVT 的诊断 目前已知的DVT 症状、体征和其他临床危险因素虽然有助于提高DVT 的临床诊断准确性,但这些因素不能单独用于确认或排除诊断。当将这些因素纳入临床决策工具时,可与DV T 的个体化检测相结合,以辅助决策策略。目前已有的检查包括D-二聚体指标、超声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静脉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venography,CTV)、磁共振静脉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MRV)和静脉造影。在《ESVS 指南》中,对不同患者采取合理的诊断方式是作为推荐的,在诊断过程中,根据最新的文献[6-21]及卫生经济学原则,对不同方法的选择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推荐:①当怀疑DVT 时,建议医师在检查前先进行临床评估,并且所有参与诊断DVT 的医疗专业人员都应该使用以上经过验证的诊断方式(ⅠC)。②对于怀疑有DVT 而需要影像学检查的患者,建议首选超声检查(ⅠC),对检查结果疑似DVT 患者,若超声扫描结果为阴性,则5~7 d 后复查超声进行评估(ⅡaC);对于怀疑近端

超声造影剂(优选内容)

超声造影剂(Ultrasound Contrast Agem,UCA)是一类能够显著增强医学超声检测信号的诊断药剂,其利用声波对气体反射比液体大近1000倍的原理,使用含气微泡后超声回波信号增强,得到更高的对比分辨力,从而有利于疾病的诊断。 肿瘤组织由于快速生长的需求,血管生成很快,导致新生血管外膜细胞缺乏、基底膜变形,因而纳米级的粒子能穿透肿瘤的毛细血管壁的“缝隙"进入肿瘤组织,而肿瘤组织的淋巴系统回流不完善,造成粒子在肿瘤部位蓄积,这就是所谓的增强的渗透与滞留效应(Enhanced permeation and retention effect,EPR),在实体瘤中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现象。这种策略属于被动靶向的一种,在当前的靶向制剂研究中有比较广泛的应用。 以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多聚物为疏水段与生物相容性好、水溶性好、柔性好、低免疫原性的亲水段如聚乙二醇等组成的两亲性两嵌段共聚物,因有疏水段和亲水段而具有类似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在水中能自发形成有序聚集体胶束,其具有极稳定的壳--核结构。 与普通小分子表面活性剂胶束相比,聚合物胶束具有结构稳定、粒径小、体内循环时间长、安全性好、具有靶向性、制备简单、易于保存的优点。表现为具有更低的临界胶束浓度及解离速率,在生理环境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使装载的药物保留更长时间,在靶位有更高的药物累积量等,并且该聚合物胶束由于体积小(粒径通常小于100nm),且外层为水化层,而不易被网状内皮细

胞吸收及肝排除、肾排泄,延长了药物在血液里的循环时间,是潜在的药用纳米载体,在基因药物及细胞毒性药物的给药研究中,将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国外有学者用两嵌段共聚物聚乙二醇-聚乳酸(PEG-PLLA)为成膜材料制成能发生气液相变的纳米泡,发现其在体内稳定,长循环,通过被动靶向到达肿瘤组织间隙后,在超声诱导下转变成微泡,使成像效果增强。因此,具有两亲性的可生物降解的两嵌段共聚物作为超声造影剂的成膜材料将会是最理想的材料。 两亲性两嵌段共聚物PLGA-PEG的合成需经过两步反应。首先是将PLGA末端羧基酰氯化生成酰氯化PLGA,然后酰氯化PLGA再与mPEG酯化得到目标化合物PLGA-PEG 本项目在上述微泡及纳米泡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一种可静脉注射的、用于肿瘤定向诊断与治疗的载DOX纳米泡的研究。即以可生物

妇科超声造影指南

妇科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 郑荣琴1,王莎莎2,文艳玲3,张晶4,张新玲1,张丹5,周晓东6,戴晴7 1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2广州军区总医院; 3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4解放军总医院; 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复兴医院; 6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7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A:经周围静脉超声造影 一、适应证 1.附件区肿块 (1)普通超声无法判断附件区囊实性肿块内部类实性成分血流情况时,可借助超 声造影明确有无血流灌注,鉴别其是否为有活性组织。 (2)在普通超声的基础上,需进一步了解附件区囊实性肿块的良恶性,以及附件 区实性肿块的组织来源。 2.子宫肌瘤非手术治疗如:动脉栓塞、消融治疗后,评估技术是否成功,判断局部治疗效果。 二、检查前准备 1.经腹部CEUS时需适度充盈膀胱。 2.经阴道CEUS无需特殊准备。 三、检查方法 根据检查需要选择经腹部或经阴道探头,经腹部探头频率:2.5~4.0MHz,经阴道探头频率:5.0~9.0MHz。 1.造影前普通超声检查 采用经腹部及阴道或直肠联合方式检查,了解子宫及附件区一般情况。 2.CEUS检查 (1)造影剂及造影条件设置 造影剂使用及造影条件设置参见总则。经腹部检查造影剂剂量:1.5-2.4ml;经阴道检查建议2.4-4.8ml。条件设置要求图像达到最优化,能够获得充分的组

织抑制并保持足够的深度穿透力,增益调节以二维灰阶背景回声刚刚消失、膀胱后壁界面隐约可见为准。 (2)造影检查步骤 1)探头切面固定于目标区域,先切换到造影成像模式,调节CEUS成像条件。 2)注射超声造影剂并开始计时,当造影剂微泡到达目标时,缓慢扇形扫查整个病灶,观察造影剂灌注情况。 3)连续存贮CEUS 120s内的图像,如有必要也可连续存贮3min之内的图像。 3.检查注意事项 (1)扫查方式选择 根据目标病灶大小及位置选择扫查方式,推荐尽量采取经腹部超声扫查。如果肿块位于子宫后方且位置较深,肿块后缘距离体表超过10cm,或需观察囊性肿块后壁小乳头或结节结构时,可采取经阴道超声扫查方式。 (2)目标区域的选择 对于附件区实性或多房囊性肿块,应选择彩超显示血流最丰富的区域为目标;对于附件区囊实性肿块,则选择病灶的实性部分为目标。除病灶外,建议显示部分子宫肌层或卵巢组织作为参照。如不能同时显示病灶及参照目标,建议采取2次注射。2次注射时建议先观察病灶造影剂灌注时间、消退时间及灌注模式,而后观察子宫或卵巢组织造影剂灌注时间、消退时间及灌注模式。 (3)注射造影剂时针头直径应不小于20G,以免注射时因机械冲击产生微泡破裂,影响造影效果。 (4)对于需采取2次注射的患者,间隔时间至少10min以保证循环中的微泡已清除。 四、观察内容 对于盆腔肿块CEUS评价方法及指标尚无统一的标准,参阅文献报道及多中心研究结果,本指南建议采用定性观察方法进行分析。 1.造影时相的划分:将造影时相划分为增强早期及增强晚期。增强早期指子宫动脉开始灌注至子宫肌层灌注,回声逐渐增强达峰值的过程;增强晚期指自子宫肌层回声开始减低至减低到造影前水平的过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