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众文化与媒介

大众文化与媒介

大众文化与媒介
大众文化与媒介

郑州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大众文化与媒介

姓名:韩玉洁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文艺学

指导教师:张冠华

20040501

中文摘要

大众文化的兴盛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但在对大众文化的理解和判断中存在诸多的纷争。法兰克福学派和伯明翰学派认为大众文化是“文化工业”,站在精英文化的市场上对大众文化进行批判:我国许多学者习惯上运用西方大众文化研究理论来阐释大众文化问题。在对大众文化界定和判断时倾向把大众文化与通俗文化混为一谈。纵观历史,通俗文化在和平时期商业社会兴起时都会占主导地位,有关通俗文化的争汉也屡见不鲜。而大众文化是雅、俗并举的。笔者认为,真正影响当代大众文化的是大众媒介,本研究主要从大众媒介分析的角度来解读大众文化。

全文除了前言和结束语外,正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讲述近代媒介的变革和大众媒介的问世。近代媒介的变革和声像媒介、电子媒介、网络媒介等媒介的问世使人类进入大众媒介时代。大众文化研究中的大众媒介是指通过技术手段达到交流目的的媒介,如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大众媒介。大众媒介的问世使文化的传播的形式和特征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第二部分指出大众文化是大众媒介时代的特有的文化形态。大众文化在中西的发展历程表明大众媒介直接促成了大众文化的兴起。人们面对媒介就是面对大众文化。大众媒介是大众文化产生和传播的基础。大众媒介不仅是大众文化的传播手段,而且进入大众文化内层结构,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改变着大众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大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大众媒介。

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部分,也是本文的创新点所在。笔者通过媒介分析来解读大众文化。首先,笔者对三种传统大众文化观进行理论再思考,指出各自的偏颇之处,得出大众文化是一种雅俗并举的媒介文化的结论。其次,对众说纷纭的“大众”做出自己的界定。大众文化的“大众”是参与大众媒介文化接受和传播的共同体。在对大众文化的批判理论中,德国法兰克福学派敏锐的指出媒介对“大众”的异化并对大众文化报以悲观的评述;英国伯明翰文化研究中心则强调“大众”在接受大众媒介时,不是完全被动的。大众调动自己的知识贮备和经验

在欣赏大众文化产品中,会产生意义和快感,以形成对媒介控制权的抵抗。最后,笔者认为当前的大众文化已充分媒介化,呈现出六种显著的媒介特征:多元化、平民化、通俗化、时尚化、标准化、视觉感性化;并从大众媒介的复制性、感性化和大众媒介权利的滥用三个方面分析了大众媒介对大众文化的消极影响。

第四部分从媒介的角度谈大众文化的提升。当然大众媒介给文化带来的也不都是福音。大众媒介受消费意识的左右,大众媒介的感性化、复制性及人为的媒介权力使用的泛滥时代造成了大众文化产品品味的降低。从这个角度说,中西学者对大众文化的批判是极为切中肯綮的。大众文化需要提升,对大众媒介权力的控制是必要的,笔者认为应注意对大众媒介的权力主体的教育和引导,并制定相应的政策进行规范和监督。同时大众文化的提升也需要精英知识分子的转向和积极参与大众媒介,参与大众文化产品的制作和传播。精英知识分子参与提升大众文化应注意以下几点:坚持人文主义精神;对大众进行教育;遵循大众媒介的规律和特点;加强精英文化的引入。

关键词:大众文化;大众媒介;大众;媒介特征;

Abstract

Theflourishofpopularcultureabsorbedtheextensiveattenfionofthescholarintheworld,buttheunderstandingandjudgmentaboutpopularculturearenot

unanimous。TheFrankfurtschoolandthescholarsinBirminghamculturestudycenterthiaakthatthepopularcultureiscultureindustry。Theycriticizedpopularcultureoiltheelitestand。ThescholarinchinaconfusepopularcultureandpubliccultureaPublic

inthepeacepopularappearswhenthecommercial.societyhavedevelopedenough

era。Inmyopinion,itisthemassmediathatinfluencethepopularculture,therefore,Ianalyzethepopularculturewiththemassmediatheorya

ThemaincontentofthearticleisdividedintofoursectionsexceptprefaceandaRerwards:

ThefirstpartmainlydescribestheappearofthemassmediaaWiththedevelopmentofmediaandtheappearofvisualmedia、electricmedia、computernetetc,weenterthemassmediaera。ThemassmediaincludeTelevision、Radio、Broadcast、Newspaper、Intemet。Theappearofthemassmediamakesthecharacterandtransmitofthepopularchangethoroughly。

Thesecondsectionof血earticleanNyzestherelationofthemassandthemassmedia。FromthedevelopprocedureofthepopularintheWestworldandChina,IcanconcludethatthepopularcultureisaespeciaIlycultureinthemassmediaera。The“media'’i§thecoreofpopularcultureandthefoundationofthepopularculture。The

isnotonlythetransmittalwayofthepopularculture,butalsoaimportantpartnlass

ofthepopularmass。Weshouldstudythemassmediainordertounderstandpopularcomprehensively。

Thethirdsectionofthearticleisthemostimportantpart。Inthispart,IanalyzethepopularculturethoughstudythemassmediaaFirstly,thepopularcultureisamediaculturethatincludestheelitecultureandthepubhccultureaSecondly,themassisacollectiveconsistedofallthepeoplewhoparticipateinthemassmediaaThe

Frankfurtschoolpointoutthatthemassarealienatedbythemassmediaandevaluatethepopularculturepessimism。ThescholarsinBirminghamculturestudycenteremphasizethatthemasscanproducemeaningandjoywhentheyconfrontwiththemass。TheyconflictwiththemassmediawithmeaningandjoyaFinally,generaltosay,themediafeaturesofthepopularincludesixaspects:polybasic、civilianize、popularize、fashionable、standardize、visualizeandperceptual;Furthermore,themassmediacausemanypositiveinfluenceOnthepopularculture。

Thefourthpartistalkabouthowtoupgradethepopularculture。ThereproductionandperceptionofthemassmediamakemanynegativeeffectonthepopularprofoundlynIholdthatthepopularshouldupgraded。Firstly,weshouldtakesomemeasurestoconductandeducatethepeoplewhoareengageinthemassmedia:Secondly,theelitesshouldparticipateinthemassmediaextensively。

Keywords:popdarculture;massmedia;

themasses;thecharactersof也emedia:

刖吾

大众文化研究是20世纪中叶欧美的一股新兴的极富生命力创造性的学术思潮,有力地回应着激变的社会现实,探索着有益于人类文明进步的新的社会实践。然而,正如钟情于文化研究的英国知识分子威廉姆斯(R?WillJam)所言:“文化”是人类词汇中最为复杂的字眼之一。国内外的诸多学者对大众文化的理解和判断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橘逾淮而为枳,迄今为止,尚无定论。

法兰克福学派和伯明翰学派认为大众文化是“文化工业”,站在精英文化的立场上,对大众文化进行批判;我国许多学者对大众文化的批判主要是因为他们把大众文化与通俗文化等同。当然有些学者采取对大众文化的辩护的姿态,然而也是把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相对,对大众文化的辩护简化为对通俗文化的辩护。他们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忽视了一个重要方面,即大众媒介在大众文化中所起的核心作用。大众媒介可把经典文化改为通俗,已经取消了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的对立。

当代大众文化是在报刊、杂志、电视、电影、音像、电脑、网络等大众媒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众媒介为大众文化的运作、流通提供了广泛的活动空间。大众文化的文本和意义正是通过大众传媒进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离开了大众传媒这种物质载体和流通渠道,大众文化就根本不可能成为现实。大众媒介的兴起使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众媒介从根本上改变了文化的诸多特征。技术手段的发展不仅丰富了大众文化的形式,而且也丰富了大众文化的内容,实际上大众媒介本身也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了。正如加拿大的传播学者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所做的论断:媒介不是一种工具,媒介自身即是讯息,即媒介是人的延伸。因而从大众媒介分析入手才能真正解读和对大众文化进行审美判断。本研究正是运用文献检索、逻辑分析、规范分析等方法从大众媒介分析的角度来审视大众文化。主要对大众与媒介的关系及文化的媒介化特征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期能对大众文化形成更为全面和客观的评价。

第一部分大众媒介的兴起

一、近代媒介的变革——报刊业的兴起

古往今来,媒介或传播方式终是渗透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现象。公共媒介是观察文化和意识形态系统的重要窗口。媒介的发展经历了极为漫长的过程。由于记事和传播的需要,人类逐渐发明了笔墨纸张。然而,在竹帛纸张书写的耗时费力,极大地限制了信息的记载传播的速度和规模。早期的媒介的受众面的范围是极其狭小的。文化的创造和文学的写作成为某些精英统治者的特权。文学写作者自觉地承担着思想启蒙和道德劝戒的功能,媒介的传播形式也是自上而下的。

近代媒介更新的重大突破是印刷术的问世。印刷术是我国伟大的四大发明之一。但是发明和应用印刷机大量迅速复制信息却出现在西方。谷登堡在1450年发明第一台手摇活字印刷机。1456年他运用这种手摇印刷机一下子印刷了200份《圣经》。19世纪初,以蒸汽机为动力的一种滚筒式Koenig印刷机和轮转式印刷机相继问世。正是包括上述技术改进在内的一系列印刷技术的革新,为媒介面向大众提供了条件。促使真正大规模发行的报刊杂志诞生。廉价报的诞生拉开了媒介大众化现代化的序幕。1833年,在美国纽约成功诞生了第一份价格低廉的便士报一<<太阳报>>。这张报纸面向普通百姓,采用商业经营手法。随后美国有出现了纽约<(先驱报>>、<<论坛报>>、<<纽约时报>>等价格低廉、发行量大、在社会产生广泛影响的著名报纸。从1870到1900年,美国报刊数目和销量急剧上升,报刊经营全面转向商业化轨道。美国在大众媒介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同时也代表着其他西方国家媒介改革的发展规律趋势。

二、当代大众媒介的全面问世

当代大众媒介是随着声像媒介、电子媒介和网络媒介的产生而全面问世的。

什么是大众媒介?按照一般人的理解,大众媒介主要指面向公众的印刷品、广播、影视、电脑网络等传播信息的介质。关于大众媒介的定义,丹尼斯?麦奎尔认为:“大众传媒由一些机构和技术所构成,专业化群体凭借这些机构和技术,通过技术手段(如报刊、广播、电影等等)向为数众多、各不相同而又分布广泛的受众传播符号的内容。”。大众文化研究中的大众媒介是指通过技术手段达到交流目的的媒介,如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大众媒介。

EPS,i媒介虽然在克服时空限制方面,比口头传播与书写文字传播有相当大的优越性,然而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文字信息的相对复杂性,又造成了一些识字少的人接受的困难。声像媒介和电子媒介的诞生克服了上述局限。与传统印刷相比,电子媒介又实现了更大的突破。利用电波传递信息不仅使传播速度空前的超越了时空,生动直观的声音、影像、图像使文化的受众范围扩展到社会上的每位人。

声像媒介的问世也是以一系列技术革新为基础的。1844年电报发明者莫尔斯(S.Morse)第一次成功发送了电报讯,开启了电讯时代的序幕。1901年马可尼(G.Marconi)成功的进行横越大西洋的远距离无线电信号传递。1920年,世界上第一家电台KDKA电台开播,标志着无线电广播的诞生。t936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在伦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电视台。开创了电视时代。随后法国苏联美国等开办了电视台。

在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兄弟发明了电影摄影机,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图像飞跃。1895电影的诞生标志着人类迎来一个自我观照的镜像世界。随着20世纪初叶先锋派电影的涌现,1927年声音进入电影世界,信息的声音传播与图像相结合。电影不仅可以真实地记录与复制外在现实世界,而且能够悄然潜入人的内在世界,以画面和声音外化人的主观世界,表现微妙的情感、思想和意志。电影开创了声像媒介的新纪元。

电视的诞生使电影能够超越时间与空间而迅速普及。电视的便捷性使其很快成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主流样式,当代人类交流的新工具。20世纪50一60年代是电

。【美1丹尼斯麦奎尔:《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7页。

视的蓬勃发展时期。电视机的数量剧增,电视台的数目大量增加,,美国、英国等

目的电视普及率迅速提高,发展中国家也相继开办了电视台。1962年,美国发射了通讯JJ星并进入了电视节目传播。从此实况转播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有线电视于19世纪50年代出现。据统计,至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已拥有经国家、政府有关部门正式批准成立的无线、有线电视台3300余家,约为美国电视台的3倍、日本的25倍、英国的260倍;电视机的销售量超过3亿台,观众覆盖面达lO亿人以上,成为全世界名副其实的电视第一大国。电视收看极大地覆盖、影响着当

代中国社会,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借助电视,我们可以把生动形象的、看得见、

听得着的声音画面带给全球每个角落的亿万人民,可以使任何国家、任何民族杰出的文化成果迅速成为全人类的财富。电视成为增进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加强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的极为有效的手段之一。

迅速发展的信息卫星技术、光纤技术对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介的革新超了重要的作用,意义更为重大的是电脑技术的发展。自1946年电脑诞生以来,信息技术发展如火如荼,信息产业成为社会上最显著的产业。人类社会也逐渐走向信息化。网络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媒介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电影、广告、电话、计算枧、录像等己成为日常生活的象征。媒体天然具有传播信息、沟通大众的功能特性,随着电脑、多媒体、光纤通讯、互联网等现代技术的发展,大众媒介正以一种史无前例的方式融入大众的生活。它犹如一条脐带,将分工日趋细化的社会连成一体,生活在现代信息社会中任何人都无法避开大众传媒对其生活的影响和介入的。“地球村”已不是科幻术语,大众媒介正以一种史无前例的方式融入大众的生活,表现了人类传播能力的巨大发展,承担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第二部分大众媒介时代的文化一大众文化

一、大众文化在中西的发展历程

方兴未艾的大众文化的兴起是20世纪的一件大事。它籍凭着强大的无所不在的媒介力量的支撑,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都进行着全面的文化控制。“大众文化”本是从西文“MassCulture”翻译而来。目前对它的界定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时期,大众文化有着不同的含义和价值。在界定大众文化之前,我认为首先应梳理一下大众文化在西方和中国的发展历程。西方代表发达国家,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考查大众文化在这两个世界的发展状况。应该能帮助我们对大众文化全面的理解。

大众文化(Popularculture或MassCulture)在西方原指大众的文化或工人阶级的文化。是西方大众社会(眦sssociety,大众社会是工业化的结果,特征是庞大的官僚主义机构,强大的传媒,追求大一统)的产物。它的发展与繁荣是同西方社会中媒介的发展变化分不开的。大约从1895年电影兴起时就有了“大众文化”这个词今天的含义。由于媒介技术的变革极大地促进了媒介的发展,使电报业、音像业、电影业、广播电视和电脑业成为发展最为迅速的行业和部门,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文化工业,也使与大众传播媒介密切相关的大众文化有了空前的广泛性和影响力。电视机的出现是大众文化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视的大规模发展更拓宽了大众文化的覆盖面,并逐渐取代广播和电影而成为大众文化领域的权威。大众文化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己直接融合在一起。电视机不仅是大众文化的媒介工具,而且它已经成为大众文化本身。大众文化反映的社会内容和形式也不断增加和丰富,引发了一系列大众文化形式,如流行歌皓、流行音乐、广告,MTV、服装文化等。在西方社会,本雅明1926年发表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对大众文化表现了最早的关注。但是本雅明在这篇著名的文章中

并没有明确提出“大众文化”(MassCulture)一词,他只是探讨了媒介的变革中摄影技术的发展对于文化的影响.1947年,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合著的《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首次使用了“文化工业”(CultureIndustry)的概念,用来描述大众文化的过程和产品。本雅明所谓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与阿多诺和霍克海默的“文化工业”,都是指那些以商业赢利为根本目的,以强大的媒介作为支持的文化形态。20世纪中期以后,西方社会进入了所谓的后期资本主义阶段,或者称为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的爆炸、电脑网络的扩展。大众媒介全面介入文化,使大众文化日益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大众文化现象几乎显现了美、英、加、澳等后工业社会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Supermarket(购物中心)、乡村音乐、好莱坞大片、当红肥皂剧、城市酒吧、名牌服装、化妆品、广告业、电子游戏、狂欢节、NBA、汽车、连锁店等等。这种大众文化现象充斥在西方社会的每个角落,而且从西方向发展中国家播撒。

我国当前意义上的大众文化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是一道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大潮而呈现于国入视野中的新的文化风景线。80年代初,港台的通俗歌曲,流行小说,电视剧涌入大陆,邓丽君的柔媚之音响遍了大江南北,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引发了大陆的武侠小说热,为精英作家所鄙视的琼瑶小说令无数少男少女如痴如醉。与此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西方的大众文化产品也进入我国。到了90年代,我国出现了铺天盖地的大众文化景观.从好莱坞大片到电视剧,从牛仔服到烫发头,从流行歌曲到漫画卡通,我国的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意义上的大众文化之所以能在我国迅速发展,与我国现代科技特别是大众媒介的发展分不开的。据记载,1990年中国每百户居民拥有彩电59台,至1996年每百户居民拥有彩电就增至93台,即使在农村,电视的普及率也急剧上升,至1996年,每百户居民拥有彩电已达到88台。如今,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成了我们每年的年夜饭;李勇主持的“幸运52”成为家喻户晓的节目;赵本山的小品深入人心。电视剧《西游记》》、《新自娘子传奇》成为百看不厌的经典。瘁天大楼、高速公路、立交桥、Internet、好莱坞的电影、韩国的电视剧、NBA、世

界杯、曰本的电器产品、肯德基、麦当劳、德克士的快餐,还有时装、足球、册V等等成了大众熟悉的文化现蒙。人们面对文化也就是面对媒介,大众文化的媒介化,已成为我国文化史上的文化奇观。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作为一种和我国大众媒介相伴出现的文化形态,以其多元性、娱乐性、流行性和大众参与性贴近普通民众的Et常生活,满足民众多方面的文化需求,成为大众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二、大众媒介是大众文化产生和传播的基础

通过对大众文化在中西的发展历程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出大众媒介时代的大众文化是一种扩张的文化,它的扩张正是通过大众媒介的复制和传播进行的,媒介是大众文化的必经之道。大众文化是大众的文化。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的受众的大众化;二是文化传播途径的大众化。在大众媒介出现以前,文化为精英和特权人物所掌握和消费。在大众媒介时代,文化借助大众媒介实现了量的剧增,使文化真正的面向大众。媒介的大众化使文化面向大众。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和传播都离不开受众。在改变受众的教育程度和知识水平方面,大众媒介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传统媒介时代,只有很少人才是正规教育的受益者,信息的受众面及其狭窄。在大众媒介时代,电视、广播、电影、录音、录像、卫星通讯以及现在迅速发展中的电缆电视、多媒体、光导纤维、互联网络等等,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信息渠道。文化承载的信息量和传播速度呈几何倍增长,人们的受教育程度明显升高。大众媒介可以是人们超越时空的局限,在获得信息的同时缩短与外在世界的距离。大众媒介不仅是大众文化产生和传播的载体,而且大众媒介中的电视、电影、网络等本身也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文化之所以能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进行传播,主要是因为大众媒介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大众媒介就没有大众文化,大众文化的诸多文化现象是大众媒介时代特有的文化形态,大众媒介是大众文化产生和传播的基础。

第三部分媒介分析:大众文化的解读

一、大众文化是一种媒介文化

(--)对大众文化的三种界定理论再思考

大众文化的蓬勃发展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许多人对大众文化的概念、内涵、价值从不同角度做出自己的理解。大体说来有三种观点:首先是认为大众文化是与精英文化相对的通俗文化或流行文化。美资深评论家麦克唐纳(D.Macdonald)在《大众文化理论》一文中比较了大众文化和民间文化。他认为大众文化是自上而下的,是一种低俗的文化,大众是被动的消费者。他说道“单凭它那无所不在的影迹,它那让人难以言尽的数量就已经足够威胁高雅文化的生机。”4饼以他提出用“massculture”而不是“popularculture”来指称大众文化,以此来划清大众文化与民间文化的界限。我国的学者在界定大众文化时,大多持一种精荚主义的态度,认为大众文化是通俗文化或市民文化。“大众文化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中所产生的、依赖于大众媒介、并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市民文化”:。“所谓大众文化,是一种以大众为主要消费对象,以娱乐为主要功能,并辅之以现代传播手段和经营、生产方式的文化”。o

其次是早期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的大众文化观。利维斯主义和早期法兰克福学派均将大众文化视为随着工业文明的推进而产生的以大众传媒为主体的商业文化,即“文化工业”。他们认为这种文化产品的品味和质量是由技术和管理所决定的,是按资本的逻辑生产出来的。是资产阶级统治大众的工具。其特征是商品性、隐蔽的欺骗性。

最后是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的大众文化观。认为大众文化是对主流文化、精英

。转引自嗣兰?斯威伍德:《大众文化的神话》,冯建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第133页。

。邹广文:《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文化研究》,2002年6第期。

。王锩:《大众文化对青少年一代的影响》,《青少年导刊》,2001年第1期。

文化的颠覆与解构。“到了后现代主义阶段,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距离正在消失。”…

(二)大众文化是雅俗并举的媒介文化

笔者认为,以上的三种文化观,都有合理之处,但都又失之偏颇。

第一种大众文化观是站在精英文化的立场,认为大众文化是通俗文化。但是我们看到,现实生活中的大众文化以影视歌为主,与大众传播媒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前大众媒介渗入到社会各个角落,还有哪种文化现象不走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指出哪种文化现象为精英文化已是很难的事情。维也纳的音乐通过卫星转播为世界各国人们欣赏;文学经典被一一搬上银幕,并被刻成光盘,在世界各地畅销。大众媒介以无所不在的力量把精英文化变成大众文化的一种。

第二种大众文化观认为大众文化是“文化工业”,并加以激烈的批判。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因其极端忽视大众文化的正面价值而对大众文化进行无情的批判。法兰克福学派的极端的言论被后来的多数学者所批评,他们对大众文化的界定和判断都失之武断。

第三种后现代主义者的大众文化观比较符合实际情况。但是也只看到大众文化的内容是民间文化、精英文化、通俗文化的综合体,却忽视了大众文化之所以成为大众文化的原因——大众媒介,所以对大众文化的概括和判断是不全面的。

当前大众文化与传统的文化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文化是大众媒介传播的文化,大众是媒介影响下的大众。电视机、录相机、录音机进入家庭,使干家万户的日常生活自然与由媒介负载的大众文化相连,使大众文化成为了与日常生活镶嵌在一起的组成部分,不是专门的、独立的业余文化生活。现代科学技术特剐是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导致大众传播手段的迅速普及,也导致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能很快被大众熟悉和消费。我们称之为大众文化的诸多现象是精英文化、通俗文化、民问乡土文化的综合。因而,当前大众文化是指在广播、电影、电视、网络以及报纸和印刷品中广泛传播的雅俗并举的文化大众媒介文化,是大众媒介时代

。詹姆避:《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第148页。

特有文化形态。媒介才是理解大众文化的核心所在。

二、大众与媒介

(…)大众——大众媒介文化的共同体

在西方大众文化中,“大众”的内涵各有侧重。德国法兰克福学派所提到的“大众”是没有抵抗力的工人阶级,是一群失去了批判和否定能力的乌合之众

他们认为“大众”是被算计的对象,是机器的附属物,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单质的群体。伯明翰文化研究中心的学者们则认为,大众文化中的“大众”是“包含各种由于不同利益关系、政治立场和社会联系形成的群体,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的组合”,。具有复杂性与多元性;从“一个固定不变的、单质的群体”到“一个复杂的多元的组合”,大众文化的内涵也由此变得更为复杂、多元。费斯克认为法兰克福学派和伯明翰学派的“大众”实际上是“群众”(themssses],“群众”的意识是虚假的,是不知不觉被欺骗、被愚弄的群体。而“大众”是“一组变动的效忠从属关系”费斯克指出:…大众’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社会学的范畴;它无法成为经验研究的对象,因为它并不以客观实体的形式存在。大众、大众的、大众力量是一组变动的效忠关系,他们跨越了所有的社会范畴;而形形色色的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内,可以属于不同的大众层理,并时常在各层理间频繁流动。”@西方的大众文化理论传到我国后,我国的学者何为“大众”也作了深入的思考。南京大学的著名教授周宪在《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一书中指出:“大众”这个概念是一个现代范畴,与传统社会的俗民概念不同。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大众文化首先是和大众的形成密切相关。而大众的形成又是都市化的必然产物。随着工业现代社会的工业化,现代城市出现了;吸引了大批人口的迁入,大批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而城里原来的居民也发生了变化,于是便出现了奥而特加所说的“平均的人”——都市大众。我国学者隋岩在《中西方大众文化辨析》中论述道:“对‘大众7一词的理解:在中国历史记忆中的大众文艺中的‘大众’无疑是

。罗铜,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第34页。

。【美I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宗伟杰泽,中史编译出版社,2001,第29页。

lO

指c最广大的人民大众’,亦即《讲话》中所确定的‘四种人’,在某些特定的语境下则具体指‘工农兵’,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当今商品经济语境下的大众文化中的r大众’,已不再具有强烈的政治内涵,己不再是‘王贵与李香香’,而是一个消费的群体;从‘工农兵’到消费群体这一演变,充分体现了商品经济的时代特征。”。周宪教授对“大众”本质主义的论述接近西方语境法兰克福学派中的“大众”概念;隋岩学者对“大众”的概括则是我国本土化的理解。

以我浅见,疆方本质主义论述,沿用我国文化传统中对大众的界定都有待商榷。我国大众文化中的“大众”与西方大众文化中“大众”有着明显的不同。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尽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持续了20年的上亿农民涌进城市的“民工潮”的此起彼伏。但是我国远没有形成工业社会中的成熟的市民阶层。用市民社会或工业社会来指代发展中国家明显不恰当。用我国传统的大众观来解释大众又流于机械。尽管中西语境中的大众有这样那样的区别,但是大众传媒使我们能面对与西方相似的文化现象。从共时态看,中西不同语境下“大众”都是面向大众媒介、与大众媒介产生积极的互动关系的文化接受群体。在这个群体中,百万富翁与平民、政治文化精英与寻常百姓,都收看同样的电视节目和电视转播,接受着同样的信息,在大众媒介面前人人平等。他们在进入各种大众传播媒介文化领域就失去了原来的体制内的阶层身份而成为各种大众媒介文化的积极参与群体。

(二)媒介对“大众”的异化

1930年,英国文学批评家、《细铎》(Scrutiny)季刊创刊人利维斯的出版了一本对大众文化研究影响深远的著作《大众文明与少数人文化》。在刮维斯生活的年代,充斥社会文化领域的是电影、流行小说、广告等,这些文化现象被利维斯称为大众文化。他认为受教育的大众不假思索的消费大众文化,而真正的文化即精英文化却目趋衰微。利维斯在书中表达了对这一状况的忧虑,号召“少数人”武装起来,以抵制大众文化。法国作家兼评论家乔治杜亚美在评论电影时说到:“被

。隋岩;《中西方大众文化辨析》,《国际蓑系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奴役者的消遣,给那些愚昧无知。身心交瘁、惶惶不可终日的可怜虫们散心用的娱乐一种既不需要全神贯注也不需要观众有多少智商的热闹场面。它既不能拨弄出心中的火花也不能唤醒任何希望。”。杜亚美刻薄的言词表明了他对电子媒介厌恶,他代表了所谓的精荚知识分子的普遍看法。在这些精英知识分子中,早期法兰克福学派是最为出色的一支。在对大众文化的界定上,我在前面己提到,利维斯主义和早期法兰克福学派都将大众文化视为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而产生的以大众传媒为主体的商业文化,认为大众文化是由实施的对大众的意识形态的操纵,以表面的繁荣为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辩护,通过掩盖社会问题、麻痹大众斗志等手段来欺骗大众。其特征是机械复制和标准化,如电影、广告、广播节目、流行小说等。在对大众文化的态度上,他们同样否定媒介,否定大众文化。法兰克福学派早就指出,大众文化的“大众性”并不意味着“大众”是文化的主人,这种“大众性”是被制造出来的。“大众”被大众媒介及其所传播的信息所影响,他们的衣食住行、精神风貌、宗教信仰、思维习惯甚至内在需求都会按文化工业提供的模式进行。看上去他们具有选择何种文化产品的权利和自由,而实际上被大众文化剥夺了自由,最后反而丧失了主体性,成为马尔库塞所说的“单向度的人”。他们主要通过批判媒介的异化来批判大众文化法兰克福学派谈到媒介的大众文化负面影响时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媒介的异化造成了大众文化的接受者成为受驯服者二是大众媒介造成了大众文化内容本身的异化,在对大众媒介传播影响研究的基础上,法兰克福学派的本雅杰明(Benjamin)深刻预言了大众媒介媒体负面影响。他于1936年发表的论文《“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提到大规模的传播意味着内容的非语境化(decontextualized),在这一过程中,内容丧失其原有的灵韵,每被传播一次,意义就衰减一次,直至变成了其它的意义。阿多诺和霍克海默的《启蒙辩证法》是法兰克福学派论及媒介的最有影响的一本书。在这本书里他们分析了第一媒介时代接受模式时集中阐述了他们认为大众文化接受者的困境:“为数不多的制作中心与为数甚众的消费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收音机把所有参与者都转化为听众,并且以一种极具权威的方式迫使听众全都收听一样的

。转引自[美1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第5页。

广播节目……言说无孔不入,这一惊人的便代替了言说的内容……广播时言说者由虚假的圣训变得绝对正确。”。“现代大众媒介的受众越是显得涣散越是不善于表达,人众媒介就越易于实现他们的一体化。”。阿多诺认为电台败坏了音乐品味,使听觉退化,降低了普遍文化的水准。阿多诺认为人们对电视的反应是下意识、群众化的反应。资产阶级的通过电子媒介让他们的文化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对于大众文化来说问题在于,它并不真是大众的,与其说它是人民创造的,不如说它被用来欺骗人民,它服务于统治阶级利益并潜在地是集权主义的。””也就是说媒介麻痹了大众的敏感性,工人阶级慢慢在无处不在的大众文化的熏染下产生自

动反应并逐渐丧失个人抵抗力量,成为驯服的、沉闷的资产阶级的一部分。

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尔都塞和哈贝马斯表达相似的观点,对大众抱俯视、担忧的态度。阿尔都塞在他的重要文章《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中指出传播机器每目通过报纸、电台、和电税把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按时按量的硬塞给每个公民。哈贝马斯在他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向他的前辈们一样注意到媒介的单向言说的问题,报纸从纯粹发布消息的机制变成公众舆论的载体和主导,变成政党相互斗争的工具。这就引起报纸行业内部组织的变化……对于报纸发行人来说,这意味着他从一个贩卖消息的商人变成了一个公众舆论的掮客。”母对他来说,媒介肯定不是一个理想化的或民主的公共领域。利维斯代表的精英主义者,认为在大众社会中,威胁文化的压力在于大众媒介以追求利润为目标。大众媒介为了取悦受众,取悦市场,大量地传播媚俗文化,迎合受众喜好,从而导致大众文化产品质量的不断降低;大众文化产品的物化程度日益触目惊心,在感官的享乐中,逐渐造成下层人们反抗精神的失落和迷失。

(三)意义和快感的生产:“大众”对媒介的抵抗

“文化主义者”的主要代表威廉斯在他1958年出版的文化与社会中,追溯了工业革命以来文化定义的变化。他不同意将工人阶级的文化与精英文化对立起来。

。l德】阿多诺霍克海默:《启蒙辩证法》,JohnCummm—g译,NewYork:Continuum,1972,第122页。

。l德弘可多诺霍克海默:《启蒙辩证法》,JohnCuro_uung译,NewYork:Continuum,1972,第220页。

。I英]戴维+麦克菜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第349页。

。I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87,第219页。

他指出文化是一种整体的生活方式。大众文化就是“大众的”文化,包括社会风俗、习惯、制度等,即所有标志“大众的”特殊的生活方式的东西。霍尔在《解构“大众”笔记》一文中分析大众文化的不同定义。他认为武断的给大众文化下定义是不妥当的。文化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含义。“对大众文化的定义来说,最重要的是大众文化与统治文化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用持续的张力来界定大众文化。”o文化主义者超越了法兰克福学派狭隘的精英文化观,对大众文化做了比较宽泛、合理的理解。不过他们对媒介的批判与法兰克福学派如出一辙。都是站在精英主义的立场上,也侧重用意识形态分析的方法认为大众文化是低级的文化,批判资产阶级的权力渗透。用[澳]约翰?道克尔的话说,文化主义者“对数十年延续下来的正统观念,从来没有游离太远。”印霍加特在《文化的用途》中指出,新的大众媒介靠认同工人阶级的价值观来操纵工人阶级,逐渐将工人阶级强烈的集体身份感消解为一神空洞的民主平均主义。新的大众出版物、电视、电影、广告、在工人阶级中制造一种无意识的同一性、一种高度的被动接受性。霍尔高度重视大众媒介的重要性,他认为在20世纪,大众媒介完成了对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殖民。“这形成了巨大的统一,巩固了媒介意识形态的工作的层面。”。

但是与法兰克福学派悲观的态度不同的是,文化主义者强调对资本主义的商业文化有工人阶级有抵抗力量,强调个体在文化中的主观能动性。尽管媒介在商业化的浪潮强化了工具理性,目的性很强地影响受众,但是不能因此就否认媒介工作者和受众失去了应对大众文化的商品化、标准化、单面性、操纵性、控制性的能力。文化主义者认为观众可以用自己的方式给“统治话语”解码。霍尔的“编码一解码”理论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论模式,即编码与解码没有必然的一致,意义的生成不是传递者“传递”的,而是接受者“生产”的。用他的话来说,在传播过程中,“不赋予‘意义’,就不会有‘消费”’;在一个信息“产生效果,满足~种‘需要’或者付。[英]斯图亚特霍尔《解构“大众,’笔记》,《大众文化研究》,陆杨王毅选编上海三联书店,第51页。

。【澳】约翰.道克尔:《一种正统观念的开花》,《大众文化研究》,陆杨王毅选编,上海三联书店.第

40页。

。[英】斯图亚特霍尔,《编码解码》,王广州译,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第38页。

14

诸‘使用’之前,它首先必须被用作一个有意义的话语,从意义上被解码”;被实证主义研究所孤立理解的效果、使用与满足,部是“由理解的结构来构架的,也是由社会经济关系来生产的”。。霍尔提出了三种假设的解码方式:一是“主导一霸权立场”的阐释方式,即从信息所提示的预想性意义来理解,意味着编码与解码互相和谐,受众“运作于支配代码之内”;二是“协商代码或协商立场”,这种方式受葛兰西的启发,即受众一方面承认支配意识形态的权威,另一方面也强调自身的特定情况,受众与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之问始终处于一种调和矛盾的商议过程;第三种是受众“有可能完全理解话语赋予的字面和内涵意义的曲折变化,但以一种全然相反的方式去解码信息”,也就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储备,解读出新的含义。。这种视角的把受众纳入到了主体间传播关系之中,揭示了意义重新解码中受众的主体性价值。

著名的学者波德里亚说:“在大众媒介时代,大众被迫沉默,我并不认为这是被动和疏离的表现。反之,我认为这是具有相当创意的策略,是具有崭新意义的挑战形式。”。费斯克则详细阐述了一套建基于“编码一解码”理论之上的受众问题的分析。费斯克说道:“我不认为大众是文化傻瓜,他们并非被动无助的一群,没有辨别力,因而在经济、文化和政治上受文化产业的大资本家摆布。”。约翰?费斯克提出“两种经济”:“金融经济”和“文化经济”。他认为大众文化产品同时在金融经济和文化经济两个领域内流通。金融经济和文化经济是相互联系又极其不同的两种经济。在金融经济中交换和流通的是财富和商品。在文化经济中大众文化产品交换的是“意义、快感、和社会身份”。费斯克认为大众文化是大众在文化工业的基础上创造的。大众在接受大众文化商品的同时从中创造自己的意义和快感,并用意义快感来反抗“宰制”。“大众”创造了大众文化。大众文化产品是特殊商品的生产和消费,还应从“文化经济”角度进行分析。“金融经济”中

”[英】斯图亚特霍尔,《编码解码》,王广州译,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第346~348页。

。[美】斯图亚特霍尔,《编码?解码》,王广州译,罗钢刘黎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第356~358页。

。[荚弘可兰斯维伍德:《大众文化德神话》.冯建三译,生话读书求知三联书店,2003,第5页。

。【美1约翰费斯克《大众经济》,陆杨王毅选编:《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第13I页。

新媒体时代网络迷群的文化实践探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2814638658.html, 新媒体时代网络迷群的文化实践探析 作者:杨思宇 来源:《新闻世界》2018年第01期 【摘要】本文以新媒体技术和泛娱乐化浪潮下粉丝社群内的文化生产实践活动为主要研 究对象,分析粉丝以偶像文本为原素材创作衍生文本及零盗猎原创两种文本生产形式,以及粉丝基于文本展开的阐释和互动行为。由此说明粉丝群体在大众文化景观中的地位和其庞大的“粉丝效应”,进而呈现新媒体语境下的粉丝画像。 【关键词】文本生产;阐释性;群体互动;身份认同;社会区隔 工业社会的发展和传播技术的进步,使大规模批量化的文化生产成为可能。与此同时,受众消解了大众传媒对传播技术的垄断,开始以多种形式进行文本创造与自我表达。作为积极受众的粉丝,无疑是新媒体时代“生产型消费者”中的突出代表。在网络虚拟社区中,“身怀绝技”的粉丝借助传播技术平台,利用大众传媒提供的原文本综合偶像特质和自身情感进行再创造,赋予原文本以粉丝个体或社群整体的意志和意愿。这些文本一经发出,便得到流通和使用,经过搜集、储存、编辑加工、重组整合、意义阐释与重新赋予等多环节完成意义生产,形成粉丝特有的辨识力与创造力。其生产与消费行为正如费斯克所描述的,粉丝对原始文本积极重构,通过阐释、重读、盗猎、挪用等策略,将媒介上的原始文本转化为与自己社会情境相关的意义和快感,构建一个粉丝自己独有的文化世界。[1] 一、挪用拼贴与原始创作 保罗·威利斯在对比共同文化与通俗文化后提出:共同文化与日常的、每天的实践活动有关。日常文化、日常感知和意义生产,将以划时代的方式,从形形色色的顺从和偏狭,转化为各种各样的开放性和世俗的自主性。[2]在粉丝社群中,粉丝作为熟练的媒介使用者,善于将 媒介技术为己所用并不断融合创新,通过文本生产、传播、解读与交流等日常性活动,不断构成粉丝独特的生活方式。正如詹金斯所言:粉丝是所有新媒介技术的最早使用者和推广者之一,但与此同时,粉丝也凭借强大的生产能力成为自身家园的建设者。 费斯克将粉丝生产力分为闲聊、文本创造、对原始文本的建构三种。可见,再生性文本和原创文本大量存在于粉丝社群中。原创文本多为粉丝编辑和拍摄,包括原创歌曲、录像、日志后记、粉丝小说、信件等。其中包含个人经历、经验和叙事习惯,突破了批量生产的同质化。再生性文本则是粉丝以官方提供的图文视频素材为原文本,以群体价值规范和阐释标准为基准进行再创作,为其他粉丝提供可供观赏和使用的衍生文本,作为“礼物经济”在社群内免费分享。拥有修图、剪辑、手绘、手工、词曲制作等技能的粉丝对原始素材进行拼贴和拟像,形成文字、图片、影像、手绘、手工作品在社群内流通。部分粉丝文本还转化为具有经济价值的实物,如钥匙扣、台历、玩偶等,通过赠送和售卖实现私人占有和价值最大化。除以上基本生产实践外,规模庞大、机制成熟的粉丝社群还出现了专业化的自媒体工作室。因此,在粉丝的生

浅谈析大众传媒对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

论文关键词:大众传媒;负面影响;文化批判 论文摘要:大众传媒像一把双刃剑,它积极构建了文化,却又在一定程度上对大众文化产生一些负面影响。这种影响表现为大众传媒有构筑新的文化屏障和话语霸权倾向,有消解文化艺术的个性与深度倾向,有销蚀大众精神活力倾向和一定程度上破坏文化多样性的倾向。 这是一个被大众传媒包围的时代,无所不在的媒体时时处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作为走向全球化、信息化的重要标志,大众传媒已经成为一种难以拒绝的强大力量,正在由表及里地变革着我们的社会面容,制衡着文化。现代传媒为当代社会文化的传播作出了不容置疑的贡献:它借助于科技优势大大拓展了文化空间;它改变了文化的机制,造就了文化产业;它带来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革命,创造了知识民主时代,赋予了每个人获得知识的同等权利;它使得社会大众成为精神文化价值观建构的积极参与者,使大众文化得以迅速崛起;其设置议题的功能、其在娱乐消遣方面的优势,使之具有了对社会的协调作用等等。可以说,大众媒介在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上积极建构着大众文化。 但同时,大众传媒给文化生产并通过文化生产给社会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大众传媒自身的复杂性使之不可避免地在构建大众文化的同时,也在无形地消解着文化。对其进行“吹毛求疵”式的文化批判的根据就在于“哲学的真正社会功能在于它对流行的东西进行批判。……这种批判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人类在现存社会组织慢慢灌输给它的成员的观点和行为中迷失方向。”对之进行文化的审视与批判,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传媒建构文化,协调社会。 大众传媒对文化的负面影响首先表现为存在构筑新的文化屏障和话语霸权倾向。所谓文化屏障,是指大众传媒在促成文化传播的同时,有意无意地阻隔了平等的传播。从这个角度

《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论文

影视音乐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影视音乐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一种消费文化,现代影视艺术传播大众化走向趋势越来越显著,体现出"快餐式"、商品化、技术化、组织化、机械复制、标准化、偶像崇拜、娱乐化的特点,它消除了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特征,偏离了精英文化崇尚的人文理想,值得我们警醒。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观念的转变和思想的进一步解放,中国影视从一本正经到影视音乐观众,只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全国上下一片风风火火的“影视音乐节目”掀起了影视浪潮。随着娱乐风的越刮越强,大众传媒的娱乐功能引起了政府更多的关注和利用。影视音乐节目进行了认识,从如何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中国的娱乐节目,使其真正成为一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而又让人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然而,有些人却为此投机取巧,把影视音乐变成纯媚俗取悦大众的工具,其发展方向仅仅考虑的是生钱效应。 当前的影视音乐正逐渐成为影视艺术的重要构成元素,音乐与影视有机的融合成为一个艺术整体。但很多情况下都存在着对传统的背离与叛逆。用虚假的需要和解决方法替代真实的需要和解决办法。虚假的需要是物质的需求,无限刺激我们的消费欲望,表面上是让我们投其所好,实际上是在束缚着我们的创造力和辨别力!使我们并没有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由人。相反,他们并不想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化来替代主流文化,而只是试图通过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主流文化的不满,进而改造之。随着社会个性化和民主化程度的提高,影视观众需要的不仅仅是单项的、传统的传播形式,更需要多元化、多层次的传播形式。影视音乐节目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运用多元化的传播理念和表现手法在精彩纷呈的影视节目中逐步占据重要位置。 如今,影视音乐已经成为影视和音乐创作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引起了它的创作者和欣赏者的广泛关注。著名作曲家凭借《卧虎藏龙》的电影音乐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他的《英雄》,《夜宴》等一系列电影音乐也都在社会和音乐界产生了重大的反响。影视音乐是在中国音乐文化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沃土,继承了五千年的文明传统,形成了丰厚的社会底蕴,具有“天人合一”的哲理基础,“气盛化神”的审美追求和“立像尽意”的崇高境界,中国的音乐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近现代的音乐电视发展是以学习西方音乐文化为起点的,经过多年的磨合,电视音乐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融会贯通,实现了一种完美的统一。一个新的文化时代的演进是一个继承传统,再攀新高的创造过程,创造一种属于未来的新的影视音乐文化,是中国影视音乐文化的发展趋势。以此,些许可以这么说,影视音乐是伴随着影视艺术的发展而逐渐发展和成熟起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受到越来越多欣赏者和爱好者的钟爱。 与此同时,商业制度是这个时代无所不包、无所不管的最大制度,影视音乐的矛头所指的就是它。正是由于商业制度无所不包、无所不管,故所以才有影视音乐的兴起与发展均受制于它。市场借助由音乐家(生产)、影片(流通)、公众(消费)构成的商业体制施加它对影视音乐的影响,即“影视音乐这种现象的广泛传播,完全凭借经济手段”。现代社会是一个崇尚风格传播与个性传播的社会,对于那些个性鲜明,独具特色的影视音乐家的创作及导演和摄影师的制作,在牵动着无数观众的目光。正因为这样,影视音乐不可能对维持自身存在与发展

大众文化与媒介传播

导言 一、关于大众文化的“众声喧哗” 1、悲观主义态度 (1)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文学和社会评论家马修·阿诺德 (2)F.R.利维斯:大众文明包含了大众文化,它是低劣和庸俗的代名词,被没有受过教育的大众不假思索地大量消费。少数人文化面临空前的危机,这些文化精英占据的中心,也被低劣趣味的虚假权威取而代之。 (3)法兰克福对大众文化的批判 大众文化的欺骗性、操控性、意识形态性,对于维护现存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秩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造成人们必须面对一个不合理的极权社会,其自主性也在无所不在的文化潮流中遭到消解,享乐主义消磨了人的斗志,使人成为丧失批判性的单向度的人。另一方面,大众文化的商品化特质促使其关心焦点集中在利润和经济效益上面,艺术本身的自主性和超越性品格逐渐丧失;而随着资本主义对文化艺术的商品化和市场化的需要,再加上现代生产技术特别是大众传播技术的支撑,创造性的个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按照文化工业提供的模式进行表达的无个性的模式与大批量的复制 2、乐观主义态度 1、本雅明关于大众文化的论述 大众传播技术具有将艺术从博物馆转移到大众日常生活的能力,使文化的共享领域得到明显扩大,艺术也由此逐渐从垄断走向民主,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艺术的生产与消费中来。 2、迈克·费瑟斯的大众文化观 二、消费文化、消费社会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1、大众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正是在大众的消费活动中生成; 2、消费社会构成了大众文化与媒介运作的具体语境。 3、消费社会与大众文化是一体两面,相辅相生的。大众文化的消费功能首先表现为它本身具有“双重结合”的特性。另一方面,大众文化时尚的传播、流行与消费对消费社会的构建起着十分突出的作用。 三、大众文化与性别 1、在现代社会,形象的生产、展示和消费成为其重要特征。 2、性别传播中的两性形象成为视觉文化中的重要类型。 四、大众文化的本土化与全球化 大众文化在全球扩散和蔓延开来,它不仅带来利润的飙升和资本的增值,还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软权力的重要指标。 第一章大众文化与媒介 第一节、文化的媒介化与媒介化的现实 一、大众媒介主要包括报刊、电影、广播、电视、网络等,而大众文化则是指由大众媒介生产、表演和传 播的文化。 二、拟态环境:所谓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 子式再现,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所提示的环境。而传播媒介大多具有特定的倾向性,因而“拟态环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再现,只是一种“象征性的环境”。拟态环境的重要观点: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 三、数字化生存

新媒体与大众文化

现代传媒与大众文化 ——新媒体下的大众文化 早在1871年人类学鼻祖爱德华·泰勒出版《原始文化》时,就有了对文化的定义。他的这个定义一直为后人沿用至今:所谓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① 文化,无论从什么角度看都是人类的一种社会行为,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产物。文化产生于人类对周围世界的体验、生活方式以及民族心里、习俗、信仰、和观念等密切相关。②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所著《文化的解释》中,对“文化”这样定义:“文化”我主张的文化概念实质上是一个符号学(semiotic)的概念。马克斯·韦伯提出,人是悬在由他自己所编织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所谓文化,就是这样一些由人宾值得意义之网。因此,对文化的分析不是一种寻求规律的实验科学,而是探求意义的解释科学。③ 大众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民众的反抗》一书中。主要指的是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 在英文中,Mass culture 和Popular culture通常都被译为“大众文化”,也有人将后者译为“通俗文化”、“流行文化”和“普及文化”。在西方,Mass 与Mass culture的使用,往往与大众社会理论联系在一起,包含着对群众(“群氓”“乌合之众”)及其文化的贬损;英国文化研究学者雷蒙德·威廉斯正是基于这种原因而不愿意使用Mass culture这个概念来描述普通民众所参与的那种文化,而更愿意使用中性的Popular culture这个概念。④ 美国传播学者威尔逊认为,通俗文化(Popular culture)是某个社会中所有 ①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②云德:《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选择》,人民文学出版社 ③《文化的解释》(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译林出版社 ④斯威伍德《大众文化的神话》三联书店2003

关于大众传播互联网论当代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关于大众传播互联网论当代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关于大众传播互联网论当代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摘要: 媒介素养教育是在大众传媒时代,针对多种媒介对人的影响而提出的一项教育内容。本文从多角度着重阐述了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缺失以及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 论文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大学生大众传播互联网 随着现代社会逐步趋向科技化电子化发展,互联网的在当代社会中的全方位应用,标志着信息时代已经全面来临。大众传媒作为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中一个十分关键的社会公共部门,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系统传播途径,给人们营造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昔日的人际互动关系变为人与信息环境的互动关系。传媒环境已经成为继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后,又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环境因素,传媒对社会的覆盖面越来越大,对大众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开放的媒体环境为当代

大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生活空间,向他们展现了一幅多样化的生活图景,为他们提供各种各样的消费方式,多样化的生活使中学生的审美呈现明显的广泛性和多种选择性。因此,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摆在广大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涵义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大众传播媒介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性回应能力。所谓媒介素养教育是指教育人们有效利用媒介以及培养基本的媒介素养传播资源的内容,理解大众传媒的本质,掌握运用传媒的基本技能,学会管理自己的传媒事务和传媒生活,建立与传媒合理互动的关系。简言之,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培养公众媒介素养的教育。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参与和建设性地享用大众媒体资源的教育。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在媒介环境中学会甄别、选择和反思媒介内容,促进他们塑造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有效的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

新媒体时代的传播与社会

尹鸿:新媒体时代的传播与社会 核心提示:时代的性质往往会影响到这个时代的方方面面,会影响这个时代所有的空间和时间。现在我们每个人都是新媒体的使用者,我们都在新的媒介环境中存在,在这个新媒体时代,我们前所未有地感受到整个媒介环境给我们的社会和生活带来了深刻的改变。 尹鸿清华大学教授、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影视传播研究中 心主任 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早上好!感谢大家在周末的休息时间, 这么早过来一起分享对新媒体和现代社会关系的一些想法。我们每个人 都是新媒体的使用者,我们都在新的媒介环境中存在,我们前所未有地 感受到整个媒介环境给我们的社会和生活带来的深刻改变。最近,党和 国家领导人在各种场合三番五次强调互联网和新媒介环境对现代政治、 经济、文化的深刻影响,也包括对我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的深刻影响。

因此,这个问题对我自己来讲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把自己在研究观察、使用分析新媒体过程中的一些感想跟大家一起分享。虽然不一定正确,我们对于新的知识、新的领域,未必都能提供正确的结论,但是可以提供启发性的思考。我们一起来探究这样一个新的传媒时代会带来什么改变。大家都知道,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媒介如此广泛地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如此深刻地把天各一方和近在咫尺的人们联系在一起,所以对这个问题的重视应该是战略性的。我们要这样理解新的媒体与环境。 一、互联网信息时代 大家都知道,我们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关于互联网时代,在1980年出版的《第三次浪潮》一书中有表述,这本书是未来学家托夫勒写的。当时党和国家领导人向知识界推荐过这本书,也向当时的管理层推荐过这本书。这本书已经在描述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之后的新型革命,但是那个时候它还只是未来学家的一个想象,今天它正在变成现实。 实际上,今天我们进入信息时代,整个信息媒介对一个社会的变革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我在这里推荐一位在传播学界被大家公认的具有里程碑地位的学者叫麦克卢汉。他有两个著名的观点,第一个是媒介是人的延伸,第二个是媒介即信息。所有的媒介本身就是信息,而这个信息首先是人的延伸产生的信息,所以麦克卢汉是第一个从媒介角度探讨人类社会变革的学者。马克思的经典表述是,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是我们在劳动中会使用工具。而麦克卢汉强调的是媒介工具,媒介工具让人

媒介素养文献综述范文(1)

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综艺节目对比研究 文献综述 (专业姓名学号) 摘要:文章主要以国内媒介素养研究状况为本体对象,试图厘清媒介素养由欧洲引入中国的历史脉络,媒介素养概念本土化的过程与成果,媒介素养研究内容的发展过程,媒介素养研究意义的探讨源流,国内媒介素养的五大研究主体的状况以及媒介素养研究的个案新趋向。通过文章初步认清中国媒介素养研究所处的地位与方位,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作一简单的回顾性综述。 关键词: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大众传媒大学生传媒人农民公民 引言 媒介环境的不断解构与重组,使得21世纪的新媒体环境所成为了一个引导并决定着人们生活与思想观念的拟态环境。面对媒介声势浩大的舆论进攻,作为一个现代人,以何种方式、何种心态与何种角色接触、面对与探讨媒介所传达的信息并理性地厘清媒介现实与客观现实的区别,已经成为了一种适应现代社会的全新素质,即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它与科学素养、人文素养一样式现代公民所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人文素质。当代中国媒介素养的研究主体可以大体分为五类,即媒介从业人员、大学生、青少年、公民以及农民。不同的研究主体体现出不同的媒介素养要求,在学术研究领域也呈现出不同的话语构建型态。另外,一些针对事件本体的媒介素养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成为审视媒介素养的一类新的视角。 1.媒介素养概念与内涵 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是一个舶来词。而从中国语境来看,素质一词最早出现于古代汉语《尔雅·释鸟》一文:“伊洛而南,素质,五彩皆备,曰翠。”现代汉语所用素质一词,实际上来自于日语的“素质”(soshitsu),而日语的“素质”,则是意译了德语的Aulage 一词,原意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特点。素质,注重人的本性,素养是素质的同义词,不过素养一词更强调养成和培育,强调通过学习以后达到的知识积累、认识水平以及实践活动。[1]

北京邮电大学真题大众文化与网络传播部分回忆版

大众文化与网络传播部分: 一、名词解释 40分(每小题5分) 1、大众文化 2、大众传播 3、网络文化 4、互联网 5、人际传播 6、跨文化传播 7、通俗文学 8、亚文化 二、简答题 60分(每小题15分) 1、互联网的起源 2、大众文化的特征 3、网络中的传播 4、网络文化的特色 三、论述 50分(每题25分) 1、大众媒介对大众文化发展的影响 2、网络时代的艺术审美与传统的艺术审美之比较 2008年 传播学理论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40分) 1、传播隔阂 2、后工业社会 3、讯息 4、廉价报纸 5、社会责任理论 6、传播媒介 7、知晓权 8、世界信息流通失衡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为什么说传播是一种行为,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2、简述人类传播发展的历史进程。 3、简述受众对媒介活动进行社会监督控制的必要性和主要手段。 4、简述1980年“教科文组织麦克布莱德大会”决议要点。 5、简述关于社会传播的“文化指标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阐述美国的赖利夫妇和德国的马莱克兹关于传播过程系统模式的理论,并作简要评价。 2、阐述麦克卢汉的传播学说的三个主要内容,并作简要评价。 3、阐述现代社会中“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并简要谈谈你对互联网作为一种“拟态环境”的认识。 4、阐述“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内容及特点,并简要概括其理论意义。 大众文化于网络传播

一、回答问题:30分(每小题5分) 1、大众文化 2、数字鸿沟 3、网络文化 4、把关人 5、意见领袖 6、文化帝国主义 二、简要回答:60分(每小题15分) 1、什么是跨文化传播,它与跨国传播有何区别? 2、试分析网络对大众传播的影响。 3、网络时代的艺术和审美有何新特点? 4、在网络中,文化的同质化是如何形成的? 三、论述:60分(每题20分) 1、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一方面造就了文化的多元化,另一方面在急剧加速文化的同质化,请就此谈一谈你自己的看法。 2、如何看待网络传播时代传统新闻媒介的优势和劣势? 3、是从大众文化的角度分析易中天现象。 2009年 传播学理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社会信息系统的“双重偶然性” 2、动物传播的局限性 3、传播过程的序列性 4、大众传播的负面功能 5、民主参与理论 6、大众传媒的公共性和公益性 7、“沉默的螺旋” 8、新世界信息秩序论争的三阶段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传播学的中国化的基本含义。 2、简述文字传播的意义与局限。 3、简述施拉姆提出的“循环模式”和“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4、简述国家和政府对传播媒介实行政治控制的主要内容。 5、简述卡茨曼“信息沟”理论的主要观点。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阐述怀特的新闻“把关”模式和盖尔顿、鲁治的新闻选择标准理论,并谈谈你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闻“把关”的认识。 2、阐述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并就大众传播在互联网时代的社会影响做一简要评价。 3、阐述当今全球性信息传播系统的发展对人类世界的影响和对国际传播媒介的改变,并就“文化帝国主义”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大众文化与网络传播

大众文化的特点

1. 商品性 即它伴随着文化产品大量生产和大量销售,大众文化活动属于一种伴随 商品买卖 大众文化通论 关系的消费行为; 2. 通俗性 即大众文化不是特定阶层的文化,而是为社会上散在的众多“一般个人”的文化; 3. 流行性 即大众文化是一种时尚文化,呈忽起忽落的变化趋势; 4. 娱乐性 大众文化文本无论其结局是悲是喜,总是最求广义上的愉悦效果,使公 众的消费、休闲或娱乐渴望获得轻松的满足。 5. 依赖性 即大众文化主要是在大众传媒的引导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没有大众 传媒,也就没有大众文化。在这个意义上,大众文化也是一种传媒文化。 6. 大众媒介性 即大众文化以大众媒介为主要传播媒介,具有这种媒介所规定的特点。 大众媒介,通常包括机械印刷媒介(报纸、杂志、书籍等)和电子媒介(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两大类。 7. 日常性 与欣赏高雅文化带有更多的个体精神性不同,公众对于街头广告、电视剧、流行音乐、时装、畅销书等大众文化的接受,是在日常生活的世俗环境 中进行的。 8. 类型性 编辑本段

大众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民众的反抗》一书中。主要指 大众文化的和谐价值 的是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 罗森贝格认为大众文化的不足之处是单调、平淡、庸俗,以及容易在富 裕生活中产生的诱惑和孤独感。大众文化往往通过大众化媒体(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来传播和表现,尽管这种文化暂时克服了人们在现实中的茫 然和孤独感以及生存的危机感,但它也很可能大大降低了人类文化的真正标准,从而在长远的历史中加深人们的异化。 大众文化理论滋养的土壤是现代工业社会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伴随高 科技生产而呈现纷繁的物质文化消费。文化消费是现象,不是文化本身;文 化是精神产品,不是具体的物质。工业化生产解决的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即提供丰富的生活物质,文化解决的是人类生存的高级需求,即精神提升和 美的建构,亦即人类如何实现自身价值、发掘自身潜力、实现对人性的终极 关怀。大众文化的倡导者显然忽略了这个简单的事实。社会生产所追求的是 物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并尽可能为人类提供纷繁复杂的消费构成。大众文 化的平面化、批量复制是以消解文化个性和创造性为目的的,物质追求的丰 富多样性与文化追求的简单标准化显然构成了一个人类生存的悖论。从某种 意义上说,西方大众文化思潮是一场反叛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运动。它是建 立在西方经济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进程,大众的自由 意识、思想解放达到某种高度之后产生的。 编辑本段 中国大众文化的崛起

对新媒体时代大众文化的影响的思考

对新媒体时代大众文化的影响的思考 当今文化一般主要被分为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三个层次,其中,大众文化在新媒体时代受众面最广、影响最大。大众文化也在我国意识形态斗争中占有重要的领地,它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和社会意识的生成和发展。因此,对大众文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分析了大眾文化的积极价值及其负面影响,以便于正确认识大众文化,从而促进其健康发展。 标签:新媒体;大众文化;主流文化;精英文化;意识形态;价值观 新媒体技术对社会思想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主流意识形态在众多的媒体声音中逐渐被冷落、被淡化,意识形态工作日益复杂艰难。当前在主要由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构成的文化领域中,大众文化的生产和流通规模极大,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下,其发展十分迅猛,对我国的文化传统、人们价值观念和大众的生活方式都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一、大众文化的内涵 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不同于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也不同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鲁迅先生提出的“民族革命战争中的大众文学”,其最根本点在于他们得以出现的文化环境不同。后两者都是农业文化环境中的产物,而且是出于非常时期的一种特殊政治需要而提出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大众文化则是工业文化的产物,它淡化了意识形态的属性,突出了大众性、商业性和娱乐性等特点。在新媒体时代,大众文化的生产和传播日益数字化和技术化,促使其在我国的文化形态中逐渐占据了主体地位。 我国学术界对大众文化有不少的研究,对大众文化的定义也较多,在《大众文化导论》中,王一川是这样界定大众文化的:“大众文化是以大众媒介为手段、按商品规律运作、旨在使普通市民或的日常感性愉悦的体验过程,包括通俗诗、通俗报刊、畅销书、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广告等形态。”一般认为这个定义还是比较恰当的。 二、大众文化的积极价值 大众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它在当今社会也有着一定的积极价值。 1、满足了普通大众的精神需要。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仅有物质需要,也有精神需求。在现代社会,由于时代的快节奏,普通大众也都能感受到强烈的精神压力与精神冲突。大众文化显著的娱乐性特征能够很好地缓解大众日常生活工作的压力,给人们带来一些欢乐与放松。大众文化产品很了解大众的心理,往往以其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内容轻松

从传播学角度看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素养教育

从传播学角度看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素养教育 赖大彬1,徐叶巧2 (1.龙岩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福建龙岩364012;2.厦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摘要:当前,大众传媒尤其是互联网越来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主要来源,媒介对社会发展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文章从传播者、传播渠道、受众三方来分析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及其问题,继而提出在新媒体环境下,作为传播者的新闻工作者、学校、家长以及作为接受者的受众、学生等应如何提高媒介素养。 关键词:新媒体;媒介;素养教育 中图分类号:G2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629(2010)06-0085-03收稿日期:2010-06-20作者简介:赖大彬,男,福建上杭人,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新闻理论及媒介经营管理。 龙岩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ONGYAN UNIVERSITY 2010年12月 第28卷第6期December 2010 Vol.28No.6相较于国外上个世纪30年代就已兴起的媒介素养教育,我国媒介素养教育自1997年发端以来,距今才跨越13个年头。从第一篇研究媒介素养的论文、专著,到媒介素养教育硕士点的建立,再到“媒介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课题的开展,以及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网站的开通,这些年来,我国媒介素 养教育研究正一步步壮大,发展。 [1] 那到底什么是媒介素养?当前,媒介素养教育是怎样的发展现状?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应怎样加强媒介素养教育? 一、媒介素养与媒介素养教育 正如麦克卢汉描述的那样,在“地球村”的今天,信息高速公路让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而媒介作为信息的载体,对人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着人们在媒介消费时间上的增加,媒介素养教育在各国受到很大的重视,在发达国家甚至已形成系统而完善的教育体系。在了解媒介素养及素养教育之前,首先要区分“ 媒介”和“媒体”的关系。“媒介”是“使双方(人或物)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2]771 。在 此意义上,它是指传播通道中的中介物,如各类手书媒介、 印刷媒介、广播媒介、影视媒介和网络媒介等。而媒体则是信息传播过程中从传播者到接受者之间携带和传递信息的一切形式的物质工具。[3]今天媒体更多的被理解为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由此可见,相较于媒体,媒介辐射范围更大,涉及面更广。因此,不能简单地把“媒介素养”理解为“媒体素养”。但既然媒介作为传递信息的中介物,它自然成为意识的载体,就不可避免地带有 阶级和阶层的烙印,它还是有代表着各个阶级、阶层和集团的利益或者渗透着某种价值观。在这种情况下,媒介素养教育就显得意义重大。 目前,媒介素养还尚未有统一权威的定义,1992年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给媒介素养作出如下定义: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 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3]1 尽管我国关于 媒介素养的定义,学者归于研究需要,依然处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状态。但由于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发生和发展的历史比较短,本身还不完善以及人们对媒介素养认识的角度不同,依然没能跳出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提出的定义范围。而媒介素养教育就是针对普通公众,其内容包括教授他们如何科学地、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大众传媒的角色、性质和功能,建立起对媒介信息系统的批判性意识;提高对不良媒介信息的免疫力和对不同价值信息的选择性,最终学会有效利用媒介为个人成长和整个社会向着民主法制方向发展服务。 当前,生活节奏的加快及流行快餐文化的盛行,使人们疲于接受大众传媒所传播的海量信息,成为信息的奴隶,惰化了对信息的思考和梳理的能力。加之,媒介在承担着监测环境、传递信息、反映社会、提供娱乐的同时,其各种负面效应也逐渐凸显出来:暴力色情信息充斥媒体,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唯利是图的价值观传递,传播形式的通俗化、游戏化极大地削弱了一些原本庄严、崇高的人文精

大众传媒对高雅经典文化的传播

试论大众传媒对高雅经典文化的传播 摘要:大众文化渐渐成为了普通民众生活中的主要文化。在这其中,大众传媒的作用和影响力最为显著。而本应在大众生活中起时代引领作用的高雅文化却相应呈现衰落趋势。本文试图从大众传媒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来分析高雅文化在当下遭遇的困境和生存趋势。 关键词:大众文化、大众传媒、高雅文化 大众文化是在工业社会随着文化进入工业生产和市场商品领域而产生的新的文化现象。大众文化以大众传播媒介为文化传播形式,以现代技术手段为文化生产形式,因此能够成为被大众广为使用的文化消费形式,大众文化成为现代都市大众普遍的消费品,带有浓厚的商业色彩。大众文化以现代都市大众为主要受众,在短短的不到20年的时间里,便迅速壮大为与来自官方的主流文化、来自学界的精英文化并驾齐驱、三足鼎立的社会主干性文化形态。它的发展壮大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文化的传统格局,积极影响了国民人格塑造和社会发展面貌。 大众文化首先是文化,它应当成为当代大众精神文明的象征,然而不可避免的商业化操作介入大众文化,有可能使文化消费与一般的商品消费等同起来,使大众文化偏离文化在社会中的本来位置。大众文化在媒介的大力传播作用下常常以流行的方式蔓延,各种大众文化产品得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席卷全国,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但也造成不正常的舆论趋同,它的非理性和盲目性在这种情况下可能膨胀而使消费大众失去冷静。 与此同时,高雅经典文化在按照市场原则运作规律下的文化消费者面前成为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真正能够深刻理解或欣赏高雅文化的人毕竟是很少的;另一方面是由于高雅文化向来都是在高高的“象牙塔”中,只属于一部分精英人士的范围狭小的文化圈子,并没有大规模的主动走下神坛,与广大普通民众进行亲密接触。当前,在艺术上趋向相对的精致化,突出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同时提供生活理想和精神境界的接受高雅文化渗透的大众文化产品,即文化精品尚且不多,高雅文化产品更是少数,这对于高雅文化在现代大众中的普及是极为不利的。 然而,过去时代“文化应当具有教育意义”的记忆并没有立即忘却。这种记忆,以及习惯性的文化消费的实务态度,往往使人自觉不自觉地从文化作品中映照人生世态,寻找“收获”,挖掘“意义”。因为面对社会的变动,人们希望能够有所把握,希望得到时下境遇、未来前景的说明,作为生存与发展的精神依托。娱乐给予的是瞬间的快慰,提升精神境界则是永恒的。人在消遣之外,潜意识里亦需要找寻生存的坐标,需要一种境界,一种恒定的精神寄托,这只能由高雅文化提供。 大众文化的兴起,高雅经典文化的衰落与大众传播媒介的承载是同一个问题的两面。媒介在普及大众文化方面虽然功不可没,也要对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被一再放大而造成社会精神灾难承担责任。这就要求媒体在雅俗不同的文化形态当中做出必要的平衡。 在大众传播时代,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给予普罗大众的自由和权利,人民大众已然成长为了社会的主体,也是文化消费的主体,大众会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情趣进行自由选择,不能强迫人们只接受什么或不接受什么。那么在这样的市场中大众传媒作为文化产品的主要载体,理应认识到并且看清当下普通受众中对于高质量高水平高层次文化产品的需求,并对这类需求加以引导。例如,《百家讲坛》的改版再推出就是在电视媒体上将原来的高雅经典文化重新包装后在向大众进行传播,将一大批观众吸引到对高雅经典文化的关注上来,掀起了新的国学热,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另外,市场上的文化产品在大众传媒的舆论当中是会自然而然的形成舆论分流的。大众的爱好和情趣是无限多的,不同的舆论会冲谈可能造成的文化“时狂”,文化消费依旧,但消费者多了一分清醒。本身就是一种舆论的引导。现在,主动在媒介上参与文化批评的人多

(广告传媒)大众文化文化殖民媒介帝国主义

大众文化文化殖民媒介帝国主义 1、《泰坦尼克号》风波 在90年代中国大众文化批评中,有一种值得注意的方法是把大众文化批判与媒介帝国主义批判(或相关的后殖民主义、第三世界批评、多元文化主义、全球化等)结合起来。认为西方(尤其是美国)大众文化的跨国性、全球性的传播导致非西方或第三世界国家文化传统的丧失,导致全球文化的"美国化"。以形象的语言说就是整个世界的" 麦当劳化"或"可口可乐化"。比如姚文放先生在《文化工业:当代审美文化批判》(《社会科学辑刊》1999、2)中专门谈到了”文化工业与文化殖民主义"问题。文章指出:"文化工业的跨国跨地区运作,最终结果势必是达成全球文化的一体化、单一化,它致力于让长期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们用同样的方式去看、去听、去思考,将他们的意愿、思想、情绪、欲望统统纳入同样的模式,而这同一的观念形态、生活方式和话语系统主要以发达国家地区的文化为标准,以牺牲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和差异性为代价。"作者认为这是文化上的一场"不带硝烟的战争。"(1) 在好莱坞巨片《泰坦尼克号》以锐不可挡之势席卷中国之时,运用媒介帝国主义的理论讨伐该片以及中国观众的文章也铺天盖地地被炮制出来。媒介帝国主义的批评常常有高屋建瓴之势与振聋发聩之声。比如在媒介帝国主义的论述者看来,《泰坦尼克号》的凯旋标志着西

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传媒对于第三世界的文化征服。有论者写道:"《泰坦尼克号》的巨大胜利是金钱的绝对胜利,金钱以它战无不胜的巨大力量将一部空洞无聊的三流影片变成了一部’巨片。同时,它是美国意识形态的胜利,成为一种意识形态的遮蔽和欺骗","90年代,是美国文化工业在中国的巨大胜利,成为美国文化工业在中国的一次诺曼底登陆。于是中国成为好莱坞的一个分销店,它不仅压迫了中国的国产电影,而且放逐和压迫了电影的精神内涵,使电影彻底地商业化,电影实际上成为一片精神废墟,90年代将作为中国电影引进史上和中国思想史上最可耻的年代而进入历史"(2);另有论者就《泰坦尼克号》的消极影响写道:"我们的感官在感受强烈刺激的时候,大脑已被悄悄地冲洗。长此以往,没有任何意义的消遣和盲目的认同,将成为我们走进电影院的直接动机和不期然而然的结果"(3)说实在的,最初看到这样的批评时,感受到的震惊实在不亚于《泰坦尼克》。我想如果不是我缺乏起码的艺术趣味与民族尊严还有阶级觉悟,那就是我们的这些批评家的艺术趣味、民族尊严、阶级觉悟已经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因为我本人作为偶尔也从事电影批评的人,居然很喜欢《泰坦尼克号》,而且看了两遍!有几天,我对自己从事文学与文化批评的信心大大动摇。好在最近看了汤林森(J Tomlinson )的一本书叫《文化帝国主义》,对于媒介帝国主义的论述提出了质疑,这才稍稍找回了一点感觉。 2、文化帝国主义的四种形式依据汤林森的划分,文化帝国主义的论述可以分为四种,一是作为一种媒介帝国主义 (1)、姚文放:《文化工业:当代审美文化批判》,《社会科学辑刊》1 999年第2期。 (2)、旷新年:《"泰坦尼克"的胜利》,《粤海风》1998年第3期。 (3)、《<泰坦尼克号>让我们颤栗》,《电影评价》,1998年4月。论述的文化帝国主义。这一论述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媒介工业霸权角度分析文化帝国主义,认为媒介与其他文化面向是不可分离的,人们与媒介的接触总是发生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并带有文化的后果,必须揭露媒介帝国主义背后的政治帝国主义与经济帝国主义。

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的概念属地地道道的舶来品。据学者鲁宾分析,主要有三个层面,即能力模式、知识模式和理解模式。就能力模式而言,指公民所具有的获取、分析、评价和传输各种形式信息的能力,侧重的是对于信息的认知过程。知识模式观点认为,媒介素养就是关于媒介如何对社会产生功能的知识体系,其侧重点是信息如何传输。而理解模式的观点声称,所谓媒介素养就是理解媒介信息在制造、生产和传递过程中受到来自文化、经济、政治和技术诸力量的强制作用,侧重的是对于信息的判断和理解能力。 目录 1 概念 2 内容 3 传播特征 4 新要求 ?受众 ?传者 5 内涵分析 ?媒介认识 ?使用情况 ?批判能力 概念 1992 年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对媒介素养下了如下定义:媒介素养是指在人们面对不同媒体中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 概括地说,所谓媒介素养就是指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主要包括公众利用媒介资源动机、使用媒介资源的方式方法与态度、利用媒介资源的有效程度以及对传媒的批判能力等。 内容 第一,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 第二,学习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 第三,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 第四,了解如何使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媒介素养不仅包括接受媒介产品的能力,而且包括用独立的批判的眼光看传播媒介的内容和建设性地利用媒介的能力;媒介素养不仅是使用媒介的需要,还应该是一个现代社会公民素质的一部分。也有学者指出,“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正确地判断和估价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作用,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素养。” “第二媒介时代”的概念是由美国媒介文化研究学者马克.波斯特首先提出的。他认为“在电影、广播和电视中,为数不多的制作者将信息传送给为数甚众的消费者,播放模式有严格的限制,但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先期介入以及卫星技术与电视、电脑和电话的结合,一种替代模式将很有可能促成一种集制作者、销售者、消费者于一体的系统的产生,大众媒介的第二个时代正跃入视野。”第二媒介的本质特征就是双向沟通和去中心化。以网络为例,互联网“博客”“播客”的开通为公众发布信息提供了平台,每一个公民既是受众,也可能是传者,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个体成员都是媒介公民。近几年,各种虚假新闻,搞笑文字,恶搞图片在网络上愈演愈烈,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规范网络行为的新要求,政府发布了相关法律政策,然而对公众自身内在媒介素养的提高是关键。 传播特征 (一)普通个人成为新闻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并在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扮演重要角色。

网络流行语与大众文化

网络流行语与大众文化 xxxxxxxxxxxxxxxx (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xxxxx化学工程与工艺) 摘要:近几年,随着新媒体网络的兴起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和依赖网络。在网络上人们可以在虚拟社区和志同道合的人谈论,可以在虚拟群体中传递信息,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网络也在悄悄的改变着人们的语言表达方式。如今在网络上出现了一些区别于现实生活交流所用的语言符号,即“网络语言”。这些语言通网络的迅速传播,在网上流行开来,成了一个特殊的“网络流行语”现象,虽然这些语言在网络上流行,但是他们来源于现实又影响着现实。那么,我们来剖析他形成的原因,在现代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产生原因囧形象符号 如今,打开互联网,有一些网络“热词”总能蹦入你的眼帘,诸如:“打酱油”“俯卧撑”“很傻很天真”“范跑跑”“猪坚强”“看星星”……看似简单生动的网络流行语背后都有故事,都连接着网民关心的社会热点。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些网络新词汇层出不穷。这些新词汇不止在网上盛行,有些甚至“跳”出了网络,出现在大众传媒上,出现在中小学生的作文中。面对这种网络语言的泛化,有人认为,网络语言丰富了汉语的语言词汇,应当促进其发展;也有人认为,网络语言是一些年轻网民自娱自乐,应任其自生自灭。网络流行语之所以能够在网民中广为流传,首先是因为反映了社会之现状,其道出了网友内心所思所想,能够引起共鸣。再者,由于网络流行语普遍具有简短精辟、诙谐幽默、容易记住等特点,使得广大网友能够过目不忘,这也为其能够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这种方式也是值得商业炒作借鉴的,抓住时下热点,制造网络流行语,巧妙地将品牌融入其中,才能引起共鸣,对于品牌企业来说,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未来将逐渐占主导地位的传播手段。 (一)网络是大众文化的崭新平台 大众文化在英文里面对应的词是“popular culture”,而不是“mass culture”,这就说明了大众文化的对象并不是毫无个性的、统一的的大众,而是生活在现代社会里的单独的个人,不将其经济能力、社会阶层、知识结构等因素纳入考量的范围之内。大众文化是“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