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福建高考语文第二次质检试卷-高考模拟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15
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测试一试卷语文本试卷总分值 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本卷须知:1.答卷前,考生务必然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复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若是变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复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地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题 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题。
从大禹治水到诺亚方舟看中西文化差异古老的文明是从人类与洪水的斗争开始的。
无论是我国的大禹治水传说仍是西方诺亚方舟故事,都说了然在远古洪荒时代已经开始了与洪水抗争的事实。
两个故事在东西方千古流传,积淀了各自的文明,饱含了中西文化的差异,演绎了多彩的文化世界。
大禹治水和诺亚方舟表达了中西文化不相同的世界观。
诺亚靠神的启示,借方舟开避了神降给人们的灾祸,而大禹那么把洪水看作自然现象,带着人民一起用开导的方法战胜洪水;诺亚给人类繁衍留下了种子,但也给人类向上帝后悔自己的罪恶供应了先例,而大禹留给人类的倒是与自然界友善与斗争的思虑。
在中国,一般把宇宙的起源和睁开视为一种健动不息的自然过程,而人那么是宇宙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局部,人要适应宇宙的流程,也就是“天人合一〞。
正是这类宇宙观,使大禹面对洪水,因势利导,不“堵〞而“疏〞,使我们的人民在治水斗争中凝聚一起,形成了一个伟大的民族,造就了一种古老的东方文明。
而在西方,却试图为宇宙搜寻一个不变的绝对存在,并从这类绝对存在出发规定万事万物的根本性质。
作为西方文明源泉之一的犹太—基督教神学,就把上帝作为时间和万物的创立者,是上帝拯救了诺亚,从而演绎了西方文明。
大禹治水和诺亚方舟表达了中西文化的核心———庄重和激进、娴静和跃动、综合和解析的差异。
面对人类的“罪恶〞,上帝采用的方式是消灭人类。
厦门市2019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查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在答题卡上与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题,写在试卷、草稿纸上或答题卡非题号对应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不得用规定以外的笔和纸答题,不得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西周初年青铜器何尊铭文中的“宅兹中国”是迄今所见最早的“中国”表述,但“中国”观念并不始于何尊,早期周人也称都城成周为“中国”和“中土”,这源于成周所在的洛阳盆地伊洛河流域曾是“有夏之居”,久有“中国”的成说。
《史记·周本纪》记述周公建成周的过程:“成王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
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
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
’”周公强调洛邑为“天下之中”的两点理论根据——“居九鼎”和“四方入贡道里均”都是针对夏王朝而言的。
“九鼎”是夏奠定政治正统的象征物,四方诸侯的纳贡则代表天下万邦对此种正统的广泛接受,这就证明至少在三代人眼中,“中国”和“夏”密不可分,无“夏”则无所谓“中国”。
成周“中国”说,标志着“中国”是超越族属的政治正统,是夏、商、周三族共同遵守的政治秩序,也是他们作为执政者对自身文明程度的自我标榜。
到春秋之世,“中国”已经完全转化为一个文化符号,成为“华夏”的异称,是中原华夏诸国与四方戎狄的文化区隔。
现在学术界普遍相信二里头遗址是夏代晚期都邑,为“有夏之居”“中国”说提供了关键的考古学证据,这是对成周“中国”说的考古学诠释,意义极其重大。
因此,在追溯“最早的中国”时,必须回归到政治和文化层面,围绕中原华夏文明这个核心来探讨。
2019年宁德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本试卷共10页,22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考生必须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与那些把语言看成是纯粹运思符号的辩者不同,墨子一系的语言观念属于知识与经验的范畴,于是他们进一步分析说,仅仅有单个的语词还不够,还要有分类、总括,这样才能把大千世界林林总总在“思维—语言”中彰显出秩序来。
墨子后学指出:“名:达,类,私。
”按照《经说》的解释,是“物,达也”,就是说,“物”是一个总的名称,但只有通过“名”,才能显示“物”,只有通过“类名”,才能对现象世界进行秩序化的把握,只有通过“私名”才能确认和显示每一事物,所以“有实必待文名也”。
比如“马”是一个“类名”,规定了各种“马”的名称,人们从“马”这一指称而知道“马”;又比如“臧”是一个“私名”,只有“人之贱者”叫做“臧”,那么“臧”就专门指身份低贱的人。
当人们要把握世界时,必须通过语言,这就叫“告以文名,举彼实也”。
由于语言(名)有这种传递知识、指称世界(实)的意义,所以应当准确而且精练,即所谓“名实耦,合也”。
他们认定,“名”与“实”应当是契合的,对“实”的认识应当通过契合的“名”,而适当的“名”才能切中一定的“实”。
因为纷坛的现象世界太复杂,人类的个人经验太有限,要把握感觉所不能达到的领域,要传递把握到的知识,只能依不赖语言。
语言给人们呈现与构筑一个世界,就像一个地球仪象征一个地球,一张星图表示整个宇宙一样,语言象征着人们思想中展现出来的世界。
漳州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第I 卷(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当今时代,相对于通过语言文字阅读的方式来获取信息,人们更愿意通过图像等生动活泼的形式来认知自我和世界,这种趋势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了解视觉文化及其特点。
,在视觉文化日益彰显的当下,视觉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的地位再一次得到了彰显。
工具创造出来的生动、形象的技术图像,(),也就不能很好地探究隐藏在现象背后的事物本质。
心理学教授爱因汉姆认为,对概念的思考比对视觉感知的思考更有优势、更深刻。
视觉文化或者图像文化的兴起已是不争的事实,这就使培养良好的视觉素养成为当务之急。
良好视觉素养的培养须提高人们辨别视觉信息的能力。
视觉文化时代是图像狂潮喧嚣的的时代,在漫天飞舞的图像世界中,。
其中不乏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传递的正能量,但也充斥着低俗负面的伪信息。
在复杂的视觉文化时代,“眼见为实”不再是的正确观点。
人们如果看不看视频仅是出于自身的兴趣和本能决定,那么,这种接受方式会因为其中的负能量而降低人们对世界的认知。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刻不容缓无可非议鱼龙混杂滴水不漏B .千钧一发无可非议泥沙俱下滴水不漏C .千钧一发毋庸置疑鱼龙混杂颠扑不破D .刻不容缓毋庸置疑泥沙俱下颠扑不破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人们很难静下心来阅读经典文献B .使得人们很难静心阅读经典文献C .使得人们可以静心地阅读经典文献D .经典文献很容易被人们静心阅读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如果人们看不看视频仅是出于自身的兴趣和本能决定,那么,这种接受方式会因为其中的负能量而影响人们对世界的认知。
B.人们如果看不看视频仅是出于自身的兴趣和本能,那么,这种接受方式会因为其中的负能量而颠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
2019年福建高考语文第二次质检试卷-高考模拟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2006年福建高考语文第二次质检试卷第I卷(选择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全1—4题。
重水堆核电站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核反应堆是核电站中最关键的设备,也是不同类型核电站的主要差别所在。
核电反应堆主要有三种类型:压水堆、沸水堆和重水堆。
加拿大原创开发了新一代专门用于核能发电的压力管式重水反应堆,也叫cANDU堆。
cANDU堆的核燃料加工成简单短小的燃料棒束组件。
堆芯由几百个水平的压力管式燃料通道组成,每个压力管内一般装有12个燃料棒束组件。
高压冷却水从燃料棒束的缝隙间流过,把热量带出堆芯。
冷却水加了很高的压力后,温度可以保持较高而不发生沸腾。
在燃料通道外侧的是低温低压的重水慢化剂,慢化剂与压力管内的高温高压冷却水是分隔开的。
核裂变产生的热量从燃料棒传递到高压冷却水,冷却水又在蒸汽发生器的U型管内把热量传递给管外的普通轻水,普通轻水沸腾所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驱动汽轮发电机发电。
目前的重水堆核电站所使用的冷却水是昂贵的重水,在新一代先进重水堆设计中,冷却水将采用轻水,而重水的用途只限于作慢化剂,因而绝大部分重水可以省掉。
cANDU 堆由于它的燃料棒束组件简单短小,又加上反应堆堆芯是水平管道式的,所以在更换燃料时不需要停堆。
换燃料可以在反应堆任何功率运行时进行,整个操作过程可由计算机系统按预编程序遥控自动完成。
cANDU堆简单短小的燃料组件设计,意味着燃料制造厂投资小,燃料生产成本低,燃料和相关运行管理费较低,易于国产化。
cANDU堆具有高中子经济性的突出优点。
这一方面是由于重水慢化剂对中子吸收很少,另一方面由于不停换料,简单的燃料组件设计和堆芯中含有对中子有害的结构材料较少,也减少了中子的损失。
高中子经济性意味着裂变所产生的中子浪费较少,大多数用于引发新的裂变或者转换产生新的易裂变核,从而可提高核燃料的利用率。
福建省泉州市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质量检查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生态文明被看作是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社会形态。
“生态”原是指排除人为因素的环境,20世纪下半叶,生态的内涵从以生物为主体的自然生态范畴拓展到连同人类在内的自然-社会生态范畴。
“文明”是一种社会实践,代表社会的先进程度。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从人本身的发展需求以及对于自然生态内在价值的认同出发,实现了从“人类中心主义”到涵盖人类在内的“生态中心主义”转变。
生态文明是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内在逻辑指向。
在环境运动和环境改革中,西方诞生了生态现代化理论,反思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但面对西方工业化进程中不断爆发的生态问题,从对制度批判角度来说,生态现代化理论有着不彻底性。
作为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中国的现代化其改需要对西方现代化的理念、模式进行反思与超越,走出一条推动社会发展向生态化转向,符合生活文明要求的中国特色生态现代化道路。
制度是将社会系统的发展推向有序的一个重要保障。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有着完备的体系架构与独特的政治优势,实现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的社会发展,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恰好提供了通过制度建设完成社会现代化的可能。
对于生态制度变革,西方生态现代化的理论主张,应该充分发挥政府在生态制度制订当中的主导作用。
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当中,政府需要将环境要素置于政策制定时所要考虑的问题中心,将环境与经济产业政策相结合。
市场及经济行为主体都被看作是生态重建的重要承载。
2019年福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抽测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3分)B【解析】A选项的设题范围为“一幅优秀的中国画,常能以“若坐、若行、若飞、若动”的点线皴擦、风姿绰约的笔情墨象、“似”与“不似”的意态呈现、冲淡玄远或冲突涌动的静谧视觉,形成强大的情感张力。
”选项变“常能”为“是以”将或然变为必然,且“‘似’与‘不似’”与“似是而非”意思不同,理解有误。
C选项的设题范围在文章的第四段,其中“遵循阴阳两面与别开生面的规律”是对原文“阴阳两面与别开生面等的‘道’和‘理’”的转述,但这一点是花鸟画的审美特点,并非山水画。
D选题的设题范围在文章的末段,末句“唯有如此”的“此”是理解这一选项的关键,这里的“此”是对上文欣赏中国画要遵循的途径、经历的阶段以及需要的个体条件的概括。
故而该选项以偏概全。
2.(3分)B【解析】第三段先说欣赏中国画的其要其法,再谈画作对观赏者的艺术感染力,最后才归结到欣赏中国画时观赏者必须具备的特质,层层展开,而非总分总的关系。
3.(3分)C【解析】选项的设题范围在原文第四段“人物画所重之“传神”,即借由描摹直观可视的人物表情、眼神、形体语言、肢体动作、背景布局等,表现人物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求取以形写神之功”一句,作品的“传神”标准在于“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而并不仅仅在于表现内心。
4.(3分)C【解析】宁德时代动力锂电公司增速并非逐年增加,所谓增速乃报告期增长量与基期发展之比,如2018年就较之2017年放缓。
5.(3分)B【解析】“电荷储存量不大”不是“演进速度正在放缓”的原因之一,“储存的电荷量快要接近理论最大值”才是。
6.①中国企业应积极拓展国外市场,避免国内恶性竞争,解决整体供应量大于需求量的问题。
②加大电池核心技术领域的创新,争夺能将电动车续航里程大大提升的固态电池的“技术高地”,提升竞争力。
③进一步扩大自己的战略合作关系版图,加大与车企合作的力度。
④加大对基于储量丰富的铁、铜等材料的电极材料的研究,避免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发展受到限制。
2019届高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共10页,满分为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或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金石学的兴衰与传承创新朱凤瀚金石学的“金”,主要是指青铜器及其铭文,“石”是指石刻而且主要是指石刻文字。
为求将文字资料保存永久而刻于石上,特别是铸于青铜器上,是古代中国的一种重要的文化传统。
在汉代时,存于简帛上的先秦文献已相当残缺,故商周青铜器铭文与东周以后的石刻文字资料已尤为珍贵。
但是这一类文献在北宋以前并未得到学界足够的重视。
这种情况,直到北宋年间金石学的出现才得到较大改观。
研究古代青铜器与石刻能受到学者的重视,一方面是因为金石之学不仅可以证经补史,而且有助于复原古礼,适应了北宋王朝鼓励经学、巩固统治秩序之需要。
另一方面,金石之学有实证研究色彩,为当时代表进步的史学与文字学发展趋势的学者所推重。
北宋时造纸、印刷与墨拓技术得到空前提高,也为金石学的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
清代在康熙朝后,开始极力提倡儒家经典之学,推崇“朴学”以巩固其统治秩序。
而清初以顾炎武等为代表的学者,强调“通经致用”,重视考据学及小学,遂将与小学密切相关的金石学推到当时学术高端的地位。
清代学者在青铜器与金文研究上有不少建树,而石刻方面则着力更多,研究成果亦趋于系统。
福建省南平市2019届高三5月份第二次质量检查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历史虚无主义兴起于19世纪的欧洲,其本质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历史观。
在我国,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初的“全盘西化论”。
今天,历史虚无主义者则常以“重评”“反思”“还原”为名,进行假设和歪曲历史文化的反理性思考,以期达到扰乱人们思想信仰,消解人们政治认同,动摇国家和民族根基的目的。
尤其是伴随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呈现出主体高知、形式多样、受众广泛等新特点,其渗透性和危害性更为突出。
历史虚无主义者不但围绕中国近现代史大做文章,而且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和政治诉求,对我国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恣意抹杀。
中华文明是独立起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原生文明,同时也是不曾灭绝,不断出新的文明系统。
各族先民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丰富、深厚、绵长、稳定且凝结有共同精神、心理状态、行为准则、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传统文化,这不仅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历史虚无主义者却用孤立、片面等非科学的态度解读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忽视,歪曲、贬损、否定、抹杀乃至颠覆优秀传统文化成果,肆意制造传统与现代的对立,全国引导人们走向文化虚无主义,进而动摇中华民族存在的思想基础。
历史虚无主义带来的危害不言而喻,其对传统文化的消解和误读必然会导致价值规范的无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脉,对整个社会的价值确立、行为约束曾经和正在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历史虚无主义者质疑和颠覆传统历史文化的客观性、科学性,对堪称本民族标志性的史实、人物、事件进行歪曲宣传。
譬如,虚无历史事实,诋毁英雄人物,从源头上否定中国文化,歪曲我们的文化归属和文化尊严,其后果必然会造成历史文化传承的断裂,以及随之而来的民族特质的消融、民族自尊心的淡化和民族凝聚力的消解,对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价值规范产生认知障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难以形成认同,造成主流价值合理性的丧失。
2019福建宁德高考语文二模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与那些把语言看成是纯粹运思符号的辩者不同,墨子一系的语言观念属于知识与经验的范畴,于是他们进一步分析说,仅仅有单个的语词还不够,还要有分类、总括,这样才能把大千世界林林总总在“思维﹣语言”中彰显出秩序来。
墨子后学指出:“名:达,类,私。
”按照《经说》的解释,是“物,达也”,就是说,“物”是一个总的名称,但只有通过“名”,才能显示“物”,只有通过“类名”,才能对现象世界进行秩序化的把握,只有通过“私名”才能确认和显示每一事物,所以“有实必待文名也”。
比如“马”是一个“类名”,规定了各种“马”的名称,人们从“马”这一指称而知道“马”;又比如“臧”是一个“私名”,只有“人之贱者”叫做“臧”,那么“臧”就专门指身份低贱的人。
当人们要把握世界时,必须通过语言,这就叫“告以文名,举彼实也”。
由于语言(名)有这种传递知识、指称世界(实)的意义,所以应当准确而且精练,即所谓“名实耦,合也”。
他们认定,“名”与“实”应当是契合的,对“实”的认识应当通过契合的“名”,而适当的“名”才能切中一定的“实”。
因为纷坛的现象世界太复杂,人类的个人经验太有限,要把握感觉所不能达到的领域,要传递把握到的知识,只能依不赖语言。
语言给人们呈现与构筑一个世界,就像一个地球仪象征一个地球,一张星图表示整个宇宙一样,语言象征着人们思想中展现出来的世界。
既然语言有此意义,那么下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名”“实”相合,这是极其重要的、清理思维的前提。
墨子后学对类,类排关系的关注,正是沿着这思路来的。
《墨子•经上》中首先肯定经验和理智的认识能力,而这种“知”即认识能力又通过“名”来表述、传递、延续、积累,而“名”又分为“达”、“类”、“私”,即大、中、小概念,它们分别表达为语言中内涵、外延不同但又互相包容的三种语词,对应着世界上大中小不等的门类种属的各种事物。
2019年福建高考语文第二次质检试卷-高考模拟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I卷(选择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全1—4题。
重水堆核电站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核反应堆是核电站中最关键的设备,也是不同类型核电站的主要差别所在。
核电反应堆主要有三种类型:压水堆、沸水堆和重水堆。
加拿大原创开发了新一代专门用于核能发电的压力管式重水反应堆,也叫cANDU堆。
cANDU 堆的核燃料加工成简单短小的燃料棒束组件。
堆芯由几百个水平的压力管式燃料通道组成,每个压力管内一般装有12个燃料棒束组件。
高压冷却水从燃料棒束的缝隙间流过,把热量带出堆芯。
冷却水加了很高的压力后,温度可以保持较高而不发生沸腾。
在燃料通道外侧的是低温低压的重水慢化剂,慢化剂与压力管内的高温高压冷却水是分隔开的。
核裂变产生的热量从燃料棒传递到高压冷却水,冷却水又在蒸汽发生器的U型管内把热量传递给管外的普通轻水,普通轻水沸腾所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驱动汽轮发电机发电。
目前的重水堆核电站所使用的冷却水是昂贵的重水,在新一代先进重水堆设计中,冷却水将采用轻水,而重水的用途只限于作慢化剂,因而绝大部分重水可以省掉。
cANDU堆由于它的燃料棒束组件简单短小,又加上反应堆堆芯是水平管道式的,所以在更换燃料时不需要停堆。
换燃料可以在反应堆任何功率运行时进行,整个操作过程可由计算机系统按预编程序遥控自动完成。
cANDU堆简单短小的燃料组件设计,意味着燃料制造厂投资小,燃料生产成本低,燃料和相关运行管理费较低,易于国产化。
cANDU堆具有高中子经济性的突出优点。
这一方面是由于重水慢化剂对中子吸收很少,另一方面由于不停换料,简单的燃料组件设计和堆芯中含有对中子有害的结构材料较少,也减少了中子的损失。
高中子经济性意味着裂变所产生的中子浪费较少,大多数用于引发新的裂变或者转换产生新的易裂变核,从而可提高核燃料的利用率。
这个优点使重水堆成为惟一可以利用天然铀作燃料的商用核电反应堆。
除了反应堆本体之外,重水堆核电站与压水堆核电站很相似,多年来在发展压水堆核电站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技术基础和制造能力,同样可以用于发展重水堆核电站。
为满足未来电力市场的需要,融合轻水堆和重水堆优点的新一代核电反应堆设计已经出现。
比如,加拿大原子能公司将推向市场的先进设计AcR,该设计一方面保留了重水慢化堆的传统特点和优势,另一方面像轻水堆一样采用低浓铀燃料和轻水冷却剂。
新一代改进型设计,通过大幅度降低单位造价和发电成本,将从根本上提高核电相对于火电的经济竞争能力,为核电更大规模的发展创造条件。
1.下列对“cANDU堆”这一概念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是核电反应堆的一种类型B.是指轻水核电反应堆c.是核电站中最关键的一种设备D.是用于核能发电的一种装置2.下列不属于重水堆核电站的特点的一项是A.重水的用途只限于作慢化剂,冷却水采用轻水。
B.核裂变产生的热量从燃料棒传递到高压冷却水,冷却水在U型管内把热量传递给管外的普通轻水,普通轻水沸腾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驱动汽轮发电机发电。
c.更换燃料这一过程可在控制室通过计算机系统按预编程序遥控自动完成。
D.燃料制造厂投资小,燃料生产成本低,燃料和相关运行管理费较低,易于国产化。
3.第4段中“这个优点”所指的一项是A.有害的结构材料较少B.重水慢化剂对中子吸收很少c.具有高中子经济性D.中子引发新的裂变或者转换产生新的易裂变核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在新一代先进重水堆设计中,因为大部分重水可以省掉,所以轻水堆已经取代了重水堆。
B.cANDU 堆的燃料棒组件设计简单短小,因此整个cANDU堆核电站发电过程可全部由计算机自动完成。
c.由于重水堆核电站与压水堆核电站很相似,所以过去所发展起来的压水堆核电站可以全部改造成重水堆核电站。
D.融合轻水堆和重水堆优点的新一代改进型核电反应堆设计的出现,将会使核电站的发电量增大,从而会增大它在整个供电中的比例。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全5-8题。
郑浑字文公,河南开封人也。
太祖闻其笃行,召为掾,复迁下蔡长、邵陵令。
天下未定,民皆剽轻,不念产殖;其生子无以相活,率皆不举。
浑所在夺其渔猎之具,课使耕桑,又兼开稻田,重去子之法。
民初畏罪,后稍丰给,无不举赡;所育男女,多以“郑”为字。
辟为丞相掾属,迁左冯翊。
太祖征汉中,以浑为京兆尹。
浑以百姓新集,为制移居之法,使兼复者与单轻者相伍,温信者与孤老者为比,勤稼穑,明禁令,以发奸者。
由是民安于农,而盗贼止息。
及大军入汉中,运转军粮为最。
又遣民田汉中,无逃亡者。
太祖益嘉之,复入为丞相掾。
文帝即位,为侍御史,加驸马都尉,迁阳平、沛郡二太守。
郡界下湿,患水涝,百姓饥乏。
浑于萧、相二县界,兴陂遏,开稻田。
郡人皆以为不便,浑日:“地势海下,宜溉灌,终有鱼稻经久之利,此丰民之本也。
”遂躬率吏民,兴立功夫,一冬间皆成。
比年大收,顷亩岁增,租入倍常,民赖其利,刻石颂之,号曰“郑陂”。
转为山阳、魏郡太守,其治放此。
又以郡下百姓,苦乏材木,乃课树榆为篱,并益树五果,榆皆成藩,五果丰实。
明帝闻之,下诏称述,布告天下,迁将作大匠。
浑清素在公,妻子不免于饥寒。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祖闻其笃行,召为掾。
笃行:忠实厚道。
B.其生子无以相活,率皆不举。
举:生育。
c.比年大收,顷亩岁增。
比:与……相比。
D.转为山阳、魏郡太守,其治放此。
放:通“仿”,效法。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为制移居之法——臣请为王言乐明禁令,以发奸者——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c.乃课树榆为篱。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温信者与孤老者为比——为大梁夷门监者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太祖对郑浑赏识提拔的一组是①复迁下蔡长②加驸马都尉③复人为丞相掾④辟为丞相掾属⑤以浑为京兆尹⑥迁将作大匠A.①②⑤B.②④⑥c.②③⑥D.①③④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郑浑为邵陵令时,针对百姓不愿从事农业生产,不愿养育孩子等情况,采取了相关措施,制订了相关法令,使百姓生活有所改善,并无不举赡。
B.郑浑为京兆尹,制订移居之法,使孤寡者有所养;严明禁令,鼓励稼穑,使汉中百姓安居乐业。
c.郑浑为阳平、沛郡太守时,亲率吏民兴修水利,开垦良田,使“民赖其利”,国家也增加了税收。
D.郑浑做了几个地区的行政长官,都能从实际出发,解决实际问题,政绩显著。
因其廉洁奉公,所以妻子儿女有时也免不了挨饿受冻。
第Ⅱ卷三、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浑所在夺其渔猎之具,课使耕桑,又兼开稻田,重去子之法。
译文:又遣民田汉中,无逃亡者。
译文:地势湾下,宜溉灌,终有鱼稻经久之利,此丰民之本也。
译文:10.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鲁山早行(梅尧臣)适与野情惬,干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经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1)诗中用字明写山野的静,又用等词句暗写山野的静。
(2分)(2)请从“动静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4分)答:11.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2、根据下面的问题,用课文原文回答。
(1)《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为南朝荒淫误国的陈后主所作。
对此曲,后人多有描述,如杜牧的《泊秦淮》中有“,”的诗句;王安石亦有“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的感叹。
人们在比喻细致入微的思想教育时,常爱引用“春风化雨,点滴入土”的俗语和“,”的诗句。
人们在说明当事人往往不能客观地看清全局时,常爱引用苏轼《题西林壁》中的两句,。
人们比喻子女的心意不论如何诚挚都不能报答父母的恩情,常引用孟郊《游子吟》中的两句:谁言寸草心,。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7题。
纤夫沈天鸿⑴雨声急促的夜晚,我常常产生听到江水上涨时那种低沉雄浑的咆哮声的幻觉,那声音,似乎就在我身后,追随着我的脚步,溢满天地……⑵长江的确就在我的窗外,仅仅隔着千余米的直线距离。
它的水是浑黄的。
一年四季,它都挟泥沙而俱下,不过大约二十年前每到冬天的相对澄澈,对于它与对于我一样,都已成过去的“永远”了。
⑶今夜又有雨,这是连续的第三个有雨的春天的夜晚。
一律火柴盒式的楼房,不会再有老式瓦房从瓦檐边倾泻下雨水的檐声,但落在楼顶的雨水集中从楼角那儿冲击地面的声音,虽不动听,却有动人心魄的力量。
这种力感与我听到江水上涨的幻觉,此刻忽然叠加起来,使我想起了久已被我遗忘的一幅油画: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我已无法在记忆中细致地复原那幅油画的所有色彩,我看见的全是苍老的黄色,不仅浑黄,而且黄得近乎于褐,近乎于黑。
这色彩,不仅是伏尔加河的颜色,也是那河岸和河岸上前行的纤夫的皮肤和灵魂的颜色。
我知道我此刻看见的这色彩与那油画不符,但这仅仅是从眼睛的视觉角度来看才是这样,如果从心灵的视觉角度来看,我无疑是极其准确地看见了《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幅油画的真正色彩。
⑷我不仅不是画家,甚至也不是一位严格意义上的美术爱好者,证明就是我知道《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幅画,是因为一张日报的介绍。
就我所见到的,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前期介绍或赏析过这幅名画的非美术类报纸杂志,就有五六家之多。
我第一次读到它,就因震动而再也忘不了它。
我也曾经在不同的河流上背过纤,学会在没有路的路上行走,学会在河水流速不是太急,因而纤绳还不是过于沉重的时候,将纤板稍稍上移略略高出肩头,并将右胸尽量前挺以紧贴纤板,使纤绳不至于扣进肩头的肉里,但当流速很急船又满载时,就只有听任纤绳深深勒进皮肉,磨出血来也顾不上地身体前倾,几乎触及地面地靠肩胛骨拽着纤绳前进了。
肩膀的骨头是否够硬,是一位纤夫合格与否的首要标准。
对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但我并不能算是一位真正的纤夫,因为我并不专以背纤为生,我只是偶尔背背纤而已。
也正是偶尔背过纤,让我深知真正的纤夫有着怎样的体魄,承受的是怎样的艰辛,从而对真正的纤夫怀有一种可以说是含有敬意的复杂感情。
⑸这也是《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一下子就打动了我的一个重要原因。
⑹但曾经以为再也忘不了这幅画的我,在不知不觉中却已经将它遗忘多年!直到今夜的雨声和我幻觉中江水上涨的轰鸣声将它送回,而这,也几乎完全是一个偶然。
自责之余,又联想起当初喜爱这幅画和被那纤夫形象打动的,并不仅仅是我或少数人,今天忘却这幅画乃至忘却纤夫的,哪里又仅仅只有我?忘却一幅画当然算不了什么,然而忘却纤夫呢?似乎并不仅仅是因为时代的进步,已使纤夫退出了现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