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般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常规

第一篇一般护理常规

第一章一般护理

第一节出入院一般护理

一、入院护理

入院护理就是指患者住进医院后,护理人员对患者所进行得一系列医护活动得安排。

1.病区护士接待患者后确定床位,填写各种卡片,交代用物,并通知主管医生。

2.责任护士向患者介绍住院须知、探视与陪护制度、病区环境及自我介绍、

3.危重患者应安置在重病室或抢救室,配合医生做紧急处理,并做好护理记

录。

4.入院后对患者进行评估,填写护理记录单,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

重,记录于体温单,并根据病情给予舒适卧位。

5.新入院患者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2次(7:00,15:00),连续3日,无异

常者改为每日15:00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

6.体温达到37。5℃及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7:00、15:

00、19:00);测体温超过38.5℃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至体温恢复正常3日后改为每日一次。

7.与营养室联系,为患者准备膳食,指导患者饮食卫生。

8.了解患者情况,做好心理疏导,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9.遵医嘱给予各项治疗、护理及饮食。

10.按病情进行分级护理。

11.遵医嘱,次日晨留大小便,血常规检查及其她化验。

12.每日记录大便一次,大便次数增多,便秘3日者(胃肠道手术除外)给以处

理、根据病情选用缓泻剂,必要时灌肠。

13.每周测体重一次,并记录于体温单相应栏内,不能起床者以“卧床”表示。

二、出院护理

出院护理就是指患者在经过治疗与护理后,基本恢复健康、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决定出院日期,并预先通知患者或家属,以便做好准备。

1.接收医生出院医嘱后,预先通知患者或家属,以便做好准备。

2.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撤销各种卡片与病区各种记录,并在体温单相应

栏内写明出院时间,整理病历后交给主管医师。

3.根据病情及患者康复程度进行健康指导,包括出院后注意事项、用药、休

息、饮食、功能锻炼及复查时间。

4.征求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护理等方面意见,以便改进工作。

5.办妥出院手续,清点病区物品,协助患者整理用物,并护送其出病区。

6.彻底清理床单位,进行终末消毒、处理毕,铺好备用床。

第二节分级护理

患者住院期间,由于疾病不同、病情轻重不一,需给予不同级别得护理。

一、特级护理

指征:

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得患者。

2。重症监护患者。

3。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得患者、

4、严重创伤或者大面积烧伤得患者、

5。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得患者。

6、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得患者。

7。其她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得患者。

护理要求:

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护理措施。

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1。保持患者得舒适与功能体位。

2、实施床旁交接班。

二、一级护理

指征:

1。病情趋向稳定得重症患者。

2.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得患者、

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得患者。

4。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得患者。

护理要求:

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提供护理相关得健康指导、

三、二级护理

指征:

1。病情稳定,仍需卧床得患者。

2。生活部分自理得患者。

护理要求:

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与安全措施。

5。提供护理相关得健康指导、

四、三级护理

指征:

1、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得患者。

2、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得患者。

护理要求:

1、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提供护理相关得健康指导。

第三节危重患者护理

1.将患者安置于抢救室或重症病房,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湿度适宜。

2.护理风险评估:包括基本情况、主要症状、皮肤情况、阳性辅助检查、各种管道、药物治疗情况等、

3.急救护理措施: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视病情及药物性质调整滴速),吸氧(视病情调整用氧流量),心电监护,留置导尿,保暖,做好各种标本采集,协助相应检查,必要时行积极术前准备等。

4.卧位与安全

(1)根据病情采取合适体位。

(2)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昏迷患者应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予以氧气吸入。(3)抽搐得患者可用牙垫、开口器、防止舌咬伤、舌后坠、

(4)高热、昏迷、谵妄、烦躁不安、年老体弱者及婴幼儿应加用护栏,必要时给予约束带,防止坠床,确保患者安全。

(5)备齐一切抢救用物、药品与器械,室内各种抢救设置处于备用状态。

5.严密观察病情,持续24小时生命体征得监测,动态观察与评估患者得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积极配合医师进行各项抢救处置。

6.遵医嘱给药,执行口头医嘱时,需复述无误方可使用。

7.妥善固定患者得各种引流管,标示明确并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并记录引流液得量,颜色及性状。

8.保持大小便通畅,有尿潴留者采取诱导方法以助排尿,必要时导尿、便秘者视病情予以灌肠。

9.视病情予以饮食护理,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满足机体对营养得基本需求;禁食患者可予以静脉营养。

10.加强基础护理、

(1)保持患者清洁舒适、

(2)保持肢体功能,加强肢体被动活动或协助主动活动。

(3)做好呼吸咳嗽训练,每2小时协助患者翻身、拍背、指导做深呼吸,以助分泌物排出。

(4)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

11.心理护理:及时巡视、关心患者,据病情做好与家属沟通,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以取得患者信任、家属得配合与理解。

第四节围手术期护理

一、手术前护理

1、协助医生准确及时地做好患者得全面检查,如手术前需要做血、尿、大便常规、出凝血时间及心、肺、肝、肾功能得检查。

2。心理护理:评估患者得身心状况,减轻术前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增加患者参与治疗与护理得意识,以利于机体得恢复。

3.皮肤准备:术前1日,患者应剪指甲、洗澡,手术区域按常规备皮,防止切口感染。

4。胃肠道手术:术前1日服用泻药或灌肠,术前12小时禁食,4-—6小时禁水。

5、配血及药物过敏试验。

6、保证休息及良好得睡眠。

7、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注意病情变化。

8、术晨准备:患者应取下义齿及首饰,按要求放置胃管、尿管,术前半小时给予麻醉前用药、

9。手术后用物准备:备好麻醉床及术后用物,如麻醉护理盘,氧气、负压吸引器、引流袋、心电监护仪等。

二、手术中护理

1、心理护理:热情接待患者,做好心理疏导,减轻对手术得恐惧。

2.安全查对:做好入室时、麻醉前、手术划皮前、离室前得核查,按安全核查表逐项查对患者信息及手术部位标识并确认填写、

3.环境准备:做好手术间物表清洁,空气消毒,调节好手术间得温度22~25℃、

4、物品准备:检查仪器设备及手术器械就是否处于良好备用状态;检查无菌物品就是否符合要求。

5.按静脉输液流程建立静脉通道,协助麻醉师麻醉,按医嘱进行或协助导尿。

6。术前用药:遵医嘱术前30分—2小时使用抗生素,严格查对药名、剂量、皮试情况、用后及时签名、

7。体位准备:按体位安置原则协助医生摆好手术体位、

8、术中配合

(1)打开无菌包、铺无菌台、穿手术衣、戴手套等规范操作,严格无菌技术、

(2)保证电刀等仪器规范安全使用、

(3)密切观察病情,保持术中输液通畅、体位安全;密切观察手术进展,及时提供术中所需物品,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4)熟练传递器械,配合主动、默契,遵守无菌、无瘤原则。

(5)术前、关闭体腔前、术毕清点物品,并记录、签名,认真填写手术护理记录单。

(6)标本按流程处理:台上妥善保管,台下认真登记,合理保存,及时送检。(7)协助医生包扎伤口,协助搬运,将患者身上血迹擦净。

(8)护送患者至病房或麻醉恢复室,认真交接手术情况及携带物品,检查皮肤完整性,有无电击伤、

三、手术后护理

1、搬运患者

2、保持正确体位:麻醉术后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腰麻术后平卧6小时;颈、胸、腹部手术患者麻醉清醒后改为半卧位,抬高床头30°—40°;头部手术患者麻醉清醒后可改为半卧位,抬高床头15°-30°;脊柱手术后患者需卧硬板床;四肢手术后患者应抬高患肢。

3、病情观察。

(1)监测生命体征,根据麻醉方式测量血压、呼吸、脉搏,直至平稳。

(1)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

(2)观察伤口渗血,渗液情况、

(3)根据需要记录出入量。

(4)各种引流管得护理:妥善固定、标示清楚,防止脱落、扭曲,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物得颜色、性质与量。

4.营养支持:术后应维持患者营养需求,禁食期间给予静脉营养支持,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5。疼痛护理:向患者解释疼痛得原因及可能持续得时间,做好心理护理,必要

时遵医嘱给予止痛剂,并观察止痛效果、

6、并发症护理。

(1)出血: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伤口引流情况,及早发现出血征象。

(2)切口感染:注意保持床铺及衣物整洁,如有污染及时更换,如术后3—5天患者仍有剧烈疼痛,应观察切口有无感染迹象。

(3)切口裂开:避免腹压增加,切口裂开轻者用蝶形胶布粘贴,内脏脱出应到手术室无菌下还纳(禁现场纳入)并行减张缝合,合理应用抗生素并加强营养。

(4)肺部并发症:鼓励患者进行主动有效得咳嗽训练,定时翻身叩背,可采用雾化吸入湿化气道,促进排痰。

(5)尿路感染:及时处理尿储留,保持尿液通畅,多饮水,插导尿管时注意无菌操作,合理应用抗生素等。

(6)血栓性静脉炎:停止患肢静脉输液,抬高患肢并制动,50%硫酸镁湿热敷,严禁按摩(防血栓脱落致肺栓塞),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液、降纤酶等。

第五节发热护理

【一般概念】

发热就是指机体对于致病因子得一种防御反应,就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得机体散热减少或产热增多或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所致、引起发热得病因大致可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大类。按发热程度分为(腋窝温度)

低热体温37.5℃~38℃,见于结核病、风湿病等;中等热体温38℃~39℃,见于一般感染性疾病等;高热体温39℃~40℃,见于急性感染等;过高热体温40℃以上,见于中暑等、

按发热类型分为:

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或更高,每日体温波动范围在1℃以内,最低值仍在正常体温以上,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等;弛张热:持续高热39℃以上,每日体温波动在2℃以上,见于化脓性感染,败血症等;

间歇热:突然高热,持续数小时后又恢复正常,间歇数小时或更长时间又突然上升,如此反复发作,见于疟疾等;

不规则热:发热持续时间不定,变化无规律,见于结核病、风湿热等。

【护理常规】

一、按入院一般护理常规

二、一般护理

1、休息:发热时患者应卧床休息,烦躁不安、神志不清、谵妄、惊厥时应用床档,防止坠床,必要时用约束具。

2.饮食:给于高热量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病情允许情况下,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一般不少于3000ml。

3、保持口腔清洁,根据病情选用漱口液。

4.如服退热剂后大量出汗,应及时更换床单、衣服,避免受凉,给予皮肤护理。

5.怀疑有传染病时,先给予一般隔离,确诊后遵医嘱执行、

6、诊断未明确者,协助医师进行各种检查。

三、病情观察

1、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必要时测血压,注意发热特点及其伴随症状。

2、注意输液速度,给以足够液体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3.注意皮肤有无皮疹、出血点、荨麻疹、瘀斑以及黄疸等情况。

4、观察痰、呕吐物、尿、大便得颜色、性质及量。

四、降温护理

1.物理降温:凡体温超过39℃以上者,头部给以冷敷;40℃以上者根据病情给以酒精擦浴(出血性疾病除外)或温水擦浴,半小时后测体温并记录。

2.药物降温:应用退热药后大量出汗及体温骤降时易引起虚脱,如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脉快而细、血压下降、四肢发凉、紫绀、甚至神志不清,应及时给以处理,备好急救药品,对原因不明得高热慎用退热剂、

第六节昏迷护理

【一般概念】:

昏迷就是指各种原因引起得大脑皮层或皮层下网状结构发生高度抑制得一种症状、主要病因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感染、脑血管疾病、颅脑损伤、脑肿瘤、癫痫;全身性疾病,如内分泌及代谢障碍性疾病、各种中毒;严重感染,如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等。

根据意识障碍程度分为:

1、嗜睡:为最轻得意识障碍,患者持续处于睡眠状态,易被唤醒,但很快又入睡,唤醒后能正确回答问题与做出各种反应、

2、意识模糊:患者对周围环境漠不关心,表情淡漠,答语简单迟钝,对时间、地点、人物得定向力完全或部分障碍。

3。昏睡:患者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不能正确回答问题。

4。谵妄:患者意识障碍同时伴有精神激动或躁动,烦躁不安,感觉错乱,定向力丧失,语无伦次,可有幻觉。

5、昏迷:为严重得意识障碍,按其程度分为:浅昏迷:意识大部分丧失,无自主运动,对强烈刺激有反应,生理反射存在,生命体征基本正常;深昏迷:意识完全丧失,对各种刺激无反应,全身肌肉松弛,对光反射及浅反射均消失,生命体征出现严重改变。

【护理常规】:

一、按入院一般护理常规

二、一般护理

1。昏迷患者应安置于抢救室,备齐抢救药品及物品、

2、体位:患者处于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3、饮食:给予鼻饲流质,保持营养及体液平衡。

4.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分泌物吸入呼吸道,必要时吸痰,如有窒息可行气管切开,并按气管切开护理常规护理。

5。注意安全:烦躁不安、谵妄时应加床档,以防坠床;床头横立一枕,以防头部撞伤;痉挛、抽搐者可用开口器、压舌板防止舌咬伤;有活动假牙应取下,以防误吸入气管;舌后坠者及时用舌钳牵出;去除发夹,修剪指甲,防止外伤。

6.注意皮肤护理,每2小时翻身一次,防止压疮发生。

7、防止角膜损伤,对眼睑不能闭合者涂以抗生素眼膏,并用油纱布盖眼。

8.保持口腔清洁,口腔护理每日3—4次,以防口腔感染。张口呼吸者用湿纱布盖口,保持湿润清洁。

9.肢体瘫痪者,病情许可给与被动运动,注意防止肢体萎缩与足下垂。

10。详细记录“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并严格床头交接班、

三、病情观察

1、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高热者给以物理降温,呼吸困难者给以氧气吸入、

2.注意患者神志变化、瞳孔大小及光反射、皮肤色泽、四肢温度、呼吸气味、有无脑膜刺激症状及肢体瘫痪等。

3、注意呕吐物、排泄物及引流物性状、颜色及量,并记录、尿失禁者给予保留导尿,定期开放与更换,清醒后及时拔除,诱导自主排尿,并保持会阴部清洁,防止泌尿系感染。

第七节休克护理

【一般概念】

休克就是指机体受到强烈致病因素侵袭后,有效循环血量锐减,机体代偿失调所引起得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特点为急性微循环灌注不足、细胞缺氧与全身重要脏器功能障碍。通常分为低血容量性、感染性、心源性、神经源性与过敏性休克五类。休克得病因很多,无论哪一种休克,有效循环血量锐减都就是其共同特点、临床表现分为休克早期,休克中期,休克晚期。休克早期表现为精神紧张、兴奋或烦躁不安、皮肤苍白、四肢厥冷、心率呼吸加快、尿量减少、血压正常或稍高、脉压缩小、休克中期表现为表情淡漠、反应迟钝,甚至出现意识模糊或昏迷,出冷汗、口唇肢端发绀、脉搏细速、血压进行性下降甚至测不出、尿少或无尿。休克晚期主要临床表现:血压进行性下降,给升压药仍难以恢复,脉搏细速、中心静脉压降低,出现微循环衰竭,可致患者死亡;由于微循环淤血不断加重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得发生,心脑肺肾等脏器出现功能障碍甚至衰竭。

【护理常规】

一、按入院一般护理常规

二、一般护理

1。患者取平卧位或者中凹位,避免搬动,注意保暖。

2、根据病情,必要时专人护理,详细记录“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并严格交接班、

3.烦躁不安者应妥善保护,加床档防止坠床,必要时给以约束用具、

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血块、异物及分泌物,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酌情給氧,气管切开者按气管切开护理常规护理。

5.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防止并发症发生。

6。准确记录出入量,尤其就是尿量、尿色观察,测量尿比重,必要时保留导尿。

7.根据病情合理调整输液速度,对失血、失液者尽快补充血容量,常用两条或三条通路输液,必要时给予中心静脉压监测。对心、肺功能不全得患者输液速度宜慢,以防止急性肺水肿及心力衰竭发生。

8。备齐抢救药品及物品。

三、病情观察

1、观察患者皮肤色泽及肢端温度、湿度,有无花斑及瘀斑,如面色苍白,口唇、甲床青紫提示微循环灌注不足;如前胸与腹部发生出血点提示发生早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手足发凉见于休克早期;四肢厥冷,提示休克严重、

2。注意患者体温、脉搏、血压、呼吸变化,每15-30分钟测量1次并记录、3、注意有无口渴、恶心、呕吐等情况,观察皮肤弹性、呼吸气味及节律等变化,以判断有无水、电解质紊乱、

4、高热者按高热护理常规护理

四、药物护理

1、应用升压药时,根据血压调节输液速度、浓度。

2。应用升压药时应谨慎防止药液外渗,一旦发现,立即酌情局部浸润封闭、湿敷等处理,以防局部坏死。

3。应用阿托品过程中,若出现躁动,面色潮红,瞳孔散大等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减少用药量或停药。

4.观察药物疗效与副作用、

第八节抽搐护理

【一般概念】:

抽搐就是指大脑皮层功能由各种原因引起得暂时性功能紊乱或神经细胞异常放电所致。临床以突然意识丧失、呼吸暂停、瞳孔放大、对光反应消失、四肢强直、双手握拳等表现为特征。

【护理常规】:

一、按入院一般护理常规

二、一般护理

1。设专人护理

2、注意护理安全,防止舌咬伤,坠床及义齿误入气管。

3、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解开衣扣,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4、保持安静,避免强光刺激,护理操作宜轻柔,减少对患者刺激。

5、备齐急救用物,如吸引器,开口器,拉舌钳等。

三、病情观察

1。监测生命体征,注意患者神志瞳孔得变化。

2、观察抽搐部位与持续时间,间隔时间等,并记录。

3、高热者按高热护理常规护理。

4.昏迷者按昏迷护理常规护理、

第九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护理

【一般概念】: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并非独立性疾病,而就是由多种疾病引起得一种继发性出血综合征。主要与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病理产科,手术创伤及全身各系统疾病等因素有关。临床以出血、微循环障碍、微血管栓塞症状、溶血为主要特征。

【护理常规】:

一、按入院一般护理常规

二、一般护理

1。休息:卧床休息,保持安静,神志不清者,采取保护性措施

2.饮食:给予丰富易消化食物,消化道出血者禁食。

3、保持口腔,皮肤清洁,预防感染。

4.准确记录出入量,观察尿色,尿量变化、

5、积极治疗原发病,注意有无代谢性酸中毒等临床症状,并及时纠正电解质与酸碱失衡

三、病情观察

1。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得变化,若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血压下降、脉搏加快等症状,应及时协助处理。

2、观察出血症状,注意有无皮肤、粘膜、口腔、鼻腔、呼吸道、消化道、泌

尿道等出血,并记录出血部位与出血量。

3。观察有无高凝状态,如静脉采血时血液迅速凝固应警惕。

4.观察有无多发性微血管栓塞症状,如皮肤、皮下粘膜栓塞坏死及早期出现得脑、肺、肾等脏器功能衰竭,发现异常及时协助处理。

5.监测血小板计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实验(3p实验)、凝血酶原时间等变化。

四、药物护理

1。遵医嘱应用抗凝剂,补充凝血因子,抗纤溶药物等治疗、

2。使用肝素治疗时应注意有无出血减轻或加重,定期测定凝血时间,以指导用药。

第十节气管切开术护理

一、目得

气管切开术就是进行急症抢救,呼吸监护、保证重症患者气道通畅得方法、二、术前护理

1。用物准备:治疗盘盛放气管切开包、消毒手套、常规消毒物品、纱布、氧气、吸引器、急救药物等。

2.患者准备。

(1)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配合。

(2)取半卧位,肩背垫一软枕,充分暴露颈部,便于操作。

三、术后护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分泌物及时吸出,痰液粘稠时气管内滴入@—靡蛋白酶溶液。

2、观察呼吸情况,呼吸困难者予以吸氧。

3。观察切开有无渗血及皮下血肿,有异常时及时处理。

4。每日更换切口敷料,观察有无感染迹象。

5。气管切开导管口覆盖湿纱布。

6.保证安全

(1)固定带松紧适宜。

(2)变动体位、意识不清及烦躁不安得患者肢体应加以约束,防止导管脱出。

7。根据病情定时消毒内套管。金属气管套管消毒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取出内套管前后将分泌物吸净。

(2)消毒内套管时应固定外管,防止外管脱落。

8、保持口腔清洁。

9。套管拔出时间应根据气管切开得原因与疾病而定。如为喉阻塞性疾病,待阻塞症状消除后即可拔管。拔管前先行堵管,如无呼吸困难,观察1-2日即可拔管,拔管后切口用蝶形胶布封闭,仍需观察呼吸状况。

四、健康教育

1。拔管回家时应保持呼吸道通畅,教会患者及家属清洁、消毒、固定等方法。

2。预防或治疗呼吸道疾病。

3。定期复查。

第十一节深静脉置管术护理

一、目得

1。需长期大量输液或周围静脉穿刺困难者、

2、测定中心静脉压,心血管造影、放置心内起搏器等、

二、用物准备

治疗盘内盛放:深静脉穿刺导管、穿刺包、2%利多卡因、0,1%肝素生理盐水、注射器(5—10ml)、无菌手套、肝素帽、透明敷料、常规消毒物品。

三、操作步骤

1.向患者解释操作目得,方法,可能出现得并发症,征得患者及家属得同意,以配合治疗。

2、体位:

(1)锁骨下静脉穿刺时协助患者去枕平卧,头低位15度、

(2)股静脉穿刺时取平卧位,下肢伸直,略外展、

3、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面积大于10cm2、配合术者抽取2%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

4、穿刺前用0、1%肝素生理盐水冲洗深静脉导管,检查导管有无阻塞及破损。

5。深静脉导管置入后用0。1%肝素生理盐水冲洗,抽回血,确保导管在血管内后,末端接肝素帽。

6。术毕用透明敷料妥善固定导管,并开始输液。

四、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2、导丝进入血管有阻力时应避免强行进入。

3。穿刺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面色、呼吸及脉搏,如有不适寻找原因或停止操作。

4、采用脉冲式正压封管。

5。长期持续输液者,每日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及近端留置管,并更换输液器,局部透明敷料每3天更换1次,出现渗血、渗液、出汗等导致敷料潮湿、松脱时应随时更换、

第十二节输液泵应用

一、目得

1、根据病情随时调整输液速度,准确掌握用药量,持续保持血液药物浓度,作用持久,安全稳定

2。适用于临床危重患者得救治,如输注各类血管活性药、强心药、抗心律失常药、镇静止痛药、电解质溶液等。

二、输液泵分类

按照工作特点输液泵分三类:蠕动控制式输液泵、定容控制活塞式输液泵、针筒微量注射式输液泵。

三、操作步骤

1.输液泵使用前,应依次检查各部功能及报警系统,按需设定输液参数,设定流速比率(ml/h)与预设输入液体总量。

2、遵医嘱配备药液,排尽空气后注射器与输液泵连接。

3。选择穿刺血管,常选择较粗直、易固定、便于观察得血管,对循环衰竭者避免在下肢穿刺,减少药液外渗。

4、启动开关,确定所需注射速度,开始自动注射。

5、注射完毕关闭仪器,切断电源、

四、注意事项

1、使用中使用中随时查瞧工作状态指示灯,了解输液泵就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或被迫停止工作得非正常状态,以便及时处理。

2.掌握输液泵常见报警与处理

(1)气泡报警

①原因:管路中有气泡,溶液瓶或袋内液体已完。

②处理方法:打开泵管仓门,取出泵管,排除气泡,重新启动输液泵。

(2)堵塞报警

①原因:液体流动控制夹未打开,管路扭曲、受压,针头或管路堵塞。

②处理方法:打开液体流动控制夹,检查输液管路位置并保持其正确状态,清除血块、

(3)泵仓门报警

①原因:输液管放置不正确。

②处理方法;按要求重新放置输液管。

(4)输液完成报警

①原因;设置得参数输完、

②处理方法;按需进行下一步操作。

(5)故障代码报警

①原因;仪器内电路故障,记忆电池损坏。

②处理方法:请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协助解决。

3、遵守操作规程,药物现配现用,及时更换液体严防空气输入,观察输液有无外渗、管道有无扭曲、折叠,以防管路阻塞。

4.加强清洁保养及安全检查,使用时置于安全、平稳、患者不宜触及得位置。5。使用完毕,清洁、消毒处理后备用。

第十三节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

一、执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护理。

二、执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换药护理。

三、成人PICC维护

1、记录导管刻度、贴膜更换时间、置管时间,测量双侧上臂臂围并与置管前对照。

2、输液接头每周更换一次,如输注血液或胃肠外营养液,需24小时更换一次。

3。冲、封管遵循SASH原则:S—生理盐水;A-药物注射;S-生理盐水;H-肝素盐水(若禁用肝素者,则实施SAS原则),根据药液选择适当得溶液脉冲式冲洗导管;输注脂肪乳、输血等粘稠液体后,用生理盐水10—20ml脉冲正压冲管后,再输其她液体;封管时使用10-100U/ml肝素盐水脉冲式正压封管,封管液量应2倍于导管+附加装置容积。

4.换敷料时,由导管远心端向近心端除去无菌透明敷料,戴无菌手套,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先用75%乙醇清洁,待干后,再用碘伏消毒3遍,或选择取得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生产许可批件得消毒剂进行消毒,消毒面积应大于敷料面积。

5.无菌透明敷料无张力粘贴固定;注明贴无菌敷料得日期、时间、操作者姓名、无菌透明敷料每周更换一次,纱布敷料每周更换2—3次。

6、记录穿刺部位情况及更换敷料得日期、时间、

四、PICC常见并发症处理原则

(一)感染

1。表现:导管穿刺点部位有红、肿、热、痛或导管出口部位有渗出物,可伴恶臭;可能出现高热、寒战,儿童出现不舒服,活动减少。

2。处理:增加换药频率,使用透气贴膜、局部外涂百多邦或遵医嘱抗感染治疗等,怀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需拔管并做导管及血培养。

3、预防:规范洗手、严格无菌操作,严格遵守各项操作流程、

(二)静脉炎

1.表现:穿刺侧手臂沿静脉走行得疼痛或压痛、发红;可能出现发热、肿胀、触到静脉条索状改变。

2、处理:局部湿热敷、喜疗妥外涂,也可使用康惠尔贴膜或金黄散外敷、

3。预防:常规置管后24h湿热敷,每天3-4次,每次15-20分钟;勿过度弯曲置管上肢,多做握拳动作、

(三)肝素帽松动或脱落

1、表现:输液时肝素帽处渗液、

2、处理:如果手中没有无菌得肝素帽,请将导管暂时折叠并用胶带固定在皮肤上或橡皮夹夹住导管;立即消毒接口并更换肝素帽,切忌重复使用旧得肝素帽。

3。预防:更换肝素帽时要固定牢固。

(四)导管堵塞

1。表现:液体滴速明显减慢或不滴、

2。处理:导管不完全堵塞情况下,可及时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封管;若无法缓解,可考虑用5000u/ml尿激酶,注入1ml,保留20分钟,回抽后立即用20ml以上生理盐水脉冲式、正压封管。完全堵塞,用5000U/ml尿激酶,接三通管负压方式灌注导管内,保留20~30分钟,回抽,反复多次至导管通畅后再用20ml生理盐水脉冲式正压封管。

3.预防:遵照标准护理规范使用并维护导管;导管发现有回血时应及时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

(五)由于导管破损而致气体进入导管内

1.表现:可能感觉气短或胸痛。

2。处理:这属于紧急情况!立即将导管折叠,如果体外导管长度不够,可适当将导管拔出3~5cm,然后用胶带把折叠导管固定在皮肤上或用橡皮夹夹住导管;嘱患者躺下并保持平静,及时就诊。

3。预防:任何时候都不要在导管附近使用尖锐得物体;妥善固定导管,不要让导管从伤口处自由悬垂下来;使导管保持松弛状态并用胶布妥善将导管固定牢固。

(六)穿刺渗液

1。表现:补液时穿刺处渗液、

2.处理:拍胸片了解导管头端位置;如冲管有阻力可考虑尿激酶溶栓,方法同上。

3.预防:按操作规程,正确有效地封管;预防导管滑脱。

(七)导管移位

1、表现:输液时患者出现颈部胀痛,胸闷呼吸困难等不适;胸片证实导管头端移位。

2、处理:根据胸片结果做调整,或在DSA、B超引导下行导管复位处理、

3。预防:置管前患者上肢外展90度保证测量准确,导管头端定位于上腔静脉下1/3为最佳位置,妥善固定导管,防滑脱。

(八)出血

1。表现:局部穿刺处渗血

2。处理:局部纱布加压包扎,弹力绷带固定等;出血严重局部可外用凝血酶等止血。

3。预防:提高穿刺成功率,避开肘关节部位穿刺、

五、PICC导管拔管

1。拔管前,常规行置管侧上肢血管彩超检查,确认无血栓后拔管。

2。拔管:置管处常规消毒,用无菌凡士林纱布压住置管口,嘱患者放松,缓慢拔出导管、拔出得导管仔细检查,确认完整后丢弃,必要时做导管培养、压迫置管处15—30分钟,病人卧床休息半小时、局部连续换药3天。

六、注意事项:

1.护士需要取得PICC操作得资质后,方可进行独立穿刺。

2。置管部位皮肤有感染或损伤,有放疗史、血栓形成史、外伤史、血管外科手术史或接受乳腺癌根治术与腋下淋巴结清扫术后者,禁止在此置管。

3。穿刺首选贵要静脉,次选肘正中静脉,最后选头静脉。肘部静脉穿刺条件差者可用B超引导下PICC置管。

4.新生儿置管后体外导管应固定牢固,必要时给予穿刺侧上肢适当约束、

5。禁止使用小于10ml注射器给药及冲、封管,使用脉冲式方法冲管、

6、输入化疗药物、氨基酸、脂肪乳等高渗、强刺激性药物或输血前后,应及时冲管。

7、常规PICC导管不能用于高压注射泵推注造影剂。

8、PICC置管后24小时内更换敷料,并根据使用敷料种类及贴膜使用情况决定更换频次;渗血、出汗等导致得敷料潮湿,卷曲,松脱或破损时立即更换,

9、新生儿选用1、9frPICC导管,禁止在PICC导管处抽血、输血及血制品,严禁使用10ml以下注射器给药、封管。

10。禁止将导管体外部分人为地移入体内。

11.禁止在置PICC侧肢体测血压。

一般护理常规

般护理常规 第一节入院护理常规 1、病房护士接到入院通知后,根据病情准备床位及物品,对急诊及危重病人应根据病情做好相应的抢救准备。 2、病房护士应与处置室护士做好交接工作,并主动热情接待病人,护送到指定床位。 3、责任护士首先应做好自我介绍,并为病人及家属做入院介绍。 (1)介绍主管医师及相关护理人员。 (2)介绍住院规则及有关病室制度。 (3)协助病人及家属熟悉病室环境及同室病人。 4、建立病历、诊断卡、床头卡,测体温(T)、脉搏(P)、呼吸(R)、血压(BP)、身高、体重,做好相应记录。 5、通知主管医师检查病人,并及时执行医嘱。 6、主动了解病情及病人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等,并在24h (小时)内完成入院评估,拟定护理计划、措施并实施,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 7、入院后每日测量并记录T、P、R2次,如果发生病情变化应随时监测生命体征。每日询问并记录大小便1次,每周测量并记录体重、血压1次。 8、重症病人建立重症记录单,密切观察病情并详细记录。 9、入院后遵医嘱及时留取各种化验标本,协助病人做好各项检查。 第二节出院护理常规 1、护士根据出院医嘱,预先通知病人及家属做好出院准备工作。 2、出院前对病人进行全面评估,根据病情及具体情况,实施个体化的出院指导,告之注意事项,征求病人意见,填写意见卡等。 3、护理人员根据医嘱停止医院内对病人的治疗,注销各类

卡片并整理病历。 4、指导家属办理出院结账手续。 5、护士接到出院结算清单后,协助病人整理物品,收回并清点医院物品,告之病人出院所带药物的服用方法等,送病人离开病区。 6、清理、消毒床单位,如死亡病人或传染病人出院,根据病情进行终末期消毒处理。 7、铺好备用床,准备迎接新病人。 级别护理常规 第一节特别护理 一、指征 1、病情危重,随时需要抢救的病人。 2、复杂的大手术或新开展的大手术。 3、各种严重创伤。 二、护理常规 1、绝对卧床设专人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备齐急救药品、器材,保证抢救物品性能良好。 2、制订护理计划,设重症护理记录单,根据病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注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3、认真细致地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定时翻身,严防并发症,确保病人安全。 第二节一级护理 一、指征 1、病重、病危、各种大手术后及需要严格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者。 2、各种内出血、高热、昏迷、肝或/和肾功能衰竭者。 二、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常规 一、生活起居 1.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根据病证性质,调节病室内温度、湿度。 3.根据病情选择合适体位,急性期患者卧床体息。 4.针灸治疗患者注意保暖。 病情观察 1.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瞳孔、神志、舌脉、大小便等变化。 2.观察局部疼痛的性质、程度、伴随症状及功能受限情况。 三、饮食原则 1.宜食清淡、易消化之品,多食新鲜蔬菜、水果。 2.禁烟酒,忌食辛辣、腥发、刺激性食物。 四、中医护理技术 根据患者病情,遵医嘱采用中医护理技术,如拔罐法、穴位按摩法、中药湿敷法、中药保留灌肠法、耳穴贴压法、穴位贴敷法、中药药浴法、中药洗法、中药离子导入法等。 五、用药护理 1.中药汤剂宜温服,中药注射剂应单独输注。中西药间隔30min,注意用药后效果及反应。2.中成药应用注意事项按(《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3.使用理血剂注意不能久服,中病即止。 4.使用外用药时,用药前、后观察患者局部皮肤情况,观察用药部位是否有过敏或感染。5.新癀片中含有吲哚美辛(消炎痛),注意胃肠道不良反应。 6.服用中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之品。 六、手术护理 (一)手术前护理 1.遵医嘱完善术前各项检查。 2.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做好情志护理。 3.结合疾病进行健康教育。 4.做好皮肤准备、药物过敏试验等术前准备。 5.术前晚遵医嘱给予镇静安神药物,保证患者休息。 (二)术日晨护理 1.遵医嘱放置胃管、尿管排空膀胱。 2.取下义齿、眼镜和贵重物品,交家属保管。 3.遵医嘱给于术前用药,将病历、X线片、CT片及术中用药等手术用物带入手术室。 4.再次核对患者姓名、床号及手术名称。 5.根据手术要求准备麻醉床、氧气及监护仪等用物。 (三)术后护理 1.术后根据患者病情遵医嘱送入ICU或普通病房。 2.根据麻醉方式、手术部位选择合适体位。 3.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做好护理记录。 4.禁食期间遵医嘱及时补液,准确记录出入量,保持体液平衡。 5.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发现异常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6.评估肠蠕动功能恢复的情况,可采用穴位注射足三里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7.评估伤口疼痛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分析疼痛原因,遵医嘱用针刺或药物止痛。 8.定时查看敷料,观察有无出血和分泌物,注意其颜色、性质及量,及时更换,做好记录。

护理常规

针灸科护理常规 一、一般护理常规 1、患者入院后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协助摆放正确体卧床休息,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通知医生接诊处置。 2、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科主任,护士长及相关制度,签订有关告知书。 3、基础护理落实到位,保持病区舒适、整洁、安静、空气流通。 4、新入院患者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日。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4次,体温39℃以上者,每4h日测量一次,待体温恢复正常三日后改为每日一次。每日询问记录24h二便一次。准确记录各项生命体征。特殊监测遵医嘱认真执行。 5、每周测量体重及血压一次并记录。 6、24h内完成入院评估,制定护理计划,48h内完成全护理病历。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7、按级别定时巡视病房,及时了解患者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动态调整并实施相应护理计划及措施,宣教相关疾病养生保健知识。 8、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救治,做好记做好记录。 9、做好各项治疗前的解释告知工作,消除紧张恐惧心理,根据病情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功能锻炼。 10、针刺护理: (1)针刺前做好准备和解释工作,交代施术中的感觉和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 (2)协助患者调整舒适体位,做好保暖。 (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变化、效果和反应。如出现晕针、折针、弯针等现象,立即报告医师,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4)做好患者出院指导,征求患者意见。

二、疾病护理常规 中风病 1、疾病名称:中风病 由于年老体衰、劳倦内伤、或忧思恼怒、嗜食烟酒厚味等原因,导致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于大脑,导致脉痹阻溢于脑,发为中风病。其病本虚标实,急症期以内风、痰浊、邪热、瘀血等表实症状突出。 2、临床表现 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神识昏蒙、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临床根据症候特点分为以下各型: (1)中经络:凡以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角歪斜,而无意识障碍为主症者,为中经络。 ①肝阳暴亢型: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舌强语蹇或不语、口舌歪斜。 ②风痰阻络型:迷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偏身麻木,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 ③痰热腑实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偏身麻木,舌质暗红或暗淡,苔黄或黄腻、脉弦滑而大。 ④气虚血瘀型:半身不遂,肢体软弱、偏身麻木、舌歪语蹇。舌质暗淡,苔薄白或白腻,脉细缓或细涩。 ⑤阴虚风动型: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强语蹇。舌红或暗淡,苔少或光薄,脉细数。 ⑥中脏腑:凡以恍惚、迷蒙、嗜睡或昏睡,甚至昏迷,半身不遂为主症者者,为中脏腑。 A 闭证:神昏面赤、呼吸急促、喉中痰鸣、牙关紧闭、牙关紧闭,口噤不开,肢体强痉、二便不通。舌苔黄腻,脉洪大而数。 B、脱证(元气衰败):神昏、面色苍白、瞳神散大、气息弱、手撒肢逆、气息短促、多汗肤凉、二便失禁。舌淡紫或萎缩,苔自腻,脉数或微。 3、临证护理

一般护理常规

入院护理常规 由于患者职业、家庭、文化等不同,对疾病的认识、医院环境适应各有差异,护士应帮助患者转变心态,尽快适应新环境。 1. 病区接到住院处通知或见到病人后,了解患者的性别、需求等,为新患者安排合适的床位,准备床辅。并注意:危重患者应安臵在抢救室;危重患者或急诊手术患者,需准备好抢救用物与药品,并立即通知医生。 2. 患者入病区后,热情接待患者,带至床边,并安臵病人于舒适体位。做好入院的各种登记,填写病历首页及有关表格。注意:若为危重患者,先进行抢救。 3. 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及体重等,并描绘在体温单上。及时通知床位医师检查患者,必要时协助体格检查。 4. 待医师开出医嘱后,按医嘱进行治疗和护理;并根据医嘱及患者的实际需求,与食堂联系为患者安排膳食;送开水到床头。 5. 认真做好入院宣教,按《健康教育表》内容逐个宣教,包括床位医生、床位护士、病区环境、规章制度、安全劝告,并签字。 6. 完成病人清洁护理,完成入院护理评估。 7. 根据评估的情况,为患者作针对性的健康指导。 出院护理常规 患者在经过治疗与护理后,基本恢复健康。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决定出院日期,并预先通知患者和家属,做好准备。

1. 根据医嘱确定出院日期,电脑内输入出院医嘱及出院带药,传送至出院结帐处,并做好登记。 2. 主班通知床位护士,护士根据患者病情及康复程度,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包括出院注意事项、出院带药指导、饮食及功能锻炼、复诊时间等,并发放出院带药,诚恳听取病人住院期间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改进工作。 3. 通知并指导病人家属办理出院手续。 4. 协助患者整理用物,清点病区用品,护送患者出病室,必要时协助借用轮椅。 5. 撤消各种卡片和在病区的各种记录,并在体温单相应栏内写上出院时间(为实际离开病房时间)。 6. 通知工友,做好床单位的终末处理。 7. 整理病历,书写出院记录。 手外科常见疾病及其护理 一显微外科 1 断指(肢)再植术:要求掌握断指(肢)的保存,术前、术后护理 2 足趾移植再造拇指(食指)术:围手术期护理 3 各种皮瓣移植术:(包括游离皮瓣,岛状皮瓣,带蒂皮瓣等)术前术后护理 4 外伤性截肢:术前急救,术后护理 5动静脉内瘘术:术前、术后护理

护理常规

患者入院护理 一、入院护理 1.病区接患者入院通知后,及时准备床单位及用物,做好入院准备。 2.热情迎接新患者,带患者到准备好的病床。 3.办理入院手续,通知主管医师接诊新患者。(入院手续包括接收住院证,填写病历并置于对应的病历夹中,准确填写一览表卡片、床头卡及相关登记,并安放有关卡片)。 4.向患者或家属详细介绍医院住院须知,包括主管医师、主管护士,病区环境、餐饮服务、作息时间、探视制度、陪护制度、床单位及相关设备的使用方法等;并用“入院须知”书面指导,请患者或家属详细阅读后签名并存入病历,“入院须知”具体内容交病人或家属保存。 5. 向患者或家属详细介绍住院患者安全协议书内容,包括防滑到、防跌伤、防意外、防烫伤、防乱服药、防坠床及请假规定,并请患者或家属签名存入病历。 6.进行入院护理评估,包括患者生理、心理及社会状况的评估,测量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等并填入体温单相应栏;按要求书写入院患者护理评估单、护理记录等。 7.坠床、跌倒、压疮高危患者做好评估并加强宣教指导,在病人床头置相应的提示牌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加强巡视。 8.检查患者皮肤、口腔、指甲、胡须等,做清洁、修剪处理。 9.根据医嘱给予病人相应的治疗、护理,协助完成各种检查及检验。 10.通知营养科为患者准备膳食。 二、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1.热情接待患者,帮助患者尽快熟悉环境。 2.观察和评估患者病情和护理需求。 3.满足患者安全、舒适的需求。 4.物品准备符合患者需要。 5.急、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6.患者/家属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

患者出院护理 一、出院护理 1.护士接出院医嘱后预先通知患者或家属,协助患者做好出院准备。 2.撤销各种卡片,停止一切医嘱,并在体温单相应时间栏内写明出院,整理病历后交给主管医师。 3.查看出院发票,将出院小结交给患者或家属,根据患者康复程度进行健康指导,包括出院后注意事项、休息、饮食、服药注意事项、功能锻炼及复查时间等。 4.征求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护理等各项工作意见,以便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5.清点病区物品,协助患者整理用物,并护送其出病区。 6.彻底清理床单位,实施终末消毒。处理完毕,铺好备用床。 二、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1.患者/家属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掌握必要的康复知识。 2.对护理服务满意。 3.床单位清洁、消毒符合要求。

一般护理常规

目录 第一节患者入院护理 第二节患者出院护理 第三节给药基本原则 第四节小儿用药护理 第五节老年人用药护理 第六节化学药物治疗护理 第七节外用药护理 第八节高热护理 第九节昏迷护理 第十节休克护理 第十一节危重患者护理 第十二节心跳骤停与心肺脑复苏护理 第十三节多发性创伤护理 第十四节意识障碍护理 第十五节机械通气护理 第十六节气管插管患者护理 第十七节人工气道护理 第十八节完全胃肠外营养(TPN)护理 第十九节肠内营养护理 一般护理常规 第一节患者入院护理 一、入院护理 1.病区接患者入院通知后,及时准备床单位及用物,做好入院准备。 2.热情迎接新患者,引导患者到准备好的病床。 3.办理入院手续,通知主管医师接诊新患者。(入院手续包括接收住院证,填写病历并置于对应的病历夹中,准确填写一览表卡片、床头卡及相关登记,并安放有关卡片)。 4.向患者或家属详细介绍医院住院须知,包括主管医师、责任护士,病区环境、餐饮服务、作息时间、探视制度、陪护制度、住院安全事项、床单位及相关设备的使用方法等;并用“住院病员告知书”书面指导,请患者或家属详细阅读后签名。一份存入病历,一份交病人或家属。 5.进行入院护理评估,包括患者生理、心理及社会状况的评估,测量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等并填入体温单相应栏;按要求书写入院患者护理评估单、护理记录等。 6.根据住院患者生活能力( Barthel指数记分)评估表、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表、压疮风险评估表以及留置导管风险评估表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高危患者做好护

理并加强宣教指导,在病人床头置相应的提示牌。加强巡视。 7.检查患者皮肤、口腔、指甲、胡须等,做清洁、修剪处理。 8.根据医嘱给予病人相应的治疗、护理,协助完成各种检查及检验。 9.通知营养室为患者准备膳食。 二、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1.热情接待患者,帮助患者尽快熟悉环境。 2.观察和评估患者病情和护理需求。 3.满足患者安全、舒适的需求。 4.物品准备符合患者需要。 5.急、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6.患者/家属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 第二节患者出院护理 一、出院护理 1.医生根据患者康复情况决定出院日期,护士接出院医嘱后通知患者或家属,协助患者做好出院准备。 2.协助患者办妥出院手续,打印住院费用清单,交患者核对无误后,嘱患者到出入院处办理出院手续,并到药房取出院带药。 3.撤销各种卡片,停止一切医嘱,填写出院护理记录单,并在体温单相应时间栏内写明出院,整理病历后交给主管医师。 4.查看出院发票与出院带药,将出院小结交给患者或家属,根据出院医嘱进行健康指导,包括出院后注意事项、休息、饮食、服药注意事项、功能锻炼及复诊时间等。 5.发放“出院病人满意度调查表”,征求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护理等各项工作意见,以便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6.协助患者整理用物,清点病区物品,并护送其出病区。 7.彻底清理床单位,实施终末消毒。处理毕,铺好备用床。、 二、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1.患者/家属知晓护土告知的事项,掌握必要的康复知识。 2.对护理服务满意。 3.床单位清洁、消毒符合要求。 第三节给药基本原则 一、药物的领取与保管原则 1.病区药物有专人负责,贵重药、剧毒药、麻醉药凭医生处方领取。 2.药车放光线明亮处并保持整洁。 3.药物分类放置,看似、听似、形似的药物隔开放置,剧毒、麻醉药应加锁、登记、交班。 4.药瓶标签明显,高危药物有警示标识,内服药蓝色边,外用药红色边。标签上注明药名、浓度、剂量,字迹清晰。 5.凡没有标签或标签模糊,药物过期、变质、变色、混浊、发霉、沉淀,均不能使用。

护理常规

内科护理常规: 1、患者入病室后,根据病情由值班护士指定床位;危重患难与共者安排在抢救室或监护室,并及时通知医生。 2、病室应保持清洁、整齐、安静、舒适,室内空气应当保持新鲜,光线要充足,最好有空调装置,保持室温恒定。 3、危重患者、行特殊检查和治疗的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根据病情需要可分别采取平卧位、半坐卧位、坐位、头低脚高位、膝胸卧位等。病情轻者可适当活动。 4、新入院患者,应即测血压、心率、脉搏、体温、呼吸、体重。病情稳定患者每日下午测体温、脉搏、呼吸各一次,体温超过37.5℃以上或危重患者,每4-6小时测1次,体温较高或波动较大者,随时测量。 5、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呼吸、瞳孔、神志、心率等变化以及其他的临床表现,同时还要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治疗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如发现异常,应当立即通知医生。 6、饮食按医嘱执行,向患者宣传饮食在治疗疾病恢复健康过程中的作用。在执行治疗膳食原则的前提下帮助患者选择可口的食物,鼓励患者按需要进食。重危患者喂饮或鼻饲。 7、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 8、入院24小时内留取大、小便标本,并做好其它标本的采集且及时送检。 9、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书面交班和床头相结合,交班内容简明扼要,语句通顺并应用医学术语,字迹端正。 10、按病情要求做好生活护理、基础护理及各类专科护理。 11、对于长期卧床、消瘦、脱水、营养不良以及昏迷者应当做好皮肤的护理,防止褥疮的发生。 12、根据病情需要,准确记录出入量。

13、根据内科各专科特点备好抢救物品,如气管插管、机械呼吸器、张口器、心电图机、电附颤器、双气囊三腔管、氧气、静脉穿刺插针、呼吸兴奋药、抗心率失常药、强心药、升压药。 14、了解患者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严格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并向患者宣传精神因素在治疗疾病恢复健康过程中的重要性,帮助患者克服各种不良情绪的影响,引导患者以乐观主义精神对待病情,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能早日得以恢复健康。

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一、急诊病人一般护理 1、护士接诊病人,应迅速了解病情并通知急诊医生作紧急处理,同时配合医生做好急救处置工作。 2、一般急诊常规测量血压、脉搏、呼吸。发热患者测体温。 3、遇有抢救的危重患者,在急诊医生未到达前,护士可先给予给氧、测血压、脉搏,建立静脉通道、配血、止血、吸痰、人工呼吸等处理,体温超过39℃给予物理降温,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行心肺复苏。 4、做好急诊患者登记,各种抢救工作记录应及时、真实、清楚、完整。 5、确定住院者应护送患者入病区,并与病房护士详细交接。 二、心、肺、脑复苏护理 1、将病人安置在抢救室进行心、肺、脑复苏抢救。 2、维持有效循环⑴心电监护,密切观察心电变化。⑵每 15 分钟测量脉搏、心率和血压至平稳。⑶观察皮肤、口唇的颜色,四肢温度、湿度,指(趾他)甲的颜色及静脉的充盈情况,保证有效静脉灌注,维持血容量。⑷有条件需测量中心静脉压。 3、呼吸系统监护⑴注意呼吸道湿化,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以防呼吸衰竭。 4、脑缺氧监护⑴及早应用低温疗法及脱水剂。头部降温保持在30℃左右,不宜低于30℃;体温保持适当水平。⑵应用脱水剂治疗要严密监测血容量及电解质的变化。⑶观察病人神志、瞳孔的变化和

肢体活动。有无意识、定向障碍、表情淡漠、嗜睡、发绀等症状,以了解脑缺血、缺氧状况。 5、留置导尿,严密观察尿量,记录 24 小时出入量,做好 12 小时小结、24 小时总结。观察尿的性质、颜色和比重,以了解肾功能。 6、观察有无出汗或大汗淋漓、烦躁不安、四肢厥冷等休克症状,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7、预防继发感染⑴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注意病人及室内清洁卫生,定期空气消毒。⑵注意无菌操作,物品器械必须消毒灭菌。⑶如病情许可,应勤翻身拍背,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褥疮及继发感染的发生。⑷注意口腔及五官的护理。⑸气管切开吸痰及更换内套管时,注意无菌操作。 8、常规执行各种治疗,及时完善各项护理记录。 三、休克护理 1、休克病人宜安置在抢救室,保持安静,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取平卧位或中凹位,预防压疮发生。 2、严密监测患者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尿量及中心静脉压,认真记录出入量,观察脸色、意识。 3、建立两个以上静脉通道,保证输液畅通,积极配合抢救,遵医嘱及时准确用药。 4、保持气道通畅,给氧,必要时行呼吸机辅助呼吸。 5、遵医嘱及时采集各种生化检验标本送检。 6、注意四肢保暖,避免过热烫伤。

护理常规

一、呼吸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环境:保持病室清洁安静,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2、体位:根据病情适当休息,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高热期绝对卧床休息。 3、掌握给氧方法和氧流量,合理给氧。 4、备好各种抢救物品和药品,配合抢救,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5、慎用镇静剂,禁用吗啡,防止呼吸抑制。 6、及时留取各种标本送检。 7、饮食: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普通饮食,高热与昏迷病人给予流质或 半流质饮食。 8、同一致病菌感染的病人集中一室,金黄色葡萄球菌或绿脓杆菌等感染性疾病,应进行呼 吸道隔离,其痰液应消毒处理后再倒掉。 9、做好卫生宣教,指导病人戒烟,预防感冒,减少探视。 【健康指导】 1、促进有效排痰。 2、合理功能锻炼。 3、预防感染。 4、合理饮食。

一、心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饮食:给予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宜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戒烟酒。 3、活动:遵医嘱根据心功能情况合理安排患者的活动与休息。 4、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5、准确执行医嘱,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6、及时准确的做好专科各项检查、治疗、护理。 7、协助患者完成生活护理,保持大便通畅。 8、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 9、保证抢救器械、药物及用物处于完好状态。

一、神经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一、 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按医嘱给予饮食,戒烟,戒酒。 3、患者恢复期可下床活动,病情危重时应绝对卧床休息。 4、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瞳孔的变化,评估患者头痛、呕吐、抽搐等 症状及其特点,有无脑疝形成。 5、及时做好专科各项检查或治疗护理,做好患者健康指导。 6、凡有意识不清、定向障碍、精神症状及癫痫病史者,应加床栏,防止坠床。必要时加约 束带。 7、保持呼吸道通畅。帮助或协助患者翻身、拍背,排出痰液。痰液粘稠不宜咳出时,给予 雾化吸入;对神志不清、反射减弱者应及时吸痰并报告医师,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8、保持大小便通畅。留置导尿管者,每4小时放尿一次。尿引流袋及时更换。便秘超过三 天者给予缓泻剂。 9、腰椎穿刺后,去枕平卧4-6小时。 10、高热、昏迷、压疮者按高热、昏迷及压疮护理常规。 11、保持瘫痪肢体功能位置,根据病情作适当功能锻炼,防止足下垂等各种并发症。 12、保持急救物品、药品处于完好状态。 【健康指导】 1、环境:病室温湿度适宜,室内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2、饮食指导:给予高蛋白、低脂肪、粗纤维饮食。 3、日常活动:卧床病人保持肢体功能位,可被动活动。 4、心理指导: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激动、恐惧、紧张等心理。

最新常见护理常规

最新常见护理常规 一、患者入院时的常见护理常规 1、当护理人员接收到有患者需要入院的消息后,需及时准备好床品与相关 物品。若患者为危重病人时,则需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并做好抢救准备。 2、处置室的护士与病房护士做好沟通、对工作进行交接,热情、耐心的对 病人进行接待,并将病人护送至安排好的床位。 3、责任护士需向患者做自我介绍,并告知患者家属住院事宜:其一,向患 者及家属介绍相关护理人员、介绍住院规定及相关病室的规章制度、帮助患者及 家属熟悉环境。 4、向病人发放床头卡、诊断卡,为病人测量脉搏、体温、血压、呼吸及体重、身高,记录下来。 5、做好患者与主管医生间的沟通、协调工作,并及时的执行医生嘱托内容。 6、积极、主动的了解患者心理状态,明白患者的生活习惯,并对其完成住 院评估工作,拟定好护理的具体方案与措施,对患者进行安全教育。 7、在患者住院期间,每天要定期为病人测量脉搏、体温、血压两次,以此 更好的检测患者生命体征,另外,护理人员还需每天询问患者大便情况,每周为 患者测量血压,记录患者体重变化。 8、面对重症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建立重症记录单,并对患者病情进行密切 观察、记录。 9、当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及时叮嘱患者留取各个化验标本,帮助患者 配合医生做好常规检查。 二、患者出院时的常见护理常规

1、护理人员需根据医生的嘱托,提前通知患者及其家属做好出院准备。 2、当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估,结合患者身体的具体状况,给予其个性化的出院指导。并在患者出院前与家属做好沟通、请患者填写意见卡。 3、相关护理者需根据医嘱,停止对患者疾病的治疗,为其注销各个治疗卡片,并整理好患者病例,帮助患者做好出院准备。 4、对患者家属进行出院指导。 5、护理人员收到患者的出院清单后,帮助患者整理好相关物品、对院方物品进行清点,引导患者拿好出院需服用的药品、并送患者离开住院区。 6、对床位进行清理、消毒。 三、不同级别的护理常规 1、特别护理常规 需要特别护理的病人一般病情危重,可能需要随时抢救;患者需要进行复杂的大手术;患者身患严重的创伤。针对此种类型的患者,在护理时,需严密观察好患者的病情,备齐急救药物与设备,保障抢救的及时、有效性;为患者制定重症记录单,优化护理方案。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生命体征,并做好相关记录。另外在记录时还要严格记录患者液体的出入量,帮助患者保持电解质平衡,为患者身体补充水分。在护理期间,要认真细致的做好生活护理与根底护理,帮助患者保持口腔、皮肤的清洁,同时注意帮助患者定时翻身,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2、一级护理常规 需要一级护理的患者往往是病重人群、病危人群或进行过大手术、需要遵医嘱卧床休息且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群;身体存在出血、高热症状,有昏迷现象或肝脏、肾脏衰竭的患者。针对此种类型的患者,在护理时,需嘱咐患者严格按照医嘱卧床休息,并观察患者的心理状况,在必要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为患者制定护理方案,书写护理病历,定期为患者测量T、P、R、BP、观察并记录患者服药

护理的34个经典常规护理

1、传染病护理常规 按内科一般病人护理. 病人入院后按病种隔离,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注射器一人一针一管并做好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急性期患者要绝对卧床休息,待病情好转,方可适当活动. 室内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温度湿度适宜. 注意营养,给予易消化,高热量,富营养的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促进体内毒素的排泄. 2、昏迷,高热者按昏迷,高热护理常规.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重病护理记录,并协助医师做好疫情报告. 做好身心护理,向陪人及病人介绍隔离消毒制度及预防传染病的卫生知识,配合医院做好消毒隔离管理工作. 3、病毒性肝炎护理常规 按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隔离至症状消失.乙型,丙型肝炎应注意血源性传播,严格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废弃,用具应严格消毒. 急性期要绝对卧床休息,直至黄染减退,症状基本消失. 给予低脂,高碳水化合物,易消化的饮食,重症肝炎限制蛋白质摄入量,有腹水时,给低钠饮食,限制入水量. 向病人宣传防治肝炎知识,如一般隔离,消毒常识,禁用对肝脏有害药物,严禁饮酒,定期复查等.对重症肝炎,更要做好心理护理,减轻紧张情绪.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有出血及神志,性格,行为等改变,提示为肝昏迷先兆表现,要立即报告医师.如出现昏迷,则按昏迷护理常规. 有消化道大出血时,应先安定患者情绪,头偏向一侧,密切观察脉搏,血压的变化,详记出血量,同时做好抢救准备工作. 4、肝硬化护理常规 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卧床休息,做好心理护理,克服悲观情绪.

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饮食,勿进尖硬食物,以免引起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呕吐物,大便颜色及量,若出现嗜睡,烦躁不安等肝昏迷前期症状,及时报告医生. 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吗啡,四环素等). 随时准备好抢救药械,如三腔二囊管,止血药,输血输液器等. 病人躁动不安者,应加床栏,以防坠床. 做好基础护理及消毒隔离工作,预防并发症. 腹水病人应取半卧位,并限制钠盐摄入,应用利尿剂时注意观察尿量. 合并肝昏迷者,应保持大便通畅,减少氨的吸收,禁用肥皂水等碱性溶液灌肠. 5、高热护理常规 按该科一般护理常规. 卧床休息,若出现谵妄,神志不清,惊厥者,应加床栏,减少刺激,必要时用舌钳将舌拉出,以防坠床和舌咬伤.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不能进食者,应鼻饲或按医嘱补液. 鼓励病员多饮水,可促进毒素和代谢产物的排泄,避免组织脱水. 体温39度以上者,每4小时测T,P,R一次,可行头部冷敷,或给予醇浴,温水擦浴,或按医嘱药物降温,降温处理半小时后必须测体温,观察热型及出汗情况,并记录. 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呼吸困难者,给予氧气吸入. 每日用朵贝氏液或生理盐水漱口3-4次,口唇干燥者涂以甘油或石腊油. 注意皮肤护理,预防褥疮,大出汗者,及时更换被单,衣服,防止受凉.诊断未明,疑为传染病者,应暂时隔离,并配合医生及时留好标本送验,以期早日明确诊断. 5、休克护理常规 按该科一般护理常规. 将病人安置在安静的抢救室内,采取头与腿均抬高30度与平卧位交替使用.

护理常规

一、血液系统一般护理常规 (一)病情观察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有无进行性贫血、出血、发热、感染等症状,及时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等情况变化,并经常了解有关检测项目,以结合临床判断病情严重程度,随时做好各种急救准备。 2、遵医嘱正确及时完成治疗,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预防和观察治疗副反应,确保医疗安全。 3、协助做好各种实验室检查,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合作,正确采集标本及时送检,确保检验的可靠性。 4、对患者和家属宣传疾病相关的自我保健护理知识,以及预防并发症,预防疾病复发等健康指导。 (二)对症护理 贫血的护理 1、严重时要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后发生晕厥,注意安全。 2、贫血伴心悸气促时应给予吸氧。 3、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类食物,如猪肝、豆类、新鲜蔬菜等,注意 色、香、味烹调,促进食欲。 4、观察贫血症状如面色、眼结膜、口唇苍白程度,注意有无头昏眼花、耳 鸣、困倦等中枢缺氧症状,注意有无心悸气促、心前区疼痛等贫血性心脏病的症状。 5、输血时的护理认真做好查对工作,严密观察输血反应,给重度贫血者输血时速度宜缓慢,以免诱发心力衰竭。 出血护理 1、做好心理护理,减轻紧张焦虑情绪。 2、明显出血时卧床休息,待出血停止后逐渐增加活动同,对易出血患者要注意 安全,避免活动过度及外伤。 3、严密观察出血部位、出血量,注意有无皮肤粘膜淤点、淤斑、牙龈出血、鼻 出血、呕血、便血、血尿,女性患者月经是否过多,特别要观察有无头痛、呕吐、视力模糊、意识障碍等颅内出血等症状,若有重要脏器出血及有出血休克是应给予急救处理。 4、按医嘱给予止血药或输血治疗。 5、各种操作应动作轻柔、防治组织损伤引起出血。避免手术,避免或减少肌内 注射,施行必要穿刺后压迫局部或加压包扎止血。 6、应避免刺激性食物、过敏性食物以及粗、硬食物,有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禁食, 出血停止后给予冷、温流质,以后给予半流质、软食、普食。

一般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常规◇ 入院护理 1、病房护士接到入院通知后,根据病情准备床位及物品,对急诊及危重病人应根据病情做 好相应的抢救准备。 2、病房护士应与门诊护士做好交接工作,并主动热情接待病人,护送到指定床位。 3、责任护士首先应做好自我介绍,并为病人及家属做入院介绍。 (1)介绍主管医师及相关护理人员。 (2)介绍住院规则及有关病室制度。 (3)协助病人及家属熟悉病室环境及同室病人。 4、建立病历、病人情况一览卡小圆牌、床头卡,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身高、体重, 做好相应记录。 5、通知主管医师检查病人,并及时执行医嘱。 6、主动了解病情及病人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等,并在24小时内完成入院评估,进行相关健 康教育。 7、入院后每日测量并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3次,连续测3日,正常者改为每日1 次,如果发生病情变化应随时监测生命体征。每日询问并记录大便次数,每周测量并记录体重、血压1次。 8、重症病人建立重症记录单,密切观察病情并详细记录。 9、入院后遵医嘱及时留取各种化验标本,协助病人做好各项检查。 出院护理 1、护士根据出院医嘱预先通知病人及家属做好出院准备工作。 2、出院前对病人进行全面评估,根据病情及具体情况,实施个体化的出院指导,告之注意 事项,征求病人意见,填写相关的调查表格。 3、护理人员根据医嘱停止医院内对病人的治疗,注销各类卡片并整理病历。 4、指导家属办理出院结帐手续。 5、护士接到出院结算清单后,协助病人整理物品,收回并清点医院物品,告之病人出院所 带药物的服用方法等。送病人离开病区。 6、清理、消毒床单位,如死亡病人或传染病人出院,根据病情进行终末期消毒处理。 7、铺好备用床,准备迎接新病人。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 1.危重病人安置到抢救室,以便于抢救。

一般护理常规

第一篇一般护理常规 第一章一般护理 第一节出入院一般护理 一、入院护理 入院护理是指患者住进医院后,护理人员对患者所进行的一系列医护活动的安排。 1.病区护士接待患者后确定床位,填写各种卡片,交代用物,并通知主管医生。 2.责任护士向患者介绍住院须知、探视和陪护制度、病区环境及自我介绍。 3.危重患者应安置在重病室或抢救室,配合医生做紧急处理,并做好护理记 录。 4.入院后对患者进行评估,填写护理记录单,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体重,记录于体温单,并根据病情给予舒适卧位。 5.新入院患者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2次(7:00,15:00),连续3日, 无异常者改为每日15:00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 6.体温达到37。5℃及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7:00、15:00、 19:00);测体温超过38。5℃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至体温恢复正常3日后改为每日一次。 7.与营养室联系,为患者准备膳食,指导患者饮食卫生. 8.了解患者情况,做好心理疏导,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9.遵医嘱给予各项治疗、护理及饮食。 10.按病情进行分级护理. 11.遵医嘱,次日晨留大小便,血常规检查及其他化验。 12.每日记录大便一次,大便次数增多,便秘3日者(胃肠道手术除外)给以 处理。根据病情选用缓泻剂,必要时灌肠。 13.每周测体重一次,并记录于体温单相应栏内,不能起床者以“卧床”表示。 二、出院护理 出院护理是指患者在经过治疗与护理后,基本恢复健康。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决定出院日期,并预先通知患者或家属,以便做好准备。 1.接收医生出院医嘱后,预先通知患者或家属,以便做好准备。

一般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常规 饮食护理 1、做好病人的饮食健康教育。 2、提供舒适的进食环境:为病人创造一个清洁、整齐、安静、空气清新 的环境,做好饭前洗手。 3、对进食或限量饮食的病人要讲解其原因,以取得病人的配合,在病人 进食时仔细核对,避免差错,以免影响治疗检查及护理。 4、巡视病人:观察病人进食情况,鼓励病人进食。检查治疗饮食、试 验饮食的实施和落实情况,并适时地给予督促。随时征求病人对饮食 制作的意见,并及时向营养室反映。对家属或访客带来的食物,需经 护士检查,查看是否符合治疗护理原则,符合时方可食用。必要时协 助加热。 5、协助卧床病人进食,将食物、餐具等放于病人容易取放的位置,护士 给予必要的帮助。对不能自行进食的病人,应给予喂食。喂食时应根 据病人的进食习惯、进食的次序与方法等耐心喂食。每次喂食量、 速度适中,温度适宜,饭和菜、固体和液体应轮流喂食。进流质饮食 的病人,可用吸管吸吮。 6、对双目失明或眼睛被遮盖的病人,除遵守上述喂食要求外,还应告知 喂食内容以增加进食兴趣,促进消化液的分泌。 7、餐后督促和协助病人饭后洗手、漱口或做口腔护理。 8、餐后根据需要做好护理记录。如进食的种类、量、病人进食时和进食 后的反应等,以评价病人的进食是否达到营养需求。 9、对暂需禁食或延迟进食的病人做好交接班。 鼻饲护理

1、灌注食物前,应确定胃管在胃内。连接注射器于胃管末端进行抽吸, 见有胃液抽出,再注入少量温开水。 2、缓慢灌注鼻饲液或药液等,条件允许,可24小时进行泵管持续滴注 或用肠内营养泵均匀输入。 3、每次鼻饲量不应超过200ml,间隔时间不少于2小时。 4、药片应碾粹、溶解后灌入。 5、鼻饲液温度保持在38-40C左右,不可过冷过热。 6、若灌入新鲜果汁,应与奶液分别灌入,防止产生凝块。 7、每次抽吸鼻饲液后,应将胃管末端反折。 8、鼻饲完毕后,再次注入少量温开水。 9、长期鼻饲者应定期更换胃管,普通胃管每周更换一次,硅胶管每月更 换1 次。 10、更换胃管时应于当晚最后一次灌食后拔出,次日晨从另一鼻孔插入胃 管。 会阴护理 1、取得病人合作,保护病人隐私。 2、每日消毒会阴部2 次(导尿病人),或每日清洗会阴部2次。 3、保持会阴部的清洁,无胶布痕迹、尿渍、血迹。 留置导尿护理 1、向病人及家属解释留置导尿管的目的和护理方法,使其认识到预防泌 尿系统感染的重要性。 2、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应妥善固定,避免受压扭曲、堵塞等, 造成引流不畅 3、防止逆行感染:保持尿道口清洁,会阴护理每日1-2 次,每日定时更

八种护理常规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血压、脉搏、呼吸、神志的变化。 2.有无肺性脑病的发生。 3.痰液的颜色、性质、气味、量。 4.呼吸困难的程度,紫绀。 5.水肿部位和程度。 【护理措施】 1.给予舒适的体位,如:抬高床头,半坐位,高枕卧位。 2.应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3.有水肿的病人宜限制水、盐摄入,下肢抬高,做好皮肤护理,避免皮肤长时间受压;正确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限制输液速度和每天液体的输入量。 4.持续低流量吸氧,氧浓度一般在25%~30%,氧流量1~2L/min,经鼻导管持续吸入,必要时可通过面罩或呼吸机给氧。 5.指导病人采取适当体位,进行体位引流,促使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6.遵医嘱给予雾化吸人,必要时吸痰。 7.必要时遵医嘱应用强心、利尿剂,减轻心脏负担,观察用药后反应及疗效。 8.病人烦躁不安时要警惕呼吸衰竭、电解质紊乱等,切勿随意使用安眠、镇静剂以免诱发或加重肺性脑病。

【健康教育】 1、指导病人有效的呼吸技巧,如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以改善通气和增加有效呼吸 2.适当的全身运动,注意劳逸结合。 3.戒烟酒。 4.穿干净,保暧的衣物,避免到人多、空气污染的公共场合。5.预防感冒,出现呼吸道感染,及时到医院就诊。 呼吸衰竭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神志、血压、呼吸、脉搏、体温、皮肤色泽等。 2.有无肺性脑病症状及休克。 3.尿量及粪便颜色,有无上消化道出血。 4.各类药物作用和副作用(尤其是呼吸兴奋剂)。 5.动脉血气分析和各项化验指数变化。 【护理措施】 1.饮食护理,鼓励患者多进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保留胃管患者按胃管护理常规)。 2.保持呼吸道通畅 (1)鼓励患者咳嗽、咳痰,更换体位和多饮水。 (2)危重患者每2~3h翻身拍背一次,帮助排痰。如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应加强气道管理,必要时机械吸痰。

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第一部分常见急诊病人护理常规 一、急诊病人一般护理 1、护士接诊病人,应迅速了解病情并通知急诊医生作紧急处理,同时配合医生做好急救处置工作。 2、一般急诊常规测量血压、脉搏、呼吸。发热患者测体温。 3、遇有抢救的危重患者,在急诊医生未到达前,护士可先给予给氧、测血压、脉搏,建立静脉通道、配血、止血、吸痰、人工呼吸等处理,体温超过39℃给予物理降温,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行心肺复苏。 4、做好急诊患者登记,各种抢救工作记录应及时、真实、清楚、完整。 5、确定住院者应护送患者入病区,并与病房护士详细交接。 二、心、肺、脑复苏护理 1、将病人安置在抢救室进行心、肺、脑复苏抢救。 2、维持有效循环 ⑴心电监护,密切观察心电变化。 ⑵每15分钟测量脉搏、心率和血压至平稳。 ⑶观察皮肤、口唇的颜色,四肢温度、湿度,指(趾他)甲的颜色及静脉的充盈情况,保证有效静脉灌注,维持血容量。 ⑷有条件需测量中心静脉压。 3、呼吸系统监护 ⑴注意呼吸道湿化,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⑵应用呼吸机患者,按常规进行护理。 ⑶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节律、有无鼻翼扇动、呼吸困难等,

以防呼吸衰竭。 4、脑缺氧监护 ⑴及早应用低温疗法及脱水剂。头部降温保持在30℃左右,不宜低于30℃;体温保持适当水平。 ⑵应用脱水剂治疗要严密监测血容量及电解质的变化。 ⑶观察病人神志、瞳孔的变化和肢体活动。有无意识、定向障碍、表情淡漠、嗜睡、发绀等症状,以了解脑缺血、缺氧状况。 5、留置导尿,严密观察尿量,记录24小时出入量,做好12小时小结、24小时总结。观察尿的性质、颜色和比重,以了解肾功能。 6、观察有无出汗或大汗淋漓、烦躁不安、四肢厥冷等休克症状,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7、预防继发感染 ⑴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注意病人及室内清洁卫生,定期空气消毒。 ⑵注意无菌操作,物品器械必须消毒灭菌。 ⑶如病情许可,应勤翻身拍背,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褥疮及继发感染的发生。 ⑷注意口腔及五官的护理。 ⑸气管切开吸痰及更换内套管时,注意无菌操作。 8、常规执行各种治疗,及时完善各项护理记录。 三、休克护理 1、休克病人宜安置在抢救室,保持安静,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取平卧位或中凹位,预防压疮发生。 2、严密监测患者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尿量及中心静脉压,认真记录出入量,观察脸色、意识、肢端温度及有无急性左心衰竭。

十大护理常规

十大护理常规 一、呼吸衰竭疾病的护理常规 1、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30度,取舒适体位。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有无意识、呼吸频率、节律等的表现,及时告知医生。 3、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必要时给予鼻饲,保证足够热量和水的摄入。 4、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协助翻身、叩背,及时清除口腔鼻腔和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吸痰。 5、持续低流量吸氧,观察氧疗效果,根据血气分析调整吸氧浓度。 6、心里护理,帮助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有效应对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7、做好基础护理,预防护理并发症发生。 8、做好各管路的护理,防止弯曲打折(胃管、尿管、深静脉置管、各种术区引流管) 9、备好抢救物品,做好抢救准备。 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常规 1、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30度,取舒适体位。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有无意识、呼吸频率、节律等的表现,及时告知医生。 3、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有水肿明显、腹水、少尿者应限制钠盐摄入。

4、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协助翻身、叩背,及时清除口腔鼻腔和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吸痰。 5、持续低流量吸氧,观察氧疗效果,根据血气分析调整吸氧浓度。 6、心里护理,帮助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有效应对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7、做好基础护理,预防护理并发症发生。 8、做好各管路的护理,防止弯曲打折(胃管、尿管、深静脉置管、各种术区引流管) 9、备好抢救物品,做好抢救准备。 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常规护理 1、急性期卧床休息,恢复期适当活动,胸痛剧烈时取患恻卧位。抬高床头30度,取舒适体位。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有无意识、呼吸频率、节律等的表现,及时告知医生。 3、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有水肿明显、腹水、少尿者应限制钠盐摄入。 4、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协助翻身、叩背,及时清除口腔鼻腔和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吸痰。 5、持续低流量吸氧,观察氧疗效果,根据血气分析调整吸氧浓度。 6、心里护理,帮助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有效应对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7、做好基础护理,预防护理并发症发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