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教师的教学方法

幼儿园教师的教学方法

幼儿园教师的教学方法
幼儿园教师的教学方法

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幼儿与环境积极

有效互动的研究报告

莆田市荔城区第二实验幼儿园课题组

内容摘要: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发展重要教育资源,如何充分挖掘利用环境以促进幼儿的发展是幼儿园必须研究的一个课题.我园立足本园实际,以《纲要》为指导,以皮亚杰的建构理论和陈鹤琴对环境的相关论述为研究依据,在教育实践中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旨在通过实践研究提高教师对环境教育价值的认识,探索如何合理创设和利用幼儿园的各种环境,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真正推动和提高幼儿的发展.

关键词:环境心理环境互动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活动与表现提供机会与条件.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认为:儿童发展是在与环境互动中实现的.环境是幼儿活动的凭借,也是幼儿活动的对象,环境的影响伴随幼儿身心成长的全过程,对促进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和心理素质的形成,对发展幼儿智力和能力有着重要作用.从这种意义上说,环境不仅仅是幼儿学习的一种背景,一种支持,更是一种活动课程.因此幼儿园教育要十分重视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但在我们教育实践中,教师往往会忽视环境广泛意义上的教育价值,将目光局限于外显的教育功能上,或无法充分挖掘和利用环境对幼儿的综合影响,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环境所蕴含的可能教育价值,使幼儿无形中少了一位隐性教育的教师.我们认为创设具有丰富教育价值的环境,引发幼儿不断与环境积极“对话”,使之成为环境中真正的学习主人对幼儿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要如何有效地挖掘利用有限的环境资源,吸引幼儿与环境积极有效互动,使环境真正能成为影响幼儿成长的隐性课程,从而促进幼儿身心主动和谐发展呢?这些问题都是我们课题研究的着眼点.

纵观目前各地园所在这方面的研究,我们发现虽然大家已取得一些实质性的成果,如发现了环境对幼儿发展影响的具体表现,挖掘了不少的环境资源等,但总的来说还是较零散的,特别是在心理环境创设的研究上还非常表浅;同时在理论指导教育实践研究,并从教育实践研究中提升、总结出教育规律这两者间的互相转化还较薄弱.为此我们认为无论从解决我园的实际问题角度出发,还是从实践与环境教育理论和思想角度来说,这个研究都是十分有意义.

二、关键概念的界定

(一)教育环境.新《纲要》提出:环境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教师的态度、管理方式应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由此可见,幼儿园的教育环境不仅指有形的幼儿可直接参与的物质环境,如活动材料,设施等,也包含了无形的但具有可亲近性的心理环境,如师幼的对话,活动氛围等.本研究中的物质环境主要为区域材料和墙面.

(二)幼儿与环境互动.即幼儿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它不仅是指幼儿在教师有意识创设的教育环境中进行学习,还包含在幼儿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中过程的自由探索和个体成长.在环境隐性剌激中与之积极互动,幼儿的学习主体意识被激发,个体的主动和谐发展将成为可能.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时间:2004年6月-2006年6月

(二)研究方法: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并根据研究需要,辅之以文献研究、案例研讨、经验总结等方法.

四、研究目标和内容

以《幼儿园工作规程》精神为指导思想,以皮亚杰的建构理论和陈鹤琴对环境的相关论述为依据进行研究.

(一)研究目标:

1、引导教师进一步领会新《纲要》的“环境即教育”的精神,为教师树立环境课程论理念统一认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2、探索在教育实践中如何深入挖掘各种教育环境资源,发挥“环境即教育”的作用,积累相关经验.

3、探索如何加强幼儿与环境的互动,使幼儿主动、富有个性的发展.

(二)研究内容:

1、创设良好的区域材料、空间,促进幼儿与环境积极有效的互动

2、创设互动墙面,促进幼儿与前面积极有效的互动

3、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促进幼儿与环境积极有效的互动

五、研究步骤

(一)加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

通过收集皮亚杰建构理论文章和陈鹤琴环境论述及相关教育案例,组织教师学习、分析、研讨,帮助教师进一步领会新《纲要》中的“环境即教育”精神,完成从认识到行为的转化工作,从根本上保证我园在研究中不走偏方向.

(二)制定计划,保证课题实施方向

课题组成员碰头,共同研究,制定课题实施的具体计划,进行指导人员的分工;三个子课题组组长制定相应的子课题研究计划,为课题的实施提供操作方向.

(三)实施研究,挖掘教育环境资源

在研究计划指引下,三个子课题分别根据研究内容的特点和主要存在的问题,寻找切入点展开实践研究,挖掘利用环境资源,收集相关研究材料,积累相关经验.

(四)开展研讨,提高分析研究的能力.

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不定期碰头,或进行理论学习,或案例分析,针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困难,群策群力,寻找研究突破口;子课题组成员隔周研讨,交流各子课题组开展情况,分享经验,并把困惑提出来与大家共同研究,听取别人建议,借鉴可取经验,取长补短;不定期邀请省级幼教专家吴荔红教授来园进行现场诊断与指导,让一线教师在与专家对话中得到理论指导,为下一步研究理清思路;子课题组不定期向全园开展观摩汇报活动,通过展示各子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给教师的继续研究注入新动力.

(五)改革措施,保障研究顺利有序开展.

为了使研究更加顺利有序地展开,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进行了一些相应的制度、规定的改革与调整.1、2005年1月制定子课题研究制度,并于3月开始执行,保障了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2、2005年3月改革了区域计划反思记录及案例分析记录等的文字书写方式,引导教师善于捕捉有价值的教育现象,进行有意义的文字记录.如案例分析记录调整为:情况实录(一) →出现的问题→可能的原因→策略与调整→实录(二)的记录方式,使教师的观察和分析更有针对性和深入.3、2005年4月带班制度与保育员配班制度的改革,每天两位教师均下班,保

育员一周两次协助组织区域活动的开展,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全园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的良好氛围.

这五个研究步骤根据研究需要灵活调整,以保障整个研究的顺利开展.如在研究过程中,当各子课题组遇到新的困难和问题等小组无法解决时,园部课题组就组织全园教师进行集中研讨,群策群力,或邀请专家来园进行现场诊断与指导,为教师的研究进行必要的启迪与点拨.

六、研究结果与分析

在长达两年的实践研究中,我们本着“从教育实践中来,到教育实践中去”的研究原则,将课题研究放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开展,研究与教学融合,教学为研究提供空间,研究改善了教育行为,教研并行,研教并重,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1、提高了教师对环境创设的认识

在开展本课题研究前,只有55.8%的教师对教育环境有比较正确的认识.认为幼儿园的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它既包括物的要素,也包括人的要素.在创设良好物质环境的同时,更要营造对幼儿有激励作用的良好人际环境和精神氛围.而有38%的教师则将教育环境等同于物质环境,认为环境是指孩子可以直接接触到的,是看到见摸得着的有形物.将环境创设主要理解为物质环境的创设,忽略或分割了精神与物质环境创设的关系.另有5.2%的教师将教育环境局限为班级环境,将幼儿园环境创设主要理解为班级环境创设,将班级环境创设理解为墙饰.

经过长达两年不断摸索研究,有88.9%教师从狭义的环境观中摆脱出来,较深刻的理解了《纲要》中强调以终身教育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的广义环境观.领悟到了陈鹤琴先生“活教育”理论的精髓:环境不仅指向有形的物,它还应包含无形的一些与幼儿进行学习活动有关的东西,如幼儿间的合作方式,教师的指导策略,教师对孩子行为的态度,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划分及材料的准备等.它不仅涉及面广了,层次也深了,而且从有形扩展到了无形.这些认识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它要求教师进行环境的创设时不再仅仅是把着眼点放在有形物的投放上,可能还得思考幼儿参与的方式及教师对孩子活动的指导度,包括什么时候介入什么时候隐身;环境的创设也不仅是指合理的活动空间的划分与布置,更要考虑活动中活动氛围的营造;另外材料的投放不仅要考虑年龄上的差异也要考虑同一年龄段可能出现的幼儿个体的能力差异,因此教师的观察思考能力被提到了第一位,学会观察成为了这个研究中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基本功.

2、明确了师幼在环境创设中的地位

环境创设的目的是引发和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作用,因此幼儿是环境创设中不可缺少的参与者.重视幼儿对环境创设的参与,把孩子当成环境的真正主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我们研究前期问卷中,有29.4%的教师认为自己班上孩子创设环境参与度高,但实际观察发现只有17.7%的教师班上的幼儿

能真正参与环境的创设.由此可见,在环境创设过程中,教师高控制的现象十分严重,大部分教师在创设时考虑的是“我想怎样布置?我认为应如何创设上?”.

陈鹤琴先生指出,“通过儿童的思想和双手布置的环境,可使他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识,也更加爱护”.因此,在研究实践中,我们引导教师将精力主要放在“我怎样启发、引导、支持幼儿参与,幼儿怎样参与,我能最大可能提供什么样的条件”上.经过两年的实践,有55.6%的教师能让幼儿真正参与到环境创设中来.这种参与,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遵循幼儿年龄特点组织幼儿设计、参与收集和准备材料、参与布置、参与操作、参与管理的过程.这种参与更能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使幼儿有改变环境的成就感和责任感,也助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为幼儿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大班墙饰《折纸大世界》,由于教师的“放手”,

幼儿就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在区域活动中幼儿提出见解——自己协商设计布局(天空、草地、树,花、海洋)——师仅提供颜料,其他材料幼儿自己收集——幼儿分工合作布置背景图——区域活动时看书折纸分类粘贴——不断丰富——提出新问题(创设适当的汉字环境,与汉字交朋友——墙饰内容不断拓展.)从中不难看出,在孩子全身心参与环境创设的同时,教师则隐身于整个环境创设活动的背后,相信孩子,给孩子表现的机会,并在需要时给予一定的帮助,为幼儿的继续学习搭起桥梁.

3、积累了一定的环境创设经验

⑴、目标物化,应用材料实现幼儿个性和谐发展.

皮亚杰认为:成人对儿童提出的新要求,必须让孩子通过认识上的不断运动建构新知识,成人无须强迫儿童学习,而是创设条件,鼓励儿童通过活动材料和各种事物相互作用,认识由此发生发展.从这个层面来说,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预期要达到的目的.而活动中材料是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和手段,它就像是一位无形的教师,会自动引导、诱发甚至直接决定幼儿进行学习活动的结果.因此材料在一定意义上承载着成人即教师的教育意图,而幼儿就是在教师这种有意识提供的材料刺激下探索学习的.在开展课题研究前,有高达53%的教师在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随意性极强,只有11.8%的教师能根据目标和幼儿兴趣来投放材料.两年的研究,使教师逐步从随意——根据目标安排——根据目标与幼儿兴趣相结合——将教育目标和内容、期望幼儿获得的经验物化在材料之中,使幼儿通过与材料充分互动获得相关经验,从而实现材料的最大教育价值.如:大班建构区《房子》系列活动中,教师所拟定的阶段目标是:1能有目的有计划的选择所需搭建材料;2、具有较强的合作游戏意识.老师便提供了建筑物的设计图纸(有画报上剪下来的,也有幼儿自行设计的),幼儿据此来选择材料建构,学习方向性就很明确了.同时为了使幼儿的合作更频繁更自然达到第二目标,教师又提供了许多大纸箱.要将它们搭好最少需要两种合作:第一种,将两个以上的纸箱固定在一起时(即围合)需要至少两个人合作才能用透明胶将其捆好.第二种,将所有纸箱搭起来是一个人不可能完成的,必须多人合作,而且要商量好才行.正是在这种指向目标的材料刺激下,幼儿主动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也正是在材料的推动下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和发展,达到了教师所期望的教育目标.

⑵有效观察,适时支持幼儿与环境有效互动

《纲要》中提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和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在过去活动中,教师更多充当的是一个行动者.这种行动在很多时候干扰了幼儿的正常探究,阻碍了幼儿发展.如何进行有效观察?何时介入?如何介入?是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最经常考虑的问题.从盲目行动——盲目观察——有效关注——适宜支持,通过不断的实践、反思,教师逐步与幼儿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真正成为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如:中班主题系列活动——《金鱼》中“给金鱼喂食的方法”:刚开始小朋友带来的鱼食都悬挂在自己的鱼缸边,由金鱼的小主人来给金鱼喂食,可不久出现了其他幼儿乱喂撑死金鱼的现象.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幼儿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在讨论之初,教师扮演了倾听者和观察者的身份,没有发表自己的观点.当幼儿的观点进入无法统一,已经影响活动深入时,教师适时地介入了,给幼儿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那今天喂过的打勾,明天小朋友不知道这个勾是哪天的,怎么办?”巧妙的支持了提出有建设性意见的幼儿的观点,又使活动推向深入.果然,在教师的设问式的“帮助”下,幼儿想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活动过后,该班教师这样写到:我们发现,虽然孩子的思路比较肤浅,但是老师一定不要急于告诉幼儿解决的办法,而是会懂得引导孩子利用他们已学过的本领,一步一步地学会把问题解决好.当孩子们看到自己又成功地解决了一个问题,都兴奋极了,幼儿的自信心增强了,对学习的态度也会越来越积极.

⑶合理布局,发挥有限空间的无限教育价值

由于幼儿人数偏多,班级活动空间相对局限,活动空间的安排与利用是否合理,不但直接关系到幼儿间的交往与活动,也间接影响到幼儿的学习情绪和深层次探索学习的可能.如此,做好这一空间拓展的研究工作就显得极其重要.小班教师根据自理区所操作的材料比较多,需要的空间比较大,就把它安排在活动室左边,把左边三小组的桌子拼在一起,尽量减少桌子的空间占位,腾出较大的空位使幼儿操作和出入更方便.同时把操作材料投放在桌子的四周,这样幼儿可以围着大桌子,以流水线的形式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各种材料.她们还改变了数学区往常桌面操作的方法,把需要安静操作的数学区移到活动室最前方靠墙的位置,铺上软毯,围上小矮墙,占位较大的操作材料比如大嘴巴小动物和天线宝宝纸盒等都粘贴在墙上,省去了摆放桌子的空间位置,充分利用墙面的作用,拓宽了有限的空间.还有一些数量配对或按数取物等活动也可以轻松地坐在地毯上完成,既能安静操作又便于交流.另外用小矮柜隔离的这种低隔断使教师的视线能随时注意幼儿的活动情况,有利于教师观察指导,幼儿在区域的流动与合作就更频繁了,互动更积极,环境的教育价值被充分挖掘出来了.

4、创设互动墙,中的物质挖掘了墙面环境的三大功能

(1)教育功能.环境对幼儿的教育功能是得到幼教同行普遍认同的.在我们研究中,“主题墙面”为孩子在主题活动中的学习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中班主题活动《蛋宝宝》中,幼儿利用图画和照片,剪报等形式将主题墙铺设得丰富多彩,同时还在探索过程中不断增添了多个版面,如“我的发现”、“蛋蛋超市”、“蛋蛋创意坊”等,将教室的氛围充斥在“蛋”这个气氛中.每个版面都能让老师、家长感受到幼儿学习、探索的过程和在探索过程中表现出的想法和智慧.可以说幼儿将自己的学习过程、将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将自己的收获通过墙面环境充分的得到展示,使墙面环境成为“会说话”的展示平台.

(2)提醒功能.环境是可以“说话”的,经过良好设计的环境可以诱发孩子积极行为,让孩子凭借自身的思考、判断、协商与环境相互作用,不断获得经验,建构自我服务意识,而且墙面环境像一位无声的老师,时时在提醒幼儿应该怎么做.如中班的案例“水龙头的创意,”教师通过将幼儿讨论得出的洗手注意事项以图示的形式是呈现于盥洗室墙面上,孩子的洗手规则自然而然形成了.

(3)派生功能.墙面环境的作用不仅是引发幼儿的互动活动行为,也不是幼儿单纯与墙面环境的直接互动,它也可能是墙面环境所给予的刺激,是从墙面环境互动中所延伸出的一系列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墙面环境就如一个引子,如果没有了一定的墙面环境给孩子的剌激,可能也就没有了后面一系列探索学习活动.中班的案例《争取床头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由于墙面上的一些挂勾引发孩子的思考,孩子提出了要如何放置午睡时衣物这个问题,并由此在教师的引导下产生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活动,如竞选活动“毛遂自荐”、“画申请书”等.

5、掌握了一定的抽象范畴的研究方法

“心理环境的创设”是一个较为抽象范畴的研究,对于缺乏相关理论支撑的一线教师来说,这个研究无疑是一个挑战.在经历了迷茫,摸索,尝试、领悟的实践过程中,我们找到了个案例研究做为研究的抓手,为我们进行“良好心理环境的创设”的研究打开了一个思路.由于个案研究的研究对象具体明确,研究视点集中,教师可以边研究边学习边调整,这为以后的案例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个案研究《陈茜小朋友情绪化的原因及改进策略》中,教师通过收集相关理论文章,小组研讨等活动学习用相关理论来分析自己的教育行为,学会了分析孩子行为背后可能的心理原因;在个案研究《占云飞拒吃点心》中,教师已能尝试从心理范畴去分析孩子的行为表现,并借助心理学研究方法对整个研究进行跟踪记录,通过VCD摄像、照片、文字记录等方式尽可能地保留了研究过程中幼儿与教师所创设的心理环境互动的痕迹,很好地再现了整个研究过程.在此基础上我们把研究目光转向了幼儿园教育中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如幼儿午睡困难、幼儿周一拒绝来园等现象,在观察基础上尝试运用心理学中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和表现来分析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通过解读孩子的心理,营造出幼儿乐于接受的

集体氛围,改善幼儿的心理状态,提高了幼儿的生活学习质量.在这个研究实践中,我们形成了一套较为科学的研究记录方式:原始观察→分析幼儿行为背后的可能原因→寻找研究切入口→采取策略→再次观察→推进干预等……为心理范畴的研究积累了经验.

6、寻找到了良好心理环境的基本判断指标

在不断研究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深刻认识到:心理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心理环境却不是不可触摸,无法感知的.相反,它是可视的,物化的,即良好的心理环境是可以通过外部的可感知的现象,如师幼间的平等关系,教师的言行态度,班级愉快的活动氛围等指标来判断的,它是有“章”可循的.这一认识从根本上支持了我们子课题的研究思路,也使幼儿在良好的心理环境中得到了生动活泼的发展.

(1)尊重,理解幼儿,把幼儿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

总览《纲要》,我们深深感到其中贯穿着这样一种思想——以儿童为本,以儿童的发展需要为本.这种教育理念首先要求我们“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面的个体差异.”幼儿是一个体的人,来自不同背景和家庭,有着独特人格和性格特点,教师要用一种理解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看到他们的现实水平也相信他们的发展可能.只有这样才能以一种包容,接纳的心态去面对每个孩子,才有可能促进每个孩子的成长.在小小(1)班个案研究《姚益欣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的原因与策略》中,教师在发现孩子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后,尊重幼儿的选择意愿让她坐一旁先看别人活动,而不是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身上,在认真观察后老师发现孩子行为背后是有原因的,这个孩子从小就性格内向,较少和同伴玩.游戏是孩子的最爱,有心的教师利用孩子爱玩游戏的天性吸引她先和老师一起玩,再慢慢过渡到参加集体活动,孩子的社会性行为在老师的理解与等待中萌发了,很快就成为了集体中的一员.而在案例《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迎接幼儿愉快来园》研究中,教师遵循陈鹤琴所提倡的“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思想,以平和的心理接受了幼儿在来园时的个人感受和表现,在幼儿来园时不再诱导幼儿一定得问好,由此减轻孩子心理负担,随后教师尝试了解幼儿的心情及行为表现的原因,并从改变自身的行为方式入手:如先问好,和孩子谈谈心等方法开始,逐步让幼儿开口,乐意和老师问好,及至聊天,在不知不觉中建立了平等的师幼关系,幼儿的愉快情绪就从来园这一刻被调动起来.

(2)营造宽松、愉快的活动氛围,注重幼儿的情绪体验

宽松和谐的活动氛围是幼儿学习知识,获取经验、习得能力的前提.而一个宽松和谐的活动氛围不仅指幼儿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学习,还应包含良好的师幼、幼幼间的交往交流,教师对幼儿行为表现的反应态度等.只有当孩子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他才可能按他发展需要的方式与环境互动,那么这个环境对他而言才是积极有效的.因此,在进行案例研究《我们爱看图书——良好阅读心理环境的创设》中,教师实践陈鹤琴“积极的暗示胜于消极的命令”教育思想,通过布置如图书馆一般的阅读氛围,调整图书角位置,改变阅读方式,播放轻声音乐等方式为幼儿创设了一个“人人爱看书”的氛围,调动了幼儿看书的兴趣,同时由于教师认可幼儿不同的阅读水平和方式,鼓励幼儿分享交流阅读感受,并支持他们以各种方式表现自己的阅读体会,使幼儿越来越原意看图书,交流自己对作品的理解.阅读真正内化为孩子自身的需要.可以说,正是在教师所创设的自然愉悦的环境中孩子将教师的教育期望一步步内化为自己的行为需求.

(3)家园协调一致,建立和谐统一的人际关系

陈鹤琴先生提出:幼稚教育是幼儿园和家庭教育的总和.幼儿良好情感、态度的养成教育仅靠幼儿园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的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培养.在本课题的所有案例研究中,家园协调一致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在《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培养幼儿倾听能力》案例研究中,我们通过发放亲子活动单“听听谁的声音最好听”,请家长在家也为幼儿创设“轻声细语”的语言环境,随时督促幼儿不大声喊叫,并以身作则,

营造文明用语的交往环境,使孩子的倾听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在案例研究《我们爱看书——良好阅读心理环境的创设》中,让家长利用周未时间带孩子到图书馆参观阅读,感受图书馆安静的阅读氛围,形成初步的阅读规则意识,为幼儿良好阅读心理环境的创设打下良好基础;在其他个案如《占云飞拒吃点心》《方子恺进餐焦虑心理分析》等研究中,我们都主动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共同合作,形成教育合力,为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和谐统一的心理环境.

七、结论

(一)课题研究促进教师自我成长.两年的行动研究,使教师掌握了进行课题研究的具体方法.通过研究过程中的自我反思,教师学会了以别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教育实践,发现了自己专业方面的困惑、问题、提高了自己教育行为的自觉性和理智性.从研究成果看,通过课题研究中的专业培训和相应理论学习,教师的理论素养得到相应的提高,对教育环境认识不到位的百分比为零,对教育环境有深刻理解的教师从原有的55.8%发展到88.9%.55.6%的教师在如何环境创设中能将目标与幼儿兴趣爱好相结合?较研究前提高了43.89%,教育认识与教育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得到明显改善.可见,行动研究法十分适合一线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教师在审视自己的实践和教育经验的同时,通过不断改进,完善的过程促进了自身专业素养和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实现了环境、教师、幼儿间的积极互动.教师的教育认识的提高和教育行为的改善不仅为幼儿创设了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更为幼儿创设了充满关爱、温暖、尊重和支持的心理环境,使幼儿获得充分的安全感、被尊重感和受接纳感,幼儿的情感、态度、行为和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幼儿参与环境创设,与环境积极互动的比率大大提高,幼儿参与率从原有的17.7%上升为55.6%,自主性上升62.5%,可见,环境、教师幼儿三者之间的互动是一个双向建构的过程,在创设良好环境的过程中,不仅幼儿在其中得到了积极的影响和发展,教师也同样汲取了经验和成长的养分,并在反思中逐步提高自己,达到自身主体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从而实现师幼双方主体的积极建构和发展.

关于幼儿园五种常用教学方法

关于幼儿园五种常用教学方法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常用一种或几种教学方法,通过制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完成教学任务。下面,让小编与大家分享幼儿园五种常用的教学方法: 关于幼儿园五种常用教学方法 1. 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的思维和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式。 启发式教学法具有以下特点:注重调动幼儿的心智活动,提供给幼儿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表现的机会。 注重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幼儿愉快地参与到活动之中。 注重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双方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2. 情景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幼儿创设一个具体、生动、形象的学习情景,并通过合适的方式把幼儿完全带入这个情境之中,让幼儿在具体情境的连续不断的启发下有效地进行学习。 运用情境教学法应注意以下问题: 要让幼儿身临其境,在情境中观察、感知、操作、体验,在具体情境的感染下产生欢乐或苦恼、爱或恨、

喜悦或愤怒等情感。 创设的模拟情境在形式上要新颖,新奇的刺激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容易唤起幼儿的求知欲; 在内容上要有实用性,创设的情境要能有效地达到目标,不搞花架子。 在运用情境教学法时,教师要根据需要作启发讲解、点拨总结,以帮助幼儿将获得的感性经验进行概括、提取。要在情境中给予幼儿充分表达、表现的机会和交往的机会,使他们成为活动的主体。 3. 暗示教学法暗示教学法是运用心理学、生理学、精神病治疗学有关知识和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环境,通过暗示、联想与想象、智力活动、体力活动、练习、音乐等方式的综合运用,巧妙地利用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激发个人的心理潜力,使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情况下学习的方法。 运用暗示教学法应注意以下问题:运用暗示教学法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恰当的暗示手段。 把握好暗示的时机,使幼儿的无意识心理活动有利于向有意识心理活动转化。 创设好暗示的环境,使幼儿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展开 无需强记的无意识活动。 重视教学中教师行为、观念、态度、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对幼儿可能发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发挥积极影响。 4. 发现法

幼儿园有几种教学方法

_幼儿园有几种教学方法 2、在区域活动中学数学。我创设了小快餐,例如餐桌上来了两位客人,他们要5串烤肉,客人们就会分着吃。怎样分就会用到5可以分成几和几。孩子们在区域角色转换的过程中,也练习了幼儿的分成能力。 3、在班里开展了活动学数学。在分享活动中,让幼儿把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带来,分给他们的好朋友。幼儿在体验分享快乐的同时也掌握了了平分的物体的能力。 在幼儿数学学习中,我们存在很大的误区,一个误区是幼儿可以通过语言的模仿和记忆数量之间的关系,另一个误区就是会加减运算。其实在幼儿的生活学习中,数学无处不在,我们应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让幼儿不断的积累数学知识,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数学教学方法选用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优劣和教学任务的完成。 1、启发探索法 2、游戏法 游戏法的目的是通过游戏引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游戏是幼儿学习数学的一种十分重要的途径和方法,也是幼儿获得数学知识和思维发展的有效手段。主要的游戏方法有:(1)有情节的游戏,如看电影按票号坐座位;(2)运用感官进行的游戏,如听鼓声说数;(3)口头游戏,如数数歌;(4)竞赛游戏,如倒数比赛等。 3、归纳演绎法 归纳法是借助已掌握的知识,概括出简单本质特征和规律,以获得新的数学知识的方法。演绎法是运用带有规律性的知识进行推理

以获得新的数学知识的方法。通过这两种方法幼儿可以获得初步的 推理能力,并能运用之来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如幼儿在认识了三角 形之后,知道凡是有三角三边的图形都是三角形;在学过1、 2,3,4,5的排列规律后可以推理出6-10的排列形式。 其他方法(欣赏法、观察法、谈话法、归纳法、演绎法、情景法) 4、比较法 比较法的目的是通过两组或两组以上物体的比较,找出相同和不同之处。按照比较的形式来分,可分为对应比较(如重叠等)和非对 应比较(如单双排的不对应等)。比较法的运用过程中必须注意:(1) 比较过程中要引导幼儿进行认真观察比较;(2)教师要以启发性的提 问(问题要围绕重点要求进行),指导幼儿进行比较;(3)观察的过程 中要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努力发现,并学会总结和归纳。 5、操作法 6、讲解演示法 讲解演示法目的是通过教师展现直观教具并结合口头讲解把抽象的数、量、形等知识呈现出来。讲解演示法运用过程中要注意:(1) 演示的教具要直观,易于幼儿理解接受;(2)教师讲解语言要简练, 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一、数学学习应扎根于儿童的生活经验 儿童对数量关系的认识,是以对具体事物的认识为基础的。所以我们要通过创设真实的问题情景,促使孩子们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从而能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些教育资源,引导幼儿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懂得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例如:孩子们的抽屉上有自己的学号,这样幼儿不但能记住自己的学号,也能记住同伴的学号,孩子 们看着抽屉上的数字还可以进行顺数、倒数的练习,同时进行了单 双数的区分。 在我们的活动室里还有着各种学习数学的机会。如:椅子的面是什么形状的?桌子的面又是什么形状的?我们的活动室里有几张桌子,

幼儿园教育教学常用教学方法

幼儿园教育教学常用教学方法 一、直观法:幼儿园教学的主要方法。包括:观察(物体和现象)、演示、示范、使用直观教具、采用电化教育手段等。 1、观察法:幼儿园直观教学方法之一,运用观察进行教育的方法。科学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方法,指有预期目的的感知活动。观察方法:指观察事物的具体方法。依据观察的目的要求,选择科学的观察方法会提高观察的效率。 (1)幼儿自发观察:幼儿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主动、自发地观察周围新奇的事物。如:天空中的飞机、树下的蚂蚁等。 (2)个别物体观察:在一定的时间内,组织幼儿观察某一物体或现象,使幼儿掌握这一物体或现象的名称、外部特征、功能、与人们及社会的关系,从而获得有关的粗浅知识。如一般的认识食物、动植物都用这种方法。 (3)比较性观察:指组织幼儿观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体、现象,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点。通过分析、比较、判断、思考,能更精确、细致、完整的认识事物,形成概念。如认识图形(正方形和长方形)、认识常绿树和落叶树等。还可以分为整体比较和分解比较。整体比较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进行整体比较,找出它们的相似性、相反性和相近点。分解比较是对两种物体分别从局部逐一地进行比较。 (4)长期系统性观察:也称“追踪观察”。在较长的时间内,

组织幼儿连续的对某一物体或现象的发展变化进行间断性的、系统的观察。如观察种植角里的植物、月亮的变化等。 (5)顺序观察法:即对观察对象按照先后顺序,从不同的角度细致的观察。一般观察动物时是按照从头到脚、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 (6)特征观察法:是对观察对象的最主要或某一方面特征进行相对静止的观察。 (7)分解观察法:是对观察对象各部分进行仔细分解观察,然后再综合起来,达到清晰地了解全貌的目的。 (8)探索性观察:即观察事物之间的联系、转化、原因和结果进行探索。 2、示范法:指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所做的教学表演,为幼儿提供具体的模仿范例。一般语言、艺术、健康领域用得较多。 (1)完整示范:对新的教学内容,从头到尾的示范,给幼儿完整的印象,便于理解和掌握,形成整体的概念。如:新授歌曲、诗歌、早操时经常用到。 (2)部分示范:在幼儿学习过程中出现难点、错误时,教师进行部分示范以帮助解决局部问题,对已经会的内容不再示范。 (3)分解示范:把学习材料分成几部分,分部、分段地示范,使幼儿掌握每一处要领和学习的重点。 (4)不同方向示范:从正面、背面或侧面进行示范,使幼儿从不同角度得到完整的印象。一般舞蹈、律动时用得较多。 二、提问法:是教育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是指导幼儿观察、学

幼儿园教学方法

幼儿园教学方法 幼儿园教学方法:男孩游戏和女孩游戏 梁艳艳 游戏活动的组织已受到我们幼儿教师的广泛重视,但是却往往忽视了男女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存在着性别差异。那么,男女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究竟有哪些性别差异呢, 1、通过观察发现:男女幼儿在游戏的选择上存在着差异。 男孩喜欢动脑筋的创造性游戏和耗费体力的活动性游戏,女孩则喜欢具有很大模仿性的活动性游戏和较为文静的游戏;男孩喜欢捕捉西瓜虫、蜗牛,看蚂蚁搬家等,女孩则喜欢采摘野花、野草;男孩喜欢模仿葫芦娃、变形金刚,女孩则喜欢扮白雪公主、灰姑娘……等等。 2、家长意见:男孩不象男孩,女孩不象女孩。 这种男女幼儿游戏上的不同爱好,家长一般都是默认并且予以支持的,但如果男孩玩过家家、抱娃娃的游戏,有的家长会斥之为没出息,而女孩玩打仗奔跑的游戏,有的家长会斥之为不文静。例如我碰到过一男孩胡伟峰很文静,从不大声叫喊,还喜欢与女孩子玩在一起。他妈妈担心他以后娘娘腔,向老师提出要改变他的性格。再如我班季依文(女)小朋友,可能是在家里和哥哥玩习惯了,在幼儿园不大与妹妹小朋友玩,一直与男孩子在一起并且玩得很好。她妈妈希望我们老师做些引导,使她变淑女些,文静些。家长的这些举动有意无意中强化了男女幼儿性别角色的差异。 3、幼儿园中 :教师也常常以既微妙又显而易见的方式鼓励孩子们的性别分离。

如老师喜欢把幼儿按性别排座位,按性别结成游戏小组,按性别分开来排队等等。甚至在游戏角色扮演上也有性别差异,如勇敢、冒险的角色通常给男孩子;温柔、乖戾的角色通常给 女孩子,似乎男孩就不可以扮演妈妈,女孩就不可以扮演海盗。 针对以上这些我认为我们在组织游戏活动时,既要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同时也要尽量减少在游戏活动中的差异。 首先,要从培养幼儿对各项游戏活动的兴趣着手。有的游戏男孩比较喜欢,因此他们参加的积极性就很高,教师很容易在男孩身上达到游戏的教育效果。那么我们就可以从尊重男孩性别特征出发,为男孩提供的游戏内容有创造性游戏:利用费旧材料自制玩具,如车子、飞机等;有智力游戏:下棋、插塑等;有探索性游戏:巧用磁铁等。我们可以从尊重女孩性别特征出发,为女孩提供的游戏内容有模仿再现的游戏:十字绣、小舞台;有生活自理游戏:编辫子、娃娃家等。教师在选择游戏时,还要注意游戏的情节应生动、有趣,特别要吸引不太喜欢参加这一游戏的幼儿也参加进来。千万不可过早的性别刻板化。 其次,课程中要发挥男女幼儿的互补的作用。在游戏活动的安排上,既有分散的自由活动,充分发挥幼儿的个性,又有男女幼儿集体进行的游戏,以便互相弥补,尽量使游戏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变得更为全面,能更好地发挥互补的作用。例如在我班的一个结构游戏主题公园创建中:“工程师”吴庄旭(男)想建造一个公园,他请了几个男生造房子,并告诉他们还要筑路,就这样他和几个男孩埋头苦干起来,过不了多久几个男孩就对着自己颇为满意的建筑物笑起来了。看到这,我走过去对他们说:“在这公园里,你们认为还缺些什么,”这时,在美工区玩的唐嘉依(女)小朋友看见了他们的杰作,大声说:“你们的路一点也不直,门口也没有卖票的房子。”我马上接上去对她说:“你们还可以把你们做的花、草也装扮进去,如果放进去了公园肯定更好看~”被我这么一说,几个女孩也进来了,一群男孩女孩

幼儿园常见的教学方法

幼儿园常见的教学方法 幼儿园时期,教师的数学教学往往素材模板最基础的教学。如果该年龄段的教学没有得到很好的教学方法教授,那么学生将无法获得较好的数学知识。故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教学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幼数的教学方法一 1、启发探索法 启发探索法的目的是依靠幼儿已掌握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启发其去探索并获得新的知识,这是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启发探索法的运用过程中必须注意:(1)启发探索法要贯穿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以及教师指导下幼儿进行积极思考探索的学习过程;(2)启发探索法应与操作法结合进行;(3)教师的提问要能起到引导幼儿思路、引导探索方向的作用;(4)在教师的启发下,鼓励幼儿独立思考问题,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5)当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予以开导、鼓励,并给予帮助。 2、游戏法 游戏法的目的是通过游戏引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游戏是幼儿学习数学的一种十分重要的途径和方法,也是幼儿获得数学知识和思维发展的有效手段。主要的游戏方法有:(1)有情节的游戏,如看电影按票号坐座位;(2)运用感官进行的游戏,如听鼓声说数;(3)口头游戏,如数数歌;(4)竞赛游戏,如倒数比赛等。

3、归纳演绎法 归纳法是借助已掌握的知识,概括出简单本质特征和规律,以获得新的数学知识的方法。演绎法是运用带有规律性的知识进行推理以获得新的数学知识的方法。通过这两种方法幼儿可以获得初步的推理能力,并能运用之来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如幼儿在认识了三角形之后,知道凡是有三角三边的图形都是三角形;在学过1、2,3,4,5的排列规律后可以推理出6-10的排列形式。 其他方法(欣赏法、观察法、谈话法、归纳法、演绎法、情景法) 幼数的教学方法二 1、“三维立体幼儿教育法” “三维立体幼儿教育法”是中国著名教育专家徐西周教授在丰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中,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和现代技术打造的一套全新的幼儿教育法。“三维立体幼儿教育法”通过行为调节课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有序的逻辑思维、传授符合成长规律的学习方法、拥有超常知识;侧重培养孩子的立体思维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可以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拥有超出一般孩子的学习能力,健全孩子的人格品行! 2、蒙台梭利教学法 蒙台梭利教学法是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玛丽亚?蒙台梭利女士所提倡的教学方法。着重于孩子秩序感、专心度、手眼协调和独立能力的培养;利用儿童自身的成长要求,在不损害儿童自由与快乐的前提下实现教育的目的。蒙台梭利教学法拥有一套蕴含无限教育价值

幼儿园有几种教学方法

幼儿园有几种教学方法 幼儿园的是一项重要事情,老师要运用好的。下面是 ___的幼儿园教学方法以供大家学习。 对于幼儿园的幼儿来说,是一种的知识。只有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来学习和运用,才能真正的理解数学的概念。让幼儿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初步感知数学的有用和有趣,能够激发和保持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喜欢数学,愿意学习数学,并且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在户外活动中学数学。拍球时,我们班进行了比赛活动。谁拍球多谁获胜,在拍球的过程中其他幼儿数数,然后做好记录,决出胜负,孩子们在活动中都非常认真。这个活动既锻炼了幼儿拍球技能,也锻炼了幼儿数数能力。在发放饼干的时候,我让幼儿数一数饼干上的花纹有几个,然后再吃掉它。孩子们数完后进行了交流,然后开心地把饼干吃掉,这也锻炼了孩子数数的能力。 2、在区域活动中学数学。我创设了小快餐,例如餐桌上来了两位客人,他们要5串烤肉,客人们就会分着吃。怎样分就会用到5可以分成几和几。孩子们在区域角色转换的过程中,也练习了幼儿的分成能力。

3、在班里开展了活动学数学。在分享活动中,让幼儿把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带来,分给他们的好朋友。幼儿在体验分享快乐的同时也掌握了了平分的物体的能力。 在幼儿数学学习中,我们存在很大的误区,一个误区是幼儿可以通过语言的模仿和记忆数量之间的关系,另一个误区就是会加减运算。其实在幼儿的生活学习中,数学无处不在,我们应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让幼儿不断的积累数学知识,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数学教学方法选用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优劣和教学任务的完成。 1、启发探索法 启发探索法的目的是依靠幼儿已掌握的数学知识和,启发其去探索并获得新的知识,这是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启发探索法的运用过程中必须注意:(1)启发探索法要贯穿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以及教师指导下幼儿进行积极思考探索的学习过程;(2)启发探索法应与操作法结合进行;(3)教师的提问要能起到引导幼儿思路、引导探索方向的作用;(4)在教师的启发下,鼓励幼儿

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方法。 2.能力目标:初步具有运用幼儿园教学方法理论分析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运用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案、PPT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教师有效地传递信息,促使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思考】: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手段有哪些 分析小结: 1.目前在幼儿园普遍使用的教学手段主要有教具、实物,图书,挂图、照片,录像、录音、以及自制教具等。 2.在现代社会中,教师使用电视、电脑、投影仪、幻灯片、自制多媒体课件等,既方便快捷又优化的有效手段。 二、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方法 【思考】:某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幼儿始终无法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兴趣不浓,注意力容易分散,你认为原因有哪些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分析小结: 可能有很多原因,如教具的准备不够充分、教师的教态不够亲切自然、教学方法运用不恰当等。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学方法运用不恰当所致。 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活动法、直观法、口授法三大类。 (一)活动法【理论研讨】 含义:这是一种以幼儿的实践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或提供材料,引导幼儿自己实践、探索和发现。幼儿园常用的活动法主要是游戏法、实验法、操作练习法和发现法。 1.游戏法: (1)是指教师以游戏的口吻或用有规则游戏组织幼儿学习的方法。 (2)运用游戏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a.可将游戏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一个环节,也可以用一个游戏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 b.游戏是为教学活动服务的,所选游戏的目标和规则莹与教育要求相吻合。 2.实验法: (1)教师提供一定的仪器设备,鼓励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来观察和寻找这些变化与产生变化的原因,验证自己的设想。 (2)运用实验法要应注意的问题: a.实验的安全性。 b.教师预先操作实验,以形成完美的实验指导计划,并观察幼儿实验的全过程,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促使幼儿在实验过程中获得成功感。 c.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让每个幼儿都有操作的机会,实验结束后,注意引导幼儿自己寻找和归纳实验结果。 3.操作练习法

舞蹈学习:教师教幼儿舞蹈的教学方法

舞蹈学习:教师教幼儿舞蹈的教学方法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 而喻。《北京市幼儿园教育纲要》艺术领域目标指出,要鼓励幼儿大 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感受和体验,培养幼儿艺术表现和创造的水平。幼儿舞蹈教学是学前教育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对幼儿的 智力发展、道德养成、意志品质的培养、身体素质的提升、审美水平 的培养等,具有课堂教育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幼儿歌舞是用动作、音乐、语言和美术等综合手段来反映幼儿的思想情趣和生活的,是促 动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种教育艺术。好奇、好问、好动、爱模仿是 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幼儿的思维是形象思维,幼儿歌舞恰恰 能够适合幼儿的这些特点,也能够满足他们具体要求。如何教育好幼 儿更是重中之重,作为幼儿舞蹈教师更应拥有一套规范完善而又实用 于幼儿的教学方法。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的老师”。只要幼儿对舞蹈有了兴趣,就能把 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爱美、善良、纯真无暇的幼儿插上理想的 翅膀。那么,如何对幼儿实行兴趣性教学呢? 一、教学内容必须闪烁幼儿的心灵,充满童趣。 我们每天生活在幼儿中间,和他们同吃同住同学习同游戏,生活会给 我们启示,只要我们用敏锐的眼光去观察、体验、研究他们美丽的内 心世界,就能够在他们天真有趣、奇妙多彩的生活中寻找他们能理解、能掌握的舞蹈教学内容。如:带幼儿到户外散步时,教他们一些相关 美丽大自然的小舞蹈,《可爱的太阳》、《树叶飘飘》、《风吹大地》等。又如在实行劳动以后,教他们《洗手帕》、《种树、浇水》等。 这些舞蹈来源于幼儿的生活以及周围熟悉的环境,所以他们很容易理 解接受。经常利用短小、生动形象、动作性强的舞蹈来吸引幼儿的兴趣,不但使他们感到亲切可信,易学易记易模仿,而且也能为他们今 后创作舞蹈动作打下基础。

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主题三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手段;掌握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方法。 2、初步具有运用幼儿园教学方法理论分析幼儿园的教学活动的初步能力。 教学重点: 幼儿园的教学方法;分析幼儿园的教学活动的初步能力。 教学难点:分析幼儿园的教学活动的初步能力 教学准备:幼儿园教学案例;幼儿园教学录像 教学方法:录像、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讲授法;讨论法;操作练习法等。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一、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手段 【问题讨论】: 问题一: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手段有哪些 问题二:这些教学手段是否完善怎样进一步完善幼儿园的教学手段 分析小结: (一)目前在幼儿园普遍使用的教学手段主要有实物,图书,挂图、图片、照片,幻灯片、录像带,以及自制教具等。 (二)在现代社会中,教师应努力学习使用电脑、投影仪、幻灯机、录音机、录像机等电化教具,尤其是利用电脑从网上下载大量的图片和信息,自制多媒体课件,既方便快捷又经济,是实现教学最优化的有效手段。 一、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方法 【问题讨论】:某教师在组织幼儿教学活动时,幼儿始终无法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兴趣不浓,注意力也很容易分散,你认为原因有哪些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分析:可能有很多原因,如教具的准备不够充分、教师的教态不够亲切自然、教学方法运用不恰当等。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学方法运用不恰当所致。 (一)活动法 【理论研讨】 含义:这是一种以幼儿的实践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幼儿园常用的活动法主要是实验法、游戏法和操作练习法。 (1)实验法 A、含义:实验法是教师提供一定的仪器设备,鼓励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来观察和寻找这些变化或产生变化的原因,验证自己的设想。 B、运用实验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实验的安全性。实验所用的器具必须符合安全、卫生的原则,实验程序确实是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独立操作的。 ●教师预先操作实验,以形成完美的实验指导计划,并观察幼儿实验的全过程,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促使幼儿在实验过程中获得成功感。 ●实验法强调的是幼儿的亲自动手,所以,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让每个幼儿都有操作的机会;实验结束后,注意引导幼儿自己寻找和归纳实验结果。 (2)游戏法 A、含义:游戏法是指教师以游戏的口吻或用有规则游戏组织教学的方法。 B、运用游戏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幼儿教师如何创新教学方法

幼儿教师如何创新教学方法

————————————————————————————————作者:————————————————————————————————日期:

浅谈幼儿教师创新教学方法的策略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国教育的主要任务。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我肩负着培养幼儿创新能力、实施创新教育的重任。只有自身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水平,才能在选材和教法上给幼儿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和开拓、发展幼儿的创造性,在求同的基础上,激发幼儿的求异精神,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下面就浅谈一下本人创新教学方法的策略: 一、教育观念创新化 首先要在思想上、理念上根本转变。创新型幼儿教师应该彻底改变旧的教育观念,旧的教育观念实行的是师德尊严,师生之间是管与被管的关系,老师像警察、临工一样看管学生,更像妈妈在管教自己的孩子,一句话,俨然就是一个教书匠。这样的教育观念会滋生出强加于人的爱,带有分数指示的爱,偏斜的爱、官僚式的爱,冰冷的爱、业余的爱、私有财产的爱,短式的爱、弱爱。在课堂上表现出高耗低效,因为幼儿幼儿教师低估了孩子的自悟能力,即使再小的孩子他也有领悟能力,也会对事情有所分析,只不过他们分析的路子和我们大人的思想不一样罢了,他们考虑出的事情稀奇古怪,而有些幼儿老师面对这群天真无邪的孩子时小学化上课,上课重内容分析,弱化主体,重满堂讲解,忽略渗透性,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被动和依赖,过于服从幼儿教师的权威管教,对知识缺乏个性理解,兴趣狭隘,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这些旧的理念不利于孩子的创新教育,只会让他们处

在被动的一面。 另外,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不仅要树立为家长服务好的观念,还要利用家长资源,向家长学习,把他们当做班级中重要的成员,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在一次家访中我了解到黄颖萱的奶奶十分擅长剪纸,我抓住这一重要信息,真诚与奶奶商量,请她担任我班的剪纸老师,奶奶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一任务,每个星期五下午你都会看到老少同乐的场面。我和奶奶一起制定剪纸计划,探讨剪纸内容,交流方法与技巧。一个学期下来,孩子们可以目测对教研专区全新登场称剪,随心所欲。在“创意幼儿剪纸”比赛中,孩子们的作品得到了家长们的好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奶奶积极参与到我班环境布置中,为班级创设献计献策。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创新教学活动的内容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贴近幼儿的生活,更符合幼儿的兴趣。内容数量和难度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体现最近发展区理论基础上的“跳一跳,够得着”的超前观。如《夏天真有趣》主题活动中,我和孩子们一起走进自然:摘葡萄、捉西瓜虫、踩影子……孩子们在活动中发现了蚂蚁搬豆这一有趣的现象,我就与他们用玻璃箱饲养蚂蚁、观察记录蚂蚁的一日生活。但这远远没有满足孩子们的需求,“蚂蚁是怎样搬豆的呢?蚂蚁是怎样和同伴交流的?同伴们是怎样帮忙的呢?......”孩子们在不停地思索着。我没有立即回答他们,而是鼓励他们去查阅资料,第二天各种各样的答案就出现了。在互相交流后,我请孩子们看课件,形象的动画过程让

关于幼儿园五种常用教学方法

关于xx五种常用教学方法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常用一种或几种教学方法,通过制造调和的课堂气氛完成教学任务。下面,让与大家分享幼儿园五种常用的教学方法: 关于xx五种常用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的思维和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式。 启发式教学法具有以下特点: 注重调动幼儿的心智活动,提供给幼儿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表现的机会。 注重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幼儿欢愉地参与到活动之中。 注重建立民主、调和的师生关系,师生双方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2.情景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幼儿创设一个详尽、生动、形象的学习情景,并通过适合的方式把幼儿完全带入这个情境之中,让幼儿在详尽情境的连续不断的启发下有用地进行学习。 运用情境教学法应注意以下问题: 要让幼儿身临其境,在情境中观察、感知、操作、体验, 在详尽情境的感染下产生欢乐或苦楚、爱或恨、怡悦或愤怒等情感。 创设的模拟情境在形式上要新奇,新奇的刺激简易引起幼儿的注意,简易唤起幼儿的求知欲;在内容上要有实用性,创设的情境要能有用地达到目标,不搞花架子。

在运用情境教学法时,教师要根据需要作启发讲解、点拨总结,以帮助幼儿将获得的感性经验进行概括、提取。要在情境中给予幼儿充分表达、表现的机会和交往的机会,使他们成为活动的主体。 3.暗示教学法 暗示教学法是运用心理学、生理学、精神病治疗学有关知识和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环境,通过暗示、联想与想象、智力活动、体力活动、练习、音乐等方式的综合运用,精巧地利用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激发个人的心理潜力,使儿童在松弛欢愉的情况下学习的方法。 运用暗示教学法应注意以下问题: 运用暗示教学法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恰当的暗示手段。 把握好暗示的时机,使幼儿的无意识心理活动有利于向有意识心理活动转化。 创设好暗示的环境,使幼儿在欢愉、松弛的氛围中展开无需强记的无意识活动。重视教学中教师行为、观念、态度、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对幼儿可能发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发挥积极影响。 4.发现法 发现法是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概念和原理时,只给他们一些事实和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 5.活动操作法 活动操作法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提供物质材料,引导幼儿在操作物质材料的活动中充分动手、动脑、动口,从而获得经验的方法。 xx教学数学游戏方法 名称:听指令做动作 目标:能判断自己的位置,并根据指令做出动作玩法:

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幼儿园教育教学常用教学方法 (2012-06-13 23:47:25) 原文地址:幼儿园教育教学常用教学方法作者:lgl113142 一、直观法:幼儿园教学的主要方法。包括:观察(物体和现象)、演示、示范、使用直观教具、采用电化教育手段等。 1、观察法:幼儿园直观教学方法之一,运用观察进行教育的方法。科学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方法,指有预期目的的感知活动。观察方法:指观察事物的具体方法。依据观察的目的要求,选择科学的观察方法会提高观察的效率。 (1)幼儿自发观察:幼儿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主动、自发地观察周围新奇的事物。如:天空中的飞机、树下的蚂蚁等。 (2)个别物体观察:在一定的时间内,组织幼儿观察某一物体或现象,使幼儿掌握这一物体或现象的名称、外部特征、功能、与人们及社会的关系,从而获得有关的粗浅知识。如一般的认识食物、动植物都用这种方法。 (3)比较性观察:指组织幼儿观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体、现象,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点。通过分析、比较、判断、思考,能更精确、细致、完整的认识事物,形成概念。如认识图形(正方形和长方形)、认识常绿树和落叶树等。还可以分为整体比较和分解比较。整体比较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进行整体比较,找出它们的相似性、相反性和相近点。分解比较是对两种物体分别从局部逐一地进行比较。 (4)长期系统性观察:也称“追踪观察”。在较长的时间内,组织幼儿连续的对某一物体或现象的发展变化进行间断性的、系统的观察。如观察种植角里的植物、月亮的变化等。 (5)顺序观察法:即对观察对象按照先后顺序,从不同的角度细致的观察。一般观察动物时是按照从头到脚、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 (6)特征观察法:是对观察对象的最主要或某一方面特征进行相对静止的观察。 (7)分解观察法:是对观察对象各部分进行仔细分解观察,然后再综合起来,达到清晰地了解全貌的目的。 (8)探索性观察:即观察事物之间的联系、转化、原因和结果进行探索。

关于幼儿英语的教学方法

---------------------------------------------------------------最新资料推荐------------------------------------------------------ 关于幼儿英语的教学方法 关于幼儿英语的教学方法关于幼儿英语的教学方法导语: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是指具体的教学方法,从属于教学方法论,是教学方法论的一个层面。 以下是小编整理关于幼儿英语的教学方法,以供参考。 教育幼儿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育的质量关系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在我国,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需要尽快提高全民族的素质,需要培养大批高质量的人才。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 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英语感觉的最初期,也是最佳时期。 英语;学习;教学;方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社会进入了以知识和信息为主要生产动力的时代。 广大望子成龙的家长朋友更是心急如焚,希望有朝一日出国的孩子创造条件,提供早期学习英语的机会,幼儿英语教育成为关注的热点。 1 / 11

因此,提高幼儿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幼儿天性活泼好动、好玩、喜爱游戏,要让他们在幼儿园里学习英语、学好英语、喜欢学英语,着实让很多老师伤透了脑筋,也想了很多办法。 但要怎样做才能真正做到让幼儿轻松的学习英语呢?要给幼儿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必须丰富幼儿的生活。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因此,在教育工作中,要给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尊重幼儿的个性特点,讲求科学的引导方法,开阔幼儿视野,扩大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幼儿思维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 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英语听说能力,教育者通常通过一系列的方法来帮助孩子接受课堂内容。 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那么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们应该采取那些有效的途径来帮助孩子们掌握这至关重要的第二语言呢? 幼儿园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幼儿的双边活动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教育计划,通过教师与幼儿互动,应到幼儿积极主动地认识世界,获得全面发展的过程。 定量学习的创始人,教育学家鲍比迪波特说: 在学习方面,你的最有价值的财富是一种积极的态度。 这一思想与尊重儿童、理解儿童、充分发挥儿童的积极性的现代

教学方法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基本指导方法与示例 教学方法是指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手段。既包括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的方法。 教学方法运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于:保证幼儿正确地掌握知识、技能,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直观法(观察、演示、示范、范例、欣赏等)、口授法(讲解、讲述、谈话、描述等)、实践法(练习、表达、游戏、操作等)。从活动上划分,以教师为主的方法是演示、示范、范例和讲解等;以幼儿活动为主的方法是观察、游戏、练习、表达等;谈话则是教师和幼儿相互作用的活动形式。 直观法包括观察、演示、示范、范例、欣赏等具体方法。 一、直观法 直观法是幼儿园教学的主要方法。它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配合讲述、讲解向幼儿显现实物、教具或作示范性实验和表演,借以说明和印证所讲授知识的—种方法。 (一)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领导幼儿感知客观事物的一种方法。观察法包括个别物体观察、比较性观察、长期系统性观察等形式。观察活动可以是幼儿主动的、自发的,也可以是教师专门组织的。这种方法是常识教学和美术教学的主要方法。 实例:认识青蛙(科学大班) 通过观察(图片、实物)和谈话,认识青蛙的生长过程。 教师出示图片 1提问,这是什么?(卵。)卵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教师出示图片 2提问:卵变成了什么?(蝌蚪。)蝌蚪是什么颜色(黑色。)它像什么?(小蝌蚪有条小尾巴,就像小鱼一样在水里游来游去。) 教师出示图片3提问:小蝌蚪慢慢长大了,它的身上长出了什么?(后腿。)并指导幼儿观察实物蝌蚪,让幼儿看到腿是长在蝌蚪的后部。 教师出示图片 4提问:小蝌蚪又长大了,又有什么变化呢?(长出前腿,尾巴变短了,变成

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教学课题:幼儿教育学《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方法。 2.能力目标:初步具有运用幼儿园教学方法理论分析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运用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案、PPT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教师有效地传递信息,促使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思考】: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手段有哪些? 分析小结: 1.目前在幼儿园普遍使用的教学手段主要有教具、实物,图书,挂图、照片,录像、录音、以及自制教具等。 2.在现代社会中,教师使用电视、电脑、投影仪、幻灯片、自制多媒体课件等,既方便快捷又优化的有效手段。 二、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方法 【思考】:某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幼儿始终无法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兴趣不浓,注意力容易分散,你认为原因有哪些?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分析小结: 可能有很多原因,如教具的准备不够充分、教师的教态不够亲切自然、教学方法运用不恰当等。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学方法运用不恰当所致。 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活动法、直观法、口授法三大类。 (一)活动法【理论研讨】 含义:这是一种以幼儿的实践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或提供材料,引导幼儿自己实践、探索和发现。幼儿园常用的活动法主要是游戏法、实验法、操作练习法和发现法。 1.游戏法: (1)是指教师以游戏的口吻或用有规则游戏组织幼儿学习的方法。 (2)运用游戏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a.可将游戏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一个环节,也可以用一个游戏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 b.游戏是为教学活动服务的,所选游戏的目标和规则莹与教育要求相吻合。 2.实验法: (1)教师提供一定的仪器设备,鼓励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来观察和寻找这些变化与产生变化的原因,验证自己的设想。 (2)运用实验法要应注意的问题: a.实验的安全性。 b.教师预先操作实验,以形成完美的实验指导计划,并观察幼儿实验的全过程,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促使幼儿在实验过程中获得成功感。 c.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让每个幼儿都有操作的机会,实验结束后,注意引导幼儿自己寻找和归纳实验结果。

幼儿园大班的计算教学方法

幼儿园大班的计算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教学方法是否适当,对幼儿园计算教学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要能使幼儿既获得新的数学知识,又提高学习兴趣,智力又发得到发展,就应该研究计算教学的方法。我国幼儿园教师在长期的计算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不少好的教学方法。 但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往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目的及教育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特别在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要求培养新时代需要的人才,相应地要求在使幼儿获得知识的同时,智力也得到较好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总结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学方法。研究和选择教学方法时,必须考虑到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幼儿的认知特点。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教学时,必须依据这些特点,选择教学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10以内的数都是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来的,为了便于幼儿理解,就要通过实物操作和直观演示引导幼儿逐步抽象出数。在教学过程中,既包括教师教,又包括幼儿学。而且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引导幼儿进行认识活动。幼儿有其自己的认识特点。例如,幼儿的学习动机主要是直接与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如,希望算得快,说得对,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等。对有情景性,趣味性和操作活动感兴趣。选择教学方法时,就要注意多利用游戏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又例如,幼儿的思维特点是直觉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选择教学方法时,就要注意多通过操作活动和直观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初步知识。 根据上述原则,在幼儿园计算教学中,一般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演示法 演示法是直观教学的方法之一,教师在计算教学中,演示实物或教具,进行示范性操作,把数或形等知识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幼儿通过直观手段而获得抽象的数学知识,并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演示法适合于各年龄班的幼儿。它的优点是能使幼儿获得丰富的典型的感性材料,从而加深对所学的数学初步知识的理解。当然,在演示过程中离不开语言的作用,教师应用生动、形象、明确的语言加以说明,或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让幼儿思考,使他们的思维活动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例如,教幼儿理解“二等分”的含义时,教师可以拿一块正方形的纸进行演示,先把它对折,等分成两个同样大的长方形。教师边等分,边指导幼儿观察教师怎样把一个正方形分成两个长方形。同时让幼儿观察和比较被分成的两个长方形是不是完全相同。然后教师还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向幼儿演示把长方形和圆形等分的过程。最后使幼儿在直接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思考知道,把一个图形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图形,就是二等分。运用演示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演示时,要突出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让幼儿观察什么,比较什么,以及思考什么,都要提得很明确。在演示的过程中,要引导幼儿观察对象的主要方面,不要过分情节化,以免分散幼儿的注意力。 2.演示时,使用的教具要大一些,使每个幼儿都能看清楚每一个动作,以利于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并充分发挥演示的作用。 3.演示时,要配合简单、明确和生动的说明,把演示的内容用语言表述出来,使幼儿获得深刻的印象。 二、操作法

幼儿园常见的11种教学方法

幼儿园常见的11种教学方法 幼儿园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优质和教学任务,同时也对幼儿园的口碑及影响也有关系,整理了以下几种在幼儿园常见的教学方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1、启发探索法 启发探索法的目的是依靠幼儿已掌握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启发其去探索并获得新的知识,这是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启发探索法的运用过程中必须注意:(1)启发探索法要贯穿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以及教师指导下幼儿进行积极思考探索的学习过程;(2)启发探索法应与操作法结合进行;(3)教师的提问要能起到引导幼儿思路、引导探索方向的作用;(4)在教师的启发下,鼓励幼儿独立思考问题,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5)当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予以开导、鼓励,并给予帮助。 2、游戏法 游戏法的目的是通过游戏引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游戏是幼儿学习数学的一种十分重要的途径和方法,也是幼儿获得数学知识和思维发展的有效手段。主要的游戏方法有:(1)有情节的游戏,如看电影按票号坐座位;(2)运用感官进行的游戏,如听鼓声说数;(3)口头游戏,如数数歌;(4)竞赛游戏,如倒数比赛等。 3、归纳演绎法

归纳法是借助已掌握的知识,概括出简单本质特征和规律,以获得新的数学知识的方法。演绎法是运用带有规律性的知识进行推理以获得新的数学知识的方法。通过这两种方法幼儿可以获得初步的推理能力,并能运用之来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如幼儿在认识了三角形之后,知道凡是有三角三边的图形都是三角形;在学过1、2,3,4,5的排列规律后可以推理出6-10的排列形式。 4、比较法 比较法的目的是通过两组或两组以上物体的比较,找出相同和不同之处。按照比较的形式来分,可分为对应比较(如重叠等)和非对应比较(如单双排的不对应等)。比较法的运用过程中必须注意:(1)比较过程中要引导幼儿进行认真观察比较;(2)教师要以启发性的提问(问题要围绕重点要求进行),指导幼儿进行比较;(3)观察的过程中要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努力发现,并学会总结和归纳。 5、操作法 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他们通过借助于事物在头脑中的形象来思维。单纯地向幼儿传授讲解,既不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又不利于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如何优化数学教育活动,促进幼儿更有效主动地学习、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呢?实践中,我发现操作法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由于幼儿时期的各种心理过程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的特点,所以一些新颖的、有情节的、变化的、让他们动手的活动,能够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兴趣。幼儿通过操作活动,通过操作具体的材料(这种材料多数是幼儿身边常见的自然物品、玩具

幼儿园体育教学法

幼儿园体育教学法 体育活动的任务和内容 一、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任务 1、锻炼幼儿身体,促进其正常发育,提高幼儿对自然环境的 适应能力,增强其体质。 2、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使他们动作灵敏、协调、姿势正确。 3、培养幼儿机智、勇敢、遵守纪律等优良品德和活泼开朗的 性格。 二、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内容 1、基本动作:走、跑、跳、投、平衡、钻、爬、攀登等动 作。 2、基本体操:①徒手操和轻器械操②排队和变换队形 3、体育游戏:以发展各种基本动作为主要内容,并有一定的 角色、情节和规则。 体育活动的教学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体育活动的教学方法 1、示范、讲解 示范:①姿势正确,动作轻松优美。示范位置应根据幼儿队形、动作的性质而定,方向可根据动作的结构、要求决定,可采取正面、侧面、背面示范或镜面示范。一般走、跑、跳、投等基本动作练习均可进行前三种示范,“镜面示范”一般用于徒手操和轻器械操。

②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③与讲解相结合或伴随语言提示。 讲解:①重点突出,语言少而精。②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有趣味。 ③讲解要富于启发性。 2、练习 ①完整练习和分解练习②重复练习③条件练习(变换练习的环境、变换练习的条件、变换练习的动作组合) 3、口头提示和具体帮助 二、体育活动中的注意事项 1、注意活动的趣味性 2、坚持循序渐进 3、合理安排练习密度和活动量 每次活动时间总和 练习密度=————————×100= 活动(课)时 合理安排活动量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根据人体生理机能上升——稳定——下降的一般规律, 使活动量由小到大,逐步上升,活动结束前再逐步下降。 ②根据活动的具体任务和要求安排活动量。(复习动作为 主的活动量要大些) ③根据活动的内容性质、难易程度等,合理安排活动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